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6 09:01:53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1

肺结核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现将对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大咯血的概念

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下为少量,100~300ml为中量,1次咯血2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500ml者为大咯血[2]。

咯血诱因与先兆表现

咯血诱因:其病因繁多,可因支气管、肺部、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按解剖部位分)引起。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支气管-肺和肺血管结构异常、血液病、免疫性疾病、肺损伤和物理因素等。

先兆表现:咽喉发痒或刺激感,胸闷加剧、胸内发热、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或咽喉发痒表现者多见,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甜或咸者多在3~9分钟内发生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20~40分钟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小时出现大咯血,少数几个小时后出现。

诊 断

咯血发生的急缓,咯血量,性状,有无咳痰,初次还是多次,咯血前有无喉痒等。

伴随症状:有无发热、胸痛、咳嗽、胸闷、出汗、恐惧、呼吸困难、心悸等,以及与月经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观察咯血的量、性质和颜色;病人的一般状态,特别是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神志,皮肤颜色,有无贫血、出血点、皮下结节和杵状指(趾),淋巴结大小;肺内呼吸音变化,有无音、心脏杂音,心律,肝脾大小,有无下肢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①三大常规;②凝血功能;③痰液检查;④X线检查;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⑥支气管动脉造影;⑦肺动脉造影;⑧其他:超声心动图,骨髓检查,免疫系统检查等。

咯血的一般护理

咯血病人的居室应保持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咯血尤以初春为多。生活上如果注意预防,可以把诱发咯血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注意要点是:①注意气候与咯血的关系;②注意生活规律;③注意稳定情绪;④饮食。

咯血的对症护理

咯血的先兆观察与护理:约60%肺结核咯血患者都有咯血先兆[3]。咯血先兆常表现为:胸闷、气急、咽痒、咳嗽、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症状,其中大咯血好发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根据咯血发生的规律,严格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其病情变化,加强夜班巡视,尤其是咯血高发时间,特别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情绪变化,同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有效的处理。

咯血心理护理:多数患者都对大咯血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解除顾虑。在大咯血的抢救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埋怨心理,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止血有一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情况。绝望心理常见于大咯血和多次咯血治疗无效,及少量咯血并伴有全身衰竭的重症患者,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仍是难题,给他们讲述严重大咯血抢救成功的病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大咯血的同时,患者显得紧张、求救心切,有时因咯血不能说话,常用手势向医护人员表示求救,要多进行鼓励,同时也要告诉患者不必过于担忧,只有放松自己,消除紧张,安静休息,对疾病的恢复才会更有利。

咯血及窒息的观察与护理: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采用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向患者说明屏气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应尽量将血咳出,以防窒息,充分做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工作。同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窒息的观察与护理:窒息是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其先兆症状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的重要措施。大咯血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先兆。护士若遇到上述先兆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变成头低脚高的,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可用手指卷上纱布清除口、鼻腔内血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并给予高流量吸氧或呼吸兴奋剂,以解除呼吸道梗阻。如牙关紧闭,应撬开牙关,挖出口腔里的血块,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在抢救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才能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咯血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要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特别是在夜班时,加强巡视,提高警惕;预防感染,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小 结

结核咯血病人的分阶段健康教育,使大部分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预防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发病的时候能够正确对待。以使病人减少咯血的次数,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2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和遵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月12月,我科收治120例肺结核病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71岁;试验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1~70岁。2组性别比、年龄间有均衡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推荐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需要抗痨治疗;(3)年龄≥18岁;(4)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评估。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3 护理评估 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目前生活状况、知识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状态;评估入院时各系统的常规检查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评估护理对象对长期用药的态度,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评估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庭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结核病患者通常能照顾自己而且似乎没有问题。 然而,可能会产生某些阻碍治疗依从性的事件,如情绪沮丧、财务困难、怀孕、乙醇或药物依赖、违法工作、至亲过世、无家可归等。护士必须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评价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什么是患者正在努力完成的,以及结核病诊断对患者有着怎样的影响[2]。

1.4 护理诊断 正确区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认真评估患者的个体是否具有该诊断的依据。肺结核的护理诊断侧重于认知、行为等因素。主要的护理诊断有: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3)体温过高: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1.5 护理计划的制定 标准护理计划对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共同存在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基本的护理措施和评价标准[2]。尽管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方法均相同,但是,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灵活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一个包括支持系统在内的个体化计划,这样可以使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底,激发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促进药物治疗的完成情况。

1.6 护理措施

1.6.1 制定健康教育路线图: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然后护理人员根据评估情况按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6.2 保证达标: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根据健康教育内容上的指标,反复进行评估教育,直至达到最终护理目标。运用沟通技巧,积极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关心他们,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医院环境,积极主动配合医疗人员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理解:服用多种药物的重要性,即使在感觉已经很好时;每种药物要按剂量服用;每种药物按药物的时间服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的观察。

1.6.3 指标观察:定期对肺结核健康教育指标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及方式包括: 将自行设计的问卷发放给患者,由患者填写后收回。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②对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问卷。认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发病原因、诱因、传播途径、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所服药物名称及不良反应、所服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按医嘱服药的后果、按医嘱完成药疗计划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按认知程度分为了解组、一般了解组、不了解组。③对疾病预后的了解情况。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⑤治疗依从性问卷。治疗依从性情况分为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从不服药;复查情况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复查,遵医方式综合 评分70分以上者为遵医方式良好,69分以下者为不遵医。其中正确用药占60分,饮食习惯占25分,其他占15分。

1.7 护理评价 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3]。在长期的结核病治疗(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患者)期间,许多因素会改变,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同意下定期地评价患者的进展,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个人的境况、心情、态度、外表方面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被关注。临床实践证明,护理程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0%患者受益,学到护理知识,对多种宣教形式满意。通过出院后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合理饮食,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能满足自我护理的需要。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信息交流传递,不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还减轻了患者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情绪稳定下接受治疗,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计划,随时评价学习情况,及时修改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肺结核患者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春渝.病人入院护理评估中的缺陷及干预措施.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33.

2 姜安丽,林菊瑛,巩玉秀,等.整体护理于护理程序.//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3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142-02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肺结核则相对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疗效又差,若治疗不得当,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老年人肺结核往往是家庭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防治老年肺结核,不但为了老年人身体健康,而且还在于消灭或减少传染源,对结核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间在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均产生了不良反应,对80例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56~82岁,平均年龄72.5岁。56~72岁40例,72~82岁40例。患者肺结核病史2~8年,经X线胸片检查:12例心脏病,15例高血压,8例动脉硬化,24例糖尿病。

1.2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呕吐、食欲减退、恶心和肝部不适;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过敏反应:痛痒、药物热和皮疹。

1.3 方法

①结核菌检查: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②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内病变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X线对各类结核病变的透过度不同,通过X线检查大致能估计结核病灶的病理性质,并能早期发现肺结核,以及判断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案。③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结素试验仍是结核病综合诊断中常用手段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结核菌感染。

2 结果

患者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肝脏功能损伤。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呕吐12例、食欲减退14例、恶心和肝部不适10例;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听力下降8例、耳鸣11例、眩晕10例;过敏反应:痛痒6例、药物热和皮疹22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空洞减小,临床症状几乎消失,吸收的结核病灶≥1/3等症状明显转好者36例;因咳血不止导致死亡的患者4例。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空洞减小,临床症状几乎消失,吸收的结核病灶≥1/3等症状明显转好者36例;因咳血不止导致死亡的患者4例。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应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临床护理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老年肺结核患者复发率高、合并症较多等特点,患者饱受病魔折磨,因此患者中的大多数存在焦虑、急躁、抑郁等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导患者。①了解病人产生社交孤立的相关因素;②多与病人接触并交谈,嘱其说出自己的感受,必要时可发泄;③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读报、打太极拳等,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药指导:在患者口服抗结核药物时,应告知其在早晨空腹顿服,如果患者忍耐性差,可改为分次服用或饭后服用。同时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和其家属讲解服用抗结核药物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服药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重新调整药物的使用量,防止加重药物造成的伤害。饮食护理: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自身生理机能减退等一些原因,会出现食欲、吸收消化能力、咀嚼能力降低等情况。所以,老年肺结核患者饮食时应摄入高蛋白、维生素含量丰富、高热量的食物。结核病灶在修复过程中会需要大量蛋白质,因此充足优质蛋白的摄入是十分必要的,其有利于体内形成免疫球蛋白和改善贫血症状。同时,老年肺结核患者应戒烟戒酒,吸烟会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刺激,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 老年肺结核患者体内血浆白蛋白含量低,身体机能不如较青壮年人,导致自身的耐药性差,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密切观察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身体变化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老年患者体弱多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又记忆力衰退,容易忘服或漏服药物。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在发药时监督患者服药后再离开。当患者出现恶心、腹部不适、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生,再遵医嘱让患者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并且饭后服用抗结核药。与此同时,患者饮食时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尽可能减少辛辣、产气食物的食用。

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这就决定了治疗过程中需联合其他药物应用,并且疗程较长。护理人员需熟练地掌握抗结核药物的用法、药物作用、用量以及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需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身体变化,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使得患者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Stevenson CR,Friuli NG,Roglic,et al.Diabetes and tuberculosis:the impact 0f the diabetes epidemic On tuberculosis incidence[J].BMC Public Health,2007,26(7):234-242.

[2] 张桂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7倒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68.

[3] 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2000:582,586.

[4] 王永亮.微卡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09,18(20):2362-2366.

[5] 岳伟,寇百屿.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36-137.

[6] Shaikh MA,Singla R,Khan NB,et al.Does diabetes alter the radiological presenta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J].Saudi MedJ,2003,24(3):278-281.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4

肺结核属于一种比较常见与严重的临床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传染率与感染率,肺结核发病高峰期在16~36岁,潜伏期为3~7w。肺结核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的比例达80%,以呼吸道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以接触排菌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由于近些年艾滋病传播与环境污染,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日康复、维护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医院出现交叉感染是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取80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了解导致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性因素,并提出相应整改及预防性措施,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80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8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为7~71岁,平均年龄为(49.2±1.5)岁,病程为2~19年,平均病程为(10.2±1.8)年, 10例患者伴随有心功能不全,29例患者伴随有糖尿病,9例患者伴随有慢性阻塞肺气肿。对病区医院感染措施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

1.2 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2.1.客观因素 ①肺结核侵入性诊治方法的增多,也会导致医院感染率的上升;②抗生素的大量开发与使用。对患者实施大量抗生素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发生失调,增加患者耐药菌株,延长患者病程,增加患者病菌感染率;③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不治之症能够有效延长或者治愈患者生存时间,所以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恶性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所占比例上升,且这些患者具有极低的病菌感染抵抗力。

1.2.2.主观因素 ①医院领导与临床护理人员不够重视医院感染,不能充分认识其危害性;②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与无菌技术;③医院不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完善的分诊与急诊预检机制,医院住院部未设置入院卫生处置机制,导致医院感染源的不断传播。④灭菌消毒效果缺乏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法实施有效控制。

1.3预防措施

1.3.1 ①医院感染患病率。观察期内肺结核患者在同期医院总感染患者中的比例;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患者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病区医院肺结核感染新病例的比例;③医院感染续发率。有效接触肺结核患者后,经过潜伏期,续发病患者在总接触者中所占的比例。

1.3.2预防对策 ①对于隔离患者,禁止其随意进入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在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应该佩戴不同防护用品,杜绝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是合理划分病区,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极易和其它疾病交叉传染;②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很多医务人员觉得肺结核属于呼吸道感染,所以根本不需要洗手,往往很多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以手的方式将病原微生物传播至外界,最终导致医院感染;③对病原携带者进行认真检查,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与诊治时,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对患者病情进行实事求是记录,避免产生疏远、抵触情绪。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构成表示计数资料, x2检验,P

2 结果

预防对策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施对策前后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差异性比较明显,P

3结论

通常肺结核病会涉及到患者多个器官,然而,最为常见的是肺结核,患者干酪样坏死与结核结节是其主要病理特点,极易形成空洞。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及咯血、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等。临床对肺部感染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X线透视与临床症状,医院感染中,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24.1%~43%,而且肺部感染严重威胁着免疫抑制患者、危重患者及免疫力衰弱患者等,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所以,肺结核病的危害性与感染性不容忽视。因为肺结核病具有较大的传染危害性,导致人们在面对肺结核疾病时往往比较害怕、紧张,然而,并非所有肺结核病都会传染至他人。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只有痰液中有结核病菌的肺结核病才具有传染性。飞沫传播是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排菌肺结核患者所产生的痰为其主要传染源。一般结核病传染发生于疾病诊疗与发现前,所以,肺结核症状不明显时,其危害性与传染性最大。

所谓医院感染,就是医务工作者或住院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病菌感染,具体包括患者出院后感染、住院期间感染及工作性质感染等。作为患者密集场所,医院极易被病菌与病原微生物污染,以此为传播疾病提供外部条件。然而,相关研究表明,不断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疾病感染意识,进一步落实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所以,应该采取综合性改善及预防性措施,保证每次灭菌、消毒、隔离等都能够达到抑制肺结核病感染要求,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

研究表明,根据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因素,实施有效的整改及预防性措施,可以使患者心理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也保障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09):158-159.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5

【关键词】抗酸杆菌 ; 肺结核 ; 痰涂片; 护理

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痰液或穿刺液直接涂片镜检查找抗酸分枝杆菌作为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痰液检查.查痰,就是用显微镜查找结核杆菌,痰内一旦发现结核菌,肺结核的诊断便可确定,查痰是诊断肺结核,发现传染源最准确的方法.另外,病人在治疗过在中医生也会要求你定期查痰,用以考核和评价治疗效果.痰菌阳性病人疗程结束后,连续三次查痰阴性为肺结核治愈。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肺结核病人为重要传染源,结核分枝杆菌因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又称抗酸植菌,痰中找到结核抗酸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常用涂片法,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若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的成立,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相关的科学依据,对结核病的控制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检查。痰找抗酸杆菌的病人均要求取3份痰标本,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夜间痰:前一天晚间咳出的痰、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的痰,其中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所有痰标量均采用痰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法涂片、染色、痰检验结果的记录、报告采用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有关标准报告。

2 结果

结果所示,其唾液痰36份、黏液痰30份、脓痰18份、血痰6份,而根据张风云的《两咱痰标量留取方法对提高病原学诊断准确率比较》一文中所统计唾液痰涂片阳性率只有5.3%,黏液痰涂片阳性率为13.5%,脓痰涂片阳性率为54%,血液涂片阳性率为50%。

3 讨论

对于痰标本中抗酸杆菌检查的凝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的检出有着直接的影响,合格的检验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先决条件,只有合格的检验材料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信息系统和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临床检验质量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是控制措施很完善,也无法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因此,正确采集标本尤其重要。在临床上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重视对留取痰标本前的干预和指导,是保证痰标本质量,提高抗酸杆菌阳怀检出率的重要措施。在抽取30位患者的痰标本构成比中黏液痰和唾液痰所占的比较较大,分别为40%和33.4%;脓样痰标本所占的比例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咳痰方法和技巧未能掌握,这可能是操作者采集的痰液量不足或取痰液的位置不准确或是没咳到一定深度等原因所致。临床常规留取痰标本质量偏低,行为学干预措施有显著性提高痰标本质量,应成为医疗常规,行为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指导肺结核病人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痰菌涂阳检出率,对结核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临床上痰标本采集多用于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对清醒合作的病人采集满意标本并不困难,肺结核患者唾液痰标本、黏液痰标本多来自上呼吸道,主要成分是由口腔分泌物、咽部分物组成,而脓样痰和血痰主要来自患者的下呼吸道,主要是由患者肺部病灶的坏死组织及支气管分泌物组成,含有较多的结核分支杆菌,探讨痰标本采集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阳性率的影响. 根据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对痰检的认识,在留痰方法、时间、量和次数上进行护理干预,所以对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行为的干预和指导对提高痰标本的质量非常重要。这为临床诊断及时提供了可靠依据。

4 护理对策

临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将对痰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痰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而病原学诊断是临床确诊治疗的科学依据。鉴于临床留取痰标本杂菌污染率高的现象,我们采用了漱口后饮水、翻身、叩背、咳痰与常规留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前种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率及培养阳性率均显著提高。在临床标本检验中,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采集与送检不及时与重新送检正确采集标本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查痰如此重要,因此病人还应掌握正确的留痰方法,否则将会直接影响痰检结果.正确的留痰方法是,在留痰之前先用清水漱口数次,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部分杂菌.留取的痰应是用力咳嗽后自气管内咳出的痰,然后盛于痰盒内送检.不要将唾液或鼻涕吐入痰盒,以免影响查痰结果.初次就诊需查痰者,医生要求送三个痰标本:1、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2、夜间痰:前一天晚间咳出的痰,3、清晨痰:起床后深咳吐出的痰,其中以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效果最好。因此,正确认识标本时间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并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对检验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肺结核病人由于的关系,夜间肺、支气管沉积的分泌物和结核菌比白天的多,所以收集痰液的时间最好在清晨。1 留取痰标本,应按医生规定的日期,在清晨咳嗽后(避免将口、咽分泌物与痰液混在一起),做几次深呼吸,再用力将喉头深部的痰咯出,吐在事先备好的痰盒或玻璃瓶内盖好,写上姓名及时送到实验室。 2 标本应避免日光照射或落上灰尘,因阳光可杀死结核菌或造成假阳性;灰尘里会有其他细菌也可造成假阳性。3 平时痰量较少时,也可随时留取随机化验,如无痰,可用筷子刺激喉头引起咳嗽取痰;也可在水杯中放入开水,吸入水中的蒸汽,是呼吸道湿润,然后用力咳嗽,留取痰标本。

4.1 做好患者留取痰标本的宣教。有的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不了解,对留取痰标本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已确诊肺结核,查痰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积极,不按要求留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关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让患者认识到痰标本质量对结核菌阳性检出率的影响,而阳性检验结果又可以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减少用药的盲目性。

4.2 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告知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一般要连续查痰3次,当患者入院时查痰的项目多时,护士要根据查痰的内容分次把痰盒发给患者,使患者易于接受,以保证留痰的质量,时间最好是清晨起床时咳出的痰,指导患者在留痰前应深吸气后在呼气时,收腹用力咳出气管深出的的痰;对于无力咳嗽者,护士可协助患者叩击其背部,使附于气管、支气管、肺泡壁的痰液松动,易于咳出。每次留取的痰量不少于10ml,尽量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还需防止有食物残渣混入而影响痰菌检查结果。

4.3 严格把关,及时送检。送检前,护士要把好痰标本送检的质量关,对不合格的唾液标本,指导重新留取;留取后听痰标本及时送检,以保证痰标本的质量。

5 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率检查有积极意义。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是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风云,张春成.两种痰标本留取方法对提高病原学诊断准确主的比较[J].现代护理.2004,10(5):449

[2] 李晓阳.不同痰样采集方法对培养结果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4,8(3):260-261

[3] 罗谷容.痰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现壮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8

[4] 陈明荣. 标本采集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J].实用全科医学. 2005,05(3):463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6

【摘 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对并发症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我院接诊的肺结核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55 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55 例患者行优质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对两种护理措施下的护理人员进行肺结核防护意识的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意识在知识得分、态度得分以及行为得分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14,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逐渐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

关键词 肺结核;护理干预;并发症;应用价值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引起免疫力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有800-1000 万人患有肺结核,而死亡率高达30.0% 以上,肺结核的防治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重点关注问题[1]。本文通过选取本院110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104 年2 月-2015 年2 月我院接诊的肺结核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我国《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2] 中关于肺结核病症的相关标准,且均以肺结核为第一诊断入院,且具有咳嗽、咳痰、咳血、发热等主要症状;以其他非肺结核病为第一诊断入院的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存在胸闷、气短、新城代谢加快等症状,经过反复检查进一步确诊为合并肺结核[3]。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观察组患者中男29 例, 女26 例; 年龄29-78 岁,平均54.9±6.4 岁;病程1-25 年,平均13.2±1.7 年。对照组中男28 例, 女27 例;年龄28-77 岁,平均53.7±6.8 岁;病程1-26 年,平均13.6±1.8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①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基本体征变化,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既往病史,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②症状护理:肺结核患者通常具有咳嗽、发热、盗汗、咳血、胸痛等临床症状,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给予相应的止咳药物,采取局部蒸汽湿化来缓解喉痒症状,并对痰液较多的患者进行引流吸痰等处理。嘱咐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多喝水,勤换衣服,注意清洁。③一般护理:嘱咐患者多食用蛋白、维生素、热量含量高的食物,保证营养[4]。监督患者合理用药,若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师。④健康指导:向患者介绍肺结核的疾病知识,使其能够从传染源上控制疾病的扩散及恶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不断提高免疫力,增强疾病的对抗能力。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本院聘请专门的肺结核防治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并于每个月末对其服务质量进行审核评估,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为肺结核患者创造更加优越的住院环境。具体护理服务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系统、全面、耐心的为肺结核患者逐一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结合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为患者展示疾病需注意事项,尤其需详患者讲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传播途径。为了加强患者的理解及配合,可每半个月在病房间开展座谈会,由患者或其家属提出问题,可互相讨论,也可有专科医师进行答疑。②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定期为病房消毒杀菌,并勤换被褥、衣服、床单、枕芯等,保障患者的个人卫生及病房的清洁无菌,每日均对患者的个人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杀菌,包括水杯、体温计、碗筷、痰杯等,及时纠正患者的不当行为,嘱咐其外出时必须携带口罩,以免扩大病情的传播。③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肺结核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而长期的治疗也会对其带来较大的消极情绪,使其对疾病的治疗产生抵触心理,护理人员需主动发现问题,多余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其排忧解难,使其产生较强的信任感,感受到家的温暖。

1.3 观察指标

①经培训后,对护理人员关于肺结核的防护意识进行评分,其中共包含知识、态度、行为三个方面,每项30 分,总分90 分,分数越高则表明肺结核的防护意识越高,护理服务质量越好[5]。②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咳血、感染、心肺功能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 标准差( ),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 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对肺结核防护意识的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肺结核防护意识在知识得分、态度得分以及行为得分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地不断加剧,肺结核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引发肺结核因素较多,部分患者是由于病菌感染,而部分患者是因为呼吸器官的老化,导致其自身免疫力逐渐下降,进而导致全身其他系统功能的衰退[6]。大量临床学者研究发现,只有不断加强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从传染源以及传染途径上加强防控,从自身护理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强化体质,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上采取有效治疗方案,达到疾病的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护理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发现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对肺结核的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护理水平均大大提高,经评估其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分(82.3±1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11.8)分,本次培训效果显著,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为肺结核病人创造了更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同时,观察组患者经护理人员的有效护理后共发生3 例并发症,占比5.5%, 而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3 例并发症,占比23.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本院提供的优质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肺结核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控制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及蔓延,对于其康复质量有着较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从健康教育、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加强监管,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水平,可有效改善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云波. 加强肺结核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5(11):601-602.

[2] 马杰. 肺结核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 医学信息,2014,26(35):24-24.

[3] 徐娟, 荆阿娜. 加强肺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24):382-382,383.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7

【关键词】 临床干预;肺结核;坚持服药;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he clinical value. Methods from June to 2011 2010 May in our department were treated and diagnosed in 60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x, age, cultural degree, occupation, histologic type, disease, comorbidity and clinical data is no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05 ).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after discharge medication adherence rate of 73.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46.67%,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 P

【Key words】 Clinical intervent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dherence to medication; 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消耗性传染病,具有病程长、治愈慢的特征,并且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反复感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一般情况下患者只要依据医嘱进行规范、全程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1]。但由于肺结核治疗服药时间较长,患者依从性不良的现象普遍存在[2],不坚持规范服药的状况比较严重,使得治疗失败、病情加重、复发等状况不断出现,致使病菌扩散,并且服药的不规范性还会导致结核杆菌耐药性产生[3],不利于该传染病的治疗和疫情控制,因此治疗过程中患者长期规律性的坚持服药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我科室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部分肺结核患者实施了服药依从性的临床干预,效果不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我科室共收治肺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7~78岁,平均(52.394.37)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12例,初高中文化33例,大专以上文化15例;农民9例,工人36例,干部17例,其它8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经X线检查、痰检、病变标本及病理学检查并依据《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确诊,其中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显示肺结核类型中3例为血行播散型,43例为浸润型,6例为慢性纤维空洞型,8例为结核性胸膜炎;26例痰结核菌检测显示阳性,34例痰检阴性但X线检查显示存在活动性典型结核病变;28例存在其它合并症。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干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理类型、病情、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

1.2 所有患者均已经病情进行常规抗痨治疗并在服药初期服药保肝药物,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相关研究显示肺结核的治疗与控制步进与治疗方案有关,还受患者健康知识、治疗信心及遵医嘱、生活方式等影响[5]。因此应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进行肺结核相关防治知识宣教,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期治疗和长期坚持规范性治疗的必要性以及结核阴性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特征,结核阴性不影响患者的正常交往和社会活动;而不规范性服药不但会导致治疗的失败,还会因复治及病情加重而增加治疗费用,强调长期坚持规律性用药以及定期进行复诊的重要性。对于隔离治疗的阳性患者,应加强与其的沟通,向其详细介绍该病的病因病理及疾病发展进程、用药疗程以及隔离的必要性和措施,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宣教过程中应注意依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

1.2.2 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联系,自卑、抑郁、烦躁的心理会对患者机体免疫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治疗的依从性。而家庭及社会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以及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和回避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抑郁、失落、焦虑的心理,进而疾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丧失治疗的信心,导致用药不规律,甚至放弃用药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良或中断。因此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耐心解答其疑虑和担忧,并在医院门诊及走廊处增加该疾病防治知识的图片及文字宣传,减轻患者及其家属、朋友等对疾病的不必要恐惧,充分调动其家庭和社会支持,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服药依从性。

1.2.3 在患者出院时,再次强调坚持长期规律性服药的重要性和定期复诊的必要性,依照医嘱给予服药指导,叮嘱患者切勿随意减量停药,并详细交代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交代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复诊,留下患者通讯地址及电话,以便可以实施定期的电话随访以及生活、用药、心理指导,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由院内延伸到院外,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全程督导体系,以强化患者服药依从性,保障治疗的规范性执行。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30例患者出院后22例能够坚持服药(占73.33%),6例服药不规律,2例擅自停药;对照组30例患者14例坚持服药(占46.67%),12例服药不规律,4例擅自停药。观察组患者坚持服药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肺结核作为临床常见消耗性传染病,具有病程长、治愈慢的特征,药物治疗在该疾病的防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患者服药依从性更是其治疗的关键,临床常见的影响患者坚持服药的原因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经济困难、交通不便以及生活、心理因素,再加上缺乏对疾病及治疗的正确认知而导致服药依从性较差,难以长期坚持规律性服药。

临床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出院指导等措施,帮助患者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疑虑和担忧等各类问题,使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加强,并通过全方位用药督导体系的建立,对患者坚持用药进行督导,可以达到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6],使其坚持长期规律性服药的目的,进而提高该病的治疗和防控力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坚持服药率达到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也证实了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坚持服药状况,利于治疗。

参考文献

[1] Ma Z,Lienhardt C,Mellleron H,et a1.Global tuberculosis drug development pipeline:the need and the reality[J].Lancet,2010.375(9731):2100-2109

[2]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2-778

[3] Cayla JA,Rodrigo T,Ruiz-Manzano J,et a1.Tuberculosis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fatality in Spain[J].Respir Res,2009.10:121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8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10-01

糖尿病和肺结核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两种疾病,近年来两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则比普通人高出很多,这跟糖尿病患者本身的体质有很大关联,所以,及时控制糖尿病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将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5岁。先发现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患者18例,先发现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患者11倒,同时发现2例。其中l型糖尿病3例,2型28例。肺结核中浸润型肺结核29例, 结核性胸膜炎2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者9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者22例。

1.2 方法

1.2.1 肺结核治疗方法:抗结核治疗方案:初治患者为2HRZE/7HR方案,复治患者为2HRZES/10HRE.即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无论初、复治患者,治疗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者均延长强化期1个月.对这些患者全部采用全程督导化疗[1]。

1.2.2 糖尿病治疗方法:控制饮食,总热量的摄取应较单纯糖尿增加10%为宜,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I型尿病用胰岛索,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用量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以长效胰岛素与普通胰岛素合用为宜,其比例为1∶15[2]。

1.2.3 诊断标准:①肺结核诊断标准[3]:痊愈:肺结核病灶消散吸收、纤维化或完全钙化,空洞闭合,痰查结核菌持续阴性。好转:病灶明显吸收好转,部分纤维化或钙化,空洞缩小,痰查结核菌阴性或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未愈: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好转.空洞无吸收,痰查结核菌持续阳性。②糖尿病诊断标准:断依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本组31例患者,糖尿病病情控制得较好者25例,其肺结核痊愈3例,好转19例,未愈3例,肺结核痊愈+好转为22例,比例为88%。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者6例,其肺结核好转1例,未愈4例,1例死亡,肺结核痊愈+好转为1例,比例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糖尿病与肺结核治疗效果

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例数肺结核痊愈+好转 较好2522(88%) 不好61(16.7%) P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某些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其中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当属糖尿病了。而且,糖尿病不止是血糖升高等问题,此类患者还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较单纯患肺结核要严重得多,从本文的研究也可知道,两者相互有着不利的影响因素,肺结核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程度,造成的后果就是反过来加速了肺结核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4]。分析其中原因就是,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可影响胰腺的调节功能,而抗结核药物的使用,能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紊乱。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维生素A,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抵抗力较低,造成了结核病军的侵入,还有患者本身抵抗力的下降也利于结核病菌的繁殖,因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时也考虑到两者的关系,实行兼顾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的作用就更大了。①首先可进行心理护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多数是先发现其中一种疾病后才诊断出另一种的。这时,患者的心情都会很焦虑与抑郁,需要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仔细讲解病情和治疗措施,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病情的痊愈。②严格检测患者血糖,控制血糖不仅是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手段,血糖的波动能导致肺结核的发展。③饮食护理,相对于其他疾病来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就显得比较有意义了,首先,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合理的饮食又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手段,故医护人员可嘱咐患者在总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方面放低要求,可采用高蛋白糖尿病食品。④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有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做好房间的消毒工作。由于此类疾病都必须长期服药,故要加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告知其按照医生指导服药,不可擅自更改。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治疗方法要求有独特性,既要分开治疗两组疾病,又要同时兼顾之,而其中也有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血糖。所以,对血糖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另外,必须认识到这两种疾病间的关联,对糖尿病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的前提。坚持两病同时治疗,适当调整调整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58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9

院内感染结核发生的原因

未及时诊断的结核病患者在综合医院就诊时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医护人员忽视个人防护导致结核病感染的高危险性:在日常的医务活动中,有些医务人员忽视了日常工作中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带帽子,防护口罩。忽略了工作环境中的结核菌飞沫的危险性,尤其是在密闭通风条件差的诊断治疗室内更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医院设施的不完善及通风不良导致结核感染的高危险性。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其防护要求比较高,如今医院的医疗设备虽然现代化,但有些病房设计不合理,通风不畅空气流通不好,把涂阳肺结核患者和涂阴肺结核患者没有隔离开来。

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的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结核感染的高危险,许多人认为接种过卡介苗就不会感染结核。实际上,卡介苗只能有限预防结核的发病程度,并不能预防结核感染,特别是耐药结核病的增加,住院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大大增强,致使被传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防治对策

医院工作人员是受结核感染的职业高危群体,同时也是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结核感染发生的主要力量。应在积极抗结核治疗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结核病的传播。

新入院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入院时作PPD实验及X线检查,对强阳性一律给予预防性督导服药。

临床专业医护人员每年进行定期体检,高危科室及潜在传染危险的科室人员定期进行痰检和X线胸部检查。

严密观察职工中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对体弱多病和罹患糖尿病及肿瘤等医护人员,应调离临床科室,以减少结核接触传染。

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门诊医护人员除了戴口罩和帽子外,还应注意上风向,安全距离,诊室通风等。病区工作的人员一律穿隔离衣,戴防护口罩,离开病区时彻底洗手。

定时通风和空气消毒:加强手术室,感染科病房等重点科室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患者的痰液,排泄物及其他污物彻底消毒处理,紫外线灯应经常进行检测,确报消毒质量。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10

肺结核是慢性肺部的传染病,只要是由结核杆菌致病的,是在呼吸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结核病主要以肺结核最常见。他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肺结核顾名思义,就是初次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在肺部发生的变化的疾病,好发于儿童,不易致病,90%可以自愈,其余可能发展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是复发或再次感染引起肺结核的疾病,好发于成年人,胸片常在肺尖部或锁骨下部出现,病程缓慢,应及时治疗。成人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力逐渐下降,当进入老年时可伴有其他疾病同时发病,因症状不典型而出现误诊等情况,不能及时治疗而被作为防治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在我院1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防护和治疗本病在临床中的各种情况,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使用良好的治疗原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到我院来进行肺结核疾病治疗的100名老人,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在60-86岁,平均年龄为73岁。病程1个月-10年,初次感染为78例,复发感染为22例。

1.2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早期胸片诊断,和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为主要依据,可有ppd实验方法。临床表现及患者主要症状的分布为:咳嗽咳痰93例、低热44例、咯血15例、盗汗17例、消瘦66例、胸痛10例、腹痛1例、尿频尿急10例、下肢浮肿8例。应详细询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胸片和体征及辅助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1.3治疗方法老年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1]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治疗方案分为每日和间隙用药两种方案,每日用药方案: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顿服2个月。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顿服4个月。简写为2HRZE/4HR。间隙用药方案:每日顿服改为隔日一次或每周3次,简写为2H3R3Z3E3/4H3R3。对症治疗:是治疗临床表现的方法,小咯血时应以消除紧张、安慰患者、患侧卧位、休息为主,使用氨基乙酸、氨甲苯酸或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大咯血时先用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到25%的40ml的GS中缓慢静点,15-20分钟后滴完将垂体后叶素加入5%GS按0.1U/(kg.h)速度静滴。

1.4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两月复查痰菌培养阴性、胸片空洞消失,各项体征正常,无临床症状;显效:根据治疗后的患者肺结核基本痊愈,痰菌培养阴性、胸片空洞缩小,各项体征正常,无临床症状,生活行为明显改善;无效:根据治疗后的患者肺结核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痰菌培养阳性、胸片空洞不变或变大,各项体征不正常,有明显临床症状,生活行为无改善。

生活质量的评价应用WHO生活质量量表,分数范围为0-100分,[2]得分越高说明生活的质量越高。

3讨论

3.1分析老年结核病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有肺结核的患者,所以,老年肺结核患者包括60岁以后初次发病的患者和60岁以后复发肺结核的患者。老年肺结核患者通常病程长,并发症多;使用正规抗结核治疗并也使用支持对症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案。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数仅有咳嗽、咳痰,且伴有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肺部疾病,很容易被认为原有肺部疾病加重或复发,忽视对结核病进一步检查,因此,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一定要综合、全面分析,重视胸部x片(含胸部CT)、痰抗酸染色、[3]痰分枝杆菌培养及结核病其它相关检查。

3.2预防措施控制预防设施:就是尽早发现并治愈涂片阳性排菌病人和卡介苗接种这两种主要措施。

4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老年肺结核病应做到有呼吸系统症状或疑有肺结核症状时,要及时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有条件者行肺CT扫描检查,异常者作结核菌检查或结核试验,以免漏诊、[4]误诊。发现疾病及早治疗,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的治疗方案。

总之,肺结核病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所以应加大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参考文献

[1]卢森建.老年肺结核86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部杂志,2010,15(4):545.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8(a)-0157-04

Effect of circula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urative and compliance of flowabilit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FU Kang LU Heping ZHANG Tianyu

Depar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and Thoracic Tumor Hospital of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ircula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urative and compliance for flowabilit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250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Tuberculosis and Thoracic Tumor Hospital of Xi'an C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2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25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ircula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 self nursing ability, chest lung lesions situation, compliance behavior of both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self-care skills, self-responsibility, health knowledge and self-concept of both group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degre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increased than control group ,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roportion of calcium fibrosis and absorp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vasive prolif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mpliance rates of taking medicine on time, regular review, reasonable diet, alternating work with rest, disinfection isolation, maintaining optimism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ircula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increase self-care skills and compliance, and improve outcomes, it is deserved to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ircula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ance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的肺部慢性肉芽肿性慢性传染病,目前全球感染结核杆菌的人数已超过20亿例,活动性结核患者有1500多万例,每年新增结核患者800万~1000万例,180万例患者死于结核病[1-3]。早期确诊联合规律全程治疗是结核病成功治疗的关键,且患者诊治时的依从性与医治效果紧密相关[4]。提高依从性,本研究对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流动性肺结核患者予以循环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流动性肺结核干预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患者对医疗方案遵从性,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增强治疗效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50例肺结核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男74例,女51例;年龄22~76岁,平均(46.9±5.4)岁;病程2~19年,平均(5.8±1.4)年;其中原发性肺结核(Ⅰ型)86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8例,继发型肺结核(Ⅲ型)12例,结核性胸膜炎(Ⅳ型)19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初中45例,高中39例,大学及以上30例。对照组:男72例,女53例;年龄21~76岁,平均(46.6±5.7)岁;病程1~19年,平均(5.6±1.3)年;其中原发性肺结核(Ⅰ型)84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10例,继发型肺结核(Ⅲ型)14例,结核性胸膜炎(Ⅳ型)17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42例,高中38例,大学及以上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全部病例均满足中华结核病学会制订的《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有关结核病的诊断标准[5]:①痰结核菌检查呈阳性;②痰结核菌检查呈阴性,胸部X线检查显示有活动性结核病变;③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④疑似患有肺结核,经X线检查确诊后,排除其他肺部病变者;⑤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凡满足以上选项任一条者即可诊断为肺结核。(2)患者的资料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病案室登记,且资料具完整性。(3)患者和/或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自身免疫性或免疫缺陷性疾病;②合并肿瘤性疾病;③近期内患有其他急性慢性疾病;④无法正常交流者,如精神性疾病患者或者聋哑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案

统一采取2H3R3Z3E3/4H3R3治疗方案。H:雷米封;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每次3片,吡嗪酰胺每次2片,以上药物隔日服用1次,共2个月。继续期:异烟肼每次6片、利福平每次4片,以上药物隔日服用1次,共4个月。

1.4.2 护理干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治疗期间患者在规定时间由护士、门诊医师予以用药指导和护理。观察组予以循环护理干预。

1.4.3 循环护理干预措施

1.4.3.1 计划 发放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表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收集患者对疾病认识态以及认知的态度、健康观念、心理情绪、服药、饮食、运动、工作及休息情况、生活习惯等。存在的健康问题:①对肺结核基本不了解或者仅有肤浅认识;②没有遵循肺结核规范治疗方案坚持连续用药以及规范的康复训练。

1.4.3.2 健康宣教 依据护理计划,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案,每月举办一次集体讲座与电话随访,在健康教育宣传栏上定期更新结核病相关健康知识,同时以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结核病知识小册子等途径向患者介绍健康知识,包括肺结核具体定义与类型、引发因素、常见症状、治疗注意事项以及预后等。

1.4.3.3 心理护理 因为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患者住院期间,需严格控制家属进入病房探视,造成患者产生孤独感或者自卑感,甚至被遗弃感。此外,因少数患者对肺结核病完全不了解,或者由于工作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坚持服药,导致情绪波动,病情反复。护理服务人员依据每例病患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以及既往病史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从而使得患者遵循医嘱,坚持规范治疗,形成良好的依从性,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肺结核的传染途径与康复知识等,解除患者家属对结核病的恐惧心理,同时也消除患者对肺结核的畏惧心理、孤独感以及自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1.4.3.4 膳食护理 肺结核属一类慢性消耗性疾病,在饮食上,患者应注意多摄取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粗粮、蔬菜以及水果等,以确保大便通畅;合理补各种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当提高无机盐的补充量,对病灶的钙化以及身体康复有利;脂肪摄入量应保持适中,不宜过高,应注意菜色搭配与荤素搭配,以增强病患食欲。

1.4.3.5 严格控制传染路径 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携有结核杆菌的飞沫进至肺泡后大量繁殖,造成细胞破裂,组织发炎,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因而,空气中的飞沫愈多,感染发生概率愈高,为避免结核病菌感染,患者应使用自己个人专用的水杯、碗筷以及痰盂等用具;此外结核杆菌在阳光下生存情况差,不易传播,患者被褥、衣物等应在阳光下曝晒,以利于除菌与消毒,病房应按时开窗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与湿度。

1.4.3.6 督促服药 强化期每天“四督导三检查”服药情况,向患者发放服药卡,严格依据治疗方案要求服药,每天记录。巩固期每月发药1次,电话随访或短信督促患者服药,必要时患者家属应督促患者坚持规律用药,以确保患者的规范治疗。

1.4.3.7 注重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每月督促患者复查痰菌与拍X线片,掌握病灶的吸收状况,以及痰菌有无转阴,及时察觉药物不良反应,且根据病情改变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1.4.3.8 检查 借助门诊复诊、跟踪随访或者短信提醒等手段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对疾病相关知识、坚持规范治疗、按时复查、膳食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查与评估,熟悉循环护理计划执行的实际情况,评价干预效果,且及时纠正与改进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循环护理计划的目的、具体内容以及重要性。

1.4.3.9 处理 针对循环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信息反馈,查明原因,对实施效果良好的行为予以肯定和鼓励,对没有切实执行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且将其作为重新拟定循环护理计划的重点,在进入下一个循环护理中着重解决,在循环中不断修改、解决,完善循环护理计划。

1.5 观察指标

①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6]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概念等4个维度,得分越多,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②肺部病灶吸收状况。③依从性: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劳逸结合、消毒隔离、情绪乐观等6个方面评估患者的依从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概念等自我护理能力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x±s)

注:t1、P1:两组护理干预后比较

2.2 肺部病灶吸收状况

观察组患者钙纤维化与吸收好转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浸润扩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状况比较[n(%)]

2.3 依从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消毒隔离、保持情绪乐观等行为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引起传播的慢性传染病[7]。该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死亡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8-10]。由于人口增长、经济落后、人口流动、耐药结核病增多等诸多因素,结核病这种历史悠久的传染病又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11-13]。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依然是一项艰巨任务,增加结核病的发现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疗效,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难点与重点[14]。一直以来,药物治疗是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实行规范的治疗方案是确保患者成功治疗的关键所在,坚持“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等五项治疗原则,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连续用药而不间断[15-16]。切实完成规定疗程,坚持连续规范用药对于治愈肺结核、杜绝传染源、控制肺结核流行而言意义重大[17]。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像,很多患者治疗时的依从性较差,未能遵从医嘱,坚持全程规律用药,导致治疗失败。未有力监督患者用药,药物剂量以及数量达标,服药不规律,过早中断治疗等不规范治疗最终会造成治疗失败,结核复发、重症化以及耐药性结核杆菌的扩散甚至死亡等,导致严重后果[18]。因而,对流动性肺结核患者予以有效干预措施,督促规律治疗极其重要。

循环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高了肺结核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因病情改善慢容易导致患者产生忽视或者疲溃情绪,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临床疗效均产生不良影响。而循环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各个阶段的评估,根据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拟定不同的目标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且依据患者个体情况不断修正与改进护理计划,巩固与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了患者对肺结核的关注度、自我防护意识以及护理技能,同时还提高了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劳逸结合、消毒隔离、情绪乐观等行为的依从性,使得患者病情得到很大程度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概念等自我护理能力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结核病的认知是影响依从性的关键因素,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对服药的依从性影响十分明显,知晓程度越高,越能积极配合治疗[19]。观察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消毒隔离、情绪乐观等行为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该结果也证明了上述观点。此外,在肺部病灶吸收方面,观察组患者钙纤维化与吸收好转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浸润扩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观察组患者肺部病灶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有关。有研究证实,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相关[20]。实施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干预措施可能比任何一项具体的治疗方法在保护人群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流动性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技能与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莉端,潘琴,陈荣.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1):1802-1804.

[2] 石琳,曾华志.老年肺结核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118-4119.

[3] 张海清.双语健康宣教在藏族肺结核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7):55-56.

[4] 高燕波,高翠南,许卓卫,等.自我护理管理模式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的实施研究[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3,2(1):52-54.

[5] 王雪豫.连续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30):3706-3708.

[6] 蔡云娥,姜慧敏,王东.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6):549-550.

[7] 张清峰.全程护理服务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5):1982-1982.

[8] 冯翠莲,黄丽萍,曾华志.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3):2033-2034.

[9] 徐艳芳.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92-93.

[10] 陈丽君.整体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80-81.

[11] 鲍桂军,杨洋,李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22-323.

[12] 李四清.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咳血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10-12.

[13] 连永娥,高翠南,高燕波.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1939-1940.

[14] 李娟,董晨阳,平洁.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中心理支持及营养干预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 30(3):18-20.

[15] 钟凯惠.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检出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8):44-45.

[16] 郭瑞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22-23.

[17] 严银英.PDCA循环对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6):2640-2642.

[18] 田磊,藏允红,徐宁.135例军人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5):442-443.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12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请将下面的名词拖拽至合适的位置,将之与正确的示意相匹配。

题目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目2

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做腹式呼吸时,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

选择一项:

B.

1:2或1:3

题目3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首选的给药方式为(

选择一项:

C.

吸入

题目4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全程督导化疗(DOTS)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

C.

规则、全程

题目5

引起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最主要诱因是(

选择一项:

D.

急性呼吸道感染

题目6

下列对ARDS患者的护理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给与持续低流量氧疗

题目7

一老年患者以肺心病、Ⅱ型呼衰收入院,入院第一天晚上因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并对医院环境不适应而不能入睡,不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选择一项:

C.

给镇咳和镇静药,帮助入睡

题目8

患者,女,72岁,主因呼吸困难半月,加重2天入院。入院后患者不能平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并常于夜间突然憋醒,坐起后稍缓解。护士应给予该患者的吸氧方式为(

选择一项:

C.

2~4L/min低流量持续吸氧

题目9

下列各项检查对诊断COPD最有意义的是(

选择一项:

D.

肺功能

题目10

护士指导哮喘患者使用吸入器时,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B.

糖皮质激素作为长期抗炎治疗目前推荐的首选给药途径为吸入

题目11

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选择一项:

D.

飞沫

题目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选择一项:

B.

COPD

题目13

发生Ⅱ型呼衰时不可能出现(

选择一项:

B.

口唇樱桃红

题目14

患者,男性,25岁,突然畏寒、发热伴右胸疼痛1天,胸片见右中肺有大片淡薄炎性阴影。给予肌注青霉素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病人一般情况也明显好转。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

选择一项:

C.

肺炎球菌肺炎

题目15

下列关于左、右主支气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B.

异物易吸入左主支气管

题目16

COPD主要的病因是(

选择一项:

C.

吸烟

题目17

下列关于哮喘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发作时呈吸气性呼吸困难

题目18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选择一项:

B.

肺性脑病

题目19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全身器官损害的首发表现为(

选择一项:

D.

高血压、冠心病

题目20

确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为(

选择一项:

B.

多导睡眠图

题目21

下列血气检测结果哪项为Ⅰ型呼衰(

选择一项:

C.

PaO255

mmHg,PaCO240

mmHg

三、综合填充题(每空1分,共35分)

请把题目下方的选项拖拽至合适位置,将哮喘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6分)

题目22

哮喘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哮喘发作时[典型的]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经支气管舒张剂或自行[缓解];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是[脱离过敏原]。哮喘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抗炎药物]控制慢性炎症预防哮喘的发作。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抗炎治疗哮喘[最常用]的方法是[吸入]治疗。重度、危重度哮喘患者常伴[脱水]致痰液[黏稠],应保证[每日]补液量[大于]2500~3000ml。

请把题目下方的选项拖拽至合适位置,将肺结核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9分)

题目23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痰菌阳性]患者,经[呼吸道飞沫]吸入为主要的[传播途径]。肺结核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症状及午后低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浸润性]肺结核是[成人]最常见的类型。[化疗]对控制肺结核起[决定性]作用,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和全程]。控制传染源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并彻底治愈[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护理的重点是[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护理,并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

四、请把题目下方的选项拖拽至正确的位置,将病例分析内容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5分)

病例:

患者,男,66岁,10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痰,多在冬春季发病数天,未在意,5年前咳嗽、咳痰加重伴气短,3年来,每年冬春季咳嗽、咳痰持续不断,气短加重,经常服用消炎止喘药。1年来因病情进一步加重,多次急诊治疗。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痰黄、黏稠不易咳出,不能平卧,口服罗红霉素、氨茶碱等药,症状无缓解,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收入院。患者有30年吸烟史,每天20支。查体:T

38℃,P

112次/分,R

24次/分,BP

130/80mmHg,半卧位,神志清楚,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桶状胸,双侧语颤对称减弱,叩诊呈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双肺散在中等的干湿性啰音,心音遥远,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问题:

①该患者入院时医疗诊断的依据。确诊还需的检查。

②该患者此次入院的原因及首要的治疗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