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9 09:32:57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1

中药中的必须微量元素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1],微量元素与体内的酶结合,形成具有较高生理活性的金属酶,促进新陈代谢,微量元素与体内的激素作用,使人体激素的作用得以改善和提高,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作用,亦可改善体内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从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角度及必需元素对中药的疗效获得新的解释。但在某些栽培型不能完全代替其野生型功效的中药中,元素种类和含量明显不同[2]。对不同人参和西洋参必需元素进行分析比较,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设备 主要仪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Varian,美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Thermo Seien.title,美国;纯水仪:Thermofisher,美国。

1.2 试剂 硝酸(德国Merck公司,mos级);高氯酸(德国Merck公司,mOS级);超纯水;多元素混合标准液;Se元素标准液。

1.3 材料及检测 采用野山参、林下参、园参、西洋参中药除去杂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晾干,切成长约3~5 cm小段于60℃恒温箱中干燥,而后用微型植物粉碎机粉碎成粉状样品备用。四种参粉末,每种各准确称取5份,每份0.5 g,加入HNO,/HCIO。(4:1)混合溶液共10 ml进行11项必需元素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对野山参、林下参、园参、西洋参进行Zn、Fe、Cr、Mn、Cu、Sr、Na、K、Ca、Mg、P11项必需元素检测,具体见表1.

3 讨论

机体必需元素是指构成机体组织,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生化代谢所必需的元素[3]。多种必需微量元素是体内重要物质(蛋白质、酶、核酸、激素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特定状态下它们是维持机体生命健康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4];同时,一些必需元素也以离子形式参与到机体渗透压和酸碱度的调节中,从而维持机体内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 以其灵敏准确,快速多元同时测定和低水平干扰等特点,使其在微量元素分析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但样品处理复杂,有显著的背景值;随基质的变化及复杂的光谱干扰而发生变化,对于组成复杂的试样分析是一个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另外其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也受雾化系统的严重影响,有时基体效应不可忽略[6]。

通过对野山参、林下参、园参、西洋参进行Zn、Fe、Cr、Mn、Cu、Sr、Na、K、Ca、Mg、P11项必需元素检测,必需元素含量野生山参均显著高于栽培园参及其他参,必需元素含量的不同很可能是导致野山参药效优于园参的原因之一;野山参中机体必需元素总量最高,可能与其高效性密切相关[7]。

参 考 文 献

[1] 程存归.杭自菊与野的微量元素比较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1):156.

[2] 王翔朴.卫生学大辞典.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27-28.

[3] 李东霞.野生与栽培黄芩的比较研究.天津中医药,2007,24(4):332-335.

[4] 颜世铭.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和体内平衡.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9(9):47

[5] 吴坤,孙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55.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2

矿物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然而其药用机理的研究是矿物药研究最为薄弱的方面,也是较为复杂,涉及其他专业知识较多的课题。传统的中医药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临床治病以“经验”为主导,这都严重地阻碍着中医药的发展,因此探讨矿物药治病机理可能是解开中医药奥秘的关键。人体器官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状态、功能及其数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等这些“密码”一旦为人们所“破解”,将会对开拓新的医疗途径,促进中医药学的现代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人体中的元素

微量元素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其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

从人体组成元素看,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则多为过渡族元素,如Fe、Cu、Zn、Co、Mn、Cr、Se、I、Ni、F、Mo、V、Sn、Sr 等。已为人们所知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分为主、副族,其中具有可变氧化态的元素V、Cr、Mn、Fe、Co、Ni、Cu、Mo等集中于副族(或称过渡族元素)。Zn的氧化态不变;而分散于主族的F、Si、Se、I属非金属元素,Sn则是生命所需原子序最大(Z=50)的金属元素。从现代科学角度看,矿物药中含有很多必需的元素(具有空轨道的中心离子)必然和有机成分(含有孤对电子的生物配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配合物或其他形式的化合物,以增大矿物药的溶解度,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矿物药中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传统认为主量元素在治病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研究表明某些矿物药物的药效并不是主量元素产生的。如石膏的主成分是CaSO4,它没有退热作用,而是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在发挥药效,这充分说明主要成分不一定是有效成分。

微量元素存在于生物体内一切健全的组织中,虽然含量较低,但在生命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在人体中都有一个适宜的范围,当某种元素低于这个范围,便会产生元素缺乏性疾病。矿物药对于治疗微量元素缺乏症具有相当高的临床价值。不同的矿物药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量元素,其对人体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具有不同的实际应用效果。

自然界中的锂主要来源于含锂的矿物,如锂云母、锂辉石等。富锂的水土环境一般有利于人体健康。锂具有抑制神经兴奋和镇静的作用,含锂矿泉水可治疗精神病。锰是生物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Mn对于成骨、生殖以及中枢神经正常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Zn是生物的一种必需元素,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人体缺锌对健康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性发育不全的侏儒症,多发生于碱性的低锌环境中。新疆的伽师病(即地方性不孕症)与缺锌有一定的关系。

天然水中的锶主要来自于天青石、菱锶矿和含锶的石膏矿物。锶是一种亲骨元素,人体摄入的锶90%集中于骨骼中,是生物必需的元素之一。元素钼参与许多酶的合成和促进酶的活动。

碘对人类的健康非常重要,正常人体内含碘25~36mg。碘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的,包括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维持CNS的功能等。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极少,但作用却十分重大,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其具有五大突出功能:①帮助元素在人体内的迁移,如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红蛋白把氧带至全身细胞中去。②人体中的生物酶含有一个或多个微量金属离子,各种金属元素形成有机络合物,在人体中产生各种独特的生物化学作用。金属元素是良好的催化剂,可以使生物化学反应加速进行,使那些在自然条件下需要极高温度和压力进行的反应,在体温条件下进行。③参与激素作用:激素是人体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分泌进入到血液中的物质。激素有调节生物功能的重大作用。如微量元素Mn在垂体中含量较高,垂体在缺Mn时会引起生长发育障碍。④影响核酸代谢:已知核酶中有相当高浓度的V、Cr、Mn、Cu、Zn。如Mn能激活DNA聚合酶,在DNA及RNA中测出有Mn。Mn不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而且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Zn与人体内2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缺Zn后DNA与RNA合成量减少,带来很多疾病。⑤影响生物物理效应:不少微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物理性质,通过生物物理效应起作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大多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其价态复杂,易于形成氧化物。d区元素化合物种类多,易形成络合物,具有导电性,有的具有超导性或强磁性,对人体的电场和磁场有很大的影响。如磁石的药效是调整人体磁场以达到安神的功效;白石英的镇惊、安神是基于Si半导体的整流作用;Se的光电效应对心血管系统和眼疾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生春.矿物药的临床应用概况.中医药研究,1999,15(5):396-400.

2 刘瑞,等.新世纪国际环境矿物学研究现状及进展.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22(4):459-461.

3 孔祥瑞.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第1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 李刚.矿物药物质基础研究现状及展望.世界地质,2000,19(2):189-191.

5 李宪洲,周喜文,刘丽华.药用矿物学探讨.世界地质,2000,19(4):338-341.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3

营养学史上的第三次大飞跃

翻开古今中外的战争史,常常并不一定是以兵多而稳操胜券;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也是这样以量微益健康。

在人体中,几十种微量元素总量只占体重的0.05%,所谓 “秤砣虽小,压千斤”,这些极微量的元素,一旦缺乏了,不仅会使人致病,甚至还会威胁生命!

奇怪的克山病

1935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上的克山县忽然大面积发生了一种怪病。病人面色苍白、手足冰凉、头晕、心慌气短、恶心、呕吐,最终因心衰而死,死亡率很高。当时人们一筹莫展,找不到任何防治方法,就把这种病定名为“克山病”。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攻克克山病的科研队伍,经过20多年的调研,发现流行克山病的发病区是从东北到西南,整整覆盖了我国的16个省(市)区的327个县,且发病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低硒地带。病区居民的粮食含硒量极低,仅0.003~0.01毫克/千克,与非病区相比,差别非常显著!专家最终提出了克山病的发病原因为缺硒。

1980年,中国专家将这一来之不易的创新研究成果正式向世界宣告。同年,这一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大奖,继而推动了中国微量元素营养学会的正式成立。

当代生命科学认为,微量元素是营养学史上继蛋白质、维生素发现后的第三次大飞跃。

二、人体元素结构之谜

及微量元素

世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以元素为基础构成的,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在生物体内几乎都可以找到。人体组织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与环境中的元素组成大体是一致的。

人体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一般可将其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宏量元素也被称为“常量元素”,是人体主要的组成元素,以氧为最多,其次是碳、氢、氮、钙等共11种,占据了人体元素构成总量的99.95%。

另一类含量很低的元素是微量元素,亦称痕量元素。目前能在人体内检出的已达70种以上,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浓度极低,其含量均小于人体重量的0.01%。

1990年,世界营养专家委员会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标准,凡在人体组织中的浓度每克小于250微克的元素为微量元素。由于其量的微乎其微,每天需要摄入的量也相当微小。

根据微量元素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可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须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就是那些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及生理功能,对维持机体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繁衍等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体离开这些元素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完成它的生命周期,会发生疾病甚至死亡。必需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铬、钼、钴、钒、镍、锡、氟、碘、硒、硅,共计14种。

非必需微量元素是指那些无明显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如铅、镉、汞、铊等。

三、微量元素对人体的

双重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微量元素比蛋白质、脂肪、糖及维生素等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完全不能由机体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入。

微量元素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机体需要的很微量,但作用都很巨大。有人形容它们就像汽车发动机的点火塞一样,是生命活动的点火塞。缺失了微量元素,就熄灭了生命的火花,生命也就终止了。

(一)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功能

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有很广泛的作用:

1. 是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酶系统中总是有一个或几个微量元素在起着特殊的活性中心作用。将这些酶中有关的微量元素除去,酶的活性就立即丧失了。

2. 在某些激素的合成、释放及其与目标器官的结合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胰岛素含锌,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铜则参与肾上腺素类固醇激素的生成等。

3. 参与体内物质的输送,如铁为血红蛋白的成分,参与了氧的运送;锌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了二氧化碳的排出;许多微量元素参与蛋白质、脂类或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运输。

4. 是维生素的组成成分,如钴是维生素B12的成分。

5. 参与遗传物质代谢,近年来发现遗传物质中含有铁、铜、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或过多均可影响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及传递,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常可表现为畸形发展;发生在体细胞将促成肿瘤。

6.已有研究发现,某些微量元素的过多或过少,可能是肿瘤引发的原因之一,如人体缺碘,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过量的碘摄入是甲状腺癌肿的一个原因。

(二)微量元素的最佳营养曲线――平台现象

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异常,出现缺乏症状;而摄入过多又会引起中毒。在不足与过多之间呈现出一个最佳营养曲线平台的现象。平台的宽窄,不同的微量元素是不同的,当然,平台愈宽,安全范围就愈大;平台愈窄,安全范围就愈小。也就是说,有效作用剂量与有毒害剂量之间相差很小,极需密切注意应用的剂量,否则极易引致危害。

图1中,横坐标表示微量元素摄入量的大小(或组织内该元素的浓度),而纵坐标表示该元素摄取后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

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剂量功能曲线并不是随摄入量越多而功能越佳。以克山病为例,由于患者进食低硒粮食,喝低硒水,于是形成硒缺乏症,而患克山病,体内硒量极低时可致人死亡。当克山病人适量地补硒后,体内血硒浓度升高,克山病症状渐渐消失,而进入健康状态,在适应平台时是最佳剂量的范围。如其补硒量过大、过久,机体则会出现中毒症状,此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补硒剂量,否则会使中毒症状进一步加剧,表现为生理生化功能异常,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加剧。如不控制使用剂量,最终将因严重中毒而死亡。

四、微量元素的健康效应

(一)微量元素与机体的生长发育

铁、锌、碘、铜、钼、锰、硅、氟等多种微量元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锌是多种酶的必需成分,并参与机体免疫、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反应和功能调节。人胚胎期严重缺锌可引起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出生后缺锌严重阻碍儿童生长发育。少儿时期适当补锌,有益于终生。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另一种微量元素。在胚胎期至出生后两年,机体碘供给严重不足可引起呆小症,患儿个子矮小,智力低下。

铁除与形成血红素而在氧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是细胞色素的组成成分,在生物氧化中起重要作用。铁还参与体内多种酶的构成,对胶原、酪氨酸以及DNA合成均有重要影响。婴幼儿铁缺乏不仅可引起缺铁性贫血,而且能明显影响青春期少年儿童体格发育及生殖功能的完善。

硅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主要是骨骼钙化过程中与钙的协同作用,硅能增加骨矿化作用的速度。缺硅可使骨骼出现异常、畸形、牙齿和牙釉质发育不良。

机体生长发育的早期对钼的需要量最大,特别是对妊娠期胎儿和新生儿格外重要,钼缺乏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和生长发育障碍。

氟参与人体正常代谢,适量的氟能维持机体正常的钙磷代谢,促进牙齿和骨骼钙化,保证牙齿、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使牙齿更坚固,抗龋齿能力更强。

(二)微量元素与生殖

微量元素锌、硒、铜、锰等对维持正常的生殖、生育功能非常重要。

锌参与生殖系统各种酶的组成,对精子的发育成熟起重要作用,有利于精子正常功能的发挥。精液中锌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体液,人的精子与锌结合较为牢固。缺锌的人,睾丸明显减轻、精曲小管萎缩、精子数量明显减少,活动力减弱、精子畸形率增加。人严重缺锌时睾丸发育不全、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征发育差,缺乏生育能力。

硒对精子的形成和发育具有特异作用,硒蛋白与精子成熟有关。女性的正常生殖、生育过程也需要硒元素。

严重锰缺乏的人会丧失生育能力,伴有精曲小管退化,精子减少,可能是由于锰对类固醇代谢的影响所致。

(三)微量元素与中枢神经发育

微量元素铁、锌、碘、硒等对脑的结构发育和功能完善至关重要。在大脑发育期,如果严重缺碘、硒会引起呆小症。

铁是神经系统发育极为重要的元素。铁分布于全脑,但主要存在于大脑白质,基底核中含量最高。脑吸收铁的高峰期即为大脑发育期,此时正是髓鞘形成的高峰期。铁缺乏影响髓鞘质的合成而损害神经系统信号传导,还会影响多巴胺的合成及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传导。

锌与脑的发育和脑功能关系十分密切。目前认为,缺锌会影响脑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

(四)微量元素与免疫

体内充足的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们是免疫器官正常发育和功能完善必不可少的。

据测定,白细胞中锌含量是红细胞的25倍。锌能维持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免疫细胞激活后的抗体生成,增强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反应能力。缺锌时抗体生成减少、免疫细胞总数下降,具杀伤活力的细胞数降低,如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菌活性均减弱。

硒、铁等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人体的免疫细胞杀菌能力和抗体生产会明显减少。

(五)微量元素与衰老

衰老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衰退的综合结果。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锌、铜、锰、铁、硒等作为自由基反应的猝灭剂,能终止自由基反应,可延缓衰老。

我们熟知的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及人体内的抗氧化、抗自由基的酶类都有抗老年斑的作用,而微量元素硒、铁、铜、锌等又恰恰是这些酶必不可少的组分。

(六)微量元素与癌发生

微量元素与癌发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当今微量元素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有人认为低硒、低锌可能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血清铜、铜/锌比值升高可能是肺癌存在的结果。肝癌患者血中锰、锌、铁、硒、硅等显著低于正常人,而铜和铬显著高于正常人。一般认为,血清铜升高是多种癌的共同特征,不管肿瘤生长在何处都可伴有血清铜升高。硒能拮抗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有人要问,人体内是否存在黄金?

有。人体也存在极微量的金元素,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绝非是必需的,因此金元素不是人的营养素。

有些人为了炫富而赴豪华的黄金宴,品尝撒有金粉的奢侈黄金蛋糕。但是黄金穿肠而过,对人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可言。碘、铁、硒等微量元素遍地都有,这样价廉的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含量极微,却比黄金更金贵!

营养学家:翟凤英

女,中共党员,河北唐山人,1949年出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自2000年以来任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亚洲公共营养学杂志编委,中国烹饪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烹饪协会营养委员会副主任。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4

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元素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元, 科学研究证明:地壳、海水中的元素丰度决定了人体元素丰度,环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类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人类属于异养型生物,是通过食物链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元素。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分布是有规律的,每时每刻都在做有序运动[1]。

1 人体中化学元素

在自然界存在的92种化学元素中,目前在人体已检出81种。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不同, 又分为宏量元素(常量元素) 和微量元素(痕量元素)。某种元素含量超过体重0.05% 以上者称为宏量元素, 它们构成人体总重量的99.96%。有11种,其中氧、碳、氢、氮、硫、磷占人体总重量的98.03%。某种元素显示出生物功能, 其含量小于人类机体质量0.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这类元素的总和仅占人体质量的0.05% 左右[2]。

2 微量元素分类

2.1必需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所必需的元素, 缺乏该元素时,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生理功能异常,人就无法生存或不能保持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的14 种微量元素为:锌(Zn)、铜(Cu)、铁(Fe)、硒(Se)、铬(Cr)、钴(Co)、锰(Mn)、钼(Mo)、镍(Ni)、锶(Sr)、锡(Sn)、钒(V)、碘(I)、氟(F)[3]。

2.2非必需微量元素 非必需微量元素是指目前生理功能尚未确定或在机体中可有可无的元素, 它们对人体无明显特异作用, 这类元素很多。对非必需微量元素而言, 不存在缺乏时的生物效应问题, 应注意其过量时的毒害作用, 在一定含量时, 生物是可能耐受的, 但稍过量, 其毒性即增加,最终导致死亡。不同元素存在不同阈限, 超此阈限表现出毒性效应。有时也称有益微量元素或惰性微量元素。主要有铝(Al)、铷(Rb)、锆(Zr)、钡(Ba)、钛(Ti)、铌(Nb)、硅(Si)等[3]。

2.3有害微量元素 有害微量元素,也称毒性微量元素,是指侵入人体后难以排出, 则为害更烈, 有碍人体的正常代谢, 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主要是汞(Hg)、铅(Pb)、砷(As)、镉(Cd)、铍(Be)、锑(Sb)、铋(Bi) 等一类毒性很强的元素[3]。

3 微量元素的生物效应

在有益和有害元素之间常常没有明显的界限, 许多元素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是有益的, 超过某一临界浓度就是有害的,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范围, 明显地影响着它对生物体是"必需"的, 还是"有害"的性质。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也有一个安全和适宜摄入的范围(量),在此范围以外,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即摄入不足会出现缺乏症状,摄入过多又会出现中毒反应。不同元素的安全适宜范围是不同的,如硒的最佳摄入范围50~200μg/dl,而氟的最佳摄入范围为2~10mg/dl[4]。

4 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

体内各微量元素之间能相互影响, 发生拮抗作用或协同的生物学作用。微量元素的"拮抗作用", 是指体内一种微量元素抑制另一种微量元素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现象, 或者说是指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对另一种微量元素的抵消;"协同作用"是指各元素相配合的作用。如镉和锌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镉能减少锌的吸收, 干扰某些锌的酶系统, 锌能拮抗镉的毒性, 减轻镉对人体的毒害作用;镉与铁也有相互拮抗作用; 钼能阻碍铜的吸收, 铜能对抗钼的毒性; 硒能拮抗镉、汞、砷的毒性, 砷能减弱硒的毒性。而钴能增强硒的毒性; 铁和锰既能相互干扰在消化道的吸收过程, 又能协同生血效果; 锰能促进钙的利用, 铜能加速铁的吸收和利用; 铁、铜、锰、钴有生血协同作用; 氟能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 有利防治缺铁性贫血。可见微量元素之间的作用是相当复杂的, 又是相当重要的。因此,研究微量元素对健康的影响, 不仅要注意单个元素的作用, 同时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研究单一微量元素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故要研究某元素的"微量元素谱"。目前, 微量元素用于治疗还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人们至今还没掌握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 一旦"拮抗作用"之谜被揭开, 微量元素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便会有更大的"飞跃"[5]。

5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5.1运载作用 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运输宏量元素和传递电子的作用, 如血红蛋白中的铁(Fe2+) ,能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各组织细胞,再将细胞代谢产物CO2运送到肺部排出;某些含铁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 等) , 在生物体内复杂的氧化还原中有传递电子的功能。硒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烟酸羟化酶等的成分, 是一种与电子传递有关的细胞色素成分[6-7]。

5.2微量元素是酶的活性因素和激活剂 酶是一切生命现象及生化反应的基础, 绝大多数生化催化反应离不开酶,而微量元素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和激活剂[8]。据研究, 人体内千余种酶的50%以上有微量元素参与或激活, 离开微量元素, 许多酶就无法形成或失去发挥生理功能的作用, 如Zn、Mo、Co、Mn、Se 等微量元素, 多以金属酶的形式存在, 参与物质代谢, 催化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9]。

5.3微量元素是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组成部分 激素和维生素能调节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 只需极小的浓度就起作用, 如甲状腺素中含有I, 维生素B12中含有Co。当体内缺少I和Co时, 就难以合成这些激素和维生素, 从而引起代谢紊乱。又如Cr能增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 Zn能促进性激素的功能[10]。

5.4遗传方面 核酸内含有V、Mn、Zn、Co、Cr等离子,它们在维护核酸的立体结构和维持核酸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而核酸又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故一些微量元素对遗传也有一定的影响[10]。有学者通过对9种遗传缺陷疾病与微量元素代谢关系的分析表明,微量元素代谢的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上都同遗传因素息息相关[11-12]。

5.5免疫作用 人体免疫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微量元素就是其中之一。某些适量的微量元素, 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含量过高或过低,又能减弱抑制免疫功能, 如适量的Zn、Se等微量元素, 能增强细胞免疫,提高抗病能力, 对机体免疫系统、防御机能和抗体形成都有一定的作用[13]。

6 维护元素平衡,保护人体健康

造成微量元素失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先天不足"及"后天失衡"[14]。所谓"先天不足"是指由于天然水文地质因素(或环境污染) 造成的某一地方"先天"的某一种或几种元素过多或缺乏。例如: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的广大地区缺硒,新疆伽狮县缺钾,河南林县缺钼,广东珠江三角洲缺锰,广东四会市高镍,贵州地区高氟等。 "后天失调"也是微量元素缺乏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食不厌精造成的恶果。本来天然的食物库里,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应有尽有,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微量元素食物链。当人们把食物加工得精而又精,细而又细,那么食物链中最重要的一环被破坏了,不平衡了,失调了。

综上所述,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在人体内存量很少,却是构造人体内某些酶系统、活性蛋白、维生素和激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对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15]。正确理解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自觉树立科学的营养平衡观,及时调节和维护元素平衡是实现健康长寿的关键。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持正常微量元素水平的基础,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仍然是一个未能最后解决的问题,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尚待解决的复杂课题,人们对微量元素的认识还在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光理.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认知[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2, 28 (1): 73.

[2]龚汉章. 医用基础化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250-255.

[3]唐有祺,王夔. 化学与社会[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6-308.

[4]郑秀琴,贾奎寿.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1 ,22 (1) :60-62.

[5]Alegria A, Barbera R, Farre R, et al .Optimization of selenium determination in human milk and whole blood by flow injection hydrid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J] .AOAC Int,2008,101:457-461.

[6]黄兰芳,王炳武.对氨基二乙基笨胺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微全格[J].分析化学,2010,35(2):208.

[7]Wang Z, Gao YX, Beizile N. Microwave diges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waters for selenium speciation[J].Anal Chem, 2011,83:4711-4716.

[8]周祖文. 微量元素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近况[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32 (2) : 68-69.

[9]Hininger-Favier I, Andriollo-Sanchez M, Arnaud J, et al. Age- and sex-dependent effects of long-term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status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European subjects: the Zenith Study[J].Br J Nutr,2012 97(3):569-578.

[10]马国东 .微量元素的营养学研究[J].冰雪运动,2005,23(4);85-86.

[11]Kristensen MB, Hels O, Morberg CM. Total zinc absorp-tion in young women,but not fractional zinc absorption, dif-fers between vegetarian and meat-based diets with equalphytic acid content[J]. Br J Nutr, 2006, 95(5): 963-967.

[12]徐素萍.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12(5):53.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5

英语教学是语言学科教学,其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同,尤其是英语教学体系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更能诠释英语学科的特点。因此,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需要从英语学科的基础特点出发,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学的优化创新。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和价值元素,可以看到将其应用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汇总,必然能够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1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是当前整个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了具体创新与优化,但是在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其中也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而这些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价值的重要障碍。具体而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理念缺乏系统化创新与完善。事实上,现阶段很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计划等等,都未能从学生培养的时代性要求出发进行融入与完善,因此,无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还是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都大受影响,从而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推进。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元素内容融入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内容缺乏体系化的文化元素。具体来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其使用的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效果。但是就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现状看,其在选用教学内容时,更多选择的是与考试相匹配的内容,缺乏英语文化属性的有效融入,特别是未能从学生人文理念培养要求入手,从而限制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推进效果。结合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优势和内涵分析,不难看到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资源要素融入到教学活动,其必然能够丰富整个教学活动的文化理念,从而提升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品质内涵。最后,在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多项元素的综合融入,尤其是在当前教育信息技术成熟应用的今天,学生更喜欢老师使用互联网多媒体这一方式来讲述教学内容。不仅如此,当前多元文化机制发展更为成熟,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传统文化应用有着重要应用需求。因此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注重融入多样元素。而从当前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状况看,其教学理念较为片面、教学过程缺乏有效更新,同时也未能融入多样化教学资源,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认知

文化是语言教学体系中的核心理念,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机制,同时更要注重诠释其中所具有的内涵。当然,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元素,既是教学机制创新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培养价值最大化的根本与关键。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现阶段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时,未能将学生全面培养的要求与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质性要求相结合,从而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价值。从整个大学英语课堂的实施要求看,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选择一些与大学英语课堂要求相吻合的文化素材,在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品质提升和内涵优化。当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机制需要创新与提升,通过创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理念和应用策略,从而实现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所以,从内涵上看,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满足文化理念融入和教学创新等相关要求,从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大学课堂英语教学活动亟待优化和创新,这既是提升教学价值的基础要求,同时更重要的是这实际上也是教学理念优化应用的必然选择,通过选择合适的要素内容,从而实现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开展的基础要求在于文化内涵融入,结合语言与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想要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需要从文化元素内容融入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从而在丰富英语课堂元素的同时,提升整个大学英语课堂的品质内涵,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当然,在文化元素的融入过程中,必须注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要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相匹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开展的关键要求在于教学机制创新,教学机制需要创新与完善,这是优化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案的基础与关键,在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教学方案、教学机制和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及时更新与完善。创新教学机制,不仅是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整个时展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的必然抉择。创新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从当前学生综合培养要求出发的具体要求。

3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和传承价值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元素,其在长期而体系化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诸多内涵和价值元素,特别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传承过程中,其逐渐与我国各项文化元素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机制。而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价值要素,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能够被应用于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资源内涵。可以说,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大学教学体系中,其能够在丰富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素材的同时,为学生学学英语融入完善的体系化元素。结合茶文化体系理念的具体内涵,不难看到茶文化理念能够被应用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当然,在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大学英语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能够实现整个大学英语教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要让学生认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文化理念内涵诠释入手,通过文化引领,从而提升整个茶文化体系理念的最佳应用效果。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认知茶文化体系理念的价值理念,极为必要,同时,人文理念也是学生扎实学习的基础和核心。从现阶段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不仅我国形成了体系化的茶文化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西方各国也形成了相关文化元素,而认知中西方茶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语言体系与文化机制之间的关联,从而为我们开展好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提供重要帮助。

4茶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从文化元素导入这一基础要求出发。其应用前提是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结合现阶段多元文化体系发展日益成熟这一客观背景,在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重结合多元文化这一时代背景,通过选择各种形式的文化要素,从而满足教学活动中的文化要素需求。而想要应用最佳效果,其关键是要注重完善文化元素应用与教学活动的整体融合,进而发挥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而茶文化体系更是整个文化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想要有效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就必须将具体的文化元素与整个教学活动相融入,从本质上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文化元素更多是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要素,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就必须与整个教学活动相结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综合培养的整体要求出发,通过革新教学体系,从而重塑英语课堂教学机制。教学创新,首先在于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要与时展相结合,教学活动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现方式,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从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出发,从而塑造教学机制的基础体系。要充分发挥我国茶文化体系的价值优势,诠释当前学生培养的价值诉求。其次,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具体的教学体系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优化和完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对实施的教学方案进行有效改造和优化。最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整体是教学机制的重塑,通过应用综合要素,特别是融入当前学生培养的综合要求,结合教学体系的整个改革和优化,从而满足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重塑教学机制,是从科学角度认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展要求的必然举措。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6

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可能必需微量元素及有害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是许多酶的活性中心,它们参与酶的合成与激活,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有害微量元素(污染元素)是指存在于人体内会阻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影响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某些元素(如汞、铅、镉等)通过大气、水源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累而成为人体中的污染元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及有害微量元素增多,引发衰老、癌症,影响人类的寿命。

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铷、硼、砷。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比较明确的是约30%的疾病直接是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所致。(值得提出的是:即使是这些必需微量元素,它们在体内的含量都有一个最佳的浓度范围,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对健康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下面对几种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的作用进行阐述。

1 铁

铁(II,III)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机体内运载氧分子的呼吸色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组织中的肌红蛋白的活性部位都由铁(II)和卟啉组成。其次,含铁蛋白(如细胞色素、铁硫蛋白)是生物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主要电子载体,它是所有生物体内能量转换反应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一旦缺铁,会使氧的运输、贮存、二氧化碳的运输及释放,电子的传递、组织的呼吸、氧化还原、活性氧及自由基的清除、DNA的合成、免疫功能、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生化功能异常,出现贫血、抵抗力减低,生长发育障碍,必然影响机体及细胞的寿命。

铁过多也有毒害。铁离子过多除了能催化自由基反应外,还有直接毒害作用,尤其是铁和硫醇结合后,催化自由基反应的能力更强。

2 铜

铜(I、II)的主要功能与铁相似,起着载氧色素(如血蓝蛋白)和电子载体(如铜蓝蛋白)的作用。另外,铜对调节体内铁的吸收、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形成皮肤黑色素、影响结缔组织、弹性组织的结构和解毒作用都有关系。

美国曾进行的调查显示,人群中由于铜的摄入不足,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44%。少年白发及白癜风也与铜的摄入不足有关。

3 锌

锌离子是许多酶的辅基或酶的激活剂。维持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功能及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持正常的味觉功能和食欲,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锌还参与生殖及性机能,与中医所讲的“肾气”有关;锌参与免疫功能,癌症病人常常缺锌;锌还与内分泌的垂体-肾上腺-性腺激素轴有密切关系。补锌可改变食欲,调节身体肥瘦,延长癌症病人寿命。

4 锰

锰(II、III)是水解酶和呼吸酶的辅因子。没有含锰酶就不可能进行专一的代谢过程。人体内锰-SOD含量减少是衰老的重要原因。此外,锰还与骨骼的形成和维生素C的合成有关。

已证实,百岁老人头发中的锰含量很高,是一般人的3-10倍。肿瘤细胞内的锰―SOD的活性显著降低。

5 钼

钼是固氮酶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活性组分,参与氮分子的活化和黄嘌呤、硝酸盐以及亚硫酸盐的代谢。阻止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抑制食管和肾对亚硝胺的吸收,从而防止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生。国内研究证实,缺钼的地区人群食管癌的发病率高。

6 钴

钴是体内重要维生素B12的组分。维生素B12参与体内很多重要的生化反应,主要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血红蛋白的合成,氨基酸的代谢和甲基的转移反应等

7 铬

铬(III)是胰岛激素的辅因子,也是胃蛋白酶的重要组分,还经常与核糖核酸(RNA)共存。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代谢,帮助维持体内所允许的正常葡萄糖含量,并和核酸脂类、胆固醇的合成以及氨基酸的利用有关。缺铬后,会引起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活性降低,出现血糖升高、血胆固醇升高,诱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8 钒、锡、镍

钒、锡、镍是人体有益元素,钒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锡可能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镍能促进体内铁的吸收、红细胞的增长和氨基酸的合成等。

9 硅

硅是骨骼、软骨形成的初期阶段所必需的组分。同时,能使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保持必需的强度和弹性,保持皮肤的良好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还能排除体内铝的毒害作用。

10 硒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要构成部分,具有保护血红蛋白免受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物损害的功能,同时具有抗衰老和抗癌的生理作用。

11 碘

碘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碘缺乏会导致缺碘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幼年时会引起呆小症。食物中缺乏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导致精神状态不良。所以经常食用含碘的食物有助于消除紧张、帮助睡眠。但碘摄入过量也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12 砷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都是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由于各种食物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做到粗、细粮结合和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满足人体对各种元素的需要。反之,可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因此,平时要注意膳食平衡。

哪些人需要额外补充微量元素呢?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7

茶文化理念与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的最佳应用效果。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不断成熟,如今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扎实的思维理念,所以,高校学生素质培养活动开展至关重要。

1现阶段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整个高等教育机制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无论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性,还是其具体体系化,特别是整个高等教育机制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力都实现了空前发展,而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为整个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发挥了高等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当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从而使得整个教学体系与学生培养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别。因此,在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想要实现整个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效结合,就必须注重素质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合。当然,更重要的是从整个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通过选择合适、完善的教学机制,从而实现整个高校学生素质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当前高校学生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未能将学生素质教育纳入整个培养体系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忽略素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受片面客观理念的影响,很多师生实际上都对素质教学的内涵以及实施方式缺乏本质上的理解和认知,这就限制了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所以,从根本上提升全体师生对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认知,才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活动最佳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在当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素材过于机械单调,不仅缺乏人文元素的有效融入,同时也缺乏时代元素的合理化融合,更重要的是在开展高校素质教育活动时,其未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融入其中,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限制了整个素质教育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对于高校学生培养来说,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和道德理念,不仅是实现学生理想培养效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也是当前整个时展的客观需要。结合我国整个文化体系发展状况和具体内涵,可以看到茶文化体系的融入价值。如果能够选择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中,其必然能够为整个高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素质和正确的思维理念导向,从本质上实现高校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

2茶文化理念内涵认知

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与社会、大众相关的文化元素,认知这一系列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内涵元素和价值理念,不仅是现阶段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是当前我们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应用的重要要求。对于茶文化理念来说,其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同时更是我们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关键途径。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文化元素,不仅如此,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和物质元素,可以说,在传统茶文化体系传输发展过程中,其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融入,同时更是当前我们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整个茶文化元素的最佳应用,就需要对整个传统文化元素准确认知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需求,通过有效优化,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时,要对当前开展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融入,可以说,茶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合和诠释,就是当前素质教学活动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内涵。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文化体系传承过程中,关键需要从茶叶产业的内涵分析入手。当然,随着当前人们对茶的健康养生价值认知不断成熟,如今茶元素已经突破了传统单一体系,而是与时展相结合,从而造就了具有不同元素的茶文化体系。随着西方茶文化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也为当前我们认知和应用茶文化体系元素提供了全面、有效帮助。

3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仅能够对民族精神进行有效的弘扬,同时也需要学生提升自身的行为约束力,帮助学生在形成一系列扎实素质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美德。可以说,这些优美的传统美德,对当前提升学生的学习思想水平,以及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帮助。当然,对于学生培养活动开展来说,不仅仅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体系化的思维理念内涵,尤其是从当前社会需求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看,只有充分引导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内容,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内涵,才能够为整个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和良好支撑。不仅是知识内容的教育,同时也是学习习惯的具体引导,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其与其他时期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对于整个茶文化体系应用来说,如果能够将其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在丰富素质教育元素的同时,融入完善的价值理念和内涵。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思维理念和价值规范。在整个茶元素体系应用过程中,不仅包含诸多元素和内涵,而基础在于其中包含了丰富完善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内涵,特别是茶文化中所倡导的绿色生态理念,正是当前我们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多样茶文化元素,实际上也是学生培养活动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具体方向。

4融入茶文化理念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模式构建思路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文化理念,茶文化体系就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内容,通过对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文化机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无论是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知识元素,还是其中所具有的积极精神理念和行为规范,都是当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能够被借鉴和应用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从学生出发的教育模式,当然也是衡量学生是否遵守相关规矩和要求的重要标准和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高校学生培养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多数学生培养活动中均缺失素质内容的教学与引导。而对于现阶段整个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来说,素质教育实际上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当然,引导学生参与素质教育又是当前整个教育机制所欠缺的内容。就高校学生素质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其作为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内涵和行为理念关系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发挥。同时,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规范的培养,通过开展合理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其能够在丰富教学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体系、完善的行为规范。结合当前整个高等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看,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元素,是当前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和历史内涵看,完善的茶文化元素,正是当前高校学生素质教学培养体系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融入的重要元素和内容。在学生培养活动开展过程中,素养、行为规范的价值大于其他元素,可以说在当前学生培养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学习理念的全面提升。如果能够将茶元素融入其中,那么首先就需要寻找到茶元素与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合理定位。当然,茶文化体系不仅仅是一种具有丰富理念内涵的元素,同时也是一种融入多元化物质元素的体系,在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元素中,所具有的具体特点融入其中。比如直接用茶元素的特点,直接融入到素质教育活动中,从而丰富提升茶文化元素的应用效果。对于当前我们所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来说,其不仅仅是教学元素的应用欠缺,也是当前整个文化理念的不足与匮乏。所以,通过融入茶文化元素体系,能够在满足素质教育活动要求的同时,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品位,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体系应用的最佳效果。

5结语

茶文化体系作为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与关键,在现阶段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价值日益提升的今天,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培养的各项元素,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最佳培养,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全面融入。当然,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开展来说,将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不仅是优化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优化学生培养机制,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学生培养的有效融入。

参考文献

[1]马晓芳.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6):247-249.

[2]张俊华.隐性德育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179-182.

[3]杨福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32-36.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8

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形成了许多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

分支学科一:找矿地球化学

人类发展所需的资源90%以上来自自然矿产,矿床的形成就是一个地球化学过程,只不过是多种因素耦合在一起的结果。绝大部分矿床在地表以下,人们不能凭肉眼直接观察到矿床,为了探寻地表以下的盲矿体,就必须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技术,而找矿地球化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系统地采集样品(包括岩石、土壤、水乃至气体等介质),分析这些样品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元素含量、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等),找出地球化学指标异常地段,进而发现矿体。当今,找矿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是找矿深度增大),地球化学找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用地球化学方法与理论开展找矿时,有时为了总结找矿规律,需要查明地质体的形成时代,人们常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该技术是从核物理学领域引进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定理(N=Noe-t ,这里N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以后所形成的子体数量,No 是未衰变时母体的原子数,λ是衰变常数,t是衰变的时间),这为我们探索地质体的形成年龄和某些地质事件发生的年龄提供了有效手段。

分支学科二:农业地球化学

农业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土壤的化学组分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它是地球化学与土壤学、农业学的结合。大部分人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受气候的影响,不同气候带内,农作物的种类是不同的。但在相同的气候背景条件区域内,有些地段适宜某些农作物生长,而不适宜另外的农作物生长,甚至在很小的范围内,同类作物的果实,其品质有很大差异。例如,各种农特产就是如此。这主要与土壤的性质有关,而土壤的性质又取决于土壤的化学成分。因此,研究土壤的化学成分与农作物的关系,对于改良农作物的品质、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由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往往施放了很多化肥,有些化肥对土壤性质起到一个破坏作用。例如,使土壤酸化、碱化或结板。应用地球化学的方法,查明土壤的化学成分,根据土壤所含元素的贫富“对症下药”,即可起到提高经济效益与改良土壤性质的双重效果。在近代农业规划中,前期进行农业地球化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分支学科三:生态地球化学

在人类生态环境中,存在一个化学元素的循环系统,而生态系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有些元素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进入生物体系,人类在食用生物的过程中又吸收了这些元素,经人体消化,有些元素被人体吸收,转变为人体的组成部分或能量,部分又被排泄出来,然后又进入化学元素的循环体系中。被人体吸收的元素一部分对人体是有益的,也是人体必需的,一部分可能对人体有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因此,要采取措施,使人体尽量吸收有益元素、减少有害元素的吸收,就要应用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研究元素对人体的生物作用机理,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促进人类健康。

分支学科四: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结合而形成的地球化学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环境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人类活动日益加速与扩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很多是破坏性的、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相悖的。环境破坏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是一些人为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叠加在自然界的物质基础之上,而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明那些对人类健康影响有密切关系的元素在土壤、岩石、水体、空气等介质中的含量与演化规律,查明区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地方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为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地球化学日趋重要是必然趋势。

分支学科五:宇宙地球化学

按地球化学的定义,研究宇宙的化学成分及特点不属于地球化学的范畴,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要对宇宙进行研究,因此把研究宇宙的化学成分与规律也作为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

宇宙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天体的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和对地球的影响以及探索宇宙的起因。

我国几年前开展的“嫦娥工程”共包含4个系统,其中一个是地面应用系统(即宇宙地球化学),这个系统主要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包括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进行研究,查明月球物质的化学成分及赋存状态,为人类未来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探索月球的起因及演化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宇宙演化提供线索。由此可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在近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作为与人类生存发展密不可分的地球化学学科,随着人类的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不断进展,对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人类活动空间日益扩大,“上天、下海、进极”就是明显的例证。在探索宇宙、深海资源、极地资源与对人类的影响都离不开地球化学。在这些前缘活动中,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最重要的支撑。

此外,地球化学还可对某些特定的地质(史)事件研究起到决定性作用,如地球上的恐龙灭绝事件,只能依靠地球化学研究得出结论。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9

俗语曰:人生七十古来稀,眼前已过古稀之年的王将克教授是这样向记者表述的:是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项目的浓厚兴趣,促使他退而不休,继续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线,开创新的边缘学科―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和“富素”产品。为了实现他研究的“富素” 产品(即富含微营养元素的农产品和食品)为人类健康造福的梦想而不懈奋斗。下面我们重点采访王教授的学术活动就可以看出他提出的新边缘学科和多年学术研究的连贯性,其研究工作,大体可分成四个时期。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1、教学方面:主要从事动物学基础与动物地理学、古脊椎动物学和普通古生物学教学。

2、科研方面:对我国大熊猫化石和现生种、两广第四纪洞穴堆积哺乳动物化石、珠江三角洲全新世堆积物发现的象、鳄鱼等动物遗骸、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动植物遗骸等的研究,均有较深造诣,其成果和论文都分别发表在《动物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西汉南越王墓志》(上下卷)等部级刊物,其研究成果和文献都被广泛应用和收藏。

广东三水盆地及近邻盆地早第三纪鲤科鱼化石和关于骨 类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做了大量工作。三水盆地早第三纪鱼化石系1974年王教授在广东三水河口等地“红层”含油页岩地层采集的,经研究鉴定全是鲤科鱼化石,其生存环境属陆相淡水湖盆,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鲤科鱼类起源于早第三纪劳亚古陆的见解,当时媒体纷纷报道这个重要发现,媒体包括:《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画报》、《广东画报》。该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创始人杨钟健(已故)院士的推荐下,在《中国古生物志专册》(总号第160册,新丙种第22号,1981年)出版,杨老还为该专著撰写序言。说明当时在三水盆地发现早第三纪鱼化石的意义重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教学方面:1、除负责本科生教学外,同时还培养我国首届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

科研方面:1、从事地质体中生物物质成分―蛋白质氨基酸残留物,氨基酸测年和演化等研究,发表有关氨基酸方面的论文二十多篇,如“氨基酸外消旋及其应用”(1986年《百科知识》第12期);“氨基酸测年法及其在考古学和古人类研究中的应用”(1986年《史前考古》第1,2期合订本);“化石中氨基酸对映体气相色谱分析”(1987年《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期);“广西一些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化石的氨基酸地质年龄”(1989年《人类学学报》8卷第2期);“化学化石―对传统化石概念的补充”(1989年《地质论评》第3期);“从氨基酸分子的手性探讨生命起源”(1989年《天地生综合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和县猿人地点中化石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1989年《地质科学》第3期限);“手性(-)毛细管柱对化石氨基酸对映体分离”(1987年《分析化学》第15期)……等。主编有关地质体氨基酸方面的专著两部:《氨基酸地质年代学》(1986年.海洋出版社出版)和《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199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还荣获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该书被列为中国参加世界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系列专著之一,该书出版填补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空白;《氨基酸地质年代学》的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建立地质体氨基酸测年的专著,受到我国地学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2、发起成立全国性氨基酸专委会:向全国同行发起成立和召开“全国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专委会暨第一届全国学术研讨会”(1991年在中山大学召开,王教授为大会主持人和学术报告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主要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及有关方面研究:1、撰写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1994年王教授等撰写一份长达万字的《关于在我国开展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总体设想》,向院士们征求意见,后来杨遵仪教授(图1)、刘东生教授(图2)等四院士复函并撰写一份推荐书,鼓励支持这个研究计划,使王教授等深受鼓舞。通过四年的努力,一部长达85万字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终于问世,该专著填补了我国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空白(图3),该书曾荣获国内10位院士和20位教授、博士导师的联名推荐,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材用书。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广泛覆盖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该书的出版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杨遵仪院士在该书序言中指出:“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的研究项目,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我和王将克同志的工作联系已达30多年,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是一位意志坚定、事业心强、勤奋好学、办事认真和以身作则的教师,他曾是主持过多项重大研究的科研骨干。王将克的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和论著曾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涂光炽、刘东生、郝诒纯、吴汝康、蒲蛰龙、叶良俊、王鸿祯和贾兰波等诸先生的支持和赞扬。”

2、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点)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项目研究。

3、十多篇,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方向”(1994年《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期(增刊))和“关于生命起源研究的问题及其主攻方向的探讨”(1995年《地球科学进展》第2期)等。1997年,“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兴边缘学科”,论文在粤台高科技现代农业研究会上宣读,获与会专家教授和领导的好评。当晚主持研讨会的台北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丁一倪教授等五位专家与王教授专门就农业生物地球化学问题开座谈会,高度评价王教授关于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学术思想,认为台湾的农业发达,主要是应用基因工程培育良种提高产量,但没有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应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对满足人体健康需求意义重大。

4、召开“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研讨会”:1998年底,由广东老教授协会举办,在中山大学召开“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生地化营养工程研讨会”(图4)。王教授为会议的主题报告人(图5),卢瑞华省长在百忙中到会(图6),并给予充分肯定,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代表纷纷发言,反映很好。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和中山大学校报分别作了报道。

5、原创性“富素”新产品开发研制和申请专利:1999年,由于“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研讨会”开得很成功,受到领导、专家、教授和院士的充分肯定后,集中全力进行新产品开发、试验研制,提出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的科学方法,研制了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类食品及系列产品,经过两年的奋斗和无数次的试验,成功研制了“富素”(即富铁、富锌、富硒、富铬等)豆粉系列产品,并及时总结其研究成果,申请国家专利(图7)。

本世纪初(2000年)至现在

1、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鉴定会”:2000年底,在广州迎宾馆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成果鉴定会。由王教授在会上作研究成果鉴定报告(图8)。评审专家鉴定委员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主持(图9),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为该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正确,符合国家农业现代化政策,符合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天然、营养、卫生、方便’的要求,并能够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食品工业生产的需求,为缺乏营养素人群提供了有机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对确保人体缺乏微营养元素的平衡具有重大意义”;经鉴定委员会评审和权威机构查新检索结果,“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建议尽快扩大中试,完善产品技术标准,尽早将这一技术产业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2、申请美国专利:2001年,王教授携同夫人钟月明高级工程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考察(图10),并对上述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究成果申请美国发明专利。

3、“富素”项目特准立项:2001年9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对王教授提出的《富含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粉》中试扩产项目特准予立项,复函认为本项目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希望技术提供方与生产企业紧密配合,积极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保证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4、院士、专家教授联名推荐书:2002年8月王将克教授向省政府领导和院士递交一份关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汇报,并获8位中科院院士和广东省四位营养学和食品学权威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于2002年10月在百忙中为本研究项目撰写关于《在我国成立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的倡议》的推荐书。前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和主管科技的李鸿忠副省长对项目作了批示。

5、创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 2002年底王教授的研究项目从中山大学移师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创立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近几年来,他率领研究所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原创性、开拓性工作。

6、参加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会:由广东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黄焕秋教授给霍英东先生提议,由广东老教授协会牵头,召开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会,霍先生立即应允,于2003年4月9~10日,霍英东先生和何铭思先生亲临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经济发展研讨会(图11),其中论及有关“富素”项目方面,专家们一致指出,当前要抓准突破口:以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为基地,加速组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中心,催生科、产、贸一体化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使之成为“红三角”富创造力的尖端品牌。

7、筹备《全国首届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讨会》:经过积极筹备,由韶关学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广东老教授协会等联合举办,于2003年11月在韶关学院召开了“全国首届农业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讨会”。王教授在会上作主题报告(图12),我国全国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教授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图13)。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杨遵仪教授送来录音发言贺词,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寄来贺信和题词。本次大会开得十分成功(有关大会盛况在2003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及2003年第6期《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中有详细报道)。

会后,于若木教授、杨遵仪院士和刘东生院士三人联名向总理写了推荐书信:“希望中央以远见卓识突破樊篱,采取‘特事特批特办’的革新措施,高度关注十多年来各国科学界倡导的‘第二次世界农业革命’这一时代课题,在实施食品革命、拯救人类健康这一世界难题上,扶持一个既显示中国科研原创力、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可又因缺乏必要的资金,频临流产,急待转化为产业的创新项目,基于‘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而开发出来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的新食品系列),促使其早日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以绝对负责的态度申明:这一项目如能开发、投产、确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是增进人类健康、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温总理见后很是重视,当即交代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支持。

8、申请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03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金资助,研究课题选择面向粤北资源丰富的烟草和银杏叶。

9、申请全球人类健康14个重大挑战基金:2004年初王教授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申请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基金会发起的“全球人类健康14个重大挑战”基金―其中第9个项目即提高主食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王教授的研究项目就是应用其生物转化技术提高农产品微量元素的,与上述申请项目不谋而合,说明其研究内容,方向与当今国际接轨。

10、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2003-2006年在粤北始兴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利用生物必需的或有益的矿物元素开展富素烟草试验研究、富硒绿茶和始兴、南雄富素银杏叶茶新资源研究。

王教授通过近两年时间在始兴马市进行了“微矿物元素育烟苗”和“烟草生长发育过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矿物元素比较试验”。最后得出了评估意见:使用微矿物元素可显著提高烟叶的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下等烟比例减少,对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三农政策意义重大。为此,始兴县领导非常重视并积极扶持该项研究,决定在2006年扩大中试500亩(图14),已获得了成功,其在2006年核心刊物―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已计划在2007年扩大中试面积达5000亩,试验准备工作已就绪。

韶关学院党委宣传部、科研处、始兴县领导、烟草公司也大力支持,韶关市委组织部人才基金拨款资助中试部分费用,现在该所已把“富素烟草”中试试验列为2007年研究工作重点。

同时,在始兴县胆源林场进行“富素”银杏叶新资源研究开发。主要是针对银杏叶中的几种既是人体必需又是银杏叶本身含量低的微量元素(如硒、锌、铬、钴等)进行开发。利用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的放矢地优化银杏叶,提高其含量水平。新开发的“富素银杏叶”新资源,将成为研制新一代富素银杏叶系列产品的原料。

11、应邀赴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盛宴:2005年底,王教授携其得力助手邱晓武到香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晚宴(图15),会上王教授展示了他们潜心研究的三个新产品“富素银杏叶茶”、“富硒绿茶”和“富硒菜心”,引起与会代表们的浓厚兴趣,同时在该会会刊发表文章,并被聘为该会顾问。

12、研发富硒灵芝:近年来在韶关市经贸局的支持帮助下,到新丰县灵芝场考察,应用生物转化技术,利用微矿物元素对灵芝进行富硒试验,初试结果效果良好,当地领导十分重视该项目的开发,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已落实。

13、2006年6月,广东老教授协会针对“富素”项目研究撰写一份长达5页的报告― “关于实施农业科技新路线、发展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的建议”,要求政府给予支持,正待主管农业的李容根副省长批复。

结语:

记者对上述王教授的学术活动归纳如下几点:

1、如上所述,王教授学术活动的特点是专攻边缘学科,选择课题主要是针对学科的交叉点,如早期由现代生物学转古生物学;由化石到生物物质成分,由地质体蛋白质氨基酸残留物扩大到生物地球化学―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专攻本世纪农产品微量元素含量不足问题。

2、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从八位院士们对他的推荐书中都提到这一点:“他们研究工作扎实、循序渐进,坚持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已主编出版三部有关论著);提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学科和发展该学科而又有别于‘基因工程’的‘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应用该工程开发‘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食品及其系列产品’(成果已通过部级有关部门鉴定);申请六项国家专利和一项美国专利,最终成功地研制出系列新产品。整个过程创立‘理论―成果―专利―产品’研究开发一条龙的新体系。这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创新。”

3、科学钻研精神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多年来王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结合他的学科妥善地解决21世纪人类的缺素症亚健康问题,他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即使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但他仍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科研中去,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态度严谨,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在这个科技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社会,王教授以其老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笔更为珍贵的财富。

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与新边缘学科的建立

可能有人会问起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边缘学科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王教授从两个方面发表了意见:

首先,涉及到王教授的知识面、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不难看出其建立新学科的功底是雄厚的。王教授多次表示他一贯十分重视边缘学科的研究,其学术活动的特点是专攻学科交叉点,他的许多研究项目(选题)几乎都是选择交叉学科方面的(农业生物地球化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王教授从大学攻读生物学专业到毕业后从事古生物学、从生物形态分类到生物物质成分、从地质体蛋白质残留物(氨基酸地质年代学和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到地质体所有生物物质成份(生物地球化学),然后又建立生物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手段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王教授指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依据是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手段是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研究对象是农业生物体的有机元素与其环境中无机矿物元素相互关系、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产品中微营养元素含量,满足本世纪缺素亚健康人群需求。

从上述列举事例中充分看出王教授创建的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边缘学科是各时期学术活动知识的积累和结晶,也是他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一环靠一环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的结果。

另一方面王教授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兴边缘学科”论文别提到我国农业发展过程:由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其中经历过石油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富素”有机或绿色农业);王教授还在“纵观我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关系”中指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关于提高农产品及其制品中的微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正是针对当今农产品及其制品(食品)和医学临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微营养元素问题而提出的”。

综上所述,“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可持续性发展的学科,也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与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和许多有关农业问题研究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当今世界正在为解决人类‘营养危机’而提出的‘农业革命’和21世纪人类‘食物革命’的关系更为密切,它的研究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创汇、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富泰”新食品:引导食物新革命

何谓“富素”呢?富素即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主要是应用王将克教授多年研究开发的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以农产品为载体,吸收富集人工投入的人体必需的或有益的微矿物元素,并转化成为农产品中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达到大大提高农产品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满足当今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人类开发“健康食品,必须从农产品源头抓起”的目的。

近几年来王教授和他的助手们不断进行室内外试验研究(图16),现已开发研制出一系列富素新产品,现归纳成如下两大类:

第一类: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健康食品(含专利产品)

1、“富硒”绿茶;

“富硒绿茶”产于广东粤北始兴县,该县是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认可的绿色生态示范县。据检测,水、土、气均达到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业发展标准。

功效:富硒绿茶的含硒量比普通绿茶含硒量提高十几倍,对微量元素硒缺乏症引起的亚健康人群起到补硒、抗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和消脂减肥作用。

2、“富素”银杏叶茶

本品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提高银杏叶中有机态微量元素(如硒、铬等)含量,从而达到满足缺素症亚健康人群需求的目的。

功效:本品除具有一般银杏叶、桑叶等药效外,还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硒和铬(Ⅲ),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提供理想的微量元素硒和铬营养补充剂。

3、“富素”蜂胶,申请号:200510037055.0

富素蜂胶是一种适合亚健康人群需求的新产品,它除了保留蜂胶原有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物质成份外,再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法(或有机态微量元素添加法)补充蜂胶中微量元素含量,使蜂胶产品所含微量元素能更好地达到人体健康需求。

4、富硒灵芝孢子粉

通过灵芝的生物转化作用,将无机硒转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硒,提高灵芝体中微营养元素硒的含量,达到满足人体健康需求,本品除富含优质灵芝孢子粉的营养成分外,有机硒的含量大大高于市售人工栽培的灵芝孢子粉的含量。

5、“富素”豆奶,专利号:ZL01129884.7

本品是一种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的豆奶,它是选用营养丰富、无污染的新鲜大豆、花生为原料,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处理,大大提高大豆本身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为当今由于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而出现的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补充剂。

本品远优于传统豆奶、别具特色:

⑴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处理后的豆奶,大大提高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提高豆奶中总氨基酸和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即分别提高13%和15%;

⑵富素豆奶所含有机态微量元素,具生物活性、人体吸收利用率高、无毒副作用,远优于无机态的;

⑶本品用新工艺流程精制而成,不除豆渣,充分保留大豆营养成份、口感好;

⑷如上所述,本品是一种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豆奶。每100毫升豆奶中微量元素(铁、锌、硒、铬)的含量,均控制在成人日需要量的范围内。

6、“富素”豆类(原料),专利号:ZL99116298.6

本产品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科学方法处理,利用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等)为载体,富集人体必需的多种有机态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铬)为原料和其它原料配制成各种新产品如富素豆粉(黄豆粉、黑豆粉、绿豆粉、红豆粉等等)。为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补充剂。

7、“富素”发芽糙米,专利号:ZL200410077758.1

“富素发芽糙米”系指富含人体必需的有机态微营养元素的发芽糙米。其特色如下:

⑴富素发芽糙米的最大特色就是“富素”,即令糙米吸收富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转化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营养元素,更易于人体吸收利用,而且其微营养元素(如铁、锌、硒、铬、钴等)富集量比原糙米的大大提高几十倍至几百倍,以满足“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

8、“富素”大豆南瓜粉,专利号:ZL99117294.9

本产品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科学方法处理,以大豆为载体吸收富集人体必需的某些无机态微量元素(如铬、硒、钒、锂、锌)并转化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粉,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的南瓜粉组合而成“富素大豆南瓜粉”。本发明的富素大豆南瓜粉是专提供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食用,使其既免受饥饿之苦,又能摄取到一定的微量元素(如微量元素铬-Ⅲ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活性成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需要经常补铬-Ⅲ),采用食疗代替药疗的方法解决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疾苦,也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食品。

本发明的富素大豆南瓜粉原料可做成冲剂、饼干、煎饼、点心、饮料等供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如富素大豆南瓜粉,富素大豆南瓜饼等。

9、“富素”醋蜜酱,专利号:ZL99117295.7

本产品是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科学方法处理,以豆类为载体吸收富集人体必需的某些无机态微量元素(如锌、硒、锗等)并转化成大豆本身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也即令豆类大大地提高有机微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传统的配方―用花生大豆浸泡醋和蜜糖是中老年人的营养食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软化微血管、开胃、杀菌、美容、解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本品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除保留传统配方的成份和功效之外更富含人体必需而又易于吸收利用的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锌、硒、锗),对于防治当今因食物缺乏上述各种微营养元素(未能满足人体健康要求)而引发的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更具重大意义。

10、富含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补充剂(胶囊型),专利号:ZL 99124691.8

富硒-维E胶囊:本品是富集有机态微量元素硒。硒和维生素E都是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剂,两者联合作用的效果比单独应用任何一种的活性更强,更能有效地抑制和分解过氧化脂质,为中老年人,尤其是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食品;

富硒-锗胶囊:本品以豆类为载体,所富含的硒、锗均为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形式。硒和锗联合作用(如防癌、抗衰老)的效果比单独应用任何一种更为明显;

富铬(Ⅲ)胶囊:本品以豆类为载体,富集微量元素铬,其中所含的铬为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形式,因而补铬效果显著。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活性成分,也是促进胰岛素正常分泌的重要物质,故补铬极为重要。

11、“富素”芽苗菜系列食品和芽苗菜栽培装置,专利号:ZL 99236651.8

富素芽苗菜系列产品:富素(Se、Zn、Fe等)黄豆、绿豆、黑豆、豌豆、萝卜苗、白菜苗等芽苗菜。

芽苗菜栽培箱是一种新颖的无土栽培装置,体积小,可多层立体化栽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适于家庭式生产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芽苗菜新型装置。

具体地讲,富素芽苗栽培箱是模拟自然界种子发芽生长的自然过程,通过室内人工调控,利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优化的种子发芽生长成卫生、安全、无毒副作用、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具生物活性有机态微营养元素的芽苗菜,如富铁、锌、硒、铬等芽苗菜系列产品。

本新型产品,适应于千家万户使用,尤其对于医院病人、远洋航行和极地考察人员提供富素绿色的新鲜菜苗,同时也适于作为中小学生自然课教学模具。

第二类:应用微矿物元素开发农产品达到提高抗病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微营养元素含量,达到人类“健康食品,须从源头抓起”的目的

(一)通过叶面喷施,开发的富素绿色农产品。

1、富素食用菌,如富硒香菇、富锌草菇。

2、富素玉米,如富硒、富锌玉米。

3、富素瓜果,如富硒佛手瓜、西瓜、黄瓜、蕃茄等。

4、富硒烟草,如富硒烤烟、富硒烟叶蛋白等。

5、富素牧草,如富硒、锌或钴牧草用作牛、羊、马和兔子等饲料。

6、富素灵芝,如富含硒~锗灵芝,富硒灵芝孢子粉、富硒灵芝子实体等。

(二)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利用生物必需的或有益的微矿物元素联合作用,以农产品为载体开发富有机微矿物元素动物饲料添加剂。

1、家禽(家鸡、鹌鹑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2、家畜(乳猪、肉猪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3、水产动物(淡水鱼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4、龟、鳖类(金钱龟、龟、鳖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5、宠物猫、狗等和稀有动物(如鹦鹉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6、蝇蛆:有机微矿物饲料添加剂。

王教授的工作体会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10

――访农业生物地球化学这一新边缘学科的开拓者、学术带头人王将克教授

俗语曰:人生七十古来稀,眼前已过古稀之年的王将克教授是这样向记者表述的:由于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项目的浓厚兴趣;为了实现他研究的“富素”(即富含微营养元素的农产品和食品)为人类健康造福的梦想,他退而不休,继续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线,开创其新的边缘学科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和“富素”产品,下面我们重点采访王教授的学术活动就不难看出他提出的新边缘学科和多年学术研究的连贯性,他的研究工作,大体可分成四个时期:

王将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

1、教学方面:主要从事动物学基础与动物地理学、古脊椎动物学和普通古生物学教学。

2、科研方面:对我国大熊猫化石和现生种、两广第四纪洞穴堆积哺乳动物化石、珠江三角洲全新世堆积物发现的象、鳄鱼动物遗骸、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动植物遗骸等的研究,均有较深造诣,其成果和论文都分别发表在《动物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西汉南越王墓志》(上下卷)等部级刊物,其研究成果和文献都被广泛应用和收藏。

广东三水盆地及近邻盆地早第三纪鲤科鱼化石和关于骨(骨票)类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做了大量工作。三水盆地早第三纪鱼化石系1974年王教授在广东三水河口等地“红层”含油页岩地层采集的,经研究鉴定全是鲤科鱼化石,其生存环境属陆相淡水湖盆,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鲤科鱼类起源于早第三纪劳亚古陆的见解,当时媒体纷纷报道这个重要发现,媒体包括:《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画报》、《广东画报》。该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创始人杨钟健院士(已故)的推荐下,在《中国古生物志》专册(总号第160册,新丙种第22号,1981年)出版,杨老还为该专著撰写序言。说明当时在三水盆地发现早第三纪鱼化石的意义重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教学方面:1、除负责、完成本科生教学外,主要培养我国首届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

科研方面:从事地质体中生物物质成分蛋白质氨基酸残留物,氨基酸测年和演化等研究,发表有关氨基酸方面的论文二十多篇,如氨基酸外消旋及其应用,(1986年《百科知识》第12期);氨基酸测年法及其在考古学和古人类研究中的应用,(1986年《史前考古》第1、2期合订本);化石中氨基酸对映体气相色谱分析,(1987年《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期);广西一些第四纪洞穴堆积中化石的氨基酸地质年龄,(1989年《人类学学报》8卷第2期);化学化石―对传统化石概念的补充,(1989年《地质论评》第3期);从氨基酸分子的手性探讨生命起源,(1989年《天地生综合研究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和县猿人地点中化石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1989年《地质科学》第3期);“手性(―)毛细管柱对化石氨基酸对映体分离”,(1987年《分析化学》第15期)等。主持、撰写有关地质体氨基酸方面的专著两部:《氨基酸地质年代学》(1986年.海洋出版社出版)和《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199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还荣获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该书被列为中国参加世界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系列专著之一,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空白;《氨基酸地质年代学》的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建立地质体氨基酸测年的专著,曾受到我国地学界同行的高度评价。

2、发起成立全国性氨基酸专委会:向全国同行发起成立和召开“全国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专委会暨第一届全国学术研讨会”(1991年在中山大学召开,王教授为大会主持人和学术报告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主要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及有关方面研究:1、撰写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1994年王教授等撰写一份长达万字的《关于在我国开展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总体设想》,向院士们征求意见,后来杨遵仪教授(图1)、刘东生教授(图2)等四院士复函并撰写一份推荐书,鼓励支持这个研究计划,使王教授等深受鼓舞。通过四年的努力,一部长达85万字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终于问世,该专著填补我国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空白(图3),该书曾荣获国内10位院士和20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联名推荐,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广泛覆盖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该书的出版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学科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杨遵仪院士在该书序言中指出:“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的研究项目,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我和王将克同志的工作联系已达30多年,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是一位意志坚定、事业心强、勤奋好学、办事认真和以身作则的教师,他曾是主持过多项重大研究的科研骨干。王将克的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和论著曾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涂光炽、刘东生、郝诒纯、吴汝康、蒲蛰龙、叶良俊、王鸿祯和贾兰波等诸先生的支持和赞扬。”

用。我和王将克同志的工作联系已达30多年,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是一位意志坚定、事业心强、勤奋好学、办事认真和以身作则的教师,他曾是主持过多项重大研究的科研骨干。王将克的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和论著曾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涂光炽、刘东生、郝诒纯、吴汝康、蒲蛰龙、叶良俊、王鸿祯和贾兰波等诸先生的支持和赞扬。”

2、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点)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项目研究。

3、十多篇,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方向》(1994年《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期(增刊))和《关于生命起源研究的问题及其主攻方向的探讨》(1995年《地球科学进展》第2期)等。1997年,“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兴边缘学科”,论文在粤台高科技现代农业研究会宣读,获与会专家教授和领导的好评。当晚主持研讨会的台北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丁一倪教授等五位专家与王教授专门就农业生物地球化学问题开座谈会,高度评价王教授关于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学术思想,认为台湾的农业发达,主要是应用基因工程培育良种提高产量,但没有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应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提高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含量对满足人体健康需求意义重大。

4、召开“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研讨会”:1998年底,由广东老教授协会举办,在中山大学召开“发展现代农业新科技路线生地化营养工程研讨会”(图4)。王教授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人(图5),卢瑞华省长在百忙中到会(图6),并给予充分肯定,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代表纷纷发言,反映很好。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和中山大学校报分别作了报道。

5、原创性“富素”新产品开发研制和申请专利:1999年,由于⒄瓜执┮敌驴萍悸废哐刑只开得很成功,受到领导、专家、教授和院士的充分肯定后,集中全力进行新产品开发、试验研制,提出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的科学方法,研制了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类食品及系列产品,经过两年的奋斗和无数次的试验,成功研制了“富素”(即富铁、富锌、富硒、富铬等)豆粉系列产品,并及时总结其研究成果,申请国家专利。

本世纪初(2000年)至现在

1、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鉴定会:2000年底,在广州迎宾馆召开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新食品系列产品成果鉴定会。由王教授在会上作研究成果鉴定报告(图7)。评审专家鉴定委员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主持(图8),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为该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正确,符合国家农业现代化政策,符合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天然、营养、卫生、方便’的要求,并能够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食品工业生产的需求,为缺乏营养素人群提供了有机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对确保人体缺乏微营养元素的平衡具有重大意义”;经鉴定委员会评审和权威机构查新检索结果,“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建议尽快扩大种试,完善产品技术标准,尽早将这一技术产业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2、申请美国专利:2001年,对上述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究成果申请美国发明专利。

3、“富素”项目特准立项:2001年9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对王教授提出的《富含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豆粉》中试扩产项目特准予立项,复函认为本项目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希望技术提供方与生产企业紧密配合,积极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保证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4、院士、专家教授联名推荐书:2002年8月王将克教授曾向省政府领导和院士递交一份关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汇报,并获8位中科院院士和广东省四位营养学和食品学权威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于2002年10月在百忙中为本研究项目撰写推荐书。前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和主管科技的李鸿忠副省长也对项目作了支持、批示。

5、创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2002年底王教授的研究项目从中山大学移师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创立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所(图9)。近几年来,他率领研究所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原创性、开拓性工作。

6、参加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会:由广东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黄焕秋教授给霍英东先生提议,由广东老教授协会牵头,召开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会,霍先生立即应允,于2003年4月9~10日,霍英东先生和何铭思先生亲临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经济发展研讨会(图10)。专家们一致指出,当前要抓准突破口:以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为基地,加速组建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研究中心,催生科、产、贸一体化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使之成为“红三角”富创造力的尖端品牌。

7、筹备《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全国首届研讨会》:经过积极筹备,由韶关学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广东老教授协会等联合举办,于2003年11月在韶关学院召开了“全国首届农业生物地球化学与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新食品研讨会”。王教授在会上作主题报告(图11),我国全国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教授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并作重要讲话(图12)。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杨遵仪教授送来录音发言贺词,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寄来贺信和题词。本次大会开得十分成功(有关大会盛况在2003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及2003年第6期《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中有详细报道)。

会后,于若木教授、杨遵仪院士和刘东生院士三人联名向总理写了推荐书信:“希望中央以远见卓识突破樊篱,采取‘特事特批特办’的革新措施,高度关注十多年来各国科学界倡导的‘第二次世界农业革命’这一时代课题,在实施食品革命、拯救人类健康这一世界难题上,扶持一个既显示中国科研原创力、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可又因缺乏必要的奖金,频临流产,急待转化为产业的创新项目,基于‘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而开发出来的‘富素有机食品系列’(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的新食品系列),促使其早日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以绝对负责的态度申明:这一项目如能开发、投产、确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是增进人类健康、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温总理见后很是重视,当即交代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支持。

8、申请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基金:2003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金资助,研究课题选择面向粤北资源丰富的烟草和银杏叶。

9、申请全球人类健康14个重大挑战基金:2004年初王教授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申请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基金会发起的“全球人类健康14个重大挑战”基金―其中第9个项目即提高主食农产品的微营养元素。王教授的研究项目就是应用其生物转化技术提高农产品微量元素的,与上述申请项目不谋而合,说明其研究内容,方向与当今国际接轨。

10、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2003-2006年在粤北始兴建立富素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利用生物必需的或有益的矿物元素开展富素烟草试验研究、富硒绿茶和始兴、南雄富素银杏叶茶新资源研究。

首先,王教授通过两年时间在始兴马市进行了“微矿物元素育烟苗”和“烟草生长发育过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矿物元素比较试验”。最后得出了评估意见:使用微矿物元素可显著提高烟叶的质量,上等烟比例提高,下等烟比例减少,对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三农政策意义重大。为此,始兴县领导非常重视并积极扶持该项研究,决定在2006年扩大中试500亩(图13),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已计划在2007年扩大中试面积达5000亩,试验准备工作已就绪。

韶关学院科研处、始兴县领导、烟草公司也大力支持,韶关市委组织部人才基金拨款资助中试部分费用,现在该所已把“富素烟草”中试试验列为2007年研究工作重点。

同时,在始兴县胆源林场进行“富素”银杏叶新资源研究开发。主要是针对银杏叶中的几种既是人体必需又是银杏叶本身含量低的微量元素(如硒、锌、铬、钴等)进行开发。利用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的放矢地优化银杏叶,提高其含量水平。新开发的“富素银杏叶”新资源,将成为研制新一代富素银杏叶系列产品的原料。

11、应邀赴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盛宴:2005年底,王教授带着得力助手邱晓武到香港参加渔农业科技促进协会两年一度的晚宴(图14),会上王教授展示了他们潜心研究的三个新产品“富素银杏叶茶”、“富硒绿茶”和“富硒菜心”,并在会上发言,引起与会代表们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在该会会刊上发表文章,并被聘为该会顾问。

12、研发富硒灵芝:富硒灵芝的开发,近年来在韶关市经贸局的支持帮助下,到新丰县灵芝场考察,应用生物转化技术,利用微矿物元素对灵芝进行试验,初试结果效果良好,当地领导十分重视这个项目的研究,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已落实。

13、2006年6月,广东老教授协会针对“富素”项目研究撰写一份长达5页的报告―“关于实施农业科技新路线、发展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的建议”,要求政府给予支持,正待主管农业的李容根副省长批复。

结语:

记者对上述王教授的学术活动归纳如下几点:

1、如上所述,王教授学术活动的特点是专攻边缘学科,选择课题主要是针对学科的交叉点,如早期由现代生物学转古生物学;由化石到生物物质成分,由地质体蛋白质氨基酸残留物扩大到生物地球化学―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专攻本世纪农产品微量元素含量不足问题。

2、研究成果的原始性,从八位院士们对他的推荐书中都提到这一点:他们研究工作扎实、循序渐进,坚持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已主编出版三部有关论著);提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学科和发展该学科而又有别于“基因工程”的“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应用该工程开发“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类食品及其系列产品”(成果已通过部级有关部门鉴定);申请六项国家专利和一项美国专利,最终成功地研制出系列新产品。整个过程创立“理论―成果―专利―产品”研究开发一条龙的新体系。这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创新。

3、科学钻研精神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多年来王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结合他的学科解决21世纪人类的缺素症亚健康问题,他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即使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但他仍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科研中,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以身作则的态度影响着身边的人,在这个科技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社会,王教授以其老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笔更为珍贵的财富。

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与新边缘学科的建立

可能有人会问起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边缘学科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王教授从两个方面发表意见:

首先,涉及到王教授的知识面、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王教授各时期的学术活动,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不难看出其建立新学科的功底是雄厚的。王教授多次表示他一贯十分重视边缘学科的研究,其学术活动的特点是专攻学科交叉点,他的许多研究项目(选题)几乎都是选择交叉学科方面的(农业生物地球化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王教授从大学攻读生物学专业到毕业后从事古生物学、从生物形态分类到生物物质成分、从地质体蛋白质残留物(氨基酸地质年代学和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到地质体所有生物物质成份(生物地球化学),然后又建立生物地球化学的分支学科―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手段―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王教授指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依据是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手段是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研究对象是农业生物体的有机元素与其环境中无机矿物元素相互关系、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产品中微营养元素含量,满足本世纪缺素亚健康人群需求。

从上述列举事例中充分看出王教授创建的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边缘学科是各时期学术活动知识的积累和结晶,也是他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一环靠一环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的结果。

另一方面王教授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新兴边缘学科”论文别提到我国农业发展过程:由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其中经历过石油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富素”有机或绿色农业);王教授还在“纵观我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农业生物地球化学的关系”中指出:“农业生物地球化学关于提高农产品及其制品中的微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正是针对当今农产品及其制品(食品)和医学临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微营养元素问题而提出的”。

综上所述,“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可持续性发展的学科,也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与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和许多有关农业问题研究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当今世界正在为解决人类‘营养危机’而提出的‘农业革命’和21世纪人类‘食物革命’的关系更为密切,它的研究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创汇、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富素”新食品:引导食物新革命

何谓“富素”呢?富素系指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以农产品为载体,吸收富集人工投入的人体必需的或有益的微矿物元素,并转化成为农产品中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达到大大提高农产品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满足当今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人类开发“健康食品,必须从农产品源头抓起”的目的。

近几年来王教授和他的助手们不断进行室内外试验研究,现已开发研制出一系列富素新产品,现归纳成如下两大类:

第一类: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健康食品(含专利产品)

1、“富硒”绿茶

“富硒绿茶”产于广东粤北始兴县,该县是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认可的绿色生态示范县。据检测,水、土、气均达到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业发展标准。

功效:富硒绿茶的含硒量比普通绿茶含硒量提高十几倍,对微量起到补硒、抗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和消脂减肥作用。

2、“富素”银杏叶茶

本品应用王将克教授多年研究开发的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提高银杏叶中有机态微量元素(如硒、铬等)含量,从而达到满足缺素症亚健康人群需求的目的。

功效:本品除具有一般银杏叶、桑叶等的药效外,还富含有机态微量元素硒和铬(Ⅲ),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提供理想的微量元素硒和铬营养补充剂。

3、“富素”蜂胶,申请号:200510037055.0

富素蜂胶是一种适合亚健康人群需求的新产品,它除了保留蜂胶原有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物质成份外,再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法(或有机态微量元素添加法)补充蜂胶中微量元素含量,使蜂胶产品所含微量元素能更好地达到人体健康需求。

4、富硒灵芝孢子粉

通过灵芝的生物转化作用,将无机硒转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硒,提高灵芝体中微营养元素硒的含量,达到满足人体健康需求,本品除富含优质灵芝孢子粉的营养成分外,有机硒的含量达到30-50μg/粒,大大高于市售人工栽培的灵芝孢子粉的含量(<1μg/g)。

5、“富素”豆奶,专利号:ZL01129884.7(图19)

本品是一种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的豆奶,它是选用营养丰富、无污染的新鲜大豆、花生为原料,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处理,大大提高大豆本身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为当今由于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而出现的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补充剂。

本品远优于传统豆奶、别具特色:

⑴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生物转化技术处理后的豆奶,大大提高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提高豆奶中总氨基酸和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即分别提高13%和15%;

⑵富素豆奶所含有机态微量元素,具生物活性、人体吸收利用率高、无毒副作用,远优于无机态的;

⑶本品用新工艺流程精制而成,不除豆渣,充分保留大豆营养成份、口感好;

⑷如上所述,本品是一种富含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豆奶。每100毫升豆奶中微量元素(铁、锌、硒、铬)的含量,均控制在成人日需要量的范围内。

6、“富素”豆类(原料),专利号:ZL99116298.6

本产品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科学方法处理,利用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等)为载体,富集人体必需的多种有机态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铬)为原料和其它原料配制成各种新产品如富素豆粉(黄豆粉、黑豆粉、绿豆粉、红豆粉等等)。为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补充剂。

7、“富素”发芽糙米,专利号:ZL200410077758.1

“富素发芽糙米”系指富含人体必需的有机态微营养元素的发芽糙米。其特色如下:

⑴富素发芽糙米的最大特色就是“富素”,即令糙米吸收富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转化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营养元素,更易于人体吸收利用,而且其微营养元素(如铁、锌、硒、铬、钴等)富集量比原糙米的大大提高几十倍至几百倍,以满足“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

8、“富素”大豆南瓜粉,专利号:ZL99117294.9

本产品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科学方法处理,以大豆为载体吸收富集人体必需的某些无机态微量元素(如铬、硒、钒、锂、锌)并转化成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豆粉,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的南瓜粉组合而成“富素大豆南瓜粉”。本发明的富素大豆南瓜粉是专提供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食用,使其既免受饥饿之苦,又能摄取到一定的微量元素(如微量元素铬-Ⅲ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活性成分,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需要经常补铬-Ⅲ),采用食疗代替药疗的方法解决糖尿病患者所面临的疾苦,也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食品。

本发明的富素大豆南瓜粉可做成冲剂、饼干、煎饼、点心、饮料等供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如富素大豆南瓜粉,富素大豆南瓜饼等。

9、“富素”醋蜜酱,专利号:ZL99117295.7

本产品是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科学方法处理,以豆类为载体吸收富集人体必需的某些无机态微量元素(如锌、硒、锗等)并转化成大豆本身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微量元素,也即令豆类大大地提高有机微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传统的配方:用花生大豆浸泡醋和蜜糖是中老年人的营养食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软化微血管、开胃、杀菌、美容、解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本品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除保留传统配方的成份和功效之外更富含人体必需而又易于吸收利用的生物源有机态微量元素(锌、硒、锗),对于防治当今因食物缺乏上述各种微营养元素(未能满足人体健康要求)而引发的缺素症亚健康人群的需求更具重大意义。

10、富含有机态微营养元素补充剂(胶囊型),专利号:ZL 99124691.8

富硒―维E胶囊:本品是富集有机态微量元素硒。硒和维生素E都是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剂,两者联合作用的效果比单独应用任何一种的活性更强,更能有效地抑制和分解过氧化脂质,为中老年人,尤其是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食品;

富硒―锗胶囊:本品以豆类为载体,所富含的硒、锗均为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形式。硒和锗联合作用(如防癌、抗衰老)的效果比单独应用任何一种更为明显;

富铬(Ⅲ)胶囊:本品以豆类为载体,富集微量元素铬,其中所含的铬为具生物活性的有机态形式,因而补铬效果显著。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活性成分,也是促进胰岛素正常分泌的重要物质,故补铬极为重要。

11、“富素”芽苗菜系列食品和芽苗菜栽培装置,专利号:ZL 99236651.8

富素芽苗菜系列产品:富素(Se、Zn、Fe等)黄豆、绿豆、黑豆、豌豆、萝卜苗、白菜苗等芽苗菜。

芽苗菜栽培箱是一种新颖的无土栽培装置,体积小,可多层立体化栽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适于家庭式生产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芽苗菜新型装置。

具体地讲,富素芽苗栽培箱是模拟自然界种子发芽生长的自然过程,通过室内人工调控,利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优化的种子发芽生长成卫生、安全、无毒副作用、富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具生物活性有机态微营养元素的芽苗菜,如富铁、锌、硒、铬等芽苗菜系列产品。

本新型产品,适应于千家万户使用,尤其对于医院病人、远洋航行和极地考察人员提供富素绿色的新鲜菜苗,同时也适于作为中小学生自然课教学模具。

第二类:应用微矿物元素开发农产品达到提高抗病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微营养元素含量,达到人类“健康食品,从源头抓起”的目的

(一)通过叶面喷施,开发的富素绿色农产品:

1、富素食用菌,如富硒香菇、富锌草菇。

2、富素玉米,如富硒、富锌玉米。

3、富素瓜果,如富硒佛手瓜、西瓜、黄瓜、蕃茄等。

4、富硒烟草,如富硒烤烟、富硒烟叶蛋白等。

5、富素牧草,如富硒、锌或钴牧草用作牛、羊、马和兔子等饲料。

6、富素灵芝,如富含硒~锗灵芝,富硒灵芝孢子粉、富硒灵芝子实体等。

(二)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利用生物必需的或有益的微矿物元素联合作用,以农产品为载体开发富含有机微矿物元素动物饲料添加剂。

1、家禽(家鸡、鹌鹑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2、家畜(乳猪、肉猪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3、水产动物(淡水鱼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4、龟、鳖类(金钱龟、龟、鳖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5、宠物猫、狗等和稀有动物(如鹦鹉等)有机饲料添加剂

6、蝇蛆:有机微矿物饲料添加剂

王教授的工作体会

1、记者问及王教授对上述科学活动的体会,他认为自己在科研实践中能自觉地、牢固地树立为科学奋斗终身,活到老、学到老,干一行爱一行,一竿插到底,直至取胜的决心和毅力。王教授主持的一部长达85万字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论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用这种精神干出来的。中科院资深院士杨遵仪教授在为该专著撰写的序言中,对王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决心和毅力都给予很高评价。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11

【Abstract】Objectivel: Discusses the child essential element and the toxic element blood lead level relations. Method: Using the atomic absorption law examination essential element copper, the zinc, the calcium, the magnesium, the hard content, the anode dissolves the voltammetry examination toxic element blood lead content, and carries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normal comparison group.Finally: The blood lead high group, various ages section child zinc, hard, the calcium essential element content is somewhat low, the difference has apparent nature, copper, the magnesium content difference does not have apparent nature. Conclusion: The child blood lead level elevates causes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which the child essential element zinc, the calcium, the hard absorption reduces.

【Key words】essential elementblood leadchild必需元素钙、镁、铜、铁、锌作为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物质单元,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而毒性元素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金属元素,进入机体后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为探讨儿童必需元素水平与血铅水平之间相互关系,我们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在我院门诊体检的1635名儿童进行了必需元素与血铅含量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7岁儿童共计1635名。

1.2方法:微量元素检测方法:采集末梢血20uL, 应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H 5100PLU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镁、铁、锌、铜五种元素。

血铅检测方法:采集末梢血100uL,应用美国ESA公司生产的3010B型全自动血铅分析仪,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检测。

两种检测均由专人负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均采用同一厂家的配套试剂。根据美国CDC推荐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方案,血铅≥100ug/L为铅中毒。

1.3统计学方法:实验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

2结果

不同年龄组必需元素与血铅水平情况见表1

在必需微量元素中,血铅偏高组中铁、锌、钙含量均低于正常组,其中,铁含量:1岁组、2岁组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0岁组、4岁组、5岁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锌含量:1岁组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0岁组、2岁组、4岁组、6岁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钙含量:2岁组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0岁组、1岁组、4岁组、6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铜、镁含量差别没有显著性。

3讨论

铁、锌、钙、镁、铜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及宏量元素,它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机制和组织修复,智能发育及某些疾病有密切关系。全血中微量元素检测分析,对反映机体营养和健康以及疾病诊断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儿童生长发育意义重大[1]。铁在体内参与造血,并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铁还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等多种蛋白和酶的合成,还与多种酶的活性有关,缺铁时,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下降,淋巴细胞的功能受损,与免疫功能也有关系。锌是DNA和RNA聚合酶的重要成分,缺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及病理变化,各种含锌酶的活性降低,消化功能减弱,蛋白吸收受影响[2],而补充这些元素均可刺激生长发育,恢复正常状态。

表1不同年龄组必需元素与血铅水平情况(X+S)

年龄组别

(血铅)例数必需元素铁(mmol/L)锌(umol/L)钙(mmol/L)铜(umol/L)镁(mmol/L)0-异常组131632±072*6021±2325* 123±036*2312±821152±021正常组161 712±0677295±2456193±0412409±711146±0171- 异常组 147 587±073** 6327±2972** 121±029*2226±679153±016正常组189754±0758843±3001 185±0302386±763150±0152-异常组131597±074**7827±2752*092±031**2357±792151±021正常组152761±0799226±2648182±0472344±786148±0203-异常组112 721±0698725±276144±0212212±658 139±021正常组148773±0789397±285184±0342106±678 145±0154-异常组87621±073*7825±2112* 118±027*2312±648 151±023 正常组102745±0729292±2006186±0372203±698146±0215-异常组46632±077*8724±2518147±0272411±697147±019正常组91758±0759527±2692182±0362305±702 150±0186-异常组51721±0728127±2615*123±039*2319±701137±021正常组87767±0749435±2724 184±0412408±712 147±019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危害极大[3],研究证实血铅水平超过100ug/L,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性格改变,多动,智商下降,同时还可导致反复感染,出现贫血,行为异常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痛和神经系统损害症状[4],儿童的生长,生活环境可接触到大量的铅,铅尘大多在距地面一米以下,与儿童呼吸带高度一致,再加上儿童有较多的手、口动作,易通过消化道摄入铅。2001年8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在全国9省19城市采集的6500份3~5岁儿童血样,发现血铅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儿童血铅含量标准为100ug/L)的已占总人数的三成。经过问卷调查,铅含量超标严重的同学,确实有身材娇小、学习吃力,学习成绩差等症状。说明铅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已相当严重[5]。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血铅偏高组的儿童,各年龄组铁、锌、钙都有不同程度的偏低。说明铅含量偏高会影响儿童微量元素的吸收,这是因为铅与钙、铁、锌在肠道吸收过程中向同一部位运转蛋白,有竞争抑制作用,铅含量提高会降低钙、铁、锌在肠道吸收,出现了“缺钙、缺铁、缺锌”现象[5]。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同年龄阶段给儿童适量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可以防止铅含量的摄入,以减少铅含量超标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血铅水平升高,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应动态观察儿童血铅水平的变化,减轻铅含量增高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汉文.2786名7岁以下儿童的6种元素检测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1,18(3):32

2刘建华.普宁市60例危重住院儿童铁磷镁锌的测定及临床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10(12):35

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篇12

微量元素在儿童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少或过量的微量元素都会影响儿童体格的发育和智力、免疫功能,影响儿童的成长,这已经引起人们的正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学龄前的儿童正处在身体和智力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微量元素对其有非常大的影响,及时的了解其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对健康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1]。现结合已有相关文献资料,测定本单位的1236例儿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010年我单位体检的学龄儿童共1236例,年龄在2~6岁,其中男童723例,女童513例,对所有儿童的资料将按年龄划分为两个档次,2~4岁为一个档次,4~6岁为一个档次。

1.2检测方法采集儿童的指尖血40μL加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专用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分别用于钙、铁、锌、镁、铜、铅的测定,采用Bohui-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博晖),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准确采集末梢血。正常参考值:锌62~ 110μmol/L(1~2岁),66~120μmol/L(2~3岁),72~130μmol/L (3~4岁),76~170μmol/L大于4岁);铁7.02~11.8mmol/L;铜l1.8~39.3μmol/L;钙1.55~2.1mmol/L;镁1.12~2.06mmol/L,铅50~100μg/L[2]。

1.3统计学处理所检测出的结果用t值校验,采用电脑数据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

结果显示幼龄儿童的锌、铁、钙含量均低于标准值,儿童末梢血中以低锌、低钙发生率较高,镁、铜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儿童血铅浓度偶见偏高,见表1。

表1可以看出在2~4的岁的儿童在身体生长的黄金时期,对于钙、铁、锌的需求量比较大,4~6的儿童骨骼生长需素,对于钙的需求量比较大,还是的铅含量偶有偏高。

3讨论

微量元素是维持人机体正常生存状态每日所必需的物质,在人体中占有很少的比例,约占人体重量的万分之一。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对于微量元素的摄取量偏高,但实际生活中吸收量无法达到标准。微量元素锌、铁、钙、铜是儿童生长机体所必需的元素,在机体代谢、生长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末梢血检测微量元素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让儿童配合。

钙是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体正常每日的需求量在100mg以下,而儿童对于钙的需求量要高于这个指标。钙是人体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虽然在人体内的总含量很低,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持着人体的呼吸、循环、神经、消化、内分泌、骨骼、免疫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对正常的生理代谢有非常重要作用。长期的缺钙会导致婴幼儿患佝偻病,导致骨骼畸形,影响坐、立及四肢的发育,长期钙的缺乏也能导致儿童影响发育,生长迟缓等;铁则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微量元素,可以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参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的合成,运输和储存氧离子进入血液,儿童长期缺乏铁可引发缺铁性贫血,引发严重后果,因此适时的监测儿童血浓度对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必要;锌是人体的数十种酶的必须活性成分,可以并参与核酸、蛋白质的合成,糖脂合成代谢,是儿童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微量元素,长期的低锌会导致小儿的厌食、偏食,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反应迟缓、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期时期的的儿童,对于锌的需求量较大,适当补锌是非常必要的。可来源于多种食物,比如肉,蛋,鱼等动物性食物含锌量偏高,可适当的改善儿童的膳食结构,丰富儿童的营养;铜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发挥这辅助作用,参与人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为一种高效催化剂,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而镁作为人体内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对于有些反应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铅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元素,而且在在体内极易积蓄,含量过高时影响自然代谢,也很难通过自身反应排泄出去。当儿童的体内铅含量较高时,会导致心理行为的异常,注意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思维空间和综合辨识能力下降,而且运动失调,容易冲动等,而且影响着镁、铜、锌、钙的正常代谢[3]

人体是由各种元素所结合的有机体,按其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不同大致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于宏量元素吸收非常好,因为某种宏量元素的缺乏,会立即引起人体的机能失调,而且一般的食物中就能够摄取足够的元素;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小,对于人体的现阶段影响不是直接反应,但对人体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人们不能低估了微量元素的存在[4]。本调查发现,各种微量元素在年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4的儿童血锌、血钙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4~6岁时血锌则可达正常,然而血钙仍然低于正常水平,这就说明在4岁以前的儿童缺锌情况广泛存在,而缺钙现象非常严重,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与儿童日常的膳食结构及身体生长所需要微量元素量有直接关系。

参考文献

[1]北京儿童医院主编.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5

[2]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