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合集12篇

时间:2023-07-27 09:29:26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1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15-03

为有效解决城乡二元格局、发展严重失衡等重大社会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2007年6月,成都市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动态

自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较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战金艳、曾磊等学者(2002)运用城乡关联发展理念研究城乡空间关联系统架构,构建了城乡关联水平评价模型及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关系发展量化评价方面进行了新尝试。通过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结论: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区域内城乡要素优化组合、城乡关联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其本质是城乡的联系程度。

二是李岳云、陈勇、孙林(2004)将统筹城乡的内涵界定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发展统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而戴思锐(2004)试图构建一个指标体系,用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数、39个三级指数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差异,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和绩效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三是李志强、雷海章(2006)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城乡间住房、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富裕度、家庭生活条件、信息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成6大类,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得出3点基本结论: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水平要比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的一致性高,而中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差异性大;影响统筹城乡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就业人数比以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比。

四是陈鸿彬(2007)在论述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4个子系统,即经济统筹发展、社会统筹发展、人民生活统筹发展及设施环境统筹发展。在每个子系统精选的指标中,既要有反映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城乡发展差异的系数指标。以2020年为达标年,探讨了部分指标选择的原因及各指标的目标值,并设计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的差异系数和测算方法。

五是杨振宁(2008)评析了现有学者的基于截面数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对截面数据的分析有利于进行样本间的差异比较,但时间序列数据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上具有截面数据无法比拟的优势。现有的指标体系在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时难以获得所需的数据,可操作性差。为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建立了一套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统筹城乡发展规律。

以上学者们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加以量化,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对于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态势、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城乡生活的协调状况、城乡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反映各生产要素在城乡的合理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协调程度。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特定评价功能,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2.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要涵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质量三方面,能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各方面的状态和联系,利于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便于全面、系统地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可比性原则。所选的各指标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晰,既能反映城乡关系的共同特征,又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量,数据来源稳定,指标口径一致,利于地区间的比较,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4.动态性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因时因地及时调整,要真实准确地反映现状,利于预测未来,充分体现动态发展趋势。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在参考了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分解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根据系统学原理,选择了9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见表1。

三、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9项指标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测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数据本身的特殊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分析逻辑如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因主成分分析对指标的正向性要求很高,根据统计资料,首先运用SPSS16.0软件及Z-scores对2008年成都19个区县原始数据矩阵(略) 进行无量级化处理。其标准化公式为Xij=(Xij-Xj)/stdevj,i=1、2、3、-19,j=1、2、-9,Xij为第i个区县的第j个指标值,Xj为第j个指标值的均值,stdevj为第j个指标值的标准差。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如下表2。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可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略),在KMO and Bartlett's Test中,Bartlett检验F值为0.000,KMO值为0.804,说明所选指标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当主成分为3个时,累积贡献率为91.73%,说明前3个主成分因子已包含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取前3个分别为第一、二、三主成分F1、F2 和F3做主成分分析。

由载荷矩阵(表4)易知主成分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F1贡献率为69.934%,主要反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一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情况;F2贡献率为16.627%,主要反映社会福利院、人均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情况;F3贡献率为5.169%,主要反映工农业产值比、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状况。

以各主成分贡献率(表2.3)为权重,确定加权综和评价函数 F=W1F1+W2F2+W3F3,其中,Wi=λi(∑λi)-1,i=1,2,3。最终得综合评价函数:F=0.762F1+0.181F2+0.056F3。

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可计算出各区县2008年的标准化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值,并与2004年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表5),以便于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成都各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三)结果分析

由上表5可知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是成都市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辖区内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依据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民年均纯收入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排序均居前列,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较高。

而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等均处于相对较偏远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各项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也大大低于其他区县水平。

同时,我们对成都市19个区县2004年与2008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发现自2004年以来,大多数区县的排位动态变化明显: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偏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其中,新都区、金堂县、双流县与邛崃市升幅较大,而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与崇州市降幅度较大。

四、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了剖析与比较,得出了其发展现状及基本趋势。成都市于2003年率先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并于2007年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过渡衔接的关键时期,成都市应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及其管理体制、完善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培育都市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努力进一步缩小辖区内各区县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各区县也应抓住历史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崛起,最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四川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2.成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3.战金艳等.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11)

4.李岳云,陈勇等.统筹城乡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戴思锐,谢员珠.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李志强,雷海章.模糊聚类:中东部地区城乡统筹水平的分类与比较[J].农业技术经济,2006(1)

7.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8.杨振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时序数据[J].经济管理,2008(11)

9.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1)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2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不同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础数学课程,它不是简单的数学计算,而是综合应用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运用系统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符合行业、企业标准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建设标准是建设内容具有针对性、应用性突出的优质课程。而目前运筹学的教学仍然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应用研究的现象,最终导致教学中注重公式和算法的讲解,很少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亦如此,使得学生只会按已有题型计算,不善于探究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本校工程管理专业运筹学是拥有较多分支及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工程管理专业考研的专业课。目前,计划仅有32学时,对于运筹学的学习要求是不够的,需要有效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选例题,并适当增加理论学时及实验学时。

(三)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运筹学的教学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不够灵活,教学方式单一、互动性差,学生仅仅学到书本的理论与例题,没有延伸性的知识。

(四)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本校工程管理专业仍采用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学生仅掌握建模方法进行手工计算,并未进行计算机实践练习,不能利用软件求解模型,降低了课程应用的操作能力。线性规划中单纯形法和运输问题仅能解决变量较少的情况,变量较多的情况必须借助计算机软件求解。

(五)缺乏适用的教材

教材理论性、逻辑性较强,重点介绍相关理论与模型,缺乏实际案例的介绍与讨论,也没有相关软件的方法,且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许多同学看到教材中复杂的公式及推理就已开始畏难,后续学习信心缺失。

(六)成绩考核不科学

考查仍采用笔试,缺乏对综合能力的考核,仅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不能评定学生对运筹学方法的掌握水平。

三、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方法,树立整体观念,解决工程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优化决策问题。运筹学教学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重视运筹学思想的应用及实例教学,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除了讲授运筹学的基础教学内容,更应侧重于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在教学中应增加与专业发展相关的前沿知识的介绍,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加强案例教学。

介绍管理科学中的大量成熟的运筹学应用案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兴趣,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提出实际管理案例,引导学生采用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如线性规划方法可应用在钢筋下料、土石方调运等方面;博弈论可应用在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监理等方面。

2.简化理论推导。

对于教材中较长篇幅论证的理论,讲解时要进行归纳,侧重理论的应用性,避免过分强调公式推导过程,而应侧重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如第一堂课通过讲述古代文献中体现运筹学思想的案例,引起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通过运筹学思想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运筹学课程内容多,逻辑性强,教师一定要深入浅出,注重条理,突出重点。再如,讲解单纯形法中松弛变量、剩余变量、人工变量的区别时,应注意结合三种变量的经济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区分三种变量的含义与作用。在讲解单纯形法四种解的判别中要注意归纳总结,将单纯形法的原理与解的判别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的判别标志。

3.多媒体教学。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减少理论推理和公式推导时间,重点突出运筹学的应用。课件中要突出案例等实际问题的主体地位,弱化理论论证、公式推导、数学计算等,着重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进行辅导答疑。

对章节重难点及易混易错点当面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大部分学生的疑惑和作业中的典型错误等进行系统讲解,弥补学生的知识薄弱点。

5.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中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分析解题思路,亲自动手建立相应模型,运用计算机软件等手段求解,对涉及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如模型建立的假设、问题目标的理解、目标条件的分析、模型的建立、求解的步骤及方法、结果的讨论等,教师适当引导,必要时给予解释说明,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最后可让学生以课题报告的形式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

(四)加强实践环节

开展教学实验课程,选择较成熟的教学软件如LINDO,LINGO,WINQSB,EXCEL,鼓励学生运用软件编程解决问题,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计算,提高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大赛,实现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加强适用教材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中提出建立并创新“素质优良、能力一流”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编写适合工程管理特色专业的运筹学教材,要重点强调相关理论方法与工程管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增加案例分析;突出运筹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理清问题的解决思路,量化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软件求解,侧重方法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六)推行科学的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将传统考查课本知识点的笔试形式改为课堂分组讨论、软件应用、案例作业、课程设计等综合考查方式,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的运筹学教学目的。考核内容应围绕工程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重点展开,结合工程管理实际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北京市在2002年开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工作,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开展初期,并未直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展,而是选择了大兴区作为此项工作的试点区县,以试点区试点工作为基础,逐步推进试点运行。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市是首先开展此项工作的城市,北京市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与运行的先期探索工作。2003年6月27日,北京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北京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具体政策文件形式得以颁布实施。自2003年开始,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市、区(县)、乡(镇)三级财政部门分别依据相关文件规定按照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补助金额。

城镇居民保险与“新农合”的比较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覆盖群体主要是城镇人口中没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和城镇人口中未就业人员、学生与儿童“;新农合”的制度覆盖对象是农村居民。以北京市统计年鉴(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基准,当年的北京常住人口为1.4千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30万人。农业人口25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26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原则是“保当期保大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的制度原则是“基本统筹”“、二次补偿”和“村级基本用药”。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管理职能,“新农合”则是由卫生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与管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支撑,归属与整个社会保险的研究范畴;而“新农合”并不能完整的被成为“社会保险”,而是一种在制度参与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互助共济制度,但是,“新农合”在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保险的性质。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中,“一老”、“一小”、“无业居民”是其制度覆盖的三个组成群体。作为北京市医疗保险制度在社会范围内的人群扩展和政策制度的延伸,与北京市其他社会保险一样实行“市级统筹”,相对于外省市而言就是“省级统筹”的含义;“新农合”基金是制度参与者之间实现经济互助共济类型的一种制度模式,经济与发展水平相近的人群在负担能力上也比较接近,因此,“新农合”的资金筹集范围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特点,此外,由于受到相应财政管理与补贴支持因素的影响,统筹模式多采用了区级统筹的方式。比较特殊的还有朝阳和海淀两个行政区,这两个地域范围比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行政区还在区与乡镇两级之间实现资金统筹。综合各类情况,在北京市范围内的“新农合”总共形成了39个统筹单位。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归属与社会保险范畴,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办理的主管部门也是其他社会保险的主管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新农合”的经办职能由“新农合”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承担,提供服务人员也并非是专职国家工作人员,而是从乡镇和村里分别抽调出来的临时管理人员构成。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是按照制度覆盖人群分为“一老”、“一小”和“无业”三类,每类的筹资标准都不一样。2010年“一老”、“一小”和“无业”的筹资标准分别是1800元、100元、700元。其中,个人分别是300元、50元、600元。总体筹资人均330元,个人人均缴纳97元。2010年“,新农合”筹资标准在11个区县是520元、朝阳区、海淀区最低筹资标准是720元和620元,最高筹资标准分别为900元和820元。个人缴费在35元-160元之间。全市总体人均筹资538元,个人人均缴费59元。

2011年以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也是按照制度覆盖人群的三类划分的:老年人1500元、学生儿童50元、无业居民100元。财政补助人均是233元。2011年1月,财政统一补助标准每人每年460元。“新农合”财政补贴,市、区县、乡镇三级财政每人补助在345元(丰台)-700元(海淀四季青)之间。在财政补助标准上,城镇居民与“新农合”的差别明显。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4

嘉善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发展,按照站在新起点、迈向新高度的要求,进一步把交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深入研究和解决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着力做好“五个结合”。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镇村区划调整结合起来,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嘉善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新一轮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等重大机遇,针对行政区划中存在的乡镇布局不够合理、规模偏小等问题,适时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的11个镇调整为6镇3街道,形成经济开发区、临沪新区、信息产业园3个工业经济核心区和魏塘、干窑、陶庄3个工业经济配套区,以及罗星现代服务业、天凝民营经济、大云温泉生态旅游3个集聚区,并对全县的行政村进行了调整,由原先的118个调整为104个,社区由原来的26个调整为43个。经过区划调整,全县的发展功能区更趋合理,镇村和产业布局更加科学,为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抓好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在国家交通运输部的关心支持下,嘉善县着眼于打造全国交通建设示范点的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制订了《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建设“三级网络、两大系统”,即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城乡集散交通网络、运输枢纽站场系统、运输服务保障系统,建立起快速高效、便捷顺畅、集约环保、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嘉善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破解交通瓶颈制约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嘉善县从自身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抓住制约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全面完成撤渡建桥。在2007年撤除了最后一个渡口,彻底告别几千年来的渡运历史。目前全县已建桥梁1042座。二是推进场站建设。重视城乡公交站点设置和合理布局,制定了市区公交枢纽站、农村客运站、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等站场的建设计划,完善三级客运网络,做到公交站场与公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同步验收。三是完善县镇村公路网。拓宽原有的通村公路,将原来的3.5米拓宽到5米以上,并加强联网贯通。通过乡村康庄工程和联网公路建设,全县农村公路达到653.6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55公里、联网公路110公里,通达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加快农村危桥改造。从2003年起,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桥改造资金,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改造农村危桥。并将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把原来5年200座的农村危桥改造计划,调整为5年400座。五是实现公路安保设施、标志、标线和指路体系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公路的安全便捷条件,为百姓出行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起来,加快提升城乡交通服务水平。嘉善县始终把惠民利民作为交通发展的最终目标,把满足城乡居民需求、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城乡公交服务上,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公交企业现状,编制了《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并对现有城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推出镇域公交,推进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已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44条,投入车辆175辆,基本覆盖到所有村庄。积极探索和创新城乡公交发展模式,采取由客运公司与镇政府股份合作的办法,在镇区域内设立公交专线,破除交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城乡壁垒,推进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乡货运服务上,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城乡快速交通网、一般客货运输场、城乡集散交通网等,建立便捷小件快运网,实现城乡客货快速运输,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高效运输服务保障,使老百姓在经济发展中充分享受到交通建设带来的好处。

把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与管理创新、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增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嘉善县委、县政府引导全县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推动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县交通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参加的交通工作推进组,合力推进交通发展。加强政策保障,陆续出台了《嘉善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积极向省里争取优惠政策,努力在规划、立项、土地、环评、资金筹措等方面得到省里支持。加强要素保障,明确年度用地计划优先安排交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列入省部重点。资金筹措采取“三个一块”的办法,即向上争取一块、财政扶持一块、自身筹措一块,组建嘉善县交通投资集团公司进行运作。加强管理保障,积极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成立嘉善县交通质量安全监督站,设置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配备专业设施,强化对交通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积极探索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行路政管理与公路养护相结合,建立县镇二级管理机制。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成效

嘉善县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基本形成了城乡交通一体化框架。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三横二纵”的道路交通框架,形成县城到各镇20分钟和各镇到高速路10分钟的交通圈,形成“二纵二横”水运网络主骨架。到2008年底,嘉善县公路总里程达到706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14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所有建制村都通了水泥路和公交车,村道联网、公交线路港湾式停靠站覆盖等工程正逐步推进。全县公路客货年运输量分别达到1663万人和368万吨,沪杭铁路嘉善站年客货发送量分别达到47万人和8万吨,全县内河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了1000万吨。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小商小贩到田头,公交站头到村口,轿车开到家门口。”这是嘉善城乡交通一体化带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大大降低了农产品和物资的运输成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大棚已从县城周边地区扩散到所有镇(街道),形成了设施栽培绿色产业带、食用菌种植白色产业带、水产品养殖蓝色产业带、鲜切花彩色产业带等“四色产业带”和16个精品农业示范点的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完善了各镇(街道)的城镇功能,提高了镇(街道)工业功能区承载产业的能力,优化了村镇的发展格局,县域生产、生活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为块状经济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县形成了数码电子、光伏能源、精密机械、木业家具等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通畅渠道,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推动了传统农民开始向市场经济型农民转变。进一步推进了以“两分两换”为主的农房改造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集合”配置,提高了“路、水、电、讯”的集合度和网络化,极大地改善了广大村镇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有力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随着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大大加快了中心城区和中心城镇建设步伐。目前全县“五横五纵”的城区路网基本形成,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初具规模。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高速路口、农村公路沿线土地开始增值,非农业用地在高速公路开通及乡村康庄工程建成后的价格大幅上涨;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旅游景点和游客数量大大增加,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依托农村公路网络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等商贸业加快发展,销售网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同时,区域之间经济交流合作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密切了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引进的项目中有90%左右直接或间接来自上海;生产的瓜果蔬菜50%左右销往上海。对此,老百姓形象地说:“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经济好了,收入多了。”

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交通大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008年,嘉善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33美元,财政总收入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7元。去年以来,嘉善县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增速均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03年以来,嘉善县每年都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30位,其中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分别列全国第6位和第11位。同时,嘉善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连续4年获得浙江省“平安县”荣誉称号。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启示

嘉善县的实践表明,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规划先行、改革创新、合力推进和惠民利民,努力探索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新路。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统筹理念。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县始终把统筹城乡交通建设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大交通意识,举全县之力营造大环境、建设大交通。着眼于发挥交通“先行官”的功能作用,全力破解交通难题,切实加快交通建设,不断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交通基础。坚持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筹管理、统筹协调,不断开创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的新局面。嘉善的实践启示我们,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坚持统筹的理念,以站在新起点、迈向新高度的思想境界和统筹兼顾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交通的“先行官”地位,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嘉善县在交通建设上,着眼于打造全国交通建设示范点的目标,高度重视《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国县级范围率先制订了《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描绘了从2009年到2020年嘉善交通建设的蓝图,为在新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嘉善的实践启示我们,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更高的层次、更宽的思路和更远的眼光来谋划交通发展,促进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和综合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始终是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嘉善县推行了领导方式创新,建立了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交通项目监督检查组;推行了项目建设和公交运营筹资方式创新,探索多元化融资共建的路子;推行了交通管理模式创新,加强工程和运营管理等。正是依靠在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交通科学发展,使城乡交通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嘉善的实践启示我们,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必须切实把思想认识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式,走出一条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5

(一)新农合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健全

我区新农合制度自2004年正式建立,2008年前采用区级指导、乡镇管理的运行模式,从2008年至今采取住院区级统筹、门诊乡镇统筹的运行模式。2013年,为进一步规范新农合支付管理,将区新农合经办机构由区卫生局划转至区人力社保局,由区医保中心对新农合补偿费用进行审核管理。区卫生局设立了新农合基金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区财政局设立了新农合基金财政专户,在基金缴入和补偿支出方面实现资金封闭运行,保障了新农合资金的安全。随着管理手段及保障机制的不断提升,新农合保障制度与范围、报销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已由最初设计的“保大病”模式逐步转变为大病、小病兼顾,由最初的只有住院费用补偿转变为住院与门诊费用均可补偿。

(二)筹资标准位于全市前列,财政投入居全市首位

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在遵循多方筹资政策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区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减轻村集体和个人负担,鼓励农民参合。几年来,我区新农合住院筹资标准和区级财政补贴标准始终位居全市前列。2008年筹资人均460元,2009年人均600元,2010和2011年人均670元,2012年人均820元,2013年人均840元,2014年按全市统一标准已提高到900元。以上标准不含各镇门诊补助投入。此外,从个人缴费看,我区新农合制度个人缴费金额100元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老年人300元和无业居民600元的缴费标准。我区参合人员的个人缴费标准从2008年至今,只从60元提高至100元,在我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远郊区县农民收入水平的前提下,个人缴费金额是北京市要求的“不低于100元”的最低标准。

(三)海淀区新农合参合率逐年提高

由于宣传到位,政策优惠,广大农民积极参合,参合率逐年上升:2008年参合率88.5%、2009年参合率90.3%、2010年参合率98.9%、2011年参合率99.4%,2012年参合率99.8%,2013年参合率达到97.22%。实现了应保尽保,切实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健康保障。

(四)农民医疗保障达到或优于城镇居民保障水平

随着筹资水平不断上调,我区新农合住院补偿标准也逐年提高,使广大参合农民感受到新农合保障制度带来的实惠。2013年,我区新农合住院补偿标准设定为二级医院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55%。另外,对15类重大疾病报销标准提高为75%,个人全年补偿封顶线为18万元。通过设定一、二、三级医院梯次补偿比例,引导参合农民合理、有序就医,避免新农合资金的浪费。2013年,我区新农合门诊补偿标准参照城镇居民门诊报销政策执行,即起付线设定为650元,报销比例为50%,门诊报销封顶线在参照城镇居民门诊报销2000元的基础上,由各镇根据农民健康需求和筹资水平,最高可补偿至20000元。

二、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基金收支不平衡

新农合在筹资上是以财政补助为主,镇集体补助、个人缴费为辅。同时,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为辖区内农村户籍人口,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转非工作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户籍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其中以适龄劳动力为主,造成参加新农合的人员构成主要为中老年人群。众所周知,中老年人群医疗费用负担较之青壮年普遍要高,随着缴费人数不断下降,资金支出却不断提高,入不敷出的现象不可避免。2012、2013连续两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已经出现当年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

(二)门诊尚未实现完全区统筹

因北京市新农合制度最初设计是防止“大病致贫、大病返贫”,所以当时只对住院病人医疗费用进行补偿。直至2008年,北京市才提出在实现住院补偿基础上兼顾门诊补偿,故我区新农合制度中的门诊补偿政策自2008年才开始制定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当时,各镇新农合门诊补偿政策基础差别较大,很难“就高不就低”,实施统一的门诊报销制度,所以提出了“区级指导、乡镇统筹”的实施办法,即由区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制定门诊补偿的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等指导意见,区财政对各镇参合农民按照每人50元的标准给予支持,各镇根据经济条件自行设计门诊报销的具体政策。门诊政策已实施4年,在实施过程中,我区一直努力实现全区统筹。2009年和2011年,区卫生局先后两次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组对我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资金进行测算。经测算,若实现全区政策统一、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适宜的目标,门诊补偿基金需要人均筹资至少300元左右。2012年,区新农合管委会成员单位和各镇进行了多轮协商,认为实现门诊全区统筹增加的投入如果让村集体和个人增加缴费,可能会造成村集体和农民的不满;如果让镇财政将资金缴入全区统筹账户,镇里也会有很多顾虑;区财政一是对新农合投入了较多资金,不能单独增加投入。二是从兼顾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医保投入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出发,区财政对农民的补助也不宜与城镇居民补助差距过大。

(三)新农合报销尚不能实现即时结算

2008年,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各区县使用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实现对参合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筹资统计和审核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北京市卫生局当年提出5年内实现即时结算的规划和设想,然而至今,全市统一的即时结算信息系统尚未设计成功,导致各区县新农合费用报销也无法实现即时结算,仍采用人工收单、统计、结算的方式,与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实现的即时结算比较形成较大反差。我区曾考虑建立区级的即时结算信息系统,但由于系统设计经费预算较大,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再者区级设计的系统如与全市系统无法对接,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区级新农合即时结算信息系统一直没有建立。目前,虽然我区的新农合经办机构已划归人力社保局管理,但是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由市卫生局局管理,医保即时结算系统是市级医保部门设计的,由于新农合与城镇医保体系的定点医院、报销比例等具体环节并非完全一致,目前也无法接入市级的医保结算系统来实现新农合的即时结算。

(四)重复参保的情况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分别为两个部门管理,且信息管理系统也各自独立,对于人员参保情况系统间无法进行核对,2014年7月,按市财政局要求,首次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2013年6月时点人数进行了比对,发现我区有4640人在2013年重复参加了两项保险。重复参保不仅是对财政资金的浪费,参保人员掏两份个人缴费金额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因为两种保险制度使用不同单据及重复参保并不能让参保人员在一次看病时重复享受两种医疗待遇。经过分析,存在重复参保的情况的客观原因为是: (1)每年我区都有部分农村户籍人员转为城镇居民,为了保证医疗待遇,所以,存在人员上半年参加新农合,下半年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的情况。(2)学生儿童在适龄阶段(未入幼儿园或学校)时参加新农合,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后,统一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三、新农合基金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对比

由于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我区每年都有一部分农村户籍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户口,随着缴费人数的减少,支出却不断增加,为了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负担不加重,2014年全市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贴提高到了900元/人/年。从财政补助标准及享受待遇上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更为“实惠”――个人负担少,享受待遇高。

四、下一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统筹工作的设想

按照中央对农村工作特别是构建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方面的规划,我国将取消农村户籍制度,经过几年过渡期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然会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合并成为一个医疗体系。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从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实时结算、财务制度、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达到统一。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既要顾全个人筹资水平在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又要保证两项基金统筹合并后基金运行的安全、稳定、可持续性。现阶段,从基金运行的可持续性及基金结余上,可以明显看出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弱势项目,从基金规模来看,也应依附、合并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各项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模式,为下一步实现简化就医报销流程,提升服务及管理水平。我区2015年拟将门诊统筹纳入区级统筹管理。并准备在一级和二级医院开展实时结算试点工作。保障我区参合农民方便就医。

从我市实际情况上来看,区县单独统一两个保险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全市统一更为合理。下一步,统一两个保险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保证新农合参保人员的权益

两种制度并轨后,在同一政策的前提下,要合理保障新农合参保人员的权益,包括医疗待遇的享受。即在统一医疗待遇的前提下,区县、街镇要合理保障原有待遇水平,实行二次补偿,确保参合人员的医疗待遇不降低。在合并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加强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握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合并的进程,使群众理解政策,平稳接受。同时为了减轻个人负担,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参合人员参加商业保险,进一步对自费医疗资金进行补偿。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6

作者简介:张文会(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D1211006)、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交通运筹学)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61-02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存在很多优化问题,如交通系统的预测、决策和运行状态分析及评价等,都需要用运筹学理论解决。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很多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都把“运筹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往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运筹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运筹学实践应用介绍,[1,2]因此产生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矛盾。

国内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进行了“运筹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5]此外,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6,7]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工程特征要求讲授“运筹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时,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的掌握,又要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以培养具有运筹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一、交通运筹学的特点

1.较强的数学基础

运筹学以数学为主要工具,综合运用多种数学分析方法,求解交通运输领域的最优决策方案,要求具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等基础知识。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和决策问题等很多章节的建模与求解都要用到以上基础知识。

2.较强的系统性

交通运筹学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局性的应用和综合优化问题。运筹学的最终目标是最优性,既要从空间上寻求整体最优,又要从时间上探索全过程最优。

3.较强的应用性

运筹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后来逐渐转向民用部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很多优化技术都以运筹学作为理论基础,如车辆行驶路径优化、车流波理论、配送优化问题等。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很多高校均把运筹学作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把运筹学作为重点课程建设,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建设与专业需求的矛盾

目前运筹学教材有很多,但教材内容大多以模型建立和理论推导为主,所举案例多属经济管理领域。因此,教学过程中教材选择比较困难,针对性教材建设比较落后。

2.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矛盾

教学过程中大多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交通运输实践教学内容,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特别是求解运筹学问题时,许多繁琐的计算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而教学中又没有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理论模型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学时分配与知识体系的矛盾

目前本科阶段交通运筹学教学学时一般为32或48学时,而运筹学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内容逐渐丰富,培养方案中拟定的学时已不足以完成所有教学内容的讲授,甚至个别章节也要略讲或自学,造成知识体系讲授不够完整。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显得非常必要。

三、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1.运筹学案例教学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案例很多,但没有建立案例库,课堂教学中所引例题多为经济管理领域,与本专业相差较远。因此教学中,教师团队广泛搜集交通运输领域的运筹学案例和模型,按照课程体系进行分类。此外,邀请交通运输或物流企业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本企业应用运筹学思想或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案例库设计见表1。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了实践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团队合作意识。

(1)讲授完线形规划和目标规划理论后,要求调研某一公交线路旅客上下车情况,进行公交车最优调度方案设计,每10名学生为一组,最后提交调研数据和计算方法,并提出最佳设计方案。

(2)讲授完网络模型后,要求调研某一区域道路交通状况,绘制出调研区域的交通网络图,表示出道路的单向或双向交通组织方式,预测每条道路的平均行驶时间,最后找到每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后提交调研数据、预测方法和最优路径方案。

3.计算机软件教学

利用计算软件求解交通运输领域的运筹学模型,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运筹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主要讲授有限变量的运筹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求解理论,计算机实践教学以课堂教学中的建模方法为基础,讲授多变量运筹学模型求解的计算机操作,体验运筹学软件求解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如线性规划问题,教材上的例题变量一般不超过8个,迭代次数一般不超过6次,整数规划、运输规划和动态规划等模型变量数量也很有限。但交通运输领域的很多问题都属多变量、多约束和多目标的运筹学模型,手工计算求解花费时间较长,计算机软件求解非常方便。学生通过学习软件操作,既掌握了建模和求解理论,又体会到了课程的实践实用价值。

目前,运筹学求解软件有Lindo、WINQSB、MATLAB和Excel等,每种软件都有各自的运行环境和编程语言。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课堂教学所学的基本理论,自己编程实现每种模型的求解算法。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针对某一门课程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以短期或不定期的实践调研和学习为目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直观地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要求学生具有工程创新意识,在大学培养阶段实现素质教育和工程训练有机结合。因此,进行了物流园区、地铁集团和公交公司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基地,了解运筹学理论在园区规划、路网规划和站点规划等方面的应用。要求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总结。

在展开理论教学的同时,采取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保障措施

1.课程体系整合

很多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既开设了运筹学,又开设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和物流技术等,教学内容重复严重,如网络计划技术、预测决策理论和运输问题等。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避免教学重复,应进行必要的课程体系整合及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增加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2.教材建设

目前还没有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的运筹学教材,教学中采用的教材内容偏重经济管理领域,选用的例题和案例大多为经济管理领域的优化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对运筹学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编写新教材时应结合专业实际,增加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公交调度问题、收费站优化问题和道路建设优化问题等内容。

3.教学手段改革

由于运筹学建模和解题过程涉及很多表格、图形与算法等,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开发适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求解交通运输领域的问题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交通运输企业参观,或者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举办讲座,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

4.考试方法改革

以往的期末考试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出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20%和80%,造成学生对运筹学模型的死记硬背,缺乏对交通运输实践应用的理解。改革后的考试模式增加了实践成绩,按照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践报告质量评分,结构比例为: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实现了多方位、多角度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为了提高交通运筹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运筹学工程实践能力,结合交通运筹学的课程特点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增加案例教学、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软件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等改革措施,并从课程体系整合、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改革和考试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由于不同学校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本文提出的交通运筹学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并不一定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润红.从整体角度对工程管理专业《运筹学》教学的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94-95.

[2]胡发胜,刘桂真.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9-11.

[3]罗荣桂,原海英.运筹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

2005,24(3):49-51.

[4]温日琨.运筹学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大纲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S1):60-62.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7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率先在重庆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互动共荣、南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之重、当务之急。一、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探索(一)统筹思想越来越明确面对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原江北县委、县政府在1986年就提出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依托重庆、建设江北”的指导思想。1995年撤县建区时,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依托老城、开发新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四城”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较前更加明确具体。,区委、区政府在“1234”总体发展思路中,作出了“城市带动农村,南部带动北部”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当前,正在抓紧制定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正朝着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进。(二)统筹措施越来越有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重庆市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依托重庆老城区开发建设龙溪,依托机场开发建设两路,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龙溪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新城迅速崛起并呈融合之势,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强势推进,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工作显著发力。 1、强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年来,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形成了以汽摩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集群,以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集中发展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日益增强。 2、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瞄准重庆主城市民的 “菜篮子”、“果盘子”和“钱袋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三色”农业、畜禽林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都市型农业。承接园区大工业,创办了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通过努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实施了“一小时”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人行水泥便道“院院通”建设,电视信号和电话线路“村村通”建设,镇街集中供水和村级分布式供水工程,农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等“三改一建工程”,以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同时,实施了小城镇改造,中小学和农村卫生院危房改造,中小学寄宿学校建设,镇政府办公场所和镇文化中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观。近年来,城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正在加速向农村延伸。 4、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我区率先在全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三免一补”(免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每年为群众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作为全市首批6个试点区县,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到,参加人数达41.4万人,参保率达到81.59%,区级财政补助1286万元。,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财政拨款424万元,让11000人得到政府生活救助。此外,还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享受到的文明成果一天比一天多。 5、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全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加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服务。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对2300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到底,全区29.8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在外务工经商农民达到15.7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473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务工经商收入成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6、公共财政尽力向“三农”倾斜。近几年来,实施了向镇街倾斜的财政体制调整和改革,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基础上,区级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区级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高达5.8亿元。在近几年中,我区公共财政向农村投入的资金总额年年居全市第一。(三)统筹效果初步显现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通过20年的发展,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86年3.4亿元、1996年28亿元,到猛增到183亿元。财政收入由1986年3531万元、1996年1.1亿元,到增长到10.6亿元。城镇面积由1986年0.4平方公里、1996年11.3平方公里,到扩展到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86年0.5万人、1996年11.9万人,到上升到37.35万人。二、现实城乡差距与原因透析(一)现实城乡差距 1、城乡发展速度差距拉大。近年来,区抓住机场建设、重庆[,!]主城北移、重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北部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重庆都市风貌展示区已显雏形。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采取特殊措施狠抓“三农”,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纵向比发展较快。由于广阔的农村制约的因素较多,发展变化远不及城区,个别边远山区农村甚至仍然山河依旧。“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是我区城乡发展差距最形象的描述。 2、地区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全区10.6亿元财政收中,北部地区拥有50万人口的20个镇仅占3%,南部地区40万人口的6个街道却占了97%,个别镇全年财政收入不到10万元。相反,20个镇均吃区级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占了全区的30%。,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93元,比的7309元增加4184元,每年增收1046元;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比2622元增收982元,每年增收243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成倍数扩大,由2.6:1上升到3.2:1,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1:1的警戒线。 3、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过大。据专家统计,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城乡居民待遇差别有47项之多。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倾斜市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往往是民办公助,农民既出资又出劳,城市类似建设从不让市民掏腰包;城市居民低保、社区干部待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金等大大高于农村同类人员标准。二是在劳动力就业上歧视农民。一些行业和工种限制农民就业,农民工遭受不同程度的工资歧视、雇佣歧视和政治歧视。三是社会保障差距明显。城市居民基本可以享受以各种保险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除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相关救助制度外,养老保险等不少保障制度缺失。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难以与城市职工同等享受各类社会保险。据区农业局统计,用人单位没有为我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83.5%、87.7%、94.6%、92.4%。四是享受教育等社会事业资源不平等。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区,农村接受教育和医疗、享受文化生活的条件与城区相去甚远。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难以就地入学。资料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入学,平均每学年学费为2550元,人均借读费、赞助费1526元,农民工家庭难以承载子女就地入学之重,被迫让幼小子女留守家中。(二)城乡差距原因透析 1、地理环境影响。位于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纵贯南北,将切分为两大纵向系统。在14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坝、台地、水体共占10%,丘陵50%,山地40%。东南地区地势较平缓,靠城依江,占地理之优,为此,重庆绕城公路内486平方公里面积已纳入主城规划,并在全速建设,重庆北部新城区已在这一区域逐渐崛起。北部山高沟深,东部被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阻隔,且离城区较远,这近1000平方公里区域在短期内要与南部发展同步,由于制约因素十分明显,因而显得非常不现实。由此可见,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着我区城市与农村、南部与北部的发展差距,也决定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差距难以缩小和消除。 2、经济承载能力制约。由原江北县嬗变而来。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工业和城市不发达。城市发育于1985年龙溪开发,转折于1992年两路城南建设,加速于北部新区设立。现代工业起步于1998年科技产业园区,加速于尔后设立的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虽然现在城市发展和产业支撑已取得不菲成绩,但要带动1300多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尤如小马拉大车,效果可想而知。特殊的发展基础只能继承,不能逾越。有限的经济承载能力,逼迫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只能选择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能不顾条件操之过急。 3、体制政策障碍。一是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缺陷。我国现行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分别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的户籍制度,把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地方组织的关系固定化,阻断了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大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分出了两个世袭的“种群”,户口不同,待遇就不同,让农民难以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工业和城市土地市场,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严重侵蚀农民土地利益。此外,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盘活土地存在诸多政策障碍。三是投入体制未完全理顺。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建设的投入太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尚未建立起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觉投入和巨额投入的引导机制。四是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和管理也逐步形成 了“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和衔接,各级各口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用,城市产业与基础设施难以向农村延伸,等等。 4、“三农”弱势本质。农村地域广阔,产业和居住分散,缺少吸引聚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必备优势。在势不可挡的城镇化进程中,优势资源自动流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城市。在这种状况下,相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就在所难免。农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相对于二、三产业,始终属于弱质产业。农民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从总体上看,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难以与时尚的市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始终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三农”的弱势本质,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三农”上。三、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建议 小城区大农村,是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表现和市情缩影。区委决定把建设成为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定位准确,意义重大,切实可行。为此,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准确把握“统筹”内涵,防止步入认识误区统筹城乡发展,是指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打破城乡界限,统一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繁荣。要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内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政策等障碍。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作,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目标。二是必须跳出城乡分割、两大系统封闭运行的传统思维,走出片面强调“立足三农抓三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认识误区,自觉把“立足三农抓三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结合起来,既重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也重视激活“三农”自身要素,创造“三农”发展内在动力。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决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对口支援上,应从体制政策和规划入手,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并非简单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本质是城乡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事实上,要在短期内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居民差异一笔勾销是不现实的。(二)界定“统筹”原则,明晰工作指向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作上应遵循若干原则,最基本的大体有三条。 1、从区情实际出发,铸造特色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全市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属于重庆主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大区,地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等都非常特殊,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和办法,才能铸造出版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打造出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历史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是现实的紧要工作,必须抓紧做实。为此,既要谋划长远,精心制定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各项子规划;同时也要立足当前,及时启动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争取早日突破,尽快见效。 3、全面统筹,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城乡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系统安排,全面统筹。由于区级政府权力、财力、精力所限,在特定阶段全面推进不太可能,因而只能选择最有条件解决好的问题加以突破,才能收到实效。从近期看,拟选择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城乡社会保障、城乡投入保障、土地流转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创新上突破为宜。(三)明确历史任务,锁定长远目标统筹城乡发展,从长远和根本的角度看,必须解决好“五大统筹”、“五大制度”和“五大网络”问题。 1、实现“五大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依法行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就是要一张规划蓝图管到底。当前,应按照“综合性、科学性、创造性、示范性”的总体要求,抓紧编制或修编统一的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和居民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二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各种资源和要素的统筹,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之间的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农村二、三产业合理分工,形成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条和城乡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基础上,加快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全面向农村延伸。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按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求,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向农村倾斜发展步伐。 2、创新“五大制度”。一是创新户籍管理制度。适应经济大发展,人口大迁徙,布局大调整的总体趋势,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畅通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建立起城乡统一、迁徙自由、以身份证管理为中心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在“自愿、依法、有偿”基础上,建立起“资产入股、量化到人、合股经营、按股分红”等土地流转新机制。三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投入办法。组建农村发展等投融资公司,支持发展农民互助银行,鼓励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四是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低保、养老保险、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新机制。五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城乡统筹要求,调整政府部门职能,改革城乡各管一段和职能交叉重叠体制,走出一条城乡通管、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路子。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减少镇街管理事项,规范镇街管理行为。 3、建设“五大网络”。统筹城乡发展,要重点建设城乡交通网、城乡信息网、城乡市场网、公共服务网、城乡安全网。(四)理清总体思路,定位指导思想统筹城乡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和率先在重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为切入点,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改革投融资体制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居住转移为载体,早日形成“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通过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设施形态、生态环境和社会文明,城乡差别、南北差距缩小,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五)细化运作措施,扎实推进“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运作,成败在落实。必须立足现实,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 1、细化改革措施,强力推进综合改革。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对那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并且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务求实效的原则,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果断地废除旧体制旧政策,以开拓创新的气魄和智慧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新政策。当前,面对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两大核心改革,我们更要精密设计,精心运作,强势突破,造福。 2、细化发展措施,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做强城乡工业,做大城镇规模,做精都市农业,让产业支撑和城镇发展共同撑起城乡统筹发展的蓝天。 3、细化活动载体,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点突破。根据需要和可能,可择机启动“项目带动工程”、“农民转移工程”、“投入保障工程”、“土地流转工程”。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切实解决项目哪里找、地向谁去要、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等瓶颈问题,为今后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细化试点措施,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推进。要抓紧策划并及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等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迅速在面上推行。 5、细化组织领导措施,切实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统筹城乡发展基础上,应注意统筹区级班子领导力量,建立重点工作区级领导负责制,让工作压力层层传递到基层,从而高效推动各项工作。在区级领导和区级部门继续联系乡镇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街道、企业与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农村卫生院对口帮扶长效动 力机制。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8

一、xx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探索

(一)统筹思想越来越明确

面对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原江北县委、县政府在1986年就提出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依托重庆、建设江北的指导思想。1995年撤县建区时,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依托老城、开发新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四城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较10年前更加明确具体。2007年,区委、区政府在1234总体发展思路中,作出了城市带动农村,南部带动北部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当前,正在抓紧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渝北正朝着xx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统筹措施越来越有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渝北在xx市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依托重庆xx区开发建设龙溪,依托机场开发建设两路,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龙溪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新城迅速崛起并呈融合之势,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强势推进,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工作显著发力。

1、强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形成了以汽摩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集群,以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集中发展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日益增强。

2、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瞄准重庆主城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和钱袋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三色农业、畜禽林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都市型农业。承接园区大工业,创办了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通过努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实施了一小时渝北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人行水泥便道院院通建设,电视信号和电话线路村村通建设,镇街集中供水和村级分布式供水工程,农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等三改一建工程,以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同时,实施了小城镇改造,中小学和农村卫生院危房改造,中小学寄宿学校建设,镇政府办公场所和镇文化中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观。近年来,城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正在加速向农村延伸。

4、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06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三免一补(免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每年为群众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2003年,渝北作为全市首批6个试点区县,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到2006年,参加人数达41.4万人,参保率达到81.59%,区级财政补助1286万元。2005年,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财政拨款424万元,让11000人得到政府生活救助。此外,还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享受到的文明成果一天比一天多。

5、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加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服务。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对2300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到2006年底,全区29.8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在外务工经商农民达到15.7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473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务工经商收入成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6、公共财政尽力向三农倾斜。近几年来,实施了向镇街倾斜的财政体制调整和改革,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基础上,区级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区级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高达5.8亿元。在近几年中,我区公共财政向农村投入的资金总额年年居全市第一。

(三)统筹效果初步显现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通过20年的发展,xx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86年3.4亿元、1996年28亿元,到2006年猛增到183亿元。财政收入由1986年3531万元、1996年1.1亿元,到2006年增长到10.6亿元。城镇面积由1986年0.4平方公里、1996年11.3平方公里,到2006年扩展到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86年0.5万人、1996年11.9万人,到2006年上升到37.35万人。

二、渝北现实城乡差距与原因透析

(一)渝北现实城乡差距

1、城乡发展速度差距拉大。近年来,xx区抓住机场建设、重庆主城北移、重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北部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重庆都市风貌展示区已显雏形。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采取特殊措施狠抓三农,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纵向比发展较快。由于广阔的农村制约的因素较多,发展变化远不及城区,个别边远山区农村甚至仍然山河依旧。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是我区城乡发展差距最形象的描述。

2、地区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6年,在全区10.6亿元财政收中,北部地区拥有50万人口的20个镇仅占3%,南部地区40万人口的6个街道却占了97%,个别镇全年财政收入不到10万元。相反,20个镇均吃区级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占了全区的30%。2006年,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3元,比2002年的7309元增加4184元,每年增收1046元;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比2002年2622元增收982元,每年增收243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成倍数扩大,由2002年2.6:1上升到3.2:1,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1:1的警戒线。

3、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过大。据专家统计,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城乡居民待遇差别有47项之多。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倾斜市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往往是民办公助,农民既出资又出劳,城市类似建设从不让市民掏腰包;城市居民低保、社区干部待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金等大大高于农村同类人员标准。二是在劳动力就业上歧视农民。一些行业和工种限制农民就业,农民工遭受不同程度的工资歧视、雇佣歧视和政治歧视。三是社会保障差距明显。城市居民基本可以享受以各种保险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除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相关救助制度外,养老保险等不少保障制度缺失。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难以与城市职工同等享受各类社会保险。据区农业局统计,用人单位没有为我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83.5%、87.7%、94.6%、92.4%。四是享受教育等社会事业资源不平等。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区,农村接受教育和医疗、享受文化生活的条件与城区相去甚远。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难以就地入学。资料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入学,平均每学年学费为2550元,人均借读费、赞助费1526元,农民工家庭难以承载子女就地入学之重,被迫让幼小子女留守家中。

(二)城乡差距原因透析

1、地理环境影响。渝北位于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纵贯南北,将渝北切分为两大纵向系统。在14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坝、台地、水体共占10%,丘陵50%,山地40%。东南地区地势较平缓,靠城依江,占地理之优,为此,重庆绕城公路内486平方公里面积已纳入主城规划,并在全速建设,重庆北部XX区已在这一区域逐渐崛起。北部山高沟深,东部被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阻隔,且离城区较远,这近1000平方公里区域在短期内要与南部发展同步,由于制约因素十分明显,因而显得非常不现实。由此可见,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着我区城市与农村、南部与北部的发展差距,也决定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差距难以缩小和消除。

2、经济承载能力制约。渝北由原江北县嬗变而来。渝北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工业和城市不发达。渝北城市发育于1985年龙溪开发,转折于1992年两路城南建设,加速于2000年北部新区设立。渝北现代工业起步于1998年科技产业园区,加速于尔后设立的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虽然现在城市发展和产业支撑已取得不菲成绩,但要带动1300多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尤如小马拉大车,效果可想而知。特殊的发展基础只能继承,不能逾越。有限的经济承载能力,逼迫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只能选择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能不顾条件操之过急。

3、体制政策障碍。一是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缺陷。我国现行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分别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的户籍制度,把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地方组织的关系固定化,阻断了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大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分出了两个世袭的种群,户口不同,待遇就不同,让农民难以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工业和城市土地市场,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严重侵蚀农民土地利益。此外,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盘活土地存在诸多政策障碍。三是投入体制未完全理顺。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建设的投入太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尚未建立起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觉投入和巨额投入的引导机制。四是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和管理也逐步形成了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和衔接,各级各口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用,城市产业与基础设施难以向农村延伸,等等。

4、 三农弱势本质。农村地域广阔,产业和居住分散,缺少吸引聚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必备优势。在势不可挡的城镇化进程中,优势资源自动流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城市。在这种状况下,相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就在所难免。农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相对于二、三产业,始终属于弱质产业。农民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从总体上看,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难以与时尚的市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始终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三农的弱势本质,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三农上。

三、对渝北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建议

渝北小城区大农村,是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表现和市情缩影。区委决定把渝北建设成为X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定位准确,意义重大,切实可行。为此,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准确把握统筹内涵,防止步入认识误区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打破城乡界限,统一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繁荣。要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内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政策等障碍。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作,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目标。二是必须跳出城乡分割、两大系统封闭运行的传统思维,走出片面强调立足三农抓三农 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认识误区,自觉把立足三农抓三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结合起来,既重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也重视激活三农自身要素,创造 三农发展内在动力。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决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对口支援上,应从体制政策和规划入手,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并非简单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本质是城乡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事实上,要在短期内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居民差异一笔勾销是不现实的。

(二)界定统筹原则,明晰工作指向

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作上应遵循若干原则,最基本的大体有三条。

1、从区情实际出发,铸造渝北特色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全市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许多经验值得我们ѧϰ和借鉴。渝北属于重庆主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大区,地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等都非常特殊,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和办法,才能铸造出渝北版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打造出X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历史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是现实的紧要工作,必须抓紧做实。为此,既要谋划长远,精心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各项子规划;同时也要立足当前,及时启动XX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争取早日突破,尽快见效。

3、全面统筹,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城乡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系统安排,全面统筹。由于区级政府权力、财力、精力所限,在特定阶段全面推进不太可能,因而只能选择最有条件解决好的问题加以突破,才能收到实效。从渝北近期看,拟选择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城乡社会保障、城乡投入保障、土地流转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创新上突破为宜。

(三)明确历史任务,锁定长远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从长远和根本的角度看,必须解决好五大统筹、五大制度和五大网络问题。

1、实现五大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依法行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就是要一张规划蓝图管到底。当前,应按照综合性、科学性、创造性、示范性的总体要求,抓紧编制或修编统一的XX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和居民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二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各种资源和要素的统筹,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之间的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农村二、三产业合理分工,形成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条和城乡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基础上,加快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全面向农村延伸。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按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求,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向农村倾斜发展步伐。

2、创新五大制度。一是创新户籍管理制度。适应经济大发展,人口大迁徙,布局大调整的总体趋势,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畅通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建立起城乡统一、迁徙自由、以身份证管理为中心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在自愿、依法、有偿基础上,建立起资产入股、量化到人、合股经营、按股分红等土地流转新机制。三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投入办法。组建农村发展等投融资公司,支持发展农民互助银行,鼓励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四是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低保、养老保险、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新机制。五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城乡统筹要求,调整政府部门职能,改革城乡各管一段和职能交叉重叠体制,走出一条城乡通管、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路子。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减少镇街管理事项,规范镇街管理行为。

3、建设五大网络。统筹城乡发展,要重点建设城乡交通网、城乡信息网、城乡市场网、公共服务网、城乡安全网。

(四)理清总体思路,定位指导思想

统筹城乡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和率先在重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为切入点,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改革投融资体制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居住转移为载体,早日形成 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设施形态、生态环境和社会文明,城乡差别、南北差距缩小,XX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

(五)细化运作措施,扎实推进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运作,成败在落实。必须立足现实,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

1、细化改革措施,强力推进综合改革。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对那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并且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务求实效的原则,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果断地废除旧体制旧政策,以开拓创新的气魄和智慧建立起符合渝北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新政策。当前,面对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两大核心改革,我们更要精密设计,精心运作,强势突破,造福渝北。

2、细化发展措施,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做强城乡工业,做大城镇规模,做精都市农业,让产业支撑和城镇发展共同撑起渝北城乡统筹发展的蓝天。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城镇非从业人员自愿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 城乡两种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下的问题分析

(一)参保人群

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合疗在参保人员范围上具有交叉地带,农村合疗参保在很多地区存在家庭捆绑式参保,家庭患病人员要看病报销话,家庭成员不能有人漏参,否则无法享受合疗政策,尤其在农村合疗制度刚刚推行的时候,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剥夺了公民自主选择的权利,间接造成了外出务工人员转入职工医疗保险及新生儿转入城镇居民医保的制度障碍,这种情况目前仍然存在。

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同时,当前公安部门在进行户籍登记时,已经取消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区别,统一登记为“居民”,都为我国合法公民,城镇居民医保在登记参保时也无法甄别城乡居民,只要是“居民”,均可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目前我国政府管理中,很多地方政府普便采用的目标设置及任务责任考核制度,在目标责任设置很可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城镇居民医保单位和农村合疗单位争抢参保人员的事情,例如中小学生参保中,合疗运用“捆绑式”已经将农村学龄儿童纳入合疗范围,城镇居民医保又同时将全部学龄儿童纳入参保范围。

在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之前,在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已经有部分省市推进着户籍制度改革。以陕西省渭南为例,在2007年即取消农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合法享有公民权利,在实际当中,全国地方中对于新生儿已经全部登记为居民户口,打破了户籍登记中城乡隔阂,在户籍制度正式改革之前,户籍制度已经趋向良好,而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保险却因为“城乡居民”设置了越来越多的制度壁垒,造车了一系列社会不公正的问题。

(二)基金运行

农村合作医疗缴费是严格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目前全国大多地区实行的是县(区)级基金统筹管理。基金县级统筹,筹资水平低,管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差,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合疗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而且在农村合疗实际运行当中,因为农村居民整体教育水平及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在农村中存在骗保现象,基金征缴及运行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城镇居民医保缴费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目前全国大多地区实行的是市级统筹,部分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管理水平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强。

城乡两种医保制度整合并轨可以大大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基金的筹措水平和支付能力,更好的维护患者的权益,通过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基金管理水平更会大大提高,服务于医保患者。

(三)医保服务

参保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因为参保的不一样,在参保缴费及医保受惠上均不公平,我本人从事的便是社会保险工作,每每遇到“为啥国家政府把人分成不一样的,为啥缴费和报销不一样..?”这样的问题时,我都无言以对,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公平,导致社会群体间的隔阂进一步加大。

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中,“两定机构”面临双头审批、应对双头检查,增加了“两定机构”的运行成本。在定点医疗机构中,医生护士经常为两种医保政策的记忆及解释而埋怨,因为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和合疗政策的交叉,医生护士常常为患者解释政策而困苦不已,出现解释失误,便会造成患者的医保受惠损失,还会引起医患矛盾。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思考

(一)城乡医保“两制并轨”试点的现状

目前在全国有10几个地区在进行试点,分别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襄汾县,江苏省镇江市、常熟市,浙江省嘉兴市,重庆市江北区、九龙区、合川区,云南省开远市,浙江金华市、安徽铜陵市、青海互助县等地区。

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被列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嘉兴市是我国推行城乡一体化先行之地和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根据这一实际,在新农合的制度设计和最初运行时,嘉兴市提出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逐步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目标。

在城乡医保制度试行并轨同时,也有挫折,青海互助县在2010年选择退出并轨试点,实施一年之后,开始将新农和与居民医保分别交给卫生、社保部门管理,重新回到分开运行的状态。

通过对开展城乡医保制度并轨衔接试点地区的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城乡医保并轨究其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提供给人民医疗保险服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乡融合的发展,城乡医保并轨的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存在。另外,通过前面对两种医保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不管城乡两种医保制度覆盖人群的特征还是经济状况等都有很大的共性,城乡医保并轨的是大势趋势。

(二)城乡医保“两制并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多地城乡医保制度并轨运行的分析研究,城乡医保制度并轨的成功运行还有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差距大小、筹资水平高低等条件。江苏常熟市、浙江嘉兴市等地区之所以在试点中运行比较好,很大方面归功于这些地方经济比较发达,财力相对雄厚,城乡的差异不是很大。没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卫生服务体系及卫生服务设施等得不到完备,基金支出的压力比较大。

除了经济方面的制约之外,城乡医保合并之后的管理权的归属也是存在争议的,目前农村合疗是由卫生部们管理,而城镇居民医保由人社部门负责管理。分割管理体制会导致诸多问题。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10

一、江西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不足

(一)公益类项目融资主体缺乏

依据监管政策,监管类融资平台主要解决水利、计划内保障性住房、公路法下的收费公路项目的融资问题,列入名录的土地储备机构解决土地储备的融资需求,监测类融资平台不能申请公益性项目贷款,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加之公益、准公益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的难度较大,此类项目面临的融资主体缺乏。2014年江西省科学研究、水利、居民服务、教育培训、社保医疗、文体娱乐、公共管理等公益领域获得的贷款份额分别是0.02%、1.18%、0.14%、2.68%、0.74%、0.55%、2.26%,均少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等行业6.07%、19.51%、7.15%的份额。

(二)统筹化运作模式缺乏

2014年江西省融资平台总资产规模大部分低于50亿元,由于整合力度不强、资源注入不够,省、市、县(区)各级平台总资产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全省污水处理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外,鲜有通过省、市域,龙头企业统筹的方式集合多方力量,统筹运作项目融资。

(三)市场化运作模式缺乏

就全省融资平台来看,货币资金普遍偏少,平均仅占总资产的7.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1%;土地使用权占总资产的比重平均为46.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76%,以土地出让收益为主要还款来源及抵押物。而江西省矿产、水资源丰富,是农业大省,而大额矿权、水域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融资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相关产权交易、确认、评估和抵质押登记机构、制度尚未建立。

(四)风险防控机制缺乏

江西省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直接影响了融资空间。有些设区市财政负债超过政府当年可支配财力。全省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没有健全,风险预警和统筹管控能力较弱。

二、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政策建议

(一)就监管政策限制,构建市场化运作主体

一是引进民营、外资等社会资金,注入土地、矿权、园区、收费权、水域经营权、企业和金融股权等经营性资源,构建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即城市综合运营商,突破监管政策对融资平台为公益类项目融资的限制,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能为城镇化建设各领域项目融资的合格融资主体。

二是省域统筹建设市县项目时,由省、市县公司和投资者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或创建城市开发基金,构建省域统筹的市场化运作主体,壮大公司、基金实力,统一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其中组建项目投资公司类似于城司,政府对此熟悉但因引入新的资金将会稀释原股东的控制权从而不利于再次引入新的投资者;成立开发基金适合滚动开发,便于再次引入社会资金扩大规模,能以股权投资作为种子资金撬动大额信贷融资,但对市场化运作要求较高。

(二)就融资主体分散,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

一是针对省内融资主体分散的现状,在省级层面,由省直各主管部门牵头,分别打造、整合各行业以企业信用为主要依托、市场运作为基石的省级投融资平台,以“统借统还”模式破解全省同质性项目融资难题。

二是构建统筹化运作模式。由省级公司统筹市县项目建设与融资,市县级政府以投资或代建等形式参与建设、融资和还款。大力推广中小企业“四台一会”和龙头企业统筹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农户贷款这些统筹化融资模式。

(三)就融资资源缺乏,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

一是创造融资资源。建立公共收费制度,以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收费权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补贴制度,以农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路建设等项目的政府补贴作为融资资源;建立政府购买制度,以政府的项目补偿金,公共领域发展基金,政府偿债基金,政府回购款等作为融资资源;建立资源转化制度,土地增减挂钩和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后,结余土地的出让收入可作为融资资源,冠名权、矿权、水域经营权、收费权等可作为融资资源;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等的确权、抵押、交易机制,将农村资源转化为融资资源。

二是整合挖掘融资资源。按“以丰补欠”的理念捆绑、组合项目,共同融资,以经营性项目的融资资源解决公益性项目融资难问题;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方式挖掘、盘活融资资源。

(四)就融资渠道单一,构建多元化筹资模式

一是运用公私合营PPP模式中的PTI、BOT、TOT等融资方式,引导民营、外资资金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二是争取市政债券发行试点,建立城镇化建设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农业风险基金等,充实项目建设资本金。三是综合运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私募债、信托、股票、保险资产债权和股权投资计划、资产证券化、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参与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从而达到融资和避险双重目的。

(五)就政府债务风险,构建高位统筹机制

一是建立融资规划机制。科学制定政府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长期投融资规划,对投融资的规模、范围、原则、时序等做出计划。

二是建立高位推进机制。定期召开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地市政府参与的城镇化融资专项会议,研究解决省级统筹融资重大事项。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11

运筹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筹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得到深入发展,在工程、管理、经济等领域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作为一门课程逐渐成为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经济、金融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然而,由于运筹学知识的综合性及内容上的数学复杂性,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学表现出强烈的自身特色。结合几年来十几次运筹学教学的体会,对运筹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以供探讨。

一、注重其发展背景及现实意义的讲授

二、注重其“学科交叉、多分支”的特点

应该说“学科交叉、多分支”是运筹学作为一门课程的重要特色,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处理、仔细推敲的一个关键问题。多学科交叉使得运筹学表现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的复杂性——既具有数学学科的理论特性又具有应用学科的自身特性、既具有理工学科的定量特性、又具有人文学科的分析特性、既追求“完美”又注重“实用”。作为授课教师而言要始终把握运筹学的这一特点,做到对发展现状的较好跟踪,注重对学生启发性引导;做到对授课对象的仔细区分,既包括对学生学历的区分又包括对学生专业的区分,对学生学历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授课学时、授课方式、课程要求等环节,而对学生专业的区分则主要体现在理学、工学和经管专业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的差异以及在理论和应用上的差异。而多分支特性则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各个分支有针对性的选择并能够做到对该分支理论及应用的充分把握。

三、注重“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综合运用

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在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既可做到由浅入深、又可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深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又可在知识的运用上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既激发学生的知识运用的兴趣又加深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细化又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引导手段,特别是对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是一个较好的锤炼,同时也对学生长期以来单纯的“分数为上”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效的冲击。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在运筹学的讲授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运用,充分考虑二者在运筹学教学过程中比重和搭配问题。

四、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越来越普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率,同时又带来相应的弊端。尤其是多年的高校扩招和运筹学课程的普遍适用性使得多数运筹学课程为大课教学,这就促使教师为了避免后排学生看不清而几乎抹去了板书的运用。所以,在大班化的背景下,板书与多媒体的矛盾始终是运筹学教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五、注重对考核方式的研究

统计学和运筹学的区别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1)06-0107-05

一、引 言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约15%,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的上学机会,但是在高校扩招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弊端。例如,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力量的发展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滞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心将由规模扩张全面转移到提升质量上来。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是: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之路[1]。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的发展形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现实需要,提出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决策,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运筹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各学科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我国综合性或财经类大专院校的管理科学、应用数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和金融工程等经济管理专业中普遍开设。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运筹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运筹学是一门将数学建模方法与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结合,通过建模、检验和求解数学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和解决管理、经济和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和量化工具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属性决定了运筹学教学活动既要重视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运筹学方法构建优化决策模型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解决具体优化问题的实践能力,以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1]。当前,运筹学课程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运用优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经济、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2)在课程设置体系上,随着通识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兴起,出现了课程选修类型多样化、专业课时逐步压缩的总体趋势;(3)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迅速走进高校,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体制的革新。

新形势下运筹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从事运筹学一线教学活动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迫切的教学改革要求。一方面,运筹学是将社会和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需要摒弃从应用数学专业角度出发,沿着“定义假设定理证明结论”分析逻辑构成的公理化演绎体系[3],只讲理论建模而轻视(甚或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应该遵循“实际管理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或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出结论分析与评价结论最优决策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4],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运筹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其运用优化方法进行管理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巩固传统板书教学手段具有推导过程清晰、互动效果好的同时,结合多媒体、网络和上机实验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开展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教学活动,提高“运筹学”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重新审视“运筹学”课程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体系;第三部分分别从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第四部分结合我国柴达木循环经济区规划的案例,剖析了如何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运筹学”课程教学。

一、“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部实施部级重点科学建设、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等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一些综合性和理工类重点大学开设的“运筹学”课程教学科研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天津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的“运筹学”、北京理工大学的“管理运筹学”、南京大学的“运营管理”等课程发展历史较长,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科研和教学改革活动非常活跃,先后建设成为部级精品课程。但是,在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和省属财经类院校中,由于开设“运筹学”课程的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及教学改革投入不足等因素的限制,运筹学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模式限于通过课程讲授和课后作业,进行单方面知识传授;内容体系集中在理论方法分析;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又出现另一种值得商榷的现象,即片面地和过分地强调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视传统板书的优点。

1.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定位不清

培养从事优化理论研究的运筹学专家的传统定位,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背景下面向企业生产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不适应。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专业教育模式的惯性思维局限,加之普通高校扩招后许多高校师资力量不足,一些来自数学专业背景的 “运筹学”课程授课教师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造成“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偏重优化理论推导证明与解题技巧的传授,甚至当成一门纯数学课来对待[2],而对如何由实践到理论和由理论到实践这些环节的能力培养普遍关注不够。学生课堂上学到的优化理论与解题技巧,由于缺乏实践应用的环节,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面临实际的具体管理问题时不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此外,普通院校的大部分经管类本科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企业营销、财会、采购和研发管理等工作岗位,能够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将来有志于从事运筹理论研究的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传统的“运筹学”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

2.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过于强调理论基础的传授

在我国一些财经类或其它开设本课程的普通院校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局限,忽视通过上机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培养运用运筹学的分析方法,针对实际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建模和软件求解的实践应用能力。“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过于单一,教学任务的设置往往沿袭经典的《运筹学》教材体系[3],教学内容局限在讲解线性规划理论为基础几个主要分支领域的基本概念、模型与解题方法等逻辑推导过程。运筹学这门学科着眼于定量化分析的科学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分析经济管理问题时容易产生一定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数学理论工具本身的局限、定量化分析方法在实际管理决策中的局限、企业实务人员与运筹理论专家的隔阂、出于实际管理问题的时间限制和成本考虑等。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案例讨论分析、Excel软件上机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4]。

3.传统板书的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目前一些院校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改革实践值得商榷。20世纪以来,由于认识到了专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整个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业教育向提倡通识教育的转变。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指高校全体学生所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养成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了适应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出现向通识教育回归的趋势[5],相应地提出了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在适度缩减专业课时和课程科目的同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课程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也出现了值得商榷的另外一种现象,随着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一些高校过分强调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授课过程中过分仰仗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完全被已有的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而忽视了板书教学侧重于数理逻辑推导过程、讲授过程可控性强、互动性好等优点。从实践教学效果上看,“运筹学”课堂教学更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运筹学”课程教改实施方案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结合当前高校培养大批高素质和应用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需要,针对我国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和省属财经类院校“运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利条件: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改革投入不足等,以及“运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应重新审视“运筹学”课程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体系,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设计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以及教学管理改革等5个方面。

图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运筹学”课程教改实施方案示意图(1.课程结构的重组

区分不同的培养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科学地设计课程教学的总课时量、教学侧重点和知识点掌握程度等培养计划,制定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结构。

第一种层次,对于要求掌握较高的数理基础知识的若干经管类专业(如管理科学、应用数学和数量经济等),设置“运筹学”的多科目课程群,包括“基础运筹学”(讲解理论方法)、“数据、模型与决策”(通过上机实践运用Excel建模求解)和“管理决策模拟”(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等核心课程。该类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通过上述相关课程的有机组合,构成完备的“运筹学”课程群体系,体现了该类专业理论基础深厚、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培养要求。

第二种层次,对于应用型的经济管理专业(如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和金融等),由于该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课时有限,对理论基础要求较低,更为侧重运用运筹学理论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运筹学课程结构需要加以较大调整,加大上机实践和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的比重。因此,这类专业设置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管理运筹学”,教学内容在现有运筹学教材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为:基本理论分析、上机实践和案例教学等。

第三种层次,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任意选修课程和辅修课程“运筹学”,课程内容设置为运筹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科前沿专题和网络教学。运筹学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化管理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对于财经类院校的各个专业都有必要至少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限于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条件限制,该类运筹学课程结构应侧重于基础知识传授和介绍前沿动向开阔视野,同时结合网络教学手段,弥补上机操作等实践环节的不足。

2.教学内容的更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改变目前运筹学教学采用单一的理论教学传统模式,在提高运筹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效率前提下,增加实践环节的训练,将教学内容扩展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其中,课堂理论教学主要传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打好数理分析的扎实基础;案例教学能够培养、提高学生应用运筹学理论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上机实验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运筹学方法的应用技巧,又能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管理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程序开发设计能力。通过增加上述实践教学环节,较好地体现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3.教学手段的综合

在保持传统板书教学手段在理论基础部分逻辑证明和例题讲解过程中的分析过程完整、思维缜密和互动效果好等优点的同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克服了传统板书教学手段重复工作量较大、教学效果单调的缺点,从而大幅度提高理论方法的教学效率,为增加实践环节预留一定课时;另一方面能够实时演示上机操作的实践环节。同时开设网络教学途径,既为全校学生选修和辅修该课程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综合多种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实现“传统板书教学+现代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4.考试方法的变革

传统“运筹学”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卷面成绩约占总成绩的80%,而平时考核成绩约占总成绩20%。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临近期末考试突击式复习、死记硬背各类规划问题的解题方法、难以考核实际应用能力的高分低能现象。为了保障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必须配套地实施科学的、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新体系,包括平时作业(考核基础理论)20%、上机实验(考核运用软件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20%、案例报告(考核实践应用能力)20%和期末开卷考试(综合考核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40%,对学生平时学习活动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5.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

传统教学管理制度是与“运筹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相互适应配套的。一方面,现行的教学组织体系相对集权,强调共性,没有赋予教师和学生相应的开设和选择课程的自由与权利[6]。虽然这种教学管理制度适应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从方法到目标完全一致的管理体制,便于完成统一的任务,但是由于“运筹学”面向不同培养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和考核标准也迥然有异。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的权利结构上体现出行政权力主导的局面。代表学术力量的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组织机制不健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基本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6]。为了对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和激励,需要循序渐进地调整或改变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赋予从事相应教改项目的教师和专业班级以更为灵活的管理手段和考评机制,积极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新体制。

三、教学案例:A银行窗口排班方案的线性规划建模与应用

线性规划模型在运筹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因为其不仅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及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构成了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和随机规划等其他数学规划问题的基础。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方法是1947年Dantzig提出的单纯形法,现在已有单纯形法的标准软件,可在计算机上求解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数达10 000个以上的线性规划问题。在“线性规划”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课题组讲解标准线性规划模型和单纯形法原理之后,通过引入“A银行窗口排班方案的线性规划建模与应用”的教学案例和互动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运筹学”理论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

1.背景描述

我国加入WTO以后,许多国内银行开始重视集约化经营方式,实行对一些效益不佳的网点进行拆并重组,使得固有数量的客户集中涌向现有的剩余网点,尤其是近年来,银行开设的业务品种逐渐增多,股票、基金和代收费等业务使得银行的业务量大幅增长,造成银行窗口排队现象越来越突出。在客户对银行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显示,客户等待时间过长是令客户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一般情况下,银行的排队问题与顾客数量和服务窗口的数量等因素息息相关。顾客多,开放的服务窗口就要增加,投入的成本也要增加。而有的时候,服务窗口可能出现空闲,这就浪费了人力资源。因此,解决银行排队问题是一个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佳资源投入量的过程。

2.数据收集

A银行海星支行开业于2009年10月14日,该支行网点位于市区主干道上,周围有多个住宅小区。距离银行大约100米处有一大型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且客流量比较大。银行的营业面积近500平方米。内设5个现金窗口和4个转账窗口,目前开放3个现金窗口和3个转账窗口,并无大客户专用贵宾室。主要客户是周围小区的居民及退休人员,最主要的业务是居民储蓄、工资和代收费业务。由于银行的网上银行正在调试阶段,因此并没有各种基金和股票业务,也没有相应的理财产品。银行室内有供储户休息的座位20个,还有报纸和刊物供客户阅读消遣。银行配有自助取款机一台,没有自助存款机提供服务,同时有一台“叫号机”投入使用。银行的营业时间为8:00―16:00,16点之后停止对外办公,开始银行内部结算和扎账,银行人员要等款车走之后才可下班回家。

A银行海星支行属新型支行,即客户经理负责整个银行的绩效。银行共有员工20人,其中行长一名,业务行长一名,业务主管一名,库管员一名,客户经理5人,转账区柜员3名,,现金区柜员4人,现金区实习生1人,后勤人员3人。其中转账区柜员实行正常的周末休息制度,,现金区柜员实行的是4人倒班制度,不存在周末休息概念,即每名柜员上4天或者5天休息2天,保证工作日正常开3个窗口,周六周日开2个窗口,且中午无午休时间。经过课程实践小组成员连续收集4个工作日的总业务量数据后,在8:00―16:00工作时间各个小时总业务量分别为64、62、54、40、39、50、44和36笔业务。

表1不同时间段总业务量

时间段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总业务量6462544039504436

表1为课程实践小组成员在连续4天收集4名现金柜员每项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间和该项业务出现的频率,计算后得到平均每笔业务办理时间,约为1.71分钟,即每小时平均每人可以处理35笔业务。由于实习生业务不是很熟练,每小时处理业务数量18笔。正式柜员的工资为13元/小时,实习生工资为6元/小时。考虑到实习生的时间限制,实习生每天的上班时间为9:00―15:00,且每天上柜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其他4名柜员实行轮岗制度,每天保证至少1名柜员的工作时间为0,但每名柜员不得超过连续2天不上柜,且有班天数不得超过连续5天。

表1办理各项业务所需时间和出现频率

业务种类具体工作内容平均办理时间(分钟)业务出现频率普通储蓄新开卡需复印身份证2.30.04普通储蓄新开存折需复印身份证和打印存折1.80.06一卡通取款根据取款数目不同会发生变化1.20.28普通存折取款根据取款数目不同会发生变化1.40.33普通储蓄销户包括活期存折、双整存单结清、一卡通销户2.60.01一卡通存款根据存款数目不同会发生变化1.10.12普通存折存款根据存款数目不同会发生变化2.00.12代收费业务目前只有代收电费,代缴话费两种2.10.01开通特殊业务仅包括开通“日日丰”和“短信通”业务3.70.01储蓄挂失业务包括密码挂失和凭证挂失11.20.01跨行汇款需要现金区和转账区共同完成,收取手续费14.60.01

3.建立模型

设aij表示第i个人员在第j个时间段的工资,bij为第i个人员在第j个时间段可以完成的业务数,cj表示第j个时间段需要办理的总业务量,xij表示第i个人员在第j个时间段的工作时间。银行希望在满足业务需求量的同时,使得员工工资支出最小。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课程实践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建立如下线性规划模型:

min F=∑5i=1∑8j=1aijxij

s.t.∑5i=1∑8j=1bijxij≥cj;

∑8j=1xij≤8;∑8j=1x1j≤4;

a11=a18=0; 0≤xij≤1

(i=1,2,…,5; j=1,2,…,8; xij是整数)(1)

其中,已知系数为:

c1=64,c2=62,c3=54,c4=40,c5=39,c6=50,c7=44,c8=36

a1j=6,a2j=a3j=a4j=a5j=13

b1j=18,b2j=b3j=b4j=b5j=35(2)

第一个约束条件表示所有柜员需要完成的业务数要大约等于客户的需求数;第二个约束条件表示每名柜员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实习生Z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第三个约束条件表示实习生Z在8:00―9:00和15:00―16:00时间段不上班;第四个约束条件表示每个时间段的工作量不能为负数,且不可能大于1,一共有5名柜员,每天有8个时间段。

4.模型的求解、分析与调整

使用Excel软件对模型进行初步求解,然后通过与银行实际部门讨论后反馈意见,进行一系列调整,提出最终的A银行窗口排班方案如表2所示。

表2A银行窗口排班方案(周一―周五)

时间段实习生ZABCD实际总业务量业务需求量8―90001170649―1000011706210―1100011705411―1200011704012―1311000533913―1411000535014―1511000534415―16010003536总班次34044总成本:174

分析表2所示的周一至周五的银行窗口排班方案,除了最后一个时间段外,其他时间段银行提供的业务处理能力都要超过业务需求量,这说明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可供银行人员检查业务办理的正确与否。虽然银行支出的人力工资成本要大于理论解的结果,但是上述安排可以实现员工上班时间平均化,即除了实习生和休息人员外,每人每天工作4小时。由于总业务量cj是计算出的平均数值,因此在实际情况中难免临时出现较大的业务需求量,这时银行可以安排转账区柜员临时到现金区工作,增加办公窗口数来满足客户需求。周六和周日窗口排班方案可同理得出。

由于周六和周日银行每天开放2个窗口,且A、B、C和D中有两人休息,经过对上述方案的调整,得到如下结果:

表4A银行窗口排班方案(周六―周日)

时间段实习生ZABCD实际总业务量业务需求量8―90001170649―1000011706210―1110010535411―1210001534012―1300010353913―1410010535014―1510001534415―16000013536总班次40055总成本:154

分析表4所示的周六和周日的银行窗口排班方案,在一天中有3个时间段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是在下一个时间段可以弥补上一个时间段的不足,因此基本上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与周一至周五的总成本相比,周末银行在人力方面的支出可以减少20元/天。因周末转账区柜员正常休息,所以不可临时增加开放窗口数。但因周末不能办理电汇等特殊业务,因此柜员处理业务的速度可能有所提高。故上述工作安排方式仍可能出现窗口空闲情况,给工作人员留出一定时间检查业务办理正确与否。

通过实施结合实际管理问题的教学案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课堂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上述A银行窗口排班方案的有关建议被该银行主管部门采纳,得到了实践工作部门的高度评价,产生了明显的实践应用价值。

四、结 论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培养大批高素质和应用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需要,针对我国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和省属财经类院校“运筹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运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重新审视“运筹学”课程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体系,区分不同的培养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因材施教,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设计教学改革方案。近年来,课题组在东北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系统实施上述综合性、一体化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初步构建了适应多层次需要的立体化课程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传统板书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手段、侧重能力测试的多样化考试方法、更加灵活的、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新体制等新的教学系统。通过成功地实施“A银行窗口排班方案的线性规划建模与应用”的教学案例,上述教学改革体系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斐.理性客观看待大学扩招[N].光明日报,2008-12-10.

[2] 胡发胜,刘桂真.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9-10.

[3] 黄宇林.从运筹学教学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中国教育导刊,2005,(2): 76-77.

[4] 吴睿,陈鹏.“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37-139.

[2] 胡觉亮,韩曙光,周永华.运筹学课程群的设置与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5): 33-35.

[3]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4] 刘德海,夏少刚.“运筹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对教学方法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7,(3): 127-1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