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合集12篇

时间:2022-07-30 02:54:35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篇1

我们阅读古代诗歌时,首先要做到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是我们解读诗歌的突破口。

解题金钥匙

对古代诗歌意象的鉴赏,初中阶段考查的重点主要有识辨意象,把握意象特征,感知象征意义和体会诗人情感等。

一、识辨意象

题型: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2.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解读:这是对诗歌意象把握的基本题型,其考查点主要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意象的含义,答题时应细心读诗,不放过一字一词,因为古代诗歌中基本都是单音节词,基本上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的意思。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短短的5句诗,就写出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充分体现出秋思的意境。

答题要点:先用文句对译的形式把握意象内涵,再梳理、归纳意象内容,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词等。

二、把握意象特征

题型:1.这首诗中的意象体现了哪个季节的特征?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2.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诗歌题目的特点?3.本诗中的人(景)物形象跟另一首诗相比有何异同?4.诗中描绘出怎样的一个诗人的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5.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彰显主题,其景物描写往往体现在诗人的身世感怀上,或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其人物形象常常自抒其志,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例如,杜甫的《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从“白头”和“簪”中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境。

答题要点:如果诗歌中意象较多,就要对意象中的人、事、物、景进行归类,找出其中具有相同性的地方,总结诗歌意象的总体特征;对景物描写从远近、虚实、动静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归纳出意象特点;思考该意象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对诗歌意境的拓展作用等。

三、感知象征意义、体会诗人情感

题型:1.这首诗的某一意象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倾向?2.古诗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请就这首诗中的某个意象具体谈谈它象征了什么?3.同样是写秋天,有的诗人悲秋,有的诗人赞秋,如果是悲秋,请找出其中悲秋的意象,并说说悲的具体情感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赞秋,请找出其中赞秋的意象,并说出赞美了秋的什么精神?

解读:本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直观了解诗歌意象特征的基础上,进入到对意象内涵的领悟。我们首先要留心识记一些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柳、酒、月、雁等涉及离别相思之情,杜鹃、寒蝉、鹧鸪等代表离愁别绪与悲凉情感。然后根据诗歌意象所奠定的情感基调,体会诗人的具体情感等。此外,有些诗歌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因此,还要注意对诗歌中的理趣加以分析。

答题要点:整体感知,确定诗歌情感基调;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感知其象征意义;挖掘字词,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出了夏夜的哪些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词的下片是如何写“星”和“雨”的?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心情?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对“巴山夜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B.“巴山夜雨”是离情的代用词。

C.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或妻子)的深沉情谊,构成了诗歌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

D.诗中两处“巴山夜雨”都是实指。

3.试从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下面两首诗中“风雨”的异同。

诗歌意象篇2

一、自然之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霭霭的淡烟笼着的,丝丝的疏雨洗着的,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闻一多《忆菊》)

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本身有其大、小、急、缓的形貌之殊,对美有独特感受的诗人们常常会用独到的眼光欣赏雨的状态和雨中别有风味的景象。在诗词创作中,雨作为意象也会因环境和背景的明与暗、阔与狭、喧与寂等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变化。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杨万里《昭君怨》)“柴门对急雨,壮观满空山。”(陈与义《雨》)“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在这些诗词里,有轻薄迷蒙的“烟雨”,有活泼晶莹的“跳雨”,有倾盆而下的“急雨”,有零星飘散的“疏雨”。它们或是飘落在南方的寺庙间,或聚拢在池塘的绿荷上,或滴落在山间,或止歇在桐花烂漫的一片清明里。它们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的作用下,被映照、衬托出来,由此各具姿态。

二、复合之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首诗或一首词的意义,不是由个别意象决定的,而是由全部意象所营造出的意境决定的。“雨”是一个心与物相契的意象,对传达诗词的意义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但其表现力也需由意象组合的整体来实现。诗人们常常用情感链条把“雨”与一些常见的意象结合,构成五彩缤纷的复合审美意象。

雨打梧桐、雨打芭蕉、雨打残荷都是诗词中渲染孤凄气氛时常常描绘的景象,因为这些植物的叶子都较为厚大,雨滴其上会发出清脆刺耳的声音,使夜不能寐者更难入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这是梧桐雨。“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晏几道《生查子》)这是荷花雨。“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这是芭蕉雨。这些作品,表达的都是一种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愁。其实,正如唐人蒋钧诗所云:“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与罗隐之联句》)作者心中有愁,故所听无不愁耳。

雨不仅与梧桐、芭蕉、荷等客观物象结合,使新的意象纷飞飘洒,千姿百态,同时这些意象涂抹上“雨”的疏淡迷蒙色调,传达出丰富的“雨”意趣,渲染出孤凄的气氛。而且雨还与表达愁苦的形容词联合使用,比如“愁云恨雨”的复合模式。“云”和“雨”都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描写对象。“云”给人一种飘忽不定之感,“雨”给人一种愁闷的情怀。“云”“雨”意象组合出现,更能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传神地表达出来。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王禹僻《点绛唇》)表达了诗人的壮志难酬。“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顿疏花簟。尚有徕囊,露萤清夜照书卷。”(周邦彦《齐天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孤寂。“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欧阳修《踏莎行慢》)这首诗把离愁别思委婉含蓄、韵味悠然地表现了出来。

诗歌意象篇3

诗歌中的意象因物象不同而各异,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是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①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例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②鸿雁。鸿雁常常引发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之情。例如:“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③莲。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子”即“怜子”,“青”即“清”。④月亮。一般来说,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⑤落花。“落花”寓“年华易逝,美丽不再”之意。例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

具体地说,意境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或词人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意境是评价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1.意象与意境有密切的联系。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没有意象,难以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2.意象与意境的区别。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地把握两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这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融合成一种意境。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之零陵郡次新亭

范云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1)诗中前四句写了哪些意象?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江”“天”“树”“烟”。(2)“苍茫空阔、孤寂无依”的意境。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心事重重的旅人在眺望江天、远树、云烟,我们还能感知到诗人对前途的隐忧。(3)表达了作者羁旅孤寂、漂泊无依之感。

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意象与意境的细微区别。

①内涵深浅有别。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中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精心挑选而写入的,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此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被称之为“意象”。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具体意象,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而且我们所说的意境,一般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营造意境。例如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其中有12个意象,虽然鲜明生动地呈现出了一幅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再看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作品营造了一种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采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

诗歌意象篇4

中西文化都有“意象”一词,并在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归纳起来有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审美范畴。即为表象之意,可以理解为象征。朱光潜根据这个概念的希腊文本义,翻译为“审美意象”,并把它界定为一种理性观念的最完满的感性形象的显现。显然,作家、艺术家追求的已不是普通的观念意象,而是它的高级形态——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正如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达“至理”的手段一样。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艺术的许多流派也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他们创造意象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特别是在“五四”新诗创作的初期,为了反对诗的概念化和抽象化,著名学者胡适就指出意象强化的意见。意在创造一种“鲜明扑人的影像”。他指出“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在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像。”他所说的“影像”即为“意象”的意思。其中“意象”的意思,一是指诗的具体写法产生的审美效果。二是诗歌本体的形象所具有的隐藏性。具有独立象征的价值,超出了一般形象化所传达的效果。

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象征派的产生才真正自觉地将诗的意象观念与西方的象征诗学范畴联系起来。

20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对新诗意象的探索,更加自觉地将法国象征派与意象诗运动的“意象”结合起来,使之进入现代诗学的美学范畴,并赋予这个范畴以新的内涵。戴望舒指出,诗应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用巧妙的笔触描绘出来。这就包含了创造意象以表达情绪的内涵,但没有明确意象的范畴。将美国意象派诗介绍到中国并以自己的实践躬行倡导中国意象派诗的是施蛰存。他先是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组意象抒情诗,接着又译介了美国意象派女诗人陶立德尔、史考德、罗慧儿等三人的作品。施蛰存的创作和译介激起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热潮。中国诗歌明确了“意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融进了现代诗学。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现代诗歌的自身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很强的理性思考时代。

戴望舒译注的法国新俄诗人高力里的论著时说,据他们的意见,意象应该算是一切真正的诗的基础,而诗人的意象老是从自然界和农民的生活中借来的。而徐迟则更多地关注了美国庞德等诗人的介绍和城市生活中的意象构造,并努力实践。从而促进了三十年代现代派城市诗的崛起。

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的译介和探索研究,一些诗人和理论家在建设诗歌意象的新诗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给意象创造问题以新的诠释的是李健吾,他的价值在于他对意象创造的贡献。他对诗歌意象的幽深、含蓄与晦涩的追求,企望从意象的联结,完成诗的“使命”。以“意象”为新诗创造的“首务”是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所追求的一种诗意境界。他们所表现的是人生微妙的刹那。运用许多意象,去唤起一个完美的想象世界,这些诗人将意象创造的途径、意象内涵与象征的关系融合起来,

用自己的艺术创造使意象产生了全新的艺术效果。正是这些诗人的实践,确定了象征意象的创造在新诗现代主义脉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中国新诗”派的诗人,强化了他们象征意象重新构建的自觉意识,把“现实、象征、玄学”结合起来,使诗歌意象的象征性质和审美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践了一种新的意象的创建原则。这种原则包括四个方面:

一、意象创造的间接性原则

追求“诗之艺术特质”,强调意境创造、意象形成等因素在诗歌创作中的价值意义,在感觉传达的“暗示性”与“间接性”的“感性革命”的链条上,确定了意象和比喻的“特殊构造法则”。

二、意象创造的一致性原则

所谓的一致性即指象征意象与它所象征的意义之间融合为一。无论是托物抒情,主观突出的意象,或是间接抒情客观暗示的意象,都应该是一种诗歌“内在精神的感应与融合”。意象与意义不可分离。

三、意象创造的沉潜性原则

追求意象的创造中,潜在意识的内在心灵活动起很大作用。戴望舒就认为,诗是一个人在梦中泄露自己的潜意识,是隐秘的灵魂。在诗歌创作中自觉地将潜意识引入到意象的创造中,使意象创造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四、意象创造的雕塑性原则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冯至提出了现代诗意象创造的雕塑性问题。冯至《十四行集》的出版,为这一原则在中国新诗中的实践建立了探索性的范式。这显示了“从浪漫蒂克到克腊西克,从音乐到雕塑,从流动到凝练的转变,这像是自然气候般的变化”。冯至认为真正的诗“应该是由浮动的音乐走向凝定的建筑”。这种原则的追求昭示了新诗现代性趋势的一个重要侧面——“从痛苦的不平衡走向平衡,正是从感情走向智慧”。

正是在“五四”启蒙运动的文化开放的大潮中,西方象征派、现代派诗随着新诗的诞生一起传入中国。同时在中国便开始了一个现代诗民族化的再造过程。而诗歌意象的重塑也在现代诗的蓬勃发展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诗歌意象篇5

一般认为诗歌(包括文学)是时间的艺术,正因如此,在西方文论史上,就时空两个维度而言,人们大多致力于研究时间的一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的六要素,包括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其次是性格,以下依次是思想和言语,唱段是最重要的装饰,戏景虽能吸引人,却最少艺术。《诗学》中论述最多的是情节,其次是言语和思想,这三个因素都主要是时间性的艺术,对于其中仅有的空间性艺术――戏景,亚里士多德则不予置评①。莱辛的《拉奥孔》把艺术分为两类,诗(包括史诗、悲喜剧在内的叙事性文学)属于时间型的艺术,绘画(包括建筑和雕塑)属于空间型的艺术。莱辛认为,画只适合描画静物,因为其使用的媒介是存于空间的色彩,静物的各部分就是在空间中并存的;诗只适合叙述动作,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续的语言,动作正是在时间直线上前后相续的。莱辛认为诗画各有疆界,不应混淆。帕格森在《材料与记忆》等书中,着力阐发了时间的绵延特征,他认为时间是意识生命的特有形式,没有时间(绵延),世界就会变成一个个孤立的瞬间,就会在这一个个孤立的、不能相互转化和综合的瞬间中被割裂、被间断,人们就无法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画面,就不知世界为何物。现在有了时间,有了记忆,就有了世界的连续性,就能在意识中形成某种整体性,因而时间是意志自由、生命冲动,在无止境的创造中使一切意义成为可能②。帕格森无疑强调了时间的意义,也继承了西方历史上重视时间的传统。在我国的文论中,一直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线性的、诉诸时间的艺术,所以诗歌(包括文学)都是时间性的艺术。由于这样一个历史传统,因此在诗歌(文学)中研究时间较多,研究空间较少。随着叙事学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诗歌的空间叙事。这方面,法国哲学家巴什拉的《空间诗学》具有代表性,《空间诗学》集中探讨“诗意空间”的蕴含,研究家屋与天地、窝巢、贝壳、角落、抽屉、私密性等问题,阐发“世界是人类的鸟巢”的感悟,颇有东方美学的神韵。巴什拉主要是对建筑空间的诗意分析,我们认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对诗歌中的意象空间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以前的论文大多注重探讨意象空间的意蕴,下面探讨诗歌意象叙述的内在特征。

一、诗歌意象的空间特征

有关文学的意象研究,一般认为发端于美国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他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细致分析了乔伊斯的《尤里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等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弗兰克在研究小说空间时常常与庞德和艾略特的诗歌进行比照,指出读者阅读他们的小说不得不运用阅读诗歌的方法,抓住他们小说中在片刻时间内空间并置其人物的不同意象进行理解,这些不同的意象是瞬间的感觉,也就是空间。因为瞬间的感觉集中了各种人物、事件、意象、细节,一刹那涌现在脑海,由于空间密度增大、时间停滞,造成视觉瞬间静止,视觉瞬间静止也即空间,这些小说大量采用空间并置而不是时间流逝的方法。这实际上就肯定了现代诗歌具有空间艺术的特征,因此,尽管不是分析诗歌空间,弗兰克的《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也被认为开了诗歌空间研究的滥觞。

柏拉图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进入一种迷狂的状态,诗人的迷狂就是灵感的迷狂,尼采认为诗人应当具有“酒神”精神,此时理性因素消退,感性、欲望、本能获得彻底解放,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文思泉涌、万象云集,面对刹那间纷至沓来的记忆、意象、人物、细节,诗人只有采用空间并置才能充分表现内在的情感。确实如此,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庞德《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些无不是刹那间瞬间画面的并置。勃留索夫说:“艺术的任务自古以来就在于鲜明生动地描绘出人们恍然大悟的感觉的瞬间……诗歌截取的只是无数感情和不断进行着的事件的某些瞬间和场面。”朱光潜先生说,诗歌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并力求“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诗歌就是刹那间的片段,是一种空间的艺术。

另外,诗歌乃至一切艺术,无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空间。它既是一个物质的空间,又是一个独特的精神的空间,文学就是一个白日梦,是作家建构的第二自然,作家建构的精神后花园。一代代诗人用自己的作品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并且丰富和延伸了人类整体的诗性的精神空间。何其芳的诗歌《关山月》:“今宵准有银色的梦了,/如白鸽展开着沐浴的双翅,/如素莲在水影里坠下的花片,/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积霜似的鸳瓦上的秋声。/但渔阳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即有,怕也凝成玲珑的冰了,/梦纵如一只满帆顺风的船,/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无瑕的白鸽的翅膀经过月华的浸洗,洁白的素莲花片坠落在澄澈的水面,月下的“秋声”带着琉璃和积霜的洁白与晶莹,银白的世界安宁静谧、超尘绝俗、生气充盈,古典的芬芳漫于笔端。诗人创造了一个充满天籁之音、方外之色的诗性空间,读者读这首诗时无不沉浸于这个绝美的空间中,同时这个诗性空间又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空间的拓展、延伸。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这首诗时经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又会对原有的诗性空间有所扩展,从而不断延伸诗人创造的诗性空间。

二、现代诗歌的意象类型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周易》所谓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巴什拉所谓的“诗歌创作就是把许多意象集中到一起”,皆说明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失去了意象诗歌也就失去了形体的依托,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就是意象的摄取和组织的过程。宗白华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③诗人对意象苦心孤诣的经营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在诗歌中常常可见“一片自在的风景,一丛野花,总是与一壁静寂的石崖作伴,时而有几朵流云飘曳而去,然后出天空的湛蓝;或许你听到一片自然的风声,轻轻掠过哗哗作响的树林以及清清的河水荡起涟漪……”④一首诗歌就是一个个分布与绵延的小意象构成的一个独立自足的大意象,每一个意象都占据一个诗歌空间的一个特点位置或一个点,是诗歌意象叙事的基本单元。朱大的诗歌《春光》:绿蜡笺上烘出一片云霞,/是杏花倩影投映浮萍洼。/洼里潆洄着浅碧的螺旋,/和淡青的香彖袅袅的牵:/春光撩起这流动的春光。这首诗歌前四行的每一行可以看做一个意象,每一行里又有许多小意象,如第一行的绿蜡笺、云霞,第二行的杏花、浮萍洼,第三行的洼里、螺旋,第四行的香彖。我们这里着重分析后一种意象,我们称之为单个诗歌意象。我们从《春光》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歌就是由一个意象到另一个诗歌意象的跳跃,也可以说是一个意象空间到另一个意象空间的跳跃。戏剧通过场景变换和人物移动进行空间转换,小说通过人物的移动和地点转移进行空间转换,诗歌则通过意象空间的跳跃进行空间转换。

在上述朱大的诗歌《春光》中,我们细分以上提到的意象,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绿蜡笺、浮萍洼、洼里一类;云霞、杏花、螺旋、香彖一类。从功能上我们把前一类意象称为情境意象,后一类意象称为主体意象。情境意象主要表示时间、地点或隐含时间、地点的意象,主体意象表示叙事对象、态度、行为等的意象。情境意象类似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氛围、衬托暗示、奠定基调等作用。主体意象是诗歌的中心意象,类似小说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展示诗歌的主要情感、思想主题。一般说来,诗歌中主体意象不可或缺,情境意象则不一定明确出现。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首诗歌中没有出现明确的情境意象,但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予以补充、还原,诗歌的环境是日本,诗歌实质赞美了日本女郎温柔娇羞的美感。一些诗歌中的可能情境意象就是主体意象,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首诗歌中“死水”既是情境意象又是主体意象,“死水”应当是一片水域(中国),同时死水又是诗歌所要歌咏的主体。一般说来,用时间、地点作诗名的诗歌往往情境意象与主体意象合一。在诗歌中,情境意象为主体意象限定一个特点的时间、空间范围,对主体意象起衬托、限定作用。主体意象被内置于情境意象之中,因情境意象的衬托、限定而凸显。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叙述功能

文学作品一般都包含叙述者、人物、事件等基本的叙事因子,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共同的叙事模式,诗歌也是如此,因此诗歌自然可以运用叙事学的知识解读。正如前文所说,诗歌中的叙事一般都是通过意象空间的连缀、跳跃、切换、并置叙述的,意象在空间上的安排成了诗歌叙事的主要内容。诗歌意象具有以下叙述功能:

1.情境意象的氛围濡染

类似于叙事作品中的故事空间能够决定整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氛围一样,诗歌中的情境意象也有类似的功能。何其芳的诗歌《花环》:“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无人记忆的朝霞最有光,/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没有照过的影子的小溪最新亮。//你梦过绿藤绿进你窗里,/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你有美丽得使你忧伤的日子,/你有更美丽的夭亡。”此诗中的“幽谷”即为情境意象,整首诗歌所具有的孤芳自赏和遗世独立的情怀,与“幽谷”的文化蕴涵和积淀是吻合的。卞之琳的诗歌《距离的组织》实际上暗含罗马与中国两个空间、两个情境意象,这两个意象的并置,就造成了一种类比的意味,渲染了一种时代背景,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大时代中“小处敏感、大处迷茫”的时代因素。在我国古诗中,一些情境意象也有类似作用,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句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孤舟”、“寒江”即为情境意象,这两个情境意象也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孤傲遗世的情怀。

2.意象的组接方式制约整首诗歌节奏

一般认为,诗歌的节奏取决于读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变化,以及韵脚等的设置,但诗歌的节奏也受到意象的制约。一般说来,情境意象密集,主体意象单一,诗歌的节奏可能较快,反之,情境意象单一,主体意象密集,诗歌的叙述节奏可能较慢。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的情境意象比较单一,就是康河,主体意象较多,如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水波和星辉等,同一个环境之下不同意象反复描绘,犹如电影的慢镜头缓缓推进,自然使诗歌节奏舒缓。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同一空间下缓慢推进时间自然变慢,节奏自然轻徐舒缓。当然,这首诗的舒缓节奏也有赖于它的韵脚、叠字的运用,这两方面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艾青的诗歌《旷野》的情境意象主要如诗名“旷野”,诗歌运用广角镜头,慢慢推进,描绘了田亩和池沼等的贫瘠、衰败景象,悠长哀怨的调子,表达了对民族和人民无尽的悲悯。光未然的诗歌《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此诗歌的情境意象一再变换,河东、河西、万山丛中、青纱帐里,空间跳跃很大,结合短促句式、鼓点式节奏,造成全诗节奏迅急、情绪饱满、富有战斗力。从总体来看,现代诗歌中,慢节奏、情绪舒缓的诗歌居多,节奏快的诗歌相对较少。节奏的变化与诗歌的情绪传达密切相关,节奏快,一般比较激昂、热烈,节奏慢,则易形成沉思的品格或低沉的情调。

3.意象的牵引流动推动诗歌的叙述进程

如果小说和戏剧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冲突,推动诗歌叙述进程的则是意象的过渡和跳跃,诗歌叙述就是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意象变换一次,诗歌叙述就向前推进或转折一次。如郑敏的诗歌《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中的意象有稻束、疲惫的母亲、满月、树巅、远山等,依靠意象的依次推进,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动静结合,画面似隔而意相连,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氛围,构成了一幅优美深沉的艺术空间,宗教的情感氤氲在其中,疲倦而又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李金发的诗歌《时之表现》:“风与雨在海洋里,/野鹿死在我心里。/看,秋梦展翼去了,/空存这委靡之魂。”第一行主体意象“风与雨”,第二行忽然转入主体意象“野鹿”,并没有对前面主体意象进行陈述和描绘,这里可以看做一个转折,两个意象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关联,却是诗歌意象叙述的手法――非时序手法,将时间上并非直接联系的两个意象按语义构成“板块”结构并置,通过喻义上的相似性渲染诗歌主题――委靡之魂。

诗歌中的意象叙述是一种非事件叙述,一个意象牵引另一个意象,构成时间的流动,同时单个意象又组成一个个意象空间,也就是说,意象叙述就是意象空间的流动所形成的线性时间流程。

以上通过诗歌中局部意象的分析,阐释了诗歌意象的空间叙述功能,应当说在一首具体的诗歌中,这三个功能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朝着一个总体效果生发,最终完成诗歌的意象叙述,实质就是生成了一个大的整体的意象空间,局部意象从属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又服务于这个整体意象空间。诗歌的空间叙述主要就是意象的空间叙述,这是把握诗歌空间叙述的中枢。

探讨和阐释诗歌的意象空间叙述,要立足于具体的诗歌文本,同时我们要探究生成这种意象空间的时代因素。一般说来,不同时代的诗歌意象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质,同一时代不同的文学派别的诗歌意象空间也具有不同的风貌。由于经历、审美、价值、伦理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派别具有选择不同的诗歌意象空间趋向。唐诗的意象空间与宋词的意象空间迥异,象征派的诗歌意象空间与七月派的诗歌意象空间径庭,大漠、孤烟的雄浑与小桥、流水的婉约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气象,死亡、枯败、黄昏的没落与纤夫、绿草、种子的沛然,表明了两个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一个宏观的历史领域中俯视仰观,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意象空间的深层背景和意义,更有助于烛照洞微,探索诗歌意象空间隐秘而深远的内在蕴涵。福柯指出:“当下的时代将可能首先是空间的时代。”⑤意象空间诗学研究,诗歌研究的一个新的意义场,一定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注释: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4-65.

②谭裘麟.唯有时间(绵延)真实――帕格森自我意识本体论初探.哲学研究,1998(5):67.

诗歌意象篇6

要解答好题,首先要了解题型的问法,近几年常见的题型有: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分析。/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诗的……句描写了……的哪些特点?/结合诗的具体内容,分析概括其人物形象。

知道了这些常见题型,还必须把握复习的诀窍,这样才能灵活高效地答题。无论是“景色”“景象”的特点,还是“情景”“情形”的特点,或者是“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能从不同的方面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鉴赏,就容易获得较好的解题效果。常见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看下面《诗经·芣苢》一诗。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首诗,可抓住“有”“捊”“襭”三个动词,分析出妇女们娴熟而欢快地采集芣苢的劳动情景。

二、 借助诗歌标题中的暗示语

有的诗歌,题目本身就暗示了其主要意象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揣摩与解读的线索。如李端的诗《闺情》,从标题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可能是思妇形象;再如苏轼的词《满庭芳·蜗角虚名》,从标题也可以看出本词的意象与虚名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揣摩诗歌意象的某些特点。

三、 根据上下句或上下文

这如同一般文章阅读一样,命题直接涉及的内容往往在文本中某一个部位,要理解这个部位,通常需要借助上下文,有时候答案就在前句或后句之中。

四、 借助诗歌的背景知识

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注释内容,它们都值得我们在分析与理解意象时充分利用。

五、 注重思想感情

意象是情与象的整合体,人们阅读诗歌时一般是通过意象来理解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也可以借助思想感情来理解意象。

六、 利用意象的固有内涵

一般考生都知道,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常见的意象如“杨柳”“杜鹃”“夕阳”“残荷”等,本身就具有固定的内涵,为我们解读意象提供了不少方便。另外,一些不常见的意象也有其特定的内涵,也有助于我们解读意象,如马致远《汉宫秋》中“塞外”的“旷远悲凉”与“王宫”的“凄清阴冷”。

通过以上分析,古代诗歌形象题的解题要领已有把握,下面再谈一谈其解题技巧。

首先,可根据命题中的动宾短语填写意象内容。

比如“‘无数铃声遥过碛’表现了怎样边塞景象?”一题,可以先摘取前后两个关键词,形成填空框架“表现了……的边塞景象”,然后在横线上填写“边塞景象”的特点:“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答案:“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景象”。

其次,通过捕捉题干中的修饰语揣摩答题要点。

意象题中动词前面的状语与名词前面的定语,能含蓄地指出解答意象的方向。比如“丰富的意象”表明意象内容较多,“通过尾联”表明答案在诗的最后两句,“素淡的情景”表明景物并不绚丽。如2012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适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 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本题如解说“颔联描绘”的“野菊形象”的前提,在于理解“肯为无人减妙香”这一反问语气,即不会“无人减妙香”。可先描写野菊的美丽外形,再揭示野菊的内在性格。所以本题可答为:①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第三,概括提炼与具体描述相结合。

尤其是一些“特点题”“画面题”“形象题”,答题时既要概括表达又要具体描述。如2012年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注]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诗歌意象篇7

李小雨

鸟在棕榈叶下闪着眼睛/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静悄悄地,溅起/一片绿色的月光/十片绿色的月光/一百片绿色的月光/在这样的夜晚/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讲述着热带的地方/绿的家乡……

读完此诗,你的第一感觉一定是很简单、很明了,写的就是家乡的风物、家乡的美景;但这只是你对它的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因为你没有真正解读诗歌的意象,而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笔者认为,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把诗歌比作一座大厦,那么意象就是构筑大厦的砖瓦。为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始终把握住“意象是鉴赏的钥匙”这一理念,具体说来:

一、对诗歌背景的解读需要意象

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因为,对背景的知晓是我们顺利进行阅读的开始。比如小诗《夜》,我们就能够通过理解意象来了解写作背景。如“夜”这个意象,虽然很明白,但是,它却是我们阅读此诗的第一步,这时我们就应该把自己的阅读感觉与“夜”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感知诗作。

二、对诗歌主旨的解读需要意象

既然意象是构建诗作的材料,那么,意象就应该是我们研读的重点。在此诗中,作者给了我们以下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意象:闪着眼睛的鸟、掉进海里的一个青椰子、月光。这三个意象的摄入,作者意在表现这样的主旨:南国家乡夜晚的可爱,以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月光,是夜间最具特色的事物,作者选取它似乎很平常,但作者在“月光”前用叠加数量的方式使月光变得鲜绿而且灵动起来。这时,我们再细细品味前文,之所以鸟的眼睛闪着,青椰子掉进海里,都源自于对月光下如此宁静的夜的热爱与向往,至此,主旨豁然开朗。

诗歌意象篇8

现代作家叶圣陶提出:“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叶老的一语便道出了诗歌的灵魂——意象。那么,什么是意象?意象分为哪几种类型?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之美?作为一名多年来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下面仅就此问题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歌意象的涵义。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比如:《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意象是具体事物,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美景,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这些词汇就是诗人在头脑中所显之象,即意象。

其次,让我们再来熟悉一下意象的几种类型。

意象的选择和营造是诗歌创作的关键和基础。准确而独特的意象,可以引导学生更便捷更顺畅地进入诗人所营造的艺术天地,更深入地抵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1.直接意象。即诗人头脑中直接浮现的关于某一事物的表象,诗人的思想感情直接渗透到具体的表象之中。在全部的意象中,直接意象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占有极大的比重。有时以一个单纯意象为基础就可以构成一首诗,比如:“风吹绉了的水/没来由地波呀,波呀”——(汪静之《小诗二》)。

诗人以一个单纯意象为基础就构成了一首诗。

再比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事物都在大堰河生前或死后涉及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因空间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来了。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对养育他的乳母的深沉的爱。

2.间接意象。间接意象即间接的表现诗人心灵世界的喻体和客观对应物,而不在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对一的体现。这类意象蕴含更丰富,更耐人寻味。

间接意象又可分为比喻意象和象征意象。①比喻意象,简单说就是同某种事物、理念或情感有某种相似点,因而拿来做比方的意象。比喻意象可以用来摹状人或事物。如:罗长城的《脊梁》是这样描写田野间一位老年农民的脊梁的:“一条力的弧线/一道破土的犁圈/一条飞来的彩虹/一架厚的青峦。”

四个比喻意象就像四盏强烈的探照灯,同时把光聚到这位老农的脊梁上,凸显出多年与自然奋战的劳动者内在的力和美。

还比如冯至的《蛇》:“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的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

作者把青年人的寂寞附在蛇的意象上,运用了直接比喻,借助那“秀丽无邪”的蛇展开艺术想象。

②象征意象,就是代表某一实体事物或某种内容的意象。由于出现在诗歌中的只是象征体,而被象征的本体则隐去了,这样就使诗歌更耐人寻味。如《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诗人写的是礁石,但又不仅是礁石。说它是礁石,因为它生动地体现了海边礁石的特点;说它不是礁石,诗人的命意不在写一块石头,而可看成诗人自身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

诗歌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需要借助于某个特定具象,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营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读者阅读时才能在这个艺术天地里进行二次创作(审美过程),还原诗人所见所感,以获得内心的共鸣和审美愉悦。

第三,从教学的角度来赏析意象之美。

诗歌以心灵为殿堂,诗歌意象比其它文学体裁更具有浓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心理效应的艺术。好的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意象美。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只有设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感情,沉浸于诗歌的气氛和意境之中,才能让学生体验认识想象与诗意发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先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露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再使头脑中浮现出相关的意象,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进入审美阶段。

比如:在赏析马雅可夫斯基1927年写的长诗《好》时,我让学生深刻体会旗的意象:“歌声/压倒/枪声,红旗/漫卷/战场”。同时赏析艾青在1949年也写的国旗:“美丽的旗/庄严的旗/团结的旗/四颗金星/朝向一颗大星/万众一心/朝向人民革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是怎样把旗作为革命的象征来写的,体会诗人采取的仰视角度,旗上面似乎也放射着神圣的灵光。

在学习柯岩的《,你在哪里》时,刻画人们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喊,任悼念的情思飞腾。寄托于高山、森林、大地之上,赋予山河同悲的感情。最后在天安门前“深情呼唤”,表达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意境。此诗以意象塑造出深邃感人的意境,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由此,一首好的诗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在是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排列的、具有一定声音和意义的词语,而是染有情感色彩的一系列意象。由于不在受语言的羁绊,学生的想象可以凌空而起,乘风翱翔,从而使诗人植在诗行中的种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使诗歌的万花筒中的玻璃屑呈现出变幻无穷的图案。

目前,现代诗歌发展很快,各种流派写法都在互相交流互有穿插,“写无定法”!所以往往很难来衡量,也是当今高考至今仍然将诗歌排除在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诗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重要的是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因此我在诗歌教学中,还会经常找一些课外的优秀诗歌叫学生体会,比如:在欣赏现代著名诗人万一波的《藏羚羊跪倒在你面前》时,让学生体会诗人是以敏锐的笔触深邃的思考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藏羚羊穿越一枚戒指/远渡重洋,去满足英国贵妇/深渊似的、无止境的、没落/时尚。仅就一个意象——戒指,就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藏羚羊无奈的眼神,站在风中瑟瑟发抖……自然的和谐是我们人类的梦想,可是恰恰是我们自己要打碎这个美梦!

再比如:著名诗人佳卉的《黄河岸边》中的最后一个意象,“……抽出在水中已有凉意的双手/我知道/我一滴水也抓不住”,诗歌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体现,诗人的情绪也在这里被推向高潮。虽然握不住一滴水,但仍要将手伸进去,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华夏文明的温度与走向。

这样的构思真的很巧妙,会让读者怦然心动,然后为诗人的独具匠心而拍案叫绝。

因此,意象是诗歌的主题,有美好灵魂的诗歌会被大家记住。那么就让我们怀揣满腹柔情,通过自然流畅的文字,将生动而富于生命的意象一点点打开,别有洞天!诗歌便真的会成为生命中心灵的航标和世界的点缀。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2-36.

诗歌意象篇9

前言

意象是诗歌作品的焦点,意象是诗歌作品的精灵,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意象就是蕴涵着一定意味的物象。”在诗歌中,意象既是“最小的单位”,同时也“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这句话颇为形象的说明意象有极大的自由度、灵活性以及对整体意义生成能力的特点。

诗歌思维最大的特点是跳跃式的,是一个个点,即意象。与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思维不同,小说等是形象的,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诗歌写作通常要做到言简意赅,讲究简约之美。诗歌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意义省略和情绪跳跃,这些意义省略和情感跳跃为读者预留了发挥想象的巨大空间,也使诗歌的意蕴无限,经得起多次阅读与阐释。如曾卓《我遥望》:“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里,偶而抬头/遥望六十岁,象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象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从短短的八行诗将年轻到年老的几十年岁月组接在一起,中间用“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来上下贯通,那么这几十年如何过来的?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诗人又如何来抗御这些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呢?诗中没有交代,一笔带过,省略后所造成的意义空白,由读者自己去借助其中的意象填充、升华诗人的情感。

诗歌的创作是一种以意象来传达理念和情感的心理过程,它是通过具体直观的事物来传情达意,在语言上通过借代、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人以“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具体的可感意象,比喻祖国的贫困落后,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来比喻祖国的新生,这种以个别具体的形式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用意象来传达主题思想。从篇幅上来说,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可以说是最短小的。诗歌要在较短的篇幅内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诗情和诗美,这就决定了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必须凝练、集中与概括。如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短短两句就把被十年浩劫耽搁了美好时光的青年一代决心战胜蒙昧、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鲜明地表露出来。诗歌虽然不具有小说表现生活的直接性与逼真性特征,也不具有散文反映现实的写实性和现场感,但它通过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的意象来呈现一个审美化的世界,常常使读者在寥寥数语中睹见宇宙的奥妙,领悟人类生存的深刻内涵。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抒情性。晋代文论家陆机曾指出:“诗缘情而绮靡。” 就是强调诗歌是因情而生,缘情指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也是把情感放在诗歌表达的第一位。 一个个意象既表现为思维主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认识物象内在属性,获得对物象合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又表现为主体主动移情于物,对物进行人化创造的过程。诗歌欣赏过程中就是借意象的内涵随着创作主体的情感起伏而起伏,随着创作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作家叶圣陶提出:“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二构成的画面。”叶老的一语便道出了诗歌的灵魂――意象。

比如自然意象在诗歌意象中占很大比例。诗人最爱借月、水、杜鹃、柳枝等来传达主观情感,或喜或悲,都用这神奇的自然物象来表现,下面就诗歌当中最常见的自然意象略举几例。

团圆与思念。古典诗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亲人团聚的心愿和期待:“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这一象征意义的生成,显然与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中秋有关。《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写道:“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转。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两首诗的内容都是游子见月思乡;月,是亲人团聚的象征。所以,飘零的游子,在月光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以月为团圆的象征体,已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民族集体无意识。

月下怀人念远,月虽寄寓着人们对团圆的期待,但在审美天地里,诗人们却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却屡屡倾诉月下离散的痛苦。作为团圆的象征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盼望,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李白的《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郎士元《塞下曲》:“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这类作品都是有一个共同的艺术构造特征:孤独的想念者与象征团圆的月亮,构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大大加强了感染力。

水意象在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意象组合中,呈现出其多样的形态;多具异彩,各有韵致。“水”是一个时间意象。屈原在《离骚》中就已把流水与不停流逝的时间联结在一起:“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感到,时间就像流水一样过去,而自己的美政理想却迟迟不能实现。“汩”这个水意象,透露出诗人心中时不我待的深重焦虑感。《论语?子罕》第十七节有这样的记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并不是诗,但这句话却既深含哲理,又有诗意。伟大的先哲把人们对无形的时间的感受,借助有形的水,生动而又深刻的表达出来。

山水诗之祖谢灵运,以精工的笔触,刻画了永嘉地区的山色水光。在他的笔下,水,作为自然美的一个构成因素,显得多彩多姿。“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徙旅苦奔峭。”(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为了消散“羁心,来到山间”游眺”。可是湍激的逝水,反倒使“孤客”心生伤悲。“逝湍”并非不给人以美感;它之所以引发悲伤之情,只是因为“游眺”人由它想到急速流逝的时间,诗中的“逝湍”意象,既是自然山水的写照,又是有文化气息。

逝水,既然是时间意象,自然也就与无限、永恒联系起来。因此,当诗人对人生的沉思深入到哲理层次时,它也就成为富于表现力的传达符号。如张九龄的《登荆州城望江》:“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江水与天地能相始终。而天地之间所有人的人生则渺小、短暂,无法抗拒岁月的流失。敏感而多思的张九龄在凝望长江时,自然要为世世代代的生命叹息。

水的意象还往往作为悠闲、淡泊、自由,与大自然亲和的心境的对应体,出现在吟咏林泉隐逸之乐的篇章中。如《左思》:“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王维《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归嵩山作》:“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于鹄《春山居》:“独来多任性,惟与白云期……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清澄的潺潺的流水,恰与诗人的超脱尘俗的心地,融为一体。

灿烂、丰富的古典诗歌意象世界,像无边无际的海洋。上面的一些具体分析,不过是管窥蠡测;意在通过一斑,透射古典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诗是人的心之歌,灵魂之歌。一个一个的意象,是诗歌中的一个个音符。意象的魅力,生命力,源于它对人的心灵的真实的转达。作为具体诗篇的组成元素,一个个意象,无疑都具有创造主体的个体特征。诗人则借助种种艺术手段,调动读者的阅读期待等,凭借意象的呈现,给作品注入生气和意义,使之成为气韵生动、生机无限的艺术生命体。

注释:

①张少康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第211页

②段建军、李伟《写作思维学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第161页

③郑敏 《英美诗歌戏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年版 第12页

参考文献

[1]段建军、李伟《写作思维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少康 《中国历代文学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严云受 《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

[5]杨义 《李白明月意象思维》(论文)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5-117-126

诗歌意象篇10

在诗歌中,“意”一般不便于裸地说出来,需借物来表现,显得含蓄;“象”也不单是纯客观的物象,须由意来触发,来点染。大量意象在诗中的存在有规律可循,因为在漫长的诗歌文化发展中,其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比如:送别诗有杨柳、明月、舟船、云等意象;愁苦诗有雨丝、斜阳、杜鹃等意象;托物言志诗有梅、兰、竹、菊、松、莲、蝉等意象。这些带有鲜明文化色彩的意象,引领我们在鉴赏诗歌时,真正地走进诗人诗中。

舒婷的诗作《致橡树》,是通过一棵木棉树对另一棵橡树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橡树,这个意象象征男性,是诗人想象中的恋爱对象;木棉,这个意象象征拥有新时代气息的女性。木棉不依赖橡树而生存,而是与橡树相依为伴,同甘共苦,共同构筑伟大的爱情。这样的意象新鲜、独特,又有着深刻的内涵,通过具体的意象“木棉”和“橡树”,把抽象的难以捉摸的理性思考饱满地表达了出来,使之成为当代爱情诗中的经典。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普通的木棉树、橡树,赋予了很浓的文化内涵。在这个意象的背后有着因象征而引发的深层寓意,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具体的意象之外的“弦外之音”。

二、意象所浸蕴的思想情感

意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图景映射,是心灵的一种直观感觉。意象是主观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表达诗人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反映客观事物。

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是一首对爱情无私的奉献之歌。全诗5节,每一节由一个意象画面构成。这些意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是比喻“爱人”。诗中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意象的选择与呈现,把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意象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智者的眼中都能入诗。

台湾诗人余光中,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是以时间的变化来组织全文的,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诗中借这些具体的物象,把无形的乡愁化为四种事物,层层在递进、步步在升华,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优秀的诗篇是诗人充沛感情的艺术结晶,其笔下的景物已经情感化。

三、意象所营造的唯美意境

诗人往往借助意象把读者引入作品营造的意境中,从而体味诗人的情感。意象构成并创造了意境。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指具体的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意象是一些景物,是形象的,眼睛可以看到的。而意境是抽象的,是需要凭心去体会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的诗歌爱好者,萦绕在脑际耳畔的那种美,挥之不去。诗中的意象极为丰富,且具有美感,像“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夏虫、笙箫”等都是寻常的事物,但在诗人充满离情别意的眼里看来,它们都显得那么美丽、迷人,深情款款、情深依依。诗作勾勒了一幅静谧、和谐的图景。诗中多次写到“轻轻”、“悄悄”、“沉默”,可见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与留恋。诗人把自己对康桥的眷念之情,通过表情达意的自然之物,从笔端流淌出来,这些意象的选择是信手拈来,没有雕琢之感;这种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古人云:“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它的美之一就美在意境上。

诗歌意象篇11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

上面的诗歌选段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请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进行简要分析。

解析:“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就是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来的物象。

意象一: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对江南雨巷有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寂静、幽深、湿润,小巷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背景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意象二:油纸伞。这是件雨具,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太多具体的描写。这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怀旧的特点,和幽深寂静的江南小巷相遇,飘着寂寥的雨,为整个情景平添一份冷静、凄清。

意象三:丁香姑娘。《雨巷》整首诗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二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丁香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的形状像结,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凄美。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技法指津】

要真正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第一是要读,其次是要品,尤其是品味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寄托情感的载体,是品味诗歌情感的钥匙。品味意象,一要落实诗中的语言,分析思考;二要结合意象本身的特点展开联想;三要分析意象,品味意境,即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及意象传达的基本情绪。

一、品味语言

反复诵读,品味韵律。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诵读让我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我们整体感知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吟低咏诗句,体会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能够体味出作者的情感,这就为理解意象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展开联想,抓住意象的特点

1.捕捉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的诗歌,大多数诗歌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了解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2.体察诗情。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可以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亦含泪。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和“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三、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和谐的、能够诱发鉴赏者丰富想象并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意境的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清新优美等。抓住以上这类关键词,并联系具体诗歌反复训练,就不难做到“明意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所表现的艺术境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品味意象的最终归宿。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诗中的“树”和“花”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废 名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诗歌意象篇12

面对穆旦,评论家以及研究者不断的在纠结于他的“中国化”和“去中国化”的问题,却忽略了诗歌本身的重要组成元素――意象。当然人们去解构一个诗人的时候,一般程序是先知其人,后读其诗。因为古人云:“读其诗而不知其人,可乎?”这就使得解读者放弃了诗歌本身的一些特质,转而研究诗歌的形式和写作技巧。对于的穆旦研究来说,亦是如此。

诗歌是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载体。早在《周易•系辞》之中就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后来发展的到“言志说”“缘情说”,那么就是说感情的表达是需要借助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载体。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对意象颇为关注,比如中国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西方出现的“意象派”,在西方文坛中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由此,本文认为研究一种文体形式的时候,要从作品本身来阐释其内容,而不能仅仅只是片面的了解外在的形式。本文要研究的是穆旦诗歌中的意象,其中意象的运用成就了他独特的诗风,同时也见证了他对中国新诗做成的贡献。

在读穆旦诗歌的过程中,往往感到一种晦涩、犀利、冷峻、绝望中又蕴涵希望、悲恸的背后藏着默默的温情,一切都充满了人性的关怀。这是一个诗人复杂的内心的一个呈现,不管它是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古典元素还是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理论,他所做的就是要用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运用这些意象来寄托和展现他挣扎的充满战斗的内心和渴望。然穆旦诗歌中的意象一方面是独具匠心的,两一方面是其中很多意象有着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冲击。

首先,了解一下穆旦诗歌中独特的意象。“血”一字,热烈、激动、躁动的情绪油然而生,如果在这个字前面再加几个定语和宾语,是不是会把人的心情推向疯狂呢,《野兽》一诗中“紫色的血泊”“血的沟壑”,红色和紫色都是鲜亮刺眼的颜色,进行组装之后,望之令人不寒而栗。而血的沟壑,思之有多少血在流淌呢?把野兽受伤的情形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示了野兽在血泊中在挣扎和愤怒。熟练的运用简单的意象,就把一首诗的感情全部展现出来了。而且这种意象在其他诗歌之中时少见的。见到“血”,就会联想到残酷的事情发生,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并不美好,因此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很少见到这样的意象出现。还有《还原作用》这首诗很有代表性,其中的一些意象构织除了一种独特的画面,“猪”“跳蚤”“耗子”“蜘蛛”“花园”,用“污泥里的猪”为起点,跳蚤,耗子在其身上粘着跳跃,这些都是平时人们嗤之以鼻、不屑谈论的动物,可入穆旦诗歌之中,而且运用的恰恰符合要表现的内涵。而且在《控诉》这首诗中,也出现了“耗子”这种意象。“我们看见无数的耗子”,耗子在人们心中就是一种尖嘴猴腮、生活在阴暗角落的动物,用耗子来对比那些善良勇敢的人,在冷酷麻木的背后隐含着默默的温情和希望。还有《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腊月”“锄头”“石磨”“大车”“木格的窗纸”“泥草的屋顶”“风”的“呜――呜”声音,配上寒风无不显露出北方平原的寒冷和凄凉,这些意象也勾勒出了一种意境,但这种意境却是不似其他诗人抒情般的浪漫,也不似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情。尤其是最后一句“静静的,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其中内含的是一种悲伤的、沉重的、无奈的却又坚韧的情绪。用意象造境,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诗人的另一个独特之处还在于,把当时出现在生活中的随处可见的事物也纳入诗中,最为经典的是“勃朗宁、毛瑟枪、Herry王、咖啡店、通货膨胀、工业污染……”[1]等等。这些事物都是当时诗人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诗人把它们用诗歌的语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迥异与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诗歌内容和语言。诗人唐说:“读完了穆旦的诗,一种难得的丰富,丰富到痛苦的印象久久在我心目徘徊。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忍的风格,集中的固持,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①穆旦是一个真正的用现代语言写现代诗的人,他给中国的新诗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一个可以把新事物写进诗歌,王佐良曾说:“穆旦最好的质量全然似乎非中国的”,“穆旦的胜利却在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的无知。”②当然引用这句话并不是又要陷入“非中国化“的轮回之中,而是为了要证明穆旦的与众不同,敢于运用新而实的事物。这些都是他的诗歌独特风格的鉴证。其实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那种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对生命的思考,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赞美》《诗八首》《春》《夏》《秋》《冬》《森林之魅》等等,在消极、沉重的意象背后,带着作者对人性、对生命、对民族的责任和满怀的希望。

其次,在许多的诗歌中,强烈反差意象的运用,会对读者的心灵形成一种猛烈的冲击。意象可以带动内容起伏不定,同时让人的情感也瞬间跌宕,感情在两个极端相互转换。在穆旦的诗中,这也可以成为是辨证思维,而且表现得相当深刻。正如唐祈所说:“穆旦在艺术表现和形象内涵上,追求高远的历史视野和现代人生存的哲学反思,无论取材于自然或社会现象,他的诗的意象中都有许多生命的辨证的对立、冲击和跃动。”③比如《在旷野上》中“碧洁的春天”“崇高的阳光”与“绝望的彩色”“无助的夭亡”这些意象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春天”和“阳光”明媚且充满希望,“绝望”和“夭亡”让人则与之形成强烈死亡气息。这就使得读者感到了一种落差的疼痛。灰暗和明艳相对比,更增加了一种肃杀的气息。在夜里思索着“生”和“死”的意思所在,就像一个老人躺在夜里回顾生平过往的种种,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痛苦的成长,世界好像变得不公平了,活着和死去开始成为一种思考。也许这就是人们总是认为他的诗晦涩、难懂的一个原因吧。人生的困难与生命的抗争在矛盾对立中迸发出刚强的火花,希望与绝望在奋发和孤寂中交错,他的诗冷中藏热,热中有冷。[2]换句话说,就是对受苦受难的人们极具同情心,面对那么多让人绝望又肃杀的境况,但内心又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不断在向我们招手。比如穆旦其他的诗《隐现》:“我们有机器和制度却没有文明/我们有复杂的感情却无处可依/我们有很多声音却没有真理……我们生活着却没有中心/我们有很多中心/等我们热爱时却已经一无所有”这首诗中运用了“我们有……却没有……”这就是一对反义词,却明显的感受到了诗人对于人类文明、生存状态、生命价值的迷茫和反思。

爱默生说过:“一个时代的经验需要一种新的忏悔,这世界仿佛场子等候着它的诗人”。而穆旦有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他是一个时代的诗人。同时现代诗歌的语言进行创作。给中国的新诗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注解:

① 唐,搏求者穆旦[A],新意度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② 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原载伦敦Life and Letters杂志,1946年6月号,收入《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7页

③ 唐祈,现代杰出诗人穆旦[A],一个民族已经起来[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