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11-23 10:02:07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1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在生物教学中,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的辩证统一。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求同法和求异法是进行比较的两种重要手段。求同法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如通过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细胞器三方面的相同点:双层膜结构,遗传上的独立性,与能量代谢有关。求异法即找出不同点,例如通过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可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大液泡、质体,以及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心体。

二、分类法

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如新陈代谢从“方向”上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从同化作用上分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上分需氧型和厌氧型。

三、联系法

每门学科都有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去挖掘相关知识的联系。生物体是一个互为联系的统一体,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水平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四、归纳法

归纳法是学生在占有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归纳时思维方式可采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归纳方法可采用符号纲要法和主题词法等。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五、实验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实验是指运用一定的仪器、器具、材料、药品通过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的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现象的过程。 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角度,生物学实验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操作的演示实验、学生家庭课外实验、以学生课堂操作为主的实验,也有的是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进行的实验。

六、阅读自学法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科学记忆法

1.口诀记忆的方法。例如:“鲤鱼体侧有侧线,水流方向它能辨,水的温度知高低,部分声波听得见。”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2

一、比较复习法

比较复习法是研究生物学和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复习方法。即是把各个知识点或基本概念加以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对比,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梳理清楚,以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在复习过程中,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对前后知识点进行纵向比较。例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DNA和RNA结构的比较等等,可进行横向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比较等等,可进行纵向比较。

二、归纳复习法

归纳复习法,就是把各个知识点或基本概念的若干方面,在逐一分析的基础上加于归纳整理,使各个知识点或基本概念的点面关系溶为一体,并加以条理化。在复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采用归纳法可将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提纲契领的总结和概括。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密切相关的规律;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都具有的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过程的规律;生物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规律;生物神经冲动传导方向的规律;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规律;生物物种形成过程的规律等,都可用归纳法对以上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这些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衍射复习法

衍射复习法是指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以各章节或单元中的某一重要知识为核心,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并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能灵活理解、全面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发散思维是衍射法的思维基础,此法借用了物理学中的“衍射”一词,表明的是对某一重要知识进行有目的地展开、延伸和放射。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以某一重点知识为核心,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同类型、同性质或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将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并以图表的形式图示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系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转贴于

四、实验复习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中实验复习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即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对实验的复习,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如让学生自由观看生物实验的录像或课件;把书本经典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分类,并按类收集相应的习题给学生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习题的同时给予正确的点评等。

五、综合复习法

1、扩散式复习法

扩散复习法是指从一个知识出发,发散性地引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使书本知识重新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该复习方法在生物复习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整个生物界是互相联系的,生物体的各种细胞、组织、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些联系的知识由于内容的需要分散在书本的各个章节中,因此应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复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复习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时,可以把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及生物的变异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但能理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概念,而且还能使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基因分离规律来分析每对等位基因的传递情况。另外,由于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是生物产生变异的重要来源。

2、串联式复习法

所谓串联式复习法,就是把几个相关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先后呈现出来。将多个知识点像电路中被串联的电阻一样被“串联”在一起。由于受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和知识体系的分类要求,书本中对某一知识的叙述,往往不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个章节中,因此在复习时,就有必要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例如,在复习基因的知识时,可将以基因为中心的各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进行复习。如图所示:

细胞核染色体(DNA)或染色质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氨基酸蛋白质性状中心法则。

再如,在复习生物的结构层次知识时,可把各个相当关的知识点串联为:化学元素小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3

不同版本的教材,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经过课程改后,任务型教学被广泛的运用到高中物理的教学中,任务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非常注重信息的沟通,使课堂增加活动量,并且课堂的活动具有很大的真实性。与传统型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具有变化性互动,使学生加深理解。

一、任务型教学与传统型教学的区别

物理教学中,经过课程改革后,任务型教学被广泛的采用,虽然传统型教学和任务型教学都是围绕物理概念和规律展开教学活动,然而,两种教学法却有不同的授课方式,传统授课方式较多采用演绎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扮演配角;任务教学法则不然,学生和教师都是主要角色,教师会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以及理解能力,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亲自试验,可以自己得到结论,验证教材中给定的概念和规律。这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很容易很轻松的记住试验结论。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讲课水平,因为物理这门课非常抽象,很多概念很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高中物理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前主要应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物理教学中也慢慢的开始应用,但是,任务型教学法毕竟兴起的很晚,而且最初并不是运用到物理的教学中,所以,作为物理教师本身对任务型教学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掌握,教师本身有很多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知识都没有了解,更不知道怎样将任务型教学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来。除此之外,让教师瞬间转变讲课方式,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根据目前国内的情况,高中的物理教师一般年纪比较大,他们的讲课风格和讲课模式已经形成,若要轻易的改变,会让教师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将任务型教学运用好,反而会降低他们的讲课水平。这两个较大的问题是出自教师自身的原因。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特别依赖教师,由于任务型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学生非常不习惯,而且学生已经习惯教师将知识直接传授自己,对任务型教学有排斥的心理,不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同时学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真理,在学生的思想里,只有教师讲的才是正确的,教师讲的才是真理。此外,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要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有时候会遇到深奥难理解的问题,让学生痛不欲生,但是依然解决不了,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恐惧,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会花费过多的时间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量特别重,而且时间又非常短暂,除了物理之外,还有很多科目,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现在,物理教学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改变了以前教师直接讲课的方式,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要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还要听教师讲课,高中阶段的学习,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达到特别高的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没有办法离开教师的指导,但是,由于做实验所耽误的讲课时间,学生则没有时间补回来。其实任务型教学本身优点是非常多的,但是,由于高中这个特殊的阶段,高中物理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就会有一些缺点,如果高中阶段的科目相对少一些,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运用此教学方法则有很多不便之处。

(四)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成效问题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成绩。但是,经过试验,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并不是让人十分满意,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有的同学没有适应任务型教学法的授课方式,有的同学则非常轻松的接受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授课方式,因此,坐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同学则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的同学的效果却不明显,反而有退步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真的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原因。

三、如何解决任务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一)物理教师深层次学习任务型教学法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加深对任务型教学的有效学习,教师除了自己学习之外,要参加专门的教学培训,对任务型教学法在物理教学的应用,要更加系统的学习,去更高级别的学校进修,借鉴那里成功的教学方式,但是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制定授课计划,进行实验性的教学,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的给予改正。此外,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去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要觉得自己的讲课方式是最好的,要给自己及时的注入新鲜的血液,跟上时代的发展,在讲课中,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试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二)学生自觉的接受任务型教学方式

学生要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工作,对于授课方式的转变,学生要渐渐的适应,独立思考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由于中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差别很大,在国外,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中国学生的缺点。学生要尝试发现独立思考的好处,对于物理的学习,学生独立思考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会发现教师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三)适当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

以上提到在物理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有浪费时间的现象,收获的成效也不是令人十分满意。因此,在高中这个特殊的阶段,要适当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深奥的问题则由教师进行讲解,和学生共同讨论,慢慢的将任务型教学法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成绩不要急于求成,给教师和学生充足的时间,他们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总结:对于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和实验,找到适应本校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轻松的完成物理课程的任务。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4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唯有认识到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强化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思想方法。

首先,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同时在应试教育的提倡下,物理教学方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解题和应试技巧方面[1]。也就是说,传统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机械的处理教学问题,不能灵活应对和处理物理学的对象和情景,单纯的单一进行模式化学习、套用公式、展开题海战术。这样的教学导致物理学习难以充分展现出应有的魅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学生缺乏独立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并不能体会到物理科学思想与知识魅力。针对此,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更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能够将物理学的精髓与智慧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高中系统性的教学体系来说,其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也就是提高学生能力。新课改下,衍生出多种衡量学生是否进步的标准。学生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最关键就是要看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方法。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飞快。高中物理教师唯有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够促使学生享受到这种能力所获取的益处。

二、高中物理思想教学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有效策略

高中物理教师清醒认识到物理思想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所产生的效应,就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加强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不同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同时知识点也非常的复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如,教师在展开探索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发现教学方法的应用,验证类课程应重视实验观察展开教学,论证课更加重视逻辑推理教学等。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学应采取科学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输入相应的物理思想方法。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贯穿高中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增强学生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认识。

2.知识传授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地掌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更加注重学生物理规律的掌握,以便学生能够树立清晰的物理概念。事实上,这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但是就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单一传授物理知识内容,其实并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就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唯有将物理思想方法渗透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才可以说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物理思想方法的掌握,其实也就让学生抓住物理知识系统的精髓。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5

G633.7

初中物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讲不仅枯燥而且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法作为初中物理教学法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和运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实验教学法来帮助学生们进行物理研究和学习。由于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做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成为当下教师们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仅针对物理实验教学法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实验教学法的含义

物理教学法就是对于一些物理现象所做出的具体实践研究,让学生们对与抽象概念和科学现象有清晰的认识。具体地说,实验教学法就是在书本之外,通过自己动手或者教师演示,借助一定的机械和设备,在满足实践的条件下,进行对一些物理科学内容的检验和求证,最后得到结论的一种实验方法。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实验是其教学的基础内容,它为物理学教学和学习提供了科学的认证。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亲自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做到强化记忆和理解,把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认识、扩展视野,也能够锻炼初中生的思维逻辑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初中的物理课程中,很多内容都超出了初中生的思维接受能力之外,为了使学生理解并吸收知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懂得运用物理科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者首先就要明确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一)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两部分就是理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会产生疑问,甚至有些同学对一些知识完全没有形成概念。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厌烦,没有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动力,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那么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随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实验教学法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

首先,实验教学法使课本中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得到具体、生动的展示,让学生们对一些理论概念得到了证实,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其次,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情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对一些疑难问题能够通过自己动手践来得到解答,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启发学生思考

实验教学法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在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学生们能够充分进入到实验当中,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际上物理实验就是对物理科学进行的有目的的探索,通过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运用和思维方法将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学生们经过这种锻炼,更能够使自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还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把知识传输给学生,犹如“纸上谈兵”,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吸收,因此,实验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是必要的途径,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就要让学生体会并认识物理科学所蕴含的种种理趣和无限的神秘奥妙,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检验、体会。这种把课本上所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具体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们对物理学概念的掌握和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以实验为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思考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法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也要结合具体实际知识来使学生在实验中巩固基础知识。因此,运用实践的物理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采用探究式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活动。

(一)让学生有物理知识的基础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也一样,为了使物理实验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对学生的影响和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教师首先要在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方面给学生的意识形态里导入物理的学科概念和一些基本知识,有了基础物理知识作为实验的基础,学生们才能通过实验来了解物理学所包含的奥妙。例如,在初中的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对于电路的研究做实验,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一定的电路知识,在最基本的电路连接中,要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在闭合电路下的特征,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小灯泡在满足电流接通的条件下发亮。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进行试验研究活动是必要的。

(二)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实验研究

物理学的实验教学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技能,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学即使范围广阔,但是大部分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释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对生活常用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进行物理的实验研究要能够证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必须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例如,在学习有关声音传播的物理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如何减弱附近的噪音?”,让学生们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并得到结论,最后培养学生具备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使其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其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应用物理知识。把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6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把科学方法的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下面是我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些体会,敬请同行斧正。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意义

1.科学方法教育比知识教学更具有长远意义。

2.科学方法教育能使物理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3.科学方法教育使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结合具有可操作性。

4.科学方法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科学方法

观察和实验方法侧重观察实验法和实验数据处理等;分析和综合方法侧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比较和分类方法侧重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研究;归纳和演绎方法侧重简单枚举归纳和演绎;数学方法主要用比值定义物理量和物理规律,也经常运用图像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理想化方法主要包括理想实验和理想模型等;另外,还有类比方法、等效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等。这些方法在科学认识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他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物理学科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体系。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渗透科学方法的途径

1.在实验教学中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

物理学常遵循着实践、理论、再实践的途径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观察实验——猜想假设——

实验验证——实践验证理论,不断循环上升。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中,让学生先猜想实验结果然后观察实验现象:一个重物和一张张开的纸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哪一个先落地;然后把刚才的纸团成一团,再让它与重物同时下落,再观察哪一个先落地。实验现象引发了学生思考:同样重的纸张为什么有不同的现象?比较两个实验的不同点可以知道,这是空气阻力作用的原因。这时自然地提出假设和猜想,如果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速度是不是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呢?接着用牛顿管实验来验证假设,并建立起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牛顿定律是从天体运动的观察开始的,观察宇宙射线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使观察的方法更加科学,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对学习物理会有较大的帮助,平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另外,实验教学还经常采用“放大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科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3.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的方法是指有多个因素同时作用、共同影响某一物理量时,分别独立地研究其中某一因素的影响,这时暂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便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更好地研究这一因素与研究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再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规律。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等,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而研究出来的。科学方法的教学既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又能使学生摸清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4.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理想化的科学研究方法

理想化的方法是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根据逻辑法则,经过推论、判断得出的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和“理想模型”;重点考虑主要的因素、性质或条件,而常常忽略其他次要的性质和条件,理想化的方法能使问题得到简化处理,它能更深刻地反映现象的本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理想化实验。再例如,弹簧振子、单摆等是理想化模型;

总之,领会科学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学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科学方法迁移到其他领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不断探索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7

高中物理的教学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高中物理的授课知识点非常多,很复杂,而且连接性非常的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以及合理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的枯燥,所以大多数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态度都是避而远之。在对物理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发现,图像法是一种很好的物理教学方法,而且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授课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图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下面本文就针对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运用图像法进行教学做出具体的分析。

一、对高中物理实施图像法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物理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明显不足。学生的课业负担过于沉重,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这些都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说,要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对高中物理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就必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而图像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本文就对图像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说明。

1.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

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对物理知识的传授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认可。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图像法的运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以及接受能力。所以说,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图像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对“I=■”这个公式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不能很好地理解,而通过图像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把电阻作为横坐标,电流作为纵坐标以及把电阻作为横坐标,电压作为纵坐标来清楚地把这三个数据的关系进行体现,让学生对数据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接受更加有效地进行,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2.更加有效地进行高中物理教育

教师在运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接受速度非常慢,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授课的速度非常慢,而且教师的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图像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知识有一个合理的接受,可以通过图像直观地对授课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的授课速度以及质量都有很大的作用。在对“光的折射”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只是传统地讲解,学生很难对光路的角度以及方向进行理解,进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如果运用图像法的话,就可以明确地把各种现象的光路图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对授课内容进行接受,更加有效地进行授课。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呈现出一种明显厌恶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对死板的知识进行强制性的记忆,他们更喜欢一些直观的,视觉上可以直接进行观察的东西。而图像教学法的运用就把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枯燥、复杂的知识在图像上得到直观的体现,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观察,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对物理“自由落体”习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只是盲目地对习题进行分析以及解答的话,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枯燥,而且会产生厌学的态度,而如果通过图像法进行解答,把“H=■gt2”的公式运用通过图像清楚地表达出来,把t2作为横坐标,H作为纵坐标进行研究,激发学生对物理习题的兴趣。

4.可以让物理的授课内容变得简单

在高中对物理授课内容的要求上可以看出,物理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来困难。而图像法的运用可以把一些复杂的知识经过探讨和研究通过图像进行简单的体现,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对授课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理解以及记忆,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简化物理知识。所以说,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法的运用对于简化授课内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例如,在讲解力学的时候,教师在讲解受力分析时,就可以利用图像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直观地把分析内容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授课的内容变得简单。所以说,在高中物理中运用图像法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法的应用对策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不愿意去理解物理知识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导致物理教学出现很多问题,逐渐的,学生会对物理产生一种厌烦的态度。为了有效地对高中物理进行教学,教师必须适应时代以及学生的要求,对物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运用可以被学生接受的图像法这种教学方法。下面本文就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图像法的应用方法做出一个具体的分析。

1.通过运用多媒这体进行教学来进行对图像法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是我国大多数高中所运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大屏幕上对一些图像进行直观的体现,对于图像教学法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介,可以更加有效地深化图像法的运行。例如,在讲解电路图的时候,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运用图像法。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组实物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结束后就换一组,通过图像表达出电路图。通过这种方法,一定可以把图像法大量地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2.通过开放式课堂的实施来进行对图像法的运用

图像法可以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来实施,开放式的课堂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对授课的内容进行探讨,所以在图像法实施的过程中就可以体现开放式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一起探讨图像的制作方法,提升对图像法的运用。例如,在讲运动与力的关系时,就可以运用图像法,教师进行开放的课堂教育,由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制作出力与物体运动时间以及位移关系的图像,进而正确地分析出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可以进一步把图像法带入物理课堂。

总而言之,要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一种挑战,同时对于教育也一个机遇。为了更好地对高中物理进行教学,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断地改善以及完善,与时俱进地研究出各种符合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文山.如何将图像法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5).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8

现在文理尚且可以互通有无,数理化完全可以不分家了。的

确,新课改背景下综合性学习已然成为趋势,打破学科围城,实现学科渗透,对物理教师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应用的一点认识。

一、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应用的意义

数学方法是一门研究物理学的基础工具,可以非常好地对物理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计量、分析,简化物理学科相关现象解释上的流程。例如,速度、密度、功率等物理名词概念常常可以用数学符号以及公式来表示。此外,数学方法也提供了一种推理以及抽象上非常实用的手段,可以尽可能地将物理问题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推出一种合理的规律性定律,例如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液体压强公式等等。最后,数学方法的运用也可以充分体现在物理研究、学习、试验、实践等等各项环节之中。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对概念性、规律性的东西把握不准,从而造成了解题思路上的模糊。而通过数学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培养方法上的技巧,从而提升学生正确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利用几何知识求解、利用函数求解、利用不等式关系求解、利用比例关系求解、利用方程或者方程组解决物理问题等等。其中利用几何知识求解涉及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间的关系、对称性问题,注重的就是将数学模式如何引用到物理特定题目的转

换上;利用函数求解主要是借助于数学函数,将物理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表现出来,它是一种常见的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主要的特点就是将抽象的物理过程直观化,将动态性的变化过程清晰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分析、运算过程中的复杂性;利用不等式关系求解及利用比例关系求解主要是根据初中物理相关问题的特征,建立一个条件性的不等式关系,然后找出特值的范围,根据选项确定最合理的答案。利用方程或者是方程组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算是一种最难的方法,不但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问题变量,而且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数学方法去构建相对应的等式,找出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的相互关系,最终求得争取的值。

当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科目之间毕竟有其区分的界限和独立空间,合作中也是需要磨合的。掌握学科精髓,分清学科特点,用对方法很关键。

三、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长期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发现,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还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问题,才能够保障后期学习的效果。

首先是数学思维与初中物理概念、定律理解的关系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明确数学只是一种解决物理问题

的工具,要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物理结合的意义以及其内部之间固

有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在学生理解初中物理概念、定律时,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对概念性东西的理解,掌握不同物理定律的运用范围,了解数学公式和物理概念上的区别,从而尽可能避免学生死搬硬套地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物理问题的情况发生。

其次,在用数学思维解决初中物理问题时,应该注重物理单位的备注,提升学生对物理单位的理解程度,加深初中物理概念性名词的认识水平。这样才可以尽量防止在引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出现解题步骤上的错误以及物理单位上的混淆。

总而言之,学科的合作历来已久,需要发扬光大。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希望本文对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应用的几点认识能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改进。在未来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加全面地发挥出数学方法的作用,提升学生解决初中物理问题的正确性和灵活性,从而实现初中物理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红.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J].技术物理教学,2011,10(01):111-113.

[2]董克锋.浅析如何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明[J].中学教学参考,2011,13(02):113-114.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46-01

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教育教学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之下,我国初中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全新教育教学认知观念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初中物理科目的相关在职教师自身的教学认知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案例教学法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更好的结合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之上,逐渐受到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

初中物理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站在宏观的发展视角,观察我国目前初中物理科目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中国传统偏向于注重理论化教学相关思想内容的影响,应对升学考试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最终和唯一的目的,教师也在教学课堂上更加倾向于关注对学生物理理论知识内容的讲解和传授。较为古板和乏味的教学过程严重抑制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相关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物理科目相关知识内容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应当与初中阶段学生接受和学习的其他理论性科目有所区别。物理知识当中绝大多数的学习内容都来自于学生日常当中实际生活,是众多物理学研究爱好者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探索而总结得出的学术结论。这就说明了实验操作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提升物理学习成绩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1]。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之上的应用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先进和现代化的教学应用模式,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案例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应用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实验性较强的科目教学过程当中,有其固有和较为突出的应用优势。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经常见到的物理现象更加生动立体化的引入到教学课堂之上,与一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凸显出物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其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标下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初中生平均年龄处于14到17周岁之间,与小学生相比,其在日常生活当中积累的实际生活经验更加丰富。相关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科目相关教学内容时,就可以抓住初中生的这一成长特点,将物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案例教学法更好的应用在初中新课标物理教育教学的课堂之上。

比如,当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初中物理杠杆力学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在教学课堂的开始之初,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实际现象。引发学生对于阿基米德的杠杆翘起地球的设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判断其中存在的可能性。通过积极动脑思考,加以对现实生活当中实际杠杆原理应用现象的举例论证,学生能够发现更多存在于自己周边实际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最终促进物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2.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物理同生物、化学等其他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综合学科相同,都以现代科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将实验操作作为理论验证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案例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科目教学工作开展之中的有效应用,要求相关教师能够在自身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时刻关注学生在相关物理知识内容实践应用技巧方面的掌握能力。为学生营造注重实践应用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能够使其接触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学有所用。

比如,当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有关物理力与运动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在向班级内的同学介绍有关力学相关知识内容以后,让学生能够积极动脑,通过利用生活当中的小物品或者物理力学教学的辅助工具,自主开展力与运动的实验研究。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完物理太阳能源产生和传递的相关知识内容以后,也可以布置W生在课下制作能够收集太阳能源的电力装置。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任务的布置,学生能够在有效吸收课堂物理教学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完善自身物理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

3.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自身教学工作开展的设计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着大量的实际生活现象与物理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物理科目知识内容的这一特点,通过结合案例教学法更好的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家用电器的内部主板电路设计图纸时,就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家长应用电炒锅为学生准备饭菜的案例现象,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掌握到电能与物理内能能源转化的知识内容。在此教学案例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能够通过同类列举的学习方式,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电能转化风能、电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实际应用案例。

教师通过应用各种各样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有效缩短了学生与初中物理科目学习知识之间的距离。在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案例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内心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排斥和抵触心理得到了缓解。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物理教学课堂上用肉眼观看到实际生活当中蕴藏着的物理现象,将物理课程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2]。

结论

总而言之,本文在结合新课标全新教学理念将初中物理科目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做出了详细论述。在结合案例教学法新型教学方式应用优势的基础之上,将其更好的应用到新课标版教材初中物理科目教育教学的课堂之上,对帮助相关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推动和影响作用。在学生物理科目学习成绩不断飞速提升的带动下,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物理学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实际现实中,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是侧重于"教"的课堂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仍不成熟,实验教学也可以说不容乐观。物理教学需要多方面的探讨和思考,现就根据我的教学实际,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1.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和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体现了教师活动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等。

2.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对整个中学物理的教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其主要弊端有:

(1)重知识而轻能力,传统教育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重结果而轻过程,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不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就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3)重习题而轻方法,有的教师只注重运用公式去解题,把研究方法给略去了,学生总在教师的思维圈子里兜,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没有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其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1)要引导学生树立目标主动发展,在物理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

(2)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3)要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二、关于物理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应用

1.随着课改的深入,多媒体运用于课堂辅助教学已经很普遍,甚至不可或缺,就高中物理来说,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实物录像剪辑、模拟实验、范例习题等,通常还配合必要的文字、语音、音效和背景音乐等。但物理课件的开发、应用,目前还不太成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件的美观度与实际内容和物理脱节,相关专业人员制作的课件虽然界面十分美观,美工、动画、配音,都非常专业,但由于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不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及实际教学工作中困难,因此很多课件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能起到真正辅助教学的作用。

(2)对物理课件的使用认识不够,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哗众取宠,课件制作毫无必要,;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成功物理课的必要条件,在各种层次的公开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似乎已成了一节成功的物理课的必要条件。

(3)物理课件的使用中有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堂堂用课件不重视课件的科学性,往往比较重视动画效果,内容大致"像"即可。甚至屏幕是黑板的"搬家",这样上课比仅用黑板加粉笔要差得多。

2.物理课件运用策略探索:(1)正确认识新课改中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有其优势,要知道对于有些内容恰当的运用能够很大的提高教学效率。(2)媒体的运用应突出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运用前必须周密的安排和教学效果的预测。(3)课件的内容要与实际教学联系,传统现代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设法引导课堂有序地朝着教学目标发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媒体组合应用,使教学过程协调多变,气氛生机勃勃。

三、关于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教学更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在全面推行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前那一套实验教学理念正逐步显露出它的弊端,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寻求解决的办法。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实验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不少学校的领导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有的教师讲得太多、太具体,学生的动手实验时间少,用脑思考的时间少,使学生变成了机器人,失去了创新精神。(2)实验教学实际落实不够,一方面,由于各类原因大多数采用分组实验,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动手动脑并能独立地做实验;另一方面,由于人数过多,教师不可能照顾每一个学生,最后只好适当降低要求。(3)仪器设备不充足,对于大多数中学来说,物理实验仪器、实验设施比较缺乏,一些易损易耗仪器和药品得不到及时的修理或补充,致使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开展较少;学生实验不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学生只能在教室里看教师做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4)教师素质不够高,中学物理教师不仅应该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而且应该具备实验教学的素质,即观察实验的素质、实验思维的素质、实验操作的素质和实验数据处理的素质。

2.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及建议

(1)重视实验教学,一个好的物理教师,脑子里一定装满了大量有趣的物理实验。经常准备有趣的物理实验,让每堂课都能给学生一个惊喜。

(2)认真研究课标,端正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能动性,根据课标设计实验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要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丰富课内和课外的探究活动。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11

一、明确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当作培养大学生的首要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根据规定的教材和预估的学生共同认知规律在进行单向传授,过分强调了知识的继承与积累,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满堂灌”。结果灌输式、保姆式、应试型的教学方法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处于被动,课堂失去了活力,学习热情大减,上课仅仅是在走过场。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做到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其导向作用。记得有人曾形容师生关系是“导师在学生面前‘喷烟’,直到把学生心中的火把点燃”。教师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这一角色,教什么?怎么教?也就容易解决了。

二、研究每堂课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中,知识是基础,传授学生知识是教育本身的首要职责,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现就大学物理课程来讲,怎样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我们暂且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讨论,本文只就微观层面进行表述。所谓微观层次就是指从每节课做起,教师在授课前,不仅要做到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且也要重点思考本节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科学素质方面的作为。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基本教学要求》的A、B类知识点,目前,我校部分班级大学物理课程的安排为:大一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经典物理基础(72学时),包括力、热、电磁、光四部分共十七章;大二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近代物理基础(56学时),包括相对论、量子、激光、固体、原子核五部分共十三章。按照教学日历,我们针对每节课(或每一小节)都制定出一套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教学方案,具体包括有:形象图片、核心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讲授方案、重点、难点、能力要求、素质提升及知识点应用十大方面。这里,不妨以第三章第三节理想流体定常流动一节为例予以介绍。具体教案是这样的:

(1)形象图片(略);

(2)核心内容:如何表征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连续性;

(3)教学目标:探讨连续性方程数学表达式的提出与意义;

(4)教学目的:为什么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理想流体定常流动中的表现;

(5)讲授方案:以几何、代数、积分的不同方法描述流场,从均匀流场到非均匀流场,从非定常流到定常流,利用质量守恒引入连续性方程;

(6)重点:如何引入与表示通过可控闭合面的体积流量;

(7)难点:如何规定流入、流出闭合面体积流量的正、负;

(8)能力要求:应用数学方法描述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特征的能力;

(9)素质提升:从复杂的流体运动中抽象出理想流体模型,运用几何、代数、分析的数学语言建立连续性方程的思路;

(10)应用:保温桶的流速计算。

在本次课的课程教学中,探究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连续性方程这一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而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去描述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特征的能力则是培养的重点与核心;提升学生从复杂的流体运动中抽象出描述理想流体的模型,能运用几何、代数的数学语言去建立连续性方程则又成为本次课课堂教学的难点与关键。因为我们知道,要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空域里建立起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理想流体问题的思路与视角,达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并非易事。但我们在本学期这一教学方案的试行过程中,却确实感觉到了通过给学生营造这样一种教学氛围,学生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大学物理更多地倾向于研究掌握各种问题的物理学思想,更加注重于培养独立应用这些思想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学生自己来讲,除了应改变思路、变换学习方法外,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学生发表感言);另外,也有一些学生真实体会到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益最多的是在方法上和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讲解……突然间‘学海无涯’再次闪现在我心中。在大学里,我们所学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些东西,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和他人相处的礼节、各项事物的处理、个人生活的方成以及社会生存的经验。”(学生真实感言)

三、注重物理学方法向课堂教学的渗透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案制定了,思想明确了之后,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什么,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呢?

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照顾个性的教学理念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时刻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想方设法给学生创建探索知识的环境与氛围,并注重物理学方法向课堂教学进行渗透,做到能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物理学方法都离不开物理学知识,而物理学知识又贯穿于物理学的方法论中,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讲授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将物理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有了解了物理学方法的应用,才能从物理学方法的视角上去更好地把握内容。经实践,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用学生自己在课程学习小结中的话来说,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物理学方法的专门讲解和重视在学习中的应用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大学物理学的强大魅力……但使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大学物理学中对各类方法的巧妙运用。这些方法使我真切体会到了人类智慧的博大精深以及科学的艰辛,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在一点一点地强化着我的思维。”

四、结束语

学生们能体会到“学好大学物理不仅为学业增添砝码,同时也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思维,为以后的就业、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看着学生们写的学习物理课程的各种体会,我们不得不惊叹“以人为本,集知识、能力、素质于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思维、新举措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篇12

中图分类号:G619.21

课题类别:规划;课题编号:GG0474

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

一、教学方法相关理论及改革现状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尽管存在其概念的不同说法,但仍有以下共识:

1、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2、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3、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现状

教学内容的传授与点拨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支撑,换句话说,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直接影响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度,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中小学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更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时,高校的课堂上大多仍旧沿袭着"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人们戏称高校"有教无法",虽然有少部分的教师或课程在实施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但无法改变高校课程教学中总体上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现状。

有中国教育学者认为:"如果说,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社会上和高等教育界可能还有不同看法的话,那么,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批评则是众口一词,没有分歧。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太死,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模样,压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据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的调研发现,一所重点大学的学生到课率只有70%,学生对教学反应最强烈、意见最大的是教学方法问题。

二、目前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传统式的物理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与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早已格格不入。那么,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呢?

1、目的不明确。过去对大学物理的一般看法是"大学物理是工科非物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服务的",于是,专业课需要什么就讲什么,专业课不需要的就不讲,这也就是每一次教学改革中,大学物理的教学课时总成为被"砍杀"对象的主要原因。

2、内容太陈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由于教材体系陈旧,与中学物理内容体系的区别不大,教材内容选择不合理,没有纳入适量的、当代的"高、精、尖"技术,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这样一种看法:大学物理=中学物理+微积分,久而久之,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3、模式太僵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每节课从头到尾由教师一言堂,学生始终处于听、记、背状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分数再高,当面对实际问题时,他们只会束手无策,不能被社会所承认。

三、创新能力培养理念下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结合大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首

先要找准改革物理教学方法的切入点,即: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3)将物理学史融入课堂。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索和实践,建议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普遍反映良好。

1、 发现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不把教学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去独立发现,

也就是通常讲的抛砖引玉,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

因为发现的实质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得以超越现象,再

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因此,发现法能够发挥人的智慧和潜力。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

参与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索发现的技巧

在发现教学法中,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把学习知识的方法归纳成一种探究方

式的本领。

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并非十全十美,但可以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并且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

2、 问题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培养独立非定型思维(即创新性思维)能力,是目前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的心理前提是: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希望去寻找答案。情感吸引力能促进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有效思维,最后使们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充实哪些知识,从而能独立地去探索这些知识的领域。教学中,知识以"问题"形式出现,使学生的知识准备和思维训练同时完成,这个过程就是问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掌握知识的同进进行思维方法的培养,而不是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某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问题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教会他们运用知识的本领。

3、 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采用提问启发、设疑启发、类推启发、演示启发、形象启发、悬念启发和讨论启发等多种启发为主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循序前进、巧妙设疑,使学生在紧张而有趣的思维活动中,寻找答案、索取知识。比如在讲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时,就可采用归纳类比、演绎的教学方法。有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先将某个问题的理想方案或结果提出,再问学生能否实现或是否正确,也能启发学生思考,这就是设置悬念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4、渗透式教学

"渗透式"最早是由杨振宁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指很多东西常常是在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接触,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懂了。渗透式学习的好处,一是可以吸收更多知识,二是对整个学科的动态,有所掌握。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渗透式学习方法使学生通常是在一知半解之中把知识学了进去,虽然知识体系中的漏洞非常多,但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他们易于掌握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对待选讲的内容和前沿内容,我们常常选用渗透法。

5、研究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就是:"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里所讲的研究包括两重含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