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技术创新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6 09:01:53

医院技术创新

医院技术创新篇1

    1 技术引进———用他人的技术来武装自己

    引进新技术是缩短差距、强大自我、使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升的发展捷径,可减少摸索过程的风险成本,少花时间,少走弯路,通过广泛吸收技术成果,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术。

    近年来全院上下都很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工作,医院专门派业务骨干外出进行相关技术的进修、培训或学术交流,对骨干们回院后的技术开展工作辅以相应的投入和扶持,并加大科室基建、仪器和设备投资的力度,对开展得好的新技术项目进行院内评审奖励,将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推荐申报市卫生局和省卫生厅优秀新技术项目奖,并对获奖科室进行连续三年的高额度奖励。我院的几个重点学科能得以迅猛发展,无一例外地吸收引进了国内外的先进医疗技术,加以改造创新,从而获得省厅新技术引进奖或摘得市优秀新技术项目奖的桂冠。目前各重点学科引进新技术的士气有增无减,他们正加大步伐,赶超先进水平,并由以前的模仿为主转为技术创新,不少非重点学科,也争先恐后,积极努力,将技术引进融为工作的主干线,由此促使学科发展出现良好势头。这样的氛围也唤醒了那些处于相对弱势的学科,他们逐渐认识到学科的发展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开始主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积极进行新技术引进,力争缩小差距,使学科走上新台阶。

    医学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医疗技术上的深刻变革,新技术的引进能提升医院利用综合手段提高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和水平,我院已引进微创、介入、危重病抢救等先进技术,并逐步引进移植、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制高点,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2 技术创新———用内在潜力增强竞争实力

    引进而不创新,将形成技术依赖,竞争中受制于人,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必须从引进、跟踪向消化和自主知识创新的轨道转变。创新是“科教兴院”的灵魂,是衡量一家医院、一个学科发展势头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院的技术创新宗旨立足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非常注重创新资源的有效投入,学科带头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医院配以充足的经费投入、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一批有基础、有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学科,积极引进较前沿的高新和先导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并要求其在消化吸收的同时,鼓励对引进技术作一些改变、增加、减少、替代、颠倒、组合,大胆革新,不断完善、发展和深化,从而形成真正的技术优势,以保持领先地位。为了鼓励和促进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医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奖励办法,尤其是新技术引进奖的奖励办法,充分挖掘了科技创新潜力。我院口腔科和影像科在引进“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后,因穿刺准确度难掌握,易出现并发症,技术人员进行了艰苦的摸索,与学院解剖室协作,研究了大量的头颅影像,发现了“耳—床”线,并探讨出个体差异的规律,极大地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得到病人和上海、南京等很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医院消化科、心内科、脊柱科、介入科、妇产科等科室,均在引进消化的同时,着手创新,成功治诊大批病人,提高了医生及医院的知名度,并获得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二等奖。目前,该奖成为我院技术发展的又一亮点,近五年,我院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二等奖20余项。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学科,纵向传承和横向借鉴由来已久,引进技术的同时,要敢于打破别人的框框和模式,不墨守陈规,要勤于探索,理性思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资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勇于探索新路子,创造新方法。只有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才能不断创出属于自己的成果,提高核心竞争力,并走向成功。

    3 引进调研———立足实际,为我所用

医院技术创新篇2

二、对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考与建议

1、教学理念的改革

首先,学校要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建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给与绝对的支持。可以适当提高该课程的学时,学校机房提供充足业余开放时间。其次,计算机教师的观念要转换。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及教学核心内容有全新的认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需要全面、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技术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能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培养他们在计算机应用与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同时能将计算机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为此,教师要走向社会,深入医院等相关单位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上的用人单位需要用到那些计算机人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医学信息化已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了解国内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学生就业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紧扣时展步伐和社会需要,是培养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医学院校应为大学新生介绍医学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势,教学案例的设计也应选取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突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我校目前采用了江苏省医药类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该教材中将医学信息标准化、常用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计算机网络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纳入授课内容之中,对医学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引导知识技能的模式,如多媒体和网络部分,以介绍简单的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医学信息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实例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另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可以采取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分级对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删除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内容,譬如说windows对文件的管理。除了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操作外,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计算机起点比较低的学生,尽量从简单的基础知识介绍起,授课学时给与增加。譬如在讲解对于Excel软件的使用时,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授课内容外,可以给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使用Excel软件进行医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项目案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组织教学为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去探索和完成项目,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学习转变为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软件时,先授予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然后从网上网罗一些有趣的PowerPoint例子,让学生具体地去分析该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模拟相应的效果去制作新的幻灯片。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眼光进行作品的设计构思,老师的课堂主导转变为"授人以渔"的全程引导,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再譬如,在教师指导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讲授word操作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电子病例,或者和专业相关的电子板报。每个学习小组先就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要达成的目标并做出运作规划。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学习目标及计划,以便于明晰分工、统一行动。各学习小组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各小组间再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丰富与完善自身的学习成果。对电子板报排版的过程就是对Word软件中段落设置、字体设置、图片设置,页面设置等一系列知识点的复习和回顾。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轻松掌握了Word软件编辑文本的方法。除了传统的"板书+多媒体"式的课内授课形式外,我校还引进的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建设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室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教学平台上包含了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等其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学生自学提供良好平台的同时,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目前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采用无纸化的考试方式。试题包含理论和上机,理论由20道选择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组成,占50分。其余为操作题。考试时,学生进入考试系统答题。考试系统自动选题,自动配题,自动评分。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占30%。平时成绩由上机实验、平时小测验以及课后作业构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学生上机实验作为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通过项目设计成绩来考核;平时的小测验通过考试系统来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种考试有一定的弊端,考试形式和省等级考试形式一样,完全是一种应试的考核。可以对考试形式加以改革:首先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前提,所有的教学安排要紧紧围绕学生能通过此次考试为要求;其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应有部分题目结合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考题形式上,除了现有的操作题之外,可以考虑体现计算思维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应有鼓励学生想象的思考题。再次可以定期举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竞赛。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幻灯片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素质。最后学生成绩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降低最后期末考试的权值,提高平时成绩的权值。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成为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医院技术创新篇3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工作的主要部分之一,财务系统的风险会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营甚至生存。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主要有医院财务的各种条件与因素导致的影响,使医院的实际财务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效益,因而使得医院遭受经济损失。医院的财务管理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医院财务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存储技术是否过硬,关系到医院是否能良好运营。

一、医院的财务制度主要有以下不足

(一)当前医院管理体制的缺陷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所处的环境也逐渐复杂,但其财务系统的管理方式仍然相对滞后,适应能力没有充分跟得上环境的改变。外在环境因素有经济因素、市场因素、法律因素、资源因素、文化因和意外事件因素等。比如,群众们的收入大大提高,对养生、医疗的要求提高,群众们也增加了对医疗养生的资金投入;群众素质也日益提高,诚信度有所增加,恶意欠费或逃避费用的情况有所减少等等,都是有利于减少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相反的话,则会加剧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不力导致支出膨胀

由于医院的财务周期时间较短,使得医院往往重视年度预算,确很少顾及政府建立养老金与政府津贴计划,也无法分析由政府发放或担保的贷款所引发的后续风险。传统的预算仅仅知道现金流量,不考虑负债的增加、不考虑有债务、不考虑财政的过去承诺所引发的未来成本,带来财政成本的转移。预算外收人、制度外收人的膨胀影响了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大量财政性资金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

(三)医院的相关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不足

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有的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业务素质不适应新的财务要求,这些因素往往会造成财务风险。

(四)资金管理不善

就投资来讲,如今较多医院在实施固定资产购买与升级时,对投资的效益分析还较为欠缺,甚至导致资产浪费。就资金使用来讲,如今医院里药物支出在支出中有着比较大的比例,药品资金对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有着很大影响。就资金回收来讲,有的医院因为投资额太大而造成负债过度,资产负债占资金比重太高,从而造成偿债能力下降,医院信誉受损。

(五)财务决策缺乏可行性导致决策失误

现实状况中,医院财务管理中较多的存在着根据以往的经验决策、拍脑袋决策等情况,因此造成了决策错误时有发生,继而造成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

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使用网络与计算机创新医院财务管理,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效率;及时了解各类信息;加强各部门及医患间的信息沟通,不但能加强化部门联系,还能够优化各部门分工,降低了工作中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有助于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一)药品管理体系

利用网络与计算机来管理药品流动,能够实现药品管理从以往单纯的金额管理转变到品种和数量管理。使用计算机药房管理系统,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药品出入库查询、药品库存查询、报损报警以及调价查询。上述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药房从业人员,也降低了药房工作的随意性。医院管理层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化可以随时了解药品库存、药品有效期;适时收集药品销售情况,及时分析药品销售数据及库存情况,从而可以更加科学、更为系统地拟定购药计划、开展购药活动。

(二)收费管理系统

当前,医院的收费系统是主要还是由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用系统两者构成。因此,利用网络与计算机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主要也从这两方面着手。在门诊收费系统中,工作人员只需按照大夫给的处方,往电脑中输入药品的名字、数量,系统就会按照计算功能算出药物的费用总额,并产生相应的票据。患者需要进行检查与治疗时,工作人员只是把检查与治疗项目的名称输入系统中,收费总额和相关票据也就自动制作和打印。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就能够利用计算机制出总的财务报表。在住院收费用系统中,工作人员只要把患者情况、输入系统,也会就治疗期间的各项费用进行自动管理汇总。

(三)病区管理系统

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来管理病区,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住院病人的信息、及时计算住院费用。能够方便、迅速的把握医嘱、住院的病人花费金额、住院病人床位安排等,进而提高床位的使用效率,增进医院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设备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来管理医院的各个设备,能够更快捷的实施全盘的设备档案维护、医院设备更新、折旧等的管理,让统计报表合乎医院财产的动态变化,进而便于财务人员根据财产的资料进行医院资产的管理。

(五)收益分析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来管理医院的资金收益,能够大大提高医院收益核算的的精确性与及时性。此系统有设计报表、分析报表、类比分析等子系统构成。此系统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将整个医院的财务模块进行联网,从而实现共享有关数据资源。

医院技术创新篇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订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1]本文将对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如何创新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的培养模式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始终以“严谨求实,医精德诚”为准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必须适应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学生必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现代医学影像理论之间及技能才能从事于医疗行业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特点就是多元化,一方面缩短了时间,另一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在推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这种模型在企业、高校的不断磨合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保留多元化的特点时,在形式上增添了多样性,让校企合作不再是各自分工各司其职。[2]经调查研究,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来自于高职院校本身,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中,难以给学生提供职业现场教学,其职业教育和引导多半是停留在理论课堂上,从而致使学生职业思想和实际需求的有一定的差距,从而造成学生进入医院单位后不适应,再加上在校学生年龄较小,思想不稳定,价值观也尚未确立以及对从事职业困难估计不足等因素,致使难以适应医疗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的教学计划应该组织学生到医院部门实习,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完成相应的任务。[3]

二、创新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的培养模式

1、开展专业知识讲座

每一个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对这门专业的理解都不同,但也都有闪光点。可是对于有丰富经验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来说,他们有太多宝贵的阅历可以让其它人才学习吸收。尤其像在大型医院从事医学诊断的人员。他们的工作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结合医院发展与社会发展来创新,找寻最符合医疗事业发展方向的方法。实践大过理论,书面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必然会有很有地方需要改变。所以,要积极吸收进他们的经验与教导。

2、建立“院校”合作培养模式

“院校”合作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职学院应选择合适的医院、企业单位,与医院、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制定相关培养计划,让医院、企业作为学生毕业实习基地,加深对医院企业文化的了解,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院校还应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实际上是指具有“双证”、“双能”、“双层次”的教师。[4]“双证”是指有教师资格证与医师资格证;“双能”是指既具有教师职业素养又具备医师职业素养;“双层次”则是指即可以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3、充分应用网络平台

相比老师的讲解与书本上知识的学习,现在的学生更乐意以网络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这门枯燥的学科增添了些许乐趣。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花时间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知识。利用现在全民网络时代的发展,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完善的专业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学习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也有时间在平台中温故而知新。平台可以以三点主要内容展开。第一,在线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如果能有此平台在线进行问题解答,不仅省时省力,也可变成教学视频存在平台中,以解答其它学生对类似问题的疑惑。第二,建立完善的网上题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习内容十分繁重,经常需要做很多题目来巩固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建立网上题库,将使学生可以随时进行自我知识检测,大大加强了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5]

4、创新专业课程

当前高职学院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开设上缺乏创新性。究其原因,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教师对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过于传统,课程的内容又具有一定随意性,实际操作缺乏一定系统性,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分开讲授,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得以提升,从而无法提高学习效果。[6]这种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无法跟上教育体制的改革,无法起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兴趣。要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就必须对专业课程进行创新,加强对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课程内容方面应涉及到CT扫描技术、MRI技术以及PACS技术等内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事业中能得到有效应用。[7]据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一些社会实践性,可以邀请一些医生前来进行指导,加深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

三、结语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内,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区别于传统的普通高校,中职院校具有特殊的人才培养办法。中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身专业素养以及社会实践的相应能力,帮助学生对当前医疗发展的走向有一定了解,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始终以“严谨求实,医精德诚”为准则,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相当高的要求,据此中职院校应更加注重与医院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创造更多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木生,徐国华,罗志红.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103-106.

[2] 姚建新,唐晓曦,王昊,张志东,李占峰,姚志峰.五年一贯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实践[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0.2015-2018.

[3] 李家林,胡斌,储丽琴,左胜梅,甘心红.医学影像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03.34-37.

[4] 韩晓磊,杨延平,刘齐元.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2.221-224.

医院技术创新篇5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43-02

医院图书馆在实际发展的时候,能够满足医院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主要因为医院图书馆中包含各类医学信息,此时,医院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医学科技创新手段提升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好服务。

1 医学科技创新对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在创新医学科技的时候,创新目的就是对生命本质、过程等进行探索,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在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医学技术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医院图书馆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对于医学科技创新工作而言,与其他科学技术创新不同的是,虽然不能直接显现出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图书馆的发展,具有较为良好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效益,对医院图书馆长远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每一次创新医学科技成功的时候,医院图书馆都能形成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引进新医学理论与技术指导,不仅能够推动医院的发展,还能为医疗人员提供较多学习知识,使其在发展的同时,得到有效支持[1]。

2 医学科技创新的特殊性

即使医学科技在迅速发展,并且具有与数学、物理学等相似的程序,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与自然科学或是其他学科是有所不同的,是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在医学科技创新的时候,其最大特征就是: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能够对最复杂的生命进行研究。在人体生命发展阶段,不仅不能利用物理学科对其进行研究,还无法利用化学科学对人体规律加以解释,更不可以应用生物学的规律说明,这就显现出医学科技技术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医学科技能够对未知、曲折的生命规律等进行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多,例如:民族健康工程、人类身体健康水平研究等,在不断经历失败的同时,也会总结经验教训,使其能够向着更好方向发展。医学科技在创新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医学信息资源的应用,保证能够利用医学科技提升医院的发展水平[2]。

3 医院图书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图书馆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包含着医疗知识,融入了较多医学科技内容,对医院的发展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首先,图书馆是医院文献信息的核心,无论是临床知识,还是论文撰写内容,都在医院图书馆中,同时,还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医院图书馆可以为其提供医学知识,在提高医务人员医学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能力。再次,医院在对医疗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会在图书馆中搜集较多知识,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并且能够制定系统性以及完整性的授课内容,使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有效提升。最后,医院图书馆在发展的同时,不仅受到医学科技的影响,还能促进医学科技的创新,因此,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大力创新医学科技,不断改善医学科技,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使医院图书馆向着更好方向发展[3]。

4 医院图书馆发展医学科技创新策略

在医院图书馆与医学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医学科技的创新,不断完善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制度,进而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

4.1 争取医院的全方位支持

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要争取医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o论是经济上,还是人力上。首先,医院图书馆要积极引进先进医学科技,为医疗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并且要取得良好认可。其次,医院领导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重视与支持医学科技的应用,重视支持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医院图书馆要积极汇报工作,向其他领导请示,争取发展创新的支持。最后,为了医院图书馆能够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不断引进资金,加大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保证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质量[4]。

4.2 发挥医院学科作用

医院学科主任与各个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图书馆建设工作加以重视,充分利用好这一知识化,信息化的平台,积极开展医学科技创新交流会议,到其他先进性较强的医院学习,在医院与医院之间资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提升医学科技在医院图书馆发展中的应用效率。

4.3 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由于医学科技是较为特殊的,信息量很大,仅仅依靠医院图书馆自身的信息资源是难以满足医疗人员需求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与邻近的图书馆相互联系,建立共享体系,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提升医学科技创新效率。

4.4 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在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较为重要 ,不仅需要及时对医学科技进行创新,还要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保证医疗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阅读设备搜索想要的信息,服务于临床科研与教学。

5 结语

医院图书馆的发展与医学科技之间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类先进技术的引进,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体系,使其得以较为良好的进步。同时,要重视各类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技能,不断创新医学科技,达到促进医院图书馆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迟明.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7):13-15.

医院技术创新篇6

1创新管理理念下医院管理实践

1.1创新医院管理理念

首先,依托逐步提升医院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以打造综合素质高的管理团队。一方面,实施医院管理层培训制度。组织管理层开展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对其管理理念予以更新,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培训讲座,依托讲解实际案例以帮助解决医院管理中存在相关问题,进一步增强医院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及应对能力[2]。其次,创新医院服务理念。推进对医院服务流程、服务方式的不断革新,提供外延服务,制定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在医疗过程中始终秉持关爱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另外,医院应当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全员参与的管理意识及归属感,针对医院的一系列重大事项,积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座谈会等途径以有效采集广大职工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保证监督机制、民主决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切实凸显每一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3]。最后,创新医院服务观念。基于满足患者需求导向,真正意义上做好每一件与患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实事,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4]。例如,构建全面统一的医疗投诉管理机制,打造便民自助查询系统,高龄患者、残疾人看病就医绿色通道等手段,以有效改进医院职工的工作作风,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塑造医院良好的形象。

1.2创新医院内部改革

提升医院组织管理能力,是实现医院有序健康发展的一大前提。而要想提升医院组织管理能力,必须要创新医院内部改革[5]。因而,为了提升医院整体管理能力,应当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医院管理机制,并建立配套的监管机制及考评机制,切实将医院有序健康发展贯彻至医院的全面服务环节[6]。对于医院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改革试点的重要机会,在改革试点时,可对医院一系列规章制度予以优化完善,对于医院各部门管理能力及效率的提升也可起到有效促进作用,例如,可将医院各科室划分成不同学科及门类,诸如临床管理、职能监督、后勤管理的呢过,并适时对他们开展评估考核,利用自评、他评、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不同职位医院职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并作为年终审核的重要评定指标,依托评估考核的方式调动起医院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院管理服务不断趋向于规范化、人性化[7]。

1.3创新医院医疗技术

2017年国际权威医疗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与地区的医疗质量与可及性排名结果显示,从1990年开始到2015年的25年期间内,中国是医疗质量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HAQ(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从2015年的全球第6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要提升医疗质量与可及性就需要创新医院医疗技术。首先,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越来越明确有效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对实现医院的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及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医院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便是在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上,加强科技学术创新是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一方面,医院应当加大对医疗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组建独立的专家小组对研发项目开展论证评估,保障投入得以用到实处,切实将科学技术转化成医院现代化讲述的有力支撑力量;另一方面,推进医疗技术有效创新,各级临床工作者在自身临床实践中往往会对各种资源、设备的应用形成有见地的看法,这些信息有可能为今后医院技术创新提供帮助,日常工作中注重对此类信息的采集整合,加强与临床一线人员的交流沟通,为医院自主创新奠定良好基础[8]。其次,营造和谐的医疗技术创新氛围。为可推动医院发展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从制度层面为医疗技术创新提供保障。一方面,医院管理者应当提高对医院科研工作的有效重视,在院内营造全员参与的科研创新氛围。开展好科研动员工作,树立典型模范,建立培育更庞大的科技创新队伍,不断激发全体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及创新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构建健全医院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制度,在保障医疗安全前提下,对各项程序予以有效简化,有效支持具有科学可行性的新业务,并开展好相关宣传工作。最后,借助网络资源开展继续教育。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医院发展要得到各级职工的一致努力,认真钻研及解决好广大职工继续问题便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医院应当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有效利用,条件允许可打造院内外网络化教育系统,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以开拓职工获取信息资源的空间,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推进不同科室相互间的交流互动,在院内适时组织学术讲座等,推进对医院现有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

1.4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实施岗位管理制度,推行科学竞争机制。医院岗位管理制度指的是紧紧围绕医疗工作,并依据工作的难易度、对应技能要求、风险大小等,明确各项医疗工作的岗位职责,基于岗位分类开展管理工作。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划分岗位及职位数量,对管理机构予以合理精简,减少管理层次,支持系统不断开展社会化服务,后勤人员不断分离。如此一来,医院全体职工均可获取竞争上岗的机会,进而促进构建可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严格落实竞聘上岗,全面考核,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岗位管理的顺利进行[9]。其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科学推行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对获取杰出创新成果的职工给予嘉奖,对获得优异工作业绩的自公告给予奖励,并引导广大职工向他们进行学习。对出现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职工则应开展好教育、处罚工作,唯有真正意义上做到奖罚分明,方可调动起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10]。除此之外,还应当落实好岗位管理制度,以岗定薪、以绩取酬,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切实促进医院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医院技术创新篇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对于加快医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市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医务人员科研创新,在科研、申报科研成果、应用新技术、新疗法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今天会议共表彰了63个科研项目,充分说明了医院科技创新的成果令人瞩目,为市医院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科技创新,要夯实基础,强化管理

科技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对于医院和医疗工作来说,基础就是临床基本功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简便、安全、有效的保证,弥足珍贵。从临床医生的职业角度看,详细问诊、仔细查体,即望诊、触诊、叩诊、听诊,使用听诊器、心电图、胸片等无创、基本的检查方法就是基础,如果在此基础上还不能明确诊断,再利用超声、CT、核磁等先进的诊断技术。从医疗护理制度上看,各项诊疗规范以及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和“三查七对”等制度就是最基本的。只有这些最基本的诊疗方法和规章制度得到严格落实,才能为科技创新建立安全有效的平台。这就要求市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苦练内功,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科技创新扎实有序开展。同时,在当前新技术、新疗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医院不仅要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更要重视新技术的“软着陆”,即要强化医院管理,优化服务模式。因为,新技术很重要,但如果新技术不能被先进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所承载,那么技术的价值不一定能实现。比如,对于心梗病人,时间就是生命,需要早识别、早发现、早除颤、早转送、早开通、早出院,这几个“早”如果实现不了,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病人缺乏相应知识,没有意识到心梗危险的程度,可能没到医院就死了;如果医院的服务模式拖拉,交钱、办住院手续、到监护室、写病历等,那么即使病人到的很早,也不能马上得到救治。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纵有再好的技术,也会变得很苍白。希望市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进一步总结经验,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科技创新,要提高质量,注重安全

医疗服务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对于市医院这样基础差、底子薄的医疗机构,只有贴近现实,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才能体现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必须持之以恒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绝不能把科技创新建立在加重病人经济负担、损害病人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广大医务人员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文明用语,热情服务,尊重病人,转变服务理念,提供人文关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高医精、诚信守法、群众满意”作风,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尊重。二是规范执业行为,避免过度医疗。西方国家已经证实,过度医疗和滥用现代技术造成的经济损失,比战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空难的总和还多,更严重的是,过度医疗会直接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这是值得每位临床医师深思的问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认为,“如果看一种病,医生给患者开10种以上的药物,只有三种可能,一是患者得了不治之症,有病乱投医;二是医生根本就不会治病,拿患者试药;三是这名医生是个卖药的。”可见医疗行为的规范至关重要。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而是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科学,是一种关爱。目前“有学位没文化、有技术没思想”的医生不在少数。事实上,人体是个系统,但几乎没有几个医生懂得系统论、控制论,由于医生与患者沟通不畅,增加了很多医源性疾病。对患者同情、关爱、关注,加上规范地使用现代技术,才是医生治病的根本,才能更好地防控疾病。我们医生不仅要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给予同情,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三是高度重视医疗安全。最近,南京儿童医院发生了“患儿死亡事件”,湖北省通城县中医院发生了“右腿骨折、左腿动刀”的荒唐手术事件,被网络暴光炒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我们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这两起事件虽然不发生在我市,但市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都要高度警觉,认真思考,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对工作高度敬业,对病人高度负责,严谨细致、规范有序地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杜绝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希望市医院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疗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对重大医疗纠纷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止“医闹”和恶意炒作,避免事态扩大。要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医疗安全事件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工作的宣传,增进社会群众对医学和医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科技创新,要培养人才,做强学科

科技兴院、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当前,高层次、高职称人才严重缺乏,学科优势不强是制约市医院发展的瓶颈,务必要把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综合新院项目建设的需求,进一步畅通人才渠道,通过公开考试、择优聘用的方式,引进一批综合素质好、专业性强的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充实到医护队伍当中来。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的培养高层次医疗技术人才。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强化人才培养,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学习、多实践;坚持科技创新总结评比表彰的办法,对在医院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以及获得重大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努力搭建好工作平台,让有为之人充分施展才华。要加大人才管理力度,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德、能、勤、绩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使人才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使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要强化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市医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创“三甲”医院的标准,按照“做好专业学科,做优重点学科,做精特色学科,做强医技学科”的发展思路,制定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近期目标,明确发展方向。要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各专业学科根据本地区疾病谱的特点,积极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努力拓宽业务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院技术创新篇8

1.观念创新是医院创新管理的关键

医院领导经营观念是医院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医院成败的主要因素。医院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观念的开发和思想的革命。观念创新是领导人创新的关键和最重要之处。由于我国医院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经营观、价值观及行为观的影响,融入市场经济时代需要阶段性发展,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对头脑中的观念从根本上革新,重新塑造价值观与行为取向。

管理创新本身是由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引起的,新技术、新制度必然导致管理的创新。正像钱德勒所说:“现有的需求和技术将创造出管理协调的需要和机会”。管理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必将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机遇。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实际的原则 。不切实际的创意是没有生命力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创新的关键是能否发现和用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要坚持客观评价的原则,如何去评价一个创意或创新,重要的是看它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带来了多少实际效益。坚持客观的评价是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并能正常运行的关键。

创新的主体是指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广大的医务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创新主体而言,其本身有无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否活跃,是能否成为创新主体的关键。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首先取决于是创新主体的个人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能够敏锐地意识到管理学和医学的发展趋势,能够善于发现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并能找到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医院工作的特点提出前瞻性的创意。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思维,这种主动思维是创新的最基本的条件。针对创新主体,应重点抓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支是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中层干部的知识与学历层次,并建立任期考核和群众评议制度;另一支是中青年技术骨干队伍,加大对其科技工作的支撑强度,建立能上能下的职称考核评审制度等。

2.医院创新管理的内容

2.1管理理念

科研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领导重视是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全院科技水平的关键。“以人为本、科技兴院”,“以特色带专科,以专科带全院”的科技发展理念成为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识。

近年来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和鼓励创新的制度和文件。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不断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改善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科技兴院意识。

2.2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最直接的创新。对医院来说也一样,它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医院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是指医院依靠自身力量,通过技术研究与开发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保证自身利益的一种创新活动。

(2)合作创新模式:与自主创新模式相比,合作创新具有时效快、投入少、成本低等特点,可使医院获取互补资源、学习机会,降低风险、提高规模和范围经济效益以及占领技术高地等,有助于医院核心竞争力建设。

(3)模仿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指医院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模仿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通过引进和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4)虚拟创新:虚拟创新是指若干成员为共同获得某一市场优势,依靠信息手段以最快捷的速度进行组合形成的没有医院边界、超越空间约束的临时性动态联盟。联盟的基础在于医院间是否具有技术优势的互补性和核心竞争力。当某个新的市场机会出现时,一般由最早意识到这一机会或掌握核心技术的医院牵头,联合其他有关机构和医院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临时组织,迅速动员各自的资源的能力,对市场机会作出敏捷的反应,共同完成新技术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

3.加强医院创新管理的措施建议

3.1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医院

为了延长组织的生命周期,增强其生命力,就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变革和创新,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医院。

(1)树立医院管理层强烈的学习意识:塑造学习型医院,首先是医院管理层的学习。学习型医院的领导可以划分为三种人:一是医院的最高领导—院长及支部书记;二是院务会成员;三是中层干部,只有这些成员通过自身的引导,在全院营造学习的氛围,才能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创造前提。

(2)创建良好的医院学习环境:创建学习型医院,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的环境,包括学习网络与学习设施为主的硬件建设和学习激励机制为主的软件建设,为医院在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三个层面上都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员工具有能安心学习、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氛围与环境。

(3)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创建学习型医院模型多种多样。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是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结合体,在实践中已被一些先行企业成功地运用。它是各种类型组织的基础,它所培养出的各种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因而它的可操作性强,易于借鉴。医院创建学习型医院尚处于初始阶段,可以进行组织改造。基于自我超越,可增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保持创造性张力和向上的朝气,正确地评判自己,实现自主管理。医院应尊重个人愿景并建立共同愿景,强调制度管理的和谐性、群体行为的创造能力,塑造医院勇于挑战、不断自我加压的精神和最大限度挖掘效益的特长。强调能量聚焦,使每位员工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聚合一体,融会一切活动,整体创造;强调团队精神,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和谐竞争、讲求效率。

3.2抓好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只是科研计划研究的第一步,在整个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还应包括组织、实施和控制等环节。影响科研进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负责人指导思想、工作任务的繁忙、科研经费的不足、课题负责人的变动等因素,致使科研课题有可能流产而后停滞。作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十分理解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的繁忙程度,尽力作好科技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平时多联系、关键时刻多提醒、逾期未完成多督促,协助他们处理好日常医疗和科研工作关系。要及时跟进加强沟通与协作,既要加强管理,又要牢固树立为一线服务的思想,对发现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3.3强化前瞻意识,组织好科研成果的申报和转化

高级别的科技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建设实现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前瞻意识,对医院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水平评价,注意把握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具备这“三性”的科研项目,应及时进行成果鉴定和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科技管理部门应适时地把课题的研究、成果的鉴定、奖励的申报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医院科技进步。

3.4加强市场调研,找准发展定位

医院技术创新篇9

一、工作重点

(一)加大分配方案的改革力度,完善自我激励机制。

为了彻底破除目前科室二次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进一步调动全院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全员工作效率,今年医院根据临床、医技各科室的实际需要和工作量情况,重新核定科室岗位人员职数,同时对医院分配方案进行较大的改革,按“全面核算、结余提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分配方案,科室奖金从节余中提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将工作量、技术含量、风险、出勤情况、服务态度等要素作为分配依据,确定不同岗位的分配系数,加大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的倾斜力度,力求从根本上打破科室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医生、护士和后勤服务人员一个样的大锅饭,使那些技术高、责任重、风险大、贡献多的职工获得应得的报酬,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

(二)继续抓好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升医院内涵,树立医院品牌。

医院的学科不仅代表着医院的水平和特色,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而且与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也密切相关。为了给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对于重点学科建设医院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上半年要完善外科系统的整合分科建设,把现有的外一科和外二科整合为三个科:即外一科(普外科)、外二科(骨伤科和胸外科)、外三科(包括脑外、泌外和烧伤),把妇产科分为妇科和产科,同时要加大对五官科、儿科等科室的学科建设力度;在年内争取完成内科系统的整合与建设,即在现有内科、急诊科、传染科三个科的基础上,整合为内一科、内二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四个科。通过资源的整合,强化激励措施,培育院内重点学科,打造出多个重点学科品牌,形成拳头学科群,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医院技术创新篇10

一、引言

对于员工整理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员工队伍的建设。为了全面展开员工队伍建设,辽宁电力中心医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新发展,通过搭建多种教育培训平台,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营造一支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创意创新的员工队伍。开展以“机关作风建设年”和“三创”活动为载体,实现强化职工“四种意识”(即: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争先意识)加强“三支队伍”(即: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目的,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搭建多种教育平台,强化职工队伍建设

员工教育平台的搭建离不开平台的载体,医院以“机关作风建设年”和“三创”活动为载体,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业务需求,借助两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2.1 平台载体

1、机关作风建设。以“五建设、五强化、五提升”为主题,以“转作风、重规范、提效能”为目的,最终实现机关工作作风的进一步提升。(建设学习型机关,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学习调研能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创新型机关,强化标杆意识,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建设活力型机关,强化全局意识,提升执行协作能力;建设廉洁型机关,强化干净意识,提升正己修身能力)

2、工作科室建设。1.建设专家工作室。以被评为“省公司二级专家”的医院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紧密结合医疗中心工作,加强团队整体建设,集中优势人才力量,创新开展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提升医院影响力。2.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为领衔人,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示范授业、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工作,旨在大力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有效发挥劳模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3.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按照“由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个人、集体为核心组建,围绕医院不同专业和岗位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要求,全院职工要集思广益,点燃创造激情。

2.2教育形式多样化

1、多种内容的培训活动。通过公文写作培训、素质拓展训练等一系列的培训,打造出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机关新风貌。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德医风和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的大型培训,旨在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2、竞赛活动的开展。医院各部门科室在今年陆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的开展,打造勇于争先的员工队伍,培养团体意识,提高员工活力。开展了心肺复苏竞赛、青年医师讲演授课竞赛、机关开展机关管理人员知识竞赛、手卫生情景剧展示竞赛等。3、职工集体活动的开展。医院开展医患联谊会,展示了医院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和回归社会的动力,也激励着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实践“时刻在您身边”的服务理念。医院女职工比率很高,正是这“多半边天”撑起了医院各项工作。医院工会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专门举办了厨艺大赛、手工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在开展广泛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同时,及时发现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上报处理职工思想情绪问题[1] 。

三、增强员工“四个意识”,强化职工队伍建设

3.1 在队伍建设中,渗透四种意识的教育

医院在员工队伍建设中,通过机关作风建设年的开展,以“五建设、五强化、五提升”为主题,以“转作风、重规范、提效能”为目的,最终实现机关工作作风的进一步提升。对员工四种意识的教育体现在,建设学习型机关,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学习调研能力;建设创新型机关,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建设活力型机关,强化全局意识。在“三创”活动中,医院要求各科室要瞄准国际、国内医院发展前沿,制定本科室、本专业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以及省部级以上学术论文目标,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带头进行科研立项和学术研究;带头并鼓励医务人员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切实提高医院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2 过硬的“三支队伍”,为医院发展增添持续动力

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操作人才是医院发展的人才保障。医院以血液净化中心、糖尿病诊治中心等两个特色专科为重点,加强团队整体建设,集中优势人才力量,创新开展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为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医院技术创新篇11

医院管理是指医院法人及管理者随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了保证医院医疗活动有效进行,合理配置医院内部各种资源,协调医院员工的各种人际关系,医院员工获得高昂斗志和成就感,实现协作效率与协作效用,实现医院的既定目标,而运用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手段对医院的医疗和管理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2]。本文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医院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医院管理系统的基本思想和运行保证、运行前提、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和系统特性等。

医院管理系统以管理科学化为主要内容,不仅局限于实际操作的医疗技术管理,还扩展到对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全程管理,注重分层次的多元化管理;以全员为主要行为主体,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将全面的薪资体系作为系统的“润滑剂”,实现人员与医院之间全面和协发展;以创新为实现途径,不仅坚持医疗技术的创新还要兼顾管理模式的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医院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机构的不断发展,而创新型管理观念的培养、方法的实施与组织的构建刚好极大地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而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是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目标;以系统协调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地扩大开放,深化内涵管理改革,增强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扩大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保证系统由平衡状态走向动态平衡状态。

1 科学化的医院管理为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是指采取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合理设计、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医疗服务中的各种资源,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3]。

科学的进行管理可以使医院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进行准确、科学的反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医院可以形成一种螺旋向上式的良性循环轨道。医院在进行科学管理时,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方面达到最合理配置,从而使医院的技术优势、科研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使医院随着医疗市场的变化,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医院的全体员工为主要行为主体

直接参与到医院内的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医疗服务中的各层次的全体员工是医院管理系统的行为主体,是医疗服务产品的提供者,能够保证医疗服务产品的实施与实现。

医院的管理者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改革的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4]。管理人才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创新型医院管理系统就是行为主体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改革,完善医院各种经营制度。

在整个医疗实践活动中,医疗和护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十分重要。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医生,在医院管理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导向性作用,其行为能够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忠实度与整体印象。医生所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病患,既是医学科学的探索者,又是人道主义的体现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和社会职业,具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护士既是医生的合作者,又是医嘱的执行者,主要为医生提供患者的信息和资料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能够处于接受医疗治疗的最佳生理状态。只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与优质的护理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

3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医院技术创新篇12

1 加强医院品牌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医院必须适应两个转变

1.1 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亚健康人群的增多,急性、传染性疾病逐步减少和慢性病的逐渐增多,医院的功能面临着重新定位,单纯依靠医疗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人群的需要。目前,扩大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为发展趋势;面向基层和发展高科技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两极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必须正确定位自己的功能,主动去适应市场,面向市场寻求出路,积极开展以临床医学为主的科研工作,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医疗质量,依靠自身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独特优势找准市场定位点,凭借自己的独特优势吸引病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人群对医院的需求。

1.2 主动适应服务模式的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医院要依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遵循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加强职能转变,确立现代医学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态度,完善服务流程,转变服务方式,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应用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让患者感到来医院看病、住院如到家的感觉[1]。以此增加医院知名度,确保拥有稳定的医疗市场。

2 医院必须重视人才管理

竞争是发展的动力,依靠竞争才能求得发展。目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争夺人才已成为医疗机构的现实行动。不论是技术竞争、设备竞争,还是服务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不断发展,一是医院管理者要适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将长期性的人才资源规划与医院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把医院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建设人才梯队作为医院发展的关键,扩大发现人才的视野,拓宽人才成长的渠道,为学科建设打好基础。二是医院管理者要具有强烈的爱才、惜才之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广纳人才,千方百计地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医院,使医院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医院,真正做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精神激励人才,用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待遇留住人才[2],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三是大胆选拔、任用人才。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医院不上有钻劲、学术上有造诣、管理上有思路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医院的中坚,委以重任,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3 医院必须坚持不断创新

再好的品牌,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能源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医疗技术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际化也使医院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产生迅速的变革,医院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及时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创新思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确立自我经营、自我发展意识,实行高起点定位,讲求营销策略,用创新的发展模式与经营方式,全面更新服务理念,找准市场定位,创出品牌,并通过特色品牌、形象、标准化程序,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4 医院必须培养和创新品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学会营销有自己特色的“拳头产品”

形成医院品牌的关键是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医院应在积极引进人才、设备和新技术、新疗法的同时,紧密结合临床上的重点、难点,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发展目标,加强创新技术的研究,从发展专科特色和强项着手,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创建特色科室,突出专业技术特点,打造培养过硬品牌,创出名院、名科、名医,不断丰富医疗质量建设的内涵,凭借特色专科制胜,依靠高科技发展,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你优我强,以突出自身优势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并通过内部市场的做优、做强,进一步把外部市场做大、做响,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5 必须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身价值

医院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关键还应创建学习型组织,创新继续医学教育激励机制,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源源不断地为员工充实新知识,推广应用新技术,以满足医院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一是应制定政策,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学术研讨。二是应加大投入,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医院进修深造。三是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现场施教,举办学术讲座、培训,以增长员工见识,取长补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技术水准。切实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让员工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最终实现医院与员工的“双赢”。

6 医院必须营造优秀的医院文化 

6.1 努力营造医院文化 

一是医院要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实施“患者至上”的经营策略,建立完善服务组织和畅通的服务体系,在员工中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诚相容的团体精神、博学技精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二是塑造良好地医院形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创造整洁优美的医院环境,吸引患者就医。三是注重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宣传推广医院品牌和形象,扩大影响,引起公众关注,提高知名度。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患者、使社会更深刻地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发现医院的优势和特色,从而增强社会公众对自身的认识,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和强劲的发展后劲。

6.2加强医德建设,提高医生队伍素质

医院应按照《道德职业规范》要求,把提升医生医德素质,特别是医德能力作为医生队伍建设的核心,依托各类基地,实施医生人文素质拓展计划,着力提高医生人文素质和医德修养,积极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用良好的道德影响病人,用真诚的心意为病人服务,用求真务实的医风和高尚人格的力量为病人解除病痛[3]。

7 医院必须建立新型医院管理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医院经营绩效

现在医院之间的竞争,从过去单一的争夺患者,发展到综合实力和经营理念的较量。因此,医院要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与服务模式,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创新自己独特的管理经营理念来提高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

7.1 创新医院管理机制,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制度,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管理出凝聚力,出效益;管理可以形成竞争力,牢牢抓住医院管理的核心就抓住了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医院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医院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医院管理体制,进行服务管理流程的再造和优化,构建优质服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服务督导,做到管理督导并重、考核奖惩同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真正创出医院管理的特色和品牌。

7.2 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通过采取激发人的动机和动力的手段和策略,使员工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管理活动过程[4]。医院管理者要塑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必须注重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励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一是要从人事管理制度上改革创新,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组合,实行医生等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通过竞争上岗调动其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结合医院实际,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岗位责任技术能力、承担风险、服务态度纳入考核要素,设计具有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有效性、合法性和透明度高的考核、晋升薪酬分配等激励机制。对完成资产保值任务、业绩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者给予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和奖励。三是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按照定岗编制职数,实行双向选择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效能,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命感,确保精干高效、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英祖.适应市场经济,加强科学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3(12):1622.

[2]方宁,张秋霞.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医院竞争力[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6(5):5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