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历提升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6 10:17:17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1

人才当量密度,就是一个人的能力等效标准人力的量,是指企业长期职工学历、职称、技能等级按系数进行折算,三者之中的最高折算值累加之和占企业长期职工人数的比率。人才当量更多地应用在电力行业,是电力企业考核高级人才占公司人力资源比例的重要指标。企业人才当量计算方法为:

人才当量=∑最高折算值(员工执业资格、学历、职称、技能等级折算值)/长期在职员工人数。其中:执业资格折算系数为1.2。

学历折算系数:博士研究生=1.5;硕士研究生=1.2;大学本科=1.0;大学专科(含高职)=0.8;中专、技校、职业高中=0.6;高中及以下=0.4。

职称折算系数:高级职称=1.2;中级职称=1;初级职称=0.6;无职称=0.4。

技能等级折算系数:高级技师=1.5;技师=1;高级工=0.8;中级工=0.6;初级工及以下=0.4。

1 公司现状

宝鸡供电分公司隶属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担负着宝鸡市八县72个乡镇、1091个行政村,204.66万城乡居民、11517平方公里的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任务。2012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9.85亿千瓦时。2012年公司共有全民合同工90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学历217人,大专学历345人;具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88人,初级职称217人;技师75人,高级工350人,中级工122人。公司人才当量指标完成值为84%。

2 现状分析

以折算系数1为标准,公司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25.78%,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1.22%,技师及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33%。从以上数据分析,公司的人才储备资源有限,中、高级人才相对匮乏,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3 提升企业人才当量指标的有效方法

显而易见,在企业长期在职员工人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学历水平、职称水平以及职业技能水平等途径来提升企业人才当量。通过提升人才当量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全员素质,全面落实公司“新两型两化”战略目标,达到推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3.1 开展岗位评估,激发员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的职位评估方法,合理确定公司内部各专业岗位的上岗条件和任职资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管理体系,使员工薪酬与个人学历、专业技术水平挂钩,从而充分体现人才水平,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智慧。目前公司通过提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员工的岗位工资,建立技师津贴,重奖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者等一系列常态化的激励机制,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更多的员工积极学习、主动学习。

3.2 加强招聘管理,提高员工入职门槛。一是公司进行员工招聘时,针对专业院校毕业的入职员工,将入职学历门槛由过去的大学专科提高到大学本科及以上,从源头上提升员工素质。二是对外聘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从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有效拓展人才队伍建设。

3.3 构建教育平台,加强后续学历教育管理。制定员工后续学历教育管理办法,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后续学历教育。近年来,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开办工程硕士班和工商管理硕士班,构建员工后续学历教育平台;另一方面鼓励员工积极参加自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时公司对取得与本岗位专业工作对口的后续学历员工给予一定的学费、教材费报销;对达到规定学历标准的员工,及时调整技能工资标准。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励了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各层次员工的学历水平,使员工的文化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3.4 积极宣传引导,重视员工职称评审和技能鉴定工作。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职称评定和技能等级资格鉴定,提高员工职业技能资格,同时提升自身任职资格和含金量。公司通过制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管理办法》,公开评选聘任首席管理专家、管理专家,发放专家津贴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助推企业人才当量快速提升。

3.5 创新培养方式,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名师带徒活动是企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员工在职学习、提高技能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司通过制定名师带徒实施方案,签订《师徒协议书》,明确师傅和徒弟的范围和职责,确定协议目标,并引入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公司形成了“名师带徒,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和“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效地提高了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过关率。

3.6 重视教育培训,持续推进员工素质提升。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建设,组建公司系统“内训师”队伍和“专业紧缺人才、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一年来,结合各专业岗位员工的培训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公司先后举办5期以提升员工基本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个人修养、企业文化等为重点的素质提升培训讲座;举办12期以电网建设、安全管理、生产运行、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重点的综合管理培训以及7期以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技术创新等为重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员工参培率达到90%以上。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各类培训班评估考核工作,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深入地评估,及时创新培训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4 取得成效

通过以上诸项措施的实施,至2013年底,公司全民合同工91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8人,本科学历245人,大专学历357人;具有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12人,初级职称207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83人,高级工394人,中级工152人。公司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28.74%,提高2.96%;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3.99%,提高2.77%;技师及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18%,提高0.85%。2013年公司人才当量指标完成85.54%,较上年同期提高1.54%。

5 结语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电力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知识的“保鲜期”日益缩短,“折旧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要使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提升企业人才当量,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2

学历折算系数:博士研究生=1.5;硕士研究生=1.2;大学本科=1.0;大学专科(含高职)=0.8;中专、技校、职业高中=0.6;高中及以下=0.4。

职称折算系数:高级职称=1.2;中级职称=1;初级职称=0.6;无职称=0.4。

技能等级折算系数:高级技师=1.5;技师=1;高级工=0.8;中级工=0.6;初级工及以下=0.4。

1 公司现状

宝鸡供电分公司隶属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担负着宝鸡市八县72个乡镇、1091个行政村,204.66万城乡居民、11517平方公里的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任务。2012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9.85亿千瓦时。2012年公司共有全民合同工90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学历217人,大专学历345人;具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88人,初级职称217人;技师75人,高级工350人,中级工122人。公司人才当量指标完成值为84%。

2 现状分析

以折算系数1为标准,公司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25.78%,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1.22%,技师及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33%。从以上数据分析,公司的人才储备资源有限,中、高级人才相对匮乏,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3 提升企业人才当量指标的有效方法

显而易见,在企业长期在职员工人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学历水平、职称水平以及职业技能水平等途径来提升企业人才当量。通过提升人才当量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全员素质,全面落实公司“新两型两化”战略目标,达到推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3.1 开展岗位评估,激发员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的职位评估方法,合理确定公司内部各专业岗位的上岗条件和任职资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管理体系,使员工薪酬与个人学历、专业技术水平挂钩,从而充分体现人才水平,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智慧。目前公司通过提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员工的岗位工资,建立技师津贴,重奖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者等一系列常态化的激励机制,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更多的员工积极学习、主动学习。

3.2 加强招聘管理,提高员工入职门槛。一是公司进行员工招聘时,针对专业院校毕业的入职员工,将入职学历门槛由过去的大学专科提高到大学本科及以上,从源头上提升员工素质。二是对外聘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从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有效拓展人才队伍建设。

3.3 构建教育平台,加强后续学历教育管理。制定员工后续学历教育管理办法,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后续学历教育。近年来,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开办工程硕士班和工商管理硕士班,构建员工后续学历教育平台;另一方面鼓励员工积极参加自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时公司对取得与本岗位专业工作对口的后续学历员工给予一定的学费、教材费报销;对达到规定学历标准的员工,及时调整技能工资标准。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励了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各层次员工的学历水平,使员工的文化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3.4 积极宣传引导,重视员工职称评审和技能鉴定工作。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职称评定和技能等级资格鉴定,提高员工职业技能资格,同时提升自身任职资格和含金量。公司通过制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管理办法》,公开评选聘任首席管理专家、管理专家,发放专家津贴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助推企业人才当量快速提升。

3.5 创新培养方式,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名师带徒活动是企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员工在职学习、提高技能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司通过制定名师带徒实施方案,签订《师徒协议书》,明确师傅和徒弟的范围和职责,确定协议目标,并引入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公司形成了“名师带徒,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和“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效地提高了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过关率。

3.6 重视教育培训,持续推进员工素质提升。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建设,组建公司系统“内训师”队伍和“专业紧缺人才、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一年来,结合各专业岗位员工的培训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公司先后举办5期以提升员工基本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个人修养、企业文化等为重点的素质提升培训讲座;举办12期以电网建设、安全管理、生产运行、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重点的综合管理培训以及7期以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技术创新等为重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员工参培率达到90%以上。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各类培训班评估考核工作,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深入地评估,及时创新培训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4 取得成效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3

二、外文文献的甄别与使用能够提升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自身具有的独特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学在自身特性未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其所承担的培育新时代历史学专业人才的能力目标确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当前以实用风气为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更加需要实践能力强、社会知识全面丰富以及就业适应面广的全面型、创新性人才。在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前提下还需保持历史学独有的专业特性,这无疑凸显了新时代对历史学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在这种新背景下,历史学专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根本武器无疑便是不断锤炼自身的历史学专业素养。在新环境、新挑战的要求下,历史学专业素养便与外文文献的利用密不可分。首先,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查阅历史文献及其他工具书的能力。历史学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一面。历史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阅读历史古籍及其他文献的基本能力。“出于正确理解文献文本的需要,认识异体字、生僻字,熟悉古汉语语法,培养发展文字脱漏衍讹的能力,应当是历史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文字阅读技能。”在涉及到世界史学科或者相关外国历史方向的学科时,学生还需掌握相应的英文等其他语种的阅读能力。因此,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提升英文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独立自主的氛围中体验原作者的文化氛围和背景并从中获得观点性启发或者能与传统观点做比较的能力无疑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其次,培养学生甄别及使用外文文献能力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衡量标准之一。众所周知,历史学资料浩如烟海,而人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条件里如何能够对历史学一手资料特别是外国文献做出及时正确的反映和处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研究中这一链条本身就体现了一名历史学从业者或学习者的基本素养。再次,历史学专业教学长期以来注重中文历史资料的参阅与利用,而对外文历史文献的使用远不及前者,使得历史学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因而对历史学专业学生外文历史文献的参阅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此外,历史文献是无数祖辈或前人研究成果的积累,除了纷繁复杂之外,对待各种文献还需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所有的历史文献包括外文文献必然存在一些主客观因素下不合理的因素。如果在对待原始材料时未作相应的反馈而囫囵吞枣式的接受则无疑失去了历史学研究的严谨和科学性。最后,对外文文献的甄别和处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环节,学生不断接触外文文献的过程也是其外文(英文)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对接触的原始外文文献或资料的翻译和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该资料的使用价值的高与低。这个价值判断过程一方面可以反映其史学功底的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当学生在不断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对外文文献鉴别能力的提升,其外语水平特别是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会有显著提升。因此,甄别和处理外文文献的能力与外语水平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了更好的提升历史学的专业素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有必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并且应明确认识到提升英语水平与专业素养二者之间有不可割裂的关系。由此可见,训练有素、功底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外文文献的甄别和使用能力,最终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在史学文献里游刃有余的畅游显然是其必备的能力。反之,对于一名历史学专业学生来讲则是明显的技能缺失。在以往的历史学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特别是外文文献进行处理的相关技能训练。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学生与“活”的历史直接对话交流的重要机遇。在新形势下,鼓励和教授学生掌握与历史对话的能力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教学环节。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4

1、目前,快速提升学历分两种情况:先是有专科文凭的人士,想要提升本科学历,这类人群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院校和专业来提升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是初中、中专或高中学历,想要提升一个专科或本科学历,这种人群就要注意了,根据国家教育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可能将不再开设大专招生,只开设本科段,如果你现在是中专学历,今年不提升学历的话,以后就可能只是中专毕业了,没有办法提升学历,所以这类人群提升学历要趁早。

2、学历在现如今是非常重要的,走进人才市场,学历是敲门砖。 需要“大专文凭、本科文凭”的文字十分显眼,当然也有部分行业或者职业是不太需要学历来限制的。但是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什么工作有前景或钱景,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财富上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5

当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企业积极和学校沟通为员工安排补习,解决员工因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时间之忧,让他们放心且开心地去学习。笔者认为,为员工学历提升“买单”的企业是值得点赞的,应该提倡。为员工学历提升“买单”不仅是企业关爱员工的真实体现,更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需要。人才是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员工的学历是企业获得“本土”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企业的转型发展,对员工的能力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员工的学历观也因此发生了转变,不少员工认为,虽然学历不一定等于能力,但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经过学习,才能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但是,学历提升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需要个人精力的投入,而个人精力是有限的,既要工作又要学习,这无疑会影响到工作。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70-01

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在农村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中,坚持“政府统筹”部署的教学目标设置,依照“社会需求”定位的培养专业选择,遵循“宽进严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注重“社会应用”评价的目标考评制度等为核心,以局长负责制、课程设计、授课方式、师资队伍、考试管理、学员选择等为行动要素。对2002―2012近十年来参加农村成人学历教育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学员所在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在余杭卫校农村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的优势,如学历的提升、职称的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提升、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基层卫校在农村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中的成效值得推广。

1.1 调查对象 分两类人群:(1)调查对象一:余杭区各区署医疗卫生单位和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层(2)调查对象二:2002年~2012年在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参加农村成人学历教育的500多位学员。

1.2 调查方法 调查过程中设计了两份调查文件。第一份是管理者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5份,收回有效问卷145份。内容主要包括各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层对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后在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农村基层工作能力、职称晋升机会、岗位晋升机会、对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增多等方面。第二份是成教学员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2份,收回有效问卷554份。内容主要包括参加学历教育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目的、参加学历教育后的岗位定位和能力的提升,在学历教育过程中如何克服工学矛盾,参加学历教育后科研能力的提升等。

2 结果

2.1 余杭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管理者调查结果

2.1.1对余杭区各医疗卫生单位145位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110人(占调查总数75.9%)认为成教学员在学习能力上的提升非常明显;有106人(占调查总数73.1%)认为成教学员在自我管理能力上的提升非常明显;有99人(占调查总数68.3%)认为成教学员在农村基层工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明显;有113人(占调查总数77.9%)认为成教学员在晋升职称的机会明显占优势;有104人(占调查总数71.7%)认为成教学员在岗位晋升的机会明显占优势。

2.2 2002―2012近十年来参加农村成人学历教育的学员调查结果

2.2.1 本次参加调查的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有554,调查显示这些人员通过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后,不管在学历还是职称上都明显的提升。

学历前后变化

2.2.2 针对现在社会上形形不同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这些调查人员选择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学习主要原因是学校地点方便(占61.0%),参加学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文凭(占51,。4),可见基层卫校存在的必要性。

2.2.3 调查数据显示参加学历教育后学员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特别是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这些学员认为接受学历教育后岗位的定位最适合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

2.2.4 在工学矛盾上,有48.6%的成教学员认为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单位是非常支持的,有43.5%的学员认为是政策的支持才参加学历教育。

2.2.5 参加学历教育后工作方面的提升。

调查中发现,参加学历教育后,以第一作者的 一共 238篇,其中在部级刊物发表文章 55篇,省级刊物 142篇;县区级刊物_32__篇;其中与农村卫生有关的论文_16篇。

3 结论 加强基层卫校在农村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的工作非常有必要,结合“高等医学院校成人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1] ,区县卫生进修学校在培养农村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在新的发展时期仍然有优势和其他教育平台难以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医学成人学历教育” [2],余杭卫校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成效值得肯定,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是更多人群收益。

参考文献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7

一.调查情况

由于受现实发展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历不满意,很大程度上认为学历的高低对决定了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对专升本的概念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您认为学历对您将来的职业发展很重要吗”这一问题中,5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历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这表明在社会现实的制约和高要求的现实社会下,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很在意自己以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自己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有较强的就业危机感。在调查到“您希望提升学历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有23%的同学选择了加强自身修养,而接近一半48%的同学则是很实际的选择了将来找工作的需要。这也侧重说明了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严重的重文凭轻能力的现象。也由于这种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不断提升学历成为了现在学生的最佳选择,也让家长和学生砸钱进名校的现象愈演愈烈。而从“您认为大专学历能满足您的职业发展吗”“您希望将来进一步提升您的学历层次”在这两个选项中,得到了压倒性的不能满足(83%)和非常希望(67%)的投票。这也说明了,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并不满足现当下高职的学历,认为如果有机会,他们还会希望能进行深造提升。对他们来说 ,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学历的高低很大部分决定了自身从事职业的高低。

二.分析与结论

1.高职学生渴望提升自身学历。在高职学生对自身学历满意度调查中发现:54%的高职生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来获得更好的求职机会。这种现象也是现如今现在社会重文凭轻能力的一种畸形现象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大部分高职在校生也认可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思想理论。其实,就客观来说,虽然我们认可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点,可高职生看低自己的学历也是一种极其不理性的行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他的存在和发展肯定有着其它高校所不具备的条件。社会的发展不光是一个方面组成的,它需要的是不同的人才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立是面向社会所需人才而开设的教育班,也是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因此在现行教育高要求的情况下,要想短时间内解决这个大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在鼓励学生完善自己思想构成,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必须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看到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从心底认可自己正在接受的高等教育,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发展。

2.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提升学历。在相对重视高学历的社会要求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市场还处于相对尴尬的状态:因为有技能,所以就业率都偏高,但是大多数就业岗位都存在:工资少、就业层次低、上升空间小等。而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优质就业单位也都没有做到真正因岗聘才,而是把用人标准几乎都定在了本科以上,因此大多数院校学生由于学历的原因,失去许多理想的工作机会。而如升学、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也都把“本科”二字作为报考的分水岭,因此这些无形的用人标准也成为了高职学生专升本的信心来源。当然,高学历并不代表就一定会成功,因为也有着部分人用低学历创造了奇迹,但是高学历发展速度越快这是绝对的。

三.对策和建议

1.要完善“专升本”的管理制度。由于教育态度的宽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专升本”的考试资格也并不严格。有的院校为了能提高自身办学质量绩效,为学生大开方便之门,因此在这种氛围之下让很多学生误以为“专升本”的门槛很低,无论符合还是不符合的都一窝蜂地去参加“专升本”考试。从不根据自身的条件出发,在荒废了专科学习时间的同时又没能拿到本科学历。

2.倡导合理用人,分层次用人的人才配置理念。倡导用人单位要注重考察求职者技术能力的高低,而不是文凭的高低去录用。真正做到不以学历定职位,不以学位定待遇。科学理性的选拔合适的人才,做到不埋没人才,不任用庸才。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避免高职院校学生盲目追求高文凭现象的出现。

3.鼓励高职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作为教育体系一部分,高职院校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上,而不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专升本”的益处,也不是只负责把学生平安的推出校门,而是要教会高职院校学生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以后也要督促自己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充实自己,要不断根据社会的需求,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学历,不断获取更新的知识结构。唯有如此,才能突破一心只有通过学历的高低来决定就业情况的情况。也只有勇于探索,不断在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经验,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知识去创造更大的财富。

4.改革高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要想真正提高办学质量,最主要的就是定位好高校的办学模式,并根据定位发展自身特色专业,并做好运行机制的管理工作。与本科院校中的高职教育师资配置全校统一打通使用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和教学任务几乎都是院校下的各个承办单位的。而教学单位又是以教学为主,没有足够的实践和精力去研究高职教育规律。因此就出现了培养目标不确定、课程体系构建被本科压缩的痕迹。为了改变被动现状,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把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建立充分调承办单位的,任课教师的佳绩分配机制。起到全方位调动和使用院校资源的作用。

5.优化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体系。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少部分高职院校的自身条件已经高于一些本科院校,招收和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可以说达到进入本科院校的条件。而专科院校升本一直也是敏感的话题,希望自己的文凭能随着学校的上升而水涨船高也是学生以及家长的“心愿”,因此经过严格考核,允许一部分高质量的专科院校升本,同本科院校的教育类型相结合,推动本科原想向职业教育转型,一起促进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和需求。这对于高职院校和教育体系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6.社会媒体和学校应加大对我国办学方针的宣传,引导社会正确看待不同学历层次人才以及要倡导不同教育形式的存在和推广。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稀缺的现在,更要大力推广高职教育对提高我国综合实力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社会也要制定平衡方针,提高对高职人才的使用率,增加就业率。消除家长和学生对学历的偏见。

参考文献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8

今年,自焦煤公司下发了关于《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责任法人目标考核办法》以来,我们吉宁矿领导高度重视。因为,只有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本矿工作的“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才能提升生产效益。为此,我矿领导专门成立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自查小组,加强对自身工作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完善和改进。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工作执行率,增强工作实效,我矿自查小组形成了专门的负责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实施。狠抓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自查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抽查方式,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检查力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改善工作方式,进一步夯实职工素质工程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扎实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一)严格执行“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制度

领导干部是单位的带头人,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行为大大影响着职工的积极性。根据公司要求,我安监处认真落实“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工作措施。通过对干部人员的积极鼓励,加强指导,大力推行此项措施,积极营造“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官教官”的学习氛围。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干部上讲台一个不少,职工被包保培训一个不漏。严审干部的教案,对其进行积极指导,确保教学工作贴近生产实际。培训讲课以安全生产、合规操作、遵守职业规范、严守职业纪律、不违规作业、增强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

(二)加强合规操作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是我们煤矿企业的永恒主题。结合总公司的指示,安监处想方设法加强职工的合规操作培训,进一步规范他们的从业纪律,为我矿增产增量打好基础。一是加强“三项岗位人员”依法持证培训工作,即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这三类岗位人员的持证培训。确保依法持证上岗率达100%。二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班组长的专业素质培训。特别对班组长还进行了依法持证培训,共100人次。三是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专业技能、合规操作、操作流程等方面作为培训重点。旨在提高专业技术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和工作技能。经组织培训后,专业操作人员共达标500人。四是注重岗前、转岗培训工作。井下、地面职工的上岗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地培训两部分。前期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3个月,着重掌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相关的技能。然后再进行实践培训,至少半年,实现员工的上岗培训和三级培训。

(三)注重学历继续教育,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

当前,知识就是竞争力。华晋集团十分重视我们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我们吉宁矿安监处认真按照公司要求,狠抓学历继续教育。积极鼓励职工自学,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今年上半年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我矿前期将班组长和安管人员共83人安排到临汾培训单位进行升学培训,取得毕业证,提升他们的学历水平。二是根据我矿生产需要,需成立专门的钻探队,专门抽调了40人进行探放水特殊工种的培训,均考试合格,证件正在办理当中,中旬就可以拿证上岗了。三是其他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包括煤矿的重要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实现了煤矿“六长”和副总工程师大专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安全生产管理员大专学历16人。特种作业员和班组长取得煤炭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50人,中专学历50人。其他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共83人。煤矿特有工种学历教育,高中、技校以上学历50人,中专学历30人。

(四)全面落实,抓好其它重要培训工作

除了常规的培训工作以外,我们还认真组织落实对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培训,力争操作人员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还着重加强了“手指口述”培训。共达标100人次。结合生产经营活动,我安监处还积极开展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培训活动。

三、上半年的工作成绩

总的来说,上半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安监处职工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职工的共同配合下,我们吉宁矿职工素质提升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一是干部人员更加重视,积极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共同学习进步。二是我矿的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产工作向更规范化、合理化、安全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我矿良好的学习气氛,大家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都大大提高。为下一步的素质提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24-02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与之相适应,各地新建上百所本科、高职高专院校,还有许多专科学校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升格为本科院。据不完全统计,扩招以来的十多年中,有超过600所的地方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在这些新升本科院校中,存在着许多共性的问题特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解决。

一、制约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制约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缺乏对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教学经验。由于新升本科院校是由专科升格而来,教师普遍欠缺对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对本科办学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本科教学的规律理解掌握的不够深入,特别是缺乏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学经验。具体表现为不熟悉本科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对本科生的学习需求不太了解,难以很好地驾驭本科课堂。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们早已适应了专科教学,有些做法已经成为习惯,有时会原封不动地带到本科课堂中。升本之初,有许多学校本专科学生并存,有的教师直接将用于专科生的那套教学做法用于本科生教学,没有考虑二者在教学目标上的差异。有些本科才有的教学环节(如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以前没有经历过,更是没有什么经验可循。当然,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前进的,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样如此。随着升本时间越来越长,教师会在教学中积累经验逐渐适应本科教学,但是被动地适应本科教学与主动地胜任本科教学还是有区别的。新升本科院校如果要快速发展,教师也必须快速提升教学能力,只有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多学习多吸纳,才能快速进步。

2.教学能力不能适应本科教学需要。本科教学与专科教学是有差别的,新升本科院校原有教师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才能完全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新升本科院校为了师生比等指标达到要求,通常会在升本前几年突击招聘,快速扩大教师队伍,这严重地影响了师资水平。因为新招聘教师有些是从其他行业转入,并且硕士或博士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大,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基本功急待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数众多的青年教师是新升本科院校未来教学科研工作的生力军,代表着院校未来发展的希望。但是很多青年教师不是来自师范院校,虽然大多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专业水平进展缓慢,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帮助他们快速提升教学能力。

3.对教学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升本后,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本科生与专科生存在差异,也想到要确定不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但是仅仅认为本科生综合素质高、自学能力强,于是简单地采取增加本科生课堂教学内容、多安排些课后自学内容的做法,以此作为与专科生教学上的区别,并且认为本科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强,对他们的管理也有所放松。还有的教师认为本科教育要与专科不同,就要加强理论教学,不再像专科那样在动手能力训练上投入太多精力,从而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实,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很多新升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类型确定为应用型,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那么不仅不应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反而应加强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学历、职称结构总体水平偏低。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学历、职称总体偏低的原因,一是原有老教师职称尚可但学历偏低,而新进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学历学位可以达到硕士或博士,但职称偏低;二是新升本科院校通常没有高级职称评审权,需要参加高教系统的统一评职,与老牌本科院校的教师相比,新升本科院校教师评职准备时间短,积累的工作业绩、科研成果较少,在评职时处于劣势,因此新升本科院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职称结构。

5.科学研究能力较弱。长期以来,作为专科学校重视实践教学的传统导致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对职业能力、行业需求的关注较多,而对学科理论前沿的关注不够。并且原来专科办学时申请科研课题的机会较少,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锻炼。新升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由专科时的“产学结合”或“工学结合”转为“产学研结合”,对科学研究的要求有所提高。学校升本后,本科教学工作也需要教师在专业方面有较宽阔的视野,能够引入专业前沿知识,并且教师需要承担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如果科研水平不够,指导能力较弱,很难在选题、写作、答辩等方面给学生有效指导。

二、促进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升本科院校教师既有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需求,也有提高学历、职称的需求,此外还有拓宽视野、加强对外交流的需求,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新升本科院校应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研究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的哈尔滨金融学院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提出“凝聚共识,履职尽责,内涵升本,提高质量”的主题,活动目标就包括解决教育思想观念和理念相对落后和陈旧的问题,确立大学理念、培育大学精神、建设大学文化,解决教师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只有消除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才能真正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此外,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新升本科院校往往科研实力薄弱,切忌重理论轻实践,也不应急于扩大规模、上层次(建立硕士点),应充分发挥原有的善于培养学生较强应用能力的优势,努力培养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历职称水平的提升。除学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外,教师个人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既要有总目标,也要有具体目标,既要有短期目标,也要有长期目标。首先确保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品质;其次要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教育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再次要具有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3.有针对性地采取培养措施。对于青年教师应重点培养教学能力,可以采取听课助课、实践锻炼、外出进修学习、参加教学能力培训班、组织教学竞赛等多种方式,快速提高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对于中年骨干教师可以为其海外访学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参加远程课程培训,扩展视野,提高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对于老年教师应重点提高科研能力,可以采取举办科研方法培训班、课题申报辅导讲座、设立院级课题等多种方式,快速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为有提高学历需求的教师创造条件,从时间上给予保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积极支持教师提高学历。

4.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新升本科院校应以专业为单位建设教学团队,设立专业带头人,围绕专业建设,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培养措施。选派团队中的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或在本专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高校去访学提高或攻读学位。根据需要从行业聘任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加入专业教学团队,以便与老师沟通指导和相互交流。在推动专业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和水平。

5.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院升本后应加强校际交流乃至国际交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到同类院校交流考察,不仅教师能够拓宽视野,更新业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还能够为科研工作创造机会与灵感。如果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浓厚了,科研成果就会越来越多,不仅为今后自己评定职称进行了积累,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好的、具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论文选题,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更好地驾驭课堂。

6.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旨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促进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能够引导教师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借助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是否在工作中履行了职责、是否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是否达到了教学的要求进行评判,从而正确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同时,可以发现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制约新升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新升本科院校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积极对策,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快速提升办学质量,实现跨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国华,易佑斌.新升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律探析[N].邵阳学院学报,2005,(06).

[2]柳洪琼.新升本科院校教师结构定位探讨[N].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专转本”是指江苏省内高职(专科)学校在籍的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经考试选拔后转入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习的一种选拔模式[1]。τ谙胍继续深入学习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专转本”相当于“第二次高考”,因此“专转本”增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吸引力,拓宽了高职教育的培养渠道。医疗行业对学历要求普遍较高,“专转本”也满足了医学高职院学生提升学历的需求,因此广受学生和家长追捧。自1996年实施以来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同时存在一些问题,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学生的需求和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值得关注和重视。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了江苏健康职业学院2013、2014级正在积极备战“专转本”考试的三年制学生200名和2011级、2012级“专转本”成功的三年制学生54名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在前期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以了解调查对象的“专转本”学习的动机、途径、成本等。针对已经通过“专转本”考试的同学,则增加了访谈,以了解他们考试的准备情况以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共发放问卷254份,收回254份,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均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

2.结果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随机抽取的200名调查对象中,有38名是男生,162名是女生,各占比例19%和81%,此比例符合我校男女生总人数比例。平均年龄20.03岁,江苏本省生源占97.5%,详见表1。各专业人数见表2.

2.2参加“专转本”学习的动机

54%的调查对象参加“专转本”是为了提高学历,31%是为了就业时能更有竞争力,也有7%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分布情况基本趋于理性。调查显示75%的调查对象是自己主动报考“专转本”,另外25%的学生则是源于执行父母的要求。

2.3家长对学生参加“专转本”的态度

调查显示,92.59%的家长对学生参加“专转本”的考试表示支持。

2.4了解“专转本”的途径

从同学或学长处获悉以及从“专转本”培训机构的宣传中获悉的人数各占37%,另有17%是从亲朋好友处获得,9%从互联网获得。

2.5学习方式

有85%的调查对象报名参加了相关培训机构的辅导班,只有15%的学生是通过自学的方式备考“专转本”。

2.6访谈结果

2.6.1学习成绩

在所有转本成功的调查对象中,最近的一次综合测评排名在班级的前20%和前30%的分别占68.52%和11.11%,这说明这部分学生不仅“专转本”学习成绩合格,校内的专业课程学习也是很优秀的。而在回答“转本后专业学习最难的是什么”的问题时,85.19%的学生选择了“难度加深了”,这样的学习要求其实与“专转本”的报名条件是一致的,只有在高职阶段打下良好的专业课基础才能很好的适应转本后的学习生活。

2.6.2 学习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51.85%的调查对象每天花在“专转本”课目上的学习时间在1小时以内,24.07%的学生在1-2小时。全部花费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51.85%,花费在3000~5000元之间的占33.33%。花费主要用在缴纳培训班学费和学习资料的购买。

2.6.3 转本复习的最佳时机

48.15%的同学推荐最佳的复习时机在大二,38.39%的同学推荐大三,只有12.96%的同学推荐大一时就开始准备。一来13年以后政策要求只能在大三才能参加转本考试,过早地投入复习战线拉长,待到三年后考试时,反而成了强弩之末;二来大一刚进校,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其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需要首先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才能在学习上有所突破,故而不建议大一就开始投入“专转本”的复习。在给学习学妹的建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就是“坚持”,真正影响考试结果的,不是开始的时机,而是考生的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付出。

3.讨论

3.1高职学校应加大“专转本”的宣传力度

“专转本”是目前最江苏高职院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提升学历的途径,而在参与调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非官方渠道了解的“专转本”,其中同学之间信息传递和各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占了74%,这些信息渠道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不尽如人意,这样的信息也容易误导学生多走很多弯路。所以建议学校正面面对学生的需求,加大“专转本”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平衡好课内学习与课外补习的关系。

3.2高职学校应完善“专转本”的长效管理体制

由于“专转本”的考试课目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这些基础科目,所以很多学校担心学生因为在“专转本”投入过多精力而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故而采取不宣传、不鼓励、不反对的中立态度,其实这样一来学生的正面信息来源不畅,转而相信各类的培训机构,不仅多花钱还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周末外出补习安全也构成隐患。调查中79.63%的调查对象甚至赞成“专转本”的培训班走进校园,在自己本校内接受培训。建议学校建立健全“专转本”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例如,“专转本”报名资格审核条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专业必修课成绩必须在良好以上”省教育厅虽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分数线,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课业特点对这一政策进行一个明确的裁定,以指导学生明确专转本的政策对象,摆正转本与校内专业课学习的关系,而不致出现轻专业重转本的现象。学校也可以组织基础课的师资以选修课的形式为同学进行专转本的考试指导。满足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3.3 学校应加强学生升学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

如今高职学生提升学历的平台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如自学考试、专转本、专升本、专接本、成人高考等等,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吸引生源,也都尽力搭建优质的平台,拓宽学生提升学历的渠道,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学历的提升。建议学校可以在入学教育时详细介绍各类途径的入学方法、学习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特点以及专业背景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配合职业生涯规划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提升学历最佳途径。

3.4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提升学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或省级的示范校应该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培养经得起社会考验、能赢得社会高度认可的高职人才,而不是让人才把高职当作一块升本科的跳板。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11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万千学子共同关注的大事,如何进行中考备考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历史知识头绪纷繁,内容庞杂,几乎无所不包。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既掌握书本知识,又提升能力,在未来的中考中做到游刃有余,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好好规划一下后期的复习。在初三后期复习中,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每个老师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多年的初三历史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三轮复习法。也就是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通过练习进行模拟训练来提升能力。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复习,学生都能很轻松地应对中考。下面就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如何运用这种三轮复习法的。

一、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历史后期复习时间比较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在三轮复习中,我一般把重点放在第一轮,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就为后两轮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考历史命题的范围有六本书,如果学生没有系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要想在短时间内答好全部试题,难度很大。狠抓基础知识,也是为下一轮的专题复习提供一个有利的支撑。这一轮主要强化基础知识识记,方法是老师适当点拨,辅之以学生的记忆。由于历史知识内容多,涉及时间、事件、人物、意义、作用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民族交往等,每一课都有很多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老师要依据《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按照上面罗列的考点逐条来讲解,把各个知识点讲深讲透,让学生记准,不留死角。当然,教师对内容的整理再细致,再有条理,如果学生光听不记的话也是没有作用的。在教师复习的基础上,学生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这样知识才能为己所有,在识记牢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轮的复习。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之后,教师可适当进行知识梳理,简单归纳出各事件间固有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使许多分散的历史内容根据其内在的联系或变化规律,进行归纳合成,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综合,既不能有知识“盲点”,又不能漫天撒网,必须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

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编订每一册的复习提纲,通过提纲把每一册的知识要点罗列出来,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需要记忆,让学生有内容背。也可让学生去记住每一册单元及每一课的标题,这样学生可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及线索。

第一轮复习对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掌握,不做过高要求,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抓住重点,熟悉每一课的知识点,这一轮复习完成了,才能去进行下一轮的复习。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构建知识网络。

经过系统、全面的第一轮复习,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了比较完整的掌握,但这时候他们掌握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缺乏纵横之间的联系。为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大的提升,就有必要进行专题复习。在这一轮复习中,要在学生全面掌握历史教材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的二次归纳整理。

第二轮历史复习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知识综合、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换句话说,第二轮复习是立足于第一轮复习的更高层次的复习。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我们要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整理、归纳,使各部分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部分相关的知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通过一根线索,将以往孤立的各个知识点被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以往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掌握。

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把它分为这样几个专题: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是考试的重点,我们在复习时把它分为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的科技史。世界史分为这样几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史、资本主义经济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史。当然,在编定专题的时候,热点专题是一个重点,要把史实与时事结合起来去分析,这也是每年中考的一个特点。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将历史知识与当前热点问题相结合,做到史为今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轮复习里面,我们还要有意识地突出重点,这些知识点,它们经常在中考中出现,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熟练掌握的部分,这是我们要重点强调之处,这些专题老师要讲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当然这一轮也需要记忆,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之上进行记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理解会比以前更深入。

总之在第二轮复习时,要求师生将已基本掌握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

三、第三轮复习:模拟测试,提升中考实战能力。

第三轮复习一般是从五月中旬到六月初,这一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考的成败。学生经过两轮复习之后,都感觉自己学有所得,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时候中考复习就进入了所谓最后的冲刺阶段,进行第三轮模拟测试,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习题来检验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不能简单选一些题目让学生去做,我们要紧扣中考有针对性地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去做,从而既熟悉中考题型,又增强决胜中考的信心。当然,除了精选历年中考试题外,老师还要精编一定量的中考模拟题,针对考试重点和学生容易忽视的知识点进行训练,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及答题技巧,试题的题型与提问方式应与中考零距离接触,练习应着眼于对解题思路的剖析及解题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心理上适应中考,对中考不再有距离感与陌生感,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

第三轮复了要做大量的练习之外,还要督促学生继续加强对以往知识的记忆,因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训练,可能对以往的知识有一定的模糊感,这时候应让他们看书,回归课本,将以前熟悉的知识重新回顾一下,特别要将以往容易出错的地方作为回看的重点。

初三后期,进行三轮复习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大有帮助,但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历史三轮复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相对独立,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所以在记忆的时候就离不开练习的训练,在进行专题复习与模拟测试的时候就要不断地记忆,它们相辅相成。

大专学历提升方法篇12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66 -01

在农村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中,比较注重于政策的制定、具体方法的研讨和推出,以及成绩的总结,忽视了农村医学学历工作的实际成效,致使这项工作一直停留在经验水平上,而没有进一步上升到科学、理论、学术创新的阶段。据此,我们对余杭区开展的两届45岁以下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在后期实践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评估。

1.1 调查对象 (1)访谈对象: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2)问卷抽样调查对象:2001年~2002年参加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

1.2 调查方法 分两阶段调查。第一阶段,2011年6月对余杭区卫生局科教科、农村卫生管理站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进行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余杭区目前乡村医生之前中专学历教育的效果及后期培训工作安排、政府和卫生局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及对支持力度。第二阶段,2011年9月采用自制问卷对2001~2002年参加过中专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愿意接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教育后个人能力的提升及获得中专证书后的成效评价等。共发问卷133份,有效回收133份。

2 结果

2.1 访谈结果

2.1.1 访谈区卫生局领导3人。访谈结果为:余杭区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由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组织实施,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制两年(函授)。培训教材选用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科医学导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应用》、《慢性病预防与保健》、《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中医社区医疗与保健》及《伤病的社区康复》共计八门课程,其均有配套的学纲,培训费用由区卫生局全额支付。师资队伍均参加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组织的专门培训。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后,可同时获得由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和浙江省卫生厅颁发的浙江省乡村医生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合格证书。

2.1.2 访谈农村卫生管理站领导4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领导18人,共22人,其中对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概念模糊的有4人;对因参加学习而产生的工学矛盾这一情况,均表示支持学习。

2.2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问卷调查结果

2.2.1 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学员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133人,均为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其他有关医疗机构中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注册乡村医生。

2.2.2 学历教育情况 本次调查的133人中,全部参加过中专学历教育,其中有86人取得了中专毕业证书,毕业率为64.67%。

2.2.3 学习内容是否切合农村卫生工作实际 满意的占91.3%,不满意的占8.7%。

2.2.4 适合农村、社区实用性的评价度 满意的占91%,不满意的占9.0%。

2.2.5 个人能力的提升及获得中专证书后的成效评价

表1 参加学历教育后对能力的提升 (133人)

表2 参加学历教育获得中专毕业证书后的成效评估 (86人)

3 结论 “加强农村在职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1],“建立健全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和在岗乡村医生的培训制度”[2],农村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是提升农村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质量和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大环境下,余杭区在2001至2002年完成了本辖区内133名45岁以下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并对后期获得的成效进行了调查评估。本次调查中发现,局级和基层领导都非常支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且能保证乡医脱产学习的时间,部分单位还对取得中专学历证书的乡村医生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参加调查的乡村医生对中专学历教育满意度较好,对后期在工作等方面获得的成效也表示满意,但其希望能加强其他形式的农村基层卫技人员的培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