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7-23 08:22:35

建筑设计史论文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history;implementation program;implementation effects;teaching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2-01

0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 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 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 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 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 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4.5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知名建筑模型以及传统建筑构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方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当今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一项新探索,突出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并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其设计作品,主动与教师探讨设计中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浅析通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2

关键词:

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

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历史街巷被拆迁。当人们幡然醒悟的时候,历史建筑已经所剩无几。历史建筑是一部生动的建筑史教科书,然而面对真实而丰富的现实案例,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却视而不见,仍专注于抽象的建筑历史知识的讲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重要事件、风土民情、经济活动、技术革新被抽象成几幅图片和几段文字,建筑与生活之间生动的联系被人为割裂。某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消亡似乎只是一个逻辑推演,而不是社会生活与文化形态的体现。这样的建筑史教学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经济、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帮助学生建立处理复杂建筑问题的历史观与真实感。

城市的历史建筑不仅包括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还有大量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它们具有过去某一时代的典型特征。这些一般性历史建筑虽然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但建筑质量良好、结构坚固、形式美观,改造后仍然能够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将城市的历史建筑作为案例引入建筑史教学,通过挖掘过去、分析现状、思考未来,帮助学生进入建筑历史的语境,建立社会生活与建筑型制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科学的建筑历史观。

一、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建筑与建筑历史

全球化城市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当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当国家大剧院和奥运场馆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时,我国建筑师该如何面对全球化与城市化对国内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学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教育市场冲击以及如何实现与全球化的建筑教育的接轨?当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发现我们真正亟需理解和面对的并不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建筑学的教学体系中,建筑史最符合这样的知识架构和研究视角,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理解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常规的建筑史教学着重于世界几大文明体系中建筑范例的讲解,并已经形成对该建筑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知识的理论梳理。然而仅从理论上阐述建筑设计思想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实现,难以使缺少历史知识积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将授课内容转化成自身的经验,难以使他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建筑语言。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需要将现实案例研究引入理论教学,通过现实案例与历史案例之间的对比学习,产生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以历史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现实案例,并带着现实案例的问题到历史案例中寻求经验。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唐宋时期有少量遗存,明清时期留有的建筑数量很大且保存较好,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早期的现代建筑分布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一般省会及大型城市都有历史建筑遗存,而这些城市也是建筑学院集中分布的地方,因此借助周边的历史建筑资源进行建筑史教学是现实可行的。同时,在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拆除城市历史建筑让地于新的房地产项目的事件层出不穷,城市特色也因为历史建筑的消亡而日益丧失。出于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产生与消亡,和围绕其发生的人情世故,这有助于学生鲜活地理解建筑、理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二、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程序

历史建筑案例教学首先需要选择易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然后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经过讨论和反复论证的过程,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一)确定研究对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所在城市的历史建筑中选择便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能包含文物保护建筑和一般性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类型不同、残破程度不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保护的紧迫性、社会影响力、相关项目的支撑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便于学生了解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需讲解相似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讲解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案例研究的框架体系。

(二)文献搜集与现场测绘

历史建筑的过去隐迹于历史文献中,这些文献包罗广泛且内容繁杂,既包括地方志和建筑档案,也包括记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书、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报纸杂志等。在文献搜集阶段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与梳理,带着问题搜集文献资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文献搜集同步进行的是现场测绘,现场测绘过程中需要秉持怀疑和追问的态度,多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场测绘还需要分辨历史建筑哪些部分做了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原来的形式、功能、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利益相关者调查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来自经济学,指的是“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和目标的人或者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便于明确历史建筑与其相关群体的关系,以及这些群体的利益诉求。历史建筑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居民、公众、学者、房地产商、政府、媒体,他们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般而言,大多数居民关注的是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他们愿意离开老旧而狭小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公众对历史建筑更多地是投射了怀旧的情感,因为这些老房子承载了他们的记忆;学者关注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遗存至今的老房子大多设计精美,并维系着稳固的社会网络;房地产商追逐商业利益,希望简单地以拆旧建新换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政府既负有管理城市的责任,又有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借助媒体引起公众的关注,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虽然利益相关者具有上述基本态度,但每一个历史建筑的案例中,利益诉求会有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改变。学生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能深入理解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各方群体的利益取向,调查工作也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案例比较研究

对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将这些成功案例与所研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所研究案例的限制性要素,将抽象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转化成具体的经济测量指标、社会影响因子和文化表征。案例比较研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借鉴和实际运用成功案例经验,进一步体会历史建筑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五)改造利用的方案设计

在以上对历史建筑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有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包括历史建筑的文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方案对各方的回应、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方案成果的评价方法等。改造利用方案的论证过程就是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历史建筑改造利用涉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这种训练对学生今后解决建筑项目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三、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方法

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建筑史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多方案比较――设计成果”的研究型教育模式。通过研究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与授课相结合

在传统的建筑史教学中,学生缺乏独立进行案例研究的经验,因此在历史建筑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讲述案例研究的方法、示范案例研究的过程、监控研究的进展。同时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史教学中各时期和各种文化语境中的建筑范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社会现实产生联系。用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习建筑史知识,可以将学生搜集与组织的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建筑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建筑史知识体系。

(二)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信息的单面传递方式,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设计思想的多向交流。讨论式教学不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而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学生和教师作为平等的研究主体,通过陈述、怀疑、提问、争辩等交流促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析和对解决方法的多向思考,进而实现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创造的教学结果。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开展多层次的讨论,包括研究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利益相关者讨论等。讨论教学的目的是各抒己见,拓展思路,求同存异,解决问题。

(三)开放式教学

历史建筑案例研究本身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内容,这些学科知识为案例研究搭建了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历史建筑的社会调查,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现象构成了另一个开放的课堂。社会的感性体验与课堂的理性体验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眼界,通过点拨思路、提供建议的方法形成师生合作的开放式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性。

结语

把历史建筑案例研究引入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筑学的教学一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通行的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目的也是强化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然而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以实用性为导向,并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纵观建筑学的课程体系,建筑史能够很好地担当起将以史为鉴,承前启后,兼济天下的职业道德传继的重任。在当前建筑史教学缺少思想性、缺乏与现实社会联系的情况下,在讲述建筑史的同时研究现存在历史建筑,能够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校正建筑史教学纸上谈兵的倾向。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优化与整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JC760038;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城市文脉中传统建筑符号意义的重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SC012;南京财经大学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2012018;南京财经大学教改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GY1539;江苏省教育厅哲社基金成果,课题编号:08SJD76000003)

参考文献:

[1](美)埃文斯,施马兰西.触媒密码[M].陈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邓庆坦,邓庆尧.中国近代建筑在房地产业主导下的发展演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3]杨春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中建筑的原真与模仿之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4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 历史与传统

类型学设计方法主要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切入,从本质上去探究建筑的原始意义。其实,在前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中,它是一种设计方法,并非最近才形成的一种设计手段。类型学实质上是对现实建筑与城市的阅读,这与欧洲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广义上来讲,只要建筑设计中涉及到“原型”理念,并且后期能够分析得出其原型特征的,就属于建筑类型学的建筑范围之内。

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和理论家科尔孔认为,类型学的实质在于类型学思想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即“不变”与“变”的关系问题。在运用类型学时,理性地对待历史与传统是极具重要性的,并且对其筛选和批评,对历史文化内容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社会和文化等特征进行有目的性的再设计。

2 类型形式

类型学设计方法除了尊重历史与传统以外,还需要一套特殊的“元语言”,即对构成建筑的几何要素语汇和基本组合方式。而几何原型在几何要素语汇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就如同字母至于文学作品,是建筑师感知与创作的源泉。而意大利的格拉西认为:“建筑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这些类型(元语言)进行集合、排列、组合和重建”。

在朱文一博士论文《空间・符号・城市》中,在对中西方空间、符号、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涉及到原型研究。这种“原型比较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出“中西方城市在物质形态构成方面上存在本质差异”,而这种“原型”就是对前者“不可再分的最小构成单元”的探索。这与类型学中提到的“元语言”意思相似,但是又有所区别,仅仅指物质上的、可见的最小单元。

对于“原型”概念的问题,浙江大学张毓峰教授关于建筑空间原型研究中提到:原型是“保持空间属性的不可分割的较小单位”或 “空间元”(保持空间的最小单位)。与上文中原型不同的是,这里提到了“空间”,建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空间”。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涎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墉以为居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些文字描述了空间基本形成的原因――围合界面的状态决定了空间的存在。“原型”,不仅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构成单元”,而是一种具有空间属性及使用功能的形态,包括围合结构和其内部空间。

3 原型的作用

阿尔多・罗西曾说过,“在传统城市建筑中抽取的单纯几何体式用现代语言表达古典精神的最适宜元素”。原型对于建筑创作起到重要作用,就如同字母至于文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对原型的挖掘为建筑创作提供参考和引导。当面对设计无从下手或无法判断设计方向时,就可以参考同类建筑的原型,这是除地形限制以为的一种条件制约。但是参考不能仅停留在形式的模仿或功能的借鉴,而是结合原型的历时性和现实条件,进行一种“动态的”参考。

另一方面,延续建筑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原型”是建筑与城市得以传承的本质,因此,合理地对原型深入解析和再创作,就可以达到传承建筑精神与城市文脉的目的,保证历史与传统的延续性,其中会涉及到原型的“复制”和“转译”两个过程。

最后一方面,将历史已经存在的原型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创新。无论是建筑的缘起,还是其他人造事物的产生,最初都是对自然的模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凭空出现或产生,其创造或产生过程都会受到已有事物的影响,只是受影响程度不一。但是,以原型作为创作灵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经过理性的思考和恰当的处理,不能是单纯地形式上的模仿。简单的照搬会造成思想上的懒惰,而且建筑作品也会毫无生气。国内市场习惯性模仿,因为设计周期短,又容易被认可,但是所有事物也包括建筑在内会因地制宜,是否适合,他们却不怎么考虑。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寻找创作灵感最好从挖掘原型开始,可使作品富有灵性和生气。

4欧式几何原型的运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追求经历了一个由简变繁再变简的过程。而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其形态的形式语言简洁不繁复,设计更为抽象,目的是对建筑形态要素的抽象和去意义化。而新理性主义建筑师也会采用建筑类型学手段,运用几何原形进行形态塑造,但是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它更为关注几何原型中蕴含的传统精神与历史文脉。在罗西的类型学观点中认为,“城市的建筑可以简约到几种基本类型即原型,这些基本类型存在于历史形成的传统城市建筑中”。在他通过纯粹几何体来演绎历史,并通过模仿或复制的手法表达对建筑某种形式永恒价值的追求,如连续的拱廊与列柱。简单的几何原型频繁地出现在建筑的平面及立面,显示出罗西对于该建筑形式语言的喜爱与继承;在建筑底层充满古典意味的廊柱,表达出罗西对米兰建筑中租屋形态的尊重与思考,以唤起出人们对历史建筑的记忆。该建筑用现代建筑语汇表达出生活体验与场所记忆。

在几何原型与建筑类型学结合的领域,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也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圆形,是其宗教建筑的创作中一定采用的几何原型,从最基本的几何原型入手,以原教堂中厅轴线为轴线,演变出新教堂的椭圆形平面,以倾斜切面作为结束建筑形态的终点是博塔的宗教建筑中常采用的几何手法。表达了对古老巴洛克教堂建筑平面形式的回归,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环境下宗教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5 总结

在建筑类型学理论中存在这样的观点:任何设计源自原型(不仅仅是建筑学),但必须超越原型,只有这样,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特殊性与普遍性才可以通过设计和创造的过程实现完美结合与进步,否者只会停滞在原型阶段。并且不同时期的科技水平、文明程度有所差异,所以建筑在相同媒介的作用下可以“相似”,而不能“相同”。建筑“美”源于历史,但是更多地要超越历史。建筑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不应该仅存在与表面,用建筑语汇去表达更深层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7页

[2]沈克宁.当代建筑设计理论-有关意义的探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29页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6

二、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依据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是漫长的,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随之不断发展的,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3]。实际上,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一样都是逐渐发展完善的,受到孔子儒学思想、易经理论、阴阳八卦、星辰天文等传统学说理论的影响,与现实环境相适应,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征的文化理念,发展完善之后就变成了一种附有深层次内涵的标准。这个标准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转变,同时也对绘画、服装、药品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古代建筑设计的留存、延续,完善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开展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要分析古代建筑的表面特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把握建筑设计的内涵。但是,现代教学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联系。

(二)传统建筑体现传统文化

建筑物是依据设计进行建造,人的思维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定会对建筑物的设计者产生影响。从人类出现直到清朝灭亡,传统文化一直对建筑设计起着制约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分析。1.宇宙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宇宙观是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国运变化、人事凶吉、天灾人祸等,其本质是人类无法掌握命运。2.自然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自然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中国文化本质而言,自然是被分为“自”和“然”两部分,指的是人体本身和世界的物质。人自身、花、鸟、水等是物质界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观念下,人同其他物质要素是处于一样的位置,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3.环境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环境观是指人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以及认识。古代人们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比如:人去世后,埋葬的位置要经过风水先生的推算,盖新房子,要选择大门的朝向以及房子的方位,这些都非常讲究。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7

一 建设设计和城市规划

城市是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背景,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城市理论的演变息息相关,既体现了人们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关注,又随着人们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日益了解而引发更深层次思考。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凋。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

用建筑类型学来研究城市和建筑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理解在建筑类型学当中,建筑和城市的相互关系,这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当中也能够在相互协调的过程当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道路。

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无论是城市大的空间环境,还是建筑群的中等空间环境,或是个体建筑小的空间环境设计,都要首先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分析,要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节省资源、节约土地,但也不能多搞建筑超过环境容量,降低环境质量,给城市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扭转追求怪异建筑形体不正确认识。

正是如此,在研究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时候,建筑类型学就成为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的

二 类型学理论

给事物分类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人们为了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分门别类。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手段,人们通过分类而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而把握自己的认识。事实上分类意识每天都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类型学实质是通过对分类意识的探讨总结出人类分类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并且把这种潜意识的行为更加理性化,它的现实意义是:让人们主动去应用分类的方法更进一步认识和思考所研究的某一领域的问题。分类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方法,分类是分层次的,每一类别可以继续分下去。

类型学属于现代主义之后更为广泛地对建筑“意义”的追求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 人们已经明显感到现代建筑的无能为力,为了寻求建筑存在的理由,重建建筑语言,人们开始对建筑进行历史学的探讨,回归到建筑本身的类型学研究上。因此类型与历史建立了联系, 人们日益认为与历史建立联系便是在一种特定文化内赋予建筑以合法性的必要性。于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需要类型学方法。

意大利建筑历史与理论学家阿尔甘在1963年出版的《建筑类型学》中提出“类型学是一种建筑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建筑师个人的思考和工作过程,是历史,也是方法,既是形而上学又是操作工具”。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对类型及建筑原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将类型学作为城市建筑设计中重要和有效的设计方法, 并在1966年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城市建筑》。

欧洲建筑师R·克里尔曾系统深入研究欧洲城市和建筑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原则,分别于1979年和1983 年出版了《城市空间》和《建筑构成》两书, 书中试图探索城市和建筑中的类型学构成原则。

美国城市设计和建筑师杜安尼和普雷特·兹伯格(DPZ) 是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倡导者。新城市主义就是在新城镇设计中对建筑类型学的考虑, 城镇设计要遵循城市设计类型学。

类型学作为设计的方法注重理性思维。它并不是被分离的构件所形成, 也不是根据用途、社会意识形态或技术特征进行分类的事物所集合而成, 而是根据意义的三个层次推导得到的准则来选择和重新集合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继承过去存在形式所属的意义;从特定的片断和它的边界推导出来,并往往跨越以前的各种类型之间;把这些片断在新的脉络中重新构成。所以,类型学的重要性其实质是它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即“不变”与“变”的关系问题。类型学理性地对待历史与传统,对其筛选和批评,从中提取有益的、精确的历史文化内容带入现代社会,并结合特定需要进行再设计。

三 类型学中的城市和建筑

类型学是研究城市和建筑的有效手段之一。维得勒将建筑类型学归纳为三点: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继承了特殊的建筑片断和轮廓;以及将这些片断在新的城市文脉环境中的重组、拼贴。建筑类型可以在历史的建筑中获得,通过激起人们对以往生活和建筑片断的记忆而使建筑的形式获得成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形态转化为在“原型”基础上的变体,有利于将错综复杂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统一于一系列“原型”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原型”的一致性达成建筑形态的彼此协调。恩格尔斯的原型研究强调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换。相对于罗西寂静的纪念物理论,恩格尔斯的建筑在解释自身的过程中,具有形式的连续变动。

从系统论的视角审视城市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自身功能与形态的完善,而在于与其他建筑之间和城市整体结构体系之间的关联。约翰·西蒙兹就指出,依据教条公式设计的建筑和依据简单集合学进行的场地规划是注定失败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哲学为诸多建筑理论处理城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系统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正是将城市和建筑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类型学研究和分析,在处理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能够给设计者提供一种指导性和参考性的提示。

四 结语

类型学的产生基于对过去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反映了在不同层面上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类型学是一种共时性的多元存在。关键在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为合适的。就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而言,可以视为城市系统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而言,这种互动作用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新的理论与设计手法的出现会进一步改变人们对城市建筑 的认知,并不断扩充建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类型学这个方法正是使得设计者在处理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中能够有更加有效和合理的做出判断。

    随着时代和建筑理论的发展,类型学作为一种方法和思潮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11.

[2]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2.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8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9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

[1] [2] 

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10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1 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1.2 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 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2.1.1 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1.2 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2.1.3 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 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 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 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TU026;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53-04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

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有本科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两种不同定位:职业技能教育偏重在较短的学制中培养学生实用绘图技能和工程能力;而本科教育则在较长的学制中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和设计能力,其核心是创新能力。虽然毕业生接触实际工作时需要适应过程,可能刚开始设计时创新能力不佳,但从长远看,学校教育为以后的设计创新打下了良好的根基。经过更多实际工作的锻炼,其创新能力就会逐渐体现出来。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很有必要。

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单纯求异的结果可能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有正确的途径和目标。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1.做好专业积累,打好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做好专业积累,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从古至今都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典范,如果把这些设计实例和素材积累起来,必然成为设计创新的良好基础。

2.培养专业兴趣

灵感往往迸发于自发的热情,而在被动的压力之下成型的可能是畸形的结果。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浓的专业兴趣,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培养出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记忆和审美能力,才能善于在别人和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不断发现问题,设计水平稳步提高,而不是在一点点成绩面前就裹足不前。总之,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是室内设计创新的重要动力。

3.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作为未来的设计师,需要勤于思考,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才能真正创新。创新常常产生于独立的思考,而非盲目的模仿与拼凑。当今世界,信息的互联程度很高,所以在设计领域,完全的原创较少,借鉴较多。借鉴作为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只会借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点,学生就只有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进而退化为抄袭。而且,在别的环境条件下的设计的创新点,如果生硬地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可能会成为败笔。所以,无论是借鉴,还是原创,只有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思考和创新点,才能称之为创新。

4.强化实际应用的观念

创新的设计要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孤芳自赏,脱离现实。一方面,一些纯粹的虚拟设计的练习固然对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有帮助,但作为整体的本科教学,重点仍要放在实践应用上,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设计中有许多常识、规范、功能、技术等需要遵循,这些是硬性要求,并不可以忽略或随意变通。学生只有把握了哪些不可变,才知道哪些可以创新,否则,所谓的创新实际变成无知的冒险。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自己理性的设计思维体系和感性的丰富灵感来源。通过专业积累和兴趣培养丰富学生灵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设计思维(图1)。从设计过程看,人的感性使设计发散铺开,人的理性则使设计聚拢回来;从设计成果看,感性使设计鲜活有灵气,理性使设计成熟、可推敲。纵观设计历史,那些最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均是两面并重的。许多设计大师往往既能从自然界、古代历史或其他文化中发掘灵感,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又能形成自己的设计理论,以自己的理论体系保持其设计作品的独特个性和思维深度。

二、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联系紧密

(一)专业本身的相关性

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本来就像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一样密切。建筑设计主要侧重建筑体的整体功能、空间和外观设计,室内设计则侧重建筑体内部空间的具体功能、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载体,而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和深化。两者在设计范围上有许多交叉,如:两者都考虑内部功能和内部空间,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两者的设计思维是相通的,都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两者的目标也是相同的,都是塑造适宜的人工环境。

(二)专业的发展情况

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那些代表性的建筑物其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多是一体化设计。古代建筑师往往也承担着室内设计的任务。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也是包含室内设计的。近几十年来,室内设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但它仍和建筑设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许多室内设计,如住宅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等的室内设计,只是把建筑作为载体和背景,在功能、结构、设备等方面衔接;而一些大型场馆和纪念性建筑物,则在设计构思和内外的艺术形式上都保持一致,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设计 [1]。

可以说,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紧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室内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开设建筑基础课程,是必要且有益的。

三、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建筑基础课程

对应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设计、技术3个方面教学,建筑基础课程也大体分为以下3类:第一,建筑史论类课程,包括中外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及其设计师;第二,建筑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建筑设计初步和小型建筑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三,建筑技术类课程,包括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规范等,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各方面技术要求。

四、建筑基础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建筑设计史论文篇12

1、菲利普历史主义观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建筑正处于“现代主义”的进程中,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在这一时期众多的建筑风格运动中,密斯·凡·德·罗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改革先驱和国际主义风格的奠基人之一。而菲利普·约翰逊在20世纪40至50年代曾是密斯忠实的追随者,约翰逊在康涅狄克州纽坎南兴建的“玻璃住宅”,是使他声名大躁并极具典型的体现密斯精神——“少就是多”的成功案例。但当他与密斯合作设计1958年落成的西格拉姆大厦的时候,却开始走向另一种方向。

密斯的建筑哲学中,他强调的“少就是多”及继承的“建筑的统一性”、“结构的诚实性”的设计原则,这在当时主流的设计思想中是较为推崇的。而当约翰逊与密斯合作设计位于纽约总部加拿大酿酒企业西格拉姆大楼时,约翰逊开始对密斯过于统一、刻板的设计风格产生怀疑,厌恶过去高层办公楼这一“乏味的建筑类型”,他希望突破这个局限,发展建筑的丰富面貌。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的活动中心已转移到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和否定,并确立自己称之为“历史主义”的原则。这一时期的中期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是一条自己也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并希望在广博精深的历史中,吸取养分,来滋润现代主义建筑。在他提倡的“新古典主义”便反映了继承传统的态度,他认为古典的形式基本仅作为一种设计概念和气氛而加以撷取运用,而不是图式和构件的照搬。他还曾多次表示“我们不能不懂历史” 并强调指出:“历史是一种广阔的、有用的教养”,“要是我手边没有历史,我就不能进行设计。”[1]这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的近十余年里,约翰逊建造的摩天大楼中无一不能找出这种受历史先例影响的痕迹。建筑师迈耶曾对约翰逊做出这样的评价:“对建筑艺术的鉴赏力和历史观,以及敢于接受和彻底摒弃各种影响的勇气。”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约翰逊的本质。

2、近代民国建筑历史沿革与形成原因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大量土地的割让,使西方国家迅速在中国生根,在租界相继建立了欧式风格的使馆、洋行、银行和工厂以及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主要建筑风格。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尤其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租界区建立了大批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自此,西方建筑大量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出现了空前的营造高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国建筑。

2.1 近代民国建筑形成的原因

历史上中国建筑是其他国家欣赏和效仿的典范,但到了近代民国时期兴起的建筑无论是在形式或风格上几乎于大气候上移植外国建筑。究其原因,这主要由两大因素组成:

(1)外部因素——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国外建筑风格登入中国正是西方列强入侵,企图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属一种文化侵略是西方侵略行径的一部分。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中国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都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雨果曾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也评价:“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议论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从这些外国学者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时所持的态度。即认为西方的历史文化经历过巨大变革的优越性。

(2)内部因素——中国内部的腐败。内部因素则为中国自己的建筑体系没有在近代自主提升。这也与中国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有关。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的建筑有小的变化,没有大的更新。如林徽因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所作的精辟总结:“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域。虽然在思想及生活上,中国曾多次受外来异族的影响,发生多少变异,而中国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的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系统。”虽然中国传统建筑是古代能工巧匠对木结构的极致发挥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因其始终没有大的演变,在近代建筑中便显现其负面效果。

3、历史主义观对民国建筑的影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在中国港口开埠以来,外国殖民者纷纷在中国的大陆上划定本国的租界势力范围。尔后由租界国内的建筑设计师或其它国家的西方建筑师承接修建早期的新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类型各异具有浓烈的其租界国特色,但又是西方现代建筑的集体表征。因租界所具有的特殊政治原因使临近租界范围的土地极为抢手,地价也水涨船高起来。在尔后修建其它的商业银行大厦、民居住宅等新建筑几乎皆由大富商,大官僚或海外华侨集资修建。在此之前外国建筑师已开始逐步转变,更加关注我国的建筑环境文化特色,“开始以中国建筑之部分应用于近代建筑”。

中国人很快吸收了西方新的建筑施工技术,接着又生产出许多自行研究的新型建筑材料。20世纪20年代,一批到国外学习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年青学子已陆续归国。到民国时期,新建筑已经能由中国自己的建筑设计师承接兴建与外国在华建筑师分庭抗礼。早期,这批建筑师可能还只是停留在移植西方的建筑风格,但这批建筑师同时也通晓本国的传统文化及建筑特色,因此很快便能很好的融入了一些中国本土化的传统建筑特征,形成一些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如范文照、赵深设计的铁道部等均以欧式建筑为体干,但在建筑上缀以中国特色构件。

因此历史的东西不完全只是腐朽与过时的沉积,它也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古代能工巧匠的经验、摸索和智慧的总结。在纵观近代民国建筑的兴起与转变中,可以看出它透露着一种无形的“历史主义观”。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4、尊重历史建筑未来

无论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到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迭起云涌或是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来看,根植于各自本土的建筑都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亦或是阶段,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对新风格前的传统建筑风格的完全否定,再而怀疑反思,最终提倡尊重历史来建筑我们的未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大师菲利普·约翰逊从事建筑事业的亲身经历中便反映着历史主义观对他的影响。同样,在中国的近代民国建筑亦是如此,从移植国外纯西式的建筑风格,进而内部吸收与再创造,发展中西合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使中国建筑再次融入到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也让国际的建筑风格符合中国的水土,使之本土化。他们都透露着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根植于历史,历史是文化延续下来的结合点,是总结了许多代匠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精华,、抹杀、毁灭历史沉淀的东西便是割断了传统的文脉。

我们新时代的建筑必须要懂得如何尊重我们的历史,在开发与保护,历史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之相协调。陈丹青曾在访谈中也说过他在看哲学家萨伊德写的书中“innovate”是创新的拉丁文的原意,而它的原意并不是指创新,而是指返回和利用过去的资源,找到一个新的可能性。回到过去的某一历史时期的氛围,在这种返回的过程,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你的智慧,你的表现力,这个叫做创新。现代建筑显示了设计意识的大胆性和突破性,在认真研究古代人类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已创造了一组梦幻般的空间构图组合的形式,为建筑形式的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返回现今建筑遗产上的复兴,有些老建筑本身就带有特定的人文背景如工厂的厂房、烟囱,古门楼,牌坊,胡同,民居等,当这些建筑遗迹及所处土地被收购时,更应该把握“尊重历史,建筑未来”的原则去建构新的环境,因此开发不是一定要建立在对传统和历史的破坏上,历史与现代的矛盾性仅仅只是我们的认识问题。

结语

对历史的完全摒弃,是对文脉的一种毁灭。许多房屋不是单纯的物质用器,它们还负载着精神功能和文化意义。建筑学不是纯粹的科学技术,它包含着人文内容和艺术创造的成分。中国现代建筑先天带有国际性,而缺乏中国文化的根基,需要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努力把中国的文化精神灌注其中,使之本土化。[4]中国和西方虽是两个不同而又完整的系统,可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中国的绘画史和建筑历程中,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艺术家对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西方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曾画《路易十三的宣誓》便是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可见东西方的艺术大师都坚信:从传统资源中可以生长出自己新的艺术风格,很多被人称道的大师都是在古代经典作品中,寻找一种自我发展的道路。

在建筑中亦是如此,菲利普·约翰逊的历史主义观及其建筑历程,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普桑、大卫、安格尔效法古代,赵孟頫、董其昌临仿古代经典,他们都只是整个人类学习的传统,从传统中创新,这样的文化策略中的一个缩影。但背后却向我们显示着历史主义观的重大作用,告诫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2] 张钦哲,朱纯华.菲利浦·约翰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2月

[3] 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