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市场情况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8 08:18:40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06-1

1 测定方法

1.1 检测对象与抽样方式

检测对象为深圳市全市各区各大农贸、超市中交易的蔬菜。抽样方法按照标准NY/T762-2004规定执行,采取随机法每月进行采样。2010年总共抽取蔬菜样品7676份。

1.2 测验方法和检测项目

农药残留速测法:使用深圳市安鑫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PR-88高速超大容量农残检测仪,按标准GB/T5009.199-2003规定执行,检测项目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残留量。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按照NY/T761-2008和GB/T19648-2006规定执行,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6890/5973 GC/MS,配Agilent FPD检测器、HP7683自动进样器和化学工作站)规定执行,检测项目为:甲胺磷、甲拌磷、敌敌畏、久效磷、乐果、氧化乐果、毒死蜱、对硫磷、三唑磷、甲基异柳磷、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杀螟硫磷、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三唑酮、百菌清、五氯硝基苯、杀扑磷、乙拌磷、磷胺、氟胺氰菊酯、亚胺硫磷、伏杀硫磷、丙溴磷32种农药。

1.3 样品处理方法及评价规则

由于所检测农药性质不稳定,残效期较短,采取分区分期采集样本,采集的样本尽快运回实验室,及时测定,对数量较多不能及时处理的样品绞碎后冷冻保存[3]。按照农药残留速测法进行测定的,对每一次检测出现超标的允许进行复测,若复测结果仍为超标者,则判定其含残留农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测定的,判定标准按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执行。有样品农药超标的,超标样品需复检,使用质谱定性和基质标样定量,每十个样品插做一个质控样。

2 检测结果分析

纵观全年监测结果,7676份蔬菜样本中,检出农药残留样品169份,总检出率为2.20%;农药超标样品98份,总超标率为1.28%。单独由有机磷引起的超标数共95份,占总超标数的96.94%,单独由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引起超标数共3份,占总超标数的3.06%。禁用农药检出27份,占农药检出总数的15.98%,非禁用农药检出142份,占农药检出总数的84.02%。检测的32种农药有14种未检出。分别是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马拉硫磷、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五氯硝基苯、杀扑磷、乙拌磷、磷胺、氟胺氰菊酯、伏杀硫磷。其他18种农药种类均有被检出或达超标值。监测样品中,有机磷类农药超标数占超标总数的96.94%,主要包括是毒死蜱、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等。

2.1 各类农药检出情况

参照在7676份蔬菜样本中,检出率最高的五个农药品种是:毒死蜱0.78%、氯氰菊酯0.56%、甲基异柳0.36%、敌敌畏0.25%、水胺硫磷0.23%。这五种农药检出的平均浓度分别是0.55mg/kg、0.67mg/kg、0.72mg/kg、0.15mg/kg、0.17mg/kg。超标率最高的五种农药是:毒死蜱0.48%、甲基异柳0.36%、水胺硫磷0.23%、三唑磷0.12%、甲胺磷0.10%。

2.2 各类蔬菜农残情况

样品根据《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第699号)[4]以及《中国食品成分表2002》食品分类法[5]进行分类。将7676份监测样品中分成七大类,其中绿叶菜类1292份、白菜类1203份、芥菜类784份、瓜类占638份、豆类382份、茄果类233份、甘蓝类144份,超标率分别为0.68%、0.23%、0.31%、0.013%、0.026%、0.013%、0.00%,其中,超标率最高的为绿叶菜类。

2.3 与往年监测结果的比较

分别与2008[1]年、2009[2]深圳市农贸、超市蔬菜全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010年全年超标率比2009年下降了0.93%,比2008年下降了2.25%,禁用农药使用情况分别比2009年下降了6.65%,比2008年下降了7.82%。

3 讨论

从2010年深圳市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情况分析,全市蔬菜合格率比前两年均有明显提高,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状况有所改善,禁用农药的使用比率有所下降,但禁用农药的使用仍然比较严重。为改善目前状况,促进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及农业部颁发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及相关农药管理法规,结合深圳蔬菜农药的监测结果,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清除五种高毒农药和掺有禁用农药的假农药。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指导菜农合理用药,增强全民守法意识,使农药法规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吴淳,黄敏通,王瑞.深圳市场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与分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1期.

[2] 林敏霞,王瑞,唐昌景,吴淳.深圳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研究—以2009年为例.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0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1,2]。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增加蔬菜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3,5]。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没有被分解而残留在蔬菜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等的总称。蔬菜中残留的农药被人取食后,长期积聚会引发慢性中毒,诱发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6,7]。随着农药残留危害的凸显,许多研究者对蔬菜残留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8,9]。许宇飞等人根据各污染物的限量标准进行逐级评价,提出了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方法[10]。李聪等人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农药残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11]。Chen等人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蔬菜农药标准对出口的影响[12]。Steven则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定量化比较[13]。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视,各地加强了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14]。也有不少研究者对部分地市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5],但多是对短期数据的分析[16,17]。为了解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和安全程度,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了衡东县2005~2014年10a间的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数据,以期找出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根据例行监测制度在全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对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进行抽样。从2005年2月~2014年12月共抽检蔬菜样品18326批。

1.2 检测方法

按NY/T488-200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为RP-410型全自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酶试剂为乙酰胆碱酯。

1.3 检测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以拟制率(%)表示,并判定拟制率70%的样品为合格率,R70%的样品为不合格,属农药残留超标。农残超标率=农药残留超标样品/抽检样品×100%,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进行显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2004年以来10a全县共抽检蔬菜样品总数18362批。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见表1。可以看出衡东县的蔬菜整体安全水平与全国保持一致,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3.0%,下降了7.8%。与全国蔬菜农残超标率平均值由2005年的8.6%降到2014年的3.7%,下降的4.9%比较,比“国检”的多下降了2.9%。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的年度变化见表1,可将10a内衡东县例行监测的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成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6年以前的快速下降期,与全国相比,这一阶段变幅较大,农药残留快速下降;第2阶段为2007~2009年规律波动期,期间逐年下降幅度不大;第3个阶段为2010~2014年持续稳定期,年度幅度较少,呈稳定水平,并保持和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规范之内。将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2个时间段的蔬菜例行监测结果与对应时间段内 “国检”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2),从分析结果可见,2005~2009年间蔬菜农残超标率衡东县的与“国检”的有显著差异,说明2005~2009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2010~2014年间衡东县的已接近“国检”的水平了,蔬菜农药残留在可控规范之间,蔬菜质量安全可靠。

2.2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抽检了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经整理统计分差分析为表3,10a间4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值在3.08%~7.06%之间,不同类型蔬菜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豆类的最高为7.06%,与瓜果类的3.08%差异显著;叶菜类、茄果类的分别为5.68%、5.66%,与瓜果类有差异但不显著,且两者无差异。

2.3 不同季节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将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情况按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冬季(11月~次年1月)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表4。不同季节蔬菜农残超标率差异显著,以秋季的6.52%最高、夏季的5.58%次高、春季和冬季的较低比较接近。

2.4 不同抽检点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10a来,衡东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主要是在全县各超市、农贸市场、蔬菜专业生产基地抽样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按超市、农贸市场、基地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5。不同抽检点的蔬菜农药残留差异显著,以超市的6.52%为最高、农贸市场为5.45%次之,专业生产基地最低为4.03%,超市的比专业基地高2.49%。

2.5 不同来源地的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衡东县每年有20%左右的蔬菜从衡阳市、衡山县蔬菜批发市场贩运而来,其主要品种有豇豆、四季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结球甘蓝等,这些蔬菜基本上是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省等生产的。根据蔬菜产地来源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6。明显表明本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低于外地蔬菜,年平均分别为4.833%和6.682%,低1.849%,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地蔬菜质量安全还是比较可靠的。

3 讨论与结论

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近10a来衡东县共抽蔬菜样品18362批,平均每年近2千批。农残超标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的3.66%,而且逐年下降,近五年已接近“国检”水平,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范围之内,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衡东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明显提升,能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经10a的数据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1a之中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后下降的趋势,各季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这与许多研究者的调研结果类似。

蔬菜农药残留随种类变化。不同种类蔬菜受农药污染的程度不同,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这种变化规律与本地的气候和种植特征有关。

蔬菜农药残留随地域变化。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也高于本地蔬菜,是因为每年1~4月和11~12月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量贩买外地蔬菜,特别是贩来的豇豆、辣椒、茄子、大白菜、苦瓜等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已影响到衡东县蔬菜质量安全。

4 控制对策与建议

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民对农药和农药残留超标所造成的危害认识,是从源头上控制蔬菜农药残留的关键。为此,各级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培训讲座、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法律、法规和知识,通过宣传,提高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广大菜农科技素质不高,不能正确识别蔬菜病虫害种类,不能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技术,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应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对菜农进行培训,在蔬菜上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指导菜农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利用生物技术,如防虫网、黄板诱虫、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物理技术,如土壤覆盖高温消毒、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技术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保证生产的蔬菜无公害。

强化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田间地头是农产品的生产关键,只有把好这一关,才有可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和督促蔬菜基地建立检测室,对即将采收上市的蔬菜进行农残速测,对速测不合格的推迟采收上市,可大大减少农残超标蔬菜进入市场。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制度,凡未经检测蔬菜一律不放行批发销售,及时销毁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杜绝异地销售现象的发生,切实保证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

着力建设蔬菜基地,推进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经营。目前,千家万户分散式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经营,为此,要加大投入,鼓励菜农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政府的奖励和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专业蔬菜基地建成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园。走规模化、集体化、专业化蔬菜生产道路;要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引导建立“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超市+基地+科技示范户等蔬菜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蔬菜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生产出质量安全的蔬菜。

参考文献

[1] 黄卜,韩磊.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河南科技, 2014(07):248.

[2] 王绪芬,袁素芳. 瓜类蔬菜农药残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0):6694-6702.

[3] 侯军梅. 芜湖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7):139.

[4] 古丽加汗・哈克木. 蔬菜农药残留的产生与控制措施[J]. 北京农业, 2014(24):274.

[5] 王洁莲.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22):28-29.

[6] 张军钱,秦志前,白新明, 等. 鲜食性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急性膳食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1):200-205.

[7] 庞莺莺.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 现代园艺, 2014(01):70-71.

[8] 张星联,张慧媛,唐晓纯, 等. 基于神经网络的蔬菜农药残留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259-267.

[9] 方永美,孙凌洁,廖鉴康, 等.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蔬菜农药残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3):194-197.

[10] 许宇飞. 沈阳市主要农产品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6,15(1):32-35.

[11] 李聪, 黄逸民.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 罗娜,甘宁,李晨光. 2012年-2013年鞍山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03):399-400.

[13] 孙建东,李华,黄剑飞, 等. 如东县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上海蔬菜, 2015(02):11-13.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3

关键词:医药企业 农村市场 营梢管理

一、引育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为8.5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日益兴盛。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村药品消费总额为82.39亿元,人均9.49元,至2000年增长到12.55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5.24元。2005年全国农村人口按照8.66亿计算,即全国农村市场药品销售总额将达到218.57亿元。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购买潜力对医药企业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力。毫无疑向,21世纪,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成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由此,如何抓住先机,提前一步进人农村市场成为众多医药企业要考虑的战略问题。然而,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启动难度大,投人时间长,企业收益小等因素使医药企业进军农村市场举步维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医药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现实的情况下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才能抢占先机,占领农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那么,在进人农村市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要分析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

二、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分析

(一)农村药品消费呈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在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品种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农村疾药市场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即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村屯。同时,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农民总体收人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支出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三)农村药品需求结构与城市不同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为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肝炎等)。这与城市人群易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富贵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四)零售药品为主要消费药品

    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虽然个体诊所、个人承包医院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且多为自费购药,因此农村医药市场基本属于OTC市场.

    (五)管理无序

    相对于城市市场来说,农村医药市场管理存在混乱无序的问题,作为农村医药市场的主体,县镇零售药店、村医务室进药时受到的约束较少,进药渠道混乱,至使很多地方假药劣药泛谧。

    针对以上农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必须按照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农村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以“4C”的观念进行营销活动,真正做到患者导向;在战略上,企业要端正认识,要把农村市场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新的增长点来对待,并投入必要的资源,做出战略规划;必须克服可有可无,三心二意或生搬套、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详细分析开辟农村医药市场的几个核心问题很有必要。

三、农村医药市场开发核心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分析

市场调研是企业开辟农村市场的首要环节。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差异巨大,用开拓城市的办法去开拓农村,自然是行不通的。农村医药市场药品销售结构与城市有很大区别,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农村患者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产品进行开发。

市场调研主要要分析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的药品消费缺口。即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哪些药品是农村市场最急需的。2.农村的消费水平。要确定某种药品的价格定为多少才能被农民接受,哪些药品是适应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富裕地区、发展地区、贫困地区对药品价格的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已经加大,富裕农民与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3.农村的消费心理。要弄清农民的消费习惯、心理偏好。据调查,农民及城镇居民购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物美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就成为首选。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也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很少关心一种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或者毒副作用的大小。再有,他们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就会被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总之,只有经过全面的调研,企业才能推出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从而制定可行的推广和行销策略.

(二)销售网络的构建分析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4

虫害频发利好农药股

今年8月份以来的这波农药股行情,最早的诱因应该说是全国不断的虫害。而且各地政府纷纷投入专项的病虫害防治资金和预案, 政府的行动使得资本市场的资金嗅到味道提前埋伏,推动了一波农药股的行情。

分析师杨若木在8月13日的农药行业点评报告中认为,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以及东南亚自然灾害频发,虫情严重,通常而言,气候、气象是影响病虫害的主要以及关键因素。在他看来,2011年冬天气温偏暖干,有利于幼虫过冬,来年转化成虫的基数增多,2012年的湿度和温度利于虫情的发展。农业部表示,今年夏虫灾害异常,部分地区比往年严重5—10倍,这都直接拉动了对农药的需求。

分析师代鹏举也指出,病虫害频发,将拉动农药产品需求超预期,加上粮食价格的上涨,共同推进了农药价格的持续上行。在他看来,农药股的强势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下半年的轮耕和明年的种植面积将会上升,农药产品的价格高企将继续维持强势。

上述两位的观点得到山西证券、东方证券、中投证券等券商分析师的认同,这些券商都认为,虫害短期难以遏制,继续看涨农药股,尤其是杀菌和杀虫剂。

东兴证券建议关注杀菌剂企业中的龙头蓝丰生化和辉丰生化,前者是国内多菌灵原药的主要供应商,后者是全球最大的咪鲜胺原药生产企业。杀虫剂企业中推荐了扬农化工及长青股份。

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农药股已经经历了三年多的低迷期,相关行业的券商分析师重新燃起对于农药股的热情,看多的声音也逐渐增多。理由在于农药行业除了整体需求在上升,整体发展环境也在逐步好转。

今年2月工信部了《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对农药行业进行整合,到2012年,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将减少30%,前20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将占到总产量的50%以上。

规划目标将极大促进农药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农药整体竞争力。

在大整合中,高毒、高残留品种将逐步退出市场,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将迎来机会,相关上市公司中多数产品将会受益。

农药股还有一个机会。平安证券指出,近几年,国外的仿制农药相关专利相继到期,国内企业开始大规模采用降低生产成本。国际农药龙头的仿制农药业务逐渐变为依靠全球渠道赚钱,原料供应越来越多地依靠向中国采购。2010年,国内原药出口增长明显。2012年上半年,尽管全球经济以及中国出口乏力,但农药原药的出口量依旧同比增长11%。

平安证券分析师鄢祝兵认为,提到我国农药受农作物刚性需求、气候因素以及广阔的非农药市场需求等多因素促使需求量持续增长,预计2012年—2015年国内市场将以5%—7%的速度增长,我国农药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在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贯穿我国农药行业“十二五”发展主题,我国农药企业龙头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草甘膦将迎来春天

除了杀虫剂类农药受到关注,农药股中另一大类――草甘膦再次进入分析师的视线。

草甘膦为高效非选择性的除草剂,因其高效、低毒的特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市场价值最大的单一农药品种。2010年,草甘膦占整个除草剂市场的24%,占全球农药市场需求的10.8%。

过去三年,国内草甘膦产能在环保成本大幅提升以及行业景气度下降的背景下,半数产能已经逐步变为无效产能,而且还在逐步退出。截至2011年,国内有生产的企业产能大约仅有50万吨,产量约为3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0%左右。

但是这种情况从今年年初发生变化。今年以来,草甘膦价格加速上行,从年初到现在每吨上涨了3250元,涨幅达到15%。价格上升的同时,产量也在增长,上半年增长幅度超过22%。在分析师看来,这种供需紧张的情况仍然会继续。海通证券分析师曹小飞认为,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草甘膦消费量将增长。

平安证券还对此进行了测算,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年均增速在10—44.5%之间,预计2012年—2015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将保持7—8%增幅,至2015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将达到77—80万吨左右。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5

一、 会议主要议题:

1. 领导讲话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及相关部门领导)

2. 除草剂产品登记趋势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季颖总农艺师

近几年,除草剂登记活跃,新有效成分、新剂型不断涌现,除草活性提高。除草剂进出口发展快速。

3. 百草枯未来何去何从 百草枯协作组 李德军副组长

2015年7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加强百草枯替代剂型登记管理问题,面对新政,百草枯何去何从。

4. 数据分析国内除草剂市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段又生博士

详细分析除草剂在我国主要作物上的使用情况及市场分布;国产及跨国公司除草剂畅销产品分析;除草剂生产、市场基础数据分析等。

5. 全球除草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爱莹博士

除草剂在各地区、各作物上的市场分布;主要品种的销售市场;全球作物种植情况及变迁;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情况及对其他除草剂的影响等。

6. 全球除草剂研发趋势及潜力品种推荐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长令总工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6

会议由山东省农药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农药研究所所长李德军致开幕词,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涛致欢迎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杨理健所长、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李卫东处长等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邀请国内农药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

政策解读方面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李正先副秘书长作了“2013年农药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态势”的重要报告,对2013年我国农药行业的运行情况做了详尽的讲解,并对中国农药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最后对国家颁布实施的新政策进行了解读;另外对于农药乳油有害溶剂替代新进展做了全方位解读,从政策的制定背景、任务来源与有害溶剂和推荐溶剂到标准值推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述;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与代表们一起探讨了农药登记管理政策修改动态及对行业的影响,尤其是对目前正在抓紧推进的《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和《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行业状况方面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种衣剂总监罗余平作了种衣剂研发、应用及市场分析的专题报告,对种衣剂市场的发展趋势、种衣剂在农药行业中的重要性、种衣剂的价值、什么样的种衣剂才是好的种衣剂、种衣剂是否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销售种衣剂是否有风险等以及种衣剂在市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的解答,并分享了先正达在种衣剂推广方面的一些经验;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功能助剂研发中心张宗俭高工介绍了农药分散剂的开发与应用,重点介绍了农药分散剂的种类、高分子分散剂的种类和合成、分散剂的应用及他们最新开发的聚羧酸盐GY-D800在悬浮剂中应用情况;中国农业大学段留生教授向我们讲述了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江苏蓝星化工环保有限公司蒋伟群董事长提出了向化工废水要效益、把废水当产品做的理念,就目前农药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废水当产品做的意义和相关技术、农药废水处理的其他技术进行了阐述;江苏乐科热力科技有限公司夏军高工介绍了MVR在农药行业的应用,对MVR的基本原理、节能及经济性、系统要点、使用场合做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北京沃特迈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秀峰博士作了全降解水溶性包装膜技术及产品在农药行业应用展望的报告,从农药行业包装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及要求、水溶性包装膜的技术优势、水溶性包装膜应用于农药包装的益处、水溶性包装膜的发展空间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市场分析及产品推广方面 沈阳化工研究院张敏恒高工详细介绍了世界热点农药品种的市场状况,分析了2012年世界农药市场、并对2011年销售额在2亿美元以上的热点农药品种进行了重点推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永平处长对于康宽在我国的推广、示范模式进行了解析。

助剂研究方面 迈图高新材料集团何凤琦经理介绍了新型农用防漂喷雾助剂和固体消泡剂应用研究,重点介绍了迈图高新材料集团的Silwet*DRS-60防漂移助剂和 SAG*PA农用固体消泡剂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情况;南京科翼新材料有限公司高国良讲述了百草枯可溶胶剂专用助剂的研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公司的百草枯可溶胶剂专用增效助剂KY-2020Y与KY-2520Y的性能和应用情况;瑞士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余江涛技术经理做了低熔点原药开发水悬浮剂研究的专题报告,对低熔点原药开发水悬浮剂的难点及对策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他们的一些成功的配方实例;禾大农化技术经理Han Rieffe讲述了制剂行业的发展趋势及Corda(禾大)对目前热点难点的研究状况。

此外,针对目前众多企业面临搬迁、改造的车间合理规划问题,江苏汤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韩永瑞技术工程师为我们在农药制剂车间合理规划与设备选型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华全国专利人协会常务理事张建成副研究员的专利——企业运营中的思考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他就专利的功能与利用、专利的创造与获得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在随后的丰县百农思达农药加工技术培训班上,江苏艾津农化有限责任公司戴焰林主任讲述了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的开发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广州方中化工技术总监、广东工业大学潘传艺教授对新型防腐剂在农药悬浮剂中的应用进行了解析;南京擎宇化工研究所秦敦忠所长讲述了熔融凝聚法制备超细农药悬浮剂的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宋坚利博士对利用助剂减量施药技术提高制剂药效做了详细的报告;山东农业大学刘峰教授介绍了剂型、施药技术与药效的关系;山东农业大学路福绥教授就剂型合理选择、制剂加工及助剂的作用原理做了详实而精彩的报告,参会代表受益匪浅。

19日下午,英国Croda(禾大)国外农药加工新技术研讨会,英国Croda(禾大)欧洲总部农化技术经理Han Rieffe讲述了国外的一些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的存在的热点、难点进行了剖析,有助于国内的企业更好的了解国际市场及技术发展方向。此次研讨会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并成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20日晚,举行了别具特色的高手解难题+专家答疑活动,由张宗俭主持,针对企业在农药加工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专家及高手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启发及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企业从来都是卧虎藏龙之地,而从事剂型研发和制剂加工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代表们认为未来的培训班还要继续举办“高手解难题”活动,并期待得到各位高手的帮助与支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农药行业盛会,通过会议交流,代表们收获颇多,都感到不虚此行。会议的举办为国内农药领域的信息交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306-02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大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较高,因此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迫在眉睫。宝应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站根据县农委《关于做好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中的县级质量监测计划,全年累计监测蔬菜样品956个批次,监测生猪瘦肉精11 663个批次。并及时将检测结果通知相关部门与单位,指导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现根据2013年宝应县农产品例行监测结果,提出一些相应对策,为监管部门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依据。

1 基本检测情况

1.1 样品来源与监测频次

蔬菜样品采样按《蔬菜抽样技术规范》(NY/T2103―2011)规定执行,主要抽取城区3家大超市、7家农贸市场、苏中和成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全县10家重点蔬菜基地的根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水生蔬菜类、多年生蔬菜以及食用菌类等11类蔬菜。对3家大超市、7家农贸市场及苏中、成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累计监测616个批次;对10家重点蔬菜基地累计监测340个批次。2013年全年监测蔬菜样品956个批次,其中定量监测蔬菜样品313个批次。

生猪瘦肉精监测范围为县生猪屠宰场(全县唯一定点屠宰场)、县生猪交易市场以及全县10家重点生猪规模养殖场。全年分别监测县生猪屠宰场11 021个批次(按日屠宰量的3%抽取)、县生猪交易市场150个批次、全县10家重点生猪规模养殖492个批次。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检测仪器:蔬菜农残速测仪(上海复博农业科技CL-BIII)、安捷伦气相色谱仪(7890A,配备ECD和FPD检测器,带自动进样器)、岛津液相色谱仪(LC-20AD)、上海新拓智能微波消解仪(XT-9912)、氮吹仪(UGC-36MF)、德国BRAUN粉碎机、德国IKA高速分散机(T25)、JY2502电子天平、GDYS-2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定性速测试剂:适用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内含提取液、酶试剂、显色剂、底物(购自上海博纳新技术研究所)。

定量检测试剂:农药(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氧化乐果、地虫硫磷、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对硫磷、杀螟硫磷、马拉硫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丙溴磷、三唑磷、百菌清、三唑酮、腐霉利、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乙烯菌核利、异菌脲、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氟胺氰菊酯、吡虫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涕灭威);标准样品(农业部环境治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乙腈、丙酮、正己烷、甲醇(色谱纯);氯化钠、二氯甲烷(分析纯)[1-3]。

生猪瘦肉精定性速测试剂条: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包括试剂及标准品)购自江苏博爱科技有限公司。

1.3 测定参数和检测方法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法按《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NY/T448―2001)执行,分别对蔬菜样品中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使用蔬菜农残速测仪。

蔬菜定量检测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按照《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761―2008)和NY/T1680―2009、NY/T1275―2007规定执行,使用7890A气相色谱仪(适用于GC系统、数据分析的AGILENT化学工作站)、岛津LC-20AD液相识谱仪(LCSOLUTION工作站)规定执行,检测甲胺磷等33种农药残留。

生猪瘦肉精残留速测采用快速检测试剂条法用于批量普检筛选、宰前检疫,现场检测猪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3种瘦肉精残留。

1.4 样品处理方法和评价规则

蔬菜样本应及时进行检测,因一般残留农药残效期较短,尽快检测可避免检测结果不准,速测当天完成检测,对数量较多不能及时处理的样品粉碎后冷冻,-20 ℃条件下保存。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法检测结果抑制率大于50%的样品判定为阳性(不合格)。对检测判定为阳性的允许进行复测,若复测结果仍为阳性,则判定其为不合格样品。

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定量测定的,应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等标准。并根据所检参数合格情况进行判定。有样品农药超标的,超标样品需复检,每10个样品插做2个添加回收质控样。

生猪瘦肉精残留速测法现场接取猪尿液,滴加样本渗出液反应5 min后观察结果,30 min后的结果无效。当C线显色,而T线不显色或者T线颜色明显浅于C线时判为阳性;当C线显色,同时T线也显色,且T线颜色接近C线或者深于C线时,判为阴性;当C线不显色时,则无论T线显色与否,该试剂卡判为无效。阳性结果的样品应重复检测2次以上[4]。

2 检测结果

2.1 各类农药检出情况

纵观全年蔬菜监测结果,956份蔬菜样本中,检出农药残留样品89份(其中速测检出40份),总检出率为9.31%,农药超标样品16份,超标率为1.67%,合格率达到98.33%。在33种被检农药中,禁限用类农药检出甲基异柳磷、氧化乐果2种;非禁限用类农药检出氯氟氰菊酯等14种,其中氯氟氰菊酯等8种农药引起超标;甲胺磷等17种农药未检出。检出农药残留样品中含禁限用农药的有3份,占农药检出总数的3.37%;含非禁用农药的有86份,占农药检出总数的96.63%。引起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是有机磷和菊酯类,超标率分别为0.63%、0.42%,超标率最高的5种农药分别是氧乐果、乙酰甲胺磷、氯氟氰菊酯、三唑酮、吡虫啉;其中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平均浓度最高,达到5.78 mg/kg,百菌清的单样品农药残留浓度最高,达到7.36 mg/kg。全年监测生猪11 763个批次,瘦肉精残留检测结果合格率100%。

2.2 各类蔬菜农残检出情况

根据《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第699号)以及《中国食品成分表2002》食品分类法进行分类。将956份监测样品分成7类,其中绿叶菜类333份、白叶菜类197份、瓜类166份、豆类85份、茄果类73份、甘蓝类54份、芥菜类48份,超标率分别为0.63%、0.31%、0.21%、0.21%、0.10%、0.10%、0.10%,其中,超标率最高的为绿叶菜类。超标蔬菜多为芹菜、韭菜、香菜、包菜等。

2.3 不同来源蔬菜农残检出情况

不同来源的蔬菜农残检出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来自批发市场的蔬菜农残检出率最高,为4.92%;农贸市场和超市农残检出率其次,为3.97%;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农残检出率最低,为0.42%。超标率分别为1.04%、0.63%、0。分析发现蔬菜基地的蔬菜样品农残检出率低于市场蔬菜样品。

2.4 总体情况分析

宝应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较好。2013年农产品安全监测结果显示,生猪瘦肉精监测合格率达100%,本地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样品合格率较高,但甲基异柳磷、氧化乐果等禁用农药在蔬菜样品上仍有零星检出,说明蔬菜使用禁限用农药仍未绝迹,在非禁限用农药中,吡虫啉、三唑酮、乙酰甲胺磷和氯氟氰菊酯等4种农药残留超标严重,一方面由于这4种农药的残留限量值较低,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这几种农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而批发市场与超市的蔬菜样品由于供货商不单一,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监管不严,从而超标率较高。此外,芹菜、韭菜、香菜等芳香类蔬菜容易被检出药物残留超标,但是否为“假阳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3 对策

近年来,“毒豇豆”“毒生姜”“禽流感”等事件相继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存在较大隐患。为保障公共安全,必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并且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健康,应不断提高社会重视度,各部门紧密联系,加强监管,强势推进,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落实到位。一是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不断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应加强宣传,指导广大农户掌握正确使用农、兽药的方法,严格把握用药的间隔期。农林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法滥用农药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同时,应加大蔬菜质量安全日常检测力度,高温季节应增加检测频次,并重点加强对对外阜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在醒目处公示检测结果,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安全消费农产品。二是不断提高蔬菜生产农户与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形式向农民宣传蔬菜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危害,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把握用药间隔期,保证上市蔬菜的安全性。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充分利用各部门的检测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农业部门要积极主动牵头,协调好与工商、质监、食品药监、公安等部门的关系,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参考文献

[1] 李广领,张利丽,吴艳兵,等.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J].湖南农业科学,2009(2):128-131.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8

中图分类号 S4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84-02

虽然相对于前几年,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减少,但是现状仍不容乐观,食品中毒事件仍然频频发生,工业盐中毒、细菌中毒、农残中毒等防不胜防,社会反映强烈。其中农药残留事件如湖南“镉大米”、山东“毒生姜”、辽宁“毒豆芽”、北京“草莓乙草胺致癌风波”等现象频出,使蔬菜农药残留受到密切关注。残留的农药在人体内长期积聚会引发慢性中毒,甚至诱发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摸清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3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数据,为相关部门防治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借鉴,也为完善农药管理、减少农药污染提供有益帮助。

1 调查样品与方法

1.1 样品概况

2013―2015年在中山市主要的超市、农贸市场、生产基地等场所用随机抽样法采集蔬菜样本。主要采集有代表性并且适时的蔬菜,采集的主要品种包括瓜果类蔬菜、叶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豆类蔬菜等,共采集1 892份样本。

1.2 检测方法

采用农业部标准《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氧、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国家标准《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4―2003)》、农业部标准《蔬菜水果中多菌灵等4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T1680-2009)》进行检测。

1.3 检测项目

所有样品农药残留的检测项目如下:胺硫磷、氧乐果、治螟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水特丁硫磷、三氯杀\醇、敌敌畏、乐果、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马拉硫磷、三唑酮、百菌清、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杀扑磷、腐霉利、杀螟硫磷、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灭多威、甲萘威、涕灭威、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硫丹、氯菊酯、甲基异柳磷、多菌灵等,共39种农药[1-3]。

1.4 判定标准

检测结果按《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05)》(2013年按此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2015年广东省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限量值》所规定的指标判定,检出禁用农药或超出残留限量标准的判为不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检测结果表明,经检测被判为不合格的蔬菜共92份。首先将被检蔬菜分为瓜果类、叶菜类、根茎类、豆类四大类。瓜果类包括苦瓜、黄瓜、冬瓜、丝瓜、南瓜、茄子、西红柿、辣椒、葫芦等;其中叶菜类包括生菜、大白菜、小白菜、菜心、通菜、芥菜、香菜、小棠菜、西洋菜、菠菜、苋菜、茼蒿、枸杞、苦脉菜、藤菜、雀菜、豆苗、芹菜、番薯叶等;根茎类包括萝卜、胡萝卜、姜、芋、山药、田薯、土豆、藕等;豆类包括玉豆、荷兰豆、四季豆、菜豆、豌豆、豆角等[4-8]。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超标率及排序:根茎类蔬菜(0.11%)

2.2 不同场所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各类检测场所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超标率及排序:批发市场(0.05% )

2.3 不同种类农药检出率

2013―2015年中山市抽检的农药残留情况中,违规使用农药21种,共检出98项次(表3)。检出的21种农药种类有毒死蜱、克百威、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硫丹、敌敌畏、三唑酮、联苯菊酯、甲胺磷、水胺硫磷、氯氰菊酯、甲拌磷、涕灭威、氰戊菊酯、溴氰菊酯、腐霉利、氟氯氰菊酯、氧乐果、三氯杀螨醇、乐果、氯氟氰菊酯,其中毒死蜱在违规农药中所占比例最高,高达56.12%。多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6份,占检出样品的6.52%,占调查样品的0.32%。由此可知,农业生产者混合使用农药的情况较为严重,使用较多的为有机磷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混合使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由调查结果可知,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超标率排序为根茎类蔬菜

3.2 讨论

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但生产者安全用药意识较差,农药乱用现象严重,甚至存在混合使用农药的情况,个别农户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未根据安全间隔期要求采收蔬菜,带来巨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对民众舌尖上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9-12]。为进一步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促进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中山市对全市24个镇区的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定期随机抽样并进行定量检测,在镇区基层及学校、企业饭堂等地普及农药速测技术,同时设立检测站,严格把控蔬菜“上餐桌”的最后一关[13]。

4 参考文献

[1] 邓波,王珊珊,陈国元.2007-2011年全国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规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253-256.

[2] 王多加,胡祥娜,周向阳,等.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胆碱酯酶速测卡法[J].食品科学,2003(6):109-113.

[3] 温雅君,高景红,李玲,等.批发市场蔬菜农药残留调查及风险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3):20543-20545.

[4] 闫实,张静,梁彦秋.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的规律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5):15670-15672.

[5] 金志勇,宋佩茹,李强,等.沈阳市主要蔬菜农药残留的调查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97-99.

[6] 杨慧,王富华.我国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5):67-72.

[7] 张伟,马天博,张焱妫等.蔬菜农药残留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73.

[8] 于娜,邹琳琳,孟红英.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81.

[9] 叶雪珠,赵燕申,王强,等.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其潜在风险分析[J].中国蔬菜,2012(14):76-80.

[10] 刘燕群,李玉萍,梁伟红,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8(4):104-107.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9

一、引育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为8.5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日益兴盛。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村药品消费总额为82.39亿元,人均9.49元,至2000年增长到12.55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5.24元。2005年全国农村人口按照8.66亿计算,即全国农村市场药品销售总额将达到218.57亿元。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购买潜力对医药企业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力。毫无疑向,21世纪,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成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由此,如何抓住先机,提前一步进人农村市场成为众多医药企业要考虑的战略问题。然而,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启动难度大,投人时间长,企业收益小等因素使医药企业进军农村市场举步维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医药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现实的情况下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才能抢占先机,占领农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那么,在进人农村市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要分析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

二、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分析

(一)农村药品消费呈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在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品种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农村疾药市场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即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村屯。同时,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农民总体收人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支出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三)农村药品需求结构与城市不同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为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肝炎等)。这与城市人群易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富贵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四)零售药品为主要消费药品

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虽然个体诊所、个人承包医院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且多为自费购药,因此农村医药市场基本属于OTC市场.

(五)管理无序

相对于城市市场来说,农村医药市场管理存在混乱无序的问题,作为农村医药市场的主体,县镇零售药店、村医务室进药时受到的约束较少,进药渠道混乱,至使很多地方假药劣药泛谧。

针对以上农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必须按照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农村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以“4C”的观念进行营销活动,真正做到患者导向;在战略上,企业要端正认识,要把农村市场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新的增长点来对待,并投入必要的资源,做出战略规划;必须克服可有可无,三心二意或生搬套、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详细分析开辟农村医药市场的几个核心问题很有必要。

三、农村医药市场开发核心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分析

市场调研是企业开辟农村市场的首要环节。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差异巨大,用开拓城市的办法去开拓农村,自然是行不通的。农村医药市场药品销售结构与城市有很大区别,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农村患者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产品进行开发。

市场调研主要要分析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的药品消费缺口。即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哪些药品是农村市场最急需的。2.农村的消费水平。要确定某种药品的价格定为多少才能被农民接受,哪些药品是适应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富裕地区、发展地区、贫困地区对药品价格的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已经加大,富裕农民与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3.农村的消费心理。要弄清农民的消费习惯、心理偏好。据调查,农民及城镇居民购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物美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就成为首选。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也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很少关心一种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或者毒副作用的大小。再有,他们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就会被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总之,只有经过全面的调研,企业才能推出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从而制定可行的推广和行销策略.

(二)销售网络的构建分析

对医药企业来说,销售网络的建设十分重要,拥有运行良好的销售网络,是成功的一半。然而,网络建设费时、费力、费钱,农村市场更是因为其地域分散、购买力分散使许多企业半途而费。农村网络建设有四个重点:1.员工队伍的建设。农村市场一般以县城为中心,再分片设立分支营销机构。根据具体县市的规模及分支机构的多少,确定县级营销中心的负责人及相应的工作人员数量。员工应以本地人为主,以减少费用。招聘员工时,不能片面追求学历(也不能太低,以高中文化为宜),以保证营销队伍的稳定性。2.培训。员工招聘结束后,应当对其进行培训。员工来自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达到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营销专业水平。企业文化教育也是新员工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才会与企业一起努力拚搏。3.给织自己的批发网与直销网。首先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把产品充分渗透到各药店、卫生院、村卫生室。经销商和经销终端是货、款流通的渠道,货的合理顺流可以调动经销商和经销终端的积极性,款的按时回流是货物顺流的保证。使遍布全国农村的经销商和经销终端做到货的合理顺流和款的按时回流是深入县、乡、村的农村的营销队伍的重要工作。还有一种渠道是由企业员工直接将产品送到镇卫生院、药店、村卫生室直至患者。目前,由于医药商业企业的大量亏损及破产,农村市场的直销网络作用日渐突出.但同时应该看到,企业经常会由于员工的跳槽而失去掌握在部分员工个人手中的网络资源。因此,加强销售网络的管理,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产品结构问题分析

医药企业要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药品。如上所述,农民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与城市不同,影响其健康的疾病也与城市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农村消费者消费心理,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销售适合他们使用的药品不仅体现在药品的品种选择上,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据调查,农民对于不可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的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时,价格就成为他们购药时唯一考虑的因素;对急性病,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若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因此,只有合理的药品价格,才能被老百姓接受。2.质量。中国农民是很会算账的,不太注重形式,讲求东西实在,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数量更能打动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放弃药品质量。假药、劣药给农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制度的推行,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药品将会越来越难销。3.包装。农民买药的频次高,每次量很小,很多常用药必须拆零销售。因此,在农村销售的药品每独立包装不能太大。农民的审美情趣与城里人也不尽相同,如在色彩上他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在名称上求吉祥等,这些都需要企业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认真考虑。面对农村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和开发,是企业成功开拓农村市场最关键的一面.

(四)广告传播问题分析

由于普及医药知识的报刊杂志及电视在农村的订阅率、普及率较低,农村中具有医疗与药品知识的人数少且素质低,加上价格贵,很多药品不能下乡,使得农民医药知识异常缺乏,农民渴求医药知识及保健知识的普及。因此,要想开拓农村市场,就一定得把消费者教育与药品销售并重,这样,产品才能逐渐进人农村市场。利用各种煤体对农村消费者进行药品知识普及,使他们能了解、会使用各种常用药品将对企业销售十分有利.农村患者药品信息来源主要有三:首先,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广告煤体获得药品信息,其顺序为电视(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本地电视台)、报纸(当地报纸及企业自印的各种报纸宣传品)、各类店头POP广告与宣传物。其次是乡村医生(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卫生室)、零售店员介绍。再次,人际口头传播,即病友、亲朋之间的互相传播,这一比例远比城市高。针对这些特点,要求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时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条幅广告不便于在农村的公共环境下保存;宣传小报由于农村地域广阔而使人工成本过于高昂;路牌广告制作成本太高而无法普及……而墙体广告由于形式简单、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便于操控、保持时间长、传播范围广而成为农村市场宜传手段的较佳选择,它既可单独操作,也可与其他煤体相结合,对提高药品品牌知名度,形成品牌偏好很有好处。需要指出的是,与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对那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的品牌忠诚度极高。因此,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品牌管理对企业在农村市场上获得竟争优势,获取高额利润十分重要.

四、实证分析: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市场开发策略

(一)调研分析

红桃K公司在推出生血剂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结果表明,生血剂是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其一,农村贫血群体大。我国妇女贫血比例达47%,其中孕妇高达55%以上,青少年婴幼儿贫血比例高达64%。在各群体中,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等原因而使其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贫血率,客观上决定了生血剂在农村有着潜在的大市场。其二,传统的习惯和现实的心理,农村消费极为看重血。市场调研中询问消费者怎样看待血的作用时,许多农村消费者都用‘最”字级的评价,认为“血是人体中最宝贵的东西”“人体中最不能缺的是血’,形容其为“人体之本”。其三,可见的失血或多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直接刺激着农村消费者对补血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农村消费者认为生病动手术或者人体受外伤流血较多后,需要补血;还有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为妇女经期流血后,需要服用补血的保健品。这些调研说明,红挑K生血剂这种产品是适合于投放农村市场的。

(二〕产品价格策略

市场上补血类产品价格多为50-100元盒。红桃K公司经过反复论证认为,30元左右一盒,是可以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产品上市后调研显示,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可和接收这一价格。调研还显示,经济条件好的消费者,较多将红桃K生血剂作为保健品购买,用于日常保健;经济条件一般的消费者部分人作为保健品购买,部分人作为药品购买;经济条件差的消费者较多是作为药品购买,用于治疗贫血或失血后补身体。红桃K在农村各种经济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中找到大批忠诚消费者,说明其定价是合理的。

(三)营销网络的营建

红桃K认真地研究与建立营销渠道有关的农村市场特点,如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居住相对分散;农村市场经销商多,经销终端多,但规模相对较小;农村市场消费者较容易相信信息,但对大煤体的接受程度低等等。根据这些特点,红桃K组建了深人到县、乡、村的营销队伍,县有办事处,乡有工作站,村有宣销员,这些队伍编织了一张巨大而严密的销售网。他们深入渗透,积极向农村消费者宜传产品功效,介绍产品形象,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他们积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以保证货、款流通的顺杨。

(四)广告传播策略

熟悉农村消费者,广告传播中尽贴近农村消费者是红挑k公司广告传播策略的根本出发点。红挑k公司运用了大t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宜传方法,比如最初的开拓农村市场的号角式广告语:‘呼儿梅吃,中国出7红桃K’,这句话简单易记,而“呼儿梅吃.则运用了陕北农村的音调,农村消费者很容易接受.再比如,在制作‘王婆.专题片时,刻意突出了农村特色。在农村消费者中“王婆.的声名家喻户晓,借用“王婆.形象,可以达到很快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效果,而广告画面夸张、诙谐,也为农村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红桃K;司还在农村制作了大的靖体广告,将广告语以标语的形式届臼在农户堵上,使他们时时处处可见,持久、反复地将产品的功效信息传递给农村消费者。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10

一、引育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为8.5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日益兴盛。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村药品消费总额为82.39亿元,人均9.49元,至2000年增长到12.55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5.24元。2005年全国农村人口按照8.66亿计算,即全国农村市场药品销售总额将达到218.57亿元。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购买潜力对医药企业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力。毫无疑向,21世纪,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成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由此,如何抓住先机,提前一步进人农村市场成为众多医药企业要考虑的战略问题。然而,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启动难度大,投人时间长,企业收益小等因素使医药企业进军农村市场举步维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医药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现实的情况下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才能抢占先机,占领农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那么,在进人农村市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要分析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

二、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分析

(一)农村药品消费呈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在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品种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农村疾药市场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即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村屯。同时,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农民总体收人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支出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三)农村药品需求结构与城市不同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为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肝炎等)。这与城市人群易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富贵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四)零售药品为主要消费药品

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虽然个体诊所、个人承包医院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且多为自费购药,因此农村医药市场基本属于OTC市场。

(五)管理无序

相对于城市市场来说,农村医药市场管理存在混乱无序的问题,作为农村医药市场的主体,县镇零售药店、村医务室进药时受到的约束较少,进药渠道混乱,至使很多地方假药劣药泛谧。

针对以上农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必须按照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农村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以“4C”的观念进行营销活动,真正做到患者导向;在战略上,企业要端正认识,要把农村市场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新的增长点来对待,并投入必要的资源,做出战略规划;必须克服可有可无,三心二意或生搬套、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详细分析开辟农村医药市场的几个核心问题很有必要。

三、农村医药市场开发核心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分析

市场调研是企业开辟农村市场的首要环节。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差异巨大,用开拓城市的办法去开拓农村,自然是行不通的。农村医药市场药品销售结构与城市有很大区别,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农村患者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产品进行开发。

市场调研主要要分析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的药品消费缺口。即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哪些药品是农村市场最急需的。2.农村的消费水平。要确定某种药品的价格定为多少才能被农民接受,哪些药品是适应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富裕地区、发展地区、贫困地区对药品价格的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已经加大,富裕农民与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3.农村的消费心理。要弄清农民的消费习惯、心理偏好。据调查,农民及城镇居民购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物美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就成为首选。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也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很少关心一种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或者毒副作用的大小。再有,他们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就会被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总之,只有经过全面的调研,企业才能推出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从而制定可行的推广和行销策略。

(二)销售网络的构建分析

对医药企业来说,销售网络的建设十分重要,拥有运行良好的销售网络,是成功的一半。然而,网络建设费时、费力、费钱,农村市场更是因为其地域分散、购买力分散使许多企业半途而费。农村网络建设有四个重点:1.员工队伍的建设。农村市场一般以县城为中心,再分片设立分支营销机构。根据具体县市的规模及分支机构的多少,确定县级营销中心的负责人及相应的工作人员数量。员工应以本地人为主,以减少费用。招聘员工时,不能片面追求学历(也不能太低,以高中文化为宜),以保证营销队伍的稳定性。2.培训。员工招聘结束后,应当对其进行培训。员工来自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达到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营销专业水平。企业文化教育也是新员工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才会与企业一起努力拚搏。3.给织自己的批发网与直销网。首先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把产品充分渗透到各药店、卫生院、村卫生室。经销商和经销终端是货、款流通的渠道,货的合理顺流可以调动经销商和经销终端的积极性,款的按时回流是货物顺流的保证。使遍布全国农村的经销商和经销终端做到货的合理顺流和款的按时回流是深入县、乡、村的农村的营销队伍的重要工作。还有一种渠道是由企业员工直接将产品送到镇卫生院、药店、村卫生室直至患者。目前,由于医药商业企业的大量亏损及破产,农村市场的直销网络作用日渐突出.但同时应该看到,企业经常会由于员工的跳槽而失去掌握在部分员工个人手中的网络资源。因此,加强销售网络的管理,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产品结构问题分析

医药企业要结合农村市场的特点,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药品。如上所述,农民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与城市不同,影响其健康的疾病也与城市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农村消费者消费心理,合理配置企业产品结构,开发、销售适合他们使用的药品不仅体现在药品的品种选择上,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据调查,农民对于不可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的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时,价格就成为他们购药时唯一考虑的因素;对急性病,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若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因此,只有合理的药品价格,才能被老百姓接受。2.质量。中国农民是很会算账的,不太注重形式,讲求东西实在,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数量更能打动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放弃药品质量。假药、劣药给农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制度的推行,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药品将会越来越难销。3.包装。农民买药的频次高,每次量很小,很多常用药必须拆零销售。因此,在农村销售的药品每独立包装不能太大。农民的审美情趣与城里人也不尽相同,如在色彩上他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在名称上求吉祥等,这些都需要企业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认真考虑。面对农村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和开发,是企业成功开拓农村市场最关键的一面。

(四)广告传播问题分析

由于普及医药知识的报刊杂志及电视在农村的订阅率、普及率较低,农村中具有医疗与药品知识的人数少且素质低,加上价格贵,很多药品不能下乡,使得农民医药知识异常缺乏,农民渴求医药知识及保健知识的普及。因此,要想开拓农村市场,就一定得把消费者教育与药品销售并重,这样,产品才能逐渐进人农村市场。利用各种煤体对农村消费者进行药品知识普及,使他们能了解、会使用各种常用药品将对企业销售十分有利.农村患者药品信息来源主要有三:首先,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广告煤体获得药品信息,其顺序为电视(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本地电视台)、报纸(当地报纸及企业自印的各种报纸宣传品)、各类店头POP广告与宣传物。其次是乡村医生(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卫生室)、零售店员介绍。再次,人际口头传播,即病友、亲朋之间的互相传播,这一比例远比城市高。针对这些特点,要求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时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条幅广告不便于在农村的公共环境下保存;宣传小报由于农村地域广阔而使人工成本过于高昂;路牌广告制作成本太高而无法普及……而墙体广告由于形式简单、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便于操控、保持时间长、传播范围广而成为农村市场宜传手段的较佳选择,它既可单独操作,也可与其他煤体相结合,对提高药品品牌知名度,形成品牌偏好很有好处。需要指出的是,与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对那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的品牌忠诚度极高。因此,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加强品牌管理对企业在农村市场上获得竟争优势,获取高额利润十分重要。

四、实证分析: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村市场开发策略

(一)调研分析

红桃K公司在推出生血剂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结果表明,生血剂是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其一,农村贫血群体大。我国妇女贫血比例达47%,其中孕妇高达55%以上,青少年婴幼儿贫血比例高达64%。在各群体中,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等原因而使其贫血率明显高于城市贫血率,客观上决定了生血剂在农村有着潜在的大市场。其二,传统的习惯和现实的心理,农村消费极为看重血。市场调研中询问消费者怎样看待血的作用时,许多农村消费者都用‘最”字级的评价,认为“血是人体中最宝贵的东西”“人体中最不能缺的是血’,形容其为“人体之本”。其三,可见的失血或多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直接刺激着农村消费者对补血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农村消费者认为生病动手术或者人体受外伤流血较多后,需要补血;还有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为妇女经期流血后,需要服用补血的保健品。这些调研说明,红挑K生血剂这种产品是适合于投放农村市场的。

(二〕产品价格策略

市场上补血类产品价格多为50-100元盒。红桃K公司经过反复论证认为,30元左右一盒,是可以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产品上市后调研显示,较高比例的消费者认可和接收这一价格。调研还显示,经济条件好的消费者,较多将红桃K生血剂作为保健品购买,用于日常保健;经济条件一般的消费者部分人作为保健品购买,部分人作为药品购买;经济条件差的消费者较多是作为药品购买,用于治疗贫血或失血后补身体。红桃K在农村各种经济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中找到大批忠诚消费者,说明其定价是合理的。

(三)营销网络的营建

红桃K认真地研究与建立营销渠道有关的农村市场特点,如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居住相对分散;农村市场经销商多,经销终端多,但规模相对较小;农村市场消费者较容易相信信息,但对大煤体的接受程度低等等。根据这些特点,红桃K组建了深人到县、乡、村的营销队伍,县有办事处,乡有工作站,村有宣销员,这些队伍编织了一张巨大而严密的销售网。他们深入渗透,积极向农村消费者宜传产品功效,介绍产品形象,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他们积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以保证货、款流通的顺杨。

(四)广告传播策略

熟悉农村消费者,广告传播中尽贴近农村消费者是红挑k公司广告传播策略的根本出发点。红挑k公司运用了大t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宜传方法,比如最初的开拓农村市场的号角式广告语:‘呼儿梅吃,中国出7红桃K’,这句话简单易记,而“呼儿梅吃.则运用了陕北农村的音调,农村消费者很容易接受.再比如,在制作‘王婆.专题片时,刻意突出了农村特色。在农村消费者中“王婆.的声名家喻户晓,借用“王婆.形象,可以达到很快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效果,而广告画面夸张、诙谐,也为农村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红桃K;司还在农村制作了大的靖体广告,将广告语以标语的形式届臼在农户堵上,使他们时时处处可见,持久、反复地将产品的功效信息传递给农村消费者。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11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对策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消费者对蔬菜的品种、结构和内在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品种多样,而且要求产品卫生、安全、营养搭配齐全。如何选购到无农药污染的蔬菜,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蔬菜品种与栽培技术的改变,害虫的抗药性也普遍提高,农药的用量与施药的次数不断增加,尤其是有些菜农大量使用有机磷杀虫剂,致使不少蔬菜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近年来,为了解连云港市的蔬菜农残情况,每月上旬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主要超市及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进行抽样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样本采集与检测

1.1 样本来源与检测项目

连云港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市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主要超市和蔬菜基地的蔬菜进行随机抽样,每月1次,每次60个样品,蔬菜种类主要是当地生产量和消费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主要涉及绿叶类、白菜类、甘蓝类、豆类、茄果类、瓜类等品种。重点检测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氧化乐果、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三唑磷、甲基异柳磷、杀螟硫磷、马拉硫磷、地虫硫磷、丙溴磷、水胺硫磷、百菌清、乙烯菌核利、三唑酮、腐霉利、异菌脲、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25种常用农药。

 

1.2 检测仪器与方法

主要仪器:布鲁克公司气相色谱仪450,pfpd检测器,ecd检测器,匀浆机,氮吹仪等。抽样依据:ny/t 789-2004《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检测标准: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判定依据: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在绿叶类、白菜类、甘蓝类、豆类、瓜类、茄果类等6类蔬菜中,瓜类蔬菜的合格率最高,绿叶类、白菜类的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因为绿叶类蔬菜生长周期短,采摘频繁,虫害较多,施药量大,所以残留量较高。而瓜类蔬菜比如冬瓜、南瓜很少有虫害,偶发病害,施药量少,所以残留量很低。近年来国家加强对禁用农药的管理,生产上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检测结果中很少有检出现象。从2011-2012年的检测情况看,蔬菜的平均合格率基本持平,各级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求升。

 

2.2 不同月份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每年的1、2月份和11、12月份蔬菜农药残留较少,抽样合格率都在96%以上,从3月份开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逐渐降低,7、8、9月份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蔬菜的病虫害发生严重,菜农用药频率增加,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降至最低,仅在88%左右。由此可见,加强蔬菜田间管理、预防控制病虫害,合理施肥,控制用药,是保证蔬菜安全的有效途径。

 

2.3 不同抽样地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状况

蔬菜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安全性检测结果差异较大,见表3。基地蔬菜的抽样合格率最高,达98%以上;其次是蔬菜批发市场,95%左右;农贸市场和超市蔬菜合格率较低,只在90%左右。不同抽样地点蔬菜合格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蔬菜基地一般是由合作社管理,生产管理较为规范,能够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其生产的蔬菜安全性较高;批发市场的蔬菜一般来自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进入市场前都要经过速测或者具备一定的质量合格证明,其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较为严格;农贸市场销售的蔬菜除来自于批发市场外,还有不少是城郊自产自销的菜农上市销售的,这些菜农的菜地规模小、较为分散,难以管理到位;而超市销售的蔬菜一般均由特定的经纪人负责承包,其蔬菜来源较为复杂。因此加强对蔬菜产地的溯源控制,才能实现监管职能到位。

 

3 建议对策

综上可见,随着对农产品监管力度的增大和标准化体系的逐步实施,蔬菜农药残留的合格率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3.1 加大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技术知识,特别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建设。加强田头检测,提倡生产者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提高市民对农产品安全的认知程度,促进社会力量对农产品质量的自发监督。

 

3.2 加强源头监管工作,控制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通过多渠道对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科学用药水平。推广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既要使生产者自觉地科学用药,又使消费者能及时充分了解产品信息。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可追溯制度,建立大型物流配送体系,从根本上杜绝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环节可能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药市场情况分析篇12

大力推进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是实施国务院提出的“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两网”建设背景下,对我国农村药品供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论证农村药品供应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农村药品供应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低于药品价格增长幅度,加之农村医疗各方面条件均相对落后等因素,使得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矛盾格外突出。当前我国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存在以下问题:

1.1 药品质量令人堪忧

一直以来。中国农村药品供应主体多采取自采销售的方式,使得农村药品市场流通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在进货渠道多、散、乱,多种假冒伪劣药、过期药充斥农村药品市场,对农村居民用药造成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1.2 药品供应点匮乏

我国农村药品市场潜力巨大,从总数上来看,现有的农村药品供应点数目也较为庞大,但由于地域原因,分布到各地则数目过少,且具有面广、点小、分散的特点,农村居民用药面临许多实际困难。

1.3 药品配送体系不完善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使得农村药品配送也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承担配送任务的基础设施较差,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进而农村药品价格虚高,农村药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突显。

1.4 现有农村医药供应主体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

当前农村医疗行业中的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取得从业资格,他们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的药学知识,难以保障安全合理地对患者用药,且自身素养和服务水平也达不到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要解决我国农村药品供应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应从现实情况出发,本着使农村药品市场“安全、有效、便利、廉价”的基本要求,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药品供应网。

2“两网”背景下我国农村药品的主要供应模式及适用性分析

在“两网”建设过程中,经过几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全国各地农村药品供应出现了多种模式,其中一些模式取得了成功。

2.1 直配模式

2.1.1 涵义

直配模式,即药品直接配送模式,指通过gsp认证的药品批发企业直接向县、乡、村三级涉药单位进行药品配送。

该模式又可分为批发企业直配模式和配送中心中转配送模式。其中批发企业直配模式即指拥有合格资质和便利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直接向县、乡、村三级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配送药品。而配送中心中转配送模式即指符合条件的药品批发企业通过在县或乡镇设立配送中心或配送站,再由该中心或站点向所辖的各级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配送药品。

2.1.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实现了药品流通环节的简化和通畅,统一配送可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同时规范农村药品流通市场的秩序,大大提高了农民用药的安全和廉价要求。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此模式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现实问题。通过上文对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现状的分析可知,当前农村药品供应具有范围广、规模小的特点,使得进行药品直接配送的企业承担了较高的配送成本,若再在配送过程中遇到个别医疗单位或药店赊账、换药、退药等问题,会直接挫伤直配企业的积极性。此外,当药品批发企业采取配送中心中转配送的模式时,尽管减少了一定的配送成本,但设立及管理中转站所需耗费的成本同样会使配送企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因此,该模式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且承担配送工作的药品批发企业最好是当地医药企业。

2.2 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延伸模式

2.2.1 涵义

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销企业延伸模式,即由有配送能力的药品批发企业及药品零售连销企业在农村设立药品供应点,作为药品经营活动在农村的延伸,或吸纳农村已有的药店成为本企业的加盟连锁药店从事药品经营活动。

2.2.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同样能够保证广大农村居民便利地使用到放心药、廉价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流通秩序,杜绝游医药贩的盛行。但现实情况表明。该模式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现有的农村医疗供应主体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当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在农村地区自营药品供应点或加盟已有的供应点时,面临专业人员短缺的实际困难,符合要求的药学人员不愿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工作,而农村当地卫生员的素质又难以保证,不利于供应点的经营和监管。

2.3 乡镇卫生院(所)代购模式 2.3.1 涵义

乡镇卫生院(所)代购模式。即指由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的乡镇卫生院(所)设立药品代购点,向药品批发企业统一采购药品,再分发给当地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的模式。

2.3.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是对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有效延伸,填补了农村地区未被药品配送企业覆盖的空白地域,同样也保证了农村居民用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但依照国家药监部门相关文件,在明确了“乡镇卫生院代购”这一模式的同时,规定了“代购方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因此,该模式比较适合于在乡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展开,否则会打击代购点的代购积极性,而这些代购点一旦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必将随之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对药品配送的监管带来难度。

2.4 增设供应点模式

2.4.1 涵义

增设供应点模式,即指不同于gsp认证和药监部门认定的药品供应点。其设立标准较低,且接受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旨在促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自行开办非处方药专柜,满足当地农村居民用药需求。

2.4.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方便农村居民购买到安全、廉价的药品,且能够得到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使供应点设立的门槛较低,有利于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扩展。

但对从业人员的选拔、培训和监管需要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2.5 药房托管模式

2.5.1 涵义

药房托管模式,即指在医疗机构药房产权和职工人事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药房委托给药品批发企业或零售连锁企业经营。被委托的企业参照gsp标准进行管理,独立核算。

2.5.2 适用性分析

该配送模式依托于现有的医疗网点,是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有效延伸,对于实现农村药品供应“安全、有效、便利、廉价”的目 标具有重要作用。

在使用此种模式时,需要结合当地医疗机构的建设情况,且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托管办法作支持。

2.6 混合模式

2.6.1 涵义

混合模式,即指根据农村各地区实际情况,将以上几种主要模式有机配合起来使用,实现优势互补。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用药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2.6.2 适用性分析

混合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使用,在对各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时,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所共同采纳的模式越多,效果越好,而要本着实事求是、优势互补的原则具体实施。

3 关于几种供应模式应用的对策思考

3.1 政府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便利、廉价”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从中发挥主导力量,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相关办法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确保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

3.2 引入市场竞争和运作机制

在选拔合格的药品批发和配送企业时,要制定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规范企业的进入和淘汰机制,以利润和社会责任为导向,对企业进行公平、公正、严格的筛选、培训和监督,保证农村药品流通环节的规范、稳定、高效、便利,从源头上保障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正常、有效地运行。

3.3 全方位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吸引多方参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