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8 09:58:41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1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由于小学生关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学生容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他们才会对书感兴趣。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2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事实上,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不感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小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农村小学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正确与否影响阅读效果的好坏。从平日里观察,不少同学在阅读的同时小动作也特别多。如:书往桌子上一放动动嘴巴,手解放出来做其他的事;目光呆滞地一个句子或词语反复读很多遍,还不知道在说什么。这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只能使思维越来越迟钝。因此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1.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找那些能够吸引你并让你持续阅读的书。即使不是文学名著,让你对阅读充满欲望,这就是阅读的目的。一旦形成习惯,就是更艰深的内容你也会泰然处之。

2.要有严肃认真的阅读态度,精力集中,力求收获。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尽量选择那些经典的书籍、文章,独具特色的报纸杂志以及网络上的优秀文章。

3.要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习惯是长时间里逐步养成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不行,每天至少抽出一点时间雷打不动的读书,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受影响。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使行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二、重视课外阅读和方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这些阅读学困生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阅读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让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阅读能力的强弱和知识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一方面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一定数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做基础的;另一方面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阅读就能多方联想,多方比较,多方思考,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和速度。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会造成阅读的障碍。

1.针对个性特征,选择合适读物。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书也是如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通过课内阅读和课余谈话等多渠道进行观察,了解每个学困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最想知道的、最关心的事情,向他们介绍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书籍,鼓励他们在阅读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引导他们积极阅读,以拓展阅读的范围。

2.延伸n内阅读,寻求科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学生学会阅读,不善于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学困生的自读能力较弱,离开了老师的指导便无从下手,有了好书,也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从不想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在指导学困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寻找相同体裁、相近内容或同一作者的作品,多渠道、多层次地开辟阅读园地。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完善阅读能力的评价机制。班级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3

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过程的必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人的一生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精神层面的丰厚储备。一个人的童年怎样度过影响着人的一生。善待童年的根本方式,就是尽可能让孩子把童年真正当成童年来过,尽可能让孩子们充实自己的精神储备。而实现它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把窗外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引进来,开启孩子们懵懵懂懂的生命世界。

重视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世界教育的一种共同的趋势。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美国教育部曾陆续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等; 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从电视到网络,到处都看得到政府宣传阅读的信息。

加强阅读教学改革也是近年来我国新课改的重要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另外,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二、不同阶段儿童课外阅读的重点

儿童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比如二年级和四年级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的年级,而且是隔着几重天地的两个世界。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阶段的儿童阅读都有其侧重点。

低年级段儿童因为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很多时候他们习惯借助于图像、色彩、声音等来感知和了解事物,因此,一二年级孩子的阅读应以绘本为主,辅以大量的儿歌、童谣、儿童诗和经典的儿童电影,这些东西更容易和孩子当下的生命体验相结合。只有让这些美好的事物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伴随孩子的生命,一粒粒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深植于孩子的心田,不断丰富孩子的心灵,很多德育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从小学中年级开始,随着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整本书共读的同时,需要逐步融入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甚至哲学方面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其浓厚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意识。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还要适当引入政治、社会以及人物传记等读物,让孩子朝更远的方向发展。

三、引导儿童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

1.坚持每天由教师大声引领朗读。每天为学生大声朗读,对教师而言,是对灵魂的一次净化,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情感和想象的升华。在大声读书中,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会和课本中的主人公一起,或欢呼,或喜悦,或忧愁。这种难忘的氛围,这种全身心浸润在书中的经历,对教师、对学生都是重要的心灵体验,它会在学生心里播下爱读、乐读的种子。我们学校倡导并利用每天上午第5节25分钟的小自习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先后读过《窗边的小豆豆》《柳林风声》《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书。一般坚持几个月后,家长们就开始反映孩子爱读书了。校园里、班级里常常见到学生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书,互相交换着看,有的同学因为有一本好书,在同学之间“身价倍涨”,大家都围着这个同学借书,课下总是交流书中的内容,热闹非凡。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4

一、英文报刊阅读重要性的理论依据

(一)从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的角度看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语言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语言教学的有效性。那么,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语言教学是什么?研究第二语言教学问题的权威人士、加拿大卓越的教学法专家之一H.H.Stern指出:“Language teaching can be defined as the activities which are intended to bring about language learning.”[1](语言教学应该是产生语言学习的一系列活动。)语言教学为语言学习服务,否则无效。语言学习,首先从“语言输入”开始(input),大量的、有效的、真实的语言输入将有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关于语言输入的重要性,语言界有三种观点:(1)行为学家(behaviourist)认为把重点放在语言环境上;(2)本国语学家(nativist)则认为语言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加工机制;(3)互动学家(interactionist)认为既是输入因素,又是语言内部天生机制一起共同起作用的[2]。可见,语言输入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阅读是一种语言输入,而英文报刊阅读更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真实的语言输入。

(二)是积极有效的语言学习形式

H.H.Stern认为鉴别积极有效的第二语言学习,第一,看它是不是提高了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趣;第二,使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否有价值;第三,是否促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英语课程结束后仍坚持学习;第四,增强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热情[3]。

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相比,前者最大的优势是知识的系统性和难易度的循序渐进性。但是,英文报刊阅读作为英语阅读课的补充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内容丰富、新颖、前卫,方法灵活,阅读目的明确――为了获取信息,是一种较为积极有效的第二语言学习形式。语言学习,尤其就阅读而言,在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不像自然学科那样讲究知识输入的系统性,以及输入的规律性――循序渐进。报刊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随着英语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因而,这种学习形式是有价值的。

(三)是真实的语言学习形式

有效的语言学习和习得的前提是所输入语言的真实性。在谈到输入的重要性时,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学研究专家Rod Ellis是这样评价的:不言而喻,第二语言习得只有在学习者有机会输入第二语言时,才可能产生。输入的形式可以是接触自然语言环境,这里强调的是语言输入的真实性,或正规的教育,以口头的和书面文字的形式出现。关键是在于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什么样的作用[4]。

因而,英文报刊阅读是一种真实的语言学习形式。以文字的形式使学生融入自然语言环境中的体现。首先,文章信息的真实性;其次,文章语言的地道性;最后,阅读这一行为的真实性,不是为了回答问题而进行的具有人为的阅读因素和动机,那样的阅读将随着回答问题的结束而结束,而报刊阅读则是持续的,只要想获得信息,就有阅读的存在。

二、英文报刊阅读在教学中的实践和实际意义

(一)实践

自1999年到2004年,我分别坚持在原大理医学院药学本科99―7班、护理学本科2000―6斑、临床医学本科2000―4班,大理学院临床医学本科2002―5班、药学04―1班进行这一实践。下面是就以临床医学2000―4班的问卷调查以及结果分析为例。

1.两年内的大学英语学习期间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临床医学本科2000―4班:

2000―4班学生大多数喜欢的报刊阅读形式为:分组学习―讨论―汇报(口头/笔头),因为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互相帮助。

喜欢的报刊杂志是:《21世纪英文报》、《大学英语杂志》、《英语辅导报》,因为能获取信息、扩大词汇量、增长知识、有趣。

课外阅读英文报刊:44人中37人有时读,3人经常读,2人从不读。

绝大多数认为只靠课堂穿插报刊选读的量:不够。

认为从大一就坚持读报的益处: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和信息、锻炼表达能力、阅读有所提高、阅读有较大提高。

绝大多数认为读懂报刊上的内容更令人激动。

学生能够意识到阅读英文报刊的益处,尤其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但学生对过级考试水平难、易度了解不够,不能正确对待过级考试与读报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先过级,再学习/读报”的误区[5]。

2.两年大学英语学习结束后的追踪调查和结果分析

临床医学本科2000―4班:

在两年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束后,到现在为止,全班将近有一半的学生养成了购买、阅读英文杂志,如《英语世界》、《英语沙龙》等的习惯,原因是:第一,看到坚持读报的学生英语进步大,并且过了四级;第二,考虑到经济问题,英文杂志可以零买,所以不难坚持;第三,英文杂志好保存,看完了还是舍不得扔掉。另一个数据也可以说明问题,在大学英语两年的学习中,四级通过了9人;到2003年12月,又通过了9人,共通过18人,其中2人通过六级。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购买和阅读英文杂志,特别是过六级的那两位学生,一直坚持读报、买杂志。当然,还有其它的因素,如刻苦努力、做试题等,但是,和其他同学相比,其它因素具有共性,只有读报刊这个因素是特殊的因素。

(二)实际意义

1.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1)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坚持英文报刊阅读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英文报刊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而且是一种积极、有效、真实的语言学习,不仅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特别是阅读技能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对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帮助。我在大理学院药学99―7班、临床医学2000―4班、护理学2000―6班开展的英文报刊阅读活动对大学英语的四级考试成绩是有明显的作用的。请看下表:

从问卷调查结果和以上的考试成绩,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如果长期坚持阅读,不但可以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知识面,而且能使学习者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因为,读报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答题,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自觉的行为,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②以上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41%为原大理医学院、现大理学院2004年以前的最好成绩。列出以上图表,并不是说只要坚持报刊阅读就可以提高大学英语的四、六级通过率,而是只要坚持英语学习。而阅读报刊就是一种有效的外语学习的形式,坚持不懈,一定会提高英语水平。

(2)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兴趣。

21世纪,培养的是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人才。一个只会考试,连报纸都看不懂的人,内心是悲哀的,对自己的能力是怀疑的。而英文报刊阅读的坚持,一定会有助于扩展知识结构。例如,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交流自己读过的新闻,像“Dark Horse”(黑马),“Clone”(克隆)等话题和词汇是教材里没有的。像这些词汇和话题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任何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主体的生理和心理基础[6]。一个学习者对自己所进行的学习最终没能很好地满足知识、能力的需求,在心理上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还有什么比获得一条信息而自豪和快乐呢?坚持报刊阅读不仅能提高对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增强自信心。学生凭借这种自信心、这种与众不同的自豪感(和那些没有读报刊、只学书本的同学相比)、成就感,就会产生动力、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发现除书本教材以外的精彩世界,以此促进自己学习,也带动身边的同学。由上表可以反映出数据的背后有多种因素,与其说是英文报刊阅读的数量起作用,莫如说是报刊阅读这一行为所激发出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兴趣,它将会引起其它的学习行为。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我任教十六年来,第一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充分体现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一种工具,是用这种工具来获取信息的,是用来交流的。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回答阅读理解中的问答题。我们传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阅读后回答问题,另一种是读后做一些多项选择题,这些是测试形式,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是阅读的最原始的目的。

3.是教材的有效补充

英文报刊阅读体现了语言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一纲多本”可谓有效的形式。英文报刊阅读可以拓宽阅读材料视野,突出语言教学实质,具有灵活性、多变性、时事性和实用性。这是系统教材的最及时、方便、经济实惠的补充。

4.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提高

长期使用教材,会使教师产生依赖教学参考书的思想,养成惰性。这对人才培养和自身的提高都有消极的因素。让学生读报,首先要自己先读,才可指导、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自己也会成为一名积极的、忠实的读报者。这是培养学习型教师的最佳途径之一。自己也在进步,既能照亮别人,又能照亮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和谐发展。

三、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探究的方面

(一)形式和方法

英文报刊阅读目前只是部分教师作为阅读课的一种补充形式。结合以上分析,目前还存在着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1)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与阅读量之间的矛盾。

(2)对学生在课外自觉阅读检查的困难。

(3)对学生阅读要求的形式的有效性的检验。

(二)耐心和信心的培养

英文报刊阅读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因为还不能马上看到效果而放弃,要经得起时间和毅力的检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文报刊阅读是有效的、可行的、可持续的。它既符合语言的教学、学习、习得规律,又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将学生引入一个书本教材以外的精彩世界,从而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英文报刊阅读这一行为,一方面,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会随着学业的结束而结束,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是可持续的,另一方面,教师也得到了自我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可持续的。我将继续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我相信,只要有语言教学、语言学习、语言应用的场所,就有报刊阅读,因为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1).

[2]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29).

[3]H.H.Stern,edited by Patrick Allen and Birgit Harley.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1).

[4]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2).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5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5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87-01

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一个成功人士他一定不是只靠课堂学出来的,一定是文化的熏陶和多方面的修养。[1]

我们的伟大领袖主席,就坚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他老人家从年少到年老,时时阅读,处处阅读,持之以恒,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古为今用,才是他的学问和思想造诣达到了顶峰。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成就了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外交家……造就了一代伟人。可见阅读的益处有多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的读书精神,来充实完善自己的思想和人生,增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己的人生道路丰富多彩,幸福顺利,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为人类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代。作为当代中专生,要以领袖为榜样,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中专生进入中专学校后面临的不再是升学的压力,课业负担不像普通高中那么繁重,学生有一定的课余闲暇时间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吸取知识,接受思想观念的一个重要渠道。课外阅读也能让学生扩展视野,得到感悟、收获、发展,提高自身文学、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第一等的好事。中专生作为一个中等文化群体,不像大学生那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分析能力。所以要注意选择性地读书。坏书是,可以使人堕落,要远离毒害。要“多读书,读好书”,“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好书是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好比跟一个智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读书的过程是我们面对前人、面对智者、面对知识、不断接近的过程,它带给我们的惊喜是不经意的,我们有必要使这份不经意更长久,让读书变成陪伴我们终身的好习惯、好伙伴。[2]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资源,来广益知识,启迪智慧,获取信息,提高素养。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能保证内容健康向上,不会误入歧途。在阅读过程中,要看到自己所获得的收益,并注意将其梳理,接入既有之知识链。并且,要把这一点一滴的收益确立为自我参照标准,使之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进步。[3]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各方面的书籍。读书的过程就像我们摄取营养一样,吃的越杂,营养越丰富,身体就越健康。同学们通过广泛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提高自己的心里素质、道德水平、生活本领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能够适应学校、班级、宿舍的校园学习生活,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愉快友好地与师生相处,顺利完成学业。将来步入社会也就能很好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

社会、时代和人生都要求一切有志者通过阅读来掌握本领,更新知识。我们要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起来,坚定地树立崇高的阅读目的。唯有这样,我们投入阅读时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才会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真心做到活到老,学到老。[4]人生在世,要活的有价值,必须立志做一个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要以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为己任。总理所倡导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乃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阅读是人类社会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的一项基本活动和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们融入社会、安身立命、有所作为而必须坚持终身的一种行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回报你的事情了。每本书都有它的精华,舍弃糟粕,吸取精华,你会变得明智聪慧而豁达。再没有比读书更能让一个人神情淡雅、从容自如的事情了。如果你有空闲就读书吧!这是中专生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是我们一生应该保持的良好习惯。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6

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正是人获取知识的关键时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书籍,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教师可以从自己做起,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课外阅读。

二、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合理地安排读书时间,制定好读书的计划。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定的计划,并长期坚持下去。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阅读一些古诗词或名言警句等,有利于记忆;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让自己放松的书籍。当今社会信息含量大,变化大,绝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要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栏目、标题,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还可以做点记录。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选择书籍,把精读和略读有机结合起来,多阅读一些作品,久而久之,就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或对文章写法等进行点评,或写写读后感。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长期坚持,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三、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目

第一,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读了这些书,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感情才是美好的……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学生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第二,可以推荐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展现了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著的追求。这类书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读这些人物的传记,就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三,可以推荐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然,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7

兴趣是喜欢阅读的前提。有调查显示,教师是对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重要作用的人物。低年级语文老师更应有意识地为课内和课外阅读架起一座系统的桥,由课内向课外过渡,延伸课堂,让学生与快乐阅读牵手。教师可以撷取片段或者开头向学生推荐,到精彩之处就戛然而止,学生急于想知道后面的内容,自然会进行阅读。同时,结合低年级学生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阅读收获外显,得到师长的赞许和同学的钦佩,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竞赛阅读,家庭中的亲子阅读。一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就会最大程度地提高阅读兴趣。

二、多维助读

1.魅力绘本。绘本是低年级学生的“成长甜品”,备受宠爱。学生徜徉在花花绿绿的美图中,徘徊在简简单单的文字间,就是这么简单,开怀。绘本是浓缩的生活,学生在放大的“小人书”中感受成长的酸甜苦辣。如《大卫不可以》中一次又一次的“不可以”,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一次次捧腹大笑,深深感叹妈妈的爱是这样甜蜜的负担。绘本阅读是初涉生活数学的巧妙方法。如《金老爷买钟》除了复述故事,带给学生第二次阅读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粗浅地认识时间,与学习生活接轨的绘本阅读更加实用。

2.经典国学。中华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华,犹如最朴素最必不可少的“主食”滋养人生。它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材料,学生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人生智慧。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生活实际有目的地选择内容:如由《怀素写字》引入“如囊萤,如映雪”懂得发愤图强;从《春到梅花山》寻找美丽的春天,揭示“一年之计在于春”最质朴的道理。也可以把经典阅读演绎出新花样。如谷建芬的《古诗新唱》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跳动的音符,熟悉的诗歌,学生在一次次与经典的亲密接触中,喜爱阅读。

3.清新童诗。张秋生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童诗是点缀在课外阅读四周的素雅花边,像甘甜的泉水多了一份自然的清润。如台湾作家林武宪的《小鲫鱼和麻雀》,很口语化的童诗,感觉像我们身边有苦恼的学生在抱怨。同时,这又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诗,小鲫鱼和小麻雀都只看见了对方幸福的一面,忽略了自己的幸福。寻找自己的幸福,感受自己的幸福,多么温馨的童年阅读。还有金波、舒兰等作品,它们从心灵深处抒发,逼真地传达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4.独立阅读。拼音读物是我国的精神文化特产,是一种介于图画阅读和文字阅读的可爱文本。它既有复习拼音的短期效益,又有接触汉字勾起阅读欲望的长期效益,内容包罗万象,是课外阅读不可缺少的“果蔬系列”。比如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狼王梦》对识字量较少,阅读深度不够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拼音版的《戴银铃的长臂猿》为阅历不多的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平台,降低了阅读难度,逐步走向独立阅读。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可以是一句谚语名言,可以是一则社会新闻,甚至是谜语、绕口令、对对子等。如学到《我叫“神舟号”》就推荐蛟龙号深海探测的新闻报道;学习《再见了,北京》关注奥运世博、倡导低碳生活。让学生感觉课外阅读就是这么简单,就在身边,让课外阅读逐渐成为生活中一个自然而然的习惯。

三、坚持阅读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10

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是力于课外阅读。”语文学习是终身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彰显,但仍须稳固其地位。专题复习固然重要,一定的测试必不可少。但是,如果毕业班的课外阅读时间被占用,优秀的阅读资料被束之高阁,重新回到试题层出不穷的古老的学习模式下,那么学生就会疲于应对,毕业班就成为“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便成为空头支票。七年来,笔者对多届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研究以及学习效果的跟踪调查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一、“为什么读”,生活的现实在警示着坚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从生活角度看,课外阅读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果是正相关的。高三生活相对紧张而枯燥,虽然很多学生有抱负、有动力,但是也很难保证自己在长时间单调、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中做一台高效能的“永动机”。 阅读,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广阔的课外阅读,有的以分析的深刻清醒你,有的以描写的细腻感动你,有的以朴实的叙述震撼你……这些源头活水,是多学科繁杂学习劳累后的一种积极休闲,能舒活筋骨,享受窗外的清风和苍穹的明月,在乐趣中积累知识,内化技能,提升修养,增多感悟,创造价值。

2.从功利的应试维度看,课外阅读是潜力股。高考试卷中阅读的比重越来越大,受专题复习的影响,高三的阅读和写作这两大阵营往往有些脱节,复习效果欠佳。于漪老师说过:“语文实践中的一切有效做法都离不开阅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一方面能弥补课堂教学进度安排上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培养的不均衡;另一方面能有效积累语言,引导思路,获得写作技巧,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3.从生命发展的维度看,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情操的助推器。阅读是和高尚的心灵对话,优秀的文章中承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纯净的情感都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当今的高三学生,既有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有来自家庭或自我理想的压力。有道心灵鸡汤说“没有压力,我不会开花”,话虽这样说,但是现实中的确有部分学生在高三这个特殊时期,心理出现了问题。与其症状明显了再四处寻找心理医生疏导,还不如每天阅读一点优秀作品,细水长流,有引导,有疏导,有垂范。

二、“读什么”,决定了坚持课外阅读是否有必要

有位班主任在数学自习课上发现一男生在看厚厚的玄幻小说,交流的时候,男生振振有词:“语文老师让我们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你凭什么反对?”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课外阅读不是放羊,语文教师要把好选书关,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既广开途径,又实施去粗取精的“拿来主义”原则和“放得开收得拢”的阅读机智。

笔者的做法是学生一周选一本书,周一先交给笔者过目。在多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在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极其重要。同时,课外阅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是个巨大的挑战。唯有挑战才能超越。教师要想在指导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必须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与时代和学生同步学习,多读、多思、多写,求新、求变,否则,如何给学生把关,如何和学生交流?恐怕会疲于应付,捉襟见肘。

三、“怎么读”,更好彰显坚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的有效指导方法有:首先,对学生上交的课外阅读书目检查合格后登记,在教室张榜公示。读完后,学生自己在读书榜上记录时间,发现好书,可以写上简洁的推荐理由。同时,每周五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大家评选本周“最美读书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这样安排课外阅读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浑水摸鱼,也可以随时跟踪学生的阅读进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9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结合课堂内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课外知识。教师在衔接课内外阅读内容的时候,有以下几点思路可以参考:

1.拓展课本内容涉及的知识点,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知识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需要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去借助课外读物了解到更多关于该知识点的内容,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在知识点的选择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更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2.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拓展阅读全文,加深对社会知识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改编或节选自一些名人作品,相对浅显易懂且内容大多饱含真善美,贴近儿童的天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阅读原文,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原文思想,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文章作者其他的一些作品,了解并借鉴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提高自身的阅读写作水平。

二、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1.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与取舍观,在选择读物时,往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例如漫画、小说等等,而这些读物大多思想价值不高,与课文内容无关,有的甚至宣传暴力等不良文化。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大多依靠教师的选择推荐。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以及教学大纲内容,以经典文学为主,参考以下几点建议进行推荐:

(1)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读物

由于小学生很多方面都处于人生启蒙阶段,所以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这对其今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影响。小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着重选取一些积极向上,宣扬真善美精神的读物,让学生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作者影响,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2)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

大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这类跟生活相关的读物时,益处颇多。一是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感悟,引发自己更深层次思考,对其今后的写作灵感有很大帮助;二是与生活相关的文章大多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简单至卫生保健常识,复杂如人际关系处理。作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学生不仅要拥有学习的能力,还应该具备较好的生活能力。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仅有理论上的规划是不够的,学校跟教师要确实创造出能够让学生自由无虑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优美环境。

1.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多营造读书的氛围,比如,在校园里走廊、休憩处张贴一些优秀名言名句、美文片段、优秀学生的作文、读书评语等等;在教室后面设置“图书角”,鼓励同学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过来,达到资源分享的目的。阅读课结尾,教师随机选取一些同学,让他们到讲台上分享他的读书内容及心得,互相交流启发,达到锻炼学生总结概括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2.优化读书环境

除了要营造良好的读书人文环境,还需要优化读书环境,干净明亮的教室环境会让学生身心愉悦,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并享受读书的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爱上读书。

四、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小学生大多数时候需要的是一种鼓励鞭策,适当及时的赞美及肯定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并循序渐进引导,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件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对阅读充满热情,并长期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10

怎样让学生喜欢阅读并坚持阅读呢?兴趣是入门的法宝,学有所用是坚持阅读的动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选择是课外书,我让全班同学从读同一本书开始,例如我推荐大家读《窗边的小豆豆》,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小豆豆的好动、好奇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坚持读完。家长的参与使整本书的阅读变得没有阻碍,学生有可交流的环境,随时提出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家长有很好的沟通。

二、利用教材渗透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

我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逐步渗透阅读方法,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再让学生逐层分析,只有认识了,才会想深入理解。“阅”是基础,“读”是深入,是品味,是升华。我在讲《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课时,抓住课文中的题眼“跃进”一词展开教学,让学生朗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然后通过对文本中重点词语“跃进”的理解,引导学生质疑“跃进”的关键是什么,难道就是刘司令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吗?细细品读交流后,得出“跃进”是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跃进”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处于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中,“这个词什么意思?”“文中为什么会多次出现这句话?”学生的阅读由“感”进入到了“悟”的环节。

教师应在教学中搭建对话的平台,营造对话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人本对话。语文阅读不只是文本本身的阅读,应该拓展视野,补充内容,同时综合各个学科和多种手段,促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查字典理解、朗读体会等方式进行感悟交流,进行“人——人”“人——本”间的对话,通过对话理解字词的准确性,感知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鉴赏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评价文章的语言美、手法新、构思巧的优点,也要基于个人的认识进行超越文章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升华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评价来检测学生的感悟成果,交流学生的独特感受,内化写作方法,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营造阅读氛围,用赏识来激励学生坚持阅读

为了能让学生将读书坚持下去,成为一种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天早晨上课前15分钟阅读课本,班级墙报、手抄报都是学生摘录的名言警句,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进行读书故事比赛、奖励读书习惯好的同学一本课外书,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进行阅读欣赏,对于朗读好、感悟深刻、善于交流的学生,哪怕只是说出喜欢哪句话的理由,都会受到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赞赏。

五、读书自主,让个性充分体现

知识的获得是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读书这种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中更是如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读书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养成独立获取知识的好习惯。在读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探求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兴趣深厚、思维主动,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1.延长读书时间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少讲,学生多读。我们不能只安排自主、合作、探究的环节,却不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理解时间,要针对阅读的内容适当延长读书时间,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有效地自主读书,真正在读中激发学习兴趣。

2.增大阅读量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11

在小学时期,由于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储备有限,同时生活经验、阅历等方面的积累也不丰富,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而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语言的积累、语用能力的提升,以至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本文针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作用

1.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为作文打下语言基础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因为词语句子等积累得少,语言单调,词汇匮乏,而不能写出好的作文。通过适当的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词汇的积累。学生如能坚持记读书笔记,把读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学生自己基础的语用能力,把这些语言自觉地应用于语文的写作过程之中,为自己的文章添彩。2.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丰富见闻、阅历许多小学生作文写不好,除了语言积累不够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生活阅历不足,缺乏对生活实际的深刻认识,而教材提供的信息量又是有限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正处于小学阶段,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等缺乏足够的认识的小学生呢。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日常涉猎范围的事物认识不清,难以在写作时恰当地组织起足够的写作素材,造成其作文内容偏于简单,枯燥。这些其实都是其日常生活经验单一导致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对此进行弥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生活见闻的丰富积累,增加生活经验,为写作积累生活素材,开阔眼界。3.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提高鉴赏力,激发写作兴趣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所接触的好的文章,本身也起到范文的作用,给学生进行写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学者专门对阅读的作用进行过实验分析,发现只有当阅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形成语言能力。可见,单凭教材有限的文本内容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高的需要的。而充分地参与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徜徉,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提高鉴赏力,激发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写作的意识,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二、怎样指导课外阅读为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服务

1.在教师主导下,开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在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个学习活动中要起到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科学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小学生基于为写作能力提高服务意义上的课外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引导,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进行阅读。教师应给学生列出适宜小学生阅读的书目,这些书目应该注意的是,所推荐图书内容不能过于晦涩,应该主题基调明朗、活泼,有适合学生阅读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浅显富有趣味性。例如简明注音版的《鲁滨孙漂流记》》《格利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王子》《柳林风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选择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学生,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2.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基础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层次等的差异,会导致学生之间阅读能力层级的不同。而且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吸收消化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对课外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应给他们推荐比较浅易的课外书籍,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地为他们推荐难度系数稍高的书籍。这样作到因材施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3.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能读而后能写课外阅读好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应使学生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持之以恒。在学校,可以在教室里为学生设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其次,要定期开展读书经验沟通会,让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谈最近读书的心得体会,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长期坚持,必有收获。读而后写,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平稳对接,为写作能力的形成创造条件。总之,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这对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篇12

在小学时期,由于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储备有限,同时生活经验、阅历等方面的积累也不丰富,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一直是个难点。而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语言的积累、语用能力的提升,以至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本文针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