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体系建设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6 08:55:36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1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发生日益复杂化和频繁化,世界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强对应急管理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应急管理实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美国多年来一直深化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加强了突发事件预警与防范系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还在应急法制建设、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教育和培训等很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保障了全球领先的应急管理能力;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也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建立了较完善地紧急事态专业处置机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平台体系,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在国内,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安全预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一直自立于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应急管理专家宋英华博士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等相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成果,丰富并深化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领域的研究。虽然近年来国内已越来越重视高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但是,总体上讲,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整体能力不强,应急管理效率不高,目前国内外的应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已远远滞后于应急管理实际发展的需要,应急管理已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角度来研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一、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概述

1、应急管理过程论概述

应急管理过程论是关于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实施的应急预防、应急预警、应急决策与处置、事后恢复全过程行为的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过程包括应四大活动,囊括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

应急预防是防止、控制和消除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减少事故、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应急预警是在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高应对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的能力及其应急响应的效果;应急决策与处置是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期间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并有利于灾后恢复工作;事后恢复是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进一步改善的行动,事后恢复的目的是尽快创造人们生产、生活的物品,减轻灾害的损失。

2、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

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指的是为了给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科技支撑,全面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运用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手段,构建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科技体系、信息监控科技体系、决策指挥科技体系、紧急事态专业处置科技体系和事后恢复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组成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运用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应急管理流程划分为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通过四大科技支撑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有机运行,增强应急管理整体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要素构成

通过上述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由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见图2所示)。

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依次贯穿应急管理流程始终。其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是有效支撑并增强应急管理预防能力,提升应急管理预防效率的科技基础,并为应急预警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防科技支撑;应急预警科技体系是实现应急管理预警能力高效实施的科技支撑,并为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警科技支撑;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决策、高效处置、迅速救援等一系列应急决策与处置活动的科技支撑,并为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决策与处置的科技支撑;事后恢复科技体系是实现科学高效实施事后恢复一系列活动的科技保障。通过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有效地运行,实现了高端先进科技技术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增加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将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分析

1、突发事件日益复杂性和国际化增加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有了国际化关联性,造成了突发事件发生的日益复杂,并连带有国际化因素,对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要求不断地加强高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应急管理能力,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性、国际化的突发事件之需要。

2、应急管理高效化增强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面对复杂性和国际化的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是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建设,而是侧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职能建设,就是说要不断提升应急管理高效化,以便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这就要不断运用高端科技,建设高端科技支撑体系来增强应急管理高效化,实现对复杂化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

3、应急管理科学性强化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除了要求应急管理高效化外,还要求要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就是说应急管理活动中的每个活动过程要求尽可能的实现科学化,尽量避免经验主义造成的应急管理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建设高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活动,在应急管理活动不断运用高端应急管理先进技术,努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实现应急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案三制”的保障下,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基本建成,有效地支撑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虽然,我们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技术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监测与控制体系,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系统不科学;应急预警科技体系不完善,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应急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不科学,应急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高端决策与处置技术支撑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缺失,造成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系统低效化;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端恢复技术支持和先进的善后处设备支撑,事后恢复能力不强。

四、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构建与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应用应急管理过程论,构建由科学高效的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如图3所示)支撑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1、建立与完善高效、综合的预防科技支撑体系

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应急技术与管理综合研究基地和各类突发事件专业研究中心,加强预测分析模型、方法与预防技术的研究,并将技术研究成果运用于预防活动中,增强预防活动科技支撑程度;要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培训;要建设以应急信息平台,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预防监控科技支撑体系;要运用风管理管理理论,建设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支撑系统。

2、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预警科技体系

要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综合系统、重大事故灾难灾害隐患源监测预警体系、和金融风险等社会安全事件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工程的反恐体系等重点紧急事态领域的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增加监测点密度和监测覆盖面,改进和提高监测预警与防范技术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完成网络化的风险隐患自动识别与排查,构建综合预警系统,提高各类紧急事态预警防范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汇总和研判机制,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预警信息共享,提高对预警的反应能力;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重点完善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报警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信息手段建设。要建立立体化的突发事件监测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

3、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

要培养决策指挥专业人才,提升政府和各专业职能部门的决策指挥能力;要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职守应急、信息集成、事态跟踪、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功能;要以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为主体,整合现有专业救助力量,研究建立复合型、多功能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以及队伍组织运作体制、应急处置协同机制等,完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装备体系,健全队伍人员的培训机制与模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助队伍;要建立易管理、易扩展、可控性强、安全性强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信息数据库;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综合应急技术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建设、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4、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事后恢复科技体系

要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等技术对灾后损失开展图像化绘制工作,为决策层提供第一手真实灾后损失的图像;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科学高效的灾后评估技术系统,加强对灾后损失的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要在科学的处理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灾后救援、处理、恢复等各项工作;要通过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强与大众社会权威媒体良好合作关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要运用先进的公共医学卫生技术,对个人开展心理援助,弥补灾害对人性造成的心理创伤。

五、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突发期”,突发事件发生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加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运用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宋英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庄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2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3

一、以基础性学习制度为牵引,导航学风建设规范化

1)“三级”考勤制度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任务,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是对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学院学生课堂出勤制度》、《学院课堂秩序规范管理制度》。

试行班级互查、学生会干部常查、院学风督导小组抽查的三级考勤制度,以班级互查和学生会干部常查为主,院学风督导小组抽查为辅,多管齐下,形成工作合力。依照学院所制定的《本科生课堂考勤实施办法》,学院制定课堂考核表,各班学习委员进行课堂考核表的填写并由各任课教师签字确认,学院定期汇总公示课堂考勤情况并公示,做到奖优批劣、促进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做到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跟进与完善,不断从学风建设的小细节小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大一学生自习制度

严抓大一学生自习的纪律,加强自习出勤的考核。一部分同学自控能力差,进了大学后就放松自我,导致学业不能顺利完成,为保证学院良好学风建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大一年级早自习模式,成立学业兴趣小组,制定与之适应的考勤制度,严格考核学生出勤,定期进行考核表整理与总结,切实开展批评与奖励制度,对表现优秀的班级进行公示并记入班级评优。大一年级成立学风自制委员会,负责协助老师做好学风建设工作。

二、以扶学风制度为纽带,推进学风建设特色化

1)“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制度

按照“强基础、重过程”的学风建设总体要求,学风建设应当从大一的学生做起。由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不了解,对前途感到迷茫,在生活上需要更多的帮助,继承学长关怀计划取得的成功经验,学院继续完善帮扶制度,定期整理帮扶教育管理档案,每月整理帮扶总结,切实开展帮扶活动,做到帮扶者用心,被帮扶者舒心,令各年级学生在感恩的过程中共同学习与成长。

2)学习困难生“3+1”帮扶制度

实施《学习困难生“3+1”帮扶教育实施办法》,由辅导员、学生本人、学习委员三方参与,通过确定学习困难生、结对子双方自由选择、学生会学习部集中检查指导等一系列办法的有效实施,切实保证帮困工作质量。

3)班导师助理制度

从高年级中选拔优秀学长,为每个学生班级配备一名班导师助理,制定了班导师助理职责、选拔任用制度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三、以内隐性学风制度为抓手,促成学风建设体系化

1)督导制度

学院建立院级学风督导组,聘请督导专员定期按计划对课堂、自习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学习情况进行督导,对学院学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年级建立学风督导组,负责学风状况的检查、督促、纠正;各班级设立督导班委,由学生选举产生督导员,负责本班级的学风状况的自查自纠。督导组每月出具学风督导报告,对下一阶段的学风建设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2)辅导员监管制度

(1)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

深入课堂了解学生情况是最直接的方式,为有效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全面提升学生出勤率,辅导员每学期每节专业必修课应听课两次及以上,每月应对每节必修课进行至少一次的抽查点名,切实了解学生课堂情况,并认真《电信学院辅导员深入课堂情况记录表》,学办于每周一进行汇总。

(2)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

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除学校教育外,还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学校、各院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也从家长那里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不在校期间的情况,便于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共同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期末考试之后(寒暑假期间),辅导员依照教学秘书提供的成绩单,对专业课不及格科目2门以上的学生家长联系,汇报学生情况,提醒督促复习;每学期初成绩分析后,各年级辅导员应在两周内与学籍处理、学业警告、成绩下滑严重的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对于经常上网的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家长要及时做好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使学生不要沉溺于虚拟的网络,及时告知家长;旷课严重及受处分等违纪情况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按相关程序要求及时通报家长;在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时,应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认真填写《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手册》,每月底学办进行汇总。

3)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监管制度

学生干部是学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学院要求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求学生党员努力做到“五个一”,即:一个党小组建好一个班,一个党员带好一个宿舍,一名党员帮助一名困难学生。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按照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纲要中对烟草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但对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成,以及体系中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明确阐述。

2011-2012年,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处成立了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课题组,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进行了研究,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路径、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战略和重点领域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和规章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这些成果和规章制度在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探索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研究素材。

一、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

科技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结构性基础上,为达到技术的创造、扩散与利用,在每个特定科技领域中的组织或经济个体所形成的网络关系[1]。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五个子系统[2]。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8个要素[3]。

从全国的普遍情况来看,烟草行业工商管理分开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集中在开展烟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的研究上,烟草信息化建设、卷烟流通领域、烟草专卖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项目偏少。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来看,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项目开发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还明显不足[4]。

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了知识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是以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为引领,以科技项目带动科技创新工作并规范管理,从而使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有目标地开展。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制度建设、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等。

从内容上来说,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机制创新三个主要方面又包括了不同的领域。技术创新分为烟草农业科技领域、烟草商业科技领域、专卖技术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领域、烟草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分为烟草营销管理创新,烟草销售供应链管理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科技人才库和专家库建设等。

二、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定范围内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组织与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人才构成的开放网络,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和进行新的创新、传播与应用。科技创新体系在组成和功能上有部分交叉,通过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和科技创新机制的调节,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体系内的组织与机构、科研力量、科技人员、资源信息、科研经费等要素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定位是否准确、层次是否清晰、功效是否互补以及整体运作是否高效。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体系由多个要素的组合,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必须要形成有序的整体。体系中的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有效运行,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来说,涉及的相关部门众多,过程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衔接必须适度。因此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和过程。

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建构立制、争取资源、重落实、强管理、创氛围”的步骤逐步完善。注重虚实结合,重点加强了保障机制的建设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在路径选择上,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易后难,先简单后综合。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于同一职能部门可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先解决,对于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问题后解决;对于流程清晰的管理先优化,对于涉及对象的管理后优化。结合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要形成,重点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的完善和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形成有显性效应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创新氛围,推动整体建设的开展。实践表明,通过较为科学的制度构建和路径选择,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创新和知识成果保护最重要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知识产权的有无、多少以及质量的高低直接表现了科技创新的程度[5]。烟草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知识产权战略,从顶层设计上给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烟草知识产权战略中列举了烟草行业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原产地标志及植物新品种等。安徽烟草商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多种知识产权,如烟叶原产地、烟叶新品种、信息化建设中的计算机程序、客户管理中的商业秘密、营销和品牌建设中的创新方法、销售模式等等。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科研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的著作权。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中还规定,资助的科技项目,要求对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和申请的专利等相关科研成果标注由安徽烟草资助标志等。

知识产权工作包括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四个环节。知识产权创造是源泉,知识产权的管理是保障,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手段,知识产权的运用是目的。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是知识产权活动的三个核心环节,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这些环节,保障每个环节良好有序地运行。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结合项目的立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创新成果保护形式的选择与具体手段,研究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运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对烟叶新品种的开发与保护,烟草流通领域的服务商标设计、注册与管理方案,商标权保护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商业秘密的开发、管理与保护,电子烟务中的计算机程序的开发和保护,客户名单和渠道秘密的保护等等都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展定期监管活动,检测侵权行为,在系统内部、项目资助方与承担方、系统与消费者等之间建立知识产权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制定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

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逐步开展工作[6]。综合创新体系的自身特点,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的实证研究,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应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

(一)科研项目管理建设

科研项目管理包括了科研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建设,根据烟草商业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分析研究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创新管理的体系结构,可为今后制定科研管理规定及具体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层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促进科研项目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项目培养、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科技成果奖励等形式形成了一定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但要满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行业、提升竞争实力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构建评价机制,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激励机制在人才队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人才跟踪管理及后备科技人才管理,不断提高系统内部人才的素质,优化人才的成长及发展环境。

(三)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全面提高烟草商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是建设创新型烟草商业企业的重要内容,对建设世界一流烟草商业企业至关重要。应该有步骤,有方法,有目标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创新工作,形成烟草商业企业重科研、重创新、人人争创新的文化氛围。

(四)市场营销创新

作为流通组织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就是通过经营思想与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变革与重组以使组织创新得以巩固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技术创新成果得以推广和市场实现的根本前提,也是管理创新的前导。没有不断的市场营销创新就没有流通组织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谈不上在我国对国外烟草企业逐步放开市场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赢得市场竞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和不竭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烟草商业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核心动力,才能保证我国烟草商业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科技开发与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以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促进科技活动的计划管理和规范管理,逐步推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B.Carlsson,R .Stankiewicz.On the Nature, Function,and Com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1(1):93- 118.

[2] 何树全.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问题与思路[J].中国科技论坛,2005(3):64- 68.

[3] 李庆东.技术创新能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情报,2005(9):8- 13.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5

2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科技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产出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忍受淘汰旧事物的阵痛、承受创建新事物的投入,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传统的科技管理方法已经根深蒂固,尽管科技管理人员知道目前工作方法的种种弊端,但是改变固有的工作方法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然而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科技管理工作方式的改变也是时代需求。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时间、资金、人力的投入。平台的搭建无论是作为科研项目的成果,还是财政拨款直接建设,科研机构上级行政部门都需要为此投入资金,根据各科研机构科技管理工作需求的差异以及信息化水平要求的高地,投入资金的规模也不一而同。除此之外,构建科技管理信息综合平台需要前期调研、系统设计、调试运行、使用培训和后期维护,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平台构建技术人员、科研机构各级领导、专家和科技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时间和人力是一种无形的投入成本。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产出包括很多方面。随着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全面提高,科研机构的管理和监管大幅提升,实现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实施科研经费全程监督,便于科技信息汇总统计,利于领导监管决策。从而改善科研机构管理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提升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机构整体实力。

2.2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效用

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改善科技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跟踪科研信息的最新进展,科研机构领导可实时查阅本单位科研信息整体情况,实现了信息的动态管理,便于及时决策;通过科技管理信息平台,一方面加强了科研人员之间以及科技管理人员之间信息的交互,另外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科研信息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便于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向,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科技管理信息平台不仅便于搜集处理信息,更便于科研人员查询、发表信息,提供透明的交互平台,构建开放的科技管理体系。

3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构想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首先需要对科技管理业务进行抽象,然后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将抽象的科技管理业务重新展现,并且在构建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优化科技管理实际业务,打造一个集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梳理业务,找出科研机构共有的科技管理业务,结合本科研机构的实际业务需求,搭建一个集合多个子系统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如下4个子系统:

3.1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科研项目是每个科研机构的命脉,管理好科研项目,既可以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多出成果,也可以促进科研机构的长远发展。每个科研项目通常都会经历申请、立项、拨款、研究、验收、鉴定和申报成果等过程,涉及科研机构各个部门的职能[3]。只有各职能部门与项目组之间信息交流通畅,才能保证上述科研过程的稳步进行。该子系统对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拨款、研究、验收、鉴定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对科研机构每个科研项目进行编号,项目组人员将项目进展情况实时录入系统,构建一个科研机构科技项目动态数据库。系统根据项目前期预期与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向项目组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发出通知,便于各部门对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组成员与科技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现高效沟通,最终实现科研项目的自动化管理。

3.2科技成果管理系统

科技成果是科研机构科技工作产出的总称,包含科技奖励、鉴定结果、、软件著作权、行业标准、成果专利等等。面对数量庞大且各具特点的科研成果,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此科技成果管理系统涵盖科研机构所有科研成果的成果类型、获取时间、获得人员、对应项目等信息,根据不同成果类型,获取不同信息内容。实现对科研成果的自动分类、分析统计等功能,实现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

3.3研究生管理系统

国内很多科研机构还承担着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研究生管理细致且复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涉及研究生信息、研究生导师信息、研究生培养环节各项工作以及研究生培养信息管理等。针对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以上特点,本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研究生信息管理、研究生导师信息管理、研究生培养管理、研究生答辩管理、研究生培养信息管理等功能。其中研究生培养管理又分研究生开题、中期管理。系统包含的范围广、内容细,需要梳理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内容,探寻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搭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管理信息子系统。

3.4外事管理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国内科研机构与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走出去”探索本领域最新科研动态,“引进来”获取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对外合作已经成为国内科研机构打破固有格局,寻求重大突破的切入点。外事工作也越来越多得收到重视。外事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本科研机构外事信息的构建、管理、分析工作。需要科研机构项目组成员与外事管理人员合作,搭建本机构外事信息数据库,便于外事信息资料的查找、分析和利用。起到对本机构外事工作的辅助作用。、随着发展,科研工作也在实时变化,科技管理工作必须及时满足科研工作变化带来的新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便于修改和更新,以便适应科技管理工作变化的动态需求。

4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确定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范围可大可小、程度可深可浅、时间可长可短。不同科研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目标,长期也好,短期也罢,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科研机构需要经过充分调研确定通过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达到的预期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阶段性目标,各个击破,最终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4.2科技管理信息化数据库的建设

完善系统的科技信息室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源头。不论是否开展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我们都需要加强对科研数据建设的重视。科研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不是所有数据信息都需要保存,根据科技管理对科技活动信息的需求,有取舍的保存这些数据信息,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信息数据库,为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4]。

4.3加强科技管理人员培训

科研机构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文化水平各不相同。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最终还是需要科技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具体操作人员的总体知识构成也会影响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因此,在构建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需要对科技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管理方法等内容的学习,扩大科技管理人员知识储备,适应科技管理系统实际操作需求。

4.4适应科技管理信息化的科技管理模式和科技管理规章制度

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对传统科技管理带来改变,不论是内容、方法还是流程都会产生变化。针对科技管理系统带来的变化,对科技管理模式和科技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调整,以便于满足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提高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6

1.序言

目前在科技活动过程中,科技失信行为屡屡发生。这一方面浪费了有限的科技投入资源,加大了科技投入风险,另一方面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信用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信用缺失通常存在于科技项目立项、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项目实施、科研成果转让等整个过程中,剖析科技信用缺失现象,有利于全面治理社会信用缺失。

目前国内关于科技信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信用缺失现象的剖析、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规范科技信用制度和信息技术在科技信用中的应用四个方面。

2.科技信用缺失现象剖析

张明龙教授认为科技领域信用缺失,大多存在于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评估评审资料的失信现象,项目任务合同执行过程的失信现象,项目评审、鉴定过程的失信现象等。另外存在于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和转让的全过程。就研究过程来说 ,主要表现为学术论著、实验报告、技术文件和情报文献造假。就开发过程来说,主要表现为技术鉴定和经济评价做假。就转让过程来说,主要表现为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咨询中的失信行为 ,以及用假冒的高科技产品行骗,窃取别人的科技成果等。治理科技项目失信行为主要措施是,制定科技人员信用规范,建立信用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信用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构建失信行为惩戒机制[1] [2]。

王明明,朱军,赵宝元在界定科技信用内涵的基础上,从申报者、评价者、管理者三类立项主体出发,探讨了科技立项过程中的信用缺失现象,并应用行为博弈理论深入分析了科技失信的原因,进而提出防范科技主体失信的主要措施[3]。

刘志辉,唐五湘以科技活动区别于一般社会交易活动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究了科技活动中失信行为与现象出现的原因,得出科技计划管理部门与科技计划实施的相关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科技失信的深层次原因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4]。

徐婷婷,贺建军从分析科技评估相关行为主体的诚信行为与利益博弈关系入手,分析科技评估失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5]。

吴勇,朱卫东运用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在对科研失信行为等基本概念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深入系统的分析了基金项目负责人科研失信行为背后的制度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完善基金项目负责人科研信誉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以引导基金项目负责人的科研守信行为,约束其科研失信行为[6]。

3.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科技信用评价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内容之一,如何建立科技信用评价体系是我国目前科研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徐华教授从科技管理的特点出发,分析设计了科技管理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了其指标涵义和评价标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科技管理者的信用评价模型,提出了4级评价标准以及对应的物理意义[7]。从科技评估专家的特点出发,分析设计了科技评估专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科技评估专家的信用评价模型[8]。从科研活动的特点分析,设计了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了其指标涵义和评价标度。采用德尔菲法获取了指标权重,建立了科技人员的信用评价模型,设计并明确了7个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以及对应的物理意义[9]。

陈玉忠,高卿,钱玉民依据《关于在国家科技活动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在分析国际和国内科技信用评价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科技信用管理与科技信用评价的特点,创新性地从项目承担机构、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评审专家三类信用主体出发,研究并建立了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科技信用管理与评价工作,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0]。

4.规范科技信用制度

现阶段我国科技管理中与信用相关的管理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应加速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科技评估的信用管理制度是我国科技评估制度建设过程中亟待完善的配套制度。

张明龙教授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系统考察了我国科技信用制度的演变过程:从科学基金领域构筑阻挡不端行为的 “三道大坝”开始,到科技部牵头制定规范科技人员行为的政策法规,接着提出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进一步健全科研信用制度,加强科技信用管理,优化科技信用环境[11]。

蒋永真从高校科技信用管理的地位、原则、对象、内容、组织实施、评价与使用等方面阐述高校科技信用制度的内涵,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该项制度提出了七点思路[12]。

5.信息技术在科技信用中应用

刘燕妮将科技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技术实现结合起来,以探求建设高效、快捷、开发、共享的信息平台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关键环节,为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提供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13]。

张琼妮提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思想,方便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集成。详细介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并探讨信用评估体系的确立[14]。

针对科技信用缺失现象,应健全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信用制度,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是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在治理科技信用缺失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龙.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03

[2] 张明龙.审视科技信用缺失现象[J].科学管理研究,2004,04

[3] 王明明,朱军,赵宝元.科技项目立项中的信用缺失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5

[4] 刘志辉,唐五湘.信息不对称与科技信用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6,04

[5] 徐婷婷,贺建军.科技评估信用管理制度的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12

[6] 吴勇,朱卫东.基金项目负责人科研失信行为的制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12(25)

[7]徐华.科技管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5(27)

[8]徐华.科技评估专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9]徐华.基于科技人员的信用评价模型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

[10] 陈玉忠,高卿,钱玉民.基于科技人员的信用评价模型设计[J] .标准科学,2009,02

[11] 张明龙.我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纵向考察[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26)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7

1引言

有效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工程管理体系化建设,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工程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2.1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导致工程建设的规模也比一般国家要大。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属于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使用寿命普遍较短。据统计,我国建筑工程的平均寿命约为30年,而发达国家建筑的使用寿命约为70年[1]。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构建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利用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可以对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施工技术相关的活动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并保证施工安全。此外,工程技术管理体系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建筑工程有序的进行。

2.2建设工程公平性环境的需要

建筑工程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也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当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使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符合设计要求,但是由于工程建设的参建单位较多,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不同的利益主体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对于投资方来说,其目标是低投入高产出,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注重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承包商来说,其目标主要是实现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忽略施工质量和安全等。因此,为了克服的上述存在的矛盾,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技术管理,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环境的公平与和谐,进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3工程技术管理与管理技术的主要关系

3.1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技术是将科学知识和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改造自然的目的,工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工程技术的优化能更好地促进工程的进步。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现场技术管理、试验管理方案以及技术资料管理。(1)现场技术管理主要是在施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相关技术规范,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采取按工种定人、定岗、定质量的“三定”措施,做到一切工作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同时还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改,同时将技术交底的内容传达到各个施工班组,并协调各专业之间的技术质量问题。此外,组织技术骨干力量对本项目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2)试验管理方案主要是对所有的试验方法、试验手段等进行管理,做好各种试块、试件和材料的复验工作,并及时将试验资料交资料员整理。(3)技术资料管理主要是对施工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为日后竣工验收资料整理奠定基础。

3.2管理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关系

工程技术是管理技术的基础,同时管理技术又是工程技术的保障。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技术是施工的基础,没有施工技术,工程施工就无从谈起。但是工程的建设不能只靠技术,工程建设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因此,工程建设也是一种管理行为,通过管理使技术发挥作用,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科学,高效的管理能更好地促使建设目标的实现,把工程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实现总体目标。

3.3管理技术与工程技术需要创新

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另外,管理者不断地总结经验,更新管理发法,可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因此,二者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

4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化的意义

4.1现实意义

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化是对工程技术管理构成的要素进行系统化,对各个要素进行协调,从而实现整体目标。工程管理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管理理念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缺乏对工程技术管理系统化的建设,对工程技术缺乏宏观的控制。另外,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比较混乱,不能促进工程建设的发展,所以对工程管理中的制度和理念进行系统化整合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对提高建筑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2]。

4.2理论意义

工程技术管理的体系化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实践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工程技术管理系统化可以实现对材料更科学合理的归类和存档,使研究思路更加清晰和系统。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也是建筑领域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工程建设更加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化是对信息技术、建筑学、管理学等内容的综合整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工程管理研究人员的视野,当前,我国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化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其体系化研究是在工程管理理论领域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4.3工程技术管理系统的推广的重要性

在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化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制度、概念以及定义进行明确的划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使工程管理的可操作性更强,促使工程管理者树立管理理念,形成系统的管理思维,从而更好地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总体来说,加强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化建设,能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成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的标杆,同时,技术管理体系化建设能规范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行为,从而更好地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5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工程建筑水平并不落后,由于施工过程缺乏系统的管理,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工程技术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管理系统化的建立有利于工程建设更好的发展,帮助企业管理者树立管理理念,形成系统的管理思维,使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促进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战晓苏.作战实验工程的基本概念与体系构成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2(2):12-15.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8

遵循和贯彻高校科研管理的公平合理、支持重点、协调性和以人为本的四项基本原则,以科研服务为中心,以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为根本,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研管理制度、科研信息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大学科技园建设为目标,积极调整重立项疏管理、重成果轻转化、重纵向轻横向和重学科轻科研的四个倾向,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树立总体目标

1.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营造创新环境,促进原始创新。

2.建立科研管理和信息平台,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

3.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促进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5.建立和完善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6.逐步完成企业改革,优化科技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确定重点任务

在科研管理方面,坚持一个中心,二项改革,三项建设,四项调整,五项重点。

一个中心,即以科研服务为中心。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既是管理机构,又是服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科研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发扬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奉献勤业的精神。

二项改革,即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深化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机制,加强科研管理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符合科研人才成长的政策保障体系,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适应未来科技发展。

三项建设,即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的基础,科研信息平台建设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是确保高校的科研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和管理系统优化运作的保障。

四项调整,即调整重立项疏管理、重成果轻转化、重纵向轻横向和重学科轻科研倾向。加强科研过程管理,克服各级项目管理部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重立项、轻实施、疏管理”的现象;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管理,注重成果管理应用和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个面向需求的科研运行机制,形成“产学研”的发展模式,努力改善成果多,转化少的现象;正确管理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关系,应在重视纵向课题的同时,提高横向课题的待遇,鼓励承担横向课题;正确处理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在提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学校发展的同时,坚持以科研为龙头抓学科建设,坚持用科研促进学科建设的加速发展,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五项重点,即科技创新体系、科研管理制度、科研信息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大学科技园建设。以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创新基地、科研任务等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优化资源配置,集成优秀创新人才,凝练重点科研方向,实现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学校在“人才、成果、条件、管理”四大目标的全面突破;建立和完善各项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绩效机制及预警机制、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加强高校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遍及全校的科研管理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强化应用研究的市场理念,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风险投资、电子商务等方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在产业管理方面,根据学校科技产业的特点,优化科技产业结构,搞好资本运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应注重发展科技产业,退出非科技型产业。对于高校来说,在传统(非科技型)校办企业方面,由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传统产业已没有优势;高校创办传统产业为教学服务也已失去其意义。但从比较优势角度看,高校办产业的优势在于创办科技型企业,且事实也证明科技实力雄厚的学府发展科技产业是可行的。高校创办产业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注重关键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在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高度重视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又要注重人才结构和梯队建设,造就形成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科技推广队伍和科技企业家队伍。要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批在各自学科领域拔尖的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形成学术带头人群体。要从政策和制度上营造有利于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对已做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应在职称、待遇、生活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要用项目和事业的发展吸引人才,用招聘的方式广揽英才,用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激励人才,真正做到用好现有人才,留住拔尖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

科研基地与学科建设关系问题

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龙头。要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强调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集团协同作战,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将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重点项目相结合,整合学校优势,形成创新学科和创新平台。在学科建设上,要根据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把握现代科技发展呈现的学科不断分化又不断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趋势,调整学科结构,重组“小而全”的学科,更新改造传统学科,加强新兴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解决好主要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形成既具有特色和优势、多学科协调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间的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和结合,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科研基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科研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吸引人才和成果转化的水平与规模。没有一流的研究基地,科技创新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就很难产生一流的成果。在研究基地建设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注重科研方向的凝练,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广泛吸纳社会科技资源和力量,通过重组部分科研机构,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和跨学校、跨地区的科研联合体,形成多学科综合、多种技术集成的科研组织机构。通过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实现基地资源的共享和创新效能的最大化。

管理机制问题

利益机制是积极互动的关键。做好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产品与产业开发的衔接,坚持长远效益与当前利益并重;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投资方与技术方的关系,处理好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关系。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9

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电力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管理创新为基点,建立科技规划与计划编制、实施、考核机制,实现对生产业务目标的保障和引领作用。凭借科技规划与计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与企业整体工作规划的无缝衔接。

(2)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从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人才队伍”为目标,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突出重点领域,关注改善人才短板能力。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队伍。

(3)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强化项目管理。

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的科技项目管理实际,以“规范化、集约化、精益化”为目标,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完善现有项目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4)以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为要求,优化情报管理。

将四川省电科院作为情报管理主体,开展支撑公司科技战略的情报研究与管理,建立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和长期跟踪研究体系,提供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的科技情报服务。

(5)以面向应用,跨部门、跨专业协同为目标,优化研发管理体系。

将四川省电力公司研发管理界面作为管理界面,以生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IPD研发管理为框架,以跨部门、跨系统协同为机制,研发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理与工作流程、项目资源的优化与筛选、绩效管理,夯实研发管理基础,提高研发管理能力。

(6)以规划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提高成果管理水平。

依据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建立成果分类及等级标准,完善成果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标准。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分步实现成果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成果管理水平。

(7)以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为关键,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扩大技术成果信息的共享范围,建立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出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激励政策,构建信息全共享、服务全方位、供需无缝对接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8)以优化、整合、创建为路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依托国家电网科研基础优势,以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为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为补充,优化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及条件,建立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协调机制,提升科研基础设施资源运行效率,推动公司科研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的提高。

(9)以多元化、专业化、集成化为目标,加强平台建设管理。

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科技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培育、科技信息管理等科技创新体系要素,坚持平台构成多元化、平台服务专业化、平台管理集成化的目标,从而形成支撑有力、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的省级电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10)以营造氛围、提升能力、激发热情为重点,推进创新文化建设。

立足于倡导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理念,营造创新工作氛围,树立创新型企业形象,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以公司群体创新活动为载体,辅以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培训手段,提升各层级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价值导向。

2成果成效

(1)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

该公司科技资金累计总投入近13亿元,研究开发费用总投入约5.4亿元,综合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1%以上。拥有国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7人、四川省电力公司首席技术专家6人、博士30余人、硕士500余人;国家电网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共4个。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了加强,有力促进了公司整体科技资源整合共享。

(2)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该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率81.944%,电网年平均电能损耗率降低0.28%,220千伏和500千伏输电线路年平均故障停运率降低值分别为0.233327次/100千米/年和0.1276次/100千米/年,各项指标均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达值。该公司SVC、串联补偿、智能变电站、省地一体化电网在线安全稳定预警与控制决策系统、四川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WAMS)等新技术推广项目都走在国内前列。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10

1.1组织系统庞杂

除和天津外,各地林业厅(局)皆设立了林业科技推广行政管理机构,但设置形式各地并不相同.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林业厅(局)设立了科技推广行政管理的专门机构———科学技术处;湖北和云南的林业厅设立科技教育处;河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的林业厅将科技与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合并,设立了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处(或科技合作处);吉林省林业厅设立的是科技产业处,上海市林业局设立的是科技信息处,陕西省林业厅设立了科教外事处,青海省林业厅将科技推广的管理工作归口于造林绿化管理处,江苏省林业局则将科技推广的管理归口办公室.除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设置了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多数为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中心),另有一些地方(如天津、上海、山东等地)为林业工作站(总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设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皆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此外,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苗木管理站(总站)、林业科学研究院(所)等机构也具有林业科技推广职能.据民政部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有332个地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市284个,地区15个,自治州30个,盟3个)[4].据笔者统计,全国有256个市(地区、州、盟)林业局设立了林业科技推广行政管理部门,占全国地级行政区划比例为77.11%.在此256个林业局中,北京昌平、大同、晋城、哈尔滨、鸡西、黄山、三明、上饶、郑州、洛阳、长沙、张家界、宜宾和庆阳等市的林业局单独设立了科技推广专门管理机构———科学技术科,有108个市(地区、州、盟)的林业局(农林局)将科技推广与教育培训、人事、宣传、营林造林、林业规划、林业产业、对外合作等工作合并,其中,佳木斯、苏州、镇江、泰州、嘉兴、阜阳、宜春、鹰潭、抚州、开封、十堰、宜昌、黄冈、咸宁、岳阳、汕头、韶关、梅州、揭阳、昆明、普洱、榆林22个市的林业局将科技推广与教育培训合并,设立科技教育处(科教处);张家口、保定、邯郸、长春、白城、南京、常州、杭州、衢州、萍乡、景德镇、日照、临沂、荷泽、周口、信阳、湛江、云浮、柳州、六盘水、西宁等市以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23个地方的林业局(农委、农林局)加挂其他单位牌子,另有133个市(地区、州、盟)林业局(农林局、农委)将林业科技推广管理职能置于办公室、林业科、经营科、资源管理科、造林绿化科、产业科、林政科、计划财务科、改革与产业发展处、林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如廊坊)、社会保障科(如厦门)、营林与花卉科(如三亚)、茶蚕园艺科(如安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如枣庄)、公园管理处(如太原)等部门。据笔者统计,全国有305个市(地区、州、盟)林业局(农林局、农委)设立了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占全国地级行政区划总数的91.87%.在305个市设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中,有229个林业科技(技术)推广站(总站、中心),占设置总数的75.08%(其中有7个加挂林业工作站的牌子);有35所林业科学研究院(所),占设置总数的11.48%;有26个林业工作站,占设置总数的8.52%,其他名称的机构有15个(如伊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莆田市林业科技实验中心、乌兰察布市公益林站等),占设置总数的4.92%.由此可见,省市两级林业科技管理部门和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设置形式较杂,更为关键的是数量庞大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大多未发挥有效的职能.省市两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林业科技推广管理部门是必要的,但所设立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则远离实际需求地,大多基本难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这个庞大的机构,目前存在着人浮于事,难以发挥实效的现实情况.

1.2机构不健全

与省市两级机构庞杂相比,县乡两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机构残缺.特别是乡镇林业推广机构缺口很大.广东省有21个地级市,未设置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有9个,比例为42.86%;121个县(区、市)中有84个未设立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比例高达69.42%.[5]以江西青海两省为例,两省的省、市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设置率为100%;青海县设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有39个[6],占比为90.7%,江西则有县设林业科技推广机构91个[7],占比为91.92%.但乡镇一级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设置率明显存在着很大缺口,同时,乡镇还存在着林业推广机构和人员不稳定的现状.乡镇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是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最基层的组织,对提升乡村林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层级的机构存在大量缺口,使“科技兴林”战略难以在基层林业生产经营中落在实处.

1.3组织系统欠完善

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所示的组织体系中,上层组织注重对下层组织下达推广任务,下级组织落实推广项目.管理部门和推广机构责任往往不清晰,有些推广机构往往重在实施管理而未真正从事推广工作.乡镇林业站作为系统中最基层的单位,上层组织有县(区、市)林业站、科技推广管理部门、科技推广机构和乡镇政府4个相对独立运行的管理组织对其管理,往往导致政出多门,疲于应付.此外,整个组织系统,相对封闭运作,权责不符,上级往往下达任务,并不对结果负责,导致项目落实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是金字塔式(图中箭头单一指向所示)的组织管理系统.整个组织体系,并没有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纳入其内,造成科研经费、人才资源和智库资源的极大浪费.

2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改革与建设思路

从机构设置的名称上看,目前只设立林业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并未设置林业科技服务机构.“推广”侧重官方意志,“服务”更多强调的是适应市场和林业生产经营需求.提升林业科技推广成效,政府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职能转化,对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进行调整改革,建立起一个适应乡村林业发展实际,符合林农生产和经营需求的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2.1调整机构,重心下移

国家林业局应将科技司的科技推广服务职能调整到林业工作总站.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要规范科技管理部门,市(地区、州、盟)林业局应健全科技管理部门,应将省市两级设立的林业工作站与林业科技管理部门进行调整合并.省市两级设立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管理部门,主要职能应是强化管理和为辖区内林业科技信息服务提供组织和资金保障.县(区、市、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设立林业科技信息服务管理机构,应与县林业站合并(或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做法).县(区、市、旗)设立的科技推广服务管理部门在整个管理组织系统中处于关键环节,要强化建设.同时,补齐县(区、市、旗)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缺口,保证财政全额拨款,强化这一层级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建设,撤销省市两级设立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将其人、财、物资源调整下移到县、乡两级,将用于省市两级设立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经费,充实到县级设立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之中,科技人员调整到县级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以充实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技术力量.县(区、市、旗)林业科技信息服务行政管理部门和推广机构还应是联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乡镇林业站的主要组织环节.

2.2建立高校与科研机构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

高校与科研院(所)在整个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中要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专家教授要积极为基层林业提供科技服务,以有效克服目前科研远离实际应用的弊端,强化科研目的性和实用性,有效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研院(所)要设立社会服务的专门机构,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社会服务机构和县(区、市、旗)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对接中,通过协议形式,实现科研机构为乡镇林业站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使科技真正落在实处.要改革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职称评定机制和办法,将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纳入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之中,将科技推广成果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高校、科研院所为乡村林业生产经营提供科技服务,是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难题,这需要国家决策层重视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力支持.国家战略决策层应充分认识到目前人才智力资源存在严重浪费的现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林业科技推广,为乡村林业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科技服务.

2.3强化基层林业站职能

乡镇林业站的组织建设重在服务能力建设上.作为最基层的林业事业单位,乡镇林业站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实体提供服务,在整个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系统中,是重要的基础环节.乡村林农直接向乡镇林业站提出科技服务诉求,乡镇林业站要全力满足其需求,如果林农所需的科技服务超出乡镇林业站技术和资金条件的许可,乡镇林业站可向县林业站提出申请,由其统一调配技术力量,通过协议形式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在得到技术和资金支持后,乡镇林业站要负责组织落实具体事项(如过程控制、结果检验、成果上报等).必须强化乡镇林业站职能建设,将其目前的“宣传、管理、组织、执法、服务”五大职能[8]调整为提供科技服务、管理林业资源、建设生态文化三大职能,重点发挥科技服务职能,在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发挥主力作用.

2.4积极组建各种林业生产经营组织

目前,分散的一家一户小林业生产,难以有效激发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林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具有周期长和规模化要求高等特点,适度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可有效拉动科技服务的需求,提高林业生产经营效益,必须走规模化与产业化之路.目前在一些林业资源丰富、生产条件良好的地方,涉林公司与各种林业生产合作组织已初步建立起来,“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科技+农户+基地+市场”等各种生产经营模式在福建、浙江等多地出现[9].涉林公司与各类林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整个林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林业科技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必须注重林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培育,促使林业生产经营组织成为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聚集点.

3结论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11

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而言,不再只停留在保存原有资料的功能上,更重要的是依靠现代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和资源,利用信息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成崭新平台,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运作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科技档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该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带等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进入现代化企业建设中,科技档案在科研、生产、企业科学管理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相当高的就跟经济价值。

所谓科技档案信息化,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科技档案信息化一般而言,可以从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的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具体来说,由于原始档案经过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而信息化技术就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二、科技档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信息化以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能的改造,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很多企业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经历了IP市场风雨变换的考验,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口号,已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更多更快地收集、整理、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为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和领导决策服务,已成为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很多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纳入整体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全方位地跟踪国内外本行业的科技动态、成果和进展水平,建设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专题数据库,这样才能为本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三、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的内容:一是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负责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包括科技项目计划,青年科技促进费项目计划等;二是负责科技管理成果,包括鉴定、申报、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技术市场等;三是负责专利管理,包括申报、统计、实施等;四是负责计量管理,包括计量升级、贯彻执行计量法、计量认证与认可、计量标准的建立与检定、计量站管理等;五是负责全质管理,包括全质管理成果的申报、评审、发表、奖励等;六是负责标准化管理,包括标准的制订、修订、标准化审查等;七是负责科技统计工作;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包括信息规划、信息网的建设与维护、组织开发应用软件等。当然,很多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管理的内容并非仅仅以上八个方面,笔者之所以罗列出来,是说明科技信息绝非是档案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是很多企业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技管理系统与科技数据库,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管理系统、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科技统计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以及科技评审专家库、科技成果专家评审系统等等,就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能力,提供了科技档案灵活、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推进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举例来说,如由于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能满足企业对科技档案的需求。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可能是档案部门力所能及的,也不是仅仅单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它固然需要所有科技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企业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特别是依靠企业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四、科技管理系统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1.科技计划管理系统。

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先进的三层体系结构(BAS),应用JAVA技术开发,符合J2EE标准的强大的企业级资源管理平台,是建立并实施ERP的核心。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基层、省公司和发很多企业的科技计划进行分类查询,按项目类别,负责单位对资金分配的统计,设备的购置计划,科技计划草稿,科技计划的上报等。该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计划上报与下达、项目申请若干个。

2.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申报计量室认证资料、基层单位计量管理资料信息采集与查询等。

3.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

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维护、基层单位上报QC成果、QC成果评审结论及上报QC成果,企业标准化编写模板等。

4.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

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上报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汇总维护、基层单位上报专利、筛选申报科技进步奖项目、基层单位返回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汇总上报科技进步奖推荐书、科技成果专利统计及收集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请书等。

5.科技统计系统。

统计是科技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基本任务是对档案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监督,以计量化的管理,科技统计系统的所有报表均采取网上电子报表形式。对各类统计信息实现计算机管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统计工作标准化、实用化。基层单位可以录入、查询、统计、修改、打印。

在科技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同时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服务于企业建设。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核心,它可以带动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也一定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篇12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科技报告是科技人员为了描述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本文通过对科技报告政策体系的研究情况,探讨我国科技报告政策体系的构建特征及服务方式。

一、科技报告政策体系研究情况的分析

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科技研究报告工作,在科技报告制度方面开展了试点工作。建设科技报告政策体系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信息维护部门、科技研发部门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还需要以专业的科学视角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寻找与研究科技报告体系的特点及规律,对建立科技报告政策体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国内对科技报告政策体系的研究力量以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主,关注焦点主要在科技报告体系发展模式、发展方法及发展障碍方面,明确指出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不断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同时,应该明确法定收藏单位,在根本上保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的稳定发展。但在新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环境下,面对资源信息采集的开放性、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关于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如何在科技信息资源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的研究则有所欠缺。

二、建设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及服务方式的必要性

1.科技报告政策体系与服务方式的价值建设

美国商务部技术情报局(NTIS)是专门负责科技报告的收集、管理与服务的政府机构,由于市场行为与公益服务发生冲突,引发了NTIS危机,1999年8月美国商务部门对此事件建议关闭NTIS。美国国会图书馆情报委员会呈递给国会的报告中指出,NTIS是一项具有很强基础性的任务,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它可以快速有效的传播科研成果,对企业而言可以进一步的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在夸大就业方面发挥着巨大价值。为此,美国国会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修正,明确规定了NTIS运行成本的费用由政府来承担,保证NTIS业务发展完善。由此可见,科技报告政策服务体系对技术积累、技术提高、科技研发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同时,对加强技术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转化,提高生产力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科技报告政策体系与服务方式的需求建设

目前,科技报告政策体系还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科技报告资源的获取方式、获取渠道及利用方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开放性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及服务方式还不规范,在文献的采集与组织上不能满足最终服务,大量科技成果没有形成科技报告,国家经费投入产出的科技资源仍处于分散、封闭甚至流失的状态。在这种形式下,迫切需要通过建立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对国家科技信息资源进行完整积累,提高政府科技投入和产出的质量和效益,推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

3.科技报告政策体系与服务方式的资源特征建设

科技报告资源具备网络资源的多数特征,整体与局部相对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标准,同时,还需考虑变化、更迭、新生、消失等情况的发生,人们对其资源的获取方式主要通过网络搜索或D书馆数字资源门户的提供,排除开放资源的获取外,不能够长期、稳定、全面的获取资源。并且,科技报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命周期短,如果不能及时的保存,很容易出现消亡的现象。鉴于科技报告体系的特殊性,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报告政策服务体系,通过正确的方式对科技报告资源进行采集、运用及存档十分重要,对需要付费使用的科技报告或商业机密性科技报告也有一定的保障。

三、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及服务方式建设的影响因素

1.法律法规及管理政策方面因素

政策先行是服务实施的保障。对于科技报告管理体系而言,管理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作用更加明显,管理制度环境的稳定可以保障科技报告体系进程的加快和顺利实施。为了强制和规范科技报告的撰写和呈缴,推动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的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开放共享和有效传承,必须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政府公共科研管理程序,加快建立科技报告制度。

2.经济方面因素

科技报告资源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存取难度高,与书刊资料相比,在人员、设备及材料上所耗费的成本比较大,经济上的负担重。另外,目前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及服务方式在资源采集上还不够成熟,资源的建设服务体系还不够标准规范,因此,还必须将统一标准、规范环境的成本考虑在内。

3.行业方面因素

首先,图书情报行业还没有意识到科技报告发挥的作用,对科技报告的管理规范没有明确的认识;其次,社会上缺乏对科技报告重要性的认识,科技报告的撰写、呈缴和交流利用没有成为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再次,在行政管理体系的影响下,由于系统各自的职能与分工与资源建设的着重点有差异,科技报告的资源不能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服务,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报告服务方式的建设模式

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动态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与文献的资源采集、资源组织与资源保障协调发展,造成明显的缺失。因此需针对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立和完善科技报告服务体系,根据以往服务方式的经验和方法,弥补和完善科技报告服务方式建设的不足和漏洞。同时,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与服务方式要融入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科技环境中,有针对性的对自身进行定位,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

五、结束语

科技报告是科学研究、科研开发与情报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部门完善科技管理体系的重要工具,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本文通过阐述建设科技报告政策体系及服务方式的必要性,分析科技报告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浅析完善科技报告服务方式的建设模式,确保我国科技报告政策体系能够早见成效。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