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流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7 09:25:09

人际交流分析

人际交流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2-0123-03

doi:10. 3969/j. issn.1671-5918. 2015. 02-062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商务活动的广泛展开,社会对能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或其他涉外商务活动的,既精通英语又具有相关商务知识和基本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变化,我国已有多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方向。2007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随后又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商务英语研究硕士点。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62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于2012年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从目前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情况来看,由于各校的教育资源、办学经历等不同,其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模式等差异甚大。商务英语专业不是简单的“商务+英语”,而是要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开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优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使英语、商务、沟通和文化等不同类课程有效结合,实现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适当调整,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理论基础,分析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种理论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作用。

二、专业用途英语视角下的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的概念源于国外,主要被认为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ESP并非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而是一种现代英语的功能变体,是专门供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范围。它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Kennedy和Bolitho根据学习者的最终语言所用目的和语言环境的不同,把ESP分为学术用途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和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EAP的教学对象往往是教育机构中需要使用英语进行学习的学生;EOP所针对的则是在工作领域需要使用相关英语的学习者。在某种意义上,EOP涵盖了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英语。他们还指出EOP的课程设置应该满足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商务英语归为EOP。

与国外学者不同的是,我国的商务英语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而引入的,王兴孙认为“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孙湘生,龚艳霞认为国际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是英语的一种重要功能变体,亦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文化、经济、贸易和法律等诸多学科的一门应用性的边缘交叉学科”。

由此可见,在中西方不同的研究背景下,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商务英语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把商务英语看做专门用途英语( ESP)的一个分支是学界的普遍共识。因此,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的研究可以在ESP的理论框架下完成。

三、交流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需求分析源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是用来设计工业培训的一种分析工具,指通过就内省、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分析做出了详尽的论证,有的需求分析模型侧重于目标情境分析,有的侧重现状情景分析,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需求分析。其中,Munby和Boswood等学者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则强调了交流在需求分析中的重要性。

Munby认为对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进行分析意义不大,他提出了交际能力需求模式( Communicative Need Processor,CNP),强调了语言用语交际的功能。他将目标情景中的交际活动进行细分,分析学习者的“交际需求”,确定“具体的交际目标”,将学习者的职业交流需要作为出发点,对学习者的交流目的、交流环境、交流手段、语言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Boswood认为早期的ESP研究范式过分依赖文本分析,没有全面融入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强调应将特定话语社群成员之间的交际事件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中心,并建议不妨将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改称为Communicationfor Specific Purposes。他推出了旨在提高学习者交流能力(而非仅是语言能力)的交流需求分析模型,认为可以开展模拟、个案以及基于课题项目或任务的ESP教学活动。这种包括学习者的主观、客观信息,职业交流实践分析,书面交流分析和口头交流分析四部分的交流需求分析模型,不仅关注了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并且强调了“交流”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英语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学发源于美国,人们普遍把Hall的《无声的语言》的出版看作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跨文化商务沟通在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和时间概念理论以及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都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静态的,以国家为单位区分文化并用国家文化概念去解析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行为,已经不能解释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商务沟通问题了。随着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流与合作的增加,和企业向国际市场的拓展,文化冲突现象日益显著。于是,管理学者试图从管理角度分析跨文化管理失败的原因;跨文化沟通学者也试图以跨文化视角探索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源。但无论从国际商务的视角分析跨文化商务问题,或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已经不能够深入的剖析导致国际商务实践差异的深层文化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了。

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Iris Vamer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体系,建立了跨文化商务沟通概念模型。她指出跨文化商务交际“不仅仅是发生在商务环境下,而且是在交际过程中融人商务策略、目标和实际情况,而且通过文化、交际和商务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所创造出的新环境。”她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不是文化、沟通和商务的简单叠加,而是三者相互作用组成的一个新整体。她试图在这个全新的架构上来分析与解决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中的跨文化问题。

五、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观

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变得日益紧迫,基于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维视角来进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有更全面的认识。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施的桥梁。它指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或结构,它不是各门科目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统一整体,表现为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ESP的一种,具有ESP研究领域共同的要素,如需求分析、大纲制定、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等。因此它依赖于需求分析。而交流需求分析可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大纲制定、课程设计、材料选择和开发及教和学的起点。课程设置要能够体现专业培养目标。所有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调查分析商务英语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下要使用到的语言和典型情景,明确其交际需求,同时应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和缺陷。这样才能够根据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的需求与当前学习水平的差距,来确定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学生提供帮助和进行训练,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交流需求分析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因此,交流需求分析理论对于作为ESP重要分支的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也做过一些探讨。付红霞和郝玫从实证的角度对社会和学生的交流需求做过分析,指出了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并指出学生和老师对学生需求认知方面的差异。而莫再树和张鹂则对涉外企业的真实英语交流用语进行了分析,包括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两个方面,指出了英语误用情况给企业造成的影响。曹德春指出了当前我国对外的商务交流需求不止停留在人际交流层面,还体现了跨文化组织沟通和跨文化公共关系等层面的高层次交流需求,并建议将跨文化商务交际确定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模块。

然而,交流需求分析仅关注了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交流”两个因素,而忽视了跨文化因素的影响。Varner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模型正好弥补了交流需求分析的这个缺陷。该理论认为国际商务人士必须同时掌握交流策略、跨文化策略和商业策略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997年,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在其“商务英语范畴”理论中指出,商务英语的核心内容,除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外,还包含了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随着当前各项国际商务活动的迅猛发展,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顺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趋势,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注重作为ESP重要分支的商务英语的社会功能变体特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组织沟通能力和外部交流能力作为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建立中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沟通桥梁,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商务英语教学就要围绕着商务能力、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有大力提升学生的商务沟通(尤其是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才能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们成为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009年《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确定了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为构成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四个模块,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我国很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严明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预期主体角色,即认知主体、情感主体和行为主体,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概念进行了多层面的解析。曹德春认为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正处于理论体系构建和专业内涵充实与调整阶段,可将跨文化商务交际作为核心来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史兴松等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有必要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立体化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群,来培养合格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才。同时他还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是商务英语研究的重要分支,是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要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强调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运用的能力,加大力度建设提高学生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相关课程,努力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根据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理论优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能使英语、商务、沟通和文化等不同类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全面英语技能训练的同时,拓宽并加深商务专业知识,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和策略,并最终具有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及适应不同社会职业需要的从业能力。这对于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教材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参考文献:

[1]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 (1):24-28.

[2]曹德春.学科交融与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5-107.

[3]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6).

人际交流分析篇2

关键词:体裁分析;话语共同体;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1)06-0048-3

Genre Analysis of Business English Based on Discourse Community

Zhou Wenxua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business discourse community and the genre analysis mode of business English. This mode covers the analysis on communicative purposes, mechanisms of intercommunication and specific lexis which develops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business English in social context. It reviews and discusses the researches done so far and provides case analysis onbasis of this mode.

Key words:genre analysis; discourse community; business English

1 引言

体裁分析理论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表层描述,力求揭示语篇建构的理据、实现交际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秦秀白 1997)本文将话语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商务英语体裁分析中,通过话语共同体的概念来具体说明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使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商务英语的体裁分析方法。

2 体裁分析的主要视角

2.1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体裁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体裁分析方法包括7个要素:(1)阶段分析,文本是否履行了作者的社会目的,并在实现其目的的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特点;(2)子句结构,使用不止一个子句,并通过第一个出现的子句来提示文章的开始;(3)动词的种类, 动词的使用描述出现的行为,并通过情态动词表明作者的责任和立场;(4)词汇,专业术语还是日常用语,是用来表达感情、态度或仅仅是描述;(5)名词词组,是否包含了大量的名词词组,尤其是科技文章;(6)环境情况,文本中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等;(7)连贯性,句子间的连接和段落间的衔接等。(Hyland 2004:198-199)

Holborow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体裁分析视角首要关心的是语域,即语篇应用在适当的语域。他将这种语篇和语域的关系具体化为三个明显的因素:(1)从语篇中分析场景;(2)从场景中预测语言;(3)根据不同语域\场景的变化来重写语篇。(Holborow 1991)

2.2 基于特殊目的的体裁分析

基于特殊目的的体裁分析是以Swales的语步分析法为主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应通过不同的交际目的来划分不同的文本体裁,文本的意义和语言的功能只有在相应的语境下才能发挥出来。语言在不同的语步中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时态、主题、动词的选择、结论和创新点等方面。他认为,体裁是一种交际事件,并且阐释话语共同体的概念,通过话语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特征来找到交际目的。(Swales 2001)

2.3 其他视角下的体裁分析

在体裁研究中,还出现了一些偏重于语境层面的分析。一些学者认为语境影响语篇体裁的形成,Freedman和Medway提出修辞被重新出现的语境所约束,语篇与社会语境相互影响,二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语篇中交际目的的实现,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语言交际目的的实现,交际目的的实现不仅仅依赖语言本身的使用,也依赖于语言之外的其他语境因素。(Freedman Medway 1994)

除了以上的体裁分析视角外,杜金榜(2008)还总结了Bahtia,Hasan以及Martin所提出的体裁分析方法,分别从语言、社会学、心理学、语篇结构、意识形态和语法等层面进行体裁分析。

3 商务话语共同体

Swales在其《体裁分析》一书中,对话语共同体的定义为“具有共同目标、相互交流机制、特殊文体和专用词汇作为成员而组成的团体”。他认为,话语共同体所特有的身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共同体中的成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拥有这种身份,一旦成员无法与共同体中的身份一致,那么该成员就脱离了这一话语共同体。(Swales2001:22)商务话语是在商务语境下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在商业组织中通过说话进行沟通从而成功地完成工作,商务话语共同体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在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的使用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完成商务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交流,应用不同的体裁和语言建立或维系关系,同时使用一些独特的词汇确保信息传递准确,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因此,商务英语是构成商务话语共同体的基本语言媒介。从话语共同体的角度看,对商务英语体裁进行分析能更好地抓住商务英语体裁的基本特质,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Swales指出,话语共同体具有6种特征:(1)每一个话语共同体都具有一系列被广泛接受并认同的公开目标;(2)话语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具有相互沟通的机制;(3)话语共同体运用成员之间的参与机制优先提供信息并作出反馈;(4)话语共同体使用多种类型的体裁来达到交际目的;(5)话语共同体中的成员使用某些特殊的词汇;(6)话语共同体中的成员“身份”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知识获得。(Swales 2001:24-27)

以Swales的研究结论为指导,并结合商务英语的自身属性,我们认为商务英语话语共同体具有以下特征:(1)商务英语的共同目标是完成商务活动,维系或建立良好的关系;(2)商务话语共同体中的成员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使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包括口头、书面和网络。口头包括会议、新闻会和口头报告等;书面包括信函、项目建议书和合同等;网络包括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3)商务话语共同体中有一些常用的固定体裁,这些体裁包括信函、报告、合同、备忘录、会议记录等,每种体裁都有自身的语言和结构特点;(4)每一种商务活动都有其自身的交流机制,商务话语共同体的成员都须掌握这种交流机制,这种交流机制也表明商务话语共同体中的成员身份,共同体中的成员即使没有参与某项商务活动,也能够了解并掌握该商务活动中的各个步骤;(5)交流的信息随目的不同而变化相应不同的体裁,如信函、合同和报告等;(6) 在商务话语共同体中,每一种商务活动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词汇,这些特殊词汇在其所处共同体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4 基于商务话语共同体的体裁分析方法及案例分析

4.1 分析方法

基于话语共同体的体裁分析主要以交际目的、交流机制和特定词汇三个方面为视角。商务语境中的交际目的是指商务篇章所达到的最终结果,如信函是提供信息、建立友好关系;合同是为了确保商贸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不同的情境下,又分为不同的具体交际目的,如信函分为祝贺、理赔等;合同可分为销售、租赁等。通过对交际目的的分析来明确体裁类型和沟通方式,并分析语篇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具有的语言和结构特点。

交流机制的分析包括个体所选择该种体裁的意义以及个体如何参与到这种沟通中来,读者和作者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背景才能具有这种交流机制,并获得商务话语共同体中的成员身份。通过交流机制的分析可以确定作者和读者的身份。

特殊词汇分析包括词汇在商务语篇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些特殊的词汇也是商务语篇区分其他领域语篇的一些个性特征。

4.2 案例分析

1)交际目的分析。写信人根据自己的期望阐述具体的交际目的,如卖方向买方发货,通过信函想提醒买方检查货物的完好性,以便进一步增加对方订货的兴趣。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卖方还会涉及很多细节,如日期等,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而采用书面信函这种沟通方式,作为记录也便于保存,是商务活动的证据。如“On or before May 5, 2010”,“Miami headquarters”这些确切的日期和地名体现了语言在传递信息时的完整、准确和简洁。如信函开头用We will表明卖方对买方的诚恳意愿。

在信函中间部分使用短语如:“billed C.O.D”说明发货细节; “take extreme precautions against damage”和“you should check”说明运输方式和注意事项。使用Although we...you...的结构表明卖方的诚恳态度。

在商务活动中,有成交意向的买卖双方为了说明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签订合同,其普遍的交际目的是通过合同的订立,确保商务活动顺利地进行。其具体的交际目的是出卖人转移物品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合同中使用的语言通常正式保守,避免使用弹性较大的口语词、俚语、方言等。如不用begin而用commence,用purchase代替buy等。而在句式上要求能够准确严密地规约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如“shall be deemed”这种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客观、平实,“when”重句的使用进一步补充了主句需要满足的条件从而使内容严密完整。

2)交流机制分析。交流机制体现在对信息的传递上,如The posters will arrive by United Parcel, billed C.O.D. 句中的C.O.D.是商务活动常用的付款方式,是cash on delivery的缩写。在对意外情况处理的描述中,会提到,如“premium”和“policies”等内容。这里 “premium”是指被保险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所订的保险费率。“Policies”是指保险单,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签订的一种正式保险合同。只有掌握相关的商贸知识,才能识别信息的含义。在商务合同中,用“acceptant”和“offer”分别指承诺和要约,前者是指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同意,而后者指一方希望与另一方订立合同。这些须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够了解,因此读者与作者应是具有一定的商法知识的人。在这里,商务和法律知识是商务话语共同体所具有的一种身份,只有具有这种身份才能隶属于该共同体,否则难以达到有效的沟通或获得同等的利益。

3)特殊词汇使用。商务信函中常用:dear, sincere thanks, best wishes,yours truly等词汇表达礼貌,这些词汇充分体现信函本身的特点。如“we will be pleased to ship...”和“we will ship...”就语言传递信息来看,都是表达“我方将海运……”的意义,加上“be pleased to”虽然在含义上差别不大,却向对方传递了礼貌和体谅这样一种情感和语气。

在商务合同中常用“In case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which are requested in the contract, are found missing, BUYER shall be able to request SELLER for replacement.”这里用in case体现了语言的缜密和逻辑性,既要包含各种不同的情况,又要排除各种例外的情形,合同的内容既要强调客观事实,又不涉及个人感情。商务合同中频繁使用一些英语古语词汇,如“hereto”,“hereinafter”,“whereby” 等,主要为了避免重复和防止当事人对条款产生歧义。

5 结束语

本文从话语共同体的视角,对商务英语体裁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包括交际目的、交流机制和特定词汇的商务英语体裁分析模式,并据此进行了案例分析。本研究把话语共同体引入到商务英语体裁分析中,希望借此能进一步拓宽商务英语体裁分析的视域。在本研究中,没有对商务英语体裁结构得以形成并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商务英语体裁分析同样重要,这也是下一步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杜金榜. 论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 外语学刊, 2008(1).

秦秀白.体裁分析概说[J]. 外国语, 1997(4).

Freedman, A. & Medway, P. Introduction:New Views of Genr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A).InFreedman, A. &Medway,P.(eds.). Learning and Teaching Genre[C].Portsmouth, NH:Boynton/Cook, 1994.

Holborow, M. Linking Language and Situation:A Course for Advanced Learners[J]. ELT Journal, 1991 (45).

Hyland, Ken. Genre an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M]. Chicago: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

Swales, J.M. 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011年第6期

人际交流分析篇3

人际困扰指的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关系不和谐,交往不协调,并伴有焦虑、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体验过程。因为人际困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突出的影响,所以分析困扰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控制意义重大。 

(一)情绪因素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青少年人际困扰的产生,其主要原因包括情绪因素。青少年在心智发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成熟,所以在情绪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好。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大部分青少年情绪外露十分严重,这种情绪的明显外露在人际交往中会引起部分人员的不满,所以在长久的情绪外露中,青少年可能因情绪表达的不善而被别人冷落或者疏远。总而言之,就是情绪控制的不到位使得人际困扰的产生概率大大增加。 

(二)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产生人际困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人际交往的实践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员喜欢和自己处在同一认知层面上的人进行交流,而就青少年而言,有的人认知水平比较高,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被其他人孤立;有的人则是因为认知水平比较低,受到了其他人的嫌弃。再者,因为认知上的差异,青少年在交流方面困难程度加大,所以人际困扰也会产生。 

(三)交往技能 

交往技能也是人际困扰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目前的分析来看,青少年受自身性格的影響,其交往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性格开朗活泼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能和别人打成一片;而那些比较腼腆、羞涩的青少年,因为羞于表达,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弱势。简言之,就是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技能水准影响了其人际交往的关系。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 

(一)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设来看,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学校要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在学校,要设置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程的开展让青少年重视心理健康的作用,从而在自我暗示的情况下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二是在校园内,要建立具有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办公室。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办公室老师可以进行主动的约谈,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其成长会更加健康。第三是在学校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从而达到间接教育的目的。 

(二)家长要实时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了解和指导 

家长是青少年的陪伴者,也是其行为和心理的指导者,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实时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的了解和指导。简单来讲,青少年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情绪产生的时候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释放,其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大,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基于这样的认知,家长要实时关注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和青少年进行交流,这样,青少年的情绪在交流中得到释放,而家长也可以在交流中了解青少年的具体心理。了解心理状况后再进行指导,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会更加健康。 

(三)分析心理健康的构成因素,并进行因素强化 

心理健康的建设需要对影响心理的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成长环境、基础认知以及个人的情绪。从这三个因素的具体分析来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最大,所以在心理健康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其成长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使其处于对青少年有益的状态。另外,积极地进行教育强化,帮助青少年增强认知并提升控制情绪的能力,这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设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结束语 

人际交往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困扰,如果这些困扰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会受到重大影响。所以分析人际困扰的产生因素,并探讨心理健康建设的有效手段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锡改,刘亚慧.论青少年人际困扰与心理健康[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8):35-38. 

人际交流分析篇4

(1)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学校与社会需求兼顾的原则;

(3)大纲制定、教材选择及教学实施要体现各种需求的原则。徐新宇提出对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对将来工作环境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对商务英语语言的分析及对授课环境的分析等。自2009年以后有不少论文从需求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但主要是研究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阮绩智建议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遵循目的导向原则、需求分析原则、科学系统原则以及发展原则。从研究现状来看,关于需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较多,但从需求分析理论的角度对新设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拟从需求分析理论入手,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并根据社会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二、社会需求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一)用人单位招聘广告分析作者通过走访人才市场、深入企业等方式收集到一些典型企业的招聘广告,笔者主要对广告中的英语能力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分析。

1.英语能力要求通过对企业招聘广告中的分析,笔者发现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英语水平整体要求和英语技能要求。对于英语水平整体要求,多数企业都要求英语良好,通过大学英语4级考试;也有不少企业要求英语流利,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在调查分析中还发现,尽管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都会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专业四级考试,而且也有不少学生通过专业八级考试,但是企业招聘广告中对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要求很少。另外,在英语能力要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项是口语及写作能力。可见,用人单位更加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知名的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在招聘广告上都明确写道“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这其实就是对员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要求。在海外留学或工作过的人由于在不同文化背景过得到过锻炼,往往被用人单位认为可能外语能力会高一些,关键是他们的海外经历培养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应该比没有这个经历的人在对外交往中思维更灵活,沟通交际能力更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更需要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这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要求应当体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提供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掌握灵活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3.综合素质要求对于招聘广告中提到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热情”可将其视为工作态度,此外还提出了开拓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以及在较强压力下工作的能力等要求,可以将上述要求归纳为综合素质要求。通过对招聘广告中对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显示工作态度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事项之一。对于工作态度的引导虽然很难设置成一门课程,但是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和强化认真严谨的精神及学习态度,以便于学生在将来能将此种态度有效地延伸到工作岗位中。其次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用人单位比较注重的。在实际工作中这种通过语言协商讨论并达成共识的能力较为重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可以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等课程中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用人单位访谈记录分析通过走访一些企业,与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将访谈记录整理分析后,得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可以总结为如下三点:

1.能够有效地交流能够与客户尤其是外国客户有效交流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及成功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由于在传达产品信息或进行项目策划时没有做到有效的交流,或交际技能的欠缺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些用人单位指出在这种跨文化的商务交际中,为了避免造成误解,语言的恰当使用及对双方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不仅能够胜任与外国人的交流,还能够克服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能够和来自异国文化背景的人互相达成妥协与理解,达到互惠双赢的结果。

2.能够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很多企业负责人在访谈的时候都强调英语口语在对外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加强学生在商务交际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使用较地道的英语进行交流,即便再擅长交际策略及技巧,也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此外,在具有的商务交流中商务专业术语的正确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对商务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如下:熟悉各种体裁的商务文件(如合同、报告、信函、备忘录等),并能用准确的商务术语和恰当的语言进行撰写,能够快速阅读并找到特定信息。一些用人单位指出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好,但在商务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技能就需要加强。

3.能够较全面且正确地掌握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和学生双方往往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商务知识有所忽略。一些企业招聘人员在访谈中提到对于像经济学、管理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这些商务知识在商务实践中使用很多,应加以重视,希望学校能系统开始这些课程。此外,一部分用人单位抱怨学生的实践经验太少,招聘的毕业生刚开始无法独立工作,必须培训3到6个月才能掌握商务操作流程,较耗费时间和资源。有的企业建议学校增加学生进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多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和学习。通过用人单位访谈记录和招聘广告的分析,可以得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需求有以下几方面:

(1)能够在商务背景下正确地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2)熟悉基本的商务知识;

(3)熟练掌握商务操作技能;

(4)擅于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5)熟悉国际商务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及能力;

(6)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通过前面的需求分析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但要具备以下能力:

(1)外语应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即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力;

(2)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即具有国际视野,能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处理各种关系的专业实践能力;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在外经、外贸、外事、管理、金融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基本的第二外语应用能力。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的需求分析尤为重要。有效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到学习者和社会双方的需求,并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学校培养的学生视为面向市场的“商品”,将用人单位视为“消费者”。消费者是否会选择商品取决于其自身的需要,因此,学校在设置课程之前要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此外,课程设计者如果对学生选择商务英语专业的动机及其主观需求有所了解,那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有相应的改进。

通过需求分析,笔者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现行的课程设置为例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比例为:英语语言能力课程约占50%,商务知识课程(商务专业知识+商务技能)约占30%,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约占15%,人文素养课程约占5%;

(2)建议调整的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中,可将商务英语口语、商务沟通等培养学生商务沟通能力的课时数提高;

(3)增设商务交际、国际商务谈判等实践性课程;

(4)除开设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三门核心课程外,选修国际金融、会计学以及电子商务等商科专业课程;

(5)选修文秘英语、法律英语、营销英语、金融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6)开设有一定必修学分的暑期实习课程,并为学生配备实践指导老师。

人际交流分析篇5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虽然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听话、说话简单地等同于口语交际,它即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也不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说话人的言语以声波的形式传给听话人之后,听话人把这些信号进行转换,并从储存的语言信息库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按一定的结构法则排列起来,把声音信号变成语言句子,同时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理解其意思。这个听话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言语知觉阶段、语法分析阶段、利用阶段。

凯恩斯等人曾用一个模式来说明听话的三个主要过程。

按照这个模式,说话人的声波即听觉信号经过语言知觉系统的分析后,成为知觉到的一连串讲话声音。这是第一个阶段。通过语法、句法的分析得到语言的含义,这是第二个阶段。句子的意思最后被贮存在记忆中,这是第三个阶段。听话心理过程显示,学生间的差异主要在第二阶段,即语法分析阶段。学生的词句和语法规则的积累直接影响其搜寻、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课程观念

听话和说话,其实是一种口头形式的作文,为书面语言的表达服务,不放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而发展课堂口语交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有一定实践意义和真实环境下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的交际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

说话是人们在大脑语言半球(左半球)前语言中枢的控制下,将自己的内部言语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的过程。费罗姆金和麦克尼拉奇等人将说话的过程分为四个过程、七个阶段。

说话心理过程研究显示,学生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创造句法结构的过程,即第二至第五阶段。学生词句的积累量和熟悉程度决定其表达的速度和质量。口语交际教学主要通过课堂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不局限在“你说我答”的层面上。

三、课型结构

口头语言的一般特点是:词和句的发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如果个别词或多音词的某个部分过长,或者句子发音有间歇或迟滞,都会使学生的倾听、理解出现困难,甚至引起误解。因此,在发前一个音时,后一个音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是准备好的。在说出整个句子的时候,必须对整个句子的结构进行综合,才能用连贯的、恰当的词表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听话、说话教学主要以师问生答的方式进行,对话形式比较单一,互动层面也仅限在一问一答上。口语交际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倾听、表达和应对而发展的能力。它发生在课堂之上,既是师生间的对话,也是生生间的交流;既是单一的问答,又是群问群答;既是系统知识的理解,也是思维发展的平台。

四、教师角色

人际交流分析篇6

中图分类号:H0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83-01

在不同国家中因为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各国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国家文化的差异又使得相同体态语所代表的含义不同,鉴于这样的情况,在跨文化交际中若是想要更好地发挥体态语的作用,就必须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上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一、体态语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

体态语属于非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体态语既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文化体现的载体,不同国家的体态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体态语之所以出现差异主要是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的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人们在行为上的表现各不相同。而体态语就是受人们行为支配的,但因为各国人们对统一行为的理解不同,从而导致体态语出现了文化差异。举例来说,美国人十分自信,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会直视对方的眼睛,产生直接的眼神交流,但中国人较为内敛,具有谦虚的品格,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不会直接盯着对方的眼睛,避免眼神的直接碰触。[1]

二、体态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一)眼神的文化差异

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体态语之一,眼神的交流往往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短时间的交流中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眼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眼神在不同国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注意眼神交流的对象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合理使用眼神进行交流才能取得突出的效果。比如说,在和英国以及美国等国家的人进行交流过程中,为了表示尊重,让对方知道自己对他谈论的内容有兴趣,那么就应该在对方说话的时候和其眼睛进行直接的碰撞,还可以通过点头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说话者的认同。这样的体态语可以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双方的交流才能更加深入。再比如说,在和纳瓦霍人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和其眼睛有直接的交流,这样对方才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由此可以看出,眼神交流在不同文化中其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体态语交流,必须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二)空间距离的文化差异

在谈话过程中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体态语中的一种,而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空间距离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比如说,当你交谈的对象是一名拉美国家的人的时候,你就应该主动缩小和谈话人之间的距离,这样对方就可以通过你的这一体态语来感受到热情。而在和美国人进行交谈过程中,因为美国人十分注重隐私的保护,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谈话距离。谈话距离的远近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说朋友和亲属之间进行谈话的时候应保持在50-85厘米这一范围内,而在工作中进行交谈的时候应该保持在1.4-2米这一范围之间。所以说,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注重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三)身体接触的文化差异

在谈话中彼此的身体是否接触需要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当谈话对象是意大利或者是希腊等国家的人时,应和对方的身体多接触,而若是和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人,则要避免肢体间的接触。在和需要肢体接触的人进行谈话中,因为双方距离比较近,所以说话的声音比较大,而不需要肢体接触的人谈话距离较远,说话的声音也比较小。[2] 由此可以看出,若是在交流中不懂得对方国家的体态语含义,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交流出现不愉快,因此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分析非常有必要。

(四)手势语的文化差异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手势语的应用较为普遍,此体态语可以更好地传递人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但同样的手势在不同国家中传递的意义不同。比如说,在中国人们常用竖大拇指来表达赞扬的意思,但是在拉美以及撒丁岛,此手势则代表的是否定的意思。同样,在中国人们常用OK这一手势来表达好的、没问题这一想法。但是在法国,这一手势则代表零、没有价值的意思。而在日本则是金钱的代表。所以说,不同手势语的文化差异不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谨慎。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态语受文化的影响较为严重,不同文化使得同样的体态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所以在使用体态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对其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谨慎使用。

人际交流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31-01

一、引言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和理论研究者意识到外语学习过程并非是单纯的语音技能的学习过程。通过态度、动机、焦虑等方面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的分析,他们认为:情感因素、心里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也影响着这一过程。交流是外语学习最主要的目标,但是有很多因素却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根本不意愿开口说话,甚至还发现有的学生语音水平很好却逃避任何开口的机会,而有的语音水平有限却抓住一切机会用英语交流,于是对"WTC"(willingness to communincate)的研究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

二、"WTC" 相关理论

交流意愿的说法最早是McCroskey和Baer在Burgoon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交际研究领域的,意指为"发起交流的意图及倾向"。Maclntyre在1994提出了一个路径模式WTC是由觉察交际能力和交际焦虑共同影响的,并且交际意愿直接影响到交际频率。后来,Maclntyre把这一模式应用到二语交流中去,创造了一个六个层面的金字塔状的外语交际模式,后来,日本的Tomoko Yashima 在2002构建了一个适合于日本英语学习者的交际模式。这个模式归纳了二语语言程度、动机与看法、二语交际信心和交际的异域视角对交际意愿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其研究中,除了二语语言程度和交际信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余待验证的关系均有显著差异,在Maclntyre等人的WTC model基础之上,W.P.Wen和Richard Clement(2003)提出了一个适合中国学生的交流意愿模式,这个模式从语言学,交际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究了影响中国学生英语交流意愿的因素。

三、研究设计、对象与结果分析

笔者以WTC model (Maclntyre and Charos,1996)为理论依据,选取赣南医学院09级医学本科生为被试对象,一共300人。其中,男生为193人,女生为107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由交流意愿、社会环境、个性因素、英语学习动机、英语使用频率几个方面组成,包含100个选项。前后分别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为98.6%。其中男生的问卷有191份,女生有105份,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交流意愿状况

统计数据表明: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交流意愿程度总体偏低,87%的学生在小组讨论时通常或完全保持沉默,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回答问题是一件勉强的事情,大半同学觉得在英语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比较困难。

(二)影响交流意愿的因素分析

1.传统的观念和文化理念

这种状况和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尤其重视集体,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怯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希望自己的看法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同时,“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十分重要的,“别人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别人会对我的看法有什么评价?”这样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担心丢了“面子”。

2.社会环境

在Maclntyre六个层面的金字塔状外语交际模式中,其中包含的一个层面就是社会环境,它强调周围的环境或者说同一团体中或不同团体中的人的态度对交际活动的影响。所谓的大学英语教学社会环境包括课堂情况、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和熟悉的同学或者朋友讲英语比较没有压力,并且更乐意和认识的人说英语;75%的学生觉得相对于大班来说,在小班发言更轻松,所以大班授课会影响学生的交流意愿;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堂上老师的态度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老师的鼓励、赞许、笑容以及同学生的密切交流都会加强学生的交流意愿。

3.个性因素

一个人的性格可能会帮助也可能会约束他的语言学习过程。影响语言学习的个性元素很多,但外向((extroversion)与内向(intro-version)两方面较显著。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开朗、活泼、在外语学习中表现出不怕犯错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往往比较流利,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和实践的机会,但也可能因为静不下来思考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而导致其掌握的知识凌乱,不系统,并且对语言的深度理解不够; 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文静、胆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害怕交际,但由于爱好思考,善于利用沉静的性格对有限的语言输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但由于不善与人交往,因此,其口语能力水平提高较困难。同时,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的个性特征没有优劣之分。可以通过了解自身的个性特征,以扬长避短。

4.情感因素

在Maclntyre的金字塔模式中,情感认知因素是排在第五的位置,属于比较稳定的因素,在大部分语言工作者看来,情感因素对于交际意愿是有着直接影响的。我们的统计结果也表明,情感因素和交际意愿密切相关。

情感因素部分包括:焦虑和对肯定评价的期待。焦虑是情感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Horwitz等(1986)将外语焦虑定义为“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产生与学习过程中,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并指出第二语言课堂焦虑包括沟通焦虑(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测试焦虑(test anxiety)及负面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在课堂上因为对自己的英语没有自信或者准备不充分,就会产生焦虑,从而影响交际意愿。所以在课堂上焦虑程度越高,交际意愿就越低。“负面评价恐惧”指对他人评价的恐惧,对评价场合的逃避,以及对“他人会对自己作负面评价”的预期心理。在语言课堂上,学生时常当众被人评价,如果是挑剔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时,尤其是在课堂发言时会有一种对肯定评价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话对学生有很多的影响和压力,当达到了他们的这种期待,是对他们学习的效果肯定,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结语

通过依据“WTC”相关理论,对医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影响他们英语交流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传统的观念和文化理念、社会环境、个性因素和情感因素等。因此,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社会环境、个性因素和情感等方面,并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更好地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意愿。

参考文献:

[1]彭剑娥.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多元变量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7(4).

人际交流分析篇8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得以频繁的交往。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在维吾尔人和汉族人在交流过程中,会由于传统文化、民族风俗等差异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障碍,因此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借助对维吾尔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化解交际中的种种矛盾和障碍。本文将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等三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列举并分析案例。

一、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案例1:小李在阿克苏某地区支教时和一位当地男老师结识,经常在一起聊天。一次他们聊起了各自的父母,男老师委婉地说“????? ???????? ?????.”。小李想进一步问问男老师的父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问道:“??????? ????? ???????”。这是这位男老师突然借故离开,并且面露不悦。

案例1分析:维吾尔族一般忌讳说“??????”,而是用“???? ??????”等30多种其它表达方法,“??????”这个词一般形容某个不受欢迎或者地位低下的人的死亡,用这个词来说这位男老师父亲的故去,是极其不敬的,不礼貌的表达方式。

案例2:小张在阿克苏地区支教,有一次和当地老师一起聊天,老师提到一个名叫阿里木小孩子,因为涉水而溺亡,这位老师为这个小男孩惋惜,小张顺便问道:“阿里木生前学习是不是特别好?”这位老师听后闭口不言,看样子不是很高兴。

案例2分析:小张的错误在于,他不该直呼死者的名字。在远古时代,即人们通过不说死者的名字谋求避免死者的灵魂返回到尘世,伤害称呼自己名字的人。现代意义上的这种忌讳(直呼死者名字),其原因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怀念和尊敬,而不是惧怕死人的灵魂干扰自己。人们提及死者的名字时,一般在前面加上“??????”(意为“受到宽恕的”,“受真主关爱的”)。

以上两个案例分析说明,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既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范和语篇结构非常重要,关乎到不同文化背景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二、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体态语”便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中将从这一角度分析以下案例:

案例3:小王支教时,一天到学生家长家做家访,学生的妈妈热情地招待小王,准备了很多甜点,香喷喷的奶茶,小王喝了3、4碗奶茶后,觉得自己吃饱了,喝不下了,所以当学生的妈妈再次给小王添茶时,小王再三拒绝,甚至把碗拿开,不让学生的妈妈倒水,这个时候气氛突然变得很尴尬。

案例3分析:在维吾尔的文化习俗中,不再核查,即用手盖住查完,示意主人不必再斟。如果用其它方式拒绝,会显得很不礼貌,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小王把碗拿开,这一简单的动作,使得当时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不已。

以上案例分析说明,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丰富,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语言结合使用的,起着重复、加强、补充甚至替代或否定的作用,尤其是在体态语方面,它能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思维方式,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容,使民族特点更加鲜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不同,了解对方民族体态语的特点和内涵,能够让交流更加顺畅,也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社会交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人们的社会交往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即是一个社会的习俗。人类社会的各种习俗是千百年中间逐渐形成的,有些习俗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但多数习俗已经无法弄清它是如何形成的。在人们的习俗中贯穿着这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案例4:小陈在支教时做家访,学生阿里木的家长热情地招待了小陈,一屋人聊得很开心,这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原来是阿里木不满1岁的妹妹哭了,阿里木的妈妈赶快抱起婴儿,哄着不让哭闹,婴儿破涕为笑,小陈一边夸小婴儿乖巧听话,一边试图吻婴儿的脸蛋和小脚,这时阿里木的妈妈抱开了婴儿,并迅速放回婴儿摇篮。

案例4分析:在维吾尔人的育养禁忌中,他们最忌讳的是婴儿遭到“毒眼”、“毒舌”的伤害,所以,婴儿的父母和其他人避讳夸婴儿或者以爱慕的眼光注视婴儿。维吾尔族也忌讳亲吻不会说话的婴儿,尤其忌讳亲吻他们的嘴巴,否则以为婴儿会常流涎水。还有人认为若多亲婴儿的脚掌,婴儿将会习惯跟人。小陈正式因为不知道这些文化习俗,所以会发生交际上的障碍。

四、结语

跨文化理解力代表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认知而向,它强调经由对自己与互动对方文化的理解,而改变对环境的个人感官的过程。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需要我们以跨文化交际的思维看待每个民族,以跨文化交际的敏感看待每个交际障碍和冲突,最终依靠跨文化交际能力解除,消除交际障碍和冲突,达成顺利、和谐的交流交际。

人际交流分析篇9

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以英文专业背景为依托的课程设计并没有真正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笔者以琼州学院为例,通过对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情况的客观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非英语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1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流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Edward Hall 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后,许多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著作应运而生。同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1]。而跨文化交流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

1.1 《跨文化交流》教材选取分析

首先,《跨文化交流》教材内容的选编不应以英文专业背景作为依托。以琼州学院大二酒店管理学生采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例,学生的英文认知水平与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不能与教学目标同步,过难的英语词汇以及地域文化的空白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障碍,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内容的编排以输出“优等文化“为主,抑制了文化双向信息交流的本意。我国引进的原版或编著的教材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案例和话题具有鲜明的“舶来”特色,如老龄化、同性恋文化、性别歧视、社会阶层、个人取向系统等文化层面和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计算机协助交流、关系交流、劝说、谈判、认知、判断、推理等交际学概念和理论。[2]提到异国文化,就会想到西方文化,一讲到西方文化,就认为是美国文化,讲到美国文化,便认为是时尚优等文化。然而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不仅仅单一传递西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而是通过与本国文化的对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角去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以促进本国文化的良好发展。最后,教材内容的选编不符合学生兴趣。例如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与国际争端的关注要远大于英文诗歌的起源。

1.2 《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分析

83%的高等院校将跨文化交流设置成为选修课,69%的院校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一学期,62%的院校认为此课应持续两个学期。超过一半的学校认为目前课时不够是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这说明大家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3]。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旨在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教育制度、文学、哲学、美学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地发掘和研究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4],同时又肩负着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传统,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能够以一种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开放、灵活、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任务”[5]。因此,仅将其作为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是很难完成从“跨越”——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到“超越”——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观察和反省——的转变。

1.3 《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法分析

93%的院校采用了文化对比,86%采用了案例分析,61%采用了文化讲座。这说明多数教师依然立足于单向传授与对比描述,而对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提高没有真正落实[6]。例如琼州学院跨文化交流课堂主要采取影音图像示范以及微型剧模拟进行角色冲突扮演,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无法带领学生运用项目教学方法(project based)进行社会实践深入研究,从而也无法量化评价教学效果。

2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教学改革建议

2.1 教材选编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

阅读词汇的难易程度应符合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水平处在英语四级至英语六级之间,少数优秀分子可以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英文教材的选编应以适应普遍性为主,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选取应从全球角度出发,冲出“英美即世界“的定格模式。同时适当引入社会以及全球的热点问题,如黄岩岛争端或苹果公司,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2.2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重视跨文化交流课程,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日趋重要,而交际能力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前景。

跨文化交流课程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就可以真正达到“跨”的目的,它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较深的认知水平。例如种族优化主义理论涉及人类发展学,战争史,经济学等;交际学概念涉及到社区动力学,大众传媒,判断推理等;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又涉及到心里分析方法,辩证法和诠释法。所以为了保证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效果,高校应当考虑开设相关人文课程作为铺垫。

跨文化交流课程开设的时间也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开设在大三第二学年比较适合。大部分高校学生大一大二学年忙于基础公共课的学习,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社会认知体系。通过大二学年末期的社会调查实习以及大三第一学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的批判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段时间他们思维相对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比较积极,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批判学习能力,两者不谋而合。

2.3 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例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与本校留学生混合分组作业,共同派遣到本地酒店进行实习调查,并提交英文报告同时进行组织课堂展示。

课堂组织模式应打破传统教师单向传授“静”的模式,给予学生“动”的权利。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不断抛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观点辩论,将课堂主导权回归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学习(peer study)中自觉提高交流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词并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笔记总结。

3 结论和建议

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强调的以英语语言为媒介,通过对本族与异域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教材选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意见,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重点讨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学效果量化的体系开发以促进与完善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6-55.

[2]姚霖霜.美国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的文化特征分析[EB/OL].htt

p:///news/2008-01-31/70665.html,2012-3-10.

人际交流分析篇10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言表达的话语形式各有区别。因此,容易出现不同的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通常表现为对于语言表达的理解差异,不同社会环境造成的语言含义区别,外语语言学习者不能充分理解本族语言中的语用含义产生的理解差异等,学者托马斯将以上称为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造成跨文化中主要障碍的主要原因。相关学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语用失误展开研究:

第一,交际失败研究。相关学者认为交际失败研究主要是指从微观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自然语言会话进行研究。也就是从语言的表达的节奏、句法、组织以及非语言交际方面存在各种区别问题的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主要是针对某一跨文化交流问题中涉及的预料进行定性的分析与定量分析,并对对话者的交谈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合微观社会语言学理论对交谈的对话风格进行分析,并判断这些区别造成的语用失误。

第二,对比语用研究。第二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于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从而识别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差异。所以说第二方法主要是属于描述性质的。

第三,中介语语用学研究。在中介语语用学研究中,学习者通常将中介语的语料与母语以及目的语的预料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相关跨文化交流者的母语语用行为与其用于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的不同,并主要分析用于跨文化交流的非母语语言受到母语语言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应用跨文化交际对比语用学的研究手段,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相关学习者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相关学习者的语用失误的运用形式,并通过相关语用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最终研究语用失误的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

二、语用失误的英汉对比研究

第一,称呼。在交流过程中,交流的双方在某些场景下需要对对方进行称呼,在英语与汉语应用过程中非常常见。但是,英语与汉语的语言中称谓的用法具有一定的区别。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基本的称谓形式为“称谓词”+“姓”或者“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存在称谓不合规范的问题。在英语语言环境中,通常对地位、年龄、职称、辈分高于自己的人直接称呼名字。通常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对于这种称谓规则感到一定的?由于。在汉语语言环境下,通过只对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者对于地位、职称、辈分低于自己的人才可以直接称呼其名称。但是,在英语环境中交流的双方可以直接称呼对方的名称,但并不表示交流双方具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问候与寒暄。在交流中的问候与寒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交流双方的良好的交流气氛,或者为了实现其他目标通过问候与寒暄进行建立一定先导条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很多学习者知道在英语中进行对当前的天气进行讨论是常见的寒暄与问候的方式。但是并没有注意到在英语环境中,交流双方在谈论天气是常常对天气进行一定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描述天气。

第三,感谢言语行为。在交流中,对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通常进行言语行为的感谢。根据相关研究,英语语境中使用感谢言语行为的频率要大大超过汉语语境。

第四,道歉言语行为。道歉通常是指对自己的行为向对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道歉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是对某些无礼的言行进行一定的补救,希望建立并恢复交流双方的关系。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如果情景与造成的损失程度是相同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道歉的言语行为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我国相关调查与研究中,美国人进行道歉语言行为的频率是远远高于中国人的。

三、基于语用学的研究

语用学是针对语言语境中使用的学问。其中,包括指示语、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关联论等。语用理论即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社会文化的相对性。根据以上所述,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语用学理论对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并指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例如,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行为的角度对语言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当人们进行语言行为活动的时候,语言中具有的言外之意表达了表达者的真实意图。特别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母语语言使用者对于使用的语言之外把握的还不到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与误解。

而对于间接言语行为方面的理解,实际上反映了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相关学者认为交流的双方的研究交流是具有一定相互合作性质的。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交流实际上参与交流的人员共同合作的成果。为了是谈话的目的得以实现,交流的参与者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与要求。通过参与者交流的应该按照关系准侧,质的准则,量的准侧以及方式准则。

四、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外语教学多半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将外语教学的重心集中在语法与词汇教学上。本文认为,为了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加强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突破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瓶颈,最终实现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的教学目标。

从这一角度来看,本文认为,第一,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改进,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用失误的危害性。第二,外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从而能够全面地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需要根据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本文认为,在高校教育中的英语课堂中,不但要加强语言与交流技能训练的力度,还要充分通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课程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2):91-112.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5-207.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27.

人际交流分析篇11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个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特征.学生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需要通过自身独立自主的学习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需要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个体进行有效互动,深入沟通、真诚交流等交际活动,达到增进情感、提升潜能、获取信息、树立品质等目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与教师以及其他个体之间的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众所周知,

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双向的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融入其中,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语言表达和互助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素养.高中生即将跨入社会,融入社会,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更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应将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本人现简要论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在探知新知要义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融并进、共同发展的前进过程.双边互动性、双向交流性、多头沟通性,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特性.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双向性,提供了师生之间、个体之间深刻交流、有效沟通的“条件”,同时,为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提供了丰富“载体”.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新知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交流才是现在教学的必需,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及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等实现新知内涵要义的“体悟”,社会交往能力有效提升.

如在“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比大小”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该知识点的内涵要义,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设计出如下教学过程:

师:当我们研究完一类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之后,重要的还是能将其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问题.

师:比较1.3-2.7与1.3-2.5的大小.

师: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

生:观察这两个数,底数相同,指数不同.

师: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师:引导学生借助指数函数进行考虑.

生:讨论分析,认为可以采用构造函数的方法.

师生合作: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运用其性质进行大小比较.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入的交流、沟通,循序渐进,通过层层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知活动,变通会话交流形式,实现该知识点内容要义的有效掌握.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思维活动更加灵活,语言表达更加严密,思考分析更加条理,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在研析解题策略进程中,师生互动研析,提高社交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案例讲解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双边探究实践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有序引导和深刻指导下,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作探知、双边交流等交际活动,以及与教师就解题思路和方法等“焦点”进行研讨交流,从而实现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发挥研析解题过程的双边互动特性,将社会交往能力培养融入其中,组织学生开展生生之间的合作探析问题条件、小组研析解题思路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活动,在准确掌握解题思路、策略等“精髓”基础上,锻炼和提升高中生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条理分析能力.

问题:已知A(-2,-3),B(4,1),延长AB到P点,使AP的距离是PB距离的3倍,试求出点P的坐标.

学生学习小组探析问题条件后认为:“这是考查向量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运用.”通过对问题题干的分析,结合小组的合作讨论可以得出:“由于点P为分点,所以我们可应用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求点P的坐标方法解答.”此时,教师根据学生小组研析所得解题思路,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引导学生:“在刚才解题思路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作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向量的定比分点看作是坐标公式的一个等量关系,利用解方程的思想解决.”学生此时进行再次研析问题条件和解题思路活动,开展解题活动.高中生在教师设置的“先探后导”的教学方法中,小组合作交流能力有效锻炼,思考分析沟通能力有效提升,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效能显著提高.

人际交流分析篇12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还能让世界充分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发展效果,对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但是,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实现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因此,本文以高校国际交流合作为重点,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化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比较滞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也成为了高等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是,国际间迎来送往的接待性工作与国际化的高校交流合作不是特别相符,导致发展理念比较滞后,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

2.外事工作有所欠缺。对于目前的高校来说,外事工作部门中的人员比较少,很难满足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需求,而且外事工作部门的工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以前的层面上,在高校中不受重视,很难与当今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形式相适应,这使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成为了一种空想。

3.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在现阶段的高等院校发展中,大部分的教师对高等教育国际发展的趋势以及热点等很少关注,对教育国际化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更不用说做好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所以说,高等院校的教师只能担任单一的教师角色,不利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深化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

1.创新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是实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和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一定要站在世界的角度,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和观察国际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思想观念,使其在世界上占据领头地位。如果不能从全球化、国际化的角度出发,肯定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被淘汰。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与时展齐头并进,才能创新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观念,才能实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外事部门的管理工作。A.从思想认识的角度入手,高校一定要认识到外事工作部门的重要性,将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与外事工作部门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水平和效果。B.从人员配备的角度入手,高校一定要加强外事工作部门的人员配备管理。外事管理人员能力的高低,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一定要对外事工作部门的人员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在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实现外事工作部门机制的改革。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外事工作部门都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等、靠的心理,所以,一定要实现外事工作部门机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对于高校来说,要想促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顺利进行,一定要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不断完善培养制度,

5.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国际教育的办学条件。高校国际交流合作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所以,高校应该尽量增加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多多引进经费投入,与社会机构实现良好的合作,这样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另外,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留学生教育管理相应部门的成立,对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机构能够对高校国际化活动的组织和进行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实现高校国际化活动的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对我国教育事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还能间接推动社会的统一发展。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应该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对国际交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升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实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