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多样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10-18 09:58:41
生命多样性篇1

一、内容层次多样性,深化主题理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课标中指出,阅读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群文阅读,并不是将几篇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读就达到了群文阅读的目的。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课标》)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主题的理解单一浅显,没有多侧面、多角度地深化主题,所以选文缺乏层次感、结构化。有的教师即使选择了优秀的文章,由于对文本的解读浅显,没有很好地发挥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例如关于“环保”的主题,很多教师所选的文章仅涉及三个层面:环境破坏严重、环保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怎么做。至于如何科学环保、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尊重自然规律等这些更深层面的文章教师没有选文。在阅读中,由于内容浅显,涉及角度太少,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深,甚至有的学生产生老生常谈的厌烦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不高。还有的教师由于选文的片面性,使学生产生了“人类不能利用任何自然资源”的错误观念,没有科学地理解“和谐”“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再比如“动物的爱”的主题,很多教师以“父母的爱”组文,几篇类似的文章只是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父母之爱,学生的阅读体验没有提升。其实《狼王梦》中的母狼为了不让孩子受猎人的折磨一口咬断孩子喉管的行为是一种爱――自由胜于生命,《斑羚飞渡》中羚羊群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更是一种大爱――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这些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概括,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层层加深,做到了阅读中既培养语文能力,又发展思维能力。

二、视角多样性,选文立足于时代高度,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

课标中指出:阅读要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主题要有时代性。在组织文章时,我们要引领学生关注当下热点问题,深入阅读。“异国风情”的主题,可以从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德国二战中的侵略历史、二战后勇于认错等整合文章,学生对德国的认识会更全面。如果再选择一些日本拒不承认战争罪行的文章对比阅读,学生对德国这个矛盾的民族认识会更深刻。这些阅读内容,与“”事件相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阅读方法的指导上也要具有时代感。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我们偏重于修辞方法、品味语言、理解词语、概括文意等语文基础知识,当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信息,学会多种材料“对比阅读”“多角度阅读”。例如“人与动物”的主题,我带领学生阅读关于“狐狸”的各种文章,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对狐狸截然不同的态度。然后拓展迁移,对比《狼图腾》和蒲松龄的《狼》,对比《水浒传》和《荡寇志》,从而让学生明白“多角度对比阅读”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事物,让学生正确应对当下的信息大爆炸。

这样在阅读发现中,强化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强化求异出新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整体把握能力。

三、题材多样性,注重跨学科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课标中指出:阅读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选文时往往文学类作品占据主要阵地,而对科普类,甚至纯粹的说明性文字、图表等很少涉猎,学生也缺少科学类作品的阅读指导。因此,我们要通过选文,培养学生跨学科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比如“环境保护”的主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学科的阅读内容,比较不同学科的描述方式,获得不同学科的阅读方法。

科学类:PM2.5形成的科学小品(说明方法和简练准确的语言);数学类:某地一天的空气状况曲线图(学会看图表);历史类:史志中对本地空气质量的记载(简练严谨的语言);医学上:空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医学语言的表述);心理学上:环境变化对人心情的影响(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新闻报道:各种灾难天气的报道(语言的概括性、鼓动性)……

生命多样性篇2

现代性问题是二十世纪以来思想诸家的视野核心,它已经成为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社会思潮无法回避的思考主题。齐美尔以对隐藏在社会表象下的现代性后果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着眼点以及精彩的描述手法可以被称为揭示现代性问题的先驱。对齐美尔现代性思想以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作为研究角度者居多,其结论一般局限于挖掘经济社会现象之下的文化问题,但是归咎于文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回答现代性何以成为问题一说。从根本上说现代性问题源于“理性的暴政”,源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线性思维和决定论。齐美尔所针对的并不是人生百态的社会表象,而是表象下所隐含的精神根基。生命哲学是齐美尔思想的内核,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谈论一种生命之维的现代性批判。

齐美尔现代性批判的根基

齐美尔所从事的现代性批判的中心,并不仅仅是指向科学理性发展而产生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生存环境的转变,更根本的是指向人本身的转变,进一步讲是人的生命感觉的转变。着重从现代境遇中人的欲望、心灵、精神气质和生存样态的揭示中,深入现代人遭遇的生命困境问题。他揭示出现代社会的深层矛盾:“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历时久远的斗争的新阶段—不是充满生命的当代形式反对毫无生命的旧形式的斗争,而是生命反对本身形式和形式原则的斗争。”①现代生命不再期望从一定的形式上展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生命达到更高的分化和自我意识时,与形式的矛盾逐渐突出。齐美尔指出这个时代的感觉,尤其体现在时代的青年人身上,追求个性、原创,表现真正的生命。这个时代不承认传统的东西,承认任何形式都被认为是对个性的扼杀。在认识论上体现为,原来的认识形式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框架,但是现在认识已经同生命交织在一起,并从生命中获得源泉,随着生命成长或变化的力量不断丰富。生命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生命的一次完全性冲击和展现方式,它不为任何形式所羁绊,进而知识不能通过一切逻辑和推理的方法去把握,只能从直觉来把握事物内在的真理,这就是说,只有生命才能理解生命。旧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是纯粹用理智的手段来处理生命,这就使它无法把握生命的本质,无法满足现代生命的要求。齐美尔认为生命是现代性的标志,也是现代性问题解答的基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它纯粹作为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只有这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对知识和道德、自我和理性、艺术和上帝、幸福和痛苦进行探索。它的答案决定一切。”②可见生命哲学是齐美尔从事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基底。

齐美尔生命哲学的理论特征

在《生命直观》中,齐美尔这样讲:“生命是一泄而过的洪流……确切些:作为个体在奔流着。生命即是无限的连续性,同时也是确定界限的自我。”③生命即是“自身的超越”,在“生命—额外生命—超越生命”的公式中,齐美尔很显然认为超越是生命本身内在的,在现实性中就存在于个体本身。齐美尔的生命哲学可以概括为一种个体生命理论,他着力揭示生命个体从特定的原始张力出发,形成对对象世界的直接判断这一过程。生命作为一种特定事件,它与所有形态不同,生命不从理性的东西或知识体系展开。因为生命本身是一个过程,是无限展开的事件。在此过程中具有偶然性和多样性的机会,所以需要一种东西来判断这种场景。传统哲学把知识作为解释事件的尺度。齐美尔认为这对于揭示生命事件的张力和深度是不够的,他希望从生命个体性原则出发,从直观化的特定感觉出发,找到建立更新的对生命的解释。把生命事件还原为个体事件,在特定的个体事件中古典哲学的逻辑化消失了,一种新的判断尺度形成,即根据生命的特有状况以及在特定世界界限当中的感觉来判断一种价值和生命的真实性。真实性本身不是被康德所说的那样一种先验系统所掌握,而仅伴随生命当下的特定直观。由于生命事件在历史中是无限多样和变化的,判断此变化的直觉系统也需要具有发生形态的伴随性。但此变化不是说直观本身是事件的携带物,而是说在生活场景中事件的变化是直观的携带物。直观是更为本质的东西,它使生命在对象化中保持住内容。它是解释和判断世界的基础,在此意义上说,世界的对象化也就是生命的直观化。直观本身也就是所有价值和世界观的系统的凝聚者,因此它改变了传统哲学的认识方式。

齐美尔以生命直观命名阐述了个体生命理论。直观在齐美尔的生命哲学中是认识论、价值判断、以及所有的基石,是核心性的东西。但齐美尔本身并没有展开直观概念。这是由于,其一,从他个人的哲学风格和哲学理念来说,他一直反对形而上学体系式的论述方式。从他坚持的个体哲学来看,他一直反对普遍和理念的体系,所以无必要也无兴致在概念上引出一个体系。其二,直观是生命的核心化的东西,不需要任何特定理论支持,只需与生命无限的深度展开对话。而生命现象本身具有无限繁多性,在此意义上,生命直观的概念不能落入某个特定生命的视点上,而是观察生命活动全部过程。既然生命多样在历史、文化、风俗以及宗教伦理中形成诸多生命形式,直观需要面对所有生命事件。直观和生命所有事件发生联系。所以直观是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和核心概念。生命特定当下的直观是一种本质,从价值判断上说,直观产生某种价值感,从个人道德伦理体系中看,直观产生特定道德判断,也产生了生命的信仰原则。因此个体自我产生的价值是多元的,又是相对的。现代性的个体不再从同一的价值体系中获得生存的动力,他们唯有返回自身,沉入到生命的无限深度中去,汲取生命创造价值的内在动力。

正是因为生命事件本身不为逻辑过程所操纵和支撑,在生命事件过程中不存在逻辑联系。齐美尔放弃经典哲学的线性概念,让直观进入生命世界多元化和繁多性的进程。直观核心概念在解释生命概念的过程中都是原生性的标准。齐美尔的生命直观支撑着所有世界的那种对象性解说。齐美尔对叔本华的意志哲学较为推崇,但是他的生命直观与叔本华的哲学有严格的区分,在叔本华那里,世界能够被还原为意志系统,生命靠意志成就价值,意志具有理性哲学的色彩,严格说还是可以被还原为本体的东西。相对叔本华而言,齐美尔的生命直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志则来自现实世界的维度,直观只是生命本原自身形成的东西。无需论述,仅仅潜在于生命自身的形态当中。而且可直接作为生命的判断工具来使用。没有神秘性也没有那样在一种形而上的层面的本原性界定,是日常生命中所伴生的一种自然形态。每个人都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世界的工具。

齐美尔生命哲学的定义导向

生命个体法则的意义也是在这样的思路中引出的。任何直观化的东西都是个体性的,生命直观不能离开个体性去直观某物,反之亦然,某物被直观到也一定是在个体化的生命中被直观到,由于生命个体的差别性,直观在各个生命当中所呈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是因为被某些经验所决定,一方面也是被每个个体当中不同的直观所决定。在此意义上,世界的多元化和繁多性被呈现出来,世界也就不是作为单独的维度停留在那。这也正是个体生命的真理所在,个体是不能被还原为其他个体的相关物上去。个体有独特的生命性,而个体在自身中所直观的世界,也就是真理产生的本原。世界对象是具有开放性的,因而进入世界的视角也应该是开放性的。两者的相互作用便在不同的生命世界中产生不同的价值体系。而这恰是个体主义的价值所在,它尝试着把不同的世界现象还原为自己价值的可能性,并在终极意义上弃置了一种固定不变的价值理念。正是根据这样的价值理念,世界的价值判断将被引入到重新的解释当中。世界将不再有一种终极的、绝对性的价值存在。个体原则引领现代世界的一种理论尺度。现代政治理论的核心尺度就显示,价值体系是在各种价值的比较和权衡中得到生存,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具有恒久的话语权。从另一个侧面看,个体主义反映这样的原则:既然个体是产生于特定的生命中,那么就是一种有限的价值,原因在于人在生命中所经历的事件和视角是有限的,个体所坚持的特定价值也并非完备,同样在变动和发展中被选择和淘汰。齐美尔生命哲学在此意义上进一步引申出现代社会多元价值的内涵。

综上所述,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现代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对生命的束缚。现代性困境的解脱并不在于齐美尔具体指出了什么样的道路,而在于齐美尔生命哲学的态度。当精神能够回归到自身,沉淀进生命的无限深度中去把持自我,界定他人,现代性之种种也许会得到一种自洽。

(作者为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生命多样性篇3

论文摘要:介绍了LED芯片寿命试验过程,提出了寿命试验条件,完善的试验方案,消除可能影响寿命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保证了寿命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科学的试验线路和连接方式,使寿命试验台不但操作简便、安全,而且试验容量大。 1、引言作为电子元器件,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已出现40多年,但长久以来,受到发光效率和亮度的限制,仅为指示灯所采用,直到上世纪末突破了技术瓶颈,生产出高亮度高效率的LED和兰光LED,使其应用范围扩展到信号灯、城市夜景工程、全彩屏等,提供了作为照明光源的可能性。随着LED应用范围的加大,提高LED可靠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LED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优点,在实际生产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寿命试验对LED芯片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质量反馈来提高LED芯片的可靠性水平,以保证LED芯片质量,为此我司在实现全色系LED产业化的同时,开发了LED芯片寿命试验的条件、方法、手段和装置等,以提高寿命试验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2、寿命试验条件的确定电子产品在规定的工作及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工作试验称为寿命试验,又称耐久性试验。随着LED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大为改观,LED的理论寿命为10万小时,如果仍采用常规的正常额定应力下的寿命试验,很难对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而我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寿命试验掌握LED芯片光输出衰减状况,进而推断其寿命。我们根据LED器件的特点,经过对比试验和统计分析,最终规定了0.3×~0.3mm2以下芯片的寿命试验条件: 样品随机抽取,数量为8~10粒芯片,制成ф5单灯; 工作电流为30mA; 环境条件为室温(25℃±5℃); 试验周期为96小时、1000小时和5000小时三种;工作电流为30mA是额定值的1.5倍,是加大电应力的寿命试验,其结果虽然不能代表真实的寿命情况,但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寿命试验以外延片生产批为母样,随机抽取其中一片外延片中的8~10粒芯片,封装成ф5单灯器件,进行为96小时寿命试验,其结果代表本生产批的所有外延片。一般认为,试验周期为1000小时或以上的称为长期寿命试验。生产工艺稳定时,1000小时的寿命试验频次较低,5000小时的寿命试验频次可更低。 3、过程与注意事项对于LED芯片寿命试验样本,可以采用芯片,一般称为裸晶,也可以采用经过封装后的器件。采用裸晶形式,外界应力较小,容易散热,因此光衰小、寿命长,与实际应用情况差距较大,虽然可通过加大电流来调整,但不如直接采用单灯器件形式直观。采用单灯器件形式进行寿命试验,造成器件的光衰老化的因素复杂,可能有芯片的因素,也有封装的因素。在试验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封装的因素的影响,对可能影响寿命试验结果准确性的细节,逐一进行改善,保证了寿命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3.1样品抽取方式寿命试验只能采用抽样试验的评估办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首先,产品质量具备一定程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抽样评估的前提,只有认为产品质量是均匀的,抽样才具有代表性;其次,由于实际产品质量上存在一定的离散性,我们采取分区随机抽样的办法,以提高寿命试验结果准确性。我们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进行大量的对比试验,提出了较为科学的样品抽取方式:将芯片按其在外延片的位置分为四区,分区情况参见图一所示,每区2~3粒芯片,共8~10粒芯片,对于不同器件寿命试验结果相差悬殊,甚至矛盾的情况,我们规定了加严寿命试验的办法,即每区4~6粒芯片,共16~20粒芯片,按正常条件进行寿命试验,只是数量加严,而不是试验条件加严;第三,一般地说,抽样数量越多,风险性越小,寿命试验结果的结果越准确,但是,抽样数量越多抽样数量过多,必然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试验成本上升。如何处理风险和成本的关系,一直是我们研究的内容,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采取科学的抽样方法,在同一试验成本下,使风险性下降到最低。3.2光电参数测试方法与器件配光曲线在LED寿命试验中,先对试验样品进行光电参数测试筛选,淘汰光电参数超规或异常的器件,合格者进行逐一编号并投入寿命试验,完成连续试验后进行复测,以获得寿命试验结果。为了使寿命试验结果

生命多样性篇4

一、小学数学命题的合法性

我首先想到了合法性这一条,是因为对一则网上报道深有感触。2012年10月19日的《广州日报》中提到:“一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一位名叫“阿仔”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是这样答题的,“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广州交警官方微博首先给予评论:完全正确。这则报道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得到了网友的广泛转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数学命题的争论。每小时165千米,的确是超速!行驶12小时,的确是疲劳驾驶!这两点都严重地违反了交通法规。“阿仔”的回答是合理的。所以,这道数学命题虽然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是从法理上却站不住脚。

有网友称,这种命题行为是“美丽的失误”。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总觉得有些尴尬,在日常工作中,我也经常出数学命题,而我总是较多地考虑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解题能力、与知识点的结合等,往往忽视了对数学命题“合法性”的思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引起重视。

二、小学数学命题的德育性

学校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是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一件大事。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迫在眉睫。所以,即便是在命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精心设计,争取在试题中渗透相应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品质得到提升。

比如这样的一道应用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漏水约20滴,每滴水大约为0.5毫升,这个水龙头一昼夜的漏水约是多少升?照这样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年的漏水量约是多少吨?(1立方米水重1吨)

这道题除了考查学生的运算,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命题者结合数学的相关知识点,无声地渗透着德育教育,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教育。

三、小学数学命题的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指出:不同的学生,可以从具有开放性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将获得充分发展、充分展示的机会。我认为,小学数学开放性试题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教师在平常的课堂练习命题中,设计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合作性;

第二,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命题中,大量的题目都是封闭题,对学生来说只有“做得出”和“做不出”两种结果,许多学生都会遭遇“做不出”,久而久之,随着遭遇的“做不出”越来越多,他们就会觉得数学难,学习积极性很有可能因此而受到打击。而开放性试题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就使得学生容易下手。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常常能找到一两个答案,这样,学生就容易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加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三,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开放性试题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探索性,它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情景比封闭题所能提供的问题情景更加丰富、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解决数学开放性试题常常需要学生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并且无论是对学生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会很有帮助。

比如这样的一道题目:小明带了10元钱到商店里买文具。各种文具的价格如图表所示,请问你能帮助小明设计出几种购买方案吗?请你算一算,并写出来供小明参考。

商品名称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练习本圆珠笔芯

单价1元7角8角5分3角8分2角4分3角9分1角5分

这是一道多种解答方法、多种答案的开放题。这道题目的命题目的是通过多种购买方案的设计和计算练习,巩固元、角、分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命题的人文性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考试往往会导致学生的紧张和恐慌,而心理因素往往会对考试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命题时,要尽量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赶走负面的心理影响。也就是说,负责命题的教师要尽量把试卷设计成一份充满人文关怀,能够消除学生紧张和恐慌心理的试卷。

生命多样性篇5

迄今为止,有性繁殖是地球生命繁殖的普遍模式。有性繁殖相比无性繁殖有种种优点,但其过程也非常复杂。期间,人们需要寻找对象,在过程混合双方的DNA,并且还要时刻注意环境对DNA混合的影响,对自身进行保护以完成后代繁衍的使命。

因此,在地球上,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有性繁殖,例如,很多无脊椎动物都是通过无性繁殖来产生后代。甚至一些结构复杂的动物,例如科莫多龙(一种蜥蜴)、蝮蛇和鲨鱼等也会无性生育后代。

还有一些物种在很久以前是无性繁殖后代的,但随着进化的需要,也演变出了有性繁殖模式,例如微小的甲壳类水跳蚤与变形虫。2011年,科学家在变形虫的研究中发现了其存在有性繁殖的现象,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变形虫是一种纯粹的无性生殖生物的观点。

事实上,无论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都需要基因的交换与融合,而这种基因交换与融合模式也因此成为了地球生命的一种繁衍规范。而这种基因交换与融合可以增加基因的多样性,从而能提高赋予新的基因形成生命以及适应环境的机会。即使是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细菌也是如此,它们会通过吞噬其他细菌DNA,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形成感染病毒或是质粒环状DNA分子。

有性繁殖是进化的

必然要求

从地球生命演化情况来看,科学家指出,复杂的有性繁殖是引发真核细胞(人与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是真核细胞演化而来的)进化的最大原因。有性繁殖可以更好地适应多变和易遭不测的自然环境,雌雄两性的融合能产生更多变异类型的后代,在恶劣环境下至少能保证有少数个体型生存下来,并获得繁殖后代的机会。

2011年的一项研究就表明,有性繁殖能够有效对抗病原体和寄生虫,有性繁殖能允许生物基因与另一个基因相混合,集合双方的力量促进进化以抵抗寄生虫的侵略。因此,当生物遇到寄生虫威胁的时候,选择有性繁殖能产生一些“基因武器”来抵抗寄生虫的攻击。

这个研究团队从基因方面改变了一种名为“秀丽隐杆线虫”的蛔虫,将其分成三组:第一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第二组只能进行有性繁殖,第三组则可以在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之间任意切换。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蛔虫暴露在寄生细菌中。他们发现,无性繁殖的秀丽隐杆线虫在不到20代的繁衍中就灭绝了。而其他两组则很好的生存下来了。

因此,科学家猜测,决定外星人是否通过性繁殖繁衍后代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他们的细胞结构是怎样的。如果外星生命也像地球大多数动物一样是真核生物,那么他们也会同样从有性繁殖中获得益处。因为在任何可以产生生命的星球上,其环境极少是静态的,后代所处的环境与父母一代所处的环境常常不同,他们在繁衍过程中会结合父母一代的力量不断适应环境,以便更好的生存下来。因此,当变化是一个常量时,有性繁殖的遗传变异对生物进化将很有帮助。这就是说,外星人如果是高级复杂的生命,必然也是有性繁殖的。

双性繁殖的世界

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曾在2014年发表了外星人言论,他指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各有利弊,有性繁殖的后代抗风险能力强,但后代数量少;无性繁殖的后代则抗风险能力很弱,但后代数量多。因此,外星生命的繁衍模式很可能是有性和无性相结合的一种相得益彰的方法。

生命多样性篇6

一、绪论

(一)概述

本文主要针对校园楼宇命名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式的研究和分析。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涉猎商业楼盘名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大学校园的楼名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借鉴人们对商业楼盘命名研究的基础上,从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入手,对校园楼宇命名的依据、社会态度等问题进行考察,力求从新的视角来窥测楼宇命名的新走向。本文之所以选取“真维斯楼”事件作为社会调查的切入点,主要是因为它不仅是社会热点话题,更是校园楼宇命名中的个例。文章从该个案出发,深入考证大学生对校园楼名的态度差异。

(二)研究方案

1.调查过程

本文对于校园楼宇命名状况的研究属于社会语言学研究范畴,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了使调查结果更有参考价值,本文调查取得样本100个,访谈取得样本2个。调查的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①样本的详细构成情况见表1。

本文抽样的整体状况,女性样本略多于男性样本,年级分布较为均衡,基本保持在20人以上。专业分布的差异则较大,文科的调查对象较多,占到40%,而艺术类和其他类合计还不足20%。另外,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的知悉度有所不同。在所选取的100个样本中,有44人不知道“真维斯楼”事件、有19人听说过但不清楚“真维斯楼”事件、有26人听说过也了解过一些有关这个事件的情况、有6人比较了解“真维斯楼”事件、有5人十分清楚这个事件。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真维斯楼”事件引发的校园楼宇命名的关注程度还是很高的,占40%左右。

2.研究方法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要想对某个社会语言学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就必须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定性研究重视主观描述却忽视量化的数据统计,而定量研究可以很好地弥补定性研究的缺陷,这样就使得研究中主观与客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文以定量研究为主,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性别、年级、专业差异在校园楼宇命名中产生的影响展开,每个问题基本上都使用五级以上的程度级,这样既便于被调查者更好地表达观点,也利于后期的分析整理。文章中选用“对学校楼名态度、命名好坏、命名因素”等变量对其进一步研究。调查中采用的访谈法只是对整个调查起辅助作用,通过更细致的访谈发掘大学生对校园楼宇命名的看法。在整个调查过程中都是采取自愿的方式进行的,对于不愿作调查的人员并不予强求。接受调查的人员基本上能够认真对待该问卷,并能够大致反映出自己对校园楼宇命名的态度。

二、校园楼宇命名研究

(一)对校园楼宇命名态度的性别差异

在对校园楼宇命名性别差异研究过程中,共取得男性样本32个,女性样本68个。虽然取样数量有限,但仍能从中看出性别差异对校园楼宇命名态度上的差异。

调查中针对目前热门的“真维斯楼”事件进行个案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有多数大学生都知道“真维斯楼”事件,但是对其如此易名的态度问题,男、女表现出一些差异。

女大学生对易名“真维斯楼”更多的是持不赞成态度,共占51.5%,超过了半数以上,而男大学生虽也有很多人不赞成,但比之女生还是少的。并且,男生有接近半数(即46.9%)的人对易名“真维斯楼”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从另一角度可以说明,相当一部分男生对于楼宇命名不太关心,他们更多的是把校园楼名看作是一种区别性的符号,只要能够满足实用功能即可,这可能也与男性自身的气质、性格有一定关系。在调查中发现,偏向不赞同易名的大学生多是因为“真维斯楼”过于商业化。“真维斯”这一名字本身就是商业利益的集合体,人们看到这个名字时的第一反应就与某商业品牌挂钩。而作为赞助商的“真维斯”品牌也是将商业目的放在首位。商家为的是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品牌、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虽然说商业化会给大学带来更好的经济前景,但是过度的商业化势必会影响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大学生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半数甚至半数以上的人反对其易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其他的影响因素则基本上是由过度商业化衍生出来的,而男、女对其他影响因素的选择比例也基本上保持一致。对于赞同易名的大学生来说,超过50%的男、女生都认为“真维斯楼”有创意,它的标新立异之处就在于将品牌名冠以楼名,在全国大学校园里尚属首例。

在校园楼宇命名这一问题,男、女所持的态度、看法都有不同,从上文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看,大部分男生比之于女生更重视校园楼宇命名的实用性。③他们认为校园楼宇命名的可知性、实用性更重要一些,这样才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某所教学楼的真正用途。例如,与“星晔会堂”相比,男生更易接受“文体馆”这一名称,这正是男生更注重楼名实用的结果。当然,那些既典雅又实用的楼名也是男生与女生共同追求的,如“艺馨楼”的可接受度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达到100%。这也就说明男生也并不排斥美好而典雅的楼名,校园楼名若能做到既实用又典雅,则自然会被广泛接受。

(二)对校园楼宇命名的态度与学生所在年级的差异

本文是对大学校园楼宇命名进行的调查研究,其中调查对象的年级主要分布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及大四。对大一的样本共抽取28个,大二样本28个,大三样本23个,大四样本21个。每个年级抽取样本相对平均,对校园楼宇命名的年级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对校园楼名性别差异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男生与女生对“真维斯楼”事件的反响有所不同。下面以“年级”为参考项来考察学生对这种命名方式的看法。

除大二学生较特殊以外,从大一新生一直到大四学生对于易名“真维斯楼”问题都是随着年级的增长,不赞同的人数越多,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的越少。可见,对于以品牌命名的校园楼名越是高年级持否定态度的越多,而大二年级学生在表现无所谓的态度时相对特殊化应是取样数量有限所致。这也进一步说明低年级学生在校园生活时间较短对校园楼名的想法、认识还很少,而高年级学生对校园楼名的关注增多了,对楼宇命名的质量也提高了,从单纯把楼名作为交际符号转变为要求楼名更美观、悦耳。

在对校园楼宇命名的年级差异进行分析时发现,越是年级高的学生越重视楼名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结合,他们在把楼名作为一种享受的同时还强调楼名本身应具备的实用性。当然,低年级学生也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只是有些时候读起来流畅且有美感的楼名更容易被人接受,例如“星晔会堂”可能就会比“文体馆”一类的名字更吸引眼球。然而,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有如“星晔会堂”一类的名字既难识又难记,被改换的“星晔会堂”随时间的推移变成了高年级学生口中的“文体馆”。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楼宇命名的看法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学生对楼宇命名的看法实际上是随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要想更好地证明这一点,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式调查,以增强说服力。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低年级学生有时也能更好地看待美感和实用有机结合的楼名。例如“艺馨楼”作为美感与实用的完美结合体则受到各年级学生的追捧。学生的态度往往只是主观的,好的楼名则能从客观上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校园楼宇命名的设计者们在命名时尽量做到最好。

(三)对校园楼宇命名的态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差异

本文将大学生所学专业大致分为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类和其他类。其中对文科生的取样有40个,理科生取样28个,工科生取样16个,艺术类取样14个,其他类2个。④由这方面的调查可以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校园楼宇命名看法的差别。不同专业学生对“真维斯楼”的看法可参看表4。

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对于易名“真维斯楼”问题持无所谓态度的数量相当,分别占46.4%和43.7%。艺术类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的比例最大,达到64.3%。而文科学生对于将教学楼易名为“真维斯楼”更多的是持否定态度(占60%),持无所谓态度的只占27.5%。这也能从侧面显示出文科生对于文字问题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理工类和艺术类学生,他们对楼宇命名更关注、更在意,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校园楼宇命名实际上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情,不容忽视。

在借助“真维斯楼”事件对校园楼宇命名进行调查分析时,我们能够发现许多问题。首先,文科生因对文字接触较多、较为敏感,所以对文字形式的校园楼名的关注度高,而理科类和艺术学生则相对差一些。其次,文科生与艺术生在对校园楼宇命名主导因素的认识上很相似。他们都认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楼名才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而理工科类学生则认为校园楼名更多的是为分别不同学科而设,因此应将学科特色作为校园楼宇命名的首要考虑因素。另外,因调查中渗入了一些学校的楼名,而被调查者在面对本校楼名时基本上都会下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对其评价也相应提高,这是调查过于主观的结果。最后,调查中因取样数量有限,致使有些专业调查统计数的空缺,这样对分析各专业的态度的可参考值就降低了。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以“真维斯楼”事件作为个案对校园楼宇命名状况进行研究,具体地说,文章从性别、年级和专业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对“真维斯楼”事件的看法,进而剖析大学生对校园楼名的态度问题。

通过对“真维斯楼”事件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性别差异对校园楼宇命名的态度主要集中在实用性认识差异上,男生更多的将实用即楼名可知、易记作为校园楼宇命名的主导因素,至于是否有美感则要在服从实用性基础上来进行,而女生则更多的追求校园楼名的典雅美观。但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对于楼名典雅的内心期待值是相同的。在对年级差异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对校园楼名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的,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楼名的实用与美感相结合的要求就越强烈。而低年级学生在对校园楼名的自我判断上则将富于美感看得更重一些。学生专业差异也使他们对校园楼名持有不同的态度。文科生对文字相对敏感,对校园楼名的关注度也较高,并且他们和艺术类学生都更关注文化内涵对于楼宇命名的作用,而理工科学生则更多认为以学科命名的楼名才更好。

在对校园楼宇命名的调查中发现有49人(占49%),即近半数的学生希望校方在对校园楼宇命名时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因为在校学生应是校园楼名使用的主力群体和直接受益人,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时都会时不时地引用楼名来表意,学校在为校园楼宇命名时不妨征求学生的意见,以保证该楼名更具生命力。另外,学校在对已有楼名易名时应谨慎,因为某个楼名一旦进入交际层,则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种固有态势,要想打破这种已有的约定俗成就必须保证新的楼名更易接受、更易识记,否则易名就流于形式,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新的楼名又被旧有楼名取代。

当然,在这次对于校园楼宇命名的考察中过多地掺入主观因素,使得研究的结论不够客观,另外还有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地跟踪调查,对研究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后期工作中希望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缺憾。

注 释:

①因本次调查对象都是大学生,所以其配合程度较高,这样就使得

问卷的有效度相应提高。

②所有统计数据都按照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来记录。

③这个结论排除一小部分男生因个人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而导致

的非实用性观点。

④因其他类样本较少,所以在分析时将这一类略去。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韩秋.楼盘名称的语言运用及规范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刘凤玲.商业楼宇命名的文化透视[J].修辞学习,2000,(3).

[5]吕明.天津商店命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6]钱玉蓉.扬州楼盘命名的语言特点分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4).

[7]谭汝为.楼盘命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修辞学习,2004,(1).

[8]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论文,2007.

生命多样性篇7

一、《孽子》中典型审美意象的建构与解读

1、孽——孽子们无法逃避的命运

(1)孽子命运的象征

《孽子》是一部写同性恋者的小说。而本身就是一名同性恋者的白先勇必然会对“同性恋”,这种“特殊”生存形态和生存方式产生的原因作出思考与表达。对于这样与众不同的性别取向与情感选择是如何降落到自己身上,就成了同性恋者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命题。在小说中白先勇就用“孽”表达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白先勇在《孽子》中一再反复、不厌其烦的提到“孽”字:“冤孽”、“罪孽”、“造孽”、“孽龙”、“妖孽”等等。在这里白先勇把“人性里面生来不可理喻的一些东西”,“人性无法避免、无法根除的,好像前世命定的东西”归结为“孽”。如此他就用“孽”解释了同性恋者不寻常的生命形式,象征着同性恋者的这样无法抗拒的、命定的、不能自主选择的命运。在《孽子》中白先勇“孽”的观念集中体现主要是指李青们与生俱来的同性恋倾向和这种倾向所导致的对以父亲为象征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必然背叛。这样不可逃避的命运像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拨弄指挥着他们与同性相恋的情感和行为,支配着他们在只能在同性身上宣泄欲望,影响着他们危险脆弱的生活和永远矛盾不安的灵魂,使他们不能自主选择,难以人为的摆脱。也决定了他们以后的生命道路,只能背负着命运,挣扎不掉。

(2)对孽子认可、同情的表述

从命运观的角度解释了同性恋者存在的原因,是把同性恋存在的原因归为到一个人类无法掌握也就无法指责的层面上去,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同性恋者的生存形态,证明了他们与其他人一样都背负着命运的控制枷锁,都必须遵守命运的法则,所不同的只是命运悲剧或者苦难形式的不同。这群“特殊”的人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和“不可逃避”注定要经受更多更深的苦难,身世的“孽”造成了生存和成长的“孽”,血液里带来的“孽”注定了他们的爱情等其他情感是“孽缘”,一个烙着“孽”的生命只会“罪孽”下去、悲剧下去。这更进一步的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他们的极大同情,并试图以这样的极富同情意味的表述来唤起读者更大程度上对于同性恋的理解和支持。总之,白先勇用“孽”这个意象向我们简单却又深刻的呈现了同性恋者们不平常的生命状态,唤起了最真切的同情与悲悯,不自觉的化解了传统意义上对同性恋者天然的反感与排斥,为同性恋也是更广泛背负命运的人的正当生存权利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理由。

2、鸟——野性与家性共存的生命形象

(1)狂野的生命形象

鸟在文本中多次被提到。在台北公园里生存的孩子们被称作“青春鸟”,郭老还为所有到过公园里生存的孩子们做了本相册就叫“青春鸟集”,他给每一个人都起了编号和名字也与鸟有关,比如小麻雀、枭鸟——铁牛、小苍鹰——李青、野凤凰——阿凤等,这些“鸟”们就有了野性的呼唤,开始飞向自己的天空,就如郭老说的:“去吧,阿青,你也要开始飞了。这是你们血里头带来的,你们这群在这个岛上生长的野娃娃,你们血里头就带着这股野性劲儿,就好像这个岛上的台风地震一般。你们是一群失了窝槽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地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很显然这样的鸟注定要飞出窝槽飞向远方,注定要接受命运的磨砺。生命中的野性在他们成长流浪寻找的过程中被充分发掘体现了。带有野性的鸟就是对于同性恋生命形态形象的比喻,象征着他们内心不同寻常的野性,象征着他们激情丰满的欲望,象征着他们狂野、热烈、勇敢追求自由和极力释放自己生命力的状态,这都是对于同性恋生命形象的褒义的象征,蕴含着作者对这种生命形态的赞扬和歌颂。

(2)寻巢的家园意识

鸟无论在外飞行多久多远,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巢里的,寻巢就是鸟的另外一个特质,小说中的青春鸟们也是一样的。虽然已被放逐,虽然要一直寻找,但这群鸟们仍然放不下对家的回归与思念。王夔龙如同一只在外漂泊的海鸟,他十年之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台北;小玉无疑是小说中最有灵性的一只青春鸟,他也从未断过对生父的寻找。正如文本中提到的:“总是这样的,你们以为外面的世界很大么?有一天,总有那么一天,你们仍旧会乖乖的飞回到咱们自己这个老窝里来。”和鸟一样的同性恋们也是要注定要回巢,巢可以是家还可以是家的象征和代表。这不仅是单纯的安身场所的必然回归,而是更深层次的面对伦理家庭和社会道德的回归,这些“鸟”注定飞在寻巢的路上,身上的家性是根性,对于“家园”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所以野性与家性共存的青春鸟们,在看似矛盾实际统一在寻找身份认同与回归的生命状态下,建造了丰满的、充满魅力的生命形象。

3、台风——无常的命运与生存的艰难

小说中多次出现对于台风的描写。如小弟被送走,李青去找他的当天。“台北市已经进入了风暴半径,风势一阵比一阵猛烈起来。”在李青送他母亲的骨灰坛回家的前后台风来了。在台风登陆的那天晚上李青一个人坐在公园里,看到王夔龙把小金宝带走,他最后被一个陌生人压凌等等。在这些场景风作为主要的环境元素,具有它独特的意义。面对小弟的突然离开,母亲的凄惨离世,李青的孤独与弱势,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命运的无常、生命的脆弱和情感的孤独。李青无法把握以上这一切,小弟是他逃亡后暂时找到的精神寄托,母亲不幸一生最后也死的凄惨,李青在恶劣的环境中无处可去还得遭到陌生人的欺凌。在这些背景下的台风意象就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不可把握的命运无常的观念,命运像台风意义猛烈强势,作为弱小的人类,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作为更为边缘和弱势的同性恋们,任何一次台风的来袭他们都注定受伤。台风过境时的强大的破坏力与必然会来临的危险性,也象征着同性恋们脆弱、危险的生存状态,外界来自各方面的排斥与压力就像会随时登陆的、危险的、无常的台风,造成了同性恋生存环境的恶劣与生存的艰难。

4、照片——青春的象征、历史的记录、身份的认同

郭老的“青春鸟集”记录着公园里那些充满个性、有着不寻常经历的鲜活生命们,是生命最有魅力最精彩的时刻的见证。“青春鸟”既然定语是青春,那么青春就是这些生命最醒目的标签。孽子们在年少的青春时刻留下了生命的印记,在艰难的环境中活的奋力、活的义无反顾、爱恨分明。所以这些照片无一例外的代表了同性恋们别样的青春时刻,甚至这样的青春比一般意义上的青春更富有情节富有悲情。照片是他们易逝青春的最后记录,是他们曾经热烈、精彩充满戏剧效果的青春和年轻的生命。

这一张张照片或者一个照片集也就成了公园的历史,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灵魂和他最流传下来的故事,于是照片成了这个暧昧国度历史的记录者。面对同性恋这个不合法的、隐藏的、卑微脆弱的国度,他们确实存在着,而且会不断有新的鸟儿加入到这个世界里来。他们自然希望留下点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来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所以同性恋们选择用了“照片”这个在主流世界中看似合法的形式来记录那些容易被遗忘被淹没的历史,也是为他们作为一群确实存在过精彩过的生命留下痕迹。照片就是同性恋王国历史的记录。

照片的记录和保留作用,从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同性恋自身对于自我或者群体的同性恋身份的认同。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记录着属于他们的历史,证明这个边缘群体存在的历史性,从而争取他们存在的合法性。即使在主流社会同性恋们尚未被认同,同性恋依然遭到排斥和唾弃,但是他们选择了以“照片”这样的形式来记录自己证明自己,也表明了同性恋自身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同情。在些充满悲剧色彩的照片背后,是同性恋者书写的生命形象与生命状态。读者能从照片看到同性恋世界中的丰满的青春、悲情的历史和同志世界的自尊。

二、意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同性恋者生命状态的揭示,以获得主流大众的同情认可,争取更多的生存权利与合法地位

文本中意象很大一部分是对同性恋者生命状态的描述和揭示。这也是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透过这些丰富深刻的意象,放下原有的偏见,从而冷静客观认识这个边缘的同性恋世界。这些意象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了同性恋的生存状态。创造更多更有意蕴的意象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真实和丰富的阅读空间与生命思考。以此唤起更多大众对于同性恋者的理解同情和人文关怀,并且能够认可他们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作者用意象来化解同性恋者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隔膜,让同性恋进入主流社会,能够得到主流大众的同情认可,最终能够从道德或者其他方面为同性恋争取到更为平等生存权利和更为合法地位,这才是运用这些意象更深的原因。意象的丰富与充满悲悯的特征,如“孽”、“照片”等等,更好的让同性恋者获得了“人”的形象与特征,让“孽子”也终于变成了“人子”。

生命多样性篇8

[DOI]10.13939/ki.zgsc.2016.02.0

历史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一经诞生就走向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多样性的发展轨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种多样性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断变幻发展的实践一丝不苟地诠释着当时思想的全部内容,“蓦然回首”,每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都催发着形式多样内容有别的社会主义思想,同样,“铁的规律”,全部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整体真理性,这些多样性的社会主义思想一无例外地需要历史和实践的“烈火焚烧”般的筛选以证自身的“人间清白”。

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主义多样性

在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变化,空想社会主义就呈现了多样的阶段性发展态势。同时,每一阶段的空想家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1十六和十七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萌芽时期

无论是打响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枪的莫尔,还是后来的早期代表闵采尔、康帕内拉、温斯坦来,其“社会主义思想都不约而同地披上宗教神学的外衣,采用虚幻描写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因为在家庭手工时期,无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阶级分化很不明显,与他们的资本家敌人相比,如孤星之于日月,如果没有新的能量的涌流,必将黯然陨落。另一方面,毫无疑问,空想社会主义的首批先驱们的思想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就组织治理理念而言,莫尔的“乌托邦”和闵采尔的“千年太平王国”倾向于人人平等的公民理性治理,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莫尔允许使用奴隶进行生产;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主张政教合一的权力高度集中的“贤人”治国体制;温斯坦来则专注于强调法治,推崇依法治国。

1.2进入十八世纪,实践随之变化发展,思想的灵感和火花也随实践变化发展进入工场手工时期,此刻的无产阶级力量已有崭露头角之势,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担当了思想引导的旗手,旗帜鲜明地用资产阶级惯用的理性在法律层面论证了消灭私有制度和建立公有制度的必要性,给新生的初步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发出了微弱但异常顽强清晰的奋斗号角。然而,实践全部的神秘面纱只是被春风微微地掀开了一角,奈何千呼万唤,终不肯显露真容,“犹抱琵琶半遮面”,狭隘的现实实践必然决定了思想的狭隘局限性,生产力的低下和无产阶级力量的犹自弱小,决定了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成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应当指出的是,在私有制批判方面,三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创造性地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私有制的罪恶;马布利则依然停留于单纯的笼统的私有制批判;巴贝夫则首先用理性批判了刚刚建立的资产阶级私有制。

1.3时间的诺亚方舟一往无前地驶进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先前实践的量的积累,终于在此时显现出了些许质变的韵味

虽人类的进步一如既往缓慢而曲折,历史这位母亲总是以最大的耐心等待着她遭受着蹂躏和苦难的孩子成长站立起来。但,实践的巨,尤其是工业革命如梭似箭般的推进,无疑也使思想获得极大发展,先前模糊的实践真实的面容展露出了稍许清晰的轮廓。毫无疑问,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飞跃,社会阶级关系犹北京“阅兵蓝”的天空那样清晰毕现,敌我阵营的分化已然如壑似渊,无产阶级的力量呈现“合抱之木”、“九层高台”之势。时代的先驱们总是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般地降临需要他们的时空世界,圣西门、欧文、傅里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将他们的批判匕首与投枪毫不犹豫地投向了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所有制,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批判更为深刻入里,“并提出了许多天才般的预见和思想,使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极大地启迪了即将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并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2]。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多样性

2.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接过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事业,历史的接力棒从来都是重逾千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作为他们毕生的事业,并为此进行了筚路蓝缕的理论创作和艰苦卓绝的实践运动。回首往昔多样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切地感到“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从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3]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投身社会主义实践革命,积极参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欧洲革命、巴黎公社革命等众多的革命活动。实践是花,理论是水,二者天然就是一个雅致不可分的整体,其结合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如长虹贯日般绚丽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就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开启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画面;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由此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便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不仅明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一的必然性,而且还找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力量和道路,社会主义最终得以摆脱非理性非科学的空想梦魇,成为一门科学理论,一种社会运动,一套社会制度,犹流星闪现黑穹,虽短暂却昭示了明亮耀眼的未来,如劲草起于黄土,虽弱小却不惧狂风曜日的侵袭。

2.2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想的斗争

回望社会主义思想史,多样性规律历来就是社会主义必备的基本基因,在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如此,在科学社会主义时期亦然。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出现了,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冒出来了,拉萨尔的改良社会主义也显现了,杜林博士也用社会主义的外壳来宣扬其资产阶级思想,可谓“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真理的发展从来就需要“昨夜西风凋敝树,望断天涯路”的坚持与不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此进行了激烈而冷静的斗争和批判,斗争的过程崎岖而漫长,亦现实实践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写出了《哲学的贫困》、《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一系列光辉的理论著作击退了所有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进攻。这些形形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一样从来没有立在真正的完全彻底的现实基础上,从来只是立在支零破碎的片面现实的浮萍上,它们的生命力只会随着岁月的流觞而慢慢枯竭,从来不会像科学社会主义丰碑谐历史流转而越发“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铸就的科学社会主义丰碑之所以能够立得住、立得久,从同时代多样的社会主义思潮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的理论站在了现实的基础和土壤之上。

3“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1列宁主义战胜了其他非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

历史的终结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永无止境。马克思恩格斯的去世并没有使科学社会主义陷入历史的终结。面对这份宝贵的遗产和即将开启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壮丽事业,社会主义多样性的规律继续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变化的实践和不息的时间给出了多样性的答案。伯恩斯坦屈从于资产阶级的画饼,沉溺于议会斗争,给出了修正改良的答案;考茨基背叛了革命导师恩格斯,试图左右逢源,表明了中立的遗世独立的回应;列宁则坚持从俄国实际出发,发出了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最强音。理论的巨大差异必然伴随着激烈的争锋,空谈从来不能使人真正折腰,唯有扎根于资本主义现实发展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深入细致抽丝剥茧的科学分析,才能得出让人自我革命的低下倔强头颅的理论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倒映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动态,荡漾着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铁的判断;《国家与革命》字字渗透着在明了俄国现实实际境况下坚持捍卫马克思暴力革命思想的铁的决心。列宁倾注的理论汗水和实践鲜血最终孕育出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诚然已经成为一种理论和运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终于从书本走入了实践的广阔田野,“它不啻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4]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这块人间璞玉经过先驱们的千雕万琢、心血温养,终于褪掉了革命的坚硬外壳,露出了建设的新面貌。

3.2多样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面对着新生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蓝图,多样性的实践方法和理论主张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供具体路径,只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一些粗线条的远景勾勒,犹如一幅水墨画,给我们遗下了太多的留白供我们认真揣摩、细心填补。在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失效后,列宁探索出了一条颇具可行性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允许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让市场来调节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关系,令人扼腕的是,后来者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没有继续坚持下去;托洛茨基则主张用集体农庄替代小农经济,立足不断革命论,过分强调外部条件的极端重要性,认为没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胜利就不可能有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否认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与托洛茨基观点相反,主张依靠自身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斯大林虽驱逐了托洛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也有所发展,但却将托洛茨基某些主张从蓝图变成了现实,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进而为苏联东欧的最终解体埋下了历史的注脚。

4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4.1新民主主义在众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崛起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向日本、美国学习失败以及各种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自治运动纷纷夭折的境况下,运用路径排除法的中国先进分子面对唯一选择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俄为师”。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之后革命活动的展开,胜利与挫折交织的图景使得当时的先进分子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正确道路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化,也是社会主义多样性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如陈独秀者,虽有开创中国共产党之贪天之功,却也不免于革命局势山穷水复之际犯了右倾错误,最后甚至滑入托派泥沼;如王明、博古者,两人为典型的留苏国际派,拿着苏联城市革命论的圣旨和马列经典的教条,以“赤脚光膊”的大无畏左倾革命姿态向敌对势力发起了进攻,其勇气不可谓不嘉,其革命信仰不可谓不坚定,最终却断送了中央苏区积蓄多年的革命基业!何也?非能实事求是也;如者,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是这类人的座右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其无往不胜的通行证,他们仰望星空却又脚踏实地,知晓山穷水复之后必有柳暗花明。一系列如镜鉴般反映中国实际的理论文章从笔下生发出来,《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夯实了以农村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理论底色;《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论》则幻化出了使得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不同于苏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能像一道电脑指令那样从一个历史环境简单地传给另一个历史环境,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使得它需要在保留其真理性内核的基础上进行重生与重构。

4.2邓小平于纷繁的“马克思主义建设思想”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临着当时列宁相似的情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兀地呈现在他眼帘,航船的桅杆就在眼前,如何转向?朝阳的轮廓也显露完毕,如何运动?曾经躁动的胎儿已经开始发出了响亮的啼哭,如何成长?现在已经到了用理论和行动作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转折时刻了。然而,建设初期,没有选择也无须选择,“一边倒”学习苏联模式就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此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对苏联模式弊端的初步反思,而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则将这一进程大大向前推进了,中国也开始加入了反思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开启自我探索的潮流,“以苏为鉴”成为了当时人们的共识。如同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流派一样,社会主义多样性规律使得对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如何进行建设的认识也呈现出多样性,苏联在改革,东欧在改革,中国也在改革,各自历史和现实实践的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的改革方案和思路,不仅有国别和反思程度深浅之分,而且在一国国内也有不同的改革理论和主张。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多样性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多样性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只有一种理论主义,一种制度模式,一种实践运动,那么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横向地观察,世界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可分为理论的多样性、运动(实践)的多样性和制度的多样性,多样表现的实践催生了多样的认识,多样的认识又激生了多样的理论、运动和制度,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到科学社会主义时期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前后的苏联、东欧和中国革命实践阶段莫不如此,然而唯有扎根于现实基础之上的理论、运动和制度方能始终促进并代表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纵向地审视,世界社会主义又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疑地,如前文所述,前后两个阶段内的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实践)和制度都迸发出了炫丽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贵毓,张海燕.社会主义思想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生命多样性篇9

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一个的心理活动所组成的,生命的本质就反映在心理上。一个人的价值也是在他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深度决定的。由于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新形势下的学生面临着生活、学习、升学以及将来的就业等诸多的社会压力,加之社会上存在的那些花红柳绿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经常利用一些典型事例来疏导学生受创的心灵。比如,张海迪等一些残疾人,他们身残志不残,精神饱满,能负重任,取得了超出一般正常人所取得的成绩。课文《生命・生命》也就展现了生命的完美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它的中心意思是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地流逝,还要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其中在写到飞蛾时有这样一句话:“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由此可见,包括飞蛾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都非常珍视自己的生命。

既然小昆虫也竟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 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学习和了解,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从客观上认识自己,从根本上明确走向社会、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是生命。

二、利用文本资源,通过感悟让学生体味生命价值

小学语文教育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重要学科,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人文理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彰显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使语文学科更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语言感悟让学生体味每一个人自身的生命价值。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价值的资源,不失时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

新形势下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出生在独生子女或者双生子女家庭,他们都享受着几代长辈的宠爱,加之国家政策的不断宽松,家庭环境越来越优越,出生以后便享受着幸福之乐。可是过多的呵护使他们习惯了来自亲人的爱,不理解爱中还曾经经历了什么,更不会想到用自己的爱回报亲人、感悟亲情的心。所以我们首先要将“生命”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教学中对话交流的重要话题,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认识自己,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热爱生命,以正确的态度享受生命。

在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描写亲情的,如古诗《游子吟》,这首诗用几十个字的篇幅通过对母亲为将出远门的儿子细针密线缝制衣服的动作场景的描述,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十分真切感人。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感受到母爱是深沉的、伟大的,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哪怕是一个平凡的举动,那背后蕴藏的爱都是无微不至的,足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这样的课文很多,如《慈母情深》等等,都能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生命的诞生、每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不容易,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周围时时刻刻都有关心着他们的亲人,从而学会自己、呵护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拓展教学途径,经过实践让学生有珍爱生命的平台

生命教育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触及心灵、熏陶灵魂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除了阅读教科书中的资源外,我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例如在教学《司马光》这一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在河边居住、会游泳的学生谈谈在水里被淹的感受;又指名学生谈一谈,假设当你溺水很久的时侯忽然被人救起,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有什么感想;再在课堂上表演课文情境。这时不少学生会感受到此时拯救别人生命的勇士太伟大了,同时也会感受到一个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生命值得尊重!

四、挖掘现有教材,在生成中让学生自觉激励人生

课堂教学是人的活动,是很多人的活动。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思维,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情感……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方法的不相同性。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叙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牢记对儿子“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承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38个小时,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其他同学的感人故事。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主人公是怎样实现他的诺言的,更好地感悟人物品质,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1、父亲在地震前给孩子说了什么?(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在地震发生后,当父亲初看到学校成了一片废墟,他感到悲伤而绝望,可是后来是什么原因又使他坚持寻子决不放弃呢?(他想起了自己说的话: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父亲在废墟中寻找儿子时别人是怎样劝阻的?他的态度又如何?这令谁人感动?(略)

4、在父亲连续挖了36个小时后模样是怎样的?这令谁感动?(略)

生命多样性篇10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06-04

【作者简介】石建伟(1986-),男,江苏宿迁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在读硕士;周神珍(1989-),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在读硕士;曾勇(1971-),男,湖北枣阳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谢翌(1972-),男,江西永新人,江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生命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用仁慈、恳切和同情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有生命体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身上体现着生命的伟大和美。”然而,学习的压力和攀比的心态已侵蚀到幼儿园这片原本纯洁、充满诗意的净土。幼儿生命教育是对幼儿童真的拯救,是对幼儿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导引。在此意义上,幼儿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幼儿阶段的生命教育现状是怎样的呢?应该如何实施幼儿生命教育呢?为此,我们采用“课程合作行动研究”的方式共同梳理有关幼儿生命教育的观念,探讨目前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提升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为幼儿生命教育课程的研制提供思路。

一、现状:被窄化的幼儿生命教育

(一)“生”与“死”:颇受忌讳的话题

认识生命是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前提。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幼儿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对诸如“我从哪里来”“死是怎么回事” 这类生命问题的好奇心。而受保守观念的束缚,父母无法坦诚地和孩子讨论人的出生问题。而对此类问题,幼儿园则一般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以此加深幼儿对生命的认识。

由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重生轻死,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成人会尽量避免让幼儿见证“死亡” 的场景,因此幼儿对死亡知之甚少。幼儿对动植物死亡的体验成为他们理解“生”与“死”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教师通常会以“小鸟死了,就是永远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样的方式,让幼儿对“死亡”产生移情体验。

(二)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

通过对园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的幼儿园生命教育倾向于安全教育。针对幼儿的安全问题,幼儿园采取了诸多保护措施,但较少为孩子提供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在各种现实压力下,幼儿园被迫将安全教育放在了首要地位,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护”,更不能是“过度保护”。生活中的挫折同样是个体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把幼儿的生命教育简单归结到“安全教育”这一点上是非常狭隘的。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所谓“安全问责制”,便违背教育规律,人为地把幼儿关进“温室”,不让他们接触生活中的“风雨”,这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也会削弱他们在生活中的抗挫能力。

二、归因:幼儿生命教育何以如此

在访谈中我们看到,目前的幼儿生命教育存在一种窄化的取向。生命教育应是对生命整体的理解和认识,而非仅仅对生命的保护。即使是保护,也不仅仅是来自他人的保护,而应该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那出现生命教育窄化的原因何在呢?

(一)家庭缺乏对幼儿生命教育的正确认识

今日的中国家庭尤其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普遍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家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而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孩子大多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几乎没有选择的机会,接受的都是经过父母过滤并且是父母认为有益的东西。其实,回避疼痛和快乐成长并非是一回事,而只有经过疼痛后才能体会到不痛的快乐。父母剥夺了给孩子受挫的机会,这些在温室培育的生命,其生命能有几分活力、几丝韧性?

独生子女的个人成长背景、父母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师不科学的教育理念等成为幼儿生命教育窄化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保护”成了教育的关键词。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幼儿的成长来考虑,安全教育其实只是生命教育中的一条教育“底线”,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当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二)现实社会忽略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关注

由于受强大的科学主义取向的影响,现实生活处处被科学知识所包围,孩子失去了自我理解和想象的机会,没有了浪漫的幻想,丧失了原本的童真,生命活力慢慢萎缩。在有些幼儿园甚至还存在一些扼杀孩子个性的教育方式,这些都是与“生命教育”背道而驰的。

生命教育内涵的窄化,还受到现代科技传媒文化虚无性、去文化性的影响。柏格森认为生命是一种绵延。生命不只是实体性的东西,更是一段活泼、自由、充满创造性和可能性的绵延。存在的过程是一种时间的过程,而本质则是对静止不动的事物的一种逻辑判断,它应在这过程结束之后出现。因此,生命的空间不能靠冰冷的知识来充斥填塞,生命是在自由的状态下展开自己的过程。现代科技传媒文化所展现的是物质性、数量化、可重复性的生命,这样的生命观被抽空了精神的文化内涵,只是一个空洞的生命符号,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此外,受强大的传统文化束缚和现实压力的驱使,幼儿园仅关注了生命的安全而忽略了真实生命的丰富与多元。教师在教育中不能充分发挥主动作用,无法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幼儿,无力投入过多的精力考虑教育艺术、关注儿童生命体验等问题,而把工作重心放在生命安全上。此外,当前的幼儿教育还存在小学化现象,小学的课程被提前到幼儿园来施教。受现存教育体制考试导向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幼儿园也开始将幼儿学业的考核标准小学化。家长只求功利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孩子相对隐性的良好品质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急功近利,只重视结果,不注重过程。在家长看来,更多关注孩子所谓显性、可见的 “素质”,重视孩子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习得,这从客观上给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三、应然取向:解放儿童,关注整体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应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关注。从具体内容来看,幼儿的生命教育需要促进幼儿对“生”之灵动的体验,为幼儿提供认识与体悟人的诞生、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关注对自然起源和演变的探究。幼儿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会珍爱、保护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和珍爱大自然和其他生命体。无论是哪个阶段的生命教育,都应该关注生命的三维,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幼儿生命教育也应从幼儿的生命意识、生命品质和生命态度三方面展开。

(一)幼儿生命教育的目的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幸福、完整的生命个体。教育的目标是生命教育的内在主线,生命教育应该解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普遍意义上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成功”的人,而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由此衍生的生命教育的标准和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品行、同情心和被人尊重。人们所谓的成功往往是利他的,侧重于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贡献,忽视个人自身的感受――幸福。正是这样的观念导致人们衡量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尺度走向片面、单一,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几乎就是如此平面,如同动漫、小人书中的人物,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宇宙英雄奥特曼,就是破坏地球的怪兽……原本丰富多彩的人生、缤纷绚丽的自然被简化成黑白乏味的零星片断,厚重的生命由此愈来愈单薄,本真的个我(尤其是自我价值所在)愈来愈模糊,蕴含着知、情、意、行的完整生命逐渐被肢解,乃至外化、物化、异化,直至走向反生命。而幼儿生命教育的愿景应在于培养快乐的个体,而不是培养社会的工具。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应该是对一个生命整体的教育。没有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形态便失去了基础;没有精神生命,个体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社会生命,个体终将孤独乃至枯萎。因而,完整的生命教育包括生死观教育、安全教育、生命品质教育和快乐教育等。

幼儿生命教育和成人生命教育大体趋于一致,只是两者的侧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幼儿生命教育重在生活规范教育和快乐教育,并由此逐步引入生死观教育。就整体而言,笔者认为当前幼儿生命教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生死观教育

与各年龄段的生命教育一样,幼儿园需要通过活动来唤醒孩子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感,其核心是生死观教育。在幼儿期应培养幼儿良好的生命意识、正确的生命态度,让他们用仁慈、恳切、同情的态度对待一切生命;引导幼儿关爱生命、欣赏生命,产生对生命敬畏与生命珍惜的情感体验。只有建立了这样的意识和情感,孩子才会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甚至把一切看作有生命的存在,激发他们主动保护生命的使命感。同时,生命教育中也应该讨论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并尽量使用恰当的方式应答。

2. 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期是交往品质形成的关键期,生命教育应关注生命品质的教育,涉及到精神层面有关自信心、同情心、分享、诚信等问题。人从出生伊始就会遭遇到许多挫折,但现在很多家长都期盼着能把孩子一直放在“保温箱”里,希望他们不受一点挫折,导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较低。应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重视其心理教育,加强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卢梭主张自然教育,提倡尊重自然,顺应孩子天性。快乐是孩子天性中的一部分,童年应当是人一生中最无忧的时光,教育首先要使孩子体会到生命中的快乐,才能谈得上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3. 安全教育

幼儿园把工作重心放在安全问题上并无不妥,因为生存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保护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幼儿是弱势群体,对危险毫无知觉,但安全教育不等同于保护教育,更不能成为最终和唯一的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中应将保护分为两种,一是让个体接触危险的保护,另一种是避免个体接触危险的保护。对幼儿来说,适当地体验危险是需要的。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成人出于对生命的担忧,对幼儿实施的更多是替代性保护,缺乏直接体验危险、化解危险的应急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幼儿容易形成依赖的性格,这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为此,教师应在幼儿生命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清晰地教给幼儿遇到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措施。

(三)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

1.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生命教育

在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教育的方式与技巧。有人主张利用童话式的比喻或游戏,有人主张使用真实的情境体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将艺术性与科学性二者巧妙结合,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生命。教育需要艺术,生命教育更需要艺术化的智慧。在生命教育中处理人文理性(艺术)与工具理性(科技)之间的冲突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在表述科学概念时应具有艺术性,应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艺术的语言,教育方式的运用也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具体的教育情景,让孩子在情景中理解生命的生与死,体会生活的艰辛与幸福。因此,幼儿生命教育应回归儿童,回归童真、童趣,回归自然。现存的幼儿生命教育往往倾向于让幼儿从动植物的生死历程中了解生命,这使得幼儿常常无法区分自然生命和人类生命。生命教育应让幼儿从认识自然生命过渡到认知人类生命,从关爱自然生命转变关爱人类生命,让幼儿体验动植物之生命与人之生命的差异,从而了解人类生命的意义及其与宇宙生命之间的联系。幼儿通常在观察到动物死亡后的第一反应是:它们不能见到“父母”了,这是因为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最亲密的。我们可以很好地捕捉这一契机,帮助幼儿将对动物死亡的认识过渡到对人类死亡的体认,进而学会珍惜亲情,珍视自我和他人的生命。

2. 重视生命教育中榜样的作用

在幼儿生命教育中,“他人”的榜样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榜样的作用是在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触动中自然发生的。如今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大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认为“被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因此,需要在生命教育中引入“他者”的视角,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由内向外的,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电视上曾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妈妈给自己的妈妈打水洗脚,这个画面被儿子看到了,他就学着妈妈的样子,也给妈妈打水洗脚,由此可见,家长的身教比言传更能够影响幼儿,从而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他的生活中。

3. 多方力量推进生命教育的实施

幼儿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和教师的工作,它需要来自家长和社会多方的关注,以大家的合力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生命共同体的发展和相互融通。教师、家长和社会作为幼儿的“重要的他人”是幼儿生命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因此,幼儿园可以建立幼儿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与家长一起推动幼儿生命教育;开展针对教师的生命教育,丰富教师的生命教育知识,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借助社会力量,创造机会让健康幼儿与特殊幼儿接触,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文雪.论生命与教育[J].教育导刊,2002,(5):10.

[2] 王炜. 正视幼儿生命教育[J]. 教育导刊,2005,(7):1.

[3] 廖小龙,赵俏华.走进挫折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4):24.

生命多样性篇11

从胡塞尔的观点来看,“科学世界”产生于“生活世界”之基础上,并且是人在“生活世界”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域,它运用理性逻辑之网把“生活世界”的那些直接和主观性的东西过滤,以期望达到一种超越主观、直观的客观性。因此,“生活世界”就其实质性来说应是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直接的、具体的现实生活环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表明,生活是什么样,人就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人,不同的生活世界生成不同的个人。因此,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道路应该归结到与人的实践整合的生活世界中来加以解决。不仅要体现对人的“文化”关照,更应该真正回到实践中,从外在的因素对人进行“整体”上的关注。

1.2“生活世界”与德育

“生活世界”理论给我们对当今学校德育的考察提供了理论指导。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倡导的生活教育中提到:“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教育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浓浓的生活性,是融合在生活之中进行的。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道德与德教育发生源的意义上看,道德从其产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生活特性。“道德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总是同一切生活领域的行为方式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道德都是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使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应该是生活,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体现出生活特色。生活世界的本质体现为人的生命本质,人的生命本质体现于一切实践活动中,离开了人的生命意义,离开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生命体验,任何学校德育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德育只有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而亲切,才能懂得道德意义的存在,道德才能说是可教和能教的。但是,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德育要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尴尬、压力、恐慌。人的生命中具有解决这样问题的潜能,这是一个人生存的本能,但是能否实现并非是无条件的。德育要关怀学生现实的当下的需要,就是关怀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关注生活主要是关怀真正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意义的那些具有生命感动的活动。帮助他们适当地解决,从而培养、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人类个体生命有道德学习的潜能,道德学习是以尊重生命及个人的自尊、自爱为起点,尊重生命活动中表现出的人性规律,理解和宽容生命的不同发展样态,运用生命资源陶养学习者的道德。由此,德育应以生活为根基,遵从生命特性,回归人的本真。

2“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目标追求

“生活世界”理论对我们反思传统德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德育如果不考虑学生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不与学生社会生活接轨,就无法真正落实其应有的价值。

2.1传统德育淡漠了主体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在当前的学校德育中,学生的生活世界正在日益缩小,学生的生活空间被教师侵占,学生日益失去了自己的自由,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取而代之的是盲目追求既定德育知识,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者仅仅满足于对单纯的特定的价值观念的传授,满足于学生对道德准则的盲目遵从,德育创新空间狭窄,德育课堂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生命交往,忽略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淡漠了对人心智的开启,不利于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严格遵守上级指示和教科书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教学方法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这种缺乏人性温暖,忽视个体生命意义的教育,实际上也是轻视生命的主体,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虽然获得了道德概念、道德知识、道德规范与准则,但却缺乏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珍惜自己生命,对幸福有执著追求的最根本的道德意识。

2.2生命德育倡导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关注人的生命

人以生命的方式而存在,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人的生活。生活世界是以人为主体的,人们周围环境中形象而具体的现象都体现在其生活世界中,与其日常的具体生活相贴近。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就是出于对人本性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命的尊重,同时启迪我们当今学校德育只有回归其本来面目,“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为根基,回归到人的现实和具体的状态,关注人的生命成长,才能使德育真正走向科学性与人文性并举的轨道。正如叶澜等教育家所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全我的中心点和统一点就是自己的良知,就是神,就是生命。”生命德育倡导以人为本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要求生命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生命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的身心和谐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法的教育是“堵”,是用强制手段让人遵守底线;心理教育是“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仅有这两者还是很不够的,需要有一个引导的机制,就是要加强德育。道德教育的主旨应该是鼓励人过高尚的生活、高品位的生活,是改善人的生存状况,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2.3“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目标:追求人生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生的追求。幸福的本质是精神愉悦,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其核心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这实际上是个终极关怀问题。人人需要终极关怀,人人会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和归宿,尤其是在面临困境与苦难之时,更需要精神依托和心灵慰藉。“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强调更多地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现实生活与精神活动。“对幸福的敏感、向往与追求乃是一种有待于发展的主体能力。”一个人幸福的获得必然取决于两方面的道德教育:第一,“主体必须有一个合乎人本质的人生目的。没有目的的人生就是漂泊的人生,使命感的失去就是意义感的失去,幸福就无从获得。”然而,这种目的的实现必须要与生活相联,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挖掘生命潜力,更好的发展生命。第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教育。幸福其实在很多时候是人们心理上的感受。一个生活忧愁的人,是很难有幸福这种感受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感,知道如何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与家庭、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生命的历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

3“生活世界”视阈中的生命德育实现路径

3.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主体地位和道德主体性

生命德育不是培养理想化的圣人,也不是培养具有某种政治理念的人,而是要在生活中生成“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在德育教育中是以回归生活,享受生命为最终目标的,而不仅仅是满足于道德知识的教学与学习。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求我们尊重生命主体,为生命主体全面而和谐、主动而健康的发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3.2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设计德育课程

生命德育要求以儿童生活的重要价值维度和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来设计课程。课程中洋溢着儿童生活的气息。因此,在德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生活需求,在课首、课中、课尾的处理都应体现学生的生活要求。关注学生自身生命,关注他人生命,关注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以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

3.3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生成德育内容,凸现体验

德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结。人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总是向未来无限丰富的可能而开放的。学生并不通过学校德育所实施的道德社会化而终结自己的道德生活与道德精神的建构,而只是开始,也只在不断地“开始”中,理解既有的道德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道德。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应该源于学生的学习、交往以及日常生活,关注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创设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顿悟的氛围中生成、设定德育主题。在无痕的境界中实现对人灵魂的感召,让学生豁然开朗。

3.4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体味生命的交流与对话

生命德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参谋或伙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是尊重、民主、平等和自由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以平等的身份,真实的感情,以自己对生命的关怀来影响、启发和带动学生对自我生命及一切生命的关怀活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幸福感,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将极大地激发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师生生命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3.5积极践行道德活动,创造新的生命体验和道德境界

生命德育需要带领学生更多地参与生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从枯燥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把德育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构筑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给学生练习和反思道德行为机会的开放式指引。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辩论,少一些结论,这样我们的德育教育才会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才会走进学生,走进心灵。

生命多样性篇12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59-02

1 不快乐的孩子

我们常常习惯用“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去形容那些可爱的孩子。在成人的眼里,“烦恼、忧愁、困惑”这样的字眼似乎不属于孩子。当笔者有了更多的机会走近孩子,与他们进行交流时发现,孩子也有很多我们成人所意想不到的烦恼和困惑。有幅漫画鲜明地表达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左边是几个孩子穿着旧衣服,住着茅草房,他们有的捉蛐蛐、有的下河摸鱼、有的上树掏鸟蛋,好不自在快活;右边是一个穿漂亮衣服的小男孩,坐在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里,趴在书本堆成小山似的书桌前,愁眉不展。“痛苦的年代有幸福的童年,幸福的年代有痛苦的童年”。很多孩子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穿着漂亮衣服、住在高楼里的小孩,一点也不快活,反而羡慕那些穿旧衣服、住茅草房、探索自然的小孩,因为他们很自由。

孩子们渴望身心的自由,渴望像同龄的小伙伴一样,能够开心地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他们渴望学习不仅仅是那做不完的作业,而是充满着趣味和自由的求知形式。孩子们更喜欢有趣的过程,而父母更看中最后的结果。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使命就是不断地生长。正如杜威所说,儿童就像太阳,教育的一切都应当围绕他旋转,围绕他组织。他明确指出“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为每一个年龄提供保证成长的条件。现实中,很多家长并没有顺从孩子的自然发展需要,给其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而代之以强加的要求。这无疑会增大孩子的压力,使年幼的孩子过早地背上外界的压力,使孩子的心灵不能舒展,生命成长、性格发展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实,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确实就有很多的家长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爱;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好些家长不知道怎样才能使他们的成长变得快乐健康。于是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住了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灵需求。也许很多家长会说,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小学不在成绩上下功夫,没有机会进入重点中学,就没有可能上好的大学,这样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让孩子从小就对学习产生厌恶和反感,那才是真正地输在了起跑线上。

2 孩子,你为什么不快乐

其实,“成长”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因为“成长”它意味着不断地进步,当孩子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到“我真棒、我能行”的感觉时,他们该是多么的开心!而今天很多的孩子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去体会。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的家长,随着中国家庭由多子女家庭向独生子女家庭的转变,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有“下赌注”的感觉,成功了,百分之百;失败了,全军覆没。于是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了过高地期望、过分地关心、过多地呵护和过分地保护。这样就会增大孩子的压力,束缚孩子的手脚,剥夺孩子成长的快乐和自由。

今天很多的家长还有着强烈的惧怕心理,“生了男孩怕变坏,生了女孩怕受害”。再加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于是平常心变成了补偿心,正常心变成了超常心,责任心变成了虚荣心。这就使得今天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小,能力越来越弱,责任感越来越淡,逆反心理越来越强!这样的孩子如何能体会到“我能行”的自信?如何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康德说过,“在人身上,有许多没有长成的胚芽。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合理地发挥其自然天赋,以促进这些胚芽的成长,并保证他实现他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努力实现的一种价值。它将不再是“培养”、“制造”,而在于 “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民主主义的促进者、世界的公民、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人。同样,这也可以帮助他通过现实去寻求他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 (1)可是现实生活中,在现有的一些教育中,孩子们根本没有机会去长成那些胚芽,去发展自己的自然天赋。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塑造”和“改造”。这样的孩子失去了自然成长的主动性,又怎么能体会到生命的乐趣?

要知道这些孩子所体验的压抑、消极、被动的生活,将作为负向的生命体验,输入到孩子的生活“主机”内。这种影响,将远远超过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它本身就是对生命本性的一种伤害,它就像是“电脑病毒”一样,会不断地对“生命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和威胁。

3 促进生命快乐成长:教育的一种责任

面对如此多的成长误区,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反思一下教育与生命成长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教育理解为上对下,成年人对儿童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施加影响的活动,强调的是教育对个体的社会化功能,这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生命个体的充分自主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呢?教育是人的教育,它应该立足于生命,追求生命质量的完善。“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4)。教育具有使生命获得快乐成长的责任。它是一种关怀、一种帮助、一种养分,有了教育这样的关怀,我们的孩子们就像是一颗颗生命的种子碰到了阳光、空气、水,应该长得更加茁壮,更加生机勃勃,更加舒展。

那么,教育的目的究竟何在呢?教育的目的不是天天给他们一样的营养和固定的温度,让其长高、长大、学富五车等,而在于让这些生命的种子具有优良的品质,使生命的种子在内核上发生“核聚变”。而教育首先应该让生命个体获得成长的快乐感,进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品质;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判断的能力;具有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和行动力。因为生命是通过活生生的人的存在,通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情态体现出来的。试想一下,即便我们培养了一个钢琴家,而她的生命却早已“枯萎”,那又有何意义呢?

人的生命是一次性的,因此才是弥足珍贵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个体来说,都是绝对地流逝,绝对地不可挽回。在个体的生命时间中,我们的教育是毫无疑问地占据了它。这种占据就像是一种输入,如果这种输入对于生命个体来说,是抗拒的,是被迫接受的,那么它的呈现将真的是一个负数。它将使生命主体因抗拒、因非主体意识而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因为这一段生命时间的质量,将成为个体生命中无法摆脱的存在与影响,积淀在人的生命中。因而教育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每一个生命成长中自己的影响、自己的责任、自己的可能。

每一个生命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幸福、和谐而又成功的人生。而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让每一个生命拥有对未来的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去把握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未来;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拥有对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拥有平和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努力追求,并潜移默化地从其行动中折射出一股具有影响作用的人格魅力。

4 让生命快乐地成长

那么,生命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快乐地成长呢?

生命的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氛围。当我们将眼光投向自然界,我们会发现,人的成长和植物的生长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也需要自由的“空气”,充足的“阳光”,有营养的“土地”。当生命在一个宽松的、充满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的环境中时,生命个体才会自然地流露天性,才会更加积极地求知、更加快乐地健康成长。当生命个体在和谐的环境中生长、生活时,这种和谐的环境也会不自觉地对个体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和谐和宽松将会在个体的生活史上画上浓重的一笔,不断地使个体的生命溢满纯朴的快乐。相反,如果生命失去宽松和谐的生长环境,而代之以小心翼翼或剑拔弩张的氛围时,那么生命就会一直在忐忑不安中战战兢兢地度过那宝贵的生命时光。

从生命的自主性角度看,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生命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生命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孩子的表现力、创造力才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当生命具有这一切向善的、生产性的品质时,生命的乐趣自然就会不断涌现。

生命需要在沟通、付出中才能快乐成长。记得在采访一群中学生时,他们这样跟我说,“现在很多在大人看来很感人,很刻骨铭心的事在我们看来却没什么感觉?不就那样嘛!这可能是因为我们长期被绕在学习的圈子里太久了,知识学了不少,心灵却没在成长。” 是啊,由于今天的很多孩子常常只有被安排的感觉,而缺少主动参与和沟通、付出的机会。于是,他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他们体会不到付出爱的欣喜和自主成功的兴奋,生命的成长也就停滞不前。

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他“不是一张任凭文化涂写的白纸,他是一个富有活力和特殊结构的实体” (2)。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他排斥自己被当成一个被动的容器盲目地接受外在的灌输;他也反对自己被当成雕塑家手中的石头任意把玩雕琢;他希望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艺术家去设计并创造自己的未来。他既是艺术家,又是艺术品;既是雕塑家,又是大理石;既是医生,又是病人。他渴望自己参与自己的成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去沟通、去付出。因为在沟通和付出中,他们拥有平等的主体地位,有倾听和思考的自由;他们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参与者。他们在沟通和付出中不断地获得对环境的新认识,不断地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新的生成和创新。这样,他们才会因自己是一个独特的自主的生命存在而获得欣喜感和成就感。

生命需要在体验、感动中才能快乐地成长。“我们需要自己去长大,哪怕是跌跤我也要自己来跌!”“我们也希望学校、家庭、社会能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但他们就是不放心!” (3)生命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快乐地成长。因为“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能自己去参与。体验中的孩子是主动积极的,他有内心的参与和感悟。这样,才能刻骨铭心,才能把他所感悟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才能外显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这样才能知行统一,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正像冰心所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5)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他们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使命就是不断生长,时刻把握自己成长的主动权。

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家庭、学校,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把成长的机会留给孩子!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重新获得成长的快乐,才能更加信心百倍地去迎接他们未来的生活!

注释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2] 弗罗姆:《为自己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版,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