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学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6 10:17:17

家庭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1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心理学教育依据包括与社会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养成相关的人格心理学、与学业相关的学习心理学,以及人际心理学等。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所有教育目标都指向个体的社会化,家庭教育亦在其中。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获得自理和谋生技能、习得社会规范(法制规则、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角色、完成价值社会化。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因此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儿童社会化作为家庭教育目标,随不同的社会要求而不断更新、调整,尤其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更是如此。社会变迁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当代中国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之中,经济、政治体制的重要变化,带来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重大改变。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必需的教育,必须接受社会变化的直接规定,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家长是家庭教育目标的执行者,是制定孩子培养质量规格的具体落实者,因此,了解变迁之中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特征是服从、社会本体、权威道德、否认个人价值,社会心理特点则是:无违、秩序、安全、归属需要为主导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则强调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益、平等、公正、民主、法制:社会心理的特点是以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导,强调充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巨大变化带给家庭教育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目标作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将来的社会要求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是什么等,家庭教育都应该重新审视。

 

在之前二十多年计划经济要求下,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要求服从性、外在的行为规范,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微不足道,而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多的强调独立的、个性的,重视培养公正、分享、合作、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注重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求异、创造性,其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独立性发展是核心问题。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格心理学问题

 

在中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人格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

 

1、独立性发展的人格心理学问题中学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既是社会化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独立性主要包括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独立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评价、承担责任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需要条件,而来自家庭教育提供的条件显得至关紧要。

 

中学生发展独立性的条件是些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适当牺牲成人的权威和充分的同伴交往。

 

(1)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独立性发展在中学这一阶段,表现为中学生从内心对长辈、尤其对家长是叛逆的,其本质是要摆脱权威和成人世界对他们心理世界的控制,这是孩子长大、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心理学认为,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儿童独立性发展成熟的真正原因,因为独立性的发展要以独立判断为先决条件。在亲子关系之中,如果要求中学生“听话”,要求对权威的服从和无违,也就是要求中学生以权威的判断为判断,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这种服从和无违可以赢得成人的一致赞赏,在权威的接纳和庇护下安全无惊地过渡到成人期,但是家庭教育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沉重,是以孩子“丧失个性为代价的”(皮亚杰)。所以心理学强调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真正条件,是以牺牲成人的约束和强制为代价,家长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

 

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体来讲,家长如何认可中学生这种叛逆和反抗的合理性?一般来讲,中学生对权威的反抗并不一定都以“无错”形式出现,很多时候还表现为“是非问题”、“明知故犯”,往往导致家长认为问题严重,必须严加约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一种叛逆态度,并不存在是非问题,是表示希望独立的一种方式,告诉成人们他(她)不是只会听话的乖乖小孩了,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家长要学会从反抗的合理性这个角度去评价中学生,理解他们的成长心理,切勿简单结论“是非”。从认知角度讲,中学生何尝不知“是非”?但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摆脱权威,认同自己,伸展哪怕尚显幼稚的智慧。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还需要家长让孩子学会“做决定”。从中学生的成长讲,不让他们做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禀赋才能发挥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得到的自主的程度。中学生丧失独立做决定的条件,就始终无法脱离“权威遵从”心理水平,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甚至不能解决基本的人生课题。家长要懂得,一个人的高抱负、雄心、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责任感、求新求异、创造性的形成(林崇德1995),都需要在他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而自主活动的家庭条件,主要依靠家长提供。

 

发展学生独立性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孩子应该被允许失败。中学阶段孩子的学业、人际、情感等重大人生课题,发生困难、挫折和失败是经常性的,家长如果不允许孩子失败,甚至反复纠缠孩子的失败和差错,孩子就会选择更加保守、重复、服从,以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不敢做尝试、选择、质疑和进取的努力,独立意识、独立判断就很难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记住:对于中学生独立性的发展而言,失败具有与成功同等的教育价值,甚至更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然遭遇更多的失败和挫折,中学生的学业、人际、情感随时都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允许失败、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获取失败的价值,是家长非常可贵的教育意识,也是独立性发展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在方法上,家庭教育要因机设教,在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而不是生硬地制造所谓的挫折情境,脱离孩子实际,孤立地进行抗挫折教育。

 

(2)充分的同伴交往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另一必须条件是充分的同伴交往。皮亚杰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不能单纯考虑成人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还要考虑同伴对孩子的重大作用。同伴对中学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同伴关系的支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功能与同伴的功能无法相互替代。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社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指出同伴的友谊具有多种社会支持功能:从权威中独立出来,获得稳定感,消除孤独感,在压力的环境下得到情感支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习评价他人,相互提供亲密、协调的经验,掌握社交技能,提高儿童的自尊,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等。所以在中学生的社会性支持功能中,亲子关系的功能颇具有限性,因为相对于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其心理相齐、情绪满足、社会认同感、团体归属感,都是其不具备的。正因如此,中学生更看重同伴,亳无怀疑地认定同伴对他们更重要。基于此,家长的责任是指导孩子注重同伴关系,提供孩子与同伴充分交往的家庭条件,使之不断获得来自同伴的心理支持,促进独立性发展。

 

2、心理健康培养的心理学问题

 

同绕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点关注两点:

 

(1)了解心理健康的构成和指标。中学生家长要有意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指标,才能胜任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有抑郁性、情绪稳定性、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细致性、思考倾向性、支配性等,社会倾向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中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2)重视中学生的精神需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精神需要得到的满足水平,中学生正处于内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自我确立的过程充满了不安、断裂和怀疑、否定,精神需要十分强烈。据调查,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知识能力、升学,可见他们的精神需要已经转向同伴和自身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心理支持、通过学业进步而确立“自我”、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要认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调动教育手段提供充分的来自家庭的支持,提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满足度,保证心理健康。

 

三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学习心理学问题

 

1、协助孩子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学业是中学生社会谋生、独立生存的预备。在中学生阶段,学生主要的人生课题是系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因此协助学校教育指导孩子适应中学学习、学会学习、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要有所侧重。初中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首先是适应中学的学习,学会处理比小学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内容,发展快速阅读能力、归纳、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注意纠正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指导学生形成追求“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明确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指导要突出胜任高中学习内容的方法,注意提炼适合自己高效学习的方法,更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过程调控,考试心理及技能、归纳知识点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优化考试心理和考试策略,知识预备度和心理预备度两种准备都要充分。协助孩子完成中学生学业,争取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2、优化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以“认识活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缺少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培养,导致我国中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比例较大,考试心理水平不高,尤其是高中生不良学习心理、不良应试心理比例、考试失水准也较常见,这与缺少指导有很人关系。

 

针对这种不足,中学生家长要了解一些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优化孩子学习心理的方法。除了一般正常的强化、多关注、多交流之外,这里提醒家长要重视体育的心理功能。在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手段中,体育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好牌”,是中学生家长必须要“打”的一张“牌”。不少中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学习时间不够,总设法减少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甚至完全取消孩子的体育活动,不善于打这张“牌”,是极不明智的。家长要懂得,体育对消除不良学习情绪、调动生命能量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身体活动是中学生极为强烈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大量堆积,压抑身体活力,破坏中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学习低效甚至无效、负效。所以即使单单为了优化学习心理,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蓬勃的精神状态,平衡心理,保证紧张学习消耗的能量补充,是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方法。

 

四、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际心理学问题

 

家庭教育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形成富于建设性、积极性的亲子关系,家长自身的心理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身在社会,同样承受着生存压力,处理这复杂的人生课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主导两点:一是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二是有意识地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能力。

 

1、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对家长构成的职业压力远远高于以前,同时社会转型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价值困惑、教育困惑、失败感、无效感、焦虑孩子的发展等,都可能导致家长的生存紧张。此外,家长被允许积累的经济、文化条件如果不充分,或者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家长的心态有可能比较脆弱,在亲子关系中更有可能心绪恶劣,容忍度低,甚至教育失控。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始终重视的自我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保证双方积极的、富于建设性的精神状态。

 

2、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

 

中学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有意识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据有关研究,教育能力强弱的50余项指标中,有30余项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如满足感、成效感、鼓励、对置感、爱、期待、希望、宽容、严肃、乐观、稳定、不偏不倚、公平、耐心、欣赏等,与之相对的有敌对、嫉妒、绝望、狂怒、轻视、发泄、偏爱、冷漠、任性、烦躁、不顾后果、冲动、情绪强制、不善言辞、积压、不好随时疏通等。

 

家长人际能力是指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满足孩子精神需求、充分凋动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能力。忽视亲子沟通,不重视沟通技能,在孩子的中学阶段,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可能积压而成紧张的、怨恨的或冷漠的心理关系,加剧亲子双方的心理压力,导致家庭教育的失效。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2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及其家长发放问卷调查显示,90%的家长认为自已倾尽所能,把希望、精力、经费全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但是,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厌学、任性、叛逆、早恋、网瘾、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等问题,80%以上的家长承认,自己常处于烦恼和焦忧之中,认为付出很多,却总是难以如愿;30%左右的家长坦言自已是个“失败的父母”;超过55%的家长表示从来不会与自己的孩子讨论压力、焦虑、控制情绪、抑郁感、早恋等相关问题;40%的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60%的家长感到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经验、方法和技巧,一方面家长越来越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另一方面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解决,怎样采取恰当有效方法。调研显示:虽然家长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但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采取“放羊式”教育管理: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由中考落榜生构成,很少主动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职业学校。在经历了“小升初”“初升高”选拨考试之后,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经受挫折与打击,其家长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逐渐失去信心,从而采取“放羊式”的教育。家长把孩子送到职校,只寄希望学校暂行“保姆职责”,对孩子的成人成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以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严重缺失。从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无论在学习上、心理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2.2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方法: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重文化教育的影响,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很少关注心理健康,其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认识到家庭教育不仅是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个性教肓;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个人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长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未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3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关注度不高:孩子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是符合孩子成长的身心规律的,随着年龄增长到初中阶段,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叛逆。到了中等职业阶段,孩子厌学、自卑、打架、喝酒、吸烟、早恋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让家长逐渐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从而不管不教,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预见,未引起高度的关注,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其化解心理的困惑和问题。人生成长受教育的起点是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而这恰恰未引起家长的重视和高度关注。家长只有真正关注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内心所思所想,才能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

2.4家长缺乏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有极强的专业性,许多家长不具备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技能。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新鲜事物对孩子的心理不断冲击,带来新的心理问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和陈旧的知识体系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孩子的发展需求,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缺乏引导孩子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很多家长仍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管制教育,采取简单的说教和强迫式的教育,其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遭到孩子的反抗或消极应对。寻求独立是青少年的一种强烈心理需求,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发现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自身要做好心理准备,实现角色的转换,积极探索沟通的渠道与方式,与孩子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即良师益友的关系。

2.5家长不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方式对孩子带来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很强的影响。但家长们面对时代的变化,面对社会、工作、生活、家庭带来的压力和困惑,自身也会产生不少的心理问题。家长带着这些问题去教育孩子会影响教育效果,更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家长对社会的认识、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对家庭关系的处理,特别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日常通过其言行充分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接受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一旦形成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家长也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困难,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有利于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其效果也才是最佳的。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长要重树教育的信心:许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进入职业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失败,是家庭教育的失败,甚至用刻薄的语言挖苦孩子,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一旦再有其他问题发生,即进行说教教育。这样家庭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自暴自弃,长此以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在学业上、心理上、行为习惯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仍处于可塑阶段。家长应该本着对孩子未来负责的态度,当孩子遭受失败或行为出现偏差时,家长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鼓励孩子积极上进,取得成功。

3.2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家长普遍缺乏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需要多层面、多渠道帮助家长提升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水平。①从家长层面来说,要主动了解学习心理学知识,参加相关的培训,通过自我学习,用现代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陪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家长之间也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效的教育方法。②从学校层面来说,要承担起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通过引进和培训建立一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指导的师资队伍;建立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家长提供专业的、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成立家长学校,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培训,为家长学习交流提供平台;组织编写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案例分析等,为家长学习提供学习材料;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建立家校互动交流的平台,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③从社会层面来说,政府、家长单位、社区应当承担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职能,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工作,设立专业咨询机构,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协作,让家长、子女在活动中得到情感的感悟和体验,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3.3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个性问题。每个孩子身体、心理发展历程是不一致的,成熟度也是不一样的,所处的家庭环境的差异,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程度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每个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类型、出现的时间不一样,每一位孩子都独具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孩子需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个性特征,要常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心理变化情况。家长只有真正关注孩子成长历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措施,才能走出家庭心理健康的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

3.4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良好家庭环境:良好的家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对孩子良好的身心发展、优秀品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矩大于宠爱,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会遵守规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孩子可能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庭气氛和谐,才能教出性格平和、身心健康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里埋下怨恨、暴力的种子。应该给孩子的是爱,而不是伤害,要以孩子的成长为目标,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发展的空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应当引起家长、学校、社会高度关注,形成关爱、教育的合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尊重自已的孩子,倾听孩子心声,帮助孩子重塑信心,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方法,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作者:张敏 单位:重庆市商务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超,武桂芝.基于家庭因素的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分析[J].时代教育,2015,12(7):248.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3

第一, 智商正常,智力无任何障碍,但对学习缺乏责任感,没有从心里认可学习是自己成长的必需,学习是重要的,缺乏进取心。对自身的学习能力表示怀疑,惧怕学习。爱语文网

第二, 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无法将"学"与"玩"合理分配。做功课时不 能集中精神,总要弄一些"玩"的小插曲,白白浪费时间,使得自己学不好,玩不好。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持久性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做事拖拉、无长性,精神易分散等不良惯。 爱语文网

第三, 个性特点上任性、依赖。一方面拒绝家长的干涉,家长的建议很难听得进去;另一方面又依赖家长的"脑子",以此来完成作业任务。有家长"陪做功课"的惯例。长此以往,孩子便在成人的"陪同"下变得"无能"、依赖性强、缺乏自信,独立思维能力迟钝,从而造成学习不良。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4

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家庭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发挥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毋庸置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可厚非的。学校应制定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案,把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与教师的考核、奖惩挂钩,以调动教师对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了指导好家庭教育工作,学校应建立“两 个制度”。

1.建立家访工作制度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师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要家访一次,并做好家访记录。在家访工作中,应做到“一忌”,坚持“二原则”“三家访”:“一忌”是忌向学生家长告状,以致使学生受家长训斥打骂,产生逆反心理和错误行为。坚持“二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坚持一视同仁、人人平等的原则。“三家访”包括了解性家访――在接新班时,为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而进行的家访;探望性家访――当学生家庭发生变故或因病在家休养时及时登门看望,以沟通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预防性家访――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偏异的苗头或有越轨的动机时,及时家访,和家长恳切谈心、交流看法,委婉说明,晓以利害,取得教育上的一致,防微杜渐,把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学生家长座谈会制度

学生家长座谈会,能增进家长和学校的感情,能使家长加深对孩子在校的了解,能使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因此,每一个班每一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召开家长会应做到“三忌”“四结合”。“三忌”:一忌指名道姓批评某学生,伤害家长自尊心;二忌批评学生家长,把家长座谈会变成“家长批判会”;三忌教师“一言堂”,不给学生家长发言的机会。“四结合”:汇报工作与表扬学生成绩和发现学生闪光点相结合,教师发言与家长发言相结合,典型学生专题发言与典型家长专题发言相结合,提建议与提要求相结合。

二、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

学校要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教原则、科学育人方法传授给家长,使他们更好地和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使学生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育人的方法。

1.使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四条原则

一是目标性原则。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应与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同向、同步与整体优化。二是表率性原则。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谨言慎行,正直诚实,既庄重稳健又和蔼可亲,做到以德育人,以情动人,家长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做表率。三是诱导性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进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启发疏导工作。四是养成性原则――从孩子的童年时期开始,对孩子的行为提出适当的要求,通过长期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使家长懂得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的感染力,其家庭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等直接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求家长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作风修养,在家庭中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使家长处理好“爱”和“溺爱”的关系

要求家长对孩子不能盲目地爱,当孩子犯错时,不能纵容、迁就、偏袒孩子,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危害,给社会带来不安,甚至会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对孩子要理智地爱,做到感情与科学育人的统一。

4.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要遵循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各自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教育要宽严适度,合情合理;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因势利导,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要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要指导好孩子择朋交友,千万不能让孩子“跟着巫婆跳假神”;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注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将其作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孩子前进的起点。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5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静观他们的表演,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期生理变化很大,思想情绪也常不稳定,家庭和学校应注意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高的相关关系、心理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也离不开家长的全心全意配合。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能否健康成长、成材的最重要因素,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家庭教育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第二,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

2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它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个性,如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淡漠、好斗、压抑、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神经错乱,心理失常。

3 家庭教育内容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们自己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人格的确立、习惯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无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内容的制约。总体而言,现代的家庭教育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生活习惯养成、消费观念、劳动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现实中,目前的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使得青少年中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身材高大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从特定角度看,我国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科学的家庭教育应涵盖孩子身、心、智、德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

家庭教育内容的缺陷,不仅表现在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方面,而且某些时候表现在家长无意识对孩子进行了不良影响。比如,家长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经常在家中发泄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的家庭成员对现实的阴暗面看得太重,导致心理失调,信念迷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往往有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

4 家庭关系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目前的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当今最为普遍的家庭关系。这两种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于青春期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夫妻间的人际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预定了家庭的基础特征,特别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体贴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待人接物中的人道主义、诚实、忠厚等品质。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将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他们培养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夫妻冲突对孩子心理和性格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家庭的心理气候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孩子生长在充满矛盾、父母成天吵闹的环境里,家庭气氛里缺乏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缺少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结果会使孩子受到心理创伤和不良情绪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同时,亲子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永久性,这是任何外力也无法改变的。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孩子心理发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所以家庭教育在培养子女健康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提高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家长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4.1 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争取创建学习型家庭。

4.2 亲子对话。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和模式。

4.3 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关心最能打动人。通过访校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和想法,体贴入微,才能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问题。

4.4 尊重孩子。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绩和决定,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尽力发展了即可。

4.5 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分析、引导和帮助改正。对问题不是包庇,在于解决和治疗。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6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不同家庭的成员在社会上的职业、所处的环境和思想道德观念的不同,每个家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庭条件和教育方法都会有所不同。从一些“问题生”的情况来看,以下几种家庭中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多。

1.由老人带大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短,孩子和父母感情比较淡薄。由于老人对孩子的疼爱更多的表现为生活上的过分宠爱、娇惯,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不能适应父母的管教方式。这时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在学校发生的问题不愿意跟父母讲,在家庭和学校中找不到温暖就去结交社会闲散人员,从此走上下坡路,甚至违法犯罪。

2.经济收入宽裕的家庭。由于社会上拜金主义的滋生,一些家长让孩子养成了挥霍的习惯。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出了问题就用金钱开路。这样的学生根本不想学习,把知识看的一钱不值。他们欺骗老师、家长,过早的接触社会负面,从心理不健康,慢慢蜕变为良好道德品质的丧失。

3.单亲家庭。这类家庭大多生活秩序不甚稳定,给孩子心理带来很大压力。多数孩子会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降。时间久了积郁在心中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排解宣泄,但又不愿向别人讲。一些孩子就把目光投向游戏厅、网吧去寻找刺激。如果此时家长或老师没能给予及时帮助,就会造成孩子走下坡路,学习成绩下降。

4.过分宠爱放任型家庭。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放在避风港里,家里不论发生了什么难事,都不让孩子参与。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不管我如何,你都得爱我”的默许。他对爱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在学校里做错了事,老师不能批评,上了初中还希望别人像童年时期那样宠爱她,对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产生怨恨和心烦,进而发展到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当老师向家长指出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仍一味迁就孩子,考虑的是给孩子赚下更多的钱,怕他将来挨饿受罪。在这样的教育方式暗示下,孩子就会嫉恨老师,跟老师对立起来,甚至违纪闹事。此时就成为一个身体健全,但心理残缺的人。

宠爱型家庭还存在一种“打架护短”式问题。即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用吃亏、占便宜来衡量。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不是教育孩子互相谦让,而是护短狡辩。天长日久孩子就形成了不讲道理、不会谦让的心理。老师批评严厉了,管理严格了,认为是欺负自己,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家长不能分析孩子的对错,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到学校兴师问罪,使孩子有恃无恐。此种教育方式促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偏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唯我独尊,无视校纪校规。

二、引导家长走出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据调查分析,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下误区:(1)望子成才的思想日益强烈与重智轻德问题;(2)育子的经济投入增加与超前消费问题;(3)育子时间、精力投入增加与过度保护、过度关心问题;(4)社会信息影响增大与家庭可控制力减小问题;(5)育子成才心情迫切与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等。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可归纳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三个误区,即重智轻德、重养轻教、重言教轻身教。学校、班主任要引导家长走出误区。

第一,要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学会做人,所以家庭教育应以树德为先,也就是说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思想。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贻害他一辈子。所以要使家长认识到只抓分数会把孩子引入误区,只有打好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

第二,要走出重养轻教的误区。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育,以及孩子学习、生活上必须的物质需求,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这就是养。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养不教或以养代教。当下许多家长,超前消费和无度消费,一味攀比,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让孩子做任何劳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做,自以为是疼爱孩子,其实是好心办坏事,导致孩子从小养成贪图享受的思想和生活作风,最终失去了生存能力。因此,要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孩子受到性格、意志上的锻炼,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基础。

第三,要走出重言教轻身教的误区。家长对孩子,既是“亲”又是“师”,既要“养”又要“教”。家长既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又是孩子心目中模仿的第一位榜样。家长的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的感染力。所以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父母用自己的人格、品德、情感及家庭生活习惯给孩子以熏陶,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孩子学会做人。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环境的熏陶。让我们一起行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7

青春期生理变化很大,思想情绪也常不稳定,家庭和学校应注意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中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问题几乎百分之百与其家长有高的相关关系、心理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也离不开家长的全心全意配合。家庭教育是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否顺利走过人生这个转折期、能否健康成长、成材的最重要因素,而家长又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家庭教育是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第二,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

2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它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个性,如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淡漠、好斗、压抑、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神经错乱,心理失常。

3 家庭教育内容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

内容决定形式,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们自己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人格的确立、习惯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无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内容的制约。总体而言,现代的家庭教育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生活习惯养成、消费观念、劳动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现实中,目前的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使得青少年中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身材高大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从特定角度看,我国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科学的家庭教育应涵盖孩子身、心、智、德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

家庭教育内容的缺陷,不仅表现在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方面,而且某些时候表现在家长无意识对孩子进行了不良影响。比如,家长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经常在家中发泄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的家庭成员对现实的阴暗面看得太重,导致心理失调,信念迷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往往有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

4 家庭关系对青春期心理的影响 ??

目前的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当今最为普遍的家庭关系。这两种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于青春期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

夫妻间的人际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预定了家庭的基础特征,特别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体贴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待人接物中的人道主义、诚实、忠厚等品质。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将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他们培养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夫妻冲突对孩子心理和性格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家庭的心理气候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孩子生长在充满矛盾、父母成天吵闹的环境里,家庭气氛里缺乏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缺少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结果会使孩子受到心理创伤和不良情绪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同时,亲子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永久性,这是任何外力也无法改变的。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孩子心理发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所以家庭教育在培养子女健康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提高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家长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4.1 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争取创建学习型家庭。 ??

4.2 亲子对话。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和模式。 ??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8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3―01

离异家庭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环境,较之正常家庭学生心理更加脆弱,更易出现偏差,重视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依据客观性心理原则,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分析解决其心理问题,实施恰当的教育措施和积极的引导,促进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1. 恐惧不安。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儿童在父母双亲的抚爱和教育下,能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有利于童心的自然正常发展。但是由于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了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使孩子不信任他人,对外界环境感到害怕,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常陷入痛苦和极度烦恼之中,遇事胆小紧张,很难应付突发事件,不敢迎接挑战,无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勇气。

2. 抑郁孤独。家庭的破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后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更为敏感脆弱,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心理,不能适应家庭破裂的残酷现实,因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对任何东西都提不起精神,对未来悲观失望,整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接触,对外界常有戒备和厌烦心理,他们把苦恼、不满、怨恨都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抑郁,性格上的孤僻。

3. 消极自卑。因父母的离异孩子感到羞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他人,特别是看到同龄孩子与父母亲热玩耍时,孩子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导致自卑情结,进而在自我评价中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自卑懦弱,害羞忧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消极情绪体验的次数增加,孩子经常沉浸在忧伤、悲伤中,导致孩子交往能力下降,自卑感更强。

4. 怯懦胆小。意志薄弱的孩子易形成怯懦性格。由于一直生活的完整家庭突然破碎,孩子无法适应没有父亲或母亲的环境,因此遇事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夫妻离异后,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使孩子望而生畏,总担心自己使家长失望,时时体验着恐惧的情绪。

5. 叛逆心理。父母离异过程中的恩怨、冲突、冷酷无情易造就孩子偏激的性格。他们得不到健全家庭中的温暖,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奚落和欺负。然而他们也渴望尊重,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谈举止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影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1. 家庭因素。家庭的不完整给孩子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造成产生孩子强烈的自卑感,从而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质量。

2. 学校因素。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渡过,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学校中老师和同伴的看法,直接影响离异家庭孩子的情感变化。如果老师和同学能关心、帮助、接纳他,他的情绪会趋于稳定。

3. 社会原因。由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拥有特殊的心理特征,这些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他们心理压力大,为父母的离异感到羞愧,抬不起头,有的甚至诚惶诚恐,悲观厌世,破罐子破摔。

三、教育辅导策略

1. 用爱与他们在心灵上沟通。马斯洛言:“我们非得探讨爱,教会爱,让爱深入人心,否则充满敌意和猜测。”在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要以诚心、爱心、关心对待他们。教师要仔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抓住机会接触他们,与孩子们进行交谈。在交谈中教师要有真挚的心,由衷的情,感化他们冷漠的心,用自己一个甜甜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手势,一次轻轻的抚摸,或一句真诚的表扬拯救他们的自尊心,打消他们的自卑感,抑制他们低落的情绪。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9

单亲家庭古已有之,但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却源于欧美国家对当时婚姻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导致了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单亲家庭的概念逐步形成。中国关于单亲家庭概念中子女年龄没有明确的界定。如在《婚姻家庭大词典》中单亲家庭的定义为:“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因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离异而造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是这样描述的: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综合国内外关于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按照中国《婚姻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单亲家庭至少应包括以下含义:(1)家庭成员关系单一:父或母一方缺失,只有父子(女)或母(子)女的关系;(2)子女为未成年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离异单亲家庭是指核心家庭由于夫妻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人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

二、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1、情绪情感障碍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导致子女情绪情感受到不良影响,发展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1)暴躁易怒:父母离异给孩子精神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所造成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不良情绪发生率高,其中冲动易怒是表现之一。(2)冷漠孤独:父母离异后,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一般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3)焦虑: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攻击、相互敌视。这使他们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4)恐惧自责: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当意识到自己到某种危险而自己又无法摆脱时,由于无法找到安全的依赖而容易产生恐惧感,而且会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如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等等,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身,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2、性格方面的缺陷

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远比父母一方因死亡的单亲家庭严重得多,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中学生性格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自卑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性格倾向,有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形成“自卑情结”,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失望等等,感觉无助,在学习方面形成学习焦虑。(2)孤僻:家庭的解体,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变得非常孤僻,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3)粗暴:由于父母离异前大多数经常伴随吵架等行为,离异后常常心情烦躁,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从而逐渐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4)偏激: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固执,不愿别人劝说,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

3、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在社交兴趣,信任他人,交往频率、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距离等方面较差,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上:由于父母离异,他们容易产生“被遗弃感”,从而焦虑、感伤、孤独;家庭缺损的挫折感压抑在内心深处,却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宣泄,因而会产生冲动等不良言行,以此来逃避挫折情境。这种情绪外在表现为冷漠,不敢与他人交往,虽然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关心与爱,特别是来自同学、朋友的爱,但却又无所适从。面对父(母)时会对父(母)怨恨,不愿与父母交流,这实际上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

三、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1、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作为单亲学生的家长,无论孩子的抚养权是谁,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不要向子女隐瞒真相,更不能恶意去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前来探望子女。更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有一种负疚心。更想以为子女付出更多来补偿子女而放弃对子女的正当要求。对孩子的未来应确立起适度的期望值,同时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离婚已经成为人们的自由选择。但是,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数量也急骤上升。他们在学习、品德各方面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也有小部分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导致学业落后,品德不良。这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更需要运用科学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

一、单亲家庭、离异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古已有之,但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却源于欧美国家对当时婚姻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导致了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单亲家庭的概念逐步形成。

中国关于单亲家庭概念中子女年龄没有明确的界定。如在《婚姻家庭大词典》中单亲家庭的定义为:“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因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离异而造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是这样描述的: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

综合国内外关于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按照中国《婚姻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单亲家庭至少应包括以下含义:(1)家庭成员关系单一:父或母一方缺失,只有父子(女)或母(子)女的关系;(2)子女为未成年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离异单亲家庭是指核心家庭由于夫妻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人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

二、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情感障碍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导致子女情绪情感受到不良影响,发展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1)暴躁易怒:父母离异给孩子精神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所造成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不良情绪发生率高,其中冲动易怒是表现之一。(2)冷漠孤独:父母离异后,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一般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3)焦虑: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攻击、相互敌视。这使他们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4)恐惧自责: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当意识到自己到某种危险而自己又无法摆脱时,由于无法找到安全的依赖而容易产生恐惧感,而且会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如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等等,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身,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二)性格方面的缺陷

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远比父母一方因死亡的单亲家庭严重得多,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中学生性格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自卑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性格倾向,有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形成“自卑情结”,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失望等等,感觉无助,在学习方面形成学习焦虑。(2)孤僻:家庭的解体,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变得非常孤僻,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3)粗暴:由于父母离异前大多数经常伴随吵架等行为,离异后常常心情烦躁,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从而逐渐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4)偏激: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固执,不愿别人劝说,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

(三)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在社交兴趣,信任他人,交往频率、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距离等方面较差,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上:由于父母离异,他们容易产生“被遗弃感”,从而焦虑、感伤、孤独;家庭缺损的挫折感压抑在内心深处,却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宣泄,因而会产生冲动等不良言行,以此来逃避挫折情境。这种情绪外在表现为冷漠,不敢与他人交往,虽然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关心与爱,特别是来自同学、朋友的爱,但却又无所适从。面对父(母)时会对父(母)怨恨,不愿与父母交流,这实际上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

三、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一)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作为单亲学生的家长,无论孩子的抚养权是谁,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不要向子女隐瞒真相,更不能恶意去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前来探望子女。更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有一种负疚心。更想以为子女付出更多来补偿子女而放弃对子女的正当要求。对孩子的未来应确立起适度的期望值,同时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

(二)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

作为专职的教育重要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爱的补偿: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保障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隐私,创建友爱互助式的教育氛围,可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气氛,可以帮助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作为教师,有义务承担起对这些学生的保护和教育任务,发挥教师良师益友的作用,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建立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档案,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多同他谈心,帮助增强学习兴趣,改变其不良学习的态度。

(三)社会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共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资源,健全社区互助网络,营造和谐的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由街道、村委会牵线搭桥,开展结对子活动,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教育,给予单亲子女以关怀、同情、帮助,注意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歧视、冷落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学校内外沟通,给他们以更多的爱,使他们内心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都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促使他们克服并逐步消除不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林仙.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8:5.

[2]郭慧.丧偶式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4.

[3]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4.

[4]李玲.浅析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j].大众商务,2010,(3).

[5]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11

二、教育对策

(一)学校教育

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的德、智、体发展方面进行教育,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这既体现在政府和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体现在心理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可以说,这些发达国家从管理者到教师均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解决学习问题和生活困难的方法和心理咨询服务。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很多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这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教育部在2005年6月成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同时,一大批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省级和部级课题相继开始进行研究,这也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当前,我国处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社会的转型必然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困惑。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期,其主要体现在:

第一,有能力和资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院校很少,大部分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是由学校的思政教师或高校医务人员担任,缺乏专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涉及诸多领域,如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行为评判与治疗等,其专业技能、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都要求很高,同时要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与沟通能力,这都是其他专业教师无法短期内达到的。

第二,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单一,主要以课程的方式进行,或坐等学生上门咨询,对一些国外常用的心理学量化工具和方法缺乏了解,同时大多数院校未配置相应的技术设备。大学生存在排斥心理治疗的思想,治疗的主动性较差。

第三,高校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不足,教育主管领导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见。强调机械式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品德问题,将学生的学习问题看成是智力问题等。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题,而我国高校的很多从事该方面工作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的机会,无法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的相关资讯,这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效果。

鉴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以校为单位进行,同时其研究领域具有广泛性特点,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来进行,加强师资建设,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一支由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将现有的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为主动教育模式,将教育方式从强调个别问题学生辅导转为群体辅导。通常以心理咨询为主的工作方式,无法有效地全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立足教育,通过课堂和课外辅导等环节将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相统一。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普通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中的普及,使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良好的个性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开阔思路,有步骤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中国家庭教育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过度保护和溺爱。父母注重孩子的外在需求而忽略内在需求,表现为对孩子行为的过度要求,或剥夺孩子表现自我的行为,缺乏心灵上的沟通。第二,揠苗助长和专制教育。父母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使孩子的心理失衡,成长中的恐惧造成或唯诺或焦躁,甚至出现拒绝学习,报复社会的心态。

第三,低估孩子和以偏概全。有些父母怀疑孩子的潜能,用主观期望对待孩子,以学习为发展的唯一目标,缺乏思考能力训练,当子女脱离父母进入高校茫然失措,面对诱惑误入歧途。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通过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使其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行为规范。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的心理扭曲,产生对社会的错误认知,这都直接影响其在大学的表现。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当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其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对大学阶段存在漠然或放任的情况,他们更多关注经济支持而不是心理成长。实际在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其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更高,当离开父母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时,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主要不是体现在智力教育,而应更加强调子女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诱惑的能力上。当然,好的教育不是溺爱或粗涉,好的愿望也要通过子女可以接受的形式、方法来实施。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

第一,言传身教。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道德观和价值观也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社会认知观,可以想象,愤世嫉俗的父母怎么能有热爱生活的子女呢?孩子身上的优良品德并不完全靠学校教育得来,而大多是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和睦、平等的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大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通过开导和疏通。每年各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等原因被学校处以纪律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的状况,这种对是非观的教育失误不仅是学校的责任,父母的关心不够也有一定的责任。教育孩子做诚实正直的人比给孩子更多的钱更重要。

第三,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父母应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通过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营造民主家庭环境,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错误的观点采取说服与限制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可以有效预防子女心理问题产生。

家庭教育心理学篇12

一、影响现状

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而笔者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多数心理问题都与家庭环境存在着莫大关系。本文重点研究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

(一)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父母离异,孩子跟随一方生活;第二种,父母有一种因病或意外去世;第三种,父母意外去世,跟随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生活。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对子女人格发展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而消极影响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案例一:A同学,父母意外车祸去世,跟随叔叔婶婶生活。性格开朗,与叔婶一家相处极好。口头禅是:“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为什么不开心呢?”“爸爸妈妈没了,但奶奶和叔叔婶婶对我很好,我要好好学习,让奶奶为我自豪。”不但与家人相处愉快,而且积极参与社团学校各项活动,与同学、老师都很合得来,被同学推选为班长。

案例二:B同学,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不许他与父亲方面的亲属联系,奶奶想见孙子都要偷偷去见,其母知道后大发雷霆,更是严格禁止该同学与父亲、奶奶相见。因为家庭问题,该生滋生了自卑心理,整天闷闷不乐,对生活缺乏应有的激情。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不太与人交流,而且偶尔会逃课。

(二)过度溺爱

案例三:C同学被父母保护得太好,大一刚入校,不会叠被子,不会打扫卫生。最初舍友会耐心地去教她如何打扫卫生,会在她生病的时候去带她看病,帮她带饭。但一学期过后,该同学仍然没有改变,自理能力较差,而且不懂得关心别人,与舍友关系处理较差,同处一个屋檐下,但相敬如“冰”,互不理睬,最后闹到要换宿舍的地步。

(三)专制教育

案例四:D同学与父亲关系相处很僵硬,平常只与母亲讲话。笔者私下与其母亲沟通得知,D同学小时候还是很喜欢父亲的,但随着父亲每次答应的事情都做不到的时候,他就对父亲失去了信任。再加上父亲性格较暴躁,总是坚持男孩不打不成才的理念。小孩犯错了不是首先进行沟通再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揍一顿再说。长此以往,该同学与父亲的交流几乎为零。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持续时间比较久,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不适当的教育方法

当子女遇到困难、挫折时,会本能地寻求家人的关心。如果无法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得到的只是忽视或训斥时,会使得子女变得退缩、自卑,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通过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使其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行为规范。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的心理扭曲,产生对社会的错误认知,这都直接影响其在大学的表现。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当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幼年阶段,对大学阶段存在漠然或放任的情况。到了大学,他们更多关注经济支持而不是心理成长,实际在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其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更高。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言传身教

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行为。孩子身上的优良品德并不完全靠学校教育得来,大多是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良好的是非观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大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通过开导和疏通解决。每年各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诚信原因被学校处以纪律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的状况,这种对是非观的教育失误不仅是学校的责任,父母的关心不够也有一定的责任。教育孩子做诚实守信的人比给孩子更多的钱更重要。

(三)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父母应尽量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经常进行沟通,随时掌握孩子的真实想法,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五、结语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大的工程,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突然出现的,每位家长都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纾解遇到的问题,努力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荣华.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