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析策略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7 10:52:01

股票分析策略

股票分析策略篇1

关键词:复苏期股票市场投资策略

2010年,我国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承接上年企稳回升的经济走势,复苏态势总体向好。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国内外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依然较多,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有所增加。股票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经济复苏期,面临着新的投资风险,也孕育着新的投资机会。

复苏期我国经济特点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GDP同比增长11.1%,巩固了经济复苏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

经过努力,中国经济在2009年实现V型复苏之后,2010年经济总体走势依然向好。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上年V字型的反转趋势,GDP增速达到11.9%。虽然第二季度增速有所回落,达到10.3%,但仍运行在正常的增长区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主要源于上年同比基数较低以及政策层面主动调控等因素,是为了避免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良好。

(二)“三驾马车”的均衡性有待加强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均衡性有待加强。2010年上半年外需对GDP增长贡献率仅为5.8%,投资贡献率继续上升到59.1%,消费贡献率下滑至35.1%。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仍然最大而且继续上升,反映出目前我国GDP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十分明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显不足,刺激消费的政策有待加强。

(三)物价总体温和可控

从经济运行环境来看,物价总体上温和可控,基本稳定。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于2009年11月份和12月份出现正增长后,基本处于上升态势,表明我国经济逐步活跃,呈现复苏迹象。虽然自2010年4月份CPI已达2.8%,5月份更是达到3.1%,超过3.0%的警戒线,但主要是结构性上涨,6月份CPI回落至2.9%,显示我国物价的可控性。

(四)国际经济环境仍旧复杂多变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有所恢复,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欧元区债务危机依然存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依旧,失业率维持在9.6%的高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为了避免经济的二次探底,各国虽然面临巨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但都不敢轻言刺激政策退出。2010年8月5日,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策,维持当前利率不变。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目前整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处于可控期,加上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会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复苏期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风险

从复苏期的经济特点来看,我国股票市场面临着新的风险:

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目前存在着诸多的两难问题,如宏观调控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汇率改革与出口增长等问题给下半年“保增长、调结构与管理好通胀预期”的调控任务增加了新的难度。

市场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股票市场与世界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增强。目前各国复苏基础还很脆弱。就美国来说,实体经济依然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严重依赖于政策刺激,导致美国股票市场自2010年5月以来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我国股票市场的环境走势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新制度带来的风险。经过多年筹备,我国创业板市场、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等新的市场和交易制度相继推出,在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给投资者以新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投资风险,如可能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推波助澜、存在更多的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行为等,从而增大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复苏期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的机会

随着国家强调政策的连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培育,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股票市场也孕育着新的投资机会。

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次经济危机后的崛起,都离不开新技术的发展。为了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我国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物联网的研发应用逐步加快。相关行业的股票,如沃尔核材、莱茵生物、远望谷等,在大盘震荡走低之时,却屡创新高或逼近前期高点。

大消费行业。上半年投资一枝独秀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下半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扩大内需将是政策积极主动调整的方向。城镇化的推动、社保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收入制度的改革等,都是推动消费增长的有利因素。大消费的投资机会包括以服装零售、医疗保健等为代表的传统消费行业及以旅游娱乐、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行业。

抗通胀行业。CPI持续走高,7月份更是达到3.3%,创下21个月来的新高。受到洪涝灾害、夏粮减产、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短期内将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使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等行业成为抗通胀预期的受益者。

区域经济。国家提出若干区域振兴规划,使得今年区域概念股遍地开花,如、海西、新疆、天津滨海、横琴新区等区域板块轮动效应明显,区域龙头股涨幅较大。如上证指数上半年跌幅达到26.8%,而同期矿业、漳州发展、新疆城建等同期涨幅却高达14.7%、18.5%和28.79%。

复苏期我国股票市场投资的几点建议

伴随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我国股票市场提前表现,最终于2009年8月上证综指达到3478.01的局部高点。但仅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复苏并不能持续,出于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及刺激政策的退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截止2010年5月10日,央行年内三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加息的预期,上证指数由2010年初的3277.14点一路下跌,最低探至7月2日的2319.74点,跌幅近30%。直至7月国家提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外利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变得较小,股票市场方于7月止跌回稳。

股市的强烈震荡,需要投资者把握一定的投资策略:

(一)投资理念

树立良好的投资理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学习再投资。股票价格受经济周期、利率、汇率、经济政策、资金的供求、行业特性、公司运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都需要进行深入学习,如果只是凭空猜想,甚至根据所谓的内部消息去进行交易,成功的几率很小。保持独立性。股票价格指数是经济运行的一个先行指标,投资者需要深入分析国家经济走势及其相关行业,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提前布局,而不能盲目地追逐热点或专家意见,否则只能是“千金散尽”。顺势而为。股票市场具有很强的趋势性,趋势一旦形成,就如一列奔驰的火车,投资者需要根据列车的方向前行,如果逆向而行,只能是南辕北辙。保持良好的心态。设置止盈点和止损点,尽量克服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弱点,保持“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心态。

(二)投资方法

国内外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我国经济诸多的两难问题,使股票市场处于震荡走势中。但伴随着调结构、促发展的深入,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培育,通货膨胀的持续性,我国股市出现了诸多热点行业,如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区域规划、大消费、抗通胀等板块。投资者可以运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从中挑选熟悉适合的行业,关注其发展动向,再择优选择安全边际足够大的龙头股。对于那些经过炒作,价格偏高的股票不要一味追涨。记住巴菲特的一句名言:找到一只好股票和赚钱是两码事。

(三)投资技巧

基本面分析为主,辅之以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用于选股,技术分析帮助投资者选取进出时机。控制仓位。在大盘不稳的情况下,适当控制仓位,保留一定的资金,可以在机会来临时灵活投资,避免大的亏损。及时止损。买入股票后,设置一定的止损位,当股价下跌到该位置时,要果断退出,为下一次把握机会提供资金实力。解套方法。2010年上半年的股票市场基本以下跌为大趋势,投资者被套的可能性较大,如何解套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内容。解套方法主要有:摊薄成本法:即股票被套后,每跌一段,就再次买入,一次或多次滚动操作后,降低买入成本,等股票反弹,可以解套出局;波段操作法:即股票下跌初时及时抛掉,待跌到一定低位开始探底回升时再次买入,逢高卖出,通过涨幅弥补亏损;单日T+0法:即根据股票价格每天的波动,采取当日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的方法降低成本,要求投资者对该股有很强的判断力以及股票当日振幅较大;换股法:即把手中股性不活的股票抛掉,买入机会更大的股票,实现资金的保全。

参考文献:

股票分析策略篇2

我国当前的经济实体中,中小企业属于市场的自我保有体,通过融入市场经济依靠自身的运作去获利与发展,国家规定具有一定资质的中小企业可以上市与公开募股用于自身的发展,中小企业公开筹集股票,有原始股与实体股的分别。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允许以期货投资的形式进行股票期权的延长,同时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做出一定的时间承诺,规定一定的股息与红利作为报酬。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经营与获利不一致的情况,并且出现提前或滞后的账务问题,影响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根据问题需要找出对策。

一、中小企业股票期权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分析

中小企业的股票期权有利于其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并且通过募股的二次投资可以获得额外的股息与红利,在时间期限上比较充裕,通过自身的运作与调节去进行有效的分配与资金投入,不但可以解决企业当前的困境,而且更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做出长远的打算做出统筹规划。

其次,由于中小企业股票期权的时间可以延长,并且有自己决定,在其中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股票资金的存在,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具有极大的弹性,所以往往被企业看好,能伸能缩,进退皆可,达到提升运作效率,提升运作质量的目的,为最后的目标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由于中小企业股票期权的会议协商是按照股东出资额进行分配,这样在获利后的二次分配中显的很公平公正,并且按照多投资多收益,少投资少收益的规律进行运作,使资金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自身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

二、中小企业股票期权的账务问题的出现分析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账务的问题出现,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做好整体的统筹规划和处理,也没有做好账务问题的及时与有效的解决,包括当前的股票期权问题与未来长远的股票账务问题,前者需要现金流的及时流通与利润的获取解决,后者与股票所筹集资金的统筹规划有关,这里面打的是一个时间差,也是一个获取利润的时间问题,这两种问题的出现都是与股票期权有关,也与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期望值有关,要求公司各个部门及时的搜集与分析相关的数据,同时财务做好股票资金的整体规划,根据需求进行按比例的分配与设置,以适应全局的需要,其中的账务问题可以做到略有盈余,适当的保留赤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作用,并且通过资金本身利润与股票期权的获利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中小企业常见的股票期权账务处理策略分析

(一)股票期权预期利润的降低与承诺的账务矛盾

中小企业在筹集股票资金的时候,按照预期的公司经营状况与股东资金投入的比例进行利润的承诺与福利分红等,在以后的经营当中实现利润资金的回笼与对承诺利润的体现,这是一个预期的愿望。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往往有好多未知因素出现,这就会出现预期股票期权利润与承诺账务不符的问题。

这就要求企业相关的负责人,通过对市场的预期分析结合自己本身的经营状况去获得分析,找出利润的拐点,通过设置合理的利润指标,并且规定有效的时间去进行账务的承诺与红利的发放,将股票期权的债务降低到最低。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拉长股票期权的时间,并且在这段时间之内进行多元分段的方式,做到利润的长期获取与账务的多次偿还,达到回笼资金,有效调控的目的。

(二)股票期权短期账务的出现与对策

股票期权短期账务就是现金流的账务,由于企业对整体资金的利用规划不够细致,或者遇到突发问题,都会导致当前资金流的落差中断,并且在市场中流通的资金忽然缺失后,导致利润的回落,无法实现利润的预期承诺。对于短时间之内现金流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股票资金的借用对调去解决,由于股票资金的分期借贷,前后预期的时间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暂时的对调与分析,做到整体的规划与综合利用,解决当前的问题。

(三)股票期权长期账务的出现与对策

长期的股票账务问题,一是由于企业本身经营不善的债务,二是由于股票期权的期望值降低,导致预期利润的下降,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资金流,导致账务问题的加剧,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当前的发展。股票期权的账务问题,由于时间长而滞后与利润的出现,由于无法在短时间之内转变,导致现金流的作用失效,从长远看,企业会被债务拖着走,无法顺利实现企业的中长期目标,一些中小企业的亏损与破产就是由于这个问题的长期负债而不堪其忧。

对于股票期权的长期债务,企业要及时转变发展政策,同时做好短期债务资金的回收利用,开展企业的横向发展,并且展开多元化的解决思路,为以后账务问题的减负做好准备,通过短期目标的实现逐渐扭亏为盈,实现获利与分享,同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达到统筹利用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小企业股票期权的账务处理与分析,从企业募股伊始就开始要思考,股票期权的时间长短与盈利多少都要从中考虑,并且对于账务的处理,要通过其自身的运作得到合理的循环与解决,对于延长和滞后的账务,要通过股票的合理运作去解决,既不影响当前企业的发展,又不影响以后的发展,还不能失去信誉,需要各个部门对于工作的进度进行整体规划与合理统筹,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周建设.商务通书-资金股票运作[M].大连出版社.2010.

[2]高德敏.投资项目策划与资金运作[J].云南出版社.2009.

股票分析策略篇3

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在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有着重要意义。期权可以帮助我们用于控制投资风险。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具体包括保护性看跌期权,抛补看涨期权二种投资组合策略。

(一)保护性看跌期权

保护性看跌期权是指购买一股股票,同时购入一股该股票的看跌期权。当股票下跌时,持有的股票发生损失,买入持有的看跌期权处于实状态值可以行权,取得收益,弥补股票下跌发生的损失,进行对冲。当股票上涨时,持有的股票取得收益,持有的看跌期权处于虚值状态不行权,只是损失购买期权时的成本。

(二)抛补看涨期权

抛补看涨期权是指投资者购买一股股票,同时出售一股该股票的看涨期权。当股票上涨时,多头如果处于实值状态时会行权,空头需要以低的执行价格卖给行权人股票,这时,持有卖出看涨期权的空头会发生损失,但是,空头持有的以前购入的股票,则可以进行对冲,规避期权所带来的损失;当股票下跌时,如果空头处于虚值状态则不会行权,空头可以赚取期权的价格收入。

二、运用套期保值原理,计算期权的价值

如何建立股票期权的投资组合,取决于期权的估值,用期权的价格与期权的价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建立一种股票期权投资组合,以达到规避风险,实现收益的目的。期权的价格可以从交易市场得到,而确定期权的价值,则是建立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的关键。以下以看涨期权为例,运用套期保值原理,来分析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策略。

假设A 公司的股票现在的市价为30 元,并有1 股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期权到期时间是6个月,执行价格为31.25元,无风险市场利率为6%。根据套期保值原理,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出期权价值:

(一)计算股价上行乘数和下行乘数,

计算股价上行乘数和下行乘数,需使用以下公式:

其中:u --- 股价上行乘数;d—股价下行乘数;e —自然常数,约等于2.7183;t—以年表示的时间长度,根据题意t=1/2=0.5;δ—标的资产连续复利报酬率的标准差,采用标准差δ=0.4068。

通过计算可知,6 个月以后股价有两种可能,上升33.33%或者降低25%。

(二)计算6个月以后的股票价格

计算6个月以后的股票价格,需运用以下公式:

Su= S0×u ;Sd= S0×d

其中:S0—当前股票价格;Su—6 个月上升后股价;

Sd—6个月下降后股价

S0 = 30元,

Su= S0×u=30×1.3333=40元

Sd= S0×d=30×0.75=22.50元

(三)计算6个月以后的期权价格

计算6个月以后的期权到期价值,需运用以下公式:

Cu= Su-x;Cd= Sd-x

其中:C0—期权现行价值;Cu—6个月股价上行的期权到期日价值;Cd—6个月股价下行的期权到期日价值;

x—期权执行价格

Cu=40-31.25=8.75元

Cd=22.5-31.25=-8.75元

(四)计算套期保值比率(即购买股票的数量)

计算套期保值比率,需运用以下公式:

H =(Cu-Cd)/(Su-Sd)

其中:H—套期保值比率;

H =(8.75-0)/(40-22.5)=0.5(股)

(五)计算购买股票支出所需要发生的支出和借款本金

1.计算购买股票支出

购买股票支出=股票现价×购买股票股数

= 30×0.5=15(元)

2.计算购买股票所需要发生的借款额

计算购买股票所需发生的借款额,需运用以下公式:

借款本金=(到期日下行股价×购买股票股数- 股价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1+无风险利率r)

其中:i为市场无风险利率,假设i为同期市场国债利率6%

借款本金=(22.5 × 0.5 - 0)÷1.03=10.92(元)或:

借款本金=(到期日上行股价×购买股票股数- 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1+无风险利率r)=(40× 0.5-8.75)÷1.03=10.92(元)

(六)计算期权的价值

期权价值=购买股票支出-借款本金

= 15-10.92=4.08(元)

三、建立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的策略分析

根据以上计算的期权价值,分别以下几种情况加以论证。

(一)如果期权价格大于期权价值

假设期权价格为6元,可以建这样一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该组合为:以30 元的价格购买0.5股股票,发生15元支出;以4.08元的价格卖出一股看涨期权,取得4.08元收入,同时以6%的年利率借入10.92 元,这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收益。

1.当六个月后,股价上行至4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20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盈利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6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实值状态将会行权,需补多头差价8.75 元(40-31.25=8.75 元);借入10.92 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 元(10.92X3%=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5+6-8.75-0.33=1.92(元)2.当六个月后,股价下行至22.5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11.25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 元,亏损3.75 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6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虚值状态将不会行权;借入10.92 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 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3.75+6-0.33=1.92(元)

(二)如果期权价格等于期权价值

假设期权价格为4.08 元,建立上述一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双方投资者将不盈不亏。

1.当六个月后,股价上行至4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20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盈利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4.08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实值状态将会行权,需补多头差价8.75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5+4.08-8.75-0.33=0(元)

2.当六个月后,股价下行至22.50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股股票,取得11.25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亏损3.7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4.08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虚值状态将不会行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3.75+4.08-0.33=0(元)

(三)如果期权价格小于期权价值

假设期权价格为3元,如果建立上述一个股票期权投资组合时,该股票期权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将会发生亏损。

1.当六个月后,股价上行至4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 股股票,取得20 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盈利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3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实值状态将会行权,需补多头差价8.75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5+3-8.75-0.33=-1.08(元)

2.当六个月后,股价下行至22.50 元时,投资者卖出持有的0.5股股票,取得11.25元,而购入股票时的成本为15元,亏损3.75元;持有一股的卖出看涨期权,得到期权价格收入3元。而多头持有的看涨期权由于处于虚值状态将不会行权;借入10.92元本金,支付半年的利息0.33元。该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3.75+3-0.33=-1.08(元)

股票分析策略篇4

股票价格的涨跌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股市同其他任何市场均由供方(卖方)和需方(买方)构成,倘若股票的需求(买方)大于供应(卖方),股价便会上涨,反之,股价便会下跌。影响股市供求量的关系取决于准备出售的股票流通量和准备用来购买股票的股市资金。准备出售的股票流通量主要受股票持有者影响,股票持有者出售股票的原因有:一是股票持有者因急需资金而必须出售股票而收回资金;二是对于正处在上升的股票,股票持有者认为股票短期内不可能继续升到更高价位,另有更好更高的投资回报机会而出售股票;三是对于正处在下跌的股票,股票持有者认为股票还会继续下跌,为了防亏止损而出售持有的股票。当股票正处在上涨阶段,如果投资者认为还会继续上涨,会给投资者带来更高利益;如果股票处在下跌阶段,如果投资者认为已经跌到底了,马上就要回升了,不久将来能带来更高效益,在这利诱的情况下,投资者就会选择该股票进行投资,从而形成需求方。如何能够准确预测这供求关系变化而获利需要对此再做更深层次的分析。

从上显而易见,无论是准备投资还是投资回收,最终还是由投资者做最后的决策。投资者做决策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外部因素

(一)经济因素

1、经济周期:繁荣期经济增长,股价上涨;萧条期经济下滑,股价下跌。

2、货币政策:今年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连续第六次提升,已经接近历史最高存款准备金率13%。虽然这些政策工具的使用每次幅度都不大,但是累积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而且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同时出台,资金成本提升与流动性治理双管齐下,被强化的综合效应产生实际影响。

3、财政政策:近来财政部一系列措施,比如,部分出口退税的取消、资产交易印花税的导入、利息税征收减免法律障碍的扫除、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等,特别是今年5月29日颁发的提高股票交易的印花税税率,都对股市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多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多,开始时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会使股票更具吸引力,于是股票价格将上涨。当通货膨胀率较高且持续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个经济形势会变得很不稳定。这时,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会变得飘忽不定,企业利润前景不明,影响新投资注入。另一方面,政府提高利率水平,从而使股价下降。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价水平将显著下降。

5、汇率变化: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针,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所以外汇的行情会带给股市很大影响。

(二)政治因素

战争,政权更迭,领导更替等政治事件,国际社会政治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

外部因素影响的是整个股市,对股市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即公司的经营状况。主要有公司的净资产、盈利水平、公司的派息政策、股票的分割、增资和减资、销售收入,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化,主要经营者更替,公司改组或合并,意外灾害等。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对个股影响较大,特别是蓝筹股和垃圾股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十分迅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蓝筹股。蓝筹股和垃圾股虽然不是用来判断股市涨跌的唯一因素,但其抵御风险的差异性很大,从今年5月29日以来的股市就能明显体现出两者的差异。

三、技术分析

投资者进入股市,必然会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筛选投资对象,提高投资收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目前流行的主流分析方法有好几十种,如波浪理论、江恩理论、数量化投资方法等。概括来说,目前使用的股市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

(一)股市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方法,也称为基本面分析方法,是指把对股票的分析研究重点放在它本身的内在价值上。股票价值在市场上所表现的价格,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频繁变动,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全国的经济环境是繁荣还是萧条;二是各经济部门的状况;三是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经营状况。基本分析法就是利用丰富的统计资料,运用多种多样的经济指标,采用相应的模式加以分析的方法。

(二)股市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透过图表或技术指标的记录,研究市场过去及现在的行为反应,以推测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

1、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依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短期移动平均线(一般以5天或10天为计算期间),中期移动平均线(以30天、60天为计算期间),长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120天(半年线)250天(年线)为计算期间]。移动平均线的基本判断技巧。(1)移动平均线的买入时机:a、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b、股价虽跌入平均线之下,而平均线在上扬,不久股价又回到平均线上时为买进信号;c、股价线走在平均线之上,股价虽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线,股价又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d、股价线低于平均线,突然暴跌,远离平均线之时,极可能再趋向平均线,是为买进时机。(2)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a、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应是卖出信号;b、股价呈上升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复到平均线之下,而且平均线仍在继续下跌时,是卖出时机;c、股价线在平均线之下,股价上升但未达平均线又告回落,是卖出时机;d、股价线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线之上,突然暴涨,远离平均线,很可能再趋向平均线,为卖出时机。

2、相对强弱指标(RSI)的基本判断技巧。(1)5日或10日RSI值在85以上或在15以下时,可能会出现反转;(2)盘整时,RSI一底比一底高,表示多头势强,应为买进时机,反之,如一底比一底低是卖出时机;(3)若股价创新高点,在高档区盘旋,同时RSI也创新高点,表示后市仍强,若RSI未同时创新高点,则表示即将反转;(4)若股价创新低点,RSI也同时创新低点,则后市仍弱,若RSI未创新低点,股价极可能反转;(5)一般情况下,RSI在50以下为弱势市场,在50以上为强势市场。(6)RSI在高RSI区和低RSI区时会渐渐迟钝,失去其作用,故此时对RSI研究判断应注意配合其它指标。

3、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的基本判断技巧。(1)差离值(DIF)向上突破差离平均值(DEA)时为买进信号,但在0轴以下交叉时仅适合于空头平仓。(2)差离值(DIF)向下跌破差离平均值(DEA)时为卖出信号,但在0轴以上交叉时仅适合于多头平仓。(3)差离值(DIF)与差离平均值(DEA)在0轴以上时市场趋向多头市场,两者都在0轴以下时则为空头市场。(4)股价处于上升的多头形势时,如DIF远离DEA,造成两线间的乖离率加大,多头应分批了结。(5)股价或指数处于盘整时常会出现DIF与DEA交错,可不必理会,只有在乖离率加大时方可示为盘整局面的突破。

四、投资者的心理

大家可能主观认为只要公司盈利每年趋升,股价定必然会一起上扬,但事实往往是并非如此的,就算公司的盈利较往年有超过50%的升幅,公司股价有可能因为市场预期有60%的盈利增长而下跌。反之倘若市场认为公司亏损将会增加8%,但当出来的结果是亏损5%(即每股盈利出现负数),公司股价亦可能会因为业绩较市场预期好而上升。另外,只要市场对公司前景看好,将来能够为股东赚取大额回报,就算此时公司每股盈利出现严重亏损,股价亦有可能攀升。总之,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并不单单停留于每股盈利的多少,市场预期也是决定公司股价升跌的重要因素。

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是个复杂的问题,谁能把握这个问题,谁就是股市的赢家,就能从股市获得丰厚的回报。股市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对抗性的活动,投资者个人的精力与能力终究有限,如果所有信息均靠自己完全从盘中挖掘,可能会付出的精力大收获小。那么人们是不是对股市就无从下手了呢?事实并非如此,个体的力量虽然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把这些有限的资源集合起来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

进入股市的投资者,一定接触过股评,股评其实是股评者把自己的实战信息与股评信息结合起来综合使用,提供一些有根据有价值的信息。主要有:短线热点、不同人的看法、人气指标、未来题材、各种模拟组合与比赛股票。除了股评还可利用心理线和人气意愿指标进行分析:

(一)心理线(PSY)的基本判断技巧

1、在周期为10天时,心理线指标在30-70时为常态分布。如高于80,市场心理过热,股价涨幅过高,下跌可能性大;应逢高卖出,如低于20,则跌幅过大,股价将至底价,应逢低买入。

2、高点密集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为卖出信号,低点密集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为买入信号。

(二)人气意愿指标(ARBR)

1、人气指标(AR)的基本判断技巧:(1)AR值为100时,是强弱买卖的均衡状态;(2)AR值为100以下时,逢低买进;(3)AR值为200以上时,逢高卖出;(4)高价下跌,AR也跌至一半时可以买进;(5)低价上升,AR也上升一半时可以卖出;(6)AR值高表明行情活泼,为买进信号,但过高时,则表明已到高价,应卖出。AR值低则相反。

2、意愿指标(BR)的基本判断技巧:(1)BR值为100时表示买卖意愿的强弱呈均衡状态;(2)BR一定要与AR配合使用;(3)高价下跌,BR也跌至一半时可以买进;(4)低价上升,BR也上升一倍以上时可以卖出;(4)低价上升,BR也上升一倍以上时可以卖出;(5)BR<50时,行情进入低价区,股价随时可能反弹,应买入;(6)BR>300时,行情进入高价区,股价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应获利了结;(7)BR值在70—150间波动时,盘整行情,可观望,伺机进场。

3、AR与BR综合的基本判断技巧:(1)在行情涨升和下跌过程中,AR和BR大多呈现某种距离性的分开,如两指标由分开转为接近时,系为行情即将反弹,或继续往上涨升的征兆应买进;(2)通常BR多比AR高,如BR降至AR下面时,多为行情即将做底的征兆;(3)在行情连续滑落,投资意愿低迷时,BR很容易降至100以下,此时AR已降至50附近时,可以买进;(4)若AR在80—100之间,此时BR也在50附近时,多意味着行情已接近底部,应积极买进。

参考文献:

1、郭小洲,侯本慧.股市技术分析方法精解[M].经济科技出版社,2002.

2、花荣(本名余郑花).怎样阅读股评[EB/OL].海融证券网,2000-07-20.

3、陈实.科恩谈中国股市分析方法[EB/OL]./column/227_463444.shtml.

4、吴晋川.股市分析方法论[EB/OL]./f?kz=102438476.

5、财政政策“组合拳”对股市的影响[N].东方早报,2007-07-19.

6、政策对股市的影响[EB/OL]./html/stock/scalp/2006/0922/609.html.

7、股票基本分析方法[EB/OL]./forum/viewthread.php?tid=44&page=1&authorid=1.

8、股市技术分析方法介绍[EB/OL]./stock/jsfxff/gsjsfx.htm.

9、股市分析方法[EB/OL]./zq/jichu/Instructs/20060809/105143328.html.

股票分析策略篇5

近年来,证券市场中的反转与惯性现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价格反转是指早期收益率低的股票在之后的表现会超过早期收益率高的股票,价格惯性则指早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平均仍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超过早期收益率较低的股票。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能给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的规律性现象是对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特别是“有效市场假说”(EMH)的极大挑战;从投资实践的角度看,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过去的价格预测其未来的变动情况,从而获取超额收益。如果确实存在这一价格变化规律,那么,这就形成了两种投资策略:反转投资策略(contrarianInvestmentstrategies,简称反转策略)和惯性投资策略(MomentumInvestmentstrategies,简称惯性策略)。[2]

(一)国外反转和惯性策略的研究

1.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NaveStrategy)——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DeBondtandThale(r1985、1987)首次提出长期内过度反应的证据,证明市场上存在价格反转现象,标志着对股市惯性和反转现象研究的正式开始。此后,Jegadeesh(1990)提出了在更短时间间隔内如月和周间隔内短期收益反转的证据。

2.惯易策略

惯易策略是指在分析股票过去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到一年)表现的基础上,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filterrules),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进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Jegadeesh和Titman(1993)最早发现的惯性策略,Hong、LimandStein(2000)注意到分析师覆盖度越低的股票惯性越强。Ahn、ConradandDittma(r2003)引入随机折现因子来评估惯性策略的收益,他们认为以CAPM作为解释的基准点可能是不正确的。

(二)国内反转和惯性策略的研究

王永宏和赵学军(2001)以深沪两市1993年以前上市的全部A股为研究样本,分别考察了1993年到2000年之间的惯性收益和反转收益,发现只有反转策略显著,而惯性策略不显著。[3(]P12-15)杨忻、陈展辉(2004)基于1992-2001年的沪深A股市场的全样本数据,采用Jegadeesh和Titman(2001年)方法,研究中国股市惯性和反转投资策略,得出短期内中国A股市场总体而言并不存在显著的惯性现象,过去的赢家或者输家在未来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4]王晓国,王国顺(2005)通过300种惯性/反转策略,2个样本时段,3种样本容量.实证发现中国基金市场存在中期(52-78)周惯性现象.不存在(1-78)周反转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不是人为的结果。[5]谢赤、禹湘、周晖(2006)以偏股型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在交易策略上,证券投资基金整体采用惯易策略,但倾向于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尤其是收益率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股票;不倾向于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即采用高买高卖的策略。[6]庄悉备(2008)对开放式基金重仓股的行为投资策略分析从行为金融的角度揭示短期动量现象存在的原因和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基金经理资产配置不合理会导致赢家经理增仓时采取惯性策略、减仓过程中投资策略不明显,输家经理减仓时惯性策略表现非常明显,而增仓时投资策略不明显。[7]

二、反转与惯性投资策略的模型与方法

(一)数据处理方法

考虑到我国股市波动幅度较大,短期内股票出现大幅度上涨和下跌的现象较普遍,因此,采用间隔时间较短的周收益率来检验股票价格的自相关性。周收益率的计算通常使用周收盘价对数的一阶差分作为收益率指标,以便更好地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

(二)反转与惯性策略算法

本文对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研究采用比较简单的非重叠的抽样方法(如图1),这样更符合实际中的运用,而且也可以避免重叠抽样方法中收益率可能出现的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由于我们采用的数据周期为172周,可以解决样本数据较少的矛盾。定义S为排序期(即投资组合构建期),H为持有期。下列步骤即为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基本算法:1.从某一时点开始,以股票(在以前已经上市且在和之间有收益率数据的样本)前S段时间的收益率为基准进行从高到低排序;2.将上述排序好的股票分成十个等份构成等价值权重组合,依次为Pl,P2,,P10。第一个组合P1称为Winners,最后一个组合P10称为Losers;3.计算各个组合在从时刻到+时刻的累积对数收益,i=1,,10;4.在时刻+重复上面的过程,为时间滑动长度。

(三)反转与惯性策略的数学模型[8]

设初始投资时刻为t。()为[1,]时期市场上所有股票的集合,设()中的股票数目为N=N(t),在[1,]时期股票i的收益率为t(1),∈()。按[1,]时期收益率的大小将()中的股票从高到低排序,然后等份成10组,分别为1(),2(),10(),称1()为Winners,10()为Losers。定义惯性策略买入函数为定义反转策略买入函数为Winners在[,+2]时期的收益率为(2)Losers在[,+2]时期的收益率为(2)所有股票在[,+2]时期的平均收益率为(2)用(2)作为[,+2]时期的市场平均收益率,那么可以得到:Winners在[,+2]时期的超额收益率Losers在[,+2]时期的超额收益率惯性策略的操作就是买入Winners,卖出Losers,在[,+2]时期的收益率为反转策略的操作就是买入Losers,卖出Winners,在[,+2]时期的收益率为如果市场有效,那么如果股票收益存在惯性特征,那么有如果股票收益存在反转特征,那么有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以及数据处理

(1)样本选择

本文的股票交易数据取自“巨灵金融终端”数据库,按照下述标准选取样本:①样本选取的时间包括中国股市一个比较完整的牛熊市,以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为牛市,以2007年10月17日到2008年11月3日为熊市,其后为另一个周期循环;②由于本文以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的样本数据采用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重仓股股票的周复权数据,样本期为172周(除去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股市休市);③从上述所得样本中再选择2005年至2008年中至少两年以上为基金重仓股,且基金持股占该股流通市值比例在15%以上的股票(并去掉新股、ST股),从而得到31个股票样本。

(2)数据处理

①计算样本期内31个股票样本的周收益率,即周收盘价对数的一阶差分,从而每支股票都得到171个周收益率数据;②将每支股票的171个周收益率数据按非重叠算法分别计算出持有期(3、6、9、12、24、36、48周)和排序期(3、6、9、12、24、36、48周)的数据;③为保证样本期限的一致性,将31只样本股中期限短于172周的5只股票的去掉,剩余股票中有11只股票在样本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大于0,将其视为Winners组合;15只股票在样本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小于0,将其视为Losers组合。

(二)实证结果

短期以排序期和持有期分别取3、6、9、12周为分析对象,中期以排序期和持有期分别取12、24、36、48周为分析对象。实证结果如下:由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1.在排序期为3,持有期为3时,Winners有最大的超额收益率,数值为0.7989%/周;

2.在排序期为6,持有期为3时,Losers有最大的超额收益率,数值为0.8886%/周,略微比Winners的最大超额收益率大;

3.惯性策略最大收益率为0.9633%/周,其中Winn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38.9%,Los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61.1%;

4.反转策略的最大收益率为0.5326%/周,其中Winn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43.4%,Los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56.6%;

5.短期策略中,惯性策略的收益率(Winners-Losers)大部分大于0,表现出一定的惯;6.中期策略中,惯性策略的收益率则表现不明显,反转策略可以获得正的收益。

四、结论

股票分析策略篇6

一.引言

股市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股市的涨跌对金融市场会产生很大的震荡,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模型方法进行的,但股市的随机性较强,结果往往不准确。而数据挖掘工具的发展,成为研究股市有效的手段。

二.理论基础

1.技术分析理论

技术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技术指标,对证券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进行研究,从而预测股票价格将来的走势情况,其技术指标是由股票收盘价、成交量等计算而来的。

2.技术指标理论

2.1指标选取原则

投资者利用技术指标对股市进行决策时,过多或过少的指标选择都会对决策造成影响,因此如何选择指标呢?认为在选择技术指标时应遵循综合性与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组合使用原则。

2.2技术指标

从已有指标看,从不同角度出发构造了技术指标,本文利用平均趋向指数(ADX)、相对强弱指标(RSI)、三重指数平滑平均线(TRIYO、能量潮指标(OBV)、顺势指标(CII)、变动率指标(ROC)、威廉指标(WR)、抛物线指标(SAR)、简易波动指标CEMV)、钱德动量摆动指标(CMO)这10个指标。

三.实证分析

3.1数据收集

选取2010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的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数据进行分析。

3.2银行股票数据趋势分析

建设银行的股票价格在研究期间内在不断波动,2014年6月份之后,股价忽然上升,此后迅速下降,不断起伏。

工商银行的股票价格波动趋势与建设银行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工商银行的股票价格波动的点相对更多一些。

3.3技术指标的选取

利用多技术指标对股价走势进行判断可以较为准确的做出决策,那么怎样选用恰当数量的指标?首先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由聚类分析的性质可知,同一个大类中,指标预测结果相似度较高,故投资者可从大类中选择重要的一两个指标进行研判,这样即使使用了较少的技术指标,也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指标。

3.4模型构建

决策树分析法是分类分析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将股票价格收盘价大于前一日收盘价时,用1代表股价上涨;股票价格低于前一日时,用O代表股票下跌,并命名为T。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构建两个决策树构建股票交易策略,由于版面限制,本文仅列出策略1:

策略1:

在策略1中,技术指标CCI、OBV、WR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股票涨跌分类变量T作为被解释变量作决策树分析,经过剪枝如图所示,当wr小于0.89且大于0.18时股票会上涨,同时如果此时在cd大于62的情况下,wr小于0.28,股

在策略2中,RSI、ADX、OBV、SAP,技术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股票涨跌分类变量T作为被解释变量作决策树分析,经过剪枝如图所示,当rsi大于48且adx小于17时,股票会上涨。而当adx大于17但rsi大于大于64时,股票会上涨。

股票分析策略篇7

1.引言

机构投资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中,有两种重要的交易行为,即惯易策略和反转交易策略。前者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倾向于买入表现好的股票,卖出表现差的股票;后者是指投资者卖出表现好的股票,买入表现差的股票。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1992)通过他们所建立的LSV方法发现基金在投资小公司股票时表现出惯易策略,在投资大公司股票时则没有表现出惯易策略;Grinblatt,Titman和Wermers[2](1995)采用GTW模型,研究发现基金的购买行为同时基于历史收益(即惯性或反转策略)和羊群效应;Pinnuck[3](2004)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因素,并通过对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基金的实证研究,发现基金偏好持有规模大、流动性好、波动性低和过去业绩表现好的股票,即采用了惯易策略。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开始对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和行为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为,吴世农、吴育辉[4](2003)利用改进的GTW模型,选择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为研究对象,根据对这些股票过去一段时期的累积超常收益进行分组,分别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研究其未来一段时期的累积超常收益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未来一段时期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超常收益与前期或组合形成期的换手率、流通股市值、基金持仓比例、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赢家变输”和“输家更输”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表现好和表现差的股票分别采取了反转交易策略和惯易策略;黄静和高飞[5](2005)以及谢赤、禹湘和周晖[6](2006)则认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基本上采用了惯易策略,而且在基金新买入股票时惯易策略最显著;通过对QFII投资组合数据的统计分析。李学峰,张舰,茅勇峰[7](2008)通过修改GTW模型,从惯性和反转交易策略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开放式基金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选择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这两类机构投资者总体上都采取了惯易策略,只是境外投资者的惯易策略的程度低于境内投资者。谢赤,禹湘,周晖[8](2006)采用修改的GTW模型,以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相对于上证综合指数的超常收益率来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来研究基金的交易策略,结果表明: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整体采用惯易策略,但倾向于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尤其是收益率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股票;不倾向于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即采用高买高卖的策略。

2.实证方法

2.1 股票交易策略的计算公式

在现有文献中,常用下式来衡量投资者在某一只股票上的交易策略:

上式中,为衡量投资者在第i只股票上采取的交易策略。当投资者增持表现好的股票或减持表现差的股票时,>0,表明对该股采取了惯易策略;当减持表现好的股票或增持表现差的股票时,

为第k期期初持有股票i的数量占该股流通数的比例,即=第k期初持有股票i的股份数/第k期初股票i的流通股份数;并以作为第k期末投资者持有该股数量占流通股数的比例;(-)为判断投资者在第k期内交易行为的指标,该值为正时表示增持;反之则表示减持。

=(期末股票复权价格-期初股票价格)/期初股票价格,用来衡量单个股票i的表现;

为证券市场基准组合收益,有些学者以沪深A股指数的加权平均作为市场基准组合收益,即:=(深证A股指数涨跌幅×深市平均A股总市值+上证A股指数涨跌幅×沪市平均A股总市值)/(深市平均A股总市值+沪市平均A股总市值);有些学者以国债无风险收益作为市场基准组合收益;也有些学者以上证综合指数作为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的比较标准。

为单个股票超过市场基准组合的超额收益。>0,将股票i定义为好股票,

单只股票交易策略的判别标准,见表1。

股票分析策略篇8

目前学术界对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的潜在成因解释尚无定论,主流的解释理论有两种:一种是以Barberis, Shleifer and Vishn(1998)、Daniel, Hirshleifer and Subrahmanyam(1998)、 Hong and Steim(1999)为代表的投资者行为理论,认为投资者解读信息方式的内在偏差导致了惯性效应的产生,并由此产生了惯性策略利润;另一种是以Conrad and Kaul(1998)为代表的风险补偿理论,作者基于股票价格遵循带漂移的随机游走过程,且个股无条件漂移存在截面差异的假说,提出股价异常回报分解模型,认为惯性策略的获利性可能仅仅是一种风险补偿,其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归因于期望收益率的截面方差,而不是任何收益率可测的时间序列的变异。本文将探讨惯性与反转效应异象所导致的超额利润的来源及其敏感因子分析。

风险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将深入分析风险成本补偿理论在香港股市对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解释力。首先检验特定资产定价模型下经风险调整的收益,来验证风险的横界面差异是否能够解释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Jegadeesh和Titman(1993)利用CAPM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整,Fama and Freneh(1993), Jegadeesh和Titman(2001)利用Fama-French的三因素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整。以下分别运用CAPM模型和Fama-French的三因素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整。

(一)数据说明

在本文的研究中,以股票为研究样本,共1385支股票。研究区间是1979年1月到2010年6月。全样本数据资料来自datastream,并做了相应的除权除息处理。在市场基准报酬率方面,选取所有股票报酬率的算术平均作为市场报酬率的计算基础。由于形成期与持有期长度对后续投资绩效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把短期定义为形成期与持有期均为1-2个月;中期定义为3-6月;长期定义为12-24个月,并使用上市公司的月报酬率来进行反向策略和动量策略的实证研究。本文研究方法如下:首先确定组合的形成期和持有期,然后计算形成期个股的超常收益率与市场平均的收益率,并检验所构建的组合在持有期内的表现。由于动量策略的利润即反转策略的损失,反之亦然。二者的差别仅在于对赢家投资组合与输家投资组合的投资比值权数是否冠以负号。

(二)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产生原因的单因素分析(CAPM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基础是在1959年由马柯维茨(Markowitz,1959)建立的。可以对应写出超额收益率基于CAPM的市场模型:

其中,若αi为0,则表示CAPM模型可以解释投资策略的利润,而该投资策略不存在超额收益;若αi显著大于0,则表示CAPM模型无法解释投资策略的利润,而该投资策略存在超额收益。

通过前面分析认为赢家组合与输家组合的风险差异可能是零成本动量组合收益的原因。为了对风险差异进行控制,本文运用DeBondt和Thaler(1985)的方法将重叠抽样方式下6x6,12x12期限组合的零动量组合收益分别对市场风险溢价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显示:在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后,零成本动量组合的收益在6x6的期限组合下依然显著地大于零,但在12x12期限组合下零成本动量组合的收益已经下降,且显著水平也大幅降低。因此认为市场风险因素对香港股票市场的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有解释作用,但是解释能力有限(见表1)。

(三)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产生原因的三因素分析(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Fama and French建立了一个三因素模型解释不同股票回报率差异现象,模型认为,一个投资组合在扣除无风险利率后的期望回报率可由它对三个因子的暴露来解释,即:市场溢酬、市值因子、账面市值比因子。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为:

依据以上均衡模型亦可以对应地写出超额收益率基于FF因子的市场模型(Fama & French (1996)):

若αi为0,则表示三因子模型可以解释投资策略的利润,而该投资策略不存在超额收益。若αi显著大于0,则表示三因子模型无法解释投资策略的利润,而该投资策略存在超额收益。在这里,本文对SMB和HML序列的构造与上述方法与Fama和French的略有不同:

第一,在每一期开始,我们同时根据股票流通市值和B/M的值将由香港股市股票组成的会计样本划分为两个流通市值组合和三个B/M组合,交叉后形成6个组合,然后计算其平均收益,之后的步骤与上面相同。这样就构造出SMB和HML两个时间序列。

第二,剔除了BE为负值的股票,而Fama和French还包括了BE为负值的股票。如果三因素模型能够解释零成本动量组合的收益,上式中的截矩项就不应该显著地异于零。表2给出了运用三因素模型进行回归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在对流通市值和B/M进行控制后,零成本动量组合的月收益反而比单因素模型处理后的收益率还要大,这说明三因素模型并不能够比CAPM模型更好地解释香港股票市场零成本动量组合的收益。

(四)公司规模分析

本文检验小公司股票与大公司股票惯性及反转趋势的强弱,哪一种股票更容易发生反转。用股票的流通市值来度量公司规模,首先按照流通市值对股票分组,对股票月平均流通市值排序,选取平均流通市值最小的100只股票构成小公司组合,平均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只股票则构成大公司组合。然后分别在两个组合内,检验惯性效应与反转。

J、K分别选择1、3、6、12个月,一共检验16种JxK策略。对于每一个JxK策略,令:

其中,RSSL,RSSW分别表示小公司中的输者组合,赢者组合在组合形成后的K个月内的平均月收益率,RSLL-RSLW分别表示大公司中的输者组合,赢者组合在组合形成后的K个月内的平均月收益率。输者组合的收益率减去赢者组合的收益率,其差值越大,则惯性越弱,反转越强。如果RS显著地大于0 ,表明小公司股票输者组合的收益率与赢者组合的收益率的差值较大,小公司股票惯性运动的趋势较弱,更容易发生反转;反之,则表明大公司股票惯性运动的趋势较弱,更容易发生反转。

对RS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发现,一共16个投资策略中,有14个JxK策略 显著地大于零(10%显著性水平下)其余的策略结果都是不显著的。结果表明,小公司相对于大公司而言,惯性运动的趋势要弱一些,更容易发生反转,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五)季节因素分析

惯性策略与反向策略之利润是否存在季节效应呢?就惯性策略而言,Jegadeesh and Titman(1993,2001)发现在美国股市(6个月)的惯性策略其一月份利润显著低于其他月份,甚至显著为负,至于其他月份,其实亦存在季节效应。

就反向策略而言,DeBondt and Thaler(1985)及Zarowin(1990)发现在美国股(36个月)的反向策略存在一月效应,即一月份利润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为求明确掌握香港股市惯性策略与反向策略是否存在一月效应或二月效应,甚至其他月份效应,本文将全面计算中短期有显著利润的惯性投资策略(形成期超过1月以上,另考虑要剔除月内效应,影响的问题,持有期要超过6月为佳)下各月份的利润情况。计算上,在每种策略形成期下,分别计算持有期中各月利润状况,之后再将各月利润依据其对应的不同月份归类,再将同一月份的周利润分别统计其平均值与t值。实证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就一月效应而言,除了无论是上半时段,还是下半时段,4个策略的利润均显著为负外。就二月效应而言,亦有类似情况。至于其他月份效应,较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策略的负向效应显著的情况较为集中于四月,九月,此外十月亦发现有较明显的负向效果。三月的利润也为负,但是并不显著。由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一月效应的动因在香港市场是成立的,所谓华人世界的“二月效应”亦较为明显。

结论

本文探讨了惯性与反转效应异象所导致的超额利润的来源,并进行了敏感因子分析。其中包括风险因素分析、公司规模分析、季节因素分析等。本文首先深入分析风险成本补偿理论在香港股市对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解释力,分别运用CAPM模型和Fama-French的三因素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整。研究发现市场风险因素对香港股票市场的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有解释作用,但是解释能力有限,而三因素模型并不能够比CAPM模型更好地解释香港股票市场零成本动量组合的收益。此外本文进行公司规模分析,检验小公司股票与大公司股票惯性及反转趋势的强弱,哪一种股票更容易发生反转。研究结果表明,小公司相对于大公司而言,惯性运动的趋势要弱一些,更容易发生反转。最后,研究发现惯性策略与反向策略之利润确实存在季节效应。

参考文献:

1.Barberis, Shleifer and Vishny. 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2.Daniel, Hirshleifer and Subramanyam.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 and over-reaction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3.Hong, Harrison, Terence Lim, and Jeremy C. Stein. Bad news travels slowly: Size, analyst coverage,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momentum strategies[J]. Journal of Finance. 2000

4.Conrad, J. & G. Kaul. A anatomy trading strategie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8

5.Jegadeesh N., Titman S..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 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J]. Journal of Finance,1993

6.Fama E. French K,. The cross 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2

股票分析策略篇9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和理论发展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

价值投资,其核心思想是: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利用某种方法测出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该股票的市场价值比较,让投资人做出是否投资该股票的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会有所背离,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这个稳定点上下波动,且股票价格长期看来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其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股票价格则决定于股市资金的供需情况,在不同的决定因素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即当股票价格低于或者高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或者高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二)价值投资的理论发展

1938年,美国著名投资理论家约翰・B・威廉姆斯在其著作《投资价值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贴现现金流估值模型,该模型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一直被人们奉为股票估值的经典模型。该模型由于未考虑通胀因素而存在缺陷。1961年,莫迪格利尼和莫顿・米勒提出了股利与公司股价无关的MM理论。该理论的框架是现代价值股价的思想源泉,它促进了现代价值完全是由其投资策略所决定的获利能力所决定。

二、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条件和实证分析

(一)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条件

1.市场的有效性。完全的市场化操作是整个价值投资策略成立的基础。供求变动和市场作用决定的最终的投资价格是保证价值和价格关系得以体现和发挥的保证。

2.投资对象的长期性和业绩的优良性。价值投资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价值投资具有优化配置证券市场资源的功能,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总能够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业绩差的公司的股票则少有人问津。

3.选择稳定的参照物。在同等投资环境下,对于不同投资工具的效果进行横向比较,使投资收益最大化。

4.理性投资者。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适用性的实证分析

1.选取股票。上证5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特殊情况时也可临时调整,每次调整的比例一般情况不超过l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选取此指数恰能反映价值投资策略到底适不适合中国股市。通过研究股价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联度来研究价值投资是否使用语中国股市,根据价值投资理论以及依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GNJJ=c+?琢*JZC+?茁*JSY+?酌*JYXJL+e

模型解释:GNJJ―股票年均价;JZC―年末每股净资产;JSY―扣除非正常损益后每股净收益;JYXJL―每股经营现金流;c―常数;?琢、?茁、?酌―系数;e―随机变量。

数据选取:已选定用上证50指数。由于价值投资策略在熊市能够比较好的反应其策略价值,2007年中国股市处于大热的牛市,股市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本文选用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30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用2009年和2008年的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2009年数据的 =0.634,F=26.059,;2008年数据的 =0.8003,F=61.454。

股票分析策略篇10

在国外,板块轮动一直作为一种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实践。板块轮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系统的预测到不同的经济板块(或行业)跑赢(或差于)市场。而且,运用板块轮动策略的投资者们相信这种相对的绩效,即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从一个板块转向另一个板块所带来的收益。

国外不少的研究文章发现,板块的表现并不一致,或者说提前(滞后)于经济周期阶段。Hou(2007)发现了板块的提前/滞后效应,原因是新信息经济的到来。Hong,Torous和Valkanov(2007),还有Eleswarapu和Tiwari(1996)的研究认为,和经济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板块,如零售,金属材料,服务业和石油板块,引领着市场长达两个月之久。Menzly和Ozbas(2004)证明,行业绩效的时机和该行业在生产消费供应链中的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于上游和下游行业间的某种稳定的滞后关系。文章结论表明,基础材料板块是经济复苏阶段第一个启动的板块,随后是制造业。Stovall(1996)发现,处于消费末端的消费者相关的行业,如耐用消费品行业,是从衰退到复苏阶段的过程中最后启动的行业。Sassetti和Tani(2003)关于板块基金收益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周期中期,板块转换是个成功的策略。然而,他们同样发现,长期的投资者优于市场指数。相对而言,Tiwari和Vijh(2005)就质疑投资者将资金运用于板块间轮动的能力。他们研究是基于一个板块基金数据,从1972年到1999年的数据,结果显示,板块轮动的投资者缺乏选择板块与时点的能力,并且在修正风险与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投资者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

当前,国内的文献研究多是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研究投资者行为推动的板块轮动现象进行研究的。何诚颖(2001)认为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板块轮动现象具有明显的投机性,并可分为个股投机、板块投机和大盘投机三类,然后文章运用现代资本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对板块现象分析,引用Shiller(1989)一文中的两类投资者(噪音交易者和知情下注交易者)的假设对板块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认为板块现象是一种市场投机,而且其形成与中??股市投资者行为特征密切相关。陈梦根、曹凤岐(2005)一文从市场中不同证券之间的价格关系出发研究股票价格间的冲击传导机制,认为在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新兴市场中,投资者受政策预期主导,决策与行为趋同,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股价冲击传导的动态作用机制,整个市场显著的表现为板块联动、股价齐涨齐跌现象。文章实证研究表明,在上海证券市场中,不同的行业板块在股价冲击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不同,也即存在着板块轮动的特征,但是证券市场股价波动的市场性显著地超过了不同行业板块的独立性,不同行业间的组合投资策略的绩效并非最佳。还有少量的文献研究认为存在着其他一些因素如资金流动,庄家炒作等也可以对板块轮动现象做出一定的解释。

可以看出我国股市板块轮动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板块现象的描述和测量,以及对板块轮动现象进行解释,且目前这些解释还多是停留在定性理解层面,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另一方面将板块轮动现象作为投资策略应用于投资实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尽管板块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分类,然而以行业属性划分板块是最为基础的,也是投资决策应用最广泛的板块概念。

二、动量策略

动量效应也称惯性效应,是指在过去一段时间收益率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收益率仍然会高于过去收益率较低的股票,即股票的表现情况有延续原来运动方向的趋势。反转效应也称反向效应,是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收益率高的股票,会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会表现较差;表现差的股票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其收益率会出现逆转趋势。

国外对于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研究始于1985年,DeBondt和Thaler基于1926年至1982年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数据,采用相等权重在赢家组合(也称为赢者组合,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收益率高的股票)和输家组合(也称为输者组合,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收益率较低的股票)上的方法,结果证实赢者组合的收益显著小于输者组合。然后,金融经济学者开始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做出进一步探索,分别在不同的市场验证其存在与否。Chan(1988)研究发现股票在前期表现的好或者表现不好,这种表现在后期不能一直持续下去的,这与市场风险随时间的变化有密切联系。随着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研究日益增多,其研究方法也趋于成熟。Jegadeesh和Titaman(1993)基于美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数据对动量效应的存在性验证时所设计的动量策略被后来的研究者广为采用,这种经典方法也称为传统的动量策略。后来大量金融经济学家采用Jegadeesh和Titaman设计的策略,针对所研究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存在性验证。Chang(1995)研究发现日本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具有短期的反转效应。Kaul和Conazd(1998)在研究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1926年至1989年间的股票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时,构造8种不同的投资时间期限,发现大约50%的投资策略组合具有显著性超额收益,在具有显著性收益的策略组合里面,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所占的比 例基本相等。Rouwenhorst(1998)在研究欧洲地区的证券市场时,选取了十二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股票收益在长期上没有明显的持续现象,而在中短期,股票市场的收益有持续现象;另外,在公司资产规模上做了对比,资产规模大或小的公司都具有动量效应,但是规模较小的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动量效应在统计上表现更为显著。Schiereck(1999)在针对德国股票市场的日交易数据实证分析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结果显示德国股票价格的动量效应表现在中期,反转效应则表现在短期和长期。Ahme和Nusrct(1999)在基于7个国家的股票市场股价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发现了股票价格在长期的表现均出现反转效应。Hamed和Ting(2000)以马来西亚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对股票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做实证研究,研究得出马来西亚证券市场和日本的证券市场的反转效应的时间基本一致,表现在短期。

在国内,吴冲锋和朱战宇(2005)研究我国沪深股票市场股票价格行为时,考虑我国市场的卖空限制,在运用重叠抽样方法,在形成期考虑收益率和交易量对股票进行排序,建立动量策略模型,考察动量策略的盈利情况,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不存在动量效应。郝静轩(2006)通过滞后期、加权收益计算等改进的动量策略,考察改进后的交易策略对赢家组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改进的动量策略对赢家组合的收益有明显的提升。东凯(2010)研究动量策略的改进方法中,通过设定月度市盈率作为阂值来调整投资组合的方法显示,改进的动量投资策略的收益表现好于大盘的表现。张荣武,何丽娟和聂慧丽(2013)就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运用HS模型的基础上,将我国股市中的投资者分为套利惯性投资者、动量交易投资者以及消息观察者,从三者的对技术和基本面的不同的关注视角出发,分别研究他们的投资决策对A股价格的不同影响。经验证,套利惯性投资者的一系列行为决策会加剧股市的反转效应,套利惯性投资者和动量交易者的决策行为均可以引发股市的动量效应。王俊杰(2013)对动量交易策略的择时上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动量策略交易时,在形成期之后,不直接购买,而是经过一定的滞后期再进入持有期,效果优于市场平均收益和传统动量策略方法。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成熟发达的美证券市场,还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国证券市场,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支持证券市上存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就我国A股市场而言,对于动量效应和反转效的存在期的长短上程度上,由于采用的股票样本和研究时间区间不一样,国内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

三、基本面策略

在传统资本市场理论中,价值投资并没显著的地位,当时的主流思想为有效市场假说,即市场能够完全准确的反映资产的价值,即投资者无法通过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等手段得到超额收益。但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有效市场并不真正存在,投资收益并不能完全由风险来解释;市场中股票的价格存在偏离内在价值的情况,通过研究价格的偏差波动,能够实现正的超额收益,从而驳斥了经典EMH假设。基于市场非有效性,BenjaminGraham提出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其在《证券分析》中将其定义为:“基于详尽的分析,对本金的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通俗而言就是通过基本面的分析,同时考量一定的安全边际的选择投资策略。

在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普及并被接受之后,国外学者针对价值投资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检验。Fama和French于1992年,针对1963年至1990年在NYSE,AMEX,NASDQ上市的股票,将其分别按B/M与E/P指标进行研究。其研究显示:随着B/M及E/P分组标记的组别增加,其月收益率有明显的递增现象,同时,这一现象无法用公司的beta值来解释,这也就说明价值型的股票确实能够较成长型股票带来超额收益。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根据1963年至1990年在NYSE与AMEX上市的股票,针对高B/M的公司?^低B/M公司平均收益更高的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不仅在根据B/M排名形成公司组合的投资策略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同时在根据C/P、销售增长率和E/P排名形成公司组合的投资策略也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Fama和French于1998年,针对包括美国、EAFE国家成熟市场以及16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市场再次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根据B/M,C/P,E/P和D/P区分价值股和成长股,从而形成投资组合。在13个成熟市场以及16个新兴市场中,均发现价值组合相较于成长股组合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国内学者也对利用估值指标进行的投资策略进行了检验。王孝德与彭燕(2002)针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与国外成熟市场类似,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也能得到较高的超额收益。卢大印、林成栋、杨朝军(2006)根据股价、B/M、S/P以及E/P作为指标确定投资组合,发现价值型的投资组合确实有高于成长型股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林树、夏和平、张程(2011)基于B/M、C/P、E/P及GS,针对我国A股市场构造了投资组合,研究表明以单变量构成的组合中,大多价值型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两年明显高于成长型投资组合;而以双变量构成的投资组合较单变量的显著性更高。即在中国股票市场,基于估值指标的投资策略仍然使用。

股票分析策略篇11

对此,银华大数据拟任基金经理张凯称, “程序化交易或者量化投资,可以理解为人工智能在证券投资领域的一个子分支,或者其技术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具体应用。”

量化投资将在未来A股实战中

凸显优势

谈及用人工智能做投资,张凯进一步表示,“主要还是把已有的人类的投资思维,用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并执行,这样可以拥有更快的计算效率,更少的犯错几率,同时把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解放出来去探索更多的投资机会。实际上,全球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了,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丰富,未来有望形成技术供给和应用需求上的共振,因此,对该板块的未来表现非常期待。”

大数据既可以用于研发资产配置策略,也可以用于选股策略,不同的数据源对应不同的策略。张凯表示,从“大数据”到“投资”,都是通过基于数据的投资策略来实现的。而投资策略的核心逻辑则来自长期投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银华用证券大数据对逻辑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找到能反映投资逻辑的具体指标,进而构建出投资策略。

相对于传统的主动性投资,银华大数据基金背后的量化投资是基于团队的作战,而不是单兵作战。团队作战最大的好处是集思广益,让投资在艺术性之上还具有更高的科学性,而且投资―研究―交易―风控、IT完整的流水线作业可以让投资效率更高。

“择时+选股”两种资产策略

银华大数据基金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信息处理、投资策略以及人为主观性。该基金不仅信息处理能力强,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处理基本面,以及非基本面海量数据。而且投资策略多样化,将多种资产配置和选股策略相结合。银华大数据基金避免人为主观性,建立在数据之上,更客观科学。

张凯表示,银华大数据基金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同时将大数据应用于选股策略和择时策略,尤其择时策略是其一大特点。它构建了两种资产配置策略(经济及行业景气度策略、市场行为及情绪策略),四种股票选择策略(股票关注热度策略、卖方分析师推荐策略、财务多因子策略、公告事件驱动策略)。

具体而言,张凯表示,“银华大数据基金有两大类择时策略:第一类是基于宏观及行业景气度数据,包括货币供应量、流动性、PMI、经济同步指标、先导行业景气度、通胀等;第二类是基于市场行为及情绪数据,包括基金仓位、期指持仓及升水率、股票账户活跃度、分析师情绪等。”

“基于宏观及行业景气度的数据对应的是中长周期的择时策略,基于市场行为及情绪的数据对应的是短周期的择时策略。策略二者影响权重各为50%,共同决定基金组合的仓位和大类资产配置,在择时上实现了长周期与短周期的均衡,提升了策略在不同市场波动下的稳定性。”张凯说。

多数据源对应多策略的机制

张凯表示,该只基金的选股策略分为四种:股票关注热度策略、卖方分析师荐股策略、财务多因子策略和公告事件驱动策略。

“四种策略对应四类数据来源和四种投资逻辑。”张凯称,“股票关注热度策略选择互联网关注度高的强势股票;卖方分析师推荐策略选择被最多优秀分析师推荐的股票;财务多因子策略选择基本面质地优良且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公告事件驱动策略选择出现驱动股价走强的突发事件的股票。”

在张凯看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风格下,策略表现可能会各有不同,比如,多数据源对应多策略的机制可以弥补单一策略短期的失效,并形成业绩互补,保证整体投资业绩的稳定性。此外,基于不同数据来源的策略相关性较低,更分散化的投资能够降低组合的整体风险。

谈及该只基金大数据来源的特色,张凯尤其提到卖方分析师数据。“我们的分析师荐股数据是公司独有的优势,公司搭建了分析师推荐股票自动化采集系统,我们会根据分析师荐股的长期业绩表现筛选出优秀分析师,并根据优秀分析师推荐的股票,自动构建股票组合,第一时间将分析师的研究价值转化为投资业绩。”

股票分析策略篇12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2-0057-05

Analysis of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Strategy Based on Free Cash Flow

YU Feng, TIAN Yi-xiang, LI Cheng-gang, QI Q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Abstract: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investors in generally. Studying on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strategy has contributed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ck market for large numbers of investors and help investor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investment philosophy and approaches. Basing on adjusting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basic financial ratio,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strategy based on free cash flow, empirically analyzes stock markets in China, and makes a significance test on the excess rate of return of holding the stock. The results of studying shows that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strategy based on free cash flow can gains higher rate of return than the market.

Key words:free cash flow; securities investment; significance test; empirically analyze

1 引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投资者投资证券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未来收益,但是由于未来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投资者在关注未来收益时要兼顾收益伴随的风险。由于证券投资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因此对证券投资策略进行研究,运用适当的投资策略,规避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证券投资策略是以Markowitz提出的“方差-均值”证券投资组合理论[1]为基础。各国学者在Markowitz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索[2~6] Perold和Andre[7]提出了固定比例投资保险策略,要求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容忍度先决系数和保险额度进行投资。Buckley等[8]从考察随机现金流下的指数跟踪误差的角度,分析了投资者导致的脉冲控制问题,并给出了最优控制策略。国内学者对证券投资策略研究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刘津振[9]对证券市场的风险收益及投资策略做出了分析。冯彬[10]定性分析了证券投资策略与投资技巧。刘海龙和樊治平[11]通过算例证明了变换后的值函数满足带有风险规避系数的HJB偏微分方程,特别当风险规避系数无限大时,给出了证券投资最优策略。余峰和曾勇[12]通过引入自由现金流量乘数和自由现金流量负债比,结合经营现金流量、市盈率和低财务杠杆指标,构造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组合。曹宇瑞[13]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建议投资者尝试采用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

从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已非常深入,但他们是以本国发达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而国外市场运行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严密,他们的研究结论不一定适合我国正在发展的证券市场。国内学者的研究丰富了我国证券投资策略内容。我们也在2006年的研究中对证券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实证,但是选择的样本容量有限,只对1999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也没有进行超额收益率的显著性检验。而且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8年的熊市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证券投资策略做进一步研究。本文在我们2006年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分析和计算,构造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并对持有股票是否能获得超额收益率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2 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14]

198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FCF)理论,不少学者都对自由现金流量进行了研究。但定义的假设前提都是在不影响成长前景的情况下,公司可分配给股东的最大现金[15]。

我们认为,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如下: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与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流量[16]。本文提出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

非现金支出-投资资本的变化(1)

2.1 税后净营业利润

税后净营业利润(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NOPAT)是自由现金流量测算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表示公司根据收付实现制扣减所得税之后的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营业利润是由持续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不包括企业从非经营性项目中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

2.2 非现金支出

非现金支出包括企业计提的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摊销费等。我国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计提准备。

2.3 营运资本

投资资本的变化主要包括营运资本的增加和资本性支出。计算营运资本增加时,营运资本并不是简单地等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它等于一部分流动资产与无息流动负债的差额。

营运资本的增加等于相应项目的变动差。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范围之外的现金或有价证券的增加所导致的营运资本的增加是不在追加营运资本之列的。

2.4 资本支出

资本支出指的是公司以维持正常经营或扩大经营规模在物业厂房设备等资产方面的再投入,具体地讲,包括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及其他资产上的新增支出。在非经营性项目上的投入,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属于非经常性收益,不反映在自由现金流量上。

3 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结构

3.1 自由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未来的现金收益,一般希望公司的经营状态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从而易于对来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利用自由现金流量分析也不例外。一方面,为了减少波动性,投资者在分析中一般采用最近N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量来替代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年限N的选取一般大于等于4年;另一方面,投资者还将分析自由现金流量的稳定性。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类似于t检验的稳定指数,用N年平均自由现金流量除以年自由现金流量标准差的比值来度量。这一比值反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稳定指数越高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越稳定,公司的经营风险越低。考虑到我国现金流量报公布的历史较晚,我们取4年作为平滑的时间。

3.2 现金流量与财务结构

财务理论认为,公司拥有最佳的财务结构,是在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之间具有最佳的均衡。公司财务结构与经营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密切相关,财务结构良好,公司就具有稳定的经营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投资者应当分析目标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形态、最近几年平均自由现金流量,以评估公司是否能够克服经济衰退以及自由现金流量是否稳定。

3.3 市盈率

市盈率意味着公司收益增长的能力。价格是以预期的未来收益为基础的,所以高的市盈率意味着人们预期未来的收益比本期的高。市盈率也被认为是风险的标志。未来收益风险越大,相对于本期收益来说,它们的定价相对会低一些。由于公司对收益的会计计量不同,因而造成市盈率的不同。在股票筛选方面,利用市盈率这个筛子,会得到有用的信息,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3.4 自由现金流量乘数

自由现金流量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因此用每股自由现金流量替代市盈率中的每股收益而得到的自由现金流量乘数,可以比市盈率更好地衡量股票的投资回报能力[17]。

自由现金流量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MF=SpriceFn(2)

其中Sprice为股票市场价格,Fn为n年自由现金流量的均值,以减少自由现金流量的波动性对乘数的影响。

分析自由现金流量乘数的目的是试图发现市场上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本文根据(2)式计算出市场上所有股票的自由现金流量乘数,选择乘数低的股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5 公司价值评估

市盈率、适度的成长性、公司价值评估在本文是作为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在确定入选投资策略的公司之后,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评估公司的价值,给出该股票的价格是被低估还是被高估的预测,从而做出判断。计算公式为[18]

V0=∑ni=1Fi(1+Wi)+1∏ni=1(1+Wi)n×Fn+1W2-g2(3)

其中V0代表企业评估价值;Fi代表自由现金流量;Wi代表第一阶段各年加权平均成本;W2代表第二阶段各年加权平均成本;g代表销售额年增长率。

本文使用的是两阶段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对入选的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将公司价值评估结果低于市值30%的公司股票排除在外作为筛选原则之一。

4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的实证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为依据,全面考察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乘数和自由现金流量负债比,结合经营现金流量、市盈率和低财务杠杆指标,构造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实证分析。这种投资策略首先具有一般组合的优点,即能很好地化解非系统风险;同时,这种组合又克服了经典组合只关心历史数字而不追寻其内在经济原因的缺点。所以,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是一种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数量化方法。

4.1 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较短,上市公司相关财务信息的披露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1997年财政部关于现金流量表的会计准则出台以前,上市公司都没有对外披露现金流量表。1998年度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开始公布现金流量表。因此,本文采用1998年度以后的数据来构造证券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系统中的年报财务数据库。选取区间为1999~2008年具有完整财务报表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4.2 构造投资策略的方法与准则

此前构造投资策略准则时,存在以下缺陷:

(1)没有考虑市盈率指标。(2)只选取3年的财务报表。(3)年度自由现金流量无负值。(4)(国内)没有考虑自由现金流量乘数。(5)没有做公司价值的分析。(6)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计算自由现金流量,避开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度才公布现金流量报表而造成的现金流量历史数据较短的影响。(7)(国内)仅计算1年的自由现金流量组合的收益率,偶然性较大,不能有效地证明自由现金流量组合投资策略的优越性。

因此,本文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以下实证分析方法与筛选准则。分析方法如下:使用动态的分析方法,以A股上市公司1999~2002的年报为依据,根据下列投资策略准则,筛选出符合投资策略准则的公司股票,淘汰不符合条件的股票,然后在2003年持有一年,计算这些股票在这一年中的超额收益率。再以A股上市公司2000~2003的年报为依据,重新选择符合投资策略准则的公司股票,2004年持有一年,计算这些股票在这一年中的超额收益率。以此类推,最后以A股上市公司2004~2007的年报为依据,筛选出符合投资策略准则的公司股票,2008年持有一年,计算这些股票在这一年的超额收益率。

本文构造投资策略的筛选准则如下(以1999~2003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为例):(1)A股上市公司1999~2002年4年OCF和FCF为正。(2)2002年末的自由现金流量乘数为50以下。(3)2002年末的自由现金流量负债比为50以下。(4)2002年年度的市盈率为正且小于50。(5)公司价值评估结果低于市值30%者被淘汰。(6)选出的股票持有期为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

2000~2004年以及以后各期的投资策略准则依次类推。股票选择的具体步骤和结果略。

4.3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计算,得到2003~2008年的投资策略结果。

从投资策略结果中可以看出,2003年持有的股票的个股平均回报率为0.16,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12。同样我们可以算出2004年持有的股票的个股平均回报率为-0.13,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12;2005年持有的股票的个股平均回报率为0.09,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16;2006年持有的股票的个股平均回报率为1.02,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09;2007年持有的股票的个股平均回报率为1.92,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59;2008年持有的股票的个股平均回报率为-0.57,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08。除了2006年,我们所筛选出的公司股票平均回报率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外,其余各年,个股平均回报率都超过了A股市场回报率。

根据投资策略准则筛选出来的股票,对其在持有期的股票是否具有超额收益率做显著性检验,即检验超额收益率是否大于0。具体方法如下(以2008年为例):以2008年的公司股票超额收益率计算来看,2008年个股超额收益率总体分布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0.077,0.01452),提出假设:H0 ∶ μ≤0,H1 ∶μ>0,构造t统计量:t=-μσ2n,它服从自由度为122的t分布。接下来代入总体均值、μ、总体方差、股票数目,经计算得:t=0.0770.01452124=5.27>2 ,我们知道当自由度约为20或更大时,计算的t值在绝对值上超过2,在5%的置信水平是统计上显著的,即拒绝虚拟假设,说明2008年持有的公司股票具有超额收益率。2003~2008年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除了2006年持有的股票的年个股平均回报率与A股市场回报率无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他各年持有的股票的年个股平均回报率是高于A股市场回报率的,即存在超额收益率,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构造的投资策略具有很好的投资效果。这证明了上述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投资策略在发掘价值被低估股票方面的优越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对所有筛选出来的股票在研究区间的超额收益率做整体显著性检验(入选股票可重复)。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整体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知,入选投资策略的股票具有超额收益率的检验结果是显著的,即自由现金流投资策略具有超额收益率,能够取得比市场回报更好的收益率。并且图2显示构造的投资策略的累计收益率在各年都高于市场累计回报率。说明基于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量、低财务杠杆、低自由现金流量乘数和参考公司价值评估的投资策略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此策略在2007年的牛市以及2008年的熊市都有很好的表现,说明此策略适用范围广,可较好地筛选公司股票进行证券投资。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投资策略准则,筛选出具有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量、低财务杠杆、低自由现金流量乘数和参考公司价值评估的公司股票,构造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策略能取得超额收益率,并且投资策略通过了整体显著性检验。因此,该投资策略适用范围广,可较好地筛选公司股票进行证券投资。

自由现金流量分析有很直观的含义,很容易在公司价值分析、行业分析和证券投资策略中加以运用。随着投资者对现金流量分析重视程度的加强,市场对证券的更好定价应该是基于现金流量而不是利润,这对改变我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Markowitz H M. Portfolio selection[J].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1): 77-91.

[2]Sharpe W F.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 Journal of Finance, 1964, 19(9): 425-442.

[3]Ross S A. The arbitrage theory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6, 13: 341-360.

[4]Davis M H A, Norman A R. Portfolio selection with transaction costs[J].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990, 15(4): 676-713.

[5]Shreve S E, Soner H M. Optimal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with transaction costs [J]. Ana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 1994, 4(3): 609-692.

[6]Akian M, Sulem A.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long-term growth rate for a portfolio with transaction costs and logarithmic utility[J]. Mathematical Finance, 2001, 11(2): 2193-2198.

[7]Perold, Andre F. Large-scale portfolio optimiz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10): 1143-1160.

[8]Buckley I R C, Korn R. Optimal cash management for equity index tracking in the presence of fixed and proportional transaction cost[R]. Germany: Universititat Maninz, 1997.

[9]刘津振.组合证券投资策略[J].预测,1995,14(1):60-61.

[10]冯彬.证券投资策略与技巧[J].金融科学,1998,(4):19-24.

[11]刘海龙,樊治平.带有风险规避的证券投资最优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44-47.

[12]余峰,曾勇.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组合分析[J].管理学报,2006,3(1):91-97.

[13]曹宇瑞.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J].金融经济,2006,(2):27-28.

[14]余峰,曾勇.基于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价值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35(1):141-143.

[15]Michael C J. Agency cost of free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8: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