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结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5-23 02:06:53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1

音乐学院毕业的演唱、演奏、指挥、作曲系学生当然可以算是“专业音乐”人才,但音乐学系和大学音乐毕业生则只能算是“学者”,不是“专业音乐”家。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伯恩斯坦、马友友等人读完哈佛大学学位后,还跑去寇蒂斯、朱莉娅音乐学院进修演奏技巧。我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提醒音乐教育界的决策者,在制定高等和专业音乐教育策略上分清学术、理论和技巧等不同领域、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依我个人之见,学作曲、演奏、演唱的用不着去念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大师”(Maestro);学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和理论分析的则需要攻读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做“学者”、“教授”。本文所讨论的“专业音乐教育”,是指香港中学教育以上的音乐教育,包括大学音乐系,演艺学院里的音乐学院、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和私立音乐学院。

一、历史背景专业音乐教育在香港最初是以业余兼时形式出现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一些共产党员音乐工作者于1947年4月初在香港成立“中华音乐院”,院长由着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担任,但实际工作由从上海南下的赵和李凌负责,真正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南方局党委。这所音乐院集中了为数颇多的音乐家任教,也培养了不少的学生,以声乐歌咏为主,电影音乐为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院的部份教师留港发展,大部份则北返大陆,成为中国内地的音乐干部。中华音乐院结束后,另一所夜间“以培养宗教音乐基本人才,促进圣乐布道工作”为宗旨的“基督教中国圣乐院”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毕业的邵光于1950年在香港教育署立案注册“基督教中国圣乐院”为专科音乐学校。这所专科音乐学校于20世纪70年代中自置校舍,并改名为“香港音乐专科学院”,现以培养中级音乐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名继续深造进修,有的则返回东南亚国家工作。上述两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在香港经济非常因难的时期成立的。

到了60年代初,德明书院和清华书院也先后建立了音乐系,前者只办了两年(1961~1963),后者则一直坚持到7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岭南书院(后升格为“学院”,再于1997年成为香港政府资助的“大学”)也办了一阵子音乐系,由于过于昂贵,于80年代初结束,部份教师与学生分别分配到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新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此外,香港联合音乐院和海燕艺术学院于1969年成立,前者以报考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香港的公开考试为其主要招生来源,故就读学生不少;后者则难以为继,于90年代末结束。1975年成立的南方艺术学院,后改名为“黄自艺术学院”,现在事实上已变成个别教授的音乐“私塾”。与“官方”关系较密切的一批音乐界人士于1978年7月成立“香港音乐学院”,为不牟利并获慈善捐款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规模远较上述各“音乐院”和“艺术学院”为完善———在[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香港艺术中心租了近万英尺的地方,可收学生90名、雇用兼职教师20余名。这所音乐学院于1985年合并入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从上述音乐院、艺术学院和下文所叙述的大学音乐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看,香港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夜间上课的私立民间学校。2.私立专上学院、书院如清华书院、岭南书院的音乐系。3.香港政府资助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音乐系、浸会大学的音乐及艺术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2

独立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在教育层次上属于本科教育,但又和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院校或高校的音乐学院略有不同。首先,在发展模式上,普通音乐学院和师范类院校的音乐专业、综合类院校的音乐专业主要以专业技能为主,辅以音乐相关的理论课程,而独立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以专业为主,专业实践为补充,理论课程开设较少,如音乐美学专业、专业英语、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课程都很少涉及。

其次,从学院结构来说,专业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音乐专业很少涉及其他相关课程,如台词正音、歌剧表演等,而独立学院中,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11所院校开设了台词正音、舞台表演等相关课程;从师资情况来看,专业音乐学院以及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的音乐专业的师资结构以老、中、青三合一的结构为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的教师占到总教师人数的60%以上,甚至达到70%。而独立学院的教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独立学院依托主体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其音乐学院中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教师,只有个别教师是单独招聘,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等都是这种情况;另一种就是以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为例,三亚学院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三亚学院拥有独立的校园、独立的师资,但由于学校建立较晚,所以招聘的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还有一些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这样的师资群体特点是阳光、活力,但弊端在于,很多教师第一次走上讲台,热情有余、经验不足;从学生素质来看,这点是不容置疑的,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于专业院校、师范类院校及综合类院校的音乐专业来说,在基础、条件,形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对高考、艺考招生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只有把独立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形式区别开了,找到其准确定位,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一定要抓住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依托地域优势,来重新设定发展方向,从课程设置、师资招聘等方面来进行改革。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3

其一,高素质音乐教师人才欠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关键在师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音乐教育的支撑和纽带。我国现有高师音乐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偏重于年轻化,缺乏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大多数青年教师的音乐技能和教学基础理论较为欠缺,总体素质有待提高。所以培养一批热爱并且能够专心从事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使其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提高师范音乐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也是继承和发扬音乐文化的基本要求。

其二,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严重脱节是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甚至是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高师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今后能走向教师舞台,从事一线教学的优秀音乐教师。完备的理论教学只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难以保证其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学人才。同时,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大多来自于教师经验总结,或是较为抽象的逻辑推理,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模式使得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会严重制约我国音乐教改步伐的推进。故而,广大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借助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本国实际结合,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其一,高度重视师范音乐教育,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要发生根本性变革,必须首先在观念高度重视加强音乐教育。同时,要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理念,明确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全方位发展的优秀音乐师资人才,而非专业的声乐表演人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音乐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系统的声音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科学的呼吸、发声方法、歌唱技能以及不同作品的演唱风格,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观念、对声音的分析教学和示范能力,使之具有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其二,完善课程定位,丰富课程内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力量,因此师范性和综合性应该成为构建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既要具备深厚全面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表演艺术功底,更应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要不断完善音乐教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重视音乐教室个人素质、音乐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丰富和整合课程内容,增加音乐教育学科课程的门类并改善这些课程的质量,加大对音乐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力度,同时对音乐教育的实践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增加针对教师技能的专门训练。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4

一、基本概况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众多,比较知名的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音乐学院、悉尼大学音乐学院、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蒙纳士大学(又译莫纳什大学)音乐学院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音乐院校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些原本独立的音乐学院与综合大学合并,成为半独立的音乐教育院校,如悉尼大学音乐学院。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几所知名的澳大利亚音乐院校。

悉尼音乐学院始建于1915年,1990年并入悉尼大学,定名为悉尼大学音乐学院。学院靠近大海,与悉尼歌剧院相邻,校园环境优美。学院师资来源国际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文化艺术交流常态化,且设施完善、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水平一流,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顶尖的音乐院校之一[1]。学院教师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本土和西欧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一些杰出音乐家也移民到澳大利亚并受聘于悉尼音乐学院。学院还聘请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作为客座教授,兼职讲授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能够有力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墨尔本大学成立于1853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891年。1994年,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合并了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正式将培养音乐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保留部分音乐表演专业的同时,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将公共音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注重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和职业化。

昆士兰音乐学院成立于1957年,位于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本市区。20世纪80年代,昆士兰音乐学院与格里菲斯大学合并为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自创办以来,昆士兰音乐学院见证了澳大利亚音乐教育的变迁,培养了诸多优秀的音乐家。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音乐院校之一,昆士兰音乐学院各类学生总计超过800人。[2]

二、教学体系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继承了欧美尤其是英国的教学体系,同时吸取了各国音乐教育的精髓,并与本土音乐和人才培养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一)学制和专业设置

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体制与英国的音乐教育体制相似。本科阶段的音乐专业有两种学制:一种是学士学位教育,学生需要进行四年的学习并通过考核方可获得音乐专业学士学位;另一种是大学文凭教育,类似国内的专科教育,学生通过三年的课程学习获得毕业文凭,没有学位,如钢琴专业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可获得钢琴演奏文凭。研究生阶段的音乐专业教育分为硕士教育、博士教育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类:一类为课程型硕士教育,学生只需完成一年的全日制学习,获得一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另一类为研究型硕士教育,学生需要完成两年的全日制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两年至四年的全日制学习,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以获得博士学位。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专业设置多样。例如,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设置有表演、指挥、作曲、音乐学、计算机音乐等专业,其中,表演专业又包括声乐、弦乐、管乐、钢琴、吉它、爵士乐表演等。昆士兰音乐学院的专业也非常丰富,包括现代流行音乐、爵士乐、西方古典音乐、音乐技术、音乐理论等学科,可授予音乐学、音乐技术、现代音乐、音乐研究等学位。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设有音乐教育、表演、作曲、音乐学、音乐治疗等专业[3]。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一般都设有辅修专业。在昆士兰音乐学院,二胡、古琴、琵琶等中国乐器的演奏也被列为辅修专业。

(二)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人本化的特点,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

悉尼音乐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教学全方位发展学生能力,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悉尼音乐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一批音乐家而不是少数独奏家。学院推崇快乐学习法,认为学习音乐是一个享受音乐、享受生活和享受工作的过程[4]。这样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平和从容。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比赛,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发现教和学的不足之处,而不是刻意追求获奖或衡量教师教学能力。

昆士兰音乐学院提出学以致用、将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昆士兰音乐学院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院将创新实践与艺术转化融入教学,与昆士兰艺术学院、昆士兰电影学院开展合作,促进音乐艺术与电影艺术、设计艺术等交叉融合,鼓励学生整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与音乐产业广泛合作,并引入团队协同创新模式,开设大量艺术实践课程,培养复合型音乐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澳大利亚的音乐学院与社会联系密切,注重为学生艺术实践及职业发展提供机会。一些文化机构、知名公司经常资助音乐院校举办各类音乐会,设立各种社会奖学金,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资助和艺术实践舞台。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经常举办校园“开放日”(open day)活动。在开放日,学院会举办大量的师生演奏会、音乐会,并热情接待社会各界来访者。参观者可以免费欣赏音乐,所有学生都有演奏或演唱的机会,拉近了学校和社会的距离。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教学形式多样,有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表演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的授课模式。

同一音乐院校中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都不尽相同。悉尼音乐学院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根据多元社会的多种需求来设置课程,“悉尼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学生主科可学习四种不同风格的乐队音乐(交响乐队、室内乐队、古典乐队、现代乐队)”[5]。小提琴专业的学生除了主修的专业科目之外,还可以自主选择大量的选修课。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主要有教学法、室内乐、交响乐、爵士乐、即兴演奏、理论文献、教学实习等。

昆士兰音乐学院钢琴专业课程设置简约且连贯,“形散而神不散”。必修课程系统性较强,主要课程有钢琴教学法、键盘基础能力、键盘乐、表演、音乐理论、听觉训练等,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功底与个性化创作的能力。选修课注重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主要分为作曲系列、指挥系列、爵士乐系列、键盘伴奏系列、音乐英语系列、音乐行业研究系列、音乐文学系列、音乐学系列、音乐技术系列、歌剧和音乐剧系列、音乐理论与听觉训练系列、教学法系列、音乐实践项目系列等十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由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

三、人才培养特点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注重吸收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并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整合,其音乐教育体现了以生为本、注重实践、宽口径、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

(一)注重音乐教育的“人本化”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强调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学习程度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上,许多课程以研讨会、演讲、表演、即兴创作的形式展开,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严格的监督与评估制度。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将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操作、就业前景相结合,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有序展开,不仅使学生拥有扎实的音乐功底,还为其日后从事艺术实践工作提供长期的理论指导,进而使其对音乐艺术有更广泛和深入的领悟。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宽口径”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宽口径”地引入多种音乐文化。此类院校的师生的国际化程度高,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国际化程度也非常高,各国音乐都可以成为学生选修或辅修的课程。澳大利亚音乐院校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各种音乐会、学术报告、音乐节等交流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也非常注重学科交叉。在教学内容上,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实践相结合,音乐专业课与音乐通识课相结合,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学校限定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相结合,音乐艺术与电影、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课程设置充分融入人文历史、现代音乐、电影及其他艺术形式等课程,既能让学生领会音乐的真谛,感受人文的气息,也能使其对人生有所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宽口径培养学生的音乐及文化素养。

(三)注重音乐教育的“实践性”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突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体现了其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澳大利亚音乐院校设置了即兴创作、室内乐、教学法、音乐管理等实践课程;在教学环节上,明确规定学生须背谱上课、参加音乐会(交流会)、公开演出,参与音乐行业实习、音乐艺术管理实习;在学习形式上,鼓励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跨学科展开学习活动;在考试考核上,不仅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考核,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学习日志、活动经验、准备工作、排练彩排等。在澳大利亚,专业的音乐团体或各类学校对音乐人才提供的全职岗位非常少,音乐专业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工作竞争。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注重职业教育,引导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以“音乐会表演者和歌剧演员、指挥、教师、音乐机构行政管理者、交响乐团经理、音响导演和音响工程师、电影音乐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等为职业。总之,澳大利亚音乐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都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值得国内音乐院校借鉴。

参考文献:

[1]悉尼大学音乐学院简介[EB/OL] .http://music.sydney.edu.au/about/history,2013-12-18.

[2]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简介[EB/OL].http://griffith.edu.au/music/queensland-conservatorium,2014-01-25.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76-03

产学研视阈下,立足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把民间音乐的研究、民间音乐的教学、民间音乐的文化产业开发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做到三者的良性运作,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借助旅游对民间音乐实行活态保护,而且可以促进旅游院校教育的健全和完善,还能够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充分利用旅游院校的优势和资源对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实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制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对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制定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如下构想。

一、课程设置

依据教学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可以在旅游院校民间音乐课程中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和社团训练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

(一)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体系设置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算2个学分。它既可设置成一般专业必修课程,也可以设置为专业重点课程,甚至还可以打造成专业精品课程。

1.一般专业必修课程。当前音乐专业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理论课(诸如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等课程)不算是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具有一种极其狭隘的观念。如学声乐就是学习声乐,学舞蹈就是学习芭蕾舞、民族舞和现代舞。一般来说,所谓的专业课程指的都是术科方面的课程。只有一些理论的专业,才把相关的理论课程作为专业课程。

由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和领导基本上都来自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和艺术院校,因而他们往往把这种观念带到旅游院校来,把专业课程定位于术科方面的课程,把理论课作为所谓的非专业课程,因此,民间音乐就是非专业课程。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所谓非专业课程往往就是居于第二位的课程,不具有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是要先学好专业课程,甚至认为非专业课程学得好与不好都无关紧要。这样,民间音乐课程处于一种尴尬地位。

在产学研的理念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中这种课程的定位一定要改变,要把民间音乐提到专业课程的地位上来。且适用于任何一个方向,要求每一个方向都必修。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就设置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外国民族民间音乐两门必修课程。

2.专业重点课程。在现在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民间音乐成为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形之下,民间音乐无疑是旅游院校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一个对民间音乐一无所知的旅游院校毕业生,面对民间音乐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必然是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从业人员。因此,在旅游院校当中民间音乐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产学研的理念下,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有必要把民间音乐开发成专业重点课程。

3.专业精品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与其他院校的音乐专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相结合,这是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特色之所在。我们把产学研结合为一体,民间音乐是最为出彩的地方,因此,把民间音乐打造成精品课程,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专业限修课程。在普遍进行民间音乐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民间音乐的基本理念和特色,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单项的限修课程。例如,某种歌种的演唱,像侗族大歌、瑶族蝴蝶歌、壮族嘹歌、苗族尼呐哩、桂北风俗仪式歌等;某些说唱或剧种的演唱,像桂林渔鼓、广西文场、彩调、桂剧、壮剧等:某些民间乐器和器乐曲的演奏,像扬琴、唢呐、笛子、二胡、葫芦丝,等等。必须限定学生选择两项,声乐和器乐各一项,作为限定要完成的课程,算2个学分。

(三)一般选修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单项的选修课程,如上述专业限修课程都可以设置为选修课程,不作专业上的要求,只是作为学生的爱好,不仅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修,算2个学分。

(四)社团训练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也包括一些非音乐专业)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种社团组织,诸如山歌会、原生态声乐合唱团、三月三歌舞团、地方戏曲和地方说唱组织等团体,定时进行训练,开展活动。这样,就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社团训练课程,这些社团训练课程也同选修课一样,算2个学分。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设置形式可以归纳为表1。

二、教材制定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民间音乐课程,尽管与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同名,但是,它立足于旅游院校产学研的相辅相成,要体现产学研的不同特点;它要适合于旅游院校的特殊情况,体现旅游院校的特色,其教材的内容构成和结构要素必然要与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同名课程有较大的区别。经过分析和提炼,旅游院校的民间音乐教材应具有下列结构要素和构成形态。

(一)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的四大结构。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的构成必须要包含四大结构要素: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和操作实践。

1.基本理念。基本理念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帮助学生对民间音乐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保护发展观和正确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观。

一百多年来,西洋正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和音乐界占主导地位,民间音乐(包括中国民间音乐和世界民间音乐)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民间音乐的这种地位,严重地影响民间音乐产学研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培养新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他们对民间音乐的正确价值观、正确保护发展观和正确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观。教材的这一部分,应该充分地阐释民间音乐产生、存在的理由,它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民族人种、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关系;充分地阐释支持它的人类意识和哲学观点;确立民间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意识;解决民间音乐如何审美、如何欣赏的问题,解决如何发现民族音乐的价值问题,从而建立对民间音乐的正确价值观。在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后,进而树立起保护和发展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再树立合理开发运用、构建文化产业的正确的旅游文化产业观念。

笔者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民间音乐的课程讲义中,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探讨。在课程的开端,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阐释课程的基本理念,阐释民间音乐课程理念与欧洲中心论理念上的区别,以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旅游院校的课程的实践特色,并进行民间音乐价值观和活态保护发展观的讨论。

2.系统知识。系统知识部分就是关于民间音乐结构的知识体系。根据它的知识覆盖面,可以有全息系统知识、单项系统知识和专项系统知识等类型。全息系统知识指的是涵盖整个民间音乐(包括中国和外国各地域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一般意义上的系统知识。它包括民间音乐的类别,各种类别在各地域上和个民族中的代表性乐种、代表性曲目、代表性人物和典型的特点特征等,是关于民间音乐的一般性知识。这和目前的各种民间音乐的教材内容是一致的,这部分可有现成的教材取用,但是,作为旅游院校的教材要更加凝练,更加集中。单项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民间音乐的一个单一项目的系统知识。其单项可以是一个乐种、一个剧目、一件乐器、一位乐人、一部论著、一桩音乐事项等等,是关于诸如此类某一项目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专项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一个专门项目的知识体系。它与单项系统知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有时候会出现等同的现象,但是,它与单项系统知识是有所不同的,它多了专门特指的含义,它具有比单项系统知识更为宽泛的含义,有时候它还可以包含几个单项的内容。

3.乡土教材。乡土教材部分是教材中突出地域性知识的一部分。在教材形式上,它没有固定的内容,只是一个构成的方案。

乡土教材可以有两种构成方式:一是把旅游院校所在地域的民间音乐代表性的乐种、乐器、乐人作为教材内容;一是各学校或各教师根据自己部门和个人科研的结果,把从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将与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一些民间音乐作为教材的内容。这是与研结合得较为紧密的一部分,往往是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把桂北湘桂走廊的仪式音乐,兴安县和灌阳县的山歌,侗族大歌,壮族的嘹歌,南丹县白裤瑶的音乐,桂林市的桂剧、彩调、渔鼓和广西文场等音乐,通过分析提炼,开发成乡土教材,用于教学当中。

4.操作实践。操作实践部分是关于操作与实践的知识体系和实际的操作过程。过去的操作实践主要强调是实际的操作过程,现在则要把它上升到一般的原理,要把一般的方法和原则、操作程序梳理,将其写入教材,并且从实际操着中提炼一些经典的案例作为例证,把实际操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一块也可以灵活处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操作的有关内容,用于教学中,作为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并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方向,在其课程中增加了有关民间音乐如何采集、整理、分析、策划成旅游项目,以及制作成音响的操作方案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调查,根据采风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案头梳理,策划表演形式、演出项目,并制作音像作品,还让学生直接参与演出景点的项目策划等。

上述四个要素,前两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后两个相对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正是由于这种灵活性,体现出了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制定模式的特色。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教材结构要素示意图见图1。

(二)教材制定模式的构成形态。根据上述的课程设置形式,我们就有必要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教材。该教材的制定要有一个原则或规范,这就是教材制定的模式。根据旅游院校的特殊情况和产学研结合的形式,教材制定的模式又可分为基本模式和具体模式两种情况。

1.基本模式。因为旅游院校的民间音乐教材构成包含有四大结构要素,所以在总体上,教材制定模式有一个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这是一个总体上的结构框架,体现出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结构叫大要素之间总的结构关系和构成情况。在实际的运用中,根据不同课程的设置再具体化。

2.具体模式。因为面对具体的课程模式,其中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特别是系统知识和操作实践这两个方面的差别非常的大,所以与上述课程模式相适应,教材制定模式义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派生出如下的具体模式。(1)必修课模式:基本理念+全息系统知识+乡土音乐+专业操作实践。此模式适用于专业必修课程,其中的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民间音乐的整个体系的知识;专业操作实践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而定或者是有所侧重。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而论,其专业操作实践,表演策划专业为旅游景点的表演项目策划,音响工程专业为旅游景点的音响策划和音响制作,舞蹈专业则为旅游景点舞蹈的策划和设计,文化市场管理专业侧重于管理方案的制作。假若说有导游专业,则是偏向于导游方案的设计和导游词的编写,等等。(2)限修课模式和选修课模式:基本理念+单项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单项操作实践。此模式适用于专业限修课程和专业与非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单项知识就是学生选修的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单项的系统知识,单项操着实践也就是学生选修的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单项的操作实践。诸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曾经开设过的唢呐、笛子、二胡、扬琴、民族声乐、壮族舞蹈等。(3)社团训练课模式:基本理念+专项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含活动)+专项操作实践。此模式与选修课模式在内涵上差不多,适用于社团训练课程。其中的专项系统知识比选修课模式的单项系统知识相比,除了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专项的系统知识外,还包含有民间活动方面的系统知识,专项操着实践除了选修课模式的内容外也包含有组织活动的实践。诸如对歌台的搭建、庙会的组织、三月三歌圩的举办、婚俗丧仪的举行、龙船风俗仪式的组织。在这三种模式当中,必修课模式是最根本的,也是基础的,适用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各个方向,其他两个模式则是针对具体的情况而选用的。

三、结语

产学研视阈下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制定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具有多样化,但是,依据产学研并重,利用旅游院校的优势和资源活态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良性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培养创造性的民间音乐新传人和旅游能人的原则,它们又具有一定的共同规律。课程设置可以有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和社团训练课程等形式。教材由“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四大结构构成,其构成的基本模式为: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后三者,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及地域性的不同有与其相应的内容。按照这样的模式所设置的课程、所制定的教材,能真正体现旅游院校的特色,真正体现关于产学研的民间音乐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为教学这一关键性的环节打下结实的基础,提供必要的保证。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03

执笔者简介:周 耘(1960~),男,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10

1986年,武汉音乐学院正式报批建立了音乐学系。这一办学举措在国内九所音乐学院中是较早的。此前,相继建立音乐学系的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无一例外都是部属院校。武汉音乐学院建立音乐学系可谓开地方音乐学院本科教育设音乐学理论专业之先河,而其他音乐学院陆续建立音乐学系则都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事了。日月轮回,世纪更迭,音乐学系建系至今从办学规模到教学质量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音乐理论人才,其学术研究亦在音乐学术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春风化雨二十七载,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走过的是一条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道路。

一、机遇·决策·建系

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社会终于得以摆脱“梦靥”和长期左倾路线的束缚,开始大张旗鼓地施行改革开放的国策,教育、科学迎来久违的春天。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元气恢复发展迅速,音乐学的各个学科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音乐学学术研究的各项成果既对我国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为适应改革开放时代的音乐学学科建设,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相继建立了以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为中心的音乐学系。于是,抓住机遇创建音乐学系的问题就提上了武汉音乐学院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议事日程。

实际上,武汉音乐学院早在其前身中南音专时代的1956年,就成立了以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与学术研究为主要职能的“民族音乐研究室”。此后,又于1978年建立了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的直接前身)“音乐研究所”。从“研究室”到“研究所”,在音乐学的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诸多成果,产生了杨匡民、孟文涛、周畅、方妙英、刘正维、杨溉诚等一批于国内、圈内有广泛影响获普遍好评的音乐学家。1984年,音乐研究所在办学层面迈出重要一步,在全国各大音乐院校中较早正式设置硕士学位课程,开始招收民族音乐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5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音乐研究所招收了“音乐学·戏曲音乐专修班”学生。至此,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理论专业呼之欲出,建立一个作为独立二级教学单位的音乐学系可谓水到渠成。

图1 音乐学系教师合影(2013年)

1986年,经过认真筹备并报政府相关教育行政机构审批通过,武汉音乐学院继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三所部属音乐院校(当时)之后正式成立了音乐学系。当年,音乐学系开始招收三年制的音乐学理论专科生,同时继续招收原由音乐研究所管理的音乐学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当时学校尚未设研究生部)。这一办学模式持续了三年。1989年,音乐学系首次招收四年制的音乐学理论本科生,武汉音乐学院自此始有音乐学理论专业的本科教学。自1990年起,音乐学系招收培养五年制本科生办学模式延续至今。截至2013年9月,在校本科生共计293人。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音乐研究所和音乐学系一直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先后担任音乐研究所和音乐学系负责人的有:林路、杨匡民、孟文涛、童忠良、杨大德、卢国元、汪申申、田可文、黄琳华、李幼平、孙晓辉、蔡际洲、王洪军等。现任党总支书记谷杰,系主任周耘,副系主任孙凡。

图2 杨匡民教授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作为在地方音乐院校中较早建立的音乐学专业,创办之初,就设定了建立一个高水平、有特色的音乐理论系的目标。经过27年来的不懈努力与探索追求,目前音乐学系在音乐学学科的建设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和一支结构较合理的学术梯队。我系长年坚持“立足湖北、辐射华中、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一方面,着力将学科的根基置于丰厚的荆楚传统音乐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又将目光向整个世界音乐文化延伸。同时,还履行音乐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职责,将音乐学知识回馈给社会,为祖国的音乐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2010年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音乐学系和民乐系共同举办的民族音乐学家史新民教授八十华诞暨民族音乐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一位特殊来宾的即席讲话引起大家关注。发言者张叙之先生是史新民教授的老朋友,在音乐学系紧锣密鼓筹建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正担任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高校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的副厅长,与时任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的史新民先生一起见证了音乐学系创建的全过程。张先生盛赞我院当时抓住机遇敢为人先创建音乐学系的果断决策,并话语深情地对筹建过程中我院相关领导、专家、教师表现出的热情、韧劲与事业心表示敬意。的确,如果当年面对机遇时武音人没有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勇气,就不会有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较早建系,也就不会有此后在国内音乐学界的地位与影响。

二、学科·传统·梯队

在学科建设的战略布局上,我们始终关注音乐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的发展;音乐学各子学科的发展;音乐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音乐学与社会音乐生活的关系等。在学科建设的具体思路上,我们刻意强调在与人文学科和相关自然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建立相应的子学科群。为满足当今社会精神生活的发展带来的人们对音乐学知识需求的与日俱增,我们十分重视围绕主干学科的音乐学学科分支的延伸和拓展。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几十年的探索积累,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音乐学学科的建设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与教学体系。目前,音乐学系在学科建设上大体形成4大研究领域、16个主要研究方向的格局。具体为:民族音乐学(涵盖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音乐等研究方向)、音乐历史学(涵盖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琴学、音乐文献编译、乐律学、音乐声学等研究方向)、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应用音乐学(涵盖音乐传播学、音乐编辑学、音乐艺术管理等研究方向)。不难看出,围绕主干学科的音乐学学科分支如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声学、音乐传播与管理、音乐编辑学等,都是20世纪后期新学术背景下学科交叉的产物,而音乐学系的学科建设则始终体现着学科自觉、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与时代的需求。

图3 贺杨匡民教授九十华诞

回顾多年来学科建设的历程,音乐学系以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为学术传统,在音乐形态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结合,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研究领域。从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的情况来看,首先得到发展的是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学科领域。这也是本专业学术实力最强,科研成果最具影响的传统学科。其中,我系教师关于荆楚民俗音乐文化、曾侯乙编钟与编钟古乐、道教音乐文化、佛教音乐文化、乐律学、中日音乐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丰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受到学术界的较高评价,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我们的学术传统与优势音乐学分支学科群,其学术惯性必将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继续发酵。

1989年以来,音乐学系则在音乐传播学、音乐编辑学、音乐声学、音乐文献学等方向有所拓展。这些领域,均在国内音乐学科的发展中居于前沿地位。从而形成一个学术传统突出又开放交叉的学科发展态势。1997年,音乐学专业的“编钟音乐研究”、“中国道教音乐研究”、“音乐考古与楚音乐艺术研究”、“音乐文献编译”等研究方向,被湖北省教委评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域”。2003年,音乐学专业的“民族音乐概论”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中国音乐史”也进入省级精品课程行列。2009年2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音乐学系“音乐学理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第二批品牌专业。这些评鉴实际上体现着政府教育行政管理层面门对我系传统优势学科与研究方向的认定。

多年来,依托武汉音乐学院这一学术交流平台,音乐学专业教师还积极组织、参与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其学术交流活动。诸如1988年举办的“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举办的“中国律学学会第四次年会”、2006年举办的“东亚乐律学第二次研讨会”、2007年举办的“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秋天,将举办“古琴申遗成功十年庆典暨琴学与非遗保护学术研讨会”。这些均对促进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我系还搭建起“东方音乐学讲坛”、“音乐学论坛”等开放性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大力倡导学术交流、碰撞与创新,也为我院师生了解、分享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信息带来便利。

在人才智力资源方面,音乐学系师资力量堪称雄厚。本专业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杨匡民、孟文涛、童忠良、刘正维、史新民、郑荣达、丁承运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老一辈学者,也有一批有影响的中青年专家。近年,针对我系教师平均年龄偏高的现象,我们通过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逐渐形成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我系良好的学术传统、团队精神与蓬勃向上的面貌,在全国音乐院校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我系教师多为音乐实践与音乐学理论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其中高学历、高职称者较多。他们学缘广泛,知识广博。他们中间既有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音乐院校培养的音乐理论“专才”,也有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普通高校、科研部门和国外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培养的具有哲学、美学、史学、文献学、考古学、文艺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背景的“通才”,教师都担任了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学缘、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学术群体。

目前音乐学系设有4个教研室: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徐烨,教师有周耘、胡军、傅丽娜、孟宪辉、许璐等)、中国音乐史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王洪军,教师有田可文、李幼平、孙晓辉、谷杰、毛贞垒等)、西方音乐史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徐艺,教师有杨汉丹、杨峻峰、冯欣欣、袁利军等)、艺术管理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孙凡,教师有王秀明、汪森、单金龙、刘恋等)。教师均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所有50岁以下的教师均有硕士学位,其中6人获有博士学位。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奋斗与积累,音乐学系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欣慰,更为可喜的是,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而教师年龄结构的优化、学术梯队的建设,则保证了教学科研的后续发展与学术传统的薪火相续。

图4 史新民教授80华诞学术研讨会

三、科研·成果·特色

2001年以来,音乐学系专业在编教师先后主持了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湖北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立项的科研课题20余项。这些课题的选定大多紧扣本院的教学工作,大致按照两种目标开展活动:第一种目标是紧紧围绕全国音乐院校普遍开设的音乐学基础共同课的研究,第二种目标则重点在于地方特色、学科特点的课程建设。

音乐学系近年来承担的部级科研课题有:文化部项目刘正维教授的《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03AB003),刘正维教授主持、教育部立项于2001年的《湖北民间音乐研究》,童忠良教授主持教育部2001年项目《中国乐理研究》,汪申申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教育部2001年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文献综录》(01JA760018),孙晓辉副教授承担的文化部2003年项目的《隋唐五代礼乐制度研究》等。此外,刘正维教授、蔡际洲教授、周耘教授、胡军教授分别主持了2006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民间音乐现状调查》之4项子课题的研究。

音乐学系近年来承担的省级课题有:史新民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1年重点项目《湖北民间器乐文化研究》,汪申申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1年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文论研究》,孙凡副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1年重点项目《全真正韵音乐研究》,蔡际洲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2年重大项目《湖北民间音乐集成多媒体音像资料的开发和应用》,李幼平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长江流域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湖北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重点项目《宋代大晟钟的声学研究及其乐律学分析》和《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发现与研究数据库》,郑荣达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项目《和声的声学基础》,丁承运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重点项目《上古楚琴形制研究》,周耘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重点项目《荆楚民俗音乐文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及《中国古代都市的“音风景”研究》,谷杰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项目《编钟声学测量实用技术研究》,胡军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3年项目《中国近现代道教音乐研究》,王洪军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世纪末叶中国律学理论研究》,周耘教授主持上海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2009年委约项目《上海玉佛寺佛教仪式音乐研究》,谷杰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11年重点项目《先秦至两汉十二律阴阳说研究》,周耘教授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教研项目《荆楚民歌唱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等等。科研课题源源不断地立项和相关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我院音乐学专业研究方向的充实与更新,同时也展现了我系的学术优势和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是本专业最有影响的研究方向之一。该方向学者杨匡民教授提出的“民歌色彩区和三声腔”论与“长江流域音乐文化区”学说、刘正维教授提出的“戏曲腔式板块”分布论,以及以荆楚民间音乐、南方戏曲音乐、武当山道教音乐、佛教仪礼音乐研究为代表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杨匡民教授等承担的国家“七五”重大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是国内第一部“民族音乐集成”专著,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好评和国家文化部门的表彰;史新民教授主编的《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道教音乐的专著,不仅在中国大陆具有推动学科发展的意义,其影响还波及美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刘正维教授关于长江中上游戏曲声腔系统的研究,不仅被学界认为在戏曲声腔史的研究上具有开拓意义,而且还对传统音乐传播、流变的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与方法;还有童忠良教授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蔡际洲教授关于南北曲渊源的“曲调考证”及长江流域音乐文化的系列研究、周耘教授关于荆楚民俗音乐及中日佛教音乐及其比较的系列研究等,也在国内外音乐学界产生一定影响。有多位该研究方向学者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部级或省级表彰与奖励。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研究方向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图5 刘正维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中国音乐史也是本专业较有影响的研究方向之一。该方向的显著特色在于,将音乐史研究与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乐律学的研究方法及最新成果相结合,对音乐史料作全方位、立体性的综合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童忠良教授的《曾侯乙编钟的三度音系》,被学术界誉为“改写中国音乐史”的力作,在国际音乐学界也有一定影响;丁承运教授的《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曾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又在楚调研究、琴调研究以及古瑟调弦法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田可文教授在音乐史学理论、湖北地域音乐史,特别是湖北近现代音乐史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孙晓辉副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两唐书乐志研究》揭示了汉唐之际音乐传承的全过程,其国家课题《隋唐五代礼乐制度研究》系统研究了唐代雅乐及其与燕乐的关系,博士后出站报告《唐宋词调研究》揭示唐宋词调历时演进的过程;李幼平教授的博士论文《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结合宋代大晟钟实物的考古学研究开拓了宋代音乐史研究的新局面。近年来,该研究方向又有了新的拓展,以更宽阔的学术视野审视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今后可望在先秦楚乐研究、魏晋南北朝音乐史、唐代与宋代音乐史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特色学科方面,我们的音乐考古学在全国较有影响。在以曾侯乙编钟为核心的古乐器研究与艺术实践基础上,音乐学专业的音乐考古学研究方向于1989年正式成立并招生。自2003年6月开始,湖北省博物馆正式与音乐学系音乐考古中心合作,将该馆曾侯乙墓编钟古乐器演奏项目纳入由我系教师主持与承担的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湖北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工作之中,具体承担起古乐创编、乐舞排练、古乐器复(仿)制、古曲创编、艺术监督等工作,系统地提供技术咨询和理论指导,达到了以社会为舞台充分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目的。另外,音乐传播学、音乐编辑学也是我系近年来开辟的新的研究方向。宋祥瑞、蔡际洲、孙凡、汪森等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上,以及在该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上,在音乐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图6 著名古琴家丁承运教授

在研究方法上,我系科研始终坚持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融合,立足音乐本体,以历史学眼光和人类学视野,对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中国南方音乐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理论研究,。此外,我们还重视高科技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分析古代乐器与音乐作品;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层次研究传统音乐形态;运用多媒体信息传输技术,使研究成果具有声、像、图、谱等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及传输方式。

总之,我们一贯倡导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研相长,不仅形成了教学以科研为基础、科研以教学为目的,通过科研促进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学深化科研内容、转化科研成果,进而加强音乐学专业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的良性发展态势,也形成了我系科研的特色。

四、教学·实践·育人

音乐学系本科教学目前开设有“音乐学理论”和“艺术管理”两大专业,教学宗旨在于面向社会适应时代培养具有一定音乐表演技能、有较高音乐理论素质和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即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创新型的育才模式,培养能在各类学校、音乐团体、科研单位、文化机构、新型媒体等部门从事音乐理论教学、研究、管理、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作为新兴应用性专业的“艺术管理”,自2006年起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截至目前在校生有80人,已向社会输送了四届毕业生。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确立音乐学品牌专业意识。根据鄂教高[2004]24号湖北省教育厅文件《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名单的通知》,我系“音乐学(音乐学理论)”被列入2004年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通过研讨,我系于2005年制定了《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学理论)”专业四年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了音乐学系四年建设规划预期达到的目的、实现目标的步骤。通过广泛的调研,我们明确了品牌专业四年建设规划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扩大专业内涵;创新教学模式;扩大办学规模。同时明确了音乐学系品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充分利用音乐学系的科研优势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音乐学教学模式:积极推动艺术实践和音乐理论研究的协调发展;坚持音乐学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齐头并进发展思路;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学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扩大专业内涵,促进音乐学与社会需要接轨。

音乐学系在音乐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力争整合学科优势,强化地域特色,推出学术成果,建立新型音乐学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科研、教学和艺术实践良性循环体系,期待通过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达到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扩大专业内涵、提升学术品格、培养音乐学创新精神和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把武汉音乐学院建设成为我国音乐学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2006年3月,我系接受了湖北省教育厅品牌专业中期检查。2009年2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音乐学系“音乐学理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第二批品牌专业。这是音乐学系在品牌专业建设上取得的跨越式的成就。

音乐学系坚持依靠科研动力,拓展专业教学内涵。这方面具体体现为:其一,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积极组织科研课题。科研工作的立项和相关研究活动,为音乐学系专业课及全院相关音乐基础共同课的教学提供坚实的科研基础,促进了音乐学系专业特色课程和全院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其二,以教学队伍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以团队项目为主,提倡老中青结合,促进研究队伍的优化组合。我系共培育了可供音乐学系、全院学生学习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60余门,其中不乏通过上述科研活动产生的课程,如“湖北民间音乐概论”、“道教音乐文化”、“长江流域的音乐”、“流行音乐鉴赏”等课程。

音乐学系教师除担任本系学生的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全院各专业的音乐史论、民族音乐理论、音乐欣赏等各类共同课的教学任务。此外,我系教师的“音乐学高校行”在湖北高校的巡回系列讲座不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扩大了音乐学系的社会影响。2003年,音乐学专业的“民族音乐概论”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中国音乐史”也进入省级精品课程行列。2004年,音乐学系顺利接受并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主持的“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和国家教育部主持的“武汉音乐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联合申报艺术学理论博士点成功获批,音乐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3年,田可文教授招收到我系首届博士生1名,在高层次音乐理论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我系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推进学科建设。2012年以来,我们还在利用优质资源促进开放性办学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关于“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交换培养协议”的签订与顺利实施及两校教师成功的交流互访、“两岸四校音乐学论坛”的共同举办,堪称这方面的代表成果。

近年来通过整合主要以音乐学系为中心的人才智力资源,学校先后成立了“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中心”、“中国音乐考古中心”和“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三个中心均是目前国内各自研究领域唯一的专业研究基地,它们的建立更加突出和强化了我院音乐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其中“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经湖北省教育厅审核,正式下文批准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实行的以课题带动音乐理论人才培养的机制,对于教学起到积极的配合作用。学院还投资30余万元建立了“音乐声学实验室”,成为该专业方向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

为加强音乐学教学实践环节,音乐学系与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相关单位、丹江口市吕家河民歌村、兴山县文化局、秭归县文化局、长阳县文化局、潜江县文化局等地方文化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上述地区挂牌建设学生传统民俗观摩、民间音乐采风和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同时,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陕西的西安、榆林等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音乐学系打破以往的单一采风模式,建立采风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趋势结合起来的新概念艺术实践基地。大体包括民间音乐资源采风研究基地、艺术管理实习基地、音乐考古学实习基地几种类型。

近年来,在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方面我系还进行了系列实验。我们重新审视设定了音乐学专业的育才目标,认为本专业的学生应当在“爱乐、敢想、能言、善文”等素质侧面得到全面发展。其中,爱乐是基础与前提,善文则是本专业的核心能力。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加大了课外实践的力度。创办了“知音杯·音乐名作听辨比赛”、“琴台杯·音乐评论比赛”、“采风报告会”等系列实践平台。同时热情扶持“楚韵剧社”、“国乐研习社”、“东方乐评组”、“风雅颂杂志”等学生社团的活动。这些举措对于演练学生的音乐学基本功,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起到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图7 音乐学系举行“原生态音乐会”

春风化雨,我们多年来培养的学生不少已成为高等院校、研究单位、文艺团体、新闻媒体的骨干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在国内其他单位就职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崔宪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姚艺君教授、中国人民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诗原教授、西南大学宗教音乐研究所所长蒲亨强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蒲亨建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刘红教授、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夏滟洲教授、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李道国一级作曲、襄樊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大庆一级作曲、湖北广播电视总台音乐频道副台长段启涛编审等。在武汉音乐学院就职的有:副院长李幼平教授、音乐学系前主任蔡际洲教授、《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田可文教授、音乐学系主任兼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耘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王洪军教授、研究生部主任胡军教授、音乐学系总支书记谷杰教授、图书馆馆长孙晓辉教授、学工处长杨峻峰副教授、宣传部长孟宪辉讲师等。

本专业学生的科研成果,亦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如89级本科生周洪雷、91级熊露霞、93级屠明、96级黎敏、98级袁玥等撰写的论文,均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发表。86级本科生李诗原、段启涛、87级刘晓江、张翔、赵馨、88级刘小君、孙凡、89级夏滟洲、91级王薇、92级徐雅岚、93级王志毅、陈海燕、99级吴靓等人的论文,均在核心期刊《黄钟》、《戏曲艺术》发表。①此外,尚有徐蕊、孙琳、张恬恬、钱磊、屠明、丁慧、黄蕾、喻宇、施涛、乔晴、赵延琦等多位毕业生的学位论文,在国家或省的评奖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另有多篇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奖。②

回眸系史,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几代学人始终在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但我们深知,离卓越尚远,离先进尚远。展望未来,我们深感音乐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任重道远,但我们深信,只要发扬优良传统,善于创新,敢于超越,不断进取,就能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和音乐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执笔者说明:本文对汪申申教授、孙晓辉教授为音乐学系20年系庆论文集撰写的序文《回眸与思考》、蔡际洲教授撰写的《音乐学系的历史沿革及基本情况》多有参引。

注释:

以上列举的全部都是本科毕业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论文未及统计。

②关于音乐学系学生及论文获奖情况并未进行全面统计,这里列入的只是不完全统计的部分论文。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usicology

Department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7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中央音乐学院教务处长、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赵易山教授举行了题为《视唱练耳学科的生存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的专题讲座。讲座认为:视唱练耳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首先应该承担音乐“技术元素”的训练与概念整合,培养音乐技术元素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它还更应该是一门音乐(作曲)技术类型的“应用”课程,它不单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音乐素质,更要使学生以技术为手段,在音乐实践中解决问题。赵易山教授指出,综观音乐学习的全过程,视唱练耳的使命无处不在:拓展并深入国民音乐教育领域,承担培养音乐素质的责任;巩固专业基础教育,赶上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发展的步伐。也正因此,本学科要加强自身研究与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他还指出:视唱练耳学科应该在专业科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针对业余教育层面的教学研究――考级、素养、音乐化、娱乐化等方面研究。赵教授最后特别强调视唱练耳学科要拓展学科的内涵,用多素材、多种类的技术,服务于应用,将技术应用的成果,回归音乐本身。

随后,2007武汉全国视唱练耳教学研讨会举行了论文报告会。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钱仁平教授向大会提交了《源于音乐回到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从宏观上探讨了如何切实提高包括视唱练耳在内的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教学质量的问题。论文认为,从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的角度来说,音乐各专业方向课程貌似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都离不开“音乐作品”;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艺术活动,其最高目的之一就是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共享;要实现音乐艺术的共享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要把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实现音响;而准确实现音乐作品的必要前提之一就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对音乐作品的全面了解、准确理解和创造性表现。

武汉音乐学院韩燕玲的《近现代音乐节奏的基本形态及其训练方法》,针对目前视唱练耳教学中近现代音乐节奏训练相对薄弱的状况,结合大量现代音乐作品实例,对近现代音乐节奏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关于近现代音乐节奏训练方法的若干建议。上海音乐学院张晖也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讨论了“复杂节奏节拍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西安音乐学院冯敏娜的《传统听写与实际音乐作品听写之比较――从音乐和乐感能力的培养谈起》,将传统听写与实际音乐作品听写在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比较,认为实际音乐作品听写的运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提高审美意识。武汉音乐学院李丽娜从“特点”、“原则”、“意义”、“方式”、“方法”等五个方面“浅谈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训练的视唱练耳教学法”。西安音乐学院张晓燕的《音乐作品与视唱练耳教学》,从“如何将音乐作品引入视唱练耳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业系别进行选材,做到因材施教”、“音乐作品的引入是促进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最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相关问题。

在视唱练耳本体研究方面,上海音乐学院刘畅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技术性训练和音乐性训练有机融合之我见》认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技术性(理性)训练与音乐性(感性)训练视为一对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要使学生在接受技术性训练的同时感受音乐(音响)本身带给他们的那些技术性之外的诸多因素,从而体现出学好视唱练耳对于从事音乐教育、创作、表演和研究者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及无可替代的作用。星海音乐学院黎冰冰的《如何通过基本练习提高乐感》认为: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通过在基本练习的各项训练中融入作曲技法的部分旋律知识,提高学生对乐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进行相应的发声基本训练,达到能有乐感地视唱的目的。相关论文还有武汉音乐学院李金华的《音程向位模块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王方明的《“相对固定”与“绝对固定”――论“音程”》,以及张继农的《论三声部开放排列和弦连接在和声听觉中作用》等。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问题也引起不少代表注意。除了前述结合实际作品进行训练的论题外,武汉音乐学院陈明的《节奏的定性记谱和定量记谱》、南京艺术学院滕缔弦的《视唱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应用》、武汉音乐学院李露、李金华《符号训练法在节奏教学中的运用》、广西艺术学院林作红《实用、开拓、创新――节奏训练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等论文,也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随着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对视唱练耳师资数量与素质要求的进一步加大与加强,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视唱练耳方向本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各音乐学院的重视。本次全国视唱练耳教学研讨会不少代表的论文也涉及到这一领域。上海音乐学院蒋维民教授的《〈视唱教程伴奏编配〉与〈练耳教材写作〉课程概要》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本科生在高年级开设的这两门必修课程的基本情况。武汉音乐学院梁红的《本科视唱练耳主科教学策划》以教学内容为主线,构架了主科教学计划方案。沈阳音乐学院颜锐的《关于视唱练耳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在强化专业课的同时扩充选修课而且要增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专业理论表述能力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以期能够培养既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又符合音乐院校视唱练耳教师所具备的教师资格标准的视唱练耳专门人才。

与研讨会丰富深入的理论研究交相辉映,10月17日晚,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在编钟音乐厅为2007武汉全国视唱练耳教学研讨会奉献了“与音乐最亲密的接触――根据经典音乐名作改编的视唱练耳作品音乐会”。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8

一、指导思想与相关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即本科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与展示,体现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状况。

鉴于音乐舞蹈学院大多数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大多学生写论文都是走捷径,网络拼凑,形式应付,没有起到论文撰写的实际作用,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撰写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音乐舞蹈专业其专业形态属于表演类型,学生从进校至毕业的专业课程均根据舞台表演实施教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专业表演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理论、作曲专业除外)而制定的,舞台实践的环节显得非常突出和重要。基于前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为了有效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给学生以非常必要的舞台实践机会,有必要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以专场(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会、表演汇报会为主,并与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感想、社会调查报告相结合进行的模式。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操作

音乐舞蹈学院目前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音乐表演(含作曲理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音乐学(含民族音乐、音乐普修专业)、舞蹈学。从专业方向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形态表演和理论创作。由此,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分两种模式实施:i)理论性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音乐学理论选修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实施。2)表演性质的专业(含音乐表演、民特、作曲、音乐学声乐普修、音乐学器乐普修、舞蹈学)实施专业表演(音乐、舞蹈)汇报会并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心得、调查报告的模式。其中,作曲专业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并演示。具体实施由教研室负责。作曲理论专业由理论教研室指导,表演专业类由声乐、器乐(钢琴、民乐、西乐)、音乐学、舞蹈教研室组织实施。

设计内容包括:

1.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可为独奏、重奏、合奏等,音乐学(音乐普修方向)专业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以重奏、合奏为主。音乐会要有详细的节目单及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

声乐、器乐、音乐学普修专业学生音乐会(设计)表演可以三种方式进行:1)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由专业教师推荐教研室讨论同意专业突出的毕业生举行,音乐会演唱作品在8~12首之间)。2)以本教研室毕业班为年级组织的分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3~5人。3)自由组合组织音乐会,个人演唱、演奏作品3首。

每场表演汇报会当场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计划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音乐会、舞蹈汇报会评分表等),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2.舞蹈专业表演汇报会。教研室根据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学生表演状况确定表演场所选择。每个学生汇报表演涵盖“基训、民间舞、剧目”三个部分。教研室制作节目单成品,节目单供演出及存学生档案用。学生存档节目单一式二份。表演汇报会后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理论作曲专业由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包括民族音乐学专业及其他专业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按程序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作曲专业的论文撰写,分两类进行:其一,毕业生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写作毕业作品(范围可涵盖器乐、声乐、舞蹈等音乐作品),并写出创作感想以及技术分析,进行作品展示。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评判、评语,教研室做出结论并按五级制进行打分。其二,学生可选择撰写音乐理论的相关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音乐舞蹈学院以2011届、2012届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以本文方案执行。其中2011届学生为106人,举行音乐会10场,参加学生54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表演人数48人。撰写论文即答辩4人(篇),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02篇。2012届毕业生133人,举行音乐会11场,参加学生76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人数40人,撰写论文即答辩15人(篇),音乐作品创作2人(件),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18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学生普遍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他们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自己四年的专业学习展现在舞台,展现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反应和效果良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处理,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也充分体现其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所撰写的两篇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评选为我校毕业生优秀论文并发表。

尤为突出的是两场舞蹈专场在贵阳大剧院演出,面向社会,充分地展示了民族大学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省政府有关领导、各专业院校和团体的专家老师到现场观看演出,对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一些专业院校的专家同行,得知我院以此方式作为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方案,都予以很大的关注和讨论,并认为这对各有关专业院校毕业(设计)内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与改革。其中,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舞蹈专业等学院已经借鉴我院的经验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了改革试行。由此可以认为,以一套完整的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为探讨的改革措施,将会对艺术专业院校的音乐舞蹈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9

对音乐传播特性的思考成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亮点,备受关注。这一点非常明确地体现在曾遂今教授的《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及薛艺兵教授的《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两篇论文中,曾遂今的论文中对于音乐传播中的时空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归纳出了音乐传播的四种模式:音乐的“零信道”传播、“信道”传播、“盲信道”传播和“网络信道”传播四种模式,并揭示出音乐传播的“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及两种时空效应观念。薛艺兵教授从“声音是一个流动变化的景观”这个新视角来思考,突破了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角度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sound scape)。他提出的“声音景观”这一概念在音乐的传播空间与历史流变中,对于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此外,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张谦的《论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及博士生陈镇华的《论流氓学视野中的音乐传播》等论文对音乐传播在传播途径中的特征提出了新观察与新思考,拓宽出较新的观察视野。

二、丰富并呈现出对音乐传播思考多元化的新景象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10

一、三亚市产业发展方向及相关政策

2015年10月,《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十三五”规划中强化了三亚旅游主导型城市地位,突出天涯文化、海洋文化等三亚特色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体育工程。建设海南省音乐厅、美术馆、群艺馆等公共文体场馆,完善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和文体广场建设,健全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支持省级演艺机构及艺术文化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对中西部和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发掘利用,建设国家南海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等。海南经济特区与三亚国际滨海热带旅游城市的凸显地位。音乐学院要抓住战略机遇期。主动协同、服务于海南建设,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所作为,积极贡献,争取更多支持与行业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期。

二、同类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列比分析

为了解决音乐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同类三本院校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专业特色、办学条件、生源结构、就业能力等方面展开调研。就“211”、“985”国家重点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展开调研,如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等此类院校历史悠久。科研项目成果丰硕,科研转化、事企合作等方面都得到显著的社会价值与艺术实践教学成果。在有些高校中音乐表演专业已被列为学科重点专业。此外,在海南省内综合类大学音乐院校中,如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与创意学院(原琼州学院音乐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南海音乐学院(原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等高校进行调研。音乐表演专业下设有声乐、键盘、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等四个专业方向。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展与总结,总结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模式。尤其在结合本土海南音乐原生态方面,大力推进科研项目,创作海南原创音乐作品,通过项目带动学科发展,了解区域文化发展脉络、促进音乐人才民族化的特色培养模式。调研分析中,在培养目标方面,有的院校重视实践教学,有的院校重视音乐表演理论素养,也有一些院校把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开拓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这不仅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而且也开阔学生们的艺术视角与高度;在教学设施方面,各学校基于不同培养模式与发展需要,配有一定基础的教学场地、设备、用具等,基本满足师生们的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

三、我院音乐表演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此次主要通过电话对2012/2013/2014/2015届毕业生进行回访与调研,内容包括专业相关度、适应度、就业分布省市等进行了解。调研着重分析就业状态,分析校内课程内容与设置结构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经有效数据统计,对往届毕业生从事音乐表演专业的岗位相关度,调研结果表明,四届学生总共206人,其中与专业完全对口为20.8%,基本对口为25.7%,不对口为52.4%,继续深造或考研占1.45%。这个数值情况看起来似乎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学习专业过于单一,以及内部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所致。所有毕业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学习只有声乐一种专业,是直接导致就业范围受到局限,出现学生就业窄等问题的根本。

四、校企意愿合作

调研本次问卷共发60份,有效问卷50份。问卷调查中,30%的用人单位愿意与学校合作,26%用人单位较愿意与学校合作,28%不太愿意与学校合作,16%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从数据看,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还是愿意和希望与学校建立校企联系,并且愿意接受学生去参与实践,尤其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团体演艺单位。通过学生的实习与见习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与减少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也能达到长期战略合作共赢的目的。尤其对演艺团体单位根据剧目脚本不同可以随时调整、补充所需的表演人员,而减少用人成本。不太愿意的单位主要是一些市府工作的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一般都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这是客观原因。

五、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建议

通过以上多方面调研数据分析,海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需要改革。单一专业或是单纯技能型培养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市场发展需求。针对旅游演艺市场对音乐表演人才的要求,围绕将要达到岗位(群)核心能力的基本目标,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训练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以人文通识力、专业技能力、综合表演创作力、思维创新力、专业拓展力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在结合专业能力课程地图基础上,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综合演艺能力培养方案。如图1,例如针对某学生A进行能力培养分析与定位,具体如下:1.首先了解学生A课程的成绩状况,按照不同能力对应的课程计算不同能力对应课程成绩的平均分。2.将学生A的不同能力平均分进行5分化处理,形成如图样的雷达图,作为能力的评价指标(图中数值为虚拟数值)。3.雷达图中,多边形面积,可用于对学生A的个人能力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而不同能力对应的数值可作为当前能力的评价和后续培养方案的指示;如学生A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力相比较弱,可对思维创新力或拓展力等专业选修课程加强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能力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所形成的雷达图有所不同。

正常状态下应保持一个逐步扩张的状态,因此可根据培养方案制定不同阶段或方向的雷达图方案,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状态进行评估,在明确个人发展目标的同时,优化个人的课程学习目标。通过专业技能综合表演实践社会实践实训平台,三个课堂的培养,结合本土海南音乐元素为特色,突出实践与理论应用相结合为亮点,激发学生创新创作综合演艺技能,使学生能较好、较快地融入社会行业岗位中。音乐表演专业在2000年左右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经过多年的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锻炼,各地区高等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成绩显著。为当地区域经济建设、人文内涵建设、艺术创作、音乐文献收集、普及中小学、大众音乐素质教育,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承担社会文艺正能量宣传工作任务,做到“乐教于化,乐育其心”的功能。因此,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先进文明时代前进的召唤。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音乐发展回顾与反思[J].人民音乐,2009,(1).

[2]胡志平.关于音乐艺术高素质、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284-288.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11

我国的音乐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时代的变革,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更进一步说明了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感。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由此可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大趋势。

一、目前地方院校音乐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基本是照搬前苏联音乐教学模式而形成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这种传统的音乐课程模式对于我国音乐教育走向规范化、系统化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针对地方院校音乐教育的培养模式,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和音乐教育的作用上来重新认识,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教育新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探索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音乐教育改革是音乐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教育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跨越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教育界所接受。作为地方院校的音乐教育,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在强调建立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探寻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

地方院校是高等音乐院校本(专)科教育的主要基地,办学特色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笔者所在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寻求适应地方化、个性化和综合化课程发展的最佳途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地方院校音乐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加强传统的、有价值的课程的同时,增设应用性和富于时代性的课程,建立一种新的学科教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自身的办学特色。

(一)探索地方音乐院校与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体系。岭南音乐文化是广东地区音乐教育的宝贵资源,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积淀。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吕文成、何柳堂等著名音乐家对广东音乐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创造了具有鲜明南国艺术特色又广为流传的音乐品种。2010年,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具有浓郁岭南风情的歌曲《落雨大》《月光光》被选入开、闭幕式的主要旋律,更是将广东音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学院在加强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中,通过引入本土音乐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把广东音乐文化内容的教学作为重点。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学院已先后开设了客家山歌、岭南音乐的历史与文化、广东音乐及其演奏、港澳音乐的历史与现状、地方戏曲及其演唱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

(二)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增加专业选修课比重。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音乐活动离不开经常性的舞台艺术实践。以往的教学课程虽然设置了合唱与指挥、舞台表演基础、形体与舞蹈创编、艺术实践等课程,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并没有脱离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期一至两周的艺术实践课,也仅仅是为了毕业演出而进行排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学院在确立“强化实践意识,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实践质量”新思路的同时,对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程进行了调整和重构,增设了舞台化妆、表演、舞台表演基础、合奏等,以此加大专业选修课程的比重,达到强化应用性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探索“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广州市的专业文艺单位广州芭蕾舞团、广州市歌舞团、广州市艺术学校简称“两团一校”划归广州大学,率先在国内推出了文化体制与专业文艺院团改革的新模式,这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平台,也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崭新亮点。近年来,学院在“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了加强学院师资力量,建设开放性的师资体系,学院聘请了“两团一校”高水平专家讲学、演出以及指导艺术实践。学院将“两团一校” 作为实践基地,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观摩和交流,“院团结合”为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二)实践课程和教学评价的建设。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对原有艺术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每学年推选出优秀节目,定期到全国各大院校、企事业单位巡演,让师生积极地融入社会,既能有效地促进实践教学,也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

在教学评价方面,以艺术表演形式进行定期考核,要求他们必须达到实践课程的标准。“院团结合”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对于解决目前地方院校艺术生的就业问题,无疑也是很好的途径之一。

(三)科研、实践成果。“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学院的实践教学有了 跨越式的提高。近年来,学院在省、市各类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如“迎亚运,师情飞扬”广州市第二届教师艺术节比赛一等奖、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同时,学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有校级以上科研立项11项等。目前,学院全体教师都在不断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创办“南中国一流艺术学府”而共同努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音乐教育的大众化,注重专业实践、培养创新型实干人才是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创新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结果。“院团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国内尚属少数,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希望能给地方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王九筛,孙云.地方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音乐,2009(4):164

[2]徐希茅.地方院校音乐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9:2.

[3]张欢,王生耀,王茗,等.在艺术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音乐,2003(4):94.

音乐学院结业论文篇12

近年来,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甚至有逐渐超越乃至替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如何利用新兴的网络平台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五项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总方向。

2、学院派艺术研究和创作在新形势下面临挑战和机遇

在网络媒体日趋繁荣,政府努力倡导发展网络文化的背景下,一向很难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的学院派音乐研究和创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网络文化更倾向于全民参与的草根性、大众性,若不主动加以引导和宣传,学院派艺术在这片沉迷于泛娱乐化、低俗化的阵地上可能会受到进一步冷落;另一方面,全新的网络平台为各类文化艺术形式提供了大致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调度足够的人力物力,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技术措施加以推广,无论是学院派创作研究成果还是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完全有可能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吸引眼球、占领市场并获得应有的话语权。

3、上海音乐学院自身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在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传统早已获得举世公认。近十多年来,经过上海市教委第三期(1996)、第四期重点学科(2001)、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2005)、上海市高校音乐人类学E一研究院以及即将全面展开建设的部级重点学科(2008)等项目的大力投入,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更是成效斐然。然而,面对眼前不断堆积的论著、译著和论文,大量记载民间传统音乐的宝贵音像资料,以及在学院围墙内开展得热火朝天的各类学术会议、音乐会和讲座活动等等,杨燕迪副院长等分管领导却逐渐感受到了一份新的无形压力和责任,如何才能使得学院内的艺术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承和发扬?身处国际大都市核心地段的上海音乐学院如何才能对于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产生更为广泛和直接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此外,21世纪信息时代的学术研究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资源的共享、沟通的便捷以及跨校际、跨地区的远程协作。这一切,均呼唤着利用最新的数字化手段为音乐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艺术成果的最大化传播搭建一种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崭新平台。

二、“中国音乐学网”等网站群和数据库的建设

“中国音乐学网”等与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建设相关的网站群和数据库,正是在上述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形势下逐渐起步发展起来的。

1、“中国音乐学网”网站群

中国音乐学网(),域名的含义为中国(cn)的音乐学(musicology),其中音乐学取广义的概念,可理解为用学问的眼光、学院的视角来看待和讨论一切音乐文化现象。网站在杨燕迪教授的大力倡导下于2004年底初步建立,原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网站”,在2006年10月升级为“中国音乐学网”,并正式成为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音乐文化史”特色学科研究基地。在近四年的建设过程中,网站得到了来自学校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逐渐提出了“理论、创作和表演相互补”、“学术性、实用性和娱乐性相兼顾”、“专业性、普及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等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设想。目前,中国音乐学网拥有含“新闻动态”、“评论随笔”、“书讯书评”、“专家讲坛”、“学术论文”、“名家专集”、“教学科研”、“学会机构”、“资源下载”、“在线书城”等十个频道栏目的主站点以及在(含义为e时代的音乐,mus为music的缩写,中文宣传为“e缪斯设区:一流音乐家毗邻而居”)域名下的附属社区和论坛,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总的说来,“中国音乐学网”网站群当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凝聚精英级用户群体:网站现有注册会员两万两千多名(2008年9月),用户群以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师生和高水平的爱好者为主,其中在中国音乐学网名家专集和社区名人博客栏目中,汇聚了六十多名国内外知名的一流学者和艺术家,覆盖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院校的几乎所有教授(博导)级专家。

(2)整合大量高端学术资源:已入驻网站的部级学会包括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等。网站收录提要的刊物现已涵盖《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人民音乐》、《音乐艺术》等所有音乐类中文核心期刊以及Musical Quarterly、Journal of AmericanMusicological Society等部分海外期刊。同时,各大学术机构和出版企业也在向网站靠拢,例如长期合作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以及近期积极与网站合作新书推广项目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

(3)良好的业界声誉:中国音乐学网具有很高的业界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并曾于2006年和2007年两次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主办的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活动中蝉联“十佳学术类网站”奖项。中国音乐学网在专业音乐界和教育界具有较为稳固的领先地位。

近期,中国音乐学网力图在拓展影响面和辐射面、促进数字化技术与音乐艺术进一步有机结合等方面有所突破,当然这有待于更多的人才、经费和政策支持。目前,网站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在办站方针“立足学术、面向公众,推广和传播高雅艺术与先进文化”的指引下,正努力巩固中国专业音乐研究和传播的核心地位,为促进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推动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国社会的文化品格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一研究院网站”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一研究院网站”()建成于2005年9月,是全国第一家音乐人类学专业网站。该网站以洛秦教授主持的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为实体,并依托于上海音乐学院,主要设立研究院发展概况、国内外相关学术动态、学者文论、音视频在线视听及学术论坛等板块,内容涉及研究院建设、学科发展、专家介绍、学术信息、包括图文及音视频的各类学术资源等。网站自建成后仅两年,就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集中了很多国内外音乐人类学专业的一流专家在此交流,及时提供国内外学界的最新学术动态,同时其开放的论坛也成为学界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目前,该网站正在升级中,在原来的基础上将重新成立由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及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共同筹划的“音乐人文叙事”网站,该网站内容将包括详细的研究院与仪式中心建设档案信息,并将学术信息的辐射面进一步拓宽,包括全面的资源查询系统――音视频数据库及图书、学术文章数据库,其中,音视频数据库内容除了中国传统音乐及世界音乐的剪辑信息外,还包括该网站拥有自主版权的数千小时的学术音像资料;图书资源数据库将包括本研究院及仪式中心馆藏资源信息及世界范围内相关外文专著信息;学术文章数据库则拥有国内最全面完整的专业相关期刊文论,并完全开放全文在线阅览功能,为学者提供便捷全面的信息资源。此外,网站内容还将涵盖国内外相关专业学会的历届会议信息、全国相关学者及讲座会议的全面介绍、全国范围的相关田野考察活动追踪等。总之,改版后的“音乐人文叙事”网站,将定位为记录国内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历程,集中国内外全面学术发展信息,促进国内学术交流的前沿学术阵地。

3、“中国传统音乐音响(像)数据中心”

近年来,随着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逐渐向纵深发展,相关学科资料的基础建设问题也愈益凸现其重要和紧迫,例如,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辈学者们在数十年的教学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珍贵的不同格式的田野音、视频资料,这些资源急待合理整合及良好利用。在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第一阶段(2005-2008年)的建设规划中,音乐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是其重要项目之一,现已开发建成了“中国乐器数据库”、“中国民间歌唱资源数据库”;同时,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也一直致力于建设“中国传统仪式音乐数据库”。目前这三个数据库都已经拥有相当数量、不同格式的音、视频以及研究性文本资料,为了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并达到专业作业的标准,由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三家单位一起合作,共同筹建“中国传统音乐音响(像)数据中心”。

该数据中心为总库性质,下设“中国乐器基础数据库”、“中国民间歌唱资源基础数据库”、“中国仪式音乐数据库”三个分库。三个分库的资料抢救和数字化工作涉及音视频大约万余小时,图片万余帧,文字资料数百万字。目前所有硬件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软件部分的完善。该中心的数字化建设,采用音视频技术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民族音乐学学者联合作业的模式,一方面综合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工程系、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业的师资资源,另一方面也结合了研究生教学,在建设过程中向所有在学研究生开放,将数据中心的资料建设工作纳入了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成为音乐人类学、传统音乐理论、仪式音乐、乐器学等专业研究生教学的实践基地。该数据中心的内容具有自主版权,定将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建设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对于专业音乐数字化网络平台未来前途的展望

1、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

在“中国音乐学网”等较早成立的专业网站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近几年来,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其它兄弟院校又纷纷推出了不少新的站点,例如武音音乐学学术网、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主题网站、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网、中国音乐评论网、中国民族音乐学网等等,专业音乐网站建设似乎显示出按照地域校别水平细分和按照子学科专业垂直细分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学术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音乐学科是一个无论从人数和综合实力来说都与其他学科有相当差距的小圈子,若在真正繁荣兴旺之前进行过度细分,必将导致有限资源的进一步分散以及可能的重复建设。而在当前既成事实的情形下,跨校际、跨地区的团结协作和重新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在“中国音乐学网”网站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类似“专业音乐网站联盟”(目前已有相关基础)这样以相互链接、相互合作与相互提携为基础的虚拟组织,或将有利于相关网站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形成合力。

2、立足学术与面向公众

从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的历程来看,无论是“中国音乐学网”还是“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一研究院网站”等,其最初建站的动机主要还是立足于某一方面的专业资源,以服务于学术研究,推进学科建设为直接目的。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站点均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面向公众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性,并主动对网站所覆盖的学科范围有所拓展。这不仅印证了前述的关于学科细分和整合的观点,也反映出专业音乐网站在立足学术和面向公众之间不断寻找最佳平衡点的探索过程。这一平衡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佳的学科“口径”:显然,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若从更有利于被大众所接受,同时又更有利于塑造音乐艺术的最佳社会形象的角度来看,中国音乐学网()发展过程中常被提及的一句话值得思考:“music和ology在中国c九长期未能优化互补,前者沦为技艺或娱乐,而后者则成为鲜为人知的空洞文字”。

(2)最佳的呈现姿态:教育是联系专业学院和广大爱好者的最佳纽带。突出专业音乐网站的教育功能,是高端学术内容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的最自然的一种呈现姿态。

(3)最佳的呈现技术:这主要体现在网站的界面设计和应用功能方面。例如,中国音乐学网正计划采用在线互动游戏的方式来推广带有教育功能和一定娱乐性的专业内容,如能顺利实现,相信将能够在高雅文化艺术如何立足学术而又面向公众之间找到更好的切入点。

3、开放性、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所有专业音乐网络平台都应该尽量保持面向公众的开放性和公益性,但网站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却依赖于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支持,特别是带有大量音视频在线点播以及互动游戏功能的网站,更是需要昂贵的启动和维护成本。理想的状态是:网站建设完毕并运行一段时间后能够尽快设法完成由输血(经费投入)到造血(有所盈利)的转换。而根据网站运营的一般规律,网站收益通常有三大主要来源:一是投放广告,二是提供向用户收费的增值服务(例如付费点播),三是向用户销售物品(例如中国音乐学网在线书城)。总的说来,这些模式具有深入讨论价值的共同前提是网站的访问量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级(例如每天数万人次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站的可持续发展与前面所强调的如何让专业音乐网站获得面向公众的亲和力又具有了统一性和共同追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