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会计知识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0 17:43:56

有趣的会计知识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1

一、前言

当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当中,中职学生最多的学习内容就是会计分录,由此可见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学习并不像美术、音乐或体育课堂有那么多的情趣,有很大的一部分中职学生对于会计这门课程缺乏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连最基础的入门知识都没能够掌握,从而也失去了学习会计这一学科的兴趣与自信心。本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充分的了解到,中职院校会计课堂一定要融入必要的趣味性进行教学,用以满足现阶段中职学生的需求。

二、将趣味化教学应用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当中的策略

(一)要注重导入课程的灵活性,以提起学生兴趣。

在实际会计课程教学当中,要注重导入课程的灵活性,一个好的开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职会计课堂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会计教师一定要应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课程的导入,用来吸引并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内容形成关注,从而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并投入到会计课堂的学习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同时还能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中职会计教师可借用非常著名的实际会计案例,用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教师所讲的案例产生兴趣,并发展到对会计所要教授的课堂内容产生极强的兴趣,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迅速高效的进入到会计的课堂学习当中。

(二)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要生动化、趣味化。

会计这门学科非常的枯燥,其中涉及很多专业性术语,会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专业化的术语进行生动、趣味化的解释,让学生可以直观的体会到这些专业名词的意义。例如在讲到会计的发展史时,可将其称为会计学科的身世,把会计准则称为会计的家规,在讲会计基本构成要素时,可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部分称为六大家族,而单独讲授资产的概念中,可讲解日常的实例,比如说我们现在想要办个会计公司,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起码的咱们得有钱吧,还要有办公室以及办公的设备等,而这些的统称就是资产。教师还要通过加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并结合面部的表情和手势等,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且幽默风趣的讲解,使课堂的教学变得立体化和生动化,还独具它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当中体会每个知识点的含义,有助于教和学这双重效果的提高。

(三)将会计专业的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堂中,涉及的理论知识非常多,教师如果只顾着给学生按部就班的讲理论,学生不仅会感觉会计知识非常难懂,而且也逐步失去了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甚至听着课都能睡的东倒西歪。

要想激起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当中一定要举出一些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本人在讲固定资产这一课时,课本当中有一句话是: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物质,在给学生解释时可以将此意进行延伸:楼房怎么住也变不成茅草屋,汽车怎么开也变不成拖拉机,利用这样通俗易懂的话语给学生讲述固定资产的稳定性。

(四)将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会计专业的教学当中,很多的理论知识都是需要背诵的,可是学生大部分都很不喜欢背诵,而且这种死记硬背对学生掌握知识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会计教师要根据所教知识的特点,独创一些较新的记忆方法,既能够让学生较容易的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还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这一内容当中,社会保险的实际内容学生非常生疏,我们可以用实际生活当中所说的生、老、病、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是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通过这样的方式,提起学生对这一课的学习兴趣。

(五)将板书设成变得艺术去提高学生的兴趣。

板书,作为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媒体,能起到示范及审美的作用,也能够起到长时期的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作用。好的板书能够让学生得到享受,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兴致勃勃,并能够把知识活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加深记忆。

例如会计要素及相互关系与平衡公式这一课,先把企业会计的基本知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于这些要素有了基本的意识,再引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资产=权益,并扩展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把这种静态关态变为动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经过总结得出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课后这些内容都在板书上,教师可应用倒序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也可正序法从头进行总结和分析。

好的板书应该是艺术性极强的,布局一定要合理而且要有条理,能够突出重点及难点,还要简明扼要,利于学生记笔记,能够让学生理清基本的线索,给教师的讲述进行补助。

(六)在教学当中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当中融入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学生从中接受的信息更加大了,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专业有很多表格、数据,都需要填写以及计算,其实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有很大困难,多媒体技术却很直观的将这一难题给解决了。像编制报表以及登记账簿这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应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师的讲授变得直观且生动,易于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趣味化的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财务知识,并自愿花费经历去学习,促使学生将学习的兴趣升华为一生的志趣,给将来不同的岗位的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2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05-02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社会职业需求的基本要求。21世纪的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打破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好的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是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经纳入必修课当中。计算机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想让学生长期热爱计算机学习,学好计算机课程,其关键在于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使计算机教学充满活力。下面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玩计算机游戏几乎是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事情,为此,可在设计课堂任务时偶尔会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例如,在为学生讲VB知识点时,可以选用“猜数字游戏”的任务。任务的描述是这样的:一开始计算机会随机产生一个不重复的四位数,你要输入四位不重复的数与计算机给出的数作对比,如果与计算机给出的数的位置相同数字相同,那么将会是1A,如果数字相同而位置不同,将会显示1B。如:计算机随机数字为:1734,你猜的数字为:1358,这时计算机就会给你提示为:1A1B,也就是说,你所猜的数字当中,有一位数字是对的,且数字位置都对,所以显示为1A;而还有一个数字也猜对了,不过位置不对,所以显示为1B。最后看谁猜的次数少。然后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和学生一起做这个游戏,这样就能够很好地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再趁机提出今天的任务“完成猜数字游戏的程序编写”。接下来就是如何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来实现这个游戏。这样的课学生上得非常投入,表面上在做游戏,实际上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学生自己编写游戏,这样做不仅打破了学生对游戏的神秘感,在编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计算机知识,又锤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穿插这类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把计算机教学寓教于游戏中,这样就会使枯燥变为生动、乏味变为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兴趣,才能把“苦学”变为“乐学”、“愿学”。

二、让学生在求知欲中激发兴趣

计算机内容日新月异,网上的信息量也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体现互联网作为极其强大的信息工具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上采集知识、撷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应删除一些过时的或已被淘汰的知识,并添加一些新的知识,使计算机的教学更贴近现实的应用,同时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其他内容先不讲,首先和同学们聊如何上网,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网页,如何下载喜欢的歌曲视频,如何接收和发送邮件。有些同学对这些轻车熟路,当然会滔滔不绝;另一些人觉得这些东西既有用有好玩,暗暗下决心去掌握它们。在以后学到不同的知识的时候,比如学习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就让同学们自己上网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素材,使用PowerPoint制作自己讲演稿,并在上课时给大家作报告。这样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利用可以获得新知识的各种手段去整理和总结新知识,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教会了他们如何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把课本上需要掌握的加以练习和巩固。这种求知欲是最原始的兴趣点,也是最容易实现快速激发兴趣的手段。

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计算机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课堂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计算机应用,借助生活经验学习计算机知识,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都对电脑游戏充满了好奇,在课余生活中也往往通过玩游戏来进行放松娱乐,在讲到在讲述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个人电脑配置,然后介绍双核CPU,让学生看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发现学好计算机知识对于自己的生活有着实际的用处,从而激发起了主动求知的兴趣。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双核技术能提高运算速度,相应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讨论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让学生看到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激发了求知欲望。

四、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同时还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多样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才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差别较大,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掌握程度不一样,因此,在上机实习时,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个别指导,一旦发现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基础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加大对他们的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促进计算机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3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学习的一大源动力,是一个人积极认识事物、探究原理以及获取知识的一种积极倾向。一个人如是对所学知识完全不感兴趣,便不会启动思维,去积极思考,无法对学习表现出积极性与坚定性,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便会有所畏惧,从而出现厌学情绪。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会在学习中集中精力,有所创造,对所做事情表现出其乐无穷之感。因此,在初中计算机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真正体现出新课程理念标准,坚持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计算机课堂学习中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感觉,真彻感受到兴趣所带来的收获。在这里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阶段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本身好奇的心理,培养其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目前,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在他们未进入初中阶段的计算机学习,就很多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机,对他们来说计算机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这也让他们产生了去探索神秘的计算机的动力。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这种好奇心,非常有利我们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重视知识的实践性,做到寓教于乐,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有一次在教学用Word制作卡片的课堂中,本人先为学生展示出一张自己精心为父亲制作的生日贺卡,很快学生就被精致的生日卡片所吸引住,都想知道是如何去做出来的。这样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学生开始认真去学习制作卡片的整个过程, 在通过学习了制作过程后,学生们都急于涌跃尝试,整堂课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计算机教学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学的课堂氛围创设相比其他学科要容易点,由于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本身就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加上在计算机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部分要比其他课程多得多。当然在初中生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并没有那么熟悉,他们有的从未使用过或很少接触计算机,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以及具备相关的操作能力,可以说还是个“电脑盲”。这样的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甚至令人发笑,但作为一名教师,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更不能因此对学生进行嘲笑和训斥,要认真聆听学生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耐心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表现出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他树立成功的信心以及决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果做到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整个课堂氛围呈现那么死板和毫无生气了。在计算机教学中课堂气氛积极、轻松愉悦才能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环境,只有做到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和谐融洽,才能促进学生求知思维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可能一下子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主要还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除了“学会”也要“会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养的培养,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转向所学的知识中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形成良好学风的目的。在学生接触计算机操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授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让学生可以做到独立思考、提出难点、自主操作以及解一释三。比如详细解释如何对Wps2000中窗户打开的时,在这里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先和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写字板”窗口操作,在复习了“写字板”窗口打开后,立刻提问学生是否可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对WPS2000窗口进行打开?学生充分讨论后,要求他们演示操作。在这里我只是稍微解释和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独立思考、独自完成了课程的学习,而且效果要比平时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四、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目前,网络发展情况可谓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有不少人反对学生上网,认为学生心灵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污染。本人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对学生上网这个问题也不能全面否定,可以控制学生让他学会健康上网,通过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来促进计算机学习。在学生上网时教师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搜索应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复制资料和如何去使用打印机进行打印等。学生很快就会因为自己动手获得的网络成果感到自豪并有成就感,这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非常有利,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索计算机知识有更大的乐趣。

五、体验成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

成功体验是每个人在经过努力后想收获的礼物,如果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可以取得成功,会由此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在无数次人类实践活中可得知,成功的体验与积极性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可以给学生带来信心,由此培养出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会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活动,以再次取得成功体验,最终达到对计算机教学活动的目的。在计算机教学中,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产生渴望学习态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布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结束语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尽量把抽象转为具体、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不要刻意去给学生讲授深奥的知识点,避免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遭受打击。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很好的一个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免去别人去崔促主动会探索计算机知识。因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只要培养出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便可做到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的。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4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计算机作为最先进的工具之一,已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普及起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 学习计算机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若对某种事物不感兴趣,对它也就不能集中注意。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教者想方设法,调动一切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参与其中,都跃跃欲试,还有哪个学生不爱学习呢?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目的是要让所有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长技能,发展能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重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一个值得大家永远探讨的课题。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的我更加深切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计算饥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

2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应是强制性,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特别是计算机课中,如果对计算机一点也不感兴趣的话,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单调,要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乐意参与学习,课堂上必须有一个吸引力,这个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我们教师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时,先把计算机的一些零部件都拿到机房,什么是cpu,什么是内存,什么是光驱,全都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让学生在真实地看得见、摸得着的状态中学习硬件知识,身临其境,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结合课程,充分准备素材,激起学习的好奇心

在计算机基础课上,讲解w0rd文字处理部分时,事先充分准备,精心制作了一份彩色版面的学校沧海之声》报纸,无论是鲜艳的花边,还是明丽的图片,甚至艺术字、分栏、文字底纹,小巧的表格,都引起学生的一片赞叹。原来不起眼的word不仅仅只能打字,还能排版出如此好看的报纸版面,这就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些都是怎么做到的呢?毫无疑问,接下来知识的讲解就会变得非常顺利,教学过程在学生求之不得的渴望眼神中如期完成。

2.3提出问题,让学生来亲自解决问题,利用兴趣找到成功的感觉

课堂上讲解完基础的理论知识后,马上向学生抛出问题。因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设置一些令学生迷惑不解、好奇关切的悬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心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备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计算机上独立操作完成任务后,那种成功的感觉会让学生记忆深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4理论联系实际,让兴趣转化为技能

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活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起到触类旁通,引人人胜的效果。例如:讲解网络部分知识时,问问学生平时在家上不上网,上网时浏览哪些网页,用什么下载工具进行下载,此时此刻,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上网用过的软件,遇到的问题说出来,使学生感觉到上课学的知识就是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感到陌生,从而对网络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我们甚至可以利用教学知识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教学知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虽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近,但由于他的年龄小,也很难理解。在教学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从主观上体验到了学习是一种乐趣,使他们能主动去学习,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去活动,愉快地成长。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5

对于现在的初中生而言,早在他们进入初中之前,大多数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使用算是一知半解。多数学生对计算机还是相当感兴趣的,这就在根本上促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而初中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理进行兴趣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幻灯片的制作时,就可以事先将自己制作的精美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幻灯片的内容选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是当红明星、时下热点等,只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即可。通过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引发学生对幻灯片制作的兴趣,最终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幻灯片的操作、探究。巧借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实现兴趣教学是兴趣教学最基础的做法,充分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调解整个计算机课堂学习的和谐氛围,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赢。

2.通过电脑游戏实现兴趣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爱玩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游戏能够锻炼人们的思维,增强人们的情感认识,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巧妙地运用电脑游戏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实效性。通常计算机知识讲解起来学生会提不起兴趣,然而在课堂中穿插小游戏,让每位学生进行体验尝试后,再进行讲解,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方法融入其中,学生的兴趣盎然。例如有些学生语数外成绩不怎么样,而计算机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因为他喜欢动手操作,教师通过鼓励,这些学生在其他课上的表现更积极,学习也会更用功。适当地运用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3.利用活动比赛的方式实现兴趣教学

虽然计算机课程比较新颖,但是长时间的重复操作会给学生带来厌倦感和乏味,所以教师应该迎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深思熟虑,举办一些以计算机知识为主题的活动和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交流合作、动手操作、探究思考等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Word相关知识前先通知学生学习结束后将举办Word操作比赛,学生自由组合,获胜的小组将颁发奖状,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较浓厚,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渐传递开来,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如在教学演示文稿相关知识的时候,希望学生提高对幻灯片学习的兴趣,可以组织小活动,布置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幻灯片制作,最后由全体师生共同选出做得最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一个过程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兴趣,是一件多全其美的事情。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6

近些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应聘者的计算机水平,因此,计算机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师逐渐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来带动计算机教育和学习。下面就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优势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进而开展自主探索和学习。运用兴趣教学法可以和谐计算机课堂的氛围,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避免学生因为不喜欢老师而抵触上课和听讲,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于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感兴趣,进而学生会因为喜欢课程知识而喜欢老师。在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下,能够更好、更快的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水平。此外,运用兴趣教学法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学科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兴趣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机,激发学生潜能,锻炼学生思维,同时更全面和深刻的掌握计算机技术。

二、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策略

(一)增强计算机知识与生活的关联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在各家各户中得到了普及。因此,初中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增强计算机知识与生活的关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和配合,共同引导和监督学生在家中使用计算机,促使学生在家中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练习,进而对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操作。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问题,教会学生运用计算机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比如,可以教授学生运用Excel表格来帮助父母和自己记录和整理生活费用、学习计划、出游计划等,通过Excel中的自动求和等技巧来进行准确计算,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魅力,并且鼓励学生将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恰当运用小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初中生虽然在生理、智力方面逐渐成熟,但仍然保存爱玩、好奇、爱动的天性。想要增加初中计算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恰当运用小游戏。合理利用游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还能够增强初中学生的情感认识。运用电脑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小游戏,并且将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方法融入到游戏中,在学生玩游戏的同时掌握计算机技能和知识,一旦学生取得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31-01

一、趣味教学的内涵

趣味教育最早由梁启超在国内提出,他所信仰的趣味主义体现了一种“无所为而为”的境界,揭露了趣味教育的本质所在。趣味教育强调寓教于乐、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它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情感能力,它提倡学习的乐趣,想方设法地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这种最佳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实现的途径依靠教师丰富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在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现在的教学模式大多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满堂灌,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往往通过文字概念、金额数字的简单堆砌,课堂上教师一人扮演着独角戏,而学生则兴趣索然,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无法很好的呈现。会计学科无论从其理论性、专业性还是严谨性来说,给人的感觉都是严谨又死板的,当你任意翻开一本会计类教材时,你都很难看到优美的语言和有趣的图画,取而代之的只有生硬的会计准则条例和各式数据表格,正因为此学生在课程中找不到兴趣点,学习起来就缺乏源动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是传统教学的颠覆,它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运用创新的信息化手段,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寓教于乐,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探索新知。趣味教学法下,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构建,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三、趣味教学在会计课程中的运用实践

1.以贴近生活的情境作为案例素材

陶行知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当教师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时,学生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共鸣,越是他们熟悉的、了解的,他们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用生活中鲜活的场景去唤醒书本中晦涩枯燥的专有名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的兴趣,更能够让学生通过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养成从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会计要素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其含义,不妨以学生自身情况为例子:让学生自己罗列自己的财产物资、有无外债情况、父母给的零花钱数额、勤工俭学赚的钱、有可能的日常开销和私有存款,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类。自己的财产物资就是自己的资产,外债就是负债,父母给的零花钱就是所有者权益,勤工俭学赚的钱是收入,日常开销是费用,若有结余则是利润。从学生能够掌握的信息出发,在他们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同时渗透要学习的新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知不觉中去领会会计六要素的含义。再比如在学习会计科目时,学生很容易混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这三个会计科目,这时同样以学生自身来举例子,学生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拿到了学校发的奖学金,这是他的“主营业务收入”;如果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经营了一家网店,并且有了业务收入,那么这些进账就是“其他业务收入”;如果学生恰好在回家的路上捡到10元钱,这就是“营业外收入”,意外所得,具有偶然性。在教学内容中运用既能够便于学生理解,又能够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认同中掌握知识。

2.组织趣味活动作为教学策略

我们常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在灌输学生知识,这种方式往往不受学生欢迎,我们可以尝试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只作为辅导者和监督者,教师在组织趣味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案。例如在讲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首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的若干组,称作原始组。每一组学习一种折旧方法,教师向每组提供对应知识的讲义和教学资源以供小组学习,学生在原始组共同学习之后,成为“专家”,之后离开原始组,再与其他三组的“专家”共同组成学习组,学习组的每一位“专家”将自己所掌握的一种折旧方法拿出来分享,教会其他学员,通过学习组的学习之后,每一位学员都成为“全才”即同时掌握了四种折旧方法,然后全部回归原始组,在原始组讨论过后,每一原始组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出一张海报,讲明四种折旧方法的分类及各自计算方法。最后小组之间进行学习讨论,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优化海报、展示成果。在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创设趣味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收获了学习成果。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

3.模拟工作场景作为评价手段

会计每月的操作流程基本一致,具有连续性和依托性,但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是分段讲授的,学生容易忽视企业在经营业务时的整体处理程序、理不清会计各岗位的分工职责。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ERP 沙盘来实现这些知识的整合,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工作的岗位分工和操作流程,同时通过参与模拟经营,体验角色扮演,在增加了学习乐趣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体验性,使学生感悟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熟悉企业管理流程,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还能感受市场竞争的残酷。通过模拟职场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掌握。

参考文献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8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认真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动力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中职类会计专业学生大多反映会计难学,会计教学枯燥,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不积极,很少进行思考和讨论,课堂气氛不活跃,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不能有效进行。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积极性,无法有效掌握知识,也就不能实现学习目标。分析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中职类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经过中考筛选,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类学校学习,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力一般,对学习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虽然不可一概而论,但大多数学生认为进了中职学校就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没有把学习职业技术放在心上。

二是传统会计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会计人员给人的一贯印象是严谨,一板一眼,谨小慎微,这是这个专业的特性。教师在讲课时延续了这种风格,习惯一章一节地讲,而学生则面无表情地听。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正常,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呢?很明显,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没有兴趣,表面上的认真听讲不能提高效率。

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在教学中,我总结了这样几点,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第一,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喜欢一门课,往往是从喜欢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开始的。教师拥有良好的个人魅力,学生就会服你、喜欢你和尊重你。教师的个人魅力不仅是有优雅的外表,更多的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关爱上。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生理上讲,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正趋于成熟,从心理上讲,他们正处于困惑期,对人生、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同时也存在很多疑惑,正是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的时期。老师不仅应传授知识、教授技术,还应从各方面向学生提供帮助。

第二,上好第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第一堂课开始。第一堂课是建立学生对本门课程初步印象的重要一步,上好了第一堂课,学生对会计课有初步了解并产生兴趣,学生就会愿意上好后面的课程。我在上第一堂课时,经常会使用一些榜样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我会举这样两个例子:一是学生都非常喜爱的知名运动品牌NIKE,它的创始人前任CEO菲尔・奈特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学习会计专业,担任过会计师。后来才开始创业,让NIKE这个品牌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二是本校毕业的某同学,他在进入企业时,最初是在生产岗位上工作,工作时间长、强度大,非常辛苦。企业的一个会计人员离职之后,领导得知该同学是会计专业毕业有会计资格证书,马上将他调到会计部门工作,而该同学也不负厚望,凭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自己认真工作的态度获得领导的赏识。这两个例子,一个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品牌创始人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仰慕之心,一个是身边同学的奋斗故事,更贴近实际。通过一系列榜样事例,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受到调动。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9

兴趣能够领导人们主动去探求知识,只有对此有了兴趣,才能有了接下来学习的动力。在中职学生会计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们对会计专业的兴趣,要知道,能不能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教师起了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的去探索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兴趣

在中职学生会计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对会计并不感兴趣。有的人是本身对会计兴趣就不高,有的人却是对会计专业有畏惧心理,认为自己并不能学好它。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会计专业产生兴趣。

教师是学习知识道路上的领路人,学生们大的行为举止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影响的。而且教师的精神风貌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学生们的兴趣。往常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注意搜集那些容易引起学生们兴趣的事例,并且这些事例要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将这些事例融入到会计教学中,例如:在学习流动资产时,可以适当引入现在人们感兴趣的股票与基金等。

在会计专业学习理论知识时,总会让人觉得厌烦,很难一直保持高度集中。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不能硬搬硬套,教师要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将理论知识穿插在一个个幽默的小故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据调查显示,学生们只有在他们认为有趣的方面,才会对学习产生“冲动”,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升高。因此,建立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了一个科学的课程规划,学生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将较难的知识与比较容易的知识穿插着教学,深浅得当,让学生们既不会因为理论知识过难而产生畏惧心理,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不用心去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例如借贷法等一些知识,教师应该耐心解答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印象也会加深,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来增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教习权责发生制这个会计原则时,教师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现在社会的需求,让学生用这种原则计算一下在各个月内应该对费用的需求,并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之后学习的选择中,继续用新学的原则进行计算,并且能够区分这几种原则。每个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会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并且对这几种原则的印象也会变深。如果再次遇到这类问题,学生们也都能自己解决。这样子做的效果明显比教师一遍一遍的强调要印象深的多,也可以建立学生们的自信心。在中职学生会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他们存在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学生问出了问题,说明他们是有在认真学习,有在独立思考的。

二、营建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们学习之路上的领路人,只有教师与学生们的关系融洽,学生们对学习才会更加感兴趣。这样子,课堂上的氛围才会更适合学生学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们消除因为学习而产生的焦虑,使学习状态能够达到最佳。

教师也要适当的鼓励学生,在学生取得进步时,不要吝啬夸赞。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非常伟大的,所以,有时候,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夸奖会让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增长,会对接下来的W习增加兴趣,敢于接受接下来对学习的挑战。

在进行中职学生会计教学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意志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宣传作为一名会计所必备的品质。有些人可能认为学习会计这个专业并没有什么用,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们讲解这个专业的重要性,转变学生们的思想,并且让学生们逐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进行课外教学

在学生学完会计理论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有关所学知识的小竞赛。或者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会计的模拟比赛,让学生们也能了解其他人的水平。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会计模拟实习,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环境有个大致的了解。教师要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能够做到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借贷法”时,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动手实践。比如“采购员预借费用4000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做这件事情。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的了解更深,也能让学生从中得到乐趣。

在中职学生会计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往期已经工作的学生们回来给现任学生们讲讲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经验,让学生能够摆正自身的态度。并且唤起学生们对学习会计的兴趣,激发学生们的热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生会计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教师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解决。并且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也让他们的基础知识学的更为扎实。

参考文献:

[1]李亚锋,浅谈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5.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10

二、影响情境兴趣的因素

研究发现影响情境兴趣的因素主要有来自文本的因素、任务的因素和先前的知识经验,因此研究者也把情境兴趣划分为基于文本的兴趣、基于任务的兴趣和基于知识的兴趣。

1.基于文本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文本的兴趣是指对要学习的文本的某些方面引起了兴趣。基于文本的兴趣取决于文本的特征,如文本信息的意外性、人物身份、文本的结构如连贯性与完美性、文本的具体性、生动性、悬念性、富有想象性、容易理解性等都是构成基于文本兴趣的重要特征。影响文本兴趣的主要因素为:(1)诱人性。诱人性是指那些能引起读者浓厚兴趣但并不一定是对主题最重要的文本部分。这些文本通常包含故事主题的信息但容易记住,因为它们是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或敏感性的话题,例如死亡或浪漫情节。最初的研究发现,文本的诱人性细节会影响对文本主题的记忆与回忆水平,但后来的研究也发现,文本的诱人性细节对于文本主题理解的影响会因为文本的不同、个体运用认知策略的不同而不同。(2)生动性。生动性是指具有突出特征的文本,这些文本是能够引起读者的悬念、使人感到惊奇或具有吸引力的文本。研究发现人物的身份影响悬念,悬念影响对故事的喜欢性,悬念与奇异性是一个方面,而兴趣与喜欢是另一个方面。文本的生动性是多层面的,包括了富有想象性、具体性、未知性以及悬念等。这些方面都有助于提高读者对文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并且个体对具有这些特征的文本进行回忆时,成绩会更好。(3)连贯性。连贯性主要是指文本信息及其组织结构的完善性。如果文本的各部分组织得较好,不需要读者去进行大量的内容推断,那么这个文本的连贯性就高。连贯的文本比不连贯的文本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因为连贯的文本容易建构与主题相关的命题表征,连贯文本的信息也容易编码和提取,与相关的信息容易整合。连贯性与容易理解性能够解释兴趣对阅读理解水平影响的大多数变异。

2.基于任务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任务的兴趣是指通过编码指令如改变读者的目标和改变文本操作从而去影响学习者的兴趣。人们通常把通过改变学习者目标或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者兴趣的方法称为任务编码的操作;通过对指定的部分加以强调,或者使整篇文本更加紧凑,从而提高学习者兴趣的方法被称为改变文本的操作方法。(1)任务编码的操作。一些研究发现,如果让读者从不同的观点出发阅读同样的文本,读者都会把与自己观点相关的文本内容评价为有兴趣的,与自己的观点无关的文本内容被评价为无兴趣的。这说明信息的相关性是影响兴趣知觉的重要因素。研究提出,个体如果知觉到任务的控制性、自主性,对于活动任务的内在兴趣就会提高。研究也发现,学习令人厌烦的内容时,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内部生成一些策略来增加兴趣,如与自己比赛、变化操作任务的程序、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增加操作的巧妙性等。研究提出情境兴趣具有吸引与维持的作用,主动地变换操作活动方式能够增强兴趣的吸引性与维持性作用。这都说明情境兴趣可以通过内部与外部的方式予以控制,改变从事任务的方式、提供具体的认知目标、给出坚持活动任务的理由都能够影响选择性注意,增强发现任务的兴趣,从而增强情境兴趣。(2)改变文本的操作。所谓通过改变文本的操作提高兴趣是通过使文本更容易被读者理解而实现的。关于改变文本操作的研究表明,改变文本可能会提高读者的兴趣以及有助于他们对文本的回忆。但是另一方面,文本的改变也可能会干扰学习者对文本主题思想的学习,因为读者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于阅读那些不重要但很有趣的诱惑性细节上。此外,文本的改变可能也会改变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3.基于知识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知识的兴趣主要是指先前的知识经验对兴趣的影响。知识经验对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都有影响,但对个人兴趣的影响更大。研究发现背景知识与主题熟悉性对于兴趣都会产生影响,读者对于难以理解的文本总是不感兴趣的,缺乏相应的背景信息是影响兴趣的一个显著的变量。研究认为知识经验与情境兴趣是呈倒“U”型的关系,对于学习者而言,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引发其兴趣,只有适度的相关背景知识才会引起学习者比较高的兴趣。知识图式理论(knowledgeschema theory)提出了与倒“U”型相似的观点,认为对于学习者而言,如果与文本相关的知识经验过高或过低都不会对兴趣产生影响,只有适度的相关背景知识经验才有助于提高兴趣水平。因此,当读者拥有适当的相关的先前知识时,会增加对于文本的兴趣,包括情境兴趣。综上所述,文本信息的意外性、人物身份性、文本的结构连贯性与完美性、文本的具体性、生动性、悬念性、富有想象性、容易理解性,尤其是改变个体的认知目标和活动的操作方式会极大地影响情境兴趣。如同样的学习材料,如果改变呈现的方式,就会调动个体的情境兴趣,设置一个新的认知目标也就可能增强个体的情境兴趣等。这些研究结论的教学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有些因素虽然与情境兴趣高度关联,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增强作用,反而会有干扰作用。比如文本的诱人性、意外性等特征,操作这些特征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情境兴趣,但这些特征引发的情境兴趣对于学习效果却有减弱的作用。因为这些特征会分散对主题的注意,或者干扰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或者唤醒不适当的知识图式。在课堂中引发学生的情境兴趣时,操作哪些特征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否则会出现学生的情境兴趣很高、学习效果却不好的情况,课堂情境兴趣的激发就失去了意义。

三、运用情境兴趣规律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研究者认为在网络界面设计中,运用情境兴趣的规律可以提高读者的信息搜索效果。同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运用情境兴趣的规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境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结合上述情境兴趣的规律,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模板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模板应该选择一个背景简单、色彩柔和明亮、能够引发学生愉悦心境的模板。模板设计不宜过于复杂,不能负载额外的信息,尤其是模板设计中的背景不能够有动画画面,要避免与文本内容无关的诱人性、意外性等特征,否则会把学生的情境兴趣引向这些方面。这些信息与文本主题无关,尽管可以引起学生的情境兴趣,但如前所述这些特征会分散学生对主题的注意,或者干扰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或者唤醒不适当的知识图式,对文本的主题学习与理解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多媒体课件做得很花哨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好像很浓,但实际上只是在看热闹,学生完全陷入课件的视听觉刺激忘记了学习的主题,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受到影响使本原的知识传递功能受损。”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经常会看到有些课件的模板背景信息过多,设计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吸引人的意外的特征,这样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或者把学习的情境兴趣调动到与主题无关的信息上去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肯定是不好的。

2.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文本结构设计

如前所述,文本的连贯性是影响情境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连贯的文本容易建构与主题相关的命题表征,连贯文本的信息也容易被编码和提取,与相关的信息容易整合,因此,连贯的文本比不连贯的文本容易引起读者的情境兴趣。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文本的连贯性,提炼出主要的、核心的信息,又要重视文本的组织结构,使得文本结构清晰、连贯与完整。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经常是结构零乱庞杂、条理不清,有些教师将多种信息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缺少对教学目标和学习主线的体现。正如研究者指出的:“许多课件在进行内容加工时对内容结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利用课件制作工具对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呈现和传递,具体来说就是各部分信息之间的承接、并列、概括、分解等层次关系以及由此组成的框架脉络没有在课件中得到充分展示。”这就限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越性,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境兴趣不利。文本的连贯性不仅要重视意义的连贯性,也要重视语境的连贯性,正如语境理论所指出的那样,“语篇连贯起码要满足‘语义关联性、主题关联性、语境关联性’等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文本结构要充分体现文本的连贯性,只有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得文本结构清晰简洁,同时有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情境兴趣与注意力。

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文本内容设计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通过声音、动画、图像、影视、文本等媒体形式,完成教学内容的呈现,实现师生之间、师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会话。操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文本内容的具体性、生动性、悬念性、富有想象性、容易理解性等特征,对于抓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境兴趣非常重要,会使得教学情境与师生达到交融,构建一个学习实践场域。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如何呈现学习内容及其情境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难点。“一个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的画面并不是越多、越复杂越好,重要的是如何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情感特征以学为主的内容。”在多媒体文本与声音图像中,哪些信息需要呈现、哪些信息不需要呈现要留给学生一些悬念,以便引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需要认真和仔细地加以考虑。此外,呈现的信息内容在语言表述上也要简洁明了,哪些信息需要概括、哪些信息需要具体、在适当的时候如何提供生动的例子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要避免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全部用课件呈现出来,教师在上课时只是读课件,这样就不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了。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如果这样做,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调动学生课堂的情境兴趣了。多媒体文本的内容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文本内容的具体性、生动性,最能够体现教学直观,这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文本内容设计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与方法,直观而生动地呈现文本内容,演示某种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引起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境兴趣,这也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4.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文本呈现方式设计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11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通过计算机,我们能迅速地搜集到医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探究未知事物。所以,卫校中职学校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知识并熟练操作计算机。如何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呢--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生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熟练操作典型机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然而,中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大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还在起步阶段,加之不重视及厌学情绪,另外还有个别学生自尊心、逆反心理、自卑感等消极心理较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只有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因素,才能将其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培养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中职生的特殊性,结合我从教多年的经验,以检验专业学生为例,浅谈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种方法:

1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来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兴趣。

在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工作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常用流行应用,让学生学习及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的实例离学生都很近,比如,每逢节假日,学生们在网络上互相问候;QQ上共享布置的作业;申请电子邮件,通过发邮件交作业等具体应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学习。

2 利用成功者效应,树立典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领域当中,成功人士很多,可通过讲这类名人的发展史及该领域的成就来激励学生,同时,还可以让本校毕业的成功的学生返回学校与在校学生沟通交流,从而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 采用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1 演示成果法 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高新科研成果来创建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精讲多练法 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善,传统的填鸭式不良教学方式正逐渐被摒弃,相对枯燥的计算机课更是如此。实际上,大部分理论知识学生都能明白,教师在课程教授中重点部分点拨一下方可,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并解决问题。如此便可更加全面的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控制理论课程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与机会留给学生,动手摸索操作,实践出真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枯燥,还易接受,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

3.3 提问设悬法 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新鲜事物大多能引发其兴趣。若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相关悬念,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这样,便会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后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上EXCEL的函数知识课程时,由老师先导入一个班学生中期考试的各科成绩,然后快速地操作,导出该班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此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老师用了什么方法,能计算地这么快?而学生为了获得答案,就会带着目的及兴趣来听课,事半功倍。

4理论结合实践,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选择丰富、易操作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4.1 上机比速度比质量竞赛法 举办相关竞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其对学习的态度,在愉快的气氛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又加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例如:举办文字录入竞赛,目的是提高文字录入速度,强化基本技能;举办电子板报设计比赛,目的是进一步熟练Word综合排版操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举行幻灯片设计竞赛,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通过以上竞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内趋力。

4.2 上机评估法 及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目标考核,也是刺激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方法。在上机教学中,拟出合理的目标,并对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适当指导。学生达成目标后,教师及时检查,成绩突出的学生可允许其加入微机兴趣小组,或者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既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又给予了一定压力,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4.3 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分组设计教学方法,控制提问的深浅和试题的难易,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展示自己的机会。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开发并培养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4.4利用网上资源学习 互联网能提供友好、直观、形象的互动式学习氛围,图文声像并茂,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教师、学生或其他参与者均可在网上进行双方或多方的实时交互,追踪探讨他们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计算机学科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寓教于乐,把知识和趣味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做为计算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有趣的会计知识篇12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64-01

一、创设乐学环境,培养求知情感

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进去,而是在老师所创造的学习环境中,由学生吸收进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学生拥有最终的否决权,即如果学生对学习反感,执意不学,教师无论如何也灌不进去。因此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乐学的情景,使他们能够从中得到满意的情感,并通过这种情感的长期熏陶与感化,逐步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教师每上一节课,要使学生好象过年一样欢乐,学生盼望着下一节课的来临,期待着并为之准备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种教学方式的设计,都要不断地播发兴趣的火种。

介绍会计的发展史,引起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1、设置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贵为质疑。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疑问,巧妙运用设疑技巧,故意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快乐。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例如我在讲授《会计凭证》一章时首先设置如下疑问:(1)假如我们到商场购买了一台彩电,商场会给一张什么样的单据给我们?(2)我们怎样知道商场开的单据对不对?(3)商场开的单据有什么用,是随手把它扔掉吗?这些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思考、讨论,最后通过教师的归纳讲解,学生懂得:我们到商场购买彩电,商场会开一张购货发票给我们。这是一张原始凭证,我们收到后要认真地看一看上面记载的内容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盖章,数字是否清楚、正确,数量、单价、金额有无正确,大写小写金额是否一致。这张原始凭证能证明这台彩电的所有权已是我们的了,同时如果这台彩电如果有什么质量问题,我们可以凭这张发票到商场换货或退货,所以不能随便扔掉。教师处处设疑、激疑、释疑,使学生原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的一些零碎,片面的会计问题上升为对会计知识的系统、全面的认识,在学习中就会全面领会教材,在思考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当然,设置的疑问既要巧妙,又不至于高深难以回答,否则,学生的兴趣会大打折扣,影响了教学效果。

2、利用动手机会,增加学习兴趣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职业中专生的心理特点,在会计教学中多利用学生动手的机会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形成愉快的学习情景,增强求知欲。例如:在讲凭证的填制和帐簿的登记时,要求每位同学事先要准备好各种凭证和各种帐簿,然后例举工业企业从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全过程的经济业务,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动手做一整套凭证和帐簿,并且看谁做得准确美观并评出等次给予奖励。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一整套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并把它带回家中与家长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由于教学直观且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同时以练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学中求乐。因此他们做而不厌,学习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二、创设活泼气氛,保持学生兴趣

会计教学方式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各种方式因时制宜,交替使用,趣味横生,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难以抵御的教学魅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在研究、讨论、质疑、问难的环境中,学生感到课堂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求知享受。例如:在讲授物资采购的核算时,本人并不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按照工厂物资的采购程序,设置岗位角色,让同学们自己完成整个采购过程所需要办理的会计核算手续,从中发现问题。

三、分层教学,体验成功乐趣

在职业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作为一种能够体现这“两全一中心”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逐渐被许多学校所采用。由于职业教育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职校的招生几乎是全部接受愿意报考的学生,学生个体差异梯度较之以前更加明显,加上职校班级的组建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不分层次的混合班,造成职校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职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困生听不懂,好学生吃不饱,所有学生都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心里学研究表明: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兴趣带动成功,成功激发兴趣。实践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逐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也是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

四、结合当地企业情况,讲解会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中专会计课教学的特点是对理论知识要求较低,而偏重于应用,要求职业中专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的实践综合运用。职业中专生毕业后大部分就业于当地企业,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能学以至用,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在学校能学到实用型会计知识,将来一毕业就能胜任当地的会计工作。而我们职业中专的会计教课书讲的是基本、普通的会计知识,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多了解当地企业情况,在讲课过程中补充适合当地企业情况的会计知识。通过讲解书本上的知识以及根据这些基本原理补充的实用型会计知识,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基础会计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成本计算》时本人结合当地鞋厂、服装厂的会计核算,讲解企业从购买材料——进行生产——销售产品——利润的核算以及成本的计算。由于学生们对当地的鞋厂、服装厂的情况非常熟悉,所以他们上课时特别认真,特别感兴趣,对会计知识的接受也就特别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