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大全合集12篇

时间:2022-03-24 17:25:36

诗歌朗诵大全

诗歌朗诵大全篇1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关于国庆的朗诵诗歌二

龙腾马啸,与时俱进。

月白风清,共酒开怀。

鸡鸣凤舞,同乐共欢。

对酒当歌歌盛世

无情沉醉醉当今

面壁图腾腾英华

视网为家家温馨

迎风起舞舞今生

执手相叹叹当今

吟诗作乐乐太平

抚琴独唱唱太平

仰天长叹叹乡愁

举杯邀月月如钩

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念往昔,

岁月峥嵘应有忆。

洪魔肆虐似无敌,

众志成城经有计,

军民共筑卫国堤。

庆国庆

看世界沧海桑田,

庆中华成立四九年.

中华美德源流长

英雄辈出焕荣光.

关于国庆的朗诵诗歌三

惊涛骇浪哪天起哟!

华夏历史哪天历新辙?

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帝制

军阀混战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魑魅魍魉的中国大地暗无天日

被污为东亚病夫的华人历尽沧桑!

彷徨呐喊遭受了奇耻大辱近百年

八年抗战赶走倭寇又陷入内战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造就时势

多少爱国楷模志士抛头颅

孙中山毛泽东功不可灭

深切悼念爱国的先驱

一九二一年的《七一》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茫如坠烟雾古老的中国大地

春雷滚动沉沦的东方睡狮苏醒

以两千多万革命先烈英灵的代价

换来了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在共产党领导下从一穷二白的起点

进行经济建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彻底改变了落后农业国的面貌

保和平为祖国扑灭侵略战火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和头号战争贩子的较量

那扬眉吐气的抗美援朝

坚决援越抗美自卫反击战

创业苦度三年特大自然灾害

中苏关系破裂撤走专家还货款

又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文化大革命

祖国啊——我的母亲又曾几度蒙难

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中国绝处逢生

拨乱反正经济改革开放硕果累累

新政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回归

亚运奥运世博会东方迎日出

空间站登月工程指日可待

国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以高科技使国防现代化

国际风云的明暗变化无常

东海日寇发狂南海又掀恶浪

战争狂人暗中又要耍鬼蜮伎俩

中国人民在静观其变忍耐有底线

利欲熏心如飞蛾扑火将葬身于海洋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盛世序曲已奏响

国庆之际回顾不平凡的六十二周年

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盛况空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像婴儿已成年

祖国今日正充满活力和朝气

您将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今天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

作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我祝愿祖国的军威国威与日增长

伟大而勤劳的中华民族能扬眉吐气

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我之欢呼歌唱

歌唱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繁荣富强!

 

关于国庆的朗诵诗歌相关文章:

1.2016国庆节诗歌朗诵稿

2.2016国庆节诗歌朗诵稿

诗歌朗诵大全篇2

党旗,前赴后继,穿过革命战争的炮火硝烟;党旗,高歌挺进,跨越建设征途的漫道雄关;党旗,载歌载舞,接受13亿人民欢庆____周年华诞的光辉灿烂;党旗,昂扬屹立地球东半,飘扬在21世纪的春天。

党旗飘扬在春天,你们的儿女们没有辜负大地的渴盼。她们辛勤劳作,将多少富有想象力的种子播撒在大河上下,塞北江南!在党的旗帜上金色

的铁锤镰刀交叉联合,象征着劳动创造光明幸福。今天,这一图案的精神感召已化作物质力量,振兴空白的田垅,开拓发展的空间,以科技腾

飞那些高耗低效的企业,用富裕转换贫困的山区和荒原。于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思想的绿树蓓蕾争绽,智慧的园林群芳竞妍;经济

的根须延伸无穷的活力,幸福的硕果缀满生活的枝干……党旗下的儿女们没有在成功的喜悦中陶醉。她甚至顾不得抖落一肩风尘,来不及擦一

把额头上热汗,刚把示范的标牌竖在沿海地区的“试验田”,又铺展开“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画卷。

党旗飘扬在春天,你们的儿女们没有停下耕耘的脚步,她们深知开垦板结的地块需要闪光的犁尖。演绎出春天的故事的那位老人,迈着坚定的

步伐走向南方,走向中国人民久久的期盼。他以睿智和远虑审视全局,挥笔写下气壮山河的新美的诗篇。一切美好的、向上的、进取的萌芽,

都从他的沉稳的气度中,感知到春天的淳厚和温暖。于是,诗情画意的中国南方,伴随着杏花春雨长出了经济特区,长出了举世惊羡的城

乡风景线。思想的春潮冲破了僵化观念的禁锢,改革开放的实践验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东风吹来满眼春。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开

始重新勾画自己的风貌,在中华大地上发表告别贫穷的宣言。

党旗飘扬在春天,你的儿女们站在希望的田野上,不仅让每一片心灵的沃土都绿苗拔节,向往丰饶的收获与成熟的信念,还在毫不留情地消灭

毒菌害虫,不准腐败之徒窃取人民的果实去摆设纸醉金迷的酒宴。她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以足够的勇气锐意进取,统领六千万先进分子,与十二亿英雄儿女组成了建设现代化的强国兵团。置身于这壮丽、

崭新的阵容之中,感受气势恢宏的进军场面,我们久经沙场的士兵、业绩辉煌的新、老劳动模范、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师、苦立战功的“科研狂

”呀……每一个为共和国成长付出聪明才智和艰辛劳动的老、中、青同志,怎能不沸腾青春的热血,将青春的热血,将万千思绪化作激情的喷泉

!因为我们重任在肩,始终为实现崇高理想殚精竭虑;因为我们壮志未酬,愿为振兴中华挥洒更多的热汗!

啊,党旗,你带着自信的微笑,行进在21世纪的春天。在新世纪的万里晴空,火红的党旗在指引,火红的党旗在召唤,火红的党旗更闪耀,火

红的党旗更灿烂!

【二】

把祖国的神州大地映得通红,通红,

党的儿女在各个战场与敌人战斗,撕拼。

历史的沉思打开了时空隧道的大门,

一年一度追溯的是时钟往返的不停。

多经打造,是中华民族的新生,

千锤百炼,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回眸“二万五千里长征”,

向我们昭示什么?

是共产党人叱咤风云的怒吼,

还是新中国诞生前的阵痛?

是自由新生的涅槃,

还是红军将士热血火山的喷发?

前进的号角从未停顿,

激昂的斗志从未消沉。

将侵华日军逐出神州大地,

将蒋家皇朝赶到台湾孤岛。

为了民族的解放,

为了新中国的诞生,

、刘胡兰……英勇就义。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多少将士在告别人生的瞬间,

怀里抱的也是那鲜红的军旗,

心中想的仍是那鲜红的党旗,

这就是伟大的人民战士,

这就是光荣的共产党员!

党旗上的红色是由多少个?

在天国的先烈用鲜血染成,

红得鲜艳,红得亢奋,

红得壮烈,红得深沉,

红得使人不禁泪下,

红得使人难以置信。

缅怀他们的光荣牺牲,

感悟他们的赤胆忠心。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的旗帜下,

我曾驰骋疆场浴血奋战。

为了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

为了亿万劳动人民的挺胸站立,

我承诺了在党旗下的铿锵誓言。

就在同样的一个民族,

就在同样的一个国家。

曾是封建王朝统治的民族,

也曾是敌人肆虐的这片圣土。

国民政府的无能,

曾是敌人幻想侵吞的一块宝地。

妄想用炮火轰开我们威严的国门,

企图用野蛮统治我们善良的人们。

反抗、斗争和牺牲,

成功、胜利和新生!

历史向世人庄严宣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

站起来了,站起来了!

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强国富民,

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

从中国入世到申奥、申博,

从磨姑云升天到扬利伟遨游太空;

屈辱的民族从此昂首挺胸,

东方雄狮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

实是求事,与时俱进。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富裕,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啊,

富起来了,富起来了!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改革开放中我曾出了力。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实践“

三个代表”中我也尽了责。我虽没有豪言壮语,

但有对党的坚定信念。

我虽没有丰功伟绩,

但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

我的热血与祖国的未来相融,

我的心际与祖国的明天同行!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有科学发展观——

指引我去夺取新的辉煌!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前进的人生旅程中——

有鲜红的党旗,

引领我奔赴胜利的前方!

天在笑,地也笑,

共产党员最自豪。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廉洁勤政,以人为本。

抗洪灾,抗非典,

为人民,建四化。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小康社会靠我们来建造,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中国梦”靠我们去实践;

现代化事业靠我们去创建,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

【三】

(一)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巨响

您悄燃的降临神奇的东方

仿佛是一团生命的阳光

把黑夜擦亮

让双双迷惘期待的眼睛看到黎明前的曙光

使柔弱的心

锻打成钢铁般勇敢坚强

是您用甘甜的乳汁抚育了饥饿的生灵

是您用强有力的臂膀,欺压人民的三座大山

是您

把长年的战火平息

使中国走向自主独立

(二)

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您又悄悄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方

像一轮火红的太阳

把前路照亮

把各族人民向往幸福和平的希望点燃

激发着我们开拓创造

是您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贫穷落后的面貌改观

是您用超人的智慧,把中国推向繁荣富强

是您

把中国雕琢成一颗璀璨的明珠

让中国光芒四射地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

我爱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虽然,岁月的尘埃,曾使您步履蹒跚

虽然,历史的沧桑,曾让您历经风霜

可这又怎能掩盖您的光芒

又有谁能与你的功劳相当

我爱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要为您大声的歌唱

我要为您的功勋写绚丽的诗章

我要沿着您前进的方向,创造美丽的辉煌

【四】

锤头和镰刀第一次碰撞

就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

曾几何时

醉里挑灯看剑

英雄泪水和热血

锈蚀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这是一片死寂的土地

矿井下那深深的巷道里

可有期盼的目光在喘息

那干瘪了一代又一代的种子

稚嫩的手可曾叩响明日的太阳

啊, 希望啊,希望

锤头和镰刀的撞击

燃烧了那个很长很长的梦

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呀

升旗的绳索

紧紧勒进双手的肉里

远天的鸽子衔走最后一丝黑夜

太阳把我们与旗帜一起染红

啊,希望啊,希望

窑洞里那架老纺车

还在吱吱呀呀的转

村口那座石碾

不停地重复着昨天的脚印

一位伟大的智者

破解了充满问号的那个圆

我们把走成化石的那双靴子

留给了类人猿的那片密林

我们走了

我们快活得走出一片旋风

呼啦啦的旗帜让整个世界惊愕

啊, 希望啊, 希望

阿芙罗尔号巡洋舰的圣火熄灭了

萨拉热窝街头烧焦了

山的那一边

种子生出了跳蚤

希望化作祈祷的香火

缭绕飞去

锤头和镰刀紧紧拥抱着我们的土地

我们收获太阳和朝霞

编织着自己的旗帜

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飘着麦香

深深的 远远的

诗歌朗诵大全篇3

那小小的 长了翅膀的心

恨不得 飞到太空去

因为

晚上天空的星星

眨眼诱人

想摘满满的

一花篮

送给老师和小朋友

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

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

一颗颗晶莹剔透

纯洁无比的心翼翼的绽开

翠绿色的幕幔缓缓开启

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细诉着

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

是谁 用润湿的红手帕

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

七律 儿童节的公园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1 儿童节的公园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2 激动的眼睛

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

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

颗颗亮闪闪的

致洁无比的心依依绽开

翠色幕幔徐徐开启

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细诉着

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

是谁?用润湿的红手帕

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

六一儿童节诗歌

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上

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

三十年前的今天妈/妈的妈妈也给她贴了一颗

就是这颗美人痣

妈妈一藏就是三十年

女儿飞在节日的马路上

妈妈走在女儿跳跃的美人痣里

一串串糖葫芦大声叫卖着

小女儿头上的蝴蝶结飞向糖葫芦

糖葫芦于是亲吻了抱着它的老太的额头

于是一颗火红的美人痣映入六一节的镜子里

老太便笑得糖葫芦鲜艳欲滴

她还讲了一个故事

"我给我女儿也贴了一颗——三十多年前

那个年月哟

没现在这么鲜的"

小女儿突然让老太弯下腰

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到了老太的额头

并说了声

"奶奶六一节快乐!"

六一儿童节

记:今晚与水天网友聚于江滩KTV,共唱儿歌,缅怀童年。

我想活在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世界

人们天真,善良,不互相伤害

即使吵架,也很快和好

即使哭泣,也很快停止

卧室里,操场上,江河边

堆积着我们共同的玩具

天空蔚蓝,大地洁白

走到哪里都是小风车

小木马,小花朵

展露出羞怯的笑脸

如今的世界叫人忧郁

厌恶。又无法改变

特别是当时间把我们送入青年

送入中年,送入老年

我们艰辛生活,苦中作乐

每年只有一个晚上

用来短暂地挥霍

每年只有一个晚上

想起遥远的事物

兀自动容,又黯然失色

“六一”的歌

“六一”的太阳

为什么这样辉煌?

“六一”的花朵

为什么这样芬芳?

“六一”的红领巾

为什么这样鲜艳?

“六一”的孩子们

为什么这样欢畅……

你知道,他知道,

大家全知道。

全世界最年少的节日

已经来到,

全世界最天真的节日

就在今朝。

“六一”的歌声

为什么这样动听?

“六一”的舞蹈

为什么这样多情?

“六一”的故事

为什么这样引人?

“六一”的集会

为什么这样欢腾……

你清楚,他清楚,

大家都清楚。

歌舞、故事、集会

表达儿童的幸福,

今天的小苗,

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是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我们是含苞的小花,

诗歌朗诵大全篇4

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

三十年前的今天妈/妈的妈妈也给她贴了一颗

就是这颗美人痣

妈妈一藏就是三十年

女儿飞在节日的马路上

妈妈走在女儿跳跃的美人痣里

一串串糖葫芦大声叫卖着

小女儿头上的蝴蝶结飞向糖葫芦

糖葫芦于是亲吻了抱着它的老太的额头

于是一颗火红的美人痣映入六一节的镜子里

老太便笑得糖葫芦鲜艳欲滴

她还讲了一个故事

"我给我女儿也贴了一颗??三十多年前

那个年月哟

没现在这么鲜的"

小女儿突然让老太弯下腰

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到了老太的额头

诗歌朗诵大全篇5

长大了你就可以去远方

走过很长很长的人生路

踏遍万水千山

那时候,我就盼呀盼……

盼望自己快快长大

长大了就可以像大人一样

去远方

走过很长很长的人生路

踏遍万水千山

童年 童年

记忆里永远的童年

常常在我的梦里展现

它美丽也温馨

它纯洁宝贝,睡吧,天,已经黑了,很黑。

闪电撕开的口子,已经缝好了,

不用担心雨闯进来。不用。

我守在你梦的边缘,用我的根护住你。

我的和黑夜的。唯一的蜡烛。

冰凉的手。你的床明净如波,风把云藏得很好。

明天来和你游戏。在深深的水里,和,睡,里。

睡吧,宝贝,已经应声而落,门环上的旧油漆。

虹桥,还在湖里饮水,这么多年后。

我又见到你,在这个深秋的岸边,

宝贝,我抱着你。河水抱着游泳的鱼。

我的心象伦敦五月的云。

阳光起舞。雾散后。

河流给芳草让路,一如当初的我放你,出走。

你圆润的脸庞面对着整个秋天发呆,

就象我面对着,你。发呆。

闭上眼睛我都能想起,那个午后传达的芬芳,

细雨的,午后,你涨红了脸。

阳光恣意的手呵。在你盛开的湖上。

而今夜的月光已经有些凉了,隔着垂柳,所以,

回忆有些长,也有些忧伤,宝贝。

睡吧,我的莲。用你的睡,透明的睡。

美丽的睡。让我的睡和你一样,让云蓝一点。

让鸟回到自己的巢。让干裂的唇再次柔润。

宝贝。睡吧,宝贝,睡吧,睡,吧

六一儿童节:

1、儿童节的公园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2、激动的眼睛

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

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

颗颗亮闪闪的

致洁无比的心依依绽开

翠色幕幔徐徐开启

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细诉着

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

是谁?用润湿的红手帕

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

3、六一儿童节诗歌

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上

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

三十年前的今天妈/妈的妈妈也给她贴了一颗

就是这颗美人痣

妈妈一藏就是三十年

女儿飞在节日的马路上

妈妈走在女儿跳跃的美人痣里

一串串糖葫芦大声叫卖着

小女儿头上的蝴蝶结飞向糖葫芦

糖葫芦于是亲吻了抱着它的老太的额头

于是一颗火红的美人痣映入六一节的镜子里

老太便笑得糖葫芦鲜艳欲滴

她还讲了一个故事

"我给我女儿也贴了一颗——三十多年前

那个年月哟

没现在这么鲜的"

小女儿突然让老太弯下腰

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到了老太的额头

并说了声

"奶奶六一节快乐!"

4、记忆里永远的童年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长大了你就可以去远方

走过很长很长的人生路

踏遍万水千山

那时候,我就盼呀盼……

盼望自己快快长大

长大了就可以像大人一样

去远方

走过很长很长的人生路

踏遍万水千山

童年 童年

记忆里永远的童年

常常在我的梦里展现

它美丽也温馨

它纯洁

也快乐

5、翅膀

那小小的 长了翅膀的心

恨不得 飞到太空去

因为

晚上天空的星星

眨眼诱人

想摘满满的

一花篮

送给老师和小朋友

6、花蕾

公园里万紫千红

花儿朵朵

诗歌朗诵大全篇6

朗诵这种传播方式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它毕竟只有在当朗诵者和听众同时到场后才能发挥传播的作用,如果朗诵者缺场,诗歌则无法在广大的听众中流传。因此,抗战时期人们还采用了歌唱的方式来传播诗歌,让受众直接参与诗歌的传播和接受。现代诗歌史上乃至中国诗歌史上优秀的诗篇大都被谱成曲子通过歌唱的方式获得又一种传播途径。比如古代柳永的诗词,现代新诗中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雨巷》、《再别康桥》等。这些诗歌一经传唱便被更多的甚至是不识字的人记住,从而使诗歌在歌曲这个领域再次获得了良好的传播空间。当然,也有好的歌词被人们视为诗歌作品的例子,那些优秀的作词家写出来的歌词往往胜过了普通诗人的作品而跻身优秀诗歌的行列,比如时下方文山为台湾艺人周杰伦写的歌词《东风破》、《兰亭序》、《台》等,无论从意境的营造还是节奏的掌握上看,都属上乘的诗歌佳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写歌是为诗歌寻找第二种传播方式,而且通过歌曲来传播诗歌与一般意义上的报刊传播的效果更好。“一般的说,我以为好的诗是可以配以曲子歌唱的,同时,好的歌也就是好的诗。要在诗与歌之间划一个清楚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歌词的形式大都是定型的,而抗战时期的诗歌往往采用的是自由的形式,这无疑使诗与歌的结合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胡风认为诗人做歌受到的限制是非常有限的,他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个问题:“一、好诗可以唱的,只有相当条件的限制与选择;二、配曲子的歌,不一定有韵脚,事实上有许多诗是没有韵脚的,有些外国的歌词即如此;三、诗人多考虑作曲的条件去做词,这虽然是受了限制,但仍然可以作出好的歌,也就是好的诗的。”胡风的话简单地讲就是认为好的诗就是歌词,部分无韵的歌词就是自由诗,诗人写歌词这种类型的诗相当于闻一多所说的“带着镣铐跳舞”,依然可以写出好诗来。在肯定抗战时期歌咏“在救亡运动上功绩甚大”的时候,胡风承认音乐赋予了歌词特殊的魅力,或者说诗与音乐的结合使诗的传播获得了力量。因为抗战时期的很多诗歌作品写得空洞无力,但却在歌咏运动中获得了好评,发挥了抗战的力量,这与其说是歌词内容的力量,还不如说是它借着音乐的力量和蕴含在民众心里的斗争要求的力量才得到了较好的传播。正是由于歌唱可以使诗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很多人认为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可以弥补抗战诗歌的不足。比如在讨论抗战诗歌的发展路向时,老舍认为用民间形式或旧形式来代替新诗的方法不可取,抗战诗歌真正的发展道路应该是吸取民间文艺形式的长处来补足自身音乐性的不足:“有人写鼓词,小调,我不承认可以代替新诗,要新诗人们都睡觉去。但这可以给我们一个刺激,知道民众的爱好。为抗战应当增加新诗的能力,旧的优点要拿出来,通俗也要拿出来……我不希望走上旧的道路,但旧诗的字的调动,音节的妙处,可以供我们参考。这样也可以补助廿年来的缺乏。”老舍还认为抗战诗歌要加强与音乐、戏剧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诗歌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他说:“现在我们能不能出一个题目大家来作,比如八百壮士,平型关战斗等,可先寻材料经过讨论后大家动手,作好再由大家批评,商量。这可以作为我们的一种工作。我们也不妨写诗剧,谱成谱,放到舞台上去唱。”抗战时期,主张将诗歌与歌唱结合起来的人不止胡风和老舍,很多诗人认为将诗歌谱曲传唱可以增加诗歌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使更多的人受到诗歌的鼓舞,投入到抗战的时代洪流中去。比如诗人光未然(张光年)1939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该组诗气势磅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英雄诗篇,反映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该诗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于1939年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正是加上了歌唱的传播方式,光未然的诗歌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大众的抗战激情。因此,抗战时期的诗人如果能够使诗歌内容尽量反映人民抗战的诉求,并辅以音乐的感召力,那诗歌就会获得很好的传播和接受效果。恰如胡风所说:“使歌词本身也是民众的心声,使音乐的力量和民众斗争的要求因它而更加使人激动,那就是我们诗人的责任。”

诗歌朗诵大全篇7

赫尔辛基诗歌研讨会年会筹委会主席、芬兰诗人利维・莱托热爱并精通语言诗,他朗诵了自己的拿手诗作《话雨》,他用一连串铿锵有力的辅音,嗒嗒嗒地滔滔不绝,令人觉得人在讲话时好像是雨打芭蕉。

非裔美国文学教授和口琴吹奏艺术家斯蒂文・特雷西一面朗诵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斯特林・布朗和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的代表作,一面用口琴吹奏黑人蓝调,不断地激起听众的赞美声和笑声。他高超的吹奏技艺非一日之功:14岁学吹口琴,高中时获霍纳全国口琴冠军,在纽约电视台和辛辛那提多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演奏。在辛辛那提上大学时,他为辛辛那提公共电视台组织辛辛那提蓝调乐队,负责排演、制作和演奏节目,直至发展到以自己的名义创立“斯蒂文・特雷西和爬行的王蛇”乐队。现任全国“蓝调年”课程顾问委员会中学蓝调课程设计委员会顾问。他现在除了在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教授非裔美国文学外,还发起、组织了多个蓝调和爵士乐队,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制作成光盘发行。作为白人学者和诗人,特雷西教授终身服膺非裔美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出版多部非裔美国文学论著,已经难能可贵,更令人赞叹的是,他以自己的音乐天赋,宣扬和推广美国黑人蓝调。美国诗歌朗诵常常是吉他伴奏,而他用口琴吹奏黑人蓝调来增强他朗诵黑人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添了诗歌朗诵形式的多样性。

麻省黑人桂冠诗人埃弗雷特・霍格兰朗诵了具有美国黑人鲜明种族意识的诗篇《一场声势浩大的黑人艺术运动,理论的创造》《自我倒霉的雷克斯美国》和《说什么呢!?》以及风趣的《一切都那么好!》。他怀着黑人种族的自豪感朗诵第一首诗,热情歌颂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在美国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黑人艺术运动;他在第二首诗里,愤怒谴责美国政府疏于料理卡特里娜飓风横扫新奥尔良之后黑人灾民的生活安置。霍格兰用30年代兰斯顿・休斯《早安,革命!》的激进情绪写了这首诗,也用激进语气朗诵了这首诗。

为了纪念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马莱斯特学院外语系主任、非洲学中心主任戴维・穆尔朗诵了休斯的《母对子》《骰子》《和平》和《沃尔特・惠特曼》;斯培曼学院英语系主任、兰斯顿・休斯协会前任会长唐纳・哈珀朗诵了休斯的《延期》和《问答》。这次诗歌研讨会的重点之一就是研讨美国哈莱姆文艺勃兴时期重要代表诗人兰斯顿・休斯及其作品,与会的白人、黑人、黄种人学者和诗人都从各自的角度和体验,高度评价这位美国黑人对美国文学的杰出贡献,中国学者因为他在抗日战争期间访问过上海和南京并见过鲁迅而对他备感亲切。当我们聆听黑人诗人朗诵休斯的诗篇时,尤其聆听霍格兰朗诵以休斯激进精神创作的《自我倒霉的雷克斯美国》这首诗时,我们不禁因他们揭示黑人世代积淀下来的内心创伤而备受震撼。

金斯堡的亲密战友、被金斯堡戏称为他的“精神妻子”、垮掉派后期主要诗人安妮・沃尔德曼朗诵了《部分篇章》《立体声》《全球定位》《亚洲笔记》《快讲女》《皮・肉・骨》等诗篇。她运用唱歌剧似的音调和变化多端的肢体语言征服了听众。使笔者深感荣幸的是,安妮还邀请笔者同台朗诵她的代表作《快讲女》的部分诗行。她朗诵一行英文诗行,我接着朗诵一行译文,速度之快,简直让人喘不过气:

我是一个呐喊的女人/我是一个说话的女人/我是一个有情调的女人/我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女人/我是一个有的女人/我是一个柔顺的女人/我是一个穿高跟鞋的女人/我是一个着时装的女人/我是一个开小汽车的女人/我是一个易变的女人/ 我是一个灵活的女人/我是一个戴项链的女人/我是一个戴绸头巾的女人/我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女人/我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女人……

安妮以女权主义大无畏的语调,罗列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女人,对男权主宰的社会发出女人的怒吼,其锐气似乎胜过中国“女子半边天”的气势。

著名语言派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除了主持这次盛大的朗诵会之外,还朗诵了《责任感》《光阴模篇》《凸起》和《真实的现实》等四首诗。从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语言诗开始在美国流行,逐渐走进大学校园,现在已经成了美国后现代派时期的主要流派之一,对欧洲的诗歌产生了影响。芬兰诗人利维・莱托在开幕式的主题发言《在非美国的系谱上:语言诗及其影响――以伯恩斯坦为例》中指出,语言诗的诗美学彻底颠覆或消解了传统诗学。他认为我们常人的思维受传媒影响下的语言控制,说话或写诗,往往“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其原因是思维受流行语言操控,因此语言诗人主张,设法打破通常语言的束缚对诗人来说显得尤为迫切。这就注定了语言诗没有通常叙事诗的逻辑性,也无通常抒情诗的抒情性,而是打乱惯常的思维逻辑。读者如果不了解语言诗的这种审美取向,就很难欣赏语言诗的美,不会欣赏语言诗的机智、诙谐和风趣。

诗歌朗诵大全篇8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均提到了“诵读”,以及与“诵读”相类似的“朗读”、“朗诵”,但对各自的要求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与内容”里,关于诵读,四个学段的目标依次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诵读优秀诗文”、“诵读优秀诗文”、“诵读古代诗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对于“朗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朗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朗诵文学作品”。

可见,从语文课程标准角度看,朗读的对象是文本,朗诵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诵读的对象一般是诗文。文本包括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又包括诗文。所以朗读的范围大于朗诵,朗诵的范围大于诵读。但现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对“诵读”、“朗读”、“朗诵”概念的不清晰,无论是文本、文学作品,还是诗文,往往一律采用“念”的方式。为什么诵读的对象特别包括诗歌,这就有必要先弄清诵读的涵义。

一、“诵读”涵义的界定

“诵”,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诵,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为:“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玉裁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为读”,“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只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锡金在《朗诵诗和诗的朗诵》中这样界定“诵”,认为“是介于读和唱的声音的艺术,不是读,也不是唱,而是一种感情的言语。说他的近于读的,则是近于读的‘念’,就是念出字的声音和含义来;从他的近于唱的‘咏’,就是要把念出来的字加以吟味,适当地表现出来”。[1]62可见,“诵”是介于“读”与“吟”偏重“以声节之”,“读”的涵义则侧重“抽绎义蕴”。由此可知,诵读是一种注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情感读法。

二、诗歌诵读:以声传情,以情润声

(一)诗歌注重声读的原因

诵读,不论是“诵”还是“读”,它们首先关注的都是声音。所以,诵读的第一要义便是声读,尤其是诗歌诵读。原因有:首先,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诗歌的外在形式也是由一系列的语言文字符号组成。“每一件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系列,从这个声音系列里再生出意义。”[2]166也就是说,每一件文学作品当然也包括诗歌,在文字符号的背后都隐含着声音符号,而声音是产生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将诗歌中静态的声音符号以物态的声音表现出来,是接近诗歌“意义”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不同的是,诗歌语言最富有音乐性且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从诗歌的形式上看,我国古典诗歌主要以五、七言为主,即使是每行字数相对较多的外国诗歌和受外国诗歌影响的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小说等相比,也更短小精炼,这使诗歌通过物态声音表达时的节奏性就更强。另外,诗歌一般都采用分行、分节的形式。而分行、分节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每行都保持一定的音步,不仅加强节奏,而且更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况且我国诗歌一直有着用韵的传统,《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方浣仙曾提到诗歌韵律的作用是“增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谐,使读者吟诵起来铿锵上口,顿挫抑扬,有音声美”。[3]9

另外,钱理群认为“读鲁迅作品,不能只是看,还要‘朗读’,就是要‘唱’”,钱理群得出这样结论的理由是:第一,“鲁迅作品还具有的一种‘音乐美’”,“鲁迅自己写文章,也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这都涉及音乐问题”;第二,“鲁迅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韵味,有一种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而且他的语言背后的情感特别丰富。我用两个词来形容:浓烈而千旋万转。是千旋万转的难以言说的这么一种语言,它里面内在的许多东西可以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捕捉到这样的感觉”。[4]48可见,钱理群认为鲁迅作品之所以要“朗读”,鲁迅作品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和韵味是主要原因。依此类推,因诗歌的语言最具有韵律和节奏,所以也最适合用物态声音这一渠道来表现。

诗歌朗诵大全篇9

关键词:诗歌 意境 朗诵者 欣赏 装饰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语言高度凝练,充满丰富的想象,强烈富有的节奏感、韵律美赢得了广大朗读者的喜爱。但诗歌在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那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朗读者却很难体现。由此也削弱了诗歌的表现力。这对于朗诵者来说是很困难的,怎样把诗歌的意境美很好地展示出来呢。这就需要朗诵者要表现出真景物、真感情,情景关系处理得好。声音要控制好,尤其是要把握好分寸,和诗歌形成和谐的风景,呈现在受众面前。调动起受众各种感知觉,激发受众的联想和想象,使“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尽所能诠释诗人的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总之,优秀的朗读者是应该把诗歌深邃高妙的意境尽可能地体现出来。那么朗读者如何体现出诗歌的意境美,我们不妨用卞之琳《断章》的诗句来解答。“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朗读它,朗读者先要自己欣赏诗歌的意境,融入风景之中,打动自己,成为真正的赏景之人,从而使自己的声音情感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受众心中的又一道美丽的有声风景,装饰出受众心中的情感,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 先做赏景之人――学会欣赏诗歌意境

一首好诗打动我们,使我们有要朗诵的欲望,是什么打动我们了,是诗歌美的形式?美的语言?好像是,但还不够。就像我们喜欢一个季节,它的温度,它的景色,还不够,深刻想一想还有那寄予里面的情思。

1 诗歌之魂――意境

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是外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这就是诗的意境。诗歌是讲究意境的,意境最是能打动我们的内心,衡量一首诗的好坏就是看它的意境美不美。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结合,揭示诗歌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意境。作为朗诵者要学会提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会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2 敏锐的感知觉――欣赏

以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为例,是可以称之为意境美的典范。诗中,徐志摩将自己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徐志摩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营造出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在那时那地,作者眼里的康桥已不再是几年前的单纯的康桥了,再别之时含有了多少感概在其中:别了,诗人象牙塔似的校园生涯;别了,他的纯美的爱情;别了,他的美好梦想。别了曾经的美好,即将回到现实的残酷之中,唉,梦境被现实击碎。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垂柳,波光中的倒影,软泥上的清荇,柔柔的荡漾进诗人的心中,如入美妙的梦中。能脱离现实的残酷吗?但他不能放歌,诗人的浪漫情怀达到极致之后,瞬间跌入谷底。梦境终被击碎,同样的景象却抹上了另外一种灰暗色彩,哀愁重又笼罩心中,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自己只能沉默,诗人清醒地知道他是没有资格来享受这极致的美景的,惆怅才应该属于自己。诗人默默的退出,无奈的告别了。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朗诵者如果不能积极的欣赏出这样的意境,是无法把诗歌的意境美表现出来的。

再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我们可以想象,一心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勾勒出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温暖的海风、枝头上噼里啪啦绽放的花朵,描绘了一个多么悠闲、多么浪漫的世外桃源的生活。闪电都是幸福的,诗人的心胸广阔到可以给陌生人最美好的祝福。他博爱的思想: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人心想事成。让所有的人在尘世间没有烦恼,享受尘世幸福。而情致还不仅仅如此,在这里,诗人自己只愿做祝福别人的快乐之余,享受自己独处,简单的快乐。微笑的脸庞下,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和超脱。我们在朗诵诗歌之前,一定要先欣赏诗歌的意境,才能情随景生。

二 成为一道风景――入诗歌意境

我们欣赏到了诗歌意境的美,神奇的意境是因为它能引起朗读者或悲喜或激昂或平静的情感,并达到心灵的共鸣。怎样将饱含情感的声音恰当地融入到朗读作品中呢?

1 控制好声音,要与画面和谐

被感动的是朗诵者。一首诗歌,自己都不感动,凭什么去感动受众?作为朗读者,必须深刻理解这篇作品的意境,它勾勒出的是积极向上的、热情的,还是落后的、腐败的。如果是前者,那么朗读者的情感也要是积极热情的,被作品中所表现的美好事物所感染而激动。如果是后者,那么朗诵者的情感应是愤慨的、不满的。这就要求朗读者随着作品的基调调整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成一种“情感共鸣”效果,自己要成为全心去欣赏风景的人,这样声音才能走入诗歌意境中。

在这里最怕的是惊扰,不和谐的声音就会让欣赏者不再欣赏这道风景。就像你不能用泣不成声的状态来表达诗歌痛不欲生的情感,用沙哑的声音来表达诗歌高亢热情的情感。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都要跟着那意境走下去,让声音塑造出更美的意境。朗诵,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是一项语言艺术活动。朗诵者要想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播音稿件的内容实质,要熟练掌握声音的表达技巧,要使声音高低起伏、轻重缓急似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抑扬顿挫、感情跌宕如梦如幻,朗诵技巧运用自如,使作品锦上添花,从而让受众从中受到感染,声之意境便油然而升。

2 分清主次,声不由己

朗诵者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从诗歌角度出发,分清主次,不得随意朗诵。

下面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愁。一幅幅画面浮现眼前:幼年时母子分离,只能靠书信抒发别情;成年离乡背井,与新婚妻子天各一方;一个小家庭的生离死别,折射出内地和台湾同胞难相聚,国家不统一的局面。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熔在一起。余光中的诗《乡愁》,从内在感情上体现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那一枚邮票,一张船票,甚至那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以及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处升华了“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所以,我们看到朗读者的感情应该在最后一节中分量是最重的,声音色彩更加浓重,虽音不是最高,但情最重,耐人寻味。朗诵者在朗诵时声音要切入这首诗歌的意境,如此美好,如此深远,饱含感情,深沉诵咏。然而很多朗诵者在第三节“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分量处理的重了。反而到第四节后,情感削弱了。这样整首诗下来,便打破了诗歌的意境,没有完全的融入其中。

三 装饰别人的梦――掌握分寸声发联想

朗诵者要想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意境美,就要把握好分寸。一种用情感和声音创造出的更加唯美的的画面――诗歌意境之中加入声的元素。而不是完全用自己的情感,无论忧伤还是欢乐。

1 调动受众的联想和想象

欣赏到诗歌的意境美,自然要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情感在朗诵中的运用,一方面要讲求恰如其分地自然表露。朗诵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要掌握好分寸,要如入景中,声音变化不能破坏诗歌的意境和谐。在朗诵中,朗读者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感情世界中,所呈现出来的声音情感,应该相对成为受众眼里心里最美丽的风景。这种对诗歌的专注,声音对诗歌的修饰,自然就调动了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知觉。受众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朗读者不是重新建立新的感情,不是强迫受众被动接受你的感情,而是装饰他们思想情感中喜怒哀乐的东西,传达者与受众达成“情感共鸣”。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共鸣”,那么朗诵和收听都会黯然失色。一般来说,诗歌的意境对朗读者的态度、情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朗诵者因为喜欢某类诗歌而能调动自己的情绪而喜欢朗诵,并加入大量的个人情感。但是朗诵者切记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喜好对待所读的诗歌,必须培养自己的“朗读情感”来恰当统一地表达和体现诗歌情感。在朗诵的时候,朗诵者不能过于主观地去打破诗歌的意境,分寸一定要掌握好。悲而极悲,喜而极喜,朗读状态过于积极,便有做作之嫌。情感运用不能太过,准确情感表达才能表现诗歌意境。

2 尊重受众的情感经验

受众的情感,不是在最真实的现场中产生的。朗诵者的分寸必须掌握好,否则,诗歌的意境美也会在分寸不好的情况下丢失了你的受众。你要想趋于完美地展现诗歌的意境美,就不能丢失掉你的受众,他们正等着你来装点修饰他们心中的梦,否则无可共鸣,朗诵只能破坏了那种妙不可言的思想,形成了呱噪,而没能成为别人寄予情思的景象、意境,削弱了诗歌的意境美。

强加给诗歌过多的功能,会少了许多的美。例如《春江花月夜》,有的朗读者坚信这是一首悲伤的诗,调子越来越沉;有的朗读者却认为它是一首人生豁达的诗,情感便慢慢高亢上去。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其实装饰两字应该好把握,用声音去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让受众从中感受到生命自然。没人看到秋天的落叶会哈哈大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像黛玉一样悲天悯人。那我们如何把握秋之落叶般的分寸?专注于去装饰出怎样的情感,或是好的法子之一。应该牢牢把握诗歌的意境:潮水涨起明月初升,圆月朗照,月影相和,亭台楼阁,影影绰绰,月寄情思,落月水漾,江月有常人无常。声音融入其中,重音处理,激发起受众的感情,让他们来欣赏你用情勾勒出的有声意境。声境与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和谐统一,似有叹,似无悲,全凭受众去领悟感知。

不要强加给受众什么,也不要强加给自己什么。任何生硬、勉强的东西,都要不得。读出诗歌的魂――意境,才会把诗歌读得要多美有多美。如何体现诗歌意境的美呢?一定要提高文学素养,先学会欣赏诗歌的意境。而不要急急忙忙见字生情。细心体会之后,全身心的融入作品之中,控制好声音,掌握好分寸,使受众自然而然地被你吸引,受众会将你的声音融入诗歌中去,将自己埋藏在心里的真善美投入进去,也一同陶醉在你绘出的声音画面里了。总之,诗歌朗诵的探索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朗诵是情感的艺术,是优胜语言的艺术,声情并茂永远是我们每位朗诵者要求自己达到的最根本的朗诵高度,尤其是诗歌朗诵。诗歌的意境美也决定了诗歌朗诵的难度,在每一位朗诵者眼里,诗歌字少而情感却更加丰富,那种诗歌的意境总是神秘莫测,永远达不到尽头,只能离它越来越近,不停地探究和迷恋。走进诗歌那神奇的景色之中,让情感完全浸透其中,朗诵者的这种专注,必然创造出美好的有声意境这一道更美的风景,它也就必然能引起受众的共鸣,更好地体现诗歌二度创造的美。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编著:《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诗歌朗诵大全篇10

诗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为常见,诗歌语言通俗凝练,形象性强,声韵和谐,读唱都是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指南》语言领域指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即反映诗歌的形式经验要点――幼儿能借助动作或口头语言表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下面,让我们进入中班诗歌《雷公公在敲门》的教学现场。

一、 巧妙埋伏,种下诗歌前期准备

活动背景一:午睡时间

轰隆隆,打雷了。孩子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都很害怕躲到被窝里。师:“没事儿,不要怕,是雷公公上班了,或许还会到咱们班上来呢。”起床后鑫鑫第一个跑到我面前问:“王老师,雷公公真的会来啊,会不会打到我们呀?”(《雷公公在敲门》,悄悄潜入孩子的心里。)

活动背景二:家庭配合

就那次后家长反馈说孩子一回家就和爸爸妈妈谈论雷公公。家长和孩子们说了较多雷公公的故事。例如:诺诺说“我妈妈说的打雷要回家,不可以在大树下”,嘉嘉说“打雷是春天来了”等。(《雷公公在敲门》,激起孩子的好奇心里。)

活动背景三: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图书区中孩子们也在议论着关于雷公公的事情,识字的MM看着书说:“打雷是自然现象”,子轩说:“春天打雷是万物苏醒的时候到来了”。(《雷公公在敲门》,拓展了孩子的知识。)

幼儿前期经验是幼儿学习诗歌的关键。教师结合应景的自然现象在安抚孩子恐惧心理的同时激起幼儿对打雷秘密的兴趣;家园配合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去了解现象;班级环境中提供图书让孩子自主或合作探索、交流秘密,为诗歌教学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二、 多种形式,丰富诗歌内容学习

让幼儿对诗歌内容充满兴趣,在探究中理解诗歌内容,采用多种形式,以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形式一:自由表达认知。师:“雷公公来到我们班,来干吗呢?”阳阳说:“是带我们去天上的探索奥秘的” ……安排自由讨论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述说出来。形式二:实物图片呈现。利用实物图片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师:“喊了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理解“游、跳、爬”等特征。形式三:“猜一猜”游戏。在全部出示动物图片后继续和孩子一起边学边玩,拿掉两张动物图片,谁不见了。请幼儿用诗歌语句回答,深度记忆诗歌内容。形式四:大鼓配乐演绎。根据诗歌内容在念“轰隆隆”时敲强弱弱三下,再给予一定的节奏,同时也激起孩子再次学习诗歌的兴趣。形式五:巧取动作。孩子们好动是天性,配上相应的动作正好符合这一年龄特点,能准确理解诗歌中动物的起床方式。在孩子们自创动作的基础上选择出最形象的动作。

利用提问感知诗歌内容;借助图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采用击鼓、动作深入学习诗歌内容。多种形式的学习诗歌,帮助幼儿层层深入,演绎了诗歌的学习过程,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三、 标记运用,领会诗歌朗诵技巧

朗诵的表达手段很多,常用的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这些表达手段能帮助幼儿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1) 回忆朗诵标记。师:出示“停顿”“重音”等标记符号。“这些是什么标记?表示什么?”和孩子们共同回忆。(2) 自主选择合适的标记,尝试朗诵。孩子人手一张图文并茂《雷公公在敲门》的诗歌图谱,边朗读边做上相应的标记,做好标记后自己尝试朗诵。(3) 个人朗诵会,同伴点评。幼儿根据自己的图谱进行朗诵表演,其他同伴安静倾听,进行简单点评。你最喜欢哪个同伴的朗诵,为什么?

诗歌朗诵大全篇11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诗歌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一种,利用诗歌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丰富知识,发展语言,还能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砥砺品质。诗歌诵读是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活动,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以朗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实现内心情感的流露,增强幼儿对诗文理解能力,感受、领悟诗文中语言的魅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认知水平。

一、教师美语示范,熏陶幼儿心灵

《指南》指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教师恰当、准确的诠释和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是帮助孩子有效地学习诗歌以及朗诵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能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1.恰当、准确的诠释。让幼儿能朗诵出诗歌的情感的前提是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对作品的诠释,通过句子解释,丰富儿童语句,让儿童感受作品中的用词之美。解释是为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因而务必做到准确、恰当、浅显、易懂。诠释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画面、视频、亲身体验等。

2.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美文”需要用“美语”来表达,才能让听者感受它的美。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孩子对诗歌的欣赏与创造不能象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让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感悟、体会。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如果没有教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孩子就难以形象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抽象的语言。

二、多种手段运用,发展幼儿情感认知

诗歌朗诵是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活动,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指南》指出“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所以诗歌朗诵的教学中通过表情、动作等朗诵技巧、信息技术和亲身体验法的运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在朗读中感觉到情感的流动和语音韵律的美,发展孩子的情感认知。

1.表情动作等朗诵技巧运用。在朗诵诗歌过程中,幼儿除了运用语言外,还可以通过眼神、手势、身姿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诗歌,同时可以借助丰富的想象,加强诗歌的艺术感受。在朗诵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表现、表达各不相同的,存在个体差异性,是多元的、可变的,教师要及时给予每一个幼儿鼓励和赞许,使幼儿在朗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

2.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定格放大、反复显示画面,视、听相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的功能。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巧妙重组,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使幼儿入境、入情,主动学习朗诵诗歌。让孩子们宛如身临其境,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诗中优美的意境,提升幼儿的情感,通过想象,朗读过程中很有感情。

3.亲身体验法的运用。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亲身体验法,让孩子自己主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在教学时为孩子提供诗歌中的情境,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寻找风。在与风的亲密接触中,理解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最后根据形容词去寻找生活中相类似的东西,调动幼儿学习的渴望,将“要求幼儿朗读”变成“幼儿自己要求朗读”。

三、搭建多元平台,提升幼儿情感认知

《指南》指出“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通过创造班级、园部的平台,给孩子们展示自己,在提高朗诵的技巧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乐趣,增强自信。

诗歌朗诵大全篇12

诵读,不仅是“读”,不仅仅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来。诵读是一种传情艺术,是诵读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表达的艺术活动。诗歌诵读就是诵读者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等,把诗歌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借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

而要确定采取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什么样的动作和体态来表现情感的变化,就需要诵读者对诗歌情感进行深度解读,通过认真阅读,领会诗人的感情。诗人是用意象来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表达内心情感的,诵读者在心中见其形、悟其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破译一个个意象。要用心灵感受形象,对诗人的情感形成正确的理解,领悟艺术之美。对这些文字符号产生相应的感受,形成诵读的感觉之后,再通过外部技巧处理,采取相应的表达方式,努力使这些文字活起来,引起听者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沟通作者、朗诵者、听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朗诵的目的。

这样一个从解读到表达的过程,是诵读者再现创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诗歌作品。事实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对于文本的阐释及对于情感的解读,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通常也是这样进行的。因为应试的需要,教师需要使学生理解诗歌文本的含义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问题在于由于教学目的不同,教师没有把分析的成果与诵读联系起来,致使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不能很好地培植学生的内心视像,形成诵读感觉。也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诵读与文本的分析并没有紧密的关系。

此外,中小学诗歌教学过于依赖朗诵带。朗诵带虽说都是名家的声音、名家的处理,还有各种配乐,但是也存在问题,在选择与使用时要慎重,要反复地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过于依靠朗诵带,依靠名家示范,会误导学生以为诵读只可以是一种语调、一种声音、一种模式,而忘记了诵读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品质――再表达、再创作。诵读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而作出不同的演绎。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诗歌讲析时,应做到分析与诵读并重,并去创造性地工作,自己做诵读的典范,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这对应试也是有益的。

问题二:学生诵读的字音不准。一是方音的影响,二是误读。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较为普遍,我们认为,原因是许多学生忽视了诵读的最基础的问题――读音标准。

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基础,必须给以高度重视。方音问题,主要是受社会语音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普通话水平是逐渐提高的,但是,这仍旧是在诵读课上要强调注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在课上给学生放了几位主持人用方音诵读的诗歌,虽然问题被放大了,不过意在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问题:诵读诗歌,要注意使用普通话。误读问题,一方面是由主观上不认真造成的,就如同学生写字,错字经常出现,很少有学生会在弄不清楚宇音的时候查一下字典。另一方面,也与外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目前制作的诗歌朗诵的音像制品对于字音问题越来越不严肃,只在乎感情的抒发、气氛的渲染、音乐的配合,而不注重朗诵的必备要求。李默然、田华等老一辈朗诵艺术家,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因此他们的朗诵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我曾经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专挑他们的毛病,可是很难找到。但是现在我们在网上听诵读作品,很容易就会发现读音问题。所以教师在运用音频作品的时候要慎重,讲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出有利的东西,排除不利的因素。

问题三:在诵读课上,我请学生诵读前一次课分析过的作品,并且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名篇,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踊跃诵读的学生中只有一位是脱稿诵读的,而且是为参加学院举办的诵读比赛而背下来的。我在教学中也发现,能背诵几句诗歌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反映了目前人们对于诗歌作品的漠视。

诗歌诵读是对诗歌作品的再创作,这个过程的前提是必须喜欢它、热爱它。但是,目前的诗歌爱好者是极小的一部分,诗歌的生存空间相对狭小o 1986年,《星星》诗刊评出中国十佳诗人,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齐聚成都,人们寻求一切机会与诗人接触,情况比2005年的超女还火。而现在,《星星》诗刊主编梁平这样说:“你不能去问一个诗歌期刊的主编,他的杂志发行有多少册,这就像问一个女人她的年龄一样,那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纵观诗歌发展的历史,辉煌的成绩都是在创作与传诵的交相辉映中造就的。《诗经》既产生于贵族,也产生于民间。唐诗的辉煌,也与其广为传诵水融。曾有这样的传说,白居易写诗,喜欢先给不识字的老妇人读,老妇人听懂了,这首诗歌才算通过。从此可以看出,在那样的时代,不识字的人都喜欢听诗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诗歌也曾席卷全国。电影《相思树》中主人公的几段《致橡树》朗诵反映了人们对于诗歌的热情。而如今诗歌却备受冷落,正如《相思树》中主人公在最后一次朗诵前说过的话:“现在不是诗歌的年代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