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2 09:27:57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1

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首要原则,便是制定鲜明的学校特色以及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纵观临床医学专业办的比较成功的地方院校,如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都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与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以上原则的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这就对地方院校的教师队伍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教学理念,还要树立起健康科学的人才观念,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在对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进行修订时,要始终贯彻创新教育的思维理念,努力构建起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方案修订的核心原则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日后都有可能成为一名崇高的医学工作者,而对一名医学工作者而言,拥有良好的医德远比拥有娴熟的技术更重要,因此,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核心原则,便是对临床医学人才医德的建设。医德的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基础,以医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作为建设的根本内容,培养学生建立起作为医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另外,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在原有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与工作态度,尤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实习之前,一定要重点加强其心理素质建设,以免在实习过程中,因不适应工作环境而耽误自身前程。

(三)方案修订的基础原则

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基础原则,便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型社会人才,同时,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根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行全面、完善、科学、系统的课程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课程改革新体制;第二,改善原有的老旧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教学核心的创新教学模式;第三,改变原有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另外,地方院校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还要充分体现人才的应用性,改变闭门造车的办学模式,积极与企业合作,发展校企联合的应用型办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避免出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轨现象。

(四)方案修订的目标原则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是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的目标原则,而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途径。所谓的教学计划,指的是学校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制定的前期基础性文件,对学校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指导性意义。因此,地方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原则,并结合学校自身客观情况进行制定,在此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立足现代教育,放眼国际趋势。2.努力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3.突出学校办学优势。4.提高教学学术地位。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2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过程中,由医务人员与病患及其家属所构成的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伤医杀医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尤如紧绷的绳索,岌岌可危。造成这种紧张关系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可概括为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客观层面上有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主观层面则主要体现为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的缺失。主观层面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如果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不达标,再完善的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制度,再健全的法律法规都难以得到全面的落实和执行。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主要依赖于医学伦理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工作实践中的自觉养成。优质有效的医学伦理教育有利于医务人员高尚医德医风的确立,有利于医务人员自觉努力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

目前,我国的医学伦理教育需要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医务人员医德养成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

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现状不利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医学伦理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医患之间缺少伦理关怀。医学伦理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学院校忽视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院校都是将医学伦理课程设置为考查课,学时少、地位低,而且只在少数专业中开设,医学生缺乏较系统的医学伦理教育;二是大多数医学生只注重医学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医学伦理学缺乏清晰的认识,认为可有可无。这两方面原因在我国医学院校中长期存在,使医学生以及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知识缺乏、医学伦理素养较低。在临床实践中,这直接导致医务人员对待病患缺少必要的伦理关怀,不利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医学伦理教育方式单一,医务人员医学伦理意识淡薄。由于现代医学伦理学在我国起步发展比较晚,人们对于医学伦理教育的认知也更多地停留在仅仅将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课程的课堂教育上。面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局面,经统计发现,引起患者不满意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的原因中,因医疗技术问题引起的摩擦仅占极少数的一部分,而因医务人员医德问题导致的医患纠纷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仅仅通过对在校的医学生讲授医学伦理课程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是很难使医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医学伦理意识的。

医学伦理教育不接地气,对和谐医患关系导向作用不明显。医学伦理学来源于医疗工作中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质,它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医学伦理教育依托医学伦理学的发展,适应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医患双方运用医学伦理理念应对医学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但我国目前的医学伦理教育侧重医学伦理理论本身,不考虑生活实际的变化,不能直面社会和医学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只为理论而理论,导致我国医学伦理教育脱离实际,不能有效疏导医患矛盾。

着手医学伦理教育变革,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如何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制度建设、医疗体制改革等,其中从医患双方尤其是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入手,遵循医学伦理素养养成规律,推进医学伦理教育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准确定位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伦理教育是依据医学伦理理论,立足医疗实践,对医学生和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医学伦理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广义上也包括对以患者为主的广大民众的医学伦理理念的宣传教育。无论是医学伦理的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医学伦理教育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在其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将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作为医疗实践的核心。因此,医学伦理教育应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始终,医学伦理教育所培育的医学伦理素养应是衡量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是否合格和优秀的标准之一。只有对医学伦理教育目标和宗旨有准确的定位,才能保证医学伦理教育的发展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构建全方位医学伦理教育模式。第一,加强医学伦理学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医学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育,医学生能够掌握医学伦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医疗活动道德规范和处理医患关系的伦理原则等,从而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但我国多数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伦理课设置为选修课,而且学时最多为30学时左右。这不仅使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医学伦理教育、充分领会医学伦理学的精髓,而且学生普遍不重视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使医学伦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医学院校应从根本上重视医学伦理学的课堂教育作用,将医学伦理学设置为必修课,并增加学时,使医学伦理课成为对在校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第二,增加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课程除作为基础学科在医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学习医学伦理基本理论,培养医学生初步的医学伦理意识之外,还应在医学生临床实践阶段,运用医学伦理理论讨论分析临床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会运用医学伦理理论指导实践。这样在医学生在校教育的整个阶段,既接受了医学伦理学理论的教育,又接受了医学伦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又通过临床实践将医学伦理准则内化为自己职业道德标准,在成为医务工作者之初就具备了一定的医学伦理素养。

第三,注重医学专业教师的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讲解医学专业技术时,只是对专业技术本身进行讲授,很少向学生提出医学专业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专业老师的带教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这可能也会成为医学生伦理观念淡薄的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医学伦理素养培育,使他们形成自觉的医学伦理理念,才能使医学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医学专业技术问题时能从医学伦理角度引领学生去思考解决运用医学技术所引起的医学伦理问题,从而实现从专业课学习角度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理念。

第四,重视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由于社会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动摇其在学校接受医学伦理教育时已形成的医学伦理观念。因此,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教育应是终身教育,在巩固已有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际的需要,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医德修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五,定期对包括患者在内的普通民众进行医学伦理理论宣传教育。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医患关系中,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但在实践中,人们对医患关系伦理、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并不是十分清楚。一些患者对医务人员缺少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加剧了医患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医学院校和医院在对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进行医学伦理教育的同时,也应对患者的就医道德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在普通民众中通过普法讲座、发放传单、街头板报、组织学习参观等形式进行医学伦理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普通民众的就医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丰富医学伦理教育方式。第一,医学伦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增强教育效果。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保证医学伦理学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打破教材章节束缚,实行专题讲座方式,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扩展学生视野。改变传统的医学伦理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据讲授内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疑难问题讨论法、情境模拟法、名医示范法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进社区、医院做志愿者等多种形式,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的先导,为医学发展指明方向。在医学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中,从问诊到治疗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技术的使用都有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医学专业课教师在讲授医学技术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应讲授相应的医学伦理理论的应用和依据,以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医疗行为的伦理思维和判断力。

第三,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注重医学伦理教育。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对所学医学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对于医学伦理学教育而言,医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同样也是医学伦理知识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学习过程。在临床实习阶段,学校应设置与实习期间成比例的医学伦理学的实践课程,结合临床实际,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医学伦理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此外,医学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医院和临床带教老师应担负必要的选择和监督义务。实习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和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学伦理素养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将起到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显著成效。

第四,组织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走入社区,宣传医学伦理理念。医学伦理教育可以通过受教育者对教育效果的展示和传播而影响和教育更多的群体。作为受教育者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通过利用业余时间以街头义诊、服务社区等活动为载体,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良好的医德修养,宣传介绍医学伦理理念,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宣传者,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是自身完善成长的过程。

第五,在医院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共建的和谐医患关系。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明显,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如何在医患之间构建起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医患关系,应成为医院医学伦理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而这个目标应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医务人员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实践中不仅能不断践行人文关怀等医学伦理理念而且能够不断积累医学伦理道德经验。同时,患者及家属在医院的伦理文化氛围中,通过与医务人员的互动沟通,不仅心理上得到慰藉而且也了解了医学伦理思想,增强了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理解和信任。

完善医学伦理教育评价体系。医学伦理教育的完善与发展需要有制度的引导和保障。探索出一套符合医学生、医务工作者特点和教育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就成为医学伦理教育变革的必要内容之一。

第一,完善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评价体系。将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学的课堂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等学习环节都纳入医学伦理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的范围,通过笔试、口试、见习实习单位评价、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医学伦理学科的考核评价。根据不同时期对医学生伦理素养具体要求的侧重点确定各个环节所得分数的比例,形成医学伦理学的最终成绩。

第二,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伦理考核评价体系。医院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守则,制定可量化的评价标准,结合医务人员的自评、同行评议和患者评价,定期进行考核。同时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保障医学伦理教育有成效。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设立医学伦理委员会,在对医务人员的医德评价环节中,可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委员会较强的专业指导和评价作用。对医务人员医疗活动的伦理正当性给予事先指导和事后评价。

医学伦理原则、规范入法,增强医学伦理教育实效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它既是医学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也是医学伦理原则、规范调整的范围。医学伦理原则、规范是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我国许多医院自觉不自觉地将医学伦理原则、规范作为规范、评价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主要标准。但医学伦理原则、规范毕竟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对违反医学伦理原则、规范的行为只能通过各种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加以约束,这与法律规范的强制约束力相比,医学伦理原则、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就略显薄弱,对于减少医患双方因伦理道德引起的纠纷明显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而我国有关医患关系调整的法律法规又不是很健全。医疗领域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以及不降反升的医患纠纷和诉讼,都与我国的医学伦理道德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法律保障密切相关。因此,医学伦理规范相关条款入法以实现法律对医学伦理规范的支持和保障,是增强医学伦理教育实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措施。

知情同意原则入法,保障和谐医患关系。知情同意原则是在医学伦理教育中要求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在调协医患关系中必须把握的重要医学伦理原则,虽然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但仅仅是笼统的粗线条的规定,在医疗实践中难于把握和具体操作,往往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影响了医患和谐。将知情同意原则的伦理释义入法,明确医患双方在知情同意原则中的权利义务,增进医患之间的交流,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和谐。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3

1.数据来源

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编制《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对179家医疗机构221名医务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适应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知识结构、技能以及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的重要性评价,了解基层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真实需要。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100%。

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借鉴相关文献。利用Excel软件录入问卷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研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工作单位属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有23家,最多的是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分别占40.7%和30.8%;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最多,有133人,占60.2%,其次是管理和临床岗位的有64人,占29.0%;多数人属中、初级职称,分别占38.5%和35.3%;40岁至49岁人最多有73人,占33.0%,30至39岁70人占31.7%。大部分调查对象属于基层医院,工作在临床一线,有评定职称并在岗位上工作了有些年数,相信其对基层具体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有较深了解,能较大程度的反映基层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真实需要。

2.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综合素质调查

对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调查,内容包括素质、知识结构、技能等三个要素,各要素内又包含若干项目,对各项目进行重要性评价。1分表示不重要,2分表示一般,3分表示重要,4分表示比较重要,5分表示非常重要。

(1)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重要性评价有5个项目。结果显示,“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以及“能够积极地认识医师职业,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此两项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达到4.83;“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和法律意识,能够自觉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项目的重要性评分较高为4.71;“能够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辖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理念”是对基层医生的素质要求,其与前三项比较没有那么受到重视,但是也超过4分,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要求。在校培养应着重以上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最低的是“身心健康,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项,为3.76分,相比其他素质则没有那么重视,但仍然接近比较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2)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有9个项目。结果显示,“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项重要性评分最高,为4.82分,可见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是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知识;“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具备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项,均超过4.5,分别为4.79和4.72,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应着重以上知识的教育;“具备重点人群的保健与康复知识,掌握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及“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评分最低,分别为3.96和3.86,相比其他知识,重点人群的保健和康复,计划生育知识在基层没有那么得到重视,但相当接近比较重要值4分,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忽视该知识的教育。而对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则未引起足够重视,可能是基层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中医学知识要求较低所致。其他各项均超过比较重要值4分,理应重视该部分知识的教育。

(3)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技能重要性评价有8个项目。结果显示,“具备全面、系统、正确、规范地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的能力”项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为4.80分,是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具备良好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项为4.56,可见医患沟通能力受到基层重视,该部分内容应在人才培养中得到体现。最低的是“具备创新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意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项,相比其他技能,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基层重视程度稍低,但超过4分,在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

3.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

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重要性评价共有25个项目,结果显示,有19项超过比较重要值4分,其中内科学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为4.83;其次是外科学,为4.82;然后依次是诊断学、系统解剖学、儿科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妇产科学(含计划生育技术)、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传染病学、全科医学概论、神经病学、医学影像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有6项均值未达到比较重要值4分,由高向低依次是社区预防与保健、中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康复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社会医学。

三、对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启示

1.培养方案较符合基层需要,培养内容应有所侧重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所提出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课程设置均较符合基层需要,大部分项目均值超过4分,最高接近5分,最低接近4分。但重要性评价中,均值有高低差距,培训内容重要程度呈现出不同水平,故对基层重视程度高的项目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应根据基层的需要有所侧重。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贯穿基层服务知识,融入基层特色,渗透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出专业的“基层性”,使培养出的人员到基层后能适应基层的需要,更好地守卫基层群众健康。

2.医学人文精神是重要素质,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也不容忽视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法律意识、思想道德、文化伦理、职业责任、服务目标、服务理念、体育、军训和英语训练等方面对学生需具备的素质提出要求。结果显示,基层对医学人文精神是非常看重的,体现在基层认为临床医学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和法律意识,能够自觉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并珍视生命,关爱病人是很重要的。作为基层的临床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不及医学人文精神重要,也可以说医术不如医德重要。[2]一个有医学人文精神,有医德的医生,其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关心并关注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尊严,其定会提升医术,为人民健康负责。启示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着重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与发展,可以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亦可注重教师日常授课中的言传身教达到此目的,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态,多方努力以强化其医学人文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项是应具备素质重要性评分的最低分,相比其他素质并没有那么受基层重视。可能是基层医院工作力度不那么强,不如大医院般需要超负荷的劳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致。但是,身心健康是做好临床工作的重要前提,且随着医改的深入,社区、基层卫生单位将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并承担公众的大部分卫生保健服务,基层医院将不在人浮于事,工作强度会有增加,所以此项内容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

3.重视诊疗知识教育,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教育

成都中医药大学着力于面向基层的临床学生的与医学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临床诊断和治疗知识,全科医学基本知识,重点人群的康复保健知识,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知识的培养。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三项是“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具备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可见,基层医疗机构特别重视临床医生的诊疗知识。自新医改以来,基层出现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而轻基本医疗服务的现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量明显增加,而医疗服务量逐渐减少,使得基层的诊疗能力普遍滑落,基层医疗技术留不住病人,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问题突出。基层医疗机构也看到了此问题,开始重视其诊疗能力的提高,所以,现阶段医学高校应着重临床医学生诊疗知识教育,在课时设置上可增加此方面内容的学习课时,加强临床实践,让学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巩固和运用,后将其融会贯通于基层诊疗活动中,为基层提供值得信赖的医疗服务,最终实现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项是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中的最低分。可见,基层对其临床医学人才的中医学知识的掌握重视不足。此可能与当前普遍重西医轻中医有关,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障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身体健康,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中医药高校应重视此问题,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教育,让其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认同中医药的诊疗效果和重要意义,而后在工作中宣传中医药知识,提升基层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4.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技能要求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着力于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结果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对这四方面都比较重视。基层重视临床医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其临床医生能够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有较好的临床思维,能合理运用其所学知识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基层最重视的两项技能是“具备全面、系统、正确、规范地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的能力”项和“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处理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项,故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所有的知识和思想教育,最终都是通过临床应用而得以体现,所以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也应重视学生临床过程中临床思维的系统性培养,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将知识、思维融会于临床实践,提升其临床能力,然后升华为新的知识。“具备良好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项在8项技能重要性评分中排名第四,可见医患沟通能力已受到基层重视。此可能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常有发生有关。广泛的医患纠纷使患者及社会人群和医务人员都迫切需要沟通,医患间有效、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所以医患沟通在我国已不再是一个烦恼、一个名词,已逐渐成长为一门学科。《医患沟通》、《医患行为与医患沟通技巧》等相关书籍全面、系统地介绍医患沟通,并深入透彻地介绍从医人员与患者间有效沟通的方法。高校应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可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了解医患沟通技巧,减轻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

5.课程设置应更契合基层需要,应着力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4

中医的式微也许是导致现代食疗观念淡薄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中医是在食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历来就强调“药疗不如食疗”。与现代医学属于实证科学不同,中医属于讲个案的经验科学。它以阴阳五行平衡学说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人身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情状,用以阐发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线,而选用适当的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调制各种适宜的药剂。中医言脏腑必及阴阳而寓五行,论脏腑的生克制化又必赅阴阳。健康的本质是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而平衡的破坏则导致疾病。调节阴阳,以求得机体整体平衡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本者,本于阴阳也”;而五行相生相胜的多路调节则是调节阴阳的具体化。

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医的实际涵义应该是“守中的医学”、讲究平衡的医学。这与我国传统食疗的“守中”原则同出一辙。堪称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就指出:“保养之法,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调顺四时,节慎饮食 ,起居不妄,使以五味调和五脏。五脏和平则血气资荣,精神健爽,心志安定,诸邪自不能入,寒暑不能袭,人乃怡安。”充分体现了我国食疗讲究食物平衡、食性平衡、进食时机平衡和食物与人体的平衡等原则。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5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88-03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 适应自然规律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 重视精神调养

1.2.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 谨和五味 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 辨饮食之宜忌 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 调神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养静藏神 《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 动形怡神 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 移情移性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 惜精养生 包括节欲惜精、节及注意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 饮食养生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

2.3.1 注意饮食卫生 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 提倡饮食有节 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 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 传统健身术养生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 推拿、针灸养生 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 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 具体体现如下。

3.1 歌舞怡情

3.1.1 民族舞蹈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 民族歌曲 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 运动健形 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 药食调补 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 起居有常 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 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6

职业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工作、对待社会的态度,它蕴藏着的是使命感、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学职业精神是指从医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的精彩的主观世界,是其在医学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全人类所肯定和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医学职业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医学职业精神中的科学精神是指业医者应该具有的科学追求、科学态度、科学准则、科学理想等;其中的人文精神是指业医者应该具有的人文追求、人文理念、人文准则、人文理想等。

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5月22日加入了推行“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活动,并向全国医师发出了“学习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的倡议。希望《医师宣言》所倡导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十条职业责任成为每个医务人员对生命意义和职业价值的终身追求和心灵深处价值取向的行为戒尺。《医师宣言》围绕三项基本原则和十条职业责任为当代医师提出了21世纪医学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三项基本原则为: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患者自主的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十项职业责任即提高业务能力、对患者诚实、为患者保密、和患者保持适当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享有医疗、对有限的临床资源进行公平分配、对科学知识负有责任、通过解决利益冲突而维护信任、对职责负有责任。

医学高等教育是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具有高级医学知识和高尚职业精神的医生,以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进步。因此,在医学院校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但要使医学生掌握医生执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目前,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模式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致使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势下,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尤为重要。

虽然我国医疗卫生界已意识到医学院校学生医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有关的理论与实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出现,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远未达到成熟和取得应有的效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陈兴汉提出医生职业精神培育有利于医学和医生职业道德品质良性发展,是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陈新生较为关注医患关系,提出医学院校学生医生职业精神有利于在医学院校学生工作之后在医生执业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行业与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刘志飞等的《浅析如何在医学院校阶段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李雯等的《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医学职业精神培养探索》、马菊华等的《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评估模式研究》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当前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提出了有益的见解。总体而言,这一研究仍未形成合理体系。总之,我国医学界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医学界对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仍没有形成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合理教育模式,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在正确认识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培养医学院校学生医生职业精神,对提高医疗行业医疗水平、促进医疗事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入手,阐明医学生职业精神与医生职业精神的联系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1]。在充分了解医学院校教育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职业精神培育存在以下问题:医学院校重视专业教育,轻视医学职业精神和道德教育;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方法较为单一;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行业特征不明显;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效果不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课程安排少,且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医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职业精神养成;医学院校缺乏专门职业精神培育的师资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考核标准体系[2]。鉴于此,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首先是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使医学生树立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和救死扶伤的观念;其次要加强专门职业精神培育师资的建设,配备职业精神培育专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同时加大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有关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最后要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和配套制度,依据医学生职业精神内涵,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要素确立具体的评价指标,后继分别设置相应的行为条目细则,建构完成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评价指标体系[3]。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从点滴做起,从细节抓起。医师职业精神说到底是专业技术和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只有把医师职业精神内化为学员的高尚品德和内在动力,使之形成一种行业习惯和职业操守,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有利于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保持医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整体提高医生职业道德和精神,改变和纠正目前医疗领域利益至上、医患关系紧张和重临床诊治技能、忽视关怀和照料患者的困局。因此,积极探索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规律和模式[4],积极开展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5],是医学教育界面临的重大且紧迫的任务之一。根据医学科学发展趋势和规律,践行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使医学生坚持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培养敬业精神,使其终身受益,还可以推动我国医疗行业医疗水平提高,从而促进医疗事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晓燕.对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途径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58-59.

[2]万学红,吕小岩,郑尚维.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循征医学杂志,2010,10(4):376-378.

[3]刘志飞,马晓丹,闻德亮.浅析如何在医学院校阶段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J].中围医学伦理学,2010,23(6):60-62.

[4]张金钟.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有效模式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2007,20(3):7-10.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7

关键词:《内经》;养生;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109-03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它较系统地阐述了养生防病的原则与方法,其中的养生理念,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笔者对近10年国内医学期刊中关于《内经》养生思想理论的研究成果,作如下综述。

1 《内经》养生理论的哲学渊源

1.1 《周易》哲学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

刘霞[1]认为《内经》参照和汲取《周易》阴阳对立统一学说,探讨人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得出结论:人体是由许多阴阳对立的方面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人体必须保持相对的阴阳动态平衡,调理阴阳平衡,应作为养生的总原则。另外,《周易》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内经》中也可寻到踪迹。《周易》与《内经》的共同特征,都充分体现着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

1.2 老庄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

尹亚东等[3]比较《道德经》和《内经》的文字及意蕴,认为以“天人相应”为指导,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重视“养神”和“养气”的《内经》养生思想是老子《道德经》养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陈力[4]认为顺应天道、无为不争、见素抱朴、致虚守静是《老子》的基本哲学思想,而顺应四时阴阳、节制嗜欲、清虚养神是《内经》所述养生的基本原则。

2 《内经》养生原则

2.1 综合调摄,顺时为先

虽然《内经》作者并没有直接提出整体观念,但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涵盖了其综合调摄的养生主旨。孙松辉[5]认为顺时养生就是按照自然界阴阳消长的时间性、规律性变化,采用与之相应的养生方法。周章玲等[6]认为《内经》以四时五脏阴阳为理论基础,从环境的四时、昼夜等节律和体内生物钟角度阐述了因时养生防病的思想。其实,顺时养生既是原则又是方法,如《内经》中“服天气而通神明”,“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2 形神兼养,调神第一

党炳林[7]认为形指形体,神指精神情志。形统于神,神明则形安,养神以统形,神旺可通过清静宁神、积精养神、四气调神、修性怡神等来达到。形神兼养,神为首务,神明则形安,神为生命的主宰,所以中医养生观以调神为第一。另外,《内经》在认识到形神

统一、形神共养的基础上,又十分强调神在人体的重要作用[8]

3 《内经》养生方法

《内经》作者不仅确立了养生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全面论述了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到四时环境、饮食起居、精神情志、运动锻炼、等方面。

3.1 法于阴阳,顺应四时

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进行养生调摄,对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顺时养生”为养生方法之首[9]。

3.1.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后世对此语理解多有发挥,但公认其为顺时摄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任占敏等[10]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根本思想是提示人们要顺应四时阴阳,阴阳四时不仅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的纲要,也是人类生命活动、养生防病的根本。

3.1.2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内经》提出要适时避邪,即使正气充盛,对外界的致病因素亦是避之为妥,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种积极防御外邪的防病保健思想,对后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有指导意义[11]。

3.2 食饮有节,谨和五味

胡静[12]认为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指出饮食“量”和“味”要适宜,不论是饮食保养,还是病后调养,饮食都要“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提倡平衡的膳食结构;再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以食(味)养疾,如病后饮食调养等。

3.3 起居有常,不安作劳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正常的劳动和体育活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过度安逸则易致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体质虚弱[13]。

3.4 调摄精神,和调情志

《内经》养生理论强调精神的调摄,认为必须保持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达到“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天年”。这种神形统一的整体观,是精神养生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且已经被现代医学心理学所肯定[14]。

3.4.1 顺时调神

《内经》养生理论认为,人体的神志变化应与四时之气保持一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充分体现《内经》顺时调神的养生方法。

3.4.2 恬谈虚无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恬淡虚无”,是指思想安闲清静而无杂念的状态。清静神养生思想始于老庄,虽然思想消极,但就养生而言,却是大有益处。于睿等[15]认为主要是调和情绪,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

3.4.3 调和七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之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反应。过度的情志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失调,从而发生多种疾病[16]。所以对于养生而言,重视情志的调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3.5 和于术数,勤于锻炼

“和于术数”即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之法,或《素问•阴阳应象大沦》中“七损八益”,《灵枢•本神》中“长生久视”之类。《内经》养生理论强调在重视精神修养的同时,也注重形体的锻炼,主张通过锻炼形体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17]。

3.5.1 导引按

彭旭明[18]认为《内经》虽没有记载导引的具体动作及呼吸吐纳的方法,但强调了一年四季有规律性的起居及调神、调志在导引养生中的重要性。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中央者,……其治宜导引按。”

3.5.2 呼吸吐纳

刘小华[19]提出吐纳服气经历了由外丹到内丹的演变过程,《内经》提倡“采身心并练、内外兼修之长”,通过精气神之内练,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效,将人体生殖之精中的元阳与生命中枢中的元阴互相置换,返还媾胎之初的原始生命状态,从而使衰老机制得到逆转,生生之化不绝,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3.6 男女有别,养血固精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而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所以在老年人的养生过程中,女子主要以养血为主,而男子则应该注意调理肝肾的功能,尽量避免肾精过早的枯竭[20]。

4 结语

《内经》养生理论有着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该理论把影响人体健康长寿的各种因素反过来作为手段,将目的与手段相统一起来,体现了中医养生的独到之处。随着《内经》养生理论日渐受到重视,应在认识这种趋势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以其固有的“返璞归真”的特点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霞.《内经》养生理论与《周易》内在关系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56.

[2] 崔勿骄.从《周易》与《内经》看养生学思想渊源[J].内蒙占中医药,2002,(6):36.

[3] 尹亚东,刘书红.《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养生思想初探[J].河南中医,2002,22(3):71.

[4] 陈力.略论《老子》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18(1):23.

[5] 孙松辉.《黄帝内经》顺时养生观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7):1133.

[6] 周章玲,赵红.《内经》时间养生思想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6):6.

[7] 党炳林.简论《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J].陕西中医,2003,24(10):948.

[8] 王玉芳.浅析《黄帝内经》养生观的指导原则[J].河南中医,2005,25(1):15-16.

[9] 周少林,林汉芳.从《黄帝内经》谈顺应四时养生[J]. 甘肃中医,2006,19(12):1.

[10] 任占敏,常淑华.《黄帝内经》养生、康复思想探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13(4):53.

[11] 陈静.《黄帝内经》养生学说浅析[J].黑龙江中医药,2000(6):5.

[12] 胡静.《黄帝内经》养生观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6):1085.

[13] 孙守信,石淑慧.《黄帝内经》养生学思想探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2):7.

[14] 胡西美.浅谈中医学的养生观[J].甘肃中医,2003,16(3):1-3.

[15] 于睿,成泽东.《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77.

[16] 吴静,周永莲.《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对现代生活的指导[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18(4):51.

[17] 李海权,孙文罡.《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识[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33.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8

临床教师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学科发展的品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医学科研工作水平与新技术新疗法的创新能力和境界。因此,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已经成为医学院校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对强化临床医学院的学科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要深化医学院校临床教师岗位聘任重要性认识

1.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需要

基于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各级各类学生全学程几乎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临床医学院完成临床课程教学、见习和实习任务,从而达到学生临床实践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临床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过程,影响着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以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为抓手,通过对临床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实绩、学术水平的考核以及临床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的强化,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师职业素质、医疗服务能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岗位聘任过程中对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参加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形成以临床教师职务岗位聘任政策为导向,强化激励与约束的平衡,激励发展临床教师临床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临床学科可持续建设发展的正能量基础,为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2.“学院型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

“学院型医院”很早就受到研究型大学成功发展的启示。如今,美国一流的临床医学院均为学院型医学院,其取得的成就使美国在世界医学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居于主导地位。

大学临床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构成,要实现“学院型医院”的建设发展目标,其应具备学科齐全、学科水平高、专业特色明显和创新能力强这四个基本特征。首先,临床医学院只有学科齐全,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并通过人才培养延伸到对本医院学科发展的支持;其次,在学科齐全基础上,无论是优势学科还是教育学科都必须有较高的水平,才能够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解决疑难杂症的专业特色,“能提供其他医院提供不了的医疗服务”;最后,是创新能力的要求,即必须具有知识、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创新能力,以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推动临床医学发展。因此,学院型医院的四个基本特征,决定了临床医学院必须有一批有影响的学科、一批有带动性的研究成果以及有一支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热心医学人才培养、努力做好科学研究的学科队伍作支撑。而临床教师就是集医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一身的医学人才,因此以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为抓手,引领临床教师参与临床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以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完成好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任务,保证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需要

国家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强化医疗服务公益性,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换句话说,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院的公立医院既要在激烈竞争中求发展,又要努力保证人民满意的医疗服务,医院势必会对教学功能和学科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临床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精力投入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分散。因此,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结合公立医院改革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人事制度,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通过临床教师的岗位聘用制度的推进和落实,进一步加强高校的临床学科队伍建设,保障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

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需把握的关键环节

1.科学设置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发挥编制岗位的本质效能

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设置是实施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科学合理编制好临床医学院教学机构与编制岗位设置,编制配置原则是关键。

鉴于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的实质与内涵,编制岗位设置要强调教学机构设置和学科功能的强化,因此教育教学统筹原则应为编制配置的基础原则,以切实保证主体编制用于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具体可包括教学机构原则、教学职务岗位规模比例原则、教学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原则和教学职务岗位编制循序配置原则等。其中,通过教学机构原则明确编制配置要在临床医学院所属的教研室和有研究生培养任务的研究机构范围内,根据教育教学需要予以配置;通过教学职务岗位规模比例原则来明确教学岗位的整体规模;通过教学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原则以明确教学岗位教授、副教授与讲师不同教学职务的结构比例;通过教学职务岗位编制循序配置原则来建立临床教学编制岗位滚动配置模式和编制岗位的开放体系,实现理想配置设计基础上的阶段性配置,既考虑到实际也考虑到发展。同时,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对临床教师学科建设岗位责任要求,还要全面考虑并坚持优势学科与学科平台加强原则、临床基础应用研究支持原则和发展学科扶植原则等,以确保编制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而发挥编制岗位服务学科发展的本质功能。

2.科学制定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研究表明,个体职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且设定合理,其本人就很容易受到激励,也就不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因此,要调动临床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岗位聘任条件,不仅为岗位聘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发挥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导向作用,包括作为临床教师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疗水平的导向,体现在教学实绩、学术水平、师德与医德考核等。同时,实行聘期监督制度,打破终身制,通过对聘期岗位聘任政策的不断调整,强化临床教师的责任意识,不断适应临床医学学科发展要求,保证聘任工作能够有利于临床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有利于临床教育教学和学科科研整体水平质量的提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健全和完善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的评审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健全和完善聘任工作的组织和程序,是实现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工作规范、公平的重要保证。高等医学院校都在摸索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的评审、聘任工作的规律,逐步健全聘任组织,完善聘任程序。鉴于高等医学院校的地位,尽管临床学科比较齐全,但即使同一学校内的各个相同临床学科水平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优势学科资源全面和充分利用,科学研究实现各医院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高等医学院校可以二级或三级临床学科为切入,以临床专科学院或临床专科学系为载体,确定临床专科学院(系)学术追求、学术引领和学术民主的原则,明确临床专科学院(系)的学术权力,授权由学校临床专科学院(或学系)负责本学科拟聘教师的学术评议工作,实现临床专科院系的学术统筹,保证职务岗位聘任的质量,带动各临床医学院相同临床学科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各临床医学院成立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本学院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工作;学校成立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委员会,作为学校临床教师教学职务聘任最高评议机构。通过建立和完善两级管理、学术统筹的评议机制,保证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工作的质量。

4.强化考核管理,形成长效激励机制,确保临床教师发展内动力的可持续性

聘后管理是实施岗位聘任制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强化考核管理,保证岗位聘任效果的可持续性。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聘期和聘期内应完成的工作任务。通过聘期考核,了解临床教师的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成果,发挥岗位聘任的持续竞争效应和激励效应,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临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工作质量。聘期期限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自行设定,多为3年,有些高校基于实现学校规划任务和学科岗位履职的有机结合,聘期期限为5年。

在聘期考核基础上,为充分发挥考核管理的效能,有些高等医学院校在推进并实施岗位聘任的聘期考核制度基础上,实行了中期考核模式,如5年聘期的“3+2”聘期模式,即在5年聘期中,5年聘任,3年考核。在3年中期考核时,依据临床教师所聘岗位的聘期内业绩要求,凡考核能够达到相应岗位业绩条件者,可续聘原岗位至本聘期结束,到下一个5年聘期时再根据学校相应的岗位条件,进行下一个聘期的竞聘上岗;凡中期考核不能够达到相应业绩条件者,将依岗依条件重新予以聘任,以进一步实现临床教师发展内动力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的深入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有效降低临床教师的流失

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打破了教学职称评审的终身制,按照聘期考核的聘任条件进行聘期管理和考核,无论在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中都会有落聘人员。为有效降低临床教师的流失,临床教师岗位聘任工作不仅要关注源头和过程管理,更要关注后期管理工作,保证细节落地。高等医学院校和临床医学院校院两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立足于思想上引导、事业上帮助,坚持将考核聘任和思想工作协同开展。学校和各临床医学院的主责部门要对落聘人员进行逐一分析,针对问题,及时与落聘人员沟通,讲明政策,化解不良情绪,指出努力方向,同时人事部门作为主责部门要会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主管部门因人制宜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鼓励他们勤勉奋斗,通过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再重新回到教师队伍中来。

2.坚持破格聘任制度,加快高水平临床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教师教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对临床学科发展急需的或在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工作中有一定成就和贡献的中青年骨干还需要建立破格聘任制度,打造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平台。破格制度的评价标准和任职条件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队伍实际,以促进临床教师快速成长为主旨,使临床教师中的中青年骨干,虽不具备所要晋升职务的任职年限,但基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中的突出业绩,鼓励他们破格聘任到高一级别的教学职务岗位,在此平台上经过努力成为临床学科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为“学院型医院”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适应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医学院校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医学院校要以临床教师教学职务岗位聘任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不断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临床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医药卫生及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志安,吕兆丰等.构建学院型医院的实践[J].中国医院, 2009,13(3):25-27.

[2] 陈兴炎等.谈医药卫生改革语境中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5(1): 76-78.

[3] 吕兆丰.强力整合临床学科打造医学优秀人才培养基础[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z1):135-136.

[4] 韩德民.大型公立医院应向“学院型医院”转型[N].健康报, 2010-02-08.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9

一 对于形成性考试遵循的原则。

由于形成性考试具有开放性、广泛性、逐步提高性、过程性等特点,笔者建议实习学生必须坚持:1.实事求是原则。如手术记录要明确写明第几助手,而不是简单抄写一遍。如果没有机会参加手术,应该以求实的态度写明。2.实用性原则。有些学生书写的与实际的操作水平不相符合。从实习生的角度出发,他们从事的工作是一些最基本的临床工作,如病历的书写、基本临床思维的训练、基本体检操作等等,都是实习学生的形成性文件的主要内容。超过实习生水平的形成性文件只能反映学生对于临床知识的漠视。3.双语性原则。为使我们的医学院校与国际医学院校接轨,应要求学生熟悉临床上国际通用的英文缩写等,并将这方面内容列为实习生形成性考试的内容之一。4.创新性的原则。实习学生未来的希望是各项新技术的操作者。为此,建议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临床的新技术、新理论必须有所了解。因此,在形成性考试的过程中,应该增加创新性知识汇报。

二 加强实训室的建设

学校应全面开放实验、实训室,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加大对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对其高效利用,建立现代化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和医学模拟教学基地,创建高仿真模拟病房,其内部的布局、器物的摆放等均要与真实临床环境接近一致,将仿真教学模型、标准化病人、模拟医院场景有机结合(l)。在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中实施临床教学,指导医学生开展多种临床情景的诊疗实践,并对其进行各种规范化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增加医学生的动手机会,为其适应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双元制”教学。

由于目前的医疗形式和医师法的规定,临床实习将面临许多困境。如学生不允许参与直接的医疗项目,会限制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临床病历的书写训练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因此,建议学习德国的教学实习经验,采用德国已经使用了100多年的“双元制”教学法。即学生边在医院实习,边在学校上课,而不是完全抽出一年的时间完全进入临床科室。这样,可以将理论和实习较好地相结合;对于学生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在上课过程中加以解决,使实习与教学互不脱节。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10

一位研究农村卫生多年的学者如此分析村医流失原因,“只要当地政策制定得当且能落实,大多数乡村医生执业后的收入都可高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不过,如果他所在的地区是大城市周边或者是城乡结合部,恐怕城乡的医疗差距还是会让不少乡村医生心生离意。”

“村改居”一体化建设显成效

为弥补村卫生室人力资源不足,厦门市近年来加快了村改居卫生机构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工作。

位于厦门岛北部的湖里区2005年开始实行“村改居”卫生机构一体化建设,总人口70.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58万人,外来人口51.4万人,乡村医生人才紧缺、年龄老化等问题比较明显,持有乡村医生行医执照的34名。他们负责的患者多半为外来人口。该区卫生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自2007年底,该区开始尝试“乡村医生派遣制”,即从社区卫生中心挑选一批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轮流下到村卫生室坐诊,以提高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已在全区9家社区卫生中心以及20个村卫生室开始进行试点。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毛正中教授认为,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的推行让乡村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得益――乡村医生的薪酬得到了基本保障,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提高了自身的诊疗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藉此扩大了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在他看来,一体化实施的关键在于乡村医生的编制问题。“最理想的做法是,把乡村医生全部纳入编制,其业务活动的收入全部归上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村医的固定工资、各种保险等则由上级发放和缴纳。”毛正中提醒,一体化推行时,也须注意尽量避免挤占乡村医生利益,否则将不利于基层卫生的整体发展。

1990年起厦门市卫生局开始村卫生室市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统计数据见表1。

同时,为引导农民常见病、多发病在村卫生室就诊,厦门市出台政策减免村卫生室门诊诊查费。据《厦门市郊区村卫生室门诊诊查费减免试行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厦门市郊区各村卫生室实行门诊诊查费减免政策,对减轻农村居民的就医负担,促进郊区农村基本医疗下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诊环境的改善与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促使农民更多使用基层医疗资源,保障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数量。据统计,2007年在厦门市村卫生室就诊的合作医疗农民为575.5万人次,比2006年上升了14.4%。

用社会保险解决乡医后顾之忧

影响乡村医生队伍稳定性的,除了在职期间的薪酬,退休后的保障问题也是原因之一。曾有一位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给《中国社区医师》杂志来信说,“我退而不休仍然工作的原因,一方面是想为乡亲们多做些事,另一方面则是退休后几乎失去所有经济来源,所以只能有多久干多久。”与这位还在忐忑不安的老医生相比,厦门的乡村医生明显要安心得多。就在2005年7月,厦门市卫生局与市社保局、农委和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本市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制度设计上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

据悉,厦门市出台该项政策的目的,正是要通过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在市内现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里,区别乡村医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施保,切实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基本社会保障,稳定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对象范围包括所有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或曾执业满10年现已离岗的乡村医生,以及因特殊原因(镇村合并、村卫生室调整或因大病不能工作)离岗的乡村医生。其中在岗乡村医生由其所在单位为其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后两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或按“落实社会保险、土地处置、户籍转性”三联动原则纳入镇保,或在农保月养老金水平的基础上另外再予以适当补贴。

与业内专家分析不谋而合,《指导意见》指出“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缴费资金按现行体制所明确的支出责任,应由其所在地的区(县)、镇(乡)政府予以落实,具体出资比例由各区县确定”,同时,市财政会根据各区县到龄离岗的乡村医生纳入镇保的情况,对财力有困难的区县,年终由市财政在转移支付中予以统筹考虑。

基础工作是培训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11

1•2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全科医学的机遇。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来讲,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作为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步骤,就是基层医疗机构要面向社区和家庭,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格局、新模式,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在基层医疗转变格局和模式的过程中,积极发展全科医学、加快全科医生培养,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保证。

2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2•1高等医学院校的功能与社会作用。高等医学院校的特定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才,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高校是知识密集,多种学科的学者和专家集中的地方,它具备三种社会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从广义上讲前二种职能也是为社会服务,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应随时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

2•2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与地方卫生事业发展紧密结合。高等医学院校与地方卫生事业合作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一方面合作是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主动适应地方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这种合作也是高等教育向地方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加强与地方经济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努力取得社会的支持和经费的资助;当然合作也是地方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呈现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态势,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显然离不开高等医学教育的支持与合作,对医学教育、科技和人才有着强烈的要求,来满足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2•3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理应由高等医学院校承担。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地方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方式上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应能急地方所急,积极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发展急需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全科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高等医学院校主动面向地方,满足人才需求的重要实践。

3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全科医生途径与方式

前已所述,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正处在探索与实践阶段,还未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综观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不外乎本科教育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医学生毕业后的全科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的继续教育三种模式。由于我国还未从根本上确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应立足于以高等医学院校为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培养模式。如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加快在职人员的转岗培训,满足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在医科类学生中广泛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来普及与推动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

3•1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当前,有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已开始实施全科医生(五年制)培养,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是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的局部调整,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这种人才培养方案难以适应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的真正需要,也难以满足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需要,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当前全科医学开展与人才分配上存在种种困难,并产生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是欠科学的。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与符合实际需要的全科医生,必须根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认真调查研究、论证和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与规范全科医学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具体业务要求,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3•2迎合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加快在职人员培训。当前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面向社区和家庭的社区卫生服务,即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医生约200余万名,而服务于社区(含农村)卫生服务第一线的基层医生占50%,这些人员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且低学历层次占相当大比例,作为未来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应该树立起终身教育思想,加快在职培训,对他们进行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接受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和工作方法,明确新的卫生服务观念,逐步成为优秀的全科型人才。

3•3在医科类学生中采取选修、副修等形式,开展全科医学普及教育。在医科类学生中开设全科医学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全科医学的基础教育,对推动与促进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开设副修专业,则更是符合医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满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将来从一部分医科类学生中分流出长期从事全科医学工作人才的一条好途径。要使我国全科医学将来有更新、更高的发展,在广大医学生中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

4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基本要求

4•1全日制全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全日制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全科医学教学、科研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社区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初步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具有对社区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当前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并入综合性大学,这是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来全科医学教育应充分利用综合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基础与人文学科强的优势,实施学分制教学,要将“医学人性化”这个特性加进医学课程,并将“医学的艺术”融入“医学的科学”中。在培养模式上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为主干学科,在主要实践性环节安排中社区实习不能少于18周。课程设置上紧扣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要求,课程结构上可分为普通教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四个模块,课程内容上要力争“融入前沿,淡化经典,充实现代”,合理调整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

4•2基层在职人员全科医学培训目标和基本要求。基层在职人员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目标是培养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职业医师,通过培训使学员能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以健康为中心的临床诊断与思维方式,正确处理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从而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一体化的服务。学员应获得以下基本知识和能力:(1)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能;(2)掌握最基本的常规检验,能根据不同疾病选择检测项目,正确采集标本;(3)掌握系统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顺序、正确手法及各种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4)掌握病史的书写及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的步骤与方法;(5)掌握社区重点人群(儿童、妇女、老年)健康保健的基本理论与防治要点;(6)树立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的社区预防观念、群体观念以及预防战略目标服务的思想;(7)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的健康教育的传播模式;(8)掌握医学心理学、社区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学会常见心理问题、康复评价、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5高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5•1建立与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实践表明,任何一项事业的健康与良性发展,都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的保证。前已所述,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要达到我国政府确定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任重道远,加快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大批合格全科医生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所以一定要在各级政府建立与健全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管理体制,如建立全科医学执业医师制度等,以保证全科医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5•2逐步完善全科医学教学条件

中医学养生基本原则篇12

胃肠肿瘤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更危及人们的生命,恶性胃肠肿瘤更是人类几大不可抗拒的疾病之一。虽然近几年来胃肠肿瘤防治的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恶性胃肠肿瘤病死率还是逐年上升。所以,培养更多的胃肠肿瘤学人才势在必行,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根据临床医学教育的实质也就是医德医风教育和医学三大基础的训练以及实习带教的教学体会,对胃肠肿瘤外科实习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就此问题做了合理化建议而且进行了深刻讨论。

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现阶段医患关系矛盾突出,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和沟通,不能换位为对方着想,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经常发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就要承担起改善医患之间矛盾关系的责任,使医患关系变得和谐。而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就是医疗工作者良好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因此,要加强医务工作者医风医德的建设,加强医务工作者素质。作为教师就要对学生的人品和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以身作则,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将医风医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使学生的责任意识、文明意识不断增加。肿瘤病人是特殊的群体,对医务工作者医风医德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有最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患者着想,做到以人为本,关心病患,理解病患,加强与病患的沟通,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多与病患沟通,了解病患的需要,鼓励病患,增强病患的信心,解决病患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这样才能得到病患的信任,为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打好基础。

2 坚持无菌及无瘤原则

胃肠肿瘤外科是临床医学的一部分,仍然遵守无菌术等基本操作规范。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虽然经过外科总论理论及实验课的学习,了解无菌术的重要性,但多未能牢固树立起无菌观念,时有违反无菌操作的现象发生。因此,带教老师必须亲自示范操作,区分无菌区域和有菌区域,从换药、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皮肤消毒、铺无菌巾等基本操作开始,及时发现问题及纠正错误,克服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不断强化无菌观念,让学生反复操练,以达到熟练的程度。胃肠肿瘤外科医师接触的大多为恶性胃肠肿瘤患者,恶性胃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任何检查或操作的不当都可以造成胃肠肿瘤的局部复发、种植或转移。无瘤技术是胃肠肿瘤外科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无瘤原则包括防止胃肠肿瘤细胞扩散和防止癌细胞的局部种植两部分。无瘤观念与无菌观念同等重要,在带教过程中,从体格检查开始到手术等各种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强调无瘤技术,主要包括6个方面:①胃肠肿瘤的不可挤压性原则;②锐性解剖原则;③隔离胃肠肿瘤原则;④整块切除原则;⑤减少术中扩散机会原则;⑥减少癌细胞污染原则。在进行体格检查以及手术等操作时,动作要小心轻柔,避免对伤口进行挤压;对手术切口要重点保护,要用纱布垫对创面及切缘处进行保护,将切口皮肤用无菌手术薄膜进行严密覆盖,防止在手术中血液污染创面,使癌细胞在创面重新分裂繁殖;手术中应在第一时间结扎静脉血流,这样就可以避免癌细胞随着血液进行扩散,减小癌细胞在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手术时的切割、止血或解剖操作应用电刀,不能直接把肿瘤暴露在外,不能直接接触肿瘤本身,所有的操作都要在远离肿瘤组织的正常身体组织内进行;如果要切除肿瘤组织就要将原发癌与其所属区域淋巴结进行连续性整块切除,不能分批分量分次去除;在手术中只要是接触过肿瘤组织的医疗器械都不能再次使用,在手术中要在切除肿瘤组织后更换手套,使用蒸馏水或抗肿瘤药物对创面进行清洗,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肿瘤的散播,减小术后复发的可能。

3 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胃肠肿瘤外科的临床实习中要突出临床工作的核心。临床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进入临床后,学生不仅要把所学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切实紧密的结合,更要能在短时间内使其融会贯通来适应繁重的临床工作。所以,我们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和循证医学的指导方法。在胃肠肿瘤外科的临床实习的带教中,这一方法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理论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还要与临床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达到二者的融会贯通才行。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以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对病例进行分析,带教老师通过对具体的胃肠肿瘤的典型病例的指导,结合与胃肠肿瘤相关的诊断学、放射治疗学、流行病学、病因学、内科学、分子生物学、外科学病理学、影像学、心理学及病因学等各门基础和临床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到系统的整体的胃肠肿瘤学的知识。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横向思维的自主发挥,增强学生知识灵活运用的技巧,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

胃肠肿瘤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我们一定要对胃肠肿瘤的预防及治疗给予关注,大力普及关于胃肠肿瘤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风医德,熟练掌握临床基本功,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