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济指标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6 08:55:30

公司经济指标

公司经济指标篇1

2014年,坚持了生产,按时供货,严格履行合同,赢得了顾客的信任,通过全体员工同舟共济,披波斩浪,毅然挺立在市场浪潮之中。公司上下部门坚定信心,精诚团结,共度时艰,努力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实现了公司预计的目标,实现销售合同7523.89万元,销售回款8078.93万元,订单吨位2400吨,预计实现利润400万元。产品的质量指标也比去年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另外转结到明年的合同量预计2000万元左右,这也为明年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2014年中公司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别部门执行制度不严,有的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作。

2、各部门的经营方案中奖励机制多,监督、考核机制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3、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涨,使我们产品的成本不断增加,有些产品为履行原来的合同,甚至亏本销售。

三、2015年各项经济指标计划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基础产业的投资仍将占有很大的比重。冶金、化工、电力、有色金属等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对风机的要求,尤其是节能环保对风机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市场变化也为国内风机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也同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同质性、低端风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此,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已成为风机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明年的经济复苏已初现端倪,但明年的风机市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的各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应苦练内功,加强各项管理工作,为了使公司明年努力实现全面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根据董事会的要求,结合明年的市场预测情况,研究制定公司2015年的各项指标。

1、基本任务和总目标

2015年时公司在中国经济回暖的一年,根据本公司产品的市场的地位与作用,针对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制定2015的工作计划,使之成为公司各项工作的指导。

2015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是:研制新型适应市场的尖端产品,赶上同类型企业的国内水平或者超越国内水平;进行部分产品的更新换代;大量的进行员工技能知识培训,促进企业的技术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

2、2015年发展计划

(1)销售指标:

1)年销售合同计划7550万元(其中配件1000万元)。

2)年销售吨位计划2400吨(其中配件350吨)。

3)合同回款额6800万元。

(2)财务指标:

1)年利润预计实现420万元。

(3)质量指标:

1)产品出厂一次合格率100%。

2)另部件一次送检合格率96.8%。

(4)设备及安全指标:

1)重大事故率为0。

2)设备完好率90%(其中重大设备大修完成率为100%)。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提高公司生产销售水平:随着设备的高效率应用和工人生产技术的提高,到2015年全年生产销售要比现在提高2%左右,合同执行的回款率保持在85%,

2、降低可比的产品成本:通过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原材料、燃料等小号,使公司产品成本到2015年比现在降低3%左右。

3、产品质量指标:在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指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质量管理的环节,使企业产品2015年保持在100%通过率。

4、提高盈利水平:在增加生产、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15年的利润从09年的基础上增长3%。

五、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1)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学习先进技术,改善人员素质,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公司经济指标篇2

引人注意的是,名单中的公司包括5家2006年“世界500强”在华企业,其中:上海松下电池有限公司――母公司日本松下电器排名第47位,“废水处理设施未保证正常运转致废水超标排放”;长春百事可乐公司――母公司美国百事排名第175位,“超标排放污染物废水”;而上海雀巢饮用水有限公司――母公司瑞士雀巢集团排名第53位,“环保设施未经验收,主体工程擅自投入生产”;另一个母公司排名第301位的3M上海研磨产品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擅自投入生产使用”。

“这些跨国公司违反的是中国最基本的环保法规。”该份名单制作人马军说。马军现在为中国民间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006年最具影响力百人”之一。

曾经被国外专家指责为只顾建设不看环保的中国,越来越把绿色GDP放在了重要位置。

曾经的错误政策

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是一个关注水污染问题的非政府组织,它发现中国国家和地方各环保局的网站共披露了约2,700起企业违反环保法规的案件。

这项研究是在环境问题,尤其是水质问题正日益在中国的政治议程中占有突出地位之际进行的。中国政府数据显示,中国约有3亿人缺乏清洁饮用水,占全国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同时中国一半以上的主要河流污染问题严重。去年,中国因未及时向俄罗斯通报一起化工厂爆炸导致大量有毒物质泄入松花江的事故而向俄方作了道歉。中国领导人今年8月份时承诺,将投入1,250亿美元来解决水污染问题。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创办人马军说,虽然跨国公司在违反中国的环保法规方面不是最严重的,但他却对这些公司“榜上有名”感到吃惊。曾经给跨国公司担任过环境咨询师的马军说:“我们并非在谈论一些非常高的标准,这些公司都知道它们对环境所承担的义务。”

公开披露的跨国公司环境违规案件一半以上出现在上海,马军说上海的环保官员对于披露这类违规案件似乎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但他表示,各地曝光的跨国公司环境违规案件在数量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意味着还有许多此类违规案件没有被披露。

近期,新华社了这家机构的研究结果。他们在报导中援引中国政府官员的话说,一些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时降低了自己的环保标准,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放松了环保要求。

吉林省长春市环保局的网站披露,百事公司在该市的罐装厂2005年曾超标排放污水。但该公司管理人士称,这件事并非是该公司有意排放污水,而是该公司那家罐装厂的一条污水管在2004年冬天被冻裂导致的。

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卢劲说,保护环境是百事公司的一项经营原则。他说,自长春那起污水超标排放事故发生以后,百事公司已在长春市投入了人民币600万元(76万美元)来更新污水处理设施,这一工作是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批准和监督下进行的。

澳大利亚啤酒生产商Foster"s Group Ltd.在被披露存在水污染问题后,已将其在上海的酿酒业务以及它在中国注册的啤酒品牌出售给了三得利股份有限公司,但该公司管理人员说没人告知他们违反了中国的环保法规。该公司发言人特洛伊・海伊说:“在我们出售这项业务前没人通知过我们这件事,公司在上海的经营记录是清白的。”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在上海的子公司松下电池有限公司也上了污水超标排放企业的名单。该公司发言人王先生说,这起事故是由该公司一名员工错误地在一个排水口边清洗蓄电池箱引起的,这一过错导致公司所排污水的COD指标(化学需氧量)超过了正常值。

王先生解释说,发生这件事时碰巧上海市的环保官员来该公司检查,公司因此被罚款人民币3万元。他说,除此之外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再没被罚过款,此事发生后公司改进了内部管理工作,坚持每周都对污水排放问题进行自查。

污染,让投资者离开香港

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证明,中国的环境污染不仅仅是一个国际观感的问题,它已经切实影响了一些特大城市的竞争力。

根据香港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的一项新调查,笼罩在香港上空厚厚的烟雾不仅仅威胁着这个城市世界闻名的景观,空气污染还使它在投资者眼里的吸引力降低,一些高层管理人士因此离开香港。

这项由AC尼尔森进行的调查对美国商会成员公司的140位高层管理人士进行了采访,问题是空气质量对其商业决策的影响。这个调查的主要发现有:每5个高层管理人员中有两人(约39%)表示,空气污染问题使他们很难招到人来香港工作。有79%接受调查的人表示,环境问题会降低香港对外国公司的吸引力。

“这对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卓越地位构成了威胁,”香港美国商会环境委员会负责人阿兰・塞格里斯特说,“香港面临的挑战是从事金融工作的人还可以选择去东京、伦敦或者旧金山工作。”

污染几年前就成了香港居民抱怨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今年受到的关注不断增加,因为大家日益担心这个关乎生活质量的问题会促使更多高层管理人员考虑离开香港,或者根本就不来这个城市。

另外,那些携妻带子的高层管理人员尤为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95%的人说他们个人很担心空气污染对他们及其家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长期影响。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约55%)说,他们知道有些专业人士因空气污染问题拒绝来香港工作、生活。

有了香港的前车之鉴,北京一再把减轻污染看做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的立法人员日前保证,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北京的污染问题将得到治理,不过他们承认,这座城市的污染问题正在变得更加严重。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毛如柏在一个新闻会上说:“我们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对实现承诺很有信心。”

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覆辙

按通行的指标衡量,中国经济正在以超过10%的增速飞速发展。但中国政府的一份非同寻常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但可能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惊人。

日前,中国政府发表了为期两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结果。研究显示中国广泛的污染问题正在无形中危害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64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3%。报告称,如果考虑污染成本的话,2004年中国的“真实”增长率接近7%,而不是10%左右。

所谓“绿色GDP”数据是中国政府旨在量化污染对经济影响的长期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能标志着将粗放型增长视为社会稳定重心这一体制的战略性转变。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的这份报告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大力推动。潘岳一直积极努力推进环保问题成为国家的首要议事日程。“绿色GDP”概念已经被国家主席等高层领导人所采纳。也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年讲话的中心议题。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因此而产生的大范围空气和水污染以及酸雨等环境恶化问题,与此相关的成本也在日益增加。中国央行的研究机构表示,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0.5%,高于2005年的10.2%,2007年上半年预计将达到9.5%。

国家环保总局官员贾峰在接受中国当地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他警告说,承载经济发展的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公司经济指标篇3

一、引言

随着西方学对学科的加大,同时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更多的暴露了其无法克服的一些缺点,其中传统指标最大的缺陷之处就是它们不承认自有资本的利息。在衡量企业业绩时,只考虑了有息负债的利息。也就是说,公司业绩并没有考虑股东投入的机会成本。市场经济中并没有免费的午餐,股东提供企业的资金,应该要求得到其预期应该得到的最低回报。任何的资金投入,包括债券和股权都应该最低得到具有竞争力的回报。而传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往往忽略了股东权益的成本。

针对传统指标的缺陷,学术界和实业界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开发了一批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业绩衡量:指标。美国Stern Stew art管理咨询公司推出的经济附加值指标(economic Value Added, OVA)克服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缺陷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则富是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一项。经济附加值衡量指标不仅仅考虑了债务资本的成本而且也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成本。其公式如下:

EVA=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加权资本成本率

EVA指标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采用了该指标,并帮助他们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二、EVA指标的计算及优势

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计算根据其调整的可以分为不同以下三类:

(一)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是利用公开会计数据对息前税后利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这种调整是根据财务会计准则所披露的公开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的。具体调整那些会计项目还具有一定的争议。一般包括研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商誉、递延税款以及各种准备。除了以上的调整之外,总资产的计算还应该扣除免费的资金项目。同时还要把表外的融资项目纳入计算。

(二)特殊的经济增加值

特殊的经济增加值是为了使经济增加值适合特定公司内部的业绩管理进行的特别调整。它需要使用到公司内部的有关数据。它涉及到公司的组织结构、业务组合、经营战略和会计政策,以便在简单和精确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简单是指比较容易计算和理解,精确是指能够准确反映真正的经济利润。只是一种“量身定做的”经济增加值的计算。调整结果使得经济增加值更接近公司的市场价值。

( 三)真实的经济增加值

真实的经济增加值是最正确和最准确的衡量指标。它对会计数据做出必要的调整,并对公司中每一个经营单位都使用不同的更准确的资本成本。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和特殊的经济增加值时,通常对公司内部所有经营单位使用统一的资金成本。这在业务比较相似的企业可以运用,如可口可乐统一用12%作为全球业务的统一的资金成本。但是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特别是既包括传统部门,有包括新型部门的公司,如新西兰电信公司,需要用不同的资金成本。真实的经济增加值要求对每一个经营单位使用不同的资金成本,以便更准确地计算部门的经济增加值。

我们通常所说的EVA指标只是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因为它可以利用公开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来调整息前税后利润因素。特殊的经济增加值以及真实的经济增加值需要详细了解公司内部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数据。这对于企业外部人员很难做到的。所以后两种经济增加值只能由内部管理人员进行计算,以评价公司的真实业绩。

20世界80年代掀起的第二次股东价值观念,成为了EVA产生的背景。EVA指标的提出,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彼德德鲁克在1995年《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指出:“EVA的基础是我们长期以来一来熟知的:我们称之为利润的东西,也就是说企业为股东剩下的金钱,通常根本不是利润。只要一家公司的利润低于资金成木,公司就是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公司人要缴纳所得税,好像公司真的盈利一样。相对于消耗的资源来说,企业为国民经济的贡献太少。在创造财富之前,企业一直在消耗则富。经理管理人员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毁灭价值呢?用传统的自小衡量指标利润是无法真正衡量的。利润是由公司的全部资产创造的,它是补偿了债务资本成本后的产物。也就是说它没有补偿权益资本成本,股东是否得到了期望报酬并不能从利润中读出来。我国很多企业热衷于“债转股”。通过“债转股”很多企业就扭亏为盈了,但是,如果不以此为契机,实现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企业也就是实现了“财务解困”,并没有实现“体制解困”。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配股,通过配股筹集资金归还银行贷款,人为的创造业绩。显然这些都是利用会计学上面的“利润”来做文章。如果采用经济附加值来衡量企业业绩。这些利润将会“原形毕露”。

EVA指标相对其他业绩评级指标而言是不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呢?通过实证的检验也说明EVA指标也比传统指标有着更多的优点。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很多的实证:EVA优于传统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当考虑公司股票的收益时,EVA相对于传统的公司业绩与价值度量指标体系能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EVA值的增加,对应的是股票收益的增加。EVA与传统的公司业绩衡量方法相比,是一种最能激发公司的决策者与管理者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指标,使公司的价值在现在与将来有显著的提高。(李亚静 2004)

学者也对EVA指标在中国市场上进行了实证检验。瞿绍发、王建伟(2003)指出: 在传统会计指标缺乏一定可信度的中国股市,EVA指标表现出更好的衡量公司业绩能力和选股分析能力,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在财务预警方面,EVA也有着较大的优势。张玲、曹艳春、陈收(2004)指出:对经济附加值整体较低的行业给予特别关注,以及时发现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内部存在的管理和经营,进行财务困境预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公司或整个行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而有的学者发现,单纯的传统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业绩是有着很大的缺陷,必须和EVA指标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的衡量企业业绩。仅使用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十分理想,因为它不能有效地反映市场对公司所做出的评价而将传统评价指标与EVA整合以后并用以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时,所得结果较未整合前更令人满意,一方面它有效地反映了公司的经济价值大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市场对公司的价值评价。(陈琳 王平心 2005)

我们可以看出EVA指标有着传统指标的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能够更好反映公司价值和经营管理水平。2005年7月8日,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副局长刘南昌表示:国资委计划在业绩考核中引入经济增加值概念。 但是总体而言,EVA在我国它的应用并不广泛,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采用EVA指标来披露其经营业绩,而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这当然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所限制。

三、EVA在我国运用的局限条件

刚才我们了EVA指标比传统指标的改进之处,就在于它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成本,那么如何衡量权益资本的成本也就成了EVA能否正确运用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无法准确提供计量流通股综合资本成本的基础。这一来,也就无法为正确EVA提供准确的数据。并且每个股东个人偏好不同,对未来的期望不一致,这样如果计算以股东个人期望报酬率为基础的综合资本成本,那根本是不可能。

(二)由于我国特有股权结构,国家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在上市公司股份中,占有绝对的份额,这些股份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市场也就无法对回报率进行一个竞争性的评价。没有经过市场的评价,想当然提出一个资本回报率,其恰当性应当受到合理的怀疑。以此作为资本成本率来计算EVA指标当然也是值得怀疑的。

(三)对于息前税后利润的调整有着很大的争议,哪些项目该调整,哪些项目不该调整,仍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且这些调整项目当中有很多还是无法准确计量的。如收购形成的商誉。要求在一定的年限内摊销,增加值要求把商誉保留在账面上,不进行摊销,除非有证据表明的价值确实下降了。这很容易认为的来操纵EVA的计算。

(四)我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并没有要求披露EVA指标,可能是考虑到EVA指标计算的复杂性,以及模糊性。所以公司也就没有义务和动力去披露EVA指标。

(五)EVA指标本身仍具有一定的缺陷,这从它本源而言,限制了其的可能性。如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经济附加值无法进行比较;还有企业不同的阶段,经济增加值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经济增加值要比成熟或衰退阶段的企业小。

四、经济附加值对于我国现实意义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经济增加值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如何计算或如何正确计算。经济附加值的提出,其优点并不是仅仅通过改进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考虑了股东权益成本,从而把会计利润改进为经济利润。并且不仅仅只是为了精确计算出来EVA的数值大小,作为一个数目字列示于财务报表。对于EVA指标在我国的运用,我们应当从一种理念转变的眼光来看待。它的提出同时还代表着一种管理理念的更新。经济附加值观念的流行标志着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已经逐步从利润观念转向价值观念,由此可能促使企业经营模式逐步从利润模式转向价值模式。我认为作为一种观念,经济附加值观念引人企业并不是为了精确地计量经济附加值指标,而是通过该指标的动态观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即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管理就在于引导企业创造价值以及衡量企业是否创造价值,而不在于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这就是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真谛!(胡玉明 2004)经济增加值在改变公司管理行为、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已经凸现了其重要价值。由于EVA指标是从股东角度来考虑公司价值,所以采用EVA指标可以更好的解决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它可以更好的促使管理者站在股东的立场进行经营决策,更多的考虑股东的利益,减少管理者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行为以及信息不对称给股东带来的损失。所以,采用EVA指标对于我国企业的意义在于改变完全以利润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一种更为、客观的标准去对待公司经营业绩。这对于我国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玉明 高级成本管理会计 厦门大学出版社 厦门 2002年第一版

曹冈 财务报表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 2002年第一版

胡玉明 经济附加值概念的真谛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4 10

张玲、曹艳春等 基于经济附加值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实证 财经与实践 2004 9

公司经济指标篇4

二、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行为指标体系的设计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科学性原则。由于企业公民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发展,企业公民行为评价指标选择与设置上要考虑科学性原则,准确与完整地体现企业公民所体现的内涵与外延范围,全面反映企业公民相关内涵与理念。(2)层次性原则。企业公民行为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尽可能地全面反映跨国公司治理过程体现的思想与行为,其层次性与涵盖面要尽可能全面,在涉及经济、社会、道德与自然等方面要具备协调性、完整与层次清晰的指标体系。(3)可操作性原则。企业公民行为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保证数据可操作性与方便性,指标含义要科学与清晰、计算口径与内容要一致、核算方法要统一,保证评价指标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客观性、公正性与简便性。(4)系统性原则。企业公民行为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能够全面并综合体现跨国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各项权利与义务,指标的选择要能全面反映与经济、社会、环境、道德慈善等相关的行为特点,体现企业行为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效果。

2.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及设计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责任为核心,忽视了企业法律、社会、道德与环境保护等责任,并且过去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仅强调其责任行为,忽视了企业公民权建设。由于跨国公司具有最高的决策中心与完整的决策体系,强调分公司协同发展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其公民行为建设不仅体现社会责任的热点,还注重强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因此,跨国公司治理反映了公民权利,是公司对所有权、生产经营管理权与使用权的支配与使用,强调要考虑与公司发展及治理过程相关的一切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因此根据跨国公司发展情况以及国家提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影响下,构建一套适合在华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行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企业公民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1)企业公民经济行为的评价指标根据跨国公司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权利以及为企业股东创造利润的义务,实现公司财务价值效益最大化,因此,跨国公司企业公民经济行为可以从企业价值、股东权益与经营管理三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企业价值,该指标主要通过衡量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体现的价值与潜力来体现,包括企业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资金价值比率、管理效能提升贡献度等指标;二是股东权益,该指标主要通过衡量企业股东收益与价值来体现,包括股东权益保障、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可信等指标;三是经营管理,该指标是通过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体现的行为与结果,包括企业纳税状况、获取利润、罚款支出总数、制定企业生产与管理准则等公民行为标准技术创新等指标。通过跨国公司企业公民经济行为指标的衡量,反映跨国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体现的企业价值行为,以“经济人”身份去行使生产经营权利等,追求企业股东利润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佳化的协调。(2)企业公民社会行为的评价指标跨国公司企业公民是经济社会见识与发展的重要构成单元,是社会化与经济化的企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在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考虑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员工、合作伙伴关系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该类指标可以从员工权益、合作关系与法律责任三方面进行设计:一个是员工权益,该指标主要通过衡量企业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否得到企业的保证与支持,反映企业劳动力价值观,包括社会保障情况、职业发展情况、人权保护情况、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年增长率等指标;另一个是合作关系,该指标主要通过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体现,包括利益相关者投诉次数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况等指标;还有一个是法律责任,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履行法律责任状况,包括企业公民行为或社会责任报告、遵守法律与规则制度等指标。跨国公司在经济建设与追求企业价值的过程中,不仅要扮演“经济人”责任,还要扮演“社会人”的角色,不断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建设,以多方面身份角度赢得公司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认可,从而促进公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3)企业公民道德行为的评价指标跨国公司从传统古典经济学目标出发,为了实现组织的利益,其建设层次需要不断提高,不仅要在经济、社会等行为开展建设,还需要更好地履行道德与慈善责任,以“道德人”的身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支持。该类指标可以从公司社区活动与慈善活动两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是社区活动,该指标主要通过衡量公司对社会贡献价值与参与社区治理活动,在物质与经费等方面上进行投资支持,包括社会贡献价值、社区治理情况等指标;另一方面是慈善活动,该指标主要通过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慈善捐款数量与慈善捐赠形式是否丰富与多样性,体现跨国公司企业公民道德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行为,包括慈善捐款比率与慈善捐赠形式多样性等指标。只有把企业的发展纳入到社区与社会大系统中发展,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在中长期发展中不断塑造公司的形象与品牌,建设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让广大消费者更好的吸纳企业产品与服务,实现大社区和谐发展,才能从长远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4)企业公民自然行为的评价指标现代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等已经超越了一般企业的特征,公司发展不断呈现全球化与一体化趋势,公司的发展也逐渐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源使用型特点,不断体现技术型特点。因此,跨国公司在为大股东追求与创造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更要从战略角度考虑公司长期发展,与公司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不断履行环境、资源保护责任与其他责任,以“自然人”身份实现公司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等可持续协调发展[6],注重资源、环境效益与效率。该类指标可以从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两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方面是环境保护,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体现的环保发展战略,包括环保投资经费、产品或服务是否环保型、企业环境保护规划和细则建设情况、环保经费增长率、能源节约率等指标;第二方面是安全管理,该指标主要通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体现企业公民行为责任是否到位来体现,包括安全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制度建立与落实、开展安全生产教育等指标。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自然行为是社会与企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责任,对公司向高层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保证。新时期,国家不断提出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可持续健康发展”等理念或精神,对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自然行为给予明确的发展指导。

公司经济指标篇5

1、公平、客观地反映各分公司及总公司各部门季度、年度经营和管理

效果。

2、真实地反映全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达成情况。

3、对全公司经营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正面激励作用。

二、考核原则

根据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依据目标达成要求,客观公正地反映目标管理责任单位的季度、年度业绩,充分体现目标达成与激励相一致的原则。

三、考核形式

指标达成评分制。

四、考核对象、内容

1、考核对象:XX分公司、XXX分公司、XX公司、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裁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物资管理中心。

2、考核内容:A、经济指标B、管理指标

五、考核细则

1、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基准分值为百分制,各项指标分值依据其重要程度定为不同分值,指标总累计分值为100分。最小考核评分单位为0.5分。

2、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满分各为100分。

(1)XX分公司、XXX分公司、XX公司的经济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70;管理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30。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经济指标得分×70管理指标得分×30

(2)财务管理中心的经济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40;管理指标占目标管理责任总分值的60。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经济指标得分×40管理指标得分×60。

(3)总公司总办、人力资源部、物资管理中心的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以管理指标为主,项目不等。

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管理指标得分×100。

(4)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各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之和)÷4

×60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得分×40。

3、目标管理责任书中下达的费用控制指标均按年考核。

4、除费用控制指标以外的其余各项指标以季度考核为主、年终考核为辅。

(1)若经济指标任务跨季度提前完成,其考核指标的分值按超额完成任务的同一指标分值同比例得分,季度考核奖亦按比例同时增加。

(2)年末时,若前期季度经济指标任务未能如期完成,到年底时却完成全年经济指标,但综合考核得分达不到奖励分值的,其年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的兑现比例由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后确定。

六、考核机构、程序及纪律

1、成立**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XX

成员:**

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XXX、XXX担任,总办、财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部有关人员为办公室成员。

2、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裁办公室是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日常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公司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的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的检查督促和考核考评工作。

3、季度和年度,考核领导小组依据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要求逐一核对检查结果及考评记录,与目标管理责任书指标达成及要求进行核对,对各项指标达成情况给予考核评分。同时考核结果将作为年度评选先进集体的主要条件之一。

4、各目标责任单位依据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各类记录、备档等资料性工作,为检查与考核提供依据。凡是在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类记录、备档等基础性资料不全的,考核时可视具体情况予以减分。

5、考核纪律

考核领导小组需公正、公平、客观地对待考核考评,依据每季度检查记录及目标管理责任执行中的记录客观评分。

七、奖励规定

1、奖金设置

XX分公司、XXX分公司各设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10万元;XX公司的全年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按总公司规定的办法计取。总公司各部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以各分公司考核所得实际奖金平均值的50计发。

2、奖金来源: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统一由总公司提供兑现,各分公司、XX公司无权自提。

3、奖励兑现

各分公司、XX公司及总公司各部门季度、年度考核得分达90分(含90分)以上的,总公司予以兑现奖励;90分以下的原则不予奖励。各季度、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奖发放额度由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后确定并兑现。季度奖与年度奖发放比例原则上为6:4。

分公司奖金分配基本原则为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提取50,其余50由分公司自主分配给其他员工,并受总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监督。

4、每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考评的结果将与各分公司总经理、XX公司负责人及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的当季绩效薪资挂钩(其季度绩效考核系数按总公司有关规定设定为1)。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达到95分(含95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1.2;季

房地产公司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办法

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达到90分(含90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1.0;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为90分以下、85分(含85分)以上时,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为0.9;季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分值在85分以下时,每下降2分(不足2分的按2分计算),其当季绩效考核系数(此时以0.9为基数)扣0.05分。

目标管理责任季度考核、责任人绩效考核结果及奖励兑现为考核期的下一个月份。

八、要求

公司经济指标篇6

随着“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苏丹红”等事件的发生,公众要求企业提高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等难免会引发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因此,公众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以健康、安全和环境为核心,以确保社会整体福利、有利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及和谐共处关系,自觉自愿履行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在经济、法律、生态和伦理方面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为公正地评价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状况提供了客观依据。因此,本文在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构建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内外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

如今,企业家日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入。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多种多样,如道琼斯可持续性发展指数、《中国公司责任评价办法(草案)》。尽管这些标准和评价体系内容各有所侧重,但它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在全球范围或在国家层面上,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能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实质的评价或报告体系。

(一)国外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

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标准,是规范组织道德行为的一个新标准,已作为第三方认证的准则。自1997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在美欧工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SA8000认证将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又一重要武器。SA8000认证是依据该标准的要求审查、评价组织是否与保护人类权益的基本标准相符,在全球所有的工商领域均可应用和实施SA8000。SA8000为公司提供了社会责任规范,在保障有关各方的权益和辅助管理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道琼斯可持续性发展指数(DJSI)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球基础上用来跟踪、衡量可持续发展领导者表现的标准。此指数中被提名的公司,必须在市场操作、公司监管、环保政策与管理、环境与社会报告、慈善事业及对股东的承诺等方面符合严格的标准。道琼斯可持续性发展指数关注企业发展对环保、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三重影响,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加以衡量和表述。由于DJSI注重的是领先地位的公司,所以 DJSI 体系也格外注重评估对象在经营风险和危机管理政策方面的信息。

(二)国内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

《中国公司责任评价办法(草案)》是由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制定的,参照了有关国际机构的报告模板以及3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公司责任报告。草案所界定的公司责任体系包括股东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公司社会责任首先对公司利益相关者负责,包括公司员工、供应商、客户、社区等。环境责任则包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推进循环经济三个层面。

《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是中国自行制定的、国内外首部最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HM3000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视角,深入结合国家宏观政策与当前企业和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地规范了促进企业自我生存、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与国外SA8000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不同,HM3000从六个纬度――客户、员工、股东、生态环境、商业秩序、社会事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了系统地诠释。

以上这些社会责任评价标准或体系建立的初衷都是能够具有普遍适用性,希望能被广泛采纳,因此在内容上比较注重完备性,这就导致对行业的特征不加区分,难以体现行业的责任特性。本研究与以上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同的是,在参考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评价框架的前提下,站在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上,结合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构建突出反映石化行业上市公司行业特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石化行业上市公司产品生产及使用等可能给员工、顾客、社区、国家和环境带来的影响,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尽可能地使指标体系的内容能够反映出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二、石化行业的特点及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分析

石化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石化行业又是高风险行业,例如原油、天然气、汽油等,绝大多数属易燃、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从而导致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石化装置由于技术复杂、设备制造、安装成本高,装置资本密集,如果发生事故,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特点可用以下二十字概括:“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链长面广、连续作业”。石化行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对于石化行业的特殊重要性。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来说,没有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安全生产,就不能充分保障员工的利益。

石化行业上市公司要做到安全生产,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经营方针、业绩考核体系中将社会责任纳入其中。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价值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既有法律、行政等方面的强制义务,也有道德方面的自愿行为,具体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生态责任和伦理责任等四方面。在经济责任方面,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充分保障股东利益,对股东负责;在法律责任方面,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等;在生态责任方面,着重指出的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应积极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生产环境友好产品,重视治理环境,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在伦理责任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劳动者的价值,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与员工生活环境,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感情投入,为员工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气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只有很好地履行这四方面的责任,才能充分保障股东、员工、社区、环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笔者依据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承担的经济、法律、生态和伦理四方面的社会责任,进行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指标与指标体系的设置与前述中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范围要相一致。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

2. 行业针对性原则。由于该指标体系是针对石化行业的,因此,指标的设计要充分结合石化行业的行业特点。

3. 相对独立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相对独立,相互间的关联性弱,每个指标都应能够独立地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

4.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涉及许多定性的指标,为了具有可操作性,应该选取能够量化或者是能够予以定性分析的指标。

5. 重要性原则。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进行评估时,不可能对企业的任何一项与之有关的活动进行衡量、记录并予以分析,因此,必须将能够基本上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些关键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全方位地反映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后所形成的结果。

(二)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指导,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和相关经济信息进行挖掘并结合信息嵌合技术,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责任评价指标、法律责任评价指标、生态责任评价指标和伦理责任评价指标。经济责任评价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法律责任评价指标有社保提取率等指标;生态责任评价指标有环境保护投入率等指标;伦理责任评价指标主要有慈善捐款和活动赞助比例等指标。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能进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笔者遵照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最后确定了二十个指标构成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图1)

(三)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有关说明

1. 经济责任评价指标。经济责任评价指标是反映企业经济责任承担情况的指标。虽然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但经济责任则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之一。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基础。

2. 法律责任评价指标。法律责任评价指标是反映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指标。企业法律责任是指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干预和监督,不得逃税、偷税、漏税和非法避税;企业对本企业职工的福利、安全、教育等方面承担义务;企业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等。石化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在这方面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3. 生态责任评价指标。生态责任评价指标是反映企业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履行情况的指标。由于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等难免会引发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因此,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应该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充分利用能源,清洁生产,做到生产中“三废”达标排放下的减量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承担的很重要的责任。

4. 伦理责任评价指标。伦理责任评价指标是反映企业在员工福利、慈善公益等方面履行情况的指标。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组织,它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石化行业尤其如此。充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发展与培训以及机会均等方面的权益是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同样,慈善捐赠等公益行为也是企业不可推脱的责任。

企业是社会肌体的活力细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经济责任行为、法律责任行为、生态责任行为和伦理责任行为都密切地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承担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客观依据,规范了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为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实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衡量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公司经济指标篇7

一、实证使用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1994―2011年的年度数据,以宏观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DP为被解释变量,以上市公司融资额、资本化率(资本化率=总市值/GDP)和上市公司数量为解释变量,对甘肃省上市公司融资额、资本化率和上市公司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甘肃省上市公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方向是双向的。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衡量经济增长常用的指标就是GDP,所以该文选择GDP作为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上市公司融资额、资本化率与公司数量。

(二)指标选取原因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是高度相关的,表1 是上市公司发展指标的相关系数表,从表中可以看出 ,3个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对以上3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Stock和Watson,2002),在此基础上构建上市公司发展的综合指数,以FD表示。理论上来说,这一新指标能够反映三者金融发展指标所代表的原始信息。

表2是金融发展指标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特征值显示第一主成分解释了大约91.2%的标准差,第二主成分解释了0.07%,第三主成份仅仅解释了0.01%的标准差。很明显,第一主成分比任何其他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更能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此在我们的例子中,第一主成分是能很好地衡量甘肃省上市公司发展水平。第一主成分是通过这3个上市公司发展指标的线性组合计算而来的,其中各自的权重是由第一特征向量决定的。资本化率、上市公司的数量和上市公司融资额各自对第一主成分标准差的贡献分别是32.7%、34.4%和32.9%。我们利用以上贡献率作为基本的权重来构建金融发展的指数,用FD表示。

二、实证分析

协整检验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是所包含的每个变量都是相同阶数单整的,因此,我们实证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运用ADF(Dickey & Fuller,1979)决定每个变量单整的阶数,见表3。

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在我们的系统中,所有变量所包含趋势的特征有必要在水平值的单位根检验过程中包括趋势项和常数项,因而,在一阶差分序列的单位根检验过程中只包括常数项。序列的自然对数变换主要是使数据里所包含的决定性成分更接近线性。由表3我们发现所有序列的水平值是不平稳的,而差分后都是平稳的,所以我们可得出所有变量序列是一阶单整的I(1)。

第二步就是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运用VAR模型决定的最优滞后阶数,Johansen(1991)的迹和最大特征值协整检验支持了在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指数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的协整(见表4)。由表4可知,能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没有协整(r=0)原假设同时不能够拒绝最多有一个(r≤1)的原假设,说明在我们的双变量VAR系统中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

基于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我们可以进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5给出了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5的A部分结果可知,在1%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上市公司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短期的又存在着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甘肃省上市公司的发展不仅在长期促进了甘肃省经济的增长,而且短期效果也比较明显。

由表5的B部分结果可知,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之间同样既存在短期又存在着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甘肃省经济的增长不仅在长期促进了甘肃省上市公司的发展,而且短期效果也是比较明显。

A表示的原假设是上市公司发展不能Granger因果引起经济增长。B表示的原假设是经济增长不能Granger因果引起上市公司发展。

总体来说,我们的协整关系支持在甘肃省1994-2011年期间,上市公司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甘肃省经济的增长,而且甘肃省经济的增长也对甘肃省上市公司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上市公司的发展与甘肃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这种双向因果关系不仅在长期存在,短期也是比较明晰的。

三、甘肃上市公司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发展有潜力的公司进行上市准备和申报。从甘肃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总股本规模上看,发展空间较大。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面的不足。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将优势企业推向证券市场。甘肃应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公司尤其大中型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节奏。

2.切实加强对上市公司和证券经营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监管。支持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募集资金运用等进行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严格履行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职能; 切实加强对证券经营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

(二)上市公司方面

1.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新股。甘肃整体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急需多渠道筹集资金。甘肃省资源类产业比重大,特色优势明显,直接融资条件优越,具备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大发展的客观条件。这将极大地改善甘肃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重振有色、能源大省地位。

2.增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甘肃上市公司中涉足农业和资源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要促进产业升级,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各个上市公司都应根据种养传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注重本身优势的发挥,突出特色。同时,从提升农业技术、搞好适宜技术的推广入手,以加大参与科技农业、节水农业和精准农业为重点,从而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使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显著提高。

3.促进资源整合。其目的是改变地区“割据”态势下形成的同行业企业数目多、规模不经济、盲目竞争和低效率运行的状态,促进代表行业的大型企业的形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高丽.新疆上市公司与地区经济发展[J].新疆社科论坛,

2001(1).

[2]曹里加,冯根福.上市公司产业与区域分布、规模及绩效[J].经

济学家,2001(6).

[3]田存礼.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及遏制对策[J].经济

经纬,2001(4).

[4]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M].中国发展出

版社,2004.

公司经济指标篇8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集中化,出现了企业集团、集团公司、跨国公司等庞大的经济组织形式。这些经济组织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并迅速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于我国来讲,企业集团和集团公司,尤其是国有性质的集团公司承担着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稳定并引导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功能。它们往往掌握着重要行业的大部分资源,在其涉足的区域或国家范围内统一配置资源,发挥自身的规模效应,是国家和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国有集团公司还承担着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功能,它们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石,因而国有性质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但这些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没有很好认清我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产生的特殊背景,以及我国国有集团治理未来要面临的形势。此外,对于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评价研究不足、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以国有集团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某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集中探索分析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及其治理评价,并引出其治理评价与集团中各子公司治理评价之间的关系。

二、集团公司的有关概念

集团公司是指由母公司通过产权纽带控制其独资子公司、绝对控股子公司和相对控股子公司,并由其自身、独资子公司、绝对控股子公司和相对控股子公司所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母子公司。国有集团公司的母公司是国有性质的,即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所以这样的集团公司称为国有集团公司。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把母公司等同于集团公司总部,但不能把集团公司等同于母公司,因为集团公司是指由母子公司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它不仅包含母公司,还包括子公司。

此外,还需要注意集团公司与企业集团的区别。集团公司是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组织结构,而企业集团是各企业由于共同的利益按照相互约定的方式,通过相互参股、签订契约组成,是一种经济联合体。在法律上,集团公司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集团中的母公司、子公司也均具备自身独立法人地位;而企业集团中每个独立企业均具备法人资格,但企业集团作为整体在法律上却不存在这样的法人地位。在组织结构上,企业集团中某些企业的确处于核心地位,但与集团公司中母公司以股权为纽带垂直向下控制下属企业不同的是,在企业集团中各企业之上并不存在控股性母公司,各企业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可以将企业集团看作是若干企业的联盟。总的来说,企业集团包含了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某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集团是由各个独立核心企业构成,而每个核心企业都有各自的子公司,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企业集团是由若干集团公司联合而成的。

三、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

国有集团公司是一种特殊的集团公司,其治理必然是由集团公司的治理发展而来,必然也具备一般集团公司的治理特点。

(一)集团公司治理与单体公司治理的逻辑关系

集团公司的治理是随着集团公司这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当然在这之前,单体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也为集团公司治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前面指出国有集团公司也是由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母子公司构成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本身都是具备一定独立性的经济组织,因而单体公司治理存在的某些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国有集团母子公司的治理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集团公司的治理研究是对单体公司治理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但是集团公司的治理要比单体公司的治理更为复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在治理的逻辑目标上,单体公司治理的逻辑目标经历了从所有者治理转向所有者、经营者治理进而演化为所有者、经营者、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治理的最终目的也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公司价值最大化再到公司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论发展过程揭示了单体公司治理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拓展到集团公司治理范畴则更为复杂。因为集团公司是由母公司和若干子公司组建而成的,但是又不是简单组合在一起的公司组织,它的利益相关者更加庞大,利益关系也更加繁杂。

第二,从集团公司形成机制的理论发展也可以看出集团公司的治理比单体公司治理更为复杂。目前对于集团公司形成机制的最主要的经济理论解释有三种:规模(范围)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网络组织理论。这三种理论虽彼此互有分歧,但实为互补。施蒂格勒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考察了企业效率最大化下的最优规模,提出了垄断理论中最著名的规模经济模型。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存在企业扩张规模、合并与集团行为的市场现象,但该理论注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条件,并且忽略了交易之中普遍存在的摩擦。

科斯(1937)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其理论认为只要企业的行政成本低于其所替代的市场交易的成本,人们就会采用“企业”这种方式。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中间组织,认为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一个连续谱系,两者之间则分布着各种混合组织,即中间组织。迈克尔·迪曲奇进而详细论证了这种中间组织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两位学者对于中间组织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在经济系统中存在着企业集团或集团公司这样的经济实体,但没有更细致的理论分析。

网络组织理论认为集团公司不仅仅体现出公司的层级结构,更体现为一种网络组织结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母公司与子公司在网络中处于不同的节点,节点之间体现出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节点行为的变化都会对这一关系网络中其他的节点产生影响。换言之,集团公司体现的是一种母子公司网络式的协同与互动的关系,是一种系统式的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集团公司的形成机制也经历从单一解释逐渐发展成更为注重协同、互动的现实和复杂的理论学说,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集团公司治理的内容比单体公司治理更加复杂,集团母子公司的治理也更趋于系统化、网络化。

(二)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我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除了以上分析的集团公司的一般性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行政方式与市场方式并存,目前正面临着由以行政方式为主向以市场方式为主的变革局势。我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之所以存在这种特殊性,是与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关系的。国有集团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政府宏观力量干预密切相关的,是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又为集团治理引入了市场这一治理机制,另外国有集团公司身兼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殊功能,才使得它的治理出现了这样的特殊性。这一点有别于国际上其他集团公司的市场衍生过程。

我国国有集团公司形成的特殊性,使得它的治理存在一些特殊性问题,如股权结构单一、出资人不到位、具有比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集团公司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组织结构庞大和过于多元化、不规范的关联交易等。

总之,在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与单体公司的治理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巨大的差别。

四、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内容的框架

(一)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从目前的国内学者研究来看,对于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内容的研究比较一致。徐传谌、杨圣奎(2009)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将国有企业集团表述为:国有企业集团=({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 {各子公司} {各公司之间的关系})。其中各公司之间的关系又包括母子公司关系和各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张东明(2008)将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的内容划为四个主要方面:母公司治理、财务治理、母子公司关系治理和外部治理,并根据有关的公司治理原则,结合我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国有集团公司治理与单体公司治理的关系,在单体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CCGINK)的基础上,形成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完成该体系中一系列指标的权重和分数的设置。其他学者则分别对每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内容的研究,都是从单体公司的概念出发,逐步拓展到集团治理的研究的。

基于此,笔者认为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内容框架可以分为母公司的治理和子公司的治理两个大的方面。对于母公司的治理,可以划分为母公司内部治理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治理两个方面。由于母公司有实体与非实体之分,即有的母公司并没有具体的经济业务而只是纯粹的股权结构体,也称为壳公司,这种情况下母公司本身的内部治理对集团的整体治理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治理就成为母公司治理行为的主要构成内容,对集团公司治理有重要影响,而治理的最终结果就会直接反映在子公司的最终治理效果上。目前大多数国有集团公司的母公司都属于壳公司类型。

(二)国有集团子公司治理

由于子公司在市场上存在两种角色定位:一是独立法人,二是集团中受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影响的子公司,因而它的治理内容必然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的自身内部治理。第二,受到母公司对它治理的影响,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治理,这也是非实体的母公司治理行为的构成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子公司的治理体现出独立性和受控制性两个方面的特点。对于母公司而言,在对子公司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子公司控制性与保持其一定独立性的相互协调,不能只重视控制而忽略其独立性,反之亦然。第三,每个子公司的治理还受到来自集团中其他子公司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如果若干子公司分别处于某个产业链不同节点上,那么一方的治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集团母公司会根据各个子公司年度的利润表现和各个子公司处在集团未来发展战略的位置等因素来调整集团资源在每个子公司的分布,如果某个子公司在对集团的利润贡献中表现突出,而它所在的行业也符合集团的发展战略,那么它就有更多的机会从集团获得更多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集团总部母公司也许会从其他子公司调配更多的资源分配给表现好的子公司,这样就会形成某子公司通过母公司对其他子公司的治理产生间接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母公司只是壳公司的国有集团公司来说,集团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各个子公司的治理,而各个子公司的治理与单体公司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更加复杂化、多样化。

五、国有集团公司治理评价

集团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集团公司治理绩效,因此就必须要对集团公司治理绩效进行评价,即要建立一个针对集团公司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凤毛麟角,仅有张东明(2008)基于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于2003年提出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CCGINK),结合我国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机制与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CCGINK指标本身就有指标均是定性的、只重视治理过程指标而忽略治理最终效果的结果指标、基本没有财务层面的指标的局限性。基于有这些缺陷的单体公司治理指标而建立的集团公司治理指标体系必然也是不完善的。虽然张东明在指标中增加了集团财务治理方面的指标,但都是定性的,所以这样的评价体系依然是不够科学的。

从上面国有集团公司治理与单体公司治理的逻辑关系、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内容的框架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母公司只是壳公司的国有集团公司来说,集团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各个子公司的治理,因此对于这样的国有集团公司治理的评价,首要就是要建立一个针对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评价体系,接着将各个子公司的治理评价进行综合,就可以得出整个集团的治理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国有集团公司治理评价分值(SGGI)=集团子公司i治理评价分值(SGSGI)×权重(Wi),i=1,2,3……

其中,SGGI——中国国有集团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Chinese state-owned group company governance evaluation index sy stem)

SGSGI——中国国有集团子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Chinese state-owned group subsidiary company govern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第i个子公司的治理评价在整个集团公司A的治理评价中占有的权重

因此,国有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评价体系(SGSGI)的建立和子公司治理评价占集团公司治理评价的权重(W)的确定就成为接下来两个研究阶段的主要内容。

六、结论

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国有集团公司的治理评价体系(SGGI)的核心就是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评价体系(SGSGI),对于母公司只是一个壳公司的集团来说更是如此。因而对集团治理评价的重点就落实到对子公司的治理评价。

前面分析出集团子公司治理与单体公司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因此对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评价也可以从单体公司的治理评价出发,再结合国有集团子公司治理的特点进行改造和完善。周娜(2011)针对CCGINK指标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CCGSI),修正了前者对于单体公司评价的缺陷。下一阶段对国有集团子公司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SGSGI)的研究正是在这一完善后的单体公司治理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的。而对于确定每个子公司治理评价占集团公司治理评价的权重,也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标准,比如每个子公司的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百分比等,这也是论证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余珍,田文娟,余浪.集团公司和企业集团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06(9):4-5.

[2]徐传谌,杨圣奎.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治理机制与治理条件探索[J].经济体制改革,2009(4):60-64.

公司经济指标篇9

[中图分类号]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1-0008-05

一、综述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谓不重。石油公司作为石油开发的主体,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蕴含着许多风险,尤其是对于跨国石油公司来说,风险更多、更大。如何集成公司资源、经济评价、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的信息,评估国际石油公司的综合风险,并对其进行排序,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前,对公司风险排序的研究很少。曾鸣利用模糊分析方法,将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解成若干风险因素子系统,构造各子系统风险因素识别模型,通过合成后建立整个保险公司系统模糊优序模型,可以实现保险公司按风险排序[1]。

对项目风险排序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如赵辉等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影响海外投资项目优劣的内、外因素的权重及数值,再根据各个项目的综合实力数值进行项目排序[2]。李少明总结了风险排序的发展情况,并对风险排序的概念、指标及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多以排序方法的精确性为焦点,而风险排序指标的全面性、合理性研究仍不够充分,尤其缺乏对风险排序的逻辑机理和理论基础的深入、系统的分析[3]。David Baccarini等介绍了一种CAMS采用的项目风险等级排序方法,并强调了风险管理中风险评级的重要性[4]。Nick等提出了一套“财富之轮”评价系统,指标广泛,能够展示不确定性随着时间演进而变化的轨迹,但是最终结果不够清晰[5,6]。赵东等给出了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排序的原则,在兼顾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排序结果清晰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项目综合排序模型,并用气泡图同时表示项目资源、经济、政治三方面的风险[7]168。

本文将借鉴项目风险排序模型,构建跨国石油公司风险分级与排序模型。

二、跨国石油公司风险排序原则

根据石油公司的运营业绩来对风险进行分级与排序,本文认为跨国石油公司排序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则[7]165:

第一,排序系统能够反映公司的发展目标及投资者偏好。

第二,用于跨国石油公司排序系统的风险体系应该是适宜的,既不能是单一维度的风险比较,也不宜是穷尽所有风险因素的综合比较。构成该风险体系的风险维度,应该是可以显著体现石油公司总体发展情况的风险因素的集合。

第三,风险指标体系的每一个维度应该具备完备性、可比性、传递性的特征,即用于决策的风险指标体系的任意一个维度的不同状态,都是可以比较的。同样,这种比较应该是可以传递的,以保证该风险体系比较结果的逻辑一致性。

第四,最终比较结果的一维性。多维的风险指标体系之间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必须通过规范化处理后,结合投资者的目标体系,进行加权或其他处理,最终得到一个一维化的结果,使得投资者能对跨国石油公司多维的风险状态进行排序。

总之,投资者(公司)的目标体系是决定排序及风险体系的最根本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哪些风险因素将会被考虑、被如何考虑,以及如何最终影响排序结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月

第28卷 第1期 潘燕妮,等:跨国石油公司风险分级与排序模型构建及应用

同样,风险指标的可测度性也是影响最终指标体系构成的重要影响因素,风险状态不可识别(如资料的缺乏),或测度风险的工具过于复杂、耗时费力,也可能会导致某些风险因素不被纳入排序体系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之中。

三、跨国石油公司风险分级与排序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基于可用的信息和可行的分析,本文认为公司项目综合分级和分类指标由三部分组成:经济评价指标、资源评价指标和政治评价指标。

1.经济评价指标的构成

经济评价指标度量了跨国石油公司在经济方面的风险,一般来说,可以包含多个因素,如资产回报率(ROA)、资产负债率等等。本模型中,在考虑项目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后,模型选择了以下指标来测量经济风险:

(1)总资产增长率,指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资产增长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性高的企业一般能保持资产的稳定增长。

(2)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指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后的余额,是当年实现的可供出资人(股东)分配的净收益,也称为税后利润,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

为排除企业规模的影响,本文选取净利润增长率作为评价指标。

(3)资产负债比率,

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与企业总资产的比率。该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又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

(4)资产回报率(ROA),

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5)净资产收益率(ROE),

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6)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2.资源评价指标的构成

资源评价指标是度量跨国石油公司在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风险的指标,在本模型中主要包含两个因素:储量因素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性。具体来看,储量因素包括剩余可采年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性指储量接替率,同时包括产量与原有加工量之比。

(1)剩余可采年限,

指当年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的比,反映公司的储量规模,具体包括石油剩余可采年限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年限。

(2)储量接替率,指年度全部新增净储量与当年油气产量之比,可进一步分为石油储量接替率、天然气储量接替率和油气当量储量接替率,本文取石油储量接替率和天然气储量接替率。

(3)原油产量/原油加工量,

指当年的原油产量与当年的原油加工量之比,用来反映公司原油产量能否用来满足原油的加工,可近似估计公司抵 油价波动的能力。

3.政治评价指标的构成

政治评价指标是跨国石油公司业务开展国政治上的风险的指标,本模型中主要考虑国家的信用风险和风险,具体来自穆迪、标普对这些国家的评级,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这些国家的风险分析。

对各个风险测度指标的说明如表1所示。

(二)关于指标分级和赋权说明

分级情况大体可分为两种:(1)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定量分级;(2)对业内专家或熟悉情况的人进行调研,根据其判断进行定性分级。

经济风险以及资源风险的分级是根据实际数据进行的定量分级。政治风险的分级则主要基于统计资料、专业报告和专家意见来进行主观或者定性的判断,本文基于专业报告进行政治风险分级。

(三)公司综合分级与排序指数的计算

在本模型中,所有的风险因素都被分级在1(最好)和9(最差)之间。每一个风险因素都被赋上一个权数,来反映公司的发展目标或者投资者的偏好,加权后的分级数据汇总后就能产生一个总指数,这个指数是可比的。加权公式为:

I=∑ni=1CiWi

式中,I代表综合分级和排序指数;Ci代表单个指标的等级(1~9);Wi代表对应指标的权重,

∑Wi=100%,Wi实际反映了投资者的目标函数。

(四)分级与排序的过程

对跨国石油公司风险的分级和排序的过程为:

第一,查阅公司的年报,收集原始数据,衡量每一家公司的风险。

第二,将原始数据范围分为10段,建立分级标准,然后在每一段中确定原始数据相应的分级水平,这样就可得到1~9的指标分级数据。

第三,根据投资者的偏好,确定各项风险指标的权重比。

第四,根据指标计算结果来进行综合排序。

四、跨国石油公司风险分级与排序模型应用

本文选择了中石油股份公司、BP公司、道达尔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五家石油公司,依据排序的原则,对这些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名。

(一)数据描述

本文模型应用的数据中,资源、经济评价数据来源于各个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披露的年报;而政治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汇总各个公司业务普及的国家,查询穆迪、标普对各个国家的评级,并结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的资料进行汇总得到。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一个公司的风险状况,克服单独一年评价的缺陷,本模型选取的数据范围涵盖2006―2010年的经营状况,然后,再对每一年设定权重,以反映投资者对公司历史业绩的重视程度。

(二)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是根据每个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确定的,尽可能使每个项目都处于合理的级别。对于经济指标和资源指标,按照数值大小进行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而对于政治指标,则根据穆迪和标准普尔的分级标准进行相应分级,具体如表3所示。

(三)分级结果

对于经济和资源指标,分级结果是根据分级标准,先比较指标处的那个区间确定分级的整数取值,再结合区间的上下限计算得到分级的小数取值,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和即为分级结果。对于政治指标,则根据分级结果,将得到的5个评级进行平均获得。分级结果数值越小,代表风险越小。表4为中石油股份公司分级结果。

在确定了各个公司在2006―2010年各个经营指标的分级数值后,通过设定每一年的权重,可以得到各个公司总的分级数据。本文假定投资者看重公司最近的经营信息,因此设定权重比为:2006年为1/15,2007年为2/15,2008年为3/15,2009年为4/15,2010年为5/15,分级结果见表5。

(四)指标赋权

假设投资者更加注重经济评价指数,而对政治风险不敏感,经济评价指标占40%,资源评价指标占40%,政治风险指数占20%。各个分指标的赋权设置如表6所示。

(五)排序结果

排序结果是根据各个公司的综合指数的大小进行排名的,综合指数是由经济评价指标、资源评价指标、政治评价指标分别乘以其相应的权重,然后求和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数是一种综合风险指数,综合指数越小,代表这个项目的风险越小,排名就越靠前,具体结果如表7所示。

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中石油股份公司的综合风险要小于其他四个公司,其后为雪佛龙、埃克森、BP、道达尔。但是,在经济指标上,中石油的风险明显高于埃克森和雪佛龙,同时,政治风险也大于其他四个公司,值得公司注意。在以后的经营中,中石油股份公司除保持自己在资源总量上的优势外,一方面要寻求资源质量上的突破,并向低风险国家拓展;另一方面还应该学习埃克森的资本战略,放眼全球,通过收购、兼并等优化现有资产,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同时要实行严谨稳健的财务管理战略,并且要着眼于成本管理,增强自身的实力。

(六)公司气泡图

为更加直观反映上述风险排序结果,本文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气泡图,气泡图的横坐标为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数,纵坐标为资源评价指数,气泡的面积表示政治评价指数。

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跨国石油公司综合分级与排序模型能够清晰地计算出各个公司的综合风险数值,很好地满足对跨国石油公司的评价。

五、结束语

本文所构建的包含经济、资源、政治三方面指标的跨国石油公司综合风险排序模型,在指标上选取客观公正的相对性指标,结合公司五年的经营年报,既能较全面地反映公司的信息,也能满足排序的基本要求。排序结果清晰明了,为公司的经营及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未来的研究方向看,模型的开放性指标体系中,如何集成更多可获得数据支撑的指标来更加全面地反映跨国石油公司的风险,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分级标准如何更加贴近实际,也有待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曾鸣. 模糊分析方法在保险公司风险排序中的应用[J].江苏商论,2008(9):158\|161.

[2] 赵辉, 王学青.海外直接投资项目排序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6(24):65\|67.

[3] 李少明.项目风险排序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6(1):158\|159.

[4] David Baccarini, Richard Archer. The risk ranking of projects: a method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J].2001,19:139\|145.

[5] Nick De Ath. Tritons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Risk Perception[R]. London: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Conference, 1996.

[6] Graham K Kellas. Ranking Global Risks[R]. London: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Euro forum, 1998.

[7] 赵东, 王震, 赵林, 等. 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风险分级与排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1).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isk Rating and Ranking Model for Multi\|National Oil Companies

PAN Yanni1, WANG Zhen1, LIU Mingming1, ZHAO Lin2, LI Yang1, XUE Qing1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公司经济指标篇10

权益报酬率是最重要的业绩评价指标之一,也是财务报表最综合的一个常用指标。在对财务报表分析时,我们主要从流动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负债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揭示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同时,我们借用以权益报酬率为纲领性指标的杜邦分析法对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或部门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该是根据财务比率的内在联系,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逐级分解剖析,从而从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揭示、经验。然而,权益报酬率也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指标,在进行业绩评价时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用其它指标进行修正或补充。

一、权益报酬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权益报酬率是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比率,也是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乘积,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其中,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还可进一步从经营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进行分解、剖析,直到具体的损益项目和资产项目。以权益报酬率为纲领性指标与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基本是吻合的,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是,如果将权益报酬率作为衡量绩效的唯一指标,将会产生一些问题。

首先,权益报酬率不考虑风险,而股东既考虑投资报酬也关心风险。假设某公司内有两个部门,A部门的现金流量很稳定,预期权益报酬率为15%,S部门预期权益报酬率为18%,但它的现金流量很不稳定,因此预期报酬可能无法实现。如果仅根据权益报酬率决定管理者的报酬,且预期报酬率真的实现了,那么S部门的管理者将会比A部门的管理者获得更多的奖金,尽管A部门由于风险较低,实际上可能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次,权益报酬率不考虑投入资本的规模。假设某公司对B项目投资100美元,权益报酬率50%,对D项目投资100万美元,权益报酬率为40%,两个项目的风险相当,投资报酬率都超过资本成本。如果仅从权益报酬率来讲,项目B权益报酬率较高,但它的规模太小,对股东财富的增加几乎没有,而项目D虽然权益报酬率较低,却能大大地增加股东财富。

再次,假设你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管理者,公司以权益报酬率为评价绩效的唯一指标,而且根据权益报酬率决定你的奖金。到年底,你这个部门的权益报酬率为45%。现在,有一个大项目,风险较低,权益报酬率估计有35%,远远高于所需资金的成本。即使这个项目有利可图,你也不愿意投资,因为那会降低你这个部门的权益报酬率,进而导致你年底的奖金可能会减少,把优秀项目投资放弃,从而使股东利益受到损害。

最后,权益报酬率只是对经营管理者已经取得的业绩进行评价,而没有对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合理的估计。业绩评价从本质上讲是性的,权益报酬率只能用来激励经营管理者有效地管理现有资产,而无法激励其积极寻找价值创造的投资,这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不相一致。

权益报酬率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应该将项目报酬、项目风险、项目规模和未来价值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考虑项目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因为权益报酬率只关注报酬率,权益报酬率的上升有时可能与增加股东财富相悖。既然权益报酬率客观存在这些问题,如何规避它以提高权益报酬率的分析质量就尤为重要了。经济附加值指标可以克服用权益报酬率作为衡量绩效的唯一指标所带来的问题。

二、经济附加值及其与权益报酬率的关系

经济附加值概念是由美国Stem Stewart咨询公司提出并推广的,也是西方财务学中最常用的概念,其渊源是诺贝尔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有了这个概念,管理者可以评价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是否增加了股东价值,而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它找出价值呈上升趋势的股票。我们知道在权益报酬率时,净收益是只扣除负债资本的成本而没有扣除股东权益的成本,管理者经常把权益资本当成是免费资本,因此,从经济意义上讲,净收益是夸大了公司真实的收益,而经济附加值能克服传统的这个缺点。

经济附加值=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经营资本成本

=息税前利润×(1—公司税率)—投资者提供的经营资本总额×税后资本成本率

从经济附加值计算办法可知,经济附加值实质是资本的净现金报酬率,在计算经济附加值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投资者提供的经营资本总额是公司用于获得经营资产净额的带息负债加上优先股和普通股权益。显然,经济附加值代表扣除所有成本(包括权益成本)后剩余价值,而计算会计利润时并没有考虑权益成本。权益是有成本的,因为股东提供的资金本可以用于其他地方并获得回报,股东放弃这个机会而将资金投入公司,他们从同等风险的其他投资中可能获得的回报就代表权益资本的成本。这种成本是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但它确实存在。二是在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并不加回折旧,尽管折旧无须付现,但它是一种成本,因此计算净收益和经济附加值时要扣除。在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必须假定固定资产的实际经济损耗与会计、税法要求的折旧相等,否则就必须进行调整,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经济附加值。

某公司经济附加值(单位:万元)

2001年

2000年

息税前利润

283.8

263.0

税率

40%

40%

税后经营净利润

170.3

157.8

投资者提供的经营资本总额

1800

1520

税后资本成本率

10%

10%

税后资本成本额

180

156

经济附加值

-9.7

1.2

2000年公司经济附加值是正数,2001年为负数,经营收益上升了,经济附加值下降了,这主要是因为资本增长幅度大于经营收益增长幅度,增加资本的成本拉低了经济附加值。究其原因是经济附加值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成本,而净收益不考虑。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附加值和权益报酬率的关系,让我们以ABC公司的资料为例。ABC公司投资者提供的营运资本是100,000美元,其中长期负债和普通股各占50%。长期负债的利率为10%,适用所得税率40%,税后的债务资本成本只有6%,股东将资金投资于和ABC公司风险相当的其他公司时可能获得的报酬率为14%,则ABC公司全部资本的成本为10%(0.5×6%+0.5×14%=10%),因此,ABC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000万美元(0.1×100,000=10000)。现在我们再看一下ABC公司的损益表,它的息税前利润为20,000美元,利息费用为5,000美元(0.1×50000=5,000),应税收益为15,000美元(20000-5000=15000)。所得税费用为6,000美元(0.4×15000=6000),因此公司净收益为9,000美元,权益报酬率为18%(9000÷5000=18%)。

那么18%的权益报酬率是否真正地反映了权益资本投资的回报呢?以权益报酬率为纲领性指标的杜邦分析法本身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经济附加值指标能够揭示这一问题。

经济附加值=息税前利润×(1-公司所得税率)-公司营运资本总额×税后资本成本

=20,000×(1-0.4)-100,000×0.1

=2,000美元

这就意味着股东投资于ABC公司的股票,比投资于其他风险相当的股票,可以获得2,000美元的报酬。经济附加值小于权益报酬率中的净收益的原因就是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态度不同,由于权益资本成本的存在使两者相差7,000美元,对于投资者来讲,更关注经济附加值而不是净收益。所以,采用经济附加值比权益报酬率更能准确地说明投入资本的回报情况。其实,经济附加值与权益报酬率之间是可以相互换算的。

经济附加值=净收益-权益资本×权益资本成本率

=9,000-5,000×0.14

=2,000美元

这与前面计算的经济附加值是相同的。

经济附加值=权益资本×(净收益/权益资本-权益资本成本率)

=权益资本×(权益报酬率-权益资本成本率)

从中清楚地看到,经济附加值由三个因素决定:报酬率,用权益报酬率反映;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风险因素;还有规模,以使用的权益资本金额来衡量。这三个因素与股东价值最大化所取决的风险、报酬和投入资本金额是一致的,所以,必须用经济附加值指标对以权益报酬率为主要指标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修正。三、附加值对以权益报酬率为主要业绩评价指标的修正

我们知道,良好的业绩评价指标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能够在部门一级进行,并由此为部门经理提供标杆瞄准;二是评价指标应当是流量指标而不是存量指标,并由此可用于按照时期进行的业绩评价;三是能够激励管理层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以权益报酬率为纲领的指标体系只满足前二个条件,经济附加值指标具备全部三个条件。

首先,经济附加值指标与其他指标不同,如果税后净利润、投入资本和资本成本已知,在上经济附加值能够为任何经营单位进行计算,包括分支机构、产品生产线、不同地域的部门等等。因此,经济附加值可以在部门层次上实现更多的市场价值;其次,由于经济附加值是对利润的度量,而从定义出发利润指标都是流动性指标,因此,经济附加值本身是一个流量指标;第三,经济附加值能更好地激励管理层。与传统的利润相比,最主要的差异是经济附加值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它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经济附加值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一个要赚取经济学上的“租金”,即投资的超额回报,收入不仅要能够充分地补偿所有的经营成本费用,而且要能够充分地补偿所有的资本成本,包括权益资本的成本。没有对经济利润的期望,就不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而作为权益报酬率所使用的净利润是会计利润而不是经济附加值,会出现前面所述的。

如何通过经济附加值的计算来修正以权益报酬率为业绩评价指标所存在的缺陷,更好地激励管理层,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是经济附加值指标的意义所在。我们知道,经济附加值=息税前利润×(1—公司税率)—投资者提供的经营资本总额×税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也可以换算成:经济附加值=(资产净利润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总额。从公式可知,公司可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经济附加值,进而对以权益报酬率为主要业绩评价指标作出修正。

一是提高现有资产的回报率。如果资产净利润率提高,而其他因素不变,经济附加值得到提高;二是增加利润。当一项投资被期望带来高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时,价值被创造;三是剥离价值毁损的资产。当一项业务或一个部门被出售或关闭时,投入资本减少,但如果减少的资本被资产净利润的提高所补偿,经济附加值同样会提高;四是延长资产净利润率高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时期,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时期越长,越能获得更多的超额回报;五是降低资本成本率。通过对资本成本与资本规模的比较,确定合理的资本规模和成本水平,从而使经济附加值达到最大化;六是增加财务杠杆。大多数经营管理者天生的倾向于使用低杠杆,也就意味着他们过多地依赖权益融资,而债务融资不足。经济附加值可以改变这种倾向,因为当经营管理者需要支付资本成本,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来设计资本结构以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杠杆高的公司,采用的负债融资多,负债融资多,固定支付的利息费用多,财务杠杆的作用就大,经济附加值就高。

公司经济指标篇11

一、 引言

在债券市场上,企业债的收益率和同期限国债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它是对投资者投资企业债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的补偿。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债收益率的研究一般是从该差异做分析,认为企业债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可能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违约风险因素,因为企业债和国债相比有较高的信用违约风险,并且级别越低的企业债,其收益率也越高;第二,税收因素,因为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而投资企业债取得的利息收入通常需要征税,因此企业债需要比国债高出一部分利差作为对利息征税的补偿;第三,流动性因素,因为企业债与国债相比交易成本较高,流动性相对较差,对流动性需要做出一定的补偿。本文重点从第一方面对企业债的收益率进行研究分析。

一些学者使用预期违约损失来度量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因素,如Elton等(2001)利用Moody和S&P提供的一年期评级转移概率矩阵和Altman和Kishore(1998)提供的不同级别的常数违约回收率,认为预期违约损失不能很好的度量企业债的违约风险。而另外一些学者使用信用违约互换(CDS)的价差来度量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如Longstaff等(2005)基于简约化模型得出结论,认为信用违约风险是信用利差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注意到,Elton等(2001) 在计算预期违约损失时,使用评级机构给出的长期转移概率矩阵,与回收率一样,他们都是基于历史一段时间的常数估计值,无法进行动态调整(比如以月度为单位滚动调整),这样就很难反映出来信用违约风险的动态特征。国内关于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因素研究起步较晚(例如孙克和冯宗宪,孙燃,李岚和杨长志,戴国强和孙新宝,齐天翔等),大部分研究仅考虑从宏观经济因素角度去解释企业债的信用利差,并未重点考虑违约风险因素对企业债收益率的影响,这与难以获得我国企业债券合理的违约率数据有关。因此,是否可以找到更加合理、可以动态调整的违约风险因素度量指标,利用该指标对我国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进行分析,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构造度量经济体信用风险水平的CVI指标和选取宏观经济变量指标,运用“回归和时间序列ARMA组合”模型,对我国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建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来共同分析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可以得到统计上显著并且经济意义合理的模型(例如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升高,则未来企业债的收益率会上升;若经济环境出现恶化,则未来企业债的收益率会降低等)。该组合模型有较高的数据拟合和预测能力,可以用于预测不同级别不同期限企业债未来的收益率水平。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公司违约概率的远期强度模型的理论介绍和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的构建,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无担保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因素研究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语。

二、 违约概率的远期强度模型和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的构建

1. 违约概率的决定变量。上市公司违约概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变量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也有公司自身财务报表信息和资本市场信息的影响,比如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若公司当前利润率水平升高,则公司未来出现违约的可能性降低。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两个宏观经济共同变量:

主要股票指数回报:上证综指过去一年的收益率,用来衡量资本市场的收益情况;

利率水平:人民币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用来衡量货币市场的资金成本水平;

十个公司特质变量:

分别考虑公司六个方面的特征:

①波动调整的杠杆水平,即在考虑公司价值波动的情况下,公司价值对公司负债的一种覆盖水平(用违约距离DTD度量,详细内容参见Duan等(2011));

②流动性水平:, 记作:CASH/TA,用来衡量公司短期资金的流动性;

③利润水平:,记作:NI/TA,用来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④公司市值的相对规模:

log

,记作:SIZE,用来衡量公司在市场上所处地位,若该值越大,则说明公司相对规模越大;

以上四个方面特征从均值(Level)和趋势值(Trend)两方面进行刻画,均值指的是每个特征指标过去一年的平均值,趋势值指的是当前数值与过去一年平均值的差值,Duan et al.(2011)指出,使用均值和趋势值可以显著地改善模型在短期内的违约概率预测能力。

⑤公司未来成长机会:,记作:M/B,用来衡量公司市值相对于总资产的规模,若该值越小,则说明公司未来有很大的成长机会;

⑥异质性的波动水平:用过去一年的公司市值月收益率对上证指数的月收益率进行回归,定义该回归残差的标准差为公司的异质性的波动水平,记作:SIGMA,用来衡量公司收益率偏离上证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水平。

2. 违约概率的计算和未知参数的估计方法。假设当前时刻为mΔt,在任意时间间隔Δt内,公司可能处于违约(Default)、其他形式退出(Other Exit)和存活(Survival)三种状态中的一种,则违约概率建立在之前所有时刻该公司都存活的基础上,为一个条件概率,它会同时受到宏观经济变量和公司自身特质变量的影响。

根据违约强度模型的设定,可以得出条件违约概率为:

pi(m,n)=1-exp(-Δt·Hi(m,n))(1)

其中Hi(m,n)为该公司在当前时刻的远期违约强度,并且满足:

Hi(m,n)=exp(β(n-m)·Yi(m))(2)

其中β为待估系数向量,Yi(m)为违约概率的各种决定变量(宏观经济变量和公司特质变量)当前时刻的值。

同理,可以得到其他形式退出的公司的条件违约概率。因此,在给定当前时刻mΔt,公司i的违约发生在从当前时刻到未来时刻nΔt之间的概率为:

probt=mΔt[m

1-exp(-Δt·Hi(m,k))×exp-Δt

Hi(m,j)+

i(m,j)(3)

上述公式(3)将用来计算公司个体在不同期限的远期违约概率。

对于公司违约概率计算(3)中的未知参数向量β和β,我们采用Duan等(2011)的拟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对于一个期限的待估参数(包括常数项)有2×(1+2+10)=26个,而总共期限为24期,若将所有待估参数一起估计的话总共有26*24个参数,运算量会非常大,对样本个数要求也会很高。因此需要对违约部分和其他退出部分的未知参数向量β和β分别进行估计,以降低估计未知参数向量的维数。通过分拆整个估计过程,可以转换为对13个参数进行估计,估计2*24遍即可,极大的提高模型的参数估计效率。使用Matlab中的Fmincon函数进行有约束的最大化问题求解,即可得到待估参数的拟极大似然估计值,用来计算公司在未来各个不同期限下的远期违约概率。

3. 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的构建。在得到经济内所有上市公司的未来各期违约概率之后,我们可以对所有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赋予一定的权重,得到整个经济体的信用风险的度量指标CVI。一般的,可以构造如下三种指标:

(a)市值权重的CVI (即CVIvw):以上市公司的市值作为权重,对所有公司的违约概率加权加总;

(b)相等权重的CVI (即CVIew):对所有公司的违约概率赋予相同的权重加总;

(c)尾部CVI(即CVItail):选取所有公司中违约概率最高的5%分位数作为最具有波动性的公司违约概率度量。

更进一步,经济体的信用风险指标CVI可以作为整个经济体经济衰退的前沿指标(如图1所示),灰色区间为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定义的美国经济衰退期,红色线为标准普尔指数(S&P500),蓝色线为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为例得到的经济体违约概率(尾部CVI),用来衡量整个美国经济体信用风险水平。可以看出,该指标在2000年和2008年均出现大幅上升,可以很好的对美国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做出预测。

对所有上市公司的远期违约概率赋予权重,使用单一指标CVI来衡量整个经济体未来的信用风险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投资者或决策者可以参考该指标对未来经济体信用水平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可以更好地提供相应对策来面对经济体信用状况变化情况。同时,当前国际市场上并没有这样一个合适的指标对经济体未来的信用风险水平做出预测,该指标作为首次尝试,也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因此,我们考虑用它来刻画我国债券市场上不同级别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因素,使用该指标是合理而且可行的。

三、 对我国无担保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因素研究

综合运用第二部分构造得到的度量经济体信用风险水平的指标CVI和宏观经济指标,考虑对不同级别的无担保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变量的选取和时间序列自相关性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模型的待估参数不显著,因此考虑对我国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运用“回归和时间序列ARMA组合”模型建模,可以很好的消除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对宏观经济变量,我们初步选择了CPI、PMI、出口同比增速、 同比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Shibor等指标,通过使用上述模型逐步测试,排除在统计上不显著的指标,最终确定选择“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作为宏观经济指标,与信用风险指标CVI共同对无担保企业债收益率做建模。

本部分以十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为例建模,其他级别和其他期限同理可得。研究数据为我国中债到期收益率中无担保企业债收益率的月度均值,CVI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相等权重的远期违约概率加总,INVESTMENT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所有变量选取的时间范围从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数据来源为Wind金融终端、中国债券信息网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风险管理研究所网站。

1. 对十年期AAA级无担保企业债收益率建模。对于十年期AAA级无担保企业债收益率建模,回归方程为:

AAA_TEN_YIELDt=5.731INVESTMENTt-1-0.371CVIt-1+

(0.3012) (0.1653)

0.793ut-1+vt

(0.092)

R2=0.77,T=46,括号里为待估参数的标准差,所有估计参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显著,模型拟合程度较高。

上式也可改写为滞后一阶的动态方程:

AAA_TEN_YIELDt=5.731INVESTMENTt-1-0.371CVIt-1+0.793(AAA_TEN_YIELDt-1-5.731INVESTMENTt-2+0.371CVIt-2)+vt

由上式可见,当期的十年期AAA级无担保企业债收益率不仅取决于前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和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也取决于前一期的十年期同级别企业债收益率水平和前两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和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从经济角度看,若前一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升高,预示着未来的经济可能向好,于是投资者可能会降低对债券市场的投资,导致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水平升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前的系数为正;若前一期信用风险指标CVI升高,预示着未来的经济环境恶化,于是投资者可能会加大对债券市场的投资,导致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降低,因此信用风险指标CVI前的系数为负。

若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前一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增加1%时,当期十年期AAA级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会升高5.731个基点;前一期期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增加一个基点时,当期十年期AAA级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会降低0.371个基点。

2. 模型残差检验。该组合模型的特征根的倒数落在单位元内部(图2(左)),显示出该自回归模型残差为平稳时间序列。同时,模型残差的自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图2(右))不存在明显的拖尾,统计量 ,小于临界值 ,显示出模型的残差部分已经没有自相关性存在,因此对残差建立上述自回归模型是合理的。

通过建立上述的回归与时间序列ARMA组合模型(对残差建立一阶自回归模型),可以有效消除经济变量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特征,使得模型更加合理和准确。

3. 模型的预测能力。用上述模型得到的收益率拟合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如图3所示,其中红线空心圆为实际数据,绿线实心圆为模型拟合得到的数据,蓝色折线为估计残差,可以看出该模型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预测数据可以反映出实际数据整体上的变化趋势。

进一步,考虑使用样本外预测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我们使用上述模型来样本外预测十年期AAA级企业债2012年8月份的月均收益率水平(bp):

AAA_TEN_YIELD预测Aug=5.731INVESTMENTJuly-

0.371CVIJuly+0.793(AAA_TEN_YIELDJuly-5.731INVESTMENTJuly+0.371CVIJuly)=522.58

模型的预测中值为522.58,一个标准差的预测区间为:

[522.58-21.76,522.58+21.76]=[522.82,544.34]

而十年期AAA级企业债在8月份的月均收益率实际水平为540.07,与预测中值的相对误差为:

×

100%≈3.24%

由此可见,该模型对十年期AAA级企业债该月的月均收益率水平预测程度较好,相对误差仅(下转第90页)为3.24%。

综上所述,我们对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运用“回归和时间序列ARMA组合”模型来建模,可以得到上述显著的估计结果,并且该组合模型有较高的数据拟合和预测能力,可以对十年期AAA级无担保企业债的违约风险因素做出合理解释。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信用违约风险的角度分析无担保企业债,通过构造度量经济体信用风险水平的CVI指标和选取适当的宏观经济变量指标,运用“回归和时间序列ARMA组合”模型,对我国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建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经济体信用风险指标CVI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来共同分析无担保企业债的收益率,可以得到统计上显著并且经济意义合理的模型(例如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升高,则未来企业债的收益率会上升;若经济环境出现恶化,则未来企业债的收益率会降低等)。该组合模型有较高的数据拟合和预测能力,可以用于预测企业债未来的收益率水平。

从实务角度看,当我们得到当月的宏观经济变量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等)和信用风险指标CVI后,可以考虑运用本文的模型对下个月的不同级别不同期限的无担保企业债月均收益率做出预测,研究结果对无担保企业债的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注释:

①本文作为学术研究探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学术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参考文献:

1. 孙克,冯宗宪.“企业债信用价差之谜的最新研究与未来发展”.证券市场导报,2007,(1):73-77.

2. 张燃.“信用价差变化的决定因素——一个宏观视角”.当代财经,2008,(9):62-83.

3. 李岚,杨长志.“基于面板数据的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8):73-77.

4. 戴国强,孙新宝.“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财经研究,2011,(12):61-71.

公司经济指标篇12

EVA即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的简称,这个名词是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创始人于1990年首先公开提出的,并于1991年创立了EVA绩效评价系统。EVA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手段,刷新了传统的“盈利”理念。莫迪利亚尼1958年至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中指出EVA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EVA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并逐渐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衡量标准。

一、EVA的应用现状及内涵

EVA指标在美国推广最早也最迅速。以可口可乐、AT&T等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衡量业绩的指标引入公司的内部管理之中,并将经济增加值指标最大化作为公司目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这些公司的示范效应下,许多大公司也相继引入了经济增加值指标。目前,经济增加值已成为美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富有竞争力的资本运作绩效评价指标。许多公司声称采用经济增加值后价值迅速增长。麦肯锡、毕马威等公司也提供经济增加值咨询服务。经济增加值还受到高盛、CS第一波士顿等投资银行的分析家和基金经理的欢迎。2000年,经济增加值的创始人在中国设立了思腾思特(中国)公司,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经济增加值,并先后了2001年、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毁灭排行榜》,计算中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并进行排名,国资委2005年7月提出,拟在对央企的业绩考核体系中引入经济增加值概念。

EVA是公司经过调整后的税后营业净利润(NOPAT)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定义为:EVA=NOPAT-TC×WACC。式中,NOPAT是调整后的税后营业净利润,TC是企业的全部资本总额(包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WACC是企业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EVA>0即EVA值为正时,说明企业创造了财富;EVA<0,则说明企业毁坏了财富;EVA=0,则说明企业只获得了金融市场的一般预期,刚好补偿了资本成本。

二、EVA指标的优点

EVA指标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迅速得到推广与应用,就必然具有传统评价指标所不具有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EVA指标是更为准确的衡量企业业绩的方法

EVA指标对传统盈余指标的重要革新有两点:(1)扣除了股东投入资本的成本;(2)对传统会计程序进行了多项调整。其中,资本成本是EVA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传统的会计利润等指标条件下,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但是,这种“盈利”大多数都是在仅仅考虑了债务成本却忽视了股权成本这样的指标体系下获得的结论,表现在会计报表上,投资者的股权资本投入对公司来说是无成本的。因此按照传统的指标进行衡量企业业绩是盈利的,但实际上许多公司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这些公司的所得利润是小于包括股权成本在内的全部资本成本的。而EVA则认为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投资的收益率,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其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因此,EVA这一指标才真正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

(二)EVA指标最大限度地剔除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降低了人为操作利润的可能性

传统的会计指标的计算基本上都是依照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的,但财务报告的编制是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如GAAP)编制的,而会计准则及其采用的会计方法又存在着本身的缺陷,如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的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权责发生制对收入、费用的确认、计量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会计准则对智力和人力资本的确认和计量上还缺乏可操作的规则;另外,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较多,会计方法本身对当期收益的影响等;再加上会计报表编制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对会计准则的滥用、扭曲和操纵,极易导致标准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数据失真,从而也导致财务指标的可信度大大降低。而EVA指标是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之后进行计算的,因此以其作为企业业绩的评价指标则更为客观准确。

(三)在决策过程中运用EVA指标的原则

EVA衡量指标,帮助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运用两条基本财务原则:第一条原则,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必须是最大程度地增加股东财富。第二条原则,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本的预期程度。企业经营者在做出决策时要严格遵循这两条原则以达到真正为股东增加财富的目的。

三、EVA指标的局限性

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尽管EVA方法相比其他绩效评估方法,特别是较之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有很多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绩效评估工具的一种创新与改善。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样,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局限。

(一)EVA指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仍仅具有强评价能力却无识别能力

EVA指标尽管较传统的指标具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但是它仍然是建立在公布的会计信息基础上的,在会计信息完全虚假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的。如2000年,Stern Stewart财务顾问公司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了EVA排名,银广夏名列最具财富创造的上市公司的第14位,但其造假事件的发生,《财经》杂志并对此曝光后,Stern Steward公司不得不承认银广夏“不是财富创造者”。

(二)采用直线法折旧时,EVA抑制公司成长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只有对特定地区(如东北地区)、特定企业(比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等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企业)才可以选用加速折旧方法,这样大多数企业则只能选用直线折旧法。在新资产使用初期,由于资本基础较大,资本成本较高,EVA偏低。随着折旧增加,资本基础逐渐变小,EVA成比例增长。这样,有着大量新投资的公司反而比旧资产较多的公司EVA低。这显然不能用来比较公司实际盈利能力。

(三)EVA指标的计算比较复杂,操作时有一定难度

计算上市公司的EVA值时,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有些数据无法从公开的财务信息中获得。EVA列举的主要调整项目中研究开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主要体现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具体详细数据外界人员一般无法获得。公司对外扩张、并购只有行为描述,而对获得的商誉数据在报表中无法获得。其他几个主要调整项目一般可从财务报表中获得相关信息。如果不对研究开发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进行调整,则会低估当期资本收益和资本投入,并且也难以防范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对于商誉,EVA认为其发挥效用的时期为未来所有的会计年度,需要公司未来的收益与之匹配,而且,商誉还可以被看作购买企业的一笔投资,公司必须为这笔投资创造相应的收益,所以,就需要对商誉进行调整,否则会高估EVA。由此看到,计算EVA指标所需要的众多的调整项目不仅受到资料的限制同时也增加了计算的难度。

(四)EVA指标仍然仅仅重视财务数据,而忽视非财务数据

EVA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正,完善以期达到更为客观而准确的对企业业绩进行衡量,但和大多数业绩评价指标一样,EVA指标仍然没有摆脱业绩评价的视野的局限,即仍然仅仅局限在财务数据上面,而对非财务数据未给予应有的考虑。

四、建立适应我国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EVA评价指标既有诸多优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要让其成为更加有效的业绩评价工具,就必须辅以其它的指标以克服自身的缺陷。

(一)重视现金流指标的应用

在传统的评价指标中更多的应用杜邦分析体系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高则说明企业整体状况好,反之则较差。但是,其最明显的缺陷是企业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操作以提高这一比率,比如适当增加负债,提高权益乘数,增加账面收入,降低成本费用等等都可以达到提高这一比率的目的。EVA指标经过一些必要的调整之后与之相比人为操作利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但其与上述指标有一共同点,就是其计算的最基本依据都是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其信息的客观性较低,虚假程度较高。而现金流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其业绩的真实性,因此EVA评价指标结合现金流指标使用,识别企业操纵利润的能力应该会大大提高。

(二)修改折旧计划,强调使用期末的折旧方法

对于使用EVA评价指标的企业允许修改折旧计划,将过去强调使用初期或使用期间平均化的折旧方法改为强调使用期末,如采取年金折旧法,从而克服不平滑资本成本的影响,避免因资产处于不同使用阶段而影响EVA值。

(三)应用平衡记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

应用平衡记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以补充EVA评价指标仅仅重视财务数据这一缺陷。比如在顾客方面。平衡记分卡对顾客方面的计量主要针对为企业提供长期盈利能力的顾客群,既包括现有顾客,又包括潜在顾客。评价时主要衡量企业吸引和保持顾客的程度。因为企业只有努力提高顾客价值,才能吸引和保持顾客,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只有顾客满意,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成功,并增进企业全体员工及的利益。对于顾客的计量指标主要有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新顾客的获得、顾客盈利性和在目标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等。因此,通过EVA指标与平衡记分卡的有效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企业片面重视财务数据而忽视非财务数据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熊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EVA指标与传统指标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

2、杨,张华等.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2).

3、王圆圆.EVA不是业绩评价的万能药[J].经营管理者,2006(4).

4、杨明君.企业绩效评价新方法EVA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市场,2006(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