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核心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7 10:52:02

经济发展核心

经济发展核心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银政企和衷共济,努力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大力开拓多元化融资新渠道,积极利用市内外各类资金,切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服务,着力维护优良的金融生态,确保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明确目标,千方百计保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信贷总量

(一)保持信贷投放的领先增长地位。各金融机构要确保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妥善解决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矛盾,努力向上争取新增信贷规模、总行直贷项目或单列指标,积极利用资产转让、行内银团、境外代付、内保外贷等新兴融资品种,盘活现有信贷存量,腾出信贷规模,放大银行信用,引入市外资金,增加我市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各总部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流动性,将信贷资源优先支持我市的实体经济发展需要。2012年,力争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着力提高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关于做好“六个加快”资金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注重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突出信贷投放重点,要以总行直贷、银团贷款等形式加强对我市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4+4+4”产业升级工程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信贷资金保障,提高对航运物流企业、科技型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支持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金融支持,2012年力争涉海信贷投入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三、多措并举,大力拓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三)不断提高我市直接融资比重。各部门、各机构要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对接力度,落实好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2012年我市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超过上年。稳步开展厂商租赁、直租、售后回租等融资租赁业务,探索单船单机融资租赁业务。充分利用昆仑信托的平台与集团资源,通过单一信托、集合信托、股权信托等方式,募集央企及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力争2012年在我市的资金投放不低于100亿元。

(四)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考核和激励力度,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区域资本市场组织体系。市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金融办、财政局等部门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研究、谋划和协调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壳资源”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扩大再融资规模。力争2012年有10家企业发行上市。

(五)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债券承销业务。各地各部门要像抓上市一样抓企业债券融资,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政策激励、平台搭建、全程服务等手段,提高我市金融机构开展债券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的积极性和实效。对辖内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的,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帮助解决融资所需的增信、担保等问题,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同时要引导承销有关的中介机构适当降低收费,以降低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

(六)积极发挥保险的投融资功能。有效运用商业保险工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继续做好城乡小额保证保险贷款扩面增量工作,优化调整共保体运行机制,改进银保合作模式,将小贷保险贷款额度列入全市信贷计划,力争年内贷款余额突破30亿元。大幅提高信保覆盖率和渗透率,加大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推动信保融资业务发展,争取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信保规模全国占比高于出口占比,确保信保覆盖面、授信额度满足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帮助出口企业融资50亿元以上;大力推广保单质押贷款,探索引入保险机构参与我市养老产业项目投资开发,积极吸引保险资金直接投资重大项目,2012年力争达到30亿元。

四、大胆突破,积极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七)进一步开展针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各金融机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加快开发适合各类实体经济主体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引导县(市)区政府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工作,总结推广各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及金融创新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强与行业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社会中介等合作,创新适合需求特点的联动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八)进一步发展壮大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总部型金融机构的培育与重组改制,加快国际银行、象山绿叶城信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股改转制以及航运保险法人机构筹建,力争年内开业。加快各类新型中小金融组织的创新发展,推进镇海、慈溪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保险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试点范围,争取年内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5家。

(九)进一步提升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规模实力与专业能力。加快建立政策性、商业性、行业性、互等多元化的担保体系。采取财政性资金投入、吸引企业和社会自然人入股等多种方式,扩大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鼓励设立专业性担保公司,鼓励各地建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应急周转资金和融资担保机构,探索建立市级再担保公司。

五、多管齐下,共同营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环境

(十)各部门各司其职强化支持实体经济导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落实办法,努力为企业融资、产业升级转型和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便利服务和良好环境。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充分考虑地方发展需要,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有紧有松、张驰有度,做好监管引导,督促各机构有保有压,倾斜资源、创新产品、优化模式,通过考核导向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实效。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守好第一道防线,加强信贷管理和风控制度建设,强化信贷资金流向及用途的合规性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

(十一)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可承受能力,坚决做到“两不、三禁、两防”,严格落实银监会“七不准”禁止性规定,真正贯彻好《关于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上浮或少上浮贷款利率,不存贷挂钩、不搭售理财产品,主动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2012年要努力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

经济发展核心篇2

1.转变观念。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来抓,必须澄清一些错误的观念:一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单地理解为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工人化,简单地按城市模式建设农村,按城市的发展路径和经验改造农村,这是十分片面的。应当在保有农村基本的自然风貌和经营特色的基础上,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和应用技术改进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二是过分依赖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农村脱贫增收,特别是利用农村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搞低层次、浪费资源和重污染的制造业生产,这样做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是在更深层次上对农业的剥夺。

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与资源优势相和谐的主导产业。我国农村的区域跨度大,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资源分布差异很大,这为农业产业的差异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农业的低成本高收益产业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还是基本上以村庄或较小的区域范围为限,进行农业生产与流通的布局,结果是农业产业结构严重雷同,行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国内市场农产品的供给不丰富,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个地区和村庄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与资源优势相和谐的主导产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渔则渔,宜休闲则休闲,使自己的经营有特色、有品牌、占尽天地人和之利。

3.加强农村适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生产利用市场紧密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快普及先进适应技术。以产业化经营、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区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良种产业化工程等科技兴农工程,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特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借用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4.建立起在宏观上能够激励和约束经济行为主体创业行为、投资冲动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解决我国农村因制度原因造成的低效率问题。如既要适当延长农业生产资源的承包期限,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投资者权益的保护,鼓励经营者进行长期的投资等,还要在合同上对投资者进行约束,要求他们按照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经营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进行经营运作,不能随意破坏农村发展的自然规律和长远规划,搞急功近利性的经营。

5.适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按照经济学的规模效益理论,在适度的规模内,随着规模扩大,经营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是递增的。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和农地耕作上,存在着规模过小、现代科技应用成本过高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农业适用技术的开发利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坚持统筹规划、连片开发,提高管理效率。

经济发展核心篇3

2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的现状与出路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潮流的转变,使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扩大招生,目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呈现出多层次性,每个层次都各有其优势.而中职学生在学历上的优势无疑是最弱的,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突出重点、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工作课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对课程的要求越来越严峻,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发展刻不容缓.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计算机平面专业基础课色彩课为例。研究一份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色彩课课程设置,使学生学有所成.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3.1增加应用类美术内容与课时。从社会反馈的信息我们发现单纯的专业毕业生已不受社会欢迎,而综合型的复合人才越来越抢手。所以根据情况我们对色彩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减少纯美术内容、增加应用类美术内容。加大应用类美术内容与课时,使其尽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到社会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3.2调整传统类教学内容。我们从已在就业领域崭露头角的历届优秀毕业生(2006级优秀毕业生杨丽媛等)的情况上看到,那些速写能力强、注重色彩技法研究的学生,容易在社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色彩课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增加色彩技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纯技法的训练,大胆的使用现代的材料、涂料、不同质地的笔等进行综合技法的研究来丰富和开拓色彩画的新技法,新局面,使色彩作品更丰富。同时。

逐渐增加设计色彩人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为毕业打基础。通过积极的建设,将色彩基础理论教学,色彩写生教学,色彩实践教学三个部分有机结合,把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科学,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突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课程,在同课程中具有独创性和示范性.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

4工作课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色彩课程的建设步骤

4.1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修改教学大纲;在2010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初稿的方案试验: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使本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标准。

4.2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以色彩基础理论教学为基础.加强色彩写生教学和色彩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色彩课教学改革.开展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2008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和新教学计划的试验;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课程建设,充实授课教案

4.3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制作色彩课多媒体教学课件。

4.4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根据教师自身特长,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积极性。在2010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初稿的方案试验;让学生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不断挖掘和寻找色彩教学与创作实践的结合点,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个性的色彩语言和思维创新能力,创作出较高质量的色彩作品。翻拍或搜集复印色彩参考资料,不断充实学生的色彩参考资料。

4.52011年11月。积极开展《色彩》课程的科学研究,完成教学研究项目及教学论文的编写工作:以科研促教学.教师积极地申报科研立项,推出精品成果,然后把科研成果固化到教学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5“职业能力”的项目作业与“职业规划”指引相结合

经济发展核心篇4

(一)机构、人员快速增长,业务量拓展迅速。银行机构8家,网点数40家,从业人员706人;证券机构两家,从业人员21人,截至2011年12月末,开户数9068户,交易量75.48亿元,资产总额3.9亿元;

(二)银行存款贷款增长迅猛,信贷资产质量优良。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市各项存款余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6.87%,贷款余额49.85亿元,同比增长30.16%,不良贷款率为3.44%,比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

(三)民间金融机构增加,形式多样日益活跃。目前有担保机构9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还有二三十家房地产经济公司从事贷款活动。民间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人左右。

(四)国际业务大量增加,口岸金融特色凸显。2011年年,绥芬河市卢布结算量15.62亿卢布,同比下降14%;人民币结算52,175万元,同比增长1116%。人民币结算占本币结算已由原来0.03%上升到61%,居全省首位。

(五)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行业自律成效显著。2011年,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收到了显著成效,各行在全年国际结算量减少15%以上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入9042万元,同比增长45.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金融存贷比率较低。

去年,我市银行存贷比为47.3%。与许多同类型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东宁存贷比为45.19%,珲春存贷比为54.1%。二连存贷比为55.24%。义乌存贷比为67.5%。只有满洲里存贷比为40%左右。存贷比在银行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尤其是个别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过低,大量资金上存,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乏力。

(二)民间投融资行为存在隐患。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贷款规模综合管控,贷款利率普遍上升和通胀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明显加大,信贷资金供需矛盾依法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市民间融资活动更加活跃,民间借贷利率有攀高趋势,社会融资风险上升。目前,我市民间借贷呈现出参与主体更加广泛、借贷用途更加隐蔽、借贷规模明显扩张的特点。

1、民间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和房地产经济公司等)违规吸储民间资金。一般是月利2分吸储,再以2.5-3分放贷。如为企业招投标、验资、归还贷款等项目进行短期垫资,利率则可达到5-8分甚至更高。按这些中介的业务资金周转量三分之一匡算,保守估计吸储民间资金每年不低于2个亿。

2、由于实体经济经营难度加大,部分企业以加工业进行融资然后开展多元化投资,违规使用贷款。贷款除进入房市外,还开办融资性中介金融机构用于短期融资获利。还有企业利用贷款,暗中通过这些融资性中介金融机构进行短期高利借贷。过度负债并且跨行业投资的企业资金链十分脆弱,隐藏较大风险。

3、个人、企业因为需要资金相互间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不但数量大、交易频繁,而且纠纷多。仅据房产局统计数字,2011年全年民间借贷房地产抵押480多件,涉及金额2亿多元。另据法院统计,去年受理民间贷款纠纷65件,涉案金额近3887万元,而且此类纠纷案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储蓄存款大幅下滑。

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市储蓄存款为74.13亿元,比年初减少2.37亿元,下降3.1%。创最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1、利率水平偏低。尽管免征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但存款利率低于目前通货膨胀率,因为负利率居民不愿意在银行存款。储蓄存款数量减少,导致金融机构吸储压力加大,银行同业间竞争加剧。

2、储蓄存款被分流。存款准备金率居高不下,银行信贷总规模收缩,导致我市很多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转向民间融资。此举在推高了民间融资利率的同时,也大量吸引和分流了银行储蓄存款。

3、资金外流。民间金融逐利而为,其投资对象不仅限于本地企业和工商业户。据初步统计,民间金融机构去年就有三分之一左右资金流失到外地投资房地产、煤矿等高利润行业,总额应在1-2亿之间。另外本地企业和居民到外地投资,带走部分资金。如许多本地居民与外来投资者组团在“三亚”、大连、山东等沿海城市或者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炒房或购房。

4、结汇量下降,造成储蓄存款下降。目前我市民贸出口的资金回流大多数不途经绥芬河市银行结汇,而是由俄罗斯直接汇往套利较高的香港及南方城市,减少了流动性资金的沉淀。据统计2011年我市银行结售汇完成27.73亿美元,同比下降18%,其中:结汇14.44亿美元,同比下降34%。

(四)适合本地发展的金融新产品少,创新能力差。

各金融机构受上级行条块限制缺乏自主经营能力,适合本地的金融产品少,并缺乏创新能力,与口岸特色和贸易发展形成了落差。尽管各家银行为自身发展、竞争需要以及方便企业和商户,开发了一些服务和信贷产品。但在过分注重规避风险以及作为支行授权有限前提下,难有大的作为,难以满足城市建设、居民投资等的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跟进重点推进项目设计规划,科学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布局。结合绥芬河市“5851”战略首批产业156个项目建设实际,科学调研全省“经济区”、“十大工程”与“国际口岸、购物中心、游乐天堂、避暑胜地、金融重镇、新兴产业基地、木业之都、东北亚文化缩影”等产业发展与转化对金融业资金的需求,关注政府重点推进的项目与优先跟进的项目设计规划,提高金融支持实体产业项目建设的能动性和力度,我们将积极与我市“5851”战略性产业进行有效对接,合理调整信贷投放重点,并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

(二)充分发挥信贷资源配置作用,灵活运用货币工具支持产业转型发展,缓解当前存贷比增高和信贷规模减少的不利局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及大型产业企业融资需求,灵活运用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融资、货币工具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对资金缺口大、需求急的对口产业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优先办理贴现。

(三)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交通换乘中心、交通枢纽工程、供水供热供气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列入财政预算、未来收益有保障以及采取商业化模式运作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四)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加大对“三农”、涉农企业、小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其产品升级及扩大产能项目;增加低成本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大力支持支农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效力。

经济发展核心篇5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23-04

1.“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现实依据

打开中国地图,由东向西有三条河流横贯中国东西,一条是黄河,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珠江,三条河流正好形成三横,如果从北京(也可以再向东北和俄罗斯延伸)向广州做一条线,即京广铁路(也可以以高速公路为线,一定时期之后,甚至可以以快速交通――磁悬浮悬挂列车把其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一竖。三横一纵叠加在一起正好形成“丰收”的“丰”字。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这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

1.1从京津冀经济圈来看

京津冀经济圈又被称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北都市圈”、“大北京地区都市圈”,这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其中以北京和天津两市为“双核”,圈域范围为150公里左右,这一经济圈发展时间较晚,较其他两个经济圈晚10至15年,但是京津冀经济圈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同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这对该经济圈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京津冀经济圈主要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齐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336.58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992.34万元/平方公里,在2004年,京津冀经济圈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8.1∶47.2∶44.8,在2005年发展为7.0∶45.3∶47.6,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提高了将近三个百分点。京津冀经济圈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特征等原因,内向型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中关村等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的崛起,加速了其外向型发展步伐,同时,该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使其对外贸易也发展较快,在“十五”期末,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达到1 925.7亿美元,增长30.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5%。随着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地方收入水平也快速提高,在“十五”末,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 644.5亿元,增长25.4%,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1%。

1.2从长三角来看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地级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和浙江省的7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其中有两个超大城市和一个特大城市,圈域半径为200公里左右,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大都沿着沪宁线和沪甬线这两条轴线分布,而这两条轴线又在上海相连,因此,使得长三角经济圈内出现了我国当前最长的一条发展轴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城镇数量多,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十倍多。长三角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基础,众多的人口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在这一地区的集中,使得这一区域发展较快,它不仅轻工业发达重工业也发展较快,呈现出一个轻重工业同步发展,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各市从自身的发展优势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上海的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战略、江苏的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战略和浙江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等。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33 858.55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088.14万元/平方公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 109.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利用外资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63.3亿美元,增长8.8%,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4%,成为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经济区,在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出口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进出口额达到5 024.7亿美元,增长25.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

1.3从珠三角来看

珠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珠三角仅指广东珠三角,主要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9地市组成,广义的珠三角是在狭义珠三角的基础上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义的珠三角还没有形成,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珠三角是指狭义的珠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内有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体系,因此,这一区域外向型经济比较突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珠三角具有天然的港口资源,为其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吸引外资和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上走在前列。同时与香港和澳门两大发达地区毗邻,为珠三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116.74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312.02万元/平方公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4.4∶53.3∶42.3发展为3.3∶50.6∶46.2。地方财政收入达1 218.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实际利用外资115.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9%,进出口额达到了4 110.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29%。

1.4从一纵的角度看

京广铁路已经形成贯穿南北的铁路大通道。京广铁路北起北京南至广州,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六省市,跨越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沿线通过华北大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山脉,直达珠江三角洲,跨越5大流域,并与京山、京包、丰沙、京秦、京承、京原、京通、石太、石德、新焦、陇海、漯宝、汉丹、武大、湘黔、浙赣、湘桂、广三、广九等铁路相接,另外,还与海运连通,全长2 300多公里,在客运的同时主要运输物资,从北往南运的主要有钢铁、煤炭、石油、木材及其他出口物资,从南往北运的主要有粮、糖、茶、水果和有色金属等。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尤其经过几次大提速之后,现在京广线的运行时间从原来的90多个小时降到现在的22个小时左右,运输时间的缩短对加快南北经济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为促进南北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黄河、长江、珠江加上京广铁路构成的“丰”字型经济区域包括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这些地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丰”字型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实现我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六省,从地理位置看这六个省份位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间,从经济发展来看,这六个省份要落后于三大经济圈但是他们要比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因此,中部地区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从区域角度来看,中部崛起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部地区是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域,它对于促进南北、东西之间的货物、技术、资金、信息要素的顺畅流转,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对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但是又高于西部地区,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西部地区对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使得中部地区出现了塌陷,这不仅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要把中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大环境中考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加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崛起。从“丰”字的第一横黄河来看,它流经中部的山西、河南两省,最后经过京津塘经济圈注入渤海,实施黄河沿线发展战略,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两个省份融入京津塘经济圈,加快他们的发展。从“丰”字的第二横来看,长江流经了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个省份,最后经过上海注入东海,通过实施沿长江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四个省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这四个省份的发展。从“丰”字的一竖来看,京广铁路经过了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同时和北京、广州相连,实施京广沿线经济发展战略这又为实现中部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协作创造了条件。

2.2实施“丰”字型战略,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城乡统筹发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陶武先认为,城乡统筹主要应该投入统筹,着力加大支持力度;产业统筹,着力繁荣县域经济;体制统筹,着力消除制度障碍;工作统筹,着力增强发展实效①。刘国炳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规划县域内城乡用地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②。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利益分配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等等。当然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但我们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最根本的还是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在一定的区域内如果有大量产业集聚,那么这些产业就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农村工业化的成本。农村工业化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本的稀缺,因而通过产业集群可以用较低的资本投入加入生产的某一个环节,降低投资门槛。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各企业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学习和竞争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集群内的各企业之间不但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是合作关系,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他们可以形成合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确立沿黄河、长江、珠江和京广铁路发展的发展战略后,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刺激手段――通过政府刺激使得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即产业集群会集中在“三横一纵”的大中城市中,但是通过“扩散效应”又会向周边的小城镇、农村地区扩散,使农村也形成产业集聚,最终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2.3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发展要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天生脆弱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建立在资源的粗放利用基础上的。据《2005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 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每万元GDP能耗大致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能耗最高的省(区、市)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3.25(吨标准煤/万元)和3.07(吨标准煤/万元)。总的趋势是东部发达地区单位GDP能耗要低于中西部地区。可见,降低单位GDP耗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加快技术进步,突破技术瓶颈。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因此经济增长只能依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大经济圈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全国单位GDP耗能比率,而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转移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即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和他们的中游及上游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发展带,实现技术的“倒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4“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条件。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尽管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在增加,但是森林资源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和过度采伐等问题;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目前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已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大量耗费基础上的,这种增长方式在西部地区更加明显。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使得这种开发活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资金短缺导致了生态保护工作难以展开。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东部地区和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大经济圈位于“丰”字的三条线的下端,没有与上游、中游地区形成共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中西部地区作为三条大江大河的中上游,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又无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通过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把每条流域形成一个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和生态利益体,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丰”字型战略,把每条流域内的各省份融入一个经济体中,形成一个超越行政权限的经济组织,在组织内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加快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3.实施“丰”字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及其政策选择

“丰”字型发展战略是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也存在着众多障碍,为了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从国家层面建立“三横一纵”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

保罗•克鲁格曼在《预期消退的年代》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很多时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都预期经济会景气,那么大家都会增加消费和投资,结果经济就真的景气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预期经济会衰退,那么就都减少消费和投资,那么经济衰退就真的来了。一个区域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国家建立这种总体的经济发展规划,提高公众对这些区域的预期,才会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聚,资源的集聚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实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3.2各区域内部首先应实现区域内合作

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各区域的内部合作。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形成了按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省市为了维护地方利益而互相竞争缺乏合作。因此使得各省市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弱,进而使得地区优势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区域市场没有形成。因此,当前必须建立区域内的合作,形成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即从“行政区划经济”向“经济区划经济”转变。区域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区域内的统一市场,缩小区域内的差距,增强产品、要素等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省份和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融入一个共同的经济协作组织,防止这些落后省份被“边缘化”。建立区域内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有助于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协调好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利益,防止内部的恶性竞争,加快区域内合作发展。

3.3通过创新,加快“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实施“丰”字型战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将各条线上的各省、市、自治区融入一个经济体中,但是由于各条线的下游是发达地区而中上游是发展中甚至是落后地区,他们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距,如市场发展水平、地区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劳动力结构等,因此,要把他们建立成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就要缩小这些差距,缩小差距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各种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各种制度变迁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种资源在各条发展线上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要素的聚合功能,增强各条发展线的发展能力。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各条发展线的发展。制度创新的根本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由于各经济圈内和各条发展线上的政府等级不相同,造成了他们权力的不同,因而,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就要避开政府权力的差别,在域内政府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此外,还要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缩小各经济线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软环境的差距,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3.4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战略,有别于三大经济圈和其他的经济合作区域,最根本的特点是“三横”上每一横的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在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实现合作,从当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产业合作。产业合作是各区域合作的前提,其他方面的合作是建立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的。因此,实施“丰”字型战略就要加强各条线上的产业合作,即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产业创新等途径,将各条线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带,建立合作与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兼论新农村建设问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② 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参考文献:

[1]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2]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3]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王爽爽,周大勇.城乡统筹问题观点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5,(10).

经济发展核心篇6

一、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既能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又能增大两极分化、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都展开了对国内各级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类研究。但总体而言,对西部较发达的市(区)级地域单元的研究及关注不多,且对其经济差异的定量分析和空间格局的探讨更少。

成渝经济区于2011年5月获批通过,它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成都发展核心是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空间格局中的两大核心之一,它主要包括成都市的五城区和龙泉驿、青白江等14个(县级)市(区、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它的发展对充分发挥核心的引领作用、加强成渝经济区资源整合、优化城市功能、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带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成渝经济区框架下的成都发展核心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变化态势

本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来分析成渝经济区框架下成都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变化态势。

1、标准差S

标准差是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一种常用方法,公式如下:

S=(1)

式(1)中,Yi是各区域的人均GDP,Y是成都核心区人均GDP,n取值为1到19。

2、加权变异系数CV(w)

加权变异系数采用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和平均值进行计算,反映的是各研究单元人均GDP值相对于平均值的整体离散状况,其值越大,说明人均GDP值的区域间差异越大。考虑到人口规模的影响,采用人口进行加权,CV(w)是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常用指标。公式如下:

CVw= (2)

式(2)中,X为成都发展核心区的人均GDP,Xi为i区(县)的人均GDP,Pi为i区(县)人口,P为成都核心区全区总人口,Pi/P为人口权重。

3、基尼(Gini)系数

基尼系数是联合国推荐的一种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数值越大,表明其差距也越大,它也是常用的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判定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G(Y)=(n+1)/n-(2/n)×Uy (3)

式(3)中,Y=(Y1,Y2,…,Yn),Y1

上述3个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1。

为了更加直观地研究成都发展核心区域差异的变化过程,依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图1和图2。

图1、2分别为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的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以及基尼系数的年际动态变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的变动轨迹大体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期间2004—2007年有一定波动,而后持续上升,S由2000年的5523.8上升到2010年的24505.7,升幅度高达4.4倍,期间2006—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2007年后又持续上升,且增长的速度超过2000—2006年的增长速度;CV(w)呈曲折上升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的平缓阶段,CV(w)值趋于稳定,2004—2007年的剧烈波动阶段,经历了2004—2006年的大幅上升阶段和2006—2007年的大幅下降阶段,分别上升和下降了37.2%和32.2%,2007—2010年的继续波动上升阶段,增幅为33.8%。同时由图2可知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与S和CV(w)基本趋于一致。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虽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波动,但总体均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发散现象愈加明显。

三、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1、人均GDP分析

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均值为44846元,超过该平均值的区县共有11个,占58%,其中锦江、青羊、金牛等主城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均在7万元以上,尤其是锦江区,超过了10万元,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青羊区,而彭州、大邑、崇州、邛崃、金堂等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均不足2万元,区域经济差异的极差为87077元。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极大。

2、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成都发展核心区19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水平进行差异研究,我们筛选了14个指标来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如下:国内生产总值(X1),人均GDP(X2),地区财政收入(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4),GDP增长速度(X5)(由于增长速度年度间波动较大,为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采用2000—20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农业总产值(X6),工业总产值(X7),第三产业产值(X8),最终消费支出(X9),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0),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比重(X12),大专及以上人口数(X13),地区教育经费(X14)。

首先将采集到的266个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借助SPSS软件进行处理,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及其贡献率,并写出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F1=0.3338X1+0.0809X2+0.3304X3+0.3270X4-0.0403X5+

0.3136X6+0.3304X7+0.3338X8+0.3270X9+0.0877X10-0.1753X11

-0.0641X12+0.3034X13+0.3237X14

F2=-0.0179X1+0.4964X2-0.0419X3+0.0538X4+0.5203X5-

0.1555X6+0.0179X7-0.0718X8-0.1077X9+0.5084X10-0.3828X11

+0.1196X12+0.0359X13-0.1615X14

F3=0.0099X1+0.0891X2+0.0594X3+0.0891X4+0.0495X5-

0.099X6+0.1188X7-0.009X8+0.0693X9-0.1386X10+0.3069X11+

0.9109X12+0.0891X13+0.0198X14

接下来,根据累积贡献率归一化原则,计算出3个主因子的权重分别是0.698、0.222和0.080,构造出综合评价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模型F=0.698F1+0.222F2+0.080F3。将标准化后的样本值代入该函数模型,计算出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指数,并根据指数大小进行排序,排名越靠前表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为越低。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以发现,该评价结果与成都发展核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观吻合度较好,成都五大主城区均位于前列,且遥遥领先于排名靠后的地区,说明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发展差异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前面我们使用标准差、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等得到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按照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把成都发展核心区的19个地区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依次是青羊、锦江、武侯、金牛和双流;第二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成华、龙泉驿、新都和温江;第三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依次为青白江、郫县、都江堰、新津和邛崃;第四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依次是彭州、金堂、崇州、大邑和蒲江。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标准差为刻画指标,描述了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并选取2010年为时间断面,计量分析了成都发展核心区2010年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经济总体特征上,十年间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同时区域经济整体差异在波动中逐渐扩大。第二,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现阶段成都发展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和低的地区对整个成都发展核心区的经济有较明显的滞后效应。第三,在空间格局方面,成都发展核心区辐射效应明显。成都发展核心区的发达区、较发达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五大主城区和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以成都主城区为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现发展阶段,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占主导,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形成中心—结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在一定程度内,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增强各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但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也可能强化各区域的地方意识,助长地方主义,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倡导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成都发展核心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的两大核心之一,其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对于统筹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十分不利的,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成都发展核心的建设当中,政府应在继续发展核心区、促使其辐射作用扩大的同时,积极制定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政策,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把成都发展核心着眼到整个成渝经济区去,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充分发挥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作用,实现错位发展,在努力发挥现有发展轴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轴线,加快欠发达区的经济飞跃,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推动成都发展核心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注: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11SA192。)

【参考文献】

[1] 彭宝玉、覃成林: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2] 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9(1).

[3] 孙姗姗、朱传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8(2).

[4]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

[5]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2).

经济发展核心篇7

综合承载力

一、引言

2008年国家确定河南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已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南阳盆地,覆盖全省93个县。但2005年《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河南省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各行业的基础,畜牧业、粮食加工业都立足于农业。

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内涵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共赢的崛起之路,既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又要以农业化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工程的实施,而“四区域”的发展关系到河南的崛起。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内,如何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

1、存在资源配置矛盾

(1)土地的稀缺性。耕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充足的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上会产生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会导致区域局部利益冲突出现。耕地的数量、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约束因子,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土地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使有价值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大量减少。河南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因此,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尽可能少占用耕地和林地;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总体质量。

(2)资金配置不合理。为把河南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中央和河南省陆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但在国家和地方财力的有限支持下,省财力对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配置不合理,导致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存在资金缺口或资金未得到充分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大部分流向投资环境好的中原城市群。而其他区域,尤其是黄淮地区,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匮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上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这一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矛盾。在资源配置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出现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矛盾。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基本省情导致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要消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根据劳动力需求信息,协调好粮食核心区建设与“三化”之间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各行政区的利益冲突矛盾

(1)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存在利益的摩擦和冲突。由于区域经济封锁、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阻碍了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县域之间为争夺原料而发生各种经济摩擦和矛盾;政府对不同区域产业的支持、扶持力度不同,也会导致区际利益冲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大部分来源于县域经济的贡献。发展县域经济是化解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2)不同市、县的非合作博弈形成的冲突。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由非合作博弈造成的,就是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不能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区域利益体系中,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之争实质上是不同区域在争夺带有倾斜性的资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市级政府所代表的区域利益处于主导地位,在不同时期,省政府对不同的区域类型会采用区别对待政策,这无疑会给各区域留下讨价还价和“寻租”的空间。

三、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积极探索农业和工业良性互动机制

(1)积极探索涉农企业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以涉农企业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寻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达到以农促工的目的。工农业互动发展,必须围绕以农业办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具有粮食生产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近年来,河南省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建立以工业企业为龙头,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污水和废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农业良性互动。

(2)实施产业联动协调机制。在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上,要以项目为动力,以产业联动和产业升级为根本保障推进两者的协调。以产业驱动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以产业的协调机制来促进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中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配套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水库建设、低洼易涝地治理、骨干河道治理、土地治理等17个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努力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探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县的目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优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支持黄淮地区的四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服务体系;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大批农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支持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工业发展。河南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要依托动植物资源,发展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突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有利于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行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农畜行业产销协调发展。

(4)以品牌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品牌既是区域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强大动力。河南方欣米业的方欣牌大米、河南大程面粉实业的豫花牌小麦粉、许昌湖雪面粉的湖雪牌小麦粉等,借助于市场和经济手段,以城市工业来支持乡镇企业,把城市工业的利益触角延伸到农村,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形式参与县域中小企业的调整和改制。把安全、优质作为食品产业的生命,作为品牌第一要素,切实增强品牌的安全、质量意识。将品牌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产业带来的区位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完善保护措施,做好现有品牌,打造驰名品牌,培育更多新品牌,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使河南农产品品牌更有诱惑力、竞争力、影响力。

2、健全区域合作的动力系统,完善利益形成机制

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仅靠政府的推动不能持续,需要借助于“四轮”驱动,即政府驱动、市场驱动、企业联动和民间互动的动力系统,形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信息与资金等要素流动构成的最大势能。以四轮驱动,探寻利益的结合点。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需要采取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的作用是消除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这一机制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与政治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平台,提高企业投资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与调整,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实施提供一种积极的长期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发挥城乡规划的主导和统筹作用,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空间结构

(1)在土地规划层面上。中原城市群用地要与河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用地的规划相统一,应防止不同的规划相互干扰,影响空间统筹。在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中,已投资20亿元建设信阳、南阳、开封三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又续建安阳、商丘和濮阳三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并投资20亿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等,完善粮食核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

(2)在土地空间开发模式上。实行节能节地的都市圈战略,按照都市圈来组织经济活动,提升经济辐射力,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格局,从而达到耕地保护、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在土地利用模式上。优先鼓励和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形成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和扶持专业种粮大户,推动粮食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土地的利用模式上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有利于形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土地的统筹利用。在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上,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在土地管理方面,政府通过总量管理控制土地供给。

四、结论

粮食核心区建设体现了区域经济注重发展自身优势,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改进完善有关政策,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其中的内涵是培育一批产业集团,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区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提供粮食育种和产业化的支撑,利用利益的牵制效应放大河南的区域效应。建立粮食核心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河南要解放思想,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注:基金项目:本文是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206)与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视角》(项目编号:2009BJJ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核心篇8

in the current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ather ill balanc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widened gap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is situation is obviously not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task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as a less developed regions, the western areas need continue to identify and nurture the regional core competence through the constant innovation. ?

一、引言?

21世纪,我国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依据这一发展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显然是一个战略重点。区域经济将在我国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提出中国经济“四大板块经济区”,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在《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1、东部: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该地区占全国36%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

2、中部:中部经济明显弱于东部。中部占全国32%人口,创造了全国23%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77倍。?

3、西部:西部占全国人口23%,创造了全国13%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

4、东北:占全国8.4%人口,创造全国8.7%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在四大板块中居第二。?

不难看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明显。综合考察我国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现状,差距的形成是历史、地理环境、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等原因造成的。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地理第三梯度,区域内高山连绵,交通不便,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自然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加上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实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战略和政策,对东部地区实行倾斜的投资、贸易、税收、财政等政策,致使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呈持续扩大的态势。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因此,东西部协调发展问题,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就曾说过:“开发西部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十分重视,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把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战略性高度,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西部地区和社会各界也都在深入探索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道路。?

二、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争相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因此,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今天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西部地区要实现发展转型,必须寻找与传统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发展动力,从而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市场约束和对传统资源要素的严重依赖。无论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还是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都可证明,落后国家或地区完全能够通过努力,扬长避短,后来居上的。其中,区域核心竞争力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区域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itive capacity)?

“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c. k. prahala. garyhamel提出来的,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赵修卫在《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一文中,将区域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区域所持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的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符合经济法和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区域的营养源泉。核心竞争力如同区域的竞争根系,为最终产业提供营养,树茎是中间核心产业,花、叶、果实是最终产业,根系是提供区域营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就必须拥有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因素组成: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和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

1.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如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是造成了某种差异性,资源成本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等,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差别利益,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力。?

2.竞争优势与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体现的是地区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生能力,包括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高级要素。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的综合体。因此,相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在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是核心竞争力创建的主导方向。?

(三)西部如何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

利用比较优势虽也可能使一个地区暂时摆脱经济贫困,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竞争优势的形成。因为拥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区域竞争优势的确立是区域获取竞争力的前提。区域竞争优势,不仅是区域现有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所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更为重要的,还应注重未来竞争潜力,即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有人曾提出西部经济发展应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即大力发展以农为主的农林牧渔的传统优势,输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输出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不能以自己的软肋去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拼资金和技术。由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生产要素不能在国家或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强调的是静态的比较优势,忽略了动态的比较优势变化,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对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作用,结果只能是落后地区被动地接受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而不可能改变在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低端状况。在实践中推行比较优势原则的欠发达地区,不仅未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反而差距越拉越大。这正如同世界对我国的评价“有制造,少创造”的道理一样。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我国出口8亿件衬衫所得到利润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飞机;我国每单位gdp增加的能耗是美国的20倍,欧洲的25倍,日本的28倍。我国市场所需芯片与电子元器件85%以上依靠进口,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以上需要进口。?

现代科技进步使得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小,有资源不等于有市场;即使这些资源有市场,也不等于有竞争力,因为初级产品与加工制成品相比,总是处于不利的贸易条件。 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西部地区如果继续走高消耗、重污染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只能是发展之路越走越窄,不仅不能促进和优化西部的经济发展,反而会成为西部发展新的债务包袱。?

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增长极理论提出,欠发达地区要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极(区域核心竞争力),以推动地区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整体进步。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增长极理论实质是强调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巨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产业,使“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强化,同周围区域构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力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美国的经济学家赫希曼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由于资本短缺,资源有限,对所有部门、所有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实现均衡增长,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而应该选择具有较强联系效应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区域进行重点投资,优先发展。?

依据增长极理论,西部地区要赶上或超越经济发达地区只有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竞争优势。通过利用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高等生产要素”可以转移,制度和管理方式可以模仿的有利条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引进资本、技术、人才,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增长中心,以此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

三、创新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一)创新 (innovation) ?

创新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ehumpeter)提出。他在1912年最先在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运用了“循环流转”的概念,用以概括那种只有数量扩张而没有创新、没有质的突破的现象,认为这种状况并不是发展。他认为,一个经济如果没有创新,是一个静态的、没有发展与增长的经济;创新是对经济循环流转的突破,创新将促进经济发展。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 (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 (invention) 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区域资源禀赋、物质资本,而是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创新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在任何时期,异军突起的国家或区域往往是创新活动频繁发生的地区。?

(二)创新在荷兰?

荷兰,这个位于莱茵河畔,面积四万一千平方公里,只有两个北京、半个浙江,人口不足两千万。一次一次地创新,把这个“低地之国”一次又一次地推上了历史高点。?

14世纪,荷兰人口不到100万,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荷兰北部海域盛产一种鲱鱼,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有捕捞鲱鱼的船队。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与苏格兰人曾爆发过三次战争。最终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人人都可染指的鲱鱼变成荷兰人独占的资本。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除去鱼肠子的方法,然后把鱼的内脏去除,撒上盐进行腌制,可以使鱼保质期达一年以上。因为当时还没有冰箱,这种腌鱼在全欧洲非常畅销。因此,与其说鲱鱼给了荷兰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不如说创新拯救了荷兰。?

从1998-2001年,荷兰国际竞争力排名连续列于全球前五位。荷兰人自嘲其为“列强环绕”。人口少,领土面积狭小,没有多少资源优势,荷兰奇迹的背后就是创造性和创新性。?

进入21世纪,荷兰经济出现了停滞和衰退迹象,国际竞争力大幅度下滑,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荷兰人又一次毅然地选择了创新。经济大臣布林克霍斯特表示,经济部将尽最大努力使荷兰在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知识经济方面位于世界先进行列,“荷兰必须改变路线,更多的创新就需要与过去决裂”。荷兰政府将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为突破口,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发展服务贸易、信息技术产业,致力于教育投资,以期塑造成世界教育市场上的“知识中心”。?

我国浙江省小商品之都义乌,其迅速发展靠的也是创新,即以小商品市场为主导的不断创新之路。义乌的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从历史上的路边集市到全国性小商品集散中心,再到国际性小商品贸易中心;从商品交易到产业集群,即从“以商兴工”、以小商品交易市场带动个体、家庭工业发展,到形成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从区域开放到国际开放,实现民营国际化的路径创新;从县域小城镇到区域经济中心,义乌市场强劲辐射周边乃至省外,形成了一个“义乌商贸圈”。?

义乌的发展靠创新,著名的海尔集团也不例外。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海尔的辉煌? 张瑞敏曾说过,海尔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纵览海尔2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因为不断创新, 才使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一个世界有名的国际家电企业;也正是由于不断的创新,才为海尔迅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也正是依靠创新打造的坚实基础,海尔最终实现了从名牌战略到多元化战略再到国际化战略的跨越。?

四、创新与西部经济发展?

(一)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1.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是我国诸多矿产富集地区,无论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还是化石能源,都有极大的蕴藏量。目前,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除煤炭等少数几个矿种外,现有一些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超大型矿区和具有较好资源潜力的地区,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

西部的能源也十分丰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4%,原油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7.8%,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国的87.5%。西部还有极为丰富的水资源,可开发水能源量占全国的81.1%。?

2.生态优势。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较轻,生态优势明显,空气、水源、绿地等质量较高,具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所需的重要自然条件,发展绿色产业极具竞争力。而且,西部地区的后发工业化还可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经验,将生态优势保持下去,不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另外,西部的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3.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主要是指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低廉。西部地区人均土地拥有量较大,土地价格较低,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

4.后发优势。西部地区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引进,从而迅速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一方面,可节省因研究与开发技术所花费的时间,节约相应的资源投入;同时,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地缩短与发达地区的技术差距。?

(二)西部地区的“比较劣势”(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相比较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主要有:?

1.基础差、实力弱,发展相对缓慢。2006年,西部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17.1%,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为16.7%,而东部发达地区两项指标占全国比重分别为59.6%和64.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东部比西部农民人均收入高出89.3%。?

2.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税源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经济增长未能走出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

3.内部发展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区域内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活力不强。?

4.人力资源亟待开发,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各类管理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短缺。?

(三)创新与西部发展优势分析?

西部发展有其优势,或者说是比较优势, 而“比较优势”也预示着“比较劣势”同时存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两者之间是辩证转化的矛盾过程,也就是说,正确对待,劣势会变成优势;反之,优势亦会成为劣势。?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和中国人民大学西部开发中心2005年的联合调查显示,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在拥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各种各样机会的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要依靠资源优势,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同业竞争状况以及政府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效率等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如果这些要素不在短时期内改进,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不仅不能得到发挥,反而有可能变成经济发展的包袱——过度开采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过度竞争可能会损害西部地区利益而使资源消费地区和深加工地区受益;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经过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由于过度开发而造成自然资源耗竭,其资源优势逐渐消失;技术模仿、引进优势,省去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时间,但如果仅仅是模仿,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及创新,只能形成复制效应,可能会造成技术依赖。而且随着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模仿和技术引进的成本会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旅游需求和支出会越来越大,如果措施不当,只图眼前经济利益,就有可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廉价格,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成本优势”也将丧失,因为“成本优势”仅仅显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优势利用不好可能成为发展的羁绊,劣势通过创新也会成为优势。因此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发展中的劣势和优势,特别是从劣势中挖掘出使其转化为优势的潜力,就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荷兰,就是通过创新把其最短变成了最长。荷兰的花卉出口量多年来一直占据世界花卉总出口量的65%左右(《哈佛商业评论》数据表明)。花卉产业最重要的要素是土地和气候,而荷兰土地极为稀少,荷兰人不得不围海造田,荷兰气候也不适于花卉生长。荷兰是如何确立在世界花卉产业中的领先地位的?原因也许很多,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花卉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都进行了创新。特别是在花卉种植环节的创新——创造独特的新技术和高度专业化的投入要素,提高资源生产率,以弥补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利,荷兰人研制了种植花卉的全年温室栽培的闭环系统。在荷兰的花卉温室中,花卉是生长在水和岩棉里,而非土壤里。这种方法不仅使虫害风险降低很多,而且使化肥和杀虫剂需求量也大大降低,因为化肥和杀虫剂是投放在不断循环再利用的水之中。受到严格监控的闭环系统还使花卉生长环境变化显著减小,鲜花质量大为提高。由于花卉是种植在特别设计的平台上,栽种成本也因此而降低。?

很显然,荷兰花卉种植的创新,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结果,花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成本大大下降,花卉质量极大提高,最终形成了荷兰花卉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必须不断创新,将发展的重点由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产业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转变,实行竞争优势导向发展战略。因此,后发优势从根本上说是从创新中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从技术层面看,创新使企业产出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大大提高,从而引起周围企业的学习和效仿;从社会结构看,创新使现有的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朝着变革方向转变,使之适应创新结果,并成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基础;从社会心理看,创新强化了社会群体的进取意识,并推动周边地区劳动力为改变自己的比较劣势而努力进行自我提高。?

创新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的核心是发展,所要求的是又好又快。通过创新,有效解决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矛盾,不断开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和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王连月,韩立红.ahp法在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4(6):112.?

[2] 丁力 ,杨茹. 经济增长加速度与地区竞争力[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13-21.?

[3] 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10), 95-99.?

[4] 魏敏,李国平.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j].财贸研究,2003(5).?

[5] 吴建中,孔建新.发展西部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投资研究,2005(8),14-18. ?

[6] 韦海鸣.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7] 吴群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建构西部地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j].管理世界,2001 (4).?

[8] 朱传耿,沈山丘,仇放道.区域经济学[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9] pedro conceicao,manuel v.heitor knowledge interaction towards inclusive learning promot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building.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ume 69,issue 7,september 2002,641-651.?

[10]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

[11] 樊纲.发展的道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2.?

[12]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2).?

[13] 鲍永安.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4).?

经济发展核心篇9

一、新经济的由来及特点

新经济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美国的《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后来,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指出了新经济的特点和性质。2000年4月5日,他在白宫召开了有格林斯潘、比尔.盖茨等人参加的新经济会议。这就是“新经济”的大概由来。

实际上,对于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一些未来学家早就有所察觉。其中最著名的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在这两本书中都已指出,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和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即将进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对这个新经济形态的命名,学者们看法不一。克林顿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新经济”,经合发展组织(OECD)称之为“知识经济”,美国国会及商务部在他们的报告中称之为“数字经济”,还有人叫“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或“因特网经济”。我国著名学者成思危教授对新经济的含义和特点通过三个侧面来概括: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1.新经济在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呈现如下特征:

(1)以知识为基础。企业从全能生产到专注于某个环节、面向过程的生产,灵活生产,传统的产权关系转变为脑体产业分离的契约式合作方式,全球化范围。

(2)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由于知识重复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越高,其实际利润越大。国际贸易中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知识的集中程度就代表了核心要素和集中程度,企业越是做大做强,就越是更加倚重于知识要素。工业经济时代是资本决定企业命运,而知识经济时代,则是知识和思想决定企业命运。

2.新经济在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活动模式下,呈现如下特征:

(1)复杂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间的非线性作用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系统本身的自组织作用却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介稳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具有耗散结构的介稳系统,各组成成分必须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在此过程中还存在反馈作用。

(3)高风险性;虚拟经济系统的风险是很高的,有时是难以预测和难以承受的。由于企业的虚拟化运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又加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许多经济活动都是一次性的,独特的,无先例可借鉴的。

3.新经济在网络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下,呈现如下特征:

(1)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将遍布全球的企业、经营单位和业务职能悄无声息且持续不断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信息前所未有且不露痕迹地在不同的业务职能、不同的经营机构和地域界限间传播。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帮助企业降低库存、减少核心业务流程的成本即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透明度高,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大大消除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由于互联网为全球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直接联系的大量机会,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空间和自由度越来越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进入互联网就能得到它需要的产品的各种信息,并可以通过对不同生产者所提供的信息的分析比较,直接选择满意的个性化需求,网络经济使企业降低了市场进入障碍,留住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企业的客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3)集成度高。网络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经济,它通过信息将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进行综合集成,从而可以实现整体优化。虚拟企业有了其发展和成长的条件,企业只要构建起联系供应链各环节的网络,就可以由主导企业将先进技术规范设计的数字化图纸,通过网络分别传辖到在技术、装配、经济等方面都最合适的节点处进行制造,并在地理位置合适的节点处组装后直接交付给顾客。这样,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缩短交货期,又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及人力资源,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新经济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战略,竞争力-[飞诺网FENO.CN]

1.对信息和知识的成功管理和运用能力。

工业经济时代以整齐划一和规模优势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走向新经济时代以多样化、小型化、虚拟化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体制。知识优势将会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须靠成功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来支撑。这包括对信息和知识的建设、获取、加工和分析等。企业中对信息的管理已经涉及到从基础设施中的OA、MIS、DDS到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中的PDM、到采购与生产制造中的CAD/CAM/CAE/CAPP及CIMS、MRPⅡ、ERP、EDI、SCM等、到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中的CRM等的全过程。

作为信息管理基础的企业的信息化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新技术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工具的改变,更涉及到企业的体制、机制的运作,以及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还包括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分工格局、一直到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但是,如果单纯将信息化战略等同于以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组成的一个平台的话,仅从这个平台的确无法区分两个规模相当、定位相似的企业。正如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支撑和制度保障,信息系统就不可能“内化”为企业的“个性”,就依然停留在“两张皮”阶段,而如此核心竞争力将在竞争中很快变得毫无价值。所以,信息化必须和组织、人员及其她企业资源进行战略整合与集成。企业信息化能否转化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取决于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管理能力,即从战略层对企业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和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进行合理规划。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的状况下,企业现有知识存量决定企业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资源发挥效率的程度与企业拥有的知识密切相关。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战略角度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和知识,而是在于企业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加工和分析的能力,使信息和知识对决策有用,才是真正对信息和知识的成功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决策者的注意力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成功的企业在于创造新知识,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可以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中去,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所以,信息和知识管理战略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战略选择。

2.企业对项目管理应用的水平。

新济时代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的结构随着产品的技术进步、市场的变化而快速变化,时效经济和消费个性化会不断增强。大部分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是以前不曾遇到过的,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去参考,而且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许多经验已经不再适合新情况、新环境和新问题,为此,企业会出现更多的突发性、无先例可借鉴的事件,这使得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将有更广泛的空间。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全球管理的新热点,新经济时代可以说也是一个项目化的时代。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项目存在的方式的多样性和类型的广泛性;(2)企业内部管理项目化;(3)项目管理信息化。另外,新经济下成本、风险和客户满意度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而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方法就是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由此,新经济下在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如何提高项目管理在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也应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

3.系统整合的能力。

过去,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压低进料价格,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求生存,就非要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可。近年来,随着所谓“无国界世界”趋势之到来,企业无论大小似乎都朝向全球化的经营模式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势有许多缺陷,但是,什么是全球化经营模式?似乎是人言言殊:有人界定它是指一企业的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有人认为它的分支机构遍布不同国家;有人强调它的品牌全球知名;但也有人重视它的经营和供应能力。事实上,今后对于企业的思考已不能局限于一个别企业的组织、能力和作为,而是一种超国界、超功能,尤其超组织的网络系统。这可以通过虚拟企业来实现,即企业仅保留某些最关键的功能,而其它的一些功能则被虚拟化,即以各种方式借用外部力量来整合,所借用的力量可能是上游供应商,可能是用户,也可能是竞争对手。总之,是突破企业的有形界限,借用外部资源整合,以延伸企业的功能。不同于过去的企业更多地考虑单个企业自身的利益,新经济下则要求企业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思考,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其供应链上实现高度的分工和彼此间密切的协作,以求得各个环节的多赢,这是一种寻求综合优势的价值链思想。所以,选择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研究SCM系统整合中的不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在SCM中上下传播的方式,通过建模来优化SCM,可能会得到新的企业运作战略和目标。

4.客户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网络经济彻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竞争方式。首先,它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面对中间商(如批发商)的竞争,逐步改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竞争;其次,使企业从以往的以产品或服务设计与管理为中心的竞争,转变为以产品或服务营销为中心的竞争;最后,由以往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与质量的有形竞争转变为争取消费者信心的虚拟竞争,为此,企业只是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企业文化所透射出的企业形象宣传更能长远地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目光。企业要抓住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或某一局与市场,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机网络营销的手段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所以,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需考虑的重要的战略选择。

以上几方面不失为新经济下企业培植其核心竞争力的又一思考视角和必要手段。它们是在工业经济时代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有益补充。企业若能将它们提升为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是构建符合新经济需求的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三、当前的国内外研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观点,可通过以下几例具体说明。

观点一:我国企业今后所要发展和依赖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本身的条件和能力,而在于一个网络系统内各成员的选择以及其联结是否具有优势上面。以美国计算机厂商戴尔(Dell)为例,其竞争优势并不在于其产制或设计能力,而在于它选择与管理供货商的能力。这样所构成的网络以满足顾客需要的效能,他人难以匹敌。

观点二:加入WTO以后,采用国际化运作战略是我国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以我国计算机大厂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居有一席之地,表面上看,主要依赖低成本和交货弹性优势,但是整体而言,乃在于它们多年来所发展的全球运筹管理能力。在这系统下,他们能整合协力厂,选择适当地点,建立灵敏物流和存货管理效能,使它们所拥有的优势一时也难以被他人取代。

另外,过去的台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依赖的竞争优势,最先为低成本,其后是专精化。但是,近年来似乎已提升为全球运筹管理能力,经由后者整合了前两种优势来源;由于全球运筹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让前两种优势的“综效”(synergy)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优势主要建立在所谓“联结性”(connectivity)的特性上。这种特性本身又建立在两个条件上:一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尤其是网际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传输脱离实际载体的限制,大大增进企业与企业间,活动与活动间之密切配合效能与效率;另一则是“信任”关系的加强,克服了对于层级组织或市场交易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与低效率的限制。换言之,今后全球化企业所依赖的关键竞争优势乃在于这种“联结性”之增强与改进方面,也代表企业经营者应有的新的认识和努力方向。

观点三:企业必须具有在价值链设计中的快速回应能力。这要求快速而又持续性地评估价值链中的创造价值部分和非创造价值部分,Charles H.Fine等人给出了一种价值链战略决策框架工作模型可以指导企业在进行产品、工艺、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和资源决策。GM的高能汽车的消耗系统工程和IBM的外部资源决策工作都是应用该模型改进他们的产品、工艺、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和资源决策的范例。

观点四:Kathleen M.Eisenhardt认为企业的战略应当尽量简单化、组织化、分阶段化。

另外还有关于“战略和信息技术的动态同步研究”、“战略的调整速度和知识应用速度关系的研究”、“企业内部竞争要素(诸如技术、生产线等)的管理战略研究”、“基于抽样方法的两阶段分析在组织行为的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如何使定价能力成为企业的战略武器”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着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观展开的。

管理学和组织学中传统的思路是从自身出发来研究核心竞争力,未来的研究应从经济的和社会的内涵来研究核心竞争力,这相对来说是一种新思路。将核心竞争力看成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有诸多好处:第一,它可以从企业财产角度阐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而且在一些细节方面,核心竞争力具有物质财产的特性;第二,它通过将组织资本引入核心竞争力概念中高度评价了能力的“协调”和“有机结构”内涵;第三,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概念将社会环境引入能力中;第四,将社会环境包括在能力概念中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可塑性问题。

经济发展核心篇10

一、新经济的由来及特点

新经济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美国的《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后来,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指出了新经济的特点和性质。2000年4月5日,他在白宫召开了有格林斯潘、比尔.盖茨等人参加的新经济会议。这就是“新经济”的大概由来。

实际上,对于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一些未来学家早就有所察觉。其中最著名的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在这两本书中都已指出,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和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即将进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对这个新经济形态的命名,学者们看法不一。克林顿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新经济”,经合发展组织(oecd)称之为“知识经济”,美国国会及商务部在他们的报告中称之为“数字经济”,还有人叫“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或“因特网经济”。我国著名学者成思危教授对新经济的含义和特点通过三个侧面来概括: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1.新经济在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呈现如下特征:

(1)以知识为基础。企业从全能生产到专注于某个环节、面向过程的生产,灵活生产,传统的产权关系转变为脑体产业分离的契约式合作方式,全球化范围。

(2)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由于知识重复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越高,其实际利润越大。国际贸易中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知识的集中程度就代表了核心要素和集中程度,企业越是做大做强,就越是更加倚重于知识要素。工业经济时代是资本决定企业命运,而知识经济时代,则是知识和思想决定企业命运。

2.新经济在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活动模式下,呈现如下特征:

(1)复杂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间的非线性作用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系统本身的自组织作用却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介稳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具有耗散结构的介稳系统,各组成成分必须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在此过程中还存在反馈作用。

(3)高风险性;虚拟经济系统的风险是很高的,有时是难以预测和难以承受的。由于企业的虚拟化运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又加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许多经济活动都是一次性的,独特的,无先例可借鉴的。

3.新经济在网络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下,呈现如下特征:

(1)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将遍布全球的企业、经营单位和业务职能悄无声息且持续不断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信息前所未有且不露痕迹地在不同的业务职能、不同的经营机构和地域界限间传播。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帮助企业降低库存、减少核心业务流程的成本即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透明度高,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大大消除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由于互联网为全球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直接联系的大量机会,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空间和自由度越来越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进入互联网就能得到它需要的产品的各种信息,并可以通过对不同生产者所提供的信息的分析比较,直接选择满意的个性化需求,网络经济使企业降低了市场进入障碍,留住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企业的客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3)集成度高。网络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经济,它通过信息将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进行综合集成,从而可以实现整体优化。虚拟企业有了其发展和成长的条件,企业只要构建起联系供应链各环节的网络,就可以由主导企业将先进技术规范设计的数字化图纸,通过网络分别传辖到在技术、装配、经济等方面都最合适的节点处进行制造,并在地理位置合适的节点处组装后直接交付给顾客。这样,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缩短交货期,又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及人力资源,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新经济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战略,竞争力-[飞诺网]

1.对信息和知识的成功管理和运用能力。

工业经济时代以整齐划一和规模优势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走向新经济时代以多样化、小型化、虚拟化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体制。知识优势将会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须靠成功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来支撑。这包括对信息和知识的建设、获取、加工和分析等。企业中对信息的管理已经涉及到从基础设施中的oa、mis、dds到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中的pdm、到采购与生产制造中的cad/cam/cae/capp及cims、mrpⅱ、erp、edi、scm等、到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中的crm等的全过程。

作为信息管理基础的企业的信息化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新技术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工具的改变,更涉及到企业的体制、机制的运作,以及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还包括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分工格局、一直到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但是,如果单纯将信息化战略等同于以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组成的一个平台的话,仅从这个平台的确无法区分两个规模相当、定位相似的企业。正如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支撑和制度保障,信息系统就不可能“内化”为企业的“个性”,就依然停留在“两张皮”阶段,而如此核心竞争力将在竞争中很快变得毫无价值。所以,信息化必须和组织、人员及其她企业资源进行战略整合与集成。企业信息化能否转化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取决于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管理能力,即从战略层对企业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和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进行合理规划。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的状况下,企业现有知识存量决定企业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资源发挥效率的程度与企业拥有的知识密切相关。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战略角度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和知识,而是在于企业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加工和分析的能力,使信息和知识对决策有用,才是真正对信息和知识的成功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决策者的注意力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成功的企业在于创造新知识,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可以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中去,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所以,信息和知识管理战略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战略选择。

2.企业对项目管理应用的水平。

新济时代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的结构随着产品的技术进步、市场的变化而快速变化,时效经济和消费个性化会不断增强。大部分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是以前不曾遇到过的,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去参考,而且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许多经验已经不再适合新情况、新环境和新问题,为此,企业会出现更多的突发性、无先例可借鉴的事件,这使得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将有更广泛的空间。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全球管理的新热点,新经济时代可以说也是一个项目化的时代。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项目存在的方式的多样性和类型的广泛性;(2)企业内部管理项目化;(3)项目管理信息化。另外,新经济下成本、风险和客户满意度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而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方法就是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由此,新经济下在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如何提高项目管理在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也应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

3.系统整合的能力。

过去,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压低进料价格,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求生存,就非要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可。近年来,随着所谓“无国界世界”趋势之到来,企业无论大小似乎都朝向全球化的经营模式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势有许多缺陷,但是,什么是全球化经营模式?似乎是人言言殊:有人界定它是指一企业的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有人认为它的分支机构遍布不同国家;有人强调它的品牌全球知名;但也有人重视它的经营和供应能力。事实上,今后对于企业的思考已不能局限于一个别企业的组织、能力和作为,而是一种超国界、超功能,尤其超组织的网络系统。这可以通过虚拟企业来实现,即企业仅保留某些最关键的功能,而其它的一些功能则被虚拟化,即以各种方式借用外部力量来整合,所借用的力量可能是上游供应商,可能是用户,也可能是竞争对手。总之,是突破企业的有形界限,借用外部资源整合,以延伸企业的功能。不同于过去的企业更多地考虑单个企业自身的利益,新经济下则要求企业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思考,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其供应链上实现高度的分工和彼此间密切的协作,以求得各个环节的多赢,这是一种寻求综合优势的价值链思想。所以,选择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研究scm系统整合中的不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在scm中上下传播的方式,通过建模来优化scm,可能会得到新的企业运作战略和目标。

4.客户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网络经济彻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竞争方式。首先,它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面对中间商(如批发商)的竞争,逐步改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竞争;其次,使企业从以往的以产品或服务设计与管理为中心的竞争,转变为以产品或服务营销为中心的竞争;最后,由以往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与质量的有形竞争转变为争取消费者信心的虚拟竞争,为此,企业只是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企业文化所透射出的企业形象宣传更能长远地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目光。企业要抓住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或某一局与市场,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机网络营销的手段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所以,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需考虑的重要的战略选择。

以上几方面不失为新经济下企业培植其核心竞争力的又一思考视角和必要手段。它们是在工业经济时代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有益补充。企业若能将它们提升为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是构建符合新经济需求的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三、当前的国内外研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观点,可通过以下几例具体说明。

观点一:我国企业今后所要发展和依赖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本身的条件和能力,而在于一个网络系统内各成员的选择以及其联结是否具有优势上面。以美国计算机厂商戴尔(dell)为例,其竞争优势并不在于其产制或设计能力,而在于它选择与管理供货商的能力。这样所构成的网络以满足顾客需要的效能,他人难以匹敌。

观点二:加入wto以后,采用国际化运作战略是我国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以我国计算机大厂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居有一席之地,表面上看,主要依赖低成本和交货弹性优势,但是整体而言,乃在于它们多年来所发展的全球运筹管理能力。在这系统下,他们能整合协力厂,选择适当地点,建立灵敏物流和存货管理效能,使它们所拥有的优势一时也难以被他人取代。

另外,过去的台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依赖的竞争优势,最先为低成本,其后是专精化。但是,近年来似乎已提升为全球运筹管理能力,经由后者整合了前两种优势来源;由于全球运筹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让前两种优势的“综效”(synergy)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优势主要建立在所谓“联结性”(connectivity)的特性上。这种特性本身又建立在两个条件上:一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尤其是网际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传输脱离实际载体的限制,大大增进企业与企业间,活动与活动间之密切配合效能与效率;另一则是“信任”关系的加强,克服了对于层级组织或市场交易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与低效率的限制。换言之,今后全球化企业所依赖的关键竞争优势乃在于这种“联结性”之增强与改进方面,也代表企业经营者应有的新的认识和努力方向。

观点三:企业必须具有在价值链设计中的快速回应能力。这要求快速而又持续性地评估价值链中的创造价值部分和非创造价值部分,charles h.fine等人给出了一种价值链战略决策框架工作模型可以指导企业在进行产品、工艺、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和资源决策。gm的高能汽车的消耗系统工程和ibm的外部资源决策工作都是应用该模型改进他们的产品、工艺、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和资源决策的范例。

观点四:kathleen m.eisenhardt认为企业的战略应当尽量简单化、组织化、分阶段化。

另外还有关于“战略和信息技术的动态同步研究”、“战略的调整速度和知识应用速度关系的研究”、“企业内部竞争要素(诸如技术、生产线等)的管理战略研究”、“基于抽样方法的两阶段分析在组织行为的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如何使定价能力成为企业的战略武器”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着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观展开的。

管理学和组织学中传统的思路是从自身出发来研究核心竞争力,未来的研究应从经济的和社会的内涵来研究核心竞争力,这相对来说是一种新思路。将核心竞争力看成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有诸多好处:第一,它可以从企业财产角度阐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而且在一些细节方面,核心竞争力具有物质财产的特性;第二,它通过将组织资本引入核心竞争力概念中高度评价了能力的“协调”和“有机结构”内涵;第三,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概念将社会环境引入能力中;第四,将社会环境包括在能力概念中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可塑性问题。

经济发展核心篇11

[作者简介]陈淑琼,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07-05

中国的改革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内生性的制度变迁轨迹。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不仅促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重新排列组合,而且催化深层次的价值观的嬗变。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正面效应

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增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它刷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是当今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一)经济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人们鲜有机会接受教育,更难说对社会精神文化有较大贡献。统治者重视道德教化,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人们迫于生计,没有意识到现存道德的不合理性,即使少数有识之士抨击现实道德,但因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民众基础而难以奏效。只有到了工业社会,生存问题得以解决,教育才开始普及,人的整体素质才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精神生产和国家事务。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入人心,人们已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总体上支持改革,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有内在一致性

1 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契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标。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的阶段,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可以有效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它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统一的,生产力越提高,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改善,就越接近共产主义目标,因此这种一致性是根本的。

2

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契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市场经济重视物质利益,物质追求是人生价值目标之一,以此为前提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和信仰,没有人愿意只追求精神价值而舍弃物质追求。过去的信仰者被教导说要关注精神生活,放弃现实的物质生活,专心期待来世的天堂生活。离开人的实际利益,一味强调信仰,使信仰虚幻化、虚伪化。近代以来人们的信仰趋于世俗化和现实化,这是历史的进步。

3 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符合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从所有制来看,共产主义社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它提倡的集体主义是实现全体公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则赋予社会主义经济以竞争和活力,这也是对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运用。从分配制度来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分配的调控机制,按劳分配符合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经济实现,符合市场经济的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4 市场经济的职业道德规范吻合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规范促进社会公德的提高,绝大多数人都有双重角色。既是职场中人,又是社会中人。行业认同产生职业道德,社会认同产生社会公德,市场经济对道德修养的正面驱动始于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对人性恶的软约束引致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当利他行为为自身带来利益时,利他意识便逐渐超出个体自身被规范化、制度化,成为职业道德准则。当抛开行业特点,职业道德便有共同规范,如敬业诚信,这些规范超越职业范围上升为社会公德。在非职业交往中,功利色彩淡化。如在朋友之间、个人与公共场所之间等的交往中,虽然没有职业交往的敏感,但个人道德修养仍会影响他人利益和社会秩序,如随地吐痰污染公共环境,交通违章危害公共安全等等。细节不小,它折射入的社会公德素养,职业道德中的“利己”和“利他”意识推广到社会领域便成为“自爱”和“爱他”。社会交往中利害冲突的机率并不太高。正常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以和睦相处。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健全,人们的公德意识必然由他律转化为自觉,道德认同也将由法律强制逐渐升华为道德自觉。

(三)经济全球化推动了道德进步

1 提高了道德主体的自由程度。全球化是指人类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交流、对话、协调和沟通的过程和趋势。对各国来说,空间已不再是一个障碍物――人们只需要短暂的一瞬就能克服它,开放使人们得以拓展交往空间,共享文明成果。对个人而言,有利于解除人与人之间依附关系,人们之间更加开放、平等、宽容,道德自由度扩大,自主选择成为道德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增强人们的道德主体性与道德选择能力。从国际来看,各国解决问题的立足点不只是本国利益,还有人类的共同难题,比如生态问题和能源危机,这就意味着道德适用范围的扩大。表明人类道德能动性增强。

2 有利于当代中国制度性道德建设。中国传统道德重视美德伦理,忽视集体性、公共性和制度性道德,人们的规则意识淡薄。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不局限于个人之间,也包括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的出发点,不是善良情感而是组织利益。契约协调利益比个人德性更为有效,因而现代社会重视规则,要求建立以自由、平等、信用、契约为基础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道德层面上,包括人格自由平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人权、公平竞争、依法守法的现代文明规范。随着开放的扩大,近年来国内对诚信公正的呼吁日盛,制度性道德也将备受关注。

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负面影响

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并不完全正相关。改革开放带来社会情况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社会的变革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价值偏离。信仰迷茫、道德滑波令人堪忧,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新价值观仍未深入人心,容易导致行为失范、社会失序。

社会主义建设是全新的事业,也是复杂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对外开放的环境,国内外一些封建迷信、腐朽没落的东西会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即使在物质生活丰裕、科学文化繁荣的条件下,也难免会有些人陷入精神空虚甚至颓废状态。”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淡漠、利他主义感冷漠、社会公德水平下降,“见义勇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传统美德褪色。

市场经济易于诱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思想,从而削弱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诱发个人主义思想,消解集体主义精神

经济体制转型诱发人们的价值观从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蜕变,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政治统帅一切”、“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成为行为准则,集体主义观念占绝对主导地位。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这种价值取向走向反面,将个人合理的利益追求视为错误加以批判,一味强调集体利益,改革开放后,集体主义观念受到冲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易于诱发个人主义思想,引致价值导向市场化,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本位,按市场要求塑造自己。计划经济年代的“公而忘私”、“无私奉献”被人遗弃。大而无当的“理想”、“信仰”再也激不起人们的豪情,反而使人疑虑惆怅,有些人追逐私利,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二)滋长宗教迷信思想,出现信仰多元化

中国当前的信仰多元化状况首先源于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和高度开放。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导致信仰自由,造成信仰迷失。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既是空间的开放,也是精神生活的开放、心态的开放。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加之信息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民众信仰日益多元化。其次,体制转型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使之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伤感怀旧、忧虑郁闷等心理现象,这些人在现实中受挫,容易逃向现实之外,以宗教与迷信填补内心空虚。最后,市场经济的实用主义易于滋长迷信,迷信的流行与市场经济不无关系,因为迷信讲实用,迷信者想利用超自然的手段实现世俗目标,因此实用主义与迷信有内在联系,而市场经济则助长了实用主义。

(三)摧生多元利益格局,导致价值观多元化

经济市场化导致利益多元化。改革使人们的人生观变化具有多重表现与多样选择的新特点。社会上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相悖的言论时有所闻,有的公开鼓吹“全盘西化”,在政治上主张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价值观上主张极端个人主义。有的歪曲党和人民的历史,煽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有的不负责任,生产色情暴力、迷信颓废的文化作品。而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渗透,以民主、人权为幌子推销其价值观,利用宗教、民族问题挑起事端。

(四)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1 道德相对主义的潜在威胁。中国经济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使国人在接触国外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感受其精神文化。国际网络信息无孔不入,西方影视作品全面渗透,都将促使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多元化。古今中外的异质文化同台展现,隐匿其中的多元化道德标准使人们对同一评价对象产生相异乃至相反的评价结果,使人们道德观念模糊。具体表现为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迷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

2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带来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狭隘是一种进步,但发达国家倚仗经济优势,把西方价值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固有的道德规范受到质疑和削弱,甚至被拒斥和否定。近年来中国社会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性解放等社会思潮的流行固然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与西方文化产品尤其是传播媒介的影响不无关系。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和传统美德在“接轨国际”的口号下逐渐被淡忘。

3 道德的社会控制力受到削弱。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多地诉诸规则,人们逐步转向依赖外在的法律力量而忽略内在的道德力量。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技术、信息等资源配置在全球自由流通,其中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评价相对重视智力,道德标准被淡化,道德在整个社会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弱化。面对全球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人们往往会崇尚博弈甚至是一些零和的博弈。这使人们往往只重个人或企业的成功而轻道德上的高尚,这种生活取向容易导致虚无主义。

(五)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 直接导致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西化的危险。改革开放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但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西方价值观随着中国与西方全方位交往的加深,随着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战略的文化渗透,逐渐影响中国人的价值选择。由于它具有隐蔽和迷惑性,容易为一些人所认同和接受,严重干扰和破坏新价值观的构建。全球化带来“民族和传统认同感的丧失,文化多样性的渐失,东西方文明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等世界性道德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主导着全球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上统治全球。他们通过文化商品的销售,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输,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一些有害的观念,如个人中心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侵蚀,导致人们疏远淡忘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正如杜勒斯所言:“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2000年5月2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美国众议院说,我们向中国出口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我们真实的价值观。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弱势的中国,必须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德的关系,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体系。

2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冲击。剧变使马克思主义遭受挫折,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喧嚣混杂,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真空。西方敌对势力用“过时论”攻击马列主义,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现在“只有学术价值”,有人叫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向我国渗透各种

“理论”。但很多理论是用理想化的尺度去评判和指责现实。有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武器,有的极端地反传统、反民族,肆意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3 引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部分人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经济全球化使国外产品和技术大量涌入冲击我国的民族产业,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困难状态。分配不合理、就业不稳定和竞争压力剧增所带来的苦闷、空虚和压抑,短期内可能导致一些人的思想疑惑,甚至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必须实行权利与资源平等分配,治理腐败与垄断,防止财富过分集中的经济与社会政策。

4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冲击。西方敌对势力用“西方民主”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们看不到西方国家多党轮流执政、首脑频繁更替的积弊,竭力贩卖“西方民主”,他们不谈腐败的全球性特点与中国发展的特定背景,说什么腐败现象是“中共的结果”,是“极权的伴生物”等等,幻想“打破经济壁垒的同时,摧毁政治铁幕”,妄图让中国共产党退出领导地位。

三、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价值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领导体制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思想强调“革命化”,领袖话语是唯一的价值标准,“革命”是唯一的价值取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是唯一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如在价值标准上,有“唯书”,有“唯上”,有“唯实”,有“跟着感觉走”,有跟着“时髦”走等,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上,有重钱、有重义、有重享乐、有重事业、有重原则、有重“关系”、有重理想、有重现实等。多元化的价值观既给人们多种选择,但也容易导致人们的无所适从。

(二)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导致道德失范

中国传统道德以“人性善”的乐观人伦为基础,而市场经济是以“人性恶”的悲观人伦为基础。传统道德强调为国家、为集体的整体主义观念,忽视个人利益的合理存在,这极易使这种为“大家”的思想在市场环境中变为空洞的要求。使“极端理想主义”、“个人崇拜”和“伪理想”发挥到极致,瓦解了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原有支配人们行为的政治色彩浓厚的道德观念处于失衡失调的状态。社会转轨时期,旧的道德观念已不适用但仍有影响力,新的道德体系还未建立,道德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市场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益优先;道德伦理祟尚奉献和利他,两个领域不同伦理原则的冲突使人们在道德价值选择时产生困惑。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国际文化交流拓展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以厚德载物精神去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和“全盘西化”图谋,使一些人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人生信仰多元化、人生目的庸俗化。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有些人在价值观方面产生了困惑和矛盾。

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影响的应对策略

消除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负面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把改革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把“立”与“破”的关系统一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的实践之中。

(一)引导人们树立主导的价值观

要消除价值观多元化引起的价值观困惑,必须确立一套先进的主导价值观,使人们不再无所适从。这个价值观体系应该是主导性和多元性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既要合理利用传统价值资源,如整体本位、义利统一、诚信等,又要借鉴西方价值观的合理成分,如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等的可取成分,用开放的态度批判地吸收各种外来价值观,建设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全球眼光的价值观体系,这一主导价值观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以“五爱”为主要内容。在倡导新时期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同时,注重对人生价值取向的错误倾向的匡正和教育,使人们的人生价值观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目标

崇高的价值追求是人奋发向上的驱动力,是抵挡诱惑的防火墙。没有崇高的价值目标必然导致信念动摇、理想迷失、精神颓废、道德滑坡。这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人生最高价值信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人生最高价值理想,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人生最高价值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人生最高价值尺度,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价值追求。

(三)引导人们坚持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

价值判断关系到人的价值追求、是非观念和行为方式。面对深层次的利益调整,面对众说纷坛的思想流派,没有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就会良莠不分、是非不辨。因此我们在坚持以“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以“是否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否有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否有利于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是否有利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提高价值鉴别能力。

(四)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实现途径

价值实现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在实践中要理顺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关系,理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理顺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理顺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关系,使之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实现人生价值,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投机取巧。有些人靠出卖人格国格谋取私利,那是人生价值的畸变。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于共同理想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五)引导人们遵从刚性的价值行为规范

面对价值追求的多元、道德观念的差异、行为方式的多样,我们要引导人们制定切实管用的人生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努力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执著追求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忠实传承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带头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尹继佐,新情况・新变化・新思考――学习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N].文汇报,2000-03-08.

[2]高长江,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J].青海社会科学,2000,(2).

[3]吴燕,刘进,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给德育带来的挑战及其教育应对策略――青少年道德教育论坛讨论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经济发展核心篇12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17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好推进“三农”工作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与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分析农村金融现状,总结农村金融发展困难,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工作者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努力发现和总结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反思,积极总结,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

1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保证我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多,个别地区的农民要想办理金融业务需要奔波很远的路途,不能保证业务办理和咨询等一系列业务的时效性;二是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有待丰富,其服务手段和方式有待提高,同时服务内容也有待完善,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的需求;三是农村的经济环境决定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农民融资困难是普遍现象。

1.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农村贷款的利率有待进一步调整,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而言,利率还是偏高,极容易出现“惜贷”现象。同时还存在一些“民间贷款”的现象,影响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其次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辅助行业发展缓慢,例如与农村金融相关的咨询、法律、服务等,不但影响农村金融健康发展,还影响整个农村市场环境。

1.3支持农业信贷的资金投入有待提高

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近年来农业贷款质量普遍不高,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银行不敢大力投入;二是部分地区对于农业金融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村信贷比例;三是金融机构对于农业信贷的投资热情不高。

2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2.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部分地区已经成立了农村村镇银行,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农村金融服务,其他地区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农村金融发展的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银行的支农作用,科学合理的扩大放贷权限,拓宽农业信贷范围。同时还要努力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切实满足农村金融发展所需。更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强化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2.2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农村融资难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财政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可以适当降低税收,或者通过一些农业补贴,通过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共同解决农村融资难题;二是可以适当制定奖励和补贴政策,提高金融机构的收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三是积极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法律法规,规范农村金融信贷行为,尤其是对于民间贷款的约束十分关键,以免出现民间信贷纠纷,不仅容易使人们财产受到侵害,还会影响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2.3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诚信环境空间

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农村金融环境的治理力度,对于银行信用体系,担保机制,以及风险的降低,支农力度的增加都具有显著意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放贷权,从行政区域上来说基本集中在h级及其以上的分支机构,在乡(镇)的分支银行基本没有放贷权。然而在乡(镇)的分支银行对农户的状况比较了解,相比能够较为准确地甄别出农户的资信状况。治理水平的提高,放贷权的下放,有利于银行甄别并接收信用好的农户所传递的信号。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农业发展和使自身经营效益受到影响的金融部门给予适当的政策性补贴,以激励其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有效减少“惜贷”的情况。加快信用担保体系、法律、会计和咨询等金融辅助行业的发展,以有效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环境诚信化。一是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和金融知识;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贷款用户信用指数数据库,定期审查企业和农户的信用情况,将其与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贷款抵押比例挂钩;三是制定逃避债款的惩罚办法,严厉打击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促使人人诚信,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瓶颈问题,必须立足于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难题,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同时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诚信环境空间等举措来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明,安秀梅,李茜.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