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9 09:21:13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31-02

办园特色,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广大幼儿园的关注与重视,如表现在园所名称、招生的广告语等方面。对民族幼儿园来说,形成与建设办园特色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在当今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文化等各方面出现大融合的趋势下,“怎样形成与建设自身的特色”以保持和传承民族文化底蕴,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一、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必须体现的是民族幼儿园本质方面的特色

所谓民族幼儿园本质方面的特色,是民族幼儿园(文中特指以招收少数民族幼儿为主体的幼儿园)通过利用自己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办园风格、办园优势等方面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了社会公认的、且与汉族幼儿园相区别的传统或特长性项目。

民族幼儿园本质方面的特色必须是和本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办园特色,最多只是民族幼儿园独特的一面,因为“特色”一词具有独特、排他、稳定的属性。

二、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与建设阶段

从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本质方面的表述看,其办园特色的形成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积淀、发展、再积淀、再发展的过程。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树立鲜明的办园特色。

(一)客观分析,择定特色

首先,实事求是,寻找园所工作的“亮点”。特色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园所发展历史及现实情况,经过慎重的考虑与分析,找出亮点。

其次,选择典型的“亮点”,使其成为特色。园所工作是全面的,每一方面都存在“亮点”,但要选择典型的“亮点”――一个较有优势的方面,将其建设为特色,并使其渗透到园所工作的方方面面,以点带面,促进园所工作的发展。

(二)理解内涵,建设特色

在将选择的典型“亮点”建设为特色的过程中,园所应在充分理解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内涵的基础上展开工作。

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必须是能够凸显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还必须是为全园工作、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特色。只有这样,特色才能内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三)与时俱进,创新特色

办园特色一旦形成,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变革,进行创新。

而且,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创新,不是新瓶装旧酒,因为这样的办园特色只是一个标签,没有实质的内容,是不能长久的;而应是旧酒新酿,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达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效果。那么,怎样才是旧酒新酿呢?关键在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取其精华,结合时代、教育观念的发展与变革。

三、民族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与建设途径

如何形成、建设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是民族幼儿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解决好它,才能实现民族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但无论提出何种途径,都应体现民族文化这一灵魂。

(一)使民族文化成为办园特色的深厚根基

形成与建设民族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本质是在民族文化上下功夫,所以,民族幼儿园要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让深厚的民族文化带动办园特色的形成。

首先,通过访谈、查阅文献或科研课题等方式,收集与整理民族文化资料;其次,筛选适合幼儿理解的民族文化,采用恰当的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让其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再次,教师记录幼儿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结果,及时反思、调整,如此反复,建立一套适宜幼儿学习的民族文化体系,并使其成为本园办园特色的文化根基。

(二)使教师成为办园特色的骨干力量

教师是办园特色的构想者、实施者,是骨干力量,所以,要激发其潜能,发挥其作用。

这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民族文化修养,成为办园特色文化根基的构建者;二是促进专业成长,使办园特色真正地为幼儿全面发展而服务。

(三)采用“民族文化与五大领域”相融合的课程模式

在民族幼儿园中,课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五大领域是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内容。所以,可采用“民族文化与五大领域”相融合的课程模式, (下转47页)

(上接31页)这样使幼儿既接受民族文化特有的教育内容,又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四)使园所环境成为办园特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创设具有民族特色,且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全面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园所环境分物质、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办园特色的外化表现,如蒙古族幼儿园马鞍形的园门,使人想到蒙古族的马背文化;同时,也不可忽略精神环境的创设,因其是办园特色的内化表现。园所环境的创设既要重形式,更要重内涵。

(五)使幼儿膳食成为办园特色的出彩之窗

幼儿膳食是体现办园特色的窗口,又可成为激发幼儿学习民族文化的动机。

在民族幼儿园中,幼儿膳食的烹饪可遵循“科学配餐+色、香、味、形俱全+民族饮食特色”的原则,如满族幼儿园的午后小点“萨琪玛”。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2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将学前教育放到更高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各地纷纷启动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近几年幼儿园建设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和生长发育需求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对幼儿健康具有极大影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部分,利用色彩场景的构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成长、学习环境,能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更好的实现幼儿园的场所特征。本文对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幼儿的色彩心理特征

色彩对幼儿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作用,除了色彩心理学意义上的普遍刺激外还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高纯度的暖色调色彩如红色、橙色,虽可以刺激幼儿的心理活动,有效提高其敏感性和创造力,但是幼儿长期面对这种刺激会使他们神经紧张,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暴力倾向;而蓝色等冷色调色彩则能使幼儿保持相对安静的心态,但过多接触冷色调可能造成幼儿抑郁内向的心理倾向。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色彩场景设计,才能有效发挥色彩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的独特性

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征。为了营造更好的场景效果,幼儿园室内空间在色彩搭配上应以明亮、轻松、愉悦为主。幼儿的思维活泼、行为好动,因此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的构建必须体现这种独特的个性,一方面,幼儿园色彩要突出自身特点力求最大限度的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这种个性又必须适度,并和周围环境协调,不宜过于杂乱无章。在色彩设计中应避免大面积的各种高亮色交错涂抹,而应该尽量选择清新淡雅的色彩作为基色,适当在局部的变化处和部分突出构件配以鲜艳色彩,作为点缀元素穿插其中,形成既不突兀又生动活泼的色彩效果,最大限度的适应幼儿园建筑的个性和特点。总的来说,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应丰富而有节制,色调清新而有节奏,在为幼儿创造活泼跳跃的对比色同时,充分考虑空间的整体美感;幼儿园室内色彩场景还要具有多变的趣味性,主动寻求适合幼儿视觉感受的色彩与形象造型,赋予幼儿园空间以创造性,使幼儿可以在室内色彩所构建的趣味情境中获得最大的快乐与满足。

三、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表现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是幼儿园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下面从幼儿园室内界面色彩、室内家具色彩等方面来具体探析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表现。

1.室内界面色彩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界面色彩是幼儿园内所有设施及幼儿活动的背景,主要包括墙面、地面与顶面三部分,其色彩设计应结合不同界面的使用功能和视觉效果作整体考虑。

(1)墙面:从色彩心理学角度上看,鲜艳明亮的色彩能使幼儿产生热烈、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但假如大面积采用高纯度色或色彩种类过多,就容易产生杂乱、花哨等不和谐感,引起幼儿的视觉疲劳。尤其是休息空间的墙面色彩宜选择明度不高的浅绿、浅蓝等避光性较好的冷色调,能给幼儿以安定、清爽的感觉。由于室内卧具的色彩非常丰富,卧室墙面色彩自然以简洁为宜,应避免出现过多色彩变化、过于亮丽的色彩或过于细碎的搭配,否则易引起幼儿情绪兴奋而影响睡眠;教学空间的墙面则宜选用明度较高的浅米黄、浅粉红等较活泼的暖色调,来刺激幼儿大脑的活跃性,但不应大面积采用高亮色彩以免过度刺激幼儿而影响学习质量;餐饮空间的墙面应选用能充分刺激食欲的黄色、橙色等暖色调,因为幼儿在暖色调的环境中更容易提升食欲;活动空间的墙面应尽量丰富多彩,各表面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色调,局部可采用鲜艳的高彩度的色调,注重色彩的搭配与对比以激发起幼儿进行游戏等活动的积极性。如图1所示的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墙面色彩设计,巧妙地在大面积白色墙面上方设计了三个壁龛的造型,并分别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调,采取色彩退晕的手法构成明快的图案,不仅使墙面空白得到填充,也增添了室内空间的活力氛围。

图1幼儿园墙面色彩 图2 幼儿园顶面设计

(2)地面:地面(楼面)是幼儿最易接触的部位,在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中非常重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育特征,这一阶段的色彩认知能力明显优于文字认知能力,可充分运用色彩的变化及不同色彩间的搭配来区分幼儿园室内功能空间,强化幼儿对空间环境的识别与认知。如幼儿园室内空间内的地面可以按照幼儿的行进路线设计不同的色带,用以提高交通流线的明晰性及幼儿在行进中的趣味性。如幼儿园在门厅地面上可用各种色带引导幼儿到达班级,幼儿每次进入大楼都会兴高采烈地走在各自班级的色带上,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活动空间的地面可用具有鲜艳色彩的图案进行点缀,以活跃室内空间的氛围,突出幼儿活动空间的个性;而休息空间的大部分地面由于放置了床具、衣柜等家具,不宜设计过多的色彩变化。

(3)顶面:幼儿园室内顶面(顶棚)的色彩应起到加强室内漫射光反射效果的作用,并降低空间对幼儿视觉及心理的压抑感,因此幼儿园室内空间尤其是各个活动室的顶面,最为适宜的颜色就是白色。幼儿园室内空间的顶面无需通过设计艺术化的吊顶进行装饰,完全可以使顶面本身的结构形态自然显露出来,只要做白色乳胶漆提高顶棚亮度和反光效果即可。活动室的大面积顶面通常是幼儿园室内设计的重点部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做繁琐的装饰,最好能充分暴露梁柱结构美感,同时辅以板底色彩或灯具色彩进行点缀,使室内整体色彩效果自然而有个性(如图2所示)。

2.室内家具色彩

家具色彩是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幼儿园常用家具有桌椅、玩具柜、教具作业柜、活动黑板等。桌椅是幼儿开展游戏、就餐、上课等日常活动所需的基本家具,色彩应活泼明快,充满童趣;玩具柜要用来放置各类玩具或被用来划分不同的使用区域,因此不宜选用过于花哨的色彩;卧室家具主要由储藏壁柜和床组成,常选用原木色或浅淡的蓝色、绿色、粉色等,能为幼儿营造出一种柔和安静的氛围。为了进一步强调活动室的空间个性,某些家具的把手、线角等部位可以用原色来点缀;教学空间家具宜在浅色背景下选用对比较强的色彩作为基调,以活跃和提升课堂气氛,如椅子可以漆成不同的颜色或采用丰富亮丽的装饰。

四、结语

简言之,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不宜过多追求华而不实的装饰性细节,而应将设计重心放到创造人性化的趣味空间上来,力求满足幼儿好动、好奇的心理,并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3

在幼儿时期,几乎所有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进入幼儿园以后,幼儿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绘画,每一节课都将产生很多幼儿的习作,这些习作系幼儿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作业,幼儿美术习作具有天真、自然、纯朴、原始的稚拙美。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的课堂习作大胆、自由、不受约束,具有稚嫩性、偶然性、随机性、随意性、快捷性、不精准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课堂教学中的幼儿美术习作,一方面,具有研究与保存价值,另一方面,如果引导得法,让幼儿的习作“增值”,使幼儿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将能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幼儿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从而为进入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美术习作的课后利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对常规课堂幼儿美术习作完成以后的利用与保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幼儿美术习作课后的提升方法欠缺、茫然,幼儿美术习作仅限于课堂的简单分数批改或者等级批改、再发给幼儿,课后幼儿将这些习作随意放置或者扔掉,因此,幼儿美术习作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难以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习作“初步遴选法”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分别给幼儿准备作业本和习作纸,作业本用于课堂练习,习作纸为作业专用,建议用A4的复印纸或者其他的绘画纸,幼儿美术课堂习作完成以后,教师及时对习作进行批改与点评,课后,教师应该将作品搜集整理,把习作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比较好的习作,第二类为在构图、造型、色彩某一方面有特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习作,第三类为习作中的局部或者某一个点有亮点的习作,把这三类习作分别归档。其中,对第一类习作进行简单装裱,存档待用。

二、课后“及时完善法”与“冷却延时完善法”

对搜集整理的第二类习作,在构图、造型、色彩某一方面有特色,但没有完成的,有的老师认为这类习作类似于“鸡肋”,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对这类习作,教师课后应该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对积极性比较高的、兴趣浓的、愿意立即继续完善这件习作的幼儿,老师应该趁孩子兴趣正浓的时候,采用“及时完善法”继续完成,并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对积极性不高的、有畏难情绪的、或者报无所谓的态度的幼儿,不宜让幼儿马上参与习作完成,而应该暂时将这些习作放一放,采用“冷却延时完善法”,待过了一段时间,再将这些习作拿出来,想办法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引导孩子完善习作。再将完成的习作简单装裱存档待用。

三、“取景框选取法”与“捕捉亮点法”

第三类习作,即习作中某个局部或者某一点有亮点的,而其余部分有缺陷,这类习作,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多数老师均把这类习作打入冷宫,不管是幼儿作者还是幼儿观众也对这类作品不屑一顾,这类作品在幼儿的习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有的构图很小,有的内容很少;有的画面杂乱,有的画面脏乱;有的色彩浅淡,有的色彩灰暗。但在这些作品中,或多或少在习作的某个局部或者某一点有亮点,针对此种情况,对局部有亮点的习作采用“取景框选取法”,选取习作中的亮点部分,方法是教师根据风景写生中用取景框选取风景的原理,把亮点部分选取出来,再把其余部分剪裁掉,然后把留下来的亮点部分简单装裱待用;对习作中某一点有亮点的习作,可以先存档,待一个阶段以后,一般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后,从这些习作中挑选有代表性的,最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采用“捕捉亮点法”搜集习作中的亮点,并把这部分亮点部分用剪刀剪下来,注意写上幼儿名字或者做好标记,然后,教师辅导这些幼儿把同类的分组,再组合粘贴成一幅合作的有意义的粘贴画习作作品,也可以适当添画补充,完成以后,在作品上分别署上合作幼儿的姓名,最后简单装裱存档待用。对未能选中的亮点部分,可以由老师暂时搜集,待下次或者今后使用。

四、“习作存档保存法”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4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提出的“生活教育”“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如春雨般滋润着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谈谈我园是如何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

一、解放头脑,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欲望

陶行知说过:“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打破鸟笼式的小学校,建立森林式的大学校,把鸟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的色彩是斑斓的,它赋予幼儿无比深远的遐想,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我园地处美丽的香山脚下,风景美丽,自然资源丰富。春天,梅花盛开,各种颜色的梅花争芳斗艳,教师带着幼儿在梅园中赏梅,在梅园里奔跑,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不绝于耳。幼儿席地而坐,拿起小画板,一幅幅美丽的梅园写生画就出来了。幼儿将散落的梅花花瓣捡拾起来,碾碎做成各种颜色的天然颜料,一幅幅拓印画由此而来。秋天,各种各样的树叶悄悄换上了美丽的衣裳,幼儿在香山上捡拾各种各样的树叶,“老师,你看,我的树叶是红色的,像天上的星星,真可爱!”“老师,你快看,这里有好多好多扇子一样的树叶!”“老师,老师……”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快乐地捡拾着大自然赐予他们的礼物。他们将树叶带回教室,发挥想象,一幅幅树叶拼贴画就产生了。教师要牢记生活教育理论,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解放幼儿的头脑,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欲望。

二、解放双手,增强幼儿的表现能力

1.提供多种创作材料,解放双手

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多种创造材料,解放幼儿的双手,增强幼儿的表现能力。在美术区,笔者除了投放传统的创作工具,如蜡笔、勾线笔、水粉等,还放了很多幼儿从大自然收集来的创作材料,如香山脚下的鹅卵石、各种各样的树叶、大大小小的木桩、五颜六色的花瓣,他们非常喜欢用这些大自然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在鹅卵石上作画,鹅卵石摇身一变,变成彩虹鱼、哆啦A梦、海绵宝宝等;把花瓣碾磨成汁,在餐巾纸上染上各种各样的图案,一张张漂亮的纸手帕就出现了;用麻绳将大大小小的木桩串编在一起,装饰上田野里采来的野花,串上小铃铛,一个个漂亮的风铃就这么来了。幼儿在美术区不再是单一的画画,而是用多种自然材料解放双手,他们玩得更开心了,创造力、表现力也得到了发展。

2.丰富幼儿美术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教师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了一系列符合本园幼儿特点的园本课程。春天,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梅园,收集梅花花瓣,开展“漂亮的梅园”(写生画)、“动物宝宝大聚会”(手指画)、“梅”(水墨画)等美术活动;秋天,带幼儿捡落叶,采桂花,开展“树叶贴画”“茶道花”等活动。

在大班美术教W时,教师还拓宽了手工活动的内容,在原来纸艺的基础上,增添了泥工、陶艺、编织、拓印、印染等多种手工操作活动。幼儿动手动脑,独出心裁地创造,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我表现能力。

三、解放嘴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给幼儿问的自由

在问的过程中,幼儿会跟着教师的引导发挥想象,如美术欣赏活动“星空”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提问,一位幼儿问:“为什么这幅画里有那么多漩涡?而且看起来有好多月亮,我晚上看星空,只看到一个月亮和很多星星。”这时,教师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因为梵高是用望远镜看的星空,他看到的星星特别大”;有的说“因为梵高看到的是大海上的星空,海浪翻滚出好多漩涡”。教师在肯定幼儿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明白梵高想表达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情绪。幼儿大胆发问,师生共同解疑,幼儿加深了印象,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2.给幼儿说的机会

在说的过程中,幼儿会积极动脑,为美术活动增添创作想象的认知基础。因此,教师应多给幼儿创造说的机会。如在“小蜗牛去旅行”的美术活动中,教师朗读:有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她头上长着一对小触角,身上背着一座漂亮的房子。有一天,她要出去旅行了,她爬呀爬,爬呀爬,来到了草地上……小蜗牛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省略语句以及停顿给了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他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旅行经历告诉大家,在喜悦中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创意,这也成为他们美术创作的内容。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5

一、将农村资源融入幼儿园大环境中

我们除让幼儿多与自然接触,让他们直接去感受自然界外,更主要的是将幼儿置身于丰富的农村资源之中,让幼儿对农村资源产生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

农村幼儿园环境布置不必豪华、奢侈,应充分体现农村及本地区特色。如,我们在幼儿园院内周围栽种一些本地区常见的树木、花草;再饲养一些常见的小动物供幼儿观察;还开辟出一块园地设计成农家小院,院内种植各种各样常见的农作物: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等,供幼儿观察、管理、记录。幼儿园的一些大型玩具也是利用本地区的乡土资源制作的,如利用鹅卵石堆砌假山,供幼儿攀登,利用树叉、废旧轮胎等做攀登架,利用木桩排列成“平衡木”,利用秸秆围成迷宫等。这样既经济又独具特色,促进了幼儿发展。

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充满乡土气息的幼儿园布置非常感兴趣。冬末春初,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院内的一些树木、花草长出了幼芽,而另些树木花草却没有发芽。“这是什么?”“没有发芽的树木是不是死掉了?”孩子们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涌了出来,这些问题促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观察起院内的植物,注意起它们的生长变化来。连树上的毛毛虫他们都是那样喜欢!为观察园内小动物喜欢吃什么,每天都有孩子从家中拿来食物到饲养角去喂小动物,有时一只小动物生病了孩子们也会跟着伤心好几天,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忠于职守的意识真正增强了。“木桩”“废旧轮胎”变成了“平衡木”“攀登架”,“秸秆”变成了“迷宫”,孩子们受到了启示,他们将秸秆、木棒拿到幼儿园做成了“小马车”“小汽车”等;将小竹竿拿到幼儿园里做“跳竹竿”的游戏。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自主游戏,主动探索,其乐无穷。

二、将农村资源融入室内环境布置中

我园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物和废旧材料进行环境布置,使每一面墙都成为会说话的墙,美观且具有教育价值。环境布置做到了班班有特色,同龄班资源共享。布置活动室我们选用了一些乡土材料,如:泥、沙、草帘、树枝、麻秆、秸秆、麻袋片、葫芦等。我园大一班以自己栽种的葫芦为载体进行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随之生成墙饰。孩子们将小葫芦籽小心翼翼地埋在地里,精心照料、观察、记录。秋天到了,小葫芦长得很漂亮,孩子们很喜欢,他们每天都会仰着小脸看葫芦,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这个葫芦漂亮!”“那个葫芦漂亮!”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也看到了本园的资源优势。我们把成熟的葫芦摘下来,一边摘一边引导孩子们数数“一、二、三、四……”我们把葫芦分给每个小朋友。小朋友抱着自己的葫芦又蹦又跳,爱不释手。“谁能把小葫芦打扮得更漂亮?”问题刚一提出,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说:“给小葫芦贴上鼻子、嘴,让它变成葫芦娃!”有的说:“给小葫芦穿上漂亮衣服。”有的说:“在葫芦上画美丽的图案。”还有的说把它变成福娃、京剧脸谱等。孩子们的想法太好了,我们请来了家长与孩子一起装饰小葫芦,来个葫芦巧变身。此次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老师、家长、孩子的兴趣都没有减弱,一个个葫芦艺术品诞生了。有用葫芦做成的各种京剧脸谱、十二生肖、中国结,我们便生成了墙饰“中华文明”。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将农村资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我们将甘薯、蘑菇、桑葚等乡土特产制作成午点或饭菜供幼儿观赏、认识、品尝;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一些乡土材料;柳条、树叶、玉米皮、玉米棒、稻草、花生皮、瓜籽皮等供幼儿粘贴、编织用。集体活动时我们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如:《棉花用途大》是让幼儿观察、认识、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及作用;美工活动《石头巧变身》《魔幻秸杆》《漂亮的泥工》是让幼儿在玩弄石头、秸杆、泥巴等活动中动手、动脑、创新。对于一些有延续性的乡土资源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网络活动。如:对甘薯的研究我们沿着品尝—育秧—栽种—生长管理—收获这一线索展开较长时间的连续探索。

我们以农村的石头、沙子、秸秆、荞麦皮、粮食袋等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纸壳板、露露罐、牛奶箱、安梨汁瓶、酸奶瓶等废旧物品为原料,制作出许多孩子喜欢的对孩子身体发展有益的户外活动器材。如小高跷、爬爬乐、拉力器、举重器、篮球架、小推车、迷宫等玩教具,孩子们可以利用玩具进行车轮飞转比赛,推车行走等,还可以站在纸板袋里爬行,或站在火车里开火车等。孩子们的玩具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低碳环保、贴近幼儿生活、别有一番韵味。这既锻炼了幼儿奔跑能力、手脚等身体部位的动作协调能力,也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意识、勤俭节约和环保意识,让幼儿充分的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唤醒了幼儿对自然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四、密切联系社区、家庭,形成教育合力,达到资源共享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6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色彩;尺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专以贵。昔孟母,择邻处。”这几句出自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意思是人在出生初期,相差不多,随着后天所处环境的不同和受教育的不同,而产生大的差异。古时孟母就因环境因素,而三次搬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可见环境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中的孩子平均年龄在3-6岁,正处于幼儿认知形成的初期,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形象的潜移默化影响而获得。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必然对幼儿成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应重视对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塑造,使其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

1国内外幼儿园现状分析

1.1国内幼儿园现状分析

从目前国内幼儿园室内设计现状来看,对幼儿园室内环境的重视程度、研究深度都还不够,大多停留在表面的色彩运用与空间划分,存在一些通病。

1.1.1缺乏满足幼儿心理需求的空间

传统幼儿园空间是由门厅、走廊、班级、功能间等区块组成。这些区块都是按照成人尺度设计的各种成人空间,对于身材矮小的幼儿来说显得高大空旷。高大空旷的空间对幼儿而言是不安的、陌生的,他们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小巢”。现有的幼儿园室内环境缺乏满足幼儿身高和能力的空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1.1.2色彩设计的过分强调

在幼儿园室内设计中常会采用色彩设计的手法,色彩在幼儿成长中存在引导作用,但幼儿心理对色彩的特殊感受和需求往往被忽视,色彩运用常常存在设计误区。例如:采用大面积高亮度色彩满涂的形式,片面重视高亮度、高纯度色彩对幼儿心理的刺激作用。这种色彩设计,非但不能达到对幼儿教育的正面刺激,反而会加剧幼儿对空间的疲劳感与厌倦感,产生抵触情绪。

1.2国外幼儿园现状分析

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机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1]。在国外,幼儿园室内设计就是塑造富有变化的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学习与成长。

1.2.1符合行为特征的设计

国外对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开展较早,在设计中会运用一些设计手法针对孩子的某些心理行为特征进行引导。例如通过对不同年龄幼儿身高的研究,在墙面上设置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方格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符合自身高度的方格子,从格子中窥探外面的世界,以此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创造有趣的室内环境。

1.2.2有针对性的色彩运用

在国外幼儿园设计中可以看到一些类似案例,比如:每一层设定一个颜色,幼儿可以根据色彩找到自己归属的楼层,此时色彩就具有了标示指导,拥有不同空间的属性。通过类似有针对性的色彩运用,达到引导幼儿认知的目的。

1.3幼儿园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精神生活,国家对幼儿教育也更加关注,各种早教机构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家长对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一段话:“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积极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2]。幼儿教育已开始从最初的“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幼儿为中心”,开始注重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影响,通过活动、游戏引导孩子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2空间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幼儿是幼儿园空间环境的主体,如果创设的环境脱离幼儿发展需要,幼儿不愿意或是没有机会参与环境创设,那么无论教师如何精心设计,这样的空间环境都是无法发挥其教育功能的[3]。因而,幼儿园室内设计应从空间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影响着手,以幼儿的视角创设空间,让幼儿对空间产生兴趣,自发的参与进来,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1幼儿的感知特性

世界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格外注重幼儿的感官教育,她认为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为有了感觉和知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从而为进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4]。人类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研究表明人们87%的外界信息依靠眼睛来获取,并有75%~90%的人体活动是由视觉主导的[5]。用眼睛看是幼儿感知周围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视知觉能力在幼儿教育培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视知觉能力是指一种将到达眼睛的可见光信息分析,进行观察和辨别的能力,包括:颜色视觉、记忆视觉、空间视觉、视觉注意力、视觉想象力等方面。这些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其中颜色视觉与空间知觉是较早开发的两种能力,幼儿时期正是它们发展的关键期。

2.2空间色彩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色彩在人的心理上会产生冷与暖的差别。红色、橙色可以使人联想到阳光、火苗,让人感到暖和;蓝色、绿色可以使人联想到海洋、冰雪,让人感到寒冷。因而,色彩可以引起人多方面的联想,给人以不同的感知认识。根据研究表明,3-4岁的幼儿已经能够识别色彩的色相和明度;5岁以后,基本能识别全部色相和大部分色彩明度[6]。基于该研究,可以说明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与幼儿园的生活阶段是同步的,幼儿园室内设计中应尽量提供有利于开发幼儿颜色视觉的色彩环境。运用色彩产生的心理反应,促进孩子成长。

2.3空间尺度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空间知觉的萌芽最初产生于婴儿后期,并在随后逐步发展。[5]实际上,幼儿正处于生长期,身材矮小,与空间有距离感,成人尺度的空间对他们而言过于高大,只能仰视。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考虑,仰视行为极易产生疲劳,长时间的仰视会使幼儿对空间失去兴趣。所以,幼儿在空间知觉上的局限性很大,仅1.2m左右的高度能够使幼儿感到亲切。在设计中需要考量空间的尺度,使室内环境符合幼儿的空间感知。

3空间环境构建在幼儿园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

3.1.1空间色彩的搭配

每个人都有对美的认知,幼儿也不例外,美能够唤起幼儿对生活的感受力。色彩带来美的感受,但并不是所有色彩组合都能给人以美感。清新、简洁的色彩搭配,能够避免艳丽的色彩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影响幼儿心理的目的。首先,在整体用色方面,由于幼儿空间常常造型多变,家具形态各异,在色彩基调的选择上不宜用色过多,应以明快为主,既可衬托室内造型的生动,又可达到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其次,在局部点缀亮色。通过在局部空间色彩选择上采用不同的亮色点缀,增添空间的活力,突显幼儿空间的个性。这种跳跃式的亮色,往往会对幼儿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起幼儿对所见事物的兴趣。

3.1.2空间色彩的引导

基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幼儿园阶段色彩认知能力优于文字认知能力,因而,可充分运用色彩的变化或不同色彩的搭配来引导幼儿识别与区分,强化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比如,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地面可以依照幼儿的行进路线设置不同的色块,一方面可以提高交通路线的明晰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幼儿行进途中的趣味性。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应用,激发幼儿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在“玩”中“学”。比如,在柱子上设计色彩标尺,3-6岁的幼儿平均身高在130公分以下,从130公分到80公分每公分分别使用不同色块,充分发挥色彩的辨识度,幼儿会在兴趣的促使下自发的进行身高测量,逐渐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公分等计量单位的基础知识。

3.2室内空间的尺度考量

3.2.1化解空间中的大尺度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应该是成人空间的迷你版。而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包括门厅、走廊、门窗均是按照成人的尺度,儿童在空间中感受不到自己是空间的主人,容易产生恐惧、抵触情绪。因而,需要通过设计手法化解空间中的大尺度。首先,可以将不同单元体进行组合,达到突出局部弱化整体的效果。比如,在教室的入口采用“双重门”的设计,用一个大门嵌套两个小门,突出教室入口,弱化走廊空间的狭长;同时压低空间入口的层高,制造出小尺度的亲切感。其次,可以改变门窗开洞大小。比如,在墙面上设置大大小小的窗洞,打破墙面的整体感,通过空间尺度的变化达到削减空间体量感的作用。

3.2.2建立空间中的小尺度

美国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说过:“儿童喜欢躲在一些小的洞穴般的地方,凡是儿童玩耍之处,都要为他们创造一些猫耳洞,可以把这些猫耳洞设置在天然剩下来的空间。”儿童的这种行为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对一切新奇且有趣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他们进行研究,并对这样一种环境产生亲近感[7]。这就是要创设“凹”空间的原因。比如在楼梯、走道的角落铺上小坐垫,设计成一个隐秘的小房子,成为既可对外部情况一目了然,又可安全藏匿的场所。幼儿可以在这里一个人读书或邀请小伙伴窃窃私语,让幼儿有俯视交往、窥探交往和接触交往的机会。

4结论

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重视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教育。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家长关注的问题。幼儿的成长期有一半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色彩与尺度的空间把握开始突显其重要性,应利用色彩与尺度在设计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彭瑜.行为影响下的幼儿园环境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陶纪秋.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5):63-65.

[4]金湄.走进色彩的世界———幼儿色彩感知觉的特点与培养[J].幼儿教育,1995,(12):10-11.

[5]苏扬.视知觉理论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17):23-24.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7

2 幼儿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可以毁灭人才,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至理名言。环境的重要性就好比狼孩儿,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母狼去抚养,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狼习性的人。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资环境是孩子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待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藏在物质环境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以东西,并将其融入到自身当中去,总总迹象都说明了儿童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儿童教育必不可少的。

3 当代幼儿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今天,人们要创造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地位,被称为儿童第三任老师!好的幼儿园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活力的。一部不用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教科书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这些年来,我们的室内设计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小心仔细的观察巧妙的构思出来一个又一个具有教育作用又不失童趣的幼儿环境。然而,许多访问,发现一些幼儿园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3.1 首先,用成年人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环境。大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都是根据幼儿园老师的理解和审美去布置设计的,一味的追求方便和漂亮,缺乏了自然和童趣。这种环境可以一时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可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反而是一些大人觉得不合理、不漂亮的设计可以获得小朋友的喜欢。这是孩子们的一些我们这种奇怪的大人不会懂得的,只属于孩子的特殊癖好。

3.2 在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中,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由一个有这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来设计的,没有一定的专业设计知识和设计审美,所以设计出来的幼儿园往往更注意一些教育方面的细节,从而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健康,这是外行人在设计师的一些无知。

3.3 设计缺乏自主创造性。在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的选择上,过于强调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东西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努力把幼儿园布置成了一个现实中的童话书。这是对童趣两个字的片面理解,童趣不代表幼稚和单一。应该留给一些孩子进行自我选择的空间。

3.4 只有大主题,没有具体的主次。老师们在环境布置上有太多的想法个构思,总想把一切能想到的教育元素和设计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去,这就好比一颗大树枝繁叶茂却没有主干,看上去华美异常其实却没有内在美,这使得幼儿园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的无序。反而失去了这些布置本来所想表达的含义。

3.5 过分强硬,限制住了儿童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习着。这种过度计算出来的设计并不适宜,商品都是可供选择的,何况学习。我们应该多设计有一些类似国外的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大自然,完全以玩耍为主的可以释放孩子天性的幼儿园。

4 幼儿园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8

绿色代表着生命,象征着希望;生态表现着自然,表现着朴素。我们认为,“绿色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观念为价值取向所形成的一种绿色教育新理念,本幼儿园绿色生态特色研究以“绿色、环保、低碳”为核心内容,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教育重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潜能,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本园实际,我们把绿色生态特色研究内容定位在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儿童立场的园内绿色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包括绿色环境的创设研究,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绿色种植活动的研究,园内绿色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挖掘研究等。

第二,基于溧阳本土文化的开发与挖掘研究,包括溧阳自然文化的挖掘研究、人文文化的挖掘研究、民间饮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研究、物产的研究等。

第三,基于幼儿绿色生活方式的行为与实践研究,包括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环保与低碳内容,儿童立场的环保和行为方式,绿色生活的意义、内容及方法等。

第四,基于儿童立场的家园共育开展绿色生态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研究,包括如何向家庭和社区传递绿色生态理念的研究,家园共育开展绿色生态活动的内容研究。

本园所具备的研究条件

“办园特色”是幼儿园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办园理念,在长期办园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幼儿园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园风格和特征。开展特色研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撑。

本园是一所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牌幼儿园,附属于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幼儿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这为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提供了环境资源。

园内教科研氛围浓厚,早在20世纪90年代,幼儿园就开展了课题《构建幼儿生态教育模式的研究》,并得到了幼教专家赵寄石教授的亲自指导;2001年至2006年,幼儿园开展了省级课题《幼儿园生活化园本课程的研究》,积累了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的实际经验,这些都为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本园所处江苏省溧阳市是生态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美丽的天目湖、南山竹海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茶叶、板栗、竹笋、乌米饭等绿色环保食品更是丰富多彩,伍子胥的传说、史贞女的故事、溧阳话的由来等溧阳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这些都为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也充分说明本园具备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的条件。

营造绿色环境是研究的前提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认识到环境在特色教育中的作用,幼儿良好生态意识的养成,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和萌发。

一方面,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幼儿园要以“教育就是服务”为办园理念,倡导教职工进行微笑服务、平等教学。

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内营造绿色的自然环境,如紫色长廊、四季花园、生态园地等,让园内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树木葱葱,孩子们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同时,还可以根据季节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种植活动,如大班开展爬藤类植物种植,中班开展麦苗、青菜等农作物种植,小班开展蚕豆、大蒜等常见植物种植;还充分利用环保型的废旧材料如废旧油桶、雪碧瓶、水果箱、茶叶罐等进行种植,并在摆放形式和种植内容、器具上进行研究,把它作为一种课程来实施,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发展孩子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幼儿园近100米的阳台上,200多盆精心栽培的植物,形成了一条美不胜收的绿色画廊,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观察大自然环境的平台。

此外,在整体环境创设上,幼儿园充分利用自然、低碳、环保的材料表现溧阳文化,宣传环保、低碳。如表现溧阳故事的“竹林深处”“天目湖畔”“茶园飘香”等板块。本园还制作了醒目的“绿色环保行动”宣传版面和标语,倡导节约用水、珍惜纸张、随手关灯等环保习惯;幼儿园及各个班级都设有环保箱,收集废旧电池、纸张等,从细微做起,营造一种和谐、绿色、低碳的氛围。

建构特色课程是研究的根本

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立足点是培养幼儿生态、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每一位孩子得到较好的发展。我们深深知道,活动是促使幼儿发展的保障,课程是活动的载体。

一日活动皆课程 我们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首先把“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的目标、内容、理念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利用废旧材料和幼儿、家长一起制作丰富多彩的幼儿户外活动器械,盥洗室贴上节约用水的标志;在幼儿生活活动中,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用电;在幼儿游戏、学习时,尽可能给幼儿提供环保、低碳的操作材料。在幼儿一日活动内容的安排上,70%是以《幼儿综合活动丛书》教材为主,30%安排绿色生态特色课程,如小班、中班、大班幼儿每周安排1次至2次绿色生态特色游戏活动,每班游戏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每学期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均安排2次至3次绿色生态主题活动,通过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的发展。

主题活动显特色 其一,确定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目标。本园在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的过程中,多次带领教师开展沙龙、研讨等活动,对特色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等进行一次次的梳理和定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过多次思维碰撞,本园把大班幼儿的研究重点主要定位在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向家庭和社区宣传绿色理念上,重体验、表达、理念的宣传及习惯的养成;中班幼儿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感受家乡文化,如竹文化、茶文化等,重幼儿的感受、理解及情感的培养;小班幼儿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了解家乡特产,重认知、感受、体验及兴趣的激发。其二,精心设计每个主题活动。结合园内资源,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幼儿园的树”“幼儿园的植物要过冬了”“参观小学”“小学部男教师来园上课”等,使幼儿园的资源物尽其用,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溧阳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家乡文化?本园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来进行,如开展主题活动“家乡的绿色食品”“美丽的家乡”等,引导幼儿关注自然、关注绿色,热爱家乡。

特色研究最大的受益者

自2008年本园开展“绿色生态”特色研究以来,我们深深感受到孩子是特色研究最大的受益者,每一次的特色活动都使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绿色、环保、低碳”,在活动中,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等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9

太谷县直机关第一幼儿园始建于1958年10月,是一所有著50多年悠久历史的晋中市市级示范幼儿园、晋中市一类一级幼儿园。多年来,我园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结合本地和本园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开展民间游戏,形成了幼儿园的园本特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目标

民间游戏以其简洁有趣的民谣、多姿多彩的游戏形式、魅力无穷的游戏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其简单易学、成本低,不受场地、材料、人数和时间的限制,能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能使幼儿的身心愉悦,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园教师立足实际,合理有效地挖掘、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还幼儿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二、加强教科研,夯实特色基础

1.加强学习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我园采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双管齐下的方法,在更新教师观念、拓展教师视野上下足功夫,帮助教师找到特色创建与自己工作之间的结合点,促使教师深入理解特色创建的教育意义。

2.改革评价制度,促进特色创建

教科研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部分,一所幼儿园要做出特色、做出亮点,打响名声、打造品牌很大程度上与教科研工作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我园采用教师“承包制”与“教研组长负责制”的创新型管理制度,权责明确,幼儿园提供专项工作经费与奖励资金,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认同感,有效促进了特色创建工作优化高效运转。

3.引入专家外援,为特色建设把关

特色创建伊始,我们积极寻求专家指导,在理论层次为我园特色建设把关,先后与太原师范学院康建琴教授、山西省幼儿教育中心课题负责人联系,从民间游戏的理论支撑到具体实施方面,得到专家的指导,为幼儿园今后的特色发展搭建了更高、更亮丽的展示平台。

三、探究阶梯化,促进特色创建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民间游戏素材

为了搜集到更多的民间游戏素材,我园教师集思广益,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种游戏素材。

(1)向家长收集。我们分年龄段设计了民间游戏调查表,让每一位家长都参与调查,了解了家长对民间游戏的掌握状况,同时收集了一部分民间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等。

(2)利用网络、报刊。我们把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的民间游戏记录下来,进一步研究学习,然后结合我园的实际,有针对性、有选择地“拿”来,为我院所用,大大缩减了工作量。

2.对民间游戏进行整理分类

首先,教师要对收集来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和改编,对于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且难度过大的游戏进行改编。其次,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搜集、整理并选择适合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民间游戏,制订各年龄段民间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

适合大班的民间游戏有杏核游戏(砸杏核、弹杏核、抓杏核、杏核棋类游戏)、皮筋游戏、沙包游戏、绳子游戏、扑克游戏等。适合中班幼儿的民间游戏有翻绳游戏、弹杏核游戏、冰糕化了、跳格子游戏等。适合小班玩的民间游戏有丢手绢、挑棍、踩高跷、木头人、赶小猪等。适合托班幼儿玩的民间游戏顶锅盖、蹬腿比赛、我们都是木头人、玩沙包(沙包的各种玩法:抛接、扔、顶、两人合作玩、夹包跳等)、挑小棒等。

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这些民间游戏已成为我园的特色课程,并且被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入了园本课程中。

3.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1)在区角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我们利用每天下午一个小时的区域活动时间,每班专门开辟一个或两个民间游戏区域,如投放“翻绳”“七巧板”“砸杏核”“挑小棒”等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因时因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从而达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目的。

(2)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很多,如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跳房、踩高跷等。教师可以利用每天的户外游戏时间,组织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民间体育游戏,提高幼儿跑跳的能力。

总之,让民间游戏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和新的体验。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挖掘教育资源,打造幼儿园的办学特色,让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以盛.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95-96.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引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一、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开放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工活动的切入点。

1.用强烈的色调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全园整体设计、规划,让幼儿园的色调有内在的统一性。如在设计色调时,颜色以蓝、白、黄为主色调,整个色调稳定统一,拓展想象空间。

2.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在创意美工区张贴名人的作品及实物的照片,给幼儿欣赏优秀作品,让幼儿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观察实物的特点,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便于幼儿更好地创作。

3.用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力图让幼儿园每一个空间设计都能给幼儿以美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将幼儿的优秀作品摆放于幼儿园的门厅、楼道转角,以及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孩子的作品每月更换一次进行展示,这是幼儿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幼儿创设了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开放性引导,多鼓励与肯定,维持幼儿创作的兴趣

今天是主题活动《花花世界》的第二次活动,活动一开始,丫丫就去材料库拿了一个长纸筒芯,又取了几根吸管贴在上面,但是没有花瓣的形状,也不够立体,于是我提醒到:“你试看,怎样能让吸管造型,让花瓣变得更漂亮?”接着丫丫便将吸管进行弯曲,当她发现纸筒芯不够漂亮时,她又找了一根漂亮的丝带在外面进行缠绕。

看着她的作品太过于简单,于是我便提醒到:丫丫,你的花真漂亮,但是你得想个办法,怎样让你的花站得稳稳的?接着丫丫到材料库里找来一个玻璃瓶,然后用几根彩色吸管贴在瓶子外,最后又在作品上做了进一步装饰,作品看起来很精致,丫丫拿着作品很开心地摆到作品栏上。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丫丫的积极性很高,只是缺少对美的审视与追求,经过老师的引导后,她就能发挥想象、积极探索,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漂亮。因此,教师应对幼儿多鼓励,肯定其作品,维持幼儿创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三、针对性引导,多利用成功效应,扩展幼儿的创作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

今天是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第二次活动,卢××就去拿主材料――管子,首先他将三根小水管用双面胶粘贴在一起,取纸杯下半部分套在水管上,在纸杯上画上五官,接着到材料库拿来一块布,裹在水管外(人物雏形显现);这时我则提醒他发现人物没有头发会不好看,因此他走到材料库找到亮光纸的半成品,于是将其一团粘在了纸杯底部作为头发。最后他拿了一根裸色丝带和水彩笔,并用水彩笔在丝带上进行涂色,活动即将结束,可丝带只涂了一小块;于是我询问道:“你为什么要在丝带上涂色?”“我想把丝带涂成彩色的。”卢××马上回答道。“但是活动马上要结束了,为了节省时间,你是否可以到材料库找到你想要的颜色丝带,来进行装饰呢?”听后他便到材料库找到了彩色丝带,并愉快地继续创作……

可以看出,该幼儿的目的性较强,对于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认识,并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进行创作,但是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发现该幼儿在进行无效的涂色活动,且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于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卢××能马上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找寻最适合、最方便的材料,更好地进行创作活动。因此,在幼儿创意美工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至关重要,能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更好的方法,从而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

在创意美工活动中,教师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幼儿的作品,并给幼儿一个自由创作、想象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次成功的体验,从而发掘幼儿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并从中获得快乐。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11

我园处于偏远山区小县城,是唯一的一所公立省示范性幼儿园。其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就相当丰富,有金黄色的麦杆、五彩缤纷的种子、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各种树叶、树枝、根,为幼儿园美工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下,我园从2006年开始尝试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开发幼儿的个性化美术创造性活动。刚开始时收获甚微,但是通过我们师生这几年的不断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记得台湾学者陈武镇说过这么一段话:“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学习和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中,在利用乡土自然资源来进行美术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一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幼儿园这几年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幼儿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结合我园特色,我们深入、有效开展美术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帮助孩子认识自然、融入自然、运用自然来创造美的世界,不断探索适合我们山区幼儿园的个性化美术创造性活动的真正出路。

一、利用自然资源,帮助孩子认识自然、融入自然,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和积累经验

1.走出幼儿园,感受大自然的美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走过了春秋冬夏,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各种草叶、树叶、花卉、植物的种子,还有河里的小石子……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掌握了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也给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创作材料。

2.带领幼儿观看具有家乡特色的根艺、石砚作品展及适合幼儿自身的作品

(1)具有家乡特色的根艺、石砚作品展:我们家乡因为地处山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活灵活现的树根雕塑、奇珍异彩的石砚及各类工艺美术品,这些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性,而且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最有帮助。

(2)儿童画家创造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创作的,深受幼儿喜爱。

(3)幼儿的绘画: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使幼儿欣赏到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美,使幼儿的审美层次不断提高、不断延伸,让他们能够懂得运用自然来创造美的世界。

二、运用自然资源,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让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发挥想象,把创造性美术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1.利用本土资源,全园师生上下共同打造一个具有浓浓乡味特色的唯美环境

(1)在楼梯壁挂布置中,我们用竹筒、木板制作画框。在竹筒画框上分别镶入了家乡风景、客家风俗等相片,在画框四周悬挂桔子、橙子、木瓜、玉米、辣椒、红薯、稻谷、芋头等农作物;在木板画框上分别镶入可爱的动物图片,并巧用吸管、麦草、火柴、钮扣、稻草、瓶盖等废旧材料装饰画框,使我园的楼梯环境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师生共同收集材料,丰富每个班级的环境布置,如大班的“农家小院”、“稻草乐”、“竹子用处大”等主题环境布置的物品都是用一些乡土材料制作而成的富有农村特色的工艺品和用品。在每个年龄段活动室的窗台上分别摆满了教师、幼儿、家长用水果、蔬菜、稻草等材料做成的造型各异的物品。

(3)在走廊吊饰中,教师用毛线钩出各种蔬菜、水果,用废旧物品做出“海底世界”、“太空世界”、“民族娃娃”等生动场景图,使幼儿园形成一份浓浓的乡土特色氛围。

2.利用家长资源,让创造性美术活动在一个师、幼、家庭三者互为一体的环境中逐渐生长,开花结果

(1)开展丰富的亲子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性。在美术教研组大课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创造性美术教育》的引领下,小班组成功地开展了大型创造性美术教育展示活动《桔橙宝宝总动员 亲子才艺大比拼》,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那温馨的场面令人无比动容。每个家庭都带上自己准备的桔子橙子以及许多辅助物等等展示家庭才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拼图令人耳目一新 、大饱眼福:《桔园风光》、《荷塘月色》、《吉祥三宝》、《花开富贵》、《海底世界》等等,无不体现了每个家庭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以及他们的聪明与智慧。

为了更多地体现家园共育的和谐、多样性,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了我园组织的《大手牵小手》手印画和《脚印画》活动,让家长体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乐趣,增强对幼儿园的了解和感情,促进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2)通过家园联系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对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光靠幼儿园是不够的,还要靠与家庭的有机整合。我们幼儿园老师在课余动员家长利用休闲时间来园与孩子一起亲子互动,共同完成某一件作品,如:《葫芦画》,家长与孩子一起给葫芦上色,再给它描绘漂亮的图案,挂在窗户琳琅满目,每一个葫芦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草席卷卷乐》,利用废旧的草席进行修剪,把它做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动物:老鼠、蛇、小乌龟、蝴蝶、螃蟹等等;再如:家长利用从农村带来的干稻草,与孩子一起编织精致的草鞋、篮子……以此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发展孩子的操作能力,从而获得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我园活动室墙壁上、走廊里、区角内收集的各种民间物品大都是发动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到处都有家长参与的影子,家长已成为我园课程建构的有力配合者、支持者。

3.运用天然的素材引导孩子发现自然界中的美,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美、创造美

自然界的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给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让孩子的小手充满活力。如:在《有趣的树叶粘贴》活动中,幼儿采集来了各种形状与色彩的叶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在《种子粘贴》中,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不同的种子:花生、黄豆、瓜子……制作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图景;幼儿还利用星期天时间跟着大人到河里去捡各种各样的小石子,把它们拼搭成具有艺术特色的《石头画》……同时我们幼儿园还开展了许多有特色的创造性美术活动,如:《自然肌理系列》中的拓印,用蔬菜、树枝等的自然纹理,大胆利用色彩进行拓印;在《鸡蛋变变变》中,幼儿用水彩在鸡蛋上描绘,然后把它吊起来用来装饰教室,也可把鸡蛋的壳压碎,然后把碎末蘸上胶水拼成漂亮的《鸡蛋壳画》。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的千姿百态无穷的变化,吸引着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我相信,我期待,在全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山区幼儿园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出路……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篇12

新《纲要》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呢?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绘本阅读,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画面色彩鲜艳,有丰富的内涵,能给孩子美的享受,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绘本阅读符合孩子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更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开辟了孩子阅读的新空间,让孩子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绘本阅读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更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图画选择,色彩要鲜艳。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图画、文字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才能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完美感觉,所以绘本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当然,也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只有图画,而完全没有文字。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于色彩的直接视觉冲击大于文字的影响,如我给幼儿讲故事选用了色彩鲜艳的故事书《小兔过生日》它里面的色彩大都采用了暖色调,无形中形成一种温馨的情感,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引发了幼儿阅读的欲望。

2.内容选择,要从孩子生活实际经验出发。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幼儿对这个绘本有感性经验或者易获得感性经验的,内容是活生生的,幼儿经历过的。当然,教师除了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还应想方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经验。

如《猴子捞月》这个绘本的封面就是猴子在捞月亮,“月亮”对于孩子来说是很熟悉的,夜晚孩子们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月亮,所以这个绘本内容是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为起点,同时把绘本与孩子的实际经验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明白,月亮是挂在天空中的,在水里的只不过是月亮的倒影,从而使幼儿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产生联系,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

二、激发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兴趣

幼儿有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促进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图书等阅读材料选择上的激趣

教师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数量充足,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阅读的绘本。并定期更换一些新图书,给予幼儿一些新的刺激,会增进其阅读兴趣。因此,在区角中我们首先选择了一批画面内容丰富、封面色彩鲜艳的读物,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经过反复翻阅之后,他们对熟悉的图书兴趣会逐渐减小,为此,我们将图书的更换与主题活动的开展密切结合,让幼儿把新图书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共同分享,并交换着观看,这样大家都能经常看到新图书,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阅读兴趣。

2.阅读方式上的激趣

把阅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如《下雨的时候》我设置这样一种场景――滴滴答答下雨啦,小兔子在雨中走,小兔会想什么办法避雨?(让孩子自由想象地说)然后依次出示挂图,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小猫被雨淋湿了?它的心情会怎样?它会怎样叫?学一学。小兔、小鸡看见了会怎样做?小猫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不淋雨了心情会怎样?小兔在帮助别人后的心情会怎样?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给与补充,使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然后一起讨论:你遇到困难时会怎么办?当别人遇到困难是你会怎样做?你帮助别人后心情怎样?你们被别人帮助心情会怎样?引导幼儿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将外在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体会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幼儿看挂图,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后,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小动物,说说故事中的对话。

三、各领域有机整合,为幼儿绘本阅读提供手口并用的机会

幼儿阅读的能力主要在语言领域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而绘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还交叉、融合于其它领域的活动中。如在艺术领域中,每一次的绘画作品都是孩子的心灵写真,作品中都孕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利用这一点,鼓励孩子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所创作的作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讲出自己的想法与创意,通过画与话相结合,孩子阅读的空间扩大了。如在社会领域中,鼓励幼儿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送自己的画作为礼物,引导幼儿采用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同伴或亲人的情感。这些操作活动能让幼儿自始自终饶有兴趣投入活动中,幼儿阅读的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此外,绘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散步、参观、游玩时好看的风景,有趣的事件都可变成定格的画面,成为幼儿讲述的材料,每天教师可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开展“看到什么就讲”的游戏,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

四、发挥家长力量,家园同步指导孩子绘本阅读活动

每天安排时间进行亲子阅读。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看有趣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可适当地提问或讲解,让孩子通过看和说来表达对绘本中事物的看法,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绘本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同时孩子阅读的时间不能只局限于家里和学校里,逛书店是我们母子周末必做的事情,在书店看一会儿书,每人都选择一些需要的书本,让孩子感觉阅读是生活中必须的事情。总之,幼儿绘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园配合逐步培养起来的,这要求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主动学习,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让孩子一生受益。

绘本阅读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感知生活、发展自我的平台,让孩子有了认识世界的窗口。绘本正以它无穷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不管是幼儿园中的经典阅读,还是家庭中的亲子共读,我敢说,绘本是一种最适合低年龄孩子阅读的书籍。阅读绘本,分享绘本,如果你参与其中,你和孩子们这一生一定会受益非浅!绘本阅读是一把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来吧,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绘本阅读的美妙世界中去吧!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