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调查的优缺点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2 09:27:53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1

传统观看行为集法 各有优缺点

自上世纪的1930年广播电视开播后,观众测量方法发生很大变化。面对观众群不断进化,电视台正通过信息汇集、处理技术与统计方法,改善集与分析观众信息的方式。

目前各国现有的收视调查方法,大致可分成亲身问卷访问法、电话访问法、留置日记法以及个人收视记录器(People Meter)等。

从亲身问卷访问法开始,依序分析这些调查法的优缺点,亲身问卷法的优点为调查时间不受限制;缺点则是完全仰赖受访者记忆、无法触及不在家中的成员、花费高、拒访率高等。

另外,电话访问法则是以电话号码随机抽样,在节目进行同时即时调查,优点是可减少受访者回忆因素干扰、问题简短拒访率低、花费低、可集中调查快速呈现阅听众回馈,为即时、片段的收视反应;缺点则为不易触及无电话或未公布电话的家庭与个人,以及无法在深夜与凌晨进行调查。

留置日记法,为分层抽样固定样本制,调查地区广,由收视用户自行填写家庭成员的收视情况,每周寄回给调查单位,优点为可对家庭或个人的收视情况作长期的了解;缺点是无法辨别节目或广告的收视率,且无法明确反映转台行为,以及靠记忆填写,常常回收没有填写或字迹潦草难辨的文件(图1),容易产生误发,回收率无法完全掌控。

个人收视记录器则为留置日记法的数字版本,将记录器安装于样本户家中,让家庭成员通过仪器上按钮呈现个别的收视状况,以电脑自动记录统计收视信息,优点为可追踪观众转进转入的收视行为、24小时记录、可分辨节目及广告的收视率;缺点则无法确定操作正确性,产生资料不正确状况,且样本有限,无法反映一户多机,且断信等异常状况不易获知相关信息。

综合以上传统观看行为各种集法,各有优缺点,且发现提供调查回传管道,随时记录、即时反应、片段观看情况、提供有效数据、大量集,便可达到集的目标。

设计互动电视人性化服务 RPD集成关键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2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市场调查人员直接到商店、订货会、展销会、消费者比较集中的场所,借助于照相机、录音机或直接用笔录的方式,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记录,从而获得重要的市场信息资料。

    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客观地收集资料,可以集中的了解问题。不足之处在于许多问题观察不到,如被调查者的兴趣、偏好、心理感受、购买动机、态度、看法等。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市场情况的一种方法。按照问卷发放的途径不同,可分为当面调查、通讯调查、电话调查、留置调查四种。

    当面调查,即亲自登门调查,按事先设计好的问卷,有顺序地依次发问,让被调查者回答。

    通讯调查,是将调查表或问卷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填妥后寄还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调查的缺点是:问卷的回收率低。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3

新闻事实的深度呈现――突破信息获取限制。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以其对新闻事实的深度呈现,突破信息获取限制。具体而言,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与一般的消息式新闻栏目不同,它不是简单地获取和新闻事实,而是在不依赖司法程序的境域内,完成对新闻真相的独立调查。栏目所呈现的,既是新闻记者对事实真相的探寻过程,更是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及评论时所体现出的深度追求。例如,在震惊全国的钟祥投毒案中,《新闻调查》以媒体的身份介入,代表公众向公安机关进行质询,突破了其他媒体难以获取更多信息的限制,也拓宽了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的深度,决定了其对新闻事实真相的追求,而开掘出被遮蔽的信息,既能够很好地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也为公民话语权更好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闻事件的广度呈现――突破信息获取的片面性。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在采集新闻背景资料、开展新闻采访活动时同样体现出对广度的追求。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时能够尽可能广博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同时,在运用电视语汇来表达新闻事实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听到多方声音在一个平台上的集约化处理。换句话说,多元的价值判断以立体的呈现方式构成了广度。针对在2006年备受关注的许霆案,《新闻调查》从微观视角出发,采访了审理此案的庭长、许霆本人、许霆的父亲以及部分公众。通过这些受访者的话语表达,我们不仅详尽了解了案件发展的始末,也从多元的观点中对这一案件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公民信息获取的片面性。

新闻事件的细节呈现――对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的展现。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不仅在深度和广度上体现着对事实真相的追求,也呈现出看待事物、分析事物时充分考虑其细节与过程的特征。“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通过两个层面完成的:一是需要了解信息本身,二是需要了解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①虽然现在的新闻节目都会以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等方式关注新闻事件的进度,但大都只能做到对新闻事件表层信息的提取,而难以揭示事件背后的联系以及分析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不仅能够向观众展示新闻事件的调查过程,并且能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细节描述和严密的调查手段满足公民更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从这一点上来看,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在保有其深度性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调查手段和细节呈现的方式突破了一般新闻节目对信息本身的展现,而从更深层次的信息解读拓展着公民的知情权。

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对公民话语权利的建构

探寻真相与公众立场的坚守。凡是关乎公众利益的事情,都离不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二是站在什么立场进行报道。探寻事实真相是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质的彰显,而公众利益的报道立场则是调查性报道和调查人品质坚守的体现。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调查类的报道是不依赖于司法程序,也不依赖于政府等行政力量或是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这样一种独立调查的方式,有利于新闻记者在质疑、挖掘和求证新闻事实真相的道路上走得深远。对于《新闻调查》栏目而言,公众立场的坚守往往体现在为弱势代言,向强权发问。无论是记者代表公众对相关部门的质询,还是节目中公民话语的表达,都能让公民的利益维护通过言论呈现出来,并且被更大范围的人听到。例如,对于成都公交事故的报道,《新闻调查》之《公交之痛》一期节目站在公众的立场,代表公众深入新闻一线探寻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以对新闻线索的执着追求凸显对公众利益的维护。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以其特有的探寻精神和公众立场的坚守态度,让公民的话语在最大限度表达的同时被人听到,使相关人员作出回应,从而维护公民的话语权利。

打开国家制度建设缺漏的探照灯。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在思维层面上是放眼全局的,而在栏目的制作层面上则以个案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些个案的背后,都记录着调查记者对国家制度、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就是说,调查性报道只有打开国家制度建设缺漏的探照灯,并让公民对看到的缺漏自由地进行合法表达,才能推动国家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从而使公民的话语权利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同样是对医患纠纷的报道,在《新闻调查》之《天价住院费》一期中,栏目组代表公众的利益向医疗部门发出质询,不仅有记者代表公众对哈尔滨医科大第二医院的质询,还有死者家属对各种不合情理之事的表述与质疑,同时,我们还听到了心外科专家马育光对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话语表达。这些声音的汇聚,其实就是在公民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新闻调查》打开国家制度建设缺漏探照灯的同时,让公民进行合法而自由的表达,从而通过言论的呈现来维护公民的话语权利。

构筑公众利益与强权利益博弈的新平台。在未知事实的背后,往往呈现出多方利益的博弈。但是,在当前特定的利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公民的话语表达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当侵害行为的实施者是某一个利益集团或政府部门时,这些集团或个人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侵害公众利益去掩盖一些事实。所以,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的使命就不仅仅是完成对事实真相的探寻,更要在公众利益与强权利益之间构筑一个博弈的新平台,而立场自然要倒向公众利益。可以说,新平台的构筑是一般新闻类节目所不具备的,这主要是由他们的言论立场等因素决定的。在构筑的新平台上,一方面要能让公民说话,另一方面还要让更多的人听得见。如《新闻调查》之《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节目让事件双方的言论在电视画面中同时播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利益的博弈通过话语表达在一个部级媒体上平等呈现。虽然,这种呈现面临很多阻力,但是,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起码提供了一种和平博弈的方式,通过它完成一种政府与民间的对话,其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对公民话语理性秩序的建立

大多数新闻节目只能通过简短的采访和有限的话语空间为公民提供话语表达的机会。并且,这些言论有时显得过于片面,感性有余,理性不足,这将不利于公民话语表达有效性的提升。而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则能够以其相对较大的时间容量为公民提供更为宽广的话语表达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能够通过丰富的手段、严密的思维、客观的调查使观众信服。此外,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在彰显理性色彩的同时,还充分调动了感性因素,兼顾了调查过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独特的调查手段与电视表达规律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电视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这样一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公民理性表达意识的觉醒。《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一期节目中,观众不仅了解了整个新闻事件,更从人性、心灵、道德的视角及踩踏小猫当事人的话语中感知了更为立体的新闻内涵。由此,观众了解了踩踏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一新闻信息的深度呈现,无疑能够唤起公民在看待此类事件时理性意识的觉醒。部级电视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理性呈现和引导,有利于公民自身理性表达意识的觉醒和话语理性秩序的建立,从而使公民的话语权得以更好地实现。

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在播出后,呈现出了不同模式的社会影响力。这里所提及的社会影响力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权威影响力,另一方面为泛化影响力。可以说,这两种影响力既是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传播效果的体现,也深刻地影响着公民话语权理性秩序的建立。

权威影响力主要体现为“意见领袖”中话语优势群体自身能量的释放。对于“意见领袖”中的那些话语优势群体而言,一旦他们在观念上与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达成了深刻的共鸣,就会以其权威的话语使自身的理性精神得以彰显,从而在公众传播领域和政策制定范畴内对公民言论产生更大范围和更高权威的影响力。这种来自公众又归于公众的影响力是很难在其他新闻节目中看到的。虽然其他新闻节目也能通过其自身的观点对公民产生影响,但它们所代表的大都不是公众利益,而是站在主流媒体的立场对舆论进行引导,以期舆情能够健康发展。《新闻调查》则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以其独特的调查方式对公民发挥权威影响力的。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4

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现况研究,既需要现场测量血压,又需要采集血样分析测试血糖水平。这样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相互结合起来了。在此仅就现场调查技术与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工作参考。

调查研究的种类

按调查研究的的性质,调查研究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类

①客观准确地描述所调查研究事物/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的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例如对我国某地区孕产妇利用妇幼保健服务的现状、过程和特征的描述,以发现孕产妇使用妇幼保健服务的规律,提出改进妇幼保健服务的措施。②解释性研究经常应用于理论检验研究或专题研究中,主要目的是说明某现象的原因,预测发展趋势和后果,如对某地矿难事件原因的调查研究。

按调查研究的时间,调查研究可分为横断面研究和纵贯研究 横断面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横断面的研究。如不同人口特征和不同经济状况的人健康状况以及对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单个的横断面研究属于静态研究,但多个横断面研究结合起来,可作动态分析。横断面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但横断面研究资料的深度和广度较差。

在不同时点或者较长的时期内开展的观察和研究,就是纵贯研究。纵贯研究的特点是,它能了解某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但纵贯研究的调查范围较小,难于进行不同类型人群之间的比较。

按调查研究的范围,可将调查研究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普查: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这类调查的典型代表就是人口普查。普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高,可统计汇总和分类比较,调查结论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可精确地反映总体的一般特征。但调查的内容较局限,缺乏深度,工作量大。

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调查结果是否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的状况,取决于抽样方法是否科学。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可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

个案调查: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按调查研究获得的资料性质,调查研究可以分成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类①获得定量资料的调查研究,称为定量研究;②而获得定性资料的调查研究,则称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其结论更客观更科学。但是,定量研究容易忽略深层的因素和具体的过程,很难真正确定某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定性研究可对研究的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描述。但是,定性研究的结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各有优缺点,应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不足,结合运用。在自然科学中,定性研究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多了。

搜集数据资料的方法很多,只有选用正确的搜集数据资料方法,才能得到研究所需要的合乎要求的数据资料,达到研究的目的。

搜集数据资料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测量和探究,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搜集资料的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对于敏感问题,还有特殊的调查技术。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对于某一项研究,往往采用不只一种方法来搜集数据资料。用不同方法搜集数据资料,相互比较印证所得到的数据资料,从而评价并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最终保证研究的高质量。

问卷法

问卷法是运用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与意见的一种方法。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即是问卷。问卷法是现代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搜集方法,是高效率地了解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问卷法的特点:问卷法的第一个特点是标准化。对于所有的被调查者,问卷法都是以同一种问卷进行询问,同时以同一种方式发放与填写问卷。因此,既可以反映同一地区、同一阶段等具有某种相同特征的被调查者的平均趋势与一般情况,又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等具有某种不同特征的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有时还可以对相同的一些被调查者在间隔了一定的时期之后,进行追踪调查。本法搜集的资料,便于进行计算机处理,进行定量分析。

问卷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匿名性。使用问卷法,调查者一般不要求被调查者在问卷上署名。由于匿名,被调查者就减少了顾虑,有利于提出某些敏感性与威胁性的问题,并得到被调查者真实的回答。

问卷法的第三个特点是间接性。使用问卷法,调查者一般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这样可节省调查费用。但这样不能有效控制对问卷的正确填写,而且将研究结果完全建立在被调查者主观的回答之上。因而,问卷的真实性程度难以确定,一般来说要低于访谈法。问卷法要求被调查者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上提出的问题,并按要求填写。因此,问卷法对被调查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适用于对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进行调查。间接进行的问卷调查的另一个缺点是回收率低。

问卷的基本结构如下。

①前言:前言是写在问卷开头的一段话,又称说明/封面信,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与要求的一封简单的信。前言的篇幅不能太长,宜短小精悍,但它在整个问卷中的作用巨大。被调查者能否愿意配合,如实按要求填写并将问卷交回,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前言的效果。前言一般要说明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关于保密的保证、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以及调查者的个人身份或组织名称。②主体:问卷的主体是问题和答案。问卷就是通过问题和答案来搜集被调查者的资料的。问卷中的问题,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开放型问题,不向被调查者提供备选的答案,允许应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不受什么限制,因而其回答是自然的,所得的资料是丰富多彩的。但正因为这样,开放型问题需要被调查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组织和书写,被调查者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才能完成。另外,对所得的资料分析处理较困难。与开放型问题相反,封闭型问题提供备选的答案,被调查者只能从中挑选,这样实际上就限制了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和内容。因而,被调查者容易回答,而且所得的资料形式统一(甚至有些死板),便于分析处理。但是,如果设计人员考虑不周,遗漏了重要的选项,那么可能导致调查结果的偏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常常将问题设计成半封闭(或说半开放)型的,就是在封闭的答案后增加一开放性的选项,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开放型的问题常用于探索性调查的问卷中,而正式调查的问卷中,封闭或半封闭型问题占绝大多数。

主体中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回答问题方式的说明,即对如何回答问题或选择答案作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说明。对问题中的概念和名词要给予通俗易懂的解释,对其含义和范围作出说明。要特别注意对问题接转的说明。对回答方式的说明要简单明了,使被调查者一看就懂。自填式问卷的说明可以放在问题的后面或前面,也可以在问卷中对有关项目作注解;访谈式调查,则要单独编制访谈指南,培训调查员时作重点讲解。

③结语:结语是完成问题后,结束之前的一些话。主要包括感谢被调查者合作,以及请被调查者将问卷寄回或上交。

④问卷设计:问卷调查的过程,是调查研究者通过问卷了解被调查者情况的过程。一方面,问卷要满足调查研究者的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充当为调查研究者服务的角色;另一方面,被调查者根据问卷,决定是否参加调查,回答哪些问题,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等,因此问卷是被调查者的主宰。问卷的这两方面的功能,都很重要,尤其是后者,为此设计问卷时必须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着想。

问题的产生:问卷的核心是“问题”。编制问卷首先需要确定问题,即在问卷中提出哪些需要被调查者回答的项目。问题的形成,一般经过如下步骤:a.课题分析,提出假设;b.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c.确定指标;d.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直接与间接的问题。

问题的提出:提出问题是问卷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问卷,必须合理科学与艺术地提出每一个问题。

问题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a.同类组合,即把相同主题的问题排列在一起;b.先易后难。先容易回答的,后难于回答的;c.先次后主。先问次要的问题,后问主要的问题;d.先一般后特殊。先问一般性的问题,后问跟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特殊问题;e.先大后小。先问较大方面的问题,后问较小方面具体的问题;f.先封闭后开放。先问封闭容易回答的问题,后问需要思考的开放型问题。

问卷的试用和修改:初步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甚至是遗漏和错误。存在不足和缺陷,乃至遗漏和错误的问卷一旦发出去后,一切潜在的缺陷和错误都将无一遗漏地直接展现在被调查者面前,然后又带着令研究者遗憾和后悔的资料回到研究者手中。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即使发现了所存在的缺陷和错误,也无力对它们进行修改和纠正。所以,问卷设计中的任何不足,都将在最终得到的资料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初步设计好的问卷,不能直接用于正式调查,而必须先用于一次试调查。

对调查问卷的试用,就是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的实际测试,包括对问题顺序、格式和说明等的测试和检验。试用初步设计好的问卷,有两种方法。一是客观检验法,即在要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30~100个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试调查,然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发现问题,修改完善调查问卷。二是主观评价法:将初步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数名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各种缺陷和错误。研究者再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⑤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问卷可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两种。自填问卷又可分为邮寄问卷、发送问卷和报刊问卷。由此可见,问卷可以通过邮寄发送问卷,再通过邮寄回收。可集中分发,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或登门发送,登门收回等等。也可夹在报刊中或者印刷在报刊上,来发放问卷,再通过邮寄回收问卷。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发送问卷,问卷的回收是问卷调查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常用问卷的回收率来衡量问卷回收情况的好坏。问卷的回收率是指问卷调查中收回的问卷数占发出的问卷数的百分比。问卷回收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以及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问卷的回收率过低(低于50%),就很难保证调查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因此,保证较高的问卷回收率是进行问卷调查时的基本要求。总的说来,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有:a.主办调查研究单位的权威性。主办单位的权威性,将直接影响被调查者是否信任,是否愿意回答调查问卷。合法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单位或者其成员主办/组织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一般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提高问卷回收率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组织的名义来发放问卷。b.问卷及其回收。影响问卷回收率的因素之一是填写和回收问卷是否方便。一般来说,调查问卷不宜太长,被调查者能够在20分钟内完成的最好,完成一份调查问卷最长不能超过30分钟。同时问卷中必须给回答者有关的指导。应该明确无误地告诉回答者回收问卷的方法。需要邮寄回收问卷时,一定要说清楚邮寄的地址,最好为回答者提供已经写好地址、贴上邮票的信封,可能时甚至可以附一定的报酬。c.说明信和催追信。无论是哪一种调查问卷,都应该附有说明信,说明调查研究的性质、目的和意义等,并请求被调查者积极合作。问卷发出去以后,还要发一些提醒或催追的信涵,再次请求被调查者的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访谈法

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问题的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了解人们的经历或动机与看法的科学方法。

访谈法的特点:访谈法具有如下特点:①访谈双方直接互动。访谈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访谈员与被访者双方相互影响,并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一方面,访谈员所搜集的资料以及对其的解释说明等,要受到被访谈者的回答和态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被访谈者的回答和态度,又受到访谈员的仪表举止等的影响。因此,交往成功与否,决定着调查质量的好坏,这就使得访谈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调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个人的交往能力、掌握的访谈技巧以及对访谈的控制能力。所以,访谈法对访谈员的要求比较高。

②访谈过程灵活可控。在访谈过程,如果发现被访谈者对问题不理解或者误解时,访谈员可以及时引导和解释;如果对被访谈者的回答不理解或不清楚时,访谈员可以当面追问澄清;如果访谈环境不好,访谈员可以设法调整,以使访谈不受干扰。在访谈过程,当访谈员发现新的预先没有估计到的感兴趣的问题时,访谈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追寻探讨,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资料。故访谈法获得的资料可靠性好。

③访谈结果易有偏误。访谈的潜在威胁是有些被调查者言不符实,或对某一问题存在偏见,从而带来资料的偏差。

④访谈法不适于敏感性问题、尖锐问题和隐秘问题的研究。被访谈者往往不愿意当着外人的面谈论这些问题,或者不愿意真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所以很可能得不到调查结果,或者调查结果不真实。

⑤此外,访谈法的费用较高,也需要较多的时间和人力,不适于做大量的访谈。但总的来说,访谈法可以获得较丰富的资料,实施起来灵活方便,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且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细致的探讨。

访谈的类型:访谈法可分为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

①标准化访谈:按照研究者统一设计的访问表询问被调查者,要求调查者以相同的提问方式、记录方式进行访谈。采用这种访谈形式获取的资料,便于统计与比较分析。但这种访谈形式比较呆板,调查者难于临场发挥,被调查者的回答也缺乏弹性。这种调查形式适合在调查者对被调查者一般特点已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使用。

②半标准化访谈:为了克服标准化访谈过多的束缚,保留标准化访谈便于汇总的优点,社会学者创造了半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使用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与主要问题,具体如何发问,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决定。这样,各组访谈双方都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又有同一的交谈中心。

③非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是一种自由的漫谈形式,事先只给访谈员出一个大题目。这种方法有利探讨问题,并在自由的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涉及某些敏感的问题。但这种访谈费时,容易离题;从不同访谈员访谈得到的信息资料难以相互比较。非标准化访谈往往采用事后记录的方法。

访谈员的挑选与培训判访谈员是访谈中的中心人物,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者的个人品质、特征和能力。一个好的访谈员,不但所得资料丰富可信,而且还可以从访谈中获得新思想,发现新问题。反之,就只能了解到一些表面的,甚至不真实的现象。因此,利用访谈收集资料的任何研究都有一项任务:挑选和培训符合该项研究要求的访谈员。

①访谈员的选择:一般地讲,应尽可能选择那些经过训练、有调查经验、对所调查的问题比较熟悉的人作访谈员。访谈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研究主题的性质、社区类型及调查对象的特点所规定的;另一类是任何研究的访谈员都应具备的。前者称为特殊条件,后者称为一般条件。

特殊条件: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a.性别:研究表明,男性访谈员去访谈领导人较宜,对女性的访谈则以女性较适宜。在访谈生产、政治问题时,以男性访谈员为宜,而婚姻、家庭调查则以女性访谈员较合适。b.年龄:通常是青年访谈青年较好。对于身份较高或影响较大的领袖或年龄大的人,宜以年龄较大者为佳。在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亦不宜以年轻人为访谈员。c.教育: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访谈员在提问方面造成的差异最小。教育水平对访谈的重要性,还在于访谈技巧的运用和对于被访谈者的反应程度。d.地区:尽量选择当地、同民族的人作为访谈员。总之,访谈员与被访谈者背景(如职业、社会地位)越相近,访谈效果越好。

一般条件:要求访谈员诚实钻研、有兴趣有能力、勤奋负责、谦虚耐心。

②访谈员的培训:任何一项调查研究,无论招聘到的访谈员素质、调查经验如何,都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培训。这不仅是因为每一项调查研究的目的、要求和问卷等不完全相同,还因为对访谈员的培训过程,实际上是将不同的访谈员的访谈统一化和规范化的过程。这是调查中控制和减少系统误差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培训访谈员的方法与一般步骤是:a.研究指导者作简要介绍;b.阅读问卷、调查员手册/访谈指南及其他与该项研究有关的材料;c.举行模拟访谈;d.集体讨论,解决疑问;e.宣布监督管理办法。

访谈的程序与技巧①访前准备:正式实施访谈之前,有两种准备工作:一是访谈项目主持人(或机构)的准备工作,即编制访谈提纲、访谈表、访谈工作细则等;二是访谈员的准备工作,即掌握访谈细则,熟悉访谈提纲或访谈表内容,学习相应的知识,利用文献等方法了解未来的访问对象等。②预备性谈话:根据被访人、周围环境等的特点,访谈员主动说一些有利于活跃气氛的话;寻找共同点,激发被访者的热情与兴趣;引用权威力量,引起被访人对访谈的重视。③正式提问:发问清楚、委婉、从容,切忌审问式提问,要让被访人有考虑的时间;耐心礼貌地听,做中立者,不作对错评论,要用语言和动作表情,时时鼓励被访者继续说下去,要与被访人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即学会“听的艺术”,切忌反客为主,发号施令;淡化与麻痹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④追问访谈:当被调查者答非所问或一带而过,或避而不谈,或欲言而至,或说谎时,需要进行追问,追问主要有直接追问、迂回追问和反感追问三种形式。⑤结束访谈:结束访谈是访谈的最后一步,但有时比开始访谈还难。访谈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1~2小时为宜。要正确把握结束访谈的时机:被访谈者谈兴正浓时,可以转移视线等暗示他不要继续谈下去,然后适时插话而结束访谈;被访谈者感到疲乏厌倦,没有谈兴时,应尽快结束访谈。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最后都必须向被访谈者表示感谢。⑥访谈的记录:访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信息资料,在访谈调查中,资料是由访谈员记录而得到的。因此,在访谈调查中,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化访谈的记录比较容易,半标准化访谈的记录就比较困难,而非标准化访谈的记录就更困难了,做好记录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记录分当场记录和访后记录两种:当场记录是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边访谈边记录。这种记录方式记录的资料比较完整,比较忠实于访谈对象,但有可能忙于记录而忽略访谈对象的非语言信息,甚至引起访谈对象的反感。为此,可以由两位访谈员合作,一位提问,另一位着重记录,共同完成一个访谈;最好是征得访谈对象许可,使用录音设备,将访谈谈话录下来,回来后再整理,既可以保留现场记录的优点,又可克服其不足,只是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访后记录是在访谈结束完成的,建立在访谈员的记忆基础之上,尽管能够保证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消除访谈对象对泄密的顾虑,但记录很可能不完整,甚至可能由于访谈员的偏好而只记住了他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导致信息偏性。如果一定要访后记录,那么访谈员一方面要训练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另一方面可学习并采用一些技巧,如先列好提问的顺序,然后按顺序提问,最后按顺序回忆记录,也可在提问的同时,作一些看起来简单但有利于回忆的文字记录或者符号。

电话调查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话越来越普及;同时,人们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个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等等,导致当面访问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电话调查应运而生。

①电话调查的特点:电话访谈有其独到的特点,包括:a.电话访谈时间短,并省去了路途往返等时间。b.电话访谈费用比较低。c.电话访谈降低了对被访者的潜在威胁性。d.电话访谈只使用少数有经验的访员完成访谈任务,从而可以提高访谈质量。电话访谈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访谈的最佳时机。e.电话访谈比当面访谈更能得到关于敏感性问题和威胁性问题的真实答案。f.电话访谈难于控制,对于不愿意接受访问的,访问员无能为力。g.电话访谈受电话普及率的限制,样本的代表性往往不太充分,因而增加了推论总体时的误差。

②电话调查的抽样方法:在电话普及率极高的地区、阶层或单位,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是可行的。抽样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A.电话号薄法:根据电话号薄抽样的常用的方法是机械随机抽样。其程序如下:根据电话号薄的页数与样本规模,决定平均间隔多少页抽出一个样本。假设这个间隔为K。在1到K之间,随机确定一个数字,以这个数字为样本所在的第一页,然后每隔K页抽出样本所在的页数。在第一页上随机抽出某一栏中的某一个号码为样本,以后每一页均把这个位置的号码抽出来作为样本。某些人不公开电话号码,或者电话号码常变更,甚至没有电话,这三种情况可能影响使用电话号薄法抽取得到样本的代表性。

b.随机拨号法:随机拨号法,就是随机地在电话拨号盘上拨号,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可以消除根据电话号码薄抽样的前两种形成误差的因素。但随机拨号技术也有它的问题:住宅电话与非住宅电话混合在一起,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可能在住宅电话和非住宅电话中被访谈;拥有两部或更多部电话的家庭,比只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有更大的被抽取的概率;随机拨号往往会遇上空号。

C.综合法:是兼用电话薄法与随机拨号法而形成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随机双数法”和“加1法”。随机双数法:首先,从电话薄上抽出若干号码,然后,随机改变已抽样号码的最后两位数字,作为样本。加1法:每当从电话薄中抽出一个号码,再加上1,然后以此数作为样本。

选择受访者的方法:可以任意指定,也可以根据要求选择指定。一般来说,首先接电话的往往比较乐意交谈,因此如果对访谈对象没有特殊的要求,访谈首先接电话的人比较合适。如果对访谈对象有特殊要求,可以礼貌地请符合要求的人接听电话。如果该号码的家庭没有符合研究要求的访谈对象,该电话号码就算抽样不成功;如果有符合研究要求的访谈对象,最好立即进行访谈,不方便时可以礼貌地约定访谈时间。一般主张在一个家庭中只访谈一个访谈对象,访谈多个访谈对象有可能造成信息污染。

电话访谈的时间:①访谈时间长度:电话访问的总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5分钟为好。②访谈时机:不同的项目,被调查对象不同,访谈的最佳时机也不相同。电话访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访谈时机。准备实施时,首先应该估计到访谈对象很可能在家,而且有时间接受访谈。

电话访谈的应用:电话访谈是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常用于电视收视率、热点问题等的调查,可以充分发挥其获取信息快捷经济的优势。在医药卫生的科学研究中,还没有正式使用电话访谈的报告,但是通过电话了解卫生工作的状况、进展等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想了解分散地区的情况时,电话调查更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

观察法

前面所述的各种方法,能够获得人们的有关信念、态度、价值和报告行为(而非实际行为)方面的信息,但不能准确推测他们的实际行为,实际行为方面的信息(尤其是非语言方面的信息)只能通过观察来了解。观察法是一种搜集所研究问题的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的方法,它通过直接感知和记录的方式,获得由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一切有关现象和行为的信息资料。观察虽然主要是依赖视觉获取信息,但也运用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和直觉等)作为辅助。观察法属于定性研究方法,通常在实地研究中使用,而且经常与其他方法结合共同进行。

观察法的意义与特点:观察是取得社会信息的重要手段。观察法还用来搜集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取的信息,特别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情况下。观察也是提出假设的基础。在理论研究中经常是一开始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假设。这时一般先进行探索性研究,初步观察和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并结合其他方法形成一些理论假设,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准备。

由上可知,观察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以当时当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②观察一般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对研究对象的扰动较小,可得到自然条件下真实行为的资料。③观察法特别适用于研究无语言文字沟通的调查对象,例如对土著、幼儿、聋哑人等的研究。④观察法可以弥补其他方法的缺陷,并且能验证其他方法所获得的资料。

观察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①观察者的出现往往会干涉所观察行为的自然客观进程,使观察时的目标行为与一般情况的目标行为不完全一样,最终使观察的资料不完全真实,研究结果有偏性。②由于观察的直接性和自然性,使它难以控制环境变量和时间变量,很难进行数量分析和统计判断。③由于观察的主观性和情感性较强,观察资料可能受到观察者的价值观和情感因素的影响。④观察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工作量很大,资料的记录、整理、分析以及总结也较复杂,需要花费许多时间。⑤观察的样本量小,如不补充其他来源的信息资料,就无法说明观察结果的代表性(典型性)。

观察的类型:从观察的场所来看,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实验室观察通常在具有单向透镜、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时也可以在某些自然场所如教室、俱乐部等,但这些自然场所事前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控制,如网络生存研究。实地观察则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而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对实际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

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观察法可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所谓局外观察即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置身于所观察的现象之外,“冷眼旁观”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表现。参与观察则是指观察者亲自投身到所观察的现象和生活中去,在自身成为这种生活的一员的同时所进行的观察。

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可把观察法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往往事先要对观察的范畴详细分类,对各项内容的观察和记录方法逐一规定。因此结构式观察常将注意力集中到若干具体的、明确的,许多还是可以计数的行为特征上。这样,结构式观察的结果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而非结构式观察则没有这些要求,其资料只能从定性的角度用来描述所研究的对象和行为。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5

手机隐性收费是指手机运营商向手机用户收取的除通话费、短信费以外的收费和容易使用户在不知情中多缴额外费用的收费方式。目前手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项目及收费达十多种,如通话费(市内、长途、漫游) 、短信息费, 这类收费的特点是用户主动消费多,按时间及流量计价,也是手机收费的主体,用户较易把握并接受;还有入网费、来电显示费、月租费、信息费、新业务使用费、移动梦网费、上网费等,特点是种类繁多,隐蔽性强,用户不易掌握,稍不注意就会掉进不合理收费的“陷阱”,反应最强烈,所以本文把这类收费统称为隐性收费来进行研究。

为了揭示手机隐性收费的表现形式,笔者于2004年5月起在广州开展了社会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学生、老师、公务员、工人、企业管理人员、农民等社会各个阶层。发出问卷4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361份,回收率为90.25%。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的人近二成,21―30岁的约占一半,31岁以上的三成三;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为:老师学生占47%,公务员、工人、企业人士、商务人员和其他人员占53%;调查对象手机月消费额100元以下的占47%,101元到200元的占34%,200元以上的占19%。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手机运营商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而且有一定的成效,如为用户提供话费信息反馈服务,改进通讯设备,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提供价格优惠,对会员给予特殊的服务,但随着手机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手机收费项目的不断增加,手机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手机用户对运营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保护自身的利益出发也就更加挑剔,进一步说手机隐性收费就成为用户“发难”的主要对象。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不合理隐性收费的名目繁多,主要有:月租费、来电显示费、增值业务费、特服电话通话费、电话卡过期余额作废、停机费和滞纳金。有近八成二的消费者受到种种不合理隐性收费的烦扰,其中排在前五位的项目分别是:来电显示费(71%),月租费(66%),信息费(57%),新业务使用费(32%)和入网费(25%);有五成五的人不了解或部分了解隐性收费;只有18%的人认为手机隐性收费是合理的,另有17%的人表示无所谓,占65%的大多数人认为隐性收费不合理,其中排在不合理收费前5位的项目分别是:来电显示费(61%)、月租费(58%)、停机费(33%)、入网费(28%)和信息费(26%)。

二、手机隐性收费的根源

造成手机隐性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移动电信市场的竞争机制还不健全、移动电信资费改革不到位所引起的。

1、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由于移动电信行业占有国家重要资源的特点,长期以来移动电信运营商具有垄断的地位,市场进入门坎较高,目前国内能够经营移动电话业务的仅仅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其中中国移动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场垄断、缺少竞争使移动电信企业缺乏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来增加收益的动力,而这种方式对于移动电信这类公共事业的危害性更大,因为手机消费无时不在,关连到百姓每时每刻的消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2、政府价格管理措施存在片面性。目前手机移动通信价格实行政府管制,即收费项目企业自定,收费标准报政府主管部门审批,而政府主管部门缺乏民意咨询和成本核算。这种作价方式的优点是审定价容易,一目了然,但天平却倾向企业一方,因为企业掌握了成本、市场、信息和经营的主动权,有条件根据自身的需要,特别是在没有竞争和市场被垄断的情况下向政府申报种种经营项目和收费要求。也就是说增加项目和要求收费的主动权在企业一方,每增加一个项目,一方面美其名曰为消费者增加了服务亮点,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自身开创了一个收益门路。所以,也就有了手机种类繁多的隐性收费项目,而且只立不撤,越立越多,越收越多,老百姓也就越缴越烦,越缴越糊涂。

3、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国内移动电信运营商处于自然垄断的地位,消费者的移动电信消费往往是被动的,对移动电信资费政策的制定及其合理性缺乏知情权,对政策制定过程和事后的执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收什么费、如何收、收多少由相关部门说了算,消费者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

4、企业利益驱动。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又分为政策性和非政策性。政策性就是前面提到的政府管制与保护。有了政府的保护,意味着企业的投入能够得到政策的保护,能够获得最大的回报。所以在政府的保护伞下,移动电信运营商又怎么能够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呢?

5、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间接助长了移动电信企业牟取暴利行为。调查表明,虽然有大部分消费者不赞成隐性收费,但当自己遭遇到不合理收费时,往往只是表示无奈和痛恨,很少人能够去问个明白或讨个说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真正想到去投诉解决问题的只有19%的人,甚至有三成的人不想追究。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不高,主观上给移动电信企业牟利吃上了“定心丸”,助长了不合理收费的行为。

6、社会监督体制不健全。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健全的法制和阳光透明的舆论监督是两把利剑,特别是后者,让公共事业的经营企业敞开在大庭广众之下更为重要。相反,现在的手机收费定什么项目,如何确定,消费者都不清楚,就难以发挥监督作用。消费者被企业侵权,也难以得到支持与保护。舆论监督的作用微不足道,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治理手机隐性收费的建议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手机隐性收费问题,关键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移动电信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垄断经营的局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逐步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一是通过制定行业政策,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移动电信市场领域,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二是加紧制定出台《电信法》,为移动电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移动电信领域;三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加强移动电信市场的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利用垄断地位搞不正当经营,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利益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予与坚决打击和纠正。

2、加强政府价格监管。一是政府制定移动电信资费应当贯彻促进公平合理价格竞争的原则,维护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三者利益,鼓励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来增加收益;二是在政府定价形式上要引入咨询听证机制,核算成本,充分听取广大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三是适时调整现有价格,调整价格结构,减少收费项目。重点应是对下面几项收费进行改革:

(1)取消月租费。取消月租费应该比固定电话容易,可将手机通讯的成本和固话的成本做一个简单比较:固话的安装需要在地下开挖管道,敷设光缆,间距三公里左右要设一个用户交换机房,机房至每家每户要敷设电缆及楼内布线,投资成本很大;而手机网络的成本是建立无线基站,昂贵的终端―手机是由用户自行购买、维护。相对而言,固话的投资成本、施工和运行维护均比手机的成本要高出许多,但是相反手机的各项资费却比固话要高得多。既然手机的话费已经足够高,利润远大于固话,手机的话费也就足够进行维护成本,更新设备。如果连手机这样的收费都不足以维护成本,更新设备,那经营固定电话的企业又如何维持经营?

说在电信业务启动初期,手机远未普及,城市里只有少数人拥有手机,这时为基础建设及扩大生产,维护成本,推广使用,改良设备,收取一定的月租费和高收费尚且合理。但是在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手机费用的收入已经相对稳定,设备维护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和规模,收取月租费就不尽合理了。

(2)实行手机单向收费。这是一个令企业和消费者都高度关注的敏感话题,前国务院总理朱基就曾经提过中国“手机话费过高,应大幅度削减”的问题。手机接话方也收费,从情理上讲属被动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合理修订资费,尽早采取单向收费。在话费甚高的今天,单向收费也是广大客户所期盼的。按照现在如此之高的收费标准,单向收费完全有可能。

(3)取消来电显示费。有关来电显示费是否收取的问题,有关人员的解释与“为何收取月租费”的解释大同小异。其实来电显示费与月租费同出一辙,依然是不应该收费的。这里移动电信运营商就钻了“固话收我也收”的空子,不知道内情的用户比比皆是。虽然来电显示收费区区几元,用户们也不计较,且已经习惯。但笔者认为在扩大发展方面,移动电信运营商应该按照向集约型发展的方向发展,而不应该粗放的盲目投入,以收到最佳效应,同时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要收取来电显示费,就必须降低话费。在这个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为加大信息普及,来电显示作为一种新时代免费项目为大众服务,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这样才更为合理。

(4)取消停机期附加费。取消停机期附加费符合有关的法律依据,如:《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再如《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些法律规定实际上规定了双方的权益是平等的,必须互相尊重,不能单由一方采取措施来惩罚约束另一方。

(5)新业务使用费设立试用收费期。作为新投入的服务设备,各方面都还未成熟,需要一定的资金去维护和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收取新业务使用费是合理的,但新业务使用费应该有一定的收费期才合理。

(6)试行手机收费“一费制”,并按流量合理收费。手机一费制的内容是:保持现行通话项目及收费不变,将通话费以外的包括来电显示费基本定价,公式是:

Y=(X+a)・t①

其中: Y为总话费, X为基本通话单价,a为服务费单价,t为时间。这一作价方式主要解决手机收费项目繁多标准不一用户难以掌握的问题,但忽略了运营商分类提供项目服务的功能,因而可加一个表示用户选择服务项目数的系数n,公式是:

Y=(X+a・n)・t②

为了鼓励用户多消费运营商提供的服务项目,当用户所选的服务项目超过N个时,服务费的收取可以实行一定的优惠,加入优惠值m(m

Y=[X+a・n・m]・t③

当用户选择服务项目数n大于或等于运营商设订的优惠条件后用户即可享受一定的优惠,而且选择的服务项目越多,享受到的优惠就越多。

在计价公式③中,总话费Y为消费者向移动电信部门缴交的费用,X为消费者所选的品牌基本通话单价,如全球通用户拨出市内通话费单价每分钟0.4元,省内通话单价每分钟0.5元等,a为政府与移动电信部门根据市场确定的服务费单价;n为消费者所选的服务的项目数,如来电显示业务等服务;t为消费者打电话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m为移动电信部门根据市场所订的小于1的优惠系数。在每月缴费的同时,移动电信部门必须将下月的服务费单价a告知用户.使用户便于对下月服务订制进行调整。

例如:全球通用户A(全球通附带月租服务费)若只开通了来电显示业务(含月租费n为2),基本通话单价X为每分钟0.4元,当时服务费单价a定价为每分钟0.05元,通话时间t为100分钟,根据公式②计算的总通话费为:

(0.4+0.05×2)×100=50元。

再假设移动电信部门规定订制超过或满3项服务就有优惠,设定优惠系数m为0.8(假设),全球通用户B开通了秘书语音信箱和来电显示等服务,则n为4,按公式③计算,100分钟通话时间的总通话费为:

[0.4+0.05×4×0.8]×100=56元。

如果运用没有优惠的公式②计算则应收取的费用为:

(0.4+0.05×4)×100=60元,公式③比②优惠了4元。

这样的定价方式,一是合情合理,不会出现用户用得少缴得多的情况;二是一目了然,便于用户计算总费用而不需要考虑另外加收费用的情况;三是选择自如,用户有更大自主选择权利,根据移动电信运营商公布的价格进行更合理的业务选择,让用户缴得明白,用得放心;四是使移动电信更好地融入市场,适应市场,鼓励运营商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让移动电信收费更符合价值规律;五是拉近了用户与运营商的距离,把服务与消费融合在一起。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6

货币,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流通手段和经济调控工具,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我国30余年来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城市化的日益成熟,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不具备无限法偿能力的角、分等硬辅币是否很好地流通起来了呢?是否仍具有在北京发行和流通的必要呢?硬币沉淀情况究竟有多严重呢?从2012年6月中下旬开始,笔者陆续走访了北京部分地区商业场所和居民,就此问题展开了调查与研究。

一、北京部分地区硬币使用情况调查

2012年6~9月,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北京部分地区?譹?訛居民和商家硬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笔者实地考察和走访了百盛商场超市、长安商场超市、利客隆、迪亚天天等十余家大型超市,百盛商场等四家综合百货公司,十余家饭店、小型超市和商铺,两家菜市场,天意和万通综合批发市场,以及多家邮局和银行;第二,实地考察了西城区复兴门、朝阳区大屯、海淀区小营地区投币电话、自动售货机和地铁售票机;第三,向上述地区居民投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297份,其中有效问卷288份,部分空白等无效问卷9份。

经过详细而深入的调查,笔者发现北京部分地区硬币使用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一)北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收到硬币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买份报纸、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到菜市场买菜、到批发市场批发东西、到银行买电交水费等都会遇到找零现象,这时除了收到纸币外,很容易收到硬币。在回收的288份调查问卷中,76%的被调查者反映“日常生活中经常收到硬币”(见图1-1),说明硬币在日常零星支付中使用比较频繁。

图1-1 是否常收到硬币

除了超市购物、水电气等公用事业费、银行利息支付等极少场合使用“分”计价,分币(1分、2分和5分)在日常给付中已经极其少见。调查中,被调查者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硬币分别为1角、1元和5角,占比55%、29%和10%(见图1-2)。

图1-2 日常最常用硬币种类

(二)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纸币使用频繁

虽然北京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收到硬币,但硬币的使用频率比纸币相差甚远。由于纸币面额大、轻便、便于携带等原因,北京居民更频繁地使用纸币购买商品、支付账单。在本次调查中,84%的被调查者反映在其学习或工作的地方纸币的使用更为普遍;只有4%的被调查者认为硬币的使用更为普遍;认为二者使用频率相当的占12%(见图1-3)。

图1-3 使用币种比例

(三)北京居民在日常小额消费中不愿意接受(或使用)硬币

虽然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经常会收到硬币,但由于硬币重量大、携带不方便,体积小v、易丢失以及清点不便等缺点,北京居民在日常小额消费中不愿意接受或使用硬币。在本次调查中,8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愿收到和使用硬币,而愿意接受和使用硬币的比例只有15%(见图1-4)。

图1-4 接受硬币意愿

(四)北京商家找零时更愿意用纸币

在正常经营时,北京商家找零时更愿意使用纸币,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商家普遍存在“零钱荒”?譺?訛,一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硬币找零。在本次调查中,52%的被调查者表示“北京商家找零时更愿意使用纸币”,只有21%的被调查者认为北京商家愿意使用硬币找零,认为二者相当的比例为27%(见图1-5)。

图1-5 商家找零币种

(五)北京居民出门携带较少硬币

由于硬币重量大、携带不便、易丢失等特点,北京居民在生活中普遍携带较少硬币。在本次调查中,约有18%的被调查者出门不携带硬币,30%的被调查者携带3枚及以下的硬币,34%的被调查者携带3-5枚硬币;携带5枚及以下硬币的被调查者合计为82%;仅有6%的被调查者会携带10枚以上的硬币(见图1-6)。

图1-6 出门携带硬币数量

(六)北京居民家中沉淀了大量硬币

在本次调查中,49%的被调查者表示家中留存101枚以上的硬币,14%的被调查者家中留存51~100枚硬币,12%的被调查者家中留存31-50枚硬币(见图1-7)。家中留存31枚及以上硬币的被调查者比例为75%,这表明北京居民家中沉淀了大量的硬币。

图1-7 家中硬币枚数

日常生活中角币和元币使用频繁,北京居民收到的角币和元币较多。但比起使用较少的分币而言,角币和元币较厚较笨重、携带不便、易丢失,且流通量巨大的一元纸币与一元硬币职能重叠,北京居民家中角币和元币大量沉淀。本次调查中,1角硬币沉淀比例最大,为55%;其次为1元硬币,占21%;第三是5角硬币,比例为13%(见图1-8)。

图1-8 家中留存硬币种类

综上所述,由于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更愿意使用和接受纸币,商家找零时多用纸币,居民出门不愿意携带大量硬币,再加上硬币自身缺陷等原因,北京居民家中沉淀了大量的硬币,其中以角币与元币居多。

二、“硬币沉睡”现象的原因分析

零钱在社会流通领域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角币和分币在日常货币流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量硬币“沉睡”北京居民家中,在市场上、商店里、各种交费中,找不开钱、找不了零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究“硬币沉睡”现象,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拜访了相关的专家,认为造成“硬币沉睡”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居民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对硬币的态度。

1.网络购物、电子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的兴起。目前现金消费仍是北京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消费、网络购物等新兴的消费方式,电子货币、网上购物电子消费增长势头明显。由于使用电子消费和网络购物,原本一些在现实中交易的小商品逐步向虚拟交易演变,随之而来的是电子支付在实际支付中的比例大幅增加,电子化的支付方式挤占了部分硬币职能。

2.信用卡等支付工具的大量使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货币形态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纸币和硬币外,还包括转账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由于北京市商品经济发达,信用卡使用普及,越来越多的硬币职能被电子货币取代。大型超市、餐饮场所等,可以刷卡消费的越来越多。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商场消费时经常使用信用卡,零头直接账面交易,很少取出。现在一些便利店里可以使用一卡通刷卡消费,方便且快捷。由于信用卡、IC卡等支付工具的大量使用,现金(纸币和硬币)使用频率降低,这也是造成“硬币沉睡”现象的一个客观原因。在本次调查中,25%的被调查者使用信用卡支付,8%的被调查者使用购物卡、IC卡等工具支付;使用现金支付的被调查者为三分之二(见图2-1)。

图2-1 支付习惯比例

(二)硬币自身的缺陷

造成“硬币沉睡”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硬币自身的缺陷,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量大,携带不便。硬币偏重,不便于随身携带。携带同等面额,硬币的重量较纸币大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体积也较纸币大许多。例如,一张10元纸币质量大约为1.01克,而携带同等面额的硬币,重量分别是60.5克(1元),76克(5角),115克(1角),320克(5分),540克(2分),670克(1分)(见表2-1)。

表2-1 不同硬币币种的重量

2.体积小,不易保管。硬币面额低、体积小、不易保管、清点不便、易丢失,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偏好。在进行经济交往时,人们往往会优先选择携带方便的纸币,而不愿使用硬币。

正是因为硬币上述缺陷,造成人们不愿意使用、接受或携带硬币。即便在收到硬币时,人们的处置也过于随意,放入零钱包、随手一放或丢入家中存钱罐。本次调查中,45%的被调查者将收到的硬币放入零钱包,31%放在存钱罐里,17%的被调查者随身一放(见图2-2)。

图2-2 零钱处置方式

(三)硬币的使用环境欠佳

造成“硬币沉睡”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环境欠佳,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导致硬币使用范围减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总体物价水平不断上扬,零售最低定价和结算起点提高。物价上涨导致硬币的使用范围减少,原来1元以下只用“角”、“分”标示的商品少之又少,这一情况从各大商业场所和表2-2中可以清楚看到。

表2-2 1985与2011年北京市5种商品价格变动对比表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职工物价监督总站 http:///公布数据整理。

目前还用“分币”标价的消费和收入项目只有电话资费、银行利息和超市中少数商品。虽然这些项目或商品还用“分”标价,但在结账时大多数商家或采取分币全免,或采取四舍五入做法收取角币及以上纸币。这样做既没有给商家带来多大的利润,也不方便收银员的操作,还不时因“多收1~5分钱”或“无法找顾客1~5分钱”引发消费纠纷。

2.硬币使用的硬件环境缺乏。一方面,缺乏大量使用硬币的市政设施,如投币电话、投币公共汽车等,能用硬币的自动售货机也较少。此外,由于硬币携带不便、使用交易操作不便等原因,市民更倾向使用5元或10元面值的纸币。

另一方面,硬币自动服务领域逐渐被IC卡自动服务设施取代。例如,手机的普及及话费大幅下调,北京市民很少使用投币电话。在北京的城市交通领域,由于使用一卡通乘车既便捷又便宜?譽?訛,北京市居民基本使用一卡通乘车付费。

3.支付职能重叠。我国小面额货币长期处于纸、硬币混合流通的状态,这种支付职能重叠和人们对纸币的偏好部分造成了“硬币沉睡”现象。目前,北京仍有极大量第四版5角、1角纸币投放和流通,另外第五版的1元纸币同样发行量巨大。习惯使用纸币的北京市民当然首选纸币作为支付首选;由于清点和兑换方便,商家也更青睐纸币。如下图:1角、5角、1元增加新序号,大量增发,市场上流通大量的纸币与等额硬币,造成支付职能重叠。

(四)硬币回笼渠道不畅

由于硬币回笼不畅,也造成了大量的硬币沉睡居民家中。硬币回笼渠道不畅主要表现在:

1.商业银行回收兑换不力。商业银行对硬币的回收兑换不力。有媒体报道,北京市部分银行网点拒绝兑换大宗硬币或收取硬币清点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1)硬币重量大、形态小、品种多、版别多,规格不一,硬币收付、清点和包装机具严重缺位,靠手工操作,不利于清分包装;自动化程度低下,工作效率不高,管理混乱,容易造成收付差错。这为银行出纳人员排斥硬币提供了借口。目前一元、五角、一角硬币均有四版、五版两个版别,同券别的两版硬币其大小、重量,厚薄不一致,给清分、包装增加了难度。

(2)缺乏硬币清分、包装机具。经笔者调查,目前商业银行除总行(笔者在中国银行总行及建设银行总行见到)及中心支行基本上没有硬币清分、包装机具。一台硬币自动清分机价格大约为20万元,且国内鲜有生产。

高昂的硬币清分处理成本、过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使得银行对回笼清分硬币的积极性不高。

2.对硬币的宣传不到位。当前在人民币的宣传中只重视纸币宣传而忽视了硬币宣传,北京市民对硬币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只是单纯从自身喜好拒绝使用、接受和携带硬币,从而造成了“硬币沉睡”现象。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对硬币的认识比较粗浅,分别有11%、10%和9%的被调查者对硬币的认识停留在坐公交方便、外观漂亮、有分量等较为浅显的层面。但约有65%的被调查者能够认识到硬币不易磨损等优点(见图2-3)。

图2-3 硬币优于纸币的原因

三、远景及建议

从长远看,硬币的有秩序投放、流通可方便生活,提高货币整洁度,降低发行成本。更重要的是在纸币需求量大增时,硬币发行可抑制大面额货币的追加,进而稳定币值。相比于纸币,硬币在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流通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以1元人民币为例,硬币的流通时间约为20年,纸币的流通时间一般为1年。在正常流通的情况下,等额的硬币和纸币20年投放使用的综合成本之比为1:15,而且20年后硬币仍可收回重铸。所以让硬币不再“沉睡”着实是一项既利国又利民的大好事。

下面笔者就本次研究和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建议:

(一)适当投放不同面值硬币

北京市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情况,适当投放不同面值的硬币。硬币的投放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需要仔细的调查及筹划。有关方面应根据本地区物价情况及居民消费习惯仔细调研,细致做出统筹安排,使硬币投放有效率、快回笼,真正做到既替中央财政减少造币成本,又能使居民称心消费。

(二)优化硬币使用环境

增加能够使用硬币的投币电话、自动售货机的数量,使居民能够很方便地用硬币买到需要的小商品,提高硬币的外部使用情况。只有让居民切实认识到使用硬币所带来的便利,这样居民才会在平时上街时携带、使用硬币,最终实现硬币的有序流通,使居民家中的硬币不再“沉睡”。

(三)加大对硬币的宣传力度

北京市应加大对硬币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硬币优点的认识,使居民能从主观上接纳硬币,并愉快接受、经常使用硬币,主动将家中沉睡的硬币“清醒”起来。

(四)加强硬币回收兑换

最后,应在银行、邮局等各金融网点设立硬币兑换机,让居民可以便利地兑换多余的硬币,使硬币能够不再“沉睡”,重新回到流通中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居民家中所积存的硬币,唤醒这些“沉睡的硬币”的同时,亦能为国家节省大量的造币成本,利国利民。

注 释

?譹?訛包括西城区复兴门、南礼士路地区,朝阳区亚运村地区,海淀区清河小营地区。

?譺?訛在笔者对各商业场所收银员的走访中,普遍反映零钱(尤其是硬币)短缺。

?譻?訛1985年5种商品未涉及具体品牌名称。

?譼?訛取物美、美廉美、乐天马特、京客隆、沃尔玛、家乐福、永辉和法宝2011年9月5种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得到。

?譽?訛北京市政公交收费为:一卡通付费0.40元一次(学生卡0.20元);硬币或纸币付费1元一次。持有居民身份证就可办理一卡通,办卡押金20元(退卡时可退押金),便可享受公交乘车优惠。

参考文献

[1]程琳.海南省硬币流通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推广建议.时代金融[J].2011(06).

[2]李永超.对人民币硬币沉淀积压问题的思考.西部金融[J].2010(09).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7

笔者对XXXX银行进行了暗访调查。通过以顾客身份办理业务的方式对银行在文明优质服务、服务效率、便民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现实依据,能够真实反映该网点的服务质量。

二、调研结果

(一)调查表以及调查结果

(二)银行整体满意度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知,当前我行顾客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虽然客户已经收到相对比较规范的服务,但服务过程的愉悦感仍有待加强。例如:

1、填单台与休息等候区、高柜区之间距离较远,一些客户填单速度较慢,因此很容易出现过号现象。这让一些顾客办理业务时感到不是非常方便、快捷。

2、排队现象时有发生。午餐和交接班时间由于员工办事效率较低,常引起排队等候现象;而另一原因则是由于特殊业务办理程序复杂消耗时间太长。例如大额现金存取、挂失、开户、购买基金、电子银行签约等特殊业务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容易引起排队。

3、自助设备供小于求。一些顾客抱怨缺少自动补登折、流水打印等自助银行服务设备;自助设备不能办理电费、电话费、交通罚款等中间业务;ATM机常出现缺钱、缺纸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卡钞、吞钱等系统故障。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8

大量留守学生问题较多,经笔者调查得知问题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有关。探究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学校和教师们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班主任如何针对“留守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进行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

留守学生

调查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为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为孩子教育创造更加充实的经济环境而外出打工,他们用勤劳在获取工资收入的同时,却迫不得已把子女留在了农村,因此在很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学生”。而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广大“留守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探究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学校和教师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留守学生”给学校教育带来的问题调查

近年来,笔者对泸县瓦子小学1104个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调查统计,瓦子小学共有“留守学生”927人,约占学生总人数的84%。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发现“留守学生”失去了亲情的滋润使他们在心理上处于“情感饥饿”状态,而这种亲情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一)行为习惯差

由于“留守学生”长期处于无约束和无引导环境中,致使他们生活处于无序状态,进而在校引发许多行为问题。如纪律观念淡薄(迟到者、旷课者、逃学者、放学不回家者、夜不归宿者皆有之)、上网打游戏、花钱无规律、说话不文明、喜欢成群结伙、有的甚至有小偷小摸等偷盗等行为。在学校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记载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

(二)心理不健康

通过调查,有25.6%的“留守学生”没有心理安全感;78.3%的学生认为自己性格不开朗与父母不在身边有关;80%的学生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关心。由此可见,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了最基本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更得不到父母的引导,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就形成了孤僻内向、失落自卑、焦虑冷漠、暴躁任性等性格,甚至存有叛逆怨恨情绪,不太尊敬师长,在校不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与老师作对,在家不太听监护人的话。此外,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稍遇到挫折和困难,便产生悲观绝望、妄自菲薄的心理。

(三)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在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占7.3%;较好的占16.5%、中等偏下的占27.9%:较差的占48.3%。由此可见,“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甚至不完成、书写差,上课不积极发言、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渐渐变成了“差生”的代名词,厌学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留守学生”给学校教育带来问题的原因分析

虽然留守学生问题较多,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有关。

(一)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

“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但不管是谁,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等。普遍存在重吃穿,重身体,轻心理,轻性情,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行为习惯不能加以足够重视,使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孩子与老人之间的沟通,就像他们之间年龄的差距一样遥远,隔代教育使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指引与关怀。

(二)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营养不良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 “孤儿”,他们中有不少的人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活泼和开朗。长期下去,无疑会对孩子的心理及身心产生影响,这种感情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一些留守的孩子既不能与父母说悄悄话,又不愿和老师、同学说,性格越来越孤僻独立,对亲情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只是把父母当成“提款机”, 许多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恐惧疾病、拜金主义等扭曲心理。

(三)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放,是“留守学生”产生厌学 情绪的重要原因

由于迫于上级对学校学生成绩的考核,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道德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大部分留守学生因问题多、成绩差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关心使他们本就孤单的心灵再度游离。部分老师对于“留守学生” 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不是深入了解原因,而是采取简单的责骂,有的甚至是变相体罚的方式,使他们本来就已脆弱和变形的心灵更加恶化,致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差,有的甚至不服从老师管教,公开与老师作对,有的最终辍学流向社会。

(四)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忽视

由于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忽视,使这个“大课堂”变成了留守儿童的“大染缸”。

一方面,社会上的不良书刊,对留守学生身心有着重大的影响。现在市场上一些书刊渗入了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侵袭识别能力不强的留守学生的思想,进而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对留守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据互联网一份问卷调查显示,71.5%的留守学生放学后首先选择去网吧、游戏厅。他们整天沉溺在游戏中,游戏中充斥着砍杀、枪战等暴力行为,留守学生受这些影响,参与及违法活动呈上升趋势。

三、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

学校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个温暖的家,而学校班主任就是“留守学生”的父母,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教育孩子和关爱孩子的责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个班主任如何对“留守学生”给予特别的爱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班主任应对“留守学生”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电话号码。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解决“留守学生”的“情感饥饿”――电话传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只有与家长沟通才能了解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班主任平时应经常与家长打电话或通过家校通发短信,及时将孩子的变化情况向家长汇报,交换意见,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功与进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为了让外出务工家长随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思想、品行和学习、生活的情况,班主任也应要求外出家长每月至少给老师通一次电话,而且最好是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 (这样也顺便可以叫学生接听电话,让家长和孩子聊聊)。同时,要求外出务工的家长每周至少与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过电话传递亲情的温暖,父母的一声声“孩子,我很想念你,我爱你。希望你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话语,令孩子感到无限温暖、无比鼓舞。通过电话上的交谈,满足了“留守学生”渴望亲情的需求,使他们安心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电话交流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在外的辛劳,管好、用好自己的零用钱,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在外的不易,树立他们体贴父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的想法,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班主任还应定期与代管人沟通,告知“留守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商讨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沟通中促进关注和关爱,在沟通中促进了解和理解,共同筑起一条关爱“留守孩子”的桥梁。

(三)实施“结对帮扶” ,让“留守学生”感受亲情关爱

针对班上“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首先,让本班任课老师与一个或多个“留守学生”结对子,要求老师用心关爱“留守孩子”,做到多与“留守孩子”交心谈心、多组织充满人情味的集体活动、随时到“留守孩子”家中进行家访。在精神上,多给他们一丝微笑、一句赞扬、一份关注,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去善待他们,成功时给他们鼓掌,失败时给他们打气,苦闷时与他们谈心,伤心时给他们安慰。在生活上,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天冷时查查他们的衣服是否适度,病了及时带他们上医院治疗。过生日时,把每月过生日的孩子统计起来,特意利用一节班队课为孩子们开展活动,同学们齐唱生日歌,相互送上祝福或小礼物,共同分切蛋糕……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忘却失落,感受幸福。真正做到用父母的心去疼爱“留守孩子”,用家长的责任去关注“留守孩子”。其次,让结对的同学挨着坐,学习上互相帮助,制定奖励制度,平时要求优秀同学多与自己的结对对象一起玩,一起参加活动,节假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通过师生、生生的结对帮扶,让这些“留守学生”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亲情关爱。

(四)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9

一、工作情况

(一)组织召开全市***系统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精神,9月5日,由营商办牵头组织市局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市局全部局领导、各区县局主要负责人、市局各处室、各部门负责人。会上传达学习了市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局长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动员。通过此项活动在全市***系统进一步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调度区县局在市局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以后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工作计划,营商办对各单位在市局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以后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度,并形成了工作报告上报。为局党委全面掌握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进度,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三)组织2018年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联系企业和消费者活动。按照工作计划,营商办给各区县局和市局各处室下发了开展活动的通知,并进行了持续跟进,多次敦促各单位高质量开展好此项活动。此项活动进一步发动了全系统工作人员深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四)组织第三方开展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服务对象电话调查活动。按照工作计划,营商办协调****社情民意调查有限公司进行此项工作,对市局提供的**万多联系对象电话按比例进行抽查,并对全市******系统对外公开的**个咨询电话共进行暗访。此项工作一方面为全面了解全市民众对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工作的评价,一方面为下一步做好全市行评工作做好准备。

(五)组织各区县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行风建设工作督导活动。营商办牵头组织该项活动,撰写了督导工作方案、编制了督导项目表。按照督导计划,市局**个督导组迅速行动,于*月**日至**日,到各区县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行风建设工作督导,督导组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实地查看所在区县局开展联系帮扶企业消费者、提高“窗口”登记效能、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情况,同时认真听取了被督导单位的意见建议,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改进的短板和弱项。营商办整理汇总各督导组的督导情况反馈,形成督导情况报告上报局党委。此项工作有力推动了市局优化营商环境方案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化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六)组织开展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党风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座谈会。按照工作安排,营商办牵头制定了活动方案和工作计划,***月**日至**日期间,市局各处室,结合自身业务特色、实际,分别组织社会各界代表到市局来开展座谈。座谈会通过向与会代表介绍市局工作、征求与会代表意见建议、会议总结的形式展开,各组织处室对各自会议情况进行总结,营商办汇总各处室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局党委。此项工作向社会各界展现了市局近年来整体建设成就,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工作的了解,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夯实了基础。

(七)组织召开2018年度全市***部门行风民主评议工作会议。为学习贯彻市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党风政风行风正风肃纪民主评议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局党委工作安排,营商办牵头,于**月**日组织此项活动,市局***在会上做了动员。为下一步做好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行风民主评议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此外,营商办还建立了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络群、组织了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宣传册制作准备工作、全市***系统对外公开的咨询电话暗访和发布准备工作等活动,参加了市局组织开展的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二、存在不足

(一)工作开展创新不够。营商办各项工作开展主要依据以往工作经验展开,方式方法基本沿用以往套路,在创新上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工作主动性欠缺,对一些工作还存在等靠的思想,有被工作任务推着走的现象。

(二)调查研究工作不够深入。营商办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历年行评资料,虽然制定了联系企业和消费者方案,但仅限于电话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研究工作形式单一,没有深入,仅限于促进社会各界对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工作的了解,对****系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企业和消费者对****系统的需求仅限于答疑解惑层面,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已经出现或是即将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的研究不够。

(三)日常学习不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营商办工作人员从各处室抽调,存在对系统工作掌握不全面、了解不深入的问题,需要系统全面的组织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但由于工作的关系,营商办工作人员除了学习了部分以往行评工作资料和相关业务知识外,没有时间组织系统全面的的学习,不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配合做好行评民主评议后续工作。主要是要进一步做好服务对象的联系沟通工作和干部职工网上评议工作。现在全市的行评工作正在开展中,前期市局已将2018年基本服务对象名单上报热线办,虽然市局根据第三方调查的结果对部分基本服务对象信息进行了优化调整,但不排除仍有部分服务对象沟通联系不到位的情况,下一步工作重点放在敦促各单位进一步深入发动系统工作人员,一是将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做好服务对象的联系沟通工作,尽最大努力增加企业和消费者对工商工作的了解;二是要高度重视网上评议工作,积极主动的按照要求进行网上评议。

(二)加强调查研究。增加调研活动在下一步工作中的比重。一是要多到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工商工作的需求,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二是要多到区县局和市场监管所去调研,掌握****系统工作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指导区县局工作提供支撑;三是有条件的话多到发达地区和改革工作走在前列的城市去调研,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10

与传统调查方式相比,网络民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⒈覆盖面广泛。与实地调研不同,网络在空间上的无限延伸使网络调查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全覆盖。在这种全覆盖下,网络民意最有可能涵盖社会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声音,代表广大社会公众的意见取向。比如,当网上出现关于事业单位退休金发放制度改革的新闻后,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有四五十万人次的点击率和上百万个跟帖,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瞬间民意反馈绝非传统调查研究所能做到的。

⒉反映情况真实。不同于有关部门与广播电视和报刊等传统媒体实地调查的人为选择与干预和数据统计中的造假注水,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自动存储与统计的功能使网络民意的反馈具有不拘泥于形式、原汁原味、随意发挥的特点。正是这种在当今假冒伪劣猖獗、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心呼声,才可能是最真实的民心民意,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所以包括、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会上网浏览、体察民情。

⒊反映渠道畅通。在我国目前法治与民主尚不完善与传统媒体资源十分有限的国情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海量诉求很难通过传统的、上访、新闻媒体、集会结社等形式来反映。相反,方便、快捷、无限传递的网络就成了可资广泛征集民心民意的信息平台。当少数垄断集团和商业化、利益化的学者还在蓄意迷惑、游戏广大小投资者时,正是网络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些恶意的误导。在这里,弱势群体让人充分感受到了“草根”文化力量的强大与社会正义呼声的存在。

⒋信息反馈一目了然。与传统新闻媒体阅读率、收视率统计缺乏透明度与可信度相比,网络新闻的点击率与发帖、跟帖数量由电脑自动储存显示,哪条新闻、哪些事件深受公众关心,都可以一目了然、令人信服。

⒌调查效率高。不同于在传统媒体上信息所要经过的繁琐程序,也不同于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的缓慢进程,网络调查具有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效果,调查与结果几乎同步完成,令传统调查模式望尘莫及。

⒍调研成本低。与传统新闻媒体信息与调查研究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相比,网络调查的成本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所获得的信息却远远超过传统调查,投入与产出之比一目了然。

二、网络调研的缺陷所在

作为信息传播创新,网络民意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有些甚至是致命缺陷。也正是这些缺陷的存在,造成网络民意至今没有类似传统新闻媒体那样明确的社会地位与官方“名分”。

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网络具有虚拟化、自由化和个性化、大众化的特点,从而网民的言论行为也没有约束,少数网民说话不负责任,做事不计后果。一些网民通过跟帖、发帖,对不满事件和人物捕风捉影、攻击谩骂、随意歪曲事实、放大事件,影响很坏。还有的网民违法乱纪,侵犯他人隐私,甚至在网上制黄贩黄,玷污了网络传媒的名声(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喧嚣一时的“艳照门”事件)。个别网民在网上随意信息,不负责任地散布言论,妖言惑众,导致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英国一家网站竟有指导制作炸弹的内容。另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最近被韩国警方抓捕的化名“密涅瓦”的韩国最红网民,曾被网络界封为“网上经济总统”。由于他在网上所发的帖子不负责任,给韩国金融界造成很大损失)。

⒉缺乏规范,五花八门。既不同于实地调查有严密、系统的格式内容的调查问卷,也不同于数据统计有权威的统计年鉴等官方公布的数据(数据的造假注水另当别论),网络行为缺乏制约,网络调查存在有失偏颇的倾向。此外,一些网络信息与数据来源不清,有些新闻信息前后矛盾,有的信息谬误百出,或几家网站的报道均有出入,反映出网络行为很不规范,网络民意要成为政府的决策参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⒊相对被动,难以把握。不同于主动、有意识的实地调查与数据统计,网络调查存在很大随意性。由于网络行为缺乏约束与引导,加上网络过于强调自由化与个性化,导致一些本来很重大的经济社会或国家安全问题却很少有人关心,难以单纯从点击率和发帖、跟帖来反映网络民意民情。

三、对网络民意的正确引导

尽管网络有以上这些弱点,甚至有些还是目前难以治理的致命缺陷,但作为全新的信息平台与人民大众的“民间论坛”,网络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网络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不容否定,往往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网络传播也不应因此而沦为媒体中的“弱势群体”。

⒈网络媒体应自重、自立、自强

①弘扬时代主题,引领舆论导向。由于网络是个大众化、自由化、个性化的虚拟世界。只有把握时代主题,科学整合信息资源,网络调查才具有决策参考意义,网络媒体也才具有生命力,并形成品牌效应。也只有这样,网络的作用才能真正被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所认可,发挥其最大的资源优势。

②锁定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当然,网络也不仅仅是高谈阔论的学者沙龙,更是广大草根阶层倾诉心声的廉价平台。既然网络更多是平民的舞台,就需要更多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并利用网络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能力,请有关部门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而不是避实就虚、闪烁其词。比如,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房屋拆迁征地补偿、农民工地位、事业单位改革、看病难、教育贵等热点焦点问题开辟专栏论坛,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形成最有权威性的民情民意信息资源。

⒉政府应客观、平等地对待网络媒体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11

1 网络优化的思路

1.1 一般原理和常用方法介绍

网络优化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优化本身是由全网的频率规划、基站安装建设和系统参数设定完成后所产生的不正确性引起的。网络优化是运行维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日常维护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维护工作,它不同于网络规划和工程建设,又和网络规划、工程建设密不可分。定期地在扩容工程后进行网络优化,是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最佳途径。

网络优化工程利用路测直接收集来的移动网无线网络数据,网络资源参数和GSM网OMC平台采集的话务统计记录报告等一系列的数据,在带地理信息处理能力的平台上对测试数据加以地理化分析,在有经验的网络系统工程师的指导下,找出和改正网络现存的问题,并调整系统,以提高网络的整体质量。

网络优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系统性能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网络优化的目标。网络优化的常用方法有基站布局优化、基站设备告警排查、DT测试、CQT测试、无线参数优化、天线优化、室内覆盖优化等。

1.2 霸州市GSM无线网络优化过程

1.2.1 GSM系统切换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所谓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语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语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切换根据手机和基站测出的上下行电平质量和TA值作为最基本的测量数据,根据切换判断算法和资源分配算法来决定是否应该切换和切向哪个小区。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切换失败会导致通话失败,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因此,切换成功率(包括切入和切出)是网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切换失败率是网络优化的重点工作之一。

①测试车辆沿104国道由西向东行驶到小枣林村附近时,主叫MS由LFG038B切到TJ1168C(CI=11683)小区,随着车辆由南向北行驶占用TJ1168C信号下降到-90dbm左右,此时其邻区中的LFG067B、LFG038B信号-75dbm满足切换条件仍没有切到廊坊小区,占用TJ1168C无法切出出现连续的弱覆盖现象,经天津方面添加TJ1168C(CI=11683)和LFG067B、LFG038B、LFG038F的邻区关系,并添加TJ1168C和LFG038A\LFG067C的邻区关系。重新对该路段进行测试,MS由TJ1168C顺利切换到LFG038B小区,占用LFG038B信号话质良好,没有发生切换不及时或不切换的现象,复测正常。跨地市边界经常出现不切换的情况,修改外部小区参数应及时通知邻地市做相应修改防止切换异常。②测试车辆沿廊涿高速由西南向东北行驶,主叫MS占用BJ8348信号强度下降到-100dbm左右,信号强度满足切换条件,但占用BJ8348始终没有切到LFG677C小区。主叫占用BJ8348信号-100dbm左右,话质7级掉话从测试数据看主叫MS占用BJ8348小区电平下降时其邻区中的LFG677C(88-65)信号很强-65dbm左右,信号强度满足切换条件,但占用BJ8348始终没有切到LFG677C小区,通过查看现网参数和话务统计发现LFG677C并无异常,后经核查北京方面定义的外部小区LFG677C的BSIC和现网定义不一致导致无法切换,联系北京方面更改其定义的外部小区LFG677C的BSIC。重新对该路段进行复测,车辆沿廊涿高速由西南向东北行驶,被叫MS由BJ8348顺利切换到LFG677C小区,占用LFG677C信号话质良好,北京小区向廊坊小区切换正常,复测正常。在地市边界处经常出现无法切换的情况,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为外部小区参数定义有误导致,因此在更换边界小区参数如BSIC时要及时通知对方,保证双方数据的一致性。③测试车辆沿京津塘高速由南向北行驶到北京廊坊边界,主被叫MS占用LFGA 22A小区信号强度下降到-90dbm以下,邻区中的北京小区信号很强但是没有切到北京小区。主被叫MS占用LFGA22A不向北京小区切换。现网查看LFBS3定义的外部小区BJ50288\ BJ50287\BJ50289小区的LAC号均为4220,从TEMS测试数据看BJ50288\BJ50287\BJ50

289的LAC号为4200。LAC号定义错误导致边界不切换。修改LFBS3定义的北京外部小区的LAC号4220->4200修改后查看切换统计发现廊坊小区向北京小区切换恢复正常,DECISION切换成功率有原来的0%提高到80%以边界地市数据定义错误直接导致切换异常,在修改边界数据时应及时通知邻地市修改相关数据。④交换侧数据错误引起的切换成功率低。9月6日,霸州基站维护工程师反应从东阳庄基站小区切不进基站北落店的小区,查看话务统计,发现从该站3个小区到东阳庄小区的切换是正常的,该站3个小区之间的切换也是正常的,但从东阳庄基站小区到该基站3个小区的切换请求次数在数百次,但全部不成功,仔细检查了双方的无线切换关系数据后没有发现问题,因该站是新建基站,于是请交换优化工程师检查该基站3个小区的INTERCELL设置,发现该基站3个小区的BSC信令值定义有误,改正后问题得到解决。越区覆盖,降低功率,BSPWRB/T由45修改为43,统计发现该小区主要与LFG615B切换失败比较多,与LFG615B的BQOFFSET由3修为0。优化前后对比:切换成功率由84.04%上升到97.21%

1.2.2 系统干扰的分析和解决。①测试车辆沿京津塘高速由北京向天津方向行驶,行驶到天津廊坊边界附近话音质量出现4~6级波动。回放测试数据发现主叫占用LFGA25A小区信-75dbm,话质出现较大波动,LFGA25A的82号频点和天津新建小区TJ29231同频干扰。修改LFGA25A的BCCH 82->84。重新对该路段进行复测,占用TJ29231信号话质良好,复测正常。②霸州工业大楼LFGE21A,主要是下行质量引起掉话和突然掉话,存在4级干扰,通过软件发现63号和68号频点的干扰系数很大,分别是29.22%和17.77%,从MCOM地图上发现与LFGE10C和LFE01A同频干扰,修改LFE01A的频点68->94,LFGE21A的频点63->50。处理结果:4级干扰减少,掉话减少,由于霸州基站附近基站相对密集,载波配置高,比较难找到干净的频点,可以减少900站的配置,新建1800站来吸收话务。对基站相对密集的市区,可以减少发射功率,调整天线来减少干扰,减少越区。

1.2.3 基站告警排障。①测试问题:肉联厂10613小区MAIO=2所在的TRX发射功率低。测试分析:手机占用MAIO=2的载频后,手机接受电平为-80dBm左右,比正常发射功率低大约15个dBm 左右,经过现场更换CU6 和CU7的槽位后,问题仍然存在,排除CU硬件问题,后再经过现场检查发现,原本应该接在本小区4:2DUAMCOM上的接线被接到第二小区的DUAMCOM接口上,小跳线接错位导致发射功率不正常,调整跳线连接,复测效果:肉联厂10613小区MAIO=2所在的TRX 发射功率正常。②用户反映金威铜业工厂通话质量差,经常有话音断续现象。该问题区域内手机信号主要占用到开发区1小区(LAC:21886 CI:38271)其接收电平较好Rxlev=60db

~70db之间,通话质量较差Rxqual=4~6之间,经查此小区频点与周围小区频点不存在由同邻频干扰现象,随后关闭跳频后拨打测试发现TCH:58频点上其电平波动比较大由发起呼叫时的-65dbm到接通电话后陡降至-85dbm,初步断定是由于设备硬件造成,在对基站硬件进行检查时发现CU5的TX 钢跳线存在有裂口,更换钢跳线后通话正常。

1.2.4 频率优化。通过查看话务统计发现LFG029B切换成功率低,查看切换统计发现LFG029B向LFG086B切出成功率低。首先用RXMFP查看了LFG029B和LFG086B均无硬件告警,查看话统亦无上行干扰。经核查LFG029B的邻区中LFG010C和LFG086B同BCCH,BSIC也相同。同频同色导致LFG029B向LFG086B切出成功率低,统计中LFG029B向LFG010C切换申请数为0。通过话统发现LFG010C随机接入失败次数每小时几百次,无线接入性指标很差。同频同色导致切出成功率低,修改LFG010C的BCCH 90->84、BSIC 51->70。LFG029B向LFG086B切换成功率指标恢复正常,LFG029B向LFG010C切换成功率指标恢复正常,LFG010C接入失败明显减少:

同BCCH和BSIC对网络指标的影响很大,频率规划时应尽量避免同频同色,如无法避免同频同色的小区应尽量远。同频同色对随机接入的影响相对于上行弱信号的影响会更大,个人经验是上行弱信号导致的随机接入失败次数出现的时段不固定,而同频同色的情况是每个时段接入失败次数都很多。

1.2.5 覆盖优化。京九铁路测试中北舍星路段切换频繁,话质多在4-6级之间波动,邻区中有多个信号相当小区,缺少主覆盖。话质差切换多主要是多个小区过覆盖无主覆盖小区导致,应下压周边的过覆盖小区,明确主覆盖。下压LFG703A(史各庄)下倾角2->5;LFG750C(东洋疃)的下倾角在现有基础下压两度;调整LFG783A(上武各庄)的方向角60->50,下倾角3度;调整LFG749B(北舍星)的方向角170->165,下倾角3度。重新对该路段复测,话音质量有明显改善,切换更加合理,对于缺乏主覆盖的路段通过天线调整效果更加明显,明确主覆盖的同时下压其他过覆盖小区的天线,改善覆盖和话质。小区过覆盖会带来频率干扰、孤岛等一系列问题,应严格控制小区覆盖,通过下压天线角度控制覆盖是常用的手段。

1.2.6 系统掉话分析。①LFG501A,掉话多,查找掉话原因,上下行弱信号,上下行质量,其他原因掉话,突然掉话都不多,发现半速率话务量很高,现网查看DTHAMR=90,DTH NAMR=90,半速率太高导致掉话,修改为DTHAMR=40,DTHNAMR=40,BSPWRT/BSPWRB由45->43,防止拥塞,PT由0->31,CRO->3。处理结果:掉话减少,未出现拥塞。②胜芳电视台LFGB20A,掉话多,主要是下行质量引起掉话和突然掉话载波配置高,37,8,20同频干扰严重,难找到干扰小的频点,IRC由OFF->ON。处理结果:掉话明显减少。

2 优化前后关键指标评估

通过此次优化廊坊霸州市GSM无线网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以下为网络关键指标对比,SDCCH拥塞率,由优化前的0.21%降低到优化后的0.05%。下降效果明显,TCH拥塞率指标从优化前的0.30%下降到优化后的0.25%,无线接通率从优化前的99.47%上升到优化后99.67%,切换成功率从优化前的97.85%上升到优化后的99.79%。通过优化前后关键指标的对比了解到霸州市GSM无线网络质量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TCH、SDCCH拥塞率明显降低,无线接通率、切换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掉话、弱覆盖、热点地区投诉持续减少。

参考文献

电话调查的优缺点篇12

到达新乡市已经是晚上八点,当晚与当地接待我们的市民调中心王主任展开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一起分享探讨调查工作的运行管理模式,电话访问期间的访问技巧,以及访问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还有后期的收尾工作和报告的整理书写。次日早上八点半到新乡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实地参观。并与新乡市统计局局长、民调中心主任开了三个小时关于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的研讨会。通过两天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也为下一步的调查打牢坚实基础。

一、民调工作开展的主要模式:

一、政府加学校、这种方法也是我们上次村级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执法工作满意度调查所用的管理模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1)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2)学生牵挂功课、考试,会影响进度。(3)部分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访问成功率不高。但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调查成本较低。

二、政府加劳务公司、新乡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目前用这种管理模式。劳务公司从社会招纳管理电访人员,民调中心对其进行培训。以后的电访任务由劳务公司完成。民调人员负责后期报告的整理书写。这种模式优势在于(1)电访员属于社会人员,社会经验比较丰富,成功率会比较高。(2)有赚钱心理,积极性会比较高。缺点在于增加了中间环节,调查成本会比较高。

通过学习结合咱们民调中心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任务量,如果调查任务很多,建议实行政府加劳务公司模式。因为校政结合很难完成,学生要学习考试,要有寒暑假,时间人员很难保证。如果调查任务较少,建议实行校政结合模式。从高校尽量抽取愿意参与,并且访问技巧高的学生。制定适度的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效降低访问成本。

二、民调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计。 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和政策。将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政府关切的重点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一套问卷。

(2)问卷的开展。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系统开展调查。通过收集的辖区内群众手机号码、电话号码。对群众进行电话访问,逐条逐项完成答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