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档案管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2 09:33:41

学籍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管理篇1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中学学籍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登记表(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情况、学校班级鉴定);学生体育成绩;学生体检情况表;学生汇考成绩表;社会实践表。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中学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中学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1.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

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2.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中学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逐步完善学籍管理机制。为了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每学年教育局与档案局应协同组织人员检查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学籍管理机制。

3.学籍档案的利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采用现代化检索手段。学生学籍档案内容繁多,要能提供准确的服务,仅凭个人的记忆查找检索会很困难且效率低下。因此,学籍档案要采用计算机管理,根据学籍档案的要求,应录入姓名、班号、证书号码等检索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严格利用审查。学籍档案具有私密性,在提供利用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的法律问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利用者履行相关的手续,不徇私情,坚持规章制度办事。

学籍档案管理篇2

学籍管理与档案管理都是学校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学校档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生学籍档案。学籍管理、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为学校教学的有序开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学籍是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学籍状

态反映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学籍是对学生身份的确认。只有通过高等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注册学籍,才能正式成为某高校的学生。只有注册了学籍的学生,才能在修够规定的年限且成绩合格后,取得学历证书。学籍状态反映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一)学生的各类学籍异动(休学、退学、转学、留级、转专业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在校学习状态。如休学,有的学生休学的原因为身体疾病,表示该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较差;有的学生休学的原因是思想压力大,精神衰弱,说明该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再以退学来说,有的学生退学的理由是经济困难而放弃了学业;还有的学生退学的原因是无法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相应的学分,因而不得不选择退学。这些学籍异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学生的各类奖惩信息直接反应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生的各种奖励,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或反映出学生思想积极上进、或反映出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或反映出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而各种惩罚,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等,则或反映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或反映学生成绩低劣。

(三)毕、结业结论,反映了最终的学习结果。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规定的学分或规定的课程全部及格,将获得毕业证书,相反,则只能结业离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还被授予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最终宣判。因此,学籍确认了学生的身份,监控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反馈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学籍档案是学生学习身份与学习过程最有力的证据

学籍档案主要包括:新生入学材料(新生登记表、新生花名册、新生录检表)、学生学籍异动材料(升级、留级、休学、复学、转学、退学等)、学生成绩总表、学生学籍卡、学生奖惩材料、学历学位证明材料。新生入学材料(新生登记表、新生花名册、新生录检表)显示着学生参加升学考试的类型、参加考试的年份,录取院校及专业,甚至包括升学考试每门课程的分数。这些材料可以最有力地证明学生升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学籍卡记载了学生更为详细的信息,包括学生的籍贯、生源地、社会关系、求学经历、家庭住址等,更能有效证明学生的身份。学生的学籍异动材料(升级、留级、休学、复学、转专业、转学、退学等),可以成为学生身份变动或学习期限变动的有力凭证。学生成绩册、各种奖惩材料,可以有效说明学生在校课程学习的好坏,平时表现的优劣。也成为用人单位选聘学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学籍管理与学籍档案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籍管理与学籍档案管理虽分属不同的部门,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档案材料的丰富与完善,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也有助于倒逼学籍管理的规范化。

(一)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档案材料的丰富与完善

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必然会将每一项工作涉及的重要原始资料进行归类存档,必然有助于学籍档案材料的丰富与完善。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要事项都会留有一定的印记。如一入学,就有新生录检表、新生花名册、新生登记表;最后毕业的时候,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及学历学位证明的材料都会作为重要的原始资料进行存档。学籍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可以使学生的所有重要的原始资料得以归档保存。一个负责的学籍管理人员在完成必要的学籍管理工作之后还需要把学生各类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存档,工作不仅着眼于当前更要着眼将来,为学生、学校的历史负责。

(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倒逼学籍管理的规范化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必然会对归档条目进行细分,同时要求各对口部门按照条目及时将所属材料进行按类归档。这样必然倒逼学校各部门,包括学籍管理部门进行规范操作,同时保存原始资料。因为要存档,学籍管理必要的程序就不能省去。任何有关学生学籍的操作必须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并留存记录;因为要存档,任何负责人在签字的时候就必须得谨慎,违反国家或学校规定的事情就不能随便签字,否则档案会永远记录,签发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档案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倒逼学籍管理走向规范化。总之,学籍管理与学籍档案的管理都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某种意义上,学籍管理与档案管理是纲,纲举目张。只有学校有着规范的学籍管理、规范的档案管理,才能为教学的有序开展与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李志君 单位:山西大学教务处馆员

参考文献:

[1]成小芬.近二十年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研究综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

学籍档案管理篇3

2载体管理

我国高校学籍档案一般包括纸质材料、电子文档及其他各类特殊载体材料,按照规定应保持各类材料质地优良、无破损、声像清晰和干净整洁。在现实中,往往由于入学教育的缺失、学籍管理手段的落后以及学籍管理决策功能不足等原因,导致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轻视学籍管理、随意更改学籍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和学校的教学秩序。传统的纸质档案目前仍在大规模应用,如录取表、学籍卡、成绩表、毕业生审批登记表等,这些档案资料在经多次查阅、复印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甚至损坏。电子文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质文件,通过编码和解码进行数字形式的信息呈现,其生成、存储、读取的载体是计算机和各种硬盘、光盘、磁盘,并能通过网络进行异地传输,具有高度共享性,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保存技术到位,不易产生损毁,并能无限复制。可见,虽然纸质档案目前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但电子档案是今后档案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制作电子档案管理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将纸质档案文件转换成电子文件时,必须与纸质等文件之间建立起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2)采取严格的加密认证等措施,切实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使用和改动;(3)做好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或缩微胶片拷贝件保留;(4)收集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5)收集图形、视频电子文件时,应注意其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此外,还要注意电子档案保存的有效性:(1)每年对电子档案涉及的形成单位和档案保管部门的设备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2)按时进行抽样机读检验;(3)进行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4)每隔四年,对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进行一次转存。

3使用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服务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应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过去那种档案查询的服务模式转变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模式。学籍档案的应用者可以按照系统用户分为学籍档案申请者和学籍档案使用者,其中申请者主要是指学生本人,使用者指的是接受申请的单位。通过现代信息使用管理技术,可以分别进行使用,既方便申请者查阅和申请调取某些档案信息,也能方便校方进行查阅、统计和管理。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引导用户检索上来。首先,将档案信息设置索引编号,进行重新归档。其次,对用户进行检索培训和引导。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二维码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学籍管理系统中也可以进行开发利用,虽然在高校系统中二维码还属于一个新领域,但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广泛应用。例如毕业生的身份识别模块,它是特别针对需要获取学籍档案的毕业生而设计的。由于学号是一一对应的,是学生的唯一标识,因此管理系统可以将学号作为索引检索学籍档案数据库,学生所输入的提示信息如果与数据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则能生成一个属于该学生的唯一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保存了该毕业生的所有个人信息,还能连接到该生的入学名册、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等的验证界面上。要进一步推广二维码的使用范围,首先需要提高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对二维码的认可度,还要加强档案门户网站的建设。基于目前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以学生申请网上下载成绩单为例,学生调取成绩单的程序如下:(1)学生本人登陆学校网站,通过验证个人信息(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填写下载成绩单的申请表;(2)验证通过后,网络服务器向元数据库服务器申请访问令牌(包括档案地址和时间有效期等信息);(3)元数据服务器将访问令牌传递给网络服务器;(4)网络服务器按照申请者填写的信息将内容访问令牌分发给档案使用者;(5)档案使用者向资源服务器索取成绩单;(6)资源服务器将成绩单返回给档案使用者。同样道理,校方管理者如需调取档案信息也按照类似步骤进行,既方便又科学,尤其是现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外实践课程的增多给学籍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则能化难为简。

学籍档案管理篇4

为了使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档案法》的基础上,学校应当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明文对档案工作进行规范,以适应现代化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还有对档案的使用、保管、销毁等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定,从而使学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样在明确的规章指导下,就能提高教务档案管理的水平。

二、树立良好的学籍档案管理的观念

更新观念,确立适合学籍工作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要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籍工作管理活动,及时发现了解学籍工作的发展动态,找准管理的切入点,积极地、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寻找适合的管理模式,以实现档案资源的最佳配置,走出一条档案管理新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好参谋助手。

三、建立学籍档案分类的合理化

档案建设的分类应遵循易保管、便利用的原则。一般说来,学籍档案可分为四类。一是招生档案的管理,包括学生报到、学校复查,复查合格后注册、发放学生证的档案;二是学生成绩档案,包括学生正常成绩的记载及补考成绩的记载等;三是学生学籍变更的档案,包括学生的休学、退学、转学、复学事宜的处理及相关档案;四是毕业证书发放的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和《教育档案分类表》的分类标准, 结合学校和部门实际进行分类,并严格按类立卷,以便查找。

四、建立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学籍档案管理篇5

档案管理工作是衡量干部学院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学籍档案是干部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和利用学籍档案是干部学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对规范干部学院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实现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最终目的等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围绕干部学院的学籍档案管理,讨论了其主要内容、主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如何加强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的主要内容

学籍档案是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分配的整个在校学习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考试、实习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与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干部学院的实际情况,干部学院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招生计划、新生名册等;2.在校学生名册,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考试成绩卡,学生学籍变更(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等)的材料;3.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参训情况和所获证书统计表;4.各年级实习计划和实习单位合同、学生实习情况、实习报告和实习成绩;5.学生奖惩材料:获奖、评优、处分等;6.毕业证书和发放登记表;7.毕业分配单位统计表和签约单位合同;8.扩展材料——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情况:使用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意见、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查、优秀毕业生情况和典型事迹等。

二、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的主要作用

学籍档案对个人、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大价值。1.对个人而言,学籍档案记录的内容是评价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的依据。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了解学籍制度,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规范自己的行为[1] (P.70-71),并有意识地遵循有关规则,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籍档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真实情况的证明,学校可据此为学生开具相关证明。2.对学校而言,学籍档案的建设是学校基础性建设之一,学籍档案的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好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可引导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有效降低学校管理成本。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干部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可大大提干部学院的管理水平。3.对社会而言,学籍档案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学籍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此外,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学校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促进干部学院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社会迫切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妇女干部学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需要,专业变化快,办学形式和生源多样化,学籍档案的种类和内容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籍档案的管理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比较混乱;2.学籍档案的内容复杂,数量繁多,建设周期长,在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造成档案不全或档案丢失,使学籍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完整性和真实性;3.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却往往不受重视,使得人员流动性较大造成缺乏相对固定的专业队伍,或责任心不强等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出现脱节现象[2] (P.67-68)。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学籍档案的持续建设、有效管理和利用造成了不便,严重影响了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管理的质量。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针对存在问题,切实加强学籍档案管理水平,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管理,从而提干部学院管理水平。

四、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主要途径

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学籍档案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意识。学籍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必须把学籍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制,从而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归档制度,分散收集,集中管理。学籍档案的归档纳入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做到每学期、每年级按时、完整、准确归档。要从制度上加强对学籍档案真实性的认证和鉴别,保证其真实可靠。还应制定完善的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奖罚分明。

2.加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素质,稳定工作队伍。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具有极强的程序性和专业性[3] (P.97-98)。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档案业务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热爱档案事业,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必须有极大的责任心和学习精神,经常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建设这样一支队伍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干部学院的领导者必须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必须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适当提高人员待遇,稳定学籍档案管理队伍,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与持续性。

3.推进“档案信息化”,促进学籍档案现代化建设。在目前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档案工作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学籍管理手工操作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广大干部学院学员人数多、工作量大的现状,“档案信息化”、“数字档案” [4] (P.984-985)等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学籍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学籍档案电子化管理具有传统管理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可大大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效率,存储信息量大,检索迅速、查阅方便、保存时间和空间几乎不受限制。这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籍档案管理带来的新的机遇。就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以下几方面是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硬件设备的准备:计算机、扫描仪、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软件:应该购买或开发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以进行档案的输入、查询、输出等;[5] (P.84-85)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档案收集、输入、校对、审查、储存、备份、修改、查阅等制度;条件好的干部学院也可将档案管理系统与学校信息网整合,以方便用人单位作网上查询以便选才或甄别学历真假;[6] (P.130-131)做好病毒及黑客的多层次防护;专职人员培训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的建立;引进信息化管理的专门人才。总之,学籍档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社会学籍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之路,已成为衡量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干部学院的社会需求也在稳步上升,保证学籍档案的真实、完整、准确,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标尺之一,因此,加强学籍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是干部学院长期而又与时俱进的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的内容、作用谈了一些认识,针对目前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论述了从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三方面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希望对干部学院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金玉洁,黄保,刘臻.高等学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利用[J].石油教育,2006,(3).

[2]吴珊.浅谈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宝莉.学籍管理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4).

学籍档案管理篇6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学习成绩表;(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结、毕业生论文;(9)学位申报审批表、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与户口产生冲突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从学生本人--学校立卷各院系--就业指导办(教务处)--机要邮寄部门--地市级教育局(人事局)--县级教育局(人事局)--就业单位人事部门等,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工作的管理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健全收集与补充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岗位职责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每项任务的工作程序,必要时做出工作流程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材料归案率、准确率符合标准,档案按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系统有序。学籍管理制度统一标准,克服各行其是的局面。要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保管保密、转交与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否则,会给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要不断强化高校专职档案员的职业道德。

4.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出国留学等提供有效信息。

总之,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学籍档案管理篇7

学生的学籍档案主要包括学生报名注册登记表、体检表、个人基本情况表、学习的课程、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发展情况及各科成绩记录、学籍变动情况记录、学生毕业情况等。学籍档案存于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它体现了学生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作为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查询、检查、审核毕业资格的依据。那么如何准确完整详细地记录学生的求学经历、完善学生学籍档案的信息,提高其管理与利用的效率,已成为学校相关部门较为关注的课题。

1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现状

1.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意识不强。无统一的建档标准。许多学校的学籍管理体制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总结经验,没有把握学校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没有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给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学校在学籍管理过程中,服务意识不强,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制约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2.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功能不能满足学籍档案工作的要求。这些软件的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1)适应性不强。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学籍管理具体工作存在一些差异,目前使用的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对部分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2)功能不完善,没有涵盖学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3)不能以网站为依托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甚至不能以校园网为依托,实现本校内的数据共享。

3.学籍档案管理仍达不到信息化标准,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学籍管理软件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不强,没有结构完整、合理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学籍档案管理,不能依托网络界面,实时显示并更新相关信息,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实现真正的数据信息化;各学校的学籍管理科(室)数据与其他科(室)的相关数据甚至不能以校园网为依托,实现本校内各科(室)学生数据的共享。另外学籍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跟不上,学生在遇到学籍变动如转学、休学、复学、退学时,不能做到信息量的详实,准确、及时、统一。容易出现错误,造成重复性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及利用率。

4.缺乏既精通学籍管理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且管理人员变动频繁,造成学生学籍档案不完整,缺乏真实性等问题,造成后期核对困难。

2 加强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完善学籍档案管理体制及归档制度,提高管理及服务意识。

学籍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必须把学籍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健全、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学籍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归档制度,学籍档案的归档纳入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做到每学期、每个学制按时、完整、准确归档,做到分散收集,集中管理。从制度上加强对学籍档案真实性的认证和鉴别,保证其真实可靠;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创新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深入了解学生诉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加强思想引领,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真正落实服务育人的目标。提高学校的学籍管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学生满意度。

2、着力开发运用具有可扩展性的学籍管理系统软件,满足学籍管理工作的需求。

学籍管理工作的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出现很多变化或特殊情况,如果学籍系统仅仅用于适应业务本身,而不兼容后续工作和教学管理等其他流程,这样的系统显然不够完善。面对复杂的实际工作,系统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因此学籍管理软件开发人员应与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强强联手,针对目前学校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的现状,软件研发公司应深入学籍管理工作一线,与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沟通,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仔细研究学校教务管理的工作特点,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既适应当前又考虑未来发展的原则,为各学校定制开发学籍管理系统或模块,满足学籍管理工作的需求,加快学籍管理信息化进程。

3、加快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运用结构完整、合理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

切实加大对学籍管理信息化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学校学籍管理信息化体制,加大对学籍管理信息化资金投入,加强对学籍管理信息化人员的培养,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效率与水平,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学籍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建设高质量的学籍档案数据库,运用结构完整、合理的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学籍档案管理,这样不仅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提供了更加快速准确的途径,使工作可以在部门之间平滑切换,顺利进行。同时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一套安全、完善、高效、能够实时显示并更新相关信息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学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

(1)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的多素质人才。

(2)管理人员要有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要高度树立学籍管理为育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学籍业务学习,强化继续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全面掌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学籍档案管理篇8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质量考核管理。它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考核、纪律考勤、升级与留、降级,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以及毕业资格与授予学位资格的审核及证书发放等。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如何搞好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成为了当今研究热点。

一、如何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提高对学籍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籍档案是指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成绩和毕(结)业等情况的重要凭证。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工作第一线的承担者,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对档案信息服务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势必会严重影响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校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尺。搞好档案现代化建设,以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是为高校的全面建设事业服务的,它要求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一切服从、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的思想。

(二)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学籍档案的建立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采集、档案信息的建立及学生成绩数据库的建立等。

1、做好学生原始信息的采集的工作。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子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学生在入学后按照统一要求,在指定的网站进行自己信息的输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应由学生本人自己输入,其他人不得代替,如出现错误,后果由相关责任人承担。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填写省份及市县、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入学年份、正式录取年份、现读专业、正式录取专业、招生类别、联系电话、备注栏等。照片则采用网上传输电子版照片。

2、做好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建立的工作。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成绩;(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8)实结、毕业生论文;(9)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结业证书;(10)毕业生学员鉴定登记表、毕业生调配表、档案转递单、毕业生报到证存根及领取证书的印刷编号及毕业、结业情况等。

二、实施学生信息资源共享,做到合理使用学生信息数据库。

(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

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校际中国论文联盟整理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可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能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学生可通过网络直接查询学籍信息、考试成绩、课表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使学校学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二)做好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对于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学生中如有退学、入伍等情况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并注明信息更改的时间,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掌握学生信息情况。同时可以实施学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做到合理使用学生信息数据库,主要表现在(1)形成学生生源审核信息库,以备导入高校就业信息网;(2)形成学生成绩信息库,输出学生成绩卡;(3)形成学生基本信息库,输出学生学籍卡;(4)其他信息的输出(档案袋、报名基本信息等)。学籍档案与每个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以后就业、提拔干部、晋级、考评、转正和晋升工资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实行档案全方位管理,可以使高校档案工作始终顺应时展,符合时代要求。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又繁忙复杂的业务管理工作,从事这项工作应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门学科知识责任心,还应有一定的计划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只有全面掌握学籍档案管理的特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使学籍档案管理在培养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颜海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学籍档案管理篇9

学籍管理是中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的入学注册、转学、休学、退学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审查管理,属于一项复杂的工作。学籍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因此近些年来很多中学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重视起了学习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很多省市的中学生学籍信息都在使用互联网进行统一管理,不仅保存方便、查询方便而且更新方便,提升了中学生学习档案管理水平。

1 中学学籍档案的重要作用

学籍管理指的是对于取得学籍的学生从入学、注册学籍再到考试成绩记录直至毕业的各方面信息,按照党和国家的关于学生W籍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学生们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的管理措施,学籍管理包含有学籍卡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管理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还有发展性的特点。中学学籍管理是学校对于学生们就学资格还有中学过程的学习状态的肯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对中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要求,中学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入学开始到毕业期间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有着维护高校教学秩序、促进和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中学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作用。学籍管理工作对于学生们的入学资格和在校表现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对于学生的学习阶段进行全过程管理。

2 新社会形势下学籍档案需要增加的管理内容

2.1 诚信档案

传统的学生档案管理不管是管理范围还是管理都已经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现代学生的发展状态,所以在新课改政策的要求下,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适当调整学习档案的归档范围,更全面的通过档案资料反映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诚实守信是中学生发展的重要道德品质之一,也是档案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在学籍管理中加入诚信档案能够为学生提供个人在学习职业生涯中的信用资本,即被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的信息材料,正确的反映出学生的信用和品行。

2.2 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籍档案管理材料不仅需要关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成绩,还要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学生团队、社团活动能力、个人作品呈现、荣誉证书、资格证书等各个方面集中收集学生创新能力的成长和进步材料,统一编辑进入学籍档案中,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3 重视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中学没一个学期结束的期末考试中,可以添加一项在校中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测试任务,这样综合素质评价得出的结果可以根据日常学习中所有中学生平常在学校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同时这也可以作为高中录取或者是大学录取参考的重要数据信息。

2.4 心理档案

在学籍档案中简历中学生心理档案,能够反映出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据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由于需要面对中考,同时还要参加课余补习班和兴趣班学习,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展开跟踪调查,形成一定的心理档案,这样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学生心理档案的了解分析学生们的个体发展特征,然后通过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3 中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

3.1 明确档案管理职责

中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主动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从自身做起提升对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加强了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够时刻具备乐于奉献的服务精神。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籍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才能够提升工作综合素质,做好新时期的中学档案管理工作。

3.2 完善学籍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中学生学籍档案材料一定要齐全和完整,文字材料纸张规格要统一,例如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级、补考之类的统计,还有受到处分决定的原件等,需要专人填写,做到有证可查。每一个学年度中学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填写调查表格,把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准确填写,体现出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和闪光点。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中一般都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心得,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记录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成功和烦恼苦闷。学生们自己把每个阶段的成长情况通过成长档案袋保存起来,为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3.3 掌握计算机管理技能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自身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管理技能,这样才能够全面发挥出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档案管理的材料传统的保存方式都是纸质档案,这样需要通过手工抄录,不仅消耗工作时间长,而且中间容易出现人工差错。通过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加快捷和系统的完成档案材料的登记和手机、整理、归档工作,例如说学生们的成绩管理档案,包括每一次的其中、期末、会考等成绩,可以通过Excel表格来进行操作,计算机能够自动生成总分排名,一目了然地呈现出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级部的成绩分析结果,节约了用传统计算的方式得出的结论,数据也更加精确。这样的现代化科技管理手段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先进的计算机操作管理技术。

3.4 建立完善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目前很多中学都成立了“中学生学习档案管理系统”,可以贯穿每个学生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成立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制后,可以实现统一的网络化管理,协调各个工作部门,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动态信息。需要查询档案信息也非常方便,可以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电脑中登录档案管理系统查询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为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随时简约中学生们的学习信息,了解学生的各门课程学习成绩和考勤结果,还有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心理变化,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够通过学籍档案来随时了解学生们近段时间学习状况。学生家长也能够足不出户的通过学籍网站来查询自己孩子的各项学习任务完成质量,包括平时的学习表现还有各类科目的成绩、学校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还有孩子们的心理成长健康状况等。通过建立统一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能从中充分的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并通过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调整学习方法和教育思路。

4 结语

中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过家家与部门关注的重要对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最关键阶段。中学学校的教学管理还有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得到重视,目前学生的学习管理制度在中学中还没有形成的十分健全,所以针对信息化管理这一方面,学校的教育部门和相关学习管理部门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加强学校内部制度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自身工作组织,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强加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中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建娥.中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刍议[J].浙江档案,2016,03:62.

[2]甘露.信息化管理在新形势下中学生学籍档案的实施[J].技术与市场,2016,05:321.

[3]黎瑾,邓梅英.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J].大众科技,2005,02:69-70.

学籍档案管理篇10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中学生;学籍;实施

1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

学生在入学之后都会给新生进行学籍注册。以前,学生的学籍信息都是经过人工手写的,信息在誊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一种途径。现在,学生在校园网上登录自己的学号信息进行查看,便可核对自己的学籍注册信息。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注册信息的正确,能够保障学生的权益,减少老师的校对工作量。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是未来几年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需要加强的工作。学生入学时注册的信息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家庭、户籍、父母单位的变动、电话的更改等多方面的变动,学生的学籍信息也应该做到及时地调整更改。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校学生信息的变动情况,学校的学籍管理应该实行期报制度:即各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要将前一阶段学生变动情况生成数据库信息,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开学前,将学生的学籍信息重新核对检查,并将新的注册信息报送到教育局相关的部门,进行必要的数据更新和维护。不但方便了学生信息的查询,也方便了学校对学生信息的及时了解。

2学校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需做到依法管理,才能有序地实现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某些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学校,会出现冒名顶替他人学籍信息的状况,这会对被顶替的学生产生不公正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人今后的升学问题。在学生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学校应该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可制定相关的制度来“有法可依”,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信息采集录入制度》《学生信息查询制度》《协调与保障制度》等。学校应该让专门的人来负责学籍管理的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电子档案的相关制度,对学生的学籍档案应该妥善保存甚至备份,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生的个人学籍信息。学校也不能随意调整学籍管理人员。如果由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工作人员,也应该上报教育局的相关部门。学籍管理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依法实施。这是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在学生办理转学、复学、升学等手续时,家长应该按照学校的正常程序办理学籍档案的转移。学校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学生学籍信息的安全性;能够推进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能够减少或避免学生学籍信息的遗漏等。

3设置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

电子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每个同学的档案都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需要多人才可以完成。学校通过设置专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学籍档案的信息管理人员要经过培训,熟悉计算机电子技术,保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要根据任务分配将学籍档案的信息管理分配到相关岗位,具体的岗位负责不同的具体事务。针对学生的就学状况,学籍管理人员应及时地做好审核、转档、交接等相关工作。现阶段,中学生的学习往往随着家庭的变动而变动。父母的工作一旦变动,学生就可能会出现转学的状况。关于学生的学籍档案问题,在学生开学的时候,学校的相关人员应该给学生作相关的介绍。而在很多学校,这种学籍知识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以免在转学、休学、复学的情况下不知所以。专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信息的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学籍的录入、整理和归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人员应该认真、仔细、切不可马虎;信息管理人员在经过相关的培训之后,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保证工作的质量;信息管理人员要对所有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分类,按照年级和学号进行标注,以便于查阅,必要时要备份信息;信息管理人员要对学校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经常的维护。

4结语

教育是国家大计,是关乎国家人才培养的最关键手段。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必须得到重视。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在目前的中学中还并不是十分健全,针对信息化管理这一块,学校和教育的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学籍档案管理篇11

    “学籍”专指符合招生规定条件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学生资格。而学籍管理则是对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学籍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又和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学生层次差异较大,使得职业教育的学籍管理较普通教育管理难度更大。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变革,给中等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材料没有及时的进入档案,规范性较差。有些中职院校主要注重《学籍卡片》、《考试成绩登记表》、《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表》等反映学生学科成绩的材料。应该凸显的《考生职业技能鉴定表》、实习、实训等反映职业学校特点的内容还较少,难以保证学生档案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二)电子档案网络化管理存在瑕疵

    学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而档案网络化管理正是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电子档案的管理也不是尽善尽美,学生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安全性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作保证(如系统用户权限的界定、更改信息必备的条件、查询信息必须的手续),还有网络的不安全性、计算机故障问题、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软件技术的完善等等。这些都将随着电子档案的不断发展而鱼待解决。

    (三)档案作用发挥缺位

    在学生就业进入市场用人机制的大环境下,学生学籍档案作为记载学生成长情况重要文本材料,发挥了它无法替代的育人和人力资源开发作用。目前中职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真正从服务中职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要求来实施管理。由此造成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全,信息失真,缺乏过程管理。信息提供滞后于毕业生就业等现象,其服务就业工作的作用发挥也就缺位了。

    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

    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已提上了重要议程。档案管理工作要想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要实现从上到下的思想转变。一方面,作为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意识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更新档案管理理念,突出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对学校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深度利用,实现学校档案工作从简单的管理型服务向研究开发型服务的转变,把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人才工作、干部工作的信息库和参谋部,使档案人员立足于学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建立健全归档材料的形成、收集和传递制度。

学籍档案管理篇12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领导的重视度不够,管理较为分散

虽然学籍档案在高校档案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还有很多高校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忽略学籍档案管理,这就导致该方面的管理较为分散。由于领导不注重学籍档案管理,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也不会为教职工强调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教职工以及档案管理者学籍档案管理的意识低下,这对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带来了阻碍。同时,档案办公设备老旧不能及时更新,无法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足够的经费等,都不利于学籍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缺乏科学健全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和制度,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学籍档案管理提供了参考,但是学籍档案的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籍档案材料涉及到招生就业处、学生处、组织部以及各个教学院系等,如何对这些部门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不同部门所产生的学生信息如何归档等都没有进行清晰化规定,这就导致学籍档案管理不完善,没有严格规范的制度来约束,造成材料缺失、毁损等。同时,很多高校自身也没有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健全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无法对该方面的工作进行约束,如此势必会导致档案管理者对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提升学籍档案管理的效果。

(三)信息化水平较低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属于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作,涉及到学生生活以及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对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情况的综合反映,所以学籍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量通常都比较大。而当前还有很多高校没有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在开展学籍档案管理的时候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如此势必会导致学籍档案管理者面临着沉重的工作压力,而且还容易导致错误的存在,不利于学习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引入了信息化技术,但是系统并没有随着高校的发展而及时更新,较为落后老化,缺乏有效性,导致档案管理面临着重重困难。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单方面的工作,其需要其它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而很多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与财务部门、学生处等实现联合网络化办公,这也会导致学籍档案管理面临较大困难。

(四)档案管理者综合技能有待提升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程序性和专业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胜任的,这就要求高校要做好学籍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构建,确保管理者队伍结构较为科学,并做好分工。但是纵观当前我国高校发现,很多高校领导都不注重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引入工作,仅仅是随机分配一些人员来开展该方面的工作,并且不注重对档案管理者进行培训,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欠佳。再加之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所以很难形成稳定的专业队伍,影响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解决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重视度,优化管理

高校领导应当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学籍档案的地位,要将该方面的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将各类活动与学籍档案工作协同部署,并将其列入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管理内容中,定期开展该方面的考核,不断提升各个管理层对学籍档案的重视度。还要对各个级别管理者的思想进行统一,推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规划、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鼓励各个级别领导或者院系负责人与档案管理工作室联系,定期将自身的档案信息输送到档案室,促进学籍档案更加完整、全面。另外,为了推动学籍档案更加全面,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资料,比如外语四、六级成绩单、学生实践记录、实习综合评定意见以及毕业答辩信息等。如此能够使档案资料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学生的状况,为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二)构建科学化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当出台更为详细化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学籍档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应当结合国家该方面的规范、综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籍档案管理的运行模块、工作程序和实施细则,推动学籍档案管理更加高效,不断提升管理的针对性。要从制度上入手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把关,全面提升管理质量,制定整理、归档以及移交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的不同,存在多元化的现象,应当实施超前性和弹性化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化的学籍管理,更好地推动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前时展的重要趋势,各行各业都逐渐开始向信息化方向迈进,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当积极引入信息化设备,并做好软件的购买,推动学籍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跟随时代的步伐。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增强档案的完整性,并且还能够减轻档案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所以做好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第一,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学籍档案管理的现实情况进行计算机设备以及扫描仪等信息化设备的引入,同时,还要引入与日常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相符合的软件系统,做好管理模块的设定,推动档案管理者利用信息化系统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第二,要定期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三,可以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库,将高校各个院系以及部门的档案存放在信息库中,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档案信息的运用,推动档案管理更加高效。信息库中可以存放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学习成绩、实践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更为完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情况。

(四)不断提升学籍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学籍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籍档案管理的效果,因此对其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构建专业化的学籍档案管理者队伍尤为重要。第一,高校应当做好学籍档案管理者聘用把关,从源头上加强管理,避免选用综合素质低的人员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要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考核,选择综合技能高的人员。第二,要定期对现有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计算机学、管理学以及统计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管理者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技能,所以高校该方面的负责人应当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积极灌输有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比如,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学籍档案管理者到校为本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者培训管理技能、传授管理经验等。还可以聘请计算机专家到校为档案管理者传授计算机技能等,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更好地运用计算机开展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第三,要做好工作分配,合理确定工作职责,并根据具体的工作量进行人员配备,避免为档案管理人员安排过多的工作、打消其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定期对学籍档案管理者进行考核,选择工作优秀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奖励和表扬,积极调动其它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束语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化、复杂化的工作,要想提升学籍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提升该项工作的重视度,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籍档案管理者的综合技能。虽然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领导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但是总体来看,该方面的工作仍然不是十分顺利,学籍档案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化解决,才能够推动学籍档案管理走向更加规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梁亮.分析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民办高校为例[J].智库时代,2018(39):88+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