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4 09:26:19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

高校生物标本馆既支持了生物学教学、研究,又辅助了大学生德育,对生物学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分析来看,高校生物标本馆对学科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生物学科提供了教学支持。

生物标本真实反映了生物的形态、构造等,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物信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教具应用到生物学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充分地了解并掌握生物学知识,为生物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某种意义上来讲,生物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产生具体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而高校生物标本馆的建设和使用则有效解决了生物教学的这一难题。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植物教学时,教师可以到学校的生物标本馆借取一些教学需要的生物标本,结合讲授的内容进行标本展示,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形态构造,让他们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生物实物展示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各植物标本的不同和特性,使学生快速掌握植物标本所蕴含的生物信息,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生物标本馆为生物学科提供了一定的教学支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二)丰富了生物学科的研究内容。

大多数高校生物标本馆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建设而成的,其中储藏着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这就为我们研究生物的自然历史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众所周知,在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这是我们保护气候、水源、土壤等生存要素的基础,维系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据科学研究数据显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繁多,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它所发挥的创造力也就越大。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其必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去保护它、研究它,以使其在自然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就是实证,他为人类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高校生物标本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物标本的多样性,它不仅仅为生物学科教学提供了支持,还为我们研究生物学提供了永久的、直观的参考,所以,高校生物标本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同时还是科研的圣地,更应该加强生物标本馆的建设和管理。

(三)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德育意义。

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导致很多稀奇的物种逐渐走向灭亡。高校生物标本馆为学生了解生物变化、物种种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唤起自身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传统生物教学课堂上并未或很少涉及到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也仅局限于理论层次,即使讲述了很多内容但尚未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标本馆的建设和使用则改善了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馆进行学习,结合生物物种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激发学生保护生物的欲望以及努力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懂得如何善待人类自己、善待大自然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另外,还可以将生物标本馆视作生物教学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标本制作,如此既满足了生物教学的需求,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所具有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是课堂教学所不能给予的。由此看来,高校生物标本馆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德育效益,亦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生物标本馆的管理建议

高校生物标本馆对学科建设作用的发挥不是单靠其自身就能实现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因此,高校生物标本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高校生物标本馆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提出了以下两种高校生物标本馆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一)做好日常管护工作。

高校生物标本馆对学科建设意义的实现有赖于日常良好的管理。为了保证生物标本的多样性与完整性,高校应该做好日常管护工作,及时更新日常管护信息,以合理调配资源,发挥出生物标本馆在学科建设上应有的效益。在高校生物标本馆标本的陈列上要注意遵照一定的次序,将生物标本进行分类,一来方便管理,二来便于学生参观。做好生物标本借用登记工作,详细记录借用信息,规范标本借用流程,要求借用人员按时返还,这样支持生物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要保证生物标本的日后观赏和使用。在生物标本馆内禁止学生私自进行触碰,以防止因学生不小心而造成生物标本损坏。除此之外,高校应该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生物标本馆的日常管护工作,要求他们定时定期对管内设施进行卫生清扫,通风换气,注意保持标本馆的温度和湿度,尽量减少害虫的损害。每次在学生参观学习完之后,对全馆进行消毒,以免细菌等给标本带来损坏。生物标本馆的管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生物标本馆管护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协助高校制定详细的管护制度,以使高校生物标本馆管护逐渐科学化、规范化。

(二)实行开放式管理。

高校生物标本馆实行开放式管理,为教师的教学和实验课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还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平台,给高校人才培养增添了助力。除此之外,因为高校生物标本馆同时具备德育功能和科研功能,所以高校生物标本馆还应对社会进行开放,以将其功能最大化。高校可利用现代媒体广为宣传生物标本馆,让社会大众了解生物标本馆的内容、功能、开放时间等,并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或学生到馆内进行讲解,普及大众生物学知识,让大众知悉我们所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以提高他们保护自然环境以及野生动物的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如此,高校通过生物标本馆的开放式管理不仅发挥并扩大了自身的教育功能,实现了对学生、社会大众的教育,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还提升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实践能力,实现了生物标本馆对学科建设的意义。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2

中考生物的命题要求以坚持新一轮课程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准确地测试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学习生活中的生物,终身发展有用的生物,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有利于推进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具备初步的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考生物的命题要求

生物考试为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生物学科学习的毕业与升学考试,既要检测学生的学科学习水平和素质,也要为高中招生选拔提供依据,因此考试试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良好的区分度。

1.坚持以学生为本。考试命题要力求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不出偏、难、怪题。根据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实际,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现能力立意。

2.注重基础性。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导向上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情况,要重视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能力情况,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考查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力求创新性。要注重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让学生能够获得学习体验与认识;在内容上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通过实验探究考察,突出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4.体现科学性。考试要体现学科目标的整体性,注重综合性;注意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命题材料要有鲜活的生命力,试题体现出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二、中考生物的命题范围

中考生物的命题范围将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考核与评价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上、下册内容为命题依据。本年度的中考范围以八年级上册的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下册的第七单元“生物圈的延续和发展”、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等为主要内容。从动物在动物圈中的作用,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通过对这方面内容的考试,能使生态平衡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中,我们了解到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我们这颗美丽而孤独的星球上生存的伙伴。从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应了解到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内容。从健康的生活等章节中应了解到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给自己增进健康的知识。

三、中考生物的复习策略

本次考试的题型将延续去年的命题模式,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非选择题的考试内容包括填空、识图作答、实验探究等。单项选择题共有15小题,赋分30分;非选择题共有5个小题,赋分20分。

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注意生物圈中动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细胞结构等,更要掌握和了解生物界及社会发展的动态。

如2010年的生物考题:2009年世界许多地区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正在患此病的人属于(传染源)。第5题,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到达太空的宇航员,他穿的宇宙服的发明创意来自于(长颈鹿的血液输送系统)。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重温平时的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与记录等,这些平时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一经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复习效率。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3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2?0051?06

迈尔是进化论的权威,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达尔文”,在20世纪60年代他转向了生物学的哲学问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迈尔所提倡的生物学自主论被称为一种新哲学,他是生物学自主论的代表人物,对生物学哲学的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生物学自主性的涵义

生物与非生物如何不同?生物学在科学中占有什么地位?自主论者认为,生物学客体、概念结构和方法论跟物理学截然不同,生物学不完全依赖于物理学,进化中涌现出了生物的自我特质,具有适应性、整体性和目的性,因此生物学是一门不能还原到物理学的独立学科,生物学不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物理学具有同等地位。生物学相对于物理学的独特性和学科地位的平等性就是生物学的自主性。对生物学自主性观点进行论证就是自主论。

“自主性”的原意是指不依赖于他人,不受他者的干涉和支配,自我判断,自我行动。“自主性”一词在英文里是“autonomous”,意思是独立的,自治的,自主的。生物学的自主就是生物学不受物理学的统治之意。生物体如果不能还原到物理化学,则生物学自主论是成立的。

迈尔认为生物学和物理学有同等的地位,即平行论,科学将来在更广泛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自主的生物学语言最终将与物理学语言合二为一。生物学的自主性意味着不能把生物学还原为物理学,也就是说,生物学的概念不能完全由物理学术语来定义,生物学定律也不能从物理定律中推导出来。然而,生物学的自主性并没有把生命运动规律与物理学规律绝对地对立起来。生物学因果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其中生命整体行为对部分的行为制约性是无机界所没有的。同时生命有机体具有特异性,生物学概念和定律在应用时要考虑时空限制。[1]与自主论相对立的分支论则认为,生物学仅仅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物学统一于物理学。

迈尔认为,分支论与自主论之间引起争议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对‘autonomous’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如果一个人能在地图上测量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地盘,他将会发现很大重叠的区域。这说明那种科学的领域是两个学科公有的。它包括分子生物学的大部分内容,原则上生物和非生物的理化过程都是一样 的。”[2] “如果把‘独立的’理解为这两类科学完全分开,存在这一重要的重叠就不能说两个学科相互独立,是不是这能够成为反对生物学是一门独立科学的理由?相反,支持生物学自主论观点的人会指出,没有被物理科学重叠的领域也同样重要,这一领域只能由一门独立科学来研究。”[3] “生物学的独立”指的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不可调和的区别,并不包含二者重叠的区域。因为机体论者承认重叠区的存在,他并不宣称绝对独立。”[2]

总之,生物学自主性就是生物学独立于物理学的特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学科之间的根本差异性,生物学与物理学、化学根本不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二层是反还原性,生物学不能还原为物理学、化学;第三层是学科独立性,生物学独立于物理学,不是物理学的学科分支。

二、机械论与活力论的冲突:生物学自主性思想的渊源

机械论与活力论之间的冲突是生物学自主性的思想渊源。近代活力论者的观点主张生命现象与物理科学无关,物理和化学运动不能解释生命现象,生命现象是自主性的领域。然而机械论者如生物哲学家M. Ruse宣称,可以还原生物的系统复杂性到更基本的物理水平,物理学能整合生物学。活力论者所假定的非物质力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自从科学概念被接受以来,科学概念与活力论明显的不相容。

活力论流行于十七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早期,它是极端机械论的补偿性反应。将生物机械化必定遭到激烈反对。极端机械论使活力论产生存在理由。机械论者认为,运动与物质是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拉美特利写了《人是机器》一书,认为人不过是机器,只能用运动和力来解释。笛卡尔将有机体还原为自动机,人类和有机体的区别是人有灵魂。然而机械论不能解释再生、复制、受精等现象。当然活力论者也不能很好的解释生命现象,只能提出不容易理解的神秘东西。[2]从笛卡尔时代到弄清发育由遗传程序所控为止,这两种观点一直互相攻击,争论不已。

笛卡尔认为生物体不过是一架机器。具有机械论背景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同意笛卡尔的观点。另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生命现象是由看不见的力在控制着,或称为力比多或者活力。力比多不能观察到,难以对其进行科学的解释。而基因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能够解释力比多所能解释的东西,力比多成为可有可无的形而上学假设,因此活力论逐渐衰微。[4]

生命的本质对于古代哲学家来说是个谜。人们容易猜想生命中似乎有灵魂和目的,拥有超出机械物的精神性的东西。如果认为生物有机体具有区别于无生命物质的活力存在,则被认为是活力论者。活力论者认为有机体由一个会思考的灵魂控制。[2]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把有机体运行归因于灵魂。无机物不具备活力的特性。“古典的活力论者将生命归因于生物具有某种不可以察觉的东西,无论是叫作生命液、生命力、生机或生命动因(隐德来希)都行。”[2]他们认为活力处于物理、化学定律领域之外,不受它们支配。科学上证实这活力存在的努力都告失败,活力论所试图说明的现象被其它方式所说明,例如用遗传程序加以解释,此后人们便不再需要活力论了。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活力论者把生命的内在驱动力量描绘成多种形式,如汉斯・德里施(Hans Driesch)的“生命原理”,亨利・柏格森的“突生”原理,这些都是建立在活力论的基础之上。这种古老活力论大多已被抛弃,主要原因是“单纯的提出某种作为指导性的或有机活动的神秘力量并不构成一种解释,相反是通过假设某种非经验的东西而阻止了人们的研究,用我们无法研究的名词来掩盖无知,犯了用命名作解释的错误”[5]。

生命的结构和机制与动力学不一样,用力学不能解释生命势必导致一种神秘性解释假说。活力论是一种重要的神秘性假说,具有一定的形而上学性。自古以来,对于生命现象的解释一直处于疑难之中。生命与非生命界之间存在着理解的鸿沟,许多哲学家不得不设计自己思辨的解决方案。例如,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笛卡尔的二元论等。但是精神、生命现象与机械物质之间的差别始终无法消弥。物理与生物、肉体与心灵二元论关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了自然观的困境、问题与争论。

创世论认为生命是上帝所创造的,给人类智慧的起源一种形而上学的解释。如果从科学的物质角度而不是形而上学角度进行解释,那么智慧的来源一时很难解释,这给创世论者一个反对进化论的口实。既反对宗教又难以从科学的物质角度来解释,那么活力论就有了自己存在理由。

对于科学主义者来说,一个生命有机体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保存的复合机制,生命完全是由生理-化学过程构成的,它形成一个连续的、独立的且不受任何外部神秘力量干预的系统。显然不能用机械论原理来解释生命现象。把物理主义当成生命哲学的唯一基础,认为生命不过是一个奇迹,这种观念就会导致。某种意义上说心与物之间的矛盾是活力论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活力论有自己存在的依据,因为机械论不能解释生命问题,所以就假定一种超物质的神秘力量来说明生命问题。这种假定源于人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活力论拒斥还原论,与现代从自然本身思考问题的思想不符,也就是说不符合现代科学规范。活力是不可观察和不可实验检验的东西,不是经验的东西,不能“实证”,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划界,活力论是形而上学的而不是科学的,因此科学性的生物遗传程序的解释并不能涵盖全部活力论所解释的东西。

活力论已为人们抛弃,因为生物体中的过程都符合理化定律,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差别不是组成物质不同,而是信息、目的和物质的组织结构不同造成的。然而活力论却标志着一种反还原论的立场。

主张生物学自主论的最早学者是那些相信活力论的人。活力论的历史作用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不符合科学规范,另方面却启发人们整体性思维,即重视系统新质的涌现、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思想。

三、通过批判还原论确立生物学

自主论

科学革命以来的科学概念是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之上,属于物理主义信念,生物学对科学概念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生物学还没有获得独立的科学地位。从笛卡尔、洛克和康德一直到卡尔纳普、纳格尔、亨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中,都是物理主义占统治地位。

而生物学的发展可以使人们反思一种真正的科学概念。一些生物学家认为流行的科学哲学只不过是物理主义的科学哲学,抗议物理主义者那种狭隘的信念。物理主义者用机械论观点而不是整体论观点看待生物学。物理-化学无法包容生物学的很多概念,无法包容生物学的特有内容,如历史演化的遗传程序。“为了获得科学的更普遍的概念,有必要去除科学革命以来的纯粹物理主义的特殊特征,它不是真正科学的典型特征。”[2]

迈尔批判了由于物理学发展较快带来的物理中心主义。生物学和物理科学的不同往往被忽视,物理科学被当成科学的中心,而且只要知道物理学就可以了解生物学。然而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跟物理学的科学规范明显不同。

在传统的科学哲学传统中,物理学的特性包括三个主要来自机械力学的特征:决定论、本质论和还原论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与生物学不容,与一切复杂性也是不相容的。迈尔对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的这些原则进行批判。

物理主义代表了一种还原论的思潮。还原论试图按运动和力的观点来解释一切生物学过程,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机械的、决定论的,没有不能解释的东西。迈尔反对物理主义在科学中的霸权地位,坚持生物学是一个独立学科。他的生物学自主性思想意味着反还原论,体现于生物学整体论、目的论和种群思想以及用更广泛的复杂性基础来统一科学等。

迈尔反对把复杂的生物系统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层次,把一切其他科学的概念和学说都还原为物理学,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很多属性是非生物所没有的,在还原中生物系统所具有的特质将完全丧失。然而这是一种主流哲学。

物理主义者头脑中几乎从来只有物理科学。自经典力学诞生之日起直至二十世纪初,对宇宙的科学认识主要带有一种物理性质。生物学是次要的和附带的偶然现象被纳入世界科学图景之中。几乎完全根植于逻缉学、数学以及物理学定律基础之上的正统科学哲学理所当然地把物理学看作是科学的标准范式,忽视了生物学的存在。所以生物学在过去经常被不合适地斥为“劣等”科学。[3](序viii)而迈尔认为生物学是独立的学科,如果没有把生物界丰富多采的现象和过程包罗进去,科学是很不完全的。一切科学的共同目的是努力了解世界,科学要求解释、概括和确定事物过程的原因,生物学完全满足这些特点,因此生物学是完全独立的科学。

还原论者自信的宣称进化生物学是集邮,声称科学的世界观是奠基于十九世纪关于电和热的性质以及原子和分子的伟大发现之上的。迈尔反对物理中心主义,强调科学的多元性。科学史上牛顿范式被看成是科学典范,然而生物学与力学之间关系不大。草药医生的植物学、维萨留斯的解剖学、博物学家独特的采集箱、科学航行、植物展览和巡回动物展览等等,所有这些和牛顿力学没有什么关系。[6]

迈尔通过反驳还原论的观点来确立自己的生物学自主论观点。他指出传统科学哲学错误的倾向于各门科学都遵守同一种物理学范式。数理科学具有严密性、普适性、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突出特点,这也发展成当时所有科学的金标准。如果不符合此标准就被斥为不纯正的科学。生物科学缺少上述特点,因此它一度受物理主义者的排斥。迈尔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生物学是一门独立于物理学的学科。

生物学的发展带给哲学新的发展契机。生物学哲学应当摆脱传统科学哲学对它的束缚,并强调在生物学内部生物学理论、概念、结构之间的转换与理论范式的更替和重新确立。迈尔正是这种新生物学哲学的积极倡导者。[7]“我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明白生物学是一种与物理科学极为不同的科学;它们在自身的研究对象、历史、方法、哲学等方面根本不同。物理科学容纳不了许多生命世界独有的自然特性。作为传统科学哲学基础的经典物理科学被一系列跟有机体研究完全不适合的思潮统治着,这些思想包括本质论、决定论、还原论。”[8]“需要一种还没有被人相信的生物哲学,这种哲学和其它非科学的意识形态和不能正确处理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系统的物理主义还原论,都是不相近的。”[6](82)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生物学自主性的哲学。

迈尔说过,所有的生物过程能从物质构成上被理化过程所还原。没有生物界的事件和过程矛盾于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的理化解释。因此迈尔并不绝对否认还原论的观点。

近代的机械论、还原论、物理主义在思想上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迈尔的思想发展与这种思想环境密切相关,这种极端状态迫使它的互补性的另一端出现,从极端的物理主义激发出生物学自主论,这是迈尔自主论思想发展的一种动力因。可谓物极必反,符合辩证法。

四、扩大科学统一的基础

科学中始终存在着科学统一的传统,逻辑原子主义者试图将所有现象归结为原子、运动和力。将复杂现象归结为简单而有序的原理加以把握,这一方法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经济性原则。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应该寻求各学科共同起决定作用的基础,这样会对自然界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因此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力图寻求科学的统一。寻求科学统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目标,这种统一是对自然界的还原论解释。

迈尔认为在科学统一中不能将所有现象都还原到物理学,不能将不符合物理科学规范的东西统统斥为非科学的东西,如果将生物学完全还原成物理学以求得科学统一就是不可能的。他不是放弃科学统一的思路,并让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相互独立,他希望说明的是以物理学作为科学的唯一标准是不适当的,物理基础只是整个科学统一基础的一个部分。

迈尔关于科学统一的观点与他的生物学自主性和反还原论观点相一致,他提出建立一种更广泛基础才能统一科学,科学统一基础除了物理学基础之外,还应该包括生物学中的一些复杂性概念,如随机过程、因果关系的多元化、自然界中的大量等级结构形式、在较高等级层次突现事先未曾料到的性质、复杂系统中的内聚力以及其它概念,还要包括种群、程序和目的性等。“如果我们愿意将科学概念加以扩展,不仅包括物理科学的而且还包括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则科学的统一就确实是可能实现的。”[3](23)

从这里可以看到,迈尔的观点带有整体特征,用一种复杂系统的观点研究生物学,在哲学上他把整体看成是一种存在实体。他认为科学统一的基础具有复杂的整体属性,反对僵化的本质论和决定论。

Eugene Wigner认为物理学研究的是一种极限状态。用一个类似的比喻,物理学相当于欧氏几何,欧氏几何是所有几何的极限状态[6](41)。亨普尔认为生物学与物理化学将来可能融合统一,边界也会逐渐模糊,将会启用一套新的术语,将生物学还原到物理化学的概念再也用不上了[9]。库恩认为科学不可能统一,因为科学是由不可通约的范式构成,范式不同,科学也不同。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和劳丹等科学哲学家并没有寻找科学统一的基础。社会建构论者认为科学是社会建构的,不存在统一基础。这些科学哲学理论是对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的颠覆,也与迈尔的思想截然不同。

有些学者认为迈尔坚持生物学自主性必然破坏科学统一前景,这种看法是把物理学与整个科学等同起来。迈尔虽然反对物理主义统一观点,但他并不放弃科学能够统一的信念。迈尔认为现实中的确存在科学统一的可能性,但统一是不可能通过将生物学还原成物理学的办法来完成的。生物学的自主性不仅不会破坏科学的统一,反而正是迈向统一与和解的第一步。

辛普森的观点比迈尔更激进,认为生物学不是与物理学平行,而是物理学统一于生物学的基础,与生物学统一于物理学正好翻了个。其含义是物理化学的概念、规律、方法都适用于生物学,而生物学概念、理论与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物理化学,所以生物学所涵盖的概念、理论和规律比物理化学更广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统一于生物学。

科学统一在概念上是一种要求用简单概念来解释、预测和概括复杂的现象。相反,如果迈尔用众多的词汇和多元的概念作为科学统一的基础,可能与人类认识过程的统一性和简单化有些矛盾。如果将具有特殊性的生物学概念看作是科学统一的基础,就会有某种不统一倾向,将会使很多普遍化结论失效。因此生物学与物理学是如此的不同,以至科学统一基础仍需讨论。首先要问:科学统一是否可能?“统一”的含义是什么?如果生物学不能统一于物理学,则物理学统一于生物学更不可能,因为分子、原子统一于基因程序等概念意味着将一般的东西统一于特殊的东西。迈尔的意思是科学要统一于物理和生物的共同概念基础。这是一个不错路径,但是统一的基础不免过于多样化和复杂化。

其实将科学统一到物理学,强调的是还原论科学研究方法,寻找世界的基本单元,从而揭示世界的本质。从某种角度看这种研究进路很有意义,取得了科学上的硕果和在哲学上探求物质本原和世界根本性特征的成功。将科学统一于生物学,强调生物学的自主性,生物学不仅仅可以运用物理-化学的概念和方法,而且生物学还有很多自身的不可以还原到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这种研究路径也很富有学术意义。科学统一于物理学基础或者统一于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两种基础同时富有意义,只不过研究问题旨趣不同。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可以促进科学矛盾的进一步明确,科学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有利于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既然两种统一方式都富有意义,而只是研究旨趣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那么可以把还原论称为“基础性统一”,其目的是追寻自然结构的基本单元;而主张科学统一的基础包括生物学概念的观点属于“定义域统一”,目的是寻求一个更广阔的定义域来涵盖所有学科的对象。因为对“统一”一词的理解不同,所以产生歧义和纷争。

生物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系统的不同层次的关系。生物学在高层次上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研究上也不能完全还原到物理化学层次,就像一幢大楼不能还原到砖块一样。但是通过研究部分而研究整体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统一于物理基础仍然有道理,这也是自从古希腊以来原子论者所追求的梦想。

自主论与分支论是互补的。如果生物学统一到物理学,意味着还原论能解决一切问题,抹杀了生物学的特异性,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显然是迈尔等自主论者所批判的。其实生物学和物理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在何种意义上实现统一仍然需要研究。

五、迈尔思想的支持者与反对者

自主论者和还原论者曾经进行了激烈争论。自主论者主要代表人物是和霍尔(D.Hull)等;而分支论者代表人物则是鲁斯(Michael Ruse)、罗森伯格(Rosenberg)和沙伐尔(Schaffner)等。霍尔支持迈尔的观点,主张生物学具有自主性,也十分强调生物学的目的性。霍尔的“物种作为个体”的思想和种群思想跟迈尔基本一致。

西方的生物学哲学家中,鲁斯反对迈尔的生物学自主论,坚持分支论。鲁斯承认,生物学和物理学在许多方面极为不同,然而他认为这种区别并不是重要的,因为作为科学的生物学与物理学有着相同的逻辑结构,也是经验的事业。鲁斯认为,不管怎样,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来终有―天会消失。 罗森伯格是个分支论者,不过他自认为他是个中间主义者,既不是自主论者,也不是分支论者。罗森伯格认为,迈尔提出的生物学自主性的理由是有争议的,然而目的论解释在实践上不可能完全还原为非目的论的 解释。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EvelynFox Keller认为还原是可能的:所有的生命现象,包括进化,不需要任何物理学和化学之外的机制。但John Dupré则认为,生物复杂系统不能从其组成部分的详尽知识细节中得到完全解释。他甚至还认为,对还原的纯粹形而上学的理解,就像通常用随附性表达的那样,也是误导性 的。[10]还有一种中间的观点,认为生物学具有自主性,然而经过一定的还原,生物学只不过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的自主论与还原论之争实质上还是整体论与还原论之争,它反映客观世界的内在矛盾性,很难讲谁是最终的赢家。

六、整体生物学:迈尔思想的实质

迈尔提倡生物学自主论,这是一种新哲学,经历了很多论战,到目前为止,这种新哲学现状如何?迈尔成功了吗?实际上迈尔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物理主义和还原论不再具有原来的霸气,生物学自主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生物学目的论与因果论已经为大多数人所重视。迈尔批判生物学中源于柏拉图的本质论观念,提倡种群思想,目前它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迈尔的种群思想是以一种异质性和历史性维度来考察问题,它处理生物学中那些独特现象,体现了整体生物学。

迈尔的生物学自主论实质上是一种整体生物学(whole-organism biology)思想,它认为生物体具有复杂性、组织性和有序性,生命系统是一种层次结构,在部分生成整体的过程中涌现出新质。整体生物学注重生物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从整体上来研究生物学,而不是采用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不过罗森伯格偏向还原论,他分析了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根据,认为还原论的哲学根据很难驳倒,尽管在生物学实践上,还原是不可能的或不必要的。[11]

Michael Ghiselin 和 David Hull 在 20世纪70年代主张“物种作为个体(整体)”,而不是类别(生物成员的集合),迈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学说。整体生物学把物种和种群都当成整体。在科学统一的问题上,整体生物学主张科学应该统一于新的基础,如遗传程序、随机过程、因果关系的多元化、层次结构形式、涌现、内聚力等原理和概念。整体生物学主张基因型的整体关联性和不可分性,批判数学群体遗传学的还原性数理方法。数学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传统由于受到迈尔的批评,其局限性也已为人们所认识。

迈尔将生物学中的原因分为近期原因和进化原因,生物学中因果关系表现出特别的不确定性,生物学中规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概念和关系。整体生物学重视指向未来的目的性,清除其中的超自然因素,也就是说在不借助于活力论等超自然力的情况下生物学中的功能和适应现象仍可以很好的科学解释。

迈尔是个整体主义者,他认为在生物学中还原论不仅不是必要的研究方法,而且经常还会受到它的误导。整体生物学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研究传统,人们认识到这种思维有自己独立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语境论的观点看,生物学解释内部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这是与生物学中多学科的研究传统相关的。迈尔的生物学自主论与分支论分属不同的解释语境。[11

今天的整体生物学在在生物学谱系里里有很高的地位,整体生物学主张生物学是独立于物理学的学科,它源于迈尔在60年出的一个相当不同的呼声。整体生物学范式的对立面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重要的,而迈尔为他们划定了边界。迈尔提倡的新哲学很成功,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都同样激动人心,分子生物学家常常因涉猎整体生物学而会受到启发。

参考文献:

[1] 董国安, 吕国辉. 生物学自主性与广义还原[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3): 13?16.

[2] Mayr E. The autonomy of biology: the position of biology among the science [J]. The Qua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96, 71(1): 97?106.

[3] 迈尔. 生物学哲学[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

[4] Mayr E. What makes biology unique? [C]// Consideration on the autonomy of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London: Cambridge press, 2004: 22.

[5] 瓦托夫斯基. 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 北京: 求实出版社, 1992: 504.

[6] 迈尔. 生物学思想的发展[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7] Mayr E. How Biology Differs form the Physical Science [C]// Depew D J, Weber B H. Evolution at a crossroads: The new biology and the new philosophy of Sc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43?63.

[8] Mayr E. This is Biology: The Science of Living World [M].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reface xiii.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11-03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它凸显了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但是,正如中国科协在制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所指出的:“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多年停滞不前,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羁绊和影响逐步显现。相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状况而言,科学精神的培育尤为严重落后。”…因此,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将愈加凸显,突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

精神家园是对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的终极追问与安顿,是主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精神畅适自足的故乡,是人格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给心灵以秩序、温情、希望和力量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意义解释框架。全球化引起的时空巨变给民族文化带来紧密感与紧张感,使精神家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要以生命意识的唤醒与觉悟,以尊重和肯定激起并强化人的生命价值为前提和归宿。人才培养作为精神家园构建的主渠道,只有秉承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才能历经物质世界的复兴与变幻,找回人生自由、平等、正义,寻求理想与精神的崇高与宁静,拯救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一、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

近百年来,西方哲学家对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先倡导人文科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在于对于人类的“活”的精神世界的研究;李凯尔特继而提出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真正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具有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即“人并不是生活在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就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而言,狄尔泰进一步强调可以用“爱好”或“重要性”来表示“意义”所特有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克乃夫・贝尔在“重大的”、“可以深层追究_的”含义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美学命题“美是有意义的形式”。分析哲学也认识到了自身单一意义理论的局限,关注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强调了人性的意义。

可以说,意义论就是人文科学。正如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意义是存在的意义,尽管它由人揭示并使人成其为人。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恰恰是将“意义”层面提升、演绎,进而与精神家园紧密相连。在人文科学范畴内,“意义”所指称的并不是实在对象,而是某种精神境界,即意境;“意义”所表达的不是基于自然需求之上的具体特定目的,而是人类实现人性的升华所需;“意义”对终极价值目标的追问,使得意义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意义”是超越自我生存状态的人性化;“意义”整体境界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超出了逻辑概念,却呈现为审美直观的对象。从康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学”性质,到胡塞尔反抗科学实证主义而倡导重建形而上学本体论,把针对客体主义的“超验哲学”称为“人文科学”,其目标正是“意义”。深刻理解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处理人文科学趋俗化倾向与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矛盾,提升“意义”的科学认识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意义”层面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凸显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与其个性主体的内在价值关联。精神家园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建构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具有涵盖性与统摄性,对不同时代的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造成深刻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程度上认同与接受,成为其精神世界的内核,塑造理想境界的精神风貌。而人的精神世界又是有层级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作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以“天地境界”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除了哲学,史学和文学、艺术学也都能帮助人类提高、塑造精神境界。人的精神家园,除了价值体系和精神境界,还包含人的性情、人的修养、人的气质等内容。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精神境界的培养,使学生的精神境界趋于理性和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构建至关重要。

二、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内在联系

科学精神作为意识形态,表现为独立的个人大脑在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积极改变现状的创造欲望和力量,是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精神即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追求真理、不断逼近真理的探究精神和勇气,其基本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精神同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构成科学文化统一体。本文从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层面,将其理解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价值理性层面,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有着科学的逻辑统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在为科学寻求基础的同时,也为认识人类世界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类生存本身提供意义。建构共有的精神家园,不能没有科学精神的培养。而科学精神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增益和更新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精神家园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总是立足于科学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尽管精神文化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却总能

在人类的物质文化中体现出来,并主导着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会以心理活动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人们所认知、所实践、所提升,在具体文化行为中,科学精神所追求的真、善、美与思想文化体系中的知、情、意是完美统一的。

工业文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带来了危害。这一点,最早作出深入分析的恰恰是马克思。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工业文明使自然界成为与人敌对的异己力量,而与此同时,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又造成了商品拜物教,使人的类本性也被异化了。因此,问题已不再是工业文明的“物性”方面,而是它的“人性”方面;不再是它的“物化”方面,而是它的“文化”方面,成为现代社会批判的重心。法兰克福学派掀起的工业文化批判的主旨就在这里,他们所针对的主要不是“支配一切的物”,而是“单向度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人类身体的机能退化,人类不得不面对生理危机。而随着生态危机的恶化,使得当代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矛盾需要人们具备科学精神,尊重客观实际,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制约,理性地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近期目标与终极关怀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所在,其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其自身的提升历程也就是精神家园的构筑历程。

科学精神来源于对自然社会认知与反思的思维总结,因而科学精神启迪人们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品格,教人们如何面对未知、思考人生和社会,应对各种文化思潮。它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科学造福人类的终极关怀上看,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合作宽容的团队意识以及崇尚文明的社会意识,推进着人类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道德化,使人克服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狭隘主义思想倾向,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引导社会道德观念沿着正确方向更新和发展。由此可见,科学精神不仅保障着科学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且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起到持续向前的推进作用。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建构中的高素质人才而言,树立科学精神,对于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三、在科学精神的启示下。提升高校人才的精神家园意识培养

高等学校对于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模塑作用和辐射作用。大学生精神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思潮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体验精神家园的精神境界,培养科学的精神气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实质正是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诠释:其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酌精神实质就是要求真务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其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在继承前人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直接经验的探索,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把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推向文明的科学精神。其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下,可以使得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境界与精神气质达到有机的结合,为“意义”层面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1.提升高素质人才的人生境界修养。人生境界的内涵不仅包括着客观的物质基础,也包含主观的精神修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更要为人类未来发展的精神需要提供憧憬与寄托。因而,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建构,不妨以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为基点,用崇高的思想理论塑造精神家园的境界。毕竟,精神家园是一种精神实在,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完善。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首先应当构建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思想保证精神家园的社会理想性与群体可行性,提升学生的境界修养,为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塑造科学的精神气质。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5

一级学科

学理根据

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主要有两个现实根据。第一,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被确立为“一级学科”,必然有其时代的现实根据。通常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代中国为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执政能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所提出的需要。因而,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加以研究。第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根据。当下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在苏东剧变后显得格外沉寂。因此,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加以研究。

然而,这些都仅仅是在“现实”的层面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提供了“现实根据”而不是学理根据。这不能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在当代中国被确立为一级学科。其原因就是,我们需要的是要对当代“现实”作出自己的“理论”的思考。这种理论上的思考也就是对当代人类整体生存命运的一种思考。唯当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理解,才是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的“学理根据”。因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不单单是为了重新研究马克恩的文本,而是要在马克思的总体路向上,思考当下人类的生存命运,从而成就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没有一种理论本身的力量,不足以说服为什么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一级学科!

下面我们分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的学理根据。在我看来,其“学理根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学理根据一:重建“共产主义”的生存理想

在学理上看,共产主义作为生存理想在当代被物质财富遮蔽了。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必须担负起重建共产主义生存理想的使命。所谓“重建”,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在当代失去了共产主义理想,而是说,在当代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人类总体生存方式发生了“物化”,因而在整体性的人类生存的价值导向上失去了共产主义信仰。尤其是苏东剧变,更加剧了这种倾向。共产主义在当代被冷落了,于是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化”,于是才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那么,只要我们说明当代共产主义仍然是人类的生存理想,而这种生存理想却没有相应地在学理上展示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也就在学理上说明了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

当代人类仍然需要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普遍性的生存理想。作为生存理想,它的实质不是“教人发财致富”,财而是教人自由。如果是“教人发财致富”,那么资本主义就是最好的共产主义了。因为资本主义在发财致富方面要比共产主义有效得多。而问题是,人的使命不是发财致富!而是人类精神丰富性和自由本性的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张的通过对感性世界的“物”——资本的扬弃,而达到对“物”的超越,进入人的自由王国的伟大行动。所以,认识共产主义的这一“精神性”本质,也就认识到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质;马克思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让“物”通向“精神”,和让“精神”照亮“物”,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共产主义就是超越资本和私有财产的自由王国。而这一精神性的生存理想在当代被发财致富的资本的逻辑所破坏了。

我们通常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唯物主义”。这种说法很容易造成歧义:马克思关心感性生活,让人发财致富。而在发财致富方面,马克思显然不如资本主义有效。因而,大众便接受了资本的生存方式。然而,究竟在什么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一定是对“人”说来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根本就不关心“物”!如果说马克思是通常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他就应该让人发财致富。因为财富才是“物”。而马克思恰恰不是让人成为“物”的存在。如果在通常意义上理解唯物主义,那么资本主义就是最好的唯物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才把“物”作为绝对原则。所以说马克思不是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唯物主义,而是包括唯心主义,也就是属“人”的唯物主义。属人的唯物主义一定是包括唯心主义在内的唯物主义。这种“人”的唯物主义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是“物”的唯物主义,而不是“人”的唯物主义,因而不彻底。而真正的唯物主义,肯定是包括精神自由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也就是彻底的唯心主义,因为它把“物”也纳入到“心”之内,所以物即心,心即物。二者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统一。用马克思本人的话说就是:“完成了的人道主自然主义,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以上无非是要说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让人成为“物”,而是对人类生存的“精神向度”的关怀。没有这个向度,人类将沉浸在资本逻辑所带来的财富之中,没有自由可言。共产主义不是离人很远的形而上学霸权,它就是人除了物质生活之外的切实的精神生活本身。我们通常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宏大叙事”,任凭后现代哲学去拆解。实际上,共产主义只是因为发生了“异化”才似乎远离了人,就如同宗教本来也是让人自由,却因为“异化”才导致了对人的自由的破坏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当代马克恩主义理论首先要确立被资本逻辑遮蔽的共产主义的生存理想;其次,还要克服现存的共产主义的“异化”状态,重建本真的共产主义的生存理想。因此,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恢复共产主义的这一精神性的生存理想。为此,在当代我们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

二、学理根据二:恢复对资本逻辑的当代批判

确立共产主义的生存理想,还仅仅是当代马克恩主义理论主题的一个方面。重要的还要展开对现实的批判。因为不能单纯在精神之内来解决人的自由,还要继续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对资本逻辑的批判道路,批判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仍然是资本逻辑的统治结果。因此,马克恩主义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理根据,不能不与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有关。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要把重点放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寻找资本逻辑在当代人类生存中所造成的新的困境。

那么,我们在什么意义上批判“资本的逻辑”?如果人类把资本逻辑在人类生存中的位置取消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每个人自己直接就是幸福的自由的,那么,生命就没有了色彩和意义。如果我们为了幸福而付出了中间环节——劳动,这劳动才是生命意义本身。所以,生命只是作为“过程”才有意义。直接让人类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人类也就失去了色彩。所以,人类的悲壮性,恰好在于有这样一种资本逻辑——似乎作为一种反面的否定性力量环节——让人丰富起来。这或许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所具有的肯定性意义所在。所以,马克思才慎重地使用了“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共产主义是否定的否定”等说法。“扬弃”、“否定的否定”这两个范畴显然表明,马克思同时看到了私有财产和资本逻辑的肯定性。这样,我们否定资本主义,必须是在一种生存所固有的辩证法当中来理解。资本似乎是人为了让自己纯洁起来和高尚起来,而自己设计出来的一个自我否定性的环节。就好比,我为了回家,一定要首先离开家一样。

也就是说,离开家不是终极目的本身,但是也同时被包含在这终极目的——回家之内了。所以,离开家是回家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辩证法的意义上,我们就清楚了对待资本的态度了。资本作为人类的一种必然,根源于人本身,因而一定具有它所存在的合法性。但是,人的存在本性就在于,自己要为自己确立一个否定性,从而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肯定性。这样,人才是一种完成了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性地“知性”地批判资本,而是要在辩证法的意义上来批判资本。资本根源于人类的本性,但却是人类自身为自己设定的自我否定性环节。而人的使命就在于后天一定要批判自己所设定的这一否定性目标。资本不是直接的肯定性本身,而是人类为自身所设定的肯定性的一个否定性环节,这个否定性因为后面的肯定性才获得了积极的意义。如果让人单纯停留在资本环节,则人类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当代人是否自觉到了资本仅仅具有人性基础中的作为否定性环节而存在的肯定性意义,而其本身不具有绝对合法性?

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人如果没有自觉到资本的这种辩证法上的合法性,而是直接把资本当作是直接的肯定性,就陷入了对资本的知性理解当中了,因而,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忽略。而真正说来,“在资本最大化自身的资本主义逻辑没有终止其有效性之前,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是不可超越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仍然要沿着马克思所开辟的对资本逻辑批判的道路,继续批判资本主义生存方式。这或许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学理根据。

三、学理根据三:重建人类的“悲壮性”生存方式

当代人类从“悲壮”走向了“悲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一个使命就是恢复人类生存的悲壮性。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悲壮的生存场景。我们通常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共产主义运动。人类可能都在一种痛苦当中生存。而问题在于,人类在这种痛苦当中是有精神力量的存在,也就是有-一种“信念”。信念能够让人因为美而悲壮起来。当然,我们后来站在物质利益角度上来看人类的时候,总觉得贫穷不是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所以,便因为人类“误用”生存理想——共产主义为摆脱贫穷的“工具”而产生了终极关怀的异化,进而导致了对终极关怀的怀疑。这是当代共产主义不被大众接受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壮观的。为什么是壮观的?它的宏伟和伟大之处就在于:让人类进入全体的自由。它给人类提供了一种生存的最高意义。共产主义所具有的“终极关怀”的价值,要远远大于我们所想象的人类能生活得多么幸福。我们把现实的幸福当作了最高的目标。而实际上,共产主义作为信仰意义的客观性,要远远大于一切现实的社会形态所承诺的人类生活幸福。因为,人类的全部生存活动的“始基”就在于:人类总为一种理想而存在。那种理想是真正的人类的“壮观”之所在。为什么壮观?就因为终极关怀触及到了“绝对”!长期以来,几乎我们都是在大众常识的意义上去理解共产主义的作为“社会形态”的意义,而忽视其作为“生存理想”的意义。后者,才是根源于人类的本性的东西。所以,马克思是最大的“唯心主义者”。

当然,在资本逻辑当中,人类仍然在展示着生存的美丽和智慧,也展示着人类存在的悲壮性。因为人类的存在从来都已经是悲壮的。那些在资本逻辑中所展示出来的,哪怕是为了个体生存而进行的“生存竞争”,对人说来也是悲壮的。如果是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不能算作是一种悲壮。但是,生存竞争如果发生在人类,就构成了一种悲壮。人类为生存所展开的竞争也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同时,也是智慧和道德伦理之间的较量。人类恰恰是在这样复杂的矛盾中才变得悲壮起来。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6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断密切,既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关,也与意识形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变更相关。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木主义阵营的对抗,既表现为军事较量,也表现为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与资木主义的森严对垒转化为并存竞争,意识形态既推动这一转变的过程,又在这一过程中拓展了自身职能,表现为文化形态。这种转变,并不是西方学者所宣称的“意识形态的终结”或“非意识形态化”,而是意识形态具有与过去不同的服务对象与功能属性。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在西方社会争论激烈,观点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论”与“等同论”。

(一)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对立论”

对立论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性质不同,形态各异,功能相反,是绝对对立的。持这一观点的早期代表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他把意识形态界定为偏见、情绪、虚妄,而把科学界定为真 实、理性、正确,从而认定两者是对立的。对立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他认为科学是在抛弃意识形态问题框架的前提下形成的’也就是说’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有一条鸿沟,他称之为“认识论断裂”。之所以有这种断裂,就是因为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问题框架”,即思想的基础结构或思维模式。这种问题框架居于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一旦它上升到意识层面’与现实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认识断裂就出现了。所以他提出,科学只是在不断摆脱那些窥伺、袭击和缠绕它的意识形态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在历史的必然中自由的科学。很明显,阿尔都塞同样认为意识形态是强制性、虚幻性、普遍性的存在,只有不断改造、摆脱意识形态’才能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把意识形态从科学领域清除出去,保持科学的发展性。

对立论把意识形态视为情绪、僵化、虚幻的东西而与科学对立,否定意识形态具有科学的可能性。这种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相互割裂、对立的观点,不仅否定了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而且否定了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看成是不需要科学技术以外其他条件的纯科学技术活动。这种观点是导致西方社会科学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流行的认识根源。这种唯科学主义观点,在尊重科学经验与事实的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经验主义,把木来属于“工具理性”的科学,要它发挥“价值理性”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和对立。

(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论,’

等同论认为,资木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意识形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意识形态。法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创始人霍克海默最先提出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观点。他认为,在现代资木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既可以论证社会目标的合理性,又可以掩盖其不合理性;当代资木主义社会的“物化”已使意识形态成为一种深奥的“自我施加的现象”;“技术的合理性”已转化为“统治的合理性”;“各种精密观测仪器正在使语言木身失去其表现特征,并越来越排他地显现出一系列符号特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甚至每个个体灵魂的无限意义和价值观念也已经变得陈腐过时。”等同论的第二个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马尔库塞。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技术理性这个概念也许木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不仅工艺的应用,而且工艺木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统治。”在马尔库塞看来,“当代技术和科学取得统治地位,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_马尔库塞只看到了资木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一面,没有看到资木主义意识形态向各个领域渗透的一面,从而陷人唯科学主义。

等同论的第三个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哈贝马斯通过对当代资木主义的分析批判,提出了“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命题。他认为,在资木主义社会,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日益失去意义,资木家一方面主要靠科学技术获取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加强,统治者也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把原来需要通过交公众讨论的问题变成由科学技术专家运用技术来解决的问题,这样科学技术就起到了意识形态的作用。他说:“社会系统的发展似乎由科技进步的逻辑来决定。科技进步的内在规律性,似乎产生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性……技术统治论的命题作为隐形意识形态,甚至可以渗透到非政治化的广大居民的意识中,并且可以使合法性的力量得到发展。”哈贝马斯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科学技术实现了人对自然的统治,而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又实现了对人的统治。哈贝马斯的这种思想,实质上就是“技术统治论”思想。“技术理性的概念,也许木身就是意识形态。不仅技术理性的应用,而且技术木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就是方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正在筹划着的统治。”[4]应当承认,哈贝马斯看到了当达资木主义国家把科学技术作为统治工具的倾向,警 示人们要认识资产阶级统治的新动向,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过分夸大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用科学技术掩盖当代资木主义社会的矛盾’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既违背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关系而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又掩盖了发达资木主义国家阶级统治的实质而在政治上有害,其要害如美国学者A?赫布斯在《社会问题与科学主义》一书中所说的,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回答所有的人类问题’它使科学成为哲学、宗教、习惯方式和道德的替代物”。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在西方国家中对立或等同两者的关系,便出现了既有将科学技术看作纯粹“客观知识”或纯粹“客观工具”,否定意识形态、人文精神作用的科学主义流派,也有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孤立化、绝对化,排斥科学技术作用的人文主义流派,这两种倾向只会导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断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想

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上的“对立论”与“等同论”,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辩证的“关系论”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有区别而不能等同,有联系而不能对立。

(一)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对象不同。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时,认为历史“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而“意识形态木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自然科学是人对自然界认识、利用与改造的产物。如果说它反映了某种关系的话,除了反映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外,从人的角度来说,它只不过反映了“人对自然现象的关系”,并不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而意识形态则是人们关于社会的观念形态的理论化、系统化,集中反映社会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是人们阶级关系的反映。

其次,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功能不同。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木来面目,进行事实判断。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只能断定是什么,而不能断定应该怎样,在科学的领域之外,仍然需要对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科学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至于用科学是为人类造福还是危害人类,就不属于科学范围的问题,而是属于意识形态价值判断的范围。意识形态是为人类的思想和行动定向的价值体系,它引导人们辨别善恶美丑,提供人类活动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因此,意识形态的作用,是科学所不能代替的。

再次,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属性不同。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_31~35)科学技术有别于哲学、政治、宗教、艺术等知识形态,它内在地连接着劳动者的体能、技能和劳动工具’具有技术实现的需要和可能。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作用的强化,无非是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各个要素都有强化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以一种无阶级性的特殊意识形式,处在向物质形态的转化中而推动社会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科学技术称之为“头等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而意识形态则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上形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木利益和观念的总和,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和鲜明的阶级性。

总之,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在木质属性、功能属性、社会属性上,在反映、服务的对象上,在社会生活中所担当的任务上都是不同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不管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强大,但它不可能消除人的主体性与人的价值取向。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需要人具有更强的主体性与更合理的价值取向来推动、驾驭科学技术发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否定意识形态作用,无疑会使科学技术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而无法驾驭,并导致社会与自然环境恶化,这决不是人类所追求的生存、发展目标。

(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观点,两种不同事物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资木主义生产力发展时,指出科学技术在资木主义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是因为,“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正因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所以,“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它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意识形态的变革,丰富意识形态的内容。自然科学研究所创立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形成的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力量。科学的木性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任何偶像权威,不承认任何陈腐不变的教条,不盲从任何权力意志。因而科学木身是彻底革命的,它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有力地摧毁着落后的意识形态,并促进新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所以马克思在分析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作用后指出,这些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导致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变革,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领域。为此,社会的规范、准则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更,形成新的政策与法律条文。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能帮助人们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调整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树立新的价值与伦理观念,摒弃愚昧无知、陈旧落后、封建迷信的思想意识。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思维方式,如系统、综合、协调等思维方式,使人们观察、分析问题有新的特点,帮助人们从单一到多样,从把握线性关系进而研究非线性关系,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方法上升到新的水平,使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发展强化意识形态功能。其一,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强化’体现在运用科学技术服务政治需要、维护政治制度。科学技术虽然没有阶级性,但它一旦为某一特定的阶级、社会主体掌握和运用,便具有为特定阶级、社会主体服务的社会属性。特定的阶级、社会主体总是力图从科学技术那里寻求支撑,为自身的利益和政治制度辩护。无产阶级用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为唯物的辩证的历史观和彻底的革命理论作论证。资产阶级也利用某些科学理论反映和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如资产阶级利用适用于自然界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社会领域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生活方式,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被资产阶级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成为资木主义弱肉强食、对外侵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所以恩格斯说:资木主义大工业,“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木,并使分工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点假象。它把自然形成的性质一概消灭掉……并且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其二,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强化,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蒸汽机的出现引起工业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拿起近代科学技术这个武器反对封建神学,建立了资木主义政治制度;电磁理论应用引发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资木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变革,使自由资木主义进人到帝国主义阶段。

再次,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对世界政治局势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明显双重性,即既可以增强世界政局稳定,又可能引发国际冲突。科学技术应用得当,可以合理进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进各国经济发展。如果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威胁甚至发动战争,必然导致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甚至使世界遭受灾难性后果。例如,科学技术中心在世界范围的转移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17世纪末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英国凭借强大的科技与经济力量,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帝国面貌称霸于世界。19世纪初到中叶,科学技术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德国当时以强有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上世纪末开始到木世纪中叶,科学技术中心又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成为现在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而称霸世界,推行强权政治。这些历史事实说明,科学技术发展能够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会改变国家的政治地位与世界的政治局势。所以,各国都先后制订了“科技兴国”、“技术立国”、“科技治国”的战略方针。

第二个方面,意识形态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反作用。恩格斯在分析了经济关系与法律的关系后指出:“……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观点的那种东西一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我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自他还强调:“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意识形态对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科学技术的作用,首先是政治的作用。政治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意识形式,任何社会和国家都普遍存在,它对社会,包括对科学技术具有既保证又制约的作用。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总是要受一定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法规、体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支配、制约。这种支配、制约的作用是通过现实的人来实现的。政治环境对人产生直接的外部影响,政治原则、规范约束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政治意图和要求只有通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接受,才能指导行动和产生效果。政治支配、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同政治支配、影响经济发展的道理一样,政治的性质决定了支配、影响的方向与进程。恩格斯在分析资木主义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反作用时指出:“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也就是说,进步的、民主的政治能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而落后的、专制的政治则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自由探索、自由讨论,要有先进的、民主的政治作保证。资木主义社会的民主比封建社会的民主程度高,因而资木主义社会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第一次使民主成为一种国体,比以往任何民主制度都要优越,是“更高类型的民主制”,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其次,道德反作用于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思想面貌一旦改变,社会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它对于经济基础就会表现出巨大的反作用,对维护和巩固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起着进步的或反动的作用。因此,道德水平一旦提高,良好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就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定的道德,归根结底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物,是反映一定政治制度的价值观念。道德不仅为科学技术提供价值目标与价值判断,而且科技人员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发展。所以马克思在分析科学发现与道德关系时,提出了一个著名格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_恩格斯则阐述了科学的道德要求,他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的演讲时说:“像居里夫 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对于科技道德的重视、提倡和修养,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我国是一个道德资源丰富而深厚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不仅对传统道德资源进行了传承、开发与创新,而且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道德观念,如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究科学、注重奉献的观念;不甘落后、敢于竞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等等,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道德风尚,对我国科技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互动共进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的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全面研究和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效发挥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相对落后的科学技术,由于其木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尚不突出,因而对意识形态发展的推动,和意识形态对其作用也不明显,实践过程和理论上的研究也显得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在一段时间内,意识形态与经济、科技结合,向经济、科技领域渗透、转化相对薄弱,我国在面对世界激烈科技竞争和意识形态较量中,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科学技术的决策保证与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确立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从全局上指明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位。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科学技术纳人国家政策程序,迎来了久违的科学技术春天。1985年国家颁发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解除体制、政策障碍,为发展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随后,国家出台了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等科技规划。这些计划、规划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动员令和指挥棒,推进各项科学技术研究、攻关全面有序展开。1995年,我国在对科技体制改革10年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兴国”战略,次年建立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并启动了《技术创新工程》;1997年我国作出决定:实现发展经济依靠科技的根木转变,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教育的战略基础地位、科技的战略主导地位在我国确立。同时,我国在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向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弥补了经费紧缺,带动了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参与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管理而掌握先进技术。我国从国外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不仅为我国直接提供了科技成果,而且有利于为社会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技术骨干。进人新世纪后,我国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2010年进人世界“科学中等强国”行列;2030年前后跃居世界“科学中等强国”前列;2050年左右跻身世界“科学强国”行列。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是我国进人新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实施顺利,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科学技术成绩斐然。一是基础研究工作不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实现了载人航天丁程的重大突破;“嫦娥”一号探月之旅和“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功跨人深空探测的新领域。三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在国际T0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量子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六千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了洋底调查任务等。四是在生物科学领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首次定位和克隆了多种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重大疾病防治及创新药物的发现,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预测等重点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业生产、油气勘探开发等行业中的一些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六是专利事业进展顺利,2010年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世界第四位,56.2%的年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一。七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商品出口增加额中,高技术产品的贡献率达30.8%。八是我国科技人力投人不断增加,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新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党和国家对科学技术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取决于党和国家进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政策制定、法规保证等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我国新时期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克服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传统观念,形成的学习、运用、创造科技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所有这些推进、保证科学技术发展和作用发挥的因素,都是社会主义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二)意识形态建设保证和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7

现代社会就像一头即将脱离缰绳的猛兽,把我们拉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竞争与发展依赖于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和创新,抛给我们一个巨大的问题:21世纪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为“可持续未来而学习与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2008年第四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主题为“重质量的全民教育:掌握21世纪的所需的能力和技能”的会议便提出了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优先关注的教育领域之一就是“数学与科学教育”。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理性的靶子,物理教学能够给予学生什么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传统以知识为本位的物理教学必然会无情地受到批判的检视,“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得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系统”[1]。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波到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物理教学不得不作出某种回应。20世纪中小学科学教育经历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的轨迹。这样的变化受到科学本质观的影响,因此要回到科学哲学,以科学哲学思潮转变的视角审视当前的物理教学。

一、科学哲学思潮的转向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哲学反思,“通过对科学的目标、方法、标准、概念、定律和理论进行逻辑的、方法论的分析,从而试图理解科学的意x、方法和逻辑结构”。科学哲学受制于两大领域,一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科学本身的发展问题。同时科学哲学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影响这两大领域。其缘起于20世纪20年代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在将近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再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不同思潮对“科学哲学的议题诸如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发现的模式、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发展的模式”[2]有不同的见解,势必会影响到具体学科的发展与教育教学。以科学哲学思潮转向的视角审视当前的物理教学问题,就不仅仅是物理学中科学哲学思想缺失的问题,而且是涉及到物理教学该教给学生什么以及怎么教等更为深层的问题。

1.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的转向

逻辑主义主要有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它所持有的是一种知识论的科学观,把科学看成是“一个知识体系,即真的经验命题的体系”。获得这种唯一的科学知识的方法便是纯粹的观察,观察是一种中立的、客观的活动,藉此可以决定理论的真假,遵循观察自然现象、提出假设、搜集、分析资料、验证假设这样的科学程序便可以获得科学的知识。科学与理性的联合共同打造了逻辑主义时代的“绝对主义”,人的理性能力能够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去解释自然语言。但却受到了波普尔的质疑,他通过对逻辑主义“观察-理论”的否定和确立“假说-证伪法”自称杀死了逻辑实证主义,但波普尔只能算得上是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转向的过渡人物,库恩则真正实现了这种转移。在库恩看来,科学的发展是在“范式”内部从事解谜活动的常规科学和“范式转移”的科学革命交替的结果。[3]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科学理论就失去了逻辑主义所供奉的理性基础,因此需要转变传统的科学观。“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不是已有知识的理性、逻辑延伸,而是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过程的偶然产物。”[4]历史主义把很多科学问题都纳入到历史的语境中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历史方法论,但也没有完全抛弃逻辑主义的逻辑分析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兴盛与流行。强调的不仅是科学史进入科学哲学领域,或是科学哲学进入科学史领域,而是一种双向整合。

2.科学哲学从历史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为了避免绝对主义,科学哲学走进了历史主义的领域,但历史主义却首先通过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的概念冲击了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问题,但却又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沼。后现代化主义顺势而出现,如社会建构论、女性主义都可以归结为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该思潮彻底地否定了绝对,反对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唯一性。把科学与理性从神圣的宝座上拉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弱理性或非理性的被认可。后现代主义要做的是集中探讨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试图把科学置于与其他文化现象如文学、神话、宗教平权的地位,把科学看成是一种亚文化的现象,受到外部整个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再强调具有统一的科学方法与程序,从文化评判的角度来看待科学问题,探索知识背后的文化根源。但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并没有解决相对主义的问题,同样也受到这方面的诟病。

在短短的近一百年时间里,科学哲学的两次转向就实现了从知识论向文化论的转移,对具体学科的发展乃至具体学科的教育教学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科学哲学转向的关键人物之一,库恩就认为,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做不变的真理,把实验仅当做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去教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和片面的科学发展观。[5]科学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一旦认识错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逆转。但在国内,科学哲学的演变对教育的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对具体学科教学的影响。就以物理教学为例,在传统知识论统治下的物理教学应该是如何的?而在文化论科学哲学的影响下的物理教学又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在物理教学的研究领域还是实践层面的教学领域都是被忽视的。

二、从科学哲学转向的视角审视当前的物理教学的困顿

1.物理教学仍然被传统的逻辑主义科学哲学所统治,教学目标偏传统

简单梳理西方英美物理教学的改革,从中可以看出科学哲学转向的影子。如美国20世纪中期强调科学教育要不断更新最新的科研成果,仍然是知识论导向;到上世纪80年代强调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90年代就明确提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重。在这样大的国际背景下,国内的教育改革逐渐意识到科学教育改革的急迫。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将物理教学的目标分为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服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课程目标规定。物理教学目标的转变是外力的、政策驱动所促使的,而非是基于科学本身的发展的要求,但不得不承认的某种程度上却迎合了这种需求。从实验稿的本身文本分析来看,物理教学更加强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仍然可以看出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阴霾所笼罩着的,对当今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挑战回应不够。美国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研究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科学见解提出质疑的习惯,让学生懂得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也应该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冲击”[6]。与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否定科学的客观性,强调文化批判不谋而合。但国内的正式文本中却鲜有这样的后现代主义思维的体现。

在实践层面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把目标限定在物理学的范围内,认为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无非是要掌握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更进一步的目的则是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初步形成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层次的目标并不是顺势而就的,在第一层次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悟物理之理,悟世界之道,才有可能实现第二层次的目标,科学哲学思维联通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阻隔。但无论是规定层面的物理教学目标还是操作层面的,却往往被过多的框就在知识目标上,教学目标偏传统。物理教学中“物”“理”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死记概念、规律,不看物理现象,只会套用公式,不能运用“理”来分析物理现象。到最后学生所获得只是一堆陈年旧物,难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形成成体系的知识系统,物理教学又如何能给予学生在当今复杂社会的立身之学?

2.物理教学中方法应用单一,仍然是传统逻辑主义科学方法为主

当前物理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实验法,尤其是物理实验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一种理论优于实验的实验观,是为了验证某种结论或归纳得出某种理论。整个过程中观察法举足轻重,实验也被简化为了观察,这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实验观。不可避免地有着一些缺点:会遇到归纳问题的挑战;比较重观察轻实验;无论是观察还是实验,最终都是为了理论。实验观的传统与方法应用的单一势必会影响学生物理学知识的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学生有可能会形成狭隘的科学观与科学态度。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实验观也在不断地变化,波普尔以“观察渗透着理论”否定了逻辑主义的“观察-理论”的二分,到后现代主义时期,发展起了新实验主义,“实验有自己的生命”的口号被提出,实验的地位被大大地提高,出现了实验的社会、文化的分析。遗憾的是,物理实验并没有随着实验观的发展而更新,甚至没有意识到科学哲学思潮的转向带来实验观的变化。

3.物理教学中HPS教学模式固定化倾向较明显,缺少教师队伍的支撑

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在1960普林斯顿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作为一个项目首先被提出来,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对两者关系的讨论促使HPS的流行。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之间具有多重的交互关系,如库恩所说,科学史能够为科学哲学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支撑;汉森认为科学哲学能够为科学史上的一些争论和假说进行有效性的论证。但两者并非对称的关系,科学史就拒绝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是理性的、进步的观点。对两者关系的讨论也促使了HPS在具体学科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通过梳理关于历史、哲学与科学教育研究手册,物理学科中集中在力学、光学、量子论、热力学、热现象,同时也囊括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数学等自然学科,分析v史、哲学与科学对学科教学的贡献与影响。随着发展就形成了HPS教育。1997年,孟克与奥斯本提出了HPS教学模式,由演示现象并提出问题、引出观念、学习历史、设计实验、科学的观念与经验性检验、评论和评估六个环节组成。国内大多遵循这样的操作模式和程序,呈现出越来越僵化的趋势。作为国外的引进品,往往看重的是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史,对于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则关注不够。HPS所强调的是多个学科知识的联通与融合,而非片段、零碎的知识进入到某个学科教学中,因此对老师的素养和知识水平要求极高,需要教师掌握科学史、科学哲学乃至科学社会学相关知识和教学资源,并能够回应一些基本科学哲学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本质。但如若老师没有明白相应的课程内容与科学本质之间的联系,学生怎么可能去了解科学的本质。而我国的物理学教师明显的欠缺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物理学科方面的综合素养,教师队伍是HPS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实行的最大障碍。

三、科学哲学思潮对物理教学中的困顿与修正

当前物理教学中,有论及科学方法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渗入,也有物理学史、哲学思想融入物理教学中的。但物理教学应该走向何处?能够给予学生什么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以科学哲学思潮转向的视角来审视当今的物理教学,物理教学要走向开放性,随着科学哲学的转向,变革物理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继续固守以知识为本位、固定的探究方法是一种“封建主义”,对当前物理教学作出科学哲学式的反思迫在眉睫。

1.增加物理教学变革中科学哲学思潮转向的推动力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当前的物理教学改革主要是一种外力的、政策驱动式的,方向以课程改革纲要为准绳,而科学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足,推动力不够。科学哲学乃至物理学的发展与物理教学呈现隔绝的状态,物理教学的更新远远落后于科学哲学的发展与演变。要改变这样堪忧的局面,首先在于增加物理教学变革中科学哲学思潮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根植于不同思潮之间的转换。

首先,关系意识,并付诸实践。科学哲学经历两次转向,每一次转向都带来了科学本质观、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这两者极大地影响着学科教育。从西方国家物理教学的演变来看,从强调科学知识到注重科学探究,再到注重对科学的反思和批判,对应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这并不是一种无意的巧合。物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哲学的支撑。这样的哲学基础能够连接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并能为学生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追寻。意识到科学哲学与物理教学之间内在的以及意义上的关联,并付诸实践,通过科学哲学的教育意义的应用研究来弥补科学哲学与物理教学之间的隔阂。

其次,积极回应,借鉴国外经验。正视与回应科学哲学的发展对物理教学提出变革的需求,时时更新物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提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将热力学、核力学、放射性同位素、量子论、航空空间科学纳入到新版的物理学教材中。知识的不断更新赋予学生这样的意识:科学知识并非绝对客观的,而是以不同的“范式”在发展的。

2.培养学生以批判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

后现代主义的结构是釜底抽薪式的,“没有一种话语有前后一贯的意义;不存在普遍逻辑和客观真理的科学,剩下的知识语言游戏在权力关系网中自由游荡”。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消解了科学的绝对标准,很难再用“真理、理性、合理性、客观性”之类的词去形容科学,而用“一致性”的概念替换了“客观性”。如罗蒂的阐述“用非强制的一致观念来代替客观性的观念,将使社会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不再认为有某个值得追求的叫做‘科学状态’的东西”[6],彻底地颠覆了逻辑主义的科学观,科学家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并非是绝对真理的化身,以传统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比之于理解掌握知识,对证据、逻辑和科学见解提出质疑更为重要。在如此浩瀚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学生要能够判断和决策,“能有效的分析和评估证据、争论、声明和信念;分析和评估各种不同的观点”,因为没有一种观点是绝对的客观的,“要善于综合及能在信息和争论之间建立联系;解释信息并依据最佳分析得出结论”[7]。因此,物理教学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自然界保持好奇心,养成事实求是之类的科学态度层面,要上升到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乃至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对传统的科学本质观的否定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人类对科学与社会、与人类本身发展的重新反思。科学危机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危机,不断地在科学代价和科学带来的进步之间去权衡,尤其是在出现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之后,科学并不总是一个正向的词。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赋予了科学素养更广泛的内涵,还包括与环境素养相连,包括对科学与社会、环境、人类关系的重新反思和认识。

3.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三种科学哲学思潮强调不同的方法,逻辑主义强调观察法、假说-证实法或假说-证伪法,历史主义强调历史分析法,后现代主义则突出文化批判和对固定方法程序的排斥。物理教学仍然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一般可以遵循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样的模式进行探究活动设计,另外可以针对相应的主题,在中间环节可以借鉴科学哲学的分析方法,如“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语义学的分析以及用主义的分析”[5],也可以通过文化批评加入人文化的元素和反思。物理教学方法要克服传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垄断,走向与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综合应用的趋势。另外更新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观,提升其在教学中的地位。

就物理教学模式来说,要防止某一种教学模式的垄断,如HPS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是孟克和奥斯本提出的历史-探究模式,或是自然观察-思维探究模式。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模式相互补充如SSK模式(科学知识社会学)、自然主义认识论等。

参考文献

[1] 郝京华.当代国际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其启示[J].小学自然科学,2000(Z2).

[2] 王晶莹,张跃.基于建模机制的中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9).

[3] 洪晓楠,赵仕英.百年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4] 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

[5] 王巍.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8

生物课程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遵循德育的总体目标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生物教学新大纲进一步明确了生物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以及时代的要求,新大纲突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国情,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加强民族凝聚力。新大纲强调要引导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生物观,认识生物发展变化的进化观和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生态观。而且通过科学家的事迹、生物科学发展史和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的介绍,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适应今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还必须提倡集体主义精神,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生物本身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就存在着辨证唯物性。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等内容在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生命也不例外。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演变成原始生命,生物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各种化学元素又进一步构成各种化合物,每一种化合物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生物学关于生命是物质的观点,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突出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生物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素材十分丰富,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选取有关我国丰富的动物资源和我国人口、资源等方面内容,古代和现代的生物科学成就,向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家乡的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可结合有关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的陆地面积不到世界的3%,但有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称号,其中珍稀树种居世界之首,如金钱松、珙桐、银杏、银杉等;鸟类有1186种,占世界总数13%,超过欧洲鸟类的总和;哺乳动物有430种,约占全球种类的10%;鱼类有2千多种,淡水鱼年产量居世界之首;此外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银杏、水杉、珙桐、熊猫、朱等。通过介绍,学生会对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有较深的认识,并引以自豪,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教师还可以介绍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的众多成就和事迹,展现我国科学家的智慧,以及为世界科学所作出的贡献。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1989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1992年,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我国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1995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2001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研究绘制人类基因图谱,等等。教师介绍这些内容,可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理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9

【论文摘要】新课程更加关注科学主义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双重体现,为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我们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新课程设置的优势,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要从“发挥美育功能”、“加强科学价值取向指导”等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更加关注科学主义价值观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双重体现,以形成“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以科学主义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主义为方向和目的的人的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高中课程八大领域之一是《科学》,其中物理这个学科的理科性较突出,其人文教育作用则更需要挖掘。为了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师应当努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高中物理教学。

一、充分发挥高中物理新课程设置的优势,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

高中物理新课程,不论是目标设置还是课程标准上,都体现着了鼓励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我们物理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和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人文文化的土壤。

1、倡导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近两年来,我校物理教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有:《从力学角度研究球鞋用料和性能》、《厨房里的物理》、《光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中国古代船技术评析及模型制作》、《刀具上的力学》、《直升机主旋翼对飞行姿态的影响》,这些物理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对学生应用物理规律和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表现的平台。

2、精心设计问题,由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基础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在学习高一物理新课程第一章是“探究自由落体”时,我编制了一道开放性问题:

水火无情,人所皆知。发现火灾后,人们为了阻止大火沿着电气线路蔓延,都会拉闸停电,所以万万不可乘坐电梯(消防电梯除外)逃生。跳楼求生的风险很大,只在楼层比较低,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使用,并且一样要注意方法。首先,可把棉被和床垫丢出窗下,以便身体落地时减少受伤。其次,爬到窗外,双手抓住窗沿,身体竖直下垂,然后放手,双脚落地跳下。这个姿势比蹲在窗沿上,直接跃下去受伤的可能性小一些。请你用物理规律解释为什么这两种落地的方法受伤的可能性小一些。(写出必要的公式)

让学生了解火灾中自救的方法,是很实用的知识。学生普遍反映,做完此题就更正了许多火灾逃生时错误的想法。

留心积累材料事例,精心设计引导意图的习题,就能在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发挥新课程改革的“终端”的角色。 "

二、用科学人文主义指导物理教学,人文精神是最核心的东西

在人文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最核心的东西。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神理念,是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升华,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取向。

物理科学技术往往可以在短短几年内成倍的发展,而人文文化却不可能“速效”生成。人文文化和精神的缺陷和隐患就像慢性恶化,关系到民族兴衰,千万不可走到岌岌可危的地步,才去重视它!为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1. 发挥美育功能

物理何来美呢?物理是很美的!高一物理教材以力学为主要内容,高二以热、光、核为主要内容,无不充满客观事物的和谐美。比如说,运动与静止、反射与折射、电磁光三者的相互关系,体现了物理理论的对称与统一,充满哲学美;又有谁能说三棱镜的色散、光的衍射、干涉等形成的图案,不是充满科学密码的天然美?反粒子存在的预言、相对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统一,更加是科学之美!

物理教学内容虽然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充溢其间的是概念、公式、定律和定理,但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简洁、对称、和谐、统一,发挥美育功能,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自然的认识。这种融合了自然界客观事物的规律之美在美术、语文等诗情画意之美中又如何感受得到?唯有物理教师才领悟得到!

2.加强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

物理教学使人掌握真理,具有理性。目前,大学生、中学生生活态度的畸变和接连不断的校园暴力事件令人吃惊,如果我们能够将科学的理性影响扩展到学生的价值观中,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那么,青春的困惑和不良诱惑难道不会得到更好的处理途径吗?科学价值取向的指导可以擦亮孩子的眼睛,对科学的爱恋可以增强孩子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

一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并注意将科学人文主义运用于物理教学的老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使之受益无穷!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0

Abstract: What is the essence of design is that it creates technical artifacts. Dual nature of artifact is dual realization of design. When reviewing dual nature of artifact, we found that dual nature of artifact is the same as mind-body problem in mind philosophy, just being at different forms. Base &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y of design research is able to being some character of mind philosophy. It must go on design research when going on human studies.

Key words: design; artifact; naturalism; mind philosophy

一、问题的提出

设计,先天的具有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性质。我们已经看到,如同工程问题和文化问题一样,以传统的认知主义的认知方式,在单一(学科)维度上进行设计研究(如设计科学和设计哲学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认知主义范式在此类问题研究上困难重重。因此,设计的高层次理论研究(如设计科学与设计哲学)非常薄弱,设计问题长期徘徊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视野的边缘地带,直接导致了工程问题和产业问题研究的滞后。我们意识到了设计哲学的必要性,看到了它的可能性;但是,我们更需要看到它的可行性。因此,有必要追问设计存在的哲学基础,并阐明其意义。否则,由于高层次的哲学理论和伦理价值的缺位,设计研究还是无法摆脱长期处于学术边缘地带的困境。类似地,工程研究(如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与产业研究(如产业哲学)也将无法摆脱学术边缘地带的困境。

当然,如此追溯设计的哲学基础并不是一种基础主义的方式,这将更多地涉及到自然主义和心灵哲学等领域。而在此所涉及到的设计问题,主要属于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领域,而不属于艺术和美学领域。为了追问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我们将首先从概念分析切入,分析设计概念定义时所遇到的问题;其次讨论一般的技术人工物(以下简称人工物)所体现的设计的形式实现与意向实现的双重实现属性;接着探讨在智能人工物的设计问题上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基础与意义;最后探讨了有关于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内容。

二、设计的概念困境

Simon指出: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生产物质性人工物的智力活动与为病人开药方或为公司制订新销售计划或为国家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等这些智力活动并无根本不同。([1],第103页)自然科学关心自然世界事实上是怎样的;设计关心人工物应该是怎样的且是否满足功能需求的。现代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性主要是由设计科学这种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学说来完成人工物的形式构造,而艺术性主要是由设计哲学(及美学)来实现人工物的功能和期望,凸显人工物的意义。重要的是,设计越来越多地具备文化意义,美术设计、外观设计和概念设计,甚至工程设计也成为展示人文景观的必经途径,它们是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流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哲学的与非哲学的,包括广告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等,认为设计的哲学研究是必要的。

设计哲学可以看作是通过哲学的方式追求并探索关于设计的洞察力([2], pp.216)但是,设计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哲学,作为一种新近进入学术视野的研究领域,该如何阐述它的哲学基础和意义呢?明显地,仅仅从客观性或“实践哲学”角度阐述设计的哲学意义是不充分的。我们必须追问设计在什么问题(领域)、什么意义上是具有深刻的哲学原理和伦理价值的,因而设计哲学得以成立并逐渐脱离学术边缘地带。

如此追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设计尽管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但设计作为独立被关注的对象或领域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907年德国才建立了第一个由建筑师、工程师和生产者联合的设计联盟,提出了现代设计哲学思想:艺术与工程结合。1996年,西蒙在《人工科学》第三版中正式提出“设计科学”概念,([1],第103页)而“设计哲学”(Philosophy of Design)概念大部分出现于最近几年的文献中。([3];[4], pp.293-313)

设计如此不受重视,究其原因,有两个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由于设计与器物联系十分紧密,并缺乏高层次的哲学原理和伦理价值的研究支持,设计因此长期以来处于学术视野的边缘地带。

第二,从客观性的三重根性质来看,人们对客观性的认知方式的顺序是看、说、做。([5],第29页)恰恰是近代以后人们对客观性的认识到达“做”或“实践哲学”的层次,设计的研究才进入学术视野中。

我们已经看到如此不受重视的严重后果。对于设计这样年轻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概念的混乱。试想,一位语言学家和一位计算机专家合作设计一套语音辨别系统。他们对同一个事物,如系统设计的整体认识、语音输入、识别与输出等环节的认识,都是基于各自学科背景的研究语言进行描述与思考。他们所使用的理论上的冲突与差异是显性的,尤其是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学科;设计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违反他们各自学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理论适用情景的;关于设计的过程及其本身的研究和理论建设,他们缺乏一个清晰的研究范围、边界和焦点问题;对于他们这些先期的研究者而言,建立满意的文献资料库,确定类似认识论的基础,以及建立关于设计过程及其本身的广域学科理论,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障碍。([6], pp.346)

从词的意义演变历程来看,“Design”(设计)*源于拉丁语“Designara”,本意是“画上符号”,([7], pp.491-492)把设计思想以符号、图像和模型等方式表达出来。到18世纪,设计的词义仍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设计”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设计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产品设计和建筑工程等工业设计活动越来越成为“设计”概念的主导方面。([8],第28页)18世纪之前的设计活动属于“艺术设计”,偏重于艺术表现;19世纪后的属于“工程设计”,偏重于技术构造;现代设计则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明确的意向目标或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用艺术、技术和工程等手段组织各种资源来筹划,以期实现意向目标或功能。西蒙更是强调“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就是设计”。以比较艺术的方式介入并改变现存情景是理解现代设计的关键。

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上的一般共识,设计的概念混乱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几个关键术语,如Design、Design Process和Designing,在不同的领域中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意义,或者在同一领域中不同的研究者使用的是不同的意义,又或在文献中使用不同层次的抽象意义。([6], pp.347)

二、设计有多种隐喻:(1)设计是创造性的天赋;(2)设计是解决问题;(3)设计是在可能的解决方案范围内寻找恰当的路径;(4)设计是对各部分的综合。([9],转引自[6], pp.351)

三、Design(ing)有多种用法。作名词可以指某项具体设计或者设计的结果,又或者设计本身的元概念;作动(名)词可以指某项设计的活动;其他的还可以做形容词、副词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同时面对Design Process(设计的过程)和Design(设计的结果)时,尽管两者有所区别,但是它们相互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要理解Design Process(设计的过程)的性质需要理解Design(设计的结果),反之亦然。([10], pp.291)因为,设计的过程直接结果(即人工物)同时具备物理结构和意向功能的双重属性,使得Design Process与Design不可分割。

综合上述,我们仍然无法形成有确定内涵和外延的设计的概念,正如我们无法确切定义文化概念一样。只有在单个学科维度上,才能给出相对有确定内涵和外延的设计定义;但是对于具有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性质的设计问题而言,这样一种具有确定内涵和外延的认知主义方式的概念定义法则,已经不适用了。无法对概念本身进行有效分析,就意味着在正面分析上难以对设计的相关哲学问题进行研究。为了能够继续研究设计及其哲学问题,我们采取迂回策略,通过研究设计的结果,即人工物的相关性质,进而探讨设计的相关性质。

三、设计的结果(人工物)的双重属性

关于人工物的属性描述有三种:

(1) 目标(Goal/Purpose)、特性(Character)和工作环境(Environment);([1],第5页)

(2) 意向功能(Function)、物理结构(Physical Structure)和人类活动情景(Context of Human Action);([10], pp.295)

(3) 自然结构(Natural Structure)、社会功能(Societal Function)和技术过程性(Process of Technology)。([11],第29页)

(1)的描述比较笼统,(2)比(1)更具体一些,并且(2)中的人类活动情景还可更细分为设计的情景(Context of Design)和使用的情景(Context of Use),其中使用的情景与(1)中人工物的工作环境相当。(3)的技术过程性其实就是设计的情景,此外,(3)中第一和第二个属性描述引用了(2)的研究,所以可以认为(3)是(2)部分描述。综合起来,(2)的属性描述更有代表性。人工物就是为满足特定的意向目标或功能而运用技术等手段创造的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事物。

人工物,作为设计的结果,与设计的过程密不可分。设计的过程既包括物理结构的实现,又包括功能的实现;因此,人工物,无论是创造还是使用,都包含在人类活动情景内。([10], pp.297)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达人工物的属性就是: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即一方面,人工物具有特定结构的物理对象;另一方面,人工物又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意向对象。必须强调的是,对技术人工的描述既不能只用物理方面的属性也不能只用意向方面的属性,必须是双方面的结合,这就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而且与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是同种类型。人工物是设计的直接后果,因此,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就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形式化实现和意向(功能)性实现。

一个人工物被创造之后肯定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但经常出现与预期功能不一定的功能,如自行车可以代步,也可以作为运动锻炼的器材,而同样是代步功能的人工物,既可以使自行车也可以是飞机。可见,即便是稳定存在的人工物结构与功能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与功能在人工物上是统一的,而在人类活动情景——设计的情境和使用的情境——中是分裂的:

a) 物理对象——物理结构——设计的情景

b) 意向对象——意向功能——使用的情景

人工物的双重属性的分离性表现为:物理结构在设计的情境中实现,而意向功能在使用的情境中实现。设计过程是根据功能预设组织物理结构的,如果把设计过程看作是黑箱系统,那么输入的是功能预设,输出的是物理结构,预设的功能又要在使用的情境中实现。设计过程就是解决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如何在人工物上统一的问题。

这样的分离使得在人工物的设计过程中两种设计策略:(1)结构导向设计、(2)功能导向设计。这样的分离状况在人工物的设计过程中完全展现出来:(a)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之间有无特定关联或规律?若有,是什么?(b)结构与功能能否相互还原,或者只是一方还原到另一方?若是,又如何还原?(c)结构与功能之间怎么能够架起一座桥梁,消解或降低由此带来的设计困难?……

这样的分离状况也反映在Simon的人工科学理论里。他认为,人工物可以看成是“内部”环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质和组织)和“外部”环境(人工物的工作环境)的接合点——“界面”。([1],第6页)

内外部环境的分离的好处是,只要对内部环境作极少的假定,就可根据人工物的系统目标与对系统外部环境的了解来预测行为。从内部环境的角度来看,经常地,一个特定系统能否实现特定的目标或能否适应环境,只取决于外部环境的些许几个特征,而与外部环境的细节根本无关。这是一种体内平衡状态,无论是生物还是人工物,多数优秀的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体内平衡。设计者想方设法将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分离,以使内部系统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不受表征外部环境的多数参量在大范围上变动的影响。(第8页)内外部环境的可分离性,对于所有复杂的大系统,无论是人工系统还是自然系统,都有程度不等的可分离性。Simon因此推论得出:整个自然界是按不同的“层次”(Levels)组织的层级结构(Hierarchy),这个大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在结构上又是层级式的,直到达到某个基本子系统的最低层次。(第117页)

Simon这种人工物的“层级理论”是典型的结构功能主义,尽管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经历长久争论,并且无数设计者无不想方设法解决或跨越结构与功能分离的关系,但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必须承认,在现实设计情境中,层级理论无疑提供了一个使设计过程更简便更高效的路径,所以,关于设计的诸多理论几乎是层级系统方法论一统天下。即便是建构关于设计理论的统一理论建构的框架体系也是层级结构和结构功能主义方式。例如设计理论的元理论结构(Meta-theoretical Structure for Design Theory)包含十个层次:(1)事物的直接理解、(2)目标的描述、(3)设计要素的行为、(4)选择机制、(5)设计方法、(6)设计过程结构、(7)关于设计师和协作的内在过程的理论、(8)一般设计理论、(9)设计理论和事物理论的认识论问题与(10)设计的本体论问题。([4], pp.305-306)

综合上述,对一般技术人工物的分析,设计仍然停留器物层面上,还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哲学理论和伦理价值问题。因此,我们将更进一步探讨特殊的人工物——智能人工物——所涉及到的设计问题及其哲学意义。

四、智能人工物的双重属性与心身问题

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物,智能人工物[如人工智能系统(AI)、专家系统或机器人]自然具备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的双重属性。在AI领域,这样的双重属性被表述为:形式化(Formalization)和意向性(Intentionality);并且它们在建立AI与哲学的联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导言第8页)形式化问题是AI设计的关键问题,无论是认知主义还是联结主义都是一样。认知主义视角下,任意事物,只要能形式化,就可以由计算机通过符号逻辑来实现;联结主义也是以形式化开始,如网络拓扑结构,建立分布式表述算法来实现。但是,意向性问题在AI两大体系中有不同的表现。认知主义认为意向性是区分人和机器的根本特征之一,人有意向性而机器没有;但在联结主义视野中,上述表达将被打上严重的问号!联结主义通过拓扑结构/物理结构来实现运算,虽然还无确凿的经验证据表明拓扑结构具有意向性,但是有关身体意向性和认知的具身化(Embodiment)([13], pp.4)的研究已经暗示着这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机器人、克隆人与自然人的性质和关系来更深入探讨这类形式化(物理结构/身体)与意向性(意向功能/心灵)的双重属性问题。在此,有一点必须说明:自然人是否能与机器人、克隆人在同维度上比较?

传统上,人被认为是万物之灵,拥有智慧和心灵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更是与机器的区别。此外,克隆人作为人工物来看待也涉及到严肃的伦理问题。如果我们困于传统的认知情景,那将肯定无法突破现有理论体系,无从深入地探讨设计的哲学问题。但是,按照自然主义的理解,所有的存在都是自然性的;自然人是,克隆人也是,机器人也是。甚至,机器人设计的极限状态就是运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直接设计制造与自然人属性一样的“生化人”;因此,三者是可以比较的。此外,认知科学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式研究人的心灵问题,当然可以运用设计这种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灵问题。也就是说,自然人和克隆人、机器人都可以理解为具备双重属性:物理结构(或身体)和意向功能(或心灵)。

机器人是典型的人工物;克隆人其实也是人工物。虽然存在着伦理争议,目前也没有现世,但它可以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意向功能——如为不孕夫妇制造孩子——而运用克隆技术等手段创造的具有与自然人同样生理结构的“人”。机器人、克隆人与自然人这三种“人”都具有类似的物理结构:自然人和克隆人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有计算决策中心(无数脑神经元连接而成的大脑)和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和神经);机器人主要由硅、铜、铝等元素组成,有计算决策中心(无数晶体管连接而成的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运动系统(齿轮、导线、马达与机械臂)。它们也有类似的功能,如跨越障碍的行为,模式识别或判别尺寸大小等“思考”活动。

以自然主义方式进行认知考察,机器人、克隆人和自然人无本质区别,只是形式化复杂度和意向性复杂度的大小有所不同。三者各自的双重属性就是人工物双重属性不同表达形式。所以,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是人工物双重属性的一个特例,而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就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因此,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也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的一个特例。也就是说,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具有心灵哲学的性质,设计也不再是一个只关乎器物层面的学术边缘领域。

五、小结

正如Simon所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研究人类便要研究设计科学”。([1],第129页)然而仅研究设计科学是不充分的,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设计哲学及其相关等问题。当传统的认知主义范式对设计这种交叉学科性质的问题力不从心的时候,有必要使用另外一种认知范式(如联结主义)来研究设计问题。这不仅仅是联结主义与心灵哲学研究密切相关,而且设计研究与心灵哲学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对设计的研究将有更多的进路,如(1)联结主义方式的设计概念体系,(2)设计形式化实现机制,(3)身体意向性与设计的意向性实现,(3)具身化与设计双重实现问题等。随着设计研究(如设计理论和设计哲学)的不断深入,不仅将使设计在学术领域获得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同等重要地位;而且,必将大力推动工程研究(如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与产业研究(如产业哲学)的进度,并有助于它们摆脱在学术研究中的边缘地位;可能更为重要的是,设计研究可以作为心灵哲学研究的类比形式,正如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作为大脑研究的类比形式一样,设计的研究意义非同一般。随着设计科学和设计哲学的研究推进,必将大力促进并推动心灵哲学等对人的研究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1] 司马贺著(武夷山译):人工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 Galle, P., Philosophy of design: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J]. Design Studies, 2002(3).

[3] Vilém Flusser. The Shape of Things: A Philosophy of Design[M]. (English-language translation)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9.该书最早于1993年Carl Hanser Verlag出版;1999年出版的是其英译本。

[4] Love, T., Philosophy of design:a meta-theoretical structure for design theory[J]. Design Studies, 2000(3).

[5] 盛晓明.客观性的三重根[A].赵汀阳主编.第一哲学[C].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Love, T., Constructing a coherent cross-disciplinary body of theory about designing and designs:some philosophical issues [J]. Design Studies, 2002(3).

[7]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Z].Boston:American. Heritageo, 2000.

[8] 朱红文.“设计哲学”的可能性和意义[J],哲学研究,2000(3).

[9] Coyne, R and Snodgrass, A B., ‘Problem setting within prevalent metaphors of design’[A]. Working report,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ydney, Sydney(1992).

[10] Kroes, P A., Design methodology and the nature of technical artefacts [J]. Design Studies, 2002(3).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1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本文想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科学性重在求真、求知。尽管人类对科学的求真、求知精神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核心一是强调其客观性、精确性,一是强调其价值中立性。可这两点都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其科学理论中内涵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了真理的价值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而是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律具有重复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性。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一切历史的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伦理主义,又不是集体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解释世界算不算改造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是改造世界。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青年黑格尔学派都是在解释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中起到了改造世界的作用。可见,一切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那么马克思在哪种意义上去阐述这一点的呢?马克思认为,一是以往的哲学家都是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幻想中,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看成是历史的起源,不去研究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而是从永恒的理念出发,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二是以往的哲学家没有把观念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忽视了思想观念的历史选择和实践基础,不能解释观念被传播和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因而不能找到实践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和群体,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思想什么都不能改变,它只有掌握群众,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哲学一方面要了解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具体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条件性;另一方面,要找到实践自己思想的现实的人———历史主体,才能科学揭示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一是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不承认任何事物的永久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二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不盲从权威和权贵,对任何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着和体现在其理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历史的变化具有多元性,理论的预测性不能仅仅建立在主观上,建立在自由精神上。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历史的思索,其保守性表现在不想超越现实,认为历史是有终点的,否则无法确定绝对真理;但黑格尔认为绝对真理是通过绝对的精神反思获得的,故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同时,黑格尔哲学又具有合理性,它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是感性的、偶然的、单一的;而逻辑是理性的、必然的,历史只在过去的意义上是单一的,而在面向未来时,它是多元的、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对历史的反思只能提供认识的主要依据,否则历史只是苍白的、无力的,学史不能使人变的更明智,但反思历史能够使人少犯错误、更好地把握未来。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把未来看成是过去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反思历史,而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类实践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对现实历史的总体性批判中,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即“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当资性的资本远远大于物质性的资本,加剧了资本的过剩和生产力的相对过剩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这意味着失业人口的长期的绝对存在、失业率上升,人的异化问题、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总是内涵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即总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和正确的价值指向。三是不怕自我否定的反省意识,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科学性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因此,它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开放性和自我否定性。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存在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在自我否定的反省中不断吸取新成果,以丰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的理论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认清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我们就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是如何科学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而揭示出意识形态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应该说,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而揭示出这些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1、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相反。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内化进思想并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2、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逻辑性、非理性。它产生的情感共鸣是利益,利益能蒙蔽真理;表现形式是情感,其神秘性表现在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利益既得形式。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理性化的、逻辑化的,实质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维护。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是如何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全人类的利益,并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来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是如何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的原则上升为法律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合法统治的。

3、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宣称自己是中立的、超阶级的;但其立足点是为现实辩护,而不是超越现实,因而其标榜的人民性、普遍性、永恒性都只是意识形态的谎言和谬谈。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积极和消极之分,对此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虚假性和伪批判性中解放出来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强调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概念是一致的,无意识形态的虚假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晚期提出了无产阶级国家的思想,因为国家是实体和观念的总体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合乎逻辑的延伸。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必然逻辑,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可见,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但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没有言尽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探索,虚伪性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等于说没有科学的真正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没有堵塞后人之路。固列宁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和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更强调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时所使用的方法,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和批判一个旧世界,旨在建立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和建设功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革命主题和建设主题。今天要着重研究建设主题,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维护和建设功能。

总之,由马克思开辟的作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一是因为它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即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观有其科学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主要是其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方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无阶级性)有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有阶级性和科学性,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且是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冷战”结束后,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进攻,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无法作出有力反驳,反而在多方面认同,主要是我们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正确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虚伪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来分析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深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当代价值,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实际生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要善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影响中国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西方自由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角色是占统治地位、具有指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它的科学性是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建学说等各学科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性是其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作为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因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前者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可操作的;而科学是一种知识,它不能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二者更新的方式不同,科学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识形态则是不断的修整,是返本开新,越是离现实近的,越是需修正、需退让,因而是从未来出发去吸收面对现实的东西;科学会过时,而意识形态不会过时,它可以通过修补来适应新形势,具有不可否定性,而科学则可以自我否定、自我证伪。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坚持其科学性上要有区别的对待。应该说,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即它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消灭剥削、压迫、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等)。当然,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历史阶段性,但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在根据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制定的党在各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制度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坚持;如果有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2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简答)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述)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简答)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简答)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简答)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论述)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简答)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简答)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简答)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简答)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简答)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指导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必须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广大群众的行动纳和路线,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又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掼,它公开申明要在全世界为最终彻底*一切剥削制度,争取人类的完全解放作论证。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革命的本性,又是与严格的科学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是革命的理论,又是科学的世界观。既代表历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根本要求,也代表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浑然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革命性必须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二者不可缺一。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世纪30至多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1)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提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局部为对象,提示其特殊规律。它们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断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丰富自己的内容。哲学产生以后,反过来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不能互相割裂,又不能互相代替,认为具体科学可以离开哲学指导的取消论和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都是错误的。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简答)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公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是指它通过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下是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性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其科学性。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产生直到现在的发展,它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发展义哲学的产生,也为它的降临准备了必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汲取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精神的精华。⑵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概括和汲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成果,发展自己,其原因就是,它的产生不是结束了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自诩为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是一门随着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总结新现象,新问题,不断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社会和科学发展中重大的,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并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念,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新的财富。仍然不愧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的历史时期中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新问题,做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新的观念和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全力就在于它的自身的新陈代谢,不断发展,从而保持其时代精神地位。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述)

⑴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邓小平理论仍然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以后,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⑵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创造性的发展。例如,邓小平结合新的实际,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⑶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样,邓小平哲学思想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简答)

(1)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其一,两者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上的物质是个最广泛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忏悔等的认识。其二,哲学的物质概念所提示的物质的哈我,即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暂时的,相对的。

(3)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其一,哲学物质范畴是以具体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它随着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不断丰富其内容,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它的正确性。其二,哲学物质范畴对自然科学进行物质结构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人的思维。

(2)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事物,不论是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其内部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整个世界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或不懂得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事物本质上是不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移动或数量的培养,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尽管有多种形式,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复杂的,但它们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自我意识的存在,运动也就被说成是感觉或意识的运动。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含以下涵义:①指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的移动。②指一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以上两种情况都表明,静止并非是绝对不动,而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2)运动和关系有如下内容:①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的,相对的。 ②运动与静止又是统一的,表现为运动与静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说绝对运动离不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相互渗透是说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绝对运动就存在于相对静止之中。一切事物既有运动变化的一面,同时也包含静止,稳定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我们应当用动静结合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和分析各种问题。

(3)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是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夸大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否认事物的相对质的区别,把一切事物都说成是转瞬即逝,飘忽不定,不可捉摸的,这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后者,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这必然导致僵化和形而上学不变论。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提示和有力的证明:

(1)劳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五一节。而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不仅生产人们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论述)

⑴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和再创造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⑵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人事科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仅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客观规律有严厉惩罚。②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任何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决不会自动地的意识,只有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吸取和借鉴,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我们又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新事业,就不敢在实践中探索和试验,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强调,又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动那种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和懦夫懒汉,消极无力的思想。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它认为,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极其丰富多样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原,这就是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这一本原之外,再无别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是多样性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使得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则不仅它的自然观,而且贯穿于它的社会历史观。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⑵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我们党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们,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是先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存在的最终根源,归根结底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之中。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固有规律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想象出发。

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或现象本身固有的联系和规律性,而不是用先入为主的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代替事物本身的联系。这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我国当前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简答)

(1)联系的客观我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一个万事万物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在了解个别事物时,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⑴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新换代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⑵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⑶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简答)

(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指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包括假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 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存联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3)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①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下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③本质与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4)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提示事物的本质。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我们本能通过对现象的认识达到对本质的认识。②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既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也不能脱离现象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简答)

⑴对立统一规律最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同开而上学划清了界限;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③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开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国。

⑵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但不能取代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把其他规律和范畴与其相结合,才能完整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简答)

⑴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依存。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趋势。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它们的相互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 (论述)

⑴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首先两者别。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次,两者相互联贯。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没有无共性的个性。第三,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条件变化了,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普遍性。

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减产的原理,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⑶该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

⑴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⑵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幻想一朝一夕就实现现代化,就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简答)

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基本的观点。认识对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中华民族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学认识论。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简答)

实践推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理论。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主要的经验材料,使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任何认识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大量的经验材料。第三,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 日益完备 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从而冲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人类的认识视角,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第四,社会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简答)

认识的主体是指参加实践活动有目的 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们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认识基本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简答)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它们是对立的。表现为: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发认识的高级阶段。⑵感性认识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对事情性材料的抽象的概括。⑶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

⑷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⑸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直接性;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第二,它们是统一的,表现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它们统一于实践。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简答)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⑴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客观世界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主观世界出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

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所以人们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去参加引出现实的结果。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就能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对照,检验出理论是否符合客观,是否具有真理性。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

阶级斗争指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 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要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