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9 08:24:01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1

本篇将对如何有效建立和加强企业离岗职工中弱势群体的长效关爱机制作一些思考、探索和建议。

一、关于对弱势群体目前生存状态、社会地位以及心理特征的分析

正确了解、掌握弱势群体的各类情况,是开展有效关爱和服务的扎实基础。因此,必须定时定期地对他们作全面考察、分析、定位,从而更有效、更全面地实施相对应的关爱和服务措施。

(一)个体特征

知识落伍

他们当初走上企业的工作岗位时不外乎以下几条途径:顶替父母来到企业,由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入企业(大都是初中或技校毕业生),因城市改造等因素享受政策划归企业。他们普遍存在文化知识相对低下、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

技能单一

国有企业中分工过于细致、工作过于单一的流水线生产程序造就了他们只是整个企业联动生产过程中一道环节上的操作工,长期从事同一种较简单的劳动,致使他们技能单一,再就业道路非常狭窄。

(二)生存现状

负担沉重

他们一般都已到了中年阶段,是家庭中主要经济来源的创造者,且大都有年老体弱的长辈需要赡养,还有年幼的子女需要供养,因此他们往往经济拮据、生活窘迫。

突发事件

在相当一部分弱势群体家庭中,因为收入和支出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常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况,如一旦家中产生突发事件,原来就很拮据的生活状况便更趋艰难。

(三)心理趋向

观念滞后

由于长时间的脱离企业和组织,很少受到正规的培训教育,因此他们的思想观念大都落后于时代的进步,保守、闭塞、很难接受新事物,在职业心理上存在着 “二难选择”,一方面急于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一方面又人为地限制了就业范围。

心理失衡

长年的生活困境使得相当一部分弱势群体心理负担加重,失落情绪加剧,由于缺乏适当的宣泄和正确的疏导,不少人牢骚满腹、情绪偏激,其中极小一部分人甚至可能发生蜕变。

二、关于对弱势群体加强关爱、服务的重要性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到每一项工作,继续细化到每一个项目,党和政府将以更大的物力、财力、精力改善民生。这是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郑重地发出的一项庄严宣告,是进一步彰显我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宗旨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美好愿景必须涵盖到所有的人群,但这一宏伟的目标需要基层的管理干部全力参与和承担。

(一)实践“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需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他们当年的牺牲和奉献,才使得企业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在今天产业提升、科技进步、福利优化的改革硕果中,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要拓宽各种渠道,让他们得以参与、得以分享。

(二)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稳定大局的需要

由于生活的压力,弱势群体人员在心理上大多会有焦虑、无奈、自卑、压抑等情绪;在行为上会出现为多疑、消极、过激等现象;当面临困难时更容易产生不满、愤恨情绪,轻者自暴自弃,重者越轨犯罪。因此,妥善地处置各类矛盾,做好思想安抚工作,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我们每一位基层管理干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推动企业持续改革长效提升的需要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改革、发展、稳定”是经营企业的三大永恒主题,而这三者又是紧密维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既独立又互相作用的要素。弱势群体的安定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中急需妥善处置的一项主要矛盾。因此,时刻把他们的冷暖安危放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是推动企业持续改革、长效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关于建立关爱、服务弱势群体长效机制的思考

笔者认为,应从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重塑指导思想,提升关爱、服务理念;应从科学传承、改革创新着手, 改革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探索与时代同步的新方法新措施。

(一)架构一道双向呼应的桥梁

弱势群体是一个“户籍”在编却又实际游离企业的特殊群体。因此,笔者认为,亟需在企业和弱势群体人员之间架构起一道及时沟通、快速反应、互动呼应的桥梁。

建立动态管理模式。为每一位弱势群体建立专卡,跟踪、更新动态记录;对需阶段性重点辅助的对象确立一对一联系人制度;以块为单位建立弱势群体互助活动小组;和弱势群体所在街道、居委保持热线联系等。这些昔日良好的联络、覆盖方式都应继续沿用并完善,从而把关爱和服务辐射到每一位弱势群体人员中。

建立双向互动平台。在有条件的企业中,可以建立弱势群体人员管理、服务网页或信息平台,把企业所了解到的各类新政策、新就业动向等为每一位人员展示、介绍,为他们及时输送信息专递、建立网上互动的无障碍通道。

帮困救助、开发扶贫。为弱势群体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这是最实在最直接的关爱和服务措施。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不仅需要做好对他们的思想疏导,更要千方百计地开拓帮困扶贫的新渠道。

畅通送温暖通道。企业应拓宽弱势群体情况快速反应通道,并改善提升原有的帮困送温暖制度,当一旦了解到他们突发困难消息时,职能部门即可快速处置、及时援助,使弱势群体人员从心理到实际都能彻底摆脱孤立、无依、被遗忘的阴影。

开辟再就业新路。企业帮困,不能满足于定期补助、节日补助、在突发困难时捐一笔解难的款项,而是要以“釜底抽薪”的新办法帮助弱势群体,自立自强解决他们的生计。因此,加强就业培训、更新择业观念等需要摆放到帮困的议事日程上,真正为弱势群体营造一个避风遮雨的安全港湾。

(二)传承与创新并举

国有老企业都具有工作经验的丰厚积累,而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又需要不断地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积多年的实践,认为在以下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重传承和创新的有效契合度。

(1)更新管理工作的内容

综合大多数弱势群体的思想状态,一般在面对人生时会有挫折感,自卑感;在面对社会时会发生攀比、计较心理;在面对择业时会有好面子、图舒适倾向。因此,需在管理工作中突出观念转变、行为调适、人际融合等辅助内容。

抓政策的解读。在企业体制改革、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政策、规定和法则,职能部门务必用心为弱势群体辅导解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形势,及时了解各类可利用的政策机遇。

抓观念的提升。对于弱势群体,必须在观念引导上落实四项教育:一是信念教育,帮助他们确立自信和自尊;二是择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扬长避短,选择适应的工作岗位;三是素质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创造就业机会;四是法制教育,帮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

(2)更新管理工作的方法

心理疏导是开展弱势群体关爱、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循循善诱、和风细雨的沟通、对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通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学会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

创新宣泄舒缓渠道。企业要为弱势群体建立定期敞开心扉说真话的平台,可运用座谈、询问、倾听和沟通等方式,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运用分析、剖白等方式,让他们消除忧虑感、失落感,达到自我宣泄、自我矫正的目的,促使积压在心底的不良情绪得到抑制、心理压力得到舒缓。

突出亲情管理。对弱势群体应更注重亲情化服务,切实在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这三个环节上下功夫。要提倡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服务理念,要履行少讲空话、多办实事的服务风格,为他们遮风挡雨,送上最直接、最现实的关怀和帮助。

(三)把握个性强化对应性

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服务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选准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做到因时而异、因人而异,采用个案处理、特事特办的方式,强化管理工作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笔者认为,需要将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相结合,突出针对性;需要将理性化宣传教育与脚踏实地为弱势群体办实事相结合,注重实效性;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探索开创对弱势群体良性管理、全面服务的新局面。

1. 突出以人为本

对弱势群体的管理工作应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职工,力避大而全的系统教育,强调因人施教、因事行教,一时一教,在尽力搭准弱势群体“心病脉搏”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性的疏导和化解。

把握对象需求。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 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必须正确把握工作对象的现状,注重倾听他们的呼声, 了解他们的情绪, 关心他们的疾苦,努力做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办他们所需,解他们之难。

找准切入基点。把以人为本、情系民生体现在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组织保障,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弱势群体人员更深切地体会到企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增进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2. 建立联合运作机制

面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日常的联络、管理工作中除突出创新性和针对性外,还必须注重加强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探索。

形成系统化。实现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就要把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总体统筹安排,防止“单打一”,改变“守株待兔”,树立服务观念,在企业组织统一领导下,充分发动承担管理、服务弱势群体中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形成所有管理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新局面。

力求科学化。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就要增强对弱势群体人员的共性预见性,增强工作方法的适应性。要按阶段定时进行疏理、分析弱势群体的各类状况,找出共性的倾向和特点,找出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事件和重点人员,采取相契合的实在的预防、辅佐措施。

实现创新化。实现管理工作的创新化,就要使管理工作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科技现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方面要求从事管理、服务弱势群体的干部讲究引导艺术,改善办事程序,追求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要求运用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开辟网络互动,逐步建立管理工作的新阵地。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2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级和社会各界,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主动”,打好彝区扶贫攻坚战、经济社会翻身战、社会参与总体战,强势推进以彝家新寨建设为龙头的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区发展日新月异,正经历着“一步跨千年”的历史蜕变,“两县一区”(马边、峨边、金口河)188个村1.6万户8万余名贫困群众喜迁新居。但是,彝区贫困状况未彻底改变,彝区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依旧面临诸多实际困难。

为帮助彝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解决彝家新寨建设“好房子缺资金、好日子缺产业、好生活缺文明”问题,由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市扶贫基金会、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基金会、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联合发出倡议:全市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共同携手,以实际行动践行乐山精神,积极参与“乐善至美·情暖彝家”捐赠活动,为彝区群众解难。我们保证:将严格按照国务院《基金管理条例》的要求,将所有受捐资金全额、及时拨付到“两县一区”用于彝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在项目集中统一实施地设立“感恩碑”,所有捐赠资金的募集和使用情况将适时通过乐山社会扶贫网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力有大小、有爱就够;款不在多,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让我们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下,献一颗慈善之心、出一份绵薄之力。

捐款联系人:

捐赠热线:

捐款账户名:

账号:

开户行:

倡议单位:

爱心帮扶倡议书

爱心帮扶倡议书全院教职员工:

根据《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和《xx江市文明单位开展志愿爱心帮扶活动》要求,针对学院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以救急、解难、帮困为目的,学院党委就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发出如下倡议:

全院教职员工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爱心帮扶活动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捐助汇暖流!能力不分大小,善举不分先后,贵在奉献爱心。您所奉献的爱心,将化成一屡屡阳光,汇成一股股甘泉,给困顿和厄运中的学生以无私的帮助和无限的力量。

募捐要求:

1、以基层党委、直属总支为单位,具体组织此次活动。采取自愿原则,以现金形式捐助。捐款统一交学院工会。

2、募捐活动时间:6月17日——6月18日。

3、各部门对捐款应做好书面登记,写明捐款人姓名和捐款金额;并将捐款统计数据及照片报到宣传统战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凝心聚力、慷慨解囊,用博爱之心筑起大爱长城;让我们心手相牵,用实际行动为省文明单位标兵荣誉增光添彩,共建xx江医学院美好明天!

爱心帮扶活动倡议书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积极推进“困有所济”工程,踊跃开展救助弱势群体活动,使困难群众感受到了社会温暖。春节即将来临,这是弱势群体最需要关爱、最需要帮扶的时期。为确保困难群众过好春节,市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就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发出如下倡议:

一、各镇办、经济开发区、南海新区、埠口港都要组织专门人员,认真开展摸排工作,及时确定帮扶对象,安排专项资金,开展集中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献爱心、送温暖,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同时,要发动辖区村居、企业和机关干部集中开展捐助帮扶活动,确保老弱病残和困难群众过个好年。

二、市直各部门(单位)要尽力筹措资金,积极向市“爱心超市”捐赠米、面、油、衣被等生活物品,帮助城区低保户解决生活困难。同时,发动机关干部与困难群众建立“一对一”、“手拉手”的帮扶关系,慰问敬老院老人、看望贫困学生、走访贫困家庭,尽己所能奉献爱心,不断扩大社会救助面。

三、市属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要关心职工生活,集中开展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活动,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企业的关爱。同时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向“爱心超市”捐赠物品,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市经贸局、外经贸局、中小企业局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企业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帮助。

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以实际行动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开展,在“爱心帮扶”活动中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3

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朋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扶弱助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全民富裕,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可就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着这样的一群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孤儿以及因重大疾病或特殊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员,他们那一双双无助的手,那一道道无奈的目光,在呼唤着人间的真情!他们是社会大家庭的成员,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我们的父老乡亲!

齐献爱心,共创和谐,共建美好铜钟,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铜钟镇党委政府现向铜钟各界人士发出倡议: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帮助铜钟镇低保户、孤寡老人、孤儿、特困户、因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因贫辍学学生等,弘扬“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仁人之怀、恻隐之心,让更多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感受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为他们排忧解难、雪中送炭的温暖和爱心,让那些渴求帮助的困难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您捐赠之时,您付出的是爱心和真情,收获的是快乐和尊敬;当您捐赠之时,您在播种着善良感恩的种子,为弱势困难群体映照一道希望的阳光。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我们一起同舟共济,努力建设文明和谐铜钟!

倡议人:x

时间:20xx年x月x日

扶贫爱心捐款倡议书模板

各工会小组: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惠民善的新兴措,是建设幸福茂名的时代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济困工作,成功举办了四届“6.30”扶贫济困日活动,不断创新扶贫济困方式,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受地理区位、经济基础的影响,我市扶贫济困工作任务还比较艰巨,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即日起到7月中旬,我市将开展主题为“扶贫济困,雪中送炭”的扶贫 济困日活动,支持企业、爱心人士定点向捐赠,鼓励群众“一元捐款、一份爱心”善举,搭建奉献爱心的便捷平台,筹集善款帮扶全市的贫困村、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在此,我们倡议: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企业、爱心人士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慈善精神,伸援手,*爱心,迅速参与到参与到扶贫济困捐款活动中来,慷慨解囊,纾困解难。你捐赠的善款,将全部用于扶贫、扶老、助残、救孤、助学等公益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您慷慨捐赠之时,付出的是爱心,收获的是真情;传递的是善良,收获的是感恩。让我们踊跃参与,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扶贫济困,共建幸茂名。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倡议人:x

时间:20xx年x月x日

扶贫爱心捐款倡议书模板

各位老师、同学:

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每年x月x日举办xx扶贫济困日活动,是我省推进扶贫济困事业的一大创举。开展xx扶贫济困日活动,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感恩奉献、团结互助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xx扶贫济困日活动的主题是“扶贫济困,雪中送炭”。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号召,扎实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学校向广大师生倡议:一份捐赠一份爱心,让我们携手并肩、捐款送爱,共同为全省和学校的扶贫济困慈善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此次活动以各部门、各班级为单位组织捐款,师生员工可将款项交所在部门汇总。募集到的款项将上交省扶贫基金会,主要投入我校“双到”对口扶贫单位xx县xx镇xx村以及资助我校贫困学生。

倡议人:x

时间:20xx年x月x日

扶贫爱心捐款倡议书模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我们绝大多数人拥有健康的体魄,过着安逸稳定的生活,我们是多么的幸运与幸福。但是,当我们是否想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人由于身体不健全,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有多少特殊的孩子们热切地渴望着我们伸出友爱的援助之手!难道我们不应该伸出双手,捧出友爱的心去帮助爱护他们吗?他们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艰辛,他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以便渡过难关。

为此,学校特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献出一份爱心,伸出充满温情的手,向贫困生和残疾人捐款,让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安心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和健康地成长。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4

慈善一日捐献爱心倡议书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

携手相扶,同沐一缕阳光;相互支援,共享一份温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着力改善民生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疾病、灾害、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全县还有一些家庭陷入困境甚至绝境,一部分弱势人群在生产、生活、就学、就医等方面遇到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伸出友爱和援助之手,使他们可以共享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硕果实。

20xx年清徐县慈善一日捐活动现已拉开序幕。为此,我们倡议: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企业捐出一天的利润,机关和事业单位捐出节省的一笔开支,干部、职工捐出一天的工资,市民献出一份爱心,学生捐出一天零用钱,为弱势群体服务,为困难群众排忧,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每颗心都呼唤着人间真情,每分钱都蕴含着慈善大爱!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捐赠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您捐赠时,您付出的是爱心和真情,收获的是快乐和尊敬;当您捐赠时,您播种着善良感恩的种子,带来照耀困难群体的希望之光。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用真诚和行动谱写慈善新的篇章,建设文明祥和、美好温馨的美丽新清徐!

募捐电话:

开户银行:

户 名:

账 号:

募捐地址:

献爱心倡议书格式二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慈利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个繁荣、和谐、美丽的新慈利凸现在湘西北这块红色大地上。

但是由于各地的自然、历史等条件的不同和人的个体差异,再加上政府财力所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制度建设的还不够完善,全县还有一部分弱势人群在生产、生活、就学、就医等方面遇到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伸出友爱和援助之手,使他们可以共享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硕果实。

为此,我们倡议,认真贯彻xx在中华慈善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在全县广泛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企业捐出一部分的利润,机关和事业单位捐出节省的一笔开支,干部、职工捐出一天的工资,市民献出一份爱心,学生捐出一天零用钱,为弱势群体服务,为困难群众排忧。我们要将这项活动开展成为群众性、社会性的活动,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它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我们要弘扬民族传统,秉承社会文明,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捐赠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我们怀着最真挚、最崇敬的心情,向一切富有爱心的人士发出爱的呼唤,希望你们伸出无私仁爱之手,加入到慈善一日捐的行动之中,用你们的善行,为需要救助者架起生活的桥梁;用你们的爱心,为需要救助者点燃人生的火焰;用你们的力量,为需要救助者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心无止境,捐助见真情!让我们敞开博大的胸怀,伸出友爱的双手,让爱心在慈利这块红色大地飞扬,为构建和谐慈利贡献力量!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样的心,一样的梦,每一颗心都呼唤着人间真情,都憧憬美好的梦想!慈善一日捐,温情暖慈利!朋友们,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捐款热线:

联系人: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5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频繁,武器扩散、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凸现,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各种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 nizations,NGOs)大量涌现,其数目远远超过政府间组织。目前约有3万个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活动,90%以上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非政府组织在许多西方国家被视为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其“参政、议政、干政”已形成一股国际热潮,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影响力比肩政府和企业。虽然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国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日渐明显,但国际上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尚无统一的认识,学术界更是众说纷纭。可以肯定地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指那些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赢利性、非政党性、非宗教性、自治性、志愿性的专门组织。他们一般与政府部门和商业组织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围绕特定的领域或问题结成团体,有自己的利益或主张,代表社会某些集团或阶层的愿望或要求,其形式主要有工会、农民组织、环保组织、妇女联合会、发展与合作组织、消费者组织、人权组织等。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其要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创建安居乐业的环境,实现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建立和睦友爱、互帮互爱的人际关系;健全民主法制,使整个社会文明有序、充满生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协调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本文着重介绍以下几方面:

一、关心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对于家庭事故和灾害缺乏基本的抵御能力,对于社会风险在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上普遍都较弱,表现为经济压力大和心理负荷重,致使社会风险极易在他们身上爆发。由于弱势群体缺乏资金、权力、能力和关系等资源优势,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难以摆脱劣势地位,而社会支持不足,个人受挫情绪强烈,容易悲观失望,有些发展成为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心理,引发越轨犯罪行为。

(一)非政府组织要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由于弱势群体缺乏基本权利的保障和有效的利益表达手段,他们在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中处于弱势地位。目前,弱势群体增多和利益受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客观现实。因此,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机制十分迫切。从这一现实需求出发,应当加快发展各种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民间组织,使民间组织在代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商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非政府组织要在解决劳资关系失衡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

有专家调查后发现,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近些年劳动争议案件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2004年以来仅千人以上的就有数十起。现实情况表明,劳资关系的失衡开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无论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频发的矿难,还是王斌余事件,都反映了部分基层工会在维护职工具体利益中的角色缺位问题。根据“珠江三角洲工伤研究项目小组”对佛山、中山、东莞、惠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的582位工伤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在遭遇工伤这种特殊困难关头,53%的工伤者表示得到过一些关心,但是回答说这些关心来自基层工会的比例只占到1,9%。这些事情很令人深思:我国现行的基层工会组织如何能在劳资关系的利益协调中有所作为?从这一现状出发,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基层工会组织,使其成为劳动者具体利益的代表:另一方面,要使基层工会组织扩大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去。目前我国农民工已经达到1亿人,应当也有可能加快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利。

(三)非政府组织要在维护农民基本权益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于城乡改革不同步,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侵害,尤其是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占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些年来,因为农民土地问题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未来几年,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真正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关键的问题在于使农民组织成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主体,提高农民及农民组织在土地交易中的谈判地位。

因此,非政府组织以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为宗旨,以被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两大社会主流体制所忽视或排斥的边缘性社会群体为服务对象。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以主体志愿性为基础,因而对社会弱势群体扶助时体现了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非政府组织更能深入基层,贴近下层人民:非政府组织通过为社会弱势群体参与发展提供一些组织架构和机制,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整合凝聚作用:非政府组织筹集资金时具有自主性和广泛性:非政府组织在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中可以较好地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优势。

二、环境保护

近10年来,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和世界环境事业发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主要是起到了政府职能所不易做、不便做的拾遗补缺的补充作用:起到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融合作用:起到了监督政府、保护百姓环境权益的作用:起到了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各种环境活动以及咨询和服务等作用。

(一)宣传与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公众参与环保,是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最普遍的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0年来,环保民间组织和环保志愿者走进工厂、社区、学校、乡村,通过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出版环保书籍、在各种媒体,上开设环境宣传窗口,以及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向社会和公众宣传、传播环保理念。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事迹十分感人。

2000年5月,“自然之友”启动了我国第一辆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羚羊车”。5年来,“羚羊车”已经深入200余所学校,向20000多名中小学生以及社会群众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紧迫性和责任心,影响深入,反映良好。北京地球村在中央电视台开设了专栏《环保时刻》。武汉绿色环保服务中心在当地广播电台开播专栏宣传环保。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每年组织万人参与环境文化节,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文化。50%以上的环保民间组织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目的是向社会和公众传播环境知识、宣传环境主张、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二)开展监督,为环境事业建言献策

环保民间组织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监督政府实行环境主张,落实环保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建言献策,把实现国家的环境与发展目标同自己的宗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表明我国的环保民间组织进一步走向成熟。

2005年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开征集公众对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有420多万人参与,提出9个方面27条高质量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三)扶贫解围,推动发展绿色经济

环境与贫困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贫困可以导致环境破坏,环境恶化也可以造成贫困加剧。因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符合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环保民间组织在实践中把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了良性互动,效果很好。

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围绕西部开发战略部署,在10个县10000户农户中开展“绿色家园环保示范户”创建工作,引导农村妇女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生态农业和建设以秸杆、人畜粪便综合利用的农村庭院沼气再生能源,走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绿色经济、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已表彰树立了300户典型示范户,其中30户被树立为“绿色家园十佳户”。

(四)维护社会和公众的环境权益

环保民间组织在维护社会和公众环境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政府把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享用权真正赋还给公众,把公众对“四权”的真实意见反馈给政府。

1999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开通污染受害者法律咨询热线,无偿地为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服务。2005年,该中心支持“福建省屏南县1721位农民诉福建省(屏南)榕屏化工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案”胜诉,为当地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8万余元,此案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之一。

(五)在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破坏十分严重,一些动植物濒临灭绝,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不遗余力地加以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藏羚羊,1995年2月,“绿色江河”在可可西里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间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2002年8月。“绿色江河”向青藏铁路施工单位递交了《关于保证藏羚羊顺利迁徙急需采取相应措施的建议书》,敦请施工单位设置了专门为藏羚羊迁徙让道的红绿灯。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6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社会群体。我国现有6000多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5%,其中80%生活在农村。他们当中有相当数量因自身残疾的影响以及外界环境的障碍,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和关心残疾人扶贫工作,民政部门把残疾人救济、扶助、五保供养始终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一、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已有2万多残疾人享受了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

二是不断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全市共有敬老院73所,五保户6535户、6954人,其中360户、374人实现了敬老院集中供养,5308户、5614人实行分散供养和亲属包养。以敬老院为依托,分散供养和亲属包养相结合的五保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较好地发挥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助老以及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不断加大救灾投入,确保因灾致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每年投入救灾的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用于解决困难群众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和灾后倒房重建。同时,多渠道、多措施、多形式开展救灾工作,较好地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的水喝、学生有学上、有病能医治”的救灾工作目标。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对临时困难对象及时进行生活救助,努力构筑由星光计划、老年公寓、康复医院、便民服务等组成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暧万家心”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完善弱势群体子女的奖学金计划、助学贷款计划,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真正使弱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农村贫困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农村没有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缺乏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特困户救助和五保供养制度由于经费来源不足而难以覆盖全市所有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二是农村贫困残疾人救助标准偏低,覆盖面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执行的特困户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他们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难以实现自我发展。目前,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救助的残疾人约有5.18万人。三是五保供养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农村老龄人口增多,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财力有限,难以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全市已有5614人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没有享受到五保供养政策。

三、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对策和建议

从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现状分析,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应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入手,标本兼治。

1、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弱势群体的大环境。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关爱农村弱势群体的氛围;要制定和落实扶持农村弱势群体的政策,使他们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关爱;要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与农村弱势群体结对帮扶活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出路。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和信息保障;要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的劳动技能、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非农收入在农村残疾人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农村残疾人向城镇转移;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的机遇,积极策划和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道路、能源、教育、卫生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大力争取国债和上三级资金支持。同时,要确保地方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确保县区、乡镇两级财政用于支持农村发展资金的稳定增长,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制定农村弱势群体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要改单一的“输血”为帮助恢复“造血”功能,从治表转向治本。采取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像对待下岗职工一样,对农村弱势群体自谋职业的,要积极鼓励并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7

“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那么少年儿童弱势群体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可以认为:一是家庭贫困少年儿童;二是残疾少年儿童;三是流动少年儿童,主要指青年农民工子女;四是家庭失效少年儿童,主要包括孤儿、生活在单亲家庭、家庭暴力以及家庭重组中受到冷落、虐待的少年儿童;五是游民少年儿童,主要包括失学少年儿童、入狱、待业、失业家庭的少年儿童。

弱势少年儿童因父母的监管教育和亲情的双重缺失,普遍存在心理障碍:残疾儿童的自弃、低沉心理;单亲、留守儿童的自闭、孤独心理;贫困儿童的自卑、失衡心理;问题儿童的自私、逆反心理,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他们实施心灵关爱,驱散他们心理上的阴影是我们校外教育任务之一。少年儿童弱势群体在享受义务教育方面享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在享受校外教育方面由于处于弱势地位,基本没有接受校外教育,从而影响其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也损伤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文化活动进校园、兴趣小组进课堂

校外教育针对少年儿童弱势群体接受校外教育困难的现状,选派校外教育骨干教师通过“送教上门”、“流动少年宫”的形式,定期到打工子弟学校、特教学校、福利院及薄弱学校,拓展双方合作内容与形式,把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教学形式带给师生,做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这样既能让敏感的弱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还可以挖掘他们的潜能,鼓舞起特长发展的自信,培养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008年北京市少年宫学员在“和谐、爱、坚强”活动中向汶川地震灾区的学生送去祝福卡和玩具;2009年北京市少年宫学员在城乡手拉手公益活动中走进河北杨家桥打工子弟学校;同年藏族子弟走进北京少年科技馆;书法组的学员坚持每年送春联下乡。2010年3月北京市少年宫金鹏科技团分团在北京市唯一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中学――蒲公英中学启动了“城市乡村手拉手”公益活动,并和分布在各区县的打工子弟学校及边远农村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同时,少年宫积极组织教师走近弱势群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社会公益及教育公平,贡献应尽的力量。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与湖北省巴东县建立了贫困山区“手拉手”长期协作关系。北京市少年宫的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风格,进行了传授与指导。课后进行了座谈,座谈内容涵盖科技、校外活动指导、兴趣小组活动辅导、活动案例分析、活动教材选编等,解答了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通过这种“手拉手”协作活动,优势互补的工作关系,达到了资源共享、互助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开辟了校外教育的新的领域与途径。起到了引领、示范、指导作用。

二、同享关爱快乐成长

体恤和关爱弱势少年儿童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校外教育可充分运用科技、艺术、文化和体育方面的优势,融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少年宫的学员走出宫门,深入社区、乡村、街道,与弱势少年儿童接触、交流,既能够帮助弱势少年儿童,还能达到实践育人的功能,以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2008年7月北京市少年宫到房山区福利院组织了“我们拥有同一个家”爱心手拉手美术交流活动,活动主题是: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学会体恤关爱他人奉献爱心,健康成长做社会有用的人。活动中少年宫的学生与福利院的学生2+1组成兄弟小组、姐妹小组,由少年宫的学生充当哥哥姐姐的角色,学会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互帮互学,共同创新,共同绘制卡通石膏像;参观福利院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共进午餐;和充气福娃做游戏;照“全家福”等活动。手绘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色彩知识,著名卡通形象的创作背景,掌握色彩搭配及调色、水粉手绘技巧,也培养了学生们搜集资料、动手制作能力;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和社会活动能力。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少年宫的学生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接触残疾儿童,体验了多元立体的生活和美术学习,培养了爱心意识、合作精神,学会了体恤关爱他人。让福利院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些活动都渗透着校外教育对弱势少年儿童的关心和重视,把校外教育特点与多元化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公益性校外教育与公益福利事业的有机结合,尝试了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三、同在蓝天下,爱心欢乐营

把弱势少年儿童请进少年宫集中培训和活动,免费参加兴趣小组,学习一门艺术特长,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新途径。北京市少年宫利用每年的“六一”、寒假、暑假,选一些弱势少年儿童走进少年宫,参加免费冬(夏)令营,使他们在欢乐营中,感受到政府、社会的温暖关怀,享受到同样精彩的童年。北京市少年宫和北京市各儿童福利院建立联系网,将校外教育走进儿童福利院的同时,也让这个特殊的儿童群体同样享有走进校外艺术殿堂的权利。从2007年至201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几次专场邀请打工子弟的孩子和残疾孩子到市少年宫进行游园活动,开放了部分艺术课堂。游园活动中学生们互助互爱、相互勉励、共同倡议:共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北京。2009年8月11-13日北京市少年宫美术部实施了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爱心活动。邀请北京太阳村服刑人员的孩子到少年宫联谊,免费为他们做“我梦中的艺术殿堂”公益性艺术培训。太阳村的学生与少年宫的学生一起参加不同门类的艺术培训;参观少年宫各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筛选学生作品,印制教育教学成果学生作品集。活动后,通过自评、互评、采访,反馈,太阳村师生一致认为: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社会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塑造健全人格,做社会有用的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作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重要教育基地的校外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活动势在必行。以它特有的魅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也倍受老师和孩子们的青睐。

关注少年儿童弱势群体的爱心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资源共享公益活动。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校外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营造立体的教育氛围,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民族兴。关爱他们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关注我们的希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时代责任。我们的工作将始终以“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出发点,充分体现校外教育工作的公益性与全面性。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49-0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农业产业化的加快推进,有效突破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群众收入大幅度提升,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贫弱群体的地位。然而,伴随着经济转轨和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更加突出,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弱势群体问题事关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贫困山区由于受社会发展客观因素的制约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弱势群体规模庞大,占总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比例,弱势程度较深。由于对弱势群体的认识不深,关心、扶持和救助力度不够,救助体制不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体系不健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状况较差,生产、生活和社会需求未得到足够的保障。这严重影响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严重影响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进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精神及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民生的工作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研究和制定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政策,全方位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是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内容[1]。

1 纳雍县弱势群体现状

1.1 纳雍县弱势群体结构及总量

纳雍县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全县贫困人口、城市中无固定收入人口、残疾人、失业下岗职工、待岗人员、在校贫困大中专学生。据统计局统计,纳雍县社会弱势群体35万人左右,占全县总人口96.04万人的36.4%,其中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的贫困人口26万人、各类残疾人5.7万人;按民政部门调查统计家庭年均纯收入1 72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67 935人,城市居民收入低于4 200元的2 080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和15岁以下人口28万左右。

1.2 弱势群体生产与生活状况

在贫困山区,弱势群体规模较大,生活困难。据县残联提供数据:全县残疾人总数约为5.7万人,占总人口的6%,其中登记办证的1.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2.8%。大多数残疾人生存条件较差、生活困难。据对百兴镇董家寨村和勺窝乡鱼塘坎村的51户60名残疾人进行调查,一是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在调查的残疾人中,有固定电话的家庭仅占调查户数的3.9%,有移动通讯工具的家庭占25.7%,有电视机的家庭占29.4%,有电冰箱的家庭占3.9%,有洗衣机的家庭占17.6%。大部分残疾人住房简陋、年久失修,家具陈旧破烂,有的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具都缺乏。二是残疾人文化结构偏低,生存和发展能力较弱。在调查的60名残疾人中,文盲37人,占61.7%;小学文化15人,占25.0%;初中文化8人,占13.3%。60名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22人,占36.7%,其中2人生活不能自理,占3.3%。如果把每天从事1 h以上并能获得收入的社会劳动称为“工作”,在调查的60人中,有工作的有21人,占调查对象的35.0%,占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58%。三是社会保障难以满足弱势群体需求。从全县总体来看,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仅2 420人,占登记办证残疾人1.3万人的18.6%,占全县残疾人总数5.7万人的4.2%。在调查对象中,86.3%的残疾人家庭需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33.3%的家庭需要教育救助,23.5%的家庭需要康复救助。

2 对弱势群体采取的救助措施

2.1 积极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大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近年来,纳雍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首务,认真抢抓机遇,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突出抓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化扶贫和生产技能培训等项目建设,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和省投入纳雍县扶贫资金1.715 1亿元,扶持贫困农户逾5.5万户20万人以上,实现3.5万人脱贫[2-3]。

2.2 全面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落实五保供养,推进医疗救助

自全县实施低保制度、落实五保供养、推进医疗救助以来,截至2013年4月,全县弱势群体纳入农村低保的有28 211户67 935人,发放低保金5 339.75万元,纳入城市低保的有1 492户2 080人,发放低保金406.53万元,纳入五保供养的有1 959户2 155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48.73万元,为109 509人贫困人员缴纳参合金547.54万元,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1 30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21.21万元;对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人员实施生活救助的有242人,救助费用30.48万元;同时在县城及25个乡镇设立了临时救助站,救助困难群众447人,花费10.36万元。

2.3 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逐步改善弱势群体居住条件

纳雍县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科学发展理念有效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仅2012年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 467户,投入资金15 201.2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入资金12 014.42万元,县匹配资金2 868.10万元,户均8 703元。通过工程实施,弱势群体居住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加上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环境逐渐改观[1-2]。

2.4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救助,为弱势群体提供均衡教育机会,提高社会生存能力

一是通过建立纳雍县特校对残疾学生开展特殊教育,目前该校有在校生171人;二是对贫困大学生提供包括学费、住宿费的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三是对家庭困难寄宿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四是通过共青团、妇联、基金会、慈善会及爱心人士救助贫困家庭学生等多种形式,为弱势群体提供接受教育平台和机会,使他们与强势群体享受到均衡的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向强势群体转变[3-4]。

2.5 建立健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初步解决了弱势群体医疗难问题

通过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大病救助,初步解决了弱势群体看病难和因病致贫问题。

2.6 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救助

司法部门成立的法律援助中心,劳动部门成立的农民工维权中心,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很好的法律援助,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3 弱势群体救助存在的问题

3.1 对弱势群体救助工作认识不够,重视不力

弱势群体救助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事关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有些单位和部门对扶持救助弱势群体认识不足,认为扶持救助工作是民政、扶贫等部门的事情,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

3.2 几个认识误区

一是“凡残疾人均属于弱势群体,都需要救助”的误区。二是“农民工都属于弱势群体,都需要救助”的误区。三是弱势群体是相对强势群体而言,没有明显的界限,不能把他们严格区分开来对待。四是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持证问题,诸如残疾证、下岗证等,在进行分类救助时,不能仅根据是否持证来作为决定是否救助的依据。

3.3 弱势群体救助工作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体系不健全

救助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的系统工程,就其内容来说,至少涵盖了生活、医疗、住房、教育、就业5个方面,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主要领域,因此必须面向全社会,统筹城乡,整体推进。而目前各有关部门缺乏必要的统一和协调,往往都是各自操作,互不沟通,造成了救助措施不到位,救助标准不一致,致使弱势群体救助不能落实到位,有的困难家庭只享受了生活救助而无法同时享受医疗和就业救助,有的不十分困难的家庭出现了重复慰问和救助。一些救助制度不完善,甚至无制度,是否应该救助,完全由领导或经办人决定,导致救助不公,严重影响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群众性社会捐助、社会互助的宣传、鼓励不够,组织开展活动较少、方式单一,缺乏浓厚的关注慈善、奉献爱心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参与救助的人数不多,造成社会捐赠和互助的资金总量偏少。

4 对贫困山区弱势群体开展救助的建议

4.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救助弱势群体的政治基础

“收入是民生之源”,提高弱势群体收入是救助工作的关键。一是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适宜弱势群体的产业集群,增强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将弱势群体的救助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农业重点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优先考虑弱势群体,增加弱势群体资金投入,增强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三是要加大对弱势群体在生产、销售、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以提高弱势群体的管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四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二、三产业,增强农村就业渠道,加快农业劳动力特别是弱势群体向非农产业转移。五是增加农业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六是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实现城乡联动和协调发展。七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各项权利。

4.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救助弱势群体的基本立足点

“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救助弱势群体: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分配制席改革,既要使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又要兼顾社会公平,使城乡差距、城乡内部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要消除行业垄断、城乡分割等非市场因素作用,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节力度,建立收入调节基金,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护和救助农村弱势群体[4]。

4.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救助弱势群体的核心内容

救助弱势群体,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法律援助上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一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与生活问题。贫困山区经济落后,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不能一蹴而就,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优先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基本的衣、食、住需求。二是完善各项就业政策,发挥再就业的政府主导职能。积极推动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工程,确保实现李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零就业”家庭至少1个人就业的目标。三是要建立完善城市住房保障机制。加大城乡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建设一定规模的适宜弱势群体居住的住房,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四是加大医疗保障的力度和范围。在按正常范围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问题外,最大限度地解决弱势群体的大病救助难题,避免弱势群体更加穷困和弱势。五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要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大力支持特殊教育,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六是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尤其是保障其参与与其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要组织弱势群体学习有关法律知识,让弱势群体懂法、守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避免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受到侵害。

4.4 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是救助弱势群体的有力保障

“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一是对弱势群体实施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社会救助体系。严格执行社会救助管理办法,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二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管理机构和组织网络。由县、乡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社会救助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快以乡镇为主要平台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建设;明确牵头部门,由民政部门负责搞好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信息沟通、社会捐赠管理;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明确分工,共同推进政府救济和社会帮困工作。

5 参考文献

[1] 贺红霞.社会工作的开展与弱势群体救助[J].社会工作:理论,2009(2):33-35.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9

关键词 高职 体育教学 体质弱势学生 健康发展

体质弱势群体是指人体机能和形态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相对不利地位的群体,主要在身体健康,反映在体质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根据当前学生体质发展特点,分为体质正常型和体质异常型两类。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含有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一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59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标准二是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BMI

一、体质弱势群体的分类

(一)体质虚弱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体质较差,虚弱,通常会感觉四肢无力,头晕目眩、容易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这类型的学生体育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的结合,改善体质水平,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运动能力低下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差,身体素质跟不上要求,运动技能掌握不到位,体育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国家健康体质测试》经常不合格,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对于这类学生,要注重对学生的技术指导,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

(三)身体肥胖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不断变化,出现越来越多的“胖墩儿”,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呈增长趋势。一般而言,学生的肥胖程度与运动参与成正比,越胖的学生越害怕或越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对于这类学生,体育教师要耐心引导。

(四)疾病受限型

疾病受限型的学生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但是这些学生都有相似的身体特征,都是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在很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觉得患了这些病,就不能参与体育锻炼,能做的就是好好休养调理。其实只要严格做好医务监督、合理安排好锻炼的方法和把握好运动量的大小,适当的运动是会对疾病起到改善的作用,比如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促使患者的身心康复。

二、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途径

(一)体质虚弱型

对于体质虚弱型的学生,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根据这类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运动兴趣爱好,对他们进行集体指导,可以安排运动量小,以趣味、新颖的运动项目为主,每天锻炼的时间30分钟到1小时为宜,可以安排如花式跳绳、呼啦圈、健身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树立自信心,培养团队精神。

(二)运动能力低下型

首先要注重对这类学生的正确引导,重视对他们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激发他们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激情,让他们从心里喜欢体育运动,自愿的参加体育锻炼,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体育教师要重在鼓励和帮助,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掌握的运动项目或降低运动难度,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从而达到掌握运动技术,让学生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树立参与运动的自信。

(三)身体肥胖型

老师应指导肥胖的学生制订减肥计划,向肥胖者灌输肥胖的危害,对健康带来极大的不利,建立共同对抗肥胖的合作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由于肥胖患者往往比较内向、自卑、消极,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应尽量避免与运动能力较强的同学同场竞技,最好是以“肥胖团队”的形式进行团体活动,将有共同运动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通过有效的竞争和团队合作,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树立减肥的信心。

(四)疾病受限型

运用科学的运动医学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疾病的了解,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可以促使身体恢复的,并不是绝对的不能运动,消除他们的害怕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养成积极主动的锻炼意识,培养敢于面对疾病,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对于这类学生可以安排小运动量的练习,如上、下肢的身体素质练习、广播操、柔韧练习等,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建议

(一)可以利用体育教学、体育俱乐部、体育竞赛和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发展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首先体育教师要重视这部分学生,进行健康分组教学,将同类型的学生集中指导,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受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开设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让学生明白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让学生能够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动起来,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身体素质的不足及带来的危害性,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三)要系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检查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情况,体育教师要建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档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案,督促学生进行锻炼。

(四)家长要及早关注孩子的体质问题,对异常表现建议到正规的大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升家长的健康意识,激发家长的主动参与,共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10

朋友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们: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当我们衣食无忧、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在我们身边还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小小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亲情;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稚嫩柔弱,却过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无奈。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温馨,他们的学习教育、心理健康乃至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已然成为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尤其是XX5名儿童窒息死亡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带给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为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组织要发扬乐善好施,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尽绵薄之力,为留守儿童带去关爱的温馨;留守儿童家长要勇于承担起孩子教育第一任老师的职责,让家庭成为孩子品德修养与学习智慧的培训基地。在此,省妇联、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伸出关爱之手,温暖孤寂之心,让我们携手撑起一片爱心蓝天,让留守儿童共沐阳光雨露!

我们诚挚期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企事业单位踊跃奉献爱心,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完美的明天。您能够向留守儿童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使他们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职责和义务,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加强亲子沟通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您能够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做孩子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促进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品格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您还能够透过XX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资助特困留守儿童、捐建留守儿童之家,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条件,帮忙孩子们实现一个完美的理想也许您的点滴付出,将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也许您的一分关爱,就能够点亮他们的青春梦想!

让我们齐心协力,将关注留守儿童转化为关爱,在您的参与关爱中,故事温暖,孩子幸福,XX秀丽。

留守儿童关爱倡议书(二)

全体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超多转移,在儿童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贫困留守儿童,他们小小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亲情;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稚嫩的双肩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无奈。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一般都存在家里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好等状况,有的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他们渴望知识、憧憬未来、成绩优异、品学兼优,可贫困却使他们失去了往日的欢笑,有的甚至离开了留恋的校园。他们急需精神的关爱和物质的帮忙,扶危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爱贫困留守儿童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关爱。建宁县团县委和邮政局、关工委决定在全县广泛开展募捐爱心包裹活动,帮忙贫困留守儿童幸福生活、健康成长。在此,我代表校园团委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请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您无限的爱意,以实际行动关爱这些弱势儿童,帮忙他们幸福成长。只要您献出爱心,他们就多了一份生活的期望。也许您的点滴之恩,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让他们暗淡的生活重新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期望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程。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请伸出您的友爱之手,为贫困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请献出您的关爱之情,让春风吹绿大地,让爱心充满人间!

倡议单位:

日期:

留守儿童关爱倡议书(三)

当我们衣食无忧,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却留在缺少父母亲情的家中,独自承受成长中的快乐与伤痛,备受思亲的煎熬,他们正面临着关爱缺少、情感缺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关爱、呵护留守儿童是我们共同的职责。为此,多伦县妇联向社会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您,能够是单位、企业、校园,也能够是班级、家庭、个人。您能够捐建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爱心书屋、阳光操场等公益项目,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娱乐场所;您能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辅导;您能够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做孩子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您能够适当给予困难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方面的资助,帮忙贫困留守儿童遇到的困难;您更能够为留守儿童工作奔走呼吁,构成舆论声势,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促使更多的单位、组织和个人用心参与。

也许您的点滴付出,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也许您的一份关爱,就能点亮他们的青春梦想!如果您愿意伸出温暖的双手,请致电多伦县妇联:xxxx。我们将竭诚为您奉献爱心牵线搭桥。让我们齐心协力,与爱同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建设富裕和谐秀丽多伦做出自己的贡献!

留守儿童关爱倡议书(四)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将要应对的诸多现实问题,只能选取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构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市有留守儿童32976名,留守儿童数量居全区之首。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生活条件差、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为了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与其他孩子共同健康、快乐成长,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乌兰察布市妇联向全市发出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

一、争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按照一帮一、一帮多或多帮一的形式,各尽所能,踊跃参与到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中来,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正确、适时引导孩子成长,主动履行代理家长义务。

二、努力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抽出一点时间,节约一点开支,奉献一片爱心,给留守儿童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买一本书、送一件礼物,让他们的快乐与您分享,委屈时能得到您的抚慰,您能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与帮扶的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谈心沟通,帮忙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校园群众活动,融入群众生活,培养他们的交往潜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您也能够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任课老师联系沟通,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三、用心捐建儿童友好家园。近年来,各级妇联用心协调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和捐助,在全市开展了儿童友好家园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1个旗县市区依托校园和社区建成49所儿童友好家园。家园以关爱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为留守儿童带给学习、活动、亲情抚慰、心理关怀为目的,开设有图书阅览室、课余节假日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并开通了亲情热线。透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主题教育、文体、双休日和节假日等关爱活动的开展,使留守儿童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潜力。但是,由于我市留守儿童众多,已建儿童家园的数量和家园内部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期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单位用心捐建留守儿童家园,或者为留守儿童家园捐款捐物,让我市更多的留守儿童在自己的家园里健康成长。

朋友们,请您和家人、身边的朋友行动起来吧,伸出我们温暖的双手,把爱心阳光洒向这群朝气蓬勃的生命,用爱心雨露浇灌祖国的花朵,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留守儿童关爱倡议书(五)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倡议书

当你陪同孩子学习时,

当你牵手孩子徜徉时,

当你拥吻孩子欢笑时,

当你畅享天伦之乐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身边有一双双羡慕而失落的眼睛正注视着你他们小小年纪,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亲情;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稚嫩的双肩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无奈

他们的父母由于生计在外,他们多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他们或许学业失教,或许生活失助,或许心理失衡,或许道德失范,或许安全失保,或许感情缺失许多或许,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更需要给予个性的关注更多的人叫他们留守儿童。

亲爱的朋友们、善良的伙伴们,为了帮忙留守儿童弥补情感缺失、填补家庭教育缺位,让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向全社会爱心人士发出爱在春天,关爱留守儿童倡议:

请敞开您的关爱之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同享人间温情。

争当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帮忙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及时向他们宣传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加强亲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亲情温暖。

指导鼓励孩子利用QQ、微信等新型方式与家长的联系,抒发内情绪感,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争当代理家长,各尽所能,用心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正确、适时引导孩子成长。每个人都期望被父母宠着、爱着,而他们,却被生活无情的剥夺了这项权利,留下的只有孤独与寂寞。我们虽身处都市,但我们能够为他们做的,有很多很多

帮他们打一个电话、赠送一本图书、购买一件礼物、倾听一段委屈、分享一段快乐,他们或许能够构成良好的习惯,或许能融入群众,或许变得活泼开朗

许多或许,我们会让他们的环境更优、人性更善、社会更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抽出一点时间,节约一点开支,奉献一片爱心,我们要做的只但是是举手之劳!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论你的潜力大小,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弥补昨日的缺憾,铸就这天的真情,创造明天的奇迹!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11

一位教师展示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其一,播放一段有关弱势群体的生活录像,然后,教师针对录像内容进行总结。其二,让学生观看课本插图中展现的弱势群体,并要求他们讨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然后,请他们谈谈如何帮助弱势群体。其三,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须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并从点滴做起。其四,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这一教学设计既有优点,又有不足。优点是: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讨论交流和写倡议书等形式让学生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有了较深的认识。不足是:教学策略单一(只以看视频、讲故事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既没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体验,又没有引领他们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他们的感悟并不深刻。

其实,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道德经验,从而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针对“生活因爱更美丽”这一教学内容,笔者运用了四种教学策略,最终提高了教学实效。

一、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

1.教学设计

教师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其一,在课前,要求学生走访一些帮扶弱势群体的机构,并完成相关表格(见表1)。其二,在教学新课内容之前,教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以营造爱的氛围。其三,提出问题。问题一:“四(3)班学生王锋,他的身体有残疾,每天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当其他同学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时,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当他想上厕所时,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同学帮忙。如果王峰在我们班,你会怎么做?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问题二:“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值得称赞的、帮扶弱势群体的行为?”

2.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就要让学生懂得评判,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相关事例(走访帮扶机构,了解帮扶对象和帮扶事例)并畅谈自己的感想,以激发和升华他们的情感,从而认同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然后,再提出有假设性的问题(如果王锋在我们班,你们如何做),让学生自由表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以使学生明白具备正确的道德行为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须参与其中,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以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并树立最直接、最有效的道德意识。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使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以便感知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终让学生形成崭新的道德认知。

二、在榜样示范中提高认知

1.教学环节

教师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其一,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出示盲文书,播放手语视频,展示各大景点对弱势人群免费开放的标识,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作用。其二,展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再播放汶川现在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让汶川变得如此美丽?”其三,播放有关生活中没有爱心的行为的视频(例如:车辆占用盲道,公交车上无人给老年人让座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其四,请学生说说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乐于助人的事例。

2.教学反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小学生而言,好的榜样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榜样教育”,即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以促进他们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所以,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在角色换位中增进情感

1.教学环节

教师可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其一,展示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弱势人群,并要求学生思考弱势人群会遇到哪些困难。其二,请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以体会弱势人群生活的不易。其三,要求学生畅谈感受(先进行小组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其四,请学生谈谈遇到弱势人群时应怎么做。

2.教学反思

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内化“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呢?“角色换位”就是较好的策略之一。“角色换位”,即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激发他们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这样,学生就可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最终形成乐于助人的美德。

四、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

1.教学设计

其一,请学生根据身边弱势人群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行动方案,以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其二,要求学生抒写爱心日记(记录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其三,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和残疾人服务中心做义工,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

2.教学反思

关爱弱势群体的建议篇12

一、大学生中弱势群体

的生存现状及成因分析

“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s),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这个群体是社会援助的对象,是社会福利的接受对象。”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对象为在大学校园中接受教育的残疾人子女、特困家庭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等。他们在大学校园中处于经济上或心理上的相对弱势,是一个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这对处于不利地位的校园弱势群体来说更为不利。他们的社会承受能力脆弱,在家庭收入、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寻求帮助倾诉等方面容易陷入困惑和苦恼中。同时,由于社会制度的公正待遇未能得到有效保证,社会福利保障覆盖面小,再加上偏远地区的教育弱势,使农村孩子读点书很艰难。这些则导致部分青少年认为我们教科书上说的人人平等的童话与现实生活反差太大了,以至于有些人产生了叛逆的心态。

最近二十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因父母亲关系不和而引起的家庭破裂给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有些父母还有违法等不良行为,使这些孩子感情冷漠,从而导致他们缺乏正常的心理。

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形成并不是由于他们自身不努力,而是因为社会没有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比如,与城里人相比,农村户口的人在出生、入学等方面都处于不平等的起点。同样,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象在大学读书中就体现出“能力的弱势”或“机会的贫困”。特别是贫困状态是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在经济利益上所面临的困境,这就决定了他们生活质量的低下和心理承受力的脆弱。当大学生中弱势群体陷入困境却求助无门时,网络文化就可能成为他们寻求安慰和解脱的出路,而这个群体中的个别人在自身利益被严重忽略以至侵害的绝境下铤而走险,以制造社会激进事件来宣泄自己不满的可能性也加大。“马加爵事件”的制造者马加爵可能就属于这一类。由于精神压力和心理负荷累积到一定程度,于是杀害同学的悲剧就在马加爵身上发生了。

近几年来,在社会生活中一再出现的青少年用残忍手段杀害父母、杀害同学的恶性犯罪事件,提醒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爱。

总之,造成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当前社会变化、市场经济带来的压力冲击有关,也与社会、家庭、学校对考试升学率的片面重视及有关教育体制政策的不合理密不可分,同时还和日益增加的教育教学重负等因素的影响有关。这些陷于困境的青少年是极易遭受侵害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马加爵事件”再次成为关注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热点问题。

二、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管理的若干建议

1.尊重学生,让他们学会珍爱自己,也珍爱他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怀着希望去生活。转变教师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针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同时,教师对弱势群体学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对他们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进行真挚的情感交流,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呵护一颗颗稚嫩而又敏感的心灵,让他们明白:学习还包括珍重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尊重他人,让每一个孩子因为被爱而心情愉快,因为被爱而努力学习,因为被爱而爱他人,因为被爱而爱这个世界。

2.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进行更深入的情感教育。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表示同情和关心,尽可能给予他们帮助,拉近师生双方的心灵距离。然后,再向他们灌输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能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同时,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提供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时刻为他们答疑指导,为学生提供放松心情、调控情绪的方法来避免悲剧的发生。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要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如果教师能够深入这个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灵世界,那么,“马加爵事件”的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