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入门培训合集12篇

时间:2023-11-06 09:52:52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1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96-02

作者简介:王海(1978-),男,硕士,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韩冬旭(1984-),男,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技术与开发。

0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普及,各大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对本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管理。当前,国内企业较少采用规范化的员工培训管理系统,存在培训档案无法统一管理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培训管理的现状,开发出一个基于MVC2框架的培训管理系统,本系统是基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内网的,B/S模式的,面向全体员工的管理软件。

本系统使用起来效果良好,实现了培训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实时化、自动化,同时采用的MVC2框架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系统的后一步功能扩展打下了基础。

1关键技术

1.1MVC设计模式

MVC全名是ModelView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Model:包括数据、验证规则、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等应用程序信息。模型对象是实现应用程序数据域逻辑的应用程序部件。通常,模型对象会检索模型状态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View:视图是显示应用程序用户界面(UI)的组件。封装了应用程序的表示层,是呈现给使用者看的信息。

Controller:控制器是处理用户交互、使用模型并最终选择要呈现的视图来显示UI的组件。包括控制流逻辑,控制信息流和应用程序的执行。

MVC设计模式具有耦合性低、重用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部署快、可维护性高、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的特点。

环境下的MVC2与三层架构

MVC2强制实施“任务分离”,在任务分离过程中,应用程序被分成离散的松耦合部件,即应用程序的模型、视图和控制器部件,具有支持丰富的路由机制、测试驱动开发和团队应用程序开发等优点,这使MVC应用程序更易于测试和维护和具有可扩展和可插入性。

MVC2实现了应用系统的职能分工。Model层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View层用于与用户的交互,根据用户操作,调用Controller层进行处理,通过ASP来实现。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用于显示,同时,它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实现应用程序逻辑,完成所需要的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View层。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开发环境

本系统利用.NET技术,以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以VisualStudio2010作为开发平台,采用MVC2框架,以SQL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了CSS和Javascript作为页面的界面设计工具进行设计,来完成对系统的实现。

2.2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分析

本系统已在集团开始使用,各部门内勤员工通过网络访问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培训工作的申报、查询、修改;人力资源中心培训管理人员通过登录管理系统,对单位下属各部门内勤申报的培训相关情况进行审核、修改、,并生成相应的报表;普通员工可以通过集团网络访问培训管理系统,查询自己的培训学习情况,浏览的培训课程信息。

图1为培训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培训管理系统分为培训计划管理、培训信息管理、留言管理、系统设置、学时学分查询、密码设置这六大部分。其中的密码设置和新用户注册是MVC2自带的Membership的功能,培训计划管理、培训信息管理是对培训工作开展的业务进行处理,学时学分查询是员工根据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部门,选择相应的时间段对自己学习的学时和学分进行查询。

2.3数据库设计

培训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MVC自带的权限管理的Membership数据表,对注册、权限这些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第二类是为处理培训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的数据表。本系统主要涉及到的表:

(1)培训计划表。培训计划编号、主办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培训主题、培训目的、培训时间、持续天数、培训地点、主讲人、主讲人简历、培训内容、培训范围、是否对外开放、课程类别、课程等级、学时、学分、培训费用小写、培训费用大写、费用明细、部门意见、填报时间、是否审核、备注。

(2)培训信息表。课程编号、主办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培训主题、培训日期、培训地点、主讲人、培训内容、填报时间、是否审核、备注。

(3)培训照片表。照片编号、照片名称、照片类型、照片、课程编号。

(4)组织机构表。机构编号、机构名称、上级机构编号。

(5)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编号、二级部门编号。

(6)选中员工暂存表。课程编号、选中员工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名称、二级部门名称。

(7)员工培训信息保存表。员工培训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所在一级部门、二级部门、培训课程编号、培训主题、学时、学分、是否审核。

(8)留言管理表。留言编号、标题、内容、上报部门、填报时间。

2.4系统界面与实现

培训管理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只有通过系统登录界面以合法身份登录后,才能进入系统主界面选择相应的操作。登录后呈现出系统的主界面,主要作用是根据不同用户的权限,调用其能访问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及各个功能模块所要进行的操作。主界面把用户所需要的功能模块调出,把必要的参数传递给各个模块。

对于没有登录的用户,可以浏览培训的课程信息和根据自己的姓名、所在部门查询学习情况;部门管理员登录以后,可以修改个人密码,可以申报培训计划、已开展的培训课程、参训员工申报等。人事部门登录后,进行员工管理、课程管理等工作。

下面通过培训计划申报模块来举例说明系统具体的实现。

2.4.1模型实现

模型封装了应用程序的状态、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应用程序的属性,响应状态查询,提供了访问显示数据的操作。

在Model层里面定义了DepPlanModel实体类,定义了PlanNo、FirDepContactPerson、ContactTelephone等属性,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培训计划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操作。

2.4.2控制器实现

控制器是通过接受来自视图上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在控制器定义了培训计划申报的行为。

在Controllers目录下创建DepTrainUploadCotroller.cs负责处理所有培训工作的控制处理。通过publicActionResultUploadDepPlan()创建培训计划申报的控制器,接收来自视图UploadDepPlan用户的请求,然后调用模型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数据,通过视图UploadDepPlan响应给用户。

2.4.3视图实现

视图提供了用户交互的界面,发送用户的需求给控制器。

培训计划申报通过控制器创建视图,自动生成位于在Views文件夹下DepTrainUpload文件夹下的UploadDepPlan.aspx页面,是培训计划申报功能的View层展现,管理员录入相应的数据,完成培训计划申报。

图2为培训计划申报的界面,使用CSS和Javascript进行页面的辅助设计。

参考文献: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2

关键词:数控技术应用;职业教育;课程特点;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04

目前,随着数控技术教育的普及,职业院校数控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着种种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职业院校中数控专业的发展,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进行深入研究。

现根据数控技术课程的特点,从数控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一、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的特点

1、数控技术涉及面广。数控技术涉及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机床及机床夹具方面的知识、刀具及刀具材料的知识、金属切削原理、工件材料、机电技术方面的知识、数字控制和计算机技术、CAD/CAM一体化技术、FMS、CIMS软件技术、信息流管理与控制等等。

2、软件技术更新快。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技术更新,从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现代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已经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而且综合了计算机、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3、课程实践性强。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数控技术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如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分析,机械结构分析、加工工艺分析、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数控编程与操作等,都必须用相应的实训教学来加深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通过实操来验证理论教学。离开实践,既不能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也不能培养数控系统的维护能力

二、当前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适合的书籍太少。目前,适合职业院校使用的数控技术课程的书籍还是太少,教学上所使用的书籍从内容上还比较肤浅,大都比较重视理论,真正适合实训教学的还比较少,在实训教学操作中碰到的难题和集中问题在教材中基本没有体现。而且深入反映科技前沿技术的教材缺乏,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材更少。数控技术的特点是更新快,很多教材知识体系还停留在十年前。另外没有与本校实训设备的数控系统配套的教材。市场上相关的教材对每一种数控系统都是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

2、专业师资技术不过硬。很多职业院校从事数控教学的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直接从事数控教学,或者从其他机械基础专业转数控方向。在理论教学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些老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自己本身对于机械加工都极其欠缺生产实践经验,在数控技术教学中根本不能很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导致教学过程按照概念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3、忽视传统实习项目。很多职业院校不怎么重视传统实训项目,由于师资和场地的原因,传统实训简单走过场。传统的实习项目车工、钳工、铣工、磨工等工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在实训过程中不容忽视。只有通过这些传统项目的实训,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加工参数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刀具的磨削和使用,才能体会材料与刀具、刀具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控编程时选择加工参数才会更合理。数控专业学生不通过普通机床实习直接去操作数控机床是不合理的。

4、教学内容不太规范。很多职业院校安排课程,数控编程前期安排的课程对于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伺服控制系统、刀具及数控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相对安排较少。数控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许多实质性技术和最新技术讲授得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书本概念上,新功能、新技术的讲授也跟不上技术发展的理论,理论联系实践探讨的深度不够,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和前沿,导致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

5、实训教学环节条件较差。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教学远远达不到要求,实训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实训时间安排不够,实训课题脱离生产实际,没有系统性,学生对数控机床的认识还有相当的距离,对于数控机床的了解也仅停留在熟练使用操作面板上,对于操作过程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还不能应对。

三、提高和解决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数控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针对现在市场上合适的教材少的问题,结合本校实训设备的数控系统,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将学生实训操作中碰到的难题在教材中一一解决,并且邀请生产企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参与编写,结合企业产品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企业产品实例为课题,多编写实例。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加强数控师资培养。数控技术课程的师资和那些专业基础课教师相比,所需要接受的专业训练和从教资历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更需要有相当的生产实践经验。在师资培训方面,不仅要邀请不同领域的数控技术专家来学校定期讲座培训,了解最先进的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要有计划的选派一部分任课教师深入到生产实训基地参与数控技能培训,也可以深入工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弥补我们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存在的缺陷。

3、重视传统实训项目。数控专业的学生在操作数控车床之前必须进行普通车床的实习,掌握切削用量对加工的影响,掌握常规零件加工工艺。在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之前必须进行普通铣床的实习。因为传统普通机床的实训,直接决定着数控水平的高低,所以机加工基础的强化,是数控实习的重点。职业院校根据本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人数建设数控实训、实验基地的同时,也要配套建设传统实训基地。

4、改善教学实训环节。因为数控技术课程不但具有理论知识面宽,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需从系统出发,安排学生更多的实验、实训时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教学安排中要注意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为使学生对已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设计实训课题时要注重循序渐进,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数控技术课程部分章节的内容很抽象,刚开始学习数控技术的学生仅凭文字很难理解数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和功能,也无法理解数控装置到底是个什么设备,很难理解检测信号反馈的意义在哪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仅仅只采用课堂讲述的方法是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的。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比如在编程坐标系的教学中,展示机床坐标系与主轴卡盘关系,加入工件后,描绘出编程坐标系所在位置,用不同颜色亮点显示机器零点、换刀点,让主轴卡盘动画闪烁,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转动感觉,对于理解直径编程起到重要作用。

采取比较法教学,比如,在介绍数控车床时,采用比较法。采取比较法,使整个教学内容清晰有序,使学生在比较、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数控机床的认识。

采用分组讨论法。在实训后期,可以结合学校产品或者企业产品,将学生分成几个团队,每个团队针对产品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工艺方案、加工方案。给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完成整个零件,老师再比较优劣,引导分析原因。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避免了教师是主角,大部分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

采用仿真实训辅助教学,在数控实训中,适当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必需的,在编程教学中适当利用仿真软件,可以满足学生们检验编程的程序的正确性,也可以部分的代替数控机床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增加工位。为了弥补仿真软件的不足,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仿真软件和实际机床轮流实训,这样能充分理解切削用量概念,掌握获得工件加工质量的方法。

6、培养学生兴趣。在进入数控技术课程学习时,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柔性加工系统、柔性加工单元、柔性自动化装配线和数控机床概述等录像带,到工厂参观数控车、数控铣、数控线切割、加工中心等设备和现场生产,使他们对数控加工有一定的认识。通过直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被激发起来,才会充满兴趣地投入数控专业学习。如果还是采取老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黑板上板书开机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引起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的兴趣。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3

 

对职业院校《数控系统原理》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本人进行了探索。在数控编程技术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学生对数控编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从而构建行动导向的知识模块。在总结过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希望能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活跃课堂气氛、变通讲述方法学好数控技术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获得理论基础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数控技术本身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没有生动的事例可以讲解数控专业,也没有经典的故事可供引用,传统的灌输的方法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有扎实的功底,同时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例如:生动形象的比喻问题:刀具的补偿概念是数控编程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学生对于刀具补偿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好像知道了,但是应用时就往往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刀具补偿概念的理解深度上不够。 解决方法:例如在讲述刀具的半径补偿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做比喻让学生不但记住指令而且能够理解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通过比喻不但使学生在思想上理解了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而且由于更深入的理解也使得实际应用上更能灵活多变的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提高加工效率。 小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都可以被引入到数控教学中,教鞭、粉笔盒、钢笔、书本、讲台等都可以作为道具,同时数控系统、数控编程中的很多理论都可以采用计算机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二、 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合并数控专业,而是从知识体系上的融合,具体根据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的需要,设计实践与理论融合的方式,以及融合的比例。例如有些课上实训后开始讲授理论,如讲授数控加工刀具时,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并现场使用,马上就理解了原来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实习教学是数控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数控加工牵涉到机床、夹具、刀具、工艺路线、切削参数及编程方面的知识,由于数控设备少,我们可先在普通设备上培训有关知识,避免一开始就就让大批学生涌向数量不多的数控机床,等到相关知识准备好了,需要进行程序运行时才上数控机床,这就大大减少了数控机床的工作量,从而缓解了设备不足的压力。因此,我建议实习应按普通机床加工(如普车、普铣)→仿真模拟训练→数控机床操作三步进行,其中,普车普铣旨在让学生掌握主要的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夹方法。训练其对不同材料,不同零件,采用何种工艺路线,及在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及切削深度条件对工件的形位精度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切削加工参数和工艺路线制定的感性认识。仿真模拟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编程指令和机床面板的熟练程度,为在数控机床上的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因指令不熟而损坏数控设备。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现有的教具进行多元化教学

在讲述数控编程时,我们都会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纸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如果只用工件的图纸的话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图纸毕竟不能完全的把零件的所有特点表达的非常的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所编写的程序的加工结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在提供给学生图纸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已加工的工件的话数控专业,效果就比较好了。对于初学编程的学生,需要将零件的图纸和零件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程序运行的结果就是这个工件了,即省了很多时间对零件的特点进行讲述,又把被动的讲述变成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使学生学会能够根据工件的实际特点确定加工方式,能根据工件的最后几何形状主动思考编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件,但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却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成主动思考的角度了。这一转换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 学习方法,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数控教师进行再培养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数控专业又是一门工程实践性的学科,且发展很快,对从事数控专业的教师而言,应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实践的示范者。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这一环节的训练,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待提高,同时,由于该专业的特点,在理论上还需加强专业学习,把教材钻深钻透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因此,作为数控专业的教师必须加强“双师型”能力的培养。作到台上能讲,台下能做,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地把这一门课上好。而要做到这些,任课老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老师一方面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老师尽快向双师型过渡,学校对教师的关心和培养,更为重要。学校应尽量为教师的理论提高创造必要条件,争取多让老师参加社会或高校的理论培训和学术交流,让教师能熟悉和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及时掌握最新理论,在实践上,学校也应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操作,参加实习指导,为教师提高动手能力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条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数控人才的培养。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生产第一线为目的。数控编程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数控专业,能够让学生扎实的掌握这门技术,并能够使用这门技术为生产制造服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高技能人才。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忠实的愿望。困则思变,只有在不断的变化和尝试中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更多的新技术的出现,职业学校的老师必然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如何让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永恒的探讨主题。

参考文献

[1]顾华.数控加工与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钱东东.实用数控编程与操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4

一、专业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保证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制造业的信息化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根基,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控技术。而在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数控技工已成现实。

2.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我们通过走访学生就业企业和对辽宁地区数十家数控和模具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初步掌握了辽宁地区数控加工人才的就业岗位和学历结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从事数控技术工作的人员,以中职和高职为主,中职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主要从事一线的数控加工操作,要求掌握数控手工编程及简单的自动编程,更重要的是数控机床的调整和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企业希望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来操作数控设备和进行设备保养。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1.教学改革的目标

通过教学改革,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有特色的中等职业机械制造人才的教学培养体系。要有一整套教学方案,在整体方案的指导下,分步实施教学工作的具体环节。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达到中级以上的水平,毕业时可获得中级证书(个别可获得高级证书)。为社会培养出一专多能或一技之长的人才。

2.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快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出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机械制造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模块+特长”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以能力为中心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强化能力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以数控加工为龙头,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的鲜明特色,走产学结合的路子,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数控技术实用人才。

四、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

数控专业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突出,能在数控技术领域面向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不同方向发展,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培养计划及可行性论证

(1)设立若干个专门化方向。

中职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须强化专业方向,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为妥善解决学生择业范围广与针对性强这对矛盾,可设以下几个专门化方向:数控机床操作专门化;数控编程专门化;数控设备维修专门化。通过设立专门化方向,可完成有针对性的就业前培训。

(2)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有一定基础、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知识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体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应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模块单元主干课程的内容组成,每一课程要传授的知识、能力及考核学生的方法。

第二,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坚决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型教学方法。

第四,整个课程设置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

(3)改革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①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同步进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节约时间与人力。

②加强现场教学,充分利用实操现有设备和计算机模拟数控加工软件,模拟实际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独立上岗能力。

③增加实物模型,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透彻的细小部件的知识分析与讲解。

④在教学中,采用外出参观交流和校外生产实习方式,使教学更贴近市场,让学生多了解社会。

3.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

新编或修订以下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工程制图、机械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数控铣削加工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学、CAD/CAM。

4.主要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

新编或修订以下主干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大纲:金工实习、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数控中级工考证强化训练、数控铣削加工与编程、特种加工实训、CAD/CAM实训。

5.教材建设规划

在修改主要实践课程讲义的基础上,撰写适合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课程的校本教材并完善实训指导书;在进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撰写专业主干课的校本教材。

6.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现已有三人参加全国数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二人参加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举办的实操培训,有“双师型”教师5人。我们目标是:专职教师6-8人,其中专业带头人2-3人,专业骨干教师3-5人;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5

作者简介:张欣波(1970-),男,辽宁辽阳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实验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常雪峰(1975-),男,湖北荆州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福建 厦门 35102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56-02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是我国目前“十”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之一,然而通过对相关企业和对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认为技术、技能优势不明显,实际工作能力不足,不太适应企业的要求。目前,针对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职业技术学院,受训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经过短期培训后即上岗,这样只重操作,难以对数控技术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其次对CAD/CAM软件、自主产权的数控系统等数控技术核心进行研发的部门很少,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公司在从事此领域的研究。这都导致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培养出集机械、电子、电气控制、计算机技术等于一身的复合性数控技术人才,还需要从高校做起。

厦门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秉持“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和地方发展,在大陆第一个鲜明提出了“创建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因此,整合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训内容,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数控技术,响应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计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校在“数控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

一、数控理论课程整合

学校原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学科为中心,“数控技术”课程与社会对数控人才的需要脱节;原有体系中,过分强调数控机床的加工与工艺编程。而对数控控制原理的涉及内容不多,尤其体现在实践环节中。

我校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数控技术”课程的实用性特点,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更新、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新的课程体系中既注重了传统制造工种的学习,又增加了数控控制原理的应用、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及维修维护的内容,形成从“传统工艺工装传统制造(车、铣、钻等)数控设备编程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修维护数控设备改造(再制造)”一条龙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见图1。

二、建设数控技术试验室

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传统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中增加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维护的相关内容。目前我校机械工程系也建有数控实验室,主要装备只有VMC-2002B数控加工中心、TH-DNC-Ⅲ型多功能数控教学机床和模拟编程器等设备,可供学生进行数控编程及上机操作时训。而在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的数控机床主要针对学生进行“金工实习”也做一些“数控技术”实训而用,学生通过这些机床完成“加工程序”的编制,并在机床上进行实训,主要培养目的集中在机械制造方面。而对数控机床本身的控制在理论课、实践课上几乎没有相关的教学内容,这和市场上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利用我校目前现有的数控机床进行数控技术的实验教育课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以加工中心为代表的成型的数控设备其数控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相对固定,不能进行随机的系统参数的改变,从而影响学生对于深入了解数控系统、伺服系统、伺服电机及测量反馈等模型的理解;另外由于数控实验室配备的数控教学机配置的数控系统在实际大中型企业中所占份额极少,不是市场主流,也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对数控技术的掌握。现有的设备已经逐渐难以满足机制、机电等相关专业学生在数控方面课程的实验及培训需求。因此,建立一个以当前市场占有率高的数控系统为基础的数控技术实验室,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数控技术,全面掌握所需的技能,以及响应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计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我校建设了FANUC 0I数控系统实验台、SINUMERIK 802d sl数控系统实验台、SINUMERIK 840d数控系统实验台、华中世纪星21M数控系统实验台。这些数控系统多为当今市场流行数控品牌,每个实验台均采用开放式、工业级配置。见图2。

三、改革实训内容体系,开发校本教材

根据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要,认真处理教材,做到深入浅出,教为所用,学以致用。在课程内容方面,一方面强化数控实训中的机械加工工艺与编程,另一方面增加数控维修维护内容。在数控技术实训体系中十分注重教材的开发,努力加强教材建设。

1.在实验机房中增加了数控机床维修仿真的实际内容

根据最前沿的专业原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排故等过程进行模拟,是一种经济、可靠、有效的工具。利用仿真软件对各类故障现象进行设置,使学生可以针对出现的故障现象利用仿真软件模块查找故障原因,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尽快地掌握和提高数控机床的维修技术,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逻辑思维的能力。

2.编写《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教材

由于厦门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具有企业实践背景人才的引进,所以在“数控技术”人才方面既有重点大学的博士也有从一线企业招聘来的具有多年实践背景的人才。编著者在企业常年从事数控机床的维修工作,并多次负责或参与数控机床的改造工作,所以对数控机床经常出现的故障以及排除办法比较了解,总结了大量的维修实例并加以归类。

3.编写辅助教材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数控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编写了适合学校的的实际教材,例如编写了《FANUC 0i数控系统连接调试》、《SINUMERIK 802d sl数控系统连接调试》、《华中世纪星21M数控系统连接调试》等多项实训教材。

四、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数控项目实训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占重要地位。数控机床的再制造和维修维护需要大量的实践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厦门理工学院一方面广泛和企业进行深入交流,为企业数控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带动兴趣小组参与维修实际活动;另一方面在校内针对过去的老式机床进行数控化再制造,将所学为所用。例如,我校XK713型数控铣床采用华中Ⅰ型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是由华中理工大学、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其结构是在个人PC计算机(286以上)安装控制软件,通过并口与数控控制板相连接,并由控制板向步进电机的脉冲电源方向及脉冲指令来驱动步进电机带动机械传动链完成机床的进给运动。主轴采用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机械换挡,满足不同加工需要。但由于此机床本身的机械传动链符合数控机床的基本要求,具有机床改造的先决条件,故可对机床进行数控化升级改造。根据机床的具体情况和性价比选择了采用武汉华中世纪星HNC-21MD数控单元进行升级改造,更换原来的华中Ⅰ型数控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步进电机控制接口,可直接与原有机床的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相连接,即不更换驱动系统及步进电机。图3分别为改造前后的数控机床对比。

通过对教学镗铣床XK713型镗铣床的数控化升级改造,带领学生完全做到了从硬件连接到软件调试过程,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构成的几大部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传动链的数学模型,巩固必要的基础知识,例如电机拖动原理、工厂电气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直流控制系统和交流控制系统、PLC的编程技术及技巧、测量反馈的原理等,彻底达到高等学校“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目的。

五、总结与反思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构建了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重点是针对高等学校的“数控技术”课程加入了大量的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和维修维护内容,力争在实践体系内,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突破口,强化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课程培养体系。通过改革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加强,学生的学习潜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由于强化了技能训练,增加实训项目和时间,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机电类数控技术方向的本科类学生以“数控机床”为核心,全面理清了课程体系。

但是,也应该清晰地看到,在我国尽管“工学结合”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是在全局范围内,由于制度、法律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不明显,影响了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如果只靠学校单方面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终究会因为能力有限而难以展开。为此,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从制度上得到保障是以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新国,刘宏伟.仿真软件在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3,(13).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6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机械制造业发展水平与趋势。数控技术对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数控技术普及大大促进了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进步。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我国机械制造业基础差底子薄,与国外发达国家中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流通与普及,大大改变了我国机械制造业落后局面,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提供了新的生产组织与生产工艺。我国机械制造业生产模式由原来的一个工人只能掌控一台机器发展到一个工人可以任意地掌握几台机器,机械制造业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数控技术培训现状

因为目前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在数量和其他方面很难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有关学校在所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授权后,开展了中短期(时间从1周至3个月不等)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和以CAD/CAM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培训班,并配合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更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信赖。参加这种培训的对象,大部分是有关企业组织的在岗职工,目的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应用技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也有准备求职或跳槽的人员,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

而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目前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由于其实施难度大、硬件设施要求高、师资力量要求高等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和发展。这种长期以理论为主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操作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基础又不扎实的结果。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已经逐步意识到培训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强教学的时间性与操作性。但是在众多中职院校中,数控技术培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数控技术掌握的关键与否,要在于是否能在实践中掌握技术的要领,在于是否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同时提高技术水准,在于是否可以真正提高数控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我国数控培训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存在问题

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进入新的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大批跨国企业枪滩登陆在国内高起点设厂、将生产加工向中国转移;国内制造企业更是背水一战,大举通过信息化、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对掌握现代信息化制造技术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对大量的一线技术工人形成了巨大需求。

2.培训体系结构不能满足数控用人企业需求

在数控技术培训方面,很多学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操作方面。事实上,作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操作非常简单。用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精通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工程素质”。这些专业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课堂的灌输,而是要对学生“真刀真枪”地长期实训。各学校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的限制,这方面的培训远远不够,导致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

3.学校数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基本上每个学校的数控教学师资队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数和知识结构的缺乏。目前各级职校的师资队伍的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学历水平偏低。现在各学校的数控教师主要是从各高校机械或机电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数控专业的理论课没什么问题。但由于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新专业,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很少。即使有相应的教材,大部分教师也很难承担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维修等实践性环节很重要的一些课程,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和背景知识,本身缺乏数控“工程素质”,也对用人单位的数控人才知识结构缺乏了解,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已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4.数控实训设备条件严重不足

前几年,各学校对数控技术所归属的机械、机电专业的投入力度非常有限;各学校的数控实验室的数控培训设备非常有限。近年来,由于数控人才的需求拖动,各校均建有不同规模的数控实训基地,有的是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的实训中心,也有设备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的实验室。有的学校实训基地以纯工业加工设备配进口数控系统为主,有的学校以教学型数控设备为主。尽管实训基地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基太上包括或认为应包括以下数控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以及数控机床典型部件装拆、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维修综合实验台。然而,由于所能购买的工业数控机床的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机会少,反而制约了实训效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成本、安全性上考虑,都不适合用于学生的普及教学实验,只能给学生作“认识实验”,不足以给学生进行实训。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没有通过实践体验很难买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学校期望这些工业数控机床能为培训中心承接对外加工,达到创收和良性循环的目的。但目前还没有哪所学校能较好地解决承接对外加工的市场开拓、数控刀具、工具的投入、培训和生产的矛盾等问题。

5.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落后

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虽然部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已经逐步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已经开设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的教材设计上并没有摆脱过于传统的影子,很多教学设计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标准,甚至部分数控参数数据还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因此,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迫在眉睫。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

地方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为“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地方政府增加经费投入,改善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和训练条件、支持教师培训和课程教材开发等工作。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和培训经费,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相关职业院校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等,在经费安排上要向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倾斜。

根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领域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形成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委托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及部级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与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和单位合作,将相关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轮训一遍。积极创造条件,选拔和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室和实训基地。组织开发和编写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教材体系。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1.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2.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4.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五、结语

我国的机械制造相关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的,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学习和摸索的阶段。近些年来,由于PC机在数控领域的应用,及国家大力培养数控人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模式的形成。因此,不断巩固与加强中职教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值得社会与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实践教学上,学校与相关院系还要进一步统一意见、加强创新,在根本上提高整体专业能力与学校综合实力,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数控人才奠定充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荃,刘汝娟. 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职教研究,2012,01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7

数控加工实训是在完成普通机床实训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实训项目,提高其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数控加工实训属于强化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机电控制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内容进行整合的实践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机械制造水平,适应现代化制造技术的发展。通过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数控加工知识水平与综合运用能力,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数控加工方面的人才。

一、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1.1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数控加工实训是一项综合性与系统性兼具的任务,其内容涵盖范围较广,涉及专业与知识较多,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数控编程与仿真训练及数控机床操作训练,这三大方面包括诸多分支,均围绕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展开。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1.数控加工实训内容

1.2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主要特点

数控加工实训室在学习了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编程、金属切削理论、金属材料、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与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基础是普通机床实习教学,操作技术的掌握主要依靠用脑,其关键之处在于加工程序的编制与处理;(2)数控加工兼具综合性与系统性,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门技术,对数控加工的掌握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3)数控加工实训难度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提高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际操作中;(4)数控加工实训以“实践”为核心,侧重于实际操作,并重视产品质量,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质量意识,避免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与事故。

二、改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2.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在数控加工实训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企业的加工车间进行参观,向学生讲解数控加工技术的优势与发展趋势,对于学生产生的兴趣与疑问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解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实训中,教师需要经常迎合学生的兴趣点,以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在组织学生编程的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编制自己喜欢的立体模型,并通过数控机床实现模型的切削与打磨,如此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操作欲望。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需要增加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任用,引进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需要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车间参加业务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充实数控加工知识架构,提高数控加工操作技术水平。此外还需要加强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使教师将其所学有效而全面地教授给学生。

2.3实施数控加工实训考核办法

通过数控加工实训考核办法的实施,可以对学生数控加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检验,并对学生产生督促作用,刺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学校需要改变“点名―作业―考试”的传统模式,将考核要素贯穿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围绕设计、编程、操作、产品质量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评,并组织开展优秀作品展览,以强化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学习与借鉴,从而提高数控加工实训的质量与效果。

三、改善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3.1强化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熟悉与掌握

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机床结构的讲解,对床身、主轴、轴丝、丝杠、控制系统等构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机床开关机的顺序、机床各种按钮作用、机床正确使用方法等进行讲解,尤其需要通过实际机床运作使学生对数控机床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此外,教师需要亲自动手,分步讲解机床操作流程,例如,手指放置位置与配合、眼睛观察角度、身体站立姿势、控制步骤等。在学生对数控机床比较了解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组,并设立实际操作标准,使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尝试实际操作数控加工机床,教师需要扮演辅助的角色,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与处理。

3.2优化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细节性操作

对于零件的定位与装夹,教师需要针对零件在三爪、四爪卡盘上的装夹原理与方法进行讲解与演示,并对注意事项进行提醒,例如卡盘扳手如何使用、卡盘扳手与加力套筒的配合等,同时需要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不足,对其进行正确性的指导;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数控刀具种类、型号、使用方法的介绍与讲解,并在机床上进行刀具安装与使用的演示,如刀具中心高的调整、刀架上锁紧螺丝钉的正确使用等,避免学生在刀具使用中出现安全事故;针对对刀方法的教授,需要针对对刀数据输入、对刀锁定与解除锁定的步骤与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性介绍与演示,尤其需要避免校检程序完毕解除锁定后直接对刀的错误操作,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刀方法。

3.3开展简单零件编程加工训练

对简单零件编程的加工训练,是学生熟悉并掌握数控加工机床操作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对机床操作、注意事项及编程知识详细讲解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机床的实际操作,在此之前需要着重向学生讲解数控加工的动作要领与注意事项,尤其对意外情况与技术性难题的应对与处理进行强调,然后以小组的形式使学生编制简单零件的程序,指导学生输入到数控机床的电脑程序中开始零件的加工生产。

结论:通过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充实了学生的数控加工知识结构,锻炼了学生的数控加工实践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深入企业,及时了解并掌握数控加工先进的材料、设备、工艺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育部门与学校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并推进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的数控加工人才,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

参考文献: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8

一、引言

基于中职生与高职生知识层次与培养目标的差异,中职教育的数控专业课程建设,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案可循。因此,专业课程建设势在必行。结合我校近年来数控专业的发展,作者对该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构思和想法。

二、浅谈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时,应该以改革专业教学的课程与训练项目为抓手,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为突破口,下狠手出狠招,彻底打破原有专业课程结构框架。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准则,紧紧以“数控技术应用”为核心来设置简化相关课程教学,为技能训练留出时间和空间。如《数学》教学应以立体几何为主,《机电传动与控制》教学应以电机控制与调速为主,《机械基础》应以机构、传动、支承为主,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实施模块化教学,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地位,避免不同学科的重复教学。如可以将现行的《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实训教学项目等课程,综合成《机械加工技术基础》一门课程,并配套设置零件测绘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分析、钳工技术训练、车铣技术训练等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数控车(铣)床操作与编程技能训练》课程地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达到“有所学有所获”“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目的。

三、浅谈教学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彻底改变“教室讲机床,黑板讲编程”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模式,大量采用现场教学、实物教学或情景教学等方式,结合电子白板的视频音频软件仿真的功能,激发学习兴趣。在理论教学时,多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乐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教学效果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打破学科体系,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一个“精”字,精讲精练,摒弃难理解难消化难掌握的局部知识。部分教学内容可以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相关教学环节集中,在实训车间直接进行,做到理实一体化。在教学技术上,重视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结合电子白板、多媒体课堂、仿真实验室、数字化制造三维建模机房进行教学,推行无纸化备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编制相应机床的作业指导书或是实训操作指导书,以实训项目为抓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训课题,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掌握普通车、铣、刨、磨和钳加工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学习数控编程与操作,从而使学生基础更加扎实,技术更加全面。实训项目以工种为单元,各自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毕业前,技能训练以综合加工训练为主,以便巩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为他们胜任工作打好基础。

四、浅谈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对于教师,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不再进行明显的分工;对主干课程的授课,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在专业课教学中,深化专业课程周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建立模块式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制定以人为本,将学生应具备的技能由浅入深逐个落实到实践性教学的各个模块中,每个模块制定相应的目标,实训项目以工种为单元,各自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逐个学习逐个考核,最后综合评价。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应用为归宿,以一技之长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有选择地实施项目教学法。改革教学模式,运用项目教学法,避免任务本位课程围绕任务讲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培养职业能力。如在数控编程与加工教学中,事先给定若干个项目,要求学生按照图纸完成工艺的编制、加工程序编写、工装刀具选用,到实际加工完成零件,作为一个项目,评定成绩,以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组建技能教学兴趣小组。以各种技能大赛为单元,建立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技能兴趣小组,结合普车、普铣、修理钳工,装配钳工等兴趣小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不间断的理论培养和实操训练,促进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技能大赛选拔人才。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积极参与企业的零件外协加工。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多学习他们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长处,有条件的进行双师型教师互换交流,学科专业共同发展,以期良性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本文针对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建设,分别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深入研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任重道远,希望学生通过数控专业学习,掌握过硬的数控本领,能以成功者的心态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启中,蔡德福.《现代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9

一、预算编制管理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对于培训机构来说,预算编制应该是站在机构战略发展目标之下,针对未来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进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和预测,根据量化结果形成与年度经营策略密切结合的收支利预算指标。

(一)预算编制依据预算不是凭空而来,编制预算不是玩数字游戏,也并非对于数据的简单收集与整理,这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战略规划合理、年度经营目标清晰,再加上有效的可支配资源的指引下,实现对年度重点培训项目推进方案与教学实施计划的全面梳理与合理制定,在此基础上阉割按照各项计划合理配置资源,并实现预计达成的年度经营目标的数据化。编制培训机构预算的依据大致有:1.上级机构下达的年度收支预算;2.已审定的年度培训办班计划;3.各类外委培训合同;4.各职能科室提报年度预算建议;5.上年度各类财务报表。源于以上基础,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有据可依。

(二)预算编制资料收集和分析1.预算资料收集。预算资料的收集是开展预算编制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详尽的收集有助于确保测算预算数据时有章可依,有迹可循。一是收集以前年度两年、三年各科目实际发生数;二是收集各职能科室提报年度预算建议;三是收集预算期内将新增减的业务、工作量及预计发生的收支额;四是收集因主管部门文件、规定和地方政府政策变化对成本、预算的重大影响因素;五是收集预算模型中将要使用的参数和工作量,如年度培训计划中各类型培训项目的人、天数、培训收费标准,网络教育在线人数,办公及教学能耗设备用电用水量等;六是收集个别部门成本中的特殊情况。2.预算数据分析。在预算编制前期开展全面而详实的预算分析是确保预算数据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手段。一是分析以前年度实际发生数有没有特殊性、有没有参考价值,在同比的情况下有没有需剔除的因素;二是分析各项新增业务对成本和收入带来的影响。比如新开发的培训项目,到底有多大培训量,需要多大的投资规模购置培训设备设施以达到培训条件,能创造多少收入和利润,在下达预算时没有历史数据可查,无据可依,所以必须与业务拓展部门充分对接,了解实际情况做出详尽分析;三是分析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文件对收入、成本带来的影响;四是分析各职能科室提报的年度预算建议的可行性、合理性、必需性,对有调整变化大的,和相关科室进行探讨和沟通,并在合理可行的基础上予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三)预算编制方法1.预算编制方法的合理选择。关于预算编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培训机构的收入、成本往往与培训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机构接待床位数、年度培训总量、网络教育在册人数等等关键性指标,都与培训量息息相关。大体上培训成本与培训量成正比,同时也与培训项目类型有很大关联,不同类型培训项目所占权重不同,培训成本的构成和支出额度都有很大不同。究竟该使用什么预算编制方法来科学合理测算培训成本,是培训机构预算编制中的核心内容。2.预算编制方法实例。单位一直探索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符合经营实际的预算数学模型。我们尝试在编制预算时采用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相结合的方式,将全成本纳入预算管理。固定预算法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科目,如工工资及工资附加费、折旧、日常间管费用等。而年度变动较大的培训收入及培训成本支出则采取弹性预算法来编制。我们建立了3个数据模型来测算培训收入和对应的支出。一是根据年度办班计划,细分培训项目,计算不同类型培训项目班可实现的培训收入,该模型为下达培训收入的依据。二是在细分培训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培训模式,不同成本支出结构和支出项,测算各类型培训项目的每人.天培训成本定额,结合机构年培训量,计算出年培训成本支出额度,该模型为下达培训成本的依据。三是在测算出各类型培训项目每人、天培训成本定额的基础上,再根据上级核定或合同约定的每人、每天收费标准,进而测算出不同类型培训项目的培训成本收入率,该模型为动态预算模型,为年度内新增培训项目培训成本卡控的标准。在上述三个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汇总计算出年度培训成本预算。3.预算编制方法的后续修正。建立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有操作性的预算模型,是一个不断完善、补充、修改的过程。比如我单位上述培训成本收入率模型建立后,我们从中发现不同类型培训项目的成本收入率有很大差别,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去选择去争取何种类型的项目,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同时由于年初计划和实施性计划常会有很大差异,我们在检验预算准确性和执行预算考核时,需要将年度内所有项目按不同类型归类,然后分别统计其收入和支出,但我们目前的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并不支持按培训类型来归集培训收入和支出,这就需要再通过设置下级科目或做辅助台账来处理转换这些数据,或者将数据模型再修改再优化。

二、预算执行管理

“重预算、轻执行”的情况在许多单位比较普遍,由此导致预算执行缺乏一定力度,预算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预算下达后,更重要的是预算执行,是把预算变成行动的一种方式,预算执行过程是企业对经济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督、控制的过程。

(一)预算过程管理在季末、年末,预算管理部门对上期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在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上报告,并科学的预计下阶段的生产经营情况。针对预算执行存在偏差的部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明确原因,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在此几次上及时追踪整改效果,如此可激发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预算工作闭环管理。1.实现对经营信息收集通畅渠道的建立与健全。企业需要指定相关部门为经营数据的提供者,确保经营业绩考评部门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精练的信息。在开展经营分析时,关于指标达成率、达不成的原因从多个角度揭示出来,在此基础上积极的预警经营风险。2.关注重点指标的完成情况。站在培训机构的角度上,在开展经营管控时需要高度重视培训量指标、收支利指标这两大类核心业绩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单位经营业绩。3.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高度重视。绩效考评部门对于重点工作节点的完成情况需要积极的开展专项检查,对于不到之处可以开展专题讨论,并站在专业角度进行深度的挖掘。如投资预算中的更新改造预算,周期长,金额大,对单位的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从更新改造项目的可研设计、申报立项、计划下达、项目实施、资金拨付、竣工组固等过程,应全程盯控,按时间节点推进,才能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二)预算执行调整预算调整主要是受外部环境与生产任务的变化而调整预算的过程。根据预算调整时间,预算调整可划分为两种,即定期、不定期调整;基于预算调整范围,也可以分为两种即局部、整体调整。具体可分三种情况,一是为突发情况或特殊任务而发生临时性项目支出;二是年度预算中无法准确下达预算,需要在经营过程下达预算的事项;三是单位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指出预算编制中不合理、不到位的地方,以及因市场环境、经营条件、业务调整、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而做出的调整。预算调整主要按照以下原则:一是预算调整不能随意。预算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单位预测、决策,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决策就需要稳定的预算环境作支撑;二是在应对问题时,应首先做好预算内调整工作,在调控不能进行下去的情况下再开展外调整;三是结合实际情况并按照合理、必须的原则,积极的调整,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性、平衡性,本单位所编制的预算能够与实际生产需要相符。

三、预算考核管理

预算考核的实施,能够为严格有效的执行各项预算创造良好条件,更好的维护预算管理,杜绝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更好的推动预算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确保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一)考核原则一是刚性原则,预算目标一经确定,预算执行期内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二是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执行结果能够为评价预算执行部门业绩提供重要依据,实现考核和激励措施的有机结合,奖励为主、扣罚为辅的原则;三是时效性原则,预算考核时动态考核,每个预算期结束及时评价及时考核;四是例外原则,市场环境变化、政策变化、气候异常因素、下达预算时未考虑到的因素等都是影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考核时需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二)考核指标首先是预算考核指标的确定,尤为重要的在于如何设立考核指标而将预算实施情况如实反应出来,在实际考核的过程中,单位需要结合不同指标,确保所形成的考核体系更具系统性,而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指标,即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就培训机构而言包括培训量完成率、床位利用率培训成本收入率、培训质量满意率(定性)、预算达成率(定性)等;其次在确定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对预算、实际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通过详细分析各个指标,明确差异出现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关于相关人员奖惩情况的确定可严格依据不同分管部门的预算责任。

四、预算管理应用的关键因素

(一)管理者的重视培训机构的管理者是一个单位的决策者,没有领导的支持,预算管理工作的难以开展。预算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多方协调,配置资源,使相关各部门形成合力,才能使预算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管理者自身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也要树立预算管理意识,这样才能统筹规划,使之的预算管理体系适应或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成本定额消耗数据库的建立编制培训成本预算的前提条件在于各个培训项目的成本定额消耗,成本定额的准确性对于预算合理性、可行性的提高至关重要。在培训机构中,各类型培训项目的每人、每天培训成本定额通常需要消耗许多数据且时常变动,为此建立一个较为详细的消耗定额数据库刻不容缓,并及时记录、分析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消耗。积累的各类成本项目的消耗定额越多,从现有数据中所得到的数据越为合理,也能够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10

数控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数控原理、插补原理、伺服系统、检测原理等基本知识,掌握典型的数控系统的应用与操作,掌握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知识,熟悉相关的仿真软件和自动编程软件,并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教育。

一、数控机床技术应用课程特点分析

1. 涉及基础面宽。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它涉及到设计、工艺、机床、刀具、夹具、切削原理、材料、数字控制、电源技术、电机、检测、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流管理与控制等等。特别是CAD/CAM一体化技术、FMS、CIMS,它们是集设备、信息、物流、能量流于一体的综合的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数控技术已不单是数字控制,而是一门综合设计、工艺、制造及自动控制的多学科交叉型的科学技术。

2. 技术更新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提出了个新的制造模式,例如美国的NGC和OMAC计划、欧共体的OSACA计划、日本的OSEC计划等。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技术更新,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上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 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3. 实践性强。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数控技术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如数控机床结构分析、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编程与操作及数控机床一般故障诊断与维修等,都必须用相应的实验或实训教学来加深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通过实验或实训将理论与实践、学习和实操、模仿与创新结合起来。离开实践,既不能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以及系统的维护能力,也不能培养学生数控技术的开发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不能很快地在数控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方面独当一面。

二、当前数控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我校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起步较晚,师资力量相应的匮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数控技术课程的认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 教学内容不尽规范。先修课程对于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伺服控制系统、刀具及数控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知识内容和深度不够,学生对较深入的知识不易理解。此外,数控技术已不单是数字控制,而是一门综合设计、工艺、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的多学科交叉型的科学技术,知识量过大,在有限时间内很难安排大量需要讲授的内容,影响学生全面理解数控技术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2. 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和前沿。数控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技术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许多实质性技术和最新技术讲授得不够深入,如数控装置的软、硬件结构、伺服控制技术往往停留在概念上,许多新功能、新技术的讲授也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3. 综合性和前沿性教材缺乏。深入反映科技前沿技术的教材缺乏,关键性技术论述较少,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材更少。另外实验设备的数控系统没有与其配套的教材,编程格式与其它教材又不一致,讲起课来既费劲效果又不好,往往顾此失彼。

4. 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条件较差。学生的实验教学达不到要求。实习、实训等环节的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学生对数控机床的认识还有一定的距离。操作训练也仅仅停留在基本的操作上,对于操作过程当中的具体问题还不能应对。数控技术课程不但具有理论知识面宽,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难学难教,需从系统出发,安排学生更多的实验、实训时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提高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1. 合理调整课程教学的内容。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数控机床》课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一线高素质的数控技术应用工人这条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能力素质的培养。首先,应恰当取舍教学内容。由于数控技术发展更新快,目前《数控机床》课程的教材内容,大多数迟滞于数控技术应用的发展,虽然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落伍,实用性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及时进行删减,随时更新充实数控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于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对数控机床的常用控制介质进行讲解时,由于穿孔带作为控制介质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很少应用,可以将这部分的内容删除,充实比较前沿的控制介质如:U 盘、移动硬盘等。其次,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前后联系不够紧密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模块;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将讲解的前后次序作相应调整;对于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理论内容,应与实际应用实例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例如,可将《数控机床》教材中的内容划分成“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三个模块来进行,使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在讲解“数控铣床”时,教材内容是先认识设备,再操作,后编程的顺序,笔者结合数控铣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将内容调整为先认识设备,再编程,后操作的顺序,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2. 改进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数控机床》课教学中,如果还是采取老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黑板上开机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很难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数控应用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的消化十分重要,有时甚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控机床》课教学应紧跟现代数控技术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采取比较法教学。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在组成、结构、使用性能、操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在讲授时,多采取比较法,可以把一系列彼此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联系起来,使整个教学内容清晰有序,使学生在比较、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数控机床的认识。例如,在介绍数控车床时,可以联系普通车床讲授,通过将二者进行对比使学生对数控车床的组成、结构、使用性能、操作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采取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以讲清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结构变得直观,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例如对数控机床结构部分的讲解,可将传统的挂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既直观,又容易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在对数控机床操作应用部分进行讲解时,引入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完全可以改变黑板上开机床的死板局面,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体,而且由于仿真软件不存在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通过与仿真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接近于真实场景的感觉。因此,采取这种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采取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的作用因素而完成教学的方式。它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避免了教师是主角, 少部分学生是配角,大部分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提问,也可以共同研究,启发讨论、答疑解惑,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除此之外,理论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设疑式、分层式、任务驱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其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 提高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的教学水平。由于我院数控技术课程教学起步较晚,师资相应的薄弱,在这种背景下,专业教师在知识更新、业务技能培训、综合素质方面的缺陷和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说,在接受高新技术、了解掌握技术革新、产业改造方面与学生是同步的。加之地域所限,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学习也非常困难,使得教师难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搞好数控技术教学与改革,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是不可能的。应紧紧抓住现有师资的培训与再进修工作,有计划的选派一部分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深入到实验室、实训基地参与数控技能培训,也可以深入工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弥补我们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存在的缺陷。近两年制造系的老师先后到天津、北京、南京进行数控培训,使得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应有计划地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发展和数控技术教学提供人才资源。另外教师之间还应相互听课,与实验室教师定期进行教学方法的讨论与研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撰写教学研究报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科技讲座或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进行辅导讲座,使教师和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

4.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要注意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为使学生对已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训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从开始的机床结构原理分析、不同类型的机床操作、CAD 建模、加工工艺编制、刀具的选择、CAM 加工路经生成、三坐标测量、到整个实践加工过程,尽量让学生独立来完成。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意识,安排学生进行创新综合训练,在掌握编程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综合零件的设计,编程和制作,就是设计—制图—工艺设计、分析—编程—加工一条龙。为了满足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输送大批数控技术合格的人才,我们将在数控技术教学领域作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只有培养出知识全面、意识超前、综合性、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

5. 注重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的基础建设和学生素质教育。数控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与其配套的基础建设也不可缺少。诸如:与教学相关的教案、讲稿、教学日历要齐全并且应该是教师之间共同备课的结果;与实验、实训、实习相关的实验、实训、实习大纲、指导书和报告要规范,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与考试、章节复习相关的试题库、试卷库、习题库要完整,内容要全面,难度要适中;与教材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要随数控技术新的理论知识的增加而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基础性教学文件是指导我们进行教学实施的依据和纲领,既不可缺少也不可随便应付。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学生素质教育,要想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紧跟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使其成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向学生灌输科学技术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世界观,要鼓励学生学习数控技术的信心和兴趣,工作中应善于钻研,不断创新,用自己的能力在时展的大潮中考验自己。只有这样才真正把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当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下转第108页)

(上接第104页)

总之,数控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涉及到多门基础及相关技术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技术更新很快的课程,因此,要大力改善教学条件,抓好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和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效果,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培养大批优秀数控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喜峰,张胜文. 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方案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2005,24(6).

[2]魏效玲,姬晓利.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浅谈[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3(6).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11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事业单位通常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结合单位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参考前几个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充分考虑收入的增减预期,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情况,测算编制支出预算,形成单位年度预算建议数,报送财政部门审核,经审定批复后,严格执行。当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单位事业计划与任务有较大调整,对预算执行有较大影响时,事业单位可以向财政部门申请预算调整。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事业单位下一个年度资金的使用情况,是确保单位完成各项计划和任务的有效手段,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全面准确的预算编制有利于增强预算观念,促使部门重视行业规划和项目研究论证,统筹合理安排资金,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单位资金全方位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到办事花钱心中有数。

一、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建设行业培训工作的财务管理人员,笔者在多年组织编制单位预算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预算编制时间短、任务重,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

财政部门往往每年9月份下达预算编制任务,要求10月份就必须完成下一年度的单位预算编制。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来支撑,牵涉到业务、项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预算编制需要编制人员主动加强与各业务科室(部门)的沟通,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并整理出基础数据。然而很多科室(部门)对于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编制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人无关,缺乏应有的参与意识。基础资料薄弱,导致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一些科目的设置得不到很好的论证,只是单纯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因而存在大量不尽科学合理的地方,使得预算结果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异。

(二)年度预算与单位年度发展计划脱节

年度预算不只是为了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而是要保证单位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实现。建设行业培训主要是组织全市建设系统关键岗位、应急性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对本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组织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办建设行业技术等级培训;协助人事部门做好全市建设系统各类专业技术等级培训;落实建设教育“九五”发展计划,做好全市建设系统教育培训的具体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同时负责全市建设系统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种专业工种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鉴定。建设行业培训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培训年度工作计划的不确定性,只有到每年的年底单位才能根据本年度培训班次拟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而预算编制10月份就必须完成,年度工作计划跟年度预算编制时间上的不一致,年度工作计划不能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的指引,造成了预算编制不能完全体现年度工作计划的需求。另一方面,各基层单位都是根据当年年度工作计划测算下一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如培训办班支出是按上年的班次来编制下年度的预算,而从上年10月到预算年度的12月培训班次增减变动非常大,当年年度工作计划没有包含这部分,造成了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编制数和实际发生数存在着较大差异,也影响了预算收支的准确性。

(三)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预算编制要求在编制预算时要实行严格的预算指标管理制度,公用经费支出实行分类分档综合定额管理。如建设行业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由于业务需要聘用临时人员,而单位公用经费定额为在职每人每年5000元,有些单位由于正式人员编制少、业务量大,公用支出定额标准并不能满足业务发展支出的需要。如汽车费用定额预算,建设行业培训人员多为一线工人,单位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办班及教师接送等都需要用到车辆,车辆定额经费实际支出存在超标准现象,通常采取的办法是用专项经费来弥补。过分强调预算定额的统一,对各事业单位职能的特殊性考虑不够,不利于单位工作开展。

(四)单位预算编制方法还不够科学

预算的编制方法往往决定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现在很多单位预算编制的方法比较单一,大多采取的是“上年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虽然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但单位习惯地以上一年度的基数为基础,根据单位的职责、任务和目标测算安排本单位的预算,导致预算结果不切合实际,从而影响到预算的执行。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采用“上年基数+本年调整数”的预算编制方法也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全面综合考虑业务计划变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事业单位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然造成预算编制数与实际发生数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编制事业单位预算的几点建议

数控编程入门培训篇12

一、 大力培养数控人才是职业院校当务之急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然而目前我国紧缺熟练掌握这项技能的专业人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并阻碍了我国制造业的深层次发展,因此大力培养数控人才迫在眉睫。

职业院校是培养和造就数控人才的摇篮,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和需求的扩大,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培养大批动手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优秀数控人才,以顺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1]。

二、应用仿真软件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教师在数控理论课程中使用仿真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教学效果也得到更显著的强化。目前我国有上海“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武汉“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等软件。仿真系统内容丰富、品种齐全,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数控加工中心等机床操作,其中囊括了国外产品、中外合资产品,以及我国自主开发的较为先进的数控机床操作系统。数控机床的门类品种繁多,各种机床操作面板和软件系统各异,遍布我国大大小小的工矿企业。要把这门课程教好,要求各院校购买各类机床供学生实训和实际操作,这一问题是不容易实现的,所以积极研究和开发数控加工计算机电脑仿真系统,用于教学和培训就成了当务之急。

三、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一)在学生中组成科研小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激发学生求知欲。

我们把各班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组织起来,分成若干攻关小组,由数控专业老师带队进行常规指导,并给每组下达进行数控研究课题开发的任务,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有计划地制成VCD教学光碟,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供大家学习,并将之装入数控实训中心的计算机,供学生自主学习,给他们创造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及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戴上耳机,边看、边听,同步学习制图、编程和仿真加工。目前我们刻录了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车自动编程教学片,CAxA数控铣鼠标加工数控自动编程教学片,Master CAM数控加工中心自动编程教学片,武汉世纪星数控车操作加工产品教学片,西门子数控车操作VCD教学片等[2]。以上课题的录制和安装,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参与其中,使数控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内外结合,营造学习数控技术的良好氛围。

在保证正常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将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结合,实现了课堂内外的统一与协调。

1.学校免费为有电脑的学生安装数控仿真软件,供他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复习和研究。数控仿真电脑室业余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供无电脑的学生课余学习和做作业。

2.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给学习扎实、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以点带面、全员提高的目的。

(三)成立学会组织,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对相关专业的新生进行数控机械基础知识的学前教育,由各班选拔,经专业教师审核,每班选出2~3名数控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进入学会的“初级班”学习、训练。进入高年级、操作技能熟练的老会员可转入“提高班”继续学习。初级班主要学习数控初级技术,以提高兴趣,扩大影响。为学生升入二年级时学习数控知识打下基础,并力争将其培养成班上的骨干力量。“提高班”主要是引导学生超前学习,强化技能,并组织他们研究开发新内容,出效果、出成绩,培养他们的人生自信和探索精神。在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支持、配合下,数控研究学会一届传一届,成果不断,这是启发式教学成果的体现。

(四)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兴趣。

我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模具”等专业的相关班级都开设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技术”专业课。数控技术属于当代机械制造业的热门工种,数控高技能人才被列为国家四大紧缺人才之一,加速培养中、高级数控技术人才已刻不容缓[3]。数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课程范畴,这一课程的学习不是单一的,学生必须把其他机电类专业课程学好,打下良好基础,如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车、铣加工工艺学等。只有学好了机电类基础知识才能更快、更好地学好数控课程,才能掌握由手工数控编程转入Master CAM数控自动编程、由数控车转入数控铣及数控加工中心等操作技能。要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专业课的重要性,及各课程间的联系,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适应学习环境,积极主动地制订学习计划,规划学习目标。

总而言之,本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必需、够用”的理论要求,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目标。学院积极采取诸多有效措施,完善数控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进行更多实践活动,等等,取得了一定教学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个别问题,这是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探索的。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探索,寻求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数控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