古典文学知识合集12篇

时间:2023-05-17 10:16:49

古典文学知识

古典文学知识篇1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凤凰出版社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32开

国际刊号:1006-9917

国内刊号:32-1101/I

邮发代号:28-3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古典文学知识篇2

王引之的学术特点及其贡献,从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一文可窥一斑。龚以平日所闻于王引之自我评价的口气说道:“吾之学,于百家未暇治,独治经。吾治经,于大道不敢承,独好小学。夫三代之语言,与今之语言,如燕、赵之相语也,吾治小学,吾为之舌人焉。其大归曰: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而已矣。又闻之公曰:吾用小学校经,有所改,有所不改。”王引之敢于改正古人错误的是这样三类情况:“周以降,书体六七变,写官误,吾则勇改;孟蜀以降,椠工主之,椠工误,吾则勇改;唐、宋、明之士,或不知声音文字而改经,以不误为误,是妄改也,吾则勇改其所改。”王引之不敢乱改的一类错误是:“周之没,汉之初,经师无竹帛,异字博矣,吾不能择一以定,吾不改;假借之法,由来旧矣,其本字十八可求,十二不可求,必求本字以改假借字,则考文之圣之任也,吾不改;写官椠工误矣,吾疑之,且思而得之矣,但群书无佐证,吾惧来者滋口也,吾又不改。”

下面将从九个方面论述其学术贡献。

一、发掘古代语词被淹没的语义

王引之是古代语言学家,他不是从整体上阐发经学的微言大义,而是发掘经学中个别语词被淹灭的古义,从局部上为经学的新解释提供新的语言学材料。在《经义述闻》卷三十一《通说》上,他通过语义训诂的方法,揭示了古代汉语中一些词汇长期被淹没的语义。发掘这些被淹灭的语义,在一定的意义上促进了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下面仅列举7个语词的训诂,从中可以看出其语言研究对于古典人文知识增长的意义。

1.有与友通,均可训为亲。

2.时训为善。

王念孙认为只有“毛传”一见,而王引之则举出了多个例子,并提出了新的理由,即时、善一声之转,故可以训时为善。不过,从语义的角度看,时训为善,并非善恶之善,乃是“好”的意思。王引之训善为嘉,颇为恰当。然而,这两个字之间的意义相关性可能不是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应当是意义的引申。做事能合时宜当然可以称为“好”。故“时”可以训为“善”、训为“嘉”。王引之仅从声音与意义相关联的原则出发训时为善,仍有未尽其意之处,应当注意到词汇的意义引申原则。

3.“赵注训为为有,足补经训之阙,而字书韵书皆不栽其义。”

此条通过对经训的历史研究,发掘出了“为”可以训释为“有”的新意。为此,王引之又作了系统的材料补充。

4.“从容有二义,一训为舒缓,一训为举动。其训为举动者,字书韵书皆不栽其叉,令略引书以证之。”

在此条,王引之先列举“楚辞”中的例子,以楚辞证楚辞,此为内证法;次引《中庸注》中错误例子,以见训诂于经义正确解释的重要性,“训诂明而经义明”。顺便又批评了郑笺的错误。在此条词义的训释过程中,王引之还拓展了戴震“一字之义,当贯群经”的训诂原则,将一词之意的训释,发展成贯通经、史、子的训释原则。最后,他又对该词之变形作了引申性的论述,将“从容”与“竦踊”、“怂恿”联系起来,从而将“因声求意”的原则在词义训释方面加以拓展,即由字义拓展为词义,并从自动与使动的词语使用方法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从容”与“怂恿”的意义相通与词法相异之处。这是王引之对古代汉语动词用法研究的一项贡献。

5.“家大人曰:蕾可训为立。而字书、韵书皆无此训。”“家大人曰:《吕氏春秋》‘顺说’、‘求人’二篇注并曰:‘归,终也。’而字书韵书皆不载此训。”

王引之在继承其父王念孙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反复言说某字、某词之义于字书、韵书皆无,而通过经、史、子等典籍或传、注类著作,详细证明自己研究的新发现。这是在经、史、子的研究过程中积累新的人文知识的做法。这些人文知识虽然客观地存在于古代的典籍之中,然而由于语言的变化、发展,某些字、词的意义长期被淹没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通过古典人文学的“知识考古”形式,以人文实证的方法掘发沉沦于古代典籍之中的某些字、词的原初意义或另一面意义,对于拓展人文学的知识视野具有积极意义。相较于宋明理学的义理创新而言,清代乾嘉学术中的知识考古运动更偏重于人文知识——即字、词意义的发掘,以此来拓展人文学者的知识视野,从而间接地达到或实现对经典意义的新解释。因此,我们可以说乾嘉学者是通过知识视野的扩展来实现意义的再创新。对于学者个人而言,这些零星的创新并不形成某一创新的系统。然而,从一个时代而言,则在整体上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造成了思想“范式”的转移——即通过人文实证的方法实现思想的创新。

转贴于

6.释“贯”为“行”。

王引之引其父之言,将贯释为“行”,并旁证博引以证明此词为“行”之意。阮元、焦循释《论语》“一以贯之”句皆释贯为“行”。此是清人的共识。然而,语言学的训诂并不能完全代替哲学思想的意义解释。“贯”释为“连贯”、“贯穿”也不能说是错误的。这里涉及到训诂学与哲学解释学的复杂关系。此处不能详论。

7.“物”有“类”义。

王引之认为,“物之训为事,常训也。又训为类。《系辞传》:‘爻有等,故有物。’韩注曰:‘等,类也。’桓二年《左传》:‘五色比象,昭其物也。’谓昭其比类也。……《方言》曰:‘类,法也。’物训为类,故又有法则之义。《大雅·蒸民》:‘天生忝民,有物有则。’《孟子·告子》篇引此而释之曰:‘有物必有则。’言其性有所象类,则其情必有所法效。性有象类,秉夷之谓也。情有法效,好是懿德之谓也。故下文遂曰:‘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上述“训物为类”的词义考古,孤立地看起来仅是对词义的再发掘。然而,联系《大雅·蒸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一句中“物”字的训释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此训释所包含的深刻的哲学意义的颠覆。宋儒二程子皆训“物”为“事”,戴震对此句中的“物”字亦训为“事”,并从“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思维出发,将这一句话解释成从具体的万民生活中寻求人伦之理。王引之应当读过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然而并不同意其师戴震对此句话中“物”字的训释,而是将“物”字训为“类”。依“类”之义而言,则此句话中的意思是:民有其类则当各效法其所好之法则。他还进一步引《孟子》一书对物训为类的解释,以证明自己的训释为的训。虽然还不能说是旁征博引,然而也是言之有据的。如果像王引之所言,将“物”训为“类”,则《大雅·蒸民》一诗中这句话可以释为“有类有则”,《孟子》一书中“有物必有则”一句可以训释为“有类必有则”,这是可以说得通的一种新解。不过,将“物”训为“事”也并不能算是错误的训释。这里涉及到字、词意义的训诂与经典整体思想的系统解释之间的复杂问题,在此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从经验论的哲学立场来看,“万民”的表相让人感觉到无从去把握他们、管理他们。然而诗人告诉我们,这一由上天生出的“万民”,其实是有内在的规则可循的。因为所有的事物表相背后都有其一定的法则,故孟子才说:有物必有则。当然,如果说是“有类则必有则”,也可通。然而,戴震在此字的解释上没有与二程、朱子立异,在其“气化流行即道”的形上学框架里,将“物”训为“事”,努力寻求事相背后的法则。戴氏的这一词义训释与其哲学思想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王引之发掘“物”在常义“事”之外的另一层意思——类、法则,这本身并没有错,扩大了人们对“物”的多义性的认识,从而扩大了人们对古代词汇意义的认识范围,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他也拓展了经典的意义世界与古典人文知识的视野。如果依照王引之训“物”为“类”的意义方向,对传统经学中“物与则”的关系作一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或许能开辟出另一条经学的解释系统。可惜戴震之后的乾嘉考据学没有在思想系统的解释与建构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揭示古代汉语在实际运用中的复杂现象

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卷三十一《通说》上部分,还发现并总结出了古代汉语中双声、叠韵,复语,双字词汇,古代汉语中的特称、泛称、通称等多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与语用学现象,对于后人进一步深入、准确地解读古代经典的意义提供了语言学的新成果。

1.双声、叠韵现象的发现:“夫双声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之多凿也。”

通过对双声词“犹豫”一词的分析研究,王引之批评了训诂史上依字形字义训释词义的缺陷。这里涉及两个问题:其一,字与词的关系。古代汉语(包括现代汉语)中,有时字与词的界线并不是很清楚,此为字与词的重合现象。其二,字义小与词义大,词脱离字而别有意义,特别是双声词、叠韵词之类,像犹豫,以及与犹豫意义相同的一些双声词。词不脱离字而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如“自由”一词。此为双音节词。而此类双音节词经过语言与思想的发展而演变为一个特殊概念的时候,其意义更加丰富。然其根本意义仍然与字义相关。“六书”原理表明,汉字有依形起义,有依声起义。然而,“词”在语言中比字的意义更为丰富。字为词素,词为句素。依声起义的词,若依字形训义,的确有穿凿之处。然亦不能一概而论,夸大依声起义原则的普适性。

王引之发现,双声词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单声词发展而来。犹豫一词,可以分开来解。犹与豫均可作“犹豫”解。《管子·君臣》篇有“贰豫之心”,《老子》有“犹兮若畏四邻”。

与犹豫意义相同而词形不同的词有:犹犹、与与、夷犹、容与、狐疑、嫌疑、踯躇等。

对于双声、叠韵一类词语的训释,王引之接受了同时代人“因音求义”的正确方法,提出了因声求义的方法论原则。他说:“大氐双声叠韵之字,其义即存乎声。求诸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训诂学中词学原则的确立可以视为清代训诂学超越汉代训诂学的地方。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使训诂学超越了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的阶段。在此原则指导下,王引之引其父王念孙之言,以为唐初之人,已经不了解古汉语中“无虑”一词的真正意思了。这应当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词义研究成果。他通过对唐以前中古汉语史的疏通,将“无虑”一词的本来意思阐明了。“无虑”即“大凡”也,概指之词,非精确计算之词,非不考虑之意也。又,“无虑”一词还有变形的,有时“虑”亦即“无虑”之意,见《荀子·议兵》篇、《汉书贾谊传》。有时“无虑”作“勿虑”;有时先秦文献作“摹略”、“孟浪”、作“莫络”。

王引之认为,上述词汇在语用过程中的这些变形都是一声之转的结果。通过因声求义的词学研究方法,王引之为后人正确阅读古代经典文本,更加逼近古代经典的原义,提供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与训诂学的经验。

2.复语现象的发现:“殆,亦疑也。古人自有复语耳。”

王引之认为,古汉语有少量的双音节的词汇,“何休注襄四年公羊传曰:殆,疑也。……《史记·仓公传》:‘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殆,亦疑也。古人自有复语耳。……《庄子·山木》篇:‘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怠疑即疑殆也。文十二年(公羊传):‘惟善诤言,俾君子易怠。’怠,疑惑也。言使君子易为其所惑也。后人但知殆训为危、为近,而不知又训为疑。盖古义之失传久矣。”

转贴于

王引之通过对古代训诂成果的吸收,结合经典训诂的实际,首先对殆、怠二字具有疑惑之义进行训释,扩大了人们对殆、怠二字意义的认识。而尤为重要的是,他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古代有“复语”现象,这既是当时古汉语研究的一项新认识,一种新的人文知识新发现,同时也为正确理解古代汉语的复杂现象提供了新的语言学成果。

3.王引之对古代汉语中“义同字异”的双字词汇的发现。

“引之案:古人训诂,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指。如《泰》《象传》:‘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解者训裁为节。或以为坤富称财。不知裁之言载也,成也。裁与成同义而日裁成,犹辅与相同义而曰辅相也。《随》《象传》:‘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解者以为退入宴寝而休息,不知宴之言安,安与息同义也。”此处所谓“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一个由双字构成的词汇的双字词或双音节词。他在《经义述闻》通论部分一共列出了64个双字词的材料,列表如下:

上述所列64例,在今天看来,并不一定都可以看作一个古代的双字词,但王引之揭示出古代经传中上下平列二字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语言现象,绝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这一语言现象为汉语由单字词向双字词过渡提供了古典语言学的统计学资料,值得重视。

4.揭示了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称、泛称、通称之复杂现象。

以孝、南面、身三词为例,王引之揭示了古代汉语词汇在使用过程中的复杂性,有的是特称,有的是泛称,有的是通称。以“孝”字为例,王引之说:“《尔雅》善父母为孝。推而言之,则为善德之通称。《逸周书·谥法》篇曰: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则所包者广矣。《文侯之命本文由收集整理》曰:‘追孝于前文人。’言追善德于前文人也。《大雅·文王有声》篇:‘通追来孝。’通,辞也。来,往也。言追前世之善德也。前世之善德,故曰往孝。即所谓追孝于前文人也。”这是从词汇使用的方法角度揭示了“孝”在通称的用法上具有“善”的意义项。这种词义训释已经超出了汉儒的训诂传统,而是带有从词汇运用规律的角度来归纳古代字、词的意义了。又,“南面”一词后来专指帝王,但在古代汉语的不同语境中也可泛指诸侯、卿大夫。如王引之说:“书、传言凡南面,有谓天子、诸侯者,”“有谓卿大夫者”。“盖卿大夫以临民之权,故曰可使南面也。”这里揭示了“南面”一词的泛称用法。又,“身”一词具有多义性,有时指人的全身,有时特指人的身体的部分。如王引之说:“引之谨案,人自顶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这里,身有特称,有通称的不同用法。

要而言之,王引之从语用学的角度揭示古汉语具有特称、通称、泛称的三种方法,对于后人在古代汉语的语境中正确把握语词的意义,提供了词汇学的帮助。

三、对“假借”说的发展

对于训诂学中的“假借”说,王引之有新的发展。首先,他区分了造字之“假借”与语言运用过程中依声近原则而“假借”的用字法的不同,进而进一步揭示了汉代经师的注经义例,“有读为之例,有当作之例”。即使如此,古书仍然有改之不尽的用字类“假借”现象存在。在《经文假借》一文中,王引之不惮繁琐,列举了254例“假借”现象,对于正确理解经文提供了很好的语文学的研究成果。

在王引之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这254例字依王氏例举的次序,以表格形式列出,以供同仁或后人方便查阅。列表如下:

从今人的角度看,王引之对语言运用过程中如此复杂的“假借”现象做一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目的是要求后人阅读经学文献时能够切合于经文之原义。他的语言学研究背后暗含着一种追求经典“原义”的深层动机,否则很难以如此深细的工夫列举如此众多的假借现象。在列举了这么多被前人遗漏的“假借”现象之后,王引之这样说道:“若是者,由借字之古音,以考同音之本字,惟求合于经文,不敢株守旧说。”

不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王引之在上述所列的借字条目里,有些字是否属于借字,也还有可以商榷的余地。例如,上表中所列的第7条易与埸,第190、191、193、196、197条,第210条辟与臂,第224条危与诡,第238条沙与纱,第248条百与陌,第251条雖与惟,极有可能是形讹,并不一定就是音近、音同而假借的。另外,有些个别字在一般的典籍中很少出现,如第110条两个字等,或许只具有学术史的意义。虽然如此,王引之从汉语语用学的角度阐发“六书”中的“假借”法,在原则上还是正确的。

四、批评训诂学中“缘词生训”现象,追求古代政教制度之本义

——释“养、射”二字之本义

在《孟子·滕文公》篇有“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之文。赵歧注曰:“养者,养耆老。射者,三耦四矢以达物导气。《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痒。’郑注:‘痒之言养也。’引之谨案:此皆缘词生训,非经文本意也。”

“缘词生训”是戴震批评学者在注释古代经文时,未达古代典章制度,根据经文的语境、脉络而望文生义的注释方法,这种注释方法当然无法将经文中的真实意义揭示出来。此处,王引之批评赵歧、郑玄的经注为“缘词生训”,主要也是从整体上考察了周王朝的贵族子弟的教育制度,认定“序训为射”,亦是教导之名。通观王引之所论,其训“射”为教导之名,而非射箭之意,颇为得当,不可移易。他说:

痒、序、学校,皆为教学而设。养老习射,偶一行之,不得专命名之义痒训为为养,序训为射,皆教导之名。其意本相近也。……射、绎古字通。(《鲁颂·泮水篇》“徒御无绎。”《释文》:绎,本又作射。……)《尔雅》云:“绎,陈也。”《周语》云:“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则射者,陈列而宣示之。所谓“谨瘁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也。”此序训为射之说也。养射皆教也。教之为父子,教之为君臣,教之为长幼。故曰,皆所以明人伦也。

由此三字训诂,进而引申到徽、助二字的训诂,王引之认为,这都是“因本事以立训”的古代汉语表达方法的体现。所谓“因本事以立训”,即是通过具体事件以确立词语的意义,然而其所实际意义则不是字面所表达的具体事件,而是另有所指。语词的意义必须在古代制度的整体意义中去理解。王引之说:“徹者,徹也。助者,藉也。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皆因本事以立训。岂尝别指一事以明之哉。”

转贴于

王引之将词义训释与古代社会的教育制度、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深得戴震的运用语言、古代典章制度的知识训释经典字义的实证精神。

五、以“介”字隶变为“个”字为例,揭示汉字书写形态变化造成字义、词义讹错的典型形态

在《经义述闻》一书中,王引之以十分详细的文字演变史材料为证,揭示了后来古籍中“个”字与“介”字的关系。他有感于唐以后学者不明白“个为介字隶变之省”的学术现象,通过音韵学知识,同时辅以大量的文献学材料证明“个即介字隶变之省”这一学术结论。他说:“自唐以来,缀学之士,皆不知‘个’为‘介’字隶书之省……又不知‘介’字之音可以转而为‘笛’,而见音古拜反者,则以为当作介,见音古贺反者,则以为当作个,……始则强分介、个为二,既则疑《说文》之脱‘个’字,而增‘个’字以为‘箇’之重文,于是仓史之遗文,竟乱于向壁虚造之说矣。此不可以不辩。”

从今人的角度看,这一学术结论也许并没有多少现实的或者实际的价值,但具有学术的意义,而且对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而言,亦有意义。

首先,他从“介”字隶变的字形学角度,揭示了“介”与“个”之间的关系。

其次,他从古音的角度揭示“介”与“个”相通之处。“介音古拜反。又音古贺反。犹大之音唐佐反,奈之音奴笛反,皆转音也。后人于古拜反者则作介,于古贺反者则作个,而不知个即介字隶书之省,非两字也。”

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这一结论,王引之举出了7个例子。列表如下:

王引之最后的结论是,“个为介字隶书之省,见于汉碑者显然可据。”他说:

个为介字隶书之省,见于汉碑者显然可据。故《说文》有‘介,元‘个’。学者不察,而强分为二字,字各为音,作介者必古拜反;作个者必古贺反。《玉篇》、《广韵》以下诸书,相沿不改所谓大道以多歧也亡羊也。

通过对“个”与“介”二字的研究,王引之揭示了汉字发展过程中形变与音变的内在关系,批评了元代文字学家戴侗、乃至于他的好友,《说文解字》研究的大家段玉裁在此问题上的认识错误,并对《说文》一书的体例又作了新的阐发。他说:“《说文》凡有重文,皆注云某或作从某。如果有‘个’字为‘箇’重文,则当云‘箇’或作半竹,乃合全书之例。今戴氏所引唐本《说文》则云:‘今或作个,半竹也’细审其文,乃后人私记于‘箇’字注末,自道其当时有此字,而又臆为之说耳。……通考《说文》全书,无此文义,其出后人私记无疑。”又说:“段氏若膺《说文注》,讨论精审,而于‘箇’字,乃依唐本或作个之说,而以‘个’为重文,且载半竹之解,无乃为作伪者所惑与?”

由上述的文献材料与精密的训诂学知识来看,王引之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其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形变与音变的关系的互用,则可以有广泛的训诂学与校勘学意义。

六、掘发古代典籍中的文字错误,努力恢复古代典籍版本的原貌

1.对“衍文”现象的分析。

王引之将儒家“经”部文献中衍文产生的时代分作三个阶段,一是自唐代开成石经时有衍文的,二是自唐初作疏时出现衍文的,三是自汉儒作注时出现衍文的。为便于认识起见,我们将王引之指出的衍文现象列表以表之。

上表所列20项衍字例句,有些可以据句子意思而发现,有些非有深厚的音韵学知识而不能发现,如15、17至、20等5个典型的衍字例子。如果从整篇文章意思的理解来说,这4句话中的衍字的发现与否,并不影响大局。然而,从古典人文知识的正确性角度看,又的确具有价值。尤其是从发明体例的角度看,对于一些经典文献中读不通的句子,从衍文的角度去考察,或许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2.对字形相近而讹错的分析。

对于古代经典中有些字因形讹而导致语义不通的现象的分析,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文献考订工作。正如王引之说:“经典之字,往往形近而讹,仍之则义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但改字也有根据,那就是必须通晓汉字篆、隶各体的变化规律,即如王引之所说:“寻文究理皆有其本字,不通篆隶之体不可得而匿正也。”

依王引之“形讹”条举例来看,形讹的原因不外乎5种,最常见的楷字形近而讹的情况最多;其次是古文相似,后人不知而导致形讹;再次是篆书相似而导致形讹,又次是隶变后因隶书形式相似而导致形讹;最后一种情况是草书相似而导致形讹。王引之虽然列出了形讹的具体字例,但在书写的过程中并未按照5种字体的分类来叙说形讹,给后人阅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对楷书体的形讹不加以明言,而是夹杂在古文、隶书、草书、篆书之中叙说,容易混淆。楷书師、師二字重复出现,当为一时疏忽。

下面我们以列表方式将王引之的“形讹”之字分5类加以归纳、列表。一是古文,共9例;二是隶书,共15例;三是篆书,共1例;四是草书,共1例;五是楷书,共138例。5者相加,共164例。列表叙述如下:

3.指出抄写者或刻版者因上下文的关系而造成的“上下相因”之错。

对于古代文献因为抄写或刻版的原因导致的错误,王引之引其父念孙的话说道:“经典之字,多有因上下文而误写偏旁者,如《尧典》‘在璿机玉衡’。机本从木因璿字而从玉作‘璣’。……”类似的例子分两类,共有14例,列表如下:

上述3例属于本有偏旁而误易者也。

上述11例属于本无偏旁而误加之者也。两类错误共14例。

4.“后人改注疏释文”以致误者。

王引之认为,经典在流传的过程中,因为版本的不同而本身有讹误。然而,有些注疏、释文是正确的,后人不知,强改注疏、释文中正确的部分以迁就经典文本,结果导致了新的错误。如王引之说:“经典讹误之文,有注疏释文已误者,亦有注疏释文未误而后人据已误之正文而改之者。学者但见已改之太(当为‘文’字,引者注)以为注疏释文,所据之经已与今本同而不知其未尝同也。”

在此条,王引之列举了43条例证,今选出2条例证以证明王引之所举例证之不误。第一例“《周易·系辞传》‘莫善乎蓍龟’,唐石经‘善’误为‘大’,而诸本因之,后人又改《正义》之‘善’为‘大’矣。”王氏的这一结论是奠基在对《汉书·艺文志》、《仪礼疏》、《白虎通》、《孔子家语》、《礼记·礼运》诸文献引此句皆作“莫善乎蓍龟”的考察基础之上的。而且还有其父王念孙对为何作“大”的理由考辨为旁证:“家大人曰:‘本亦作大者,涉上文五莫大而误’。”通过先于唐石经诸经典版本的校勘,确定无疑地证明了《周易·系辞传》“莫善乎蓍龟”一句中的“善”字不为“大”而为“善”。

转贴于

第二例为《周礼》“《天官·司书》‘凡上之用财’。唐石经‘财’下衍‘用’字,而诸本因之。后人又改《叙官》疏之‘用财’为‘用财用’矣。”对于此条的辨析,王引之从文义顺畅与否的角度对《天官·司书》“凡上之用财用”一句提出改正的意见。理由是:“下‘用’字盖因注而衍。贾疏曰:‘此经上之用财必考于司会者。’此之所考,但知多少阙之,非是会计与王为限。云司会以九式均节邦之财用者,欲见司书用财,必考于司会之意。据此则注文作‘财用’。经文则作‘用财’。不得云‘用财用’也。唐石经始误衍。”

其他41条的错误,王引之都有理有据地指出了前人注疏及唐石经中经典文句中的错误。掘发经典中存在的这些错误,为后代古籍整理提供了宝贵的版本校勘的研究成果。

5.“上文因下而省”——对古代典籍的语言运用规律的总结。

王引之对古代汉语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省文”现象的总结,对于古代经典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学成果。他在《经义述闻》中虽只列举了6个例证,但在先秦诸子的文献中有大量的省文现象。通过王引之的“省文”义例,可以很好地理解古汉语的语用规则。下仅引两例,以证明王引之所言之不虚,并引《老子》文本中的省文现象,以证明王引之所说的“省文”现象在先秦其他诸子文献中实有此事。

第一例:“引之谨案:古人之文,有下文因上而省者,亦有上文因下而省者。《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三百者,三百日也。因下六日而省日字。”

第二例:“《论语·卫灵公》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厚者,躬自厚责也。(皇疏引《蔡谟》云:‘厚者,厚其德也。’失之。)因下薄责于人而省‘责’字。”

王弼注《老子》第二十三章有“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几句,其中“道者同于道”一句中“道者”二字为衍文,而“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二句皆从上文“故从事于道者”而省“从事于德者”、“从事于失者”等字样。若不用省文,全文当为:“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德者同于德,从事于失者失者同于失。”如此以来,则《老子》一书之文就过于累赘、凝重了。

王弼注《老子》第七十二章有“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四句,后面两句当蒙上文而省“其所生”和“民”、“其生”等字。如果全文表述之,当为:“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其所生,是以民不厌其生。”

古代典籍中,很多地方因省文而使语言显得特别精炼,但有时也给后人的阅读带来障碍,引起误解。王引之通过对古代汉语在语用过程中运用“省文”规则的总结,为后人正确阅读古代典籍提供了一种可信、有用的语用学知识。从这一意义上说也增加了人文知识。

七、批评“增字解经”和将语词当实词的训诂方法

1.批评“增字解经”的现象,以追求经典解释过程中的本义。

从语言学到解释学,王引之对经典注释、解释的活动,都以服从符合经典原义的“历史还原主义”为学术目标,而这一目标所体现的乾嘉学术精神,就是“求是”、“求真”,也是研究乾嘉学术的不同“范式”下很多学者所肯定的“科学精神”。如果说,在语言学的层面,乾嘉学者通过“因音求义”的方法,再加上其他语义考古的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实现恢复“古义”的学术目标,但在经典意义解释的层次上是否还能够像在语言学的层面上实现恢复“古义”的学术目标,则存在着相当大的理论争论。

我们先看王引之对“增字解经”的界定:“经典之文,自有本训。得其本训,则文义适相符合,不烦言而已解。失其本训而强为之说,则阢陧不安,乃于文句间增字以足之,多方迁就而后得申其说,此强经以就我,而究非经之本义也。”

从纯理论的角度看,王引之“经典之文,自有本训”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然而,经典之文一当落实在具体的历史注释与解释过程之中,哪一种注释、解释符合本训,则是一个不太容易断定的学术难题。因为,作为历史之中的“文本”本身不能为自己辩护,说甲解释错了,乙解释是对的。而要解释“文本”,就不可能不增加新的文字。因为,如果按照原来一样的文字去解释经典文本,就等于没有解释。而那些多出来的“文字”如何能断定是否是增字解经,就是一个经典注释与解释实践中必然遇到的“解释学难题”。

通过研究《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论”下“增字解经”条的文字,我们发现,王引之列举的大量“增字解经”的经典解释现象,其实大多数并不属于“增字解经”现象,而多数是因为在经典字、词训释中未能达诂的训诂学错误而导致的所谓的“增字解经”现象。在其所列举出的100百多条中,真正属于王引之批评的“增字解经”例子的,其实屈指可数,而大量所谓的“增字解经”现象,首先都是因为在经典训释过程中,因为字、词的训诂出现了问题,而导致了王引之所批评的所谓“增字解经”现象。因此,被王引之称之为“增字解经”的未能达诂现象,首先不是增字解经的结果,而是由于字、词训诂的错误导致的,属于“文本误读”的大范畴。虽然这一“文本误读”不属于“增字解经”的结果,但同属于未达“经典原义,,的大范畴之下,因而仍然属于乾嘉考据学者要批评的学术范围。只是王引之对其错误的定性不甚准确罢了。

(1)的确属于“增字解经”之例的,如第14例:“《金滕》:‘敷佑四方。’敷,遍也。言遍佑四方之民也。而解者曰:布其道以佑助四方。则于敷下增道字矣。”

(2)有些训释意思与王氏相通而只是用语不同,王氏的批评并不恰当,如第34例:“檀弓:忌日不乐。”王引之训为“忌日不作乐”,而解者训为“忌日不为乐事”,王引之认为解者之训“则于乐上增为字,乐下增事字矣”,这一评判并不能令人信服。

(3)更多的是因为对经典字、词训诂不当而导致的过分诠释现象,并非属于“增字解经”现象:第3、11、12、15例均属于这一现象。如第3例:“《系辞传》:‘圣人以此洗心。’洗与先通。先犹导也。言圣人以此导其心思也。而解者曰‘洗濯万物之心’(《韩注》)。于心上增万物字矣。”第11例:“暂遇奸宄”(语出《尚书·盘庚》),“解者日暂遇人而劫夺之。”(《某氏传》)王引之认为,此处暂当训做渐也、诈也;遇当训做隅也、差也。而前人之训,“则于暂遇下增人字及劫夺字矣。”

转贴于

除上述所列例子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可以归属到此条之下。如第38例:“为人臣无外交,不敢贰君也”一句,王引之训贰字为“并”,“言不敢比并于君也。”此训当是正确的训释。然而,“解者日:不敢贰心于他君。”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训释,而并不是什么增字解经的现象。

尽管如此,王引之对于传统经学(也包括少量的史学与子学内容)训诂中错误训释现象的纠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从局部恢复了传统经典中个别语词、语句的本义,可以视之为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2.“语词误解以实义”。

王引之在古典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集中探讨了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并将此研究成果运用到经典训诂的实践当中,纠正古代训诂中把本当作虚词理解的词误当作实词解释的错误现象,从而为后人进一步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原初之义提供了古典语言学的根据。这一学术贡献不可泯没。

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对于现实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因而对于民生的改善没有直接的作用。这是乾嘉学术受人垢病的重要原因。西方近代社会知识的增长,主要得力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增长,对于社会生活有直接的影响。乾嘉学者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古代经典,属于纸上的东西。在学术领域里,我们不能贸然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然的确与现实的功利需求没有直接关系。这也可以看作是乾嘉学术的一种局限。本文由收集整理但这也不能全怪乾嘉学者,社会政治环境要负一大半责任。在今天看来,他们给了我们一笔文化遗产。如何利用好这笔文化遗产,那就是我们的事情了。

八、《经传释词》与王引之的虚词研究

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学术贡献,不仅仅在于所列举出的160多个古汉语虚词,更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他将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提升到古代汉语研究的自觉层面,使学人在注经解经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古代汉语的实词现象,还要注意到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虽然,王引之并不理解现代语言学中的“语法”问题,但他从词汇学的角度提出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并对之加以研究,为清代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人文学视野,有助于古典人文知识的增长。

有关王引之在古代汉语虚词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同时代学人阮元有非常精辟的论断。阮元说:

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颜氏家训》虽有《音辞》篇,于古训罕有发明,赖《尔雅》、《说文》二书,解说古圣贤经、传之词气,最为近古。然《说文》惟解特造之字(如亏、曰)而不及假借之字(如而、虽),《尔雅》所释未全,读者多误,是以但知攸训所,而不知同迪(攸与由同,由迪古音相转,迪音当如涤,涤之从攸,笛之从由,皆是转音,故迪攸音近也,释名日:“笛,涤也。”)但见言训我,而忘其训间(《尔雅》言,闲也。即词之闲也)。虽以毛郑之精,犹多误解,何况其余!高邮王氏乔梓、贯通经训,兼及词气,昔聆其“终风”诸说,每为解颐,……恨不能起毛、孔、郑诸儒,共证此快论也。

阮元此处所说的“词气”,即是今日现代汉语语言学所说的“虚词”。阮氏序文虽然言简,然而,从古代汉语学的虚词研究的历史人手,高度肯定了王引之在此方面所做的贡献。而王引之本人在自序中亦说:“自汉以来,说经者宗尚雅训,凡实义所在,既明著之矣,而语词之例,则略而不究,或即以实义释之,遂使其文扦格,而意亦不明。”

王氏所说的“语词”,即今之所说的“虚词”。他在自序中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说道,他分10卷,列举了160个虚词,以补“前人所未及者”。其所采用的材料是“九经三传及周秦、西汉之书”,可见取材之广泛,远远突破了他的经学研究范围。

依清人钱熙祚《跋》所言,王氏《经传释词》大体从6个方面解析了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第一类是“常语,如与,及也;以,用也之类是也”;第二类是“语助,如《左传》‘其与不然乎?’《国语》‘何辞之与有?’‘与’字无意义之类是也”;第三类是“叹词,如《书》‘已予惟小子。’《诗》‘猗嗟昌兮。’‘已’‘猗’皆叹声之类是也”;第四类“曰发声,如《易》‘于稽其类。’《书》‘於子击石拊石。’‘於’字亦无意义之类是也”;第五类“曰通用,如粤之通越,员之通云之类是也”;第六类“曰别义,如‘与’为‘及’,又为‘以’;‘为’为‘为’,‘为’(去声)为‘谓’。为[此为字当为衍文]如‘以’为‘用’、为‘由’,又为‘谓’、为‘与’、为‘及’、为‘而’之类是也”。

虽然王引之发现了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但他还没有现代汉语的语法观念,故其古汉语虚词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古代汉语虚词现象的列举水平之上,并没有像现代汉语学将虚词分成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叹词、助词等门类。在具体的解释过程中,将有些实词虚词化也并不是十分恰当,如章太炎先生在《王伯申新定助词辨》一文中所举例分析的,的确是有待商榷的。而有些虚词有未能涉及,如黄侃《(经传释词)笺释》一文所例举的诸多文字;还有些虚词的解释是错误的,如裴学海在《(经传释词>正误》一文中所分析的个别虚词。尽管如此,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在清代语言学的研究方面仍然为后人提供了新的人文知识,将前此的古代汉语中的虚词问题提高到一个自觉的高度,从而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伴随着西方语言学观念、体系被引人中国的人文学研究领域,王引之的古汉语虚词研究既提供了中国学术传统的内在文化土壤,又在西方语言学的新视野里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正如徐复所论:“近世文法之学盛行,词类区分,虚词辄居其半。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所分益细,穷极研山几,前途正未可量。甚愿学界同人毋没王氏开创之功,平心以求之,以收相得益彰之效。”

九、保持经学训释传统中的异说

——王引之经学训释思想中的阙疑精神与审慎态度

王引之在经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经学传统中于一事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而这种不同的说法并没有根据证明孰是孰非。对于这种“两行”(庄子语)现象,王引之持异说并存的开放态度。应当说,这是王引之经学训释思想中的可贵地方,也是清学“实事求是”精神的消极表现形式,即以存疑、阙疑、两可的态度对待异说,为后人进一步训释经义预留学术空间。在《经义述闻》卷三十二“经义不同不可强为之说”条里,王引之这样说道:

转贴于

讲论六艺,稍合同异,名儒之盛事也。述先圣之元意,整百家之不齐。经师之隆轨也。希不齐之说,亦有终不可齐者,作者既有所闻异辞,学者亦弟两存其说,必欲牵就而泯其参差,反致溷毅而失其本指。所谓离之则两美,合之则两伤也”。

王氏对于古代经典中两存之说,举出了26例,以证明两说可以并存的道理。之所以两说可以并存而不可强合为一,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让异说合而为一,因而只好存异,让人们去思考。下举第18例与第25例以证明之。

第18例:“《王制》大祖之庙,谓之始祖之庙,庙之不祧者也。《祭法》祖考庙,谓显考之庙,庙之亲尽则祧者也。此不可强合者也。而解者欲合为一。则以祖考为始祖矣。”

王引之之所以不同意将《王制》与《祭法》中的庙制混而为一,是因为文献不足征。在《经义述闻》卷十六“曰祖考庙”条里,王氏通过详细地考辨,以说明此二说不合强合为一的理由,最后得出这样的审慎结论道:“祭法与王制不同。学者依文解之而阙所疑,可矣。必欲合以为一,则治丝而棼之也。”他批评了晋代王肃《家语·庙制》篇,沿袭郑玄之注,合《祭法》与《王制》的庙制说为一的做法。

第25例:“《左传》夫差杀申胥,在哀十一年。《越语》则在勾践反国之三年,时当哀七年。此不可强合者也,而解者欲合为一,则以宦吴三年而反,为哀五年,加以反后六年,为哀十一年矣。”

对于此条,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卷二十一“四年又一年又一年又一年”条里有详细辩证。王氏认为:《国语》与《左传》“盖记者传闻各异,不可强同”。韦昭注《国语》时强不同以为同,其实缺乏足够的证据。因为“越人行成,在哀元年。宦吴三年而归,哀四年而非五年。纵加反国之六年,亦财十年。其时尚未杀申胥也。况四年反国之明年,再二年,为反国之三年而非六年乎?《越语》之文,本不与《左传》相当,无事规规求合也。”

古典文学知识篇3

    (1)现代化的“传统教学”将每一章节的诗词歌赋用PPT幻灯片制作演示投影,精美的古典绘画插图,知名播音员的诗词朗诵音频,诗词作者的生平简介,诗词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介绍,诗词的现代汉语翻译,诗词表达作者隐含思想的揭示。这可以说是一堂标准传统授课方式的课程计划,虽然内容丰富,虽然使用了现代教学的幻灯片演示,图文并茂的插图,电子设备音频输出,但是并没有考虑授课对象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背景以及这门课程在整个古建筑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作用,没有明确的专业印记和特征。换句话说,如此的课程设计可以给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讲授。没有针对性,没有解决问题的目的性,仍然是传统授课。只是把传统的课程内容经由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展现出来,其内容和本质还是传统授课。课堂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课程是否能够结合,结合是否紧密,结合得是否有机是检验课程设计效果的标准。

古典文学知识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名著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以及阅读训练等进行多方面的结合,并通过对古典名著中故事情节、思想意识、历史典故等多方面的知识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激活心中对古典名著的兴趣爱好,增强学习语文、强化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简述古典名著教学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融入性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的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地将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表现放置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古典名著带来的力量,尤其是形成对故事的浓厚兴趣,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譬如,通过《西游记》中西天取经,降妖伏魔,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得正果的神魔故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故事的力量,并与语文课文教学相衔接,活跃课堂气氛。

(二)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故事感染力能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学生在古典名著的学习中,通过网络、漫画、电视等各种途径,对古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引导,让学生形成对故事人物的自我探究,对历史的准确分析,是构建学生内在动力的有效桥梁。譬如,教师在讲解“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可以结合语文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激活内在的动力。

二、分析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教师引导不够

在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故事的引导以及讲解能力不足,尤其是对于古典名著的阅读力不强,对于学生的引导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综合应用模式,造成学生盲目性地阅读,不能深入地了解古典名著中的真实内涵,并从中感受到文字带来的力量。譬如,在“草船借箭”的故事引导中,教师对于《三国演义》的人物没有形成整体的历史环节、线索分析,造成学生整体知识掌握得肤浅,没有形成深入的了解。

(二)拓展训练还不足

在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拓展训练没有系统化操作,有的只停留在字词的讲解,也没有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融入对知识形成综合性的分析。譬如,在讲解《红楼梦》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没有将其中“凤辣子”王熙凤的美中含威、八面玲珑、泼辣张狂、口齿伶俐等多面性的性格进行引导,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写作上的完美艺术。

三、探讨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在故事情节的感知中培育出趣味

在古典名著的教学中,要结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特点,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到古典名著带来的无穷力量,让学生在故事性中培育出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譬如,在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先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孩子们一听就兴奋起来,因势利导地跟他们从孙悟空谈起,聊起《西游记》,让学生在简短的聊天中知道《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尽八十一难修得正果的故事梗概,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以课文相关的小情节引出长篇小说的大故事,从而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历史背景,唤起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趣味”,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了知识的铺垫和情感的准备。

(二)在揣摩人物描写中悟出人味

人物描写是古典名著中尤为成功的地方,尤其是小学生在叙事文人物描写以及认知能力上,更离不开对人物描法的掌握,通过古典名著的教学应用,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人物在不同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中的表现,更好地突出教学的侧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联系人物身份角色,细读主角的描写部分,揣摩人物的言谈举止,从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悟出古典名著的“人味”。如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时,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说说对王熙凤的第一印象;然后,细读描写王熙凤肖像、神态、语言的句子,揣摩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假关心、真炫耀,以及对贾母的讨好心理,初步领悟到“凤辣子”的复杂性格。通过在古典名著教学中对人物性格的整体分析,形成系统化的写作基础,有利于整体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写作提供帮助。

(三)在现代教学素材中赏出戏味

在古典名著的教学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尤其是突出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让学生通过网络、视频、活动表演等方式,掌握更多的古典名著知识,提高鉴赏和阅读能力。在精读课文细节描写之时,演示视频片断或图片,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在研读课文以后,播放与课文内容对应的全剧,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增强阅读名著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音像素材,有效提升趣味,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古典名著的教学策略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围绕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成立课外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故事、人物性格分析、历史情结、文学素养等多方面的交流,教师在课下进行系统化的指导,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强化语文学习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古典文学知识篇5

古典音乐是音乐艺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意识,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培养,为大学生深入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高校开展古典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古典音乐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教育需求以及教育现状等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指导方案,有效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意识,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实际效果。

一.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广义上就是已经进行长时间传承和传播具有持久价值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主要是相对通俗音乐和轻音乐提出的。一般情况下对古典音乐的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是一种高度关注音乐艺术价值取向和人生意义的音乐形式。在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其更追求音乐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音乐技巧方面的创新,在具体音乐艺术的呈现形态方面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不仅要求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还希望听众能够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造成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欣赏古典音乐时也难以感受到其艺术美感,因此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度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所以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需求开展古典音乐艺术教学,有效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

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艺术的程度存在普遍偏低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看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发现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不平衡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一般接受程度偏高,理科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则有所不足[1]。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无法理解古典音乐,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感受,造成学生的欣赏体验感严重不足,打消了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主动性不足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并愿意接受古典音乐,就会自觉搜集一些古典音乐加以欣赏,并有意识的从多渠道获取相关音乐素材,尽量创造更多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偏低,对古典音乐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获取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材,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情况,会影响古典音乐接受效果。

(三)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

科学合理的设置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但是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情况,发现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古典音乐主要是为了附庸风雅、随波逐流,亦或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习古典音乐的目标引导性严重不足,会制约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过程中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不利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逐步提升[2]。

三.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建议

在明确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促进古典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新时期在指导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改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为古典音乐教育的落实和大学生广泛接受古典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分析,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想循序渐进的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从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情况的调查研究能够看出,目前大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无法对古典音乐艺术形成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听不懂”古典音乐,也难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3]。针对这一情况,部分教育研究人员提出古典音乐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文学化和美术画的倾向,避免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古典音乐的内容。换言之,音乐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不能将使用语言文字表述音乐作为标准,而是应该认识到音乐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学生“听懂”古典音乐并使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在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体悟和感受到古典音乐旋律的形式美,在高低起伏的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感。如此,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必然会明显的增强,其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接受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针对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程度偏低的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选修课程的机会,有效对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以强化。在开设专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后,为了保障课程教学作用的系统发挥,还应该注意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考核评价,都应该按照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积极选择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实施古典音乐教育,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基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古典音乐课程的学习方面,增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为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积极组件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

在学生艺术社团中宣传古典音乐并组织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接受也是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高校针对本校学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典音乐接受需求适当的开设管弦乐团、合唱乐团等,并将古典音乐艺术作为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排练和演出活动,借助古典音乐艺术活动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丰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5]。同时,在艺术社团中,结合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有意识的让社团中的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并适当的组织学生结合现代音乐艺术理念对古典音乐进行合理的应用,创编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如此,高校大学生就能够形成对古典音乐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古典音乐艺术的距离,增强学生自主接受和自主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知识的意识。

(四)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会发挥出文化熏陶和环境影响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古典音乐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文化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具体将古典音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并且长期将古今中外的古典音乐艺术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并适当的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以古典音乐艺术为核心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加深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6]。此外,在将古典音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适当的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到学校中开展讲座活动和表演活动,让学生能够与古典音乐艺术文化进行直接接触,在和谐的校园音乐艺术文化氛围中接受相应的熏陶,进而改善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促进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文化的学习,进而真正发挥出古典音乐艺术文化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为将高校大学生打造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古典音乐是人类音乐艺术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得以良好传承的精髓和经典内容,在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对古典音乐的重视,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品味,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为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结合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应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大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进而增强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有效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戚昭君,姜力宾.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探析[J].黄河之声,2017(19):60-60.

[2]胡爽.浅谈西方古典音乐与幼儿多元发展[J].北方音乐,2016,36(9):132-132.

[3]张乐心.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J].音乐传播,2016(3):123-123.

古典文学知识篇6

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们的见识,同时也可以实现信息、文化的传播,但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材料是否具有阅读价值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小学生的三观不成熟,对世界的认识来源较为狭窄,所以在为小学生选择阅读材料过程中,可以将古典名著作为重点。古典名著传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些名著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以及经济发展等,通过阅读古典名著,小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正能量的思想观念为己所用,进而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

一、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教材为载体,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典,但这些内容只是众多经典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学生若是单纯的学习教材上的知识,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那么学生对语文知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比较狭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古典名著非常多,比如说《西游记》《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等。这些古典名著能够传承千年,其价值自然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众多古典名著,其内容侧重点不同,例如《水浒传》侧重的是人物形象的刻画,而《红楼梦》侧重的则是爱情故事的描写,无论是哪些内容,都有其阅读的价值。因此,让学生走出教材,阅读古典名著,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天空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二)可以帮助学生分辨善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分辨善恶,树立正确的三观。比如说,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作为保护唐僧的大弟子,曾三打白骨精,在这一故事中,因为白骨精是幻化为人形而存在的,所以唐僧对孙悟空产生了误解,认为他野性难改,轻视生命。所以最终逼得孙悟空离开了唐僧,而在唐僧被白骨精抓住之后,孙悟空又能够不计前嫌的回来救唐僧。以这一故事为载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的剖析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分析中,可以感受到孙悟空对妖精的仇视,可以感受到唐僧一视同仁,心怀万民的怀,也可以感受到白骨精邪恶的思想。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剖析,小学生能够分辨善恶,懂得感恩,不贪念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对于学生健康的成长有着促进作用。

(三)可以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若是优秀的文化无法传承下去,那么国家的发展将会岌岌可危,所以小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同时也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小学生对于未来,对于社会的认识来源于教师、家长、网络以及图书等各个方面,小学生就是一张白纸,最终所展现出来的图案取决于绘画者,所以说,教师在小学生的成长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过程中阅古典名著,可以促使学生对古典名著有更深刻的理解,而每当学生阅读一部古典名著之后,学生脑海中的知识会有所增加,人生感悟会更透彻,对文化的记忆会增加清晰。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将千年的历史文化刻画在脑海中,进而一代代相传,实现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名著内涵

在小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中,因为古典名著的文化内涵较为深刻,所以学生阅读起来难度较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带领学生实际阅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挖掘名著内涵。比如说,教师在让学生阅读《红楼梦》这一经典名著之前,教师应避免学生沉迷于名著中的情爱之中,而是应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名著的内涵。此名著主要是借助爱情故事,鞭挞了封建社会对纯真爱情的戕害,同时揭露了封建社会礼教的害人的本质,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认识到了这一名著存在的价值之后,学生再次阅读名著将会产生不一样的领悟,这对小学生思想的成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名著写作技巧

古典名著之所以可以流传千古,不仅是因为其内容,更重要的是写作的技巧。众多古典名著的写作内容不同,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应用的技巧也存在差异。就比如说《水浒传》,这一经典名著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突出的,全书中共有人物描写多达600多人,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之一。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这一经典名著过程中,不仅要从内容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技巧进行探究,只有这样,经典名著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阅读并不是一件“孤独”的事情,要知道,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在看待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人能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为了不限制小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让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同学共同来进行阅读。当学生完成部分阅读之后,就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是思维不断拓展,不断发散的机遇,所以在学生讨论中,学生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名著,加深自己对名著内涵的认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M成部分,以往的阅读教学,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古典名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也可以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推广。

古典文学知识篇7

古典音乐广义上就是已经进行长时间传承和传播具有持久价值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主要是相对通俗音乐和轻音乐提出的。一般情况下对古典音乐的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是一种高度关注音乐艺术价值取向和人生意义的音乐形式。在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其更追求音乐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音乐技巧方面的创新,在具体音乐艺术的呈现形态方面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不仅要求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还希望听众能够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造成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欣赏古典音乐时也难以感受到其艺术美感,因此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度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所以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需求开展古典音乐艺术教学,有效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

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艺术的程度存在普遍偏低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看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发现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不平衡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一般接受程度偏高,理科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则有所不足[1]。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无法理解古典音乐,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感受,造成学生的欣赏体验感严重不足,打消了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主动性不足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并愿意接受古典音乐,就会自觉搜集一些古典音乐加以欣赏,并有意识的从多渠道获取相关音乐素材,尽量创造更多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偏低,对古典音乐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获取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材,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情况,会影响古典音乐接受效果。

(三)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

科学合理的设置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但是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情况,发现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古典音乐主要是为了附庸风雅、随波逐流,亦或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习古典音乐的目标引导性严重不足,会制约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过程中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不利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逐步提升[2]。

三.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建议

在明确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促进古典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新时期在指导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改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为古典音乐教育的落实和大学生广泛接受古典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分析,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想循序渐进的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从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情况的调查研究能够看出,目前大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无法对古典音乐艺术形成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听不懂”古典音乐,也难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3]。针对这一情况,部分教育研究人员提出古典音乐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文学化和美术画的倾向,避免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古典音乐的内容。换言之,音乐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不能将使用语言文字表述音乐作为标准,而是应该认识到音乐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学生“听懂”古典音乐并使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在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体悟和感受到古典音乐旋律的形式美,在高低起伏的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感。如此,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必然会明显的增强,其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接受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针对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程度偏低的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选修课程的机会,有效对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以强化。在开设专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后,为了保障课程教学作用的系统发挥,还应该注意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考核评价,都应该按照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e极选择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实施古典音乐教育,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基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古典音乐课程的学习方面,增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为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积极组件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

在学生艺术社团中宣传古典音乐并组织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接受也是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高校针对本校学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典音乐接受需求适当的开设管弦乐团、合唱乐团等,并将古典音乐艺术作为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排练和演出活动,借助古典音乐艺术活动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丰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5]。同时,在艺术社团中,结合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有意识的让社团中的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并适当的组织学生结合现代音乐艺术理念对古典音乐进行合理的应用,创编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如此,高校大学生就能够形成对古典音乐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古典音乐艺术的距离,增强学生自主接受和自主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知识的意识。

古典文学知识篇8

在舞蹈艺术的各门类中,民族艺术学科――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与从外国引进的芭蕾舞、现代舞等学科又有所不同。民族艺术的意义是在于代表民族,体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也就是民族的审美智慧和民族的创造才能。因此,民族学科的教学和教师又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职责。本文所思考和探讨的,便是中国古典舞教师文化修养的问题。

一、古典舞的艺术定位

中国古典舞作为民族艺术门类的一种,对于民族的凝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舞不是历史上某些舞蹈当时已有的名称,和古典哲学、古典文学、古典艺术一样,是后人认为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某些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而给予的名称,而且是若干种哲学、文学、艺术作品的总称。在现代社会都不去搞现代舞还要继续保留古典舞,就是因为古典舞是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是我们祖先经过了几千年所创造的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古代传统。

首先要明确古典与古代的关系。所有的古典艺术都是形成于古代,是历史的产物。有的流传了下来比如:文学、诗歌、绘画、建筑、工艺等。有的只有一些资料,没有鲜活的流传下来比如:音乐、舞蹈。因此,把握古典的形式、风格只能进行继承和研究。其次当代古典舞是今人编创的,而编创的根基是历史、是传流、是古代。“知”而后变,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坚实的历史材料和对材料做社会科学性质的研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古典舞的形式和审美方向的问题,才能把握民族的特色。古典舞是形成于古代的舞蹈,我们常说“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积累,是经过一代一代古人长期的继承和创造,才凝定为若干种艺术形式,并从那些艺术形式当中体现出艺术的规范性和美学传统。因此,古典舞与古代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二、是定位为文化形态,还是定位为技术技法系统

文化是审美的基础,审美观是艺术必须解决的核心,作为审美基础的文化不同种族、民族,以及地域的差异,及其特征和个性,没有特色的个性,民族就难以存在,中国古典舞也是如此。不同的民族艺术,具体表现在形式、风格的不同,形式由舞姿造型和活动的流动连接的方式构成。而形式所体现的风格――即艺术韵味,则密切联系着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诸多方面因素,即意识形态。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必须有独具的形式、风格、技法,不能把其他舞种借过来代用,代用就是说明还没有弄清楚自己的“面目”什么。

任何一种艺术技法都是根于一定历史和文化,又无一例外都有继承性――也就是“来路”。艺术是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个组成部分。牢记这一点或者甩开不管都无法改变这个科学论定。因此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不可能没有思想、没观点、没立场、没取向。不同的形式、风格产生不同的技能、技法,艺术的形式、风格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艺术的技能技法也就没有统一的评判尺度。不同的文化的形态决定着舞蹈的技能技法,作为古典舞不能只注重技能技法体系,而是要将古典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看待。技能技法是为古典舞的审美取向而服务的,而古典舞要想达到所要求的审美取向就必须依靠技能技法,这两者是互相依存的。

三、作为一名合格的古典舞教师的责任,自身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及修养

以上这些观点直接牵扯到教学上,从教学出发认清古典舞今后所要走的道路是作为一名从事古典舞事业的教育者的责任,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演绎,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艺术形式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学习并掌握中国古典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了解本土文化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这就要求古典舞教师自身对古典舞的感情和审美倾向一定要清楚,这是从事古典舞事业的教师们所必修的课程。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上只保留在形式的把握,不能提高到文化的教学程度。那么,课堂教学就将脱离文化而成为单纯的技能、技法教学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照搬硬套、墨守成规上,教师的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创造力十分的缺乏,这将直接影响到古典舞今后的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大学古典舞教师所应该具备哪些文化修养呢?

(一)必须了解古典舞、了解中国古典舞性质的由来

所谓古典舞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舞蹈;被宗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政治舞台,是在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舞蹈形式。这些虽然是古代民间舞的加工、发展,但与自娱性有节令、地域和物质条件限制的民间舞蹈有所不同,它是具有吸收、融会不同民族、地域外舞蹈的优越条件并且是在贵族文化、宗教意识或者是在广泛的――不限于一个地区的欣赏趣味影响下发展、提高起来的。形式比较完整、严密,表演、技巧也高于民间的水平和成就,对历史上的舞蹈文化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因此,作为一名古典舞教师必须了解中国典舞的含义,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体现特色,突出特色,培养决定古典舞形式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了解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审美取向,将技术技能与文化形态联系起来,真正达到技能技法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必须有热爱这样文化的感情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这五千多年里,舞蹈一直占领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说舞蹈的发展也是很积极的,它是每个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等各项有关于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一名当代古典舞教师我们不但要了解现代舞蹈发展的状况而且也要对古代的舞蹈发展状况有所了解,这是必须的。我们要随时赶上时代的潮流不被时代所淘汰,推陈出新是教师们所肩负的重任。但是推陈出新并不代表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舞蹈历史遗忘,正好恰恰相反,将中国舞蹈的精髓展现在世人面前是作为一名中国古典舞教师所应该赶上的潮流,这也是使命。必须回溯历史、回溯古代了解古代舞蹈发展的脉络,搜寻古代舞蹈资讯,并尽可能的多学点各个层面的中国文化,卑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我们祖先在这门艺术所创造的美,也就是我们民族的智慧。要想去了解这些,必须通过自身内心达到对中国古典舞事业的热爱与关注,这样才能将所了解的慢慢吸收到自身的脑海中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三)必须具备哲学、历史、民族、宗教、习俗的艺术多种文化基础知识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作为一名古典舞老师尤其是大学教师要学会不断的去探索,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时代已经不再允许那些墨守成规的、老套的、没有内涵的垃圾艺术存在了。“创新”是我们已经不可逃避的事实,要想创新必须从自身的文化修养作为起点,不断的充实自己使内涵变的丰富起来。作为教师的任务不光是只是进进课堂,对学生进行肢体上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变的博学,不能让学生只局限在舞蹈的技能、技法上。如此看来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们必须先从自身作起,教师应该所懂得的是除去教材本身以外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就是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取向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这样一来只有自己懂的多了才能去教学生、引导学生,才在学生面前有说服力而且这也可以帮助教师自身在中国古典舞上不断的创新。哲学、历史、民族、宗教、习俗、绘画、建筑、等等的这些历史文化都是与舞蹈相联接的,灵感不是随时随地就有,文化的积累相当重要,只有两者相互的配合才能创作出更好好的艺术作品。还有的就是现在学习舞蹈的学生专业水平越来越高,可能在某些方面教师和学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或出现教师落后于学生的现象。面对这些种种的压力,必须促使教师们时时刻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的探索舞蹈教育领域的未知世界。

(四)古典舞教师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这关系到古典舞事业今后的发展

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不菲是表演、教育、编创,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在技能、技术培养的同时进行艺术思想教育,如果不把爱国主义情操,热爱民族文化传统的感情培植起来,不把“武装头脑”作为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去抓,就很难体现民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现在在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只懂得硬搬乱套,只懂得照着已经编好的教材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对学生只是进行单一的技能技术的训练,更何况自己动脑子去学习其他的艺术各类知识了。对学生们所提出的有关于专业上的知识更是避而不答,因为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作为一名古典舞教师首先自身就不具备舞蹈教学的能力又如何去教学生呢?尤其是现在西方的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的入侵,如果作为一名古典舞老师对中国古典舞蹈没有坚定的信念那么她所教出来的学生也很有可能被同化。

教师是全方位给予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生最终的好与坏,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自己的把握,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们也是从学生时代慢慢成长起来的,所以应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需要永远的站在时代的前头,永远站在知识的前头,如果教师落后了,我们就可想他教授的学生,损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法,不仅能传授专业知识解惑释疑,而且能探索研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种种的这些更是证明了教师的文化修养是多么的重要,也更是对从事古典舞教育事业的教师们所提出的要求。

古典文学知识篇9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增强该课程的实践环节,我们在教材选择、课堂教学方法、课外实践活动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具体增强其实践性的方式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现略述体会如下,祈同道指正。

一.《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材中体现的实践性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材林林种种,各有特色。华师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是以张三夕教授主编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为教材进行讲授的。该教材2003年初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后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部级精品教材。2007年出版第二版后,大约每年重印一次,每次印刷1万册,可见其广受欢迎。我们之所以选择该教材进行讲授,是因为该教材体例新颖,立足于传统理论,又面向现代化,体现了很强的实践性,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特征相匹配。该教材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材章节内容设置上,除了重点讲述目录、版本、校勘、辨伪和辑佚五个分支外,还“突出地将标点、注译和检索这三类大众应用型知识纳入教材之中。”[1]“标点、注释、翻译和检索,是本科生和普通读者阅读和利用古典文献时遭遇的最直接的问题。它关系到古典文献的基本效用。”[2]如第七章第二节介绍了古籍标点致误的类型和原因以及古籍标点的几种方法,便于学生在阅读古书时,正确地句读、理解文章意思,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基本功。第八章第二节详细介绍了注释的名称及其术语,这对于学生选择和阅读注书类典籍同样有很大帮助。另外,古典文献的检索包括传统的纸质文献检索和电子文献检索。第九章第一节按检索的对象从书名检索、人名检索、地名检索和字词句检索四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各种工具书索引书目,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参考使用。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华师图书馆八楼古籍藏书处的古籍文献资料。除了传统纸质文献,“在电子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文献已成为学生和普通读者经常阅读和利用的文献,但是电子文献资源也是良莠不齐的,这就需要文献工作者及时给予指导,推介一些资源优异而稳定性强的最新电子文献。”[3]该教材从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两大方面介绍了目前使用率比较高的几种大型数据库,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古籍书目检索网络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检索网络数据库等,并详细讲解了检索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提出“不论检索光盘还是网络中的数据,如果要正式引用,务必要校核书籍的原文。”[4]这也体现了文献学的严谨性。古典文献检索的介绍便于学生在学习中快捷、有效地查阅文献数据,进行实践性学习。

第二,传统文献学知识叙述注重方法介绍和技能的培养。除了以上标点、注译和检索三章体现的实践性特征,在其他五个传统文献学分支的介绍中也突出了对方法的介绍和学生技能的培养。首先,“就方法而言,中国传统文献学的目录、版本、校勘、辨伪和辑佚等主干知识本身就是整理文献的方法,同时,这些方法本身也表达了一种学术观点,一种对古代学术的看法和主张,一种处理历史文化的技能。所以中国古典文献学并不是纯客观的学问,它本身就是方法、观点和技能。”[5]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五部分理论知识的同时就是在学习整理古典文献学的方法和技能。如第三章第四节对“版本的鉴别和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从版本形式、书籍内容和前人研究成果三方面介绍了鉴别版本的方法,便于学生鉴别古籍版本,选择善本进行阅读和使用。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三节借鉴陈垣先生在《校勘学释例》中总结的《校勘四例》对校勘的主要方法的叙述,从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对校勘方法进行详细介绍。第五章中也提到了辨伪的方法和要点。第六章古典文献的辑佚中提到了辑佚的基本方法:“从佚文献的认定、佚文献的搜辑、辑佚的主要资源、辑佚文献的整理”[6]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方法介绍。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文献整理方面操作性强的实用技能。

第三,“在教材体例上的创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多元化培养目标的现代教育观念。”[7]教材在每一章正文后设计了“关键词、思考题、练习题和进一步阅读文献”。其中“关键词和思考题”,便于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进一步阅读”则为学生提供相关理论书籍,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增长知识。而“练习题则集中体现了编者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师生互动的教学观念”。[8]如,教材“第二章古典文献的目录”这一章节后的练习题中要求学生“在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基础上,自撰一份专题书目提要(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兴趣或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专题,所介绍文献应自成系列,并不少于五种图书)”。[9]从这一练习题就可以看出教材在这一板块编写上,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比如,在第七章讲解完“古典文献的标点”,我们配合教材后的练习题2,要求学生“利用《四库全书》电子版打印一部唐宋笔记小说发给学生标点(每个学生分几页),做完后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部唐宋笔记标点本。最后请老师讲评。”[10]这一练习题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学生可以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实践课堂学习的标点古籍的方法,在老师讲评中又能更深地体会标点的重要性,更好掌握古典文献标点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参与一部古籍的标点工作,可谓一举两得。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中国古典文献学”授课时间只有短短的36个课时,而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即古典文献的知识范围是很广泛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原则,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避免教师单向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采取教师课堂教授和学生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吸引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最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能对古典文献学中的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理论知识都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实际运用,有利于日后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课堂提问

我们在“中国古典文献学”这门课程的教授中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实践教学,这突出体现在“教师课堂提问”环节中。每堂课之后我们都会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课后关键词、思考题、练习题复习已学内容,有时也会列出一些重要的文献学著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亲身阅读古籍文本,第二次上课时我们会首先提问学生,了解学生是否自学,自学的效果如何,自学后有哪些收获,发现哪些相关问题等等。这种紧张而又活泼的带有研讨性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引导所有学生复习了已学内容,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学习的良好习惯。

比如我们在讲授完目录学一章后及时让学生课后自行复习目录学一章,第二次上课分别就“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叙录”、“六分法”、“四分法”、“史志目录”、“四家目录”、“《七略》与《别录》的关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经部”等提问12位同学,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补充的互动性课堂环节,学生不仅很好地回馈了自己的自学成果,也很好地复习了目录的定义、结构、历史演变、类别以及作用等理论知识,真可谓是取得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亲身阅读古籍文本

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自行复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更强调学生应该通过亲身阅读文本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教材内容完全消化并内化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提高阅读古典文献的实际能力。比如,我们在讲授完教材“目录学”的理论知识后,便立即布置学生们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根据个人兴趣在《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种目录书中任选一种阅读并写下阅读心得。第二次上课时我们发现有几位同学都阅读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的“小说家”部分,于是我们建议这几位同学在课堂上分享并讨论各自的读书体会,借此引导学生培养讨论交流的良好读书习惯。而且,我们也发现有同学将《汉书·艺文志》的《诗赋略》、《隋书·经籍志》的《楚辞类小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楚辞类小序》进行对读,从中基本了解楚辞的发展源流。可见这位同学是将所学目录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读书实践中了。其实,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不仅自觉地体会到了《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中国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中各自不同的重要地位,也深刻地感受到古典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作用。总之,学生亲身阅读古籍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性环节。

(三)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PPT图片展示和现场实物演示等手段辅助教学

古典文献学中的目录、版本、校勘等知识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口头讲解以外还积极利用多媒体PPT图片展示和现场实物演示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PPT图片展示给人以具象感,往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的PPT课件中就插入了刻有甲骨文的龟甲实物、《甲骨文字典》书影、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石鼓实物、唐代墓碑文、郭店楚简、马王堆汉墓《老子乙本》等多张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古典文献甲骨、金石、竹帛、纸张等多种载体的印象。再比如,我们在讲授“版本的鉴别与选择”时提到“看版式”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但现在学生所接触的书大多是现代书,版式与古籍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PPT课件中首先插入了“雕版文献版式示意图”,介绍版面、栏线、行款、版心等,我们还结合多种古籍的书影图片向学生演示版式中单鱼尾、双鱼尾、顺鱼尾、逆鱼尾的区别。通过这些具体的PPT图片,学生们真正认识了古籍的版式,而不只是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老师口头上的解释凭空想象。

如果说丰富的多媒体PPT图片为理论性较强的古典文献学课堂增添了生动具体的例证的话,那么现场实物演示则更加体现了我们授课的实践性特点。比如,在讲授完古籍纸书的装式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布置同学们课后动手,用现代人的材料还原古代纸书的装式,开展了一次手工制作纸书装式的竞赛活动。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他们在课下制作了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七种纸书装式。在下堂课授课前,同学们一一展示了他们的杰作,我们选出了十位学生代表对这些作品进行投票,选出了制作最好的,最符合课本上介绍的各种纸书装式特点的前三名,并颁发了一些小礼品,以资鼓励。同学们兴致勃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一活动,既让同学们在实践动手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七种古籍装式的优缺点及其之间的区别,又增强了同学们对古典文献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学生们对这种实物制作、现场演示和知识讲解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反响很好。

(四)文言文标点翻译训练贯穿课堂教学

要阅读古籍文献首先就是要对文言文进行句读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始终重视学生古文今译能力的训练。教材当中已经适当地选入一些古典文献段落,这就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言文翻译实时训练提供了极大便利。比如,我们在讲授目录学中“一书目录”时,让学生朗读并翻译《易经·序卦》中的一段、《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选段、《汉书·叙传》中的选段[11],之后我们会对学生的译文进行评点补充,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对古籍中“一书目录”的发展源流、体例等基本的理论知识都有了较深的体会,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提高文言文标点翻译的能力。

再比如,我们在讲完“版本学”的理论知识后,让学生翻译并解答第一道课后练习题:

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三舍法行时,有教官出《易》义题云:‘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诸生乃怀监本至廉前请云:‘题有疑,请问。’教官作色曰:‘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害。’教官乃为讲解大概,诸生徐出监本,复请曰:‘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监本则坤为釜也。’”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12]

这则故事讲教官读的是麻沙本,里面是“乾为金,坤为金”,而诸生根据所读的监本记载的“干为金,坤为釜”提出质疑。“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它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故事中的“教官”便是太学中的老师。麻沙是福建省建阳县的一个镇,其刻本粗制滥造,质量不高,因而麻沙本也就成为了劣本的代称。监本是指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刊刻的本子。可见读书时若是根据的版本不好,纵然是博学多识的太学教官也会犯错。由此,学生不仅当堂进行了文言翻译练习,也更加明白好的版本在读书治学中的关键性作用,而且还顺带复习了“三舍法”、“麻沙本”、“监本”等中国古代文献历史方面的基本知识。

(五)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具体实用的例证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文献处理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秉着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紧密结合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将古典文献学的理论方法和当代图书馆学、编辑学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文献的运用处理能力。

比如,我们在讲授版本鉴别的方法之一“验牌记”时,便积极引导学生对比现代图书与古典文献在“牌记”方面的差异。古代版刻书的牌记,一般用一行或两行字,以说明刻书的时间、地点或刻书人、刻书铺号等,是刻书的一种版本记录,就相当于现代图书的版权页。我们以教材为例,当堂演示,引导学生们识读版权页,其中包括图书名、著者、版次、出版地、出版机构、出版时间、印次、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SBN、图书学科分类、中图分类号等详细信息;而从版次印次印数可以看出该书的畅销情况及其在学界的影响。由此,学生们学会通过图书作者、出版机构、版印情况等来初步判断图书的优劣,从而更好地指导读书治学实践。

再比如,我们在讲授完教材上的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基本校勘方法后便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校勘经验,其中有两位同学恰好是文学院主办杂志《桂风》的编辑,他们都表示这次在课堂上对校勘方法理论系统性的学习对他们的触动很大。一般来说,凡是投给杂志《桂风》的稿件都要经过实习编辑的一校、资深编辑的二校、主编的三校,但尽管经过了三次校审,稿件往往还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面的原因除了编辑本身知识不足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完全掌握校勘方法。另外几位在杂志社实习过的同学也表示有同样的感受。最后,我们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让这两位《桂风》的编辑将电子版《图书编校细则》上传到班里的QQ群共享中,以供全班同学参考学习。同时,我们也强调当今大学生,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加强校勘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对日后求职有益(特别是对于那些立志于做编辑的同学),更是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素养之一。课后,学生们普遍表示此次课堂的收获极大,确实是深刻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事实上,我们在这门课程一开始就以平时成绩加分来鼓励学生主动寻找《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材中存在的错误,包括标点、错别字等。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体现,既有利于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亲身参与文献校勘,也有利于教材本身的更新修订。

三.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与课程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

(一)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书写历史》展馆

我们在教授完“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这一内容后,都会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的“书写历史”展馆。湖北省是出土战国秦汉简牍批次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湖北省博物馆《书写历史》展馆陈列着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除此还陈列着甲骨文汉《朝侯之小子碑》拓片、石鼓文拓本等各种古典文献。其中竹简和板牍依次陈列着,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简和牍之间明显的区别,这有利于学生深切领会书本中的知识。在竹简旁边还陈列着竹简的制作流程,通过实物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竹简的制作成形过程,一目了然。

(二)图书馆查阅工具书

为了强调工具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为了让学生学习怎样查阅、使用工具书,我们联系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张晓明老师,与图书馆合作,在周末组织同学们到图书馆亲自查检工具书,并及时解答学生在查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向学生讲解了四角号码检字法,讲解《说文解字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汉语大字典》等几部大型常用工具书使用法。很多学生反映到图书馆进行工具书查阅让他们受益匪浅,对他们后来论文写作和学习中的资料收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在QQ上创办文献学群展开互相交流

网络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即时性通讯工具如QQ群给师生学习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张三夕老师教的2009级和2010级同学,就在QQ上创办文献学群,群主由郑依晴同学负责,她把老师的课件及时上传给同学们,群内有什么学习资料就上传共享。老师也加入到群里,有空也在群里为学生解惑答疑。更多的时候,是同学们在群里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种促进学习的很好方式。一些同学表示,即使这门课结束了,甚至同学们毕业了,如果有兴趣,大家还可以在这个群里互通信息,彼此交流,继续学习文献学的专业知识。

四.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关的优秀毕业论文

正是因为我们课程的实践性改革,课堂教堂形式的转变,引起了很多学生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知识的兴趣。很多上过该课程的学生在他们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都选择了文献学方向。在我们指导的毕业论文中有几篇曾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如,2006届毕业生伍婧琳同学的《韦庄词汇校札记》、2008届毕业生李程同学的《明人选宋诗与〈宋艺圃集〉研究》、2010级毕业生田彧同学的《古诗部分校释》、2011届毕业生柯玲玲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校读札记》等等。这些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古典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等方面知识,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古典文献进行了校释,在论文写作中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献学》课堂上学习的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的方法,进行论文写作,论得扎实,成果显著。这也是该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一大重要成果,学生学以致用的最好体现。

注释:

[1][2]彭红卫:《直探本源的理论品味,与时俱进的实践特征——评张三夕主编(新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1月第1期,第96页。

[3][4]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305页。

[5][6][7][8]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208—213页。

[9]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03页。

[10]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250页。

[11]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71页至第75页。

古典文学知识篇10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25-01

中专语文教学,是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活动。现在的中专学生,文学素养都相对较低。基于对他们认知实际的适应性,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大多是以激发兴趣,循序渐进和量力套用来实现的。将现代多媒体教学理念和社会性实用性手段,转变传统课堂的枯燥性、无趣性,架构他们知识,提高他们能力,让他们实现自主学习能力。

1 古典文学特点

古典文学作品,是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显示国家智慧和民族博大精深理念的主要坐标。其永恒的魅力,就体现在阅读之中。阅读古典文学,可以培养和陶冶美的情操,在阅读中,倾注人的情感,抒发一种情怀,展现出一幅个人生活的精彩画卷。

在激发人的内心情情感的同时,古典文学作品还以其展现的故事内容,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尽皆表现于文学美的特质之中。古典文学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也是以其价值来打动人,让人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尽皆付诸于古典文学的特质之下。

2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和现状

对于中专生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远远没有语文口头表达能力来的重要。以“演讲和口才”为宗旨的教学活动,其中寄予着学生内心的情感,也是枯燥的语文课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从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就成为一项被忽略和不被重视的教学,处于古典古典教学的底端。中专生的性格特点和自制能力,决定他们对静默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兴致缺缺。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阅读教学远远达不到他们希求的轻松感觉。

古典文学阅教学读由以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延伸为主。课内阅读以教师从旁协助为主,选定优秀阅读作品,实施精讲精练,指导特们进行完备的阅读分析。课外阅读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优势,锻炼他们阅读实践的能力。课内阅读,涵盖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义,课外阅读延伸出的内容,是以知识、实践和总结为主流,形成阅读感受,在对其过程指导方略之中,遭遇阅读难点等情形的制约,成为古典阅读诗篇中比较鲜明的一支。

3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思考

在针对中专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学过程要与时代和社会形势变革需求相适应。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因为他们钟爱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就可以实现实现针对他们自身发展特质,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建构玩中学、学中进步的教学体系。除了引导他们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计划外,还要引导他们利用网络学习,对相关事项实施整合,利用网络有声阅读,来提升个人境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长期的积聚作用下,文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得阅读教学收到了显著成效。

阅读教学要从教学设计上开始着手,以阅读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理念为基准,让他们跟随教学目标,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在阅读中,以例证和举一反三的学法,对学生实施启而不发的教学,激励他们克服阅读中的难题,进而通晓古典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思想深意。在明确掌握思想主旨之后,善于从阅读的小问题中,发现主旨背后埋藏的深意。

在创设的情景式教学环境中,对古典文学作品中,譬如戏剧成分的阅读上,让他们内心自设场景,获益匪浅。教师在设计古典阅读教学设计中,无论是针对中专生学生学习个体,还是针对全体学生,为了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都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中,尤其要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实施及时的师生互动和反馈。在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思考文学作品内中的深意时,还必须从认知场景出发,培养他们合作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

中专古典阅读,可以立足于课内阅读,将读书作为第一要务,即自大量的读书中,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不能在语文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一些只对考试有用的东西,而是要把握真正的古典把阅读使劲,进而提升阅读质量。在古典阅读中,读书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然,读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可囫囵吞枣,也可浅尝辄止,更可以精益求精。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教育,学会和人物、故事交流,学会体味作品背后的深意,学会在不断的阅读积淀中累积知识、语言、情感和经验,最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想,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让学生子啊阅读的地严重,体会愉悦、悲苦、幸福、感动之情绪。这样在中专生之间,就营造出一种美好且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课程,不但心向往之,而且解放了自身思想,提升了自身整体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时,对里面的文章、诗词和阅读,要在反复品味中明晓道理,指导其中的意识,明白期间的美感。从真正意义来说,也能更明确阅读目的,反复品味阅读背后的深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人物就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在万确成熟的环境里,体验到古典阅读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潜移默化的接受新知识、新教育或可达到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目的。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必须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创新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在道路实施中,教师要发挥领路人作用,在实施课外阅读延伸时,推荐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设置课程讨论,利用多媒体影像设备,综合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学能力。

4 结语

古典文学知识篇11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其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文学美,我国的古典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学作品浩若烟海。古典诗词教学是促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小学语文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小学生对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课程特色

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后,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通常具有短小精悍、活泼生动、形象易懂的特点,能够有效启迪学生智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阶段的古诗通常有两大类,即叙事诗和抒情诗,古诗词言简义丰,通过有限的诗句表达丰富的情感,具有意美、语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二、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的思考

1、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古诗词知识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即采取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本身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展现古典诗词的魅力;此外,还要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2、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针对其年龄的特殊性,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而且精力充沛,课堂上表现得活跃,注意力难集中,所以教师可采取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消除课堂上的恐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在集体中共同进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新的古诗词时,鼓励学生自己理解诗的意思,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基础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

小学生处于古典诗词的启蒙阶段,他们的直观思维比较强,对抽象的古诗词较为陌生,而且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与学生日常语言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耐心,科学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美妙的意境中去,引导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涵的美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概念指导下,搭建美妙的古典诗词课堂。

1、指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让古典诗词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古典诗词教学中最常见的训练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中再现诗的意境。教师给学生讲解诗词大意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充分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加强朗读,使学生主观理解,通过联想,将艺术的魅力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在,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感情基调的控制,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重音与节奏。

2、斟词酌句,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瑰宝,还有艺术和人生的魅力。但是由于升学竞争压力大,受应试教育关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给学生介绍作者情况,讲解诗词大意,之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教师们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古诗词的美育、德育渗透,古典诗词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换字法

顾名思义,换字法是指通过替换诗词中的同义字,来比较换自后诗词表达的效果,让学生体会作者炼字的精准。

(2)描述法

教师创设一个诗词所描绘的情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词的画面。

(3)比较法

通过对同一作者不同诗词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作者和诗词的理解。

3、古今“穿越” ,融会贯通

古典诗词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展开互动式教学。在古典诗词的讲授时,打破时空的界限,不仅体会诗词中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更要重视起诗人形象和情感的熏陶。由于古典诗词年代久远,格律严格,加之信息量较少,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挣脱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束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同时又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对接。这种开放的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走进诗词这一体裁形式,同时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消除学习古典诗词的畏惧情绪,在诗词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体会到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但是,古今的“穿越”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做到有理有据、对象具体,同时符合诗的意境。

结束语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代表,它以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情感,简练、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穿射出优美的意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作者深挚的情感,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古典之美,丰厚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古典文学知识篇12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还要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思考、品鉴、比较、积累等,以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高品位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等。下面。我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谈谈拓展阅读的具体方法。

一、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在立足于《泊船瓜洲》文本的基础上拓展语文基础知识。因为,《泊船瓜洲》虽然篇幅不长、生字生词不多、诗歌内容与主题等浅显易懂。但是,基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之缘故,还基于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不高之缘故等,对于这首诗歌中诸如“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重”“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等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与含义,对于这首诗歌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最富有色彩美、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的品鉴等,如果没有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指导,学生很可能无法知晓,如此,则对于《泊船瓜洲》文本的意境、意蕴等的理解、品鉴等就无法准确与深入,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读错“间”“重”“还”等多音多义字而闹出笑话来。故此,教学这首诗歌,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

1.请学生说说诗歌中的“间”“重”“还”各有几个读音,几种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大意推测“间”在此的读音为“jiàn”,是动词,意思是“阻隔”;“重”在此的读音为“chóng”,是量词,意思为“座”;“还”在此的读音为“huán”,是“回”之意。

2.请学生议一议“绿”的词性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推测“绿”在此中是动词,意思是“吹绿”。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在这首古典诗词中,作者选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绿”字活用为动词,而不采用常用的“到”“过”“满”“入”等动词,是为了给诗歌增添美丽的色彩与动态感。

二、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

以点带面的拓展品鉴方法,是以作者王安石或者古典诗词

《泊船瓜洲》为延伸点,将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古典诗词巧妙联系起来后,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比较鉴赏,以此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水平。比如,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延伸点,引导学生谈谈此前学过王安石的哪些诗歌,诗歌的题目和内容分别是什么,能否再背诵出来。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学生没有学过的王安石的其他诗歌比如《元日》《登飞来峰》等展示出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这首思恋家园、怀念故乡主题相类似的其他作家的诗歌比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固北山下》等,引导学生说说二者的主题、诵读节奏、情感基调等有什么异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写“船”意象的古典诗词比如唐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二者在内容、格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并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帆”字,本指挂在船舷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但是在这首诗歌中的意思是“船”,这里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格。

三、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时,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理解、背诵、默写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经典名句,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收集、交流、整理、积累与此同样精彩、同样脍炙人口、同样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名言佳句。如此,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泊船瓜洲》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知识,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品位。比如,教师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交流、整理、积累王安石其他诗歌中比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等名言佳句,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议一议等。也可以以古典诗词《泊船瓜洲》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品鉴、交流其他诗人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典诗词中的名言佳句,比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鼓励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等。当然,无论从哪个基点拓展延伸,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知道上述名句的出处、大意以及成为经典名句的缘故等。

如上所述,对于王安石《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的拓展阅读教学,应该在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等诸多方面入手。因为唯有如此,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