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财务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9 09:22:59

建筑业财务分析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1

矩阵分析法就是以矩阵的形式列举出企业所面临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与自身内部条件,然后进行知己知彼的分析,制定出若干个可行性的财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定量化的方法选择出一个切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最优方案。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是对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找出关键外部因素,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求出企业的总得分,以此评价企业的应变能力。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按照同样的步骤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弱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得分情况判断企业的竞争实力。SWOT矩阵是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与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列举出关键外部内素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结合,得出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弱点)、ST战略(利用优势,回避威胁)和WT战略(克服弱点,回避威胁)。SWOT分析的目的在于产生可行的备选战略,而不是选择或确定最佳战略,并不是所有在SWOT矩阵中得出的战略都要实施。

二、建筑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因素。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投资这架“马车”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全社会每年超过50%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建筑业转化成为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因此,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10多个区域经济规划推出与实施的情况下,建筑业的行业规模仍将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改造、能源建设市场等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2.行业分割、地方保护阻碍了全国性建筑市场的形成。我国建筑业长期沿袭旧的管理机制,国家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均有相应的建设管理部门、建筑企业,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盛行,统一的大市场管理模式和体制远未形成。3.行业集中度低,建筑业产业运行低效。据统计,2013年我国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79528家,大量规模和实力相近的企业,其业务领域趋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越来越激烈的价格竞争,建筑业市场带资、压价、拖欠工程款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恶性竞争造成了建筑企业的“优不胜、劣不败”局面。(二)内部因素。1.在经营理念上,重发展规模轻发展质量。很多大型企业管理层把企业收益的快速增长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把争夺承揽数量视为头等大事,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使企业营销收入不断增加、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不惜采取超低报价等手段,其后果是企业经营生产规模上去了,但效益水平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这种粗放性的经营方式导致财务战略制订偏重投资规模、忽视投资质量,多以自有资金和举借外债方式来维持企业运营,资金结构不甚合理、现金流动不畅,财务资源配置没有得到优化。2.在管理模式上,企业规模较大但商业模式单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大型建筑企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总体上,由于我国建筑业产业链被割裂为设计、施工、管理等不同层面上,不同产业链相互渗透存在诸多壁垒。而建筑企业基本集中在施工层面上,具有完整价值链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导致商业模式单一。大部分建筑企业仍然挣扎在业主招标、企业投标、砍价杀价、企业中标、项目实施,最终项目微利、甚至亏损的商业模式中。3.在人力资源上,人才总量大但高端人才不足。大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较高,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高层次人才相对较乏,围绕企业自身专业优势的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4.在内控建设上,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许多建筑企业内部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企业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未达到系统化、一体化的高度,不少建筑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未构建整体的企业财务战略和财务监督体系,难以有效编制全面预算和进行财务分析,难以从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一开展筹资和投资活动。5.在资金融通上,自有资金短缺、筹资渠道单一。拖欠工程款或支付比例偏低,是建筑行业普遍问题。工程款拖欠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持续增加,企业经常性现金流短缺。除部分上市公司外,我国建筑企业筹资渠道单一,基本集中在银行贷款上,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三)矩阵分析法在财务战略制定中的应用。为配合企业总体战略,建筑企业财务战略的重点应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发展为中心,主要帮助达成战略发展计划;二是以利润为中心,主要支持实施战略运营计划。制订内容是要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对企业的资金筹措、投放目标、渠道、结构、方式等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从资金上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上,有了SWOT矩阵分析的结果,就可应用定量化矩阵进行筛选,确定最佳财务战略方案。应用定量化矩阵时,需对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分别进行分析。

作者:严春燕 单位:山东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2

一、引言

通常意义的财务分析是指企业的财务主体运用各种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及数据,并运用专门的会计分析方法来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各种经济关系与财务活动结果,从而为企业财务计划、决策、监督及控制等工作提供所需要的财务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分析的概念也越来越复杂化和专业化。尤其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财务分析的作用对于企业就更加重大。从服务对象上来看,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赊销决策、贷款决策等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从分析的职能看,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正确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以及评价也意义重大。同时,财务分析是企业进行财务预测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对于过去经营活动的整体总结,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深化,就使得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作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负有重要责任的财务部门,其作为企业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越发的突出,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尤为重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水利、桥梁及公路等的土木工程项目甚至一些大型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与其他行业相比,它生产的产品和生产经营活动等都具有很多显著的特点,其主要是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与许多工业产品相比较来说,建筑施工的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使用周期长和不易移动等的特点。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更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财务分析,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是需要企业足够的重视:

(一)企业管理层重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忽视了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

目前看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认识误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分析的功能及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的意识和先进科学的方法。由于建筑企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流动性、涉及面广等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涉及的内容及步骤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会牵扯多个环节。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企业许多管理人员,特别是国营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只重视生产管理及营销管理,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使很多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问题,降低了建筑企业运营水平并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财务分析所依赖的信息资料存在一定的不足

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例如,根据现行企业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等等,企业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加上建筑施工企业在埃及核算中的一些偏差,都会导致最终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不准确。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财务分析除了采用一般企业采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外,还必须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补充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缺乏一定的行业标准,在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就很难进行更加客观和准确的分析。另外,财务分析必须是全面而系统的,不能只是片面的理解,或是以简单的预算分析和经济分析替代整个的财务分析。而这些应该当作财务分析的一部分,纳入财务分析体系。但以此代替财务分析,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批量大小、资产结构、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四)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企业中很多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缺乏必要与重组的认识,这就容易导致分析财务信息时违背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使分析结果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说,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得提高。财务会计人员几乎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会基础的账目核算,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只能是“理而不管”,财务监督只是事后总结。加之由于企业管理层中许多思想上的误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不高,这样也就造成了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近几年的会计改革加强了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一大批财务人员可以顺应企业的要求做好相关财务工作,但是对于企业财务分析等相对要求较高的管理类工作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建议

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财务分析工作进行改善:

(一)管理层对企业财务分析要有足够的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要让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财务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起财务分析,必须了解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和进行决策的重要性,使其对财务分析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完整

完整和高质量的财务会计资料是保障财务分析效果的基础,因而,施工企业应当进一步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时效性,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财务分析所依据资料的质量。企业应将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单一从财务指标数值上分析是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的,报表中的数据表达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关的所有信息之后,并把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相互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个全面地了解。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包含的内容有: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的分析,企业投资与筹资能力分析以及企业扩张能力分析。那么,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各项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利润进行分析,还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比率、每股收益及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等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结合各自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多种不同手段和方法进行分析,并运用具体的措施来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状况。例如,某企业在改革财务分析体系时,经过分析在预算执行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均建立了完整的独立分析体系,这样也是的企业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情况,为以后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

作为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最重要和关键的是必须具有高尚的品质和职业道德,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使得财务分析人员能够使用更为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对自身的主要财务指标,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教训,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判,从而制订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总的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需要充分发挥好财务分析在支持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3

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控过程中,只有落实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下文首先阐述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希望对建筑企业的优化发展有所启发。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有效规范资金使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由于建筑企业资金往来数额巨大,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会导致建筑企业的收支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推行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通过更为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确保建筑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与此同时,在建筑企业的发展实践中,因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长,施工环节多,几乎在每个施工环节中都会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若缺乏一个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必然会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也自然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依托于高效且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行之有效地将财务管理工作予以优化,以此来更好地保障建筑企业的发展成效,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是建筑企业各项管理的核心内容,依托高效且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实现精细化的成本管控,同时也利于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是将财务管理工作交给财务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人员更多地重视建筑施工质量以及相关的流程管理,并没有真正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更多是将业务水平以及施工质量作为员工绩效考核和业绩评判的重要标准,并以此来进行经营管理,没有认识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益之间的紧密联系。企业的财务部门,往往只是结合企业的日常经营支收来进行数据上的记录,并没有做好对数据信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并没有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后续决策结合在一起,而且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足,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影响到建筑企业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实际上,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十分重要。部分员工相应的财务管理专业素养不高,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只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并没有科学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有很多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这些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良好发展。另外,企业财务管理受到诸多限制,也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不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资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缺乏较为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资金支出并没有做好有效审计,往往按照领导人的主观意愿来进行管理。这种较为松懈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导致一些财务的数据和分析难以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实际上,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是要重视企业的项目投入和管控,要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回报,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做好自身财务管理的优化和创新,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以此来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进步。不可否认,在传统建筑企业的发展实践中,财务管理工作是较为粗放的。建筑企业可能将更多的着力点放在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方面,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精细化管理,这必然会影响建筑企业的长效发展,甚至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发展障碍。为此,建筑企业应转变管理观念,摒弃传统的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科学高效化地运用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真正迈上新台阶,更好地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质量。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积极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优化,应该注重从管理模式上来进行创新与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可能局限于财务方面,事实上财务管理的参与主体是建筑企业的各个部门。只有行之有效地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管理工作统筹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好业财融合的整体优势,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筑企业的发展成效,也才能够积极推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优化。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要统筹各部门的力量,要形成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机制,以此来真正优化财务管理。为此,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注意财务管理的方向,不断延伸财务管理的视角,以此来更好地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迈上全新台阶,取得突出的成效。

(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现阶段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训体系,行之有效地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具体培训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践,科学全面地建立培训制度,确保培训工作环环相扣。特别是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全新态势,提升培训工作的整体实效。同时,广大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当把握市场形势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影响,以自己专业化的业务水平,来帮助企业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发展实践证明,新形势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积极拓展自身的财务视野,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工作的高效开展,也才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积极积累各方面知识,做好市场环境的综合性考察,同时还应当要积极做好企业财务的有效管控。建筑企业也应该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应营造宽松且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为企业服务,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为真正有效地提升财务管理成效,也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各项稳步有序开展,还应该积极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比如建筑施工企业要增加软硬件方面的设施,要搭建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将财务管理工作全面纳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之中,以此来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推进。依托于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也能够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建筑企业的管理决策,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质量。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企业资金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控更加科学合理。首先,在资金管理中,建筑企业应该全面统筹人员配置,切实提高人们对资金管理的认知,引导他们开展好资金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培养,要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及时沟通,以此来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全面了解到企业资金的应用情况。在资金管理实践中,一旦发现个别资金管理环节出现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统计以及整合,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其次,做好资金收支详细记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中,资金管理是非常核心的内容。传统的资金管理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性,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可能会出现随意记账的问题,这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规范领导干部的资金管理,有效防范以及规避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记账的情况,同时要做好往来资金的详细记录,任何支出和收入都要在账户上体现,以此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依托于精细化的资金管控,能够确保相关人员对企业的资金运行进行全面复盘,保证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再者,在资金管理中要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建筑企业资金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应收账款的管理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效,也为了更好地推进建筑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全面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建筑企业要成立应收账款的管理部门,要理清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任务分工,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实践中。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可能会涉及大量投资,若缺乏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必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也可能会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难度。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明确认识到企业的财务收支记录的重要作用。发展实践证明,清晰且明确的财务收支记录,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制度的有效落实,能够不断推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只有每个人都遵循资金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推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进步和提升。

结语

总体来说,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必须推行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收支制度以及规范财务管理,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往往会存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就需要更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规范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促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纳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1(3):265.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229-01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涵义、特点以及形成成因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即为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层面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在经营活动或财务活动中因某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些后果,导致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而致使建筑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缘由更为具体、明确,多是由于资金运动的不稳定性或断裂而引发的。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四种,分别为投融资型财务风险、经营型财务风险、项目财务风险以及流动性财务风险,这些不同类别的财务风险皆具有共通的极大特点:客观必然性,不确定性,复杂多样性,损失性,收益性。论及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有两大方面原因:①建筑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企业一旦缺乏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便无法有效约束相关负责人员,且无法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及时透明的监督,自然而然就增加了建筑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系数。②受建筑企业自身运作中因素的影响。譬如,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程序不透明现象,造成工程招投标价的哄抬问题,加重了建筑承包商和施工企业的成本负担;又如,建筑成本项目管理工作进展的不够科学合理,无法实现资金的最优化使用,无形中还使得资金浪费现象频出,对建筑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再如,工程竣工后进行款项结算时,不少业主会出现经济危机,甚至拖欠工程款,这种不良现象也阻碍了建筑企业后续发展的财务资金调度与维持。

二、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战略分析

财务风险对建筑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抗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1.育风险防范的意识,兼顾决策程序与财务分析指标的确立要想有效防范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首要任务就是培育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同时兼顾好决策程序和财务分析指标确立工作,为后续建筑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一方面,建筑企业的领导人和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清楚各种财务风险,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全体在职员工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育,实行风险岗位责任管理;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工程项目的前期调查、论证和决策程序,并将财务支付能力列为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指标,争取构建一个以现金支付能力为标准的评价体系,由此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多重角度思考问题,致力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是一个“细活”,其涉及多个层面,所以企业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善于从多重角度思考问题,致力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首先,企业要制定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为混淆不清的问题现象提供制度支撑;其次,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和奖罚机制,一岗一人、一人一责,监督和督促每一位员工都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严于律己;再次,企业要设立专门小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查核实,了解实际财务情况的同时监督财务工作人员行为,促进企业财务的公开、透明;最后,要增强自身的敏感度,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改变并适应大环境,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

3.重视企业财务控制,竭力建构完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重视企业财务控制、竭力建构完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是整个防范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其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所以企业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出发,全程监控,有效提升风险防范系数。首先,要加强事前财务控制,主要做好招投标工作,积极结合市场环境预测工程成本,谨慎招标,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负担;其次,要将监督和调控贯穿整个建筑施工始末,对预算成本、定额成本、实际成本等进行量价分析,完善成本项目管理、优化资金配置,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畴内,尽量降低成本、竭力提升利润;最后,要做好项目竣工后的工作,及时解决工程款项问题,不拖延、不找借口,结合项目合同具体内容进行账款结算,为后续工程款的回收提供有力证据。

4.增强成本控制管理,并严把合同关以防出现合同风险问题除了以上三条具体战略以外,建筑企业还要增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提高法律意识,严把合同关以防合同风险问题的再发生。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依据实况建立有效的内部成本控制管理机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要素制定先进施工方案,辅之推行责任成本的管理,尤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以及机械等费用的控制,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此外,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合同签订这一环节,尽可能充分了解合同签订前应熟悉和掌握的法律条款,并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严格核实各项条款,详尽找出合同中的“灰色地带”,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严防合同风险问题的出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立于当前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建筑企业不可避免的要承受一些财务风险,因而建筑企业必须找寻各种防范财务风险的办法及战略,努力完善各种制度体系、防范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扎实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及防范工作,以此推进建筑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海霞.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与防范[J].财政监督,2009(24).

[2]常青.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3).

[3]唐海翔.浅议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2)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5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从20 世纪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腾飞,建筑市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因为我国的政府行政管制逐渐地放开,打破了原来计划体制的产物―――行业壁垒。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缺乏必要的规范与对应的准入机制,市场没有完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而建筑行业也相对较早地变完全的垄断行业为尚不成熟的完全竞争性行业。而当时的国家采取了以控制投资规模为重点的宏观政策,由此导致了我国建筑行业经营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收敛状态,建筑行业的处境不容乐观。随着时间推移,在近些年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经济社会的宏观环境有所改善的形势下,建筑行业也随之迎来了乐观的经济增长周期。建筑行业从原来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良好现状,似乎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现实去仍然严峻。究其原因,是建筑企业仍采用之前的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的管理系统以及经营模式,仍然是采用落后的扩大再生产的经营方式来承担远远大于本身经营能力的业务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企业风险。

一、概述

建筑工程投资规模大,工期长,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工程在建期间,施工管理任务繁重,生产经营状况复杂多变,造价控制所面临的考验是非常严峻的,而且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诸多风险,加之企业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那么财务运营状况恶化,如亏损、投资回收率低等将成为必然。建筑企业要进行风险预控,提高投资回收率,首先要基于财务风险的特点和根源对风险点和风险类别进行准确预测,提高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同时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尽量使企业规避风险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客观必然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之中,人们无法改变它的存在状态,只能通过一定措施有效减少或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存在于市场经济之中,必然受到财务风险的干扰。

(二)复杂多样性。风险不可能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如市场环境改变、企业的某个决策失误、财务管理不得当等都会引发财务风险,所以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特点。同时财务风险又是多样的,企业的任何经营环境都可能产生风险,这是管理者很难把握的。

(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只是存在,但并不一定确切发生。如果风险产生了,那么肯定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不发生,那么就会朝有益的方向发展,所以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并不一定是坏事。

(四)损失性。财务风险总是与损失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损失是大还是小,都会使企业蒙受损失。

(五)收益性。损失与收益虽既矛盾又可相互转化,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一般风险越大所得收益就越多,就像建筑企业一样,在迅猛的发展时期,其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但同时承受的财务风险也十分大。

三、建筑企业风险内容

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不同于计划经济,所有企业的本质的经营目的都是赢利,建筑企业也不例外。但是随着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市场的扩张以及承建项目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风险的出现和变化。在企业的管理中,对风险的管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建筑企业的投资数量和种类更多,规模更大,周期也相对较长,产品更是较为多样。

(一)履约风险

建筑过程中,在工程承包合同生效以后建筑企业要根据合同的规定依法提供给业主一定的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通常各为合同价的10%),保函方式为现金担保和银行担保两种。但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成本和资金等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影响建筑企业,致使建筑企业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最终导致建筑企业面临履约风险。

(二)投标风险

建筑企业的运营是以投标为起点的,只有投标中标之后才能有工程项目并开始建造。但现在的投标市场尚缺乏规范性,监管也没有落到实处,就目前而言,投标风险在建筑企业的主要表现于不能确定的标价盈利空间以及不能准确预计的投标成本与投标回报。

(三)质量风险

工程质量的高低与建筑的工艺水准、技术是否成熟、材料质量好坏等许多因素有关。建筑企业要承担的质量风险主要有工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严重程度、由修复工程水平差异导致的工程缺陷的相关费用多少。

(四)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建筑企业并不能确定自身可获得的营业利润。建筑企业最终获得的工程收入、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消耗的总成本都会对其运营产生影响,存在运营风险。

(五)采购风险

在建筑的企业总成本里比重最大的当属材料成本,通常超过五成,所以材料成本对于工程成本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因为建筑的施工一般来说时间跨度较大,建筑材料价格受瞬息万变的供需情况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难以预计,尤其在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通胀形势下,要承担比之前较高的材料采购风险。

(六)财务风险

2013 年10 月,中铁建发出一则公告,显示中铁建在沙特正在进行施工的一个轻轨项目面临着超过四十一亿元的巨额亏损。财务风险表现为:由于缺乏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致使建筑企业的坏账增多,资金链受影响;建筑企业的实际能力不能满足在一定时期所进行的建筑项目的总量,令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决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效益分析,导致建筑项目发生亏损。

(七)技术创新风险

当今社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同意,企业要想具有生命力就离不开持续创新。技术创新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对称性。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创新风险就是因为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受到技术创新过程的可控程度的影响,而这一过程是难以有效控制的。一项统计显示:商业成功率约为30%、经济的成功率为12%,也就是说失败率分别为70%、88%。据国内一项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调查显示,7O%的获得技术成果,但开拓了市场的项目仅有11%。

(八)工程分包风险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层不能与作业层进行即时的信息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为作业层,建筑企业也许无法对工程的管理进行实质上的监管,使得建筑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建筑企业面临无法履约的风险。

四、建筑企业风险预警系统

以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组成原理为基础,可以将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分为危机评判子系统、危机监测子系统、危机预报子系统三个组成部分。考虑到对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将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见图1)。

(一)风险评判子系统

风险评判由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两部分组成。风险估计是指通过对风险的定量分析来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后果。风险评价则是指基于各种风险的共同作用,对风险的各项因素对建筑项目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建筑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的风险量作出科学的评价。就建筑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的种类而言,建筑企业应当确立并构建风险警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警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筑企业能正确认识到所面临的风险的性质以及风险的程度。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要面临的风险种类很多。成功构建风险预警系统以后,建筑企业在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更能适应工作的新指标,就应把新指标加入到警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去,这样才能更为及时和准确地发现新风险,降低甚至规避预警系统的误判和漏判出现的可能性。

(二)风险识别子系统

风险识别是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指分析在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面临何种风险,并进一步把这些风险按照特性进行分类。风险识别子系统通常由收集资料、分析项目的不确定性、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等部分组成。

(三)风险对策子系统

风险对策子系统是建筑企业存储处理不同情况的风险的方案的对策库。要发挥风险对策子系统的作用,须完成如下两项工作:一是归纳和总结已实施的对策,以便于日后借鉴和参考;二是模拟预控对策,预控对策子系统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和选择警戒状态下和危险状态下的危机管理对策。

(四)风险预警子系统

风险预警子系统是依据风险评价子系统中得到的风险量,判断是否有必要发出警报,如果有必要,还应判断需要发出哪种状态的警报。如果风险的危害程度较大,就要及时地向建筑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发出警报。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当前的状态、风险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风险预警子系统对风险预警所处的区间进行确定,进而判断风险量处在哪一种状态。

(五)风险后评价子系统

在风险评判、风险识别、风险对策和风险预警四大子系统完成运行后,仍有必要对风险预警管理进行风险后评价。风险后评价包括:一是对改进后的风险指标进行再评价,判断实施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后所获得的效果;二是收集风险计划实施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三是检查预警系统能否准确判断,如果有误判等情况要尽快地处理。

五、建筑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建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风险预警系统是建筑企业的战略信息系统。在该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多数步骤需要企业几乎所有部门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完全构建建筑施工的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离不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合作,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和所需配套资源的支持程度。同时,建筑企业采用风险预警管理还必须依据项目的进展情况来确立配套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并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

(一)履约风险预警

就一个建筑项目而言,如果发生违约,需要支付的违约金额远远超出预计的亏损总额,这意味着其面临的履约风险被提升。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充分地考虑企业总资产、全部的保函金额和净资产的关系。当保函金额的比重持续加大时,建筑企业对履约风险的考虑要特别慎重。

(二)投标风险预警

投标风险在建筑企业的一切风险中是最不容易确定的,相应的控制和风险预警也最不容易把握。建筑企业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来对投标风险进行预警,对以下的指标涉及最大的,即在中标项目的预计盈利空间和投标成本之间建立联系,以及在签约合同额和投标的成本之间建立起联系。倘若盈利空间或签约合同额持续减少,但投标的投入持续增加,就意味着投标风险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财务风险预警

资本金、负债、工程款以及金融机构借款是当前国内未上市的建筑企业的四种主要资金来源。向金融机构借款所产生的财务风险最应注意资金的成本问题,即利率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利率一旦变动,就会对企业财务费用的风险目标造成一定影响,要时刻关注并预测利率变化。

(四)经营风险预警

许多方面的因素会对施工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工程成本以及工程结算收入。建筑企业应建立起本企业的收益模型,在本企业的收益模型的基础上确定有可能对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因素,并建立起相应的指标体系以体现和量化这些风险。

(五)材料采购风险预警

材料采购风险预警的常用方式是通过风险指标的设定来显示单位成本的降低率。当风险接近或者超过该指标时立即通知相关的部门以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控制风险。

(六)质量风险预警

建筑企业在建立质量风险预警以前,必须核算好质量成本,完善好质量成本核算帐簿,并设置好质量成本的预警目标。质量成本越接近预警目标,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钱来修复工程缺陷,此时企业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

(七)工程分包风险预警

业主通常都会对建筑企业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但建筑企业对分包单位却缺乏有实质性作用的风险防范,这导致建筑企业在与业主发生纠纷时常处于被动局面。对工程分包风险预警的重中之重是建立起对分包单位的指标防范系统,使建筑企业能对分包单位采取行之有效的监控。

(八)技术创新风险预警

技术创新的风险的重点是衡量技术创新工作的投资回报,所以要重视和完善对于技术创新的核算,准确核算,若无法按原先的计划实现目标控制,就要立即进行风险预警。

结语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预防财务问题的产生,建筑企业要时刻进行财务分析,加强强化资金管理意识,加强预算管理力度,提高建筑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只有如此,建筑企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得以生存。

参考文献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6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将从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情况入手,综合社会大背景,对如何完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一些观点。

[

关键词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管理措施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逐渐扩张,国外的建筑企业也在向国内涌入,不断的对我国建筑市场产生冲击,也从侧面提升了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压力。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保证自身的高速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完善内部财务管理的方式提升企业经营效益,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措施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财务控制的不强、财务风险、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度差、财务工作人员素质较差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下文将对其中部分问题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通过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

通常情况下,财务管理理念是保证财务管理实践过程科学性以及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灵魂部分,建筑企业想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依旧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理念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可以明确企业的现金流动观念,因为现金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收到的现金进行二次投资,并且先进流动是否合理,也是评判企业财产以及企业综合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其次是要全方位贯彻利润至上原则。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对应建筑企业来说,想要保证利益最大话,必须要从增加企业收入,对企业资金指标进行控制等方面入手,使其为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做贡献。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点,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想要将利润最大化目标贯彻到实际生产经营中,就必须要始终贯彻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将财务预测、财务计划以及财务控制等工作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坚持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模式对企业资金进行全方位控制,也可以从侧面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利润,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最后,要将市场风险理念贯彻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因为市场背景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与其相关的市场信息也会经常产生改变,导致市场主体利益产生变更。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能否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变更情况,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之下,建筑企业的所有日常经营活动都需要自负盈亏,部分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进行转变,通过扩大市场业务量的方式降低成本,做到薄力多销。而系统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则需要通过一些额外的收益对其进行弥补。对企业的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员来讲,能否树立起正确的风险规避观念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风险规避理念来指导企业更好的投资,提升对旗下公司情况的考核及监督力度。

3.通过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完善财务预算

为了让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建筑企业必须要从客观的角度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信息,推动财务预算管理,保证财务管理的秩序性及目的性,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化、机械化管理转变为当前社会主流的科学化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就要求企业在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调整等活动中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要求,同时要实施控制并对其进行认真考核,致力于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通过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发挥各级预算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所发生的收入、成本、费用等实施预算管理。此外,通过对财务预测和决算,就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方案,从而为财务管理的实施奠定基础。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需要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预算编制以及项目执行调整等活动当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定制的各种条款。认真履行预算,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使其可以真正的为完成企业经营目标而不懈努力。通过预算管理的方式督促各部门发挥其职能作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收入、成本以及消耗的费用进行预算管理,保证一切财政支出安全有序。也可以通过财务预测以及财务决算的方式来拟定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案,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奠定基础。

4.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完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个人综合素质较差,是影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强化会计人员,采用“名师讲堂”、“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促进会计工作人员更快的掌握职业知识,并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其次需要普及税收方面的法律制度,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泛,所以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培养其职业道德,养成不做假账的优良习惯,全方面掌握税收知识,避免因为工作失误触犯法律。培训人员需要着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因为作为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仅仅拥有理论知识以及业务能力是远不能满足日常需求的,也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品德,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以此来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5.通过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流程与资金运作流程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所以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提升资金管理力度,加快资金回收速度,提升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而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力度,因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现金进行收付,同时对存货资金进行管理。因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是资金流动,所以提升资金流动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强化资金管理力度,科学的对企业所拥有的资金进行分配,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结束语

建筑企业想要保证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打下基础。可以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方面入手,通过完善财务管理质量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7

一、前言

我国经济建筑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时期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中极为关键。我国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竞争压力在不断的增强,而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也变得日益紧迫。财务风险存在于建筑施工中的项目经营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之中,这也是无法规避的。对此,笔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具体如下。

二、企业建立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作用

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评价进行有效的建立是极为必要的,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相关负责人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企业做到最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只有具备了稳健的财务发展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及替代品等多方面都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在企业的内部增加了很多的新管理系统风险,企业监控体系的设立一定要完善,对事前管理力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则需要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适用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使自身的警惕性时刻处于最高度。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视,不仅可以促进其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还可以将其外部经营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严重的影响着公司运营者、企业及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三、外部风险

1.宏观经济调控。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建筑行业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宏观经济调控又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筑行业可能会面对比较大的风险。我国国民经济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投入建筑行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拉近自身和发达国际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涌起了很多新的建筑企业,数量也在逐年的增加,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过,建筑行业在这样的态势下,经济“泡沫”的现象也很容易出现,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出现,使应收账款率有所增加,进而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2.环境问题。环境风险主要是从社会环境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作业都是在户外或者是高空进行的,比如地质、气候、温差、地形及光照等一些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而且像冰雪、地震、洪涝及火灾等一些自然灾害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破坏建筑产品,很容易使建筑企业出现财产损失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造成企业损失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常情况下,建筑行业还需要和派出所、公安、水电、环保及运输等职能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一旦失败,施工进度则会被延迟,进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3.市场。建筑行业在现价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是比较开放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动态发展会受到各大因素的不同影响,也无法避免市场风险。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点表现出来的:(1)市场机制还尚不完善,同行之间经常会出现拖欠工程款、恶性竞争等问题;(2)建筑企业受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重影响。

四、内部风险

1.合同。建筑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有一大部分的企业想要得到工程任务,在投标的过程中会不情愿的签下一些“霸王合同”,其中包含着很多条的不平等条款,使得自身的处境比较被动。合同是施工前的重要保障,对企业施工活动的源头起到了控制的作用,如果有不平等的条款包含在合同里,则会严重的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2.变更设计。因为外部施工条件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对未来施工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全面的考量。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临时更改的要求时有发生,使得施工的管理工作和整体规划都被打乱。另外,业主如果想要变更要求,在变更合同中有一定的漏洞存在,纠纷现象则极容易出现,使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加。

3.成本。建筑企业因为需要面对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施工任务,在进行招投标的时候会将出现将价格故意压低、工期缩短等恶劣的现象,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是亏损成本。除此之外,在最近的啄辏建筑施工的材料、设备及相关施工人员的价格都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人力物力上的花费也是不断增多,进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4.融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有一大部分的企业为了保证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将工程如期的完成,一旦出现了流动资金短缺的时候,则需要向银行进行借贷等途径进行短期的融资。但是施工企业通常都会需要比较长的建设周期,也会有比较长的资金周转周期,很容易出现还款日期已到,但是资金周转的困难仍然存在的现象,企业的偿债能力优于之前的借款而有所下降,也就无法进行新的融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风险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建立健全,促进财务人员职业能力的提高,进而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8

2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由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构成比较复杂,要分析其成因具有较大难度。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经济等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要从根本上找出其成因,就必须对现有风险管理制度有一个深入的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2.1认识不足人才匮乏。由于历史的原因,大环境的影响,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在人才选拔和机构设置上,对风险管理部门重视不够,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现代管理软件的高端人才在建筑企业中不多见,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匮乏,这些都导致企业的风险预警、评估体系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风险隐患。2.2物资、设备购置储备不合理。物资、设备购置、储备不合理的状况,在许多建筑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与事先调查研究不够,采购储备计划制订粗糙,决策盲目,财务人员审核不细有关。物资、设备的过量储备,必然要占用大量资金,造成资金沉淀。直接影响到资金的周转,导致流动性资金不足,以致风险的产生。2.3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财务关系混乱部分建筑企业由于管理层的管理不善,制度不严,资金在筹集、使用、分配,存在权责不明、审核不严、铺张浪费,非法占有等现象,导致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入不敷出,以致带来整体财务风险。2.险控制点管理不力。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点主要有:项目的预算、评估,招投标、融资、筹资、内部投资、经营、收益分配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蕴含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必须要慎之又慎,做好各个环节备案,企业备案不足,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应对不力,就会出现相应的风险。2.5财务管理的监督不力。企业内部统计、监督、审核不力,一些挂靠企业为了偷税漏税藏匿利润,不真实核算企业的业务记录,只对部分无关紧要的业务进行记录,最终导致记录与实际情况脱节,不能真实有效的反应企业状况、资金回笼情况、经营成果,导致正确决策缺乏必要的依据,带来意外风险。

3风险的防范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9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大量金额的投资,且广泛涉及到各个行业的各个方面,具有相对比较复杂的技术操作难度。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部分要做好对建设成本方面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使建筑企业的投资效益实现提升,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对施工承包商的资金使用情况及方式实行更为严厉的监管,充分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完工。大力推进财务管理改革,将财务职能渗透到建筑公司每个业务部门中去,更加全面的掌握建设投资成本与工程量的对比情况,保证了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加强了对建设成本的控制力度,为财务监管的具体落实和企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特点

2.1分段进行工程成本的核算以及工程价款的结算

    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安装中的施工周期较长,倘若到工程完成后再成本和造价的核算,很可能会导致建筑企业的资金周转不周,对正确反应各项工程的经营成果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对承接的工程项目首先要分段的成本预算,做好实际的成本核算工作。身为建设单位,应该及时的处理工程价款的结算,能够及时回收资金。

2.2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主要进行分级核算

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流动性大,施工地点也不固定,所以它的施工生产性不集中。建筑企业为了很好的把施工生产和会计核算相结合,利用会计核算来直观的折射出施工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它可以采用分级核算和管理的方法,来避免因集中核算的施工生产和会计核算的脱节现象。

2.3订单成本计算在建筑企业的实施

在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应对的每个项目工程的相关特点都分别进行计算,施工企业的会计也务必根据其特点分别采取成本的核算。这样,保证了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相符合性,同时也有助于分析和考核工作的进展。

3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现状

3.1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随着施工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采用“杀鸡取卵”的方式获得中标机会。为获得竞争优势,很多企业会采取以下方式来达到目的:忽略成本,降低价格;冒险求助高利贷,以此来缓解资金问题。采用这两种方式来解决企业当前的问题会破坏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中看出企业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并且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倘若企业内部需要推行管理计划,就会影响各个施工企业推进改革的积极性。缺乏合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偏离现下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是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制度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原因。

3.2制度不完善

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常常因企业的管理工作薄弱、资金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而出现无章法可循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由于缺乏监督机制,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无法保证财务成本信息的准确度。不仅如此,审计会计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制约,进而对成本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3.3合同责任成本不明确

模糊不清的合同责任成本是导致奖惩机制的运行出现困难的原因。合同责任成本模糊不清主要体现在:随意堆放施工所用的材料,使得材料数量因不能得到及时清点而腐朽变质,材料的使用受到影响;不按照相关设计定额发放材料,每个施工者都是一用完材料就去领取,使得材料用度无法确定,经常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施工设备的管理力度弱,且操作人员忽视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使得设备经常需要更换;员工素质不高,致使人为损害设备工具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四个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的施工成本。

3.4不分析市场价格

概预算是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报价方式。它以政府所提供的取费系数和市场价格为依据,这种方式使得报价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得到节省。但在实际工作中,调整取费系数的工作不是由报价人员来完成的,领导人员才是利数额的决策者,报价人员没有权利过问此事。

3.5成本控制手段不高

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致使成本决策受到影响。大部分企业在对制定成本控制计划时,都会从项目开工计划到项目的竣工。然而在现实中,项目成本在开工前也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例如市场调查、质量保修成本等。成本控制责任部门的局限性对其他部门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不能有效地实施动态的成本监控和管理,造成成本控制与成本发生存在偏差,使得成本控制效果削弱。

4解决建筑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方法

4.1加强成本核算意识

成本核算一方面是为了确认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建立合理的收款依据,另一方面在于为成本管理各环节提供数据依据。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管理者只能凭借经验判断,主观随意性太强,使成本预算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企业管理者只有形成正确的成本核算观念,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才能让企业在建筑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起来。

4.2建立详细的企业成本项目明细表

详细的成本项目明细表是开展成本核算的基础。建立详细的企业成本项目明细表,首先需要明确列入成本核算范围的开支项目,准确的划分各类成本开支之间的界限。其次,需结合工程周期的长短明确计算周期,工期短的按工期算,工期长的按月来计算。有些成本不完全属于当前周期的,需分摊到其他期间,以便精确的计算当前工期成本。

4.3建立成本核算责任制

需转变员工认为成本核算仅是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的事的观念,做到企业成本核算全员参与。建立成本核算责任制,按照企业内部现有的组织框架进行分工,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将收集资料、整理基础数据、统计等的项目分别交由不同部门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由项目经理负责把关,财务部门负责指导,使各部门分工协作,健全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

4.4加强成本管理

施工过程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施工过程成本管理的内容有以下两点:为防止项目的负责人做出违规行为,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规范,对招标工作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工程质量出现不合格情况,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还会给使用者带来危险。所以,企业必须将施工放在首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不因维修和重建而损失资金,并且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对以隐蔽工程为主的工程签证予以重视,为避免资金浪费的情况出现,企业应当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约束。

5财务成本核算工作对建筑企业的意义

(1)建设建筑施工企业的权力责罚范围,确立企业法人代表在财务管理上的最大权限,划分总会计师的权责限度,确立企业财务部门的权责限度,确立企业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限度,确立企业内部每个级别单位的权责限度,确立企业财务相关人员的权责限度,建设井然有序的责任体系,用建立制度来做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目标。

(2)依照法律建立好账目,管理企业钱财必须严格依照会计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做出所有的账目和帐务,建立真实的帐目和帐务,完备会计管理的体制,要能把财务的水平做好从而显出管理秩序来,更要做好账本从而显现出管理水平,建立好账目就是把钱看的死死的。施工企业核心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值,财务工作和财务管理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工作。

(3)加大会计的监督力度,全方位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如果想建设一支好的财务队伍,监督力度是财务管理水平上升的保障。身为财务工作人员不但要学习会计法,还要学习国家的每种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财务工作的秩序,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遵守法律的意识。还得确立相关责任、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提升遵纪守法的觉悟,培育会计工作人员的敬业意识、责任义务、勤苦作风和对企业的诚实度,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主动采取措施让企业的资产增值,让建筑施工企业维持良好的循环发展。最近频频发生的垫付资金承包和工程施工完毕欠款难追回的问题,把企业压的喘不过气,就像一把利刃,随时都能要了企业的命脉,所以一定要加大力度打击这样的现象,施工企业单位要严厉规定财务制度,必要时动用法律手段,走法律程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善施工企业的经济状况。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10

关键词 建筑企业 施工成本 财务管理

建筑企业的逐步发展已经在近年来呈现了一种较为饱和的状态和趋势。各大中小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白日化的建筑行业领站稳脚步并拔得头筹,就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发展条件和竞争水平。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是保障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成本、财务、管理体系、人员素质等等各个细节都在制约着企业的整体水平和最终盈利状况。而在现代化企业制度逐渐深化的形势下,建筑行业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已经越来越重视对企业自身财务成本的管理体系,一改以往粗放型的财务成本管理状态。本文中,我们将从总体方面概述财务成本管理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建筑企业在施工项目中出现的财务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合理科学的整改措施,以期能够为整个行业提供仿效。

1.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财务成本管理问题

可以看出的是,就目前建筑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对招投标的价格一降再降。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自身投资量较大、波及范围较广泛、生产周期较长和资金缺口也大的特点,施工环节中往往会出现财务成本核算不规范、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监管意识不明确等现象。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了施工企业发展的障碍与瓶颈,建筑企业之间竞争有时会因为一味的压缩成本而采取恶性竞争的操作,不利于当前中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本文于此对一些显在的长期存在于建筑企业施工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加以详细描述,加深管理者的印象。

1.1建筑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意识依然薄弱

由于成本建筑企业施工需要必要的开支,因此许多施工企业往往都不会特意将成本的财务管理提到一定的日程,忽视了成本核算的核心地位,重要性也大大降低。许多中小建筑企业在施工任务的承揽、施工进度的完成以及工程质量上给予的全部的精力和关注[1],对于财务的职责和位置只是当做记账和算账的工作。许多企业认为只要施工的规模和产值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成本投入多少都是值得的,不惜进行高利息的贷款,导致后期资金回笼困难,造成了极大的问题。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欠缺,重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企业并未积极地改革与研究切合自身和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这种普遍存在于建筑企业中财务管理执行力的薄弱问题,不论对施工的工作进度和质量,还是对成本的财务管理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1.2财务成本核算方法欠佳

财务人员是一个企业进行财务工作的主体人员,也是财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及其自身的道德素质往往直接决定了其财务工作的质量高低,虽然施工中的财务核算管理只是若干环节中的一部分,但是也关系着整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效和后期资本的运作。首先可以看出的是,建筑企业的财会部门受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不能按照规章制度处理施工中的会计实务,造成了预算报账不符、成本控制薄弱、长期挂账的混乱无序的财务管理现象;再次,就职于建筑行业的会计人员往往是没有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却有丰富的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的人员,他们往往按照经验主义办事,财务核算方法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财务实务。最后,一些财务会计人员道德素质较为低下,在利益面前常常把持不住,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和侵吞企业资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3财务管理职能划分不清

施工企业往往是利益的混杂体,包括的工作人员各式各样,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任何一个企业组织机构都有自身受用的各种规章管理体制,企业的各个管理岗位职能的不同也都要求不同的工作权责和义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是,在施工现场,施工材料随意性摆放,其数量和来源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点,施工负责人员对于材料的保管和妥善安置没有尽到一定的职责,甚至会偷工减料,变换成现金,导致成本去向不明;对于大型设备的保养和操作,职责也往往不能够很好的明确[2],导致了施工设备的损坏和侵蚀,影响其高效的使用率,变相地增加了施工中的成本预算。这种存在于建筑行业中管理人员和管理对象的职责分工不明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在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情况下,责任很难找到归属,造成了企业财务失控,财务管理体制形同虚设。

1.4企业资金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

资金管理方面往往由于上述原因出现了账实不符的严重现象,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控力度不够,对资金的管理往往侧重成本费用的支出等基础工作,对于资金利用的审核和分析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了建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账面利润虚增的现象,存货控制不力,凭借赊账来维持资金的周转,造成了应收账款难以回笼的现象。

2.加强建筑企业施工中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的最终追求,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在确保按照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的前提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来进一步改善现有存在于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成为了必要和迫切的选择。我们必须完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改革企业的内部机制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动力。

2.1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管理安排的持续进行需要的是管理体系制度作为执行基础来予以肯定,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作为一种公司的软文化和硬规定在对公司的平时运作方面起着无形却强有力的调控作用。正确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财务管理价值观念能够指导财务实践,并且在程度上很好提升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层加强对财务的成本管理意识,能够直接的影响公司的运作和发展方向。具体到操作方法就是,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从自身出发,工作绩效和实际的收入相挂钩,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财务成本控制意识,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2.2提高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水平,强化财务人员工作素养

财务工作人员能力、水平、使用的方法的选择、自身素养都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成。同时,人才是施工企业的根本,近年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要求施工企业具备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同时,具备高素养的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也是企业所必须配备的。企业的负责人应当适时的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更新自己的财务工作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及时跟进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转变管理理念才能创造出高效益的成果。

2.3加强企业资金运作,扩大资金监管范围

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的周转效率是企业进行增值和保值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合理地控制“三率”,提高企业的支付偿还能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各项资金包括对施工承包商的自备流动资金、分包商的工程款[3]、税费支出。为了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和高效监管,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日常管理性开支都应纳入监管的范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建筑企业中,成本财务的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的每个环节。这其中也包括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加以重视,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整改,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11

一、建筑企业国际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财务分析篇12

一、营改增时期下的建筑施工企业

在我国税制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营业税和增值税共同作为纳税主体确实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局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其过高的税负严重制约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政府于2011年拉开了营改增纳税模式的帷幕,2016年,营改增这一新的纳税模式被推广到全国的各个行业中。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征收的是营业税,但是机械和原材料的采购企业也同时缴纳了增值税,这种重复缴税的行为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营改增的纳税模式是否真的可以改变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双重缴税的局面,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好处,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来应对营改增时期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这些都是建筑施工企业目前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一)避免了建筑施工企业双重纳税的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以征收营业税为主,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对建筑施工企业征收增值税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现有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施工生产,在对原材料和设备进行购买时,建筑施工企业是以消费者的角色进行购买,为此不可避免的在消费的过程中要缴纳一定的增值税,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双重征税的情况,加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负担,在营改增纳税模式实施以后,由于将建筑企业传统的征税项目改成了增值税,这样就避免了企业双重纳税的局面。但是,我们仍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建筑施工企业一个施工环节上有利的一面,工程分包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

(二)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与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营改增纳税模式之前,企业的财务部门只需要按照营业税的税率,结合本企业的营业额进行缴税即可,过程和方法都比较简单。但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纳税模式之后,由于两者的含义不同,其核算的过程和方法也不一样,增值税的核算方法要比营业税的核算方法复杂的多,需要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未交增值税和应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例如,现以YD公司的具体业务为例说明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YD公司为完成御园二期施工项目,购入1000吨螺纹钢用于工程使用,购进价格为2500元/吨,增值税税率17%,价税合计为292.5万元,公司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已将货款付清,该批螺纹钢已验收入库。按照营改增前的会计核算方法,“原材料——螺纹钢”的入账价值为价税合计数292.5万元,而按照之后的会计核算方法,需扣除原材料进项税额42.5万元,所以,“原材料——螺纹钢”的入账价值为250万元。YD公司在一次性领用上述螺纹钢时,营改增前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的金额为292.5万元,而之后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的金额为250万元,同样是扣除了进项税额的结果。由以上分析可知,营改增前后材料成本与工程合同成本由于账务处理办法的变更都发生了变化,且核算的方法也更加的复杂,这就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增值税的核算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财务人员的核算能力,为后面更加复杂的财务核算提供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水平的提高。

(三)降低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优化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产业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逐渐提高,尤其是在先进施工机械决定施工技术和生产质量的建筑施工企业内,只有保证大型设备的水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上乘。大型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属于固定资产设备,我国原有的税收政策规定:各个企业中所含有的固定资产税额不可以用于税务的抵扣,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是在营改增纳税模式实施后,帮助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的优惠政策下,加快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的及时更新,扩大了企业的资产规模,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核心竞争力,保证了建筑施工企业今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营改增时期下建筑施工企业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

在营改增时期下,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适应营改增的纳税模式,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新的纳税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发票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规范管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虚假发票、丢失发票、不规范发票等原因而导致税务缴纳无法及时完成的情况,为企业后续的财务管理提供了依据。建立完善的发票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增值税抵扣的思想意识,将发票开具的时间、数量与企业的相关进项税额相结合并根据相关的税法规定对企业所有的采购业务进行归纳整理,详细列出可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或供应单位,然后依据采购业务的情况进行采购清单的编制,在进行税务的缴纳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发票进行抵扣,从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积极进行税法和营改增的培训工作

新时期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营改增纳税模式,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第一,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税法培训工作。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税法的培训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提高,从法律层面整体把握我国税制的现状,全面认识营改增纳税模式的实施过程,规范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行为;第二,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对于营改增纳税模式的认识。通过培训的手段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进而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营改增纳税模式的认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施工企业税收筹划。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来对原材料、固定资产、大型机械的选购进行安排,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税赋。

(三)严格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下的营改增纳税模式,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规范企业的整个施工过程。在我国,一些大型的施工项目几乎都是由建筑施工企业承接以后进行建设的,在承接项目实施的工程中往往会通过组建临时的项目经理部来负责施工现场的各个管理工作,同时也需要临时组建多个包括各种工种的小组,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材料不可能做到一开始就购买充足,而是随着项目的建设不断的购进所需材料,这就需要临时的项目经理部进行临时购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临时组建的项目经理部只负责购买原材料,而对于以后原材料的财务管理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临时组建的项目施工团队出现了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严格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规范临时项目团队的行为。

作者:李艳江 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昌九管理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