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09:20: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科研与课题的区别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次共抽取样本706个,不合格样本11个,抽检合格率为98.44%,其中蔬菜、鲜肉、食盐、大米、食用油、食糖、水发产品、鲜奶、干菜、小麦粉、蜂产品抽检全部合格。日常烹饪调味品大料(八角茴香)出现在下架榜单之上。北京佳久发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古福牌50克/袋的大料被查出二氧化硫含量超标,该产品在去年8月份就曾被查出质量问题。
取款机肮脏程度如公厕
人们往往认为公共厕所是最肮脏的地方,也是公共卫生最大威胁。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最新调查发现,自动取款机(ATM)的肮脏程度堪比公厕。因此,下一次从自动取款机上取钱时,最好戴上手套。
英国某公司的专家用棉签在英国城市中心每天被无数人使用过的ATM取款机的数字键上提取标本,与从公共厕所马桶上提取的标本一起,在实验室里进行培养和观察。检验发现,ATM机键盘和公厕马桶标本都含有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导致疾病和细菌性腹泻的病菌)。
明亮的灯光可缓解老年人抑郁症状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使用特殊设计的灯箱进行三周的光照疗法,可使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54%。除了可提高病患的情绪外,光照疗法也可改善睡眠,并使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的水平最佳化。血清素水平过低被证实与抑郁有关,且通常是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标的。此外,研究还发现,接受明亮灯光治疗的患者,压力型荷尔蒙皮质固醇浓度有所下降,其睡眠质量同样也得到了改善。明亮的灯光疗法为那些不愿意、拒绝或无法耐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替代的方法。
散装土鸡产蛋更具营养
在超市里,标明“有机”、“绿色”、“散养”等概念的高价柴鸡蛋为数不少,那么,它们与普通散装鸡蛋相比,到底有何不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刘华贵给出了答案:“产蛋鸡分为高产蛋鸡和地方土鸡。高产蛋鸡多为国外进口品种,目前许多品牌鸡蛋其实是高产蛋鸡所产,并不是柴鸡蛋。真正的柴鸡蛋应该是散养土鸡所产。土鸡属中国本地品种,其蛋孕育时间长,产量低,因此营养价值会更高些。因此选鸡蛋,首先要看鸡的品种。”
他说,在北方地区,被《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的北京油鸡属中国优良地方鸡种,已有300多年历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品种。其适合山地散养,但平均产蛋率只有笼养的40%左右,年产蛋量不超过120枚,饲养成本比普通鸡蛋高一倍多,因此市场价也比普通鸡蛋贵一倍。
刘华贵称,真正的柴鸡蛋与普通鸡蛋的区别有三:一是外形颜色不同,柴鸡蛋较小,一般在42至52克之间,大小、颜色深浅不一致;二是柴鸡蛋比等重的普通鸡蛋的卵磷脂营养含量高;三是柴鸡蛋口感比较香嫩,没有蛋腥味。
他提供的区别柴鸡蛋与普通鸡蛋的区别方法是:煮熟后不立即浸冷水蛋壳很难剥离,且易剥下蛋白的是普通鸡蛋;煮熟后不用浸冷水也很容易剥离,且蛋白更加透明的则是柴鸡蛋。
个别日用陶瓷铅镉超标严重
广东省工商局近日公布了2010年广东省流通领域日用陶瓷商品质量监测情况,在抽查的120款日用陶瓷餐茶具中,23款商品质量问题较严重,不合格率为19.2%。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抽查的120款产品中,竟有72款是无厂名厂址商标的“三无”产品,占抽查总数的60%。其中检测出铅镉溶出量超标的商品8款,7款为“三无”产品。
专家提醒消费者,慎购无厂名厂址的餐茶具,陶瓷中的铅镉遇热、遇酸更易溶出,长期使用会引起慢性中毒。购买餐具时,纯白、无装饰的更安全。
母乳喂养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好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为“母乳喂养有益孩子智力发育”提供了新证据。研究显示,婴儿期接受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的孩子在10岁时的学习成绩要明显好于母乳喂养少于6个月的孩子。这一点在男孩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科研人员分析了1 038名澳大利亚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与他们的母乳喂养记录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排除可能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其他因素,比如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以及家庭早教状况等,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会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益处。这一点在女孩身上表现得不如男孩明显。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母乳喂养对男孩的大脑发育影响会更大一些。但他们指出,这并非说明母乳喂养对女孩不重要。
研究人员介绍说,母乳对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十分有益,母乳中许多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成分是配方奶所不能提供的。他们之前的一项研究还发现,母乳喂养达到6个月以上的婴儿在儿童期不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鉴于母乳喂养的种种益处,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大力提倡接受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老人上网更长寿
老人的长寿法则,不仅仅是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和早睡早起。美国护理服务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上网、写博客、玩电子游戏等时髦行为,一样能成为长寿秘诀。
以前不少老人都有“恐脑症”,觉得高科技产品太难学。其实,越是年龄大,越应该接受一些新事物。首先,老人每天上网浏览新闻,或是关注自己曾经从事领域的最新进展,可以防止自己的知识落伍,有助于增强自信。其次,聊天工具和社交网络有助于让老人和子女、朋友保持联系。再次,老人可以利用电脑写博客,或把家人的照片做成PPT等,这样可以把美好的回忆永久保存下来。最后,在搜索、打字、写博客等过程中,脑细胞活性能被充分调动,延缓脑力衰退,能有效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
不过,老年人上网跟应该注意有度,如果染上“网瘾”,一样会危害健康。
(一) 演绎法的主要形式 (二) 演绎的条件
(三) 演绎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四) 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三.类比法 P32 (一) 类比的模式 (二) 类比的特点 (三) 类比的类型 (四) 类比的程序 (五) 类比的作用 (六) 类比的局限 四.其他逻辑方法 P36 (一) 分析与综合 (二) 抽象与具体
第二节 经验方法一.观察P39 二.实验P42 三.测量P48 四.统计P49
第三节 数理方法 一.数学方法 P52 二.模拟实验 P56三.理想化方法 P58 四.科学假说 P62
三 现代科研方法
第一节 系统论
一.系统论的出现及其意义 P68 二.系统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P69 (一) 系统的概念 (二) 系统的特征 1. 集合性 2. 相关性 3. 层次性
4. 整体性和系统功能 5. 环境制约性 6. 动态性 7. 目的性
(三) 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方法 P71
(一) 系统方法的特点 P71 (二) 系统方法的原则 P73 (三) 系统方法的程序 P74 (四) 系统方法的作用 P75 四.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节 控制论 P76
一.控制论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二.控制系统
三.控制论在管理上的应用
第三节 信息论 P80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特点 三.信息技术革命 四.信息反馈方式 五.信息方法及其作用
第四节 “新三论”简介 P83 一.耗散结构理论 二.协同学理论 三.突变理论
四 科研选题
第一节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P87 一.科学问题的概念、结论及分类 二.科研选题的概念、分类及意义 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科研选题的来源 P90
第三节 科研选题的原则 P95
一.需求性原则 二.创新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可行性原则 五.优势性原则 六.发展性原则 七.经济性原则 八.效益原则 九.学术价值原则
十.远近发展相结合原则 第四节 科研选题策略及方法 P100 一.科研选题策略
(一) 选题的价值取向 (二) 课题调研要充分 (三) 选题要量力而行 二.科研选题的方法 (一) 现状调查法 (二) 历史比较法 (三) 未来预测法 (四) 系统综合法 (五) 优选决策法
第五节 科研选题的程序P103 一. 定方向 二. 定任务 三. 定课题
四. 课题名称的确定 五. 选择计划的制定
第六节 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 P108
五 科研文献搜集和整理
第一节 科研文献概述 P111 一.科研资料及其类型 二.科研文献的概念 三.科研文献的级别 四.科研文献的种类 (一) 专业书籍 (二) 期刊论文 (三) 学位论文 (四) 会议论文 (五) 标准文献 (六) 专利文献 (七) 科技报告 (八) 政府出版物
五.查阅文献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搜集文献基本知识与技巧 P119 一.根据查阅目的明确查阅方向 二.利用图书馆搜集文献资料 三.利用文献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四.利用互联网搜集文献资料 五.利用其它渠道搜集文献资料 六.搜集文献资料主要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文献检索途径 P127 一.按外部特征的途径 1. 提名途径 2. 著者途径 3. 机构途径 4. 代码途径 5. 引文途径
6. 信息源类型途径 二.按内容特征的途径 1. 分类途径 2. 主题词途径 3. 关键词途径
三.检索途径的选择原则
第四节 文献检索步骤 P134 一.课题主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对信息的要求,不在局限于对“静态”信息的获取、管理和使用,而是在追求更高一个层次的知识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科研管理也是如此,科研是项目申请、管理、结项、成果鉴定和获奖、专利申请等一系列的过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地管理、使用这些数据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高效的智能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在完成传统的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的基本管理功能同时又能更深层次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找出这些基本数据之间的联系,为管理者和科研人员提供“有效”数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的人员需求。这时,智能性能就成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考虑过的一个重要属性。
1基本概念简述
1.1智能科研系统
智能科研系统是相对传统科研系统来说的,与传统管理系统在区别在于:智能科研系统能通过感知、学习、推理、判断,从而形成新的知识和推理,而这些新形成的知识和推理,会成为新一轮处理的对象,从而形成更高级的知识,进而协助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对科研管理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1.2商业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业智能又名商务智能,英文为Business Intelligence,简写为BI,是企业对商业数据进行搜集、管理和分析的系统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预测能力”,帮助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BI是包含一系列数据整理、分析、挖掘、展现等部分组成的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技术及其应用。
商业智能的关键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进行清理,然后经过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即ETL过程,合并到一个数据仓库里,从而得到海量数据的一个全局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等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时信息变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
(1) 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虽然是从传统数据库系统发展而来,但是数据仓库区别于传统数据库系统还是有较大区别。从存储内容来看,数据库只存放当前值,而数据仓库存放的历史值,通俗的讲数据库存储的是“点”,而数据仓库存储的是“线”。另外,目标也不尽相同,数据库的目标是面向操作人员及其日常操作,而数据仓库的目标是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为其提供决策支持。在智能科研系统中建立数据仓库的目的也是为辅助决策支持提供处理对象。
(2)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与传统的数据分析(如查询、报表、联机应用分析)的本质区别是数据挖掘是在没有前提下去挖掘信息、发现知识,即数据挖掘是要发现那些未曾预料到的,不能靠直觉发现的信息或知识,甚至是违背直觉的信息或知识。数据挖掘通过预测未来趋势及行为,做出前摄的、基于知识的决策。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
(3) 联机分析处理(OLAP)。OLAP使得数据分析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数据进行一致、快速、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OLAP的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者在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实现维度变化、旋转、数据切片和数据钻取等,帮助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等功能。
2智能科研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科研决策者和管理人员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工作,不仅需要对科研事务的日常管理,提高科研服务的质量,更需要的是建立科研管理知识发现系统来支持管理者的科学决策。
2.1智能科研系统为科研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持
智能科研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和推理,针对关键的科研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和预测;然后再对数据进行模型化、可视化和综述化,向管理者提供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指导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通过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和孤立点挖掘等方法与专家咨询动态结合,在数据仓库进行挖掘,可以判断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资助方向。
2.2智能科研系统是科研立项工作的决策提供保障
由于科研立项的多因素性和项目的数量庞大,导致许多科研项目重复研究,研究效果和水平也不能较好地体现立项的初衷。通过智能科研系统,对课题申请所涉及的申请者、申请单位、研究内容、领域等诸多因素进行数据挖掘,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规范的项目遴选方法,减少不合理因素对项目立项的影响,有效、准确、合理地选择确实需要资助的项目给予资助。
2.3智能科研系统为科研项目管理决策支持
科研项目管理对于课题管理者和决策者而言,需要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得到支持管理及决策的数据。通过联机分析处理,可以发现课题承担人、承担单位、经费分配、科研仪器使用等多种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提高科研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智能科研系统可以对科研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存在于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还可以根据专家评议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和孤立点分析发现评审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专家库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3基于BI的智能科研系统
系统总体由数据层、数据仓库层、数据分析层、表现层、高级应用层五层构成。结构示意如下图所示:
数据层:数据层由源数据和ETL功能构成。数据源数据主要由各个业务系统产生,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是当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如:Ms SqlServer、Oracle、DB2等,也可是其他非结构性数据库,如:文本文件。但是数据的质量会影响后期的分析,所以建议使用标准规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抽取主要完成数据抽取、转换、加载,主要目的是为后期的数据挖掘、分析准备符合要求的数据。
数据仓库层: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是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决策过程。数据仓库作为一个集成的数据库,把数据从各个信息源中提取出来,将不同类型数据经过标准化成统一格式、净化过滤、加上时间标志和来源后,按时间分割、集成后存入数据仓库。
数据分析层:该层是数据仓库和前端表现工具的桥梁,它包括 OLAP 分析引擎、安全控制机制、数据挖掘工具等,按照科研系统管理的需要进行具有多主题、多维度的分析,并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发现趋势,该层主要响应表现层和高级应用层的分析请求,并将多维数据传递给前端的表现工具。
表现层:表现层是用户和系统之间交流的接口,为用户提供简洁、快速的访问系统的方式,并根据用户的需要,对数据进一步进行钻取,进一步获得不同层次的数据。该层的主要任务:将数据转变成信息,而后通过发现,将信息转变成知识;或者直接将信息转变成知识,即完成知识发现。
高级应用层:高级应用层严格来说,也是属于表现层,但与表现层又有着区别,表现层属于战术级层面,而高级应用层则是战略级的体现。该层将信息或知识应用在提高决策能力和运营能力上;企业建模等。
3.1 数据仓库的建立
数据仓库的设计应该使得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地掌握本单位的科研进展状况、立项情况、科研经费,为制定一个较长期的科研计划及管理策略,组织决策者需要进行的分析主要有:(1)课题来源渠道和课题的类型变化及发展趋势;(2)科研合同的执行进度变化与趋势,以及影响合同执行的因素;(3) 本单位的对科研的技术实力和研究能力;(4)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5)省内、省外乃至国内、国际目前科研的热点、重点、难点内容。
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智能科研管理系统中,为实现对科研立项、管理、申报以及经费的分析、预测。需要建立以下几个主题:课题、合同、经费、科研人员,根据主题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相应数据。为更好地分析数据,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定义。这样,当数据仓库执行某个查询时,并不直接查询事实数据,而是从维度数据入手,在维度数据的指导下对事实数据进行查询。
另外,在数据仓库建立中还要考虑以下因素:跟踪数据的更新;数据质量检查;管理和更新元数据;审计和报告数据仓库的使用和状态;删除数据;复制、分割和分发数据;备份和恢复;存储管理。
3.2 数据挖掘(DM,Data Mining)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设计
数据挖掘的任务主要是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通常所说的数据挖掘会通过这些任务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来对数据进行处理。选择数据挖掘工具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可产生的模式种类的数量,分类,聚类,关联等;(2)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3)操作性能;(4)数据存取能力;(5)和其他产品的接口。
OLAP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原则:(1)模型必须提供多维概念视图;(2) 透明性准则;(3)存取能力推测;(4)稳定的报表能力;(5)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6)维度的等同性准则;(7) 动态的稀疏矩阵处理;(8) 多用户支持能力准则;(9)非受限的跨维操作;(10)直观的数据操纵;(11)灵活的报表生成;(12)不受限的维与聚集层次。
4总结与展望
本文仅从商业智能的概念、所涉及的技术以及架构体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高校科研管理的新需求、新挑战,将商业智能引入到科研管理系统中,形成智能科研系统的一个雏形,实际上还有许多功能以及技术亟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智能科研系统必然会在高校、企业等单位的科研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慧娟.商业智能在连锁企业进销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4).
[2] 蒋伟,张弦.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信息,2013(20).
[3] 刘业政,胡剑.商业智能的核心技术及体系结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8).
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教育活动的复杂性都要求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但是,到底什么是科研?有哪些类型?这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科研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直接服务于教学的研究――教学研究
谈到科研,一些中小学教师常抱怨:“我们每天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搞研究?”“我们平时主要时间都花在教学上了,根本没有时间写论文,做课题。”……在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看来,科研似乎等同于写论文,是工作之外的事情。其实,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进行着着一种最基本的研究,即教学研究。
所谓教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学现象、教学事实所反映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并运用教学规律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未知领域进行研究的过程。[1]
通俗地讲,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教育者在运用基本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教育问题,为了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一步完善,教育者采用一定方法收集教学现象信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问题进行描述、分析、预测,提出解决策略,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跟其他的教育者合作交流,但中心都围绕着教学问题。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分析,教学研究可概括为四类:一是研究教学目标,二是研究教学内容,三是研究教学的实施过程,四是研究教学结果的评价。而从教学要素的角度来看,教学研究可以分为:对教师本人的研究,对学习者的研究,对教学信息的研究,对教学媒体的研究和对教学环境的研究。不管是哪种研究,最终的结果都是服务于教学,与此同时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二、科学性指导下的研究――教学科研
(一)教学科研的内涵
教学科研即教学科学研究,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致力于探寻问题的原因、解决途径以及普遍性规律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探索活动。[2]它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一般可以推广,常以论文、专著形式反映出来。科研对理论的深度和研究的规范性要求较高。
对于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不同,并从两者的范畴、直接目的、思维路线、操作过程和研究成果等方面作了区分,认为教研是必需的、通俗的,科研是高尚的、正规的。[3]而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没有区别,只是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实践将教研的原有概念泛化了。我认为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本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都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只不过教学科研相对于教学研究更加强调“科学性”。
(二)教学科研的科学性分析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科学被看作是有组织的有系统的且可以验证的正确的知识,同时也被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指经由科学的逻辑方法所获得的知识。[4]
“科学性”表明了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应该是一种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和充满自我反思的探究,而不是零散的随意的基于经验的思考。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参加研究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具备科研的意识,端正科研态度,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科学研究当成是教师职业必不可少的部分,让研究和教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同时教研还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和科学精神,要遵守一定的科研规范,要实事求是,要正规。所以它又有别于一般的工作总结、经验汇报等。
三、层层深入的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即教育科学研究,对于其内涵,一种说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另一种说法是“指的是运用教育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想象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5]
根据研究的性质和层次,我们可以把教育科研分成三大类,可以用三个W来表示,即“What―How―Why”。
What层次: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是对各种教育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在解释和论证别人的理论和观点。这类研究包括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等。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可以对揭示性问题进行各种调查;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说明;也可以对某些现状提出看法。What型研究的任务主要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How层次:比What层次更高一层,不单是在论证别人的观点,更需要拨开迷雾,把分散、不全面的观点进行整合,揭示和建立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的研究。它所研究对象不是单一的事件,不是某一种情况,而是某些现象或某一事物的诸多方面。How研究成果往往是对某个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对某一教育问题的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其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Why层次:就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在抽象意义层面上的思维,是一种智慧的应用,是形成独立见解、取得创新性发现的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它是用一定的教育信息,探索新知识,研究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产品,具有改革教育教学的实际价值或理论意义的研究。其成果可以是一种新观念、新设想、新理论,可以是一项新方法、新技能、新成就,也可以是其它表现形式的成果。
四、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教育科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三者的联系
教学研究、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师本人来说,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益,提高科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三者有密切的联系。
从研究的层次来看,教学研究是基础,而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是它的完善和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是科研的重要素材,如果没有平时教研活动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那教育科研的成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而教研成果是生动而具体的个别经验,要将其提升至可以普遍推广的理论,就必须上升到科研的阶段,通过教育科研对其进行深加工。
从研究的范畴来看,教学研究和教学科研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包含教研和教科研。从范围上看,教育的范围大于教学,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种类型。
从三者的作用来看,教研给教育科研提供条件,丰富教育科研内容,教育科研促进教研,指导教研工作。由于教学研究侧重于应用方面,又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可以为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它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来源。同时,只有通过科研实践活动,才会对教育实践中的事物、现象理解得更深。
图1 教学研究、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三者的关系
(二)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的区别
由于教学研究与教学科研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两者只是科学性方面的差异,因此在介绍三者区别的时候重点把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进行分析和比较。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的区别如表2所示。
表2 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区别
1.研究目的不同
教师的教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从而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中小学教师的教研主要是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的;而教育科研是一种对已有规律不断检验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探究教学理论和教育规律,从而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它是一种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2.研究对象不同
教研是一种实践运用研究,是运用教育理论、教育规律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的研究范围比较窄,主要针对在具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包括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个别的微观的问题。而教育科研研究的范围较教研更广泛。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以及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是教育科研的对象。科研还包括对未知领域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一种探索验证。
3.研究过程不同
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其实是一个“从做中研究”的过程,不同于写论文、做课题,它一般的操作过程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践反思。反思是教师教研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教研的关键环节,反思的意识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教研的高度。教研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说课、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材培训、优质课评比等)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研不要求具有严格的连续过程。研究的时间较短,一般以一个月、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段。
而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研究活动。一般的操作过程为: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进行研究设计―实施研究―撰写报告―研究总结。它的研究周期一般比较长,有些课题从开题到结题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4.研究成果不同
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为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知识,其主要形式有论文、专著、课题报告、操作方案等。由于研究程度和方法不一样,教研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以及学生的进步,等等。
5.研究成果的推广性不同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和教育理论的创新,侧重于理论性研究。因此,它的研究成果可在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而教学研究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局部、微观的研究,从而解决教学问题,为教学实践服务。因此,它的研究成果推广性比较小,往往只适应于某个学科、某个地区或某个单位。
6.研究的科学性不同
由于是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要求有严格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研究活动。而教学研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它常以个别的现象和经验为基础,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对教学现象的揭示缺乏深度。
五、结语
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但只知道教学而不懂得研究的教师永远只是个“教书匠”,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来发现问题,促进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通过科研的深入研究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到相辅相成。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了解研究、学会研究,正确处理好三种研究之间的关系,让教学研究、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有机的结合,以教育科研带动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国龙.教研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26-27。
[2]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