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经济形式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1 08:43:14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1

引言:在以往宏观调控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目标较为单一,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也相对单一。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下,经济政策的问题也相对较为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目标的逐渐增多,将市场调控手段看作是经济政策的发展目标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经济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形式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无法达到当前经济形式的预期发展目标,有时甚至会使得经济形式问题变得尤为复杂。因此,在当前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经济政策应该紧紧围绕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特点

(一)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从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的显著的提升,科学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快,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也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的市场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加深,经济收益也不断的增长。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我国的经济收入水平逐渐下降,使得当前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因为全球的红利和制度红利逐渐减少,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潜力不断下降。

(二)通货膨胀现象的存在,使得短期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现象、商品限购、消费的跨期替代效应等对消费总需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短时期内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关措施,那么以房产为例,会使得经济形式发展逐渐减弱,商品投资的增长速度也相对较缓慢。同时,商品物价水平的涨幅逐渐回落,使得通货膨胀现象更加严重;进出口额和数量的压力也在明显增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不断减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限制了我国消费水平的增长。

(三)运用传统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效果不明显。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来看,运用传统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形式的发展情况,甚至会使得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和推动作用逐渐下降,不能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同时,如果继续以加大投资为主要的经济政策会使得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变得更加恶化,严重影响着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稳定增长;经济增长中的就业弹性也会不断的下降,影响着原来就业政策的实现,使其不能很好的发挥政策调控的效果。

二、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目前发展中,原来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形式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政府为了迎合当前经济形式发展环境,积极的完善财政政策来过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有效的抑制了我国长期存在的通货膨胀现象,缩短了我国对经济形势的稳定时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实施相关财政政策,避免出现债务风险问题。面对这样的现象,我国要实施加大供给和扩大需求并存的经济政策,在扩大市场需求的同时,改善我国出现的供给问题,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财政支出。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规划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采取相关的贴息政策,引导民间进行投资,促进我国投资水平的提高;增加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提高经济政策的调控效果。

(二)稳健的实施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的增长。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不仅可以支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同时还可以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以及金融风险的问题,促进我国货币信贷发展水平的不断增长。因此,要加快调整我国的信贷结构,增加相关短期流动资金的贷款,合理的控制长期资金的信贷,有效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和农业等方面的信贷难的问题,提高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科学合理的调整我国的信贷结构。

(三)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我国市场化进程。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要积极的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市场化进程。首先,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和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由于我国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核心技术也较少,在政策的扶持方面也不合理,同时减免设备进出口的税收,使得我国设备的竞争力较为低下。所以,要合理的运用调控手段,完善相关的各种经济政策,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形式的稳步增长。其次,加快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改造传统企业的发展技术,提高我国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高新产业的扶持力度,带动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最后,加快我国的市场化进程。根据市场经济形式的发展需求,改革融资体制,有效解决当前经济形式下的发展问题。

结论: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式的发展情况仍是不容乐观,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等问题突出,依然需要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来稳定经济形式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稳健的实施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的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我国市场化进程;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完善经济政策,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克亮.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J].理论学习 ,2012,10:10-17.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2

绿色经济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当前,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危机形势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赋予了绿色经济新的内涵与使命。中国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转型期同时在多重危机下也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契机。十年前,我曾结合云南的工作实践,就绿色经济问题撰文发表过一些意见。今天,在新形势下重新回顾当年的一些思考重新认识和理解绿色经济,特别对于实现中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尽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绿色经济的演变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 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来的。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绿色经济将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与环境友好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传统意义的绿色经济,通常狭义地指环保产业,主要包括在污染控制、污染治理与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并将这种意识体现到经济危机重建的相关经济政策中;通过绿色投资等推动世界产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的绿色化”,创造新的绿色工作机会,从而复苏和升级世界经济。该倡议所秉承的宗旨和理念是: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在此目标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或环境基础设施,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商业(如有机农业)、废物及化学品管理、绿色城市、建筑与交通等六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所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实际上世界上一些国家也在借助经济刺激计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并且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目标。美国、韩国、日本、德国、丹麦、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将环境方面的投资作为经济刺激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看,绿色经济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目前全球能源、粮食和金融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具有倡议的政治性,时机的恰当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并已经开始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新的趋势和潮流。 2.绿色经济的内涵 从绿色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当前绿色经济的使命看.绿色经济是发展模式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学概念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经济发展形态。它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形态,不仅是一些特定产业的集合、经济活动与结构的评价标准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是对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绿色化,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因此.我们可以把绿色经济的内涵理解为:绿色经济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3.绿色经济的基本特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4―0016―0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面临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以及深化改革的需要,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新时期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深入参与世界分工合作、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在长期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一种动态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一种经济发展体系。在特定时点上选择的开放模式,不仅受到当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对一个地区开放经济的运行效率与发展趋势存在重大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对外部经济发展条件认识的加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被纳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新的时期,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不仅取决于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否成功转型,还取决于内陆地区能否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对于内陆地区来说,只有继续扩大开放,构建新的开放模式,才能有效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融入国际市场体系。因此,内陆地区应以融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为扩大开放、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创造条件,形成内陆地区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所谓内陆是相对于沿海和沿边城市而言,身居大陆腹地,不沿边、不靠海,远离海岸线和边境线的地区。在我国,内陆地区主要包含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贵州省共13个省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内陆地区的发展模式也大相径庭。但从总体来看,内陆地区开放是以国家启动、市场导向、东西联动协调发展为特征的一种双赢或多赢的新型开放模式。与沿海地区通过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发展经济不同,内陆地区主要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拓展与其他各省市甚至亚欧国家的合作空间,从而带动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论是重庆市的内陆保税港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立,还是近期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区域性规划出台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都是由国家层面主导全力推进,是全方位开放战略的具体体现。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应强调区域内部发展的均衡协调以及各省市之间的协同合作,积极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寻求发展机遇,共同促进开放水平的提升。

一、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亟待突破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观

纵观国内的对外开放形势,其支撑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发展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带来的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降低趋势。尤其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加之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更加凸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尽管内陆地区目前在土地和劳动力的丰裕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并且内陆地区的需求空间和潜力较大,因此,可利用自然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作为扩大开放的条件,但这种观点仍然是静态的存量上的单一要素资源禀赋观。根据沿海地区的开放经验来看,其过分依赖价格优势和有形要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观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较之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扩大开放过程中,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显不足,经济高速发展致使资源环境压力凸显。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其治理难度将更大、治理成本将更高。在国内资源能源供给偏紧的状况下,资源和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强。因此,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将无从谈起。

(二)传统产业转移承接模式不利于内陆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在内陆地区扩大开放过程中,除了一些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小的新兴产业,内陆地区的其他产业形态大多依旧需要与沿海、沿边地区对接,在与周边地区的区域性、次区域性合作基础上,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当前内陆地区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虽然一方面为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承接国际和国内的产业转移进而打入国际市场带来了机遇,但另一方面,内陆地区承接的主要是产业链的低端生产环节,这容易导致内陆地区被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不利于内陆地区的扩大开放与可持续发展,与沿海、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应以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中心,以此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产业与产业间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可在动态均衡过程中不断提高产业水平。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路径之一是产业在空间上的梯度转移,即国际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相对过剩或淘汰的产业转向内陆地区。但是这种产业梯度转移必须结合被转移地区自身的特点,否则将不利于被转移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会导致承接失败。目前,我国内陆地区的产业层次低、技术研发能力弱、高端人才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加选择地承接落后和淘汰产业,并不利于内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甚至会影响内陆地区经济的真正崛起,强化了内陆地区产业结构的落后状态。内陆地区扩大开放面临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相矛盾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过度依赖政策支持,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为一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其发展和特征受到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比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这不仅体现在市场的发展方面,更体现在政府的职能定位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内陆地区地方政府大多不愿下放权力,容易出现政企不分等问题,阻碍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不利于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内陆地区主要依托优惠政策,作为支撑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手段。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启动并激发了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体制机制及政绩考核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也导致内陆地区间恶性竞争严重、有的地方政府不计成本招商引资、过分关注外资数量而忽视外资质量等现象,并形成了片面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对外开放模式。而过度依赖政策支持不仅导致国民利益和社会总福利的损失,而且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产生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使内资在价值链分工中出现低端锁定倾向。这种完全依靠优惠政策形成的对外开放比较优势,是建立在资源要素价格扭曲等基础之上的虚假开放优势,与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存在偏离,不仅带来资源的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不利于正常市场秩序的形成,并给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信息和认识扭曲,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从本质上讲,特殊政策是一种体制外的变革,是现有正式制度的一种“突破”或“变异”,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行政行为。但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有统一、公平、自由且法制完备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企业和居民为主体,促进制度的自发变迁。因此,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客观要求已与传统的过度依赖政策支持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产生了矛盾。

二、促进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对策

开放模式的创新要从实际出发。由于沿海、内陆和沿边三类区域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差异巨大,因此,三者可选的开放模式也会有很大差别,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开放模式的创新。从内陆地区扩大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总体要求是:缓解和消除资源环境的制约,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内陆地区不断用新的理论维度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内陆地区开放模式。

(一)建立和完善内陆自由贸易区,促进内陆地区新型开放经济的形成

在内陆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有效拉近内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促进内陆地区新型开放经济的形成。面对扩大开放的新形势,内陆地区应积极利用部级新区在体制、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势,推动对外开放体制的创新与突破。目前,已有很多国家在交通便利的机场辐射区、铁路带、公路带和沿江、沿河地带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区(如巴西的马瑙斯国际自由贸易区),并在调整内陆地区与沿海、沿边地区在政策运用不对等和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等方面效果明显。最重要的是,以内陆自由贸易区为平台,通过开放度极高的贸易、关税、金融等政策,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资金、人才等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并以此为突破口,形成动态、多元的地区禀赋,突破传统的单纯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扩大开放的困局,打造我国内陆地区新的对外开放高地。

第一步,通过推进内陆保税区建设,尽快提高内陆地区的出口水平。首先,应强化内陆保税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用足、用好、用活保税区加工贸易政策。如,通过开展“委内加工”,推动内陆保税区内代工企业承接区外品牌商的生产订单;试点“区中园”建设,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等在内陆保税区内开展一般贸易和保税贸易,促进特殊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针对内陆保税区加工产品内销较多、零部件本地配套等特点,试行选择性征税等新型征税形式;建立产品核心料件的集散分拨中心,带动内陆保税区内产业集群协作、配套程度的提升。其次,积极拓展内陆保税区内保税贸易、服务贸易、自由贸易的服务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讯技术,推动保税区内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力发展对物流距离不敏感的大数据、软件外包、跨境电子商务、保税维修测试等新型业态。同时,通过开展进口商品保税展销,改变高档品进口渠道窄、环节多的弊端,把大量出国旅游购物消费留在国内。目前,西安、重庆、成都、银川四市都已设立了综合保税区,并成为国家实施内陆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

第二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由内陆保税区建设向自由贸易区建设过渡。可在内陆地区已有保税区的基础上,一方面,开展国内转口贸易,发展区域出口;另一方面,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加强对外经济联系。通过国内、国际市场的共同扩展,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内陆地区出口规模的增长,从而逐步向自由贸易区过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陆地区扩大开放。同时,在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政府监管职能也应改变目前单纯的海关货物监管范畴,而应建立延伸至贸易、投资、金融、航运、税收等多领域的特殊监管体系。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于2013年8月正式获得批准,地处内陆地区的重庆市也正在积极申报自由贸易区,这将对内陆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需要加强跟踪调研和分析。

(二)结合内陆各地区的特点,创造“引进来”的新模式,在产业转移中形成沿海与内陆地区互联、互补的专业分工关系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1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经济结构开始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调整。在这种调整模式中,我国的实体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行全面的改革。

一、实体经济发展是培育我国新增长动力的关键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不断转型,因此,壮大我国实体经济成为了我国当前积极发展的重要策略。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改革过程中不难发现,我国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供给侧目标尚未完成的事实,其主要的表现在于我国的新增长动力和旧增长动力之间的接替表现上。在这种现状下,我国目前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而在新形势的冲击下,我国的新增长动力需要以实体经济作为基础,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虚拟经济占据了我国过多的发展资源,给需要以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的新增长动力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局限。而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供给测结构的改革是为了对我国新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和提升。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新增长动力的核心驱动必不可少。而作为新增长动力核心的实体经济,必然需要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二、新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方向

1.扩大制造业总体规模

作为我国的第二经济产业,我国的制造业在长期以来的发展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虽然经年来我国的第二产业平均每年的增值要高出发达国家百分之二十以上,但由于我国占据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人均第二产业增值上却仍然处于落后水平。虽然我国的人均第二产业增值较低,但从人均增值上看我国的第二产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新形势下的实际经济发展,我国还应该局域扩大制造业的总体规模,提升我国人均第二产业增值。

2.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制造业总体规模还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提高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成为了拓展我国制造业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因素。而在实际上,我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着实令人担忧。虽然在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产品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在整体的产品质量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危害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国内需求空间的释放。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必须要着重于提高我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只有通过质量的提升,才能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有利于释放我国国内的需求空间,为实现我国的新增长动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3.结合新科技技术发展

新形势下的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新科技技术的有效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科技技术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基于新科技技术产生的新的实体经济也为我国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新实体经济发展的分析,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的实体经济必须要充分融合新科技技术,只有紧随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三、新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

1.规范实体经济市场竞争

我国经济新常态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开始不断优化和升级。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成为了推动我国新增长动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因此,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来说,必须要严格规范我国的实体经济竞争市场。一方面,需要我国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对我国的制造业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标准、生态环境控制标准、劳动者保障制度等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制造业过降低成本而注重经济效益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的变化在于调整了我国企业内部的生产结构,同时也加大了我国企业的内驱力。而通过竞争市场的控制,也能够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这与我国新形势下企业经济发展理念相符合,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2.将动力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新形势我国对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的实体经济发展中,我国对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视。因此,如何鼓励企业积极创新成为了关键。鉴于这种状况,在新的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必须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高效、便捷在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尤其对企业的某些知识产权来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创新技术被他人剽窃的现象仍然严重。归根结底来说,是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的。而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我国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将会大大下降。因此,为了壮大新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

3.调整实体经济发展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从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变化。因此对我国目前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说,其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l展速度,而是如何做好实际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以往的实体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实体经济结构过于重视投资驱动,而忽视了创新驱动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实体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必须严格按照我国新形势下提出的各项标准和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只有充分增加我国实体经济的创新资源以及创新投入,我国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能力提升才能拥有一个强力的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新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说,首先必须要严格遵循新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构。只有充分明确我国新形势下的实体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模式调整进行有效的提升措施。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5

东亚:“雁形模式”不再

“菱形架构”凸显

这个自由贸易区的启动,虽然不可与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同日而语,但对于中国而言,在现行东亚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格局下,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现行东亚区域经济竞争合作的格局,可称为“菱形架构”。这个构架是对此前数十年间区域经济合作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雁形模式”的扬弃。我们知道,20世纪70年代直到“后冷战”前期,东亚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格局曾被经济界形象地描述为“雁行模式”。在那个模式中,日本“一大”在经济与技术上居于主宰地位,因而扮演着“领头雁”的角色,亚洲“四小”居于“第二梯队”,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处在“燕尾”地位,跟着“头雁”日本乃至“二梯队”东亚四小起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加上日本经济长期的走走停停,东亚“雁行模式”显然已经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格局。新格局由四方面力量的消长主宰:相对实力不断下降的日本经济;相对乃至绝对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经济;以一体化为纽带及小国“团伙化”而影响日增的东盟经济;经济硬实力加文化“软实力”均趋于强化的韩国经济。上世纪90年代结束之前东亚危机的发生,可视为这四方面力量消长加速的分界线。

上述四个方面力量的消长与角逐,可以简约地以“菱型架构”比喻之。“菱型”的四个角分由“两大”与“两小”构成。“两大”即中国、日本,“两小”即东盟与韩国。前者构成两个“大角”,后者构成两个“小角”。无论大角与小角,对应的经济实力大体相当。

具体来说,目前中国经济的名义规模(亦即名义GDP)已与日本不相上下。2008年日本GDP约合4.9万亿美元,中国大陆约合4.6万亿美元,而实际经济规模已经超越日本。同样地,东盟10国加总的名义经济规模,仅略大于韩国。2008年东盟十国名义GDP约合1.5万亿美元,韩国约合1万亿美元。市场规模上,中国大于日本,东盟十国也大于韩国。

相对于以往的“雁形模式”来看,“菱形架构”最不稳定。具体说来,在上述“菱形架构”中,中、日两大经济实体的竞争居于支配地位,“两大”竞争的一个交汇点便是“两小”。说的形象些,两个“大角”都在争取两个“小角”的合作。由此引出的格局,无疑是一种“2×2的博弈”模型。

在这个博弈框架中,对中日“两大”而言,哪一方能够争取到“小角”的更多支持与合作,便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就现行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流行模式而言,自由贸易区无疑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模式。恰是在这个意义上,中日“两大”在争取东盟、韩国“两小”中,都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贸区方式。这方面的第一步是由日本迈出的。2008年底,日本与东盟自贸区协议率先生效,此次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生效,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中国对日本试图主导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跟进。

中国-东盟自贸区

激发东亚经济一体化

在前述“菱形架构”下,中国紧跟日本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受到刺激的不仅包括日本,而且还包括韩国。前已论及,这个“菱形构架”下存在中日两个“大角”之间的“较劲”,如果说2008年末日本-东盟率先合作,略微改变了两个“大角”之间的竞争均势的话,那么此次中国的“跟进”,则恢复了原有均势。就这个意义而言,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日本的刺激当最大,对韩国的刺激也不小。由此当激发这两个经济实体的许多“想法”,由此可望激发区域经济合作新浪潮。

然而对日本而言,虽然可以自由贸易区方式争取两个“小角”的支持与合作,但比之中国来,此类自贸区的实质内容要差一筹,尤其是互利程度要差些。这里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巨大差异,说具体点即经济发展层次的巨大差异。日本与韩国经济属于“高收入经济体。2008年日本人均GDP高达3.9万美元,韩国也达1.9万美元。与东盟经济存在巨大差异,同年后者人均GDP仅为2600多美金,比中国还少。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6

“雁行模式”的提法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日本学者引用赤松要“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将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分工体系和经济发展过程也喻为一种“雁行形态”或“雁行模式”。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战后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依次把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后者又将其成熟的产业依次转移到东盟诸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80年代初,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参与东亚国际分工体系,勾勒出一幅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图景,在他们之间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

随着东亚区域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逐步建立,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深。纵观整个东亚地区,就地区对外贸易来看,东亚区域内相互出口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30.2%增加到90年代前期的38.3%,同期的相互进口由28.2%增加到34.5%。1994年,整个东亚地区内部相互贸易的比重已占全部贸易的43%。而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迅速波及到其他东亚国家(地区),也充分反映了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经济关系的紧密程度。

由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基于传统雁行分工体系之上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加之地缘上相近,文化传统上相亲,因此,二战以后,在东亚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的非制度性经济圈。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逐渐式微和弊端显露

客观地说,二战以后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雁行模式”的建立以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东亚经济圈的自发形成,的确带动和促进了东亚地区在战后的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在这个自发形成的经济圈中,日本已经成为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四小龙”已向中等发达经济体迈进,泰国、马来西亚等也步入了准新兴工业国之列。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传统的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大有式微之势,特别是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爆发以后,传统东亚“雁行模式”的一些弊端开始集中显露,目前东亚地区正处于一个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省与重新定位的关键时期。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逐渐式微

东亚经济的传统雁行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垂直型分工为主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传递体系,其建立与维持的前提是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但是,这个前提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已经持续10余年处于萧条和低迷的局面,至今无法自拔,其在经济赶超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效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深陷于“制度疲劳”之中,在当前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落伍了。日本经济的黯然衰落,使其在东亚传统雁行分工体系中的领头雁地位开始发生动摇。其次,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进行经济赶超。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浪潮的背景下,东亚其他各国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正在逐步摆脱逐级跟进的传统模式的障碍,开始跳跃式地进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日本与“四小龙”之间的分工层次差距日益缩小,同时,近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加之其初步形成的从基础技术到中间技术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未来也有望形成一个与日本并行的产业与经济板块。总之,由于领头雁的迷失方向,“群雁”的正在加速赶上,东亚传统“雁行模式”必然逐渐式微。

2.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弊端开始集中显现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弊端开始集中暴露与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东亚发展中各经济体在资本、技术市场上对于日本与美国的过度依赖。传统雁行模式下,东亚各个发展中经济体一方面依赖于区内外先进国家(主要是日本与美国)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其自身进行产业转移与传递,另一方面东亚洲各个发展中经济体(除中国大陆外)由于内部市场的相对狭小,又必然依赖于外部市场需求(主要是美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支撑,这种很强的依赖性是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本质与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在传统“雁行模式”中,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具有“进口对日依存,出口对美依存”的重要特征,随之也就带来了传统模式在运行中的脆弱性与波动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汇率波动与市场需求等原因,美国对于东亚产品的进口规模开始下降,这成为1997年东亚金融(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之一。另外,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减少了其从东亚地区的进口和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危机后的恢复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区域内部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经济体在对外出口上的竞争加剧。在传统垂直型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中,处于相同和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的国家如中国与东盟诸国之间,东亚四小龙以及四小龙与日本之间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性,这就带来了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压力与矛盾。以东盟与中国的竞争为例,由于双方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双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纺织、鞋类以及组装类电子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有加剧之势。本地区同一层次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上的雷同性和竞争性,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在未来的稳定增长是极其不利的,最终可能带来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局面。

(3)传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非制度性特征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二战以后,传统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组立和东亚经济圈的形成,是各国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考虑到地缘相近与文化相亲的优势,以投资与贸易相互循环的形式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性固然显示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制度性合作因素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进一步扩大。例如,日本由于经济萧条的影响,在农林产品上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中日贸易摩擦有加剧的趋势。2001年4月23日,日本农水省对中国大葱等3种农产品的进口实行200天紧急“设限”,6月8日,日方又宣布,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家禽及禽类产品。中方则针锋相对,对日本产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调3种进口商品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以上事例说明,由于传统东亚经济圈的非制度性特征,使得具有传统经济依存关系的东亚各个经济体之间继续保持较高的贸易壁垒,而且无法通过制度性的途径避免发生贸易摩擦或公正合理地及时解决贸易摩擦,这些弊端都严重阻碍了东亚地区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三、“后雁行模式”时期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如上所述,目前,东亚地区传统“雁行模式”逐渐式微,传统雁行分工体系的弊端开始暴露,那么,如何对当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的态势进行判断与定位呢,笔者认为,比较符合实际的提法应该是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正处于“后雁行模式”时期。

所谓“后雁行模式”时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目前东亚区域分工与经济发展本质上仍然是传统“雁行模式”的延缓,这是由当前东亚各国(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所决定的,特别是东亚的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所以传统“雁行模式”仍然会在相当大的范围,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东亚地区有继续存在的条件与基础,而且这在客观上也有助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目前东亚区域国际分工体系正逐步向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过渡。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特点是:在宏观上,日本,四小龙、东盟诸国与中国之间相互的水平分工关系正逐渐增强并最终会占据主导地位;在微观上则存在着以日本、四小龙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在东亚地区构建的网络化跨国生产体系,即通过企业内部国际分工,将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在本地区进行区位上的优化配置。相应地,建立在东亚地区未来的这种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国际分工体系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与雁行模式相对,更是可以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各国之间相互超越、相互牵引的“群马模式”。

面对东亚“后雁行模式”时期的现实,当前东亚各国(地区)的任务无疑是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现有“雁行模式”的弊端,并采取措施促使区域经济发展顺利走进新的“群马模式”时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变东亚地区传统的非制度性合作的形式,“以合作求多赢,以互惠防俱伤”,加快推进以制度性合作为特征的东亚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具体说来,积极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在以下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1.可以促进东亚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保证未来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是区域内各国(地区)取消或降低贸易与投资壁垒的贸易自由化过程。东亚地区在过去10年中,区域内贸易有所增长,但是由于缺乏制度性的贸易自由化协议与安排,因此只能进行功能性的经济合作。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为例,2000年区域内贸易的比重只有19.8%,大大低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46.5%,相比之下,中日韩三国间直接投资水平更低,2000年,韩国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比例分别只占各自对外直接投资的8.3%和2.0%,而韩国与日本间相互直接投资也均只占各自对外直接投资的1.7%。因此,东亚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将东亚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潜力极大地释放出来,可以缓解乃至最终摆脱目前东亚各经济体对日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的过分依赖的不利局面。特别是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而对外部市场依赖性又较强的东亚经济体,(如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来说,扩大对区内其他经济体的贸易与投资更是明智之举。随着中国经济的屺起,国民收入的提高,可以预见,其吸纳东亚产品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而日本在这一进程中也可以加速突破国内保护主义的障碍,向东亚其他经济体开放其国内市场。总之,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区域内各国(地区)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潜力将会得到深度挖掘,从而保证地区经济在未来的稳定发展。

2.可以化解区域内各经济体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竞争性矛盾,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共同发展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雷同的各方可以在区域内广泛开展产业专业化分工与重组,从而化解当前的不利竞争局面。以中国与东盟为例,假设A和B两种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且都具有规模成本递减的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在中国与东盟都生产A、B两种产品,并且在出口上相互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后,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或者进行区域内协议分工),对于A商品的投资、生产、出口开始集中于中国,对于B商品的投资、生产、出口开始集中于东盟,这不仅可以化解双方原有的不利竞争局面,而且各自专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还可以使A和B两种产品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向区域内外的出口。总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促进区内专业化分工格局的形成,实现区域内各国(地区)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7

有句老话叫做“因势利导、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是强调形式对事物发展的作用。那么如何决定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呢?在以前的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选择经济分工合作,中国以“国际代工”为手段,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且获得了发展。当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再度来袭,全球的经济为之而萎靡,每个国家都在寻找缓解的良药,就连欧盟,美国这样发达的经济体都没法不考虑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不是过时了,并且试图探索新的经济模式,中国也同样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老思维,旧思想是无法与这个时代共舞的。正所谓“对症下药”我们急需的是与时俱进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式。那么应该总结为一句话:“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决定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国际形势

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使得虚拟经济下滑,实体经济下滑,这一切迫使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迎来经济冬天,这也让欧美发达的经济体空前的认识到完整经济体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步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如今世界主要国家现已基本渡过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还将持续,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10年GDP增长率大都恢复至或接近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2006、2007两年的水平。金砖四国中只有俄罗斯,七国集团中只有意大利、英国、法国复苏较慢,美国带头选择了经济转型,放弃了之前的“少而精”的产业模式(即由美国专做设计和知识产权,由发展中国家做实体生产加工),为了摆脱对国外的依赖特别是中国,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美国造”的经济恢复计划,于是发展适合本国经济链的“全而专”的经济计划,已发展独立的经济体系。同样的,欧洲各国也纷纷效仿提出了“自给经济”,国家大力保护本国的制造业。而这正是欧美国家用了近30年扶持起来的“中国制造”,这种廉价的“中国制造”在今天却成了欧美经济体转型的最大障碍。从08年至今天,美国和欧洲通过采取干预汇率、抬高国际物质价格、反倾销制裁、运作热钱、限制技术出口、军事威胁、领土争议政治化、人权环保政治化等手段直接或间接抵制和打击中国出口。这样左右两个好处。第一:给欧美的本土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环境,为民族企业减少了竞争。

第二是使中国经济和民生下滑,强迫中国开放国内市场,如此一来欧美便可以依靠他们在技术和资本的优势参与和控制中国市场赚取更多的利益。然而更可怕的是:一旦欧美形成了制造业的优势,他们会进一步生成对全球制造业和技术核心领域的绝对控制,那中国市场就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中国会因为技术和人才等等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因为未来中国的出口贸易会变得越来越艰难,如果未来中国民族经济质量不好,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会受到巨大的掠夺,总之未来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三、国内形势

(一)经济增长有利因素。2012年,“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这样将会在政策方面积极带动投资和经济的增长,我们看从“六五”到“十一五”,这五年间国家规划平均投资增速为17.3%、24.1%、28.5%、18.8%、19.8%,这是首周期影响所致,五年规划第二年往往是建设项目的高峰投资时期,在国家政策等一系列规划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让然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在区域协调发展和主题能区战略的作用下,我国中部西部逐渐的接受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如“兴边富民行动规划,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力度进一步扩大”区域发展政策不断完善,中部与西部,产业转移不断提高,这将对经济起增长起到长足推动作用。

(二)经济增长不利因素

1.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调整将使得社会需求扩张速度放慢。2012年不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延续,2012年的房地产相关产业的投资将会明显减缓,进而带动投资增速减缓。

2.人口众多,我国的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之一,节能减排在未来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形势日趋严峻。2011年9月7日,国务院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在未来5年内节能减排的目标,并对各地区,各部门行业节能减排下达了任务,这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两高一资”产业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

3.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我国经济运行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在物价上涨初期,由于需求动力仍然稳定,以名义价值量计算的增加额可能还会上升,然而随着物价上涨时间进一步持续,将对需求形成抑制,进而使经济增长的实际量和名义量同时下降。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8

第一讲: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史(教材第1、2单元),包括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讲: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材第3、4单元),包括西方资本主义与近代中国对新制度的探索;

第三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教材教第5单元)

①苏俄经济三大政策: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②后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四讲:中国近、现代化(第6、7单元)

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与近代化历程(多元化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②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与创新

③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讲: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第8单元)――七个专业化名词

①战后初期三大经济支柱:IMF,GATT,World Bank

②90年代经济区域化:EU,APEC,NAFTA

③全球化:WTO(20世纪世界市场的后续演变)

人类经济发展类型划分为两大模块:自然经济发展史和自由经济即商品经济发展史。自然经济的典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它缓慢发展,自成体系,为中国的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决定东方儒家文化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社会存在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上,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种种发展表现的整体意识,可以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统一,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告知学生来降低未来教学的难度。如此未来的教学就有规矩可循了,所谓“纲举目张”也就变得简洁而科学了。

苏俄(联)的经济模式从时间和性质而言都是自成一体的,它是另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斯大林模式”有着明显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化问题,其发展本身就深受西方世界市场和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中国近代化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半殖民地经济,是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前提下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形式存在,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受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合理运用“白猫”“黑猫”的“两手”理论,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路经。

二、利用教材目录,建立树形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学习时注意让学生把握有哪些侵略,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有哪些中国人的反抗,如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时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在学习前,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目录,建立一个整体概念,在学习后,再看目录,这样构建知识体系就不难了。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单元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第三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单元主题是抗日战争。当我们先学习了目录,在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就等于是有一棵“大树”叫“中国近现代史”,长了四个“树枝”,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它长满“小枝”和“树叶”,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了,学起来轻松,容易掌握。当学生心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时,他们就会体会一个过程,享受一份学习的快乐。

三、利用教材目录,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单元标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这一章节中,1956―1966年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得到了高度的概括,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联系教材内容具体分析:(1)进行了正确探索,对前苏联经验的迷信得以破除,制定了中共正确方针政策,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开展整风运动听取党外人士的批评与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国民经济,等等。(2)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并遭受了一定的挫折,反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在理论上产生不良影响,中共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和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3)道路尽管曲折,但总趋势在向前蓬勃发展,在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其成就显著。因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失误或遭受挫折。

四、利用教材目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横纵向整合

如“世界经济专题”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如下整合。

1.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20世纪50―80年代一系列改革;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91年苏联解体。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9

当前,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危机形势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赋予了绿色经济新的内涵与使命。中国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转型期,同时在多重危机下也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契机。十年前,我曾结合云南的工作实践,就绿色经济问题撰文发表过一些意见。今天,在新形势下重新回顾当年的一些思考,重新认识和理解绿色经济,特别对于实现中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尽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绿色经济的演变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中提出来的。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绿色经济将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与环境友好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传统意义的绿色经济,通常狭义地指环保产业,主要包括在污染控制、污染治理与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并将这种意识体现到经济危机重建的相关经济政策中;通过绿色投资等推动世界产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的“绿色化”,创造新的绿色工作机会,从而复苏和升级世界经济。该倡议所秉承的宗旨和理念是: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在此目标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或环境基础设施、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商业(如有机农业)、废物及化学品管理、绿色城市、建筑与交通等六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所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实际上,世界上一些国家也在借助经济刺激计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并且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目标。美国、韩国、日本、德国、丹麦、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将环境方面的投资作为经济刺激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看,绿色经济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目前全球能源、粮食和金融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具有倡议的政治性,时机的恰当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并已经开始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新的趋势和潮流。

(二)绿色经济的内涵

从绿色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当前绿色经济的使命看,绿色经济是发展模式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学概念,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经济发展形态。它有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形态,不仅是一些特定产业的集合、经济活动与结构的评价标准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是对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绿色化”,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因此,我们可以把绿色经济的内涵理解为:绿色经济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三)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

从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或模式,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绿色经济以促进经济活动的全面“绿色化”、生态化为重点内容

过去,我们强调绿色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活动中涉及环境保护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内容,而在新的阶段和新的形势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振兴经济、实现转型的战略选择。因此,新时期倡导的绿色经济,不仅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还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改造。这一点对于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加大力度对传统“两高一资”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环境保护的准入门槛,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2、绿色经济以绿色投资为核心、以绿色产业为新的增长点

新阶段下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准确把握绿色经济的核心和增长点。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倡导一致,我们必须加大绿色投资的力度,这里所指的绿色投资,既包括传统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也包括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特别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几大绿色投资优先领域,要着力扶持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绿色复苏和振兴,最终促进人类社会迈向绿色繁荣。

3、绿色经济强调可持续性,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它是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发展绿色经济,环境资源不仅是其内生变量,而且也是其前提条件,生态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其刚性约束。因此,绿色经济重点强调可持续性,必须把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既要考虑当代的可开发利用,又要考虑后代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经济要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原生资源投入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发展以绿色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绿色经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我认为,目前倡导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可以归属于绿色经济的大范畴,这些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从经济活动的不同角度与层面来认识问题。其中,低碳经济强调的是以

较低的碳排放实现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总之,只有正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对各种经济模式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清楚,才能准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

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确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绿色经济的基本内涵和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形势及战略目标是一致的,符合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所制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策略,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质上就是建立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进行环境友好的开发建设活动和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并培育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等。“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促进经济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

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减少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制造业份额,提高以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份额,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淘汰落后产能,在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中实现清洁生产,对传统工业进行“绿色化”改造,还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要大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实现经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清洁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因此,从发展途径以及实现的目标看,发展绿色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关键在于加快推动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核心内容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必须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不断创新生产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从绿色经济的内容和作用方式看,它不仅要对传统产业部门实施“绿色化”改造,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同时还要加快建立更为清洁的、新的产业部门和经济增长点,以及更为清洁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要把发展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贯穿到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在客观和源头上有助于促进解决环境问题。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并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绿色产业

在当前形势下,政府需要切实加强对发展绿色经济的引导。通过实施各种环境经济激励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产业部门的“绿色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技术的更新进步。除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投资外,还要着眼于绿色产业的发展与调整,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等为切入点,培育新兴绿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促进经济及早转型,努力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将绿色经济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

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经济刺激方案以及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执行过程中,要融入绿色经济的理念、措施和行动,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要利用我国正在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有利时机,多部门紧密协作,加快制订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并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到各部门、各领域的发展规划,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全面“绿色化”。

(三)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技术是支撑。许多发达国家都认为,绿色经济可能会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并积极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新型汽车等领域的绿色技术,从而确保国家技术竞争力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我国应当对绿色技术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促进绿色生产技术开发示范,进一步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四)形成完善的绿色经济政策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必须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起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促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研究开征环境税。二是积极研究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加强对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和对境外投资的引导。三是建立绿色经济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科学预测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绿色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效支持。

(五)积极倡导公众绿色消费

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建立可持续生产体系与可持续消费体系,二者不可偏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为此倡导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意义尤为重要。要以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重要平台和抓手,以政府绿色采购为重要的切入点和推动力量,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

(六)加强对绿色经济的宣传教育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10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 A

中国20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代表性房地产业主要在大城市内部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遭遇到中国旅游产业重心由大众性旅游消费向休闲度假旅游的战略转移,由此二大产业在大城市都市圈外融合撞击而形成市郊生态旅游地带,并形成旅游地产业。

旅游房产就是以旅游人群为目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为消费形态的的物业形式,包括休闲度假村、产权酒店、分时度假酒店、风景名胜度假村、海景住宅、景区住宅(风格别墅)、民俗度假村、等旅游置业项目。所有这些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置业,可称为旅游房地产。旅游地产是生态化的产品,存在形象符号是环境、绿色、和谐和平缓,强调了生态生活的舒适性。

一、济南的旅游地产现状特征:

1、济南旅游地产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具有“市郊一圈”休闲度假旅游地带的典型特征

济南旅游地产发展处于初期,其中已建成的较成功项目较少。多数项目在建设中,作为自营项目的较少,多为投资项目。旅游地产消费渐呈二极分化,但大众性消费仍为市场主导。以前的旅游地产消费主体分为大众型旅游地产项目,主要为城市中的普通市民自驾游出行而准备,主要以农家乐为主,这类项目最大的好处就是满足了市民周末外出,在主城区度假地的消费中数量大,但由于消费层次偏低,因此对旅游地产投资项目的实际贡献偏低。

2、投资主体专业化不够,且长期投资属性对投资商也是实力的考验。

济南旅游地产投资主体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商。但旅游地产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开发,需要在后期的经营管理上有旅游开发的经验,这使得房地产商在这方面具有局限性。这也是目前济南旅游地产开发水平较低的重要制约因素。

3、济南旅游地产开发模式较为简单

一般为居所、产权式酒店,而复合型大型旅游地产开发少。目前济南旅游地产开发主要包括:

1)、以提供第一居所为主要目的的景区住宅开发为济南旅游地产开发的常见模式

这类住宅以为本地置业者提供第一居所为主要目的,多建在旅游资源突出的市内或市郊。通过依靠旅游资源(自然的、人文的或二者兼有的)条件,如优美的自然风光、主题突出的人文内涵、多种休闲娱乐设施,直接提升住宅的环境品质,增加休闲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但毕竟市内或近郊旅游资源有限,这一开发模式即将面临资源与市场的瓶颈。

2)沿袭传统,以旅游接待为目的的自营式酒(饭)店开发模式相对成熟。

这类酒店紧紧围绕旅游六要素中的“住”做文章,以为游客提供住宿为主要功能,增加了娱乐、会议等功能,多建在旅游、商务发达或会议较多的大中型城市。由于旅游酒(饭)店不出售物业,主要通过经营来收回投资,是最早出现的旅游房地产形式,不是旅游房地产的开发热点。

4、产品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济南旅游地产市场上的产品形式有:产权酒店、时权酒店、出租式别墅等。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如各旅游地产项目区内的规划趋同、开发趋同,休闲方式趋同,服务内容趋同,特色项目不明显。

二、济南经济发展带动旅游地产进入大规模开发的启动期

济南的经济发展阶段(都市发达经济圈人均GDP达2500美元)预示着济南即将进入休闲度假旅游大规模开发的启动期。

休闲度假旅游是体验经济的经典领域,按出行距离分为三类:市区型、郊外型、远程型。其中郊外型是目前阶段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类型。济南市旅游规划中“市郊一圈”范围也即郊外型休闲度假旅游地带。郊外型通常是围绕大城市主城区生态地带,1-2小时车程内,这一地带距离主城区有一定距离,环境主体是生态的。

三、济南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经进入到休闲度假时代,旅游了地产称作“一个休闲、四个度假”的大型市场结构,指的是一个休闲指周末为主导的,在2个小时范围内的休闲需求;四个度假市场,分别指黄金周、学生假期市场、银发度假市场、带薪休假市场。目前济南旅游地产很大一部分是要围绕这样的市场来开发的。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城市,区位优势颇为明显,近期山东省大力发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该经济圈是以济南为核心,与淄博、泰安、莱芜、德州、滨州等周边6市组成的圈层区域。为配合该区域内城市交通发展,济南市于2013年成立了济南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济南与周边圈层区域的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融资、建设、管理、运营工作。交通的便利,为济南市的旅游地产项目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济南作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现已吸引了诸如绿城、万科、绿地等众多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济南旅游地产市场,上述企业的强有力的资本、资源、规划等开发投入加快加强了济南市旅游地产的开发强度,投资、休闲、度假为目的旅游地产投资项目,将推动济南市旅游地产项目的健康发展。

目前济南在建的旅游地产项目均平和考虑了容积率和高品质内涵的完美结合,也平衡考虑了各收入群里的购买能力,这类旅游地产项目既考虑了高端人士的需求,也给大众性投资消费提供了了机会,而投资产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产品是未来度假地产最大的产品和最受欢迎的产品。由市场带动形成的旅游地产的多面性必将带动济南市旅游地产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结

在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其与地产业的交叉行业旅游地产也随着兴起,成为近年来投资的热点。而合理的旅游地产规划,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的的知名度及旅游内涵,且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特殊资源优势加快当期旅游业健康稳定度的发展。旅游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认是走向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文化旅游及城市的旅游已经成为大的发展形势,旅游地产也会随之出现新的契机。因此从事旅游地产规划的人员应根据当地旅游业的特点、发展水平、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进行规,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健康、稳定、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松涛,刘维林.我国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及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2(01):49-52.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11

1.文献综述

当前学者对于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劳动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量化分析,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居民劳动水平的变化得到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邹红(2011)通过建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劳动收入,城乡居民差距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明显偏低,劳动收入和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年龄差异和消费观念的不同是影响消费水平差距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通过调整劳动收入结构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该研究仅仅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缺乏对社会层面的分析。汪伟(2013)分析我国经济低消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融资约束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该学者主要从大型国有企业和小型私营企业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市场中由于融资约束的原因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生产资金不足的情况使得企业在进行年度收入分配的过程中以收益留成的方式保留的企业的利润使得居民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最终导致了居民的消费水平的降低,消费能力的下降。但是这种分析方式着重强调了融资约束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贾颖(2012)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我国有必要着重扩大内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鼓励居民增加储蓄率,降低负债的比率,而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度的依赖出口使得温涛(2013)主要将居民的收入分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然而财产性收入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最大。转移性收入主要影响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且东部和中部西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在制定政策时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地域差异。目前对于劳动收入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方面,缺乏对于整体的客观分析,本文将从宏观经济面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劳动收入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内需的建议。

2.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2.1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

目前国际上对于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相对普遍的认识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大,本国的消费倾向就越大。国民收入一般是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在我国的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投资一般以国外投资和政府投资作为投资的两大主角,国外投资一般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决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处于成长期时,国外投资一定处于上升的趋势。政府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当国内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会运用财政工具增加国内投资,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二者的共同作用,而政府购买同样是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形势,通过逆经济风险进行操作,政府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衰退。进出口主要是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的经济较为繁荣,必然会使得出口增加,出口出现顺差的形势,国内的制造业供不应求,经济得到发展,但是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从本质上分析都是一种被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增加消费可以作为一种主动形式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劳动收入的同时会使得消费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这一部分收入转化为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存在着劳动收入在GDP中的份额占比逐步下降,例如过去的20年我国的劳动收入占GDP中的比重从50%左右下降到30%以下,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严重不足,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较低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不足导致生产性的资金回流速度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反观西方国家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都是逐渐的增加,并且保持在50%以上的份额比例。

2.2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

2.2.1收入分配方式

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最主要的的收入的分配形式,一般来说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分配方式。目前社会形式主要分为以私有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形式。首先作为西方的私有资本主义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私营业主在生产的过程中拥有了全部的生产资料,也就意味着私营业主在生产分配的过程中拥有了收入分配中的极大地优势,这一优势决定了其收入分配中的主导的地位,而劳动者由于其缺少和私营业主谈判的条件使得在生产的过程中处于收入分配的劣势地位,最终导致其劳动收入受到剥削,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资料是国家所有,因此不存在劳动者地位优劣之分,因此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较高,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劳动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收入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较低。

2.2.2技g进步

技术进步对于劳动收入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当私营业主增加对于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后,新机器和新技术的投入必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在社会的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不变资本大幅度提高结果必然是可变资本投入的减少,在劳动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需求的较少必然导致劳动收入的降低。

2.2.3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倡导经济的结构性改革,通过经济的结构性改革使得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渐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偏向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是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我国的传统的农业形式提倡精耕细作,在过去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劳动收入份额比例也最高。同样第二产业工业在过去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投入,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也逐渐的降低,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将经济中心转移到第三产业,只有加快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才能防止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幅下降。

3.我国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水平的变动关系

针对我国的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的变动关系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一方面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形式决定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最终将会逐步的上升,其份额比例必将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而劳动收入的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却远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收入分配方式仍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消费水平相对于劳动收入的变动敏感程度较低,消费观念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4.政策建议

4.1明确我国的国家形式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资料的公有制,而公有制经济形式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正逐渐的削弱,公有制经济份额已经从70%降低到2016年的30%,而非公有经济形式的比例却逐步的提升,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的渗透淡化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明确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优势,逐步的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占比,从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高消费水平。

4.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结构性改革进度

目前国内经济形式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58-02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经济学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当前,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探讨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创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国际经济活动决定了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传统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微观领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宏观领域的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在内容和体系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多层次性、教材选用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考核方式的灵活性等方面。但目前的教学大多仍然采用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近年来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仍然多是“国际经济学难学”。主要原因在于:①内容太多。包括微观的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的国际金融部分。②对数学知识和图形分析有较高的要求。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和图形分析的方式,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理知识和抽象的看图分析能力。③理论太虚。国际经济学的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发展差别很大,无法跟当前的具体实际进行好的结合。④扩招形成的大班无法形成师生互动,学生普遍缺乏课堂参与和学习的主动性[1]。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启发诱导、结合最新案例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创新

国际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虽然国内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按照惯例都会进行定期修订再版,但仍然无法及时跟上国际经济学的最新进展。目前,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创新:

1.重新梳理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微观部分,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重新分类,按照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脉络进行系统化教学。重点学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适当介绍新贸易理论。宏观部分,合并汇率与汇率决定理论为一章,并把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分析系统化。

2.根据国际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和世界与中国的现实环境更新教学内容。引入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品内分工理论等国际贸易领域中的较新理论,把金融危机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引入教学内容。此外,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尝试用最新理论分析中国开放型经济领域的新实践,将理论知识和当前经济形势相结合。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创新

如何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兴趣和欲望,是国际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是大学生最需要提升的两大基本能力。

1.开放式教学。传统教学中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因大班上课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这是扩招后无法回避的问题[2]。由于长久以来教学体系从方案设计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均较为封闭,学生在课堂上面对一本教材,听教师从头讲到尾,缺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缺乏思考锻炼的机会。这固然因为多数专业课实行大班教学有了一些条件的限制,却并不能成为封闭性教学体系继续存在的理由。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封闭性教学主要体现为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孤立性和教学内容的封闭性,教学方法上也不能体现教学中应有的交互性。在教学中,一般侧重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介绍和对某些经济事件的分析,缺少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与发展固然是教学的主要部分,但如果理论不能为现实服务,则经济理论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纯粹教授理论却不联系现实成为理论教学最大的失误。从内容和体系上来看,由于教材难以及时更新,恪守教材固有的体系和内容难免和现实产生一定的背离。特别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需要理论的及时更新和动态发展,用于解释新的经济现实。教学模式侧重教师的讲授,缺少学生的参与,缺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及学习中的合作。这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而非创新性学习。学生只学了基本的经济理论,容易墨守陈规,片面接受了现有的理论、经验,在以后面临新的经济现实时却无法深入分析。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感觉无法下手,不知如何收集资料,更难以把新的经济动向与政策变化与写作主题相结合,这些事实无不显示了以往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目前,我们在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开放教学方式革新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和反馈,试图对开放式教学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①“案例-分析-课件-讲解-总结”教学。该环节所有的程序都由学生完成。老师先确定一个案例讨论的题目或方向,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去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制作课件,担当讲解。教师只负责把一个班级划分为若干组,每组3~6人,由学生自由组队,规定每组的讲解时间在5~10分钟左右。案例一般要求紧扣国际经济学实际,基本按照“看历史,想未来”的思路进行分析,对案例要求总结出其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尽可能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鼓励大胆想象未来的趋势,提出自己的建议,得出有逻辑性的结论。做好课件,每次上课由一组进行讲解,老师进行总结。这一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②开辟“知识—理论—实际”课堂。在传统的“情境导入—教师讲授—自主学习—讨论—练习巩固—考核评价”基础上,开辟“知识—理论—实际”课堂,以问题、案例、视频等多情景导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梳理出其理论基础,找寻出对实际经济现象的理论解释,从而形成知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完美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理论运用能力。

2.层次化教学。层次化教学是指根据不同授课对象实施分层教学。由于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且教材中包含了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数学推导和图表说明,这使得一些基础稍差和要求不高的学生对国际经济感到难学或畏学。因而,我们在实践中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①了解学生差异,确定不同的学习主体,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巨大差异。首先学生来源有差异,大多数高校都是多层次本科招生并存,这其中本身就有巨大的差异。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有差异。最后,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学习目的有差异:有的是扩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有的是对国际经济理论有兴趣,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有的纯粹是为了完成学分顺利毕业。基于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异性进行层次化教学。②按照学生需求的多元性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考核,根据学生需求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我们在实践中,大体把学生分为专业学术型、专业应用型、专业基础型三大类,并分别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按照大纲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考核。首先,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大体而言,将作业分为三类:A类为提高深化型作业,这类作业一般对理论分析要求比较高、其对象是有较好基础的专业学术型学生。通过这些作业,能够使得该类学生在练习、思考和探索中发展提高。B类理论应用型作业,该类作业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其对象为普通学生。通过该类作业,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类为提高加强型作业,其对象为部分基础较差学生。通过该类作业,能够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不指定哪类学生做哪类作业,而是给学生自由选择权。从而形成学生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的动态变化在三个层次中自由活动,但总体原则是鼓励学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结果,及时鼓励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主动学习,并最终满足各自的学习需求,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收获。考核方面,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考试方法只侧重于考核学生识记效果,以期末和平时加权得出最终成绩。这会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强化背诵以求通过考试。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学了一堆死的知识,考试一结束,死的知识又还给了老师,不能形成活的思维,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将课堂和网络表现纳入平时成绩中。

3.倡导创新型教学。创新型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其二,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应当建立一种鼓励授课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的激励机制,以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研究性教学,需要适当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促进教师主导地位,发挥教师潜力。通过研究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本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素养。定期聘请权威国际经济学专家为学生授课或举办讲座等形式也是实现研究性教学的一个好的补充途经。

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性学习。国际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内容本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当前,很多国际经济问题本身就缺乏权威的解释,这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了一片沃土。当然,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提升。我们在实践中,提供了国际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进行深度挖掘,逐步培养学生对学术和理论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娜.论《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操作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1,(6):8-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