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基础知识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2 09:27:58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1

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生基本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的培养是当前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高中生,本调查研究对教学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做初步探讨,以便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相关素质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1.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相关概念

根据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学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最基础的是生理健康教育。医学健康教育从属于生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认知层次,即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了解基本医疗、保健知识,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急救知识等。当前,我国中学生医学健康常识主要借助生物学科的知识教育进行传播。

2.高中生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状况调查

2.1高中生获得医学健康常识途径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中生获得医学健康常识的主要途径,笔者对随机抽取的大埔县四所中学的200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出,当前高中生获得基础医学健康常识的途径主要是生物课堂教育和家庭影响,而生物课堂是实施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完全有条件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加强该项素质教育。

2.2目前高中生医学健康常识掌握的情况调查。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大埔县四间高中的高二理科班384名学生(已学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3课程)对医学健康常识的知晓率、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参考医学健康常识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编制。

调查发现,学完高中生物必修本(人教版)的高中生的基础医学健康常识知晓率总体偏低,学生对于一些简单日常医学常识普遍缺乏。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对于生物教材中未出现的医学健康常识知晓率极低。例如“感冒的防治”、“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等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常识,由于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未能涉及或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当低。这是过分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所造成的。

2.3教师和学生对医学健康常识教育态度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对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态度,笔者对随机抽取的大埔县四所中学的10名生物教师和20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通过这次访谈我们发现:虽然初中生物教材涉及医学健康教育的内容更丰富,但高中学段同样需要此类教育,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高中积极开展该项教育均表示赞同,在高中学段大力加强该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教师普遍认为高中教材有很多渗透、拓展医学常识的切入点,应该利用生物课这个平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但一定不能偏离教学,影响教学任务。学生方面则表现出更积极的一面,普遍反映学校应多开设讲座和第二课堂活动。

2.4调查活动的初步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完全有必要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首先,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学习医学常识具有浓厚兴趣,而生物教师也普遍认可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高中教学应以人为本,要以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和情感目标。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虽有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医学常识的学习需求,教师有必要就相关教育作进一步的强化拓展。

3.关于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3.1紧扣教材,适时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很多医学健康常识渗透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切入点,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进行适时渗透。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健康有关的内容大部分以“与生活联系”、“与社会联系”等课外拓展的形式出现,生物教师可以紧扣教材进行适时拓展渗透。

3.2联系社会,开展活动。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2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健康或亚健康的育龄人群。因此,如何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内涵和拓展服务领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而我国从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相关人员的心理卫生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对服务对象的身心症状及时识别和干预。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这一交叉学科。现就构建该专业的意义、可行性、理论知讽体系、专业模式、相关的身心疾病的分类、诊断、咨询和治疗体系,技术服务平台的标准、技术服务常规和管理规范等进行探讨。

1 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意义

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成为健康的新标准。正是这一新标准的推动下,生殖健康作为人口、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任务是为生育调节、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心理和行为及其他与生殖活动有关的各种躯体/精神亚健康状态或疾患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全方位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传统医疗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社会心理因素在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也日渐深入,促进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拓宽了服务领域,也将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在涉及为健康和亚健康育龄妇女的优质服务方面提供全面的医学信息支持。

2 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基本概念

生殖健康的概念: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框架内,生殖健康指的是,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相关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概念:运用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理论技术及与生殖健康相关学科知识,对生殖及相关活动中出现的身心反应或症状给予医掌心理咨询和综合干预治疗,改善心境体验、消除情绪症状、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以提高身心健康/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

3 构建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现论基础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应用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精神卫生学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传统精神病学所覆盖的范围,例如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或抑郁症发作)、各种焦虑障碍(焦虑症、惊恐发作)、躯体化障碍(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失眠症)、适应不良(短暂抑郁反应)、应激相关障碍(心因性反应)等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轻性心理障碍给予高度重视。现代精神卫生学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依照精神(心理)症状学与生物学统一的观点,以感觉、心境、认知和行为等心理过程为基础,使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精神和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临床相),应用心理评估检测技术,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了标准化分类与诊断。

现代医学心理学和身心医学理论认为,身心疾病患者常有特殊的生物易感性和心理社会易感性。从生物易感性来讲,不仅指躯俸免疫力下降,还包括遗传、发育和脑结构/功能(包括神经环路以及神经元突触、受体、递质等)的易感状态,并表现为感觉、心境和认知行为的异常现象。从心理易感性来讲,身心疾病的发生多由需要与动机的内心冲突和不良的认知模式所致。当外在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动机在实行过程中受挫时,就会出现内心冲突,导致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发生。在此过程中,负性认知模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易患身心疾病的人常常做出不现实的评估与认知,以致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限度与频度,并与生物易感性结合,便会导致疾病。

4 已有的工作基础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是国家精神卫生重点学科,在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十多年来,在计划生育领域开展了生殖健康与精神卫生学综合研究和实践,完成了国家计生委、卫生部等立项的“避孕节育身心反应的预测与诊治”等系列课题;研究发现:避孕节育药具的副作用或身心症状是一组在生理心理应激条件下,以躯体症状、躯体化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等临床表现为主的,并与感知觉、心境和认知障碍有关的多维临床相的身心症状谱。

5 已有的技术服务网络资源

中国政府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在全国的市、县、乡和城镇社区均有健全的计划生育网络及各级医学技术人员;各级组织和医疗技术人员已有20多年的从事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工作的医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国家计生委提倡和推行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项目和政策为学科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5.1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理论体系 依照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大卫生观和大咨询观,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医学人文关怀。将现代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综合基础医学(生殖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和外科学、妇产科学、泌尿外科学、儿科学、性医学、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社会学和伦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沦知识,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实践相结合形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治疗专业这一交叉学科。

5.2从专业学科理论基础来说,它由两方面组成

5.2.1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及身心医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卫生学知识主要包括脑科学与病因学、现象学和症状学、诊断学和治疗学基础理论知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心理评估技术、应激的应对机制与原理、认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形式、方法、原则和目的;身心医学中身心症状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理论等;此外,各种躯体和精神疾病及药物对生育、节育、和的影响。酒精、烟草、药物等物质滥用和其它不良行为对生殖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应的身心反应的研究和实践的知识。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14-02

基层医疗质量的逐步提升已让大部分就诊病人感到更为舒适、满意,但伴随近些年来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病人已经不再局限于“就诊看病”,而是希望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日常保健以及自我防护知识[1]。本文抽选入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病人97例,依据基层医院实际医疗条件以及调研需求,将上述病人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参照组),实验组在医护管理服务中开展生育生殖方面的教育活动,参照组则仅施行基础医护操作,评比两种方法的健康干预作用,现将此次调研内容呈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调研对象

抽选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入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病人97例,依据基层医院实际医疗条件以及调研需求,将上述病人分成两个组,实验组50例:年龄介于21-49岁间,平均(37.6±5.95)岁。参照组47例:年龄介于22-49岁间,平均(37.9±6.02)岁。对以上女性病人基础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进行同期评比。

1.2方法

参照组对就诊病人施行基础性医疗知识的普及,期间注重探查各项体/病征改变状况,适时普及必要的生殖生育类知识,但不组织系统性的健康宣讲活动。

实验组除了基础性医疗知识的普及以外,向女性病人展开系统化的生殖生育健康宣讲活动,教育内容以生殖、生育方面知识为重点,实际操作如下:

(1)持续加强基础医护方面教育。新入院病人对本院条件、环境不熟悉,医务人员带其了解各处医疗场所,并引导运用呼叫器及有关工具;医患交际、沟通的语言尽量温和、亲切,并用简洁、通俗方式解说疾病医疗及有关的教育知识。

(2)对就诊孕妇实施 “三阶段”健康教育干预。 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中,孕妇需接受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产前教育划分成早、中、晚三期,每一时期开设的宣讲课程不同,依据孕妇各个时期具体状况施行针对化的普及宣教。产中教育以宫缩疼痛引导、分娩镇痛指导、协助等方面为主,促使孕妇能顺利完成分娩。产后干预教育中强调生命指标及体征的实时监测,同时普及产后恢复、育儿经验、乳汁喂养等各方面知识。

(3)为未婚女性病人提供婚前的教育咨询。对婚前女性普及日常生殖保健知识,注重提倡“优生优育”、规避出生缺陷因素、日常避孕等方面的一系列内容。同时,还需强调男方的生殖生育规范知识,以全面优化健康宣讲的教育措施。

(4)积极强化女性病人的计划生育教育。立足计划生育层面对病人开展教育,普及终止妊娠的早期方法知识,辅助其了解每一种方法的实施利弊;节育手术中医护人员在旁陪同,注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安抚、疏解病人不良情绪,以减轻其疼痛。终止妊娠以后,详细说明各种不适症状的出现原因,并引导自主规范平时保健行为,提升医护服务的预后成效。

1.3评比内容

运用发放调查卷的形式开展结果统计,评比两组病人在医疗教育之后的生殖生育知识掌握状况,同时探讨妇产科医护服务的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

1.4数据统计与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基层妇产科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 ±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

2.结果

2.1两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评估得分比对

临床普及教育后,两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评估分数详见表1,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评估得分(96±2.14)分、医护质量评估得分(92±3.58)分;参照组的分别是(84±5.17)分,(81±2.94)分。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情况优越于参照组,比对差异较大(P

2.2两组医护满意程度比对

实验组总满意49例,占98.00%;参照组总满意36例,占76.60%。评比可知,实验组医护满意程度高出参照组,差异明显(P

3.讨论

现代社会女性的健康保健意识已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基层妇产科的就诊情况而言,负责对女性病人或孕妇展开生殖生育方面的普及宣教,能辅助就诊病人更快地了解医疗以及保健类知识,并有助增强其自身的自我防护能力[2]。此外,因为产科医疗及保健工作的操作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基层医务工作者需积极吸纳当下新型的生殖生育教育思想,注重医护宣教活动中每一环节的操作情况,进而增强生育教育实施价值[3]。接受临床宣教以及相应教育后,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评估得分(96±2.14)分、医护质量评估得分(92±3.58)分;参照组的分别是(84±5.17)分,(81±2.94)分。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情况优越于参照组(P

另外,实验组总满意49例,占98.00%;参照组总满意36例,占76.60%。评比可知,实验组医护满意程度高出参照组,差异明显(P

综合所述,基层医院在注重强化妇产科设施建设的同时,需积极开展生育生殖方面的临床教育,以协助就诊女性增强自身防护及保健的意识,使基层妇产科医生的日常医疗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胡继宏,胡卫东,靳利梅,等.宁夏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6):4341-4345.

[2]袁素华,竹艳芳,王静,等.高职高专产科实验室对幼童开放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4,27(13):17-18.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4

作者简介:张志贤,男,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教学、医疗,养生保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急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健康养生指导。大学要以培养“适应性人才”为基本要求,以适用性为目标来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1]。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涉及政府、医学院校和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通过论证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如何构建和实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讨,阐述了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解决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严重匮乏问题。

目前,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缺失矛盾突出。一是医学院校养生保健师资缺乏,医学生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贫乏。二是各级各类医院缺乏养生保健医学专业人才。三是全社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需要培养大量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

(二)改善国民健康状况。

据《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我国主流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伴随生活压力的加大,“亚健康”和慢性病人群每年递增,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2]。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主要原因,需要高素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提供健康养生指导。

(三)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养生大师”迷倒众生,“养生秘诀”风靡一时和养生伪科学泛滥的社会现象。一是养生保健行业鱼龙混杂,科学规范、质量可靠的社会化养生保健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二是有些健康养生类图书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养生知识和观点违背常识,颠覆传统,使公众误入歧途,损害了人民的健康。三是迷信一些流行的养生保健理论方法,表现为自诊自疗的、延误病情的、没病折腾出病的、看“大师”不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步入养生误区。需要养生保健专家倡导树立科学养生观,正确处理养生与治疗疾病的关系,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二、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医院功能和内涵也向正确引导现代人健康需求和消费调整,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备受青睐。在美国约1亿以上的人口在大约700多个健康管理机构中享受健康管理服务;日本有40多万健康服务人员,平均每300人配备一个养生保健师;我国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3],与美国、日本相距甚远。根据有关专家预测:2012-2021年中国将出现养生保健服务人员的需求高峰,养生已成为生活质量象征、健康生活标志和21世纪最热门的产业。社会转型期,我国13亿人民迫切需要养生保健指导。如果按1000人配备2名养生保健师,全国需要260万人;按1000人配备5名专业保健按摩师,全国需要65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潜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市场。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迅速,各种养生保健中心、社区养生保健医疗中心、养生馆、保健馆、养生会所、企业养生俱乐部和经络、艾炙、针灸、足疗等养生馆遍布各地。随着我国养生产业市场的规范,经国家认证的专业养生保健机构将会应运而生,都急需大批的经医学院校培养和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就职于各级各类医院的养生保健机构、健康管理部门和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的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机构,养生保健教育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卫生保健部门,个体医疗机构,养生保健康复中心,健康保险公司;二是自主创业,开设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产业公司、养生会所、疗养院、养生保健康复咨询服务部;三是对特殊亚健康群体做家庭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四是保健产品生产开发和营销企业等。

三、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

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指出:“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院校不但要承担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责任,而且还要培养科学养生与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型卫生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医学理念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需求[4]。”医学院校的教师要加强养生保健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化学习,掌握养生保健教学基本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技巧和教学规律,培养一批乐教、适教、善教的养生保健优秀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国家主管部门和医学院校应加大养生保健专业教材的研究力度,组织修订、编写和开发本硕博、大中专层次规范化教材,构建科学系统化养生保健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课程体系。笔者编撰的《科学养生与健康》医学教材较系统的丰富了情志、心态、饮食、运动养生及全身各系统的科学养生知识与方法和“亚健康”“八高症”“慢性病”的预防及健康管理知识等教育教学内容。三是加强专业建设。医学院校应设置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教育方向的养生保健专业,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康复,现代养生医学、现代康复医学,针灸推拿,养生保健师、康复医疗师等专业,逐步健全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专业支撑体系。

(二)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多类型、多渠道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养生保健专业教育本硕博一条龙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硕士、博士类研究型人才。二是建立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养生保健专业方向的培养体系,培养本专科应用型人才。三是对相关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开展养生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四是对医院、城乡社区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展养生保健培训,培养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五是建立高端养生保健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启动研究项目,培养专家型人才。六是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执业医师考试和注册制度。

四、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

根据社会需求决定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人才覆盖原则,确定大师型、顾问型、技能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等5类人才培养模式[5],为社会培养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具有“中医传统文华根基”、“中西医思维方式”和现代医学预防思想的各类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内容包括养生保健概论,中医养生,道儒佛武传统文化养生,中华武术养生,现代科学养生,现代养生医学,养生保健执业规范等。培养方式包括理论学习、技能传授、考核测试和社会实践等。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要求。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5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3-0033-03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1]。世界各级医院都非常重视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包括疾病知识讲座、宣传展板、患者谈话、电话回访、短信回访等[2-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医院逐渐开始利用飞信、微信平台等具有互动功能的工具进行健康教育[4]。通过文献来看,不管哪种手段,健康教育都增加了患者的疾病知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但目前能完全实现患者健康信息查询、医患沟通的专业工具都是基于不同目的,如乐乐医的医患咨询是收费项目等。为了提升住院患者教育效果、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加强医患沟通效果,方便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构建良性的疾病知识-患者-医生信息生态体系,作者尝试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健康信息查询、健康教育与医患沟通的APP。

1总体设计

健康信息查询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APP平台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前者负责数据库管理、基础数据维护和后台管理;客户端分为医生客户端和患者客户端端,患者客户端主要实现用户注册于登录、健康信息查询、信息评论、医患在线沟通交流等功能,医生客户端主要实现信息简单编辑、添加与删除、医患在线沟通交流功能、信息推送、出院患者随访。

1.1设计目标

系统设计目标是构建一个经过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并审核的、适合患者的、免费的疾病信息查询与医患沟通平台。由医生编辑、审核与(含推送)信息,患者可以浏览与查询,订阅相关疾病信息,评论信息,医患在线沟通,出院后的随访等功能。

1.2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Win8.1中文版;内存:8GB;处理器:i5-5200U 2.20GHz;系统类型:64位。

1.3开发工具

服务器端开发工具采用XAMPP(Apache + MySQL + PHP + PERL)。在服务端编写PHP语言管理MySQL数据库保存为PHP网页文件,在客户端以Post方式请求服务端编译相应PHP网页文件,最后通过JSON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客户端开发工具采用Android开发工具:ADT-bundle和Android Studio,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首先需要配置JDK,然后安装相关的工具。

2系统结构

该系统的结构主要由3部分组成:服务器端的基础数据维护平台、医生端APP和患者端APP等构成,见图1。

2.1服务器端的基础数据维护平台

服务器端的基础数据维护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数据的采集、编辑、添加、删除、保存等功能;医生个人信息和健康信息消费者个人注册信息维护等。

2.2医生端APP

医生端APP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①对健康信息的采集、审核、;②对信息进行评论及回复;③与患者进行在线沟通与交流;④出院患者在线随访。

2.3患者端APP

健康信息消费者客户端APP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①注册、登录、修改密码;②在线检索健康信息并能实现对健康信息的评论,收藏重要的健康信息;③浏览查找医生并实现与医生的直接在线交流。

3系统实现

3.1 My SQL数据库连接

4结论

该APP功能实现了由专业人士对健康信息采集、审核与,避免了患者由于专业知识缺乏而被其他质量不能保障的信息的误导,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提高了其参与临床决策过程的积极性和依从性,缓解了医患矛盾,也M足了医生对健康知识的传播,出院患者的随访需求。

参考文献:

[1]娄元霞,梁时荣,刘承志,等.开展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与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765-766.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6

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服务的目标及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人口构成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将从康复医学发展初期的对战伤、车祸、意外事件导致的残疾和先天缺陷者的康复,逐渐过渡到利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等各方面的措施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心理辅导,到对一些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工作和生活习惯病、老年慢性病、失能、反应能力适应能力下降者、心理障碍者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康复医学发展近期目标上来。今后还将拓展到广大基层地区以及占整个国家人口总数70%的亚健康群体以及亚健康状态评估、恢复治疗与健康调理等康复医学发展的远期目标上。这就必然要求康复服务的社会化和社区化,服务人群中除了受伤后的残障者,更多的还是心脑血管意外等的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老年性痴呆、老年神经运动系统疾病、慢性肺源性疾病、各类慢性职业病、癌症等患者,以及其他老年慢性病患者等[2]。人类生活的社会化和群居化,在社区生活中得到了最为具体的体现。同样人类生活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美德将把社区医疗的人文化关怀推向极致,使得社区医疗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细致化,将把社区养老、康复、保健、医疗、预防融为一体,担负起家庭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生活指导、健康生活教育及职业教育等,这将成为社区康复医学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康复服务人性化和康复预防优先化等理念。在未来康复医学中,康复预防将占主导地位,那时人们不只是进行简单的康复评估与康复训练治疗,而是将相当资源用于一些亚健康状态、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病的预防上。未来康复医学除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外,还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紧密结合,“人人享有健康”和“残疾者人人享有康复治疗”将成为康复医学发展之最高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育活动中,在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个问题。未来的康复医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有中国特色,立足于中国国情,着重于社区康复医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改革。教学内容除包括临床医学和物理医学相关内容外,应增加心理学、物理医学、运动医学、社会学、预防医学的相关内容,并加大健康评估和心理康复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社区康复服务教学;教师的学科背景应多元化,吸纳更多非医学专业人才加入康复医学师资队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医药卫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目前凸显的是人才紧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的绝对缺少与质量的相对缺少上,对于康复医学专业尤其突出,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严重缺乏康复医学的实用型人才。作者所在校康复中心是陕西省基层康复医学人才的培训基地,笔者针对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构建作一初步的探索。

2.1实用型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等三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体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医药卫生部门除了由过去单纯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健康预防为主导和疾病治疗为主导并重的模式上来,还以医疗为中心转向医疗保健康复等为一体,并且引入循证康复医学的概念。这一服务目标的定位和服务目标的转变,对我国的现行医学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影响极大,尤其是对康复医学的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何种人才就需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这对我们康复医学的教学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结合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建立,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面向基层,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康复人才这一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前瞻、全面、适时、实用。

2.2人才培养要求系统全面“全球医学教学最

低基本要求”提示医学院校要相应地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提前为医学生创造接触社区医疗和临床一线的条件[5]。而临床医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康复医学则是在大量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基础医学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有着较强理论性和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就要求康复医学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个人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尽早地接触实践创造条件。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主要从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上进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的领悟;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③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④康复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⑤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⑥非逻辑性思维与思维技能的培养。以上六个方面可保证向综合性、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2.3课程设置的改进

为了适应康复医学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康复医学教学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紧跟社会康复服务人群的变化及学科发展的步伐,按照康复医学教学内容的构成和培养的要求,增加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向综合性实用型人才发展。新课程设置主要整合模块:社会养老与保健医学模块、康复医学课程模块、物理医学课程模块、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心理医学课程模块、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模块以及课外学习模块。课程模块在原有的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课外学习模块这四大支柱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养老与保健学、心理医学、物理医学课程模块这四大支柱,形成支柱,从而使学生掌握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三种类型的干预健康的手段。专业课程新增了心理康复学、社区康复学、卫生预防、医疗管理信息学、社会与养老学等课程。对康复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整合,增设了心理康复治疗实训课和康复训练治疗见习课;课外学习模块设有社区康复服务实践、志愿者服务实践、科研设计、社会养老课程讲座。在实践教学上为了便于学生能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减少就业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差距,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慢性病康复治疗和社区康复服务的实习内容,延长了康复物理治疗和心理评估实习的时间,专业实习由过去主要去综合性医院改为主要去康复病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实习,同时兼顾临床医学科目的实习。具体实习内容采取由学校选定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既使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各知识的实际应用,又突出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就业无缝对接。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7

全科医学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提供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中心医学服务的一门高层次的医学专科。

1.2全科医学的原则

1.2.1医疗体系门户的责任原则:一般认为,在1000名健康人中,约750人有健康问题,其中仅一人需住大医院,5人需专科医疗,9人住一般医院,约250人可由全科医学培养的全科医生(GPs)治疗。因此,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即是守好医疗体系的门户。

1.2.2明显特征的全科服务原则: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格化,即新型的医患互动关系服务(希波克拉底语“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什么病更重要”);考虑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面、服务范围及服务项目的综合;对个体从生前到临终关怀的持续;多方合作的协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可靠的可及。

1.3专科医学与全科医学、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区别。

2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的准则

2.1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原则

2.1.1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管理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策划和维护患者的健康事务,并能负责医务所的运作和管理。

2.1.2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诊疗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负责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全过程(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干预、康复和临终服务)的家庭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在社区内解除疾病的困扰。

2.1.3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协调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在病人需要时,负责为其提供协调,包括动用家庭、社区卫生资源以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与专科医生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关系。

2.1.4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咨询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询服务,认真听取和体会病人的感受,通过有技巧的沟通与病人建立信任,对各种有关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解释,并指导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

2.1.5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支持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疾病和健康需要,全力以赴支持患者克服困难。

2.1.6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教育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形式,对服务对象随时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保证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

2.2全科医生应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2.1全科医生应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一个人患病的整个过程包括:觉察到一些不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觉察到一些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尝试某种程度的自我保健以家庭服务为第一线的外部资源利用其他非专业的外部资源求助于职业性的非医疗资源医生诊视诊断性评估处理计划结果(治愈、慢性病、死亡)。

2.2.2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各个层面的相关知识:在个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医—患关系动力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熟悉个体正常发育及人类行为的知识,了解人类易感的健康危险因素,了解用筛检方法早期诊断疾病;在家庭层面,全科医生应有病人—家庭相互关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掌握与病人、病人家属和其他人交谈以获得有效信息的技能;在社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心理、社会、环境、职业、经济因素的知识,了解卫生资源对疾病影响的知识,了解疾病对社区和人类生态学影响的知识,了解家庭及成员对社区影响的知识。

2.2.3全科医生应有处理短期健康问题和持续性保健措施的知识:包括能迅速机敏进行急救处理,能熟练提供慢性病长期连续性照顾,能向病人解释各种合并症并及时预防和处理,有康复方案设计和康复技术的知识。

2.2.4全科医生应有对待健康问题的整体观点,并有预防保健的态度和技能:即对个人问题的预防态度,理解三级预防思想,具备疾病预防知识和设计个人保健计划;对家庭问题的预防态度,制定家庭预防时机,预测家庭健康问题;对社区问题的预防态度:了解社区流行病学和预防时机,关心支持社区干预措施。

2.2.5全科医生应具有家庭医生的责任感。

2.2.6全科医生应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需要。

2.3全科医生职责范围

2.3.1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的内科、儿科、妇产科疾病,不需住院的外科疾病,慢性病和心理问题。主要内容:(1)门诊项目:建立健康档案、对病人诊疗、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门诊登记和统计、随访观察;(2)会诊和转诊:对病人有效的会诊和转诊是社区卫服务的重要内容,既要及时的实施会诊和向上级业务部门转诊,又要有制约措施促使在上级医院的康复病人返回到社区治疗;(3)建立家庭病床。

2.3.2护理服务:主要内容:(1)门诊护理:接诊分诊和预约,建档和统计,实施门诊检验和治疗操作,慢性病人随访。(2)家庭护理:实施各项家庭治疗,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教育动员病人家属理解病情并参与病人管理;(3)社区护理:参与特定人群健康目标管理,负责社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服务于全科医学的发展。

2.3.3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特殊人群保健,疾病筛检,慢性病管理(内容:种类、内容、传单、教育活动、建卡、整体干预评价、计算机管理)、家庭保健合同(完善—制度化—与保险系统接轨)。

2.3.4康复服务和善终服务:(1)康复服务是针对慢性病患者、伤残老人和老年患者进行的治疗和训练,使病人最终在身体、心理、社交和职业上获得最大的潜能;主要内容包括:康复评价(理化因子疗法、中医疗法、辅助用品、心理干预)和组织工作(家庭、社会支持,自助小组)。善终服务是指对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的危垂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服务,使其获得平静舒适尊严的死亡;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权利、反应、解释、安慰)、止痛与支持疗法、多方协作关怀(随访、护理、目标设计、价值与社交能力提高)、家属居丧期支持。

2.3.5健康教育:要适时宣传一般生活健康常识,常见病防治和合理用药知识,进行营养饮食卫生教育和帮助患者合理选择膳食,进行卫生运动教育,制定合理锻炼计划,进行心理教育和适时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

3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3.1全科医学培养模式

3.1.1基础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全科医学管理者,包括医院院长、防保科科长、家床科科长;目的是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明确全科医学的意义,掌握全科医疗服务的特点;从而为其决策全科医学服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3.1.2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和部分专科医生;由于这些学员都已接受过医学院校的正规培养,故全科医学的培养目的是按全科医学的要求,进行补缺和充实,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1.3学历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中专学历较年轻的在职医生,经过成人高考后入学,通过3年正规全科医学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并授予一定学历。

3.1.4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入学,经过3年(专科)和5年(本科)的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2全科医学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3.2.1对基础、技术培养模式,一般采用短期(3—6个月)的培养,用半脱产的形式,集中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最后经过结业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

3.2.2学历培养要系统的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康复医学,采用全脱产的形式,最后经过学历考试,各格后发给学历证书。

3.2.3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是一新生事物,基本培养原则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明确专业培养方法。

(1)明确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可利用专业知识对社区人群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服务。

(2)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主要课程包括:病原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社区医学和康复医学。

(3)明确专业培养方法:全科医学专业培养方法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新途径”教改方案,即以问题为中心,实践为手段,社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专门学习传统医学教育课程未曾教授,但在全科医学临床实践中必然要遇到且需运用的各种技能。

4全科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4.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型的医学专科,它既不是通常认为的“赤脚医生”,更不是“万金油”。发展全科医学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将思想统一到全科医学教育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乃至卫生事业发展。同时,还应广泛宣传全科医学知识,让人们了解全科医学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4.2加强师资、教材和基地建设

合适的师资、适宜的教材是全科医学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学院校均应给予人才物的重点投入。同时采用边培养、边总结、边建设的方法,加速培养一批专、兼职教师,总结编写各种模式的全科医学教育教材,抓好全科医学服务试点和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4.3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地位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8

1教材现状分析 1.1体育保健学课程分析 体育保健学课程的教学在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学习运动医学知识的基础,同时又是对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从性质上讲,它既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很多院校中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由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蓝本进行讲授的。该教材结构比较严谨、内容较为翔实,知识比较丰富,是可以充当教科书来使用的。但该教材较多的注重于教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任课教师不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另外,现有的体育保健学教材也使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难以把握教学中的重点[3]。 1.2体育保健学教材整体编排结构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体育保健学》的结构主要包含了健康、运动环境、运动营养、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体格检查、运动性疲劳、医务监督、运动性伤病及其体育疗法等相关内容,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分析,其内容主要由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和医疗体育等构成,其教材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比如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运动训练水平的解剖生理特点,二是有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的医务监督工作及其运动性伤病的防治、急救与鉴别、诊断、处理等为主要内容[4]。从其结构和相关内容来看,在对相关知识的安排时,有关运动能力的测试与评定、有关体育锻炼的医疗保健和运动免疫促进保健等相关内容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另外,对于保健按摩相关知识的组织方面的内容阐述相对较少,且论述相对较为狭隘。 2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结构体系分析 2.1体育保健学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科学实用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能够根据科学实用性的体育保健学教材的提纲,实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的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应当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快和加大自身的改革步伐。 2.2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编排结构分析 实用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安排主要涉及了体育保健学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简史的介绍、体质健康与保健、运动营养与保健、运动能力测试与评定、运动性疲劳、体育训练和/或锻炼的医疗保健、运动性疾病、运动性损伤、医疗体育、运动免疫与保健、保健按摩、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运动环境与保健和养生保健等相关内容。内容的安排上在体质健康与保健知识的介绍方面主要包括了体质健康观的形成、运动对体质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国民体质监测及其评价标准、体质健身指导等内容。与前人编写的教材相比主要体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增加了国民体质监测及评价和健身指导等的内容。 运动营养与保健的内容安排增加了了营养膳食、运动补剂和营养与体重的评定等相关内容,而且在编著过程中也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就知识而论知识的“牢笼”。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评定内容主要涵盖了运动医务监督的理论、体格检查的方法、内容、形式、检查中的注意问题、几种问题的医学分析,另外主要介绍运动员的体格检查、心肺功能及机能评定的方法与指标,并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分析运动员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的医疗保健的那日哦那个借鉴了《实用运动医学》的相关知识,增加运动心脏学的相关内容。医疗体育也称为运动疗法,在对该部分内容的编排时,更加注重在原有教材中将医疗体育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与慢性伤病的介绍基础上,增加了其各基础学科的理论依据,为其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就其功能评定、常用设备及方法和分科进行的医疗体育进行分析阐述。在对保健按摩内容的组织上,更加强调了按摩的应用与实践,以及相关常见运动性疾病的按摩康复。另外,对实用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安排上,更加考虑了我国养生学的发展,所以内容的安排包括中国养生学的理论与知识、特点及中国传统养生的方法、现代养生理论、骨病防治及康复、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等,为今后科学的保健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基础。且对内容的篇章安排中注重了对学习目标的明确,更加注重通过篇章内容的概述,为学生和任课教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首先对所教授内容提前有所了解。 2.3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编排特点分析 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编排上以篇章为主线,贯穿了整个教材的始末。在内容的组织上选择了实用和前言的教学内容,较全面地介绍了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实践。 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删除了一些相对较为浅显和其他学科基本知识的阐述内容,增加了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编教材在注重利用实用性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够为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根据科学实用性的教材提纲,实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 2.4实用体育保健学内容设计实用性分析 新的课程教材将最新的课程理论引入教材的编制当中,在教材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取代以原先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使体育保健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评价等更加科学、实用和具有针对性,同时教材的编写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课程管理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鼓励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更加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使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科学衔接。 #p#分页标题#e# 3小结 科学实用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能够根据科学实用性的体育保健学教材的提纲,实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136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242- 02

1 导 论

电子健康[1]是电子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是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全新术语。广义上,电子健康包含了传统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和医学影像系统等,同时还包括新兴的网络化健康信息平台、电子健康记录、远程医疗、智能医疗和健康物联网等相关内容[2]。2015年国家提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3521工程(3级卫生信息平台、5项业务应用、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将电子健康引入全新发展阶段,近些年电子健康的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最具前途的朝阳产业。

电子健康是由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管理学和医学等多学科共融的新兴领域[3]。随着产业的极速扩张,相关方向的人才需求产生巨大的缺口。研究者对医院、健康服务网站、医疗药品销售机构、健康服务性机构及政府健康管理部门等进行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组织表示急需具有较强电子健康应用技能及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

目前,电子健康相关的教育的开展还处于孵化和起步阶段,国内的大学本科教学中还没有完整、科学的电子健康教学体系可以借鉴。电子健康的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研究和教学中,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健康研究所专门针对电子健康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者对包含理工类、管理类和医学类在内的15所高校相关电子健康的教育培训过情况进行了调查100%的高校有意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入电子健康的教育,34%以上的高校在本科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里有限的引入了电子健康的内容。

随着国家电子健康产业的发展,相关人才的需求问题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从高校的大学教育中进行相关的教育培养成为主题,作为基础性教育教学工作,关于电子健康课程的建设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2 电子健康课程目标与要求

课程地位。电子健康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可以出现在大学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基于不同专业的特性其课程地位应不同对待。在大学计算机、信息处理专业中,电子健康课程可作为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实际应用类课程;在大学管理类专业中电子健康课程则成为新兴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类核心课程,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分析定位;在医学的公共卫生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专业中,由于专业相关性,电子健康课程定位于医学管理相关的专业性必修课程。

课程目标。从总体目标的角度分析,电子健康课程的建立,要为电子健康培养具有健康管理理念,掌握电子健康信息化管理系统组织、规划、开发、设计和实施技能,掌握电子健康运行与维护技能,掌握电子健康的具体形式并熟悉各种形式的全过程的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工作及专业化细分的角度要实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目标侧重,如计算机和信息专业要实现新系统开发、设计和实施的重点目标侧重。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基于多学科的特征,即具有学科广泛性,又具有针对性。基于广泛性角度,课程应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知识、办公自动化知识、软件、硬件开发设计知识等)、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加工处理知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知识、数据统计挖掘知识等)、电子健康定义、发展架构、安全等基础知识、电子健康具体形式解析(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智能医疗、远程医疗等)。针对性是与课程目标对应的针对不同专业的内容的侧重,尊重不同专业未来在电子健康产业中的职业定位实现内容的重组。

3 电子健康课程建设

师资建设。教师是课程进行实施的主体,师资建设是电子健康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电子健康是多学科的融合。某方面的专家教师资源较多,但同时掌握多学科技能的专家教师资源严重短缺,所以电子健康课程不可能只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或医学管理专业教师单独完成,组织由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电子健康教学队伍共同完成电子健康课程教学成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健康研究所的教组成涵盖了信息技术、管理、计算机、医学等多个专业,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师资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梯队的建设,形成硕士和博士梯队。硕士梯队保证电子健康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博士重点保证电子健康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电子健康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宏观上,首先以基础性知识为保障(如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管理学基础),其次以电子健康体系架构开发应用为主体,最后以电子健康具体应用形式为实践进行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微观上则需要根据具体课程知识点由教授教师自有安排完成。

实践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是电子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到明确实践任务进行实践内容组织,并制定实践计划进行实践过程的安排。具体实践课程在内容组织与安排上以电子健康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每一实践学习内容,通过虚拟实践环境,使学习工作相融合,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具备能支撑职业拓展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实践课程的另一个建设重点是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实训基地把学生带入真是的工作环境,如以医院为场所的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实践基地。

4 电子健康课程教学方法

电子健康课程是全新的课程,没有较成熟的方法可循。从教学指导思想的角度应以培养能在电子健康领域较好的开展工作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为指导。基本方法包括教师为主的讲授法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法。在具体方法实施层面可以采用多种方案,如基础性知识课堂讲授,关注问题讨论,实践操作直观演示,以真实任务为驱动教学等。教学方式中由于电子健康的新兴性可以增加问题探究的方式,通过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电子健康相关知识方向问题,由教师组织和指导或者由学生团队化协作,进而通过探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电子健康课程重点是相关应用技能的培养,所以应大量采用训练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最后,电子健康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其教学中应该注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的使用,如网络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

5 电子健康课程教学评价

电子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技术手段进行价值量化判断,是对电子健康教学工作的科学测量、分析和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

电子健康课程的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价值判断过程。首先,明确评价的目标。其评价目标可以分解为基础知识学习效果评价,电子健康系统规划与设计技能学习效果评价,电子健康实践效果评价,实训基地工作效果评价,教师工作评价等。其次,针对不同的电子健康评价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电子健康评价的核心工作。再次,评价的实施。收集和统计评价信息给出评价结论。

6 小 结

大学电子健康课程建设研究与探讨的目标在于:将电子健康相关的内容引入大学课堂,为培养电子健康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课程目标、内容、建设、方法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研究者将理论性研究引入到了电子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初步构建了相应的教学体系,通^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使其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更加科学合理。

主要参考文献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10

2.课程定位《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强调对人的整体性研究,并把深入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全面阐述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论述社会环境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关系等重大课题,从而使医学能够更全面的阐明人类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的本质,更深刻地揭示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科学原则,为人们提供更为宽阔的医学观、疾病观和健康观,以及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所以,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贯穿于医学的其它学科之中。《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把心理学与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医疗卫生实践中,研究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强调运用心理诊断和治疗等技术为临床服务,从而进一步改进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3.确定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的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其任务根据目标制定。根据对课程定位分析,《医学心理学》课程目标与任务为:使学生树立心身相关的观点,形成对人的整体认识,能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医学发展要求;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医学心理学有关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等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掌握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见心身疾病;掌握心理应激的基本理论和中介机制;掌握常见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掌握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了解森田疗法、催眠疗法等;掌握医患关系模式和病人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应当前医学需要的心理学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能适当运用医学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于临床实践中。

4.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与组织是课程标准质量高低的关键。高职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过导向,课程设计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在选择时要考虑职业能力需要,并以课程目标分析为前提。将康复专业毕业后的岗位(社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等)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然后找出其所需知识与技能,结合课程目标与任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知识时应考虑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突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特点,知识遵守“必须、够用”原则。

二、课程标准的框架构建与教学内容

《医学心理学》课程标准主包括课程学习目标、课程能力标准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等部分内容。课程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学习后将要达到的水平,课程能力标准要求细化为知识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能力;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教学任务描述,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又细化为能力测试的方法与手段与课程成绩评价办法等。

1.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1)知识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心理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临床解决病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认识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的关系,建立对疾病与健康的整体观,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防、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

(2)职业能力学生会使用心理相关技术,使自己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协调与组织能力、与人沟通及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会简单使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为病患进行心理调适与辅导,促进病患生理康复。

(3)职业素养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能很好地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道德高尚,有耐心、爱心、同情心。

2.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该课程包括五个能力单元的学习,能力单元一为掌握医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能力单元二为掌握心理基础知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前者包括两项任务——掌握医学心理概述,包括知晓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关于疾病和健康的观点,从而知晓医学心理学建立的根源所在;掌握医学心理的相关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认理论等,共用6学时。后者包括三项任务——掌握人的基本心理,如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人格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规律;掌握心理应激的概念与处理方法,共用14学时;能力单元三为掌握医学心理相关操作知识,是让学生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实施原则及学会使用常用的心理量表,掌握心理干预的方法,包括两项任务——掌握心理评估;初步了解心理干预方法,共用16学时;能力单元四为掌握医患关系,是让学生掌握医患交往技巧,拥有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包括三项任务——掌握临床访谈技术;掌握医患关系的特点与应对;掌握病人心理特点及应对,共用12学时;能力单元五掌握临床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是让学生知晓心身疾病概念及对临床疾病防治的意义,掌握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掌握简单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包括三项任务——掌握临床心身问题特点与调适方法;掌握健康心理问题;掌握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因其后续课程中设计有《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因此,该部分仅用了较少的12学时。在进行教学任务描述时,每个能力单元包括项目标、学时、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任务与教学内容、实作技能、教师注意事项、学习资源等。

3.学习者能力测试方法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主要手段,该课程改变以往仅采用期末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测试方法,具体而言,即该课程依旧采用百分制,学生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两项之和算总分,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不同能力单元测试中表现。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模式《医学心理学》课程,易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X学时+Y学时”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在校内上X学时课程,在行业锻炼Y学时,即组织学生定期到实训基地临岗见习、实习,让学生把学到的内容用到实践,让学习更贴近社会所需。

2.教学方法与手段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可选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学习、团体游戏、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以赛促学、知识竞赛、网上工作室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即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自信,一举多得。在教学手段上,可选用PPT、视频、录像等。

3.师资配备师资配备在培养优秀学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医学心理学》课程配备的教师应具备心理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三十周岁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与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知识及临床工作经验。4.实训条件建立校内建立心理实训室,内设心理测试软件、音乐治疗仪、生物反馈仪等,另外,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寻找相应场所,实现“X+Y”循环学习。另可利用节假日带学生走进社区,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11

1做法

1.1营造“治未病”健康教育的氛围有报道称,我国公众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只占总人口的4%[1]。虽说“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但真正理解其意的人却并不多。我院通过院报、宣传栏、宣传册等广泛介绍“治未病”相关知识;通过“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等口号的提出,强化医护人员的“治未病”意识;通过加强监管、建立激励机制等手段,调动全院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的热情;通过教育过程问题的解决,树立医护人员的信心;通过健康教育机制的完善,引导全院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我院“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1.2提升“治未病”健康教育的能力推进“治未病”健康教育开展的关键是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对此,我院全方位开展了“治未病”健康文化理念的打造和推广,举行了“中医学基础知识普及”、“中医经典解读”、“《黄帝内经》与治未病”等大课教育和学术讲座,夯实了医护人员“治未病”的理论根基,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及中医人文精神的认识;通过“医患/护患沟通技巧”、“特勤人员/老干部疗养心理分析”、“文化层次与保健意识的相关性”等研讨活动的开展,提高医护人员对教育对象的把握能力,保障了教育的有效性;另外,我们还通过组织“现场抽题,即时宣讲”竞赛活动,锻炼了医护人员的随机教育能力。

1.3丰富“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形式为让每一位来我院疗养的人员从“治未病”健康教育中受益,我们除采取“相同病种集体教育”、“共性问题群体教育”、“个性化问题‘一对一’教育”等传统教育形式外,还策划了以“治未病”为主题的“赏山乐水养生活动”,在带领每一批疗养员游览崂山时,进行“崂山道教养生宣教”、“道教素食品鉴”等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让疗养员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境地里,获取养生保健的科学知识;干部科“走出花样,走出健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讲座、观看DV、友谊赛等形式,让老干部们在“走的生理秘密”、“你还可以这样走”、“走向鹤发童颜”等主题教育中,感受到“走”的魅力,加入到“走”的行列;特勤科针对飞行人员职业病倾向设计的“彩练当空舞,健康更精彩”教育活动,深受各飞行部队疗养员的欢迎,为提高飞行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

1.4拓展“治未病”健康教育的阵地为履行现代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我院将“治未病”健康教育的阵地拓展到周边社区,与居委会联手组织“周末健康讲堂”,针对居民的健康盲点,从“治未病”的角度进行宣讲;在“世界无烟日”、“全国爱耳日”、“乙肝宣传日”等多个健康日里,到社区进行义诊、咨询和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预防保健意识;我院体检中心和“治未病”中心联手,为社区近千名居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并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康复、诊疗等服务;协同青岛市的“治未病”活动,在“膏方节”期间进行中药基本知识问卷及答疑活动。

2体会

1)“治未病”健康教育将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预防、康复医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治未病”这个数千年来对我们民族健康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夺目瑰宝,在为现代人的身体健康中继续大放异彩,并将极大地促进康复保健事业步入更广阔的空间。

2)“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开展,拓宽了我院医护人员的知识面、优化了知识结构,培养起一支既有现代医学技能又有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医护队伍,为深化我院疗养康复工作的科学研究奠定了人才基础。

3)“治未病”健康教育不仅丰富了疗养人员的健康知识、树立起疗养人员的健康信念,更优化了疗养人员的健康行为,达到了健康教育“知、信、行”的统一,实现了“疗养一次,受益终生”的疗养目标。

4)“治未病”健康教育成为我院扩大社会影响的载体,社区居民对我院的认知和信赖明显增强,实现了我院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5)目前,我院“治未病”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维护和提升健康状态这个核心而进行,今后,要使“治未病”健康教育继续深入,尚需在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干预方面加大研究力度[2],以此推动“治未病”健康教育进入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刘继洪,张兆华,张年,等.开展“治未病”健康教育构筑特色预防保健体系[J].现代医院,2009,9(7):

153-154.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篇12

1.1 研究内容广泛:按大的方面分,预防医学的内容包括卫生统计学、环境与健康及流行病学三部分。卫生统计学又包括卫生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居民健康统计和卫生资源分布与卫生业务统计。卫生统计学本身就是把统计理论、方法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的一门应用学科,被广泛用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业务管理等各个领域。环境与健康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广泛,它包括了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与健康的关系,各种生产环境中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有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它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人群。流行病学则侧重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预防疾病以及保健对策,是一种以人群为对象的方法学研究。

1.2研究方法独特:由于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群,考虑的因素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因此预防医学研究总是从人群着眼而具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关系,在研究时往往不可能对整个人群进行研究,而只能选择抽样人群或某个特殊人群,也需要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等微观技术的配合,即研究方法需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

1.3 与其他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卫生统计中所用的技术与方法主要来自数理统计的理论:流行病学的方法则除与统计知识有关外,还涉及许多传染病、非传染病的知识;而预防医学中环境与健康这一部分则涉及大量的基础学科,如生理、生化、病理、物理、化学、遗传、诊断,涉及临床各学科,如内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神经科、放射科等知识。因此预防医学是以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以及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为基础,又与其相互渗透的一门学科。

2 对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设想

2.1 授课时机:由以上对预防医学特点的讨论中不难看出,预防医学的授课时机,最好是安排在学生将要完成临床课学习的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安排上的差异,有些学校把预防医学视作基础课,有些学校则把预防医学的教学安排在所有临床课之后,作者认为这些都有失偏颇。如把预防医学安放在与基础课一起上,则学生因没有系统掌握临床知识,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必然感到费劲,许多问题不易理解,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如把预防医学安排在临床课之后讲授,则会受到学生临床实习的冲击,在这个阶段学生难集中注意力投入预防医学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预防医学授课适宜的时机应是插在临床课程中间。

2.2 教学方法:预防医学本身内容十分丰富,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不是一门单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课程,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也应作相应的改革。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用于预防医学的教学显然有较多的弊端。其主要缺点是学生的思维方法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而难得到发展。学习预防医学需从多方面综合理解,不是单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学好的,必要时需参考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对这门课的教学应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并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课外参考书。课堂上的讲授也应变“直灌式”为“启发式”或“简答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从某些具体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扩展到整个人体的综合变化及某个人群的变化;从考虑某个具体的病因扩展到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从考虑对某个病人的对策扩展到对环境的治理,对整个人群的保护和防治。总之,预防医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从微观着手能跳到宏观分析,要使学生掌握研究健康的方法。预防医学的课堂实验不应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实验方法的学习,或某个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可考虑插入一些有一定深度的综合讨论题,并让学生结合课堂实验来验证一些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一些活的知识,学生得到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再仅限于处理一个病人,而是为整个人群的健康考虑问题,而这一点恰是当前临床医生需从观念上进行转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