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11-02 10:09:29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1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石质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石质文物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石质文物的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多年来,中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国外建立了广泛联系,并组织国内外专家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 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2

石质文物是指以天然岩石为材料的历史遗物,包括石窟、石刻、岩画、石器、石塔、石桥、石碑、经幢、石雕、石牌坊、岩墓等多种类型。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石质文物病害问题,伴随着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丢失,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文物保护学者主要关注于风化机理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了露天石质文物风化的原因,分析了目前所用石质文物加固材料的特点、应用及其加固技术。

1 影响石质文物风化的因素

石质文物病害,又称为风化、劣化,是指石质文物由于物理状态和化学组分改变而导致价值缺失或功能损伤。研究石质文物的风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质环境的影响

岩石材料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的变形和破坏性质不但和岩石的复杂成因和结构密切相关,而且还受温度、围压、孔隙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病害机理的分析首先应当对地质环境进行勘察,了解它所依存的地质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与石质文物病害的关系。

在炎热的夏天,露天石质文物暴晒于阳光下,物体表面温度高达六、七十度。而一场暴雨过后温度急剧下降,岩石膨胀产生的挤压力和冷却收缩产生的拉力会对岩石产生巨大的破坏。对石窟寺来说,山体围岩与其紧密相联,由于毛细作用石孔内部存在大量地下水和可溶性盐。白天气温升高,岩石孔隙中的水分不断蒸发,盐份浓度增大,甚至会产生结晶。结晶时的体积膨胀将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使其酥碱变质。夜晚气温降低,盐从大气中吸收水分重新溶解。一年四季,日复一日,温湿度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效应的不断积累,对岩石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夏季比冬季要大得多,而且环境湿度小于75%(75%是氯化钠的平衡湿度)破坏更严重些。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有害气体会形成酸雨、酸雾对石质文物产生溶蚀破坏,这种现象甚至发生在难溶的花岗岩石质文物上。二氧化硫长期的作用还会使坚硬的石灰岩变成疏松、粉末状的石膏,砂岩结构的石碑由于酸的侵蚀,使得矿物中的铁离子迁移,在石碑表面可形成一个污染物黑壳。

1.2 石质文物原料的影响

石质文物的风化与加工石质文物的原料、石材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关系,石材质量由岩石的种类、孔隙率、胶结物类型等因素所决定。岩石一般分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等几种类型。花岗岩坚硬、耐久,稳定性最高,砂(砾)岩不结实、很容易分化,石灰岩的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大家熟悉的西北地区的很多石窟,如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北石窟等都是由砂(砾)岩构成的,其风化严重;属于石灰岩结构的岩石有石灰石、大理石、汉白玉等等,如位于洛阳地区的龙门石窟就是这种结构,其保存状况良好。石材是多孔性物质,对于同种质地的岩石,其孔隙率越高,结构越疏松,机械强度越低、风化程度越大。在岩石内部存在着一定量的胶结物,有人分析了敦煌石窟,结果表明胶结物约占20%。如果岩石的胶结物为泥,则岩石最容易风化。这是因为泥质胶结物中含有大量像蒙脱石一类的黏土,蒙脱石具有层状结构,在结构单元层间有空隙,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吸水后晶胞强烈膨胀,而失水后又会产生收缩。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时胀时缩反复作用,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1.3 人为因素

人们的某些生活实践、生产实践或社会活动会对文物产生破坏,如战争、火灾、盗窃、环境污染。甚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游人拥入博物馆,也会对文物造成某种程度的人为破坏。加热、通风、建筑物结构、室内外空气交换以及大量游客将导致博物馆温湿度失去平衡,同时游客会将外部微粒带入馆内,并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因此,有人建议对参观博物馆的游客人数应加以限制。

在文物修复和保护的具体工作中,由于处理方法不够理想、技术设施不完善、操作不熟练或者审视观点的差异等等原因,偶尔发生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损伤了文物,这种保护性的破坏也是一种人为破坏,应尽量避免。

2 石质文物的加固保护

大量的石窟寺等露天石质文物置于大气环境、并非博物馆中,其环境的控制及调节实属不易,牵扯到化工、环保、水文、地质、文保等多个部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这无疑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资金。因此,人们便试图通过对文物进行渗透加固来延缓文物的老化,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保护石质文物的方法。

2.1 石质文物保护原则及对加固剂的基本要求

石质文物作为特殊的保护对象,对其保护处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尽量少干预的原则: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对文物实施保护性处理;(2)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3)符合生态保护的原则,在选择保护材料的同时,必须考虑施工条件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石质文物加固剂分无机加固剂和有机加固剂两类,对其基本要求是:(1)材料的粘度低,渗透性或可灌性好;(2)材料抗老化性能良好。若时间久了发生老化,不应产生对岩石有破坏的新物质;(3)材料与岩石有较好的粘接力和附着力。

2.2 加固技术

2.2.1 喷涂法

加固石质文物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表面喷涂加固剂,使其逐渐向内部渗透。一般先用低浓度溶液,然后再提高溶液浓度,不然会影响渗透深度。敦煌研究院采用一种喷枪喷涂高模数硅酸钾加固剂加固甘肃北石窟。喷涂时,喷枪离喷面3040厘米,切勿太近。否则,喷出的浆液分散不均,会在岩面上产生流浆的痕迹。

2.2.2 贴敷法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通过在器物表面贴敷棉纱布,外加塑料膜以减少溶液挥发,可以延长器物和溶液的作用时间,提高加固剂的渗透深度。采用该方法配合慢流技术(即加固剂装入吊瓶中,通过针管慢慢注入棉纱布中)对石质品进行了加固。我们用对重庆大足北山五百罗汉进行加固时,也采用了贴敷的方法。

2.2.3 浸泡法

对于小型的馆藏石质文物,如果能够搬动,可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毛细作用将加固剂溶液渗透至器物内部。采用真空浸泡,可以提高加固剂的渗透深度。

2.2.4 灌浆法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3

一、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和内容

“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30年于罗马召开的第一届艺术品保护科学方法研究的国际会议上,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相继在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领域以及之后的建筑遗产领域得到实践。

ICCROM将广义预防性保护概括为在不危及物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可以看出,广义的预防性保护不但包括环境控制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包括一些管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理念。

针对遗产本体病害的预防保护是目前预防性保护的主要研究领域,其包括:第一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主要是对文物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光照、虫害等方面的监测。第二对消除文物本体将产生的病害的应对科学方法技术研究,如专门的文物修复技术和一些现代化的文物监测管理系统等技术。第三后天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预防性保护。

针对遗产文化价值的预防性保护包括资料记录和宣传展示及传承两方面。此外,预防性保护的内容还包括涉及上述两个方面更高层次的内容,如国家法律法规、相关部门的统筹管理以及规划性方案制定等。

二、石窟类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和特点

石窟类遗产预防性保护是指防止石窟结构破损和石窟遗产文化价值丧失的所有行动。其预防性保护有如下一些特点:

1.石窟寺属于遗址类的文化遗产,而遗址的特点是其是不可移动的,因此,其原生环境就决定了其保护必须重视环境对其的影响,而不像可移动文物可以选择环境相对好的地方,也不像博物馆馆藏文物那样可以对博物馆的选址、建筑、文物库房等有更多选择。因此,一定要做好环境监测等预防性保护,减少环境因素对文物的损害。

2.遗址类遗产的文物类型比较单一,不像博物馆馆藏文物材质种类那么复杂。石窟类遗址的文物主要保护材质是石质或泥塑造像、壁画以及窟前木构建筑,所以,其预防性保护研究主要就是针对这些材质的保护进行技术、管理、展示等研究。

3.石窟类遗址属于古代宗教文化意识下的产物,其文化背景决定了其选择的环境的特点,因此,其预防性保护一定要对其环境范围作出合理的规划,实现对其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同时,做好原生环境面貌的采集,做好记录。而且不要再次修建一些现代建筑,除了必要的参观道路。

4.石窟类遗址的特点是在山体上开龛造像和绘制壁画。因此,该遗址的预防性保护要注意石窟依存的山势背景,即崖体的加固保护,尤其是注意灾害如山体在滑坡泥石流、地震等造成的崩塌和风沙、降雨等造成的崖体风化腐蚀等。

5.石窟类遗址由于其是在崖体上开窟龛造像及绘画,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游客的过多参观,一定会对窟内文物微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其预防性保护一定要对游客进行监测,控制游客数量等。

6.石窟类遗址由于开窟较多,且各个洞窟的微环境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因此其保护不仅要注意区域环境还要注意各个洞窟的微环境监测与日常维护。

7.由于石窟遗址的不可移动性,造成其宣传展示位置比较固定,使其外展较难,且一些石窟由于位置较高或较小等原因,使观众不能更清楚的看到,所以做好石窟造像各个部位的照相、文字记录等预防性保护非常必要。

三、石窟类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策

(一)国家法律法规等的颁布

法律保护是预防性保护最基本的手段。通过规定社会各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国家的强制执行力确保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通过公布保护单位,划定并公布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及其规定,明确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为文物古迹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律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明确对破坏文物的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以防止犯罪企图的产生。

在公布的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寺及石刻文化遗产就有134处,以及各省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多有涉及。且成立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

(二)规划的制定

规划以两种形式在预防性保护中发挥作用。一方面划定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并提出相应的管理规定,通过政府公布的形式使之具有法律效力,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分项规划确定预防性保护的具体项目、措施和资金来源,在规划实施中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三)监测

监测是预防性保护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劣化趋势,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消除或遏制劣化的发生和发展。石窟监测包括区域环境监测、洞窟微环境监测、文物本体监测、崖体监测、游客监测等。

(四)调查记录

石窟遗址的调查记录是预防性保护的永久保证。石窟类遗产由于其自身的环境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会逐渐遭到损害,其原生环境也会遭到改变,因此,及时而仔细的记录下来,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必要措施。

(五)科学研究

石窟类遗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文化,还包含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同时也体现出当时人们的技术工艺和艺术审美。现在的科学研究,不仅包括人文信息的研究,还包括各种病害和保护技术等的研究。因此,科学研究

对石窟的预防性保护是不仅为宣传展示提供文化信息资源,还为石窟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六)宣传展示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4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06-01

一、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概述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及寺庙群,世界文化遗产,承德外八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承德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现已不存)、殊像寺、罗汉堂(现已不存)、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石质文物达近百件,多为碑刻、石狮、石象、石雕艺术构件等,这些石雕构件造型优美、雕工细腻,充分展示了清王朝统治昌盛时期的文化、艺术水平,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但如今,承德外八庙的多处石质文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出现剥落、断裂、残缺,普陀宗乘之庙石象从腰部出现通缝,随时会断裂;须弥福寿之庙门前石狮半个脸剥落,右前肢顺纹理开裂,成了名副其实的“残疾者”,东山门石匾字迹难以辨认;溥仁寺慈云普荫殿丹陛石风化严重,高浮雕几乎成了平雕,而且越来越严重;这种自然损坏严重影响了文物的价值和传承。

二、石质文物病害原因

要制定石质文物的保护政策,首先要了解文物病害产生的原因,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石质文物自身材料特性

承德外八庙绝大部分的石质文物在创作之初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绝大部分都是承德本地盛产的鹦鹉岩(凝灰岩),只有少量石碑采用北京房山产的汉白玉。通过对鹦鹉岩的分析测试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确定鹦鹉岩为酸性的火山碎屑岩,SiO2、Al2O3、K2O高,CaO、MgO、Na2O低,矿物相主要为石英和铝硅酸盐矿物(高岭石及沸石),占95%以上。比重、硬度小,颗粒细小,易于雕刻;但是岩相变化大,固结程度低,孔隙度高(46.6%)、吸水性强(吸水率达5―7%),强度低,火山玻璃及岩屑含量高,抗风化能力弱。由于鹦鹉岩的机理优美、材质细腻、易于造型雕刻等特性,多用于室内外建筑的须弥座、栏板望柱、石碑及雕刻艺术品。

(二)气候原因

承德市处于暖温带和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燕山山地气候,降水充足,平均降水量为542mm,最多可达1500.2mm;昼夜温差较大,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29.5℃。。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承德地区由于降水多而相对凉爽,被清朝历代皇帝作为避暑胜地。但这种“避暑优势”对石质文物的保存却有着严重的危害。绝大多数的石质文物都是露天保存,石材表面受到较多的降水影响,加之鹦鹉岩自身特性,同时较大的昼夜温差也加大了石料的风化速度、让大量可溶盐类淤积在石料表层。当这些盐类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石料表面产生化学作用,造成石料碱化、酥粉脱落,严重时会直接发生层片状脱落,让碑文类文物的字迹弥漫不清、石狮石像等雕塑发生致命性破坏。

(三)人为原因

承德作为旅游胜地,人流量较多,而这种人为原因也对石质文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景区周围游客众多,车辆排放的尾气和人为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破坏了区域的原有自然小环境。近年来整体环境恶化带来的较多酸雨天气,也加剧了文物的溶解和脱落。

此外,在早期的文物保护之中,采取了错误的措施,也是造成石质文物损害的重要原因。在早年的石质文物损害处理之中,主要采用的是浇灌方式。在面对风化、剥落、鼓起的石制品修复时,主要采用水泥进行浇注,从而加强石料本身的坚固性和抗腐蚀性。但这种方法也呈现出严重的弊端。水泥浇注部分与原来的石料材质有较大差异,难以实现融合,且这种相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明显,部分采取水泥浇注的碑体出现明显新旧石料的断裂,程度严重于石制品的自然风化。部分地区的旗杆基座、鼎炉基座采取水泥浇注,如今却断裂明显、鼓起严重,甚至已经危害到了建筑物的安全。这种错误的修复手段,也是如今承德石质文物病害的原因之一1。

三、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保护对策

在了解了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基本情况及病害产生的原因之后,结合承德外八庙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内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

(一)健全档案资料

为了完善外八庙石质文物保护措施,有必要健全全面完整的资料档案,对每件石质文物的建造年代、所选材质、目前现状、病害成因、发展趋势、修复计划、保护措施、数据监测、三维扫描图像等项目建立档案卡,为石质文物长期保护打好基础。

(二)及时进行保护,降低自然损害速度

承德外八庙石质文物是已经存在的文物,因此材料选择上不可更改,因此只能根据材料的特殊性进行补救措施,从而减缓文物自然损害的速度。如尽量避免石制品的露天摆放,针对无法移动的制品或必须露天摆放从而保持整体景观美感的制品,可制作玻璃防护罩或临时防雨防雪棚进行保护。玻璃防护罩或临时防雨防雪棚虽然会影响景观的观赏,也破坏了景点的古典美感,但是从文物保护的长远角度而言,却是最能够亡羊补牢的措施。

(三)制定旅游限制措施,降低人为损害

在承德外八庙景区之中,重要的碑文区已经通过设定游客隔离线的方式避免游客进行抚摩,从而减少人为损害。但在许多露天摆放的塔基鼎座、石狮石象等,却缺乏相关的保护。因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游客防护工作,通过加设防护栏、玻璃罩等方式,减少游客的触摸、刻画、题字等损害。

其次,也可根据区域的环境情况,对游客进行限制。如设定进入游客上限,从而避免环境超载;在酸雨、沙尘严重的天气之中,可对部分重要文物景区进行关闭,加盖防雨防风布进行保护,在灾害天气过后再对游客进行开放,从而减少对石质文物的损害。

(四)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保护水平

石质文物的保护最为依赖的就是科技水平,前文提到的措施只能减缓文物损害的速度,尤其是鹦鹉岩质文物的保护有其特殊性,必须采取针对性方案。由于凝灰岩的主要病害为开裂和泛盐,应采取粘接和脱盐的方式加固,例如清洗、裂缝灌浆、细小裂缝勾缝处理、局部修补及表面防风化处理等措施。若要实现文物修复、长久传承,应当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发明创造出更多的材料保护方法。如新发明的细菌科技就可以有效用于石质文物的保护。如孙延忠等发现2,自行筛选的枯草杆菌-Ⅱ能够有效诱导碳酸钙结晶,而当这种细菌获得更多的养分后,能够加大碳酸钙的凝结亮。这种方法能否有效修补石质材料的石料空隙,加大材料的密度,从而提升抗风化、抗腐蚀能力。同时,细菌还能够进行有效进行有效除污,如异化硫酸还原菌和异化硫还原菌就能够有效清除石制品表面的黑色污垢,还能增加石料的稳定性3。这种细菌在石制品的保护和修复之中,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实践验证尚在观察和研究之中。

四、结论

石质文物是承德的特色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针对近年来石质文物损害严重的情况,作为文物工作者的我们应当积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为保护,从而在减缓文物损害速度的基础上实行更好、更长远的修复,才能充分发挥出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于秀敏、于秀玲。细菌保护石质文物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9)。

[2] 吴海涛。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的风化腐蚀模拟实验[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

[3] 孙延忠。微生物技术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述略[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注释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5

1998年独立完成了援助柬埔寨一期工程吴哥古迹周萨神庙建筑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工作,并独立完成了重庆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搬迁地址综合评估工作。

1999年负责完成了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项目,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抢险保护工程总体设计工作。

自1994年至2003年期间,主持完成了三峡地面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共计5项,其中,参与了轰动全球的长江三峡白鹤梁文物保护工程。如果在三峡工程蓄水后,题刻区大量珍贵资料将永久沉于江下,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题刻在长江水下永存。李宏松经过缜密研究后,决定采用注射粘结、点滴渗透增强和小锚钉加固相结合的工艺措施加固题刻岩体表层,并采用表层、长锚杆支护、凹槽砌筑支护和裂隙灌浆相结合的方式加固梁体。在他的带领下,全面留取了白鹤梁题刻的文字资料,并翻制了题刻的实物资料,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圆满的保护了白鹤梁的重大任务。2001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其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2002年重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优质工程等。

2002年至2003年,作为实施现场技术负责人主持吉林省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和本体保护项目,荣获了2004年“中联重科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4年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因该处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有效的保护,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此外,他还负责完成了丸都山城了望台及西南门址保护工程设计项目,并获得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优秀工程设计奖。

2005年至2010年他负责完成了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本课题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石灰岩石质文物、以西黄寺内石质文物为代表的大理岩石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碳酸盐石质文物的界定、分类、劣化形态、劣化机理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在该课题资助下发表了4篇论文;同时在AUTOCAD2002平台上自主研发了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软件。

2007年至2008年他承担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重大科研项目《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及实施研究方案》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及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8年至2010年他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砂岩类文物材料性能失效分析研究》,此课题是文物系统首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在该课题资助下编著出版了《石质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一书。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144-02

0引言

义马北露天煤矿中生代侏罗纪地层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植物化石,有许多为世界首次发现,特别是“义马银杏”新属种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带胚珠的银杏种,被认为是研究银杏植物的起源、生长、演化的重要材料。在义马组植物群中以“义马银杏”为代表的义马植物群在国际古植物界有极高的知名度,已经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成为世界级古生物化石遗迹产地。保护好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政府乃至每一个公民当之无愧的职责。

1研究及保护现状

1.1研究现状

1989年,周志炎、章伯乐发现两种属于银杏目的雌性生殖器官,经进一步研究定名为Ginkgo yimaensis Zhou et Zhang(义马银杏),Yimaiarecurva Zhou et Zhang(外弯义马果)。周志炎(1994)进一步认为,“我国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发现的义马银杏是地质历史上已知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银杏化石。它不仅是银杏属在中生代存在的可靠证据,而且对该属植物,特别是生殖器官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进化和演变的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根据银杏属中这一最古老成员的胚珠器官结构,结合其他有关化石证据探讨银杏属的胚珠器官在地质历史时期演变过程和方式以及银杏型(Ginkgo biloba-type)胚珠器官的可能起源”。

曾勇、沈树忠、范炳恒等(1995,1998)对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采集,经研究鉴定有古植物化石29属87种,认为“义马组植物群以银杏类、真蕨类为主,尤以银杏类的极大丰富和高度分异为该植物群的典型特征,属于中国北方典型的C-P即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具浓厚的侏罗纪色彩。”

张兴辽、席运宏、李进化等(2011)统计义马植物化石计36属90种,本专题研究最新统计为40属92种。分属苔藓植物门、楔叶植物门、真蕨植物门、苏铁植物门、松柏植物门和银杏植物门。所含化石的丰富程度为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各组所不及。从整个植物群面貌看,该地植物群占优势地位的是银杏类,其次为真蕨类、苏铁类、松柏类、楔叶类。

1.2保护现状

2003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复了义马中生代植物化石群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同期实施了北露天煤矿局部地段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进行了抢救性化石采集化石、化石剖面测量和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研究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场保护工程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未能取得较大的进展。

由于中外专家多次出入现场进行考察活动,引起当地居民的好奇,致使现场多次出现居民乱挖、乱采化石的不法活动,部分化石非法流入市场,使地质遗迹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

2保护对策

2.1行政对策

1)加强领导,做好规划

各级政府要重视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作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将地质遗迹保护纳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

2)加强地质遗迹保护的科普宣传

实施地质遗迹公众环境教育战略,提高全民自觉保护和参与意识,自觉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地质遗迹的破坏,结合每年地球日,各城市举办以保护地质遗迹为主的宣传活动。

3)科学、明确地划分责任区

根据土地归属权、采矿权因地制宜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明确矿产开采期间和闭坑以后的监管责任。根据不同的责任种类作出不同的行政归责,奖优惩劣。

4)多渠道地筹集地质遗迹保护经费

建立国家、省、市等多渠道的保护经费筹措渠道,当地政府应结合旅游开发开通专项资金筹措渠道,在法律的框架下构建地质遗迹保护的良好机制。

5)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行政

深入贯彻《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将地质遗迹资源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研究和借鉴国外地质遗迹保护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地质遗迹保护的法规体系。

2.2技术对策

2.2.1矿产开发利用中的保护

1)露天开采

北露天煤矿的开采为义马人民留下了富贵的地质遗产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北露天煤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应努力达到地质遗迹的保护、地质环境的治理与矿山地貌的开发三者有机结合。

一是在矿坑西南部设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对中侏罗世义马银杏植物化石群实施一级保护,建设防雨水冲刷的廊式建筑,周边用银杏树进行植被绿化,使义马银杏化石和现代银杏树古今相映,与宏伟壮观的露天采场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旅游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是对采掘场进行全面地质环境治理,对矿坑四周因采矿可能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进行治理,并栽种银杏、苏铁、松柏等树种,形成植物防护栏。

三是在矿坑南部进行综合开发,改造老路、老区,建设展厅,保留露天煤矿的采、掘、运设备,包括电铲、蒸汽机车、60吨自翻车及标准轨铁路等,再现当年的采矿工艺流程和生产场面,在长城以南最大的露天矿坑内建设一个独具特色的露天煤矿博物馆。

四是在矿坑北部及排渣场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既可为周边群众增加可耕地面积,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用地保证。

2)井工开采

北露天矿周围尚有零星煤炭资源,今后应严格限制井工开采,尚有采矿权的企业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遗迹保护方案,规划的核心保护区内应严禁开采煤炭,保护区内禁止审批新申请的采矿权。

2.2.2修建地质遗迹保护工程

1)适时修建地质遗迹公园

根据义马生物群的科学和观赏价值,结合北露天矿采场规模,逐级申请并致力打造“中国义马北露天矿国家地质遗迹公园”。

国家地质遗迹公园的建设,除了可以进行科研和科普教育后动活动外,还有利于当地煤炭企业资源枯竭后的经济转型、提供就业机会、维持社会稳定,带动新的产业链产生(如地质工艺品、化石复制品和纪念品的开发生产)。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来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2)尽快修建专门博物馆

在义马市北面银杏公园内,设计建异地保护展馆1座。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楼为植物化石展厅,全面介绍中生代植物化石群起源、演化和发展,并陈列典型的古植物化石标本;二楼为植物化石异地保护储存和管理室。

2.2.3文献保护

1)适时编纂有关科技文献和科普读物

义马中生代植物群地质遗迹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让古植物化石这样珍稀的不可再生资源实现持续利用,故大力加强相关方面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的出版、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提高全民的科学水平和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意识非常重要。要在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地质遗迹爱好者中进行地质遗迹普及教育,促进人们自觉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行为,从而推进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地质遗迹数据库(新信息、新成果及时入库)

为了加强义马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工作,应及时建设义马地区地质遗迹信息系统,全面反映义马北露天矿这一侏罗纪特色矿产和矿山遗迹。数据库应全面整合已有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古生物等地学资料。同时,实现数据库基础上的浏览功能、数据互动查询、检索、统计功能和数据更新功能。

3结论

1)义马中生代植物化石以蕴藏量丰富、保存完整,尤其是义马银杏化石是世界首次发现,在国际古生界有极高的地位和学术价值,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

2)目前义马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化石盗采严重,煤炭生产也给化石造成严重破坏;

3)按照地质遗迹保护规定,尽快制定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立部级地质遗迹公园,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和行政监管制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遗迹保护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

4)政府应重视开发科普教育材料,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全民文化意识;

5)建立地质遗迹数据库,为地质遗迹长久保护搭建信息化平台,是促进长效保护的有效措施。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7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文物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蕴涵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决定了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其固有的脆弱性,给我们今天的保护增添了很多的困难。

我县是一个文物大县,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点多达108处,既有大量的古建筑、古桥梁、古塔寺、古墓葬、古牌坊等,更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足石刻。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大足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既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发展我县旅游经济的物质载体。

建国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构建了比较整善的文物工作体系,文物保护措施不断完善,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文物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相比,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保护开发利用可谓任重道远。一是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与量大面广的保护任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二是技术手段较为滞后,保护设施亟待加强;三是文物管理体制创新步伐不快,全县文物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相当滞后;四是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浓厚,重利用轻保护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五是文博工作队伍比较薄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六是文物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严厉打击各类文物犯罪的任务十分艰巨。近10年来,我县已相继发生两次文物被盗案件,特别是这次石门山两尊头像被盗,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弘扬祖国悠久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认真总结教训,找出工作差距,明确目标任务,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

二、强化措施,依法管理,全力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在依法管理。要以《文物保护法》的宣传贯彻为重点,不断探索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措施、新办法,制订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网络,切实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一)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保证文物事业不断发展的法律措施,是新时期文物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文物工作的重点,纳入“四五”普法内容,充分运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大张旗鼓地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公民文物保护意识。文化部门和文博单位,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班进行深入学习,对照研究实际工作中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使文物工作者精通《文物保护法》,在提高业务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带头学好文物法律法规,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切实承担好应尽的法律责任。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在全县上下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爱我石刻,兴我家乡”的浓厚氛围,为文物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二)增添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文物安全防范工作

我县文物点多、面广、线长,保护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随着大足石刻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文物犯罪分子已把犯罪触角伸向大足,加强文物安全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这次石刻文物被盗案件应该成为我们沉痛的教训,全县上下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文博、公安等部门要随时绷紧文物安全工作这根弦,紧抓不放,切实担负起打击文物犯罪、保护人类遗产的神圣使命。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各街镇乡和县博物馆、公安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范制度,深挖细查和排除安全隐患,尽快配备完善防火防盗等安全监控设备,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对重要文物、重要部位,要严格安全守卫和巡查、检查制度,制订完善应急预案,严密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增强安全力量,切实保证文物安全。当前,要抓紧实施宝顶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尽快启动北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积极争取尽早实施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尽早实施重要文物保护区与社区的隔离,扩展、增加保护屏障,使大足石刻重要组成部分的宝顶、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区形成技防、人防、犬防的立体防范体系。同时,要积极规划、建设“大足石刻陈列馆”,将散存于荒郊野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零散石刻搬迁陈列馆内,实现有效地安全保护,使大足石刻的安全防范系统尽快达到国家文博系统一级风险单位的防护要求。

二是明确工作责任。要重点抓好三级保护网络的建立健全工作。在今天的会议上,县政府已经与各街镇乡签订了文物保护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级的保护责任与义务。责任书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县委、政府明确要求:凡涉及文物保护的有关街镇乡和村社,要切实担负起文物保护工作重任。各街镇乡行政主要负责人要作为本辖区内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各村委会主任要作为该村区域内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社长是本社辖区内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专管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在当地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切实把保护文物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今后凡是哪个地区出现文物破坏与被盗事件,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决追究第一责任人和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重从严处理。

三是完善地方规章。从客观上讲,我县的文物保护地方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要以深入推进依法治县为契机,加快建立完善文物保护地方规章。当前要积极争取市里将《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法规,同时,积极争取在文物保护、博物馆管理、文物市场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逐步形成一个与国家文物法相配套,符合地方文物工作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各级各部门要严格遵守,特别是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处石刻,要认真按照文物法规政策和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各项工程及建设项目,都应依法先征得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履行报批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进行违章建设。任何工程建设,都不得破坏文物本体及其环境风貌。公安、工商、建委、市政、国土房管、民宗、旅游、文物等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确保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三)抓好项目,切实做好文物维修保护工作

我县地处四川盆地,空气湿润,加之处于重庆——贵阳高酸雨地区,文物自然损毁十分严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文物本体的维修。一方面,要尽快完成《大足石刻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在规划的指导下抓紧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维修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总之,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锲而不舍地搞好文物维修工作,逐年修复和复原一些重要文物遗迹,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开展修缮工作中,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多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对维修方案进行认真的研究论证,多听专家的意见,拿出最好的方案,采用最优的技术,切不可盲目行事、随意决断,造成好心办错事。

(四)加强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物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物工作队伍,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关键。这只队伍,不仅仅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包括我们各街镇乡的文化专干、文物保护员。文物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这只队伍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性,各级各部门要从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的角度,加大文物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真正建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专业性队伍。在这里我提一个要求,今后,到博物馆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各街镇乡的文化专干,必须熟习了解本地文物情况;聘请的文物保护员,必须是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热爱文物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县博物馆,要不断创新机制,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抓好“三个一批”,即积极引进一批、外送培训一批、邀请加盟一批,并不断完善各种考核措施,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文物专业人才梯队,为全县文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物是一笔可贵的资源,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作用、鉴古知今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为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怎样发挥文物这一特殊资源的重要性,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地方的文物旅游,成为旅游经济的重大支柱。大足具有得天独厚的石刻文物资源,如何在有效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好文物资源,在这方面,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文物管理部门要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执行文物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运作机制,通过加强管理,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一)明确利用的基本原则。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没有根基的开发,没有开发的保护是没有可持续的保护。如果一味地讲保护,而不合理利用,这样的保护只是被动的、暂时的保护,终究会因缺乏经济支撑而使保护成为纸上谈兵;反过来,如果一味地讲开发,而不注重保护,这样的开发会最终因为资源的枯竭而成为一种泡沫。所以,我们既不能因被动保护而使世界遗产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能因过度开发而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在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建设、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促发展”的原则,走出一条保护管理法制化、资源利用规范化的新路。

(二)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足石刻融佛、道、儒于一体,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的盛誉,今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可以说,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必须充分挖掘大足石刻的宗教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为文物旅游服务,在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因此,深入挖掘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是文博单位非常重要的任务。要把文化内涵的挖掘做为一个重要手段,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三)积极探索利用开发新路。文物的“合理利用”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目前各地尚无固定模式。我县目前的文物旅游还是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如何探索开发利用新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应该是均衡的发展、持续的发展、良性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其他地区的一些做法,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进行。但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要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大足石刻文化发展的新路子,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新时期的文物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切实承担起保护文物的职责,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8

纵观米脂传统石雕技艺的历史发展,其轨迹始终与建筑密切相关,从最初技艺产生的萌芽发展阶段到明清时期的成熟发展阶段,它其经历了初期石窑建造,汉代墓室建造与画像石雕刻,宋代石窟雕刻与造像,直至明清传统建筑环境中广泛应用的石质构件(图1)与造型。它们反应了米脂先民面对恶劣自然环境,长期所形成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营造思想,是其传统建筑环境发展精髓的重要表现。而广大民众对于石雕技艺的高度认同,也使其逐步成为一种民俗文化,扎根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之中。

米脂传统石雕通常聘请工匠上门打制完成,这与当代社会的商品购买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对于米脂传统石雕技艺而言传统建筑环境便成为承载其技艺过程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诸如门墩石狮、门墩石鼓(图2)、炕头石狮(图3)等石雕,它们与百姓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还具有典型文化寓意,因此对打制空间具有一定要求与规范。根据石雕寓意的不同打制环境可划分为:一,室内打制空间。仅限于炕头石狮打制,由于其实用功能与文化寓意与幼童成长直接相关,打制空间多选则雇主家中主窑或幼儿居住的窑洞中完成,这种打制空间形式与幼儿初期成长阶段的生活空间相对应,反映了当地百姓对石雕文化寓意的美好展望。二,室外打制空间。此类传统石雕文化寓意多针对院落宅基风水,打制场地采取在院落中搭建临时工棚形式。工棚搭建分为正方形与长方形,具体形制、高度、面积可根据打制石雕的具体体量进行自由调整。搭建方法采用“杨木”柱子生根,并用70公分宽的白色老布围绕一周便可,大门用白色土布帘搁挡,棚顶加草席子用来防雨,并插红色小旗以示工程启动。

米脂传统石雕打制技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以不同石雕文化寓意与内涵而划分。石雕打制空间,可根据其石雕体量的大小,对长、宽、高进行较为灵活的自由控制,以此形成最为经济、合理的石雕打制空间。而文化寓意与心理诉求的融入,使得米脂传统石雕技艺在打制过程中,无论在室内或室外搭建的临时空间都较为注重私密性。并在百姓之中形成较为程式化的石雕打制规范。另外,在米脂传统石雕打制过程中,相关仪式、庆典空间和工匠起居空间,也有其对应的物质空间载体,是对传统石雕技艺进行整体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建筑环境方面,自古以来窑洞一直是米脂百姓最为主要的居住形式,从县内大量保留的传统建筑环境遗存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聚落遗址、古城传统聚落空间、传统村落、民居等,都是窑洞居住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这些传统建筑环境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同时又映射出黄土高原窑洞建筑文化那古朴、沧桑、厚重的底蕴。例如距米脂县城东16公里的姜氏庄园(图2),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动土兴建,历时13年,光绪十二年(1886年)竣工。庄园布局由上院(主庭),中院(中庭),下院(管家院),左、右暗院,碾院,葡萄院等大小7座院落构成,可谓黄土高原窑洞院落与北方四合院相结合的民居典范。其寨墙、铺地、水道、拱窑等均以石质材料为主,此外雕刻精美的门额石刻,门墩石狮、门墩石鼓随处可见,可谓陕北石雕艺术中的精品。

建筑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物质载体,任何建筑环境都蕴含有与人类历史发展相关的大量非物质信息。米脂传统石雕技艺作为米脂先民工程技术、艺术创作、传统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现,其技艺过程、打制习俗,以及相关仪式都与建筑环境密切相关。将传统石雕技艺这一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建筑环境环境进行整体保护,是对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的有利支持。其传统石雕技艺的历史发展、石雕民俗文化、石雕技艺过程等非物质信息,都应是对米脂传统建筑环境实施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构成之一。

对于米脂传统石雕打制技艺的保护而言,它与很多传统手工艺相比具有很大不同之处,只有明确其技艺过程的特点,才能更加真实的对它进行整体的原真性保护与展示。其主体价值特征体现于:一,依附性。多数具有文化寓意的传统石雕都依附于传统建筑环境完成打制工作,而其物质表现形式传统石雕又作为建筑环境中的重要构成元素,依附于传统建筑环境而存在。二,短暂性。通常传统手工艺的制作都具有稳定、持续、长久的特点。例如陕西长安北张村造纸工艺,它长期生存于传统村落、民居当中,并且对村落环境、布局以及民居形式具有一定影响,技艺表现形式具有持续、稳定等特征。而米脂传统石雕技艺在打制环节上过程较为短暂,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三,艺术性与工程性。米脂传统石雕技艺不仅具有独立的艺术保护价值,同时它又是建筑营造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集聚艺术性与工程性。四,民俗性。米脂传统石雕技艺打制过程中相关的祭祀、庆典,也是传统建筑环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非物质信息。它是传统石雕技艺精神、情感的重要表达形式,是一种民间信仰、灵物崇拜、民间禁忌,去除其迷信的外壳,我们看到的是人类求善的“道德内核”[4]。

综上所述,传统石雕技艺作为米脂传统建筑环境中所承载的重要历史信息,是构成米脂传统建筑环境典型性地域建筑文化特点的重要非物质因素。而传统建筑环境又是承载传统石雕技艺传承、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传统石雕技艺保护的重要物质空间。对于两者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体现在:一,米脂传统石雕技艺作为建筑营造中石质工艺制作的重要环节,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与科学价值,同样也体现着人类早期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地区永恒的历史见证,凝聚着民族之性格、民族之精神、民族之真善美;二,米脂传统石雕技艺其产生与发展与建筑环境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并始终围绕“建筑”这一脉络不断发展、成熟。从早期石窑、汉代墓葬、宋代石窟,最终形成了明清时期石雕技艺的大众化、民俗化特点,并广泛服务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三,米脂传统石雕中多数石雕的打制过程通常依附于建筑环境完成,并根据不同文化寓意的石雕规范其打制空间。但由于其打制工艺私密性、短暂性的特点,往往打制技艺及环节等相关信息被人们所忽略,但传统建筑环境却是承载这些历史信息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四,米脂传统石雕技艺虽然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但传统石雕又作为技艺的物质表现形式,大量遗存于传统村落、民居当中,体现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或服务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因此,传统建筑环境不仅是承载这些相关物质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石雕技艺的物质凝缩;五,米脂传统石雕技艺不仅体现了先民在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其打制过程中祭祀、庆典等活动与石雕造型、装饰纹样等都具有鲜明的文化寓意。[5]它们是民众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着集体和社会的人群意愿,是对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生产水平、经济特点等方面的集中展现,是透视社会生活的广角镜,是一种具有民俗性质的文化现象。而建筑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载体,这种文化现象也同样是对传统建筑人文文化的展现。

通过传统建筑环境对传统石雕技艺进行保护,不仅是对历史信息、传统石雕技艺和过程的再次呈现,也是展示米脂传统建筑中石雕艺术与工艺的重要环节,是对传统建筑文化,建造设计、技术等方面的整体性保护,是传统建筑环境原真性保护中必然应当涉及的重要因素。二者的结合将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新的血液和增添新的活力,将为传统石雕技艺保护营造其原真性的生存空间。[6]

* 本文为国家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GXS5D128。

注释

[1]米脂县志编辑委员会:《米脂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32-35

[2]何国建:《昊天厚土-米脂人文探微》,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173

[3]杨豪中、卢渊、王志平:《米脂传统石雕及其整体性保护》,《美术观察》,2008.9:114

[4]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57-59

[5]卢渊、杨豪中:《米脂传统建筑石雕民俗文化探微》,《飞天》,2010.8下:78-79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 TG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75-2

1 石油管道接头的焊接

石油管道的铺设需要标准长度的管道来完成,而焊接石油管道因为具有成本低、工艺性好以及易于制作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石油管道的铺设工程中,可以说石油运输管道接头的焊接技术对石油运输管道的铺设工程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石油管道的焊接技术存在烧穿和流体从管壁带着热量两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石油管道的铺设以及石油开发工作的进行。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研究石油管道的焊接原理以及改进焊接方法,从而不断促进石油开发工作的稳定进行。

石油管道接头的焊接方法主要有焊条电焊弧、闪光焊接、气体保护焊接和接头感应焊接。焊条电弧焊在石油管道接头焊缝处采用纤维素型焊条进行根焊和热焊,然后再进行填充焊和盖面焊,且前者与后者所采用的焊条型号是不相同的。闪光对焊的原理是运用两个相同规格和相同材料的接头通过低电压(12V)和高电流(700-1000A)来融化,然后在加上一定的压力挤压焊接在一起。气体保护焊是利用气体作为电弧介质保护电弧和焊接处、通过直流电流(100-500A)来焊接。接头感应焊接是先将两个相对的接头加工成相互适应配合的内外坡口,然后使用高频感应将接头加热使之接合。

<E:\123\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1-197\82-1.jpg>

图1 新型焊接技术工艺图

2 石油管道焊接接头的腐蚀

石油管道的焊接工艺的热循环容易导致石油管道的焊接接头组织发生变化,加上力学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的不稳定性,石油管道的焊接接头容易被腐蚀,从而大大降低了石油管道的石油寿命。目前我国大多采用电焊弧生产石油管道,但是这种石油管道的焊接及其容易导致焊缝的氢致开裂和硫化物应力腐蚀。油气运输管道的焊接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烧穿,和流体从管壁带走热量。

2.1 石油管道焊接接头腐蚀的原因

腐蚀是由管道接头材料以及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和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管道接头的变质和破坏。石油管道接头的腐蚀包括硫酸盐腐蚀(SRB)、溶解氧腐蚀、二氧化碳腐蚀、硫化氢腐蚀、垢下腐蚀、应力腐蚀。

2.1.1 四周物质的腐蚀性对管道的腐蚀

能腐蚀石油运输管道接头的物质一般包括二氧化碳、有机硫化物和各种矿物质等,周围土壤的性质及其它的微生物与介质的腐蚀性强弱息息相关,但是,由于长途运输管道涉及的土壤性质比较复杂多变,要想准确评定其腐蚀性存在一定的难度。

2.1.2 周围介质的物理性状的影响

因为石油管道大多采用埋地铺设,所以管道周围的地下水的变化以及各种植物根系都会对石油管道造成腐蚀。

2.1.3 施工因素和焊接材料的影响

石油管道焊接材料的选取对其是否容易遭受腐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进行管道铺设时是否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对后期管道的寿命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石油管道接头腐蚀的影响

石油管道焊接接头腐蚀不仅是造成石油失效事故的关键原因,石油管道焊接接头腐蚀会穿孔造成石油泄漏,进一步引起石油爆炸事故;而且管道接头的腐蚀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石油泄漏、爆炸,会造成石油污染和产生一系列有害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此外,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腐蚀穿孔导致的大量原油泄漏就是一笔不可估算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制约着油田的开发,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会带来间接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石油管道腐蚀事故很多,由此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经济损失和污染,其中仅是四川输油管道发生的管道腐蚀事故至少78次,其中川东公司所管辖的输油管道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发生过12次腐蚀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00万元;不仅国内经常发生石油管道接头腐蚀事故,国内外此类事故也是频发不穷,2003年4月7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Glenpool油库一座12719m3的储油罐在装入柴油过程中,由于输油管道的腐蚀引起爆炸起火,大火燃烧21 h,造成另外两座储罐受损,经济损失达235.7×104美元,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所以说石油管道接头腐蚀事故是非常普遍的,其危害程度也难以估量。

3 石油管道焊接接头防护措施

石油管道接头的腐蚀问题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要想做好石油管道的腐蚀防护工作,不仅要了解其腐蚀的原因,更是要从技术上解决腐蚀问题。

由石油管道焊接接头的腐蚀原因可知,石油管道的防护主要从以下几处着手:

①因环境选材;

②涂层防腐;

③改进石油运输管道接头的焊接方法以及增强石油运输管道铺设工程的质量监测;

④阴极保护。

管道铺设所经过的地区地形与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实际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焊接接头材料,从根本上对石油管道进行防护。有些石油管道焊接接头的材料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等介质的腐蚀,这时候可以采用涂层防腐方法。用涂料均匀的涂在石油管道焊接接头处,使之与腐蚀介质隔离而达到防护作用;其中含有防蚀涂层、复合涂层、三层聚乙烯/聚丙烯涂层、环氧粉末涂层和液体聚氯酯涂层。石油管道接头的焊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耐腐蚀程度,所以不断改进焊接技术增强石油管道接头的耐腐蚀程度也是石油管道防护的有效方法之一;当然,管道铺设工程的质量也是影响管道寿命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测,全面综合评估周围环境和土壤情况,在施工时就做好防护措施。阴极保护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管道接头的腐蚀包括电化学腐蚀,阴极保护法可以有效防止电化学腐蚀,进而提高管道接头的抗腐蚀能力;其中包含牺牲阳极法和强制电流保护法。

4 结束语

石油运输管道焊接接头的腐蚀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是石油运输管道的最常见问题之一,但是石油管道的腐蚀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所以尽管石油管道焊接接头的防护及其复杂和困难,但是我们还要不断研究

石油管道的防护和改进防护措施。本文从石油管道焊接接头的腐蚀出发,介绍了石油管道腐蚀的原因以及危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石油管道防护的重要性;本文还提出了石油管道防护的几个主要及常用的方法,我们要注重石油管道的防护,不断完善防护措施,促进石油的稳定开发。

参 考 文 献

[1] 黄本生,陈鹏,卢杰.焊条中Al元素对X80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6(08).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10

2011 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大中城市的迅猛发展,使得带动小城镇城市的快速发展。在这情况下,如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使得隆昌石牌坊的历史珍贵文化遗产以及古驿道、碑刻等等附属文物得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所选取的隆昌县石牌坊,在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内江市首家4A级旅游景区单位。这里的孝子牌坊、德政牌坊、百寿牌坊等个性突出的各样雕刻牌坊近70座,至今仅剩17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些传统文物所保留的意义非常重要,如何协调解决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和人们生活拥有共同的价值,以及文化传承的需求,这是笔者尝试探讨的重点。

二、隆昌县城古牌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隆昌石牌坊分布于四川省东南部,现存石牌坊17座中有13座主要集中分布城西北至东南长约3公里的巴蜀古驿道上,南关7座、北关6座。其余4座分别坐落于县境内的响石镇(2座)、石燕桥(1座)和渔箭镇(1座)。其中,南北关有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百寿坊1座、庙宇山门坊1座。由北到南一字排列,分别:禹王宫山门坊(锄莠安良碑),郭陈氏节孝坊,郭玉峦功德坊,肃庆德政坊,牛树梅德政坊,刘光第德政坊,孝子总坊,舒承浞百岁坊,李吉寿德政坊,节孝总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郭王氏功德坊,觉罗国欢德政坊牌坊种类。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隆昌县志》记载,隆昌石牌坊群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49年问,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

三、隆昌县石牌坊开发现状

无论是隆昌县的历史风貌、山水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驿道文化都吸引着千万旅客。为了合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街区、村镇保护条例》在2002年隆昌县南关石牌坊古镇风貌改造,使当地经济、旅游业等得到快速发展,提高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因此2007年由隆昌县规划建设局进行对隆昌北关石牌坊保护改造重建规划,成就了今天年接待旅客千万的次的旅游业品牌,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四、隆昌县石牌坊的价值评价

(一)历史文化价值

隆昌县石牌坊记述了明清时期巴蜀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特色历史风貌,因此,石牌坊记录着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成为城市发展演变中的一个真实的历史见证。石牌坊及附属文物中大量文字的可读性,浮雕图文,浮雕图案,形结构所浸透的中国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特有的象征寓意表现手法,使它积淀当时文化内涵更为深刻厚重。成为一部驿道具上的“立体史书”。而且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民风民俗,它可以满足游客对当时历史文化更多了解。

(二)艺术价值

隆昌县石牌坊雕刻题材繁多,雕刻手法采用深体浮雕、浅浮雕和镂空雕刻等多种方式,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纤细繁密的特征。从整体到布局,工艺精湛的艺术价值。石牌坊群在它的装饰符号和模语言上采用以音谐意,造型取意,引典喻鉴等多种手法,内容丰富、深刻。

(三)科学价值

科学的群体组合:牌坊、碑刻、石刻、与驿道同存,辉映相衬。展示了社会各个不同侧面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风貌和道德风尚。石牌坊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人民群众劳动慧的结晶,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人们的创造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为研究四川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构造和形式等方面提供了真实物证。

(四)精神价值

古牌坊往往寄托着古人的神圣情感,它作为一种有纪念性的古建筑,是人类思想史的见证,至今仍发挥着精神寄托和教育的功能。牌坊上的部分题字,如: 反腐倡廉、崇尚尊老、乐于助人、讲求节孝等,其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仍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随着人们的审美观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古牌坊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它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对游客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能引起社会型旅游消费需求,具有旅游功能,在旅游活动中,可以派生出经济价值,因而将古牌坊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对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有很重要的作用。

五、隆昌县石牌坊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

作为有5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隆昌石牌坊主要集中在县城,交通便利,合理开发潜在的价值,但建筑密度太大,开发空间太小,进入游览地旅游开发难度较高。目前石牌坊街区道路规划区域不明显,旅客安全系数低。旅游市场有待开发,开拓市场方向和景区承载率。对于开发区域的吃、住、行、愉、游、购,推进旅游全面配套设施,丰富业态涵盖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提高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城镇发展与保护关系处理不够妥善

随着城镇的迅猛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更加需要保护,不然失之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所在。对于旧城区的改造或改建过程中,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历史文化遗产及随附文物,并且一定要根据城市的风格和文化特色进行各级保护规划,防止破坏或失去遗产所本身的价值。隆昌石牌坊不是孤立的石牌坊,有当时的建筑物,已经拆除,现在修建的仿古建筑风格和文化遗产历史背景不协调,旅游区的业态混乱,与整个旅游区的形象发生矛盾,形成了反差效果。

(二)整体保护观念较差

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城镇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造过程中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稍肤浅,,对“现代化城镇”产生简单的理解,没有将遗产价值和现代的生活融入。在保护过程中城市的管理设计模式简单套用,应该认真对待保护的地方,也往往只保护几个文物建筑点。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认识到“点”的保护、以假乱真的现代时尚改造保持不住游客长久的吸引力,使得游客对遗产的积极保护意识不强。隆昌就是小县城,虽然比周边县城发展得都要好,毕竟本地居民和旅客的素质有限,旅游观光的游客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重视,随意踩踏拍照,保护思想觉悟不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保护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部门颁布、制定的“指示”、“规定”、“通知”等文件形式出现,缺乏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操作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目标,应该让地方所属部门制定的规定结合国家保护立法体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实施。城市中的文物古迹有文物法制约保护,具体到小城镇里力度不够,管理困难。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虽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实施这些法律法规却存在着很大困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没有直接伤害自身利益,人们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往往熟视无睹,表现得麻木不仁。这些现象反映了现阶段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意识还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去甚远。要把百多年前遗留到今天的文物遗产得到保护,需要更完善的保护管理制度,让全民来参与的管理制度。

(四)景观系统规划不合理

规划人员没有根据城市的情况规划,因为缺乏专业规划理论指导,在隆昌县石牌坊南北关规划区域的自然景观绿化方面缺少,从而达不到旅游所满足的绿化景观。仿古建筑过度模式化,没有新颖,使得建筑与景观脱节;同时,让景区的牌坊矗立在孤立的状态,不能融为一体。使得游客观光空间狭窄,反之开放了居民生活文化娱乐场所规划用地比较高,规划重点不突出。缺少具有地方文化和当地特色的景观,周围的环境也无法融入一体。

六、隆昌石牌坊保护和利用的策略

(一)整体保护,保持石牌坊的原真性

尊重历史文化,保留石牌坊的历史环境的真实性。首先对石牌坊保护区的名人故居、传统民居进行保护修缮、历史建筑都应保留其文化价值,对环境的保护也应该保留真实性,与街区保持协调统一性,形成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于影响整体街区的不协调、违规建筑必须拆除,拆除有困难的应改造其外观和色彩,以达到环境统一的效果。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二)重点保护石牌坊的街区和历史建筑

石牌坊的街区保护得不当,现保留的街区现有南关和北关共13座石牌坊,其它有风化受损的,对于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循环的,一旦消失,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及其重大,不能有风化和受损现象存在。那么为了防止石材风化,采用隔水、隔氧、防晒、保温可减缓风化过程。可以采用表面上透明油层可以有效地阻隔空气,这样就能防止石头继续风化,还能使石头变得光润美丽,保持石牌坊能够风化受损。

石牌坊的保护,主要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综合素质和保护思想觉悟,让全民来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保护的目地。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应该让地方所属部门制定的规定结合国家保护立法体系得到实施。制约保护管理力度加大。

(三)充分利用城镇资源以石牌坊街区最优化方式呈现

在整体保护的同时,重点保护、恢复和更新主要的特色街区,强调合理利用传统民居、客家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打造特色的民族小商品街、美食街、历史传统文化体验区等,最终使新城区和古城区和谐共存和协调发展。

把整个县城的旅游景区协调起来,比如古宇湖4A景区、南关和北关景区资源整合,体现文化、景观、生态等城市内涵和特色,提高城镇的综合实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展示城市历史风貌、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十分重视城市文化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名镇,来提高当地的财政效益和当地居民的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收入,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11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06-01

石窟寺,是指开凿于山畔石崖间的佛教寺院。石窟寺渊源于印度。石窟寺在中国数量多、分布广,现存的石窟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美术、建筑工程诸方面极其重要的实物遗存。石窟寺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规模大小的不同,各地开凿不同窟形的石窟以保持其坚固,并增设了附属建筑进行保护。石窟开凿后,各个时期都进行了增建、改建与修缮,采取了防崩塌、防风化、防水、防盗等保护措施,目的多是为了保护石窟的安全。

延安是中国北方地区中晚期石窟寺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陕西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保存最多的地区。经过三次文物普查,全市共发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达到432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本文以万安禅院石窟为个案,对石窟寺的保护与维修进行初步的探讨。

万安禅院石窟,也名石空寺石窟,双龙千佛洞石窟,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西47公里处的双龙镇峪村。此窟开凿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竣工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历时22年。明、清两代有增凿。石窟为单石窟,现存造像1100余尊。洞窟坐西向东,面阔9.5米、进深8.4米、高5.3米。造像题材有佛、菩萨、弟子、罗汉、供养人等。石窟雕刻艺术精湛,是宋代石窟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各种人为破坏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窟内不仅部分造像被损坏,而且部分窟壁造像风化严重。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石窟寺的保护工程是从开窟时就已开始

从我国石窟寺中心柱窟形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延续情况(北魏至宋历代均有)可以判断出,中心柱和穹窿顶均具有石窟保护的性质,可以起到保证洞窟开凿后不致因应力变化造成崩塌作用,仅把它们看作是一定历史时期的风格或样式,而当作石窟断代的依据,显然是片面的。

万安禅院石窟平面呈“凸”字型,分为甬道与主室两部分。甬道长3.75米,宽2.75米。甬道的设计与开凿,对石窟前壁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主室中央凿石成基坛,宽4.73米,面阔5.9米。基坛后侧及左右两侧凿石成倒“凹”字形背屏,连接窟顶。这一结构为两晋南北朝以来石窟中央塔柱的进步与演变,客观上为石窟窟顶的稳固发挥了支撑作用,同时也使主室自然而然地分为前后两室。

我国石窟群中的防风雨设施分布较普遍,形式上有排水沟和防水雨篷,很好地保护了窟内及窟外壁上的雕刻。另一种形式是大型木构窟檐。万安禅院石窟窟口处凿成三开间的仿木构窟檐。窟檐通面阔5.04米,其中明间(即正门)阔2.02米。檐柱为八角形,下为宝装覆莲柱础,柱头之间以阑额相连。施四铺斗拱,拱头出单抄。令拱上施替木,上承檐坊。仿木构窟檐符合宋代《营造法式》所记载的木结构窟檐的规范,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弥足珍贵的实物佐证。这种大型木构窟檐,它既保护了雕刻,又有雄伟壮观的气势,从文物保护的原则上讲,应予以保护和保持;从功能上讲,也是值得我们当今予以借鉴的。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还可以在保持原有外观的前提下,对其加以一定的改进,使其效果变得更好。

二、开窟后历代的增建、改建工程

石窟开凿后,历代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实施增建改建工程,有的是考虑到佛教徒居住或坐禅的方便,也有的是为了保护供奉的佛教造像或借以许愿。

窟檐建筑:在窟形上具备了防雨、防山洪冲刷设施,又有防风化涂料的保护。

窟门:自唐代以后,一些佛教徒为保护石窟或为居住,对一些洞窟凿槽装门或砌筑砖券门洞。这种方法对窟壁雕刻造成了损坏,还造成洞内光线不足,通风条件不好,凝结水积聚,使石窟窟壁雕刻溶蚀严重。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石窟寺保护仍多采取加门券洞的方法。本来通风很好的洞窟,因门券太小或砌筑封闭房屋式窟檐,造成洞内通风不畅及潮湿严重。

支护:对石窟崩塌残留部分进行支顶,保证了石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这一类砌补属抢险工程。

三、选择合理的保护方法,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1.对石窟进行洞窟病害调查,制定一套适合于万安禅院石窟的现状和病害调查描述的体系和方法。进而对万安禅院石窟开展全面的调查,建立完整的洞窟档案体系和病害风险评价体系,明确不同病害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从而合理地调配科研和保护的力量,选择更为有效和细致的保护方法和材料,制定出将来较长一个时期保护和修复的计划

2.万安禅院石窟窟壁下部严重侵蚀,有的地方洞壁岩体脱落严重,甚至用手轻轻碰触,就有大量的砂砾掉落。这是由于陕北所处位置的气候特点是冬春季风沙较大而造成的。洞窟窟壁下部在毛细水的作用下长期潮湿,又由于风力作用发生干湿交替的过程是造石窟壁面下部严重侵蚀的主要原因。为此,最为有效的治理方法应该是降低毛细水作用的高度,而砂岩的毛细水上升高度是砂岩的一个基本性质。所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只有降低窟内的地面和地下水位,并对石窟山顶进行防渗排水。

3.石雕防风化综合治理

3.1探测石雕风化层和岩石含水量,酸性气体和煤尘对石雕风化的影响研究,万安禅院石窟位于黄陵县双龙镇,紧邻的店头镇是陕西省的产煤重镇。位于石窟前面的国道上的运煤车辆川流不息,造成窟区大气环境指标严重超标。研究表明,煤尘沉积在石雕表面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作用,会加速石雕的风化。

3.2对石窟山顶进行防渗排水;

3.3降低并硬化窟前地面;

3.4修建保护性围墙;改善石窟周边环境。

四、维修保护现行技术手段

1.万安禅院石窟的维修保护应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即尽最大可能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的原则,采用传统手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窟龛岩体加固中,主要采取支护、铆杆加固等工程方法,对裂隙进行化学灌浆粘接处理。在水害治理方面,主要采取堵截、引导、铺设防水层、大规模改善周边环境等方法。在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环境绿化、修建窟檐、消除主要污染源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以期解决万安禅院石窟石雕表面防风化的问题。

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大多数石窟寺均遭受了一定的破坏,我们如果不再加以保护,石窟寺将会消失,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将会凋落。

2.采用高科技手段保护石窟造像。碑刻、壁画。及时探测危害窟内文物的病灶、内伤,加以修复。

3.加强基础性保护研究投入,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手段的适用范围。

石窟的漏水、风化等病害依然突出,保护研究的广度、深度仍亟待进一步的拓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开展万安禅院石窟的保护工作。要围绕石窟渗水、风化等主要病害,采取灵活、务实、开放的方针,切实抓好石窟的保护工作,使万安禅院石窟以及更多的石窟寺得到有效保护。

4.加强日常维护,做好基础工作

日常维护是石窟保护的基础工作。要加大日常维护力度,及时疏通石窟顶部排水沟,保证雨水排水畅通,有效减少雨水对石窟的冲刷与渗漏

5.健全监测体系、加强石窟监测,为石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是石窟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遗产地进行科学保护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石窟环境监测,石窟病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测,防洪监测,石窟安全监测等几个方面。

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篇12

现场调查

石狮子多数风化破损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卢沟桥上的华表、石狮、望柱等石质文物大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1992年,卢沟桥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保护工程,到现在已过去了17年。丰台区文委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从两年前开始对卢沟桥的总体情况进行调查。”丰台区文委文物科有关负责人韩淑敏告诉记者,此次大规模调查使得文物部门掌握了翔实的数据材料。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卢沟桥485个石狮子中多数都存在缺损、表层剥落、开裂等损害,其中游客最经常见到的、桥两侧望柱上的281个大石狮子均有风化损伤,约两成受损严重;119个石狮子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破坏,这部分约占到石狮子总数的25%。“受损严重的文物,用手指就可以在石头的表面搓下粉末,雕刻纹饰已经难以辨认,短期内风化可以对文物产生彻底的破坏作用,或对其结构产生影响。”

表层剥落成最大威胁

表层剥落问题成为当前卢沟桥文物面临的最大威胁。根据调查,卢沟桥各种石质构件中,存在缺失(文物表面损伤)、表面剥落、裂缝、空鼓(文物表面存在空腔)等四种病害,而表层剥落问题占四种病害的41%,是主要问题,文物表面存在损伤、缺失的占23%。

卢沟桥自辽金以来历代都有过维修,石构件多有修补替换,主要为砂岩、汉白玉。汉白玉石碑和碑亭保存状态较好。桥面上的石狮子、栏板、望柱情况区别较大,明代以前的文物大多风化严重。此外,华表保存状况堪忧,特别是顶部的圆盘和狮子,剥落开裂较为严重。

应对策略

专家提出四点保护意见

有关专家针对卢沟桥存在的剥落、裂缝等问题进行了小范围试验,探寻新的保护方法。参与调查的专家提出了四点保护意见:

加强对卢沟桥监控,尤其对明代以前的破坏严重的石狮、栏板和望柱,有必要进行定期观察,记录保存情况,对开裂的石构件也要重点观察,防止裂隙发展后对构件造成损失;

加强对卢沟桥小环境内酸雨、粉尘等环境因素监测;

对华表、石狮、望柱、栏板等剥落、空鼓破坏严重区域,采取保护修复措施,填补粘接裂缝,防止水分渗入;

对已经断裂残缺的构件,如残块存在就恢复原来面貌;对栏板和望柱的接缝进行修补。

此外,丰台区文委表示,今后文物部门将加强对卢沟桥的巡察,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为以后的保护做好准备。

晨报记者贺岩通讯员赵智和/文晨报记者李木易/摄

新闻链接:卢沟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卢沟桥为东西走向,全长266.5米,宽7.5米,共有桥墩10个,桥孔11个,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一座联拱石桥,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哲文先生呼吁:游人摸狮子习惯要改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