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9 09:32:55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43

当中学生们进入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意味着他们已经上了一个台阶。经过初中历史的接触与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到了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锻炼学生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能从历史事件中提炼观点,判断观点,分析与阐述观点。这些看似是在试卷上的笔下功夫,实际上是要让学生们展开思维,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的。高中学习阶段是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中历史是多样而又复杂的。针对高中历史,预防教学能够巧妙地化解教学难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下面我就浅谈关于高中历史预防教学的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预防教学,就是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们保持、维持、恢复学习历史的平衡与稳定,获得最佳的学习状况。可见,要采取预防教学就需要教师们在平时工作中的仔细观察与了解,从而才能获悉学生们的变化,指导采取恰当的预防教学措施。一级预防指的是教师们在学生们还未出现不良学习状况的时候,就采取了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学习与掌握高中历史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学习时间紧迫、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习阶段。高中历史学习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还包括世界近代史。这些历史知识固然会有类同与区别,这些知识的掌握与辨别必然会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学生们还是按照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高中历史,那么,学生们可能会逐渐地落下功课,从而以失败告终。考虑到这些情况,高中教师们要在历史教学之初就采取一级预防措施,即控制或者减少影响学生们学习的不利因素,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应变能力。三年的历史学习任务的确有点沉重,因此在最初学习之时,教师们不能给学生们带去太大的压力。同时,由于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不适应,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还没有完善,教师们应当减慢教学步伐,带领学生们慢慢适应我们的教学。这就恰当地减少了学生们的负担。当然,学生们学习的压力除了来自教师,还来自家长们。高中三年的努力是为了高考的背水一战,许多家长在刚开始就不断地提醒、教育学生们。作为教师,我们能够理解家长们的殷切期望,但是也应记得提醒家长们不要让关爱变成压力,而是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表达,为学生们创造宁静的学习空间。当然,随着成长与学习的深入,学生们也应加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即使教师们教学的是历史,但是教师们同样有责任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呈多面体式地成长。一级预防措施提醒教师们善于观察、思考,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二级预防

如果学生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了问题,教师们需要通过采取二级预防措施,将问题造成的影响最小化。根据经验总结,造成学生们学习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教师和学生们本身。从中国的教育特点来看,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因为在中国,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占据着主动位置。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点,教师们会从多个方面考虑教学方式,揣摩讲解的方法。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尽量将知识最明了化,希望通过讲解能让学生们懂得知识,记住知识。并且,教师们会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出发,告诉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们按照要求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们逐渐占领了主动权,从而也促使了学生们慵懒学习思维的形成。当要让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习状况就出现了。因此,教师们需要明白,教学中我们只是站在协助者的角度,学习的应该掌握在学生们自己的手里。况且,作为高中生的他们应当学会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他们需要在学习中找到个人的特色,建立属于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针对教师们的因素,应当采取诱导教学的方式。通过历史问题或者情境诱导学生们的思考,引导他们联系其他历史事件,从而帮助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才是关键的,其又分为本质和外界的影响。个人质素不同造成学生们的个人学习能力不同,当接收难度稍大的知识时就会显得更加吃力,从而造成学习滑坡的现象。至于外界影响因素,例如家庭、学生们相互之间、教师、朋友等等都可能影响学生们某段时间的学习情绪,可能就会造成学习不理想的效果。学生方面的问题,教师们只能是鼓励和建议。鼓励学生们努力,将知识琢磨透彻;建议学生们豁达,接纳不能改变的事实,掌握自己的命运。二级预防措施是让教师们早期发现学生们的问题,早点解决学生们的难处,从而降低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2

二、学生现状分析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工作措施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2.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样实施问题意识教学,即怎样在复习教学中渗透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2)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理论认识能力,即学会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即怎样把各种能力培养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相结合,与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结合;怎样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中,做到能力培养内容化、方法化、经常化,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

(4)研究采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3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奋斗的方向,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并不是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倘若制定的学习目标不科学、不合理,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制定一个明确、具体、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例如,在确定历史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具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这样,就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拥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引起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重要的成分,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辅助手段来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把历史教学同一些歌曲、游戏、多媒体工具等相结合,使得历史知识不再那么硬邦邦,而更具趣味性。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时,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黄梅戏《天仙配》,通过《天仙配》中的歌词描述来总结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产生条件等内容。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就进入学习状态,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这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不再把学习活动视为任务,反而把它当成一种乐趣,这种情况下,学习动机自然会有所加强。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4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常常面对这样的困扰―“低效”。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被正常调动。其结果是导致教师厌教,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呢?下面我就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已习惯于接受一切而不愿主动去思考,造成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有些教师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结论,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不断增长,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下。针对这种现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情景化教学

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高效课堂的保障。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堂教学情景化,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 拉近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并进行讨论,然后让一位同学扮演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当时学生积极、热烈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快乐之中,思维一直围绕着历史转,从而冒出思想的火花。高效课堂就是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讲课时以有趣的典故引起学生思考、开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排历史剧进行表演、举行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或结合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的兴趣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打破了过去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把历史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挖掘教材

我们知道,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而课堂效率提高的前提则是课前的备课。只有在课前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认真备学生,我们才能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准确无误,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富有针对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才会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的用好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反复研读教材的内容: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等。例如:教师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的内容:第一目:介绍秦统一六国以及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第二目:巩固统一的措施:介绍秦为了巩固统一,又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三目:介绍秦在民族关系上北筑长城、开发北疆,使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研究教材后不难看出本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秦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初一学生对于政治、经济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去感知历史,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

总之,创建历史高效课堂,必须注意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仔细推敲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情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5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低

在当前初中教学过程中,历史学科被认为是副科,这就造成其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总体成绩影响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出于保证主科成绩的想法,降低了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在传统理念中,历史知识较为枯燥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差的问题。

2.历史教学方法单一

良好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功能。教学调研发现,现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问题:一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降低。二是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较为注重理论、概念等知识内容的教授,忽视了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导致素质教学工作目标难以实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资源缺乏

历史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副科,教学资源较少。这种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情况因素。一方面在教学课时安排中,历史课程经常受到主科教学工作的挤占,难以实现制定好的教学计划,无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缺乏相关教学研究的支持,进而造成学习资料、辅助教学材料等教学资源短缺,对历史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在当前初中历史研究中,我们针对实际性的问题,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措施的研究。其主要的实践性工作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利用兴趣引导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教育工作重视的加强,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理念出现了一定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学习中利用引导工作模式,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主要引导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合热点进行引导。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社会与学生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开展兴趣引导。如针对社会中的热点新闻,就其中的历史原因与学生开展讨论,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二是提高教学中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知识中较为有趣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

2.引进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多元化发展

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初中历史教学多元化发展,对于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问题设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很好地融入历史情境,体验历史人物的感情和思想,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利用合理设置问题的方式。这种多元化教学发展模式的实现,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应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互补,弥补了教学漏洞。

3.开展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弥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辅助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以下作用。一是课堂教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自主开展的兴趣俱乐部等辅助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中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二是利用辅助教学完成重点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课时资源等影响,难以进行重点学习。而在辅助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保证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的单独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历史教学计划,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实践工作中,教师针对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兴趣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开展了应对措施研究,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持。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6

面对这些问题,下面就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做法谈几点个人感受。

一、根据课程内容来创设历史情境。

第一种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回归历史,寻根溯源。

将学生至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体会、感受,在历史的变迁中孕育历史价值观。在公开课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中,我以秦始皇的烦恼为线索,把本课内容设计成历史情境剧,由秦始皇的四个烦恼来贯穿始终,即让学生穿越到秦朝,又让学生感同身受地感觉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社会状况,从而对秦始皇采取的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种是以生活的方式进入历史情境。

在七上历史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中,我用“走进历史”环节中介绍汉武帝生平时,不忘教导学生要借年少时光努力学习,并借机引入学校校训。穿插历史再现和历史短剧表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对于大一统的历史概念教学、讨论交流汉武帝解决两个棘手问题的方法、历史比较秦皇汉武的思想措施、读图学史理解推恩令的妙处、通过秦皇汉武大PK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轻松学习。这些身心情绪因素的调动无疑对情感价值观的培育是有帮助的。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碰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成长。

在七下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自编的课本剧表演《老员外择婿》,学生表现尤为精彩,围绕课本重点士、农、工、商四个的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把历史上的节日与现实生活中的节日生活习俗结合,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就存在着历史,现实生活是有历史可以追溯的让历史回归生活。

虽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也略有瑕疵,但不影响课堂的教学实际效果的落实,师之教,生之学,基本上是落实了。

二、理清知识联系,建立知识网络,构建历史线索,形成整体思维。

历史学科的学习注重知识之间的脉络联系,所以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基本上是依据历史发展的纵向顺序来组织教学。基于核心素养之下的教学,为方便情境的创设,往往会打破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学科特点之一就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一章节的内容考试的时候会往其他章节里带,这也是考生薄弱点所在。比如2015年的中考材料题把宋元的重商和明清的重农抑商放在一起考,把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放在一起考,很多考生就不太适应。

为此我们的对策是:主动关照知识点,重视知识的联系与比较,打好历史框架和网络是历史复习的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按朝代,中国近代史按历次战争,共和国史按土地制度改变,世界现代史按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调整三个阶段,搭好框架,然后对同类同质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归纳、概括,可有效提高历史联系和迁移能力。

如九年级上册所讲的世界近代史主题:实际上是一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可把线索整理如下:

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和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而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在欧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而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及统治得到了加强。它包括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确定下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阶段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实力大增,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并且巩固下来。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开始占统治地位。

所以,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历史学科能力不再是历史教学要达到的最高目标,而应该更注重人文性,即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能用历史中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7

从教师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讲评拓展多、时间长,而给学生自己复习时间少。应对措施为:讲评习题正确率控制在60%以下,重点突破,侧重于归纳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方法及技巧,严格落实“粗批快讲”。二是训练题量大,学生缺乏整理时间。应对措施为:每周给学生一节课整理自习;自习分段分任务;明确每套习题的改错题目。三是关注知识多、方法少。注重知识的讲授,对解题方法的归纳较少,对能力训练重视不够。采取的措施为:习题讲评时重视四种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传授答题方法与技巧。四是学科素养培养需要加强。应对措施为:以题目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通过讲评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通过论述说明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和教师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解决办法,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市二模考试中,历史单科一本上线实现翻番,增加到78人。但离我们的一本上线突破100人的目标仍有距离,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我们确立了以下理念: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课本为主要依托,充分研究新课程高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巩固一轮复习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多角度、多层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阐述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做法上要突出“讲、练、导”三个字。

讲:1.方向上要有针对性,通过高考试题研究,弄清高考的导向,把研究高考的心得体会有意识地渗透融合到教学中,建立知识点和高考命题点的有机联系,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整体上要有通史意识,理清历史脉络,突出时代主题,注重阶段特征,形成特定时期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而建构学生的古今中外历史通贯感。3.内容上要有选择,进行甄别整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主干知识,强化薄弱、模糊知识,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在结合时政热点和学术动态解读专题内容,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鉴古知今,提升学科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8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教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更新,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已经成为当前众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分析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和具体运用,希望能够让其他教师正确认识该教学方法,然后灵活将其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理解情境教学法的含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它是一种新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既可以活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所创设的一种真实有趣的情境,它能够将学生引入知识的学习当中。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只有在正确理解了情境教学法的含义之后,才能够更好的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可知,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忽视了情境的创设。例如,当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的学生没有理解吴越争霸的内容,如果历史老师采用各种措施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会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情境创设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第二,历史教师忽视了图文史料对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有非常多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它们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知识。但是当前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来进行教学,他们直接对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进行解释,这就大大降低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第三,忽视了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经过调查可知,有的高中历史教师没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展示历史有关的图片、故事,学生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鸦片战争》的时候,历史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现在大家拿出你们的练习册来做几道题。”所有的学生都非常配合地拿出来了练习册,整节课下来,历史教师反复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和练习册中的习题,他并没有打开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视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传统,学生难以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和直观的理解。第四,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非常僵化,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严重缺乏创新,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将高考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挥棒,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第五,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历史教师看来,语、数、英是高中阶段中主要的学习科目,而历史学科处于副科的地位,历史教师在课程设置以及知识点的讲解上过于随意,多数历史课被安排在下午疲惫的时间段,学生对历史逐渐失去兴趣。最后,课堂过于压抑,高中生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按理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但是很多历史教师为学生所创设的教学环境十分压抑,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将情境教学法灵活运用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当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高中历史情境教学

(一)创设情境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中生在学习人教版历史教材《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理解和记忆,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高中历史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大家请翻开教材。”全班学生非常配合地翻开了书本,历史教师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史实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所有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当历史教师讲解完基本的历史史实之后,他说到:“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内容了吗?”有的学生说有,有的学生说没有。此时,历史教师微微一笑,说到:“没关系,现在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教材中的“卧薪尝胆”这个历史故事,然后全班投票选出表演最好的小组。”老师说完以后,全班学生都开始兴奋起来,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情境表演练习,整节课堂进行得十分顺利,这种教学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活跃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

(二)通过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融入历史教学当中。当高中生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大家下午好!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并指了指幻灯片中的课题),这个单元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知识点比较细小,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将重点的识记内容用课件整理了出来。”学生一边看着课件中的内容,一边用颜色笔在自己的教材上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相比传统板书教学更具有优势,前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为学生展示较多的历史知识,而板书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巧用插图和思维导图创设情境

插图和思维导图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将插图和思维导图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当高中生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插图和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上课之前,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整体上给学生讲解一下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大概过程,他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争霸战争的全过程。当历史教师讲到了城濮大战的时候,他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晋文公的插图以及退避三舍的战争图,这种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通过微课创设情境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7-01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师与教学内容的引导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融合了“以学生为本”这一新课改理念,同时在目标设计过程中也让高中历史更好的施行义务教育,帮助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学会如何知道历史,怎样利用特定历史思维去了解现在和正确认识自我,所以本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

1.对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讨论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过程”和“方法”进行分别研究,“过程”是指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经历、体验、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发展程度等,在本质上可以说成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整个经历,并在这些学习经历中形成抽象或概括的思维程序与思维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所使用的思维方式。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过程”是指让学生在浓缩、简化或概括的情景和条件下,通过对高中历史课程的经历和体验来确认史实,并要运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与评价历史的程序。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方法”是指学生掌握史学界确认史实和解释与评价历史的思维方法,也可以说成教师根据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布置和安排出特定的情景,就某个历史学科方面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与特定历史思维相统一,从而使学生可以利用特定的历史思维来理解历史和现代,从而使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如果再碰到类似题目也可以使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可以利用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和解决现实问题。

2.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践

本文以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一课来设计实践课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秦国崛起和巩固大一统的帝国,重点是讲述了秦朝创立中央集权的体制,虽然秦王朝在历史上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它创造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的影响却很大。本文便以《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这一课为例,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1:“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史料文献来解读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以及提炼核心观点的综合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一起分析秦朝统一的原因等内容。

(3)通过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并要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的视角来评价秦王朝的统治。

分析:根据本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可以发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可以发现这一教学目标将主体放在培养学生这一方面,而且还没有使用教学活动的过程对这一教学目标进行描述。因此,本文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对这一课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2: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一】公元前3世纪,中国因为什么原因而出现秦王朝大一统的趋势?(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来营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定情境,而且历史情景要充分体验秦王朝大一统趋势出现的必然性)

情景:教师出示两幅关于春秋时期列国形势图和几大国家的形势图,通过观察图片上的国家数量变化等来营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

问题:从经济、社会以及战争等当时社会的角度,充分思考秦王朝大统一趋势出现的必然性。

【探究二】秦王朝是如何从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存在?(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应资料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

情景:出示两段与此问题有关的文献材料。

问题:战国时期秦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什么?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探究三】秦王朝在那个时期是通过哪些手段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对这一问题进行概括)

【活动设计】分组讨论

命题:秦王朝采取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对我们后世带来哪些影响?

A:这些措施对我们后世留下的宝贵财富?B:留下了哪些沉痛的教训?

操作:(1)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讨论,如果两个小组人数不平衡教师可以选择参与人数偏少一组,而且分组应该在课程开始前就应完成。(2)分组讨论。两个小组要在5分钟之内完成讨论,并推选1至2人将准备的观点进行发言。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对“过程与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便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实用性,同时也要求将“过程与方法”目标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相吻合,将学生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不仅要使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析,最后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评价来检查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其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要认识到“过程”与“方法”的本质要求,并要求教师要通过挖掘课标内容和教材内容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教学情景对高中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10

“批判性”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则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在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属于历史的核心思维,赵亚夫先生认为:“批判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具有积极思考、自主分析,提出新见解的特质。它关乎探究精神,多以调查为手段,使学生养成合理的质疑态度;它还关乎行动能力,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基础,指导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诸种高明的方法。”可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诉求。而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将史料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建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准大大提升,也可以使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思维素养得到锤炼。本文仅以选修课程王安石变法为例,来探讨史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建构。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材内容探究

在历史教学中,教科书所阐释的内容与传授的观点往往具有统一思维的特质。然而,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复杂变化也在不断拓宽人们的视野,教科书的传统观念面对新观念的冲击,往往会引起质疑。因此,用批判性思维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因此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目标的“富国之法”就成为这次变法的核心部分。现行选修教材从6个方面对“富国之法”进行了介绍,但每项措施仅仅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概念阐述层面,而无必要的推理分析。这样的呈现方式显然无法达成课程标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富国之法”还需深入剖析。

(一)从理财手段看变法的跨时代性

史学界对王安石变法的争论由来已久,成果颇丰,如青苗法、募役法等,教材中也有所涉猎,但以理财手段为分析主旨的论著却并不多见。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变法才更具有时代的价值。

众所周知,在理财问题上,王安石和司马光有过激烈的争论,“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论断受到了司马光的严厉批判。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国家的财富吗?从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不增加赋税而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很多,改变生产条件以发展生产、加速资本流通等许多措施都可以做到。变法中的若干措施正是体现了对商品化社会和市场规律的应用。

青苗法就是一个相当高明的措施,其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本贷放,贷放对象以农户为主,兼及工商,受贷者须结保或抵当,并以半年为限,取息二分。在百姓五谷青黄不接之时,通过青苗贷钱取息获利,既可济困助贫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究其原因,就在于青苗法的放贷措施实质上已具备了银行借贷的雏形,信用贷款的方式保证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农民和土地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此刺激经济的成长。当生产发展增加了货物的流通量时,即使国家不提高税率也能在加速周转的流通状态中收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成果。这种采用金融调控的方式管理国家财政的措施,与现代国家的理财理念似乎已不谋而合。

再来看均输法。北宋都城汴京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专有发运司主持由东南六路向都城供应物资的工作。然而诸路上贡,岁有定额,既劳民伤财又易刺激物价的波动。因此,均输法设计了“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改革死板的实物征敛制度,根据年景收成的变化,“折钱与购买相结合,依托市场,舍远求近,通过增加购买获得上供物资”。其目的是协调供需关系,在保障物资供应的同时,“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率,撙节购买、运输等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打击商人操纵市场的行为,着眼点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物资供应问题”。显然,均输法充分体现了对市场规律和商品经济的关注。

除了利用金融等手段理财外,变法还鲜明地体现出国家干预经济的色彩。随着商品经济环境下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愈加显著,变法实质上就是“通过变法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量,消除可能与人主争利的兼并势力”的具体实践。以市易法为例,宋代社会经济商品化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搞市场垄断是商人牟利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私商的垄断不仅阻碍了工商业者的正常经营,不利于商品的公平交易和市场供应,而且也常常损害政府的利益,因此,宋政府经常用法律和经济的双重手段抑制私商垄断。市易法就是通过官营商业剥夺私商对市场的垄断权,“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而本务率皆贱买贵卖,重入轻出,广收赢余”。“凡牙侩市井之人,有敢于与市易争买卖者……小则笞责,大则编管”。市易法在货源和销售两方面都压缩了大商人操控市场的空间,对稳定市场物价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前文所述的青苗法在用政府资本进行放贷,均输法在用政府“籴本”征购物资,这些新法都是政府直接介入经济运行,利用国家资本平抑物价。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王安石通过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进行的改革,通过方田均税法对土地所有权的审定,也不乏调整和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的意味”。虽说用政府直接介入市场会产生诸多弊病,但在封建政府尚“缺乏适应性去掌握一种多元的而经常成长改变的城市经济”之时,王安石就能“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无疑是跨时代的进步。

㈢从体制局限看变法失败的必然性

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教材中的介绍为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所以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依据这样的表述,许多中学教师在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时,给出了如下结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在失去皇帝的支持后,新法被保守派废除。事实果真如此吗?

宋朝立国之后,实行文官统治,大量吸收和使用知识分子,采取养兵政策,建立了牢固的官僚机构。这些政策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也逐渐向对立面转化,形成冗费、冗兵和冗官三大弊政。面对这种局面,许多在朝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提出了不少革新朝政的建议,如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的庆历新政。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主张改革的人们奔走呼号,例如韩琦在《论减省冗费》中尖锐指出“朝廷若不能节用”,则后果难以设想。他要求当朝“先务节俭,凡奢靡之饰,奇巧之玩,无名支赐,无度取索,一切罢去”。苏轼同样认为“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正也”。司马光看到了“害农者政”,认为“为今之术,劝农莫如重谷,重谷莫如平籴”。由此可见,在王安石变法之前,朝廷上下多以改革为治国的必然,真正的所谓顽固派、守旧派是极少数。

翻检当时和后世的文献资料,我们很难找到证据证明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反对变法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他们冒着与年富力强的皇帝对着干,从而可能丧失一生政治前途的风险来反对变法,必然有着更为崇高的理由,那就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痛苦挣扎的情形深深触动了他们的良知。所以李亚平先生说:“如果一定认为他们是代表了大贵族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了某种僵化、保守的政治立场才反对变法的话,我们就必须同意这样一个前提,即,坡们在写下所有那一切辉煌文字的时候,实际上是口是心非的在政治上,他们落后而反动在经济上,他们贪婪而自私在文化上,他们虚伪而心理阴暗;在个人品质上,他们狡诈而伪善。否则,我们将无法自圆其说。”然而,一切历史知识和常识都告诉我们,事实不是这个样子的。

那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如上文所述,变法的理财措施所体现出的理念是超越时代的进步和创新,但在帝国政治体制和各级官吏的运作下,原本具有功德性质和政治善意的政策往往变得面目全非。例如青苗法,其目的自然是在青黄不接时救农户之急,但“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出发点决定了政府的获利之心,加之封建政府不受任何监督,因此这一政策最终势必沦为政府和各级官吏敛财的工具。青苗法下,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20%的增值。为了最大的谋取私利,有些地方官员甚至把利率提到了30%。农民得青苗钱“陈色白米一石,却将来纳新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青苗法已经代替民间资本成为官家垄断的高利贷生意。各地官府还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款额度。同时,为了保证还贷,还强令当地富户与不同等级的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由富户提供担保或抵押。“盖其初意本欲以裁抑兼并者,而其结果势必至以国家而自为兼并者也。”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还在于帝国政体下缺乏现代的信贷体系与监督机制。

市易法和均输法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原本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新政策,蜕变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的手段,“尽笼诸路杂货,渔夺商人毫末之利”,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而挟官府之势的垄断对于公平交易、自由竞争所造成的戕害,比单纯私商的垄断更为酷烈。因为任何时代,国家想依靠行政权力来与民间争夺商业利益,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帝国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未能有效克服市场的失灵,反而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加剧了市场的紊乱,因此具有良好愿望的新法最终完全沦为政府增收的工具,又给官吏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一场改革能否成功,需要满足众多的必要条件,“国家决策层治理好国家的政治善意与目标;改革目标与社会发展、人民需求的深度吻合;社会发展程度与改革步骤的适应具有政治智慧、耐心和洞察力的改革政策、策略、步骤与准备;稳妥而正确的实施路径;贯彻执行改革的人力资源等等”。反观王安石变法,恐怕只有决策层治理好国家的政治善意与目标可以说勉强吻合,其他所有条件基本无从谈起,特别是宋朝客观的社会发展程度与改革的主观措施严重不相适应,改革结果所呈现的悲剧色彩自然就无可避免了。可以说,王安石变法正是带有浓重的理想化色彩。

二、基于史料教学的批判性思维

历史课程,其教学本质所反映的教学行为是互动,它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领,用批判性思维探究教材内容是建构批判性思维的一种途径,这必须要将教材信息转化成能为学生所接受的素材,并且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里,史料的支撑就成为最关键的因素。

(一)史实到史识,批判性思维建构的切入点

批判性思维是质疑辨析、抓住要领,基于事实进行合乎逻辑推理论证的思维。历史教学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了解基本的史实就无法形成有价值的史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更无从谈起。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能够提供基本史实的最重要素材依旧是教科书,因此,对教科书内容的归纳整理就成为学生形成基本史实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教科书对于改革的编撰采取的统一模式为;用三课内容分别介绍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其中最易接受的史实自然是改革内容,因为只有在了解改革内容的前提下才能去分析改革的背景和影响,从而形成基本的史识。如何迅速形成基本史实呢?表格归纳无疑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例如对富国之法的归纳:

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制作以上表格来整理基本史实并非难事,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去进一步建构史识。史识,是指在史观指导下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可以说,史识是通过分析客观史实得到的科学结论。能够通过分析得到科学结论,其必备的基本素养即具有批判性思维。从上述表格来看,教材对富国之法各项措施作用的描述皆为积极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变法措施的效果如此积极,为何还会被反对以致被废除呢?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疑问为切入点,在建构史识时充分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学生最易理解的免役法为例,农民只要缴纳免役钱就可以避免差役负担,既保证了不夺农时,又打击了富家大族,可谓一举两得,这么好的措施为何还会遭到反对呢?教师在讲解时,只需提供几段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即可:

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僧道户和城市中的上五等户,旧无差役负担者,一律按其田产数量减半出钱,称为助役钱。……诸路州县均须分别预计一年应用雇值若干,由各该州县的上四等民户分别摊纳。在实际应用数目之额外,还必须多取百分之二十,称为免役宽剩钱。

学生在读完材料后自然会发现免役法存在的问题原来不充役的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和享有特权的官户、寺院户,需要按同等人户的“免役钱”之半,缴纳“助役钱”。在征收免役助役钱时,政府还要加收20%的免役宽剩钱,这样的规定固然打破了官户、寺院户的特权,但原来由于贫困而免于充役的下等户却严重增加了负担。虽然下等户纳钱不多,但“户数至广,积少成多,役钱恃此而足”。看来免役法为使官府富裕而大大加重百姓负担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提供一段材料:

盖熙宁之征免役钱也,非专为供乡户募人充役之用而已,官府之需用,吏胥之廪给,皆出于此……是假免役之名以取之,而复他作名色以役之也。

学生读完之后会更加明白免役法遭到反对的原因。原来,免役法在执行之中,免役钱并没有专款专用,“庸钱不除,差役依旧”,百姓的免役钱是缴纳了,可差役负担并没有减轻,政府如此失信于百姓,免役法遭到激烈的反对就不足为奇了。教师通过这样的引领,使学生对客观的史实有更全面的了解,在多角度分析史实形成自我认识的同时,批判性思维必然也随之得到训练。由此可见,基于史实形成史识,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基本途径。

(二)史料探究,批判性思维建构的必备技能

翦伯赞先生说:“不钻进史料中去,不能研究历史;从史料中跑不出来,也不能懂得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建构离不开对史料的探究。如何通过对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和运用,来帮助学生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是中学历史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前文所述,笔者在分析免役法时提供了相关的史料,但这些史料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们都属于一个角度,都是为了说明免役法的不足,这是通过史料说明结论,而非通过论证得出结论,这虽也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建构,但其层次是初始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在历史研究中,许多问题是没有定论的,而批判性思维不同于其他的思维类型在于它特别强调对信息的处理,尤其是对原始资料或未经解释的信息加以处理。因此,能够提供多类别的、具有差异性的史料,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最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环节是对历史问题的评价。以本文论述的王安石变法为例,千古以来对这场变法的评价莫衷一是,不同的史家,不同的视角,看法观点往往截然相反,这其中很难说谁绝对正确,谁绝对错误。教学中,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我们不妨多提供一些史料给学生。例如:

王荆公以兴作之说歆动先帝,先帝信之而患财之不足也,乃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巩政之可以得民财者,无不用。

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

且如青苗之法,但能逐年比较,则官司既不邀功,百姓自免抑勒之患。免役之法,当少取宽剩之数,度其差雇所宜,无令下户虚有输纳。保甲之法,止令就冬月农隙教习,仍委本路监司提按,既不至妨农害民,则众庶得安业。

王安石没有从实际出发解决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即三大灾害,而是从想当然出发,以增加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这就不但没有解决或缓和原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剧了与农民的对立和冲突。这种违背历史潮流和民心所向的做法,正是造成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王安石……的贡献,在于进一步增大了市场因素在东南六路对汴京的物资供应体系中的份额,并在继承、发展、完善许元之法的基础上,对宋政府在东南诸路的消费性购买和供应体制进行了改革和新的制度化、常规化建设,使之既更加适应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刺激拉动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以上观点,有从农业的角度进行评价,有从商业的角度进行评价,有当时亲历者的评价,也有后世学者的评价,有肯定的评价,也有否定的评价。将这些极具差异的材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必须要对此进行辨析,并且选取自己认同的素材。或者对具体的内容产生疑问,再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更多的辅证,从而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教师在使用史料的过程中,若能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当时人们激烈批评王安石,是因为他确实为了利益而不顾百姓死活吗?今人为何又能对王安石做出肯定的评价呢?如果你是变法者,你认为怎样调整变法的措施才能保证变法的成功呢?批判性思维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究史料的过程中被反复训练、提升、强化,从而最终建构起来形成固定特征的历史思维模式。

(三)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建构的价值体现

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高中历史教学最根本的目标。如何才能形成核心素养呢?它需要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养成求真求实的意识和精神”,“能够在自己对历史的论述中体现出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评判”。因此,戴加平先生说:“历史教学要服务于现代公民的培养,要重视对学生求真求实意识与精神的涵养。”而形成求真求实的意识和精神,必须要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必须要涵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这与批判性思维的建构目标可谓不谋而合。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11

二、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课外书籍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正确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通过对秦始皇及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人物、事件的方法,从而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通过思考和分析“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学生明确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但他的残暴统治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埋下了秦朝短命的祸根。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一个是中央集权制的概念,一个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关系。把对“中央集权制”概念的理解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考虑初中一年级学生对这一政治术语的学习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关系这个问题,则更属于政治学范畴的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把这个比较艰深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掌握,也是个难点。

地位分析:

“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一课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局面;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一方面维护了统一的成果,加强了秦的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秦朝统治者特别是秦始皇的专横、残暴。正是这种严酷统治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法建议:

1.关于"秦灭六国"的讲授。

方法一:教师可利用幻灯片《秦灭六国图》,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六国先后灭于秦,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

方法二:教师可在导入本课时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建议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战国七雄的方位图。教师可利用这个方位图,边讲边擦,灭一国,擦一国,直到六国全被擦掉,只剩秦国。指出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

2.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内容的讲授。

教师可用谈话法,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用图示在黑板上归纳出或出示幻灯片--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中央集权"。

3."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

教师可利用幻灯片,或模型、实物,与学生讨论国家统一后,文字、货币统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此举与巩固统一的关系,突破难点。至于"焚书坑儒",教师讲明"焚书"、"坑儒"的概念,指出此举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可。讲课时可配合使用幻灯片。

4.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从商到秦的文字演化,用示意图表示出来(教师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注意提醒"篆"字的写法):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5.如何讲授秦疆域图与国家的疆界四至。

《秦朝疆域图》是我们在历史课是接触到的第一幅历史疆域图,如何通过疆域图了解一个国家的疆界四至呢?

(1)指导学生从图例中了解秦朝国土在图中的颜色,并准确地找出秦的都城和国界线。

(2)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识图方法,找出秦朝疆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远到达的地点,准确地说出这些地点的名称。

(3)为了便于掌握,可以在地图旁边设计一个《秦疆域》的简单示意图,如:

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第二,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包含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阐述了秦朝中央集权制与以前分封制的关系,分析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对后世历代政治制度的影响。通过学习本目,学生可以对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秦朝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建立的,对后世历代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有比较明确的了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难点: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关系。

教学思想:

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利用课件和幻灯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段: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

1.我国从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

3.为什么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导入:

战国时期,七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奴隶制被废除,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七国中秦国最有实力统一六国。

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处吗?

(学生回答:略)

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230年兼并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兼并齐国,十年间,六国先后灭于秦,在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提问: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略)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君的风采。出示幻灯片:秦始皇画像及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让学生讲述对秦始皇画像的印象和感受。)

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22岁(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平定了宦官醪暧发动的叛乱,免除了相国吕不韦的职务。任用李斯、王翦等进行统一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城定在了咸阳。李白的诗句描述了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仿效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请大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为秦王嬴政设计一个统治方案。(提醒学生注意:秦应该或者完成哪些方面的统一,例如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巩固这种统一局面?)

下面我们看看秦始皇是怎么做的。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

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

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始皇通过这一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总之,这种君主专制,皇帝独裁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秦开创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这种政治体制。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教师可出示相关的秦统一六国货币图、文字图(见媒体资料),由学生讨论回答:统一的必要性;使用圆形方孔钱的优点;我国文字发展的源流。教师向学生讲解度量衡。度,是指尺寸的长短;量是指升斗的容积;衡,是指斤两的轻重。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巩固秦的统一,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焚书坑儒

请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焚书坑儒"(出示"焚书坑遗址"和"坑儒处遗址",见媒体资料),秦始皇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么样?

教师归纳: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否定。

三、修建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长城的修建

教师首先简介匈奴族。提问:秦统一后为抵御匈奴族的进攻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最后指出:秦把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使其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1万多里,用以抵御匈奴的进攻。这座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2.越族地区的开发

教师介绍越族。提问:秦是如何统治越族地区的?

重点介绍灵渠(出示相关图片,见媒体资料)。指出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流域。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比巴拿马运河早两千多年。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还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

3.秦的疆域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12

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习历史课程不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而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为最终目的,同时还强调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利用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效的融合,已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概述

情境教学法,简单的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它的核心就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设定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因地施教,博物馆以及历史古迹等;借助多媒体,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历史教学内容动态的回放出来;角色扮演,教师在班级布置情境,学生分饰不同角色进行历史教学内容再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文化素养。

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中,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情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课堂环境,通过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独立自主人格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融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情境教学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与情感教育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给陈旧的历史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

首先,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教科书中所体现的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体会其中的意义所在,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更不用说学习历史的兴趣了。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学生通过全方位的身心感受,不仅易于理解历史知识,还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学生体会到历史感与责任感。

其次,互换课堂地位,改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感念,大多是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按着课程要求划重点,根据考试需求讲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于被动的记笔记与听讲中,一堂课下来学生都是迷迷糊糊的状态。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教学观念,还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互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学生通过自身感受学习历史知识,掌握知识,这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完成了新课标任务,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需求,通过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转变了授课方式,创新了教学思维,不仅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感悟,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效融合的措施

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融合,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但在教师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根据本文分析总结以下措施加以应对:

(一)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创设合理的情境教学环境实现情感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合理创设情境教学,更不应想当然,不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所有的教学唯一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脱离实际的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环境时,可以用实物引入教学内容,更可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亦可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源进行参观教学等等,实现学生情感教育。例如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课,北京的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参观圆明园,通过直观的体验,教师将教学内容不断的融入到这次参观中,在参观中不断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更易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二)将学生感情带入到历史课堂中,以情感人,升华学生情感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自己的感情煽动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时,可以利用面部表情或者语言语调的描述,来表达对这一历史课程的情感,学生通过感受教师的情感,把这种情感带入到学习中,实现情感的升华。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教师通过深沉的语调来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介绍,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调讲解林则徐,将这种历史色彩通过语调的不同生动的描述出来,学生自然而然得领路到鸦片战争的意义所在。

(三)教师在情境教学中,掌控好课堂地位,注重师生情感互动,使学生情感教育得以实现。

高中历史的情境教学中,教师一定掌控好课堂的地位,应以学生为主,师为辅,及时进行师生的情感交流,以了解教学效果实施的反馈情况。让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反而是教师要发挥好辅助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例如,”爱琴文明和古希腊城邦制度”一课中,教师首先讲解一下基本的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自主的创建一个古希腊城邦并制作简单的图纸,并让学生分别描述创建城邦要实施的制度,最后教师总结在讲解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还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历史的乐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为最终目标。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素质,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万丽艳.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分析[J].求知导刊,2015,(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