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定义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9 08:24:02

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1

建筑环境艺术中所存在的情感,不仅是一种设计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设计态度的实际反映。一个优秀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充分激发出人们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从而对建筑不同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建筑环境的本身,属于一种建筑环境与人类内心的情感统一。帮助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与生活中解放出来,所以情感意义在建筑环境艺术意义十足。

1 建筑环境中情感意义存在的作用

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包含着环境的物质形态,人的情感活动等等,优秀的建筑环境可以很好的将人们不同的生活经验以及在生活中产生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更加富有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空间环境,让人们在建筑环境中充分的感受到情感的流动,增加建筑环境中的文化氛围。

建筑中的不同情感环境氛围决定着人们对建筑的不同感受,而这种感受和情绪可以也根据不同建筑环境随时进行变化,在心理学上,人们成长的情绪变化为“移情”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们的心理和思维上的活动,在建筑环境设计中,设计师会在设计中尽量融入情感设计,以起到与人们心内产生共鸣的效果,但真正想要达到这种效果,不仅需要设计师对建筑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还需要设计师对人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两者进行更好的融合。

关于建筑环境对人的情感影响,简单来讲,在我们生活或者工作的建筑环境中,许多装饰与花草树木的形态和摆放位置我们都能不自觉的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并对心理产生直观的影响。此外不仅只有环境会影响人的情感,人的情感也支配着建筑环境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与进步。

2 建筑环境中的情感语言表达

2.1 色彩

可以说色彩是建筑环境中最为直观的情感表达,许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利用色彩语言以及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来进行建筑业环境的艺术设计,其可以帮助设计添加艺术的层次感,增强建筑环境的整体艺术感以及情感意义,所以目前色彩已经逐步成为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组成部分。

一般在建筑环境中,色彩的使用和设计都使用在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因为需要协调整体所以不会使用过于突兀的色彩语言,在内部环境中色彩通常出现在较为具有艺术感的设计中,比如屋顶、墙面或者一些形状突出的设计上。要求设计是要对整体色彩的运用有严格的把握,对比不能过于强烈,造成人们心理烦躁,也不能太过单调,无法让人们产生情感反应,所以一般设计师在设计时都会基于美学与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

并且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色彩方面的审美也在逐步增强,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能否产生情感认同,可以说直接取决人们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所以色彩虽然是设计的基础,并且具有一定固定搭配,但仍然不能放松对其的不断探索。以促进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迸发出更多的情感意义。

2.2 图像

使用图像方式进行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表达是一种十分直观的表达形式,能够十分明显的体现建筑环境的情感意义。

在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图像能够直观的体现设计主题,对于传统的建筑环境进行穿行的图像设计,能够增加设计环境的意蕴以及深度。图像的合理科学使用,能够提高建筑环境空间的主题氛围,但是在使用图像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环境周围的色彩以及图像形式,要使其与环境能够融合,选择能够很好体现建筑环境主题的图像,进行创新方面的设计,确保图像能够正确的反应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2.3 线条

建筑环境线条的变化也是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情感意义表达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通过变化线条的类型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环境中的情感意义。

例如线条的设计中突然转折或者比较生硬的线条通常能够与愤怒的感情相互关联,而线条的曲折多变以及比较柔和的线条通常和温存的情绪相互对应;方向向上或向前的线条总是与某种积极、活跃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方向向后和向下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消沉、低落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这些在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到,使用线条的不同就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建筑环境情感意义,因此这就要求必须要重视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线条的使用。

2.4 符号

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符号的使用。在建筑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人们通常情况下由于视觉选择的作用,忽视外部环境选择的作用,因此,设计者就使用特殊的符号来进行增强建筑环境的表达意蕴,到达增强建筑环境信息传递程度的目的。

3 审美想象和建筑环境中的情感

通常情况下,审美想象是在审美知觉基础之上以心象为形式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围绕心象进行开展的。在建筑环境中的情感意义的表达中,审美想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想象能够渗透到整体建筑的主题情感中,并能够带来不同程度的建筑环境的情感创造性。

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审美想象是对于和建筑相关的自然事物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而展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能够体会各种类型的人类的情感的变化规律,并且掌握这些情感运动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样式,并且将这些体现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形象之中,这就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情感语言。建筑具有深度的情感语言,能够使人们产生想象的空间,建筑形象也就必然会带有创造、发现、组织或探索人类情感奥妙的审美想象特征。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想象能够使人的全部的心理功能都活跃起来,都能够去接近自然,用心去拥抱自然或者感受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境、情感和大自然或者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人们的审美想象活动就能够得到极大的释放,产生极佳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情感意义。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环境设计师而言,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情感意义是他们心中的终极追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在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把建筑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象征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建筑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2

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山寨”国外经典建筑设计的事件,引起人们关于建筑设计和建筑作品的保护问题,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中国知识产权10大案件中的“保时捷诉泰赫雅特著作财产权纠纷案”将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推广。1990年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建筑作品的相关规定,1991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美术作品的定义中包含了“建筑”二字。2001年《著作权法》第一次修改,建筑作品首次出现,与原第3条美术作品相分离,成为单独的一类客体与美术作品并列。2002年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美术作品定义不再包含“建筑”二字,在第4条第9款中对建筑作品单独作出了定义。2012年国家版权局公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对于建筑作品部分进行修订体,建筑作品进一步独立成为一类著作权客体种类不再与美术作品并列。

建筑作品在立法角度不断加强保护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在建筑作品保护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建筑作品的认识还有待于借鉴国外立法实践不断推进我国的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在这首先还是要充分了解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一、 国外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首次明确的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的国际组织规定是在1986年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的,其中明确建筑作品包括建筑物和建筑设计图与模型。英国著作权法规定受保护的建筑作品只包括建筑物和建筑模型,而设计图纳入图画作品一类保护,德国、法国与日本的相关立法也采取类似的保护方式。美国的著作权法则将建筑设计图、建筑物模型和建筑物同时建作为建筑作品保护,1976年美国版权法规定的著作权客体中并不包括建筑作品,而是与建筑有关的图纸、规划、模型是作为绘画、图形和雕刻作品类别保护,对建筑物中体现的建筑设计采取有限保护的模式。美国国会立法报告认为按照规划建造的建筑作品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著作权保护,而只有单纯的纪念建筑作品才能获得完全的保护,同时,如果建筑作品的外形设计与建筑物实用功能无法分割就不应获得著作权保护。

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只能通过归类于“绘画、图形和雕刻作品”一类的建筑规划或模型来保护,这种设定的原因在于建筑设计规划和相关图纸符合绘画或图形作品的实质要求而不是它们符合寿著作权保护的客体的要求。1988年的《伯尔尼公约法案》提出了对建筑作品提供保护,但仅仅是在关于“绘画、图形和雕刻作品”的定义里添加“建筑设计”一词,也没有具体明确的相关作品保护的细节描述。1990年美国《建筑作品版权保护法》中确定了建筑作品受法律保护,相应的在《版权法》第102条中受保护作品中加入了“建筑作品”,同时在第101条中增加建筑作品的相关定义。在该项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建筑作品作为“绘画、图形、雕塑作品”受到保护必须满足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可分离性标准,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必须依据该原则将建筑实用功能排除著作权法保护,但是这种分离标准建筑物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分离时十分困难的,建筑作品不像实用艺术品,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分析就可以得出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分类。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某些设计元素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分别一般只能由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能够判断,对审理法官来说这样的判断难度巨大。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容

建筑作品的创作完成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类型的作品,建筑作品的思想表达一般都会体现在这些作品中,从建筑作品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草图阶段,草图是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表达最初形成阶段,对建筑作品的最终完成起到主导作用,负责草图设计的一般是业界资深人员,他们一般参加具体细化的建筑设计图;建筑设计方案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建筑设计具体化的形成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等等相关图纸;建筑施工阶段,以工程化的形式将建筑物表现出来,这是会产生各种建筑施工图纸。各阶段产生的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建筑设计图

建筑设计图不仅仅包括能直接体现建筑设计类的设计图还包括建筑施工图,只有相关技术人员通过一定的转化才能得到建设作品的外形设计等要素,对于第一类的建筑设计图来说,对于设计者的美术等艺术修养要求极高,这些作品可以体现建筑物的整体或部分的表现,这就与绘画类作品的区别较小,目前多数国家也是利用绘画图形作品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

(二)模型作品

模型的定义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词汇解释中认为“模型”在著作权法中是艺术性作品或商品的特殊外观形式。在《著作权法释义》认为模型作品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从时间顺序上来说,一般要求模型作品是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建筑模型往往早于建筑物甚至早于施工图纸出现,这样从性质上无法明确其地位,但是建筑模型作为著作权法客体中的一类,无论什么时间阶段形成的建筑模型都会体现出建筑设计者的构思,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其设计思想。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将建筑模型从“模型作品”分离,将“模型作品”的名称修改为“立体作品”,这也是相关立法者对于这类建筑作品保护的趋势的认同。

(三)建筑物

“建筑物”不同于通常意义上建筑,各国对于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的小和保护力度都会决定“建筑物”在法律中的定义,世界上多数国家,建筑物都包括建筑物以及建筑物上艺术装饰物,甚至有些国家将“建筑物”的理解扩大,将建筑布局和建筑的标准构件甚至于城镇建筑的布局等等纳入“建筑物”中。但是无论各国的解释有多少迥异,建筑物一定是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建筑设计的一种形式。目前在我国的现行著作权法中将建筑物解释为“建筑物或构建物”。

三、建筑作品的表达和独创性

(一)建筑作品的表达

著作权法中思想表达两分法的具体要求是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那么具体到建筑作品中建筑作品如何表达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中的作品表达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般我们可以认为建筑设计中某些设计元素可以构成建筑设计的思想表达,这些表达可以通过两类表现形式:一类是通过直观的展现建筑设计中的各类要素,这就包括建筑效果图、模型、草图以及建筑的最终成果建筑物,另一类是非直观的展现建筑设计,这里主要是建筑施工图。第一类的表达方式中,建筑设计的表达与建筑设计本身在形式上相互融合并未分离,建筑设计本身与建筑设计的表达达到了统一,如果按照这些表达的具体形式为依据的建筑物,不仅是直观的设计表达的复制也是对建筑设计的复制,虽然在具体设计表达到具体建筑的转换过程中有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这些劳动不能产生新的独创性表达以此也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新的作品。在第二类表达方式中建筑施工图不能直接展现出建筑设计,而需要通过建筑专业人员具体施工图上的专业数据、标记等进行专业化的解读转化才能得到建筑设计,虽然这一类表达并非直观的表现建筑设计本身,但是通过一定的解读就可以得到建筑设计直观表达,这样的表达也应当受著作权保护。

(二)建筑作品的独创性界定

只有具有独创性表达的作品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只有达到这一关必备的条件才能成为著作权上的作品,如果我们要把一个建筑作品作为著作权上的作品加以保护就必须要有其独创性的表达。

建筑作品不同于美术作品,建筑作品必须适应更多的实际生活的要求,在这其中国家的设计规范、用材选择、建筑功能需求、客户喜好等都会对建筑作品的设计表达产生深入的影响。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对于作品的独创性要求较低,通常“一点点就足够了”,而大陆法系国家对于作品独创性要求相对较高,至少要能够体现作者的“个性表达”。我国对独创性的标准一直未明确规定,这就对司法实务中工作人员的独创性的判断造成影响。

建筑设计相对于其他著作权作品的不同在于建筑设计更多的需要继承前人的设计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形成新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独创性的要求在其他作品的完成过程中可以体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无到有的创作,另一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设计的独创性表达中区分前人创作和设计者的创作时关键。而建筑设计的独创性目前更多的是在于建筑设计艺术美感上,而非建设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建筑设计有区别于普通设计的表达部分,就应当认定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

四、建筑作品的归属

建筑作品的设计施工等环节往往通过委托完成,而成为作者必须在作品形成创作过程中有其创造性劳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具体的施工者无法成为建筑作品的作者,这就可以排除施工者的作者身份。具体实践中,建筑设计图纸的著作权一般都会约定归属,如果没有约定也可以按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为委托人。建筑所有者可能在建筑设计形成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独创性表达,具体的操作由设计者完成,这样建筑作品最终的形成中所有者有其自身的贡献应当认定为建筑作品的作者,但更多的情况是建筑作品的设计完成时设计者的独立或者团队的创作而成,建筑委托方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立了最终的方案,这种情况下的建筑所有者的作者地位存疑。如果认定建筑作品的设计者是建筑作品的作者,那么其行使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生权势必对建筑所有者的财产权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建筑物转让的过程中对继受方来说也是巨大的潜在负担,此外建筑所有者在建筑作品保护期内对建筑物的修缮、改建等工作也是对作品的修改,如果必须征得作者同意也不利于建筑物的保护和功能实现。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3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中国人来说,“建筑师”的称谓是泊来品,从引入起就带着浓重的西洋味,早起中国建筑师的成长有三种途径:第一自学成材,如南通的近代建筑师孙之厦,靠爬到屋顶上丈量洋人设计的西洋建筑学习设计;第二,在西方开设的“打样间”当学徒学建筑,如武汉近代建筑师卢镛标;第三,从西洋或东洋留学归国从事设计。无论哪一种起源,都与西方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后辈建筑师同样把西方建筑文化及设计方法作为模仿的对象,包括西洋历史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等。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流派都成为建筑师设计的基础,因而中国建筑师明显表现出“崇洋”的姿态,这是中国建筑师的过往一种建筑文化态度。但同时,他们中的多数人不甘于模仿西方,从民族自尊的角度出发,试图探索建筑的民族化道路,可惜却将立足点放在传统上,试图复兴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来建立中国建筑师的自信,这表现在民族形式,现代乡土设计及片面的环境论等设计思想上。在这方面,中国建筑师又明显地表现出历史传统情节,这是中国过往建筑师的另一种建筑文化态度。简单地将西方与中国传统想结合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单并未超出上述两种基本的建筑文化观,也并未创造真正的中国建筑。

一,新生的设计手段

今天,代表21实际的新学科如信息,生物,环境已经深入影响到建筑领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使参数化设计应运而生,它可以使复杂的建筑问题得到比较精确的解答。因而,建筑师有了表现建造的最终形式的真实性的有力武器,同事也为中国建筑师未来的流向提供了指引。

形式,一直都是建筑学讨论和研究的对象,近几年风起云涌的数字建筑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的基于欧几里德几何的形式原则的颠覆,极端丰富的数字运动暗示着对原有形式命题的重新定义,而且参数化设计正是给这种形式追求赋予了新生的设计手段。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建筑运动对于形式逻辑的强调仍然延续了西方理性的建筑传统。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从在图板上用笔和尺再现头脑中业已存在的形式(传统CAD工具从某种意义上只是比较高级的笔和尺)到依靠计算机工具创造形式的这一转变,扩充了建筑学形式语言体系,计算机可循环,可换代,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用英国理论家Neil Leach最近强调的词来形容,就是具有“智慧”。

这个“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建筑师,由于要将形式交付计算机进行“创造”,建筑师需要清晰解读形式的生成规则。事实上,对省城数学规则的研究在建筑师中是有传统的,Sigfried Giedion曾提到巴洛克时代的工匠就已利用微积分的方式去描述巴洛克的装饰。在计算机时代,建筑师确定规则之后,便以计算机编码语言对形式本身进行描述,或者说,对形式的发生机制进行“再创造”与“深加工”。这一过程就如同计算机本身有了“智慧”。很显然,当建筑具有“智慧”时,其所创造的新形式必然要颠覆原有的形式判断标准。

二,关于数字建筑浪潮下的新形式主义

什么是数字建筑浪潮下的新形式主义判断标准?显然不能用“数字形式”简单去描述和归纳。当数字运动在建筑领域更深入,广泛的层面发生的时候,当数字技术不仅作为工具而使建筑学具有了“智慧”之后,我们应该以新的形式判断标准去描述和解析我们当下的纷繁状况。

英国理论家Patrick Schumacher提出“参数主义”一次,试图归纳和总结数字条件下出现新的建筑风格,并且将参数主义至于与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极少主义筒灯的地位,认为参数主义中介了现代主义之后建筑学中不确定的转型期。他提到,“最近在全球先锋建筑中,出现了一股称谓参数主义的河流。他是植根于数字动画技术的一种风格,最近借助于现金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和脚本方法而日趋完善”,很显然他一方面强调参数主义是一种新的范式,单同事却把这个范式的名称锁定于“参数”这种特定的技术。因此Neil Leach曾指出“(Patrick Schumacher)阐述的作品大部分不是由参数化工具生成,因此是非参数化的,更别说这些作品源于前计算时代”,他还进一步指出Schumacher在用“一个相对边缘的计算技术来指代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

在中国建筑实践中,很多人往往用“参数化建筑”来简单概括当下的数字建筑浪潮,但是很显然,“参数化”如果按一工具来理解,只是这个河流的一朵浪花。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提出的“非线性建筑”则具有更加深刻的科学内涵。对这个浪潮的定名留待建筑学者去继续探索,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新技术手段催生的新建筑风格尚无评价标准,甚至连系统的描述方式都没有。

三,数码构筑

建筑的利是发展可视为一种构筑的发展,根据Botticher、Laugier、Semper和Frampton等学者的观察,构筑的概念是从救援的古典时期到晚近的后现代主义逐渐成型的。如同先前的权威论述所言,主要的构筑返利皆建立在史前时期、古希腊时期、中国古代、歌德及文艺复兴时期、现代与后现代时期。

从微观的历史观点来看,构筑的发展表现出另一种生动活力,按照Mitchell、Cache和Leach的论点,数码应用李静了前数码,数码与后数码三个阶段。当绘图和建模工具与设计媒体的使用还停留在前数码时代时,Antonni Gaudi、Rudolf Steiner、Le Corbusier和Jorn Utizon挑战操作形体和思考空间的传统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构筑方式,虽然当时的设计媒体尚未数码化,但设计方法与思考迫切需要数码的设计方式来解决,换句话来说,他们正是前数码作品。

自从Frank Gehry、Peter Eisenman、Greg lynn、UN Studio、FOA、dECOi等建筑师的作品涌现后,构筑才真正进入新阶段。数码媒体成熟地应用到建筑构筑技术,为设计思考带来了完全解放,这也得力于建筑师、工程师等在数码时代的实验和研究,他们使得大部分的数码技术与数码过程,在建筑实践中变得愈来愈标准化。而在后数码时代中,许多致命建筑师,如扎哈哈迪德,库哈斯,SOM等,开始运用数码工具,建筑的数码构筑逐渐走向普及化,从而为新形式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形式主义”是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形式命题上的全新解析。“新形式主义”意味着一个新建筑时代的到来。这种新形式主义绝非计算机中的虚拟,物化的技术手段意味着它仍然以一种唯物主义的物质形式存在,使我们生活在“新形式主义”物质中。虽然似乎无法回避数字形式是一种新的建筑范式的讨论,我们也意识到从实践层面来看,当下对技术手段的拥抱比对形式的研究和讨论来的更加紧迫和金企鹅,但是我们仍然为这种技术在突破原有形式理解上的能力而欢欣鼓舞。

【参考文献】

Sigfried Giedion.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1

陆绍明,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诗也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建筑学报,2010(4):1~7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4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就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某种建筑思想的指导,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设计师的作品以图纸或者模型(并配有一定的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建筑师将脑海里的建筑思想到具体的建筑实物的操作性环节,即“虚”到“实”的物化过程。

建筑设计是一个与城市、与人有着密切联系的创作活动,它离不开建筑师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建筑思想指导着建筑设计的立意、构思,是建筑设计的灵魂。

二、建筑思潮的发展及其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虽然具体是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复杂多变,不可能统一出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方法,但是笔者认为建筑设计方法发展的主线就“以人为本”,伴随着人的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下面就以建筑思想为依托来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2.1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期

人类的最原始建筑活动是从穴居、巢居、地面建筑开始的,以抵御风寒、抗击豺狼虎豹为目的,建筑无所谓功能分区,多半是杂居,建筑创作的原型和材料也基本取自于大自然,造型类似如洞穴。渐渐地,人们开始感觉到杂居在同一个空间中吃、住拥挤且不方便,于是开始对建筑进行功能分区,将居住、会客、厨房等分间,房子也越来越大。

2.2奴隶制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

伴随着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满足,精神生活的诉求也开始走进了建筑,有了交流、膜拜的空间。中西方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方法开始分野,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盛行,符合中国儒家文化的礼制思想呼之欲出,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无论是皇家的宫殿建筑还是百姓的四合院无一不体现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与尊卑观念,通过建筑朝向、功能布局、空间划分、建筑色彩的设计方法来具体体现这一建筑思想,并贯穿始终。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建筑设计形成一些规范性的方法及习惯性的规范化做法,如制定和采用模数制,规定建筑等级、建筑分类,规范建筑的开建、进深以及建筑形制等。与此同时西方正从奴隶制替换到封建制,出现了大量的宗教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空间,对神的敬畏与向往是此时人们的主流需求和建筑思想,在这种思潮指导下的建筑创作多为高耸入天的教堂苍穹顶,为王权、神权服务的纪念性广场。

2.3现代主义手法崭露头角

工业革命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城市的迅速发展及城市分布的不平衡带来了各种城市问题及建筑问题使得新建筑类型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此时,建筑设计方法追求新功能、新技术、新形式: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宗教建筑弱化,经济职能增强;开始大量出现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将铁和玻璃配合应用以及用生铁框架结构代替承重墙。而在建筑形式方面掀起了一场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盛行。

开始于19世纪末的新建筑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现代建筑运动,其代表人物为密斯·凡·德罗(德)、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勒·柯布西耶(法)、格罗皮乌斯(德)四位大师。建筑师们希望通过重视建筑的功能、经济与动用新的工业技术来解决当时西欧社会由于政治、经济动荡而陷入环境恶劣、住房紧张等问题。虽然这一时期建筑师们的设计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却都是着眼于社会上的中、下层阶级与工薪阶级,真正考虑到多数人民大众的需求。也有一些惯用的设计手法如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重视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和特点、提高建筑的经济性、主张创造现代建筑新风格、重视建筑空间等等。

2.4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方法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迎来了建筑的后现代主义时代。基于对城市社会、文化复杂性的认识,建筑也从强调技术与理性转向对人文关怀的后现代主义,呼唤以人性、文化、多元价值观等为特征的宽容性、开放性创作思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后现代主义思想最典型的特征,建筑思想的多元化导致建筑设计方法也并没有统一的定式,以以下几种手法为代表简单阐述下:

1)隐喻手法

也可以认为是符号语言表达法。建筑设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图式思维和图示表达,把传统的、为人们所熟知、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唤起人们的某种失落的情感,使建筑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如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就是典型的隐喻手法,他的形象可以使人联想起合拢的双手、修女的帽子、浮水的鸭子等等。

2)拓扑翻转手法

主张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某些原则进行小结和颠覆,重差异、重游戏、重非规则,他表达的是一种激进的、活跃的、自由的建筑思想和反叛的后现代精神,最典型的是将几何学的拓扑翻转手法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面的联系与无限制打破了天花板和地板的概念,使得空间得以连绵不断的伸展。

3)仿生手法

构建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强大城市的生态化生存和健康价值,强调人类与环境的的协调和再度统一,它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衔接起来了,最典型的一种手法就是仿生手法。其灵感素材来源于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如贝壳、微生物、动物等,建筑师将自然界重的各种生物结构运用到设计中来,创造出全新的生态建筑形象,又可分为建筑形式仿生、组织结构仿生、建筑功能仿生和城市环境仿生。

2.5小结

在与这些建筑思想的激烈对话中可以发现,建筑思想的主线是以人文本,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诉求有所不同,几乎每个时代的建筑思潮都是建立在对前一个思潮的反思与批判上,伴随而来的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革新,在这个思潮风靡过后,又开始下一轮的循环,如此周期反复……看似回到了原点,实质上是螺旋式上升的,多种思潮也是不断地穿插与交锋、反复与交替的矛盾中曲折前行,正是辩证思想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正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古典主义的设计手法盛行,却湮灭与中世纪千年宗教禁锢中,在历经哥特式的宗教建筑风格后,文艺复兴又将古典主义搬上设计的舞台,只是这种“古典主义”是披上了“古希腊、古罗马”外衣的一种新的思潮和设计方法。

三、结语与启示

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虽然带来了人类空前优裕的物质生活,但是又吞噬着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建筑设计应该避免人类成为先进技术系统下卑躬屈膝的奴婢,不能让机器化的生产标准吞噬人类的灵魂。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应该在传承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用日新月异的建筑技术来诠释有历史底蕴的建筑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5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结构设计实践中,需要借助设计档案库中历史设计中的知识经验开展设计,然而传统的检索方法与意义匹配能力相对较差,检索的信息的准确性大打折扣,限制了设计人员对历史知识经验的重新利用与新设计思路的启发,从而产生大量的重复设计,或在设计中出现与历史设计中同样的错误等,降低了设计产品的可靠性,导致建筑设计企业丧失竞争优势。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本体的语义组织与表示作用,提高历史设计案例的快速检索能力,实现历史案例知识经验的高效利用,是建筑设计企业在提高生产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本体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表示

本文以某“设计案例”实例为例进行探讨,该设计案例包含了多个项目特征,在这些特征类中,又包含了实例(如结构体系实例、质量等级实例、基础形式实例等)与数值(如建筑面积、工程造价、地下层数、建筑高度等)两部分。基于此,在案例的特征向量定义中,主要对案例类与属性、概念类进行定义。如在案例属性定义中,可分别对数据属性(AMi)与对象属性(BMi)两类属性进行定义,Case为其定义域,且L1、L2、与Bi分别为对象属性与数值属性个数以及对象属性的值域,且L1与L2可表示为:

For i=1 to L1(L2)

{

ObjectProperty (ex: BMi domain (ex: Case) range (ex: Bi));

}

且案例类则定义为:Class (ex: Case partial owl: Thing)。

设计案例征向量则可表示成:(结构体系、质量等级、基础形式……建筑面积、工程造价、地下层数……),据此,建筑结构的设计案例表示如下:

{

Class (ex:设计案例 partial owl: Thing);

Class (ex:结构体系 partial owl: Thing);

……

ObjectProperty (ex: has_结构体系 domain (ex;设计案例)range (ex:结构体系));

……

DatatypeProperty (ex: has_建筑面积 domain (ex:设计案例));

……

}

二、基于本体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检索

由于本体中具有的相关领域知识的数量非常大,在检索时,可按照相应的查询语句过滤与筛选本体中的领域知识,计算其相似度,缩小案例检索的范围。同时,定义重要领域概念,将其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而促进检索效率与准确率的提升。

(一)过滤与筛选案例

在案例库进行案例过滤与筛选中,可借助于SPARQL规范集进行。SPARQL可查询OWL知识库,且提供操作协议与查询语言。由于在案例检索中,要检索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结构体系,就要确保其结构体系相同。因此,在检索查询中,定值设置为建筑的结构体系,辅助查询条件可为其他属性,并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筛选与过滤。例如,检索一个层数在20层以上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案例,那么在检索中,选用的查询语句:

SELECT ?设计案例?质量等级?……建筑总高度

WHERRE{

?设计案例ex: has_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

?设计案例ex: has_层数 ?层数.FILTER (?层数>=20)

……

?案例ex: has_建筑物总高度 ?建筑物总高度.

}

根据这一检索查询方法进行查询,并将检索查询的结果作为案例相似计算的依据,经过相似度计算,最终确定所需的具有参考意义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

(二)计算案例相似度

本文在计算查询结果的相似度过程中,以最近邻法为选用的案例检索算法,即以加权平均的方法为手段,先对建筑结构属性的局部相似度进行计算,之后对建筑结构全部的属性相似度进行加权求和,并将其结果与总权重相除,最终得出建筑结构设计案例之间的总体相似度。例如,某建筑结构设计案例Ai是通过m个属性进行表示的,也即是Ai=(xi1,xi2,xi3…,xim),其中xin则为建筑结构设计案例Ai中的第n个属性值。若给出的建筑结构的查询案例B=(y1,y2,y3…,ym),且yn为给定设计案例B中的第n个属性值,那么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库中存储的设计案例Ai与给定查询设计案例B之间的总相似度可表示如下:

OSNN(Ai,B)=,其中是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库中的设计案例Ai与查询设计案例B在第n个属性f上的局部相似度,而wn则表示在计算相似度的过程中,第n个属性的分配权重。就相似度计算的公式而言,确定属性的权重与计算建筑结构局部的相似度成为了求总体相似度的关键所在。

在计算局部相似度的过程中,由于定义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的特征属性主要分为实例型属性与数值型属性两大类,因此在局部相似度计算中,要分别针对两种不用类型的特征属性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数值型特征属性的局部相似度时,由于给定的查询设计案例B中,随着用户需求的不同,其属性值也可能不同,既可能是一个模糊数或区间,也可能是一个确定的值。此时就需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属性值,进行计算。例如,查询设计案例B中,yn为一个区间内的取值时,那么则可根据公式:=与公式=进行计算。其中,区间yn的端点值分别用与表示。而模糊数的相似度则可采用三角函数、高斯函数等方法进行计算。此外,在确定特征属性的权重时,可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首先进行判断矩阵的构造,以两两比较的方式,对各特征属性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与确定,之后再求特征向量与特征根最大值,根据所求结果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以保障权重向量的准确性,并运用排序向量综合法得出平均综合权重。最后将所得的属性权重与局部属性相似度带入求建筑结构设计案例的总体相似度的公式之中,即可实现灵活高效地检索。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重用历史设计案例中的知识经验,有助于防止重复设计的问题出现,对于增强建筑设计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企业要充分重视本体技术所具有的强大的以及理解与知识表达能力,将其引入设计案例的表示与检索实践中,以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知识的优化管理与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陈曦.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08):361.

[2] 邓立华.基于本体的产品设计知识表示与检索技术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1.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6

批判性的知识在目 前如此多元化的世界里是不完备的,因此接受质疑与再批判是必须的。知识的批判与重建是以建立完善的建筑设计体系为目标的,这就必然受到审视与诘难。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进一步通过崇尚乡土与地方性、推崇文本性直到追求反审美的愉悦四个方面来对建筑设计知识的批判与重建的可行性分析。

1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诘难

后现代主义是作为新的批判性学术范式诞生的。后现代主义是一场文化运动,具有革命性、批判性,并从根本上消解了构科学要素和社会科学要素巾的核心。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原有认识,对现代性存在的内在矛盾和缺陷,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揭示与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各种领域之间的学科划界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因此,后现代主义冲破这些界限逐渐出现在建筑学与设计学中,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抛弃既往的现代主义功能布局设计,用后现代主义化的设计所取代。反映解构主义建筑的外部形象与形式优先的建筑形式,或是提供拼贴式建筑以反映复杂性与矛盾性。

2 崇尚乡土与地方性

就崇尚乡土与地方性本质上而言,地方性应涉及民族特征、传统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形态、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四方面。曾作为历史时代下的主体建筑文化的地方性建筑,在抗衡现代性的过程巾,将各种新思潮融合,向综合性和混杂的风格发展。人文主义和地域主义是地方性建筑带有传统的特性。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应将民族与社会利益作为指导,从而塑造高文化的亲和社区。从现代建筑的疏远感和非人性化的全球化趋势走出来。因此,地方性建筑人类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部分体现。另一方面,地方性建筑批判了现代建筑设计西方主流文化侵入和国际化模式。以维护固有文化品性为最终的目标,矛盾的处于旧价值体系交锋的困境中,只是变异和补偿的对传统的进行革,成某种联盟或共同风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在20世纪的一段时期中,受苏联影响政府控制建筑设计和建设,现代性的艺术、美学建筑被禁止,因为会被看做是资产阶级的颓废产物。但是,资源与环境问题在滥用现代性科技下出现是修正式的批判,崇尚乡土与地方性人、自然和创造物的空间界限弥合起来,在设计作品之中融人传统、习俗、自然因素等。

3 推崇文本性

建筑设计事件和现象由每个创作行为与设计过程构成,也可以说是构成文本。文本性则指文本与其他文本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事物与其他事物也是相关的。C.詹克斯有“有文脉的=特定性+规划专家”的一个公式。“特定性”将规定性和统一目的性抛弃,防止了现代性理性决定论的发生,对文本的开放性与流动性要重视,文本理解及二次解释的创造性是设计者本人应该予以诸多重视的。文本和理解者的视界被这个新视界包含了,同时提供了可能性给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设计是一种历史和他者的参与,并且超越自己的视界。通过语言达到理解。而建筑的言语则包括:建筑位置、地貌与地形、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功能多样性与使用要求、使用者的特点、设计方法与策略、建筑形式与类型、工艺技术与材料,等等。因此,可以说建筑的存在本质就是文脉。因此,针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模棱两可与暖昧不定,双重功能性元素,总体上不能一目了然,世代相传的等建筑设计,可以采用下列方法:韵律和方向不协调;“毗邻”东西的比例尺度的不同;堆砌和重叠对立和不相容的建筑元件;片断、断裂和折射方式的采用;脱开室内和室外,即建筑设计的文本性的充分映照。现代主义最激烈的批判是解构主义文本论批判,对解构建筑的文本性了解,我们可以从韦克斯纳视觉中心、巴黎维菜特公园规划设的设计作品中得到。

4 追求反审美的愉悦

不再追求艺术审美的优美愉悦形式是后现代主义审美,对永难企及之物与意义的缅怀不再凭借趣味上的共识去达成。审美形式的标新立异是后现代主义不断寻求的反叛权威陈说,凸显后现代知识的“表征危机”是被文化艺术与美学领域引发状况。追求反审美在以下几方面的表征:

4.1 平面感

为了获得审美的意义,要求阅读者对现代主义作品通过不断地阐释和发掘深入其意义深层。后现代主义作品对现代主义经典作品的意义不再提供,不需要寻找其作品的意义,语言符号背后没有隐藏深层意义。

4.2 断裂感

现代主义倾向个人记忆双元和历史传统的同时探讨。历史被后现代主义理解为只存在纯粹的幻影和形象。照片、文件、档案成了历史事件转换,过去已消失成历史,在非历史的当下,审美的断裂感需要从时间体验中去感受。

4.3 生活化

传统美学通常要求审美标准应有一定距离感,比如:距离说,移情说,典型论等,同时说明艺术与生活不等同,只有将艺术与人的现实生活距离化才能给人更好的审美感受。颠覆了传统美学观的后现代美学,距离感的消失是其根本特怔。当今世界创造了太多虚拟现实,使人们的真实和现实感丧失,被文本和类象所包围。同时,艺术作为权威核心随着渗入日常生活,兴盛大众商品文化,丧失了本源。这导致出现了时尚的生活化与流行艺术。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深入了生活化艺术。一些建筑师倡导,建筑与设计应学习拉斯维加斯。设计的灵性甚至可以荒诞、平庸、丑陋的生活化与商活化形象中获得,对其他人品味的领会和价值的接受。

参考文献:

[1]段晓丹,杨毅.批判的失落:90年后中国建筑批评泛社会化现象浅析[J].室内设计.2009(1)

[2]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7

中图分类号:TU-098.2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国际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建筑舞台,运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的钢铁、玻璃、混凝土材料开发出了经济合理甚至达到良好物理性能的“标准化”建筑。其结果,由建筑师们发起的轰动一时的新造型艺术运动。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法国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注重保护自己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但近现代的建筑风格却走向了现代主义运用简洁、通透的手法,舍弃了传统建筑的符号。这是因为他和其他的欧洲国家一样就是非常的重视传统,尊重传统,他们对传统的态度就是老的东西一定要保护,但是新的东西是不能循规蹈矩。历史是在前进的以前的传统风格包括城市格局要保留。但新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就要有当代的理念、时代的精神来思考,来创造。现代建筑实际上是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一个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受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也就是说现代的艺术,现代的绘画是领跑现代建筑风格。才有了众多的艺术流投身的建筑设计中去,建筑始终受到科技水平、生产力的影响以及艺术流派的影响是很深的,所以现代建筑与现代艺术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主义在欧洲得到蓬勃发展但在中国现代主义并没有被接受。比较被认可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简单的说就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比较有传统文化底蕴城市和建筑韵味的追求。比如美国等一些国家文化历史比较短,所以想要模仿历史悠久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存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大众的审美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居住环境的空间形式。比如喜欢一种贵族文化,也就是拿来显示自己的身份。所以在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模仿欧洲古典文化建筑。现代建筑它表现的不单单是去模仿传统的建筑元素或者制式的建筑风格,而是一种完全对自由空间的追求,对自由设计理念的追求,后现代设计是在现代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它对现代主义的突破首先是在建筑领域,大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同时也是有影响的建筑师。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忽视和切断新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联系,因而不能满足一般群众对建筑的要求[1]。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现代主义为主,8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相对于此对70年代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时期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被视为是停滞不前的时期。60年代末出现的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省,进入70年代以后,如同填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似的,诞生了许多尝试性的作品。针对否定现代主义的课题,人们都在各自摸索着答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理想。以后的一个时期则是培育“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时期。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观念对设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形成开端,理论界普遍公认的是从建筑领域开始的。这也是由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具有公共性特征,长久

实用性和巨大的审美影响力等,这也使得建筑领域的风格变化格外引人注目[2]。

三、后现代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972年,以《五人建筑师》为题的白色装订本作品集问世了。彼得埃森曼、理查德迈耶、迈克尔格雷夫斯、查尔斯格瓦斯密、约翰海扎克5名建筑师在同一时期以纽约为中心展开了各自的创作活动,他们从格布西耶初期的住宅设计中摄取词汇,他们的作品都是以白色平滑的墙面构成的,都会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但相对于文丘里、穆尔等费城学派,他们被称作纽约学派。他们的活动与以后的现代主义再认识相联系,经过曲折的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局面。

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不应该与现代主义对峙,可以说它也只是现代主义潮流中一种展开设计的形式之一。尽管后现代主义受到批评,但是其创新性和标新立异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作为建筑语言他们常常运用非常新的形态。但是,不管是什么时代,其想要表现的核心往往还是与人们的意识深处相通的贯穿始终的东西。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上的排他性和单调性在其发展后期引起人们的厌倦,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富于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人的、表现的、传统的形式,后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在理论上是否真正与其语言的确提示了建筑表现的一种可能性。将建筑作为一种乐趣的态度,以及从建筑中发现某种新东西的强烈欲望。

设计本身就是以人为主体的创造过程,由设计师来创造,由大众用某种行为消费方式来承载享受设计。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历史差异并存的形态,而人本身作为一种自然个体,具有两种需求的全面功能。这也决定了设计多种风格可以共存和相互影响、相互整合[4]。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进人八九十年代,从髙科技形态、晚期现代主义、乡土主义,到上述的解构主义等, 建筑界简直就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时代。建筑设计倾向,弗兰姆普敦的论点也许与大的潮流相悖。现代主义与地方主义两极对立的局面发展到现在也许巳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后现代主义采取的是折衷的手法,把传统的文化脉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虽然在 20 世纪60~90年代是盛行期,但带来了设计界的繁荣时代,潮流前沿的多元化设计,开创了装饰艺术的新阶段[5]。

弗兰姆普敦的研究与他的古典主义索养不无关系,一些传统的东西对当代显得有些过于沉重。他对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空间论进行的所谓独到的解释和引用,使海德格尔理论解析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也使哲学界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在其理论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也许巳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但是,对现代建筑无节制蔓延所引发的疑问,尊重一些地方或集团所继承的有价值的东西,并认真地从中学到某种东西的态度却不是用简单的流行语言所能表述的。

[1]于秀军.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宜春学院学报,2003(5):81-93

[2]王敏.浅谈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山西建筑,2006(19)28-29

[3]周蓓蓓.浅谈后现代主义建筑.学院摺英,49-52

[4]丰谷.新时期的建筑美学思想.华中建筑,1994(1)1-9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8

关键词:极少主义艺术;表现主义;自然主义;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提高。“设计”已完全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古有训之:“一室之不制,何以天下国家为”。室内设计也随之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设计思潮百花齐放,各有其说。有的呼吁“人文主义”;有的遵循“简约主义”;还有的倡导“极少主义”等等。

1极少主义概念。

所谓“极少主义”,起源于60年代北美洲的一场现代雕塑运动。它是在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一系列压力所产生的反应,尤其是对同时代与运动所形成的艺术风气的批判。如抽象主义、波普艺术及视幻艺术。因此通过大量具有挑战性的彻底的研究和实验,一个多样化的艺术产物浮出水面。其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手段获得“最大”

的张力。确切地说,极少主义艺术如同一股绞合的绳索,以简单、基本的几何结构,去掉多余的装饰元素,追求其最基本的成分。因此,所有的引经据典都被排除在外,除了在特殊场合反复出现的实体造型。它的确涉及到连续性生产的工业水准———或是选择原料(既包括传统原料,也包括工业原料),以便与位置、场地、主体、环境等因素建立密切的联系。

“极少主义”与“简约主义”有着不同的概念。

“简约”的宗旨是“以装饰为主”,就是所谓的轻装修重装饰,这是我国近年来人们提出的一种说法。

“极少主义”更讲究线条简洁明快、活泼愉快、庄重大方利于营造气氛,但不失于文化底蕴。

2衡量作品的准则。

衡量一种建筑流派(室内流派)或一件建筑作品(室内作品)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简而言之,大凡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一不是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具体的说,所有的绘画、雕塑艺术作品几乎都是从建筑中派生出来的,从建筑发展的历史看,那些只凭个人好恶而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才华”

而不顾及当时,当地的物质技术条件的设计,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例如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的代表们竟然没有一件可以付诸实施的建筑作品。

虽说建筑(室内)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但它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建筑虽不象绘画雕塑那样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但可以通过它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筑(室内)自身的绘画雕塑艺术给人以巨大的震撼,这种震撼是强烈的。当你跨入故宫太和殿的大门之后,首先被巨大的空间尺度所控制,高大耸立的柱子给人以挺拔向上的感觉,精美华丽的彩画不能不使人为之惊叹。然而这种宏伟的艺术效果绝不是随心所欲所能创造出来的。任何一个成功的建筑(室内)设计,无一不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任何一种建筑(室内)形式以及它的装饰艺术手法的形成都取决于它的材料特性,材料特性决定了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决定了装饰艺术的形式手法。这就是建筑艺术的一种形式可以久远地流传而不衰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艺术生命力的强大之所在。

材料的更新促进了建筑结构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又促进了建筑形式的演变,建筑形式变了,那么它的装饰艺术手法自然也就变了。这就是说新生的事物一定会以强大的生命力去突破传统势力的束缚而创造出新的艺术手法。

建筑的形式变了,室内设计的手法也肯定随着变化。建筑的设计是室内设计的载体,室内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建筑的影响,而建筑也受材料的及工艺的限制。追其根源,当然是由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素质所决定的。

3中国的建筑文化。

中国有着自己的国情及三千年的文化历史。

有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有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故宫群建筑,还有祖先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历代建筑物。随着世界的共同进步,带有中国传统的砖、瓦、木结构逐渐被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石才所代替。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景下,现代设计应运而生,但是有着中国独特文化底蕴的园林怎样与现代建筑挂钩,以及怎样体现中国自己的文化特征不得不引起现代设计师的深思。世界一体化是不是就意味着大众化和新朝化或两者兼之。这就说明现代设计不仅仅只局限于加入建筑符号就符合设计的发展方向,更着重于设计体现的文化底蕴。

原始社会使用大自然的石器工具,夏代有了村落,商代有了城镇,到汉代建筑与家具有了初步特色,直至唐代建筑与室内有了更大的突破,有了一整套严格的建筑与室内的建设模式,明、清两代把建筑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把木材的特性发挥到极点,极具繁缛与华丽。从建立新中国到八十年代建筑与家具趋于简化。虽然在系列中以木材为主,但也有新材料的发现与运用。当代新型材料层出不尽,又具有高超的工艺。建筑与室内设计日渐重要,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设计思潮各有千秋,但哪种思潮是主流,哪种思潮是支流?面临新世纪经贸一体化的呼声日响,世界建筑也随着一体化,世界室内设计也逐步一体化,此时如何保持或体现民族特色?地域不同其环境也不同,造就的人也不同,其文化习惯也都不同,其建筑及室内也应不同。材料可能相同,但形式与空间应有文化与习惯的不同。所以设计的发展方向应与人文与地理与环境与习惯相协调,合理地运用现代材料,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环境与室内居住环境,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现代材料以钢材、混凝土、玻璃、石才、乳胶漆及现代工业生产的化学材料为主。建筑也由原先的浑厚向简洁明快高耸发展。室内设计也有室内转向室外,以便于接近大自然。空间设计的多样化,装饰繁简、位置的讲究,照明灯光的合理设置,营造气氛颜色的运用,适于人体活动尺寸的调节,以及材料给人的感受等,都能成为影响设计思潮的因素。

4西欧建筑文化。

纵观欧洲建筑历史的发展长河,意大利胜产优质石才,由此而产生了梁板结构的特定形式,建造出无比辉煌的古希腊建筑。火山灰的运用产生了原始的混凝土结构,新的结构创造出大跨度的穹顶建筑,所以宏伟的罗马建筑便诞生了。两河流域的土坯建筑演变成波斯建筑。哥特教堂结构的精美、尺寸的巨大、色彩的迷离神幻唤起人们的激情。巴洛克建筑几乎把装饰艺术发展到极致,创造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动荡的、放荡不羁的、光怪陆离的装饰形象,以至发展到一种病态的装饰艺术。

5极少主义的追求。

从一般意义上说,极少主义艺术的基础是将建筑简化至最基本的成分,如空间、光线、及造型,而非机械地减少、否定,去掉多余的装饰,抑或崇尚清教徒式的生活准则,即使这样,浮浅的阅读概念,依然可能会对预定的外表或一系列准则产生错误的概念(如单调的白色或对空白的迷恋),这将导致过分简化。“极少主义艺术”定义的概念性,使其不得不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极少主义艺术的批判眼光对准的是预先确立的概念,与此不同的是,不含任何社会思想体系的极少主义建筑是现代建筑某些方面的补充或延续,它具有极端规范的抽象概念,在当今建筑实践中被广泛的采用,同时也是运用高精密度光洁材料及干净利落的技术线条的典范。它与场地及环境形成强烈的对话———改变并赋予它们以新的个性,并以多重反复作为品质的保证,以达到整体的统一。

“极少主义艺术”的室内设计追求简洁明快,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体来满足功能与气氛的营造。但同时含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建筑与室内设计以“人文主义”为主,引进“自然主义”,追求简洁明快的潮流中,“极少主义艺术”似乎只是一条支流,但不得不承认其有独特的见解,也可以说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某种补充与延续。在它追求质朴的同时也很讲究线条的变化,灯光的照明也极具韵味,有它自身的准则和规律,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

6结论

通观历史长河,室内设计的发展虽有其社会背景,也就是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安稳与动乱。更有人为的继承、创造和发展。它遵循着“简单———复杂———简单”这一规律。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中国当今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应着重于中国人文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深究其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宝贵资料,应从中发掘、继承和创造。因此作为设计师必须了解历史、了解本土文化、了解各种材料、了解人体工程学、了解时代技术才能创造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引导潮流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朱小平。欧洲建筑与装饰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9

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意味着我们要从脱离具体技术、脱离现实、脱离历史的空洞而抽象的话语与境中走出来,把哲学之思投入到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事物上去。这样做并不是要把技术哲学变成一门实证学科,而是要在历史与现实的沃土之中,开出有根的技术哲学的思想花朵。本着这样的立场,我们把思维的目光投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企图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的历史概述,以及通过对建筑理论界多种观点的比较和分析,抽象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内涵。进一步分析现代技术及其发展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试图揭示技术对现代建筑在其空间、结构、形式、功能中的全面渗透,由此澄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概述

1、现代主义建筑产生历史简述

从时间上来说,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但如果从思想渊源来看,应该说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这种思潮的孕育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及其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经历了荫芽、发展、高潮三个历史阶段。

萌芽:在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德国著名建筑师辛克尔原来热心于希腊复兴式建筑,由于处于资本主义大工业急剧发展的年代,他为寻求新建筑的萌芽,曾多次出国考察。辛克尔认为一味模仿古典是不够的,新的时代需求新的建筑形式,古典的形势是属于古典时代的,因此,他认为建筑上和建筑思想上应该有一个本质的改革,以新的形式来达到新的时代需求。法国建筑家理论家科萨.达利和德国建筑家戈特弗里德.萨姆帕尔在19世纪中期也提出类似的看法,认为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想应该出现改革,以新的形式和方法来体现新的时代特征。

发展:在欧美真正在创新运动中有较大影响的则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芝加哥学派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遵循拉斯金的理论,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主张设计的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设计装饰上从自然形态吸取营养。代表人物莫里斯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其探索重点恰恰是要取消工业化造成的恶果是要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目的是通过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的三个来源,来挽救在工业化咄咄逼人、过饰风格横行霸道的时刻的设计精神。

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术运动变成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影响因素,促使欧洲的另外一场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的产生,直接影响了建筑形式的改变。其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一种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其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的草木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由于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装饰中大量运用铁构件。虽然仅流行一时,它仍是现代建筑简化与净化过程中的步骤之一。

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在奥地利形成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另一位建筑师鲁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芝加哥学派以高层建筑得名,它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明确反映了为适应工业时代的形式。其代表之一沙利文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先驱,提出"形势追随功能"的口号,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其功能的含义包括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等。沙利文对于建筑与整个大环境的协调要求是走在时代前面的。

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以贝伦斯为代表,支持建筑的新思潮,主张在建筑设计上创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并满足当时社会的要求;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其作品——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西方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高潮:比较早提出现代主义设计和建筑基本思想的包括奥地利人阿道夫•路斯、亨利•凡德•费尔迪和彼得•贝伦斯等人,在以上这几位现代建筑先驱的思想影响下,年轻一代的建筑家开始成熟起来,出现了真正完成了现代主义建筑体系和思想体系的大师——其中最具有世界影响意义的德国设计家、教育家格罗庇乌斯、密斯、瑞士建筑家、理论家勒•柯布西耶和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加上美国的赖特,他们五位大师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设计和设计教育力量,通过建筑实践和教育实践,冲破了禁锢人们思想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建筑、传统设计和传统美术教育体系,建立了崭新的体系,新建筑思想、新建筑原则、新建筑教育体系终于得到确立。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现代主义成为国际建筑的标准风格,成为设计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建筑面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城市面貌,改变了都市天际线的形式,影响迄今依然非常有力。

2、建筑界关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陈述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旗帜下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多得几乎数不胜数,在此只选择那些富有影响的人物来了解他们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提出现代建筑思想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法国建筑师勒•杜克,论及对未来建筑的看法,他认为现代工业建筑材料将对建筑带来决定性的影响:钢铁、玻璃和混凝土已在19世纪广泛应用,在不远的未来将彻底改变建筑的面貌,因此必须从如何找到适宜新材料的使用和表现手法上着手,而不是泥古不化的抱着古典形式不放。他也提到新的建筑必须为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服务。但思想总是走在前面,他没有能够提出什么是未来的建筑形式。

沙利文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先驱,他能够突破传统,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方法,特别是采用钢结构取代传统的墙承力结构建造高层建筑。他提出"形势追随功能",其功能的含义包括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等。沙利文主张在传统继承上的发展和变化,为新时代设计新建筑美国建筑家赖特是现代建筑重要奠基人之一,将沙利文的现代建筑方法和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自己的有机建筑理论(organicarchitecture)、提出现代建筑与自然形式应该具有内在的关联,在自己的设计中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形式和功能的协调性。他将沙利文的"形势追随功能"发展为"功能与形式是一回事"(formand

functionareone),表明了他的功能主义的立场:认为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根本无法分开。他认为建筑的结构、材料、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因此,他反复强调的"有机设计"其实就是指这个综合性、功能主义的含义。

德意志制造联盟奠基人穆特休斯与费尔德关于现代设计之争影响深远。穆特休斯认为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大部分的新生代设计师、建筑师,如格罗庇乌斯、密斯等等都支持这一立场,德国,乃至欧洲的建筑设计因而得以走向理性发展之路。

格罗皮乌斯是现代主义建筑教育和设计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早期非常崇拜机械,坚信机器会改变我们的时代,甚至会改变人们对于生活问题的看法和传统立场。战后他认识到机器亦具有消极的一面,开始产生通过设计教育实现设计大同的社会乌托邦思想。他明确提出新的设计学院(包豪斯)的宗旨应该是:"创造一个能够使艺术家接受现代生产最有力的方法——机械(从最小的工具到最专门的机器)的环境。"包豪斯成为集当时西方现代设计、现代建筑、现代艺术思想大成的中心。

密斯是现代建筑主义建筑的设计大师,通过一生的实践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了"少就是多"的立场和原则,他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达到甚至可以违反功能要求的地步。密斯受贝伦斯和辛克尔的影响,毕生追寻一种国际主义的风格,一种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的、批量化的建筑风格,通过现代技术条件,他达到了这个无论是辛克尔还是贝伦斯都没有可能达到的理想。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对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于"机械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柯布西耶在他的第一本论文集《走向新建筑》的一开始写道:"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这中间存在着一种新精神","工程师运用经济法则和数学计算及管理学把人们和宇宙的自然法则调和一致"。他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法规中,相信"有统一意图的章法和设计精神"可以促成集权的现代主义。他主张设计上建筑上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在上述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总说纷纭的陈述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共同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内涵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并不是上述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个人创造的结果,它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背景。从文化的意义上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直至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产生之前,几乎成为席卷全球的主流文化,它以其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技术性、工具性、理性化等等鲜明的特征,几乎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现代主义文化重要组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尤其在二战后发展成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以其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还没有哪一种设计风格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深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乃至于生存方式。

尽管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不是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们的个人创造,但是,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赖特等建筑设计大师、建筑理论家、教育家作为公认的现代主义建筑的领头人物,他们的建筑思想可以说包含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来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反历史反传统:概略地说,从古希腊、古罗马直至19世纪,西方的石材结构、工匠技术、源于罗马的建筑规范和建筑理论的美学体系,构成了西方建筑的传统。两千多年中,建筑发展极为缓慢,建筑的更替一直包容在这个传统之中。所谓的变化也主要发生在建筑形式上、美学风格上,古典主义的形式美学成为传统建筑最核心的要素,建筑设计属于美术的范畴。早在19世纪,建筑界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有识之士,在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这一情形的感召下,就开始反对传统,渴望新建筑。发端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首先以剧烈的反传统的姿态登上了建筑舞台。认为建筑必须是时代的代表和体现,时代在巨变,传统建筑风格的世代不变或断章取义的拼凑和折中都是矫饰的、虚伪的、病态的、不健康的、不诚实的,甚至认为附着于传统形式的"装饰即罪恶"。他们要割断历史,割断文脉,走向新建筑。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在同传统的抗争中形成的。

2、功能第一: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市场经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由此对建筑提出了多样化的功能需求。从拉斯金开始,强调建筑要为社会服务,建筑设计与美术是两个不同范畴,设计要以实用功能为核心,反对"为形式而形式";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的思想。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更是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性和效率性,重功能轻形式。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又被称为功能主义建筑。

3、技术至上: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给建筑的营造提供了新的手段,现

代主义建筑们毅然采用工业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钢材等等),改变建筑的基本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悬索结构等等)及建造方法(如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等)。这些做法使得建筑营造,从传统的以工匠技巧为基础的手工艺转变成以结构力学、工程理论为基础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建造过程本身成为技术过程,成为工程科学管理的过程。

4、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中理性主义表现在:

(1)在设计上强调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勒•柯布西耶甚至认为可以形成科学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设计理性法则;

(2)在施工上把建造过程视为在力学、工程学等理性原则指导下的技术过程、工程科学管理的理性化过程;

(3)在建筑的使用上,把使用者视为纯理性的人,按照人体工程学去构造他们的使用功能;

(4)在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追求筒单的、冷漠的、数学的理性美。密斯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为了"极少"甚至不惜违反功能。

(5)使用工业材料,大规模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可减少成本,增大产出,符合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理性原则。

5、机器美学:以勒•柯布西耶为主的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都非常崇拜机器,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导致他们在建筑设计上、城市规划上提倡对机器的模仿,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一书中说,新建筑创作的精神来源于汽车与飞机,而只有结构工程师才真正能够把这两者的精神,通过工厂技术引入到建筑之中来,甚至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里暗含着勒•柯布西耶把人视为"机器人"的主张。

6、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多数是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主张不为少数权贵、精英服务,提倡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但他们自己是少数精英,却企图拯救众生。在勒•柯布西耶的言行中,这种精英主义与大众精神之间的矛盾,设计中个性化与强制化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方面,他强调个人感觉第一,强调民主化,为大众服务;另一方面,他又把其个人感觉强加于大众,强调国家要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要强权领导、专制设计,希望国家领导与建筑师之间建立一种联合、对话关系,由专家来治国。认为公众见识短浅,只有他们这样的精英、专家才能给大众创造美好的社会。这是一种由精英领导,不为精英服务,而强制性地为大众服务的新精英主义。

7、普适主义:既然现代主义建筑是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理性原则进行设计的,按照技术理性、规则、程序,使用工业材料和工程结构来实施的,其功能是为普遍化的理性人服务的,其形式是具有普适性的筒单几何形体,那么这样的建筑显然就排除了民族性、地方性、人文性和情感性,而具有普适主义的性质。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成国际主义建筑,这种普适主义是重要的思想因素之一。

8、乌托邦理想:勒•柯布西耶的乌托邦理想主义,表现在他希望通过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良好的社区,改变社会现状,以避免流血的社会革命。格罗皮乌斯早期的理想主义表现在对机器浪漫主义的热情上,战后他认识到机器亦具有消极的一面,开始产生通过设计教育实现设计大同的社会乌托邦理想。密斯则是形式上的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等等,总之,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普遍怀有"建筑可以改造社会"的乌托邦理想。

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我们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归结了上述八点,但思想还不能仅仅停留于此,我们须进一步从哲学的视野来追问这些思想的本质。从上述的八点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技术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是否可以从技术来解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本质呢?或者反过来,如果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以技术作为其本质,我们又如何来加以解释呢?我们从如下方面来加以研讨。

1、技术与传统建筑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被西方建筑界奉为经典的古罗马建筑理论著作《建筑十书》中,其作者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大要素:美观、实用、坚固,也就是说建筑的本质是从这三大要素来规定的。这一思想在西方两千多年的建筑传统中一脉相承。美观涉及建筑造型比例是否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形式方面;实用涉及建筑的使用是否便利的功能方面;坚固涉及建筑的构造、结构、材料、制造等方面。古罗马全盘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维特鲁威也同样会受到古希腊哲学影响,我们不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来解释他的建筑思想,按照"四因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包括形式因、质料因、目的因和动力因,涉及审美形式的美观可以看成形式因;涉及使用目的的实用功能可以看成目的因;涉及构造、结构、材料的建造过程及结果可以看成质料因和动力因。只有"四因"联为一体才能构成事物显现、产生的原因也即事物的本质。建筑师或建筑工匠以实用功能为目的,以美观为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结构、遵循一定的构造法则,也即把美观、实用、坚固三大要素结合为一体,才能把建筑房屋制作、生产出来。

在古希腊语中,"生产"一词叫做tikto,它与"技术"(techne)一词同义,对古希腊人来说,"技术"意思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手工艺,而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让某物作为此物或彼物进入在场者中显现出来。也就是说,"生产"或"技术"的意思是"让显现"。这层意思自古罗马以来就遮蔽在建筑营造法式之中,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大量记载和论述了古罗马时代的建筑营造法式和利用工具、机械的制造技术。海德格尔认为:后世把techne译为技术,并仅从狭义的营造、制造方面去规定技术,遮蔽了技术本身具有的"让显现"的原意。于是,从制作、制造方面去规定的技术就成了营造建筑的手段,技术与建筑的关系也就演变成了手段-目的关系。按照"四因说",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其它三因从属于、统一于形式因。建筑本应以实用功能为目的,但传统上把形式因作为事物本质的思想,以及在传统社会中,建筑是为统治者、权贵们等少数人服务的,形式对于显示他们的权势、地位和奢华的生活方式来说更加重要。

于是实用功能退居其次甚至被忘却,而形式风格转变为建筑的目的,构成了传统建筑的本质。在本应联为一体的建筑三大要素,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独有美观突显出来成为目的,实用退隐下去,而坚固仅仅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并与目的相分离。建筑与技术的关系由此构成了手段-目的模式关系,形成了统治西方两千多年的建筑传统。可以说,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而不作为手段的技术。

2、现代技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全面渗透

在探讨建筑本质的思路上,20世纪的建筑师、建筑史学家、理论家除了因袭维特鲁威建筑三大要素的基本思想,并把它们转化成了"形式、功能、结构"这样的现代语言之外,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发现和形成了"建筑空间"的概念,格罗皮乌斯说,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把"空间"作为建筑的第一基本要素,作为建筑的主角,空间统摄着"形式、功能、结构"三大要素,并与它们一起构成了探讨现代建筑的四大要素。科学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使技术从基于经验的简单工具、手工制作转变为应用科学理论、以机器为实体、以程序化知识为过程的现代技术。在现代的意义上来研讨技术与建筑的关系,意味着我们要从现代技术对现代建筑四大要素的作用、影响和渗透来加以说明。

(1)技术与空间:关于建筑空间,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们的具体观点众说不一。吉迪翁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受到启发,提出"空间-时间"的新概念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人甚至根据非欧几何来讨论建筑作为"第四度空间"、多维空间等等。诺伯格•舒尔兹在其《存在•空间•建筑》一书中总结了五种空间概念: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纯理论的抽象空间。建筑空间属于哪一种空间呢?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建筑师主张从长、宽、高三维欧几里德几何来理解和设计建筑空间。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也是从抽象的数学空间、客观的物理空间来理解和规定建筑空间的。勒•柯布西耶认为几何学是理性动物的语言,当人类精神同几何学规律相一致时,精神便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密斯的模数空间、中性流动空间;赖特内外结合的空间;勒•柯布西耶的柱支撑结构形成的开放空间等等,都把建筑空间看成是欧几里得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这种基于科学的建筑空间论本质上是基于技术的,这不仅仅在于几何空间的机械组合上依赖于技术。更深刻的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一般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海德格尔却认为,不是科学决定技术,而是技术决定科学。因为现代科学是依赖于实验技术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实验手段,技术以它展现自然的方式规定着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当然这并不等于具体的技术不能应用科学。从历史发生上说,科学先于技术,但从本质起源上讲,科学认识事物时,是在先存的技术框架之中去展开的。想一想几何学的起源,它不正是在丈量土地的测量技术之中诞生的吗?在科学技术化的当代,科学基于技术不难理解,同样,基于科学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空间论,本质上基于现代技术也是合理的推论。

(2)技术与结构:在传统建筑中,技术作为手段仅通过"坚固"这一要素与建筑相关联。当现代技术以结构力学、工程理论替代经验,以水泥、玻璃、钢材等工业建筑材料替代石、木、砖瓦这些自然材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铁结构、悬索结构等现代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石材、砖木结构,以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和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替代传统手工营造,水、暖、电各种技术设备的发明应用......,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使得作为手段的技术显现出来,建造过程变成了技术过程,变成了工程科学管理的过程,结构变成了技术本身。在反对传统建筑"为形式而形式"、以形式为目的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有人甚至要把结构当作建筑的目的,也即要把传统上作为手段的技术当作目的,强调"忠实于结构来表现这些新材料",申明钢和混凝土完美的代表着建筑的强度,是建筑的骨骼。玻璃闪烁的面纱,是骨骼外面的表皮。建筑要以结构来创造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形式,要书写钢筋混凝土的诗篇,要表现结构、表现材料,也即要表现现代技术。

(3)技术与功能:从人的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出发,在人与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来讨论功能,通过建筑功能的作用来展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的、心理的、个人的、社会的、行为的、观念的等等诸多方面,建筑以其物质结构从自然空间中划分和创造出建筑空间来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使建筑功能构成人与建筑之间的效用关系。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建筑的基本功能是对环境进行控制,成为环境气候的"过滤器",制造出适于人生产、生活的"人工空间"。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为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交往空间。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的,人类有历以来最大的变化是由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带来的,它们使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封建社会转变为市民社会,因而要求传统建筑转变为现代建筑,要求现代建筑的功能产生满足现代生存方式多样化的效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功能(尤其是物质功能)的注重与强调,使在传统建筑中被遗忘功能要素突显出来,回归到建筑首要目的的本位上,并提倡为大众服务等等,都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的。在技术与功能的关系上,技术不仅在于带来人的生产、生活的多样化而提出新的功能要求,更重要的是渗透于功能之中,使功能发挥效用。彼得?柯林斯区分了建筑中的四种功能主义:比拟于生物;比拟于机械;比拟于烹调;比拟于语言。现代主义建

筑思想中的功能无疑是比拟于机械的功能主义,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勒?柯布西耶的这句话是技术功能主义最典型的宣言,他把从技术得到的教益归纳为三点:第一,一个明确规定的问题自然会找到它的解决办法;第二,因为所有的人全具有同样的生物组织,他们全具有同样的基本需要;第三,像机器一样,建筑必须成为一种适合于标准的通过竞争选的产品,而这种标准则必须由逻辑分析与实验来确定。既然人及其需要可以比拟于机器来规定,既然建筑就是住人的机器,那么建筑的功能必然是机器的功能,也即是技术的功能。

(4)技术与形式:在传统建筑中作为首要目的的形式,如今让位于基于技术的空间、结构、功能。形式风格不仅退出建筑的中心地位,而且以装饰为主的传统风格形式,从希腊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古典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罗可可式到各种各样的折中式,都不可能附着在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上,成为一种装饰,"装饰即罪恶",必须把它们彻底抛弃。新建筑呼唤着非装饰性的新形式。但是这种新的形式从何而来?19世纪探索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们正是为此而困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从新建筑本身的结构、功能中找到了新形式的源泉,并且认为唯有从新建筑本身的空间、结构、功能中产生的形式,才是真实的、健康的、必然的形式。新的形式必然以表现空间、结构、功能的简单几何形体及其机械组合、必然以表现工业建筑材料的质感和色彩,以单一、冷漠、精确的方式显现出来。既然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结构、功能三个要素本质上源于现代技术,那么从这三个要素而来并表现着它们的形式,在本质也同样源于技术。研究传统风格形式的建筑美学、艺术哲学转变成了机器美学、工程师美学也即技术美学、技术哲学。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10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内容;探索研究

环境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必须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绿色建筑的相关思想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建筑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很多高校都增设了绿色建筑设计课程,但关于绿色建筑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教材,各个高校的教学内容都是由学校自行进行安排。下面,笔者将就最近几年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进行探讨。

一、绿色建筑的含义

现在有关绿色建筑的含义有很多,如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以及节能建筑等。根据这几个定义和绿色建筑含义的差别可以得出:“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在使用寿命期中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和建筑材料,并能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能意识到建筑设计师在整个自然环境中责任的重大,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绿色建筑设计的兴趣。但是对绿色建筑含义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要让学生能对绿色建筑的内涵理解的更加深入,老师还要增加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讲解。在对其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能直观了解绿色建筑的样子、需要做到哪些重要的方面。考虑到评价体系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容易让学生感觉到乏味,可以引入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由此来让学生了解怎样利用建筑设计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有关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设计之中。高校中建筑学的大四学生对普通民用建筑的设计相关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了,所以在课程安排时可以适当减少建筑的美观、作用等方面的教学课程,而将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展现在气候和环境特征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设计的讨论上。通过建筑设计体现对环境的关注以及绿色建筑室内及室外的环境设计、建筑整体构型以及的结构设计的讲授,来指导学生怎样设计绿色建筑的各个空间,以达到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绿色建筑技术很多,在教学中不能讲解全部,重点应该放在和建筑设计结合密切的部分。比如自然通风及遮阳技术,通过融入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白,在设计时怎样在气候和环境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绿色建筑技术。

三、绿色建筑教学成果检验

(一)绿色建筑含义教学效果检验

检验这个方面的效果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让学生对当地的绿色建筑进行研究,并对调研的建筑进行评价,写出调研报告。在这种调研过程中,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绿色建筑的样子,将学习到的内容与实际的建筑相结合,而且能在调研中学习到一些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二)设计题目的检验

绿色建筑的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好检验。而这其中设计题目的设置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地形设置能够直接对学生绿色建筑设计能力进行考察,所以绿色建筑设计题目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大四学生来说,选择设计题目时要考虑到这些学生已经具备解决建筑的作用以及美观这些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做绿色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又融合了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在设计中要考虑环境气候的变化,还要周全节约能源的问题。这时如果建筑类型比较复杂,学生的精力就会过多放在对功能的处理上,而忽视绿色方面的设计。所以可以选择设计绿色小别墅,这种建筑的特点在于功能比较简单,造型也是灵活多变的,学生能将更多的注意力用于解决建筑和生态的相关问题上。对于要设计的地形设置,首先要确定城市。这个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行确定。建筑设计一定要契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特征,符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性,并要了解当地的乡土植被和材料,所以学生对设计地点的选择可以自行决定。但是因为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在冬季和夏季在温度调节上的要求不高,所以在设计中不能明确体现节能因素,因此,建议学生不应选择气候温和地区。在对绿色建筑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这个部分,要制定准确的评分标准。绿色建筑的评分指标和传统的建筑课程设计评分指标不同,传统建筑课程设计主要评分标准包括建筑的功能、外形构造及图面表现等。而绿色建筑根据其含义应该增加室内外环境的舒适度、节能程度、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这些评定标准,还应该增加设计创新这个评定标准,用来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方法。

四、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要以掌握其含义和设计的基本原理为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设置教学、实践调研以及设计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对学生在设计绿色建筑中的创新多加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设计绿色建筑的能力。

作者:许茗彦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11

就在部分老一辈建筑师以他们近乎杰出的作品构筑中国建筑坚实平台的同时,两种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在把中国建筑界推向一个极至。对于前者来说,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奋斗以及年见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积累,就在当今这种日益优越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手段的北影下,那些仍然没有放弃创作、保持活力的老一辈建筑师不断推出了成熟而富有说服力的作品,下百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建筑的整体水平。后者当是更令人振奋的两股势力,一种来自于西方世界,由地道的国外名星建筑师及事务所、商业建筑师及设计公司,以及借用国外设计组织招牌的华人建筑师组成,他们以争取设计市场及获取设计利润为基本目的,通过他们的特殊身份和手段获得设计机会;另一种势力产生于本土,即中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中有土生土长但熟知世界建筑潮流的青年建筑师,有受过西方建筑教育并有过西方生活经历后回国工作的青年建筑师,这些人或者通过了正统的国内设计企业机制,替代着某些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逐渐衷微的前辈人,或者通过盘根错节的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了无数的设计项目,得以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这两种势力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独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美学,不仅了解中国,而且了解世界(或者相反),他们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力旺盛,具有争强的劲头,正是他们的作品使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靠得更近,并使中国建筑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这三种基本群体组成了壮观的建筑阵容,在中国目前特定条件制约下,他们在建筑设计观念上具有某种显而易见的共通性,同时又显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道阳光灿烂的建筑风景线,深入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这种共通性和个性特征。

①他们作品的创作大体遵循这样的规律:为满足现阶段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建筑中,以现代主义建筑的某种基本思想或某些设计原则为基因,综合运用多元的设计美学观进行创作:

②某些作品仍崇尚简洁纯粹的机器美学,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又兼具近似后现代的局部装饰趣味,建筑的形式美国微软公司仍作为设计的第一原则:

③某些作品通过某种方式的表达,试图表现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及与前沿科学的结合:

④某些建筑师对乡土地方文化带有浓重的卷恋之情,但他们又不泄一顾于一般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建筑作品试图让地方文化通过"化显"的方式再现:

⑤某些建筑师追求作品的思想深度,从现代观念艺术那里受到启发,建筑作品带有神秘的色彩、个人的信码及抽象的表达方式。当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因就象一条无形的线索,把各自闪烁着异彩的建筑体联成一体,形成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趋势,为了便于展开对这样一种趋势的讨论,我们不得不给它帜上一个标签名,称它为"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而上述三种建筑师群体的集合,自然就成了"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定义篇12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还为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设计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越来越重视,因此这就使得人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设计倾向,这就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当代城市建筑中形式设计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设计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还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一种。但是,从当代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就要建筑形式进行相应的研究,使得建筑形式的艺术美感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不但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真实的反应出了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内容。

1.1韵律与节奏

变化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且我们在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时,也要对这一变化规律进行一定的掌握,这样就会使得设计师们对建筑设计的韵律以及节奏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这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倾向。而且在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将一些有名的艺术作品和设计风格应用到其中,这样就使得建筑设计的艺术气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有利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另外人们在对建筑形式的韵律和节奏进行不同组合时,其建筑设计的风格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在建筑形式设计时,就要对建筑设计的韵律和节奏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从而使其艺术美感可以得到充分的提升。

1.2对比与微差

目前在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空间结构的使用功能也逐渐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不同区域内的建筑空间结构形式也存在着不同,因此我们在建筑形式设计的过程中,就要严格的按照空间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来对人们的生活格调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不但可以使得建筑空间的形式设计更具有吸引力,还满足了当代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虽然当前我国当代建筑空间形式大致相同,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微差,而这些微差则可以很好的反应出现代化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使得建筑空间的尺寸、色泽以及质量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对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进行观赏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对其整个建筑空间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

1.3均衡与稳定

一般而言,建筑构造中各要素间的空间联系也就称为均衡性。它可以通过对称理念和动态规划的方法实现空间布局的平衡,比如说在设置建筑整体布局时,地板和天花作为当代城市建筑设计的亮点,不仅能将不同风格的元素设计融合到一起,还能为大型设计的铺陈提供宽广的背景。

2.当代建筑设计的几种倾向

(1)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元素形式设计已经不是新鲜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元素被设计者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同时,维护建筑中的民族元素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使我国的建筑文化得以保存,又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在民族元素上进行创新的建筑设计,才能保证建筑设计行业良好发展,不滞后于世界。

(2)现代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我国,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

我国在早期的建筑设计阶段,曾经盲目的推崇外国的现代主义,导致我国现代的很多建筑都具有外国文化的设计风格,失去了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但是这种设计倾向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中也是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我国一种建筑风格。所以对于外国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我们不能盲目接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现代主义更好的为我国建筑事业服务。

(3)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4)新西洋建筑开始出现,运用西洋古典建筑片段形式作为建筑的造型手段,这些局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或是一种商业标志,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副现代建筑的面目,出现这一设计倾向的社会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崇洋心理。

(5)“乡土设计”指在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筑的形式、空间,建造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这一倾向试图留住地域文化的根,但在追寻地方性的同时也容易失去设计感。

3.关于几种设计倾向的分析

21世纪的建筑革命将以与高科技成果密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等技术手段为基础,彻底否定20世纪末开始并发展的怀旧倾向;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美学角度,更要对节约资源、减轻消耗、环境保护的方面重视。把建筑设计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更注重于绿色环保的节能型设计理念。目前建筑形式在社会的发展中开始走进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抽象,一个是平凡。设计形式平凡是设计者更看重建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性,更多考虑到人们对于建筑的客观性需求。

4.结束语

由此可见,通过对当前我国几种主要的建筑设计倾向进行分析,我们对现代化建筑的设计风格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这不仅促进了时代的发展,还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真实的反应出了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将许多新型的设计元素融入到了其中,这也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