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与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5 09:28:45

建筑科技与管理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08-02

伴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被一张网所覆盖,这张网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网络。在我国建筑业是经济支柱产业,在网络渗透各个行业的过程中,建筑业同样也不能例外。

1网络和建筑企业

任何企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作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建筑企业,其管理实现现代化已是必然趋势。在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管理工具与方式的现代化。为了使得企业以更高的工作效率应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就应当要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这就少不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成为了各行各业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快捷的工具。比如,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企业各个子部门、项目部、公司总部对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化的办公环境,也使企业更具有弹性,比如小的建筑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加强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同时还能够和更多的专业人士组成专业的员工队伍,为公司承接大型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这样既保证了公司具备小公司的灵活性,又具有不逊色于大公司的智慧资源。结果在项目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尽管并不能保证每一项工程都提供最佳的设计组合,但是通过网络却可以实现公司员工对设计中的先进部分以及施工方法的分享,同样实现了最佳组合所具有的效能。

建筑师是建筑企业中最重要的专家队伍。当建筑师利用智能软件建立了基本的建筑设计的数据模型之后,工程师可以利用网络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而施工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将工地的图像下载下来,并根据这些图像帮助施工管理。而建筑商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工程的进度和造价控制方面进行有效的全程监督。与建筑直接相关的业主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建筑模型和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等。甚至有时还能通过网络将有利的信息传递给潜在买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以及竞争力。

在对一项工程进行设计的初始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方案。但是由于设计方案会涉及到许多问题,比如对暖通、空调、排水、电气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周到考虑,不过由于信息量过大,现实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考虑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改动。为了避免种情况,就需要做好建筑师与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协调沟通工作。而通过网络却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师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有效沟通,从而有效改善因为各专业沟通不到位造成的设计弊病,进而提高企业的统一性、整体性以及协调性。

2网络与建筑科技

根据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情况,高新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发展热点就是信息网络技术和控制网络技术。

2.1信息网络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在建筑物或者企业内部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建筑中能够极大的降低人们信息收集、、传播的成本。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网页上所有有关建筑物内部的相关建设管理信息,并且还可通过信息系统将有关的维修服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有效的降低建筑的维修成本。建筑物内部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对建筑物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协同处理能力。对于建筑设计的监控,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利用对综合数据库的访问,还能够实现对建筑物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对于建筑物实现自动化管理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是绝对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强建筑物内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能力,从而实现了我国建筑物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2.2控制网络技术

开放性控制网络具有标准化、可扩展性、可操作性以及可移植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控制技术的发展,网络控制在结合了网络互联后,建筑的控制已经从现场监控走向了控制网络的道路。一般而言控制网络是指对生产过程作为控制对象和特征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具体可以从我国不断出现的各种智能化的建筑中看出:首先,控制网络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后,有效增强了建筑内实时监控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操作性和集成性能,比如极大改善了建筑中的综合保安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异构网络的控制;其次,利用控制网络通讯实现数据管理和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管理和控制;第三,通过采用控制网络技术,有利于建筑与信息网络的应用集成,在智能建筑中,所有设备与相关的安全信息都可以进入计算机的操作平台中,实现了智能建筑内监控与“群件环境”的共享以及综合数据的集成;第四,控制网络技术可以时时对建筑内安全系统和机电设备系统的管理进行远程监视和信息采集。

2.3网络住宅

如今的居民小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会铺设网络所需的相关设备,以保证业主入住之后能够上网。这已成目前住宅的基本要求和功能。不过,网络住宅并不仅仅只有该项功能,网络住宅含有许多的科技元素。世界上最有名的网络住宅或许要属美国富翁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了,里面许多功能对许多普通人来说依然具有科幻性。不过,网络住宅建设已经使得某些科幻色彩距离普通民众不再那般遥远了。通过铺设完善的光纤网路、配置需要的合适软件,网络住宅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时时和朋友交流,也可通过网络查询交通、还可以通过网络时时关注孩子的在外情况。而在住宅内部,也使得那些能够自动控温、高保真等高智能化的家具不再那般的遥不可及。网络住宅能够极大的便利人们生活,例如出行、购物等。而对建筑业来说,这更多的是带给人们更富有人文特性的理念,比如,人们现在就可以在住宅中享受随选网络影院的娱乐节目,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生活的选择需要。同时,网络住宅还能够便利人们的工作,最为明显的就是现在比较时兴的在家里的远程办公,即使足不出户都可以完成相关工作。

网络时代,建筑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水准和效率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也促进了建筑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而在建筑管理方面,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建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说其正在造福于我们整个人类。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2

1.1相关收集和归档人员的档案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意识相对薄弱,与之有关的机构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人员的档案观念薄弱,归档意识很低。我们知道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直接反映在我国建筑中的工程活动以及工程建筑项目的全部技术含量。相关的收集和归档人员的档案意识薄弱,使我国的项目负责人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对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都及其重视,但是因为对工程中产生的资料、档案的不重视,使其散失,不能做到及时的整理改正。这样就可能造成技术垄断,一些先进的技术就不能得到推广,使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1.2我国缺少高质量的档案人员

由于我国对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的收集与归档不重视等客观环境的局限,我国对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致使我国缺少高质量的档案人员。而且就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的收集与归档的工作繁琐,并且对其不重视,一般情况下不会特定的设定档案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收集与整理,而是让一些缺乏管理档案经验与技术的工程人员兼职完成,这样就使其整理出来的档案不够全面,不够详细,使其档案中的建筑机构的经贸活动、工程建筑项目的技术含量不能详细的体现,失去了根据档案改进建筑方案,推广建筑方案的价值。

1.3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没有制定健全的对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制度,我国档案管理缺少对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方法,只能通过一些网络、电话、短信对其施工单位进行索要整理,进而进行归档,这样不能高效的对建筑机构的经贸活动、工程建筑项目的技术问题整理记录,这样时间间断的记录,使其不能体现档案记录的连续性。而且,由于没有建立与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缺少收集和归档方法,使档案的收集与归档无章可循,使其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难以展开。

2.应该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的收集与归档的工作

2.1加强对档案收集与归档重要性的宣传

要想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就必须要强化各个员工对于这方面的意识。也就是说,要在企业中加强对档案收集与归档重要性的宣传。在企业中,应该设立相关的部门,对于如何宣传档案收集与归档做好详细的计划,系统、明确地向企业员工展示档案收集与归档的重要性。这样做可以加强员工对于自身的约束,更好的配合公司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在借出档案后做到及时地归还。宣传力度对于一项工作的成功与否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不能忽视宣传的重要性,要把档案的收集与归档的重要性及时的对员工做好宣传。

2.2确定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且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完整性对于整个公司资料的安全和公司的利益相当的重要。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对于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引起做够的重视。档案管理部门管理着整个企业员工的档案,对于员工信息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保证该部门严格的按照制度做好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同时,企业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者专业素质的考察,并定期对档案管理部门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每一个员工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了高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和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科技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2.3健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针对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的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企业在这项工作上存在着很多漏洞,而这些漏洞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合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做好科技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就要改良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因此,我们要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从而找到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档案管理制度。各个建筑施工公司都应该主动摒弃原有的不良管理制度,引进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制度,来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3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科技创新体系也具有一些新特征。

2.1系统复杂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发生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过程。构建科学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就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用系统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企业内外诸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力、财力与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2.2网络组织性

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而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中。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主要有研发、技术管理、组织、设计、施工等。这些活动并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序列进行,往往存在着多重循环、往复的交叉活动。所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群集型网络化组织。

2.3动态开放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制度、组织、管理、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建筑企业的跨越区域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淡化企业、部门等边界,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3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建筑知识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使知识的创新源动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教育与培训。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研究人才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而开放并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形成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创新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4]其次,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信息,如相关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新的科技成果等,以增加和丰富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企业工作或开展讲座,通过交流合作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对知识创新人员进行科技教育与培训,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使企业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再次,在建立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指导,加强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工程、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家的智慧,面向建筑市场的需求,科学认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促使建筑企业的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3.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配置相关的、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筑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调控手段,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中介服务等参与者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一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企业转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发系统。加强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形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工艺研发优势和高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施工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系统。通过大力促进建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支持协调系统,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建筑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标准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演进,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带动建筑企业的自主创新,标准化与试验、检验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开放创新。因此,建筑企业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激活科技要素,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加速企业的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建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进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要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要素,并且非技术要素带动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业务整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由其引领的管理创新成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的信息化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依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建筑企业的数据标准、信息规范、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优化等,通过制度与管理的重塑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良性互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组织、运行一体,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企业、高校互动,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一是建立市场导向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独特定位、做出明确取舍、加强各项活动之间配称性的谋略。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依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职责,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提供充分的施展舞台。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二是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职能。建筑企业要形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企业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6]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管理决策层,主要针对能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在这一层面中,企业科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预测创新项目及其经济效益,最后由创新委员会审查决定需启动的创新项目。第二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层。建筑企业应设立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部,全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这一层面中,科技中心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提出完善的科技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总结和完善企业科技标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科技创新实施的操作层。建筑企业的研发成果必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凸显价值。许多情况下,复杂的大型项目都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因此,科技中心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技术、材料等创新方案。三是强化研发资源体系的管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对科技创新进行持久性的投入。对于新型结构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拥有充足的科技研发人才,形成由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新型创新人才;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科技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四是建立畅通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筑企业要重视相关科技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根据科技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的共享、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同时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开发创新网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五是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在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和知识产权负责人的引导与管理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并不断推动标准的演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3.4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建筑知识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知识创新体系依托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调开放与自主创新,强化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教育培训与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来驱动,以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产学研一体、政策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则以信息化为载体,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三个体系也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形态。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4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科技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解决网络环境下建筑企业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切实地提高科技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的合理科学地发展,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建筑企业服务。然而,目前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利用先进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科技档案管理手段,有利于推进我国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进而实现我国科技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发展目标。

1.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

1.1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程序十分混乱,使得建筑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由于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都配备了相应的档案管理设备,这为建筑单位科技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归档管理工作创造了优良的条件。[1]但是由于归档设备仅能够存放在建筑企业个人的手中,使得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档案管理设备的性能,容易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录入重要的科技档案材料,为科技档案的有效归档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科技档案资料管理资料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一些原始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资料很难全部保存下来,使得科技归档管理人员对部分建筑科技档案资料失去了合理的控制。

1.2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流程不规范,档案保管设备较陈旧

落后的档案保管设备和不规范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使得建筑企业科技档案很难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还容易导致科技档案资料的分散和毁损。[2]建筑企业科技档案归档的不及时使得一些具有较强技术性和秘密性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材料无法发挥其有效的价值。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忽略了对建筑技术方案和建筑构造技术进行相应的文字说明,容易导致一些建筑技术思维构造失去其利用价值。因而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单位如果不认真落实建筑科技档案的归档制度的实施,就很难实现对建筑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控制。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是影响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发挥的核心因素。档案保管设备的陈旧落后也容易导致科技档案的流失和档案管理程序的混乱。

1.3建筑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比较薄弱

在进行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许多建筑科技档案资料只存有部分建筑设计的技术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往往缺乏档案的及时保存意识,使得其往往忽略对建筑技术资料和设计方案的归档。归档内容的不完整性使得建筑科技档案的数量比较少,很难反映建筑科技档案主体方面的情况,领导开会及视察的内容和建筑技术人员的设计方案等的档案资料保存和记录十分简洁,使得建筑科技档案的真正价值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建筑企业科技档案归档意识的缺乏使得有些科技档案资料由个人长期保存,无法完整地将科技档案移交至档案室进行统一安全地保管,导致一旦出现机构调整或者人员变动,就会发生建筑单位科技档案的失控和流失问题。科技档案队伍的不稳定性使得一些新档案人员对建筑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缺乏清晰的认知,这不利于建筑科技档案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2.强化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策略

2.1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

为了提升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建筑企业应当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完善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保管工作流程。同时引导科技档案人员对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认知度,适时地扩大宣传建筑科技档案管理流程,增强立档单位有关科技档案材料的归档意识,完善建筑单位科技档案资料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建筑单位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应当主动了解本单位科技档案的保存和管理现状,切身地与档案管理人员共同投入到科技档案管理模式优化的对策讨论过程中。同时还可以适时借鉴国外建筑企业有关科技档案管理的经验,加大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强化科技档案的分类管理意识,充分利用科技档案材料的利用价值,积极发挥科技档案的积极作用,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规范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流程,更新科技档案管理设备

建筑企业为了改善科技档案管理的混乱流程,在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建筑单位具体的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的具体管理流程,使科技档案的归档流程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应当及时更新科技档案管理设备,积极落实好科技档案的归档制度,完善科技档案的积累、收集、归档和管理等环节,引导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归档和保存工作,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推动建筑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建筑单位为了加强建筑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提高企业管理者和档案管理工作者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积极组织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定期的业务培训和定期考核制度,创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这有利于实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明确归档标准,熟练掌握优秀的科技档案管理方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具体实践操作能力。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完善业务指导工作,提高和改善建筑单位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实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移交、归档、管理和利用的基础,有利于引导建筑单位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归档对策,实现建筑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建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落实。因而,完善建筑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提高我国的信息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有利于保障科技档案信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我国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5

1、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秩序化深入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在规范制度的制约下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驻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耸林立,建筑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然而,众多开发商进军建筑行业展开投资建设的根本目标并不是持续发展,而是看准了行业的巨大商机想要通过短时期的投资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一旦建筑施工竣工交付验收后,他们便会迅速撤出转向其他行业投资中,因此体现出建筑市场管理混乱、长效建设不强的局面。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之间打响了价格战、抢夺战,而面对市场价格空间降低有限的现状,这些均不是建筑企业制胜的法宝,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效果显著的管理手段使建筑企业走在行业的前列、成为领头军,面对市场的复杂挑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品牌意识、促进优势建设,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从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以提升施工建设质量为己任,夯实基础建设,扩大技术、质量生产,才能在提升建设质量的同时,使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营效益,并真正建成老百姓满意、居住安逸、使用便利的百年建筑工程。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是否有序、是否高效,建筑企业是否能依据工程需求、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采用创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建筑企业服务形象与经营效益的基础前提。因此我们只有在施工建设中从完善技术条件入手,加强技术施工设备的管理投入,针对施工作业多工种交叉建设、需要综合技术支持的特点加强技术管理,完善技术更新,定期开展施工技术员工培训,汲取国内外行业的成功施工技术经验,重点抓技术管理建设,才能最终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生产效率、建设质量、经营效果等综合指标的全面提升。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的科学策略

3、1权责分明、注重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强化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施工管理技术的完善支持,因此我们只有在管理实践中促进各施工环节的秩序化开展、各施工工序的科学进程实施、各管理部门的法制化生产,建立等级分明的技术管理机构及全面科学的技术管理机制,履行相应的技术责任制,将施工企业的各级部门、各级人员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划分清晰,才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秩序化发展。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组织全体企业员工,尤其是相关施工技术骨干对现行施工规范、施工技巧、科技化施工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尤其注重对施工过程及验收过程等规范操作的强化训练,充分了解各施工环节中的分层次、分项目技术要求与重要的施工步骤、科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的标准等,从而以此为依据,有章可循的组织各项施工环节、抽查检查、定期评定及验收管理的顺利开展。

3、2推陈出新、促进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发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先进的生产施工技术逐步展现了科技创新的价值化力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我们不应仅重视对施工进度的强化控制、单一的为了完成任务目标野蛮施工、偷工减料施工,而是应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提升施工效率。因此我们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科学与高效的企业管理方法,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汲取行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同时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展开充分的施工技术培训学习,并为他们创造广泛的技术交流空间,从而持续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技术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完善塑造。在施工技术管理的强化提升实践进程中一旦发现不合理的管理现象、管理漏洞及弊端我们应通过科学的宏观监控、事前控制管理机制构建预见性的管理模式,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将施工安全技术隐患与不合理现象扼杀于萌芽状态中。另外我们还应科学的鼓励自主创新、民主创新,在企业范围内勇于开展技术革新建设,鼓励科学的发明创造,鼓励全员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从而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技术瓶颈问题。总之只有不断的鼓励探索、尝试创新、完善推广、推陈出新,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效能价值更突出、更具科学创新性,并充分适应新时期市场竞争的创新发展需求。

3、3切实履行行业标准,贯彻各项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6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里,建筑工程的所有环节里都分别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管理,而且建筑工程的所有部门的地点也不相同,使得信息和资料在传递时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拖延了工程的进度,使得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由于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把各种工程信息以及工程资料进行储存,还可以透过网络将信息技术快速传递,这不但有利于项目经理掌控工程的进度、质量及成本,还可以及时了解建筑工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1.2对于提升业务流程的管理效率非常有利

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使得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的活动时间缩短,施工建筑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应有的配置,满足了资源配置管理的目的,进而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2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2.1建筑工程的固定性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中一定

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各类建筑物在同一个地方建造后不可以移动,只可以在建造的地方长期应用,建筑物直接与土地连接在一起,在不同的状况下,这些产品自身就是土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普通的工业生产来讲,其生产者与设施是固定不动的,只有产品在生产线上运转,产品的所有部件还可以透过不同的地点进行加工,最后组装成成品。

2.2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工程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

在普通工业生产部门,生产产品的数量非常大,而自身就是标准的统一化产品,这样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重复生产,然而建筑业却并非如此,地区不同,用途不同,建筑的样式也各有不同。就算是样式相同,在进行建造时,各个地区因为施工的环境、条件、方法的不同也会使得建筑物最终的成品同设计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通过科技信息技术掌握施工的水文、地质、地形、气候等相关的自然条件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施工方案。

2.3建筑工程的生产周期较长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一定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生产周期指的是产品从开始生产到完成生产的所有时间,建筑物的生产周期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里耗费的时间,也就是从开始施工时,到建成投产及发挥作用时所需要的时间。建筑生产比普通的工业产品周期要长很多。同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大多会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这也为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

2.4建筑工程项目体积过于庞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

一定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物占用的空间较大,所以建筑物生产只能经常在露天作业,并且在建造的过程里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人员构成也非常复杂。这就要透过非常专业的管理进行调配。只有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应用科技信息技术,将工程项目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构成一个整体,并透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改进施工管理的工作,这样才可以将整个工程项目融合为一体。

3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没有推广出去,而是限制在极小部分的企业当中,并且仅将其在小面积进行使用,把管理信息体系约束在信息搜集以及印制报表方面,根本无法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连接起来,也没有方法同一些动态的行业信息进行结合。有的企业在管理时为了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了局域网,可是信息却只在施工现场管理部门进行流通,其局限性非常强,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无法构成一个整体。

2)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盲点,浅显的将科技信息技术构成看做是计算机与局域网的融合。许多工程建设的客户、设计人员以及监理单位之间依旧是透过纸张进行信息的交流,并没有因为科技信息技术而出现任何转变。想要全面的执行科技信息技术,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科技信息技术。可是就目前来讲,科技信息技术还只是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工具,而并没有让企业从总体上出现任何改变。

3)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多体现在施工的前半部分。只有在施工建设的前半部门通常才会应用科技信息技术,例如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预算阶段、工程设计阶段等,而在施工的过程里对于时间的掌控、建筑物成品的质量把控、建造时的资金使用等方面基本接触不到科技信息技术,并且在施工管理方面大多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与实力,而并不是结合科技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建筑行业里对于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还没有打开,通常是通过单机版的软件进行操控,利用率非常低。像是网上购买材料、招标、信息交流、信息、项目管理等工作依旧没有透过科技信息技术进行操控。

4提升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的具体措施

4.1提升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

科技信息技术的基础为电脑软件,因此,提升软件的开发是有效提升科技信息技术科技含量的方法,进而使得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里的管理效果更加完善。透过政府的相关建筑产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科技信息技术人员强化自身的技术,提高研究机开发的力度,并且在投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时,多激励一些软件开发的企业同建筑工程企业进行合作开发。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措施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concrete;construction technology;point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090-01

1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在国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保证高层建筑物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1]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坚持与高层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还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层建筑的裂缝预防与控制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外界气候、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普遍以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为主。[2]如果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过晚了,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与质量标准。为了科学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使用量很大,难免会出现建筑物墙体裂缝的现象,所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以保证高层建筑物的内部质量和整体美观感。

1.2 高层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根本保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国家及地区相关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调配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样品,并要将其送到指定的质检机构进行级配强度试验,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级配报告的标准进行大批量的混凝土调配。[3]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注意到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砂、石的含水量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混凝土调配中要按照规范的技术手段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参数,进行科学的调配。同时,在混凝土现场施工环节,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强度检验,一旦发现水泥、砂、石的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于高层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1.3 高层建筑的养护措施近年来,在国内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多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模式。泵送混凝土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而且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中,在进行配比、原材料、振捣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强度难以达标的现象。[4]混凝土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是,高层建筑工程对工期的要求比较严格,养护时间严重不足。这是一个十分矛盾和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必须重视对建筑材料的养护措施,确保建筑材料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技术要求。

2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2.1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目前,国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沿袭或借鉴的部分较多,自主创新与研究程度远远低于实际要求。国内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建筑技术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都要顺应时展需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创新与研究,力争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适用性、科学性都由大幅度的提升。[5]同时,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要注意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通过长期施工技术应用的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合理化建议,并且不断地在工作中寻求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

2.2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全面开展之前,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对于每一环节的施工节点进行必要的技术交流,技术交流的对象主要为工程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完全掌握高层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标准,并且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技术力量、施工人员素质、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实际条件,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体施工技术方案。同时,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还表现在对于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的促进,也是工程建设方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实现的先决条件。

2.3 如何以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模式的科学化管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模式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出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是时展必然产物,也是建筑行业是先技术应用模式的科学化管理的需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技术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促进和强化的作用。[6]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模式科学化管理的新形势,技术化施工管理对于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建筑行业技术应用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也客观的强化了国内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模式构建的科学依据。

以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行业技术应用管理模式科学化发展的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7]如果始终坚持建筑行业的整体技术发展与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模式的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敬东,马琳.浅谈国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陕西建筑,2007(6):15.

[2]于小飞,马鹏.浅议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9):31-32.

[3]王树军,李奇.国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探析[J].上海建筑经济信息,2008(7):22.

[4]刘嘉亮.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湖北建筑科技,2004(3):17-19.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8

1、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也令各大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技术管理作为一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建筑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因此他们将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益的长远目标细化为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目标,意图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强化,确保建筑企业各项施工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切实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并有效提升各项劳动生产效率。针对建筑行业这一全新的发展格局,笔者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企业的整体形象、信誉以及其综合的竞争潜力。因此在当今,建筑工程必须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条件,施工装备以及企业全面技术力量的综合支持。随着建筑行业的创新式发展,一些崭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与设备材料不断涌现,这也进一步导致建筑企业承担的新工程具有结构更加复杂、功能需求更加特殊、装修设计更别具一格的特点,这些丰富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施工生产技术水平的节节提高,而这一现状则令施工技术的高水平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施工技术管理实践中我们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令现场的各项施工管理进程开展的科学有序。管理体系的人员因素应全面包括建筑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各专业施工人员等。在总分包的管理体制下,一些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还会具体涉及到各分包企业单位的协作管理以及与各平行承包单位的技术沟通、交流合作与紧密衔接,因此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应科学依据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结构中规定的管理关系完善建立以项目总包为核心,总包、分包密切合作,以总包为指导开展分包,总包联动分包运行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还应科学开展事前控制规范与事后总结管理,明确相关技术管理标准与施工操作规程,科学指导现场施工及作业活动、明确施工人员的作业程序、科学施工方式、相关工种技术要领,确保施工活动开展的安全有序,并令各项施工设备做到及时检修,合理控制因设备不良破坏造成的施工投入成本增加。对各项投入使用的施工技术我们应做到科学的总结与记录,全面涵盖各生产材料的特点、构配件状况,建筑工程使用的各项用品,并对施工质量的实验检验做好相关测定记录,对图纸的会审与设计交底及各项设计变更做到实时记录,并就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事故的分析处理资料进行完善的归档整理,从而有效反应工程建设进程中的各项真实数据。

4、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1合理明确施工技术管理职责,切实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规范的企业施工管理离不开制度建设与施工的强化支持,因此我们应科学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部门,完善履行技术责任制,令各级工作人员权责分明、配合默契。再者我们应全面组织全企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相关部门的技术干部人员学习现行的施工建设技术规范,尤其注重对施工环节与规范验收环节的学习,令他们合理明确各个施工环节中分项施工技术要求,科学的施工方式与质量控制标准等,从而心中有数的组织科学的施工验收、技术评定与管理。另外我们还应通过完善组织全企业对施工管理方式、管理经验的深入学习、定期开展相关施工技术培训与交流从而不断提升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水平,令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素质不断强化,完善掌握对预见性问题的处理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令各项施工建设的质量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发扬施工技术民主性、全面鼓励施工技术革新是调动施工技术人员主动探究、自主进取、善于发现施工建设积极性的必要保证,因此我们应通过科学开展全员性的技术创新、新技术研究与推广活动,在高效的技术探索管理中合理解决施工建设中的技术瓶颈问题,令建筑企业占据行业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4、2认真贯彻履行各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一切施工技术充分发挥优势价值的必要保证,因此我们应在管理实践中有章可循的开展秩序化管理。首先我们应通过细致的阅读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熟悉各项图纸会审制度、相关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总体施工场地的平面图,对施工图中的技术交底制度合理明确,并就产生工程技术变更时如何进行联系单的科学管理进行细化了解。同时我们还应掌握如何依据制度标准对施工材料、半成品的试验环节与质量检验进行科学控制,如何对施工建设的隐蔽工程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如何科学的评定工程质量、如何对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完善的检查与验收,如何科学开展竣工验收与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等。

4、3强化对施工技术工作的科学管理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9

引 言: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民建筑也随之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在工民建筑发展过程中,技术是关键和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施工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纵观我国目前的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建筑业正在朝着高技术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特点

1.1 科学性

工民建筑施工的创新首先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源于实践的,最终也必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将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英明论断同样适用于建筑业,如果没有科学性做为建筑企业的创新,建筑业可能还停留在建筑基础还要靠人力挖掘、盖高层楼房所需要的材料完全需要人力运送的时代。现在拥有的先进的挖掘机械、高层升降式运输机械、甚至模块式堆垒的建筑模式,都得益于科学元素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

1.2有利于全面展开工程造价工作

创新在工程施工机械、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工程管理方面都能够得以体现。通过创新施工技术,可以更加的迅速、准确、公正地对工程相关的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对于工程的成本、工程整体造价、各局部工程的造价进行预算。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控制质量与成本,便于管理者们很好地把握重要工序,还应该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预测工程的量本利。

1.3有利于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工民建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创新施工技术的技术措施与理念有着科学性、合理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合理采用创新施工技术,传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停滞不前的现象得以有效地避免,在完成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

2.1环保技术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由此产生。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节能减排作为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也被人们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建筑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环保问题加以重视。然而,企业和单位对环境保护重视的不够,更多的是关注利益。当前,必须要对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环保技术、环保意识加以重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2.2科学监理技术

作为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手段之一,科学监理技术对工民建施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必然离不开科学监理技术。科学监理技术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实,并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应用。

2.3低碳建筑技术

低碳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要求。通过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开展低碳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可以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随着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应用,低碳产业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2.4信息技术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新技术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工民建筑的施工必须融合信息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要进行重新思考与分析,从而建立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

2.5现代科技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工民建筑施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GPS测控技术不仅精度高、使用方便,还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建筑物外侧观测基准点时,可以利用GPS测控技术,来实现外控基准网测定。

3工民建筑在应用创新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3.1对于节能环保技术

首先,节能、绿色技术的具体实施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制措施,相应政策,还需要相关单位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如规划、环保、开发、设计、监督等部门。其次,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需要强制措施来推动,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利用行政审批权和政府宏观控制的手段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最后,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对于应用节能设计、绿色环保的工程项目,应给予优惠政策,对甲类地段和适宜建筑的较好地势,优先规划建筑节能、绿色环保设计方案。

3.2对于科学监理技术

首先,对于国外先进监理理念,国内的监理单位要做充分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国内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监理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工程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可以组织人员对阶段性的工作做出总结和建议。最后,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监理法律知识是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好这些技能,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并对科学监理方法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

3.3对于信息技术

首先,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资料的管理,采用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块来进行,这种模块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资料的电子化的综合管理,而且实现了快捷录入、规整存档、便捷查询、报表简洁输出。其次,在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中,采购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都可以使用网络计划图来进行编制;还可以根据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及工程用设备清单。最后,在质量控制方面,按照ISO9001标准进行按模块划分的质量管理,有利于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创造优质的工程。模块包括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

4结语

工民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创新施工技术也被全面应用于工民建筑行业中,通过融合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与先进科技,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行业的需求。然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只有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对现有的工民建筑施工技术加以革新和改进,逐步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10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意义;问题;措施

1引言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建筑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已经引入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而且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控制和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建筑质量的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发展现状来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包括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施工安全的管理方面不严格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水平,因此,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并强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不断强化建筑材料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2.1施工技术的管理贯穿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全过程

在房屋建筑中,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贯穿于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一定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比如做好图纸的会审,现场施工组织、验收等,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标准和操作顺序,从而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完成[1]。

2.2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影响很大

施工技术管理与房屋建筑工程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的发展目的就是要获取更高的利益,因此,企业要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另外,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还与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不同房屋建筑的规模也不一样,所承受的环境、条件等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应对具体的项目做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前的相应技术准备工作不到位

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前都没有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部分建筑企业的相关领导没有重视设计图纸的审核环节,施工人员也没有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没有完全看懂图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2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原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建筑企业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现很多材料随意摆放,对材料使用的管理比较混乱,缺乏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的管理。另外,很多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计划,造成购买的原材料经常出现很多质量问题,根本无法投入到施工中。

3.3施工安全的管理方面不严格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项目都是在高空中完成的,由此可见,房屋建筑施工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只重视经济利益,没有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施工安全的管理不严格,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建筑企业缺乏施工安全监督机构,也没有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从而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4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虽然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应该改变以往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保证其科学性,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在施工前,应该派专业人士到现场做一个整体调查,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还应该熟练掌握有关政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另外,建筑企业应制定一些合理的奖惩措施,对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工作表现不好的员工要给予惩罚,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4.2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人员一般都是由农民工组建的,他们的施工专业知识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也不高,因此,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建筑企业应该定期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让他们都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2]。同时,建筑企业还应该定期召开讨论会,让施工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他们互相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4.3强化建筑材料的管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建筑企业还应该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材料的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应该成立材料采购监督部门,保证只有符合标准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同时,相关负责人在进行采购时,一定要先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选择合适的生产厂家。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要注意施工现场材料的摆放,保证材料的整洁有序,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材料的查找。

4.4加强施工技术具体的管理措施

除了以上讲述的管理措施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注意一些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不断加强技术资料的信息、档案等相关工作的管理等[3]。同时,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时,负责人还应该学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来进行对资料的记录、整合、保存等工作,并组建合理的、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效性。

5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并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为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者:宋芳 单位:秦皇岛市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11

1前言

计算机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功的渗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在它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助力了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工程建筑也在不断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在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项目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之广,也导致了计算机不能单方面的发展,处理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职业的人群,适用于不同的工作,以使之的功能作用最大化,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行业讲究因地制宜,即使建筑样式相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土地、人文情况下,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和施工进度也将不同,所以,单靠人的力量很难将如今愈发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以及实时管理。所以,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像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建筑设计及管理分析应用也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应用优势分析

在前面说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应用主要有全方位管理实时管理及全程和多方位管理。至于优势,首先,必定是在工作效率上,建筑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工作特点有所不同,建筑行业在进行项目作业时,往往是定点作业,就是常常在一个地方呆很长时间,而且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和不可动性,需要长时间在一个地方持续使用。还有,包括建筑活动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建筑承包单位都具有对建筑产品的安全问题的负责权。这时,从工程建设时对人员的管理,施工时对实时实地情况的分析反馈,产品投入使用后对建筑产品安全的持续负责确保联系。没有计算机技术,这些要求可能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也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一件事。相反,有了计算机技术,就相当于能将工程建设情况实时的传递给项目管理者,还可以寻求其他专业人员的帮助。此外,在建筑设计方面,无论是工程制图,还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建筑管理模式和建筑设计方案,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因为,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尤其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都需要十分周密的分析演算,因为稍有不慎这就可能会酿成大错。这也导致建筑行业不能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外有丝毫差错。此外,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如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举个极端的例子,若是像秦始皇建长城那样建我们现在这样的建筑,光管理人员就要消耗甚多,更何况这样做,管理水平会比较低,工程不能很好的完成,直接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工期上。因为如今建筑工程的项目都比较大,工期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都比较长,很可能一年四季都需要施工,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现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将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降低工程质量,使部分建筑行业人员为了追逐利益,滋生豆腐渣工程。所以,有效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全方位的管理,也是全方位的监督。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现状及远景

在建筑行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web服务器连接着建筑材料供货方,建筑设计方,建筑项目管理方,建筑项目施工方,以及第三方等建筑建设前中后各个方面的参与者。大大优化了建筑行业的建筑水平发展前景,但是,有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也不掌握最近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他们仅仅认为,计算机的用处仅仅在于收发电子邮件,也仅仅认为,这已经是做到了很多人口中说的信息化管理,高科技应用了。他们也会认为,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规模的应用在自己早已成型的管理模式中,改动甚至说是打破自己的模式,是不值得的,会增加工程工作量,以及既定投资成本。此外,通过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可是,一般软件开发的人员往往不具备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开发的软件并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也就是开发的软件和实际的工作场景不协调。此外,就如先前说的建筑行业具有的特殊特点,建筑行业讲究因地制宜,即使建筑样式相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土地、人文情况下,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和施工进度也将不同。此外,还有其他的诸多影响因素,比如政府的批文时间,天气变化,环境保护等等这些诸多方面,都将影响工程的投入,影响工程的成本。如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我们就可以在程序内设定不同的参数,如天气,环境,地质,地段,政府等等方面,得到较为准确的投入产出比例,得到更加实际的工程成本。计算机行业是我们如今时展的大势所在,况且,在如今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情形下,更是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所以,不得不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发展是极为广阔的。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功的渗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工程管理的领域,单靠人的力量很难将如今愈发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以及实时管理。所以,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像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建筑设计及管理分析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行业是我们如今时展的大势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发展是极为广阔的。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的时代,是将载入史册的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幸见证,有幸经历,有幸参与。计算机的发展却是始终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它总是不断地突破自我。希望建筑工程领域的工作者也能不拘泥不死板,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接受时代的变更发展,接受新时代的讯息,将新时代的新知识勇敢的容纳到自己的行业之中,创造新的氛围,带动时代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钱陈 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参考文献

[1]奇张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8(31):71~73.

[2]周立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14):37.

[3]吕文莉.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32):191.

[4]田宝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30):362.

[5]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7(5):229~232.

建筑科技与管理篇12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各个方面,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计算机自动化与通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不但实现了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变革,还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与质量管理方面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简述施工的效率,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

一、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的局限性

依据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中,只有部分单位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进行工作,而这些建筑单位也只是将信息技术主要用来进行文档存取、文件编辑与信息查询等方面,并没有充分实现其具有的信息分析与整理功能,也就无法谈及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的现代化管理功能。[1]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显然不够成熟,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也十分僵化,无法实现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灵活运用。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的孤立性

虽然说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了信息技术局域网络,实现了对项目数据与信息的内部交流,但这也只是最简单的网络框架而已,并没有真正做到对外的交流与互动,因而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孤立性,这对于建筑施工管理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是非常不利的。

(三)、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范围较为狭窄

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是十分狭窄的,很多施工单位对信息技术在项目工程中的工程造价以及招标方面的使用较为重视,并且也有较为丰富的应用经验。然而有些单位对于信息技术在工程进度中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依然采用的是较为落后的人工管理模式,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却非常少。[2]这些都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实现智能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更无法为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便利。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过往的建筑施工管理中对数据与信息的传递多数都是采用纸质文件形式进行的,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则大大提高了数据与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提高了数据信息内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简述施工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全面、科学的管理依据,并使其面对意外状况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因而最终提高了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整体上看来,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内容与工序较为繁杂,很多数据与信息都需要处理和交流,如果不通过信息技术形成快捷的信息反馈,就很有可能导致决策滞后,最终造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的损失。

信息技术对于建筑单位质量安全管理、项目招标管理、职业资格人员管理以及单位资质管理等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其提供动态、科学的管理手段,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可以使建筑施工单位有效控制施工的公正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由于建筑施工单位劳动力密集,且分布的项目十分广,工作人员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3]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则可以很好地为施工本单位解决时空、地域方面的闲置,从而可以使建筑施工单位及时把握每位员工的状态和情绪,以便于及时做出政策方面的调整。

三、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进度方面的应用

第一,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建筑施工单位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建立网络计划。项目工程分解结构网络与总网络驱动子网络两种网络工作形似,并且可以设立阶段性任务。项目工程分解结构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将其自动传输到总网络系统中。再利用总网络进行任务,并通过工程分解机构分解各个任务,最终将承包单位完成任务的情况反馈给总网络。再有总网络进行统一计算与分析,将结果与实际完成状况对比,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设备管理与工程材料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工程材料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编制材料网络计划图上,依据网络计划完成采购计划形成、资金控制以及材料商资料的管理。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租赁计划与自动购买的阶段性设置,从而是实现工程材料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信息技术在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采购设备与记录设备出入情况、租赁计划形成以及生成维护计划等等。

(三)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依据质量标准与施工要求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4]这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规范的工程质量,划分工程项目、控制工程质量的缺陷等。遵循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模块化的管理形式,不但显得有条理,还可以科学统计与分析质量结果。

实现信息化的施工管理,主要是依靠信息的手机,对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安全方案进行合理的掌控与规划,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四)、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档案资料管理方面的应用

实现信息化的建筑施工档案资料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快捷管理,对设计与合同执行进度进行实时的追踪与监督,还可以清晰筛选信息与资料,避免日常管理工作出现冲突与交叉的状况。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实现信息管理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工作,其不仅牵涉到各单位之间的额责任与利益分配,还要求对施工环节规划以及质量的控制等多重内容。建筑施工管理中庞大的信息交流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并逐渐实现现代化的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毕先锋,仝欣,徐光,杨云峰.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