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2-03 22:53:19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

高中必修历史知识点1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背景: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

措施:①军事上收精兵: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削实权: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制钱谷: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七、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强化皇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八、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

九、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加强皇权:①太祖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②成祖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西周——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军功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代——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代——出现刺史监察地方,宋代——通判监察地方,

明清——厂卫、六科给事中和按察使司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2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实践: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过程: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3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签订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过程: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三、甲午中日战争

过程: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运动。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紫禁城,第二次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1.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革命开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4.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5.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3.国民大革命: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4.国共的十年对峙:

①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③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江西瑞金——1936年10月甘肃会宁

5.抗日战争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④共产党在敌后战争开展游击战: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完全胜利,收复台湾。

抗战胜利原因: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6.解放战争

②内战经过: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③新中国成立:1949.10.1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4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

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共和政体

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

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②促进美国近代化的发展。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发展: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三、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背景:(艰难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四、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背景: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5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男性公民,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3

非选择题中,政治史涉及的题目有第21题第1问、第22题第1、2问,共15分,占非选择题总分值的1/4,经济史涉及的题目有第23题第1、2、3问,共15分,占非选择题总分值的1/4,思想文化史涉及的题目有第21题第2、3问,第2题第3问,共10分,占非选择题总分值的1/6,非选择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理解、严密思维、审慎思考、归纳概括等综合能力,是最容易体现难度的题型,如第21题考查中国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史实,并根据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基本特质。第22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说明“深重的灾难同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论断的正确性。第23题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写小论文,都是比较难归纳总结答案的题目。

从试题的立意来看,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情景性比较突出,共有14题选择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图片题在该试卷中也有较多体现,选择题中运用了大小5幅图片、表格,这与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基本一致,2014年高考卷也用了5幅图片、表格,进一步告诉教者在以后教学中关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应该说,虽然2015年江苏高考试卷有一定的难度,但总体来说试卷的选择题还是以“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还是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总结史料的能力,尤其是关注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概念。

2016年江苏高考还将延续语数英三门看总分加两门选修看等级的录取模式,由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思考如下,以希对今后历史教学有所启示。

一、重视基础知识,强调规范答题

从2015年试题来看,双基仍然是整卷考查的主旋律。平时教学中就要夯实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对付难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2015年历史高考试卷考查更多的还是基础题,如第1题根据“诸侯,诸伯,诸子”及贵族朝会的信息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第3题考查西汉时期文学作品汉赋的特点,“气势恢宏,符合西汉大一统辉煌气势,为统治阶级造声势”,就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第6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就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答案中D选项“农民造反者”就是从农民阶级自身来看;第9题中国同盟会的作用;第14题对万民法的理解;第16题对《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内容分析;第17题对浪漫主义的理解;第18题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影响等。师生教学要紧扣考纲要求,利用好教材梳理相关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做到逐一扫描,没有遗漏,打好基础关。在做非选择题时,学生平时还应注重规范性训练,如历史专业用语的使用规范、开放性试题的语言描述规范等。

二、依据高考考纲,强调能力培养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

历史课程标准 比较 香港 台湾

2014年1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对2007年版《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以下简称《指引》)进行了修订。同年2月,台湾也对《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领――历史科》(以下简称《纲领》)进行了修订。这两份文件修订时间相近,本文将从两地高中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找出其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港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框架比较

香港地区《指引》包括概论、课程架构、课程规划、学与教、评估、学与教资源和附录七个部分。第一章概论从背景、课程理念、课程宗旨、课程目标、学习成果,以及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等部分进行阐述。第二章课程架构从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课程架构及组织两个方面论述。第三章从主导原则、学习进程、课程规划策略和课程统筹四个方面来论述课程规划。第四章学与教包括知识与学习、主导原则、取向与策略、课堂互动、照顾学生的多样性。第五章具体介绍了评估的角色和评估的目标及方法。第六章学与教资源不仅介绍了教科书、参考材料、科技与网上资源、小区资源等重要的资源,还强调要从配合教学目标和照顾学生的多样性两方面来灵活运用学与教资源,同时强调要注意资源的管理。

台湾地区《纲要》包括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微调修订对照表、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微调修订对照表四个部分,其中主要介绍了必修和选修纲要,这两个纲要均包括目标、核心能力、时间分配、教材纲要和实施方法五个部分。其中必修目标方面从历史知识、能力、自我认同感、多元文化认识、学习兴趣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选修目标方面从培养思考、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方面的能力,重视本土、尊重多元、关怀弱势文化的胸襟,形成宽阔的世界文化视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核心能力方面均提出表达历史时序、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和运用史料四个方面的核心能力。教材纲要作为《纲要》中最重要的部分,必修对台湾史、中国史和世界史按主题进行分类,选修主要选择六种世界文化类型进行阐释,说明各主题中的基础知识,并标明重点。实施方法包括教材编选、教学方法、教学评量、教学资源和教学相关配合事项。

港台地区都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等进行了探讨。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详尽介绍了其制定的理念以及作为高中课程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从更大的系统背景对其解读。内容方面,台湾地区《纲要》更简洁明了,香港地区《指引》则更详尽,比如《指引》在附录部分作了七个案例,并在附录词汇释义部分解释了“公开评核”等24个核心用语,并罗列了14页参考文献给中学历史教师提供备课的资源。

二、港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比较

1.课程目标分析比较

香港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三个层次。其中知识层面的要求主要有: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用不同的方式陈述和诠释历史以表达不同的观点、信念、经验以及行为对世界的影响,理清主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技巧层面的要求主要有:分辨客观史实与主观见解,构建历史的观点与视野;比较、鉴别、诠释历史数据,运用新史料对历史做出新的解释;辨别、解释历史档案和文献;合理地选择、取舍史料,依据史料提出观点;学会搜集、整理、甄别、选择史料,对史料的价值给予鉴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历史解决问题。价值观和态度层面的要求主要有:站在当时的立场、置身当时的环境来解读当时的历史;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保持探究人类文化的精神;拥有全球和世界视野,具有国民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台湾的课程目标是从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层面来规定的。其中必修课方面规定: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具备搜集史料、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具有历史思维;理解和认同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选修课方面规定:认识世界各重要文化的内涵,进而养成思考、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了解世界重要文化演变的重大问题及现象,进而养成重视本土、尊重多元、关怀弱势文化的胸襟;从文化省思与传承的角度,关怀世界重要文化的发展,以形成宽阔的世界文化视野。

香港和台湾的课程目标表述都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层次感强。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从知识、技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历史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同时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历史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表达历史时序、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运用史料等四项学科核心能力,并单独作为第二部分表述。

2.课程内容分析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港台两地都采取了将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符合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在必修科中两地都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教材,用以培养学生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在选修课设置方面,香港地区从文化、地理、人物、制度、宗教和性别等六个不同的角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与现实和自身的关系。而台湾地区则是从文明的角度,介绍不同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更具全球视野。

从时间分配上看,香港地区历史课总共约为250个课时,其中必修课14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56%),选修课7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28%),中国历史概论(不列入公开评核范围)8个课时,历史研习的态度与方法(不列入公开评核范围)12个课时,校本评核部分20个课时。台湾地区的历史课程课时总共为206个,其中必修课128个(占总课时的62%),选修课78个课时(占总课时的38%)。

3.课程实施分析比较

香港地区在《指引》第四章“学与教”中指出:归纳、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都是常用的历史研习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接讲授、问题探究、对话交流、善用资料研习、创设模拟历史情境、利用资讯科技学习、从阅读中学习、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台湾地区《纲要》特别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认知经验、能力和学习为起点,灵活考虑如讲述、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参观访问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中指出小组讨论法是发展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

香港地区在《指引》中详细论述了教科书、参考材料(史料、史学论著与论文、工具资源)、科技与网上资源、小区资源四种资源,还强调要从配合教学目标、照顾学生的多样性两方面来灵活运用学与教资源,同时要注意资源的管理,包括学与教资源的共享、学与教资源的整理两方面。台湾地区强调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运用,指出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以应用的教学资源包括:历史挂图、重大历史事件演进历程表、重要文物模型;历史教学的幻灯片、录像带、光盘、视听教学设备、人物画像复印件、历代碑帖拓片以及和教材相关的照片等。

4.课程评价分析比较

香港地区《指引》根据评估的两个重要目的(促进学习、了解学习成果)将评估分为进展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香港的公开评核包括公开考试(笔试)及校本评核两部分。公开考试占总分的80%,分历展和历史专题进行,分别占48%和32%。评核准则不再单凭内容要点评分,而是采用水平评核方式。

台湾地区的教学评价包括总结式评量、形成式评量和诊断式评量,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纲要》指出教学评价除了要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外,还要配合教学目标,以及核心能力、教材纲要内容的要求,兼顾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能力,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成就和学习困难,作为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成效的依据。《纲要》建议教学评价要采用多元化考核的方式:定期纸笔测验、课堂提问与讨论、撰写报告、辩论比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同时《纲要》还提出:要把学生平时各项学习活动的表现,详细、客观地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个人档案,作为评价的参考资料。

两地的评价都加入了形成性评价,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同时两地都建议采用多元考核的方式,台湾地区《纲要》提出考核的方式可包括定期纸笔测验、课堂提问与讨论、撰写报告、辩论比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香港地区《指引》还提出了如专题研习、评论写作、服务学习、考察活动、读史心得、课堂汇报、小型研习/模拟研究(可分阶段评分)、史事分析、史料搜集、历史悬案讨论、历史剧讨论、反思日志等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香港地区《指引》对最后的公开考核方式及各部分比重作了详尽介绍,而台湾地区《纲要》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介绍。

三、启示

从文本的表达方式上看,香港地区应该借鉴台湾地区的编排方式,将课程目标编写得更加清晰明了,高度精炼概括,使用起来快捷方便。而台湾地区在内容的编排上应该学习香港地区考虑课程标准的实用性,给中学历史教师更多的案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同时提供更多的备课资源。

从课程内容的选择看,香港地区的课程内容必修从历史线索的角度,选修从专题的角度来截取知识,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历史,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必修科各单元主题选取的知识点可以看出,香港课标所选的知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根据重点选择典型材料,避免了教材编写的烦难杂。选修课的六个主题基本都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在未来更具能力参与社会事务及处理个人问题。

从课程评价的制定看,相比台湾地区的课程评价,香港地区的课程评价更加具体和全面,不仅指出了评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明确指出为了保障评价的规范化和合理化,香港地区的历史教学评价各部分比例以及实施原则和注意事项。既注重过程性评价又注重结果性评价,既注重公开评核又注重校内评估,尤其成绩调整部分和按照分数来界定五个表现等级的具体方法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5

(一)老师遇到的问题

首先,由于全国卷考试内容涵盖了高中历史必修三册和高中历史选修四册,涵盖的内容广且量大,并且是第一年使用全国卷,没有经验可循,很多老师是认真的完成了全部的课本教学,致使新课占用时间多,没有合理安排一轮复习时间,导致二轮复习时间很紧张。在艺体生的复习方面,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其次,因为全国卷分为一卷和二卷,其难度是不同的,对于四川省在使用全国卷时,其难度如何?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很多老师对于二轮的复习资料无法合理取舍。

再次,正是因为全国卷的难易程度无法正确估量,所以,很多老师还存有这样的疑问:对于二轮复习应该怎样过知识?是对重难点、延伸加做题讲题就可以吗?

第四,对于很好的把握历史框架,构建完成的知识体系是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还是二轮复习时?或者是贯穿整个高三复习?

(二)建议与对策

首先,任课老师可以在高二下期必修一、二、三新课程都结束以后,适当的逐步开展一轮复习,复习时可以将选修内容按时间段穿插到一轮复习之中,这样既可以缩短新课课时,又可以为二轮复习争取时间,同时,为保证复习中的提升,复习时可以选用高考5十3历年真题进行训练。

其次,二轮复习时主要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概括,把握总的历史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突破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资料中可多选用材料分析题,尤其是考察大的时代背景的题型,很适合训练综合知识。

再次,对于构建知识体系,这个问题目前是最让高三老师头疼的,因为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本没有知识体系的概念,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完全联系不起来,在做题时已掌握的知识完全用不上。所以,在一轮复习至三轮复习时,老师应针对学生情况,适时的帮助学生或者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二、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学生遇到的问题

复习知识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因为高中历史必修课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专题来设置课程的,其历史时间是零散的,所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记忆不清,对历史时间的延续性把握不住。其次,很多学生在复习时还停留在一轮复习阶段,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是零碎混乱的,没有框架和体系。再次,在知识的梳理上,学生们对老师过分依赖,不爱动手动脑。第四,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如不总结已经做错的题和复习过的知识;不及时的翻阅课本;不背诵重知识点。

做训练题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很多学生都有的通病就是在做题时喜欢做选择题,材料题随便写写,然后就对答案。其次,有些学生做题时不注重审题,不研究问题,看一遍题目就开始答题,往往准确率很低。再次,学生们做选择题时,遇到有关联词的题目,如只有……才……等,不能准确的把握住题意,而此类题型在高考题中又比较常见。第四,大部分学生看不懂文言文题,或者害怕做文言文题,而文言文材料题又是高考的常见题型。

(二)建议与对策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6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标要求,我们应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但是高考的现实是学生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内有效答题,取得相应的成绩,才能在高考中赢得好成绩。这种选拔性考试需要有效的考试成绩做基础。那么,在高三历史备考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让高三备考更省时、更高效呢?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Ⅰ卷和Ⅱ卷45题的考查情况,可以得出全国卷选修一模块改革类题型命题有这样一个趋势:“课本知识得规律,考查内容非课本;课本内容有世界,考点是中国。”针对以上特点,面对沉重的高考备考任务,现就怎样实现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选修一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有效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在高考备考中,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选修内容中的两个模块进行集中讲授,以便于学生在考试中能够选择性答题。但是就选修模块而言,仅选修一模块就有9个单元32课,包括3节探究活动课,每课为一课时。如果按照高中课时要求,历史周课时四节课计算,那么完成本册教学任务就需要9周时间,这在时间上显然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高三复习选修模块时,重点为学生复习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我认为,相对于其他模块而言,改革题通过材料就能有效地组织答案,更易得分。作为改革类知识,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重大历史事件,其核心是变,就是革除旧的制度、文化、思想,创造新的制度、文化、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虽然历史上的改革形式多样,但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改革都是有其共性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在复习改革时,按照历史事件的分析原则进行讲授,进而总结出能指导学生自己分析改革问题的规律,就可以实现此部分知识的备考任务了。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把改革分解为原因、内容、影响三部分,逐个分析。然后把这三部分汇总起来,归纳出改革问题的共性规律,形成固定的知识模板,让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按图索骥,有效得分。

面对全本教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性讲解。我的做法是重点讲授王安石变法和。将这两次改革讲授清楚,分析透彻,形成改革类知识的分析提纲和模板,指导学生按此方法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其他改革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

任何一个历史改革,必定有着规律性的改革原因。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生的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从改革原因层面有效理解改革的内容。改革原因的分析如果按性质归类,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因素这几方面去分析。如,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可归纳为:(1)政治: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严重的统治。(2)经济: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困难。(3)思想:庆历新政的影响,变革呼声高涨。(4)个人,王安石个人的努力。

清楚了改革原因,就明确了为什么要改。以原因为切入点我们就可以分析怎么改的问题了,即对改革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内容其实就是对原因中所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这一部分知识基本上是确定的,在课本上需要学生逐条归纳,在高考中基本会在材料中予以体现,所以,只要学生能够把握原因分析,那么在归纳内容时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对照改革内容,分析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是否能够解决改革原因中呈现的问题,即为改革结果。结果怎么样,达到了预期目标、未达到预期目标或部分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三方面可对改革进行评价。结果或胜或败,分析胜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是学习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高考最易考查的地方。历史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改革的内容是原因的必然趋势,而结果及评价又寓于内容之中。所以,学习改革模块必须要在整体上全面系统分析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即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但也基本可以应对高考要求了。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7

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必须首先弄清楚“学什么”和“怎样学”两大关键问题。

学习党史,我们应学什么?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在党史学习中要寻找“大道”。这个“大道”,就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读史使人明志。”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信仰、获得力量、汲取智慧。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汲取革命前辈的智慧,练就“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处理人际关系的练达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能力”,是我们学习党史的落脚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在党史学习中要总结历史规律。通过对党史的学习,科学总结党的经验教训,理性地认识现状,科学地预见未来的方向。只有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工作。

学习党史,我们应怎样学?

从书本上学,读“有字之书”。我们党十分重视党史工作,已先后编纂出版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为代表的一系列党史基本著作,系统记述并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此外,党的各种文献资料汇编,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口述等著作以及各种专题研究史料、纪念馆展览资料等,再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学习党史著作,是最基本的党史学习途径。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8

一、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传统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扼杀了历史的鲜活生命,教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地听、写,机械地背,所以历史课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过程。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设备、互联网、历史遗存,师生、家长及社会等课程资源,拓宽课堂教学范围,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在学习历史选修Ⅰ《商鞅变法》一课内容时,可通过用小故事、细节、材料、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例如,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推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按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来:“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商鞅有力的驳斥坚定了秦孝公的变法决心(材料细节内容出自教材课文中的图片和小字)。由此引导学生去思考: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与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通过这些问题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商鞅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守旧贵族“法古”、“循礼“的守旧主张,为改革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改革者的意志坚定是不可缺少的,改革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课文中的小故事、材料,增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一步步走近商鞅,掌握本课相关历史知识,并理解什么叫改革。如在学习历史必修三有关“中外文学艺术的繁荣”等内容时,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一组组直观生动的图片,展示许许多多的历史情境、现象、线索,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教师列提纲总结、学生归纳知识点,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觉得历史课乏味,以至昏昏欲睡,理不清头绪。如此对比,同样的教学内容,效果会大有不同。还有多组织历史活动课,尽可能营造一种平等、宽松、自由的历史学习氛围。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等,让学生走进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激活他们心中涌动的历史情结,激发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一活动可让历史课代表和班干配合组织,教师适当指导。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这一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更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此类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学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

二、把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人们常说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正是由于历史具有的过去性特点,于是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因而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感。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喜欢历史课外书籍,却不喜欢历史课本;喜欢历史人物,但不喜欢走进历史课本去了解。历史课堂教学要消除学生的“距离感”, 必须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回归现实,所以教学中应注重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应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如在学习历史必修Ⅰ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时,结合前期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候选人分别是黑人奥巴马和越战老兵麦凯恩的激烈角逐,让历史贴近现实,由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而乐于去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美国两党制形成的历史。还有,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觉得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学习必修Ⅰ《抗日战争》内容时,与前几年日本右翼势力、军国主义复活有关史实相联系,警示后人以史为鉴,勿忘历史,勿让历史悲剧重演,友好发展中日民族关系。还有在学习工业革命相关知识时,一些重大发明如火车、汽车、飞机、电灯等对当前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又如在教材中涉及到历史人物的知识时,让学生通过了解体现历史人物品质和精神的生活细节,还原历史人物有血有肉的一面,让他们不再是平面的画像。如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内容时,抓住教材中的细节: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商鞅以南门徙木的故事取信于民;“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及其变法褒贬不一――司马迁说商鞅‘是个天性刻薄(不近人情)的人’、司马光却说商鞅实现了‘乡邑大治’(即城乡秩序井然)、王安石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由此让学生去探讨:结合古人的看法,谈谈你对商鞅的认识。他的变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总之,学生从活生生的现实情景中去感受历史、探求历史,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主动性。

三、教师抓放结合、师生教学相长

通常历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总是对于课本每一个问题主动讲解,并清楚地给出答案,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懒于思考的惰性。新教材里设有相关的探究问题和“思考题”,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这些问题一般由学生自己探究寻找答案,等教师适当引导、总结。结果有些同学提出异议:“老师,能不能把答案直接给我们,背下来,省时又省力。”可见,学生已经成了考试的机器,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不愿意去动脑筋,缺少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新课程下的教学目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做“传声筒”、“复印机”,应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以生为本。教师对于课本内容和问题应有所侧重,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知识点一般少讲或不讲。如有关科技文化的历史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或图表、归纳总结,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使学生充分参与,又避免了学生凡有问题依赖老师解答而不思考的现象发生,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还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历史现象和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学习必修Ⅰ《辛亥革命》内容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被迫取消,张勋复辟草草收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剪辫子、禁缠足,修改中山装造型等。”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考虑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又让学生在归纳整理过程中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如在学习历史必修Ⅱ《新般路开辟》一课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东西方两次伟大航海壮举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而中国起步还早于欧洲,为什么后来东西方航海事业发展出现不同的结局?”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东西方航海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这一问题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具有一定难度。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也乐于探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9

高中历史课程由历史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学习模块中的必修课程由三个学习模块组成,共设置了25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正是由于选修课程是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因而如何处理与把握同必修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既要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关注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课程内容之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与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做到必修与选修内容的平稳过渡和顺畅连接;又要注重选修课程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适度深化,力求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或内容过于艰深和复杂。

总之,一方面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重要依托。但是另一方面,就高中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言,必修课程的内容是存在严重缺陷的,不能完全地整体构筑历史学科的知识框架,这使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因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是必要的。

2.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新课程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而共同成长、老师与学生间积极互动而教学相长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学科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总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层次性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注。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衔接与深化必修课程的内容,不仅是学生自身学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途径,也是学生为自己提供选修课程学习的知识支撑的重要手段。

3.是高中历史学习层次划分的阶段性要求

高中历史的学习层次划分:

①必修阶段的教学。进入高中阶段后,新生首先是从必修课程的学习而开始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的。这些体现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基本文明成果的内容,是高中生必学的。无论知识的构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塑造,要求都是最为基本的。

②选修阶段的教学。这个时段的学生主体发生了变化(文理分科),教学的各种要求明显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开始转向深层次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对历史学习技能的要求开始注重探索研究和发现的素质的提高,对历史意识的培养开始注重学生独立的历史价值观的塑造。

③以通史模式为线索的知识整合。由于以应对高考为主要学习方向,这一阶段的学习以知识的回顾为主,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一些基本价值观的温习和认同。

④以提高综合素质应对高考为目的的针对性训练。通过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其有规律的梳理,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系列训练,通过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表明,高中历史的学习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彼此间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选修课程的实施阶段必须与必修课程进行合理有序、有效的衔接及深化。

4.是选修模块高考备考复习策略的要求

高中课程改革也包括了高考评价方式、手段和内容的改革。国家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对选修选考并占一定比例分数的规定,无疑具有将选修内容完全纳入高考评价范围的明确导向。由于选修模块的内容是由相关联的某个领域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所组成的,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或许是相对地孤立,将选修模块的各专题内容置于必修内容的历史知识背景中综合考察,能得出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更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在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二.选修与必修课程衔接及深化的策略

选修课程实施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总体上得到加强,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意识。选修的教学中与必修的衔接上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以选修课程内容为切入点,深化和拓展必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必修知识进行回顾,在比较学习中把握选修部分扩展的知识内容,认识选修部分所表达的深邃的历史道理,感悟选修内容中所蕴含的至深的历史情感。例如,改革模块中的“梭伦改革”,必修一和选修一的主干内容是一样的,可是,选修教材展开介绍了改革前雅典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梭伦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教学衔接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回顾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改革的复杂背景,探讨改革前后梭伦的个人情感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进步意义,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家的个人素质对改革进程和效果的巨大影响。

其二,以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为基础,理解和应用选修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合理的框架将选修和必修的知识串连起来,从而形成宏观的知识概念。例如,改革模块的《商鞅变法》一课,要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得从变法的背景和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上去体味。联系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通过分析,“礼崩乐坏”是背景,“六王毕、四海一”是深远影响。经过教学衔接以后,我们的学生就能从历史发展的大空间上确立起如下概念:

其三,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的能力。由于选修模块的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但也因此在各专题知识的背景上显得相对孤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历史情境、 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选修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

以上所述,虽然是关于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但是高中历史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是具有共性的,其联系的思路及其方式大体如此。

三.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举例

? 选修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1.梭伦改革

? 衔接:

? 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城邦政治及其公民素质(必修一)。

? 深化:

? 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 商鞅变法

? 衔接:重农抑商(必修二)、法家思想(必修三)

? 深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特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 衔接: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必修一)

? 深化: “冗官、冗兵、冗费” 或“兵虚财匮、内忧外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5.欧洲宗教改革

? 衔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必修三)

? 深化: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6..阿里改革

? 衔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及其客观上的文明传播”(必修二)

? 深化:阿里改革的发生及其失败的历史命运,说明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给当地带来奴役压迫的同时,也客观地冲击了落后农业文明地区的旧制度和社会结构,使当地出现了趋向工业文明的改革,但是阿里改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再加主观上的穷兵黩武耗费国力,失败是必然的。

7.俄国农奴制改革

? 衔接:改革的背景与工业革命的扩展有关(必修二)、改革的不彻底性成为此后大规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爆发的社会原因(必修一)、也与列宁主义诞生和实践的社会背景有关(必修三)

? 深化: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发生不仅是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化的结果,也是工业革命后激烈国际竞争中失败而引发强烈变革呼声的结果。

8.日本明治维新

? 衔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及其客观上的文明传播”(必修二)

? 深化: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例,深化和拓展乃至印证必修内容中“工业文明对落后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推动作用”、“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等历史现象、历史客观规律。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0

其次,通过对2009、2010年高考试题的研究,我认为,近两年高考题值得重视的特点有:①选择题难度较之于往年有明显加强,且灵活度在加大。加强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运用考查,以情景试题形式出现。②考查热点是以球的方式出现。③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全面、更高。不仅对学生的宏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还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学生联系现实的知识运用升华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特点,本人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①坚持导学案教学,每课一个导学,明确要复习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测试掌握的程度。②每节课基本上采取自我学习、合作探究、师生点评、训练和小结的形式落实复习内容。依据导学案,由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重温,老师组织对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和教师共同对讨论进行点评,达成共识。对训练题进行限时训练,教师根据训练情况进行扼要分析,做到看、讲、练结合。③精心组织周练。除教学用的二轮复习资料外,还要精选练习题,有专题和综合练习,一个或若干个专题组织一次测试,试题首先是专题性的,其次也应该是滚动式的,每周一次。每次试题都提出明确的答题要求,并提醒学生注意答题要求。试题全批全改,做好试卷分析,对试卷进行针对性讲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反思提高。另外对近两年出现的新式命题加强训练,对选择题要加大难度。④加强学法和答题规范性指导。从通史的体例出发,把握历史的大小结构,梳理其历史阶段性特征等学生已经能做到。如何从历史认知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历史,是学生在学习历史中的一个难点。历史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书写的规范性也是部分学生必须下力气解决的问题。⑤重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学习的效率。历史作为选修学科,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因为没有语数外三大科的达线成绩,选修学科考得再好也上不了大学,所以学生都在拼搏三大科。我们历史学科不能与三大科争时间,但也要向学生重申: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前提是在三大科,能不能顺利地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门选修学科。任何一门必修学科无意与三大科争时间,但是要把握好三大科与选修学科的最佳匹配,这就要求在选修科的学习上必须牢牢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力求每节课效果最大化。

再次,我认为二轮复习要加强对必修专题史知识的基本规律和阶段特征的总结,加强对学生进行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灌输。这些问题恰恰是专题史容易忽视的。

这里仅举一例,在复习必修三时,我们给学生总结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例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专题,就介绍了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三个人文主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再如,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过程就经历了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再到提倡思想解放,这样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

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最基本的特征是多元发生、多元组合的。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内容反映出文明是多源发生,然后合流、汇聚而成的。在世界思想文化发源阶段,各地相互隔绝,每个独立文化都独立发展。因此,世界文化的源头不是唯一的,是多元的。如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早期人文主义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几乎出现在同一纬度、同一时间。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被逐渐打破,各种文明又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日益融合为一个整体,比如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10-02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的思路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高考试题注重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研究高考,掌握考情、学情,讲究策略。本人积多年的复习备考历程,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

一、求“准”——针对高考,精研学情

首先,要重视对《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要强化对《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的研究,大胆舍弃其中删减的内容,捕捉其中的微妙变化,把握其动向。其次,要关注高考试题的题量、题型的分布,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掌握参考答案的解题套路和规范措辞。随着高考全国命题与各省市命题的设施,试题形式呈现相互借鉴与推陈出新的特点,试题的考查功能有所加强。如2010年山东卷第27题是一道有标准意义的好题,该题用“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三个主题词组织材料,引出问题,其形式与2009年和2010年北京卷相关试题很相似。该题体现了通过一个历史事件,立体挖掘的综合考查设计思路,古今贯通,中外结合,检验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突出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实了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从而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知识综合到能力综合考查的转变。要应对这种命题的变化,一线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只重视考纲和考试说明,而忽视课标的落实和运用的倾向。同时,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选好选修内容,对深化理解、掌握必修内容是大有裨益的。这也符合新课程“积极扩大课程资源”的精神。因此,我们要适度关注与必修内容相关的选修内容,不可掉以轻心。做到既要把握高考复习的进度,又要调整高考复习的思路。选好选修的模块,并在必修中穿插选修的内容,在选修中穿插必修的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求“实”——夯实基础,重组知识

1.夯实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离开教材,历史教学将无所适从。对教材的把握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借助课本落实双基,借助课本构建知识体系,借助课本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组织训练。搞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解上狠下功夫,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干,强化重点,查漏补缺,大胆取舍,质疑问难,融会贯通,要大胆丢弃非重点知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千万不要因为热衷于各类模拟题、练习题而冷落了教材知识,考生要保证将足够的时间用于对教材知识的研读,加强自我整理和纠错能力。不管考题形式如何千变万化,新颖材料怎样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上来。养成复习时必须重视基础的习惯,全面准确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才是学习、提分之道。同时,以单元为单位回忆教材章节目录,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回忆教材内容,区分记牢的、遗忘的、模糊的几个层次,再通过复习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

2.重组知识——纵横联系构专题。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从宏观入手,重新整合教材,理清线索,大胆取舍,筛选专题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一是“串线”,即加强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从中理出可以串联相关知识的主线,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历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新中国的农村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等。二是“铺面”,即打破模块间的孤立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比较,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的阶段特征。如辛亥革命,其背景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必修三中的“三民主义”,其影响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必修三中的“新文化运动”。三是“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总之,通过串线、铺面、织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三、求“活”——学以致用,灵活迁移

1.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要从政治、地理等多角度思考分析,促进学科之间的自然渗透与融合。如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世界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等。

2.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近年来高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即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国关系等;三是周年性历史事件,即从上年6月到本年5月左右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周年问题。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现实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做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为此,务必关注时政,解读热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做到学以致用。

3.关注史学范式,高屋建瓴。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灵活,在复习时应适当重视史学理论,如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和生活史观等。要处理好传统史观和新史观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新史观时应有所侧重,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文明方面的线索和整个人类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篇12

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高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承担着人文学科应该承担的教育教学责任,从课程内容到能力要求,都在发生着变化。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变化方向

(一)课程结构的变化

黑龙江省将于2019年进行新一轮的课改,尽管现在还没有看到正式的教材,但是从课程标准来看,新的历史教材属于通史与专题相结合的体系,特别突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结构上,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组成,在必修的“中外历史纲要”部分,突出历史学科的“通史性”特点,内容上增加了早期文明、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文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和世界大战,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上设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在选修课程部分设置“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这种模式体现出历史学科从基础到知识扩展再到研究性的学习结构的特点。这样的课程结构,一方面突出了“通史”特性,相较于原来的教材,更侧重于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较长时间的概括,有助于学生提炼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另一方面又能够兼顾学生对同类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的线索和规律的总结,概括出人类社会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特征,将理论学习、专题特征和历史阶段特征有机结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完成高考对于历史学科的具体要求。对能力培养的侧重,突出了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服务于社会和现实的学科发展特点。

(二)学习目标的变化

高中学习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求提高了,历史学科对记忆性要求很高,但是在高中阶段仅仅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在考查方向上,侧重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对历史事件的梳理、理解、归纳的基础上,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前的联系,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感悟历史事件的借鉴性意义,完成学科“古为今用”“博古通今”的使命显得更为重要。这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整合,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理解重要历史规律,如历史唯物史观下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等,这些成为学生学习必须要掌握、运用的知识,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解释、叙述成为学生必备的能力。这也是高中历史在学习上的特殊性所在,是历史教学必须要发生变化的方向所在。

二、学习主体的特殊性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主体对象是年龄集中在15—18岁之间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交替时期”。他们处于青春期,已经不再像小学生或者初中生那样,总体上属于对家长和教师的服从状态。从心理上看,该阶段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上,都产生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出现了不愿意与家长沟通、隐私意识强烈的现象;在智力方面,已经可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可以完成独立的学习和思考,可以说这一时期学生的智力水平已经是接近成人的最高水平;从情绪上看,他们害怕挫折,意志不坚定,容易感情用事,缺乏理性的思考;从学习的状态上说,兴趣范围有所扩大,目的性变强,主观能动性变强,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在实际行动上表现得很明显,并且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努力和付出。这都与小学、初中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在历史学科上,义务教育时期的历史学科学习处于基本没有基础的状态,高中历史学科需要完成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和贯通,又要注意高中阶段的学科梯度,面对学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强化历史学科思维。

三、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面对高中历史教学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和历史学科发生的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决。

1.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在集体备课的同时,对课堂效果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制定和使用课堂观测量表,在组内教师互相听课的过程中,对量表上的相关内容做好观察工作;在评课的过程中,就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组内教研、讨论,商量解决的方法,由任课教师进行改进,再对课堂情况进行监控,以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贪多求全,一段时间内只能就一两个问题进行解决,监控要及时得当,教师谈论时不能苛求完美,应该提出具体的可实际操作的措施。

2.针对新的教材结构,教师注重自我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对于课程中新增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仔细研究,大胆运用,认真反思,不断调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