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1 09:25:20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1

一、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概况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一标:无锡市广益街道黄泥头安置房小区(原第六色织厂地块)东临小区规划道路,西临通江大道,南临北新河,北侧为江海东路。本标段总建筑面积为80326平方米,由8#、13#~15#、19#~22#、25#、26#房组成,10栋高层住宅建筑和2号地下车库等组成。工程中标价约为1.35亿元。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二标:无锡市广益街道黄泥头安置房小区(原第六色织厂地块)东临小区规划道路,西临通江大道,南临北新河,北侧为江海东路。本标段建筑面积约为72976.47平方米,由29#、30#、32#、33#,4栋高层住宅建筑和1号地下车库等组成。工程合同价约为1.35亿元。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三标: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睦邻中心工程(通江大厦)位于无锡市广益黄泥头通江大道立交桥东南侧。本工程占地面积为4176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六层。结构类型为主楼框剪结构、裙房框架结构。工程中标价为6500万元。

二、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

1.在跟踪审计的前期时,明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内容:审核工程进度款拨付、隐蔽工程验收、月进度报表、设计变更(签证)、工程价款结算、及时向审计组提供审核结果;依据审核结果提出调整意见,出具月进度审核报告。

2.为确保跟踪审计落实到位,我单位专门配备了相关设备和软件。跟踪审计部再三强调跟踪审计人员要提高跟踪审计的意识,珍惜这次合作的机会,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中心,树立工程质量是工程生命线理念,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真正做到工程不停,战斗不止,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施工现场都有跟踪审计人员的身影。我们竭尽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来配合甲方加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跟踪审计构筑起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地标项目管理部和审计局以及建设单位立体式交叉管理控制的新模式。

3.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经过不间断的跟踪审计,我单位到目前为止共发生了工程跟踪审计方案1份,工程月报8份,跟踪审计日志记录600余页,照片700余张,签证121份,退回无效签证15份,累计核减金额约126.41万元。

4.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我们遇见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主要有如下几条:

问题一:项目开工初期,签证不及时,签证资料不齐全。

合理化建议:在工程例会上,我跟踪审计人员明确提出:

1.相关签证资料按照我方提供的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变更(签证)单要求统一办理;

2.签证的流程要根据签证流程图,逐步实施,不得拖沓。

3.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均认可我方观点,施工单位表态会主动按要求办理相关签证。

问题二:项目过程中,因本工程实行“代建制”,按照合同约定,建设单位要等主体工程封顶,才支付部分工程款,所以施工单位上报验工月报的积极性不高,在开工初期甚至没有验工月报。

合理化建议:在工程例会上,我跟踪审计人员明确提出:验工月报不仅是施工单位的请款依据,同时也是业主明确工程进度及工程用款的依据,所以不管是否申请月进度款,施工单位都应该向监理单位和审计单位提交验工月报,然后上交业主。

结论:业主代表、监理及施工单位均认可我方观点,施工单位目前已能在跟踪审计人员的督促下,每月提供验工月报。

问题三:因本工程有三个地下室,所以土方工程工程量比较大,定额造价相对比市场价高很多。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在土方工程开始之初,就及时对土方运距进行主动跟踪,未雨绸缪,为土方费用的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结论:目前,黄泥头拆迁安置房的土方外运工程单价是25元/方,比定额造价降低45.3%,同比无锡地区其它兄弟建设单位的土方外运价36元/方,要降低30.56%。

问题四:因本工程有三个地下室,所以桩基工程中,泥浆外运工程工程量比较大,定额造价相对比市场价高很多。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在泥浆外运工程开始之初,就及时跟甲方提出采用房地产开放商统一桩基报价的模式,将桩基(含所有桩基工序)按790元/米包死。

结论:建设单位同意我方意见,与代建单位协商。

问题五:施工过程中,商品砼供应不及时,致使工期延误;并且出现商品砼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商品砼供应时,应有商品砼公司技术人员旁站,与施工、监理、审计一起做实验,鉴定其是否合格,是否可以按合格产品的价格结算。

结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均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六:在门窗的询价过程中,出现了多家供应商,门窗质量、价格层次不齐。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取长补短,采用材料厂家与加工厂家合作的方式,从而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产品。

结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均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七:进户门由出现多个供应商,质量、价格层次不齐。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通过内部招标的形式,选择供应商。

结论:甲方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八:外墙涂料的选择。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积极组织比价,并多次与崇安区建设管理中心李局等一起去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结论:在多次比价之后,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涂料。

问题主要内容涵盖签证办理、月报提交、土方外运、 泥浆外运、商品砼、门窗、涂料等,均得到甲方、监理、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并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经验

根据我们在跟踪审计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本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我们在接下来的跟踪审计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2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主要是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种方式,但都是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的特点,如果采取传统事后静态审计方式,不仅不能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而且发现问题后已经为时已晚,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巨大经济损失。

近年来,工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得到国家审计机关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它改变了以往事后审计的滞后性和间接性,要求审计人员一开始就介入到工作中去,增强审计的时效性,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监督手段和方法。

所谓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的前期立项、设计、建设准备、施工、竣工等环节,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审计,即“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审计模式。我国跟踪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采取的审计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审计主体跟踪建设程序,有计划地从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征地拆迁、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价款结算、竣工验收直至项目投产或使用进行审计监督;二是阶段性跟踪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根据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从某个阶段开始,甚至可以从某阶段的某个环节介入。比如:从开工时开始介入,跟踪整个施工过程,直至竣工验收。

现阶段,重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多数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或独立完成,下面主要阐述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在工程开工至竣工期间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一、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

(一)施工合同审计

1、合同签署前,对合同文件中涉及工程造价的商务条款的合法性、内容的完整性、表述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并提出审计建议。

2、对项目预算进行审计。

3、对甲供材料和设备进行市场询价,供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时参考。

出具的成果文件为:《关于……合同(或协议)草稿的审计建议》及《工程预算审计报告》。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着重审计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以促进建设单位完善管理机制,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及建设资金合理使用。

对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在造价管理方面的制度、方法、程序等需要商榷的地方提供咨询建议;对建设单位提出的造价管理方面的疑难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对造价管理方面需要提醒建设单位关注或催促施工、监理等单位落实的地方提出建议。

出具的成果文件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联系单。

(三)暂估价材料审计

审核暂估价材料的审批是否符合合同规定,价格水平和构成是否合理。

对建设单位需要询价的主材、设备价格提供市场参考价格的咨询意见。

出具的成果文件为:主材、设备市场价格咨询意见表

(四)变更洽商审计

1、审查变更洽商产生的原因,审查变更洽商签认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签认手续是否完备、及时。

2、在变更洽商发生时,提醒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按顺序对变更洽商进行编号。

3、对于较大的设计修改或方案变动等情况,为建设单位提供造价测算分析。

对现场发生的变更洽商进行收集、记录;对不符合规定的洽商以‘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联系单’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对涉及金额较大、建设单位提出测算造价要求的变更进行造价测算。

出具的成果文件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联系单

或:造价测算咨询意见

或:《工程预算审计报告》

(五)工程索赔审计

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索赔理由的适当性,索赔价格的合理性。协助建设单位对因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进行索赔。

出具的成果文件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联系单

或:造价测算咨询意见

或:《工程预(结)算审计报告》

(六)工程款项支付审计

审查工程进度款支付是否符合合同有关条款的规定,手续是否完备,金额是否准确。

出具的成果文件为:《工程款支付审核意见》,并附审核明细表。

(七)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1、检查原施工图预算及合同价;

2、熟悉竣工图纸,了解施工现场;

3、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和隐蔽验收记录是否事实;

4、计算和复核工程量;

5、审核套用的原单价或确定的新单价;

6、正确计算有关费用;

7、招标文件中约定的人员、机械、质量、工期等是否履约;

8、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是否完整、是否真实,竣工结算是否超概算金额等;

9、编写竣工结算审计报告。

出具的成果文件为:《工程结算审计报告》

(八)其它相关工作

参加造价跟踪审计相关会议,并记录会议记要;对收还资料进行登记、签认;对审计成果文件发放情况进行登记、签认;记录审计工作日志。

二、跟踪审计的注意事项

1、跟踪审计一定要保持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要防止两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审计主要是外部独立监督,不是替代建设方的全面或部分管理工作,应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职能管理单位是工程项目实施的组织方,承担第一责任,跟踪审计应做到各司其职,避免越位引发的审计风险。

2、跟踪审计人员应强化责任心,树立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充分了解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改进工作方法,保证跟踪审计的有效实施,同时还应提高专业水平,因跟踪审计涉及到测量、勘察、监理、咨询、设计、施工图审核等其它费用的控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保证跟踪审计的工作质量。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3

长期以来,审计机关对政府项目的审计基本上都是事后的审计监督,面临着“时间滞后、职能弱化、诉讼增多、风险加大”等现实问题,最大的弊端就是审计的实效性差,审计工作在规范建设方面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这种情况下,各级审计机关就开始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路子,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试点,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查、监督,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维护合法权益,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点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手段,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以下优点:

(一)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这时要面对如在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程序中发生的大量签证。而跟踪审计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地进行动态审计,使审核思路更清晰,可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可以分析前后阶段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的运作。

(二)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

在传统的事后审计时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的一些细节记录不详,很难区分清楚、判定正确。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解决此类现象的发生,如在施工阶段审计人员已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

(三)减少时耗,提高工效

如在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人员在施工现场汇同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签字认可了实测记录后,可立即计算出相应的工程数据,避免了推诿和以往长期不签证,大量积压的弊病,将较长的传统审计周期提前压缩消化在事中阶段,使过去过于集中的量尽可能均匀分散在施工阶段,从而加快了结算审核速度,加大了审核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以施工阶段的审计为重点向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延伸

传统审计模式以建设项目开工到竣工的施工阶段为审计重点。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建时起至竣工验收时为止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审计与监督,它不但强调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而且已注重对前期决策工作的跟踪审计,深入开展对设计质量的跟踪审计,积极介入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使审计工作向多元化发展。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过程性等的特性,它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些局限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跟踪审计深度难以把握,审计目标偏离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的介入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跟审计人员表态后自己才签署。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

(二)跟踪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审计效果不明显

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那么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人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理论上讲,越早介入审计越好,但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另一方面也因为投资方认为跟踪审计只是在施工阶段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因而在跟踪审计实践中,绝大多数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跟踪审计,那么在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便无法控制,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充分、不明显。

(三)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审计实践被动

跟踪审计是在建设全过程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不仅为建设单位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提供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法规政策相对滞后,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难以对建设项目做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增大、难以提高,导致跟踪审计模式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四)跟踪力量有限,增大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大量性。然而,在目前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如此详细的审计内容,如此长期的审计过程,审计风险必然增大。另外,跟踪审计也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进行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宽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了解掌握最新的方法技术手段。因此,能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是影响跟踪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五)跟踪审计收费不规范,难以保证

目前在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上,往往需要中介机构的参与协审。作为中介机构而言,其取费考虑的仅是两个因素:劳动投入和审减金额,并根据基本审核费加审减额比例提成的方式计费。于是矛盾点就会集中在:跟踪审计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结(决)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这样,在跟踪审计中对于讲求效益的审核单位来说,就容易产生记录问题而不指出问题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跟踪审计的目的,跟踪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针对目前跟踪审计遇到的现实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深度

审计是以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机制为目的,其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审计机关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同时,强调依法独立开展监督。

(二)准确把握跟踪审计介入时间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绩效审计的一种模式,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是从立项时介入,还是从开工时介入,是从概算编制后跟踪资金运行路线,还是从施工签订后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建设项目情况不同,选择的方式也就不同。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审计都应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它应有的连续性。此外,在审计过程中,要体现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要及时跟进。

(三)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规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四)把握跟踪审计的重点关键环节

跟踪审计实际上就是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沿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这条主轴展开全程审计。目前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要把全天候的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项目的重点关键环节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等。

(五)规范跟踪审计收费,优化跟踪审计人员配备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4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01-01

0 引言

工程项目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内审部门对所属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工程造价实现有效控制,保障投资效益最大化,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是最为有效的审计方法之一。目前工程预结算内部审计作为必审程序已经制度化,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更进一步的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已经具备了从制度上和经验的基础。本文就企业内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制度、跟踪环节与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方法做以探讨。

1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制度

1.1 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 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化,是企业内部工程项目必审制度的深化和完善。是企业内控制度的基本要求。对一定投资规模的工程项目制定实行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工程项目组从筹划到竣工验收由审计人员参加,审计人员参与管理,融审计监督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此项制度的建立,是内审部门能够参与过程管理监督实现精准审计的行为依据,为审计部门开展全程跟踪审计提供了制度保障。

1.2 建立跟踪审计项目组制度 审计部门根据目标工程的特点,一个工程项目配备一个审计组。审计组由两人以上相关专业审计人员组成,实行主审负责制,审计组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内容及审计步骤。内部审计部门根据所属企业工程开展情况和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可同时成立多个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组,分别跟踪多个一定规模的工程项目,一个审计人员也可根据情况同时参加不同的跟踪审计组。同时开展对多个在建项目的控制,审计组在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内,参与管理活动,行使审计监督职能。

1.3 跟踪审计例行管理制度 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审计部门的相应制度用于规范跟踪审计行为。分为以下几个制度:

1.3.1 审计立项及资料存档制度 跟踪工程项目单独立项成卷,审计组就跟踪记录事项、审计形成的建议、报告等资料及时入档保存,为工程项目预算、结算、决算审计做前期准备。

跟踪审计资料不是施工日志,是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跟踪审计过程中披露的事项以及整改情况形成多方签认的书面记录,跟踪审计过程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过程,也是审计资料不断整理归档的过程。

1.3.2 审计签证制度 对能够控制工程成本及工程质量的重大事项,制定审计签证制度。包括工程进度款的拨付、工程结算款项的拨付、确定工程主要材料价格的招投标定价文件、足以影响工程造价及工程项目质量的变更的事项等,均由审计部门审核并签证后才能生效。签证制度保障对工程重大事项监督控制的同时,在制度上实现了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建设同步的可能。

1.3.3 审计建议整改制度 审计人员就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向项目组出具审计建议书的权利,项目组应该就审计建议书披露的事项及整改结果,做出书面答复。

1.3.4 审计报告制度 对每个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审计部门要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以及工程造价的审核情况,向工程项目的负责部门出具审计报告。

制度是行为的保障也是行为的规范性约束,以上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保障了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展开,另一方面也制约着审计部门跟踪行为的规范性。

2 工程设计审计的跟踪环节及审计内容

2.1 在项目决策环节 审计组成员作为工程项目监督成员,通过参与现场勘查,统筹分析,掌握工程项目可行性、技术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程度,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完整性、客观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审计人员在决策阶段的审计不仅仅是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立项资料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监督企业内部决策环节的科学性。审计组应对发现的问题即时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其修正。

2.2 在预算审核环节 审计组按照审计程序对工程预算进行审计,将预算文件与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经市场调研后的材料价格、以及预算定额进行计算比对,核查工程量、材料单价、所套定额子目及取费标准是否合理。

2.3 招投标、合同管理控制环节 招投标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参与对投标人资信情况、履约能力、业绩等情况的审查。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投资方会以不同的身份签订多份合同,审计人员要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审核。合同履行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运用法律手段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投资、施工安全,依据审核结果作为支付款项的依据。

2.4 工程施工管理过程控制环节 本环节审计人员应选择工程项目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重点因素作为控制点进行重点监督。

2.5 竣工结算与工程决算阶段 工程的结算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在先前的跟踪过程中审计人员积累了能够反映工程真实情况的较充分的资料,为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审计人员对工程结算金额有最终的审核权,审计组应根据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并认真审查后出具工程结算审计意见书。

审计人员应参与对决算的审核。审计组对全程跟踪工程项目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向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出具审计报告。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5

近年来,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尤其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已经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要做好资金的监管工作,仅仅靠事后去审计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是远远不够的,着眼点还应放在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建议纠正,因此在现实条件下如何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应是目前审计研究工作的重点。

所谓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以政府财政性资金为投资主体的项目,主要包括以财政预算资金、政府专项资金、政府债务资金、政府专项补助资金为主要来源的项目;政府在土地、市政配套、融资等方面依法给予优惠政策的公共、公益性项目;接受使用社会捐赠,包括接受外商或者私人捐赠并委托政府部门实施管理的公益性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正是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周期的各个阶段展开的审计工作。虽然从理论上讲,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当是针对建设项目的全部建设阶段开展的跟踪审计工作,但我国目前对于前两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执行的是行政审批制度,目前的跟踪审计工作主要是指项目实施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包括对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的审核;对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施工合同的审核;对工程变更、签证的审核及工程决算的审计;遇有拆迁情况时对拆迁资金使用的审计;对实施阶段中建设方管理工作的监督。

目前各地的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从总体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如何把握跟踪审计的“度”

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采集资料,提出审计建议,帮助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由于日常和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频繁接触,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产生跟踪审计服务功能强化、监督功能弱化的现象。

比如说,关于现场签证问题,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有跟踪审计的情况下,往往会先去征询跟踪审计人员的意见后再行签证。甚至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更多的依靠跟踪审计人员对现场签证先进行审核,从而减小自己的管理风险。如果审计人员不能时时刻刻明确自身的职责,参与到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不但加大了审计风险,也不利于建设方管理水平的提高,甚至造成部分建设单位养成依赖思想。

2 如何选择跟踪审计时间介入点及工作深度

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入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目前对于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故而审计机关在选择跟踪审计项目的介入点时往往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建设项目何时介入跟踪审计工作要看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意见,另一方面,如果所有项目都做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的话,又面临着管得太细、人员不足、成本增加的问题。

3 跟踪审计专业力量有限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大量性。然而,在目前广大人民和各级领导对审计期望越来越高情况下,更多的项目加入到跟踪审计的方式中来,更加反映出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如此详细的审计内容,如此长期的审计过程,如果审计力量不足,审计风险必然增大。

4 对于招标阶段的审计工作较弱。

目前的跟踪审计模式中,大部分的项目是在建设方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后,审计人员才进场开始跟踪审计工作。此时,审计人员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条款进行研究,经常会发现其中部分的约定不完善或不完全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但往往由于招投标过程已完成,双方已形成有效的合同关系,而难以对其中不完善的部分进行修改,给施工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也给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审计工作留下了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4.1 制订跟踪审计工程流程,规范各方行为。

对针对建设方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不能一味的服务、迁就而要通过制订审计流程的方式,让建设方的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管理水平。

4.2 加强跟踪审计计划性,分类审计,突出重点

针对建设项目多而审计力量有限的矛盾,积极组织审前的调查,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规模、重点、周期及力量投入等因素分类实施,重大项目派专人长驻现场“贴身”跟踪、一般项目关键节点适时跟踪、特殊项目联合内审、社审组合跟踪、其余项目则实施竣工决算审计,以实现审计资源合理配置。

4.3 规范跟踪审计收费,优化跟踪审计人员配备

在目前政府审计工作中,审计机关因自身的审计力量有限,越来越多的要借助社会专业咨询企业来进行协审,而跟踪审计又具有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特性,更需要专业咨询机构的参与。而对于要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专业咨询企业来说,必然要根据收入的情况安排参加跟踪审计的人员,如果收费标准偏低就会影响其参加跟踪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所以规范跟踪审计的收费,就显的尤为重要,规范了跟踪审计的收费,审计机关才能更好地整合审计资源,利用自身熟悉专业业务,易沟通等优势,结合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储备较好、专业相对力量较强的优点,相互协作,更好地开展跟踪项目审计工作。

5 强调招标文件的充分审核:

由于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重要性,认为在跟踪审计工作开始的时候就要向被审计单位明确提出要对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进行审计,并且约定具体的审计周期,以便建设方在安排招投标工作时予以考虑,保证审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对文件进行审核。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6

中图分类号:E23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我国目前进行绩效审计的新型模式,它相对于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以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式提前介入审计关口,全程跟踪,注重预防,将大量的损失浪费和违法违规问题早发现,发挥了不同于事后审计的重要作用。

1、新经济形势下跟踪审计特征及作用分析

若想科学运用跟踪审计方法,达到针对性的工程项目建设整体贯穿,那么必须全面把握跟踪审计的特点,以此达到运用的合理化。首先跟踪审计具有着动态化的特征,其有别于传统审计模式的事后集中审计流程,是通过分阶段形式对工程项目建设诸多方面内容展开动态化的审计,具有着清晰的条理性,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审计模式所具有的短时间大批量数据处理问题,同时跟踪审计能够对工程各环节因素进行动态化的监督,达到正常运作保障,起到更加精准的判别实际情况的作用,通过审计人员的有效监督,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诸类信息进行梳理,降低同施工方的纠纷,为后期签证审核奠定基础,以提升审核速率,强化经济收益。

2、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

2.1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防患于未然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涵盖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的合同签订、工程进度款支付、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及签证、设备材料价格确认、工程索赔等内容进行审计时不再是“局外人”,对每个事项做到事前介入、事中审计、事后监督,对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掌握的清清楚楚,结算时不再是“雾里看花”。对于一些不该发生的费用在过程中控制;对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在过程中提出意见,以便及时修正;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为以后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意见;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在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服务的质量。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管,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2.2有效控制成本,促进管理程序的完善

在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时,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审核人员及时对项目的设计变更情况、隐蔽工程情况、材料使用情况等办理签证记录,有效地杜绝不负责任的“现场签证”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成本,及时筹措项目资金,支付工程款,降低财务风险,有效地控制成本。采用全过程审计,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控制经济费用,同时还发现管理程序在合法合规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事前、事中及时向工程管理方提出建议,要求其修正。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当事人都了解情况的时候,及时令其将相关的资料做好备份归档,促进管理程序上的完善。

2.3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作为全过程审计,在事前预测、事中审计阶段,如果发现问题将以审计意见的形式向管理方提出建议。对于影响造价较大的事项,已咨审计意见提出无效后,将会以管理建议的形式向更高管理层提交意见,以便在事前引起足够重视,事后共同监督。

3、跟踪审计具体工作内容

3.1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跟踪审计

(1)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批复、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检查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许可、项目设计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2)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范围是否完整,编制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是否正确,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查阅项目设计概算书和土地部门征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提取乡镇征用土地的证明文件,审查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手续是否完整,实际征用土地数量是否与批准数量一致,有无超出设计多征用土地,造成浪费和将工程征用土地挪作他用的行为。(3)审计招投标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确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及其结果的合法性。(4)检查与各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法、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国家审计条款在合同中有无体现。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落实情况。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是否专户存储,能否满足项目建设投资进度需要,后续建设资金是否落实。检查各种规费是否按规定及时缴纳;减、免、缓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完善。

3.2工程造价及回购款的审计

(1)月已完工程量对应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确定:每月规定日期之前,项目公司向监理、跟踪审计部门提交上月已完工程量清单及其对应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算书,并附相应的支持性证明文件。监理、跟踪审计部门在收到项目公司该资料后的14d内完成核查,签署确定上月已完工程量对应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并报投资人与回购人双方批准(此类工程价款并不代表最终工程造价)。(2)回购价款最终以工程市审计局或财政局审计审核认定为准。如果对政府审计部门的审定结果不能达成一致时,双方设定一个月为争议协商期,如在争议协商期内仍不能对审定结果达成一致的,则由回购人和投资人共同委托双方所在地之外的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或提请上级政府审计部门对争议部分进行最终审计确认,并由提出异议方承担相关费用。(3)若项目完工验收合格满1年后10日内,非投资人原因未完成最终回购基价的审定,则回购人应暂时按跟踪审计单位审定的月已完工程的建安造价的合计数作为回购基价,支付回购款,待审价结束后,在下期回购款支付时多退少补,差额部分在此期间内不计利息。

3.3建设项目竣工交付阶段决算审计

(1)竣工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结算凭证是否合法;审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的列支内容和分摊及其他投资列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2)审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核实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支出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垫资利息的计算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审查核销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有无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3)审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检查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单价与取费的准确性。审查工程价款结算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以及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4)审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基建收入、结余资金。重点检查建设期间收入的形成和工程投资结余资金分配比例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等。审查尾工工程。重点检查建设单位预留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优化方法

4.1完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目前的跟踪审计还处于实践操作阶段,制度体系有待完善,比如说: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权限责任界定、内容、重点、范围、流程等方面的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各地相关部门都加大了跟踪审计的研究力度,希望尽快出台效力高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构建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4.2强化审计工作的合理介入时间,完善全过程审计

在设计阶段,保证不影响建筑整体功能和外观前提下,为设计方提供相应可优化施工设计图纸及造价缩减建议,同时做出材料用量的测算,对存在浪费的节点区域做出及时的设计修改,对工程造价影响的主材用量控制在最低范畴。项目招投标阶段,需要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查,同时参与到标底答疑工作中,审计人员需依据招标图纸文件及实际施工建设条件和规范,考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完整性,对有无少算、漏算、多算、项目作业内容做出审计。再者应当对施工合同进行审查,保证施工合同内容合法完善并适合工程特点,同时与招标文件相统一。施工阶段的审计工作需集中于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工程施工现场总图布置及材料设备运输和工程施工方案优化方面,需要以着重优化形式降低工程投资。跟踪审计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对建设施工具体做法进行监督,展开取证记录。对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理清,避免产生工程变更情况。同时工程竣工结算是对项目投资的集中汇总,也是对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审计人员应当就投标文件和合同内容予以熟悉,理清招标的范围,明细可调整及不可调整内容,对可调整部分,依据现场资料及准确的工作量审核、有无高套重算、定额套用正确与否,材料价格是否属于合同约定等方面内容做出及时调整。

结束语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带来重大的损失。对工程审计如何控制和节约建设成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工程的跟踪审核为工程的审计开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审核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建纳.浅谈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J].科技资讯,2012,26:142+144.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7

1. 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内在关系

两者既存在着各自的个性又有内容和目标一致的共性。项目管理, 是指组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 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周期内的所有工作( 包括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评估论证、 设计、 采购、 施工、 验收、 后评价等) 进行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控制项目目标 ( 造价、 质量、 进度) 最终实现项目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者—— —人的需要, 三大目标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 1][ 2]所谓跟踪审计, 是指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事前、 事中、 事后的咨询、 鉴证和监督活动。其实质是实时审计,又被称为同步审计。其目的是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的关口前移, 及时有效地预防经济风险, 促进项目各方的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建设成本。这种审计方法的使用, 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由于审计体制的不同, 各国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审计介入的时间、 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跟踪审计江苏省政府明确的将其列为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坚持的第五项制度( 其他四项制度为招标投标制、 合同管理制、 工程监理制和项目法人制) 。就两者的关系来看, 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目标和内容是跟踪审计的对象, 跟踪审计不能独立于项目管理之外, 项目管理目标的成功实现依赖跟踪审计, 这种内在关系使得两者的整合显得必要和可能。 两者的整合从深层意义上看, 实质是对人的管理, 是人本原理的体现。

2. 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整合[ 3 ]

一是进行管理部门的整合, 从组织的原理和职能来看, 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有分工有协作, 用权力和责任制度来进行组织活动并实现组织目标, 把跟踪审计作为项目目标的管理者之一,通过社会招标 ( 或高校内审部门参与) , 确定跟踪审计单位, 以合同的形式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来, 从一开始其就作为项目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跟踪到位, 组织到位, 从组织上给于保证。目前我校新校区的建设采取这一模式, 效果很好。 审计组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 与施工、 监理、 建设单位建立定期例会制度, 参加工程项目例会, 并且作好会议记录, 及时了解、 掌握项目有关情况, 提出审计意见。二是管理职责的整合, 胡总书记曾说过, 失去监督的权力等于腐败, 而失去对权力使用过程的监督则等于流于形式, 这就是跟踪审计的制度意义。 跟踪审计打破了建设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 是制度创新, 对项目管理进行整合, 把参与建设项目管理的各方管理职能和权限从制度上合理界定,明晰各方责、 权、 利关系, 能使各管理方工作到位而不越位, 各司其职。 针对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存在设计不到位、 施工不到位、 监理不到位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通过跟踪审计, 可及时、 及早发现问题, 以利堵塞漏洞, 有效防范项目管理中风险。跟踪审计具有 “复位” 功能。跟踪审计同时具有结算审计创新职能, 在土方、 基础、 主体等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 可进行阶段性的结算审计, 而且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价格、 工程量签证、 进度款、 隐蔽工程和索赔内容进行咨询和鉴证活动, 能促进高校基建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 材料质量及价格控制, 工程进度款的控制, 同时对施工现场跟踪, 促进了施工方的质量、 安全管理, 加强了监理方责任意识, 促进了监理工作到位。 审计的介入, 有力地促进了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监理管理、 财务管理, 优化了项目管理, 这种多重管理效益显著。

3. 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整合

跟踪审计技术路线: 预防、 服务、 监督三位一体, 项目跟踪审计是与项目管理同时进行的, 平行作业。审计随时发现一些问题, 随时纠正问题, 随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决定, 以增加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跟踪审计的思想代表着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项目管理的技术路线: 对工程项目周期内的所有工作 ( 包括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评估论证、 设计、 采购、 施工、 验收、 后评价等) 进行计划、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把跟踪审计引入项目管理过程, 从技术管理路线上进行整合, 如设立的跟踪审计点, 既可以是一个施工过程、 一项施工管理活动, 也可以是审计设置的一个独立于管理的程序。在项目施工中, 一些对工程质量、 投资及施工安全有较大影响, 事后又无法对其审计取证的, 在跟踪审计时, 把其确定为跟踪点, 目的是便于审计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 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履行的情况下, 对工程施工中的投资、进度、 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参与施工管理活动而言, 主要是对施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 如单位工程以上的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图纸会审、 技术交底、 设计变更、 工程建设例会、 特殊情况下召开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会议、主要材料设备检验、 材料试验、 化验的取样等。实践中把审计技术与项目管理技术进行整合,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通过计划、 控制、 分析等技术手段, 进行纠偏, 达到成功的项目管理目标。符合 “建设工程项目应坚持自主创新, 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的规范要求[ 4 ]。

4. 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整合

传统的审计将审计通知书- 审计作业- 审计报告- 审计复核- 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作为一种程式, 其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往往在竣工审计结束后作出, 审计主要是查错防弊。 而跟踪审计围绕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跟踪、 咨询和控制, 参与到建设项目管理的流程: 可行性研究阶段-规划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竣工交付使用阶段, 审计目标是及时、 客观的提高项目质量和控制项目造价,千方百计为提高投资效益服务。 实践证明, 跟踪审计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学校预防风险, 增加价值。具体来讲, 在建设程序中, 审计人员及时参与, 如审计组可根据跟踪审计实施方案, 要求参与各方按照审计组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报送工程结算资料, 并及时确定审计结果。 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阶段性的工程施工完成, 相应的工程结算审计基本结束; 对发现问题, 及时下达审计意见, 通过整改, 优化管理流程。

5. 跟踪审计对项目管理的创新与融合

5.1 跟踪审计, 不局限于 “量” 的跟踪, 更是“质” 的度量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的事前、事中、 事后的咨询、 鉴证、 监督管理活动, 是对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除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跟踪、 调查、 现场计量等就地审计外, 跟踪审计还要对施工单位结算书进行量、 价、 费的审计, 对设计、概算、 施工预算、 投标书、 合同、 签证、 变更、 材料设备价格、 索赔、 隐蔽工程等环节进行全面、 全程审计。 其监督职能, 充分体现了审计咨询、 鉴证职能,扩充了审计的功能, 寓监督于审计服务之中, 体现了现代审计理念。 跟踪审计优于事后结算审计, 减少了结算审计时的许多矛盾, 审计结果更真实更合理, 提高了审计的 “质” 。5.2 不局限于 “图纸” 的解读, 更是 “实物” 的甄别我国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对建筑产品实行以实体工程量为计算依据, 决定了跟踪审计及时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而不仅仅是对施工图纸的认知和了解。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 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成果。 在审计中与施工、 监理、 建设管理等工作密切结合,审计参与管理, 坚持审计相对独立性原则, 在现实中, 对建筑 “物” 的认识和跟踪, 有利于跟踪审计逐步步入程序化、 规范化、 制度化的轨道。5.3 不局限于 “价” 的跟踪, 更是对 “人” 的关心跟踪审计体现管理的人本原理, 体现关心人、尊重人、 服务人、 为了人、 发展人的理念, 使施工、监理等参与各方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 自觉接受审计。传统审计中, 无论是财务收支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还是经济效益审计, 都是事后进行的, 是 “秋后算帐” , 具有管理的滞后性。跟踪审计是将结算审计最终造价结果涉及到的内容, 通过跟踪审计进行事前造价咨询和过程造价控制, 寓监督于跟踪服务之中, 加强了建设项目造价过程管理, 防范了经济风险。 跟踪审计具有及时性、 预防性和建设性的特点, 是对人的关心。5.4 不局限于 “利” 的是非, 更体现 “和” 的理念跟踪审计从单一的监督职能到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职能, 有利于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的建立, 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中利益的协调、矛盾冲突的处理。传统审计职能是监督、 评价和鉴证, 基本职能是监督。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现了从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咨询和事中控制的延伸拓展, 实现了传统审计职能向现代审计职能的转变, 是质的飞跃。跟踪审计从查错防弊到注重价值,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由于跟踪审计的贴近现场、 及时等特点, 能非常快捷地配合基建部门解决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 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 提高了工作时效。 由于跟踪审计的明显效果, 逐步消除了一些部门的认识误区和狭隘偏见, 使各相关部门的配合更加紧密, 更加协调, 管理更加和谐, 促进了相关部门工作的规范化, 大大提升了综合管理水平。5.5 有利于 “跟踪审计” 职业化的形成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发展, 可类似工程项目监理制度的形成一样, 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 应逐步形成职业化、 专业化、社会化的功能, 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 实现与项目管理的真正整合。5.6 有利于审计环境的优化高校跟踪审计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需要有关部门理解、 配合。 因此, 优化审计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整合, 有利于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创新, 有利于对传统审计的程序、 内容、 方法进行革新, 使跟踪审计能健康发展, 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因此, 要从制度着手, 建立健全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 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单位, 准确掌握审计参与管理的程度, 为跟踪审计人员与其它各方管理人员提供具体指导,与高校建设项目进行整合, 使两者相互配合, 协调运转, 促进跟踪审计步入规范化、 程序化、 制度化的轨道, 进而优化高校的建设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 1] 韩同银, 刘庆凡. 建设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 [ m] ,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14- 15.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8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项目法人的委托,对建设项目从前期、实施到竣工结算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控制。其主要内容分为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概算以及实施阶段的工程招投标中的标底和合同价、施工过程中的动态造价及竣工结算中的造价审核等。文章主要从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分析。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前期跟踪审计

前期跟踪审计主要包括:对是否建立建设项目法人制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的调研、初步设计、立项、规划、概算、消防等情况进行审查,对土地征用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规定进行审查,建设项目是不是列入年度建设计划进行检查,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存在非法的问题进行检查,以及检查建设项目的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和材料设备等是否依照规定进行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订。

(二)实施期间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实施期间的跟踪审计主要包括:首先,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检查其实施是否跟投标书保持一致;其次,对建设项目实施中所发生的一些变更进行比较检查,同时开展现场签证;再次,对建设项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暂定价材料配合建设方进行现场询价,向他们提供合理正确的结算价格,防止承包商的从中牟利;最后,按照建设项目投标合同及文件,结合施工进度,对施工单位的月度支付账款进行核查,监督各施工单位制定月度支付计量报表。同时,审计部门还应该协助各业主单位对施工单位在造价、工程验收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

(三)竣工结算审计

竣工结算审计主要包括:对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的编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进行审核;对工程量是否具有真实性、清单中的单价和套用定额是否具有准确性、工程签证和设计变更等事项是否符合事实进行审查;对结算是否根据投标书的标准进行计算、各项材料设备是否依据合同进行单价调整、工程造价费用记取是否存在违规性、工程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质量而完成等进行审查核实;对竣工图纸以及相关材料是否符合事实、竣工资料是否跟实物保持一致等进行核查。同时,竣工结算审计还包括配合建设方进行建设项目的后期评估。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在建设项目审计中,成本效益是项目效益评价最为基本的原则。要想实现跟踪审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应该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审计开销。由于审计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只有将这些审计资源投入到最有生产力、最有效益的领域,才可以得到较满意的审计效益,反之将是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必须在合理的审计成本下实现最有效的投资监督、资金监督、建设监督等效用,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提升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的效果。

(二)社会需求原则

在建设项目审计中,社会需求原则是其进行的重要依据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我国公共行政体制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效率以及各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开展各种审计活动是社会公众的一项客观要求。审计部门必须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对建设项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可能出现腐败的环节进行认真审查监督并予以公示,同时,审计部门应该从社会公众的利益出发,切实履行其审计职责,确保审计是为国家、为人民,防止资产的流失,资金的浪费。

(三)实效原则

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应该注重跟踪审计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说,对于跟踪审计结果以及形成的评价和意见应该得到相关部门或者单位的采纳和执行,例如在施工阶段如何有效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签证的控制,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各级管理部门和建设项目业主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场签证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是对某种施工实施情况的书面描述,由此发生的价格不仅成为工程造价的组成部份,而且也是成为合同的补充部分。如果未经核实就随意签证,往往因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而给业主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举个例子,某工程笔者到现场查看某建筑垃圾堆清理工程量签证,施工单位提供的尺寸为50m长*50m宽*2.1m高,但实际测量仅21m长*15m宽*2.1m高。因此不能将跟踪审计当做一个形象工程来抓,不能将其看成是一种形式,必须注重其进行后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如果跟踪审计后所提出的审计建议和评价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或者审计建议和评价根本就不符实而无法采纳,那么跟踪审计也就是一种形式,其评价和建议就是一种废纸。

(四)风险防范原则

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应避免因为缺乏明确的审计标准而作出错误的审计结论以及引起行政复议、诉讼等情况的频繁出现。尽可能把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三、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具备的措施

(一)加强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

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专业性非常强,它要求跟踪审计人员具备非常专业的工程技术知识以及相关财务知识;同时,他们还应该具备非常强的协调和现场沟通能力以及较好的计算机技巧和文字编写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提供全方位的审计服务。

(二)确保跟踪审计的客观性、准确性

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审计工作底稿在有效年限内都可以成为法庭的证据,所以跟踪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实情,搜集现场资料,其取证必须客观准确,工作必须全面彻底,跟踪审计人员必须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上去对待各个建设项目环节,不能掺杂个人主观因素。

(三)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有关制度

在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多年的经验中,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已经具有了一套有效的、快速的、准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但同时,其在实践中没有一套可遵循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得审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而影响审计的质量。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进行完善,使跟踪审计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四、结束语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建设审计中的一大创新,其主要包括前期跟踪审计、实施期间跟踪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应该遵循着成本效益原则、社会需求原则、实效原则、风险防范原则;必须加强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有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优质、优量。

参考文献: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9

【关键词】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审计监督 审计质量控制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s;Follow-up Auditing; Auditing Supervision; Auditing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E2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一种过程性审计,是审计人员通过全面跟随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实现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与控制,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和投资规模,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一、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实践表明,影响建设项目目标实现的根本要素在于前期决策、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等相关环节。而长期以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主要侧重于事后的竣工结(决)算审计,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大多已难以改变和挽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建设项目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移,有利于及时揭露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落实整改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损失浪费,节约建设资金,实现建设项目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全面推广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要考虑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一)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提升建设项目审计监督职能的需要

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控制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协助建设主管部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要将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需要从审计深度入手,提高审计质量、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跟踪审计实现了从源头抓起,对建设项目各阶段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是提高审计质量、加强项目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

(二)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需要

在跟踪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经常性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跟踪审计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建章立制,防范问题再度发生,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防御作用,是实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加强建设项目规范管理的需要

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招投标、合同管理、承发包、现场管理、投资控制等环节的苗头性问题和隐患,有助于建设单位健全制度、防范风险、规范管理。

二、目前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

随着国家用于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的投资不断增加,跟踪审计在建设领域较为普遍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改变了过去事后审计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审计人员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参与、全过程跟踪,较好地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在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由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在近年来的试行中也不可避免的反映出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模式,现阶段审计依据不足,缺乏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审计质量缺乏衡量标准。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报告等都缺乏具体的准则、规范,导致跟踪审计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受到挑战,审计部门的工作有时处于被动局面,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标难以把握,审计定位容易出现偏离

跟踪审计虽然打破了建设项目的传统审计模式,逐步成为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然而这种模式需要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参建单位纠偏和整改,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审计监督的目标,而介入到建设项目的管理职能中,导致跟踪审计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方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与缺位,制约着审计人员的参与力度,弱化了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介入时间难以把握,审计效果不明显

通常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均要经历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决)算等阶段。跟踪审计在不同阶段介入,审计效果会有所不同,而目前对跟踪审计介入时点无明确规定。虽然从理论上而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跟踪审计越早介入,效果会越好,但在建设项目审计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审计重任;另一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重点多侧重于项目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因而大多数跟踪审计均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导致在建设项目前期可研、初设及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效果不够明显。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尚难满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客观要求,审计风险增大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而目前参与建设项目的审计人员大多为造价审核类工程师,施工经验不够丰富,且普遍缺乏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难以满足跟踪审计的客观要求,导致跟踪审计流于形式,审计风险必然增大。

三、对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度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监督模式,需要出台适应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准则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保障跟踪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全面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因此,建议审计主管部门制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准则、指南、操作规程,明确跟踪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等,使跟踪审计逐步迈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明确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标,准确把握审计定位

根据近几年实践经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通常为通过审查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有关政策执行情况,促使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因此,在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时,需要明确审计目标,合理审计定位,在项目建设各环节坚持把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避免审计监督介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中。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审计的独立性。

(三)准确把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介入时点,确保审计效果

目前受审计能力、审计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根据项目特点,从项目的规模、重要程度、审计目标、审计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找准适当的时点介入,及时实施监督,使审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抓住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和重要内容开展审计工作,提高跟踪审计效率,降低跟踪审计成本,确保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10

跟踪审计的程序机电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的程序为:确定审计人员‐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提出审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最终审计报告。跟踪审计的特点机电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具有动态性、效益性、全面性以及建议性等特点。通过在工程的现场进行审计工作,动态实时的跟进工程的进展情况,关注工程的支出,可以有效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效益。此外,对于全过程的全面的跟踪审计使得审计内容更加全面,给出的审计报告所提出的审计建议更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跟踪审计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定位合理的定位跟踪审计,需要避免两个方面的倾向:一是跟踪审计部门的非独立性,二是跟踪审计部门对于施工过程的过度干预。前者使得跟踪审计无法顺利进行,不能对于安装工程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后者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工期的进度。为此,在实践中,通过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赋予其独立审计的权限,同时,为了避免对于施工过程的过度干预,又要求审计部门在独立审计的基础上,对于工程施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建议的方式向有关部门汇报。建立跟踪审计制度建立跟踪审计制度,对于跟踪审计的实施办法、规范、审计人员和工程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加以规定,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理顺跟踪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跟踪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理顺跟踪审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利于跟踪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与监督的作用。

跟踪审计模式的确定对于机电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其模式可以有两种选择:全面审计和局部审计。选择哪一种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中,审计介入的时间和地点来决定。通常,如果工程投资较小、工期较短,那么可以采用重点审计模式,而工期较长、投资较大的工程,则采用全程审计的模式相对更好。跟踪审计重点内容的确定确定了机电安装工程审计模式之后,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阶段,以促进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审计力量,抓好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跟踪审计费用的确定跟踪审计部门的设定,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建设单位内部人员组成,二是委托独立的中介机构组成审计部门对于特定的工程进行审计。

在建设单位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常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执行跟踪审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于跟踪审计的费用加以合理的确定。合理的确定和支付跟踪审计费用,是调动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审计的质量的关键。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跟踪审计的费用收取标准,不过在沿海地区,江浙沪一带已近各自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工程造价服务的相关标准,比如浙江省于2009年出台的《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基准收费标准》等。跟踪审计的费用标准可以在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加以改变。由于跟踪审计的时间长,内容多,因此往往费用也要高于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以及以往的经验,确定机电安装工程中跟踪审计的费用标准,确保给出的费用标准可以有效的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跟踪审计工作有效进行。

作者:徐大军 单位:江苏兴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11

审计是一种客观地收集、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的认证,以评价其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利益关系人的系统过程。在国家治理中,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行使权力监督并制约权力的行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工作的特点使其具备完善国家治理的基础。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对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预防、揭示和抵御是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三种表现方式,统一于审计工作的实践之中,共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其中,审计的预防功能就是通过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揭示,在问题严重之前提出预警建议,避免危害加重。通过审计预防功能的发挥,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敏锐地感知风险、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国家审计通过发现影响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促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绩效。在审计实践中,发挥预防功能要求突出前置性,既体现在审计的组织实施中,也体现在审计作用的发挥上,要求将审计关口前移,对政策贯彻落实或重大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适时提出对策建议。

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作用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审计机关要全面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有关建设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为依据,对建设工程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工程结算、竣工验收、竣工决算等全过程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和评价,维护国家、业主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有效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促进项目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充分地体现了审计预警、揭露、抵御功能。切实履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机关有必要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有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治理。

近几年,审计署先后组织实施了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汶川、玉树、舟曲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及京沪高铁、西气东输、援疆等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按照地方政府要求,对一大批财政资金投入比例高、广泛涉及百姓利益、建设周期长的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上述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开展,有效推动完善了国家治理,发挥了显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监督作用,审计政府制定的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揭示建设项目资金到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的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促进健全规范建设市场机制。二是建设性作用,通过关注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发挥情况,对项目建设管理中审计发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为国家治理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及时、客观、可靠的信息,促进了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

三、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不仅直接影响投资主体的生存发展,而且与资源合理配置、宏观经济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对社会投资具有引导性、调节性作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跟踪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同时,注重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五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建设投资项目,促进项目的建设和良性运行,满足国家治理的需求。当前,应从加强对政府制定的政策、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并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预防功能作用。

(一)加强对政府制定的政策跟踪审计,保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水平,决定了国家治理的政治方向,国家治理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审计监督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履行监督职责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直接体现,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关注的重点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就是对政府执政为民的行为进行监督,其最终目标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完整,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措施不断落实到位,实现经济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目标。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篇12

【中图分类号】 TU7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1)04-133-02

1 竣工结算审计是一种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事前和事中基本没有审计部门介入

不难看到,竣工审计模式存在着不少缺陷:①介入时段滞后。当事后审计开始时工程已竣工验收,许多施工过程已无法看到,隐蔽工程更难再现,当后期结算中遇到争议时,很难在现场观察取证。②介入形式被动。审计前,审计人员基本上是局外人,对施工、验收和结算等过程基本不过问,不能主动深入到现场,仅仅是在接受建设方委托后,才应合同或协议要求,被动地开始审计工作。③分歧争议频繁。当一些签证或变更内容表述含糊或理解角度不同时,但审计人员手里却没有详实确凿的记载和证据,而无法说服对方。因此,争议时常发生,甚至分歧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审核久拖不决,延长了审计周期。四是静态操作存在局限。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包含了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工程竣工结(决)算及后评估这些阶段。显然,传统审计范围只涵盖了施工和竣工结(决)算两个阶段,若着眼于工程的整个周期,这种审计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出对其它阶段经济活动的审核监督。即使是在施工、竣工结算这两阶段内,也只是在事后环节介入,事前事中工作量几乎为零。因此,这种只注意到单一环节和单一阶段,不考虑相关相邻影响因素的传统审计就只是静态的工作方法而不是动态的,这就使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出现了监督视野的“盲区”。出于以上各种因素,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非常重要,能做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实现“不等亡羊先补牢”,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谓跟踪审计就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作为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受雇于业主,对工程造价从项目决策开始到项目竣工结算及项目后评价阶段进行的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过程,造价咨询单位通过提供合理化建议、造价专业咨询、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数据审核等方法,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2 跟踪审计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跟踪审计也确实受到了业主的欢迎

业主也掏出了大把的钞票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发现,跟踪审计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以下几点:

2.1 有些业对跟踪审计有些错误的认识,认为跟踪审计就是控制对施工单位的付款额度,这样就将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简单化,这种错误认识产生了两方面不良后果:①业主在进行招标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由于业主及其委托的招标公司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招标公司没有帮助业主设计合理的招标程序,招标标书的内容设计不明确,没有规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而中介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跟踪审计工作内容的承诺来报价,不同的工作内容,报价当然不一样。而业主和招标机构在制定评标标准时,根本不重视投标书中的工作内容承诺,仅仅关注各中介机构的审计收费额,将收费额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致使中介机构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而是通过低价竞争来承揽业务,形成恶性的不正常的价格战,而收费上不去,又无法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收费高一些,而服务质量更好的中介机构反而无法生存。②业主在与中介机构签订跟踪审计合同时,注重收费项目的谈判,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而向中介机构要求更为完善的服务时,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合同依据,这会让业主形成跟踪审计可有可无的结论,对跟踪审计的发展非常不利。

2.2 部分工程项目的业主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中介机构参与过多,导致中介机构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但很多情况下,业主代表根本不让中介机构参与,仅仅在结束时让中介机构人员签字走走形式,而中介机构一般在不减少收费的情况下,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这样就导致虽然跟踪审计合同中明确了工作内容,但由于业主代表的限制,也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

2.3 行业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未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方法、收费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的不同人员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认识,中介机构也没有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大部分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跟踪审计的重要性。跟踪审计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考虑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营期的前提下,使项目建设期造价和运营期成本合计的净现值最低。

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跟踪审计人员的权力、责任认识不清,咨询人员应该向业主说明不同施工工艺或不采取咨询人员建议所带来的后果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界定自己的地位和咨询方式,没有处理好与建设单位的关系,往往越钜代苞,反而带来负面效果。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培训,接到委托后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这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理解去从事跟踪审计,而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虽然主观上想搞好跟踪审计,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2.5 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方式,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文件,跟踪审计发挥的作用也就相对比较有限。

3 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根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3.1 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方法、收费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及其人员对跟踪审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不能一味的低价中标,使中介机构能够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中介机构加大对跟踪审计的研究,对跟踪审计过程中出现的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对出现的新问题内部进行集体探讨,以便集众之长,发现新对策,加大对中介机构人员的工作意识,提高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减少跟踪审计工作失误,树立中介咨询机构的良好信誉,促进跟踪审计业务的良好发展。

3.3 业主在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业主应该在招标公司的协助下,对将要委托的跟踪审计机构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然后在工作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再来比较各中介机构的收费额。实际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一定能选择比较好的中介机构,因为跟踪审计是一项服务,服务的好坏是很难评价的,而好的中介机构提供的好的服务所节约的资金、带来的效益和一项不称职的服务相比,差异是相当大的,而审计收费和带来的效益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所以把审计收费当作选择的主要标准是不恰当的。当然,单单看一个公司的资质也是说明不了问题的。业主在选择恰当的中介机构时,最好去询问一下中介机构以前或目前的客户,听听他们的评价,了解一下中介机构以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果,这样效果可能要比简单比较资质和收费效果要好的多。随着业主对跟踪审计的认识的加强,跟踪审计业务必将回到本位,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良好作用的发挥也定会促进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