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交流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2 09:01:33

中外合作交流

中外合作交流篇1

Abstract:The import of the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offers a new theoretic visual angle of research in the exchange model of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he “subject-subject" structure is the basic exchange model of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ject-subject structure" takes the affirmation of subject and the awareness of dialogue as its logic premise, and takes the construct of culture space and modern media as its basic medium.

Key words: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exchange; model; inter-subjectivity; subject-subject

交流与对话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办学主体相互关系的动态因素。哲学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为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哲学依据,也为中外合作办学寻找和建构行之有效的交流模式提供了思维和操作方法。要保证中外合作办学主体间交流的有效性,前提在于对办学主体的确认,途径则是“主体—主体”之间能体现合作者较大能动性的合作空间的建构。

一、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哲学基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对话、合作和交流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关于交流、对话的哲学必然成为当今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换句话说,研究作为交流主体的自我与另一交流主体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问题,开始成为哲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焦点。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巨大恐慌:人类和谐诗意的生活环境正在失去,人沦为自我中心性的动物,人与人似乎越走越远,更不用说在更深程度上的交流与对话。在这种背景下,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巴赫金等人的理论得以产生,人的生存本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因此,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的同时,对他人的关注成为了自然科学和当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方主体间性的凸现是在主体性走入黄昏的情况下出现的,正如多尔迈所说:“在我看来,主体性的观念已经丧失了它的力量,这既是我们时代的具体经验所致,也是因为一些先进的哲学家探究所致。”[1]尽管众多的哲学家致力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形成统一的哲学命题和哲学流派。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不难在其中找出一些共性,在哲学的范畴内,给主体间性做如下界定:(1)主体间性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指存在主体与对象主体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2)在实践的层面上,主体间性体现为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流理解如何实现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就个体层面来说,这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持个体独立、自由并创造与他人的交流空间的问题;在群体或民族层面来说,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保持群体或民族的质的规定性、并与其他群体或民族展开有效对话、交流或合作的问题。我国有些学者洞察到了主体之间这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关系特性,在哲学领域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并逐步将其运用于哲学、文学、教育等理论研究中,使之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前沿。

哲学领域对主体性问题及对主体间性问题的关注,使其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利用主体间性的交流与对话意义作为理论基础,开展了大量新的教育理论的探讨。首先是对于教育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的定义。王光明指出,界定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应在注重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突出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在法律、各项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下的相互理解的关系特征。其中,‘相互尊重’既指人格上的相互尊重,也是对不同意见和不同认识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既指相互宽容、容忍、同情和换位思考,也指相互了解和认识”[2]。也有学者着重从师生之间、教育交往理论等角度探讨主体间性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其中,教育交往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探究更有启发意义。“交往是社会性的交往,它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实践系统的实现,交往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的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3]。著名哲学家任平给交往实践作了如下定义:“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作为相互联系的中介的客体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4]交往实践就是要用交往实践的观点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把当代社会看成是全球性的交往社会。因而,交往实践的提出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它打破了传统实践观把主体和客体看成是对立的两极的实践结构即“主体—客体”单一结构,而体现为“主体—中介—主体”整体结构。

从国内对于教育主体间性及教育交往理论研究的回顾不难看出,主体间性意味着交流与对话,是一个由对话到理解再到共享的渐进过程。对话意味着两个主体以上的交流活动,正如有学者指出:“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识,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5]尽管目前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主要运用于教学和师生研究关系中,但其主要思想尤其是教育交往理论思想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模式研究来说仍具有较大启发意义。

二、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的逻辑前提

转贴于 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种教育交往活动。合作办学的双方分别作为主体参与合作、对话、交流,及至资源和利益达到共享,并进而能够共同创设新的文化和教育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双方正实践着当今教育的主体间性发展方向,即“主体—主体”交流模式。正如有的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全球性话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实践,应该是双向度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国际化的实现形式却往往是单向度的。发达国家的大学相对来说热衷于输出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则更感兴趣于引进和吸收。”[6]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拒绝“主体—客体”交流模式,只有如此双方才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由“主体—客体”模式所带来的主体的客体化、对象化或异化,从而使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1.合作者主体地位的确认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对于自身主体地位的确认无疑是开展交流合作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合作者主体地位的确认不是指某一单个的个体主体对自身的确认,而是指在合作过程中,作为智力、财力及其他相关主体特征的承担者的合作者主体意识的形成、确认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主体地位的确认主要通过合作办学自主权的确认和对话意识的确立得以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些自主权中即包括国际交流权。但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确认往往比较复杂,主要归结为国际视野中的“高校—政府—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高校办学自主权,并进而实现其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理顺“高校—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首先,以各要素之间的交流对话和互动过程为指导思想,确立各要素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高等学校是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的主体,因而是独立办学的主体,应该独立行使办学自主权力”[7]。简言之,对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来说,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要有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影响也相对较大,因而,尽管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具有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权利,政府仍应在对外交流政策、对外交流范围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放权与指导,真正实现高校在对外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遵从市场机制对高校自主权利进一步扩大的要求和它对于高校自主权利的制约。缺乏制约的主体只是一种西方哲学上的“大写”的主体性,缺乏交流的有效性。市场机制对高等学校的制约在于要求其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出现,就是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面向市场,主动参与竞争,在市场中实现其在交流中的主体地位。

再次,教育主权得到有效保障。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对教育主权及其主体地位的确认主要通过立法体现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就从合作办学的性质、目的、原则、内容以及各种规范方面,规定了国家具有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管理和监督权和维护教育权,主要体现的是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导权。在实践合作办学过程中,我们应树立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权发展观,要正确理解坚持教育主权与处理国际机制之间的辨证关系,坚持教育主权不能排除国际化和国际机制;要理解教育主权的发展动态,处理好短期和长远目标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认识到教育主权的重心、程度和范围必须依据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我国的合作办学即使面对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也能充分保障我国的教育主权,确保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

2.对话意识的确立

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合作者对话意识的确立。交流与对话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性质,作为不同文化、语言和意识形态交汇产物的中外合作办学同样如此。艾柯曾深刻地指出:“整个文化都属于意指和交流,还有,人性和社会仅仅是在交流及意指关系得到确定时才存在。”[8]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现其作用的。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要真正实现作为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及“主体—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模式,合作办学者必须树立全球化的对话意识,主要体现在:

首先,将主体思想的确立与全球观念相结合。也就是说,主体应摈弃封闭式的办学理念,将中外合作办学和我国高等教育置身于全球高等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以全球化的视角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在国内外的水平和地位,并以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作为参照系,为我国国际合作办学准确定位,找出差异,开发优势。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交流,因此,这是确立主体思想的过程,也是与国外合作办学主体开展对话和交流的前提。只有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提高竞争力,进而开辟高等教育的海外市场,真正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主体—主体”的交流模式。

其次,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拒绝“主体—客体”合作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合作双方应树立平等互利原则,避免只是名义上的中外合作,或者利用中外合作的幌子进行其他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的活动,要拒绝各种侵犯教育主权及有损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虚假合作,这也包括中方合作者应拒绝国外某些高校在中国出售质量低劣的学历文凭等活动,从而真正保证对话的平等性和有效性。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上,要强调双方的融合性和渗透性,要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教育内容充分融合到中外办学模式之中,并以此促进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在实质上实现“主体—主体”交流模式。

三、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具体途径

如果说主体的确认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基本前提的话,那么,“主体—主体”交流模式中文化空间的建构和现代媒介的介入,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合作主体交流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主体与主体之间以文化空间和现代媒介为基本中介,实现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

1.文化空间的建构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有文化发展的要求,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大学要主动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无论采取怎样的合作模式,也不论其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要实现交流,达到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都离不开合作主体的文化交流。具体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主体间文化空间的建构应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坚持全球性交往实践,即主体间性的交往原则。主体与主体之间文化空间的建构要通过某一中介体现出来,即以“主体—中介—主体”模式,使主体与主体、主体与中介之间的关系呈现网络化的对话关系。全球化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每一个民族、国际和地区可以作为参与交往实践的一极主体,同时由于各极主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生存发展权利,并且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因而能够在交往实践中协调互动。也就是说,多元化、异质化的合作办学者构成了全球教育交往中的共同操作者,成为教育交往实践中的主体,从而使交往成为可能。

其次,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创造中外合作办学中外交融的文化空间,实现共同文化空间的建构。如上文所述,差异是交流的前提,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差异的存在。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必须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即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开放的意识,在林林总总的多元文化中保持传统的优秀文化,吸纳异质文化中的精华[9]。对合作的另一极主体来说,同样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中外合作办学共同文化空间的建设是双方主体的价值诉求和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只有如此,才能使各自的文化特征融入到中外合作办学共同的文化空间中,真正实现“主体—主体”交流模式。

转贴于 2.现代媒介的介入

现代媒介对公众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的介入已是不争的事实,用马克·波斯的话来说,即现代社会已跨入“第二媒介时代”,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主体建构是通过互动性这一机制发生的。”[10]后现代的信息方式标明的教育交往实践建构的是不稳定的、多重的、分散的交互主体。迈克卢汉宣称媒介即讯息,“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1]。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人类和媒介息息相关,人无法脱离媒介而存在,同样,媒介或新技术的每次发展和延伸,都深深地打上了人的发展的烙印,不难看出,人和媒介互为主体、共同发展,这是媒介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现代媒介的发展给国际化教育带来了契机。正因为其交互作用和与现代人们的密切关系,现代媒介对于国际合作办学主体间交流意义的建构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因而更能符合和满足国际合作办学主体的交流需求。要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确保现代媒介对 “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合作办学主体看,要加强合作办学主体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受教育者能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2]。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大多是高校、企业、政府,而拥有文化、技术、人才等资源的高等院校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中更是责无旁贷。高校一方面要利用母体学校新闻传播及相关专业优势在校内部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校园外部主体要素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逐步丰富传媒教育的经验,建立面向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对政府和企业来说,要建立迅捷的信息反馈渠道,也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在对外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现代传媒角度看,要加强现代传媒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介入及其对于国际化教育的责任感。媒介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具有宽广的视野,它与中外合作办学的结合无疑对两者的发展都具有创造性意义。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介入,媒体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沦为合作办学主体的“赚钱机器”和利益集团的“传声筒”。因此,媒体应率先自律,遵守行业规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起到示范社会、引领未来的作用。如果大众媒介放弃了社会责任,背弃了社会道义与良心,不仅媒介素养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无从谈起,整个民族和国家也可能陷入文化殖民的危险境地。

再次,从受众的角度看,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加强大众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热心和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受众是指在中外合作办学中通过现代媒介而发生某种联系的主体,包括合作主体、学生、家长、人才市场、各种服务市场等等,如何使这些要素为中外合作办学发挥最大潜能是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现代媒介加强与受众的联系是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换句话说,现代媒介应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媒介的透明性、责任性,让受众在了解传媒运作的同时,使媒介牢牢把握受众的关注点,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意识,从而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立体的层面上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

当然,无论是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逻辑前提和交流中介,都不仅仅限于上文所述部分。就其交流模式的逻辑前提而言,还应包括合作主体办学思路的确认、对于对象主体的承认等等;就其交流模式的中介而言,也至少还应包括中介组织的建立等要素。应该说,以主体间性视角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模式及“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提出还是一种新思路和新名词,它丰富的内涵和理论价值远非本文所能涵盖,期待更多的学者实现进一步探讨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55.

[2]王光明.关于人本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的思想概述与认识教育视界下的主体间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8.

[3]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7-88.

[4]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54.

[5]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6]高立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哲学视野[J].兰州学刊,2007,(1):197.

[7]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6-227.

[8][意]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原理[M].卢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5.

[9]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7-30.

中外合作交流篇2

一、翻译活动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现代汉语白话文中“文化”一词是一系列欧洲语言中相应词的直接翻译,而这些词都派生于“cultura”这个拉丁词,其最早的基本意义是“耕作,种植;作物”。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化,“culture”一词的外延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十九世纪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e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泰勒的定义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文化而忽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辞海》关于“文化”这个词条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条定义中不难看出文化具有时空性。从时间角度看,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后一时期的文化是对前一时期文化的过滤和积淀,现代文化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空间角度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因此就存在古今文化传承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而这就需要语言这个工具来完成。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语言即是文化的载体,那么文化不同则语言不同,语言不同则交流不畅,于是,翻译活动便产生了。

翻译活动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各国文化有共性,但不同的地理、生活环境决定着各国文化带有鲜明民族特性,不同的地域与传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氛围左右人们的生活,会成为不同民族交往的障碍,而翻译则是跨越这种障碍的最好工具。翻译虽然表现为各国语言的互相转换,但只是一个交流互换的过程或者工具,其真实目的则是各国文化的互相观摩与借鉴。因此,翻译绝不能做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语言转换,而应该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文中的所有文化色彩,否则有碍于民族之间的了解。为了世界更加和谐地发展,翻译必须淋漓尽致地传递文化,翻译是实现世界文化战略的根本途径。

二、中国翻译活动在中外文化交融中的作用

在中国,“翻译”一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当时特指东汉以来佛教经典的汉译活动。宋释法云撰《翻译名义集》(公元1143年)称: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早已不限于梵文佛典的汉译活动,翻译不仅成为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工具。

从古至今,翻译都是文化形成和历史前进的一个重要动因。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融合都是由翻译活动引起的。大规模的外国文化引入和翻译高峰主要有四次: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从内容看,在漫长年代里大量翻译的是佛经,到了16、17世纪才面向自然科学,之后,深入哲学、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翻译逐渐渗透包括文学在内的人类所有的文化生活。

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得益于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三位最有名的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大量的佛学经典从梵文译成汉语,大量反映古印度佛教文化的词语被引入,如“浮屠”、“菩萨”、“金刚”、“观世音”、“弥勒佛”等。这些佛教词语历经千载,广为流传,佛教文化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中。

第二次翻译高峰的兴起,是与欧洲一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有关的。明末清初传教士作为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媒介,与中国知识分子合作,把西方科学文化如历算、天文、数学、物理、哲学、地理、艺术、生理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美术、建筑等引入中国。在科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中,许多名词,如点、线、直线等的译称在中国沿用至今。中国有经纬度的精确概念则开始于他们合译的数学著作《测量法义》。这些译著使当时的中国第一次接触到国外一些先进的科学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与此同时,耶稣会传教士把中国的《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经籍及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向外族介绍中国文化。

第三次翻译高峰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是一个以大规模引进西学为标志的翻译高峰。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其目的很明确,即救国强国,所以反映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科技、法律、外交和政治制度的著作成为当时翻译的主要方向。如康有为的《突厥削弱记》、《日本维新三十年史》、《法国革命记》,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唐才常的《各国种类考》。这次翻译高峰的杰出代表是严复和林纾。严复先后译出《天演论》、《原富》、《社会通诠》、《法意》、《穆勒名学》等书,把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林纾作为西方文学翻译的大家,其译作主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块肉余生记》、《黑奴吁天录》、《鲁滨逊漂流记》等。这次翻译高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场西方思想的洗礼,并最终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又一次翻译高峰随之而来。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抑或是其影响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翻译作品也由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我国新文化翻译的领导力量主要有鲁迅、胡适、瞿秋白、郁达夫、郭沫若、林语堂等。在以文学翻译为主的此次翻译高峰中,大量优秀的俄罗斯文学被引进和翻译,形成了一个对俄国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高峰。这次翻译高峰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引进和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

中国历史上这一次又一次的翻译高峰将外国的优秀文化吸收进本国文化,并在其逐渐内化的过程中融入了主流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翻译对推进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如今这个各国间交流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全球化国际信息时代,我们的翻译活动在注重“拿来主义”的同时不能忽视“送去主义”。我们灿烂的唐诗文化经过翻译和输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根发芽,美国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翻译和研究中国唐诗的中心。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双向的,所以我们应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加了解我们。

三、结语

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科技进步和文明进程大大加快,各民族文化应以平等的地位共存与交流,相互促进与繁荣。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充分认识翻译的跨文化意义,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以翻译活动为媒介,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国文化的外译,在交流对话中弘扬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王宁.视角:翻译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中外合作交流篇3

1 积累对外合作交流经验,展望中医药发展的未来

我国中医药对外合作初期以劳务输出、专家外出讲学等为

主。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专家学者对中医药关注的不断增大,逐渐开始了以中外双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著名大学为主体的交流合作,甚至互相参与了对方国家基金资助的学术研究和医疗合作。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针灸开始为华人以外的社会知晓,并愿意尝试其治疗方法。针灸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小的热潮。鉴于当时经过正规训练的针灸师极为短缺,有的人甚至放弃其厨师职业开始为患者扎针。小热潮的形成并未给当地民众留下太多积极的影响。其后,随着许多经过正规训练的中医师、针灸师移居海外,同时也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降低医疗费用需求的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热又一次悄然兴起,也给了中医药再次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许多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开始从中国邀请、引进专家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在发达国家的讲学和医疗实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水平,并为当地民众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树立了信心,中医药已经愈来愈多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目前,由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在医疗保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随着循证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补充替代医学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要求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提供循证证据,说明作用机理的呼声也日益增强。许多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机构、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并将上述问题作为他们的研究重点;政府机构也开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大量资金,与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不断增多。有些课题的研究结果已经从某一方面显示出中医药学在治疗慢性疾病上的价值,并部分阐明了相关作用机理,为中外双方在中医药领域内开展高水平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中外双方在中医药领域内的进一步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促进中医药研究水平的快速提高

对外交流的动力应当源于合作双方。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非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不断增加,使全球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迅速、持续增长。如何找到一种可以尽快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法已迫在眉睫,成为医学界、经济界和社会学界等诸多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医药丰富的积累已经从许多方面显现出解决上述问题的独到之处,简、便、验、廉等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使中医药作为补充替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普及。许多发达国家不但在著名的高等学府开设了针灸课程,还注册、开办了众多专门的中医、针灸高等学校,有些甚至开设了硕士、博士课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拥有数万名针灸医师。发达国家投入到补充替代医学研究项目中的经费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积极参与其中,积累经验、开拓思路,对培养我国中医药研究人才、队伍,迅速提高我国中医药的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们的积极参与也能为国外的合作者提供中医药研究思路,可以集思广议,避免在中医药的研究上走不必要的弯路。

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的著名学府、研究机构拥有更多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手段,是我们开展高水平中医药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了解发达国家在补充替代医学中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今后开展中医药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研究经费相对充足的今天,如何尽快找到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突破研究中的瓶颈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开拓思路,下大力气予以有效解决,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医药研究起到示范作用,真正能够起到引领中医药研究方向的作用,促进中医药研究水平的快速提高。

3 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问题,确保双方合法权益

基于数千年来先贤的实践积累和自身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在中医药研究方面较国外的专家学者先行一步,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透,对中药的选择也更加精准,在药物的研究开发中发现阳性目标药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也是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在国内找寻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有些国内的科研人员为了获得国外同行的关注,以便加快其研究成果国际化的步伐,常常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课题的关键技术展示于人前,由此引起的关键技术外泄已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而导致关键技术外泄的,即使今后通过法律途径也很难讨回公道,举证困难是这类纠纷的共同特点,赢得官司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另外,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中成药处方的专利需要参照化合物组合进行保护,在某个方剂基础上的加减与原方差异的认定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是件非常复杂的问题。用何种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就成为摆在每位中医药科研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合作之前,通盘考虑相关问题,将所涉及的问题做个比较好的约定,签署好相关文件后,再出示核心技术也为时不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所在。

4 重视合作交流中的法律问题,保障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科研人员,在对外合作中比较关心如何从技术角度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标,对合作中的法律问题却不甚关心。但在与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著名高等院校的相关科研合作中,法律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签署相关的合作协议、契约是合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国外著名高校都有其专门的法律顾问或律师,甚至还有专门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负责为研究人员在相关的合作中起草协议、契约,替科研人员在签署协议、契约时把关。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中外合作交流篇4

1  积累对外合作交流经验,展望中医药发展的未来

我国中医药对外合作初期以劳务输出、专家外出讲学等为

主。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专家学者对中医药关注的不断增大,逐渐开始了以中外双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著名大学为主体的交流合作,甚至互相参与了对方国家基金资助的学术研究和医疗合作。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针灸开始为华人以外的社会知晓,并愿意尝试其治疗方法。针灸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小的热潮。鉴于当时经过正规训练的针灸师极为短缺,有的人甚至放弃其厨师职业开始为患者扎针。小热潮的形成并未给当地民众留下太多积极的影响。其后,随着许多经过正规训练的中医师、针灸师移居海外,同时也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降低医疗费用需求的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热又一次悄然兴起,也给了中医药再次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许多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开始从中国邀请、引进专家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在发达国家的讲学和医疗实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水平,并为当地民众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树立了信心,中医药已经愈来愈多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目前,由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在医疗保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随着循证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补充替代医学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要求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提供循证证据,说明作用机理的呼声也日益增强。许多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机构、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并将上述问题作为他们的研究重点;政府机构也开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大量资金,与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不断增多。有些课题的研究结果已经从某一方面显示出中医药学在治疗慢性疾病上的价值,并部分阐明了相关作用机理,为中外双方在中医药领域内开展高水平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中外双方在中医药领域内的进一步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促进中医药研究水平的快速提高

对外交流的动力应当源于合作双方。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非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不断增加,使全球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迅速、持续增长。如何找到一种可以尽快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法已迫在眉睫,成为医学界、经济界和社会学界等诸多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医药丰富的积累已经从许多方面显现出解决上述问题的独到之处,简、便、验、廉等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使中医药作为补充替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普及。许多发达国家不但在著名的高等学府开设了针灸课程,还注册、开办了众多专门的中医、针灸高等学校,有些甚至开设了硕士、博士课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拥有数万名针灸医师。发达国家投入到补充替代医学研究项目中的经费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积极参与其中,积累经验、开拓思路,对培养我国中医药研究人才、队伍,迅速提高我国中医药的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们的积极参与也能为国外的合作者提供中医药研究思路,可以集思广议,避免在中医药的研究上走不必要的弯路。

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的著名学府、研究机构拥有更多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手段,是我们开展高水平中医药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了解发达国家在补充替代医学中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今后开展中医药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研究经费相对充足的今天,如何尽快找到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突破研究中的瓶颈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开拓思路,下大力气予以有效解决,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医药研究起到示范作用,真正能够起到引领中医药研究方向的作用,促进中医药研究水平的快速提高。

3  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和保密问题,确保双方合法权益

基于数千年来先贤的实践积累和自身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在中医药研究方面较国外的专家学者先行一步,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透,对中药的选择也更加精准,在药物的研究开发中发现阳性目标药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也是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在国内找寻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有些国内的科研人员为了获得国外同行的关注,以便加快其研究成果国际化的步伐,常常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课题的关键技术展示于人前,由此引起的关键技术外泄已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而导致关键技术外泄的,即使今后通过法律途径也很难讨回公道,举证困难是这类纠纷的共同特点,赢得官司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另外,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中成药处方的专利需要参照化合物组合进行保护,在某个方剂基础上的加减与原方差异的认定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是件非常复杂的问题。用何种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就成为摆在每位中医药科研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合作之前,通盘考虑相关问题,将所涉及的问题做个比较好的约定,签署好相关文件后,再出示核心技术也为时不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所在。

4  重视合作交流中的法律问题,保障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科研人员,在对外合作中比较关心如何从技术角度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标,对合作中的法律问题却不甚关心。但在与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和著名高等院校的相关科研合作中,法律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签署相关的合作协议、契约是合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国外著名高校都有其专门的法律顾问或律师,甚至还有专门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负责为研究人员在相关的合作中起草协议、契约,替科研人员在签署协议、契约时把关。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中外合作交流篇5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从2000年开始,抓住中国“人世”与民航高速发展,大量需要机务、空乘、空管、安全等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机遇,在广泛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民航高职教育“三高一快”的特征要求和学院的比较优势,利用学院多年开办行业专业积累的人力资源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地选择国际化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中外校企、校际合作办学,使学院获得快速发展。2005年初,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同年11月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一、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对于民航行业院校来说.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更为重要。根据这一认识.该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积极争取民航总局支持,选送教师出国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和师资队伍的“双师型’’比例。近年来,该院先后派遣了9名教师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进行MBA专业学位学习,选送了30多名教师到美国加州SIEERA学院参加FAA执照和FAA签派员执照的培训和考证。二是通过中外合作教育项目,每年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加拿大合作院校免费进行专业课程培训。自2001年开始,该院已分5批选派了33名专业教师出国培训。外派教师专业课程的培训,不仅快速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增强了教师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力,使该院“双语’’教学课程达40多门,全英文原版教材专业课程高达54门;而且扩大了培训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专业教师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了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与能力。三是积极做好外籍教师的聘请工作。不仅每年保证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英语语言课教师和外籍英语专业课教师来校任教,而且保证外籍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同时呈递增趋势。目前,来该院任教的加拿大、英国外籍教师已递增到19人,占全院专任教师的11%左右。“双师型”教师、外籍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各占一定比例,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内教师骨干层、出入有序的外籍教师流动层、一定比例的企业兼职教师补充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创新中外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历史赋予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出发点。作为中国民航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民航高技能人才、提升毕业生在国际民航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为己任;基于此,该院选择了中外合作办学为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创新多途径、多渠道的中外合作教育模式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发展策略。

1.“中加”联合办学模式。此模式为国内2年、国外1年的“2+1”合作教育模式。2000年,该院与加拿大圣力嘉(Seneca)学院首次合作,开办了“2+1”模式的“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2+1”模式扩充到“电子工程技术”和“飞机发动机维修”专业,合作院校则由加拿大圣力嘉 (Seneca)学院扩充加拿大卡纳多(Canador)学院。 2004年,“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在2003年试点的基础上,改革为“3年直通车”的“2+1”模式,即将模式中最后1年的国外留学教育改在国内完成,采用原版教材由“加方”教师全英文授课;“电子工程技术”则由一个专业方向扩展到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方向. 2005年扩充到8个专业方向(包含计算机程序和网络技术、通信、控制、电缆等),培养层次由“2+ 1”专科)扩充到“2十1”(专科)和“2十2”(本科)两个:“飞机发动机维修”专业则由一个扩充到2005年的四个专业(新增专业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机电结构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

中加“2+1”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不仅使该院“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出国门.不必花赞巨额学费就能享受国际化教育,获取与出国学习相同的中外两个学院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而且使“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根据自身特长、爱好和相应条件,出国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或选择“2+2”模式就读国外本科:机务工程系的出国学生则可选择参加FAA(美国联邦航空局)执照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飞机维修执照。

目前,该院中加“2+1”模式的合作专业已由 2000年的1个扩大到2005年的6个,年招生人数由151人扩大到1080人,占学院年招生总数 1956人的55.2%;在校生人数由151人扩大到 1694人,占全院在校生总数4199人的40.3%;出国留学人数累计四届106人。涉外专业学生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均呈逐年快速上升的比例趋势发展。中外合作教育模式的创建,不仅使该院合作专业快速形成品牌效应,而且使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2.中外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此为该院引进国外(合资)企业设施设备资源,共建校内实训——培训基地,进行职业资格技术技能培训的一种合作模式。鉴于民航业的国际化属性特征,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英语阅读、交流能力,而且必须及时跟进、掌握国际民航业的最新技术、最新标准和最新规则。

基于此,该院一是与亚太教育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的加太语言培训中心合作,双方以资金,品牌、场地、设备、设施、生源及数码语言系统等知识产权作为投入,筹建中加语言学院;针对“中加”合作办学专业部分英语水平短期难以达到小国要求的现状,以通过“托业’’考试为办学日标,确立了股份制的中外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二是利用中国大型航空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具备世界航空业的先进技术与设施,在企业员丁职业技术培训方面均有一套完整体系的优势,主动与广州飞机维修公司(GAMECO)、珠海摩天宇飞机发动机维修公司(MTU)合作,并以联合培训协议为纽带,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对员工或毕业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截止2005年底,该院已为企业组织了20多期的职工培训.培训人数累计6000多人次。三是联合广州飞机维修公司(GAMECO),与香港中国飞机有限公司,香港职业训练局属下专业教育学院合作,对香港飞机机务人员、民航雷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执照培训和“雷达工程师”培训。现已组织了三期香港电机机务人员的执照培训、一期“雷达工程师”培训。

3.中外校企合作订单教育模式。此为该院与中外合资企业联手,按照企业人才质量标准与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合作进行量身定制的—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满足首都及国际民航业快速发展对飞机维修人员的需要,2005年,该院和北京飞机维修公司(ARMECO)进行了定向北京招生,“订单”进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学历合作教育的洽谈。双方约定,从专业定向招生的组织宣传,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学生的实训实习,考证与就业,企业全程参与竹理。学生前2年在该院学习专业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第3年在企业进行岗位资格培训和顶岗实习,若考核合格则直接被企业录用。H前,按双方约定招收的2005级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60名北京新生已顺利入学就读。

三、推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打造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是高职教育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属性。我国入世后,在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圈里,中国经济与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强化,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将成为中国经济运行、发展的总规则;更加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劳动者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也使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同国际接轨成为必然趋势。这些.都要求我国高职教育的“双证书”与国际通用的资格证书接轨。为了顺应这一要求,该院自转制后率先在人才培养中实行了双证书制,即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列入教学计划,将证书培训、考试内容引进相关课程,以保证毕业生在获取相应专业大专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一个以上国内或国际通用岗位资格证书。

此外,该院还参照民航国际交通管制标准、飞机签派的FAA标准、JAA(欧盟地区/英联邦国家)标准、以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IATA/UF TAA、IATA/FIATA、标准规定,通过与国外同类院校、合资公司的合作,积极争取行业授权在学院建立岗位资格培训、考试中心。

经过努力,该院现已获得了多种行业岗位资格证培训、考试单位的授权,先后成为中国民航总局委任的“中国民航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和考试单位、“中国民航航空运输客货销售人业务”培训和考试委任单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ATA)国际客运(货运)销售人”授权培训和考试单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ATA)中国BSP(开帐结算计划)”授权培训和考试单位,同时也是“剑桥商务英语(BEC)”培训单位授权的“托业(TOEIC)考试报名咨询站”,“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点,“思科网络学院”培训考试点,中国商业技师协会授权的“全国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站”。

这些具有国际、国内岗位资格培训机构的授权设立,不仅使该院应届毕业生中持有“双证”比率高达85%,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而且使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境外。

四、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启示与思考

(一)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启示

总结该院中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可得到如下启示:

1.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是实践性环节比重大,教学设施设备投资大,教学资源消耗大;尤其是属于“三高一快”的民航行业高职教育,设施设备资源依赖性更强。因此,走中外校企合作办学之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是高职教育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广泛积聚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快速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水平的重要举措。

2.是建设师资队伍的一条捷径。要建设一流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而通过中外校际、校企交流与合作,可以使教师在出国进修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扩大国际视野,了解专业前沿发展动态;通过中外校际合作办学外派教师的出国课程培训,可以使派出教师既以学生身份直接插入班级听课学习、参加专业实训实习.又以教师身份参加合作院校专业教研组活动,无距离地和国外教师交流教学体会,商谈教材处理和教学的组织安排,熟悉原版专业教材内容与教学的重难点以及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与示范技巧,为回国后使用全英文教材授课,实施双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外籍教师的来校任教,可以便中方教师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国外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感受异域文化精髓,提高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与合作能力;通过教师国际岗位资格证书、培训资格证书的获取,可以使中方教师及时掌握行业国际技术、国际标准、国际惯例与国际规范,提高专业改革、课程创新能力;同时,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建设水平。

3.是打造专业品牌的核心手段。行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决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现实和前景,而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岗位能力标准是否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是否具有国际化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决定行业高职院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该院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社会及行业企业的认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依靠行业专业优势,借鉴国外合作院校专业开办经验,得益于及时掌握国际行业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关键岗位能力标准,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方向,从而较快地树立起专业品牌形象。

4.是保证“双证书”教育质量的坚实基础。该院“双证书”制教育的成功.关键是正确定位“依托产业、产学结合、双师双证、国际通用”的办学目标,使毕业生能及时掌握国际先进技术技能、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针对性地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教育培训的结果。

(二)中外合作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坚持与优良教育资源合作,注重长远成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解决自身办学定位不准,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应对合作方的办学资质、师资力量、专业优势、实践特色、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考试体系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选择有可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优秀院校进行合作办学。

2.要坚持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合作方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一定要坚持本国文化和教育方针,不能因为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发达就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从而不分良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而应该根据本国、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选择性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方面,尽量做到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标准,适应国际惯例,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师资队伍、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则要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契机,培养锻炼师资.引进国外优质原版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在人才培养上,则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探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切忌放弃本国特色而“东施效颦”。

3.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能因我国高职教育历史短无多少成功经验而妄自菲薄,认为国际化就是向发达国家输送留学生,或到西方发达国家考察学习,或引进国外资源进行合作办学;而要以我们的特色优势、专业品牌,使“请进来”成为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访问研究;吸引更多国外、境外留学生来校学习;吸引更多高水平学校来校合作办学和吸引更多的外企来校投资;要使“走出去”成为选派更多的教师出国学习培训,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还要使我国优秀的高职院校、品牌专业、优质培训办到国外去,挤入国际高职教育培训市场,使中外交流与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使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得到国际承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接轨。

4.创新管理制度,做好中外合作的管理工作。高职院校中外合作教育的开展,外籍教师来华任教,给合作院校增强了办学活力,但也提出了管理上的新课题。创新中外合作教育管理制度,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使中外合作教育以高起点迈步、规范化管理、健康化发展,是保证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首先,要选择有双赢效益、有发展潜力、有合作条件的优质项目作为合作载体;二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参照国际惯例,对中外合作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三要坚持外籍教师的聘用质量;要按照一定的招聘条件,通过广泛的国际招聘,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外籍教师来校任教,避免合作学校成为国外观光旅客的周转站,锻炼外籍教师跨国教育的加工厂;四要注意做好外籍教师在华工作期间的协调管理工作。应将外籍教师纳入本校教师的整体管理范围之内,在生活、工作上尽可能地创设优良环境,但在教师岗位职责的规定上应与中国教师同样要求,在教学规范上一视同仁进行管理,使外籍教师逐步适应由优惠待遇向国民待遇的角色转化,以避免媒体所反映的“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进入提高‘外方’质量阶段”的现象出现,从而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中外合作交流篇6

    中医专科医院外事工作的思考

中外合作交流篇7

中医专科医院外事工作的思考

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流的专家团队是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石。以唐由之院长为代表的专家们在医学领域学贯中西,有系统深厚的中医造诣,有高超精湛的治病技术,有纯粹高尚的医德医风,有继往开来的创新精神。他们是中医眼科走向世界的中流砥柱,既是吸引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的强大磁石,又是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强大动力。(2)发挥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眼病的优势,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中医眼科国际化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热点。近几年来,我院比较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方面。这种结合不仅是纯中医意义上的继承和创新,还包括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相互解释和推动,中西医在诊疗技术上的相互移植和利用。这种结合不仅具有求同存异和易于交流合作的意义,而且在更高层面上,将有助于推动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造福于全人类。(3)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外事工作的可靠保障。各级领导不仅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战术的制定者,也是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决定人财物科学流动的决策者,是谋划和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靠保障。我院持续、广泛、深入和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开展,正是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4)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事队伍担负着重要作用。医院外事部门是医院执行国家外交政策和外事政策、处理全院外事工作的一个归口。它肩负着政策把关和外事管理的双重职责,在开展各项外事工作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为顺利开展外事工作,具备一支既讲大局、讲纪律、讲协调,又懂外语、爱外事、有能力的外事队伍是至关重要的。(5)国际化人才队伍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目前,医院各科室中医外事专业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化的临床与科研教学需要。最近医院已经积极组织英语培训,邀请院内、院外乃至外籍专家授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能力的复合型中医专科人才队伍。(6)感情外交在外事工作中往往具有超乎平常的作用。我院常年有境外患者住院治疗眼病,很多患者是多次住院,这种源源不断的患者来源,一方面得益于医术的高超,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优质的服务使他们有了如家的温暖。为此,在不违反外事纪律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为外宾提供最优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在患者中的口碑,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使境外患者源源不断地来我国就医。(7)营造和谐的环境也是眼科医院开展外事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

中外合作交流篇8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指国内外不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以及文化交流,形式包括师生互换、联合办学、暑期项目、学者访问等。目前,中国高等学府都在致力于建设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因为高校开展国际化是促进高校进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帮助高校向先进国家的高等学校学习,吸引国外先进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力量,从而缩小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差距,增强自己的教学实力。同时,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为中国高校打开国际的大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高等院校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等学府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一些普通的高校在发展国际化方面相对比较落后。普通高校需要做出创新性的举措来改善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入中国高等院校国际化的大家庭。

本文发现普通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推进普通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使其更好地提升办学质量、缩小与知名高校的距离。

一、中国普通高校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保障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我国高等院校的资源设置也有所提升,但是比起国外先进高校,我国普通高校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充足的交流经费、较高的排名、先进的设备等。但是国内普通高校的学科团队、科研设备、科研经费、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均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邀请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无法吸引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和师资力量。学校的资源和设施跟不上国际化的水平,这是制约我国普通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首要问题。

(二)外籍教师或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较少

我国高校主要面对的是中国学生,留学生比例和外籍教师比例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相比是很低的。国内高等教育学府的师资力量大多数由中国教师组成,并且这些教师极少数是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所以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很难实现开设纯外语的专业课程,只有部分学科会开设外语专业课程,这无法满足国外学生的需求。即使部分老师开设了外语专业课程,也很少用纯外语教学,学校开设的国际化课程模式是运用纯外语课本和课件,而教师上课时用中文授课。

此外,由于高校教师的外语水平无法达到国际交流的要求,这是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若教师不能清楚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专业认识,对方的国外高校可能会产生误解或歧义从而使得项目终止。

英语目前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这是中西方国家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交流渠道,教育领域尤其应该重视外语。然而,语言的障碍限制了我国高校与国外优秀人才的合作交流,因此这也是阻碍我国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问题。

(三)学生缺乏国际化思想理念

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主要对象是师生,但是中国学生的国际化思想还有所欠缺。虽然很多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参加交换生项目,但是每年真正交换的学生数量比例是比较低的。交换学生这个项目一是需要学生本身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来满足独立在国外上课和生活的条件;二是学生要有国际化视野和理念。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没有去向先进的国外大学进修学习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平时也不注重外语培训。等到后期学生建立起国际化的理念时,又因为语言不能达到要求而无法去心仪的国外高校进修学习,所以学生缺乏国际化思想理念是我国高校难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问题。

(四)各学院缺乏具体的实施行动

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首先是校际之间的沟通,然后具体的实施单位是底下的各个学院。若仅仅是校际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而底下的学院不愿意或者没有推进具体合作的话,双方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是无效且浪费时间,所以院系对国际办学的认知对整个学校的国际化推动是非常重要的。

(五)管理人员缺乏国际教育或合作背景

高校的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目前,高校的管理人员缺乏国际教育背景或国际合作背景,对国外文化不了解,很难和国外高校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高质量的对话。因此,大学应该促进管理人员间的国际流动,让他们学习和进修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理念。

(六)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需要得到较多的资金支持才能获得更多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然而很多国内普通高校的资金本身就不是很充足,拨到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一块的资金会更少,导致这些高校无法拨出与国外高校对等的经费来开展合作研究或交流项目使得高校损失与国际一流大学协作及学习的契机。

(七)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高校与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合作及配合。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直接导致国际合作与交流受到阻碍。目前,我国欠缺正规完善的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介服务机构。现有的中介服务机构不能满足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所需的专业法律服务、与国外高校的交流服务,影响了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二、总结与启示

普通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比重点高校发展得晚,所以普通高等学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还不够完善及成熟,其中人员、经费、第三方机构、资源、理念等都存在一些问题。普通高校需要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跟上国际化的步伐与国际高校接轨,提升自己的师资力量、生源、科研成果、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詹淼.河南高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中外合作交流篇9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此,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国家的经济法发展,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011年,国务院把重庆定位为四大国际大都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之一,这个正在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的直辖市也应抓住机遇,结合区域实际,把重庆的高等职业教育推向世界。

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通常从五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的国际交流展开,派出和接受国均可从人员交流中获益,但获益的比重有大小之分,有短、中、长期获益之分;二是,通过合作研究,双方互相协作、互通有无,对培养科研人员,完成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很有益;三是,技术援助合作,通常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指导、帮助,以先进或发达的技术帮助改进落后或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四是,课程或学科建设开发,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师、学生的国际知识、国际观点相当有益;五是,各种短、中、长期培训,通过培训把最新的知识、技术广为提倡,增进受训者的技能,包括观念、知识的更新。

通过前期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调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地域所限,国际化程度差;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很少,缺乏国际化渠道;国际化意识淡薄,对外交流与合作尚未展开;外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外事专项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还未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外事队伍;普遍没有开展留学生教育服务项目等。根据目前现状中表现出的诸多问题,重庆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以创建国际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调整寻找策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 更新观念,重视办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及地域的束缚,重庆部分高职院校属于闭门造车阶段,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学意识较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较为完善的国外高职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重庆高职院校应树立办学国际意识,开放办学观念,积极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抓住特色,树立品牌

在磅礴浩瀚的国际大浪潮中,吸引人眼球的无外乎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品牌。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建立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亮点,有适应、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重庆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和发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历史的优势,结合各高职院校地方特色,重点开发与这些行业相关的专业项目,树立品牌,作为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打产品,率先走向国际高职教育市场。

3 找准定位,长效坚持

作为高职院校,尤其是部分新兴院校,自身或多或少有一定局限性。每个高职院校应该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综合效益。合作与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双方发展,获取利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院校,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选择地位对等的伙伴,真正建立长效、实质的合作与交流。外事工作也不能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也应该具有连续性。

4 改革外事工作机构,创新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的外事部门是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核心部门,外事工作是高等院校对外合作的桥梁。目前,重庆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专门设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室,没有专门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大多采用兼职或联合办公的形式。即使部分院校设有专门的外事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手包办、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改革外事工作机构,创新管理体制。集外事管理、国际交流、涉外教学科研、外籍教师生活服务于一体,归口外事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建立学校外事部门主抓,各部门、院系积极参与的管理机制。各院系、部门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际,提需求,找项目,由外事部门按学校发展计划及需求统一规划,编制方案,有步骤加以实施。这样既能发挥学校外事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职能作用。也能调动其他部门的积极性。

5 加强外事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重庆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外事队伍建设,提高外事工作水平。外事工作人员不光是要英语流畅,在实际工作中还会涉及涉外法规与政策、外交礼仪等各方面问题。外事人员应加强政治与业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积极为学院外事工作服务。

6 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途径与形式

由于各方面综合原因,重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相对单一。高职院校应多借鉴本科院校等外事工作丰富的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特点,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比如,加强与国外企业、教育机构、国际组织等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多样化合作形式。

7 领导重视,拓展经费来源,保障外事经费

高职院校的外事工作要更好地为学院教学、发展服务,就必须要有足够经费保障。学院领导不光口头上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也要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拓展经费来源。校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密切联系,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资助。

加强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客观形势的需要,也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重庆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改革,提高办学能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功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登亮,陈丽英.新建本科院校外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

中外合作交流篇10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加强,文化领域的交往与交流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国家化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朝着实践化方向发展,各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与学术力量,纷纷同海外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思想理念的人才,同时也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整个世界了解了中国,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所影响的范围是广泛而深远的。

1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海外留学派遣、留学生互换、海外专家学者座谈会、国际联合办学等等。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观形势对于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积极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因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高校国际化发展,紧随时代先进理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化思想”的理解,模式、方法以及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一些以点为单位的形式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例如:国际学术交流座谈会、留学师生互换等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其影响力也较为有限,一般只有参与其中的师生能够感受并认识到国际化氛围。相反,如果建立一个覆盖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相对均等、公平的参与机会,则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体现在:增强师生的国际化意识、打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启发师生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优化其知识结构、开拓视野,同时在中外文化的交往与交流中,能够碰撞出火花,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交流双方学术研究的进步。

1.2 促进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优化发展

不同的高校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影响也必然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以点为单位还是系统化的国家交往、合作都需要一套科学、健全的规范制度、行政管理方针的监督、维护与组织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交流合作点之间的科学联系与有效沟通,双方本着遵守共同的规范、规章制度的原则,各自享受自身的权利、履行各自义务,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各自优秀学术文化资源的分享,而且当遇到一些交流上的分歧或发展中的障碍时,也能够根据事先拟定的规章制度来争取问题的和平解决,从而维护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友好、持续性发展。

1.3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一些世界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在科技探究、专利发明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论是他们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其中的一些民族文化都闪耀着光芒,这些宝贵的精髓都应该成为世人学习的对象,所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同西方国家一样获得同等的国际地位,只有通过教育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融入世界知识殿堂,使广大莘莘学子、教育学者等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交流与合作中来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学术研究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支持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是相互的,其力量的积极性也是巨大的,丰富了交流双方的学术文化内涵,提高了整个学术领域的国际化意识,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合格人才,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与进步。

2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交往不断密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进程与持续时间也必然会受到客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从当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结合现今的世界交往与交流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势必朝着以下趋势发展:

2.1 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水平、层次都将更加深入

合作交流的形式与内容也将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从当前的留学生互换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座谈等简单初级形式朝着创建国际教育合作组织与机构等方向发展。

2.2 更加注重对外来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

以往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知识获取方面局限于“引进”,所引进的知识往往无法被充分地吸收和利用,中外学术知识或文化仍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无法实现切实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与合作交流的日渐频繁,加剧了中外双方对于发展创新的需求,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学术教育都试图走向国际化,跻身国际舞台,这些客观形势都使得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加深对外来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使之同自身文化相融合,创造出能够彰显中外各自文化优势的文化系统。

2.3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地位的颠覆性变化

传统的教育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高校或研究机构通常处于被动地位,以辅助配合的身份来从事学术交流与研究,主要以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为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与发明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国际化交流势必会打破这一被动局面,朝着对等交流与合作方向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也会成为一大主宰力量,在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力量和风采,向世人贡献出属于自己的研究和发明,彻底颠覆传统的从属性被动局面。

3 总结

高等教育作为振兴民族发展的文化力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上发挥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必须不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的程度和水平,建立健全国际化交流合作制度规范体制,加快我国高等院校学术研究的步伐,在双方友好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自教育、文化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梅.新时期地方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工作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7):3-5.

中外合作交流篇11

(一)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挖掘石化企业各种潜力

归根到底,企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没有对生产单位的、对本企业生产状况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可以说紧贴生产、调查研究是对外交往成事之基,谋事之道,是外事部门发挥桥梁作用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求外事部门的人员,把了解生产一线的第一手资料作为自己必须练就的基本功,积极参与生产调研,广泛收集生产单位的信息,全方位吃透生产单位的需求。同时,切实与国外企业的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对外交流中努力为国外企业提供翔实、准确的交流依据。譬如:2007年、2008年从与日本出光公司节能目标和措施中,我们公司看到了自己公司的节能潜力,在公司内部通过一年一个重点,逐步突破节能瓶颈,降低了炼油的综合能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外事部门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从资料的翻译,到出光公司节能具体措施的跟踪、资料的整理,到炼油厂措施的实施,以及效果的反馈,都兢兢业业,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先后3次针对清洁生产和产品质量升级课题,组团到日本出光公司进行交流,了解其质量升级过程及具体实施方案。3次有针对性的课题探讨,为茂名石化两次质量升级和企业挖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提升思路。

(二)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对外主动交流能力

从地位上讲,外事部门在企业中具有从属性,是具体的办事部门,但地位的从属性不等于工作的被动性。新的形势与任务,要求我们外事部门的同志从过去被动的服务中摆脱出来,学会超前思考问题,无论是中外双方信息的反馈、综合协调,还是交流内容的督促检查,都要做到不仅想生产单位之所想,而且要想生产单位所未想,由慢半拍变为抢先一步,积极、主动、超前搞好对外交流服务。比如:在每次交流的前4至5个月,我们外事部门都会提醒生产部门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1个或几个交流题目和具体需要详细了解的内容提交给出光公司准备,交流时根据出光公司准备的材料结合他们的生产实际坦诚交换意见,了解先进水平标准,弄清我们的问题所在,回国后制定消化、吸收、提高的措施。与此同时,敦促出光公司提出初步交流框架计划,供我公司人员在今后的技术交流中参考。这样的做法,由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参与技术交流的中外人员的好评。

(三)增强重点意识,不断扩大企业对外交流渠道

作为公司对外交流的窗口单位,外事部门承担着综合、协调、翻译、督办、服务等工作职责,是公司对外交往的信息中心、翻译中心、服务中心。但是说到底,一切的工作都是围绕公司生产和经营服务的。推进与日本出光公司的长期交流,提高技术交流的水平,最重要的就是紧扣公司生产经营的现状,紧扣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并有针对性地在对外技术交流中提出问题、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有深度、有分量、对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技改技措措施,才是我们外事部门在公司对外交流中服务的重点。由于出光公司以清洁生产为理念,严控生产过程,力图加工损失最小化。在千叶炼油厂区,所有装置都没有跑冒滴漏现象,水汽排放也实现了无污染循环。近年来,公司从细化生产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管理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原料平衡优化,确保酸性气产量不超过硫磺回收装置的处理能力,基本实现酸性气不放火炬。公司还根据乙烯供氢情况,优化调整连续重整、三制氢等产氢装置以及加氢裂化、三加氢等用氢装置的负荷和工艺参数,在实现制氢原料完全气体化同时,尽可能降低制氢装置负荷,最大限度减少因制氢而造成的损失。

(四)增强落实意识,不断扩大企业对外交流成效

外事部门是对外交流工作的中枢,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抓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对外交流工作合力是外事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公司的对外交流中,我们外事部门坚持摆正位置,明确责任,及时沟通,全程跟踪,全程服务,牢固树立协助、参与对外交流,扎扎实实为生产单位抓落实的意识。在与日本出光公司长达16年的技术交流中,我们外事部门每次都会将交流的内容和双方的达成的意见翻译、整理和归类,通过组织团组总结会、外事工作联系单等形式,敦促生产部门把与日本出光公司交流中获得的生产和管理好的做法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利用,在这16年间,在我们外事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公司采纳和参照出光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多达20多项。出光公司在交流过程中借鉴我公司做法10多项。

(五)增强团队意识,不断打造高素质外事铁军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对外交流的能力实践证明:不论干什么工作,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外事队伍,就不可能取得一流的工作业绩,就不可能提高为对外交流服务的能力。

1、做到在政治上坚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组织认真学习外事方面法律法规和规定,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向心力,廉洁自律,无私奉献,争先创优,树立外事部门和外事干部良好的对外形象;

2、做到业务上精通。对外交流工作是一项全局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还要有搞好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大力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积极组织和选派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和外事活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3、服务上周到。一是当好参谋。我们把跟踪了解与我们签有技术交流协议的外国企业的情况及其所在国的形势作为必修课,为给对外交流当好参谋创造了必要条件。我们在交流方式上提建议。2007年,我们通过总结与日本出光株式会社15年交流的经验,向公司提出了每次最多带3—4个问题,进行对口专题交流的建议,被公司采纳,也得到了外国企业的认可。实践证明,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取得最佳效果的交流方式。我们在交流计划上提意见。每次出国前,我们都与出访团组一起研究优化交流计划,做到交流目的明确,带去的问题既是我们最需要探索的问题,具有深度和技术含量的问题,又是对方最有心得的问题,出访路线最经济、最合理,使每次交流都达到了预期目的,并蠃得了对方的钦佩和尊重。我们在交流礼仪上提要求。每次出访前,我们都向出国人员讲清前往国家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和工作交流的注意事项,在国外随时纠正出访人员不恰当的行为,使每个出访团组都展现了良好的形象。出光株式会社的朋友们说:“在你们身上看到了礼仪之邦和中国石化大企业的风采。”二是架好桥梁。深厚的友谊是长期、全面、深入交流的重要前提。我们真诚对待每一个与我们有业务来往的外国企业及人员,平时经常互通情况、互致问候,节日时送上美好的祝福,他们有求时,我们尽力而为,对不能办和办不了的事情及时说明原因,他们来访时,我们热情款待,并在严格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及时提供他们所要的情况和资料,特别是每次他们来访、我们出访前,我们都根据有关信息,精心为外方准备纪念品。我们的努力,蠃得了与我们进行交流的外国友人的称赞和信任。目前,有3个国家的3家企业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00多位外国朋友与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的外事资源正在不断丰富。三是抓好督办。对外交流,重在落实。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管理职能,认真督办对外交流的后续工作。对在交流过程中请对方在计划以外提供的当时没能带回的资料,我们积极催收,每次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以最快的速度译出,为出访团组按时优质地完成交流任务争取了宝贵时间;每次交流后,我们都在规定时间内请有关专家按照“经验概括得准不准,差距寻找得全不全,原因分析得深不深,措施制定得管不管用”等标准,审查交流报告并指导完善,使每次交流都在某些方面为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提供了动力和措施;我们采取跟踪了解、定期检查、督办信息等方式,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交流报告中制定的措施,使公司对外交流不断出新成果。

二、十六年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主要成效

从1995年茂名石化公司与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出光公司)签订技术交流协议以来,两家公司技术交流已经持续了16个年头。每年双方互派人员就生产、管理中最感兴趣、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和借鉴对方的做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间,公司共向出光公司派遣团组17批、117人;出光公司共派遣团组20批、67人。16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双方在互访中分别就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节能、清洁燃料生产技术、设备防腐、质量管理、检维修、TPM活动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双方通过详细了解各自在生产管理中的经验教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期共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持续多年的交流取经,对茂名石化学习日本企业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企业优化升级等方面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围绕着生产实际,紧盯国际先进水平,积极进行对外技术交流,极大地开阔了人员视野,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

通过2004年、2005年度和日本出光公司、COSMO公司的检维修技术交流,了解到日本炼化企业的大修开盖率为开盖率为30%左右,而茂石化公司当时大修的开盖率为100%。于是,茂石化公司炼油分部借鉴出光公司和COSMO公司的做法,应用RBI技术分析,制订降低开盖率检修计划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开盖率大副降低,节约了检修费用和工期。

清洁生产使茂名石化原油加工损失率由2005年的1.08%,下降到2008年的0.46%,降幅0.62%,相当于每年增加8.06万吨原油。今年1月~11月,茂名石化原油加工损失率再创纪录,仅为0.42%,跃居中国石化炼油企业前排。

在炼油部分与出光公司的技术交流卓有成效的基础上,2008年从出光公司借鉴的TPM活动在炼油分部全面铺开,一年后以炼油分部的成功经验向全公司设备和生产各个环节推广为契机,公司外事部门将此类技术交流的模式,逐步在化工分部、港口分部等单位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三、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经验启迪

通过总结几年来公司对外交流工作的经验,我们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外交流工作才有生命力

实践证明,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针对本企业关切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展开对外交流工作,才能做到选得准,立得住、做得下,可持续。不论是炼油部分的TPM管理,还是化工部分专用料的开发问题,都必须既有本企业的特色又有国际研究前沿热点共性的问题,才能够引起合作双方的共鸣,得到合作方相应的支持。

(二)领导重视和关心是做好公司对外交流工作的强大动力

茂石化公司领导对公司对外交流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公司主管领导亲自抓对外交流工作,明确要求把对外技术交流作为公司国际交流的窗口,对公司年度对外交流计划和实施安排提出具体的要求;公司各级领导经常对公司对外交流工作悉心指导,亲自参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和讨论,提升了对外交流工作的地位和水平。

集团公司外事局领导和国际合作处对公司对外交流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集团公司外事局主管领导和负责对外交流的处室领导经常通过电话和传真的亲自听取我公司外事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解答我公司外事部门所提出的问题,并适时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了公司对外技术交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良好的团队合作是做好公司对外交流工作的坚强保证

对外交流工作与国际合作已经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里程,没有一支良好配合的团队这项工作是难以完成的。

公司外事科的戚兵兵科长在引进项目的外事工作岗位上工作了20个年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茂名石化公司两次乙烯工程项目的建设。在这样优秀“领头雁”率领下,外事工作人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当好情报员、参谋员、翻译员和通讯员,为公司的交流与合作贡献出聪明与才智,奉献出青春甚至牺牲了自己与家人的团聚,谱写了一曲奋进的凯歌。

茂石化公司经理办外事科作为公司对外交流项目具体承接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放手培养业务骨干,给业务骨干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和空间。公司对外交流工作头绪多,事物繁琐复杂,需要周密安排,默契配合,才不会出纰漏,在科长的带领下,外事科的同志无论是技术交流和座谈,还是带队参观和考察,或是接站与会务安排,或是担任翻译工作,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对外交流任务,从而提升了外事科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外事这个团队的带动和感召下,炼油和化工等二级单位也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对外交流工作中,在中外技术交流工作中,炼油分部和化工分部的技术处给予外事部门以最好的技术支持,配合默契,分工协助,全力以赴,甘当无名英雄,愿做铺路石,使外事科的相关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

四、对外交流工作的未来展望

(一)帮助企业拓宽引资公司对外交流工作的渠道和途径

集团公司外事局作为集团公司引资和公司对外交流的司令部,应加强与全系统上、中、下游相关工作部门的联系,肩负起全系统对外交流交流与协作资源有效整合的任务,使上、中、下游各企业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帮助和促成企业参与国外技术交流、行业招商、产品对外推介、专家招聘等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充分挖掘国外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使企业与国外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对接,从而建立全系统完善的引资公司对外交流工作体系,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二)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并举的工作方式

既要继续抓好“海外学成专业人才”和“外国专家”等各种“引进来”的公司对外交流活动,又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关于“统一旗帜、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开展海外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全系统各企业和专业公司对外交流小分队或考察团,赴欧美、韩日等发达地区进行技术交流合作和项目推介活动。要不断创新公司对外交流的方式方法,逐步改变过去主要从项目供给角度出发开展公司对外交流工作的模式,转向深入了解和掌握各企业意向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更宽领域和更有实效的公司对外交流活动,

(三)注重对公司对外交流工作突出单位和个人的表彰,搭建一个中石化系统公司对外交流交流平台

公司外事局每年进行一次全系统“公司对外交流先进集体”和“公司对外交流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和表彰,充分肯定和进一步激励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队伍和人员。与此同时,每年组织一次全系统公司对外交流工作培训班,或经验交流会,给系统内各相关工作部门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交流平台。

(四)加强技术交流,寻找战略合作项目,让技术交流赋予更高的内涵

我们在化工聚丙烯专用料的生产上,通过双方技术人员合作研发,成功开发出汽车保险杠专用料,应用于本田汽车,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今后要继续通过交流来发现、挖掘化工和油品生产的战略合作机会,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益。

(五)将定期交流扩展到化工领域,扩大交流的范围

中外合作交流篇12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合作与竞争日益激烈,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的窗口,不能再仅仅凭借自身资源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立足本土构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关注国际信息发展新趋势将成为必然选择。另外,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空间。总的来看,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扩大信息交流,加强与国外文化的链接,将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意义

1.引进外文文献充实图书馆馆藏

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信息更新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原版外文文献的成本比较高,导致高图书馆外文文献馆藏缺乏,一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阅读需要,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加强图书馆的国际交流合作,既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又可以引进外文文献,为用户获得外文信息提供支持。开展中国图书馆合作交流是一项互惠互利的措施。中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交流分享,可促进双方图书馆共同发展。

2.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我国高校图书馆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管理服务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但是现行的管理服务水平仍然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与国际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积极有效地与国际先进图书馆交流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对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理念、服务手段都是大有益处的。

3.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的窗口,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通过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可以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有机融合,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使读者感受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帮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欣赏多元文化的美感,感受多国文化的内涵,陶冶读者的情操,升华读者的情感,激发读者对人类文明的兴趣,进而实现整个人类文化的和谐发展。

4.加快高校图书馆国际化建设步伐

人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使全球高校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不例外,国际化、数字化高校图书馆建设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目标。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快速实现国际化是加快图书馆与世界文化接轨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加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是加快图书馆国际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内容分析

1.文献资料的及时分享

分享交换图书资料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强,既简单又方便,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图书资料的分享弥补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短缺的情况,丰富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文献的馆藏数量。

2.图书馆人才的交流合作

高校图书馆实现国际交流合作的一种形式就是进行人才的交流合作,使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学习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重新塑造自身形象,增强管理意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在更规范的环境中,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国外专家的学术交流

国外许多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水平都是一流的。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邀请在图书馆行业有丰富从业实践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通过学习、沟通和交流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策略

1.建立合理高效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未认识到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的重要性,沿用的基本还是先前的管理模式,实行的是校办校管的管理方案,没有建立统一管理程序。建立专门的图书馆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国际交流合作制度,是构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机制的重要措施。科学的国际交流合作制度对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标准化管理,协调各个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图书馆之间信息文献资源的共享有着重要意义。总之,科学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能够保障文献材料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时效性,激发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加强网上电子文献资源联合共享

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步伐,与传统文本资源相比,电子信息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满足用户的文献检索需求,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可与国外高校图书馆达成网络资源共享协议,使国内高校图书馆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检索下载外文文献,补充国内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制订科学的共享制度,才能真实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共享。

3.提升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寻求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实现互补。第一,高校图书馆应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争取在多方面实现交流合作,国内高校图书馆还应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先进发展经验,以本馆的特色馆藏为基础,与教学科研的方向、特点和信息种类相结合,构建本馆特色信息资源库。第二,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图书馆馆员,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第三,加快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应注重信息资源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数字资源库,实现数据库的国际化标准化。第四,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保护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4.共同构建图书馆研究项目合作

国内高校图书馆应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外图书馆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图书馆项目研究。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图书馆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在合作的基础上完善自己,从根本上实现国内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的国际合作交流。

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建立高校图书馆国际合作交流长效机制,一方面可为信息共享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又为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立足实际,更新服务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主动推进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为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开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