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含义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2 16:56:11

人体工程学含义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1

一、引言

“等级含义”(Scale Implicature)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要追溯到Horn在1972年提出的“等级”(Scale)一词。Grice(1975)关于“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概念的提出,将含义的研究在理论性与系统性方面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随后,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就其生成与理解机制、抑制语境以及习得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等级含义理论和习得的主要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同时思考这一经典课题在目前语言学研究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二、关于等级含义的理论研究

(一)等级含义的概念

Grice指出,人们在会话中应遵循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即使你所说的话,在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随后他将此原则细化为四个准则,分别是质量(Quality)、数量(Quantity)、关系(Relation)和方式(Manner)准则。质量准则包括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和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数量准则指使所说的话语达到(交谈当前目的)所需要的充分信息,且不能使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关系准则指说话要有关联;方式准则包括避免晦涩语言、避免歧义、说话要精简、有序(Grice,1975)。Grice指出,会话中如果一方公然地违反了以上任何准则,就可能产生会话含义。

Horn将Grice的四条准则归结为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数量原则(Q-principle)和关系原则(R-principle)。所谓数量原则,即所说话语要充分,且尽可能地多说(在符合关系准则的前提下);关系原则,即所说话语是必要的,且只说必须说的(在符合数量准则的前提下)(Horn,1984)。在数量准则中,Horn指出,“说话人说出是‘…p…’,就隐含了(据其所知)‘…最多是p…’”。随后,Levinson对Horn的会话含义理论提出质疑,并将Grice的会话原则修改为三条语用原则,分别为数量原则(Q-principle)、信息原则(I-principle)、方式原则(M-principle),且每项原则都必须包括说话人准则和听话人推论。

等级含义是会话含义的一种,对其研究标志性的起点源于Horn(1972)对“等级”这一概念的清晰定义:如果两个词的词类、词性、语域相同,存在相同的语义关系,且来自同一语义场,那么这两个词分别属于同一等级中的语义强项S和语义弱项W,其中包含有语义强项的句子A(S)蕴含有语义弱项的句子A(W),反之则不然。形成的等级也得名为“霍恩等级”(Horn-scale)。相对其他的含义来说,等级含义与词汇的意义关系更加紧密,也较为容易进行形式化的研究。等级词项能激活会话含义,常见的等级词项包括:量化词(如:all,most,many,some,few)、数词(如:n,… 5,4,3,2,1)、连接词(如:and,or)、形容词(如:excellent,good)、副词(如:always,often,sometimes;necessarily P,P,possibly P)、动词(如:love,like;succeed in V-ing,try to V,want to V),情态动词(如:must, should,may)。

等级含义研究的深化得益于Levinson对等级含义的进一步阐述。Levinson(2000)将意义(meaning)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句子意义(Sentence-type-meaning)、话语类型意义(Utterance-type-meaning)和话语实例意义(Utterance-token-meaning),其中话语类型意义存在于句子意义和话语实例意义之间。话语实例意义则相当于Grice所说的“说话者意思”,而等级含义即属于话语类型意义。此外,他还指出,在数量原则中,说话人不要让话语在信息上弱于所知道的程度,除非所陈述的信息违背信息原则;听话人要相信说话人所说的已经是他所知道的最强的陈述,因而,如果说话人说出霍恩等级中的含有语义弱项的句子A(W),那么说话人必然知道含有语义强项的句子A(S)错误;如果说话人说出含有语义弱项的句子A(W),且其不蕴含内嵌句Q,但含有语义强项的句子A(S)蕴含内嵌句Q,此时两者构成一个对比集,那么听话人可以推断说话人不知道内嵌句Q是否成立(Levinson,1987)。Levinson的数量原则,极大程度上丰富了Horn的等级含义

(二)等级含义的计算

对于等级含义的计算,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分别是以Horn(1972,1984)、Levinson(2000)和Chierchia(2004)等为代表的“缺省观”(Default View)以及以Sperber&Wilson(1986)和Carton(1995)等为代表的“语境驱动观”(Context-driven View)。可将两者分别称为“新格莱斯主义学派”和“关联理论学派”。

1.“新格莱斯主义学派”的解读

缺省观同意Grice将会话含义分为一般会话含义(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和特殊会话含义(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前者的推导基本不依赖于具体语境,但需要某些触发词,后者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具体语境而定。等级含义属于一般会话含义,因此整个解读过程相对自动,只有当等级含义与具体语境无关时,解读才会自动取消(Breheny,2006)。对于等级含义的生成与理解,缺省观认为只要存在触发词即可,所谓触发词即霍恩等级中的语义弱项词。Levinson(2000)甚至认为这些触发词的等级含义由于长期缺省解读,可以理解为词本身的词汇意义,因而具有即时激活的特点,无需额外的语境和认知加工。同时,Levinson反对“句子语义解读早于语用”的说法,认为两者应该同时进行。在此基础上,Chierchia(2004)提出了对等级含义的加工和理解应实行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解读方法,整个过程与句子的语法解读和语义解读同时进行。Chierchia et al.(2005)还提出了“语义核心模型”(Semantic Core Model)这一概念,指出语义与语用加工过程应同时发生。

随着语言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特别是实验语用学的兴起,使得缺省观的理论假设可以得到一些确凿的实证素材的支持。在国外,Foppolo(2008)曾以真值判断范式,通过测试被试对“or”的理解,发现Chierchia关于对等级含义采用局部理解的方法更为合理,驳斥了关联理论的解释。Grodner et al.(2010)利用眼动实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向被试下达含“some”“none”“all”的指示句(e.g. Click on the girl who has some of the balloons/no balloon/all the balloons),请被试选择相应图片,结果发现被试在选择三类图片的时间上并无显著差异,支持了缺省观假设。Politzer-Ahles (2011)同样通过眼动实验对含有“some”的句子进行测试,发现等级含义确实可以快速激活,无需额外加工。

在国内,张延飞(2009)以索绪尔理论为框架,推导发现等级含义是基于语言规约系统产生的默认意义:听话者根据语言规约系统对等级含义进行无意识、自动地推倒。这与缺省观的观点不谋而合。赵鸣(2012)结合行为实验和脑电波技术两种实验方法,探索了等级词项“一些”的解读,证明了等级含义即时性激活的特点,但同时指出,个体的语用能力水平对等级含义的加工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关联理论学派”对等级含义解读采取语境驱动观的解释。

2.“关联理论学派”的解读

语境驱动观则认为等级含义(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的加工机制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在与语境相“关联(Relevance)”的条件下,才会进行推理加工;否则不会被加工(Carton,1995)。Sperber和Wilson(1986)将“关联”定义为: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某一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时,这个假设在该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对于等级含义的生成和理解,关联理论则认为其主要取决于与语境的关联程度,这一点与新格莱斯主义理论的观点完全不同。Grice将意义分为“所言”(what is said)和“所含”(what is implicated),前者为后者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即前者早于后者。也就是说,等级含义的加工以整体为基础,在理解所言的基础上,当等级含义和语境相关时,才会进行解读。因此是否与语境具有关联性是等级含义能否被激活的决定性因素,而缺省观所指的等级含义具有“自动取消”的特点,并不存在。

与关联理论相关的假设得到不少实证研究的支撑。在国外,Noveck&Posada(2003)利用真值判断范式,通过四组实验,请被试对含有“some”的句子进行判断,并对其反应时长进行计时,结果发现等级加工并非自动进行,而是需要主动认知加工过程,不存在即时性的特点,由此驳斥了缺省观。随后Bott&Noveck(2004)重复了上一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叙述环节,得出了同样的结论。Breheny et al.(2006)利用自控步速阅读的范式对“some”和“or”的等级含义加工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依然更支持语境驱动观。Verbuk(2011)以儿童作为被试,通过观察对“all,some”“and,or”“wonderful,good”“hot,warm”四组等级词项的解读,发现语境驱动观对等级含义生成机制的解释更为合理。此外,Nieuwland et al.(2010)利用句子阅读理解的范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等级含义的生成具有即时性特点,但同时受到语境因素的影响,即当语境与等级含义无关联意义时,被试不会对等级含义进行加工。

在国内,李金彩(2011)以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试图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探索对英语量化词“all,some”的等级含义的理解,研究发现量化词“some”的语用解读确有发生。陈冰飞和郭桃梅(2012)通过心理实验,发现汉语等级词项“一些”的语义内容可以包括上限“全部”,与其语用扩充意义之间无清晰分界,进而支持了关联理论关于无所谓区分“显性含义”(Explicature)和“隐性含义”(Implicature)的观点(Carston,2002)。陈冰飞和张绍杰(2012)利用心理实验方法,通过对汉语等级词项“一些”的话语理解加工时间的考察,发现等级含义的性质更接近于语用推论,并非像新格莱斯主义所说的那样,可以迅速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关联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等级含义的性质或特征会随不同等级词项的表达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可一概而论。除此之外,赵鸣(2012)的研究在证明等级含义即时性激活特点的同时,也强调了语境的作用:虽然并非决定性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等级含义的加工。

(三)等级含义的抑制

在理解等级词项时,存在“上限解读”(“at-most” reading)和“下限解读”(“at-least”reading)。上限解读是指如果说话人说出一个强命题,即含有语义强项的句子,则意味着相关的弱命题,即含有语义弱项的句子,同样成立;反之,如果说话人说出一个弱命题,即含有语义弱项的句子,则相关的强命题,即含有语义强项的句子,不成立。上限解读又称语用解读。下限解读则可以视为语义解读或逻辑解读,类似与逻辑推衍:满足弱命题成立的条件,必然满足强命题成立,此时弱命题成立,强命题必然成立;相反,满足强命题成立的条件可能无法满足弱命题成立,此时,强命题成立,弱命题可能不成立,这一点与上限解读完全不同。在一定语境下,等级词项的上限解读/语用解读可能受到抑制,只能采用下限/语义解读。此类语境被称为抑制等级含义发生的语境。

Gazdar(1979)曾指出,在否定词的辖域内,等级词项的含义会被取消。Horn(1989)随后提出,抑制等级含义的语境包括所有单调递减语境。在此基础上,Chierchia(2004)对抑制等级含义的语境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所有允许否定极性词“any”存在的情境下,等级含义都会被抑制,这些语境可以包括“no”“every”此类限定词的辖域、if引导的条件句前件、“消极性谓词”(negative embedding predicate)(如doubt、regret、fear)引导的宾语从句、“通用声明句”(generic statement)、before和without管辖的句子成分、比较句、问句、许可句、祈使句、非现实语义句等。

对于此类问题的探索,在国外,Chierchia et al.(2001)利用真值判断范式,通过比较儿童与成人对等级词项“and,or”在单调递减语境下的理解,发现等级含义确实会受到抑制。随后,Gualmini et al.(2001)利用得体性判断法,进行了相似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Foppolo(2008)通过对比在单调递减语境下和非单调递减语境下,被试对“or”的理解,发现被试在非单调递减语境下更容易引发等级含义的解读,由此可见被试对等级词项的逻辑性质十分敏感。

在国内,吴庄(2009)通过探索在单调递减语境下和条件句的前件中的汉语量化词和逻辑连词的理解,发现儿童和成人此时都不会作等级含义的解读。此外,李金彩(2011)在以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对象的研究中,同样发现二语学习者在假设语言使用环境中,被试对存在等级含义产生的现象也不敏感。

三、关于等级含义的习得研究

等级含义的习得研究能够揭示在语言发展初级阶段,语义知识和语用知识的发展脉络和关系以及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的依存程度等。此外,习得研究也为相关理论假设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实证素材。就等级含义来说,以一语习得为例,假设儿童在语言发展初期,遇到等级含义激活词项时,首先获取的是语用意义,而非逻辑意义,这就能为缺省论提供有力的支撑论据;如果情况恰好相反,关联论的有效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夯实。

率先展开等级含义习得研究的是Noveck(2001),他利用真值判断范式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英语模态词“must, might”和法语量化词“Tou,Certainss”(all,some)的理解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儿童较成人对“might”“some”的解读更倾向于下限/语义解读,7岁是儿童习得模态词“might”的最小年龄。同时,关于“all,some”的解读,Noveck发现在“every/all”成立的语境下,儿童同样接受包含“some”的语句,这与成人普遍拒绝接受此类描述的情况恰好相反。

Noveck的研究为等级词项的习得研究开辟了先河。随后Papafragou&Tantalou(2004)、Guasti et al.(2005)、Chierchia et al.(2001)、Papafragou& Musolino(2003)等多位学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的改进,试图进一步解释儿童未能对等级词项进行语用解读的原因。

Chierchia et al.(2001)首先提出了两种假设:“语用延迟假设”(Pragmatic Delay hypothesis)和“参考集假设”(Reference-set hypothesis)。语用延迟假设是指儿童因缺乏相关的语用知识,而导致其无法进行语用解读;参考集假设表示儿童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语用知识,但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额外的计算能力,而这种计算“参考集合”(reference-set)的能力,儿童还不具备。研究通过比较儿童与成人对等级词项“and,or”在单调递减语境下的理解,发现在抑制等级含义的语境下,两者都会对“or”做下限/语义解读,但不同于成人的是,儿童对容易产生等级含义的语境同样不敏感。在此基础上,Gualmini et al.(2001)利用得体性判断法,请儿童判断在“every/all”都成立的语境下,用“some”和“all”进行描述的句子,哪个更合适。实验结果显示5岁左右的儿童已经掌握了计算等级含义的前提条件,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但由于缺乏认知加工能力,仍然无法独立判断等级词项的语用意义。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参考集假设”(References-Set hypothesis)。

Guasti et al.(2005)以意大利语儿童为被试,调查了意大利量化词的等级含义习得情况。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龄前儿童对等级词项的语用意义确实不敏感。他们由此提出了“语用限制假设”(Pragmatic Limitation Hypothesis),认为儿童之所以未能成功进行语用解读,并非因为缺乏语用能力,只是在加工时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这与Gualmini et al.(2001)的参考集假设有异曲同工之处。

Papafragou&Musolino(2003)以及Papafragou& Tantalou(2004)先后以希腊成人和儿童为被试,分别采用真值判断法和得体性判断法,对希腊语儿童习得希腊语量化词“oli,meriki”(all,some)的等级含义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儿童在理解这些等级词项时基本没有生成等级含义,但他们认为如果从语境中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支持,那么儿童就可以像成人一样推导等级含义。这与Chierchia et al.(2001)和Guasti et al.(2005)的推断存在相似之处。此外,研究同时发现儿童对实验任务的理解程度也是导致其能否进行语用解读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R?hrig(2010)利用Noveck的方法对5~9岁的德语儿童习得德语模态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Noveck的观点,但他认为儿童从5岁开始,对模态词的解读并非所谓的逻辑解读,而是一种区别与成人的含义解读,R?hrig称之为“儿童含义”(Child-implicature)。同时他提出了儿童习得等级含义的阶段,认为是从遵循会话含义的数量准则到关系准则过渡的过程。

国内有关等级含义习得的研究还比较鲜见。吴庄和谭娟(2009)通过图片验证法,对汉语成人和儿童理解数词和量化词(所有,一些)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在理解数词时同成人一样表现出明显的确切解读,但在理解量化词时只表现出了下限/语义解读。

关于等级含义的二语习得研究有些开创性的工作,但整体还不够丰富。例如,Slabakova(2010)曾以韩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发现被试对英语量化词“all, most,some”这一组等级词项的语用理解没有问题,甚至比英语母语者更为严格,由此证实了语用学原则在不同语言中都是通用的。

四、反思与结语

总结与反思相关研究,我们发现至少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不足和进一步着力的空间:

首先,缺省论与语境驱动论之间的争论仍然存在,相关的理论讨论将是我们了解逻辑意义与语用语义之间关系的一个有效的切入口。此外,实证研究结果在论证两大对立理论时还存在冲突,即使在重复同样实验方法的情况下,也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Feeney et al.(2004)以英语儿童为被试,重复了Noveck(2001)的实验,调查英语量化词“all,some”的习得情况。研究却发现7岁左右说英语的儿童在推导等级含义方面与成人几乎相同,与Noveck的结论不同。因此,无论在理论讨论上,还是在实验方法上都有不少的提升空间。

其次,习得研究中词项的种类应进一步丰富,才能有助于深入探索等级词项的计算和习得的普遍原理。国外关于等级含义习得的研究已有一定数量,并从不同方面对儿童未能成功对等级词项进行语用解读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其最具代表的是Chierchia et al.(2001)的参考集假设和Guasti et al.(2005)的语用限制假设。同时,除了Chierchia et al.(2001)和R?hrig(2010)的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局限于量化词上。国内对等级词项习得研究还有不少空白,特别是对二语习得研究更需加强。

纵览现状,在等级含义的研究中,我们还需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将理论与习得紧密结合。在研究汉语等级含义的生成与理解机制以及习得过程中,要注意跨语言的共性与个性,对自然语言中意义的表达和诠释过程进行更为深入的考查和细致的研究。

(本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动词论元结构的儿童习得研究”[13BYY068,范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语用习得的实验研究:以等级隐涵与标记性焦点为切入点”[11YJC740024,范莉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级人才培养项目(2014)的成果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Bott,L.&I.Noveck.Some utterances are underinformative:

The onset and time course of scalar inference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4,(51):437~457.

[2]Breheny,R.,N.Katsos&J.Williams.Are generalised

scalar implicatures generated by default? An on~lin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context in generating pragmatic inferences[J].Cognition,2006,(100):434~463.

[3]Breheny,R.,N.Katsos&J.Williams.Are generalised scalar

implicatures generated by default?An on~lin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context in generating pragmatic inferences[J].Cognition,2006,(100): 434~463.

[4]Carston,R.Quantity maxims and generalized implicature[J].

Lingua,1995,(96):213~244.

[5]Carston,R.Thoughts and Utterances: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M].Oxford:Blackwell,2002.

[6]Chierchia G,S.Crain,M.T.Guasti,A.Gualmini&L.Meroni.

The acquisition of disjunction:Evidence for a grammatical view of scalar implicatures[J].In A.H~J.Do,L.Domingues&A.Johansen(eds.).Proceeding of the 25th Boston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language development[D].Somerville,MA:Cascadilla Press,2001:157~168.

[7]Chierchia,G.Scalar implicatures,polarity phenomena,

and the syntax/pragmatics interface[J].Structures and Beyond,2004,(3):39~103.

[8]Chierchia,G.,M.T.Guasti,A.Gualmini,L.Meroni,S.Crain&F.

Foppolo.Semantic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Children’s and Adults’Comprehension of or.[A]In:I.Noveck&D.Sperber(eds.)Experimental Pragmatics[C].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2005:293~300.

[9]Feeney,A.,S.Scrafton,A.Duckworth&S.J.Handley.The story of

some:everyday pragmatic inference by children and adults[J].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4,(2):121~132.

[10]Foppolo,F.Between“cost”and“default”of scalar

implicature:the cost of embedding[J].In G.,Atle (ed.).Proceedings of SuB.2008,(12):137~150,Oslo:ILOS.

[11]Gazdar,G.Pragmatics:Implicature,presupposition and

logical form.New York:Academic Press.Grice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P.Cole&J.L.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1975:41~58,New York:Academic Press.

[12]Grodner,D.,N.Klein,K.Carbary&M.Tanenhaus.‘Some’,and

possibly all,scalar inferences are not delayed:Evidence for immediate pragmatic enrichment[J].Cognition,2010,(116):42~55.

[13]Gualmini,A.,S.Crain,L.Meroni,G.Chierchia&M.T.Guasti.

At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in child language[A].In:A.Gualmini,S.Crain,L.Meroni,G.Chierchia,M.T.Guasti,R.Hastings,B.Jackson&Z. Zvolenszky(eds).SALT Xl[C].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2001:231~247.

[14]Guasti,M.,G.Chierchia,S.Crain,F.Foppolo,A.Gualmini&L.

Meroni[J].Why children and adults sometimes (but not always)compute implicatures.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2005,(5):667~696.

[15]Horn,L.On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Logical Operators

in English[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1972.

[16]Horn,L.Toward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and R~based implicature[A].In D.Shiffrin(ed.).Meaning,Form,and Use in Context[C].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84.

[17]Horn,L.A Natural History of Negation[M].Chicago,

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18]Levinson,S.C.Pragmatics 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

A partial pragmatic reduction of binding and control phenomena[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87,(23):379~434.

[19]Levinson,S.C.Presumptive Meanings: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Cambridge,Mass:MIT Press,2000.

[20]Nieuwland,M.,T.Ditman&G.Kuperberg.On the incrementality

of pragmatic processing:An ERP investigation of informativeness and pragmatic abilitie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10,(63):324~346.

[21]Noveck,I.&A. Posada.Characterizing the time course

of an implicature:An evoked potentials study[J].Brain Research,2003,(85):203~210.

[21]Noveck,I.When children are more logical than adult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scalar implicature[J]. Cognition,2001,(78):165~188.

[22]Papafragou,A & N.Tantalou. Children’s computation of

implicature[J].Language Acquisition,2004,(l): 71~82.

[23]Papafragou,A.& J.Musolino. Scalar implicatures:

experiments at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J]. Cognition,2003,(86):253~282.

[24]Politzer~Ahles,S.Online processing of scalar

implicatures in Chinese as revealed b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D].University of Kanasas,master dissertation,2011.

[25]R?hrig,S.The Acquisition of Scalar Implicatures(Vol.

3)[M].Margo Bargheer:Universit?tsverlag G?ttingen,2010.

[26]Slabakova,R.Scalar implic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Lingua,2010,(10):2444~2462.

[27]Sperber,D.&D.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28]Verbuk,A.Acquisition of scalar implicatures:When

some of the Crayons will do the job.http://www.bu.edu/bucld/files/2011/05/31~Verbuk.pdf. Retrieved on May 18,2013.

[29]陈冰飞,郭桃梅.汉语级差词项“一些”的语义―语用解读

[J].外语学刊,2013,(6):63~68.

[30]陈冰飞,张绍杰.汉语数量词“一些”的级差含义实验研究――

新格赖斯语用学默认理论面临的困境[J].外国语,2012,(6):53~59。

[31]李金彩.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级差含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1.

[32]吴庄.汉语基数词语义和语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9.

[33]吴庄,谭娟.汉语儿童语言中的等级含义――一项实验研究

[J].外国语,2009,(3):69~75。

[34]张延飞.级差含义:基于索绪尔系统思想的解释[D].东北师范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2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56-01

一、播音主持内在语的特征

(一)体现创作规律。播音主持内在语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创作的规律,这首先是体现在播音学的意义上。即内在语的合理应用可以充分体现出现播音创作活动的规律,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广播听者与播者之间的桥梁,即如果没有内在语的有效应用则无法建立起这样一座桥梁。除此之外,体现创作规律还表现在其是播音有声语言创作的一个重要内部技巧,根据相关理论的阐述,播音的内在语是指那些在播音的话似乎还有意思,但是两者在因果上并没有关系并且也没有共识。因此,这意味着不可能产生内在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言。

(二)赋予更深含义。播音主持内在语的特征还体现在了其能够赋予播音主持工作以更深的含义。即根据播音学意义上的内在语不同与语言学意义上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容的关系中语句内在含义可以是外在含义的蕴含、预设等。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用有声语言播出话语的相关内容,就能够赋予播音内容以更深的含义。除此之外,其能够赋予播音主持更深的含义还体现在可以有效地体现出话语的真实含义,并且能够让听的人理解到其中的预设关系,因此这意味着内在语就话语本身表达的语义范围显然要更为宽阔。

(三)特定适用范围。内在语具有相应的适用范围,只有在适用范围内才能对内在语进行合理的应用。而不在适用范围内则无法对其进行高效的应用。举例来说,根据部分书籍中对于播音内在语的界定,内在语的适用范围是根据播音文稿中的“语句关系”以及语句的“语句本质”来界定的。播音文稿中的矛盾关系是语言的单位有词、词组、短语、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以及这些单位之间的矛盾。即存在两个不相容的关系或者概念,而内在语只能在这一关系和概念内进行应用,如果超过了这一关系和概念,则会使得其表现效果大打折扣。

二、播音主持把握内在语对策

(一)注重明确语意。注重明确语意是播音主持把握内在语对策的基础和前提。在注重明确语意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人员应当明白播音内在语不是语句表层的意思,因此这意味着内在语的应用离不开语意的支持,越是明确的语意越是能够让听众理解内在语的意义,从而能够使得内在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注重明确语意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人员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内在语与歧义是两回事,两者之间的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在实际的播音主持工作中,工作人员切不可单纯地将内在语与歧义进行想当然的替换,这样做只会影响到播音主持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表达合理到位。为了能够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确保内在语的表达合理到位,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准确把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而能够通过内在语这一媒介更好地展现出播音主持内容的主题和核心。除此之外,为了能够确保内在语的表达合理到位,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了解并且体会出内在语和它的外在含义之间具有何种类型的语义关系,从而能够通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来使得自己对于内在语的应用更加娴熟、到位,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内在语把握效率的持续提升。

(三)体现良好态度。体现良好态度是播音主持把握内在语对策的核心内容与重中之重。在体现良好态度的过程中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应当理解这一概念,即所有的有声语言的表达中语调都是对于态度的集中体现。而对于播音主持工作而言,态度的核心内容必然是对于工作价值的评估,而内在语的应用也离不开这一原理。因此在内在语的把握与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坚持体现出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价值倾向,从而能够在播音主持中体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情感色彩。另外,由于在播音主持中语调往往会决定了这句话的具体表达方式和具体存在的方式、因此这意味着语调在言语实际含义的建构中就不是仅仅出于辅助的地位和作用,它也不是只能形成所谓各种各样的“附加意义”,播音主持人员应当通过有声语调来反映出言外之意和语句的本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内在语把握可靠性和精确性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小亚.播音主持内在语把握探讨[J].科技传播,2012,26(8):124-125.

[2]侯萧萧.播音过程中内在语的把握[J].学习月刊,2013,32(9):99-100.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3

二、空间结构模式

在结合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7]基础上,Coulson&Matlock提出了“空间结构模式”(TheSpaceStructuringModel)。该模式认为,对隐喻的理解除了传统上对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单一映射之外,还应该包含概念结构之间的协调,其概念整合网络的复杂映射四个或更多空间。[8]例如,大家都熟悉的隐喻“Surgeonsarebutchers”[9],传统上是通过从源域(“屠宰者”)到目标域(“外科医生”)的映射来解释,显然单凭这一个映射并不能直接推断出医生的技术是否过关,只有通过空间结构模式的详细分解,才能从各个输入空间的合成空间中逐步获得该隐喻所包含的比喻意义[10](P208)。该隐喻所包含的比喻意义首先从外科医生的目标输入空间中继承了部分信息,例如“有人需要动手术,接受手术人的身份以及手术所发生的地点”等等。同时,该隐喻所包含的比喻意义也从源域(“屠夫”)的输入空间中继承了另外一部分信息,例如“屠夫的日常工作以及主要进行的活动,包括用利器进行切肉”等等。除了从每个输入空间中继承部分信息之外,合成之后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延伸,通过对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各种因素进行排列而衍生出自身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屠夫”空间所投射的“途径-目标”关系,与“外科医生”空间所投射的“途径-目标”关系之间存在不相符之处:屠夫的目标是宰杀动物,并将动物的骨头与肉切分出来;而外科医生的主要目标却是要治愈病人。由于屠夫的目标与外科医生的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出结论———“外科医生的技术不尽人意”。正如合成理论那样,空间结构模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语言现象及认知现象,尤其有利于解释那些需要稍经推断才能得出的语言含义。同样的道理,对于陌生的诗歌隐喻的理解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于合成空间,而不是靠输入空间,或者在源域与目标域所共有的一些额外空间(即所谓的类属空间)中获得。空间结构模式尽管被不少学者认为只是LAKOFF时代的概念隐喻的改良结果,但是该模式相当有用,尤其是在解释不同的语境是如何建立不同的映射,进而又是如何影响对字面含义及比喻性含义的理解速度等方面作用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被理解,主要取决于映射的复杂性以及概念整合过程的复杂性。显然这种灵活的隐喻加工观点并不支持标准语用模式,而任何忽视这种现象的隐喻理解模式都是不够全面的[10](P209)。当然,正如Gibbs指出,空间结构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几乎没有任何实验数据能证明它是错的(即所谓的证伪性)。[6]显然,大部分隐喻理论都假设在不同知识领域间存在某种融合,进而产生隐喻含义。因此,空间结构模式面临的挑战就是能否从实证角度出发,找出研究证据来证明它与其他模式相比更具优越性。

三、隐喻征途假设

隐喻征途假设(TheCareerofMetaphorHypothesis)认为,不同域的概念之间的隐喻映射可以通过两个过程来完成,即比较过程和范畴化过程[11][12]。譬如一个常规隐喻在映射模式上就会有一个从比较过程到分类过程的转移。如在“基因是蓝图”(Ageneisablueprin.t)中,“蓝图”这个隐喻由于有着两种与之密切相关的含义(即“详细勾勒出建筑师构思的蓝色与白色印刷图纸”以及“可以用来构思的任何事物”),从而导致常规的源术语具有多义性。因此,在加工常规隐喻时,既可以通过把目标概念与源术语的字面含义相匹配(此为比较过程),也可通过把目标概念看作是根据源术语命名的高级隐喻类别成员(此为分类过程)来理解。目前已有不少实证研究支持隐喻征途假设。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加工常规隐喻时,通常比加工陌生隐喻速度更快,而且常规隐喻比陌生隐喻更具有不对称性。[13]当人们理解常规隐喻时,源术语可以比目标术语更有助于提高理解速度;而当人们理解陌生隐喻时,源术语和目标术语在隐喻加工的过程中起着相同的作用[13]。这一研究结果正说明常规隐喻的源术语比陌生隐喻的源术语更具有可理解性比喻含义。此外,隐喻征途假设还可以有效地解释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例如常规隐喻比常规明喻更容易理解,因为常规隐喻是通过直接分类过程来加工的,而常规明喻是通过直接比较过程来理解的[12]。综上所述,针对隐喻究竟是直接还是间接加工这一论题,隐喻征途观点提出了全面、详细的见解。但我们也必须明确,隐喻征途观点是与隐喻密切相关的,它不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比喻性语言,比如转喻和反语[6]。

四、隐喻理解抑制模式

隐喻理解的抑制模式(TheInhibitionModel)由Gernsbacher&Robertson提出。[14]该模式认为隐喻的阐释涉及基本的认知抑制机制,主要用于控制隐喻阐释过程中不相关的源域信息。譬如“律师是鲨鱼”(Lawyersaresharks.)这个隐喻,人们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对鲨鱼的一些不相关的特点进行抑制(包括会游泳,生活在海洋里,长鳍等等),目的是为了突出另外一些相关特点,比如坚韧、凶残和带有侵略性。相关的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阅读“律师是鲨鱼”这个隐喻后,比阅读“双髻鲨是鲨鱼”(Hammerheadsaresharks.)能更快地推导出“鲨鱼是凶残的”(Sharksaretenacious.)这个结论,却较慢地推导出“鲨鱼擅长游泳”(Sharksaregoodswimmers.)这个结论。[14]这表明隐喻的理解过程要求对源域内无关的特点进行抑制,同时对相关特点进行强调。为了验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并更好地理解在隐喻加工过程中对隐喻不相关信息的抑制,Gluckberg、Newsome和Goldvarg研究了以下问题:相关和不相关信息的通达差异究竟是由主动的抑制过程引起,还是只源于理解后的策略性加工?[15]Glucksberg等在实验中采用了相同的启动项和稍有不同的调查(probe)项,结果证明,隐喻理解过程对字面上与隐喻不相关的信息具有抑制作用。不过,他们却没有找到证据来证明隐喻理解过程对与隐喻相关的信息具有主动强化作用。该实验的数据很清楚地强调了在隐喻加工中抑制机制的重要性,尽管它不能区分隐喻理解的比较和分类(或归因)描述。[11]隐喻理解的某些方面可能还需要具体的认知机制,比如抑制或压抑,来组织不相关阐释的出现。另外,Grady等描述了两种类型的隐喻可能要求不同类型的加工[9],如相关和相似,其中相似类的隐喻与Glucksberg等研究过的种类更为接近。

五、隐喻理解述谓模式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4

长期吸入含砷化合物的粉尘或气体的作业工人,可引起砷在体内蓄积,发生慢性砷中毒,甚至引起神经末梢炎、皮质角化症,严重者可诱发癌症[1]。为了解锡林浩特锡铜矿作业工人体内砷蓄积的情况,我们对该矿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对不同工种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发砷、尿砷含量的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7月,在锡林郭勒市锡林浩特锡铜矿进行作业工人体内砷蓄积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本次对锡铜矿不同工种的133名作业工人随机进行了发样的采集,对95名不同工种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尿样的采集。

1.2 方法 毛发采集,取发际枕部发样,取距发根3cm之内的样品,大于3cm的部分弃去,取约2~3克[1],每份发样均经清水过滤、用玻璃棒在洗衣粉水中搅拌3~5分钟后,清水程序洗2次,再经蒸馏水清洗2次,60℃恒温烤箱烘干处理待检。尿样采集,取晨起中段尿液50mL,尿样在-20℃以下条件保存待检[1]。发砷、尿砷检测均采用银盐法[2]。

2 结果

工种不同发砷值亦不同。焙烧工发砷含量平均值为5.263mg/kg,明显高于选矿工的3.730mg/kg和采矿工的3.126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矿工与采矿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工种发砷含量(mg/kg)(略)

该矿不同工种的作业工人尿砷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0.09mg/L)[3]。工种不同尿砷含量也不同。焙烧工人含量平均值为0.370mg/ L,明显高于选矿工的0.20mg/ L和采矿工的0.18m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矿工与采矿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工种尿砷含量(mg/L)(略)

3 讨论

砷在体内有较强的蓄积性,特别是3价砷易与角蛋白结合,故易蓄积于角蛋白含量高的皮肤、指(趾)甲、毛发之中。由于砷在毛发中易蓄积,故在研究砷化物所致的健康损害时,毛发砷含量已成为人群早期、敏感的监护检测指标。肾脏是砷化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故尿砷测定亦可灵敏的反映机体砷负荷水平[3]。此次检测结果显示,该矿不同工种的作业工人体内砷蓄积状况较为严重,发砷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0.6mg/kg),尿砷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0.09mg/L)[4],尿砷大于0.09mg/ L的占被检人数的80%,发砷大于0.6mg/kg的占被检人数的98%,且因工种不同,体内砷蓄积量亦不同。锡林浩特锡铜矿原产矿石砷含量为0.3%,选出矿石砷含量为8%。在矿石的开采、选矿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砷粉尘,而在矿石的焙烧过程中不但有粉尘,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含砷蒸气,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渠道进入人体,这是该矿不同工种的作业工人体内砷蓄积状况较为严重的原因,亦是造成焙烧工人发砷、尿砷高于其他两个工种的主要原因。对此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于光前,陈志.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05:42.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5

摘 要:如何界定绩效的含义从而加强绩效管理成为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从个体、团体、组织三个层面对绩效的含义进行梳理,介绍了不同层面的绩效的基本概念。个体层面的绩效被认为是工作的结果、工作的行为以及工作能力的体现;团队绩效不是个人绩效的简单加总,而是与个体绩效、组织绩效密切相关的;组织绩效则可通过二维度、三维度和四维度进行衡量。

关键词 :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66-02

一、引言

在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关键资源的今天,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何界定绩效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绩效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问题。由以上问题出发,本文对有关绩效含义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其目的是对绩效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

二、绩效的含义

(一)个体层面的绩效

Bates和Holton(1995)认为:“绩效是一个多维结构,测量结果因测量因素的不同而不同”[1]。研究的层面不同,绩效所包含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也不同,一般可以从个体、团体、组织三个层面进行研究[2]。

就个体层面而言,关于绩效的含义主要包括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员工工作的结果。另一种认为绩效是影响员工工作的行为。第三种则认为绩效即能力。Bernardin等(1995)认为绩效等同于由各项工作组成的任务的完成,等同于工作的结果和产出以及工作目标的实现等[1]。Otley(1999)也认为绩效是指工作的过程以及其达到的结果[3]。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绩效是目标结果的弊端,比如会导致员工忽视组织的整体利益而表现出短期化行为及不正当竞争行为[4]。

与绩效是结果的观点同时存在的是“绩效是行为”的观点,Murphy等人(1990)认为,“绩效是一个人在其所工作的组织中进行的一组行为,这些行为与组织目标或部门目标有关。”[5]Campbell等人(1993)指出,“绩效与行为同义,是人们能观察得到的实际的行为表现。从其定义上讲,绩效是指与组织目标等有关的行为或者行动,用个人的熟练程度进行测量。它是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结果或后果。”[6]Borman和Motowidlo(1993)认为应将工作绩效划分为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任务绩效与组织所规定的行为或特定的工作熟练相关。而关系绩效与自发的行为或者非特定的工作熟练相关[7]。这种划分方法体现了绩效是行为的观点。仲理峰和时勘(2002)对这种绩效不是工作成绩或目标的观点给出了依据[2]。有学者提出,当行为不能带来结果时,所谓的绩效对企业来说就是无意义的[4]。

“绩效即能力”也被很多学者所赞同。Spencer等人是胜任力的研究者,胜任力是能力的一种,并可以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开来的特质、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的个体特征[8],这一研究从侧面反应了绩效是能力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个体特征可以反映绩效水平,比如性格、技能与能力等综合因素可以转化为可量化的工作成果[4]。

以上三种观点都同时存在,也有一定的缺陷。事实上,Mwita(2000)认为绩效应是包含行为、产出和结果三个因素综合的概念[9]。kljkBernadin等人(1984)也认为绩效是工作、行动或行为在某个时期产生的结果记录。同样地,umbrach(1988)提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这也体现了绩效是一个综合的概念[1]。陈黎明(2001)在其著作中描述的绩效的含义也体现了综合的概念,即广义的绩效是指各目标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组织中的多样化行为特征和由此导致的结果[10]。

(二)团体层面的绩效

在有关团队绩效的研究中,Nalder(1990)、Guzzo&Shea(1992)等人关于团队绩效的定义最为流行。Nalder(1990)认为团队绩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团队对组织既定目标的达成情况;团队成员的满意感;团队成员继续协作的能力。guzzo&shea(1992)则提出了“输入—过程—输出”模型。其中输入包括成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团队的构成;组织情景、报酬系统、信息系统、目标方面的因素。过程包括团队成员的相互作用、信息的交换、决策参与的模式和社会支持等。输出包括团队的产品、团队的发展能力、团队成员的满意感等。

有学者依据绩效的分类来划分团队绩效。Hackman(1987)和Sundstrom(1990)认为,团队绩效是指团队实现预定目标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团队生产的产量,如数量、质量、速度、顾客满意度等;团队对其成员的影响(结果);提高团队工作能力的效果。蒋日富等人(2007)将团队绩效分为产出绩效与非产出绩效[11],于水等人称之为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12]。李孝明等人(2009)将团队绩效分为产出绩效、行为绩效与能力绩效[13]。

还有学者从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组织绩效的关系上定义团队绩效。比如,团队绩效不是将每个成员的绩效简单相加,而是个人的投入以某种形式加总来影响群体的结果[14]。在团队绩效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者Zigon认为,团队应当将自身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同时衡量团队和个人两方面的绩效,最好的办法是训练团队自己衡量自己[15]。

张春霞(2001)认为,团队绩效包括个人和团队两个层面,且每个层面又分为两个维度,即行为维度和结果维度[16]。徐芳(2003)认为团队绩效是一个系统过程,它与个体绩效和组织绩效密切相关[17]。因此,在团队绩效的评估中,需要把个体绩效和团队绩效结合在一起考虑[18]。孙琳(2010)认为团队绩效是组织绩效依据团队在组织流程中的作用分解而来的[19]。

(三)组织层面的绩效

组织绩效的含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组织类型、评估者研究的意义不同对绩效的定义也不同。Ford和Schellenberg(1982)得出定义组织绩效的三种方法:一是目标法,由Etzioni(1964)提出,假定企业追求终级而明确的目标,则目标达成的状况即是绩效;二是系统资源法,由Yuchtman和Seashore(1967)提出,强调企业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以企业保有稀缺且有价值资源的能力来衡量绩效的状况;三是成分法,由Steers(1977)提出,认为绩效是指用组织成员与组织或成员间的互动行为。Pritchard(1995)则认为组织绩效可以用生产率来分析,“生产率经常是产量、效率、个人绩效、组织有效性、生产力、利润率、成本效率、竞争力和工作质量等概念的同义词”。[20]

组织绩效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有学者认为组织绩效包括盈利性、质量、销售增长率、员工满意度和总体绩效等[21],可以分为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客观绩效,被感知到的绩效等。还有学者将组织绩效等同于组织的有效性,是指组织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结果[22]。

还有学者采取过不同维度来反应组织绩效。例如国外学者多从财务绩效(Huselid1995;Datta,Guthrie,Wright.2005),被感知绩效(Delenty,Huselid1996),劳动生产率(Huselid1995)等维度出发。国内学者从二维度、三维度和四维度等进行研究。

谢洪明(2006)[23]和张泳等人(2013)[24]在其研究中采用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两个维度来衡量组织绩效,张泳等人还提出组织绩效指企业或组织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一些学者(Paauwe和Boselie,2008)提出组织绩效应该从经济和关系两方面去衡量。其中,经济绩效是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战略化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创新、质量;关系绩效是强调人际交往和公平的社会化指标,如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信任、安全感、公平感等[25]。

还有学者认为组织绩效可通过三个维度来衡量,按照VENKATRAMAN等人(1986)的观点,将组织绩效指标分为3类:财务绩效(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运营绩效(产品和服务质量、新产品开发能力、顾客满意度);人力资源绩效(关键员工保持率、员工流失率、员工劳动生产率)[26]。晁罡等人(2008)也提出组织绩效可分为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人力绩效三维度。此外,石冬梅(2013)指出组织绩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划分为三个层面[27]。

KaplanNorton(1992)提出了可以采用平衡积分卡(BSC)的方法从四个维度测量组织绩效:顾客角度、内部业务角度、创新和学习角度、财务角度。这一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

三、小结

第一,对绩效的认识,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期全面、深入的了解,事实上,学者对绩效含义的理解尚不统一,绩效的含义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绩效的含义不同、研究层面不同,测量绩效的方法也不同,研究结论也有所不同。目前对于团体和组织层面的绩效的确切含义的研究较少,而本文不仅对个人绩效有了重新认识,还对团体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含义进行了梳理。

第三,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绩效考核被看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必要内容之一,绩效考核也是管理者针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而决定采取奖惩策略的重要工具。界定绩效的含义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为企业能够更好的留住员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Armstrong,M.andA.Baronl,PerformanceManagement.1998,London:

TheCromwellPress.P15,P16,P41,P52.

[2]仲理峰与时勘,绩效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

2002(2):15-19.

[3]Otley,PerformanceManagement:Aframe-workforManagement

controlSystemsResearch.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

1999(10):p.363-382.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6

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现如今,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工具,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翻译,可以向其它国家或个体展示了本国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翻译,可以获得更多地他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超出了本文化范围。换句话说,跨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现实角度讲,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受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在实际中遭到许多困难,有效性与实效性大为受限。从语言复杂程度讲,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词汇、日常用语、纯文学作品三个方面。

第一,生活词汇差异。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源语言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代表着一种词义空缺。而且,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这种词义空缺具有重要的价值,如粽子、炕、元宵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在英语中,这也存在着许多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如marimba、uptown等等。此外,在现实中,对应词汇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等,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对于翻译者而言,如何向外界传达缺失的文化是一项既十分复杂又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与词汇空缺一样,词义移植也是影响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词义移植,就是指“词汇相同而含义不同”。例如,在翻译中,英文“dog”和汉语“狗”字面含义相同,可以进行互译。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者却有着不同的感彩和引申义。具体而言,在英语文化背景下,“dog”代表着亲密和忠诚,是一个褒义词;而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狗”虽然也带有忠诚的含义,但更多地时候是一种贬义词。此外,在中英文环境中,同样的词义会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例如,对于“胆小”这个词义,英语中常用chicken或rabbit,也就是鸡或兔子来代表,而汉语中常用mouse,也就是“老鼠”来表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词汇的深层次含义,实现汉语和英语的融会贯通。

第二,日常用语差异。众所周知,日常用语大多建立在生活词汇之上。然而,与生活词汇相比,日常用语的差异性更大。在有些情况下,简单的日常用语词汇却代表了令人费解的深层次含义。例如,“dog day”代表了“大热天”的含义,而不能直接翻译为“狗日子”。再如,“keep one’s chin up”代表了“保持乐观”的含义,而不是“保持下巴向上”的意思。可见,对日常用语来说,它经常会出现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不相符的情况。对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有效。

第三,纯文学作品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纯文学作品差异是最困难的事情。这里所说的纯文学作品,主要是针对生活用语而言的。在希腊谚语中,人们对文化翻译的本质作了这样的界定:“要么忠实而丑,要么不忠实而美。要想保持作品的文学性同时又不破坏其真意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而要注意创新,赋予文学作品以新的含义。

二、文化差异环境下的翻译策略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差异环境下,要想将翻译工作做好,就必须讲究翻译策略。在现实中,异化和归化是两种比较常用的翻译策略。纵览文化翻译的历史,美国学者韦努蒂最先提出了异化和归化问题。这里所说的异化,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将读者有效地引向作者。在实践中,异化翻译的方法有很多,如直译、音译、半音译等等,都是现实中比较常用的异化翻译方法。通过这些异化翻译方法,可以很好地传达译文内容。这里所说的归化,就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知识范围,使其囊括译后的语言文化,用本土化的语言来表达源语言,从而实现译文作品的本土化。也就是说,归化翻译要实现汉译英时的英化以及英译汉时的汉化。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讲,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但是,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主要是指精神财富。在现实中,翻译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这是无可避免的。而异化和归化策略恰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倾向。奈达曾说过:“共享信息的性质与数量存在巨大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可见,翻译要想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功能,就必须努力弥合信息在性质与数量上的差异。在实践中,无论是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都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翻译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翻译工作的失败,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与其文化背景不相适应。因此,在文化差异环境下,一方面,我们要对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要采取各项有效举措,权衡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增强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差异环境下,加强翻译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要想将该项工程做好,就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对加强文化差异环境下翻译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我们要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最后,我们要对文化差异环境下的翻译策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翻译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实现翻译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腾飞,孙恺.中英文化差异在词语翻译中的体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7

(一)法律释义的概念和特征

世界法律解释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成文法的产生是法律解释的前提。从法律解释的主体及其解释的法律效力观察,法律解释可分为正式法律解释和非正式法律解释;两种法律解释形态不断交互作用,彼此借鉴吸收、相辅相成。两者存在共性,均具有阐明法律意旨和促进法律实施等实践品格,同时也存在差异性。正式法律解释具有法定性和主导性,往往利用其主体的权威地位,积极吸收非正式法律解释的养分、甚至直接将其明确为正式解释。古代中国皇权,不仅直接组织律学家注释法律,如《唐律疏议》(具有法律效力),也积极吸收法律注释作品的养分;在西方的古罗马, 经君主批准的职业法学家的法律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创制法律的形式。与之相比,非正式法律解释则具有服务性和相对独立性(除律学家学养深厚、立一家之言外,律学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如明朝律学家王肯堂撰写的《律例笺释》,对明清时期的立法和司法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式法律解释是指有权主体对法律法规(即法律文本)需要解释的部分这一解释对象、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阐释,也称有权解释、法定解释(以下简称法律解释)。根据立法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法律出现需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或制定后出现新情况需明确适用法律依据时,可实施法律解释。按照我国法定解释主体,正式法律解释又可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非正式法律解释是指有权解释主体或法学学者对法律文本逐条所作的解释,因其不具有法律效力,也称学理解释。非正式法律解释的主体,主要包括立法工作机构、学者、司法、行政部门四类;其中,立法工作机构、行政部门和学者的相关实践较多。本文以下所称法律法规释义,主要指立法工作机构的法律法规释义(以下简称法律释义)。其中,地方立法工作机构对其制定的法规进行的释义,称为地方性法规释义。

法律释义与行政部门释义、学者释义同属非正式法律解释,三者都具有抽象性(多属一般性抽象论述)和论理性(侧重对法律条文的理论构成的解释)。三者也具有相异性,学者释义具有评价性,往往借助释义评价现行法的得失和提出法律修改建议;行政部门释义从执法角度出发,侧重对行政系统内部的学习与培训,具有内部的指导性和外部的引导性,但其释义撰写要基于法律释义;法律释义则因其解释主体的性质和地位而具有对内、对外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二)法律释义的要素

法律解释的要素可概括为“五要素”——主体、对象、目标、方法和效力。法律解释的主体、对象和效力,上文已交代,其方法将在下文论述。“文本特定的含义是确定的,存在于作者用一系列符号系统所要表达的事物中,而意义则是变动的,指含义与某个人、某个单位、某个情景或某个完全任意的事物之间的关系。”[1]法律解释的目标,是指解释主体透过法律文本这一“含义”媒介、所要探知和阐明的法律“意义”(即法律意旨)。但法律意旨究竟是立法者制定法律时的主观意旨, 还是存在于法律规范中的客观意旨, 法律解释学以法律解释的目标为中心议题,出现“主观说”与“客观说”的对峙,其实质反映了法律的安定性和妥当性之间的矛盾。11~19世纪的西方,先后出现的注释法、后注释法和概念法等学派以“主观说”为主流;20世纪至今,历经目的法学、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等学派构成的“自由法运动”,目前学界以“客观说”为主流。“主观说”认为, 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探知立法者意旨,而立法者的意旨是可借助立法文献得以探求的历史事实,由此拘束司法审判,维护法律的安定性。“客观说”认为,法律一经制定就与立法者分离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但内在于法律规范中的意旨因社会变迁而变化, 由此产生了法律解释包括“法官造法”的需求;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探知法律规范的当下意旨,保证法律的妥当性。

比照法律解释的要素,法律释义的要素也可概括为“五要素”——主体、对象、目标、方法和效力。其中,法律释义的目标,应采“主观说”,即对文本含义和立法者意旨的阐明;其效力则为软法上的实效,体现为上位法释义对下位法的制定、释义和法律法规适用具有“体制内”拘束力,对“守法者”(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教育引导的说服力。

二、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的必要性

(一)紧密衔接法规制定和法规实施的需要

地方性法规释义具有软法功能,可充分发挥其统一立法旨意和教育引导等作用,以保障法规的正确实施。对“立法人”而言,是一次立法经验的再总结、立法成果的再巩固,一种软法的创造;对“适用者”和“守法者”而言,则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二)为实施地方性法规解释和较大的市的立法提供重要参考

地方性法规释义对有关条文规定已有明确阐释的,一般不需进行法规解释;需要法规解释的,也应充分考量地方性法规的相关释义。

(三)促进地方立法工作机构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将减少立法数量和提高立法质量,并完善配套工作。尽管立法法和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白皮书等规范性文件未明确要求,但法律释义的性质、特征和功能,决定其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地方立法配套工作。

三、地方性法规释义及其配套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客观制约问题。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前,地方立法任务繁重,立法工作机构力量不足,且对释义配套工作研究和积累不够,难于及时配套释义。

二是思想重视问题。未能适应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这一新形势,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较少,尤其较大的市几乎没有开展该项工作;未能充分认识法律释义的价值和作用,有的甚至认为此项工作可有可无,地方立法工作机构普遍未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规范制度。

三是实质把握问题。具体体现为:对法律释义的要素和特征等把握不准确,工作中容易与法律解释相混淆;释义名称不规范,有的称释义,有的称释义及实用指南,有的称解读或讲座,等等。

四、建构地方性法规释义及其配套机制的要点

(一)掌握法律释义的方法

法律释义与法律解释的渊源和异同,决定了两者的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存在交集。

1.吸收法律解释方法的有益成分

按学界通说,广义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狭义的法律解释、价值补充和漏洞填补三种。其中,按是否以法律文本通常语义为标准,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又可分为文义解释和论理解释(该方法可分为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和合宪解释五种方法;其中,体系解释又包括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反对解释和当然解释等四种方法)。文义解释是以通常字面含义和语法规则来明确法律文本含义的方法;论理解释则不限于法律文本字面含义,而是综合考虑法律条文之间关系、立法精神等进行解释的方法,但其仍然在条文文义的预测可能性和“射程”之内。漏洞填补俗称“法官造法”,是指因立法者的无意疏忽、未预见或社会变迁,出现法律应规定而未规定事项,则应由“适用者”(包括“司法者”)予以填补。价值补充是对不确定概念(如民法上的显失公平概念)和概括条款(如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解释的方法,介于狭义的法律解释和漏洞填补两种方法之间。

依日本学者加藤一郎的观点,法律规定是个框,在其中心则含义清晰,至其边缘则渐次模糊,在框之模糊地带则存在文义复数解释的可能性。解释法律时,诸方法运用存在“序位”关系:一般以文义解释为主;出现复数解释情形时,以文义解释优先,次之为论理解释;解释结果出现相互抵触时,继之以利益或价值判断,作为解释结论[2]。

价值补充和漏洞填补显然是一种“适用者”的视角,而狭义的法律解释尤其是文义解释则是一种“立法者”和“守法者”基于法律文本的“视界交融”。因此,文义解释既是法律解释的基本方法,也是基于“立法人”(即立法工作机构中的法律人和释义者,与我国人大代表制度下的“立法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视角的、法律释义的基本方法。

2.建构法律释义方法

法律释义自身的性质、特征和要素及其与法律解释的关系,决定了其基本方法是文义解释方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按照通常语言文字的含义和语法规则,阐明法律法规的具体含义。法律释义要根据本民族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范实施, 力求简洁、明晰。

(2)按照法律专业术语和立法技术规范的特定含义,阐明法律法规的含义。法律专业术语俗称“法言法语”,是在法律规定中表达特定概念及其内涵的语言, 为法律人所熟知但不同于通常语言含义。为此,应遵循特殊语言优先于通常语言的解释规则。如“善意”这一概念的法律含义是不知或不应知,而非日常意义的“好意”。行政强制法(2011年公布)第九条在列举了四类行政强制措施后,又在其第五款规定“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这在立法技术规范属于兜底性条款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编写的该法释义,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实践中行政法规还规定了四类以外的行政强制措施,本法要为行政法规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留有空间”。

(3)按照“法律的意义脉络”和具体语境,阐明法律法规的含义。各民族的语言都或多或少存在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的现象。要明确某个概念或条文的含义,需要结合相关条文之间关系和具体语境等进行释义。“由上下文脉络可以确定某段文字应作何理解,同样的,法律的意义脉络也有助于个别字句的理解”[3]。如《广东省工伤条例》(2011年修订)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工伤康复”概念,因前面规定了“职工经治疗伤情稳定”的前提,主要是指“职业康复”,即在对发生工伤职工的救治医疗结束后,通过运用康复技术和设施,尽可能恢复和提高工伤职工的肌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以促进其回归社会和重返适合本人能力的工作岗位、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的;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康复条件”中的“康复”概念,因前面规定了“工伤职工因医疗条件所限需要转院治疗的”前提,主要指“医疗康复”,是运用临床医学的手段、方法,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康复服务,以改善工伤职工的肌体功能和为其职业康复等创造条件为目的,属临床医学范畴。

此外,建构法律释义的方法,还应汲取其他法律解释、哲学解释和中国古代律学等学科及其方法的理论资源。如吸收法意解释基于立法文献探知立法者原意的阐释方法;汲取哲学解释方法的有益成分,如上文所举美国文论家赫施对法律文本“含义”和“意义”的区分。

(二)把握地方性法规释义的基本原则

法制统一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原则。地方性法规的释义既要避免与上位法的释义相抵触、重复,也要把握自身释义的重点和特色。

文义解释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原则。从法律释义的要素和发展渊源看,文义解释是其基本方法,但亦存在借鉴法律解释、哲学解释等方法而建构的其他法律释义方法。如遵循解释学循环原理,注重对法律规定的局部与整体理解相结合的体系解释方法等。

公开和普及原则。按照法治原则,释义应以地方立法工作机构或释义撰写小组名义在地方立法官网公布,便于公众获取和理解。

(三)把握法律释义的构成要件

法律释义的形式要件,根据法律释义的要素和特征,结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围绕近五年来制定或修改的法律所组织编写的部分释义进行比较分析,法律释义的一般要件为编写说明、条文释义和附录三部分组成。(1)编写说明为编者对编写释义目的、内容和意义等的简要介绍,多以序、前言、后记和导读等形式体现。根据是否作者自己所作,序分为自序和他序;根据处于书的目录和主体内容前面还是后面位置,序可分为前言、导言和后序、跋等。导读则是对全书内容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述。因此,编写说明名称可规范为前言。(2)条文释义包括条文主旨和条文具体释义两部分。(3)附录包括所释义的法律法规文本及上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本、立法文件及立法参考资料和编写参考资料(目前大部分现有法律释义未附参考资料来源,尽管释义不需如论文般加注,但应附上参考资料,以尊重有关作者的贡献)等。特殊要件,如条文释义部分,根据法律自身特点,还可设有立法背景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起对照、查找作用)。

法律释义的实质要件,是对法律规范含义的阐明,即依照立法技术规范的结构顺序和法律释义的形式要件,对每一条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形式)具体含义的阐明。法律文本的立法技术规范结构,一般由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内容构成大致有个范围,如总则部分包括立法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基本的权利(力)/义务(责任)等。法律释义的形式要件中,条文主旨释义是对法律法规每一条条文主要旨意的概括性阐释,犹如条文具体释义的标题,起画龙点睛作用。如法律法规第一条的条文主旨释义,一般即是“关于某某法立法目的和依据的规定”。条文具体释义是条文释义的主干部分,其实质是运用恰当的释义方法和结合法律要素分析,对条文具体含义,包括对条文规定的概念、原则、规则、具体制度等的阐明。

传统法律要素为“三要素说”,包括概念、原则、规则。本文认为基于法律规定的立法视角,法律要素可扩展为“四要素说”,即增加具体制度这一要素。从制度的调整范围和功能角度,法律制度可分为宏观法律制度、中观法律制度和微观法律制度。宏观法律制度多指法律体系,如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等;中观法律制度多指法律部门或部门法律,如民法、教育法等;微观法律制度,也称具体法律制度,是在法律原则的统领下,以法律概念和规则为基础,对某一类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制度,它是传统法律“三要素”的结晶,往往也是立法中重点问题的解决和亮点的凸现。如“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广东省工伤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五十六条和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综合对此制度作了规定,其内容包括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的申请主体、保障措施(基金垫支、依法追偿)和法律责任;其形式包含了概念(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追偿等)、原则(该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工伤保险工作应当坚持预防、救治、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和规则(假定——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处理——先行支付和依法追偿;后果——承担相应行政处罚和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与标准,支付本应由基金支付的费用)。

法律概念是对社会有关现象和事实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思维范畴。孙国华教授认为,按照涉及的法律事实要素的类别,法律概念可分为涉人概念(如公民、法人、行政机关等)、涉事概念(如所有权、违约、故意等)和涉物概念(如标的、证券、不动产等)三大类[4]。法律法规对重点概念或专业术语,一般会在有关条文中直接规定,如“行政强制措施”这一概念在行政强制法的第二条第二款中作了规定。但限于法律文本的篇幅,或已在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有些重要概念难于在单一法律法规中规定。对此,应在其释义中进行界定。对概念内涵的明确即实质定义,常采用种差加属方法。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编写的《〈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条例〉释义》,对该条例第十九条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概念,在相应释义中作了定义——“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能源、水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和统一管理的要求,从区域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法律原则。行政强制法第四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即是关于行政强制合法性原则的规定。

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逻辑规范一般由“假定、处理和后果”三部分构成。但从立法技术规范角度,在某一条文中不一定都规定三种要素,如“假定 ”可能隐含,“处理”和“后果”可能分散在不同的条文中规定。前文所举“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对此已一并论述。

(四)把握地方性法规释义的重点

根据立法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立法权限,地方性法规实际上可分为执行性法规、自主性法规和先行性法规。对于自主性法规和先行性法规,因其调整的属于地方事务或国家暂未规定的社会领域,其释义配套工作自应准确和周到。对于执行性法规的释义,因涉及地方立法与上位法的关系处理,亦即地方立法的立法体例选择问题,则应分类处理,突出重点。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委员孟庆钟所言,“立法体例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条例,对某一方面事项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范;一种是规定,对某一方面事项作部分的规定;一种是实施办法,对贯彻实施法律、行政法规作出比较具体的做法。”[5]因此,对于前述第二、三种情况,则应进行全面、准确释义。

对于前述第一种情况,上位法往往已作了详尽释义,则应重点对该条例针对上位法所作的细化和补充规定部分,以及紧扣地方实情所作的地方特色规定部分进行释义。具体法律制度的规定,是实现上述两个部分规定的重要途径。如《广东省工伤条例》规定的“工伤康复制度”,即是对上位法《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第一条关于“职业康复”规定的细化和补充(该条例仅在该条规定“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但未作具体规定)。

(五)建立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的常态化机制

首先,应明确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为一般工作原则。地方立法后一般应释义配套,但条文含义明确、修改较少的法规修正案等可例外。

其次,应明确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的主体及其职责。应以地方立法工作机构的名义组织撰写,以该机构的有关组成部门为承办部门和责任部门,并吸收政府法制和职能部门有关人员、专家学者参加,成立专责撰写小组,负责具体工作。

再者,应明确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的程序及时限。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的程序,不必与法律解释的法定程序相同,但亦应建立相应工作程序制度。程序上,地方性法规释义配套一般由组织分工、撰写、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审定和公布等环节组成。其中,应增强征求意见的针对性,将释义的全部或重点、存疑部分征求政府相关部门、涉及的公民和组织代表、包括法律专家和语言文字专家在内的有关专家学者等的意见;释义修改完善后,应由地方立法工作机构审定。时限上,一般应在立法后的3个月内完成所有工作。

最后,应明确地方性法规释义的名称和方式。一般应以地方立法工作机构或释义撰写小组的名义在当地地方立法官网公布,释义名称宜统一为“某某法(指立法体例名称)释义”;事后视情况,可单独或会同其他部门,汇编成册或公开出版,其名称可酌情而定,但不应偏离“释义”这一核心题旨。

注释:

[1]【美】赫施著:《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年12月第1版,第16~17页。

[2]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45~246页。

[3]【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1版,第204页。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8

成语是传承我们国家灿烂语言文化的重要工具,具有结构稳定、内涵丰富、数量庞大等特点。成语教学能够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成语教学对提高对外汉语整体教学水平是有利且必要的。有鉴于此,深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掌握正确的成语教学规律,对提高对外汉语整体的教学水平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动物成语在成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成语的普遍特点。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成语中动物成语教学的部分。

一、动物成语使用的偏误

通过调查得知,留学生在使用动物成语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偏误

1.不理解动物成语的语义造成的偏误

有些动物成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相同,留学生学习和使用这样的成语非常自如。但是有很多动物成语的字面义与实际意义不一样,这样就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学生在使用成语过程中容易造成偏误。例如成语“守株待兔”,学过此成语的人都知道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是“比喻企图不经过努力就想获得成功”,而没有学过此成语的学生则从字面义理解为“坐在树边等兔子”。

2.不理解动物成语的感彩造成的偏误

由于不理解动物成语的感彩造成的偏误很多,例如:①珍妮非常喜欢收集邮票,就像叶公好龙一样。②战士们都很年轻,各个如狼似虎,很快就把任务完成了。①中的“叶公好龙”是形容只是口头上的爱好,而不是真正的爱好,表贬义。在这句话中,珍妮是真正将收集邮票作为爱好,所以这个成语与句意不符。②中的“如狼似虎”也是一个贬义词,表示像虎狼一样凶残,这里应该用“生龙活虎”。

二、教学策略

成语来源复杂,用法多样,教学策略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将成语的语义讲清楚,让学生明白成语的具体语义和用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使用好成语。

1.判断动物成语的感彩

教授动物成语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能够判断这个动物成语的感彩,是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表示贬义的动物成语,如“胆小如鼠”、“画虎类犬”、“虾兵蟹将”等;表褒义的动物成语如,“一马当先”、“鹤立鸡群”、“沉鱼落雁”等。

2.将动物成语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动物成语细致分类,使学生在应用时可以更加准确。

(1)按照成语表达的意思分类,可以分为情状类,“狼狈不堪”、“胆小如鼠”、“多如牛毛”等;品行类,如“攀龙附凤”、“狼狈为奸”、“鸡鸣狗盗”等;状貌类,“沉鱼落雁”、“牛头马面”、“尖嘴猴腮”等;行为类,如“鞍前马后”、“雁过拔毛”、“杀鸡取卵”、“顺手牵羊”等;处境类,如“虎落平阳”、“羊入虎口”、“釜中游鱼”等等许多类别。

(2)按照不同的动物形象分类,如含有马的成语“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等;含有狗的成语“狗仗人势”、“鸡犬升天”、“狗尾续貂”等;含有虎的成语“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调虎离山”;含有蛇的成语“蛇蝎心肠”、“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

不同的动物形象在汉语中体现不同的文化含义,古代中国崇尚龙,所以含有龙的成语大多表达褒义,含有狐狸、猪、狗、鼠、蛇、狼等动物形象的成语多数表达贬义。通过对动物种类及其形象所蕴含的不同文化意义的研究,可以推出动物成语的语义色彩。

出于分类的习惯和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同成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初级的学生,进行联想教学,采用以旧带新法,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新学的成语;而对于中高级的学生,注意教授类似成语的细微区别,运用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关系,将成语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体系,从而加强学生学习动物成语的效果。

(3)讲授动物成语的教学方法。成语是文化的载体,语义丰富。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成语,结构简单、语义直接的成语可以用直接法讲解,直接讲清楚成语的语义,学生就能够理解。对于格式固定的成语可以采用认知法进行讲授,如“倚马可待”,通过语素分析法可以知道,这个成语表达的是靠着战马,立刻写完书稿,形容一个人文章写得快。留学生学习成语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自如运用成语进行写作或交流,语境法正好为留学生提供了这一契机。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从成语蕴含的不同文化涵义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将成语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类,并对成语的出处、语体色彩、感彩、意义、搭配、功能等详细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

参考文献:

[1]王美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9

北师大版的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是全国范围内使用较为广泛的两个版本,将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进行比较,是希望通过两者理念、经验方面的碰撞,达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目的,为教师教学资源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两版本教材比较

(一)相同点

1.内容安排位置大致相同

《绝对值》是在引入有理数和数轴以及相反数等基本概念后又一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数轴的概念、画法、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及相反数的概念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而另一方面,在有理数运算以及后面根式内容中,都是以绝对值的知识为基础的,因此绝对值的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数的扩充后相关概念的完备与补充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条件。两个版本均将这部分内容置于绝对值都安排在相反数和加减法之间。

2.两版本教科书呈现“绝对值及其含义”的路径基本一致

北师大版呈现“绝对值及其含义 ”的路径:

生活中的距离问题文字语言描述绝对值定义绝对值的符号语言用文字语言表述绝对值的代数含义。

人教A版呈现“函数及其含义”的路径:

卡通形象的距离问题借助字母描述绝对值定义绝对值的符号语言用文字语言归纳绝对值的代数含义绝对值代数含义的符号语言。

3.情境引入问题的设计理念大致相同

北师大版与人教版都是借助从实际生活情境中行驶问题抽象出的数轴关注点与点的距离这一核心概念。这样的处理体现出这两个版本的编者运用直观手段本身来进行数学研究的理念。

(二)两版本的不同点

1.绝对值的定义表述不同

北师大版中的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人教版中的绝对值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北师大版对绝对值定义的表述简洁、直接,而人教版的定义表述借助字母a这一符号化的表示来定义绝对值,定义中有明确的对象,并且是这一字母具有实际的取值范围,便于师生、生生的表达,交流。

2.绝对值的符号化表示的过程、举例不同

北师版中:“+2的绝对值等于2,记作+2=2,-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3=3”,直接将绝对值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正、一负两个数的绝对值,应用绝对值的几何含义求出例题中各数的绝对值,并考虑“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由此归纳出绝对值的分类情况。人教版利用绝对值的定义直接将数a的绝对值符号化,并且继续列举如下:“A、B两点分别表示10和-10,它们与原点的距离都是10个单位长度,所以10和-10的绝对值都是10,即10=10,-10=10。显然0=0”。“数学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直观”,[6]运用绝对值的较为直观的几何含义分别求出这三个数的绝对值,在此基础上直接将文字语言符号化,经历了两次抽象的过程,第一次运用绝对值的几何含义得到各数的绝对值并用文字语言表述,第二次将绝对值的文字语言符号化表示出来。这样的过程增加了概念中的直观性与抽象性直接的联系与转化,“就数学而言,直观与抽象不是对立的,它们从来都是它的双翼”,突出了概念的双向性,加深了学生对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符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化”的原则。七年级学生对数学中的符号语言刚刚接触,学习时理解很困难,建议北师版教材设计时,突出概念的几何含义,在学生的深刻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含义后,再利用概念的几何含义求数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代数含义探索及归纳过程不同

北师大以一正一负两个数为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考“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用具有较为一般性的例子,再指向具有特殊性的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的代数含义的探究,接着以求两负一正,及0等四个数的绝对值,在经历了一个思考一道例题的探求过程后,提出“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的讨论,归纳出绝对值的代数含义。人教版在经历一对相反数+10、-10的绝对值的表示及结果后,直接归纳出绝对值的代数含义,此过程没有太多的过程与练习,寥寥数语就得出绝对值的代数含义,整个过程简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建议教学时解决练习1后再归纳绝对值的代数含义。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10

首先要仔细审读提炼出有效信息,分清每一个环节(包括反应和操作)的目的和结果,这样才能判断出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

1.1关注箭头号

有的同学根本看不懂或不注意箭头号方向。也就不可能推测哪些物质在混合、在反应。

例1,将粗硅和HCl一起加入同一个容器,发生反应①,产物SiCl4和H2发生反应②,生成纯硅,其中反应①的产物H2和反应②产物HCl均能循环利用。

1.2注意框内所指

弄清每个方框内的物质成分或操作名称,向方框内加入某种试剂后在一定操作指引下在隐含的仪器或设备中,会发生哪些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例2,解读下图流程:“粉碎富集”的含义:磷灰石粉碎富集有利于增大固体反应时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酸溶”含义:粉碎过的磷灰石与加入的硫酸反应,能与硫酸反应的固体被溶解掉, “操作a”的含义: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分离成固体A和溶液H3P04的操作,只能是过滤。“成盐”的含义:根据产物为磷铵化肥。该步是NH3和HPO反应。“操作b”和“操作a”的含义:因为要得到磷铵固体化肥,必须先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

1.3提练信息

从题中所给陌生的文字材料中提炼出物质的性质、用途等信息。有些信息可能在问题中根本没涉及,有些信息则可借以结合问题帮助理解或者直接答题。对不懂的信息或问题要大胆跳过。

在例2中,固体A的成分一定有CaSO4,因为该题题干是“我国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的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具体生产流程如下……”,我们知道石膏成分是硫酸钙晶体,第2步加入硫酸,后面经“一系列工艺”又生成了S02,故有的同学便错误地认为固体A是CaS03。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方框内信息“一系列工艺”的含义如何理解呢,前面哪一步有S042一被还原呢,CaS03能稳定存在吗……

2明确各步的反应原理和操作目的。解决“怎么做”

工业生产流程的设计和实验室方案设计原理相似,只是对经济性、环保性等许多细节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解题时应在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素,充分读懂工业生产流程每一步的意义。

2.1读懂化工生产流程主线的含义

原料一核心化学反应一所需产品,必须要掌握物质间的反应、产物分离提纯、除杂试剂的选择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等。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这些物质又是怎样分离、提纯和循环利用的?如何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

2.2注重与实际相联系

工业生产中流程比较复杂,一般的选择原则是: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污染小、能耗低。有的同学不太明确这些。导致回答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因此在备考复习时,要注意联系生产实际中的各类反应原理,多选择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如海水中提溴、海带中提碘、金属的冶炼、物质成分的测定等)涉及面广的习题,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必备知识

3.1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首先抓住物质类别的通性和具体物质的特性,其次分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可变性(即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判断哪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3.2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控制溶液的酸碱度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大部分利用水解原理)。如Fe3+、Al、Mg2+的混合物分离,通常采用调节溶液的pH除去杂质达到提纯目的。在这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试剂,不要引入新杂质。

3.3明确结晶的几种方法

工业生产中,往往是从多种溶质或一种溶质的溶液中提取目标固体产物。需要用到结晶工艺。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最后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03);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最后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女HCuS04・5H20、摩尔盐)。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经浓缩蒸发。其中溶解度最小、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溶质,被趁热过滤成滤渣。而滤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溶质是饱和溶液。然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另一溶质(溶解度最大、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溶质)。

3.4熟悉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常用名词

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加酸使矿石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

酸浸:是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也可能离子发生了水解反应。

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

酸洗: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步骤。即将制件浸入硫酸等酸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

3.5了解化工生产中渗透绿色化学的观点

①节省资源,提高原料转化率。例如。在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接触法制硫酸、联合制碱法等工艺流程中采取的循环操作,体现了绿色化学中资源最大利用率的基本原理。

②介绍尾气回收方法和处理装置以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例如,氨氧化法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炼钢、炼铁等均介绍了尾气处理或吸收的装置。

③设计新的化学反应途径及条件,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例如教材中介绍了元氰电镀,使用非汞催化剂等由乙炔制乙醛。

3.6熟悉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常用工艺流程

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工业:①候氏制碱法;②氯碱工业;③硅酸盐工业;④工业制硫酸;⑤合成氨工业;⑥工业制硝酸;⑦金属Na、Mg、Al、Fe、cu等的冶炼;⑧海水中提取物质;⑨其他

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如下23个常见化工流程的原理,回答问题,积累经验。

4三点启示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11

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把他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

A.2.0 V 0.8 W

B.4.5 V 0.5 W

C.2.5 V 1.0 W

D.4.5 V 1.0 W

通过观察图1,得到当元件A中通上0.2 A的电流时,元件A两端的电压为2.0 V,元件B两端的电压为2.5 V,由串联电路的知识可知,电源电压为4.5 V,元件B的电功率为0.5 W,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人体工程学含义篇12

Abstract: Management, it is to point to in order to complete a task or implement a process of plan, organize, coordinate and control and process the combined work.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hould also have two kinds of meanings: one i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he second is engineering price management. The article in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of the connotation of management are analyzed, and probes into the basic content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and I hope to follow-up study help.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Basic content;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所谓管理,是指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或实施一个过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处理的工作总和,是人类组织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段。可以认为,管理是一种特定的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蓬勃兴起,管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建设行业。本文主要探讨建设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程造价中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要弄清楚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首先要搞清楚工程造价的定义。根据学术界内的争讨和探究,一般认为工程造价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者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就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显然,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是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投标、承发包或者其他交易方式,在进行多次预估的基础上,最终由市场形成的价格。

既然工程造价具有两层含义,那么相应地,工程造价管理也应该有两种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

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费用管理,它属于投资管理范畴,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行为进行的计划、预测、组织、指挥和监控等系统活动。这个含义既涵盖了微观项目投资费用的管理,也涵盖了宏观层次投资费用的管理。

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种含义,即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为两个层次。在微观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以上两种对工程造价管理含义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所以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包括对投资管理体制、项目融资、工程经济、工程财务、工程合同管理在内的对项目工程全方位、多角度的全过程管理。这种管理是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各方利益的重要渠道。

三、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

概括来说,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等。首先,要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初步投资估算,以此作为建设项目中长期计划和前期工作的控制造价。其次,在项目施工阶段,要按照规定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预算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预算。总之,在每个阶段都要合理确定造价,以合同价为基础,同时考虑因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造价提高,以此确定结算价。

2、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所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具体来说,就是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并使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总之,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只有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遵循价格运动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才能有效维护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实现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1] 艾长东. 基本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2);

[2] 余晓花. 工程造价管理尽快驶入国际轨道[J]. 中国石化. 2003(09);

[3] 尹贻林,王振强. 加入WTO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J]. 中国投资. 2001(02) ;

[4] 朱祥伟. 关键在于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二论铁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1992(03);

[5] 王曙光. 我国加入WTO后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 湖南经济. 2002(03);

[6] 张. 改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思考[J]. 中国工程咨询. 2005(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