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4 09:26:18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1

关键词:

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古典元素运用;设计手法

1现代园林中运用古典的设计手法收效甚好

1.1古典园林的美感性设计

从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可以看出中国的古建筑历来都是以木质结构为主,其中的砖、瓦、石等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中国的古建筑单独个体以垂直堆积为主,巧妙的设计,突出的是层次感。例如在苏州多地的园林建筑中,多是以阁楼居多,建筑层次感强。所以说中国古典园林注重风景,以及观看上的舒服感,并且中国古典园林采用较多的植物衬托,将整个院落显得接近大自然,有一种不出门便将全世界尽收眼中之感,这是现代园林设计望尘莫及的。

1.2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意境上的美感

中国的古典建筑设计风格与中国画风格极为相似,都是以写意为主,重在创造一种意境。这种意境美的创造不依赖于园林空间和范围,只是简单的一个小院落就足以把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上的美显露无遗。同时,古典园林不是为某个人或某个方面设计产生的,而是针对与一个特定的欣赏人群,在一定的思想感情下触景生情的。中国古人经常寄情以物,所以在园林设计中也会自然地将园林的景观与感情交织,创造出一个不在其中难感其意的特殊意境美。古代时期的诗人词人最注重的正是这种思想上得到升华的意境,追求的也正是情景交融的作诗前景。要不然怎会有一首首感人肺腑的写景诗,供后人观赏借鉴呢。意境上的美感用得最多的当属亭台楼阁和水榭,而且对称布局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建筑自身功能和艺术意境相结合,并据需求形成强烈的中轴线对称空间艺术格局。此外,水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水包围陆地形成小岛,并在小岛上设计亭台楼阁、种植垂柳,营造出一种山水呼应、人与自然融合之感。

1.3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设计思想

一个历史朝代的人文历史,以及当时的哲学思想,在特定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都能得到印证。天人合一,这是历朝历代都奉行的哲学思想。语文课堂上也见识到了我国古典园林的极致极美,各种诗篇将其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如:“园地惟山林最盛,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古人就是如此追求意境,追求高雅的生活,无论何时,都有一种置身于大自然美景之感,更甚者有融入景观之感。中国古典园林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用自然山水的原始状态,来表现园林之美,更大程度上是高度概括和艺术化自然,从而达到出自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结果,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了。我们最常用的天人合一方法就是因地制宜地建设廊(常用的为木质走廊)、桥(与水结合,形成小桥流水之感)、亭、殿、宇和楼台,大面积用水也是其中一大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颐和园,因此被誉为“人间天堂”。

2现代园林运用古典的设计方法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相辅相成,水融,继承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应用与现代园林中,这种设计手法使观者眼前一亮。把古代山水风景的优美融入现代园林的建筑风格中,既不会显现出现代园林的孤独感,又不会显得累赘。古典园林的各种组景的手法有十几种之多,如: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等。框景顾名思义,就是将园林景色框在一个假象的相框中,呈现一种画的感觉。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这种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是很常见的。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而建,会有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借景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若将古典设计手法加入到现代园林设计中,现代园林一下变得生机盎然,不再是一栋栋死气沉沉的建筑了。这样结合,从外看去,庄严又不失美景,由外入内,人景交融,寓景于情,此乃一完美的建筑园林。在如今的建筑中,西方建筑风格盛行,忘记了中国最博大精深的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美轮美奂,全方位的展现整座园林的美,现在的人们却早已忘记了那时代的建筑设计,只是一味地追求潮流,殊不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奥妙之处。现如今,迫切希望的是,采用中国传统的设计与现代设计相融,使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得以源远流长,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民心中殷切渴望的。

3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应不断发展前进,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懂得取舍

3.1留其营造意境之处,弃其片面的,不适应现代的方面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对于意境的方面表现的恰到好处,既有情又有景,情景交融,是现代园林设计中缺少的部分,将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特殊的效果,但是,随意使用势必也会有不当之处。若单纯的用古典园林的家居风格来装饰现代园林,肯定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的,但是若将两者有效结合,拿捏好取舍比能起到良好的观赏效果。所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之美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发扬,但其与现代园林设计冲突之处,也要舍弃,真正意义上做到完美结合。人与大自然相互结合,这是现代建筑设计师应该要学习古典园林设计的地方。以人为中心,创造一种家即是自然,自然也是家的意境感受。

3.2留其设计上的层次感,弃其材质上的选取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上采用上,中,下的结构,将整个建筑的设计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富有鲜明的层次感,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设计再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古典园林设计的层次感加上现代园林设计的色彩感,完美结合,整个呈现一种和谐,让人过目难忘之感。但古典园林在取材方面,多选用木材,石材,砖,瓦之类,与现代的取材有很大的区别。若将这些材质加入会显得不伦不类,所以适当舍弃古典园林在材质上的选取,不失为正确的选择。这样的留弃兼容,既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美,更把现在园林设计的美衬托的更加突出,相信会在各个方面带来不小的震撼的。在参与设计的格林梦水乡公园园林设计工作中,大量使用水与陆地的结合,主要使用的古典园林设计元素有石桥、亭台、石雕和木门。此公园位于城市边缘,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和景观功能,公园内部由水流环绕,使公园整体形成一个被水流隔离的孤岛态势,再衬以大量垂柳和亭台、石桥。公园分为前后门,都为木质结构,并衬以少数民族雕花,门上铺设琉璃瓦保护木质结构门,也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进入后门后,即可见到入园的石桥,连接被流水分离开来的园内园外,园内的湖水被陆地分割为三大块,在两个湖内都种上荷花,另一湖内制造一小岛,并在小岛边沿栽种大量垂柳。在公园之中散落着一些亭台,以供行人休息观景使用,并在其中雕刻和绘制由当地文化气息的内容。此外,小岛与陆地之间以及陆地与陆地之间的连接都通过石拱桥实现。公园前门与后门的设计呈对称结构,但前门更为宏伟宽大。在细节方面的处理还有桥上和湖边人行道石栏杆的设计,都雕刻成圆形与方形的形状,人行道则以鹅卵石铺设。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2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淄博市植物园位于张店城区西南部,北接铁路桥,南临王舍路,东起西五路,西接世纪路,占地面积约为44.7公顷,其中水体面积约为8公顷。淄博市植物园原名张店区植物园,始建于2000年,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公园,原植物园植物配置品种比较单调,整体景观较差,2010年升级改造为淄博市植物园。淄博市植物园在升级改造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通过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使植物园的整体景观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原来的植物配植品种单调、半封闭式管理、景观效果较差的植物园变成了一所以景观设计为新亮点,能体现淄博植物景观特色,集科普、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亲民公园。在此,我就淄博市植物园在整体改造过程中所运用的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因地制宜、强调传承,对原有景观及地形地貌的充分利用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中国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对现状自然条件的充分运用及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

淄博市植物园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植物园长势较好的植物树种及主要道路系统,并对原有的景观及自然地形地貌进行了充分利用。一是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现状地形的高低起伏,开挖水体构筑水景,堆挖微地形或小假山种植植物,并在地形上铺设自然式道路,尽可能地调动各种造景要素,营造自然与人工气息夹杂的园林环境。二是保留园内长势好的树种,增加品种、数量,形成群落景观;大量利用乡土树种,特别是乔木,来形成整个公园的总体框架;加强常绿树种在公园中的应用,丰富冬季景观;加强地被植物、宿根花卉的应用。三是对原水面进行了完善,将原来呆板的湖岸线进行了自然化改造,减少人工因素,突出自然效果,并将湖水与玉龙河相通,将原来的“死水”变成了“活水”,大大增强了整个园区的观赏性和景观性。

二、传统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的充分运用

1、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讲究承上启下、循序渐进、渐入佳境,通过各种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而各种不同的空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参差交错、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淄博市植物园在改造设计中就充分运用了这一手法,改造过程中增设了牡丹园、荷花园等十多个专类园,在原有的路网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调整,并结合路网调整及专类园的建设形成了若干相互联系的景观区。新增加的景观区增加了植物园内的吸引点、提高了局部路网的使用效率,而调整后的路网则增强了不同景观区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先抑后扬、小中见大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经常可以见到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等设计手法。这些空间的欲放先收、先抑后扬等等手法,其目的无非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设计中,“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自然之景,把握最佳尺度,营造园林意境。淄博市植物园有多个功能分区,其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亭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3、曲径通幽、步移景异

淄博市植物园虽然可以称之为“景”的地方不多,但又让人感觉到步步是景,以小见大,向人们展示了园林艺术的神奇之处。道路变化的设计与相应的园林景观结合的很好,道路线性的曲折变化则紧密结合这些园林景观展开。这样的处理手法一方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与变化,另一面很好地保证了整体景观的完整性。游历其间,感受深刻,同时用植物渲染环境,造就了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在娱乐设施周围,树木花草高低错落,游艺设施掩映期间,像是林间空地,风格如出于天然。

三、整体协调的园林空间环境

园林设计中的小品及建筑设计等一定要审慎,要保证与整个园林设计风格的协调。灯具、垃圾箱、标识牌、建筑等都是园林的一部分,其品类大小形式应各具特征,形式、风格要与整个园林保持步调一致。淄博市植物园内的建筑及小品设计就协调地融入到了整个植物园的环境之中。无论是灯具、垃圾箱、还是标志牌等,它们的设置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突兀,很自然的处在自己的位置,起到自己的作用。淄博市植物园内的建筑始终保持宁静、简洁、清新的特点,并且以其空灵起到“借景”与“融合”的作用,为周围的环境所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园中的桥梁设计,无论是水面上的木桥还是横跨整个水面的拱桥,都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他们很好的融入到了植物园的整体环境之中,体现了园林的中国传统古典之美。

四、丰富的植物景观配置

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而丰富的植物景观配置则是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基础。淄博市植物园在改造中除了保留了原有较好的植物品种意外,还增加了牡丹园、梅园、竹园等观赏类植物专类园。改造前绿化种植单一,常绿与落叶植物比例失调,空间无序,景观单调,效果不佳。改造后,大量的增加了植物的种类,达到了150种。常绿树种、赏花树种的增加,使园区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淄博市植物园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及景观功能的前提下,还种植了许多具有品格象征的植物,如代表豪放富贵的牡丹、品质高洁的松树、吉祥如意的莲花等等。通过此类植物的丰富,多赋草木以情趣,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同时也更有人情味道。

只有充分的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传统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精神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不断的领会和实践。我们只有不断地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学习和研究,将传统园林的优秀设计手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淄博市植物园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肯定。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传统设计手法的研究和运用,我们的设计师可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3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自己的独特造园形式在世界的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造景手法,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

1、多样的古典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抑景、透景、添景、夹景等九种之多。

2、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有堆山与叠石、理水、植物配置、建筑小品布局。

(1)堆山与叠石

堆山叠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因此得名为“假山”。假山,是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石可以做主景,也可以和水景、植被配合组景。也可以作为“障景”、“分景”的用途。造景中喜欢做一些又险又奇怪的形态,使石头和石头之间形成涧、沟、洞等多种形态。

(2)理水

水景作为古典园林中的主景之一,水景在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古典园林中理水的方法有三种:

1)掩:用建筑和植物绿化,对弯曲的池岸进行掩映。2)隔:有的筑堤横跨在水面上,有的架石板类的小桥,有的放置汀步,这样来增加景的深度和空间的层次,使水面有幽深的感觉。3)破:当水面很小的时侯,像清泉、小池,可以用乱石来作岸,并搭配珠子、藤草等,那么虽只是一洼小小的水池,也令人有深邃的感觉。

(3)植物配置

植物是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选择一讲究姿态的美;二讲色彩美;三讲气味香。植物又常常和园的主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系。像竹子就象征人品的清逸、气节的高尚,松柏象征坚强,莲花自古就象征高洁,牡丹、桂花等象征荣华富贵等。

(4)建筑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建筑已经被园林化,园林中的建筑物常常当作景点来做处理,既可以当做景观,又可以用来观赏景色。

二、古典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中的应用

1、古典造景手法的借鉴

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多。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现代的矮墙、孔洞、玻璃、水景和植物等小元素的遮挡、封闭和透明、半透明的效果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

2、古典建筑小品的应用

在现代居住区的景观中,亭、廊、桥这些传统建筑小品的使用频率较高,门窗洞口,花窗这些造景工具也使用颇多。

3、传统植被的应用

植物作为居住区中景观构成的重要部分,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来表达,也是体现思想意境是另一种方式。在现代的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所设计的景观主题和风格选择不同的植物搭配,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体现不同的景观寓意。

4、传统造园材料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黛瓦、青砖、石头、粉墙、木材等材料。在使用传统造园材料时首先要赋予传统材料新的使用手法,赋予新意;其次要把传统材料和新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达到耳目一新的景观效果。

5、传统游路处理手法的运用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从平面上应追求“曲径通幽”,讲究景观路径蜿蜒曲折所产生的幽远意境,从空间上应追求“高低错落”,讲究景观路径的地形起伏来增添自然情趣。

6、传统符号的应用

我国传统符号有很多,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镶刻于在大门、地面铺装、廊架上、景墙上;或者以雕塑小品的样式来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

7、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是借鉴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内涵部分。现代居住区景观的风格要表达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意境”二字。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在注重舒适、生态和开放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体现中国文化的韵味,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居住区的文化品位。

三、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居住区内的有的硬质铺装过多,没有考虑到功能的需求,使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减少。有的小区为了气势和美观,设置大量不需要的设施,忽略了成本的计算,浪费现象严重。

2、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很多景观设计没有和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自然景观被破坏,人造景观又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极不协调。

3、近几年来,很难发现有特色的居住区,感觉每走进一个小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居住区景观设计模仿、抄袭严重,没有特色。

4、现代的居住区设计还存在一个问题,很多的建设者和设计者一味的强调经济效益,整个居住区景观设计品味低下,没有文化内涵。

四、现代居住区的发展趋势

居住区的设计多种多样,好的设计不止有好的景观,还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居住区。该小区的设计风格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为主题,将其融入现代的空间构成元素,协奏山水人文雅居,生活其中,可游可品。

1、古典意境与植被的应用

该小区设计在“琴、棋、书、画”四园中搭配春夏秋冬的标志性植被,增加小区的意境。如“琴”园与夏天相结合,种植荷花,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之意。“棋”园与春天相结合,种植“岁寒三友”里的竹来搭配,取其“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之意。“书”园与秋天相结合,种植被誉为“花中隐士”的,取其“傲霜清高,高风亮节”之意。“画”园与冬天相结合,搭配“花中四君子”中的梅花,取其“高洁、傲骨、坚强不屈”之意。

2、传统造景手法的应用

该小区的景观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框景、漏景、障景等传统的造景手法,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做到步移景异。例如在 “棋”园中,设计了中国古典建筑小品的“月洞门”,在其后种植大片竹林,形成“框景”。在中心景观区设有长廊与景墙,在景墙上开设花窗,使墙面发生变化,也方便观景,形成“漏景”的效果。另外还设有假山及小地形,为了达到“障景”的效果,增加趣味。

3、传统造园材料及建筑小品的应用

在该小区的造景材料的选择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青砖、石头、粉墙、木材等。游园小路多用青石板,鹅卵石,及颜色古朴的碎拼,以达到古典的韵味,对亲水平台及亭、廊、桥的材质,多选用木材,使其达到天然的感受。该小区的景观建筑小品多样,有常用亭、廊、桥,门窗洞口和花窗等,使其形式多样景观丰富。

该小区设计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人性化,生态化的处理,使之成为一个适合现代人居住,有特色,有文化,有品味的现代小区。

近几年,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开发商和小区居民的重视,在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传统造景手法将重新受重视

中国的古典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学习,推崇。近几年的居住区设计,为了体现意境与文化气息,园林中的传统造景手法被广泛借鉴,也适合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环境设计,在今后的设计中也会被重视。

2、人性化、多样化的景观设计

现在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处理,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的需求,营造休闲舒适的景观,创造适合人居住的生活环境。而且,由于现在的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居民的喜好以及居住的文化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将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不再单纯的追求大片的中央绿地,而是更加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让本原的自然景观资源充分的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丰富,博大精深,是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现代的住房消费市场日趋成熟,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元化的风格,但最终的景观设计的表现是以人的不同需求和时代的特征为基础的,要实现它们就需要景观设计师们不断的对古典造园艺术的精华进行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古代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4

1 中式居住区景观――古典园林生命力的显性传承

1.1 提取古典园林元素符号与片段并重组创新运用

抽象的屏门,营造空间层次感的漏窗、冰裂纹式的风窗、分隔空间的柳条式户,孔洞、格栅、缝隙等一系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与独具特色的攒三聚五的置石、现代材质的廊以及代表传统文人特色的植物――竹的运用,这些都是古典园林设计的基本元素,被直接或叠加重组运用在中式园林中,不仅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更能使国人找到传统的归属感。

1.2 新材质的融入

竹林中隐约看见白墙与钢管形成的屋顶,简约朴实而不失趣味的景观小品是由防腐木材结合现代轻钢材质、铝制而成的。钢化玻璃与钢材的栏杆,不禁想起何陋轩的建构视觉,远观轻盈飘渺的水墨画般的神韵,颇有人文意境。传统元素的保留并以现代手法表达,在传承了古典园林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元素的视觉感观。材质表皮是现代的,但核心精神是古典的。

1.3 空间序列的营造

古典园林最擅长的是组织空间秩序,智慧的古人在营造空间时,考虑到人的心理体验以及感官需求,运用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又彰显各自特点。

小中见大、虚实呼应,步移景异等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景观中发挥了延展空间感的作用。在竹境格调居住区中,突出表达院落景观,庭院空间由廊道、木栈道、平台、穿起不断变化的,收放自如的禅意空间,营造趣味的社区共享空间,置身于此,感觉空间一气呵成。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由大大小小的院落空间组成,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这才是中国居住文化的根。

2 古典园林生命力的隐性传承――以深圳黄埔雅苑居住区景观为例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使我们不能绝对的看待全球化以及“欧陆风”,集体无意识的力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对建构审美的取舍。当前,大部分居住区景观结合了西方欧式的轴线秩序感与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含蓄。黄埔雅苑的景观设计较为成功,虽位于市中心,但置身于此,犹如世外桃源。独立的庭院风格,无论鸟瞰还是在庭院中休憩都十分宜人。

社区虽为欧式风格,叠水溪流、休憩三亭等观赏与体验景点;“家”与“园”、“建筑”与“景观”融合,窗前或阳台,是观赏园林景观的最佳视线,景观是居民们听泉、观林和休闲娱乐、邻里交流的开放空间。社区内住宅一层均大部分为架空,整个园林视野通透、内外交融,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以及较好的景观连续性。虽然小品是欧式的元素,但还是会发现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影响着整个社区,如相地,造山等。小区与主干道相邻,于是在社区边缘营造微微起伏的山坡,是对古典园林造山手法的继承。坡上为欧式凉亭,小桥流水,蜿蜒曲折的休闲步道,空间高低起伏,曲折的溪流。虽然元素是欧式的,但是布局建构运用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亭台水岸,形成对景,局部微地形借鉴了古典园林的模山范水。这样的“欧陆风”并不是所谓的“中国性缺失”,在古典园林的隐性建构控制下,增添几分秩序,整齐划一的欧式风格,同样营造了自然宜居的社区环境,并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场所精神与审美价值观,静静的绽放着古典园林的生命力。

3 结语

个人认为传统包含几千年积淀的本土风俗,文化价值观,审美观,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东方的古典园林传统元素实际上从未离去,它以精神灵魂的方式一直依存在于“现代性”都市躯壳中。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城市的批判热点之一,就是所谓的“中国性缺失”但如果深度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对于所谓中国性的理解其实基本上是一种对于传统的图像的怀旧臆想和主观眷恋,是对传统表象符号的识别,而不是对核心精神的辨识与保留,确切的说是一种认知停滞,以及对传统本质认知的偏差,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也在进化以便适应现代人的发展需求,而并非是我们头脑中一成不变的元素意向。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5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89-01

一、研究方法

系统查阅了2000年――2010年11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本文通过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试图将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系统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00――2010年11年间,收录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科研论文,共14433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研究的文章共59篇,占总数的0.4%。

(二)科研成果分布情况

1、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论文共25篇,占42.4%,在邸海彦,赵一寒的《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中:主要以陶然亭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两方面的传承关系。王雷,王建国的《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中:作者讨论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宋珊,邹志荣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中:从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布局形式、造园手法、意境表达、理论和手法入手,比较两者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利弊。

2、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9篇,占32.2%。在曹建富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作者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观、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以及设计理念来研究了园林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各地文化特色,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肖毅的《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中:通过对江南园林自然式布局和造园方法的分析,对古典园林手法的充分利用和剖析,对江南园林有一定的探究的前提下,对现代园林以及景观设计有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3、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

收集资料发现2000年―2010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关于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论文共15篇,占25.4%。在汪亮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中:对传统封闭式园林艺术与开放式现代景观设计载体、生态观、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在卢思的《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差异与联系》中:论文首先诠释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继而探讨了两者间本质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结论与建议

从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总体情况来看,在近11年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景观设计有了自己的理论创新。从研究水平来看。不仅关注理论而且关注调研实践,并开始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评价。

但同时,我国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也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足。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园林有不同的内容和试用范围。调研发现,在探讨现代景观设计的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吸收和借鉴的深度还不够,只停留在在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吸收层面,而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二,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比对和继承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对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才能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中国古典园林是否还可以再现代景观设计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于本土创新是否是唯一值得信赖的途径?都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其三、对中国古典园林给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较少。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要深入研究对古典园林的理解和创造力;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新园林。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6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注重现代园林色彩的引用,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将静态色彩与动态色彩完美组合,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境通过色彩的应用体现出来,使得古典园林更加具有民族韵味。

1.现代园林发展概况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在艺术形式的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在50年代,园林讲究功能分区,注重安排群众活动和文体娱乐内容;从60年代起,我国在总结园林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园林规划理论;7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园林建设注重发扬中国传统特色,强调以山水创作、植物造景和园林建筑三者统一为主的园林艺术形式。[1]

1.1现代园林特点

现代园林是以植物为主组织的园林景观,以自然生态学观点进行植物配置,不仅建立大面积草坪而且体现时代精神的雕塑也日益增多。现代园林以减少园林建筑密度,启用园林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来展现时代气息。[2]

1.2现代园林色彩理念

色彩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园林在设计庆典及表现热闹场面时,色彩多选择以红、橙、黄为主的暖色,这样的暖色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在空间较小的边缘、高速公路两边、街道分车带多选用蓝、青、蓝紫为主的冷色,这样的冷色增加空间的深远感,不容易分散注意力。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要使冷色与暖色具有面积同样大的感觉,就必须使冷色面积大于暖色,而选用什么样的色彩,取决于园林整体设计追求的感觉。[3]

1.3现代园林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园林体系的发展与古典园林体系保持紧密的结合。发展现代中国特色园林,需充分遵循自然生态原则,运用乡土材料和本土植物把园林景观设计成一个有机体,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水、最小程度依靠人工水,最终使现代园林景观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功能、内涵更高层次的统一。

2.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分为形成、全盛两个时期。古典园林在唐宋时期形成,开始注重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布局,使之形成优美的环境,并对绘画技术与造园艺术开始应用。明清时期古典园林走向全盛,具体表现为园林功能多样化、园林建筑的扩大、规模设施样式的营造、内部的装修和环境色彩的应用等方面,以此体现中国造园思想的高超境界。

2.1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有意识地对自然风景加以改造、加工,表现出精炼浓缩的自然,运用建筑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融合。我国古典园林因建筑风格和特点分为规模宏大、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风采特色的园林,如我国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以玲珑素雅、富有江南水乡特点、讲究山林趣味和朴实的自然美的园林,如苏州园林就是其最好的表现(如图1所示)。

图1苏州园林

2.2古典园林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在一定空间内,运用各种造园方法将山、水、植物、建筑加以构配,组合成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的整体,将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充分体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自然山水型,而且我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为蓝本,于潜移默化中表达中国文化生动的意境。

3.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设计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栽植多以观形为主,取色、赏花、闻香、听音为辅,注重季相与花期的变化,花木的选择与使用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栽植设计,植物种类多突破地域环境,主体建筑通过插入其间的硬质景观,强化软硬质感的对比。中国古典园林在景观塑造设计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模仿性,而现代园林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地域的限制,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和全新的艺术处理手法,对传统要素的造景运用,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与挖掘。[4]

3.1古典园林设计要求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题和构成要素在于地形地貌、文水地质、乡土植被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认识与感受,是一件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古典园林设计要注重设计的明了和雅观,也要注重效果配置的尺度上要合宜,其意境主要借助于园林植物的设计创作,设计需开阔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从造园手法、空间布局、文化特色上开阔更广泛的领域。

3.2现代园林设计要求

现代园林的设计中不能盲目的追求豪华和宏大的园林,而使其远离融入自然的初衷,片面注重模仿,照搬别人的园林设计,没有自己的特色。现代园林设计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不能没有人文的关怀,在园林的建造中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现在园林设计需要将“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来,用环境来培养人的情操。[5]

3.3古典园林设计与现代园林设计手法比较

现代园林在发生革命性创新的同时,保持了对古典园林明显的继承性。现代园林设计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拓展,由静态自然向动态自然拓展。古典园林设计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本质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 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组景方式上分为分区设景即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移景异;现代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组景方式上表现为: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偏重于整体构图,极少轴线对称,各景之间流动性强,界线模糊,形态上偏于规整,但不排斥自然的形态。

4.古典园林的设计探讨

古典园林设计遵循古典造园手法,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创造中国特色园林,对古今中外园林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进行探讨,设计本土特色的园林。

4.1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水景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极其注重水体的配合组景,重在表现其静态美,动也是静中之动势。现代园林设计对景观中的水景处理,更多地继承了古典园林中对水景动态美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动态水景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古典园林用石设计讲究特置主景,与水体、植物配合组景; 现代园林用石设计开始营造硬质景观,使用经过抽象后的规则石景。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园林中的建筑多轻巧淡雅、朴素简约,其本身成为点景之一;而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建筑,已逐渐趋向抽象化、隐喻化,建筑空间的构成技巧已被大量引入景观设计之中。

4.2古典园林设计对现代园林色彩的应用

古典园林利用现代园林色彩对比和调和的设计原则,把园林景观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色彩的物质载体进行组合,由此得到理想中的色彩配置方案。

4.3现代园林色彩对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

现代园林的色彩寻求关系平衡的统一和对比,古典园林将此色彩关系升华运用,将色彩的常用搭配、审美要求的色彩形式纳入其中,为园林景观的色彩效果营造氛围。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与色彩学理论进行吸纳,对色彩应用进行创新,使之创造出新颖的园林景观环境色彩。[6]

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山、水、植物构成自然风景,运用现代园林色彩对其进行装饰,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典型化的自然景观。现代园林色彩在自然式景观生态营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古典园林色彩运用的一种升华。

参考文献:

[1]吴旺杰、吴兆友.现代园林发展趋向浅谈[J].当代建设.1998. 01:5-10[2]刘青林.何谓现代园林 [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 .06:10-15

[3]崔素娅、毛白滔.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 06:7-10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7

1.我国古典园林分析

随着人们眼界不断开阔,对美的理解程度也日益加深,因此对生存环境美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要求我们不但要从园林的形式上去理解天人合一的意思,还要从更加科学、理性、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园林是一种为人类营造优美环境氛围的艺术,为人们提供享受自然乐趣的氛围是其最主要的任务。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尤以自然风景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享誉世界,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重要的篇章。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特点,且园林中的植物搭配相得益彰,堪称人间仙境。

2.现代景观设计概况

2.1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景观设计中的景,即物质世界之内的所有可观摩之物,一般指环境,如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景观设计中的观,即人在环境的范围内,对其所具有的感受,包括触觉、知觉。景观设计指的是根据特定的思想内涵、社会功能及审美趋向而进行的景观规划。

2.2现代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①经济原则,具体指费用、空间与时间均得到合理的利用。②适用原则,指的是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设计导向,各种设备、配置与动线满足人性化要求。⑧美观原则,包括在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的享受,一般主要指视觉上的美观。

3.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3.1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

(1)自然重构,具体指既要做到“效法自然”,又要对自然进行新的诠释,甚至要做到古典园林所提倡的“高于自然”。(2)自然重现,意指现代都市远离自然的趋势逐渐增强,为了满足人们这种靠近大自然的需求,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时应将自然重现得到切实体现。

自然重构与自然重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同时出现,是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继承。所以,“效法自然”的自然观营造理念为现代景观设计结合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建筑提供了可能,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吸收西方的现代美,更要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美,将两者有机结合,再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便是现代景观设计要走的创新之路。

3.2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手法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在古典园林中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充分运用我国传统的意境营造手法为现代景观的设计服务。以下是我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几种意境营造手法。

3.2.1因地制宜。这是意境营造最基本的手法,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会造成人们的精神属性与自然属性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域景观所需意境的特征,进而有效解决了景观设计雷同的问题。

3.2.2欲露先藏。这是我国古典园林最常用的意境营造手法,也是较重要的一种手法。该手法一般较易掌握与实现,在现代景观中使用概率较高,且是使景观达到移步换景效果的前提条件。

3.2.3植物造景。意指植物会随着季节而变化,景观中的景也要做到随着季节变换,这是进行景观创造、营造意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现代景观的设计时,可结合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法进行设计,对营造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8

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手法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在古典园林中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充分运用我国传统的意境营造手法为现代景观的设计服务。以下是我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几种意境营造手法。

1因地制宜。这是意境营造最基本的手法,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会造成人们的精神属性与自然属性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域景观所需意境的特征,进而有效解决了景观设计雷同的问题。

2欲露先藏。这是我国古典园林最常用的意境营造手法,也是较重要的一种手法。该手法一般较易掌握与实现,在现代景观中使用概率较高,且是使景观达到移步换景效果的前提条件。

3植物造景。意指植物会随着季节而变化,景观中的景也要做到随着季节变换,这是进行景观创造、营造意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现代景观的设计时,可结合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法进行设计,对营造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9

二、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禅宗思想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园林的布局设计上,而道家思想对于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的设计手法上。中国的古典园林同现代园林不同,它没有整齐的行道树木,没有花坛也没有草坪,园中的树木和花卉完全依赖于自然原始植被的分布方式,自由散聚。古典园林的设计上是没有特定的布局的,而是显得较为自由,园林完全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景象。而且,在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也是根据山水的总体风格呈现着高低起伏、参差错落的景象,使得园林的自然山水更具艺术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式的设计手法同西方规则式的设计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指导思想。道家认为人应遵循自然,顺应自然,老子的道家思想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万物要归于本色,造作的人和社会都应该向着原始的形态发展才能实现万物的和谐。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中国的古代艺术设计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印象,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能把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在超越世俗的基础上来享受自然给予的美的享受。美是主观和客观、感情与理智的平衡物,这种审美的思想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也就是世界万物都应该是被尊重的。道法自然建立了自然和道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这种哲学理论,当然也应该经过转换才能更好地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价值。这是因为,园林设计虽然是人的产物,但是设计中的事物都是实实在在的,如何体现事物的自然品质就要依赖于设计师们的表达方式。诸如山水和植物等都是园林中的自然物,但是在人工的雕琢之下,就能够体现出人为的特征。人造之物在道法自然的影响下能够体现出自然的精神。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植物和建筑是园林设计的主要要素,对于景观设计的美学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这些要素的组合以及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体现的意义,而不是在意其数量的多多少少。园林设计者们在对场所的熟悉下,考虑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把这些要素根据人的逻辑活动进行安排,以体现出园林合理的功能和恰当的布局,以实现道法自然的境界。这里以古典园林中石的手法在古典园林的的应用作为例子进行分析,以说明道法自然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体现。石头是静止的物体,也是没有生命的天然材料,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石头却被拟人化了,石头在园林中也被赋予了生命。山石在园林特定的空间中可以体现出丰富的情感,湖石假山就好像是从地上生长那样,无论放置在哪里都能够引起人工环境和自然空间的联系。我们可以讲,山石就是人和自然沟通的桥梁,能够使得园林从建筑空间向自然空间转变。无论是从抽象还是象征的意义上来讲,山石都完成了人地到天的过渡,达到了天地人的和谐。同样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流水、花草、树木等等在经过组合之下也能够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古典园林的设计艺术不仅仅反映了其本身的功能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这样一种体现自然变化和万物相符的道家思想引领着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三、儒家思想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除了道家和佛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在园林设计上也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的儒家学士大夫很多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多数这样的人都是在不得志时选择归隐。这种归隐仅仅是一种无奈的表现,一种表面上的姿态,事实上,大多数学士大夫还是希望能够重获赏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主要体现在文人的园林中,很多文人园林往往是希望能寄托情感于物上,才建造了赋有儒家思想的园林。我们从一些园林中的题字就可以看出这点: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网师园,清乾隆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从官场“倦游归来”修建而成,借故址万卷堂“渔隐”之名。这些文人借题寓意,一方面又对园林的景观有着特殊的要求,因为园林是寄托其情感的主要场所。正是因为文人们把自己的社会情感融入到了园林的建造之上,才会使得园林的设计也具有了儒家思想,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可谓是建立在儒家治世理论的基础上,但是对于园林的建造中,某个部分是很难界定哪些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只能说儒家思想是古典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总而言之,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最为根本的一个影响就是营造了一个世俗的气氛,真正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产生影响的哲学源流主要还是道家和佛家思想。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10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其独特的造园思想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影响到现代景观。本文主要就江南私家园林的造景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江南私家园林的造景艺术主要分为借景艺术、叠山造景、理水艺术及花木造景等主要方面,本文主要就这几大方面中最主要的,也是现代景观这几种应用最多的几种造景艺术进行深入地讨论。

一 设计中的借景艺术

借景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造景中追求空间的无限外延的重要手段,《园冶》中有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借景艺术包含内借、外借、复借等手法,不仅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而且加强空间之间的联系,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外借又称巧于因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 把山脊线、天际线或地平线等作为空间的参照,通过借景形成园林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或把周围的地域性景观类型引入园林。比如华润置地开发的平门府项目,就将园外远处的古塔纳入到景观之中,正好顺承了平门府的古典园林风格,形成局部大环境的完美统一。

巧于因借需要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客观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内借这种造园方法在现代景观的应用更加广泛。

举例来说,框景是把园林中的精巧实景巧妙地收放到特殊的窗、门框、亭台楼阁门框内,让“画框”中的画鲜活起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何园的月牙门 ,这种月形门已失去其原有的门的作用,主要作用就是在园中塑造一处月形画面,使不透气的隔断墙有了呼吸的地方,同时可以让让对面的景物若隐若现的展现在游者面前,起到空间的引导和指示作用,这种“引而不发,显而不露”的巧妙布置,也使得园林中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

现代景观中也常借用这种手法,如图1,苏州博物馆中有一面方形的落地玻璃窗,室内没有设置过多的灯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阴影画框,画面主体是室外栽种的竹林,窗前设置的座椅使游人常坐在这里休息,就不自觉地入到画中,成为一个人形剪影。小小的一处景观,却因为人们的驻足停留欣赏增加了游览时间,最后形成的感受量也与游览了一个大型景观基本平衡了,得到了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这就是中国园林能够做到小中见大的秘诀所在,被苏州博物馆很好的诠释了。

二 设计中的叠石造景

在园林中将山石零星布置,称为置石,是重要的造园素材,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真实原野山林的空静之美。

苏州园林中常根据主人欣赏意境的不同,预先设定一个意境主题,然后借助建筑、山、水、花木所搭配成的物境来表现预定的主题。如苏州个园,设定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的园子,在春园中栽植竹林,竹林中散置有石笋与太湖石,石笋掩映在竹林中象征竹笋破地而出,太湖石则在比喻一幅百兽争春的景象,小小一片竹林去传达出了各种春天的信息。上海世博中国园中的石笋园也是借用了这种置石方法(如图2),把石笋穿插于竹林之中,结合粉墙等设计元素,以现代简洁明快的设计语言,引申竹笋的美好寓意,来表达对世博园的美好祝愿。同样的手法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传递出了新的意义。

三 设计中的水石结合

庭园理水和山石一样, 水也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园林无水则不活。“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而聚水最常用的材料就是石。这就是为什么苏州园林中的水离不开石,这两者必然相伴而生。

现代景观设计中,只有水和石的景观未免显得过于单调,所以通常要有植物作为中间的过渡,荷花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留得残荷听雨声”这种宁静的意境,也只有荷花可以诠释出来。现代设计中的林间宅这处私人庭院就将这三者完美结合,(如图3)同时进行现代化变形,同样也是将原来的自然石转化为现代的几何石板,通过不规则的拼接使整个景观活跃起来,荷花与睡莲点缀其间,宁静雅致。

四 设计中的花木造景

花木造景中比较常用的是利用植物的光影美,制造粉墙花影的剪影效果。 粉墙花影具有黑白对比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常作为一个中心景观出现。

苏州博物馆中的一处粉墙花影山水画就是这种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成功应用。这处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就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境界,运用不同石材错落摆放,根据颜色的不同形成了虚实远近关系,将这宏大的画面融于这秀气的苏派园林之中,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五 设计中的材质的替换移位

古典园林中的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材质在现代设计中也被拿来广泛应用,只是使用的方式与位置发生了转变,材料已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更多地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与象征传达设计的意义。又或者更为抽象的是对古典园林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意向转化,是完成的作品看似具有古典意味,但实际上并没有采用任何古典材料,这种手法也更为巧妙。

材质的替换与移位这种设计手法更为被现代设计所接纳,因为其手法更具现代性。奥运公园地铁进站口的景观墙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将古典的瓦片移位到墙上和石凳上,古典建筑上的建筑材料与现代装饰手法相结合散发出别样的古典味道。

东湖九号会所运用的是意向替换的手法,将苏州园林中的竹林形象概念化,抽象成纵向的密集线条,运用于建筑的装饰中,同时点缀睡莲水景,塑造出一种竹林中水潭的古典景观意向。(如图4)

六 小结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 王雷,王建国.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4):73-74.

[2] 周伟,王佳,蔡平等.苏州古典园林漏窗之美[J].南方农业,2009,3(8):42-45.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11

1 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

1.1 追求神韵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山水植被为基本要素,其中,以自然的山水为根本,植物为点缀。但并不是简单按比例仿制这些景观要素的自然形态,而是人为的加工、调整、剪裁、结合,以追求“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韵境界。

1.2 诗情画意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而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其所创造的美妙意境,这也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1.3 建筑与美学的结合

园林艺术起源于先秦,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将物质生活条件同对自然环境的精神审美结合起来。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开始大量修建行宫别苑和亭台水榭,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积累,人工修建的亭台楼阁把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修饰的更具民族色彩和民族精神,具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2 古典造园艺术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2.1 灵感源泉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其设计思想更是当代园林艺术的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设计的典范,是设计师和工匠在特定的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高超造园手段,将建筑和山、水、植被等加以配置组合,形成源于自然环境,又高于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2.2 文化传承

园林景观设计师必须对国内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加以深入研究,挖掘出富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景观元素加以运用,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味道”的风景园林景观作品。园林景观艺术是直观体验性艺术,观赏者无需接受专门的培训,就可以感受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同时,这种直观艺术受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使观赏者耳濡目染的感受到当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3 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问题

3.1 不尊重自然环境

许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对景观的功能性考虑不足,注重表现外表的美观。某些开发商为了追求表面的气势和美观效果,达到增加成交量的目的,不惜重金做面子活,为此增加了成本,加重了购房者的资金支出,也使得后期的物业管理面临巨大考验。

3.2 缺乏神韵

现代居民小区已经成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设置的休闲活动空间充足,有健身区、儿童游乐场地、休闲步道等,这些空间普遍尺度较大,且多以铺装为主,相对缺乏可供好友休闲小憩的私密空间。

3.3 施工时间短

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传统建造技术已经被机器化大生产式的快速施工技术所淘汰,当代施工者往往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使得传统建造技术开始失传,其精髓更难以再现。现代居住小区中经常可以看到其它建筑材料仿制木材建成的亭台水榭,虽然形似,却没有了木材的生动,传统工艺的风采不复存在。

4 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居住区的影响

4.1 理解古典园林的内涵

要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不能完全依赖新技术、新材料,更不能对现代西方园林的成功典范照搬照抄,要学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

4.2 尊重自然原则

大自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遵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和谐。尊重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核心精髓,采用尊重生态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以自然景致为主,强调设计师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现。

4.3 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依山林而建,通过借景、比喻等方法将园内景观和周围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起到延展空间的作用,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连接、渗透,彼此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现代景观设计也要求设计师将视域作为设计范围,以地平线为空间参照,突出与本地区景观的融合。这与古典造园手法中追求无限想象的外延空间理念是一致的。

5 结语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篇12

1 古为今用,古今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的设计灵感来源,是现代造园的理论基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并不是对古典园林的简单再现,而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园林相结合。现代的园林设计师应该考虑地域、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等,以及对现实状况进行研究和考察。只有那样才能创造出具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园林设计,如杭州花圃,它就是运用古典园林中的传统雕花,做喷泉的盖,即使没有喷泉也不会呈现单调,游园人一看便知那是中国的园林。这是一个古典园林要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也是它受欢迎的主要因素。

2 中西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当代人性化景观园林的融合。西方园林的过于人工雕琢且营地铺装占有很大面积,而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和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一点中国古典园林可以给予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国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到现代的大广场式的西方园林中去,应该切实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实处,真正形成使人可停、可赏、可游、可憩的自然舒适环境。西方园林不仅要在设计中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手法,在实际工程的场地改造中也应注意因地制宜。

西方园林过于追求形式美,抛弃了实用功能和延承历史文脉的本质要素,苍白而无生命力,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性外之意,一种意境美。面对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西方园林可以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如在造园手法上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利用隔景、障景、借景等形式来表现那种“目标”很深远的意境美,这一点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是达不到的。

中国古典园林为西方的园林景观艺术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当今有很多设计师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运用到了国外的现代设计中。

3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根据上述自身的特点,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包括它在国际的认知度上,超越了中国的任何一门艺术的,其次就是在现中国的规划设计行业之间相对脱节,浪费了很多资源,中国古典园林的引入将会为规划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再次就是建筑和规划设计行业面临职业尽头的危机,利用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对其进行改造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扩展提供了契机。

3.1 整体出发,合理准确运用

对现代设计来说,设计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情形做到合理的运用。首先应该保证功能合理,功能不受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不过也不能一味去追求功能而脱离环境的需要和人身心的满足。如消防通道与人行小道,它们的用途是不一样的,依据功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法,消防通道应该是便捷的,而人行小道应该是“曲径通幽”的。其次,在现代设计中为了追求建筑本身的功能,而忽视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建筑与环境的脱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将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理念。

3.2 体现时代感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新的建筑特征必须反映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理念,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也是一种真实的反映,而不是把古典园林中的建筑进行复制和模仿,因而在研究古典园林之外还必须研究如何用新的手法、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技术重现这种建筑感悟和体验,把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借助古典园林的立意用现代方法演绎出来。

4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设计的灵感来源。当然中国古典园林也面临着问题,要适应现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它进行自我完善,包括两方面的完善。一种是自身的完善,包括满足当今人的需求因素,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园林景观等,吸取古典园林的精华和文化在进行自我的创新,如新材料、新技术等的运用;另一种完善则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吸取西方的优点,包括大型广场的建造,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现代园林相融合。这种完善也会为西方园林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已经不再是潮流,它已经不能再满足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了,要求中国古典园林借鉴西方的特点再进行创新和完善,那样才能把中国古典园林真正推向世界,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古为今用”、“古今结合”、“中西结合”,来促使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