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总体形势合集12篇

时间:2023-11-14 10:10:48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1

任何制度都是一定社会 历史 条件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迁。国防经济制度的变迁,本质上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但同时也必然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些因素的联系和影响,构成了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 规律 。影响中国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国家安全形势

国家安全形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态势及其走向。国家安全形势是动态发展的,其决定因素在于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 政治 、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一个国家对自己所面临的安全形势的判断和把握,直接影响着国家关于战争与和平可能性的评判与选择,从而在制度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安全形势对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国防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比重和规模,但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会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当国家面临现实的战争威胁、安全形势趋于紧张时,为保证整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国民经济中的很大一部分会迅速转入国防领域,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就会迅速扩张,国防 工业 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就会急剧扩大;当国家安全形势趋于缓和、战争危险解除时,原来紧急转入战争轨道的那部分国民经济就会逐步复员,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也就随之改变。国防经济的这种伸缩性就要求国家在不同的安全形势下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第二,国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动员制度的变化。在相对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制度主要是致力于提高国家的国防潜力,同时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而当国家安全形势恶化、战争危险来临时,国民经济动员就会迅速转入应战体制,国民经济动员制度作用的内容、方式和强度等,都以服务战争和赢得战争为根本指针。

第三,国家安全形势直接影响军队后勤保障制度的变化。不同的国家安全形势,会对军队后勤保障提出不同的制度需求。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战争一触即发时,就要求军队后勤保障以直接服务战争、最终赢得战争为中心,在战备物资采购、储备、投送等方面进行 科学 的制度安排,以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并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当战争结束或战争危险解除后,军队后勤保障制度服务于战争的功能并不会随之褪去,但此时就要求军队后勤保障制度更多地关注后勤保障效益的提高、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以及改善军人福利待遇等方面。

二、军事战略方针

军事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力量和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种 艺术 ”,是对战争中一些带有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筹划和经略,赢得战争是其唯一使命。它是敌对(现实的或潜在的)双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体现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调整,对国防经济制度的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和调整决定着国防 经济 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一个国家如果奉行扩张性的军事战略方针,就必然会安排相应的制度刺激其国防经济超常 发展 ,以满足其扩张战争的需要,其国防经济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也就超出了本国防御的实际需要。建国以来,我国的军事战略方针虽然几经调整,但“积极防御”的总体性质始终没变,这就有利于我们在国防经济制度安排上保持适度的国防经济规模,既能保证国家安全的需要,又不妨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从而有力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会对国防 工业 生产、武器装备的采购及其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军队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新的制度要求。不同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国防经济在武器装备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国民经济动员的方式和强度以及后勤保障的能力和方式等方面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三、国家经济体制

国防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子系统,既从属于国家的国防制度,又从属于国家的经济制度。因此,当国家经济体制转型时,国防经济制度也会随之变迁。

第一,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国防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经济在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产权制度)上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了多种实现形式,这就必然引起国防经济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产权制度、投资制度变迁。

第二,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国防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经济资源由国家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统一配置,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采用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对国防科技工业制度、装备采购制度、国民经济动员制度和军队后勤保障制度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三,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军队后勤保障方式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自成体系,军队后勤社会功能齐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建立起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必然促进军队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改革,引起军队后勤保障制度变迁。

当然,影响 中国 国防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还有很多,但上述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在一定阶段,当这些主要因素相对稳定时,国防经济制度也较为稳定;当主要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国防经济重大就会随之发生质的变迁。

参考 文献 :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2

1 当前我国的国际形势以及外交政策

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了大动荡时期,国际格局进行了相应调整。当前的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有着很大的风险。当前的国际形势包括如下五点:第一:如何保持整体的和平以及稳定的态势,缓和内部动荡。第二: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开展区域合作,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第三:传统与非传统的威胁日趋加深,各种不稳定因素纷纷加强,构成多元化、多样化的世界格局。第四:文明、宗教以及相应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在同一个格局中,使得不断发展。第五:我国的发展与和平是国际形势中的重要组成,这使得我国当前的国际地位缓步提升。

随着我国安邻、睦邻以及富邻政策的推行,外部安全政策的稳固,使得当前我国的国际形势趋于平缓。其中的形势包括周围的热点降低,危机潜藏。各大国仍旧在不断争夺战略的优势,使得安全压力不断增加,而我国的仍旧存在。当前我国的安全对话相当活跃,各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得国家安全工作相当重要。独立自主作为我国新型的外交政策,期间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我国的以及独立,促进和平发展,构建国际的新形势以及新秩序。

2 国际形势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2.1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认知

我国在国际中一直坚持的是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当前的国际形势深刻复杂,但是尚未改变多极化的国际形势。各国在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经济水平、政治制度中很难只有一种价值模式就能够统一,这需要由国家来指导。在当前的背景中,国家需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需要发展国家的多边外交政策,继续改善发达国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妥善解决现有的矛盾。当前,我国需要集中精力,将民族的复兴与世界和平结合,高举和平的旗帜。

我国经济当前仍处于常规型的增长模式中,也开始由传统的模式往新的模式发展,但是期间存在一定坎坷。从当前的国内形势进行分析,国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因为物价方面,虽然居民的消费价格有一定的回落,但是总价格水平仍旧繁重。薄弱的农业基础能够提高农民水平,提升劳动力,加强环保工作。欧美国家处于财政金融危机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扩张政策,增大货币的存量,增强过快的流动性,防止物价反弹。当然,发展道路中,存在着曲折坎坷,但是前途光明,这需要我们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相关矛盾以及问题,努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2 推行经济外交政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前需要借助切实可行的外交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做出卓越的贡献。经济外交这个词语我们常常能够在媒体中看到,这主要指的是国家之间的经济组织代表的政府官员以及经济利益进行的相关活动交往,其中包含两种不同的含义,首先就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而从事的经济活动,这需要以外交作为手段,为国家谋求经济福利,其次是国家为实现外交目标而进行的相应经济活动,这需要以经济为手段,为国家谋求对外关系中的利益。当前的表现形式需要围绕国际经济问题展开相应的访谈,期间涵盖了多边外交。此间,国家关系的亲疏好坏由国家利益决定,当根本利益一致的时候,国家关系会和睦友好,当国家利益有一定的冲突时,国家之间能够出现一定的摩擦。从西方的相关理论中,我们能够发现国家需要与他国建立各种关系,促进国家利益,谋求财富以及权力。在国家利益构成中,需要相互分享利益,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的国际交往中,和平的外交手段已然成为各国之间的主流趋势,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加强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帮助树立大国形象,转变经济外交当时,转变发展战略,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围绕中心话题进行探讨。

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影响

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当前,我国的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竞争核心,当前竞争力的上升能够增强其整体实力,改变世界格局。当前各国创新能力之间的差距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自主创新力,使得我国在和发达国家的互动中多掌握优势,推动世界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加快建设创新性的国家,转变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际贸易结构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源泉,而产业、技术、投资等综合因素都在不断扩张,我国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总体会下降,从新兴的经济体中的依赖会有所上升。此外,我国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合理。因为我国的GD判断总量在不断增长,而国际收支处于一种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能够增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以及总额指标都在持续上涨。

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领域来看,因为经济方式有了相应的调整,涉外部委的职能在进一步扩大,这和国家对外发展的深度以及广度不谋而合。当前需要提高外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增强中央政策的统筹能力,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总而言之,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转变是综合性。战略性以及系统性的,很有可能它能够引发一定的深层次的变化,使得我国对于外部的相应行为、态度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国际制度中的关系变化又能够改变全球地区,尤其是周边的环境,并且也会部分的改变外交的相应内容、战略以及方法、政策、布局。当前,我国的外交需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履行自身使命。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3

「摘要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经济工作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当前经济形势 良好,但不容忽视严峻的一面,做好经济工作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 的关系,同时要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经济形势 经济环境 实施宏观调控 改革和发展 2000年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键一年,是世纪交替之年。这一年经济工作做得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最近 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形势,提出了奋斗目标,部署了2000年经济工 作的主要任务,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狠抓落实,继续奋发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为新世纪的经济腾飞创造良好的开端。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1999年以来,在中央采取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 较快增长的态势,头9 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1~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 长速度比较平稳;农业收成稳定,粮食总产量大体接近上年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平缓,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7%,其 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6.6%,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下降0.9%,房地产投资增长17.4% ;随着 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领域的扩大,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增幅比上月提 高1.6 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出现回升态势,9 月份出口增长20.2% ,10月份出口增长23.8%.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 ~10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9.4% ,增收1300多亿元,财政收入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金融形势比较平稳,到10月末,M1、M2分别增长15.1% 、 14.5%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15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 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0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270 亿元,同比增长13.4%. 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望达 到7%甚至略高一些。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相当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好转迹象:(1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高。 1 ~9 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7 个百分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 提高1 个百分点,总资产 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 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7 个百分点。1 ~9 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 1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480 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 倍。(2 )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 的经济复苏、需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 ;同时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 月份开始,出口增长 开始回升。7 月、8 月、9 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 、20.2% 、23.8%.预 计全年出口增长可达5%左右。(3 )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 月份,受季节性因素 和肉禽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 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 区调整学杂费、房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 上月上涨2%,比去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 下降2.8%.10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 比上月缩小0.2 个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 格降势也在趋缓。7 月、8 月、9 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 业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4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结合市内发展实际,我们至少要把握好几条:无论形势如何严峻复杂,只要我们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对症施治,就能有效化危为机;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加快发展定力,心无旁骜抓发展,就一定能实现追赶跨越;无论到了什么发展阶段,只要我们坚持主题主线不动摇,就一定能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成绩,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又要理性积极地看待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要正视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一刻也不能盲目乐观、消极懈怠。要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树立更高标杆、谋求更大作为,自我加压、奋发进取,努力把今年的经济工作抓出成效,奋力开创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的新局面。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5

专家认为,我国已经完整地提出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且强调要通过区域互动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总体战略布局,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必须加快整合推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形成完整的空间布局。与会专家认为:区域经济整合需要的最佳条件是紧密的地理联系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资源察赋和产业的互补性,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然转移,开放的政策环境和类似的经济运行机制。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属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还存在着政治因素的限制,但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决定了形成的必然性。如果忽视了海峡经济区的存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将形不成整体优势,全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在东部地区将出现一个薄弱环节。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整合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优势,形成海峡经济区,既有利于促进这一区域的高速发展,也有利于把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两岸这三大区域组合成我国沿海地区的一条完整经济繁荣带,提升我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更有利于构建两岸统一融合的前沿平台。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构建海峡经济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海峡两岸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战略位置十分特殊。从地理区位看,海峡两岸同处于太平洋西岸经济带的关键部位和国际主航道的中部,面对太平洋东岸,内联亚洲大陆,是南北半球东西大交流的交汇点;两岸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密集的城镇群、相互配套的产业链群,整合这一区域的资源优势,将共同构成我国通向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还可以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腹地,将进一步凸显这个区域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和作用。从战略地位看,我国是世界上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促进形成海峡经济区,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合作基础看,大陆与台湾相互的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对祖国大陆的依赖程度已不断加强,他们依托祖国大陆市场作全球布局已是必然趋势,依靠祖国大陆拓展台湾经济展空间、提升竞争实力,已成为其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策略,这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只要我们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区域的整体布局,就能够更好地提升两岸合作对接的水平。从现实发展看,福建省正在大力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城市经济圈为依托、以快速便捷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纽带的经济区,经济发展明显加速,为东部加快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新增长极创造了条件;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加快建设,使闽台发展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l:4D的差距缩小为l:5,为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互动和双赢增添了活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将会有力地推动内地与台港澳的共同繁荣,推动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区的密集区。

与会专家学者对海峡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以两岸双赢为基本原则,以两岸毗邻的闽台两省为主体,以浙南和粤东为两翼,以赣南纵深拓展为腹地,形成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加快构建海峡经济区。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考虑,可提出“加快海峡经济区域互动融合,整合东南沿海发展优势,推进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带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从加快城市群发展的趋势上考虑,应提出“加快建立海峡两岸城市联盟,形成环海峡城市群,推动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全局考虑,应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海峡经济区域互动融合机制,拓宽两岸更加紧密交往的通道,着力构建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加快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分工。从优化配置资源结构上考虑,应提出“加强海峡经济区域的产业对接,加速两地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形成产业协作的配套机制”,以整体优化我国区域的经济结构。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6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家电业走势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做了《2015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主题发言。任兴洲表示,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GDP 年均增长为9.8%,而自2012 年起,形势发生了变化。2012 年,GDP 增长7.8%,2013 年为7.7%,2014 年前三季度为7.4%。经济增长明显进入新阶段,这个新阶段被定义为新常态。“所谓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明显新特征的发展阶段,而且今后一段时期都将稳定保持这种状态。”任兴洲说,“所有在前三十年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都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是规律使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有效益的增长。”任兴洲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新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任兴洲认为,2014 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明显特点。一是经济总体上在合理区间之内,但下行趋势明显。二是投资下行显著,房地产投资回落较快。三是消费增速相对平稳,出口增速先抑后扬。四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逐月回升,预示着制造业的企稳态势。五是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其中,呈现出的积极变化是: 农业继续保持增产,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优化,需求结构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体增长相对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对于2015 年经济走势,任兴洲认为,中国经济将仍处于调整期,增速不会太高;三大需求中,投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消费增速相对平稳,出口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经济结构调整会继续出现积极变化;局部风险会有所显现,但总体可控。

除宏观经济分析之外,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信息部主任胡晓红对整个家电行业的运行形势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胡晓红在发言中提到,从国际环境上看,2014 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艰难,发达经济体仍然缺乏强劲增长的动力;新兴经济体处于资金外流、股市下跌、货币贬值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局面,市场需求受到重大影响。国内市场则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国内经济保持低位趋稳的新常态,家电行业在宏观经济环境、补贴政策退出及住宅产业低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增长动力不足。2014 年,大部分家电产品销量增长缓慢,其中大家电行业深陷向增长困境。但是,2014 年,家电消费升级仍保持良好态势,高端产品比重稳步上升,制造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环境健康类产品快速增长。至于2015 年,胡晓红认为,影响2015 年家电市场的主要因素有家电业的消费透支、部分地区住宅市场的相对过剩、国际市场的消费升级对中国低端产品出口的冲击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基于此,胡晓红认为,2015 年,国内外市场动力不足将在2015年延续,当前多种产品高库存的局面将对2015 年产能正常释放构成不利影响,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推动家电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预计2015 年主要产品出口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小幅增长,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以及互联网将在更深层次影响家电业的产业变革。

除此之外,奥维咨询和中怡康也分别对家电渠道发展趋势和“两净”( 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 市场进行了分析。浙江星星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勇、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伟庆、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金松、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诸永定、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赵继宏等都在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思路。

协会工作2014 年总结和2015 年计划在本次会议上,姜风汇报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14 年工作总结和2015 年重点工作计划。

姜风表示,2014 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按照第五届五次理事会讨论制定的工作计划,在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各项义务,较好地完成了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沟通,促进行业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任务。姜风表示,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针对行业内日趋重视智能化发展, 打造多层次技术交流平台,聚焦智能家电,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参与了废弃家电回收处理政策、标准化领域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相关工作;重视行业统计和专题研究工作,制作完成了《家电参考》、《中国家电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 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生产能耗与产品能效调查报告》等研究报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成功举办了第13 届中国家电博览会( AWE ) ;积极开展各项国际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家电制造商协会圆桌会议( IRHMA) 等;充分利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旗下的媒体《电器》杂志社和中国家电网开展行业宣传。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成立的各个专委会也继续围绕各自行业的焦点问题展开工作。除此之外,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还积极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如成立消费指导部,推进消费者教育工作,开展培训工作等。另外,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了协会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2014 年6 月,民政部向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颁发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证书”,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被评为最高等级——5A 级社会组织。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7

的关系,同时要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经济形势 经济环境 实施宏观调控 改革和发展

2000年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键一年,是世纪交替之年。这一年经济工作做得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最近

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形势,提出了奋斗目标,部署了2000年经济工

作的主要任务,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狠抓落实,继续奋发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为新世纪的经济腾飞创造良好的开端。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1999年以来,在中央采取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

较快增长的态势,头9 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1~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

长速度比较平稳;农业收成稳定,粮食总产量大体接近上年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平缓,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7%,其

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6.6%,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下降0.9%,房地产投资增长17.4% ;随着

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领域的扩大,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增幅比上月提

高1.6 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出现回升态势,9 月份出口增长20.2% ,10月份出口增长23.8%.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 ~10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9.4% ,增收1300多亿元,财政收入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金融形势比较平稳,到10月末,M1、M2分别增长15.1% 、

14.5%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15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

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0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9270 亿元,同比增长13.4%.

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可望达

到7%甚至略高一些。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相当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好转迹象:(1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高。

1 ~9 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去年同期提高7 个百分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

提高1 个百分点,总资产 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提高0.2 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提高0.8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7 个百分点。1 ~9 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

1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480 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 倍。(2 )外贸出口进一步回升。随着亚洲周边国家

的经济复苏、需求增加,我国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出口增长加快

;同时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7 月份开始,出口增长

开始回升。7 月、8 月、9 月、10月出口增长分别为7.5%、17.8% 、20.2% 、23.8%.预

计全年出口增长可达5%左右。(3 )物价下降出现减缓的迹象。8 月份,受季节性因素

和肉禽价格进一步回升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比去年同月下

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6%,比去年同月下降2.6%.9月份,因部分地

区调整学杂费、房租、水电费价格以及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

上月上涨2%,比去年同月下降0.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比去年同月

下降2.8%.10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降幅均

比上月缩小0.2 个百分点。此外,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品市场回暖,工业品价

格降势也在趋缓。7 月、8 月、9 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下降2.5%、2.3%、2.1%,工

业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下降3.4%、3.3%、1.8%.

(二)经济环境日趋严峻的一面不容忽视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但还没有形成好转的趋势,目

前还不能作出经济增长出现止跌回升、走出谷底的判断。对今后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是逐步好转还是比较严峻?还有待观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可望保持一定的增长,但由于美国股市出现一定的

泡沫成分,美元对欧元、日元出现一定的贬值趋势,不排除出现股市动荡、外资抽逃、

消费萎缩、使经济增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日本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日本内需市

场容量有限,日元升值不利于增加出口,所以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美、日GDP

占世界GDP 的40% ,美、日经济走向如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欧盟经济正在稳

步增长,但由于欧元的实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开始复苏,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好转,对我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也

将形成一种竞争关系。综合以上一些情况,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即使经济增长快于1999年,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也不是很多,相反,对我国

经济形成竞争的不利因素在增加。从总体上看,2000年我国外需压力还是很大,外贸顺

差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利用外资也有可能会下降,外贸外资的减少,需要通过进一步扩

大内需来弥补。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0年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市场需求依然疲

软,大多数工农业产品生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不

振,银行贷款行为趋于谨慎,资金供应趋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

大,等等。当前经济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发展和蔓延。到1999年

9 月份为止,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24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

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42个月负增长。按照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

一国消费品价格连续两年负增长,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实际上已经达到这一标准。

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从短期因素看,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中长期因素看,多年来的重

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这次通货紧缩,实际上是短期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中长期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8

关键词:

中亚国家;政治稳定;安全挑战;经济难题;解决办法

近年来,世界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叙利亚危机久拖不决,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叙利亚问题上针锋相对,阿富汗安全局势趋于恶化。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令世人关注,被媒体炒得火热。而相比之下,中亚地区形势显得有些平静,没有发生大的事件,但由于中亚就在中国周边,其形势发展和变化与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给予更多重视。中亚地区总体上一直保持和平与稳定状态,与周边阿富汗、中东、乌克兰等地持续不断的战乱与纷争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显示出中亚各国人民追求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及这些国家领导人具有比较强的执政能力并且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当然我们也看到,在保持了20多年政治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后,在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中亚各国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中亚国家为何能够保持政治稳定

进入21世纪,中亚国家经历了几次后苏联空间少数国家和西亚、北非以及阿富汗形势恶化与持续动荡的巨大冲击。从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到2003年和2004年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发生“”,再到2010年爆发所谓“阿拉伯之春”和2013年底至2014年初的乌克兰危机,这些重大事件多多少少都对中亚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2005年和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政权发生两次非正常更迭,乌兹别克斯坦也发生了“安集延事件”,显示中亚地区形势与世界及其他地区形势发展具有一定的联动效应,表明在互联网、信息化高度发达,人员往来日益密集的今天,一个地区很难与其他地区完全隔离开来,这给各国政府有效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期以来中亚地区安全形势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14年在跌宕起伏的地区和周边形势下,一些专家、学者预测2015年中亚地区很可能会出现大的动荡和危机,这种担忧不无道理。2015年是中亚国家选举年。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面临议会换届选举,而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将举行总统选举。这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和热点地区举行的选举,因而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

2015年3月1日,塔吉克斯坦第五次议会下院选举率先举行。200多位候选人竞争63个席位。全国投票人数近400万,共设立3210个投票站,在海外还设立了35个投票点。来自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观察员观察了此次选举。2015年3月5日,塔吉克斯坦中央选举和全民公投委员会公布选举正式结果,由总统拉赫蒙领导的人民获得51席,农业党获得5席,经济改革党获得3席,共产党获得2席,社会主义党和各获1席①。2015年进行议会选举的另一个国家是吉尔吉斯斯坦。10月4日,吉尔吉斯斯坦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14个政党约3000名候选人参选争夺120个席位,竞争十分激烈。经过角逐,社会、共和国-故乡党、吉尔吉斯斯坦党、进步党、共同党和祖国党等6个党跨过了进入议会所需的7%的门槛,取得了进入议会的资格,其中总统所在的社会得票率为27.45%,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②。根据吉尔吉斯斯坦现行法律,在议会中席位过半的党派有权任命总理。如果没有席位过半的政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政党组成联盟,达到组阁条件。2015年11月,进入议会的四个政党:社会、吉尔吉斯斯坦党、进步党和祖国党组成议会执政联盟。执政联盟提名现任总理萨利耶夫担任新一届政府总理。而共和国-故乡党和共同党成为反对党③。在2015年中亚选举年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两个重量级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总统选举。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选举投票日是3月29日。有4位候选人参加竞选。根据乌中央选举委员会数据,全国有1800多万选民参加了投票,投票率达到91.01%。投票结果正如多数人预料的那样,现任总统卡里莫夫获胜,得票率高达90.39%,继续出任下一届总统④。哈萨克斯坦总统选举按照原定计划应该在2016年进行,后根据各方意见最终决定将选举提前到2015年4月26日举行。有3位候选人争夺总统宝座。哈境内外设立了近万个投票站点,全国有登记选民950多万。最终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以压倒性多数赢得胜利,继续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对于哈为什么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相关媒体给出了各种解释,如提前举行选举已经成为哈政治体制中的传统模式;近年来关于哈总统接班人的猜测一直没有断过,提前进行选举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哈局势突变的担心;哈认为2016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将达到高峰,届时同时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将会影响政府新经济政策执行;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必须给予纳扎尔巴耶夫必要的信任,保持国家战略方针、政策的连续性⑤。

中亚国家顺利度过了2015年这一选举年。虽然各国选举表面上看比较平静,但实际上也暗藏不少危机。由于以往独联体地区的动荡或政权更迭多发生在总统或议会选举期间或之后,所以一些人特别是西方学者认为2015年中亚再次发生类似“”的政权更迭可能性很大。一些国家国内或流亡国外的反对派势力也都蠢蠢欲动,企图利用这次机会挑战现政府,所以学者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中亚选举顺利举行,这一结果虽出乎一些人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中亚国家在体制上与中东北非发生“阿拉伯之春”的动乱国家有相似之处,如领导人长期执政且年纪较大,政府办事效率低下且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受国际形势影响经济面临很多困难,但在认真分析和对比之后我们看到,两者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是在原苏联存在的70年中,中亚地区经济、教育、文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民众思想水平、文化素养有了空前提高。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民众在思想和意识等各方面仍然深受其影响,很难受到自由思想或其他极端势力的煽动和蛊惑。其次是受世界和地区形势影响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相互制裁拖累,2015年以来中亚国家经济面临很多困难,如经济发展缓慢、本币大幅贬值、民众消费能力降低、出口大幅下降等。虽然民众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但与苏联解体经济崩溃所受到的巨大冲击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曲折过程练就了居民较强的生存和生活能力,生活来源多元化是其生存手段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依赖和期望,并且使民众具有了比较强的忍耐力。第三是中亚民族传统社会对领袖的认知。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和土库曼族三个民族传统上属于游牧民族,塔吉克族属于半农半牧,乌兹别克族属于农业民族。历史上乌兹别克人也曾长期从事牧业生产。游牧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在严酷自然条件下形成了遵守纪律、敬重长辈、服从领导、爱戴领袖的精神。正是这些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维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着民众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以及对受到他们尊敬的领导人的支持。第四是发生在乌克兰、阿富汗和中东、北非地区的无休止动乱使中亚国家民众认识到支持现任领导人、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这是中亚国家举行总统选举时现任领导人能够获得较高支持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求发展、求稳定是一个国家民众普遍的愿望,也是中亚国家领导人及其政府一直在做的工作。

第五是中亚地区总体上不具备发生大规模动乱的基础和条件。在宗教方面,中亚地区穆斯林群众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个别国家有很少一部分属于什叶派信众,基本上不会出现逊尼派和什叶派对立情况。同时,中亚国家自独立以来就坚持世俗体制,严格限制宗教干预国家事务,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严厉打击,没有宗教极端分子兴风作浪的土壤。在意识形态方面,虽然独立以后有不少青年人到西方国家留学,但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股亲西方的强大势力。同时,政府对非政府组织不再放任自流,进行严格管理,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在不断弱化。第六是在对外交往方面执行多元外交政策,既和俄罗斯搞好关系,也和西方国家保持密切交往,尽量避免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间选边站队。实际上在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中,中国与俄罗斯发挥了重要作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是覆盖中亚地区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们是中亚地区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俄罗斯和中国都与中亚国家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合作。中国参与的很多重要项目对中亚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七是中亚国家政府在应对各种危机上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中亚国家领导人大都在苏联时期就参与政府工作,有的还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独立以后长期执政,积累了丰富的治理国家经验。西方国家虽然对中亚国家政治体制颇有微词,也希望对其进行民主改造,但也明白这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中亚地区主动通过制造动乱现政权的愿望并不强烈。当然,如果在选举期间出现反对现政府的“街头革命”,西方国家肯定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对付反对派挑战,中亚国家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特别是在总统和议会选举之前,各国政府都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不给反对派留任何机会。

二、中亚国家安全将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2015年中亚国家平安度过选举年并不意味着今后也会顺风顺水。影响中亚地区安全稳定的外部因素一点也没有减少,有些问题还更加严峻,并且还有许多未知因素,不确定性增加。可以断定未来中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都会保持稳定,但这种稳定还比较脆弱。中亚国家既要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又要克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困难。经济上的困境增加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成本。可以说,2016年是中亚国家安全面临威胁与挑战较多的一年。

(一)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加剧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恐怖主义严重威胁。谈到中亚地区安全问题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但现实中威胁最大的还应该算是在很多地区肆虐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主要表现有两点。1.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外溢、蔓延效应明显中东北非持续动荡,ISIS组织渐成气候,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外溢、蔓延,对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ISIS组织通过互联网宣传宗教极端思想,从世界各地招募大批具有极端思想的青年到叙利亚参加圣战。根据相关报道,中亚各国均有不同数量极端分子前往叙利亚参加圣战。学者们担心,这些受到极端思想洗脑,经历过战争历练的一旦潜回国内将把极端思想和恐怖手段带回国内,继续从事暴力恐怖活动。与此同时,在中亚国家内部还有一些狂热分子通过互联网接受恐怖组织洗脑,听从恐怖组织遥控指挥。地区内外的极端分子和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内外呼应,给地区安全带来的威胁不可小视。2.外来宗教思想对本土宗教传统形成巨大冲击在一些穆斯林民众占多数的地区,经历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伊斯兰教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伊斯兰传统文化。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属于某一个传统教派,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服饰、传统饮食和传统风俗习惯,并且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人员流动加快,中亚各国都有大量人员到中东国家留学、经商。中东也有个别国家刻意把自己本国教派思想对外输出。外来的各种不同宗教流派和教派学说,甚至还有打着宗教旗号的极端思想渗透进入中亚地区,与输入地传统伊斯兰教发生碰撞。使不少普通民众对自己已经信仰千年、与本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的传统宗教产生了怀疑,难辨是非,一些人为追求严格的而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服饰和传统习俗。更有极端势力和、恐怖组织打着宗教旗号宣传极端思想,从事恐怖暴力活动。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中亚各国高度重视,不少国家出台法律,采取各种措施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和蔓延,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从目前看,由于中亚各国共同努力和俄罗斯、中国等国大力支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亚安全形势都会处于可控状态。但也要认识到,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将会长期存在。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局部地区安全形势可能还会恶化。在反恐问题上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急迫问题是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在打击和防范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问题上应达成共识,不应有双重标准,应该尽快在联合国框架下签订国际反恐公约,各成员国采取一致行动,不给恐怖主义以可乘之机。

(二)“阿富汗问题”仍是地区安全的重大外部威胁近年来,阿富汗形势恶化一直被认为是对地区安全威胁最大的外部因素之一。这种威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连年战争使阿富汗成为极端思想传播和的训练基地;二是收留、豢养周边地区恐怖组织和,一些恐怖武装分子就在靠近中亚的阿富汗边界地区活动,寻找机会向中亚地区渗透,对中亚造成直接威胁;三是问题,每年都有大量从中亚进入俄罗斯和欧洲。在2015年,阿富汗局势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来在美国宣布2014年底从阿富汗撤军以后,阿富汗曾出现过和平的希望。在中国的努力下,包括在内几方曾开启谈判进程,但在媒体爆料领导人奥马尔早已死亡的消息后,阿富汗和平谈判中断,内部出现分裂,阿富汗各地恐怖袭击明显增多。阿富汗北部地区频繁爆发激烈战斗,靠近中亚的阿富汗边境地区很不安宁。特别是ISIS组织势力已经进入阿富汗,一些和组织宣布对其效忠。阿富汗局势呈现恶化和复杂化趋势。当然国际社会并没有对阿富汗形势恶化及对周边国家威胁熟视无睹,在相关国家努力下,和平进程再次重启,中国在阿富汗问题解决以及促进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老人政治”和接班人问题一直是困扰中亚安全预期的重要因素当“阿拉伯之春”动荡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大规模发生的时候,一些人便将中亚国家与之进行对比,进而对中亚国家政治前景也不看好,其中最主要缘由之一便是中亚国家的“老人政治”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在2005年和2010年通过非正常政权更迭实现了领导人交替。2006年12月21日,土库曼斯坦时任总统尼亚佐夫病逝,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被推选为新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生于1957年6月29日,担任总统至今已10年,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塔吉克斯坦现任总统拉赫蒙生于1952年10月5日,1992年当选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4年11月塔吉克斯坦改为总统制,拉赫蒙当选为总统。从土、塔两国领导人年龄看,都还属于年富力强阶段,接班人问题并不突出。唯有哈、乌两国存在这方面问题。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生于1940年7月6日,至今已76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生于1938年1月,在1991年12月29日,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举行的首次总统选举中当选总统,至今已执政25年。由于中亚国家多属于威权体制,两位总统年事已高而且都没有儿子,所以对两国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接班人问题出现了不少猜测,这种猜测和预判从2005年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从现在情况看,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和卡里莫夫总统虽然年事已高,但在国内拥有很高的威望,得到本国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学者们对其领导下的国家能够继续保持社会稳定抱有信心。对于两国现任总统接班人问题的担忧有一定道理,毕竟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大事,只要靴子没有落地,就会一直成为学者、民众谈论的话题。但我们认为也不必杞人忧天。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实行威权主义体制,虽然离西方期望的民主国家体制有较大差距,但却符合中亚国家基本国情,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以后这一特殊时期保证了中亚地区社会持续稳定和经济复苏,避免了发生在中东、北非的社会大动荡扩散到中亚地区。中亚国家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很多隐性机制和潜规则在发挥作用,还没有被地区以外人们所了解。2006年尼亚佐夫总统逝世以后,人们同样担心土库曼斯坦会发生内乱或崩溃,但土库曼斯坦出人意料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长期执政,有很好的民意基础和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相信会处理好这一棘手问题。纳扎尔巴耶夫和卡里莫夫2015年当选新一届总统,有时间也有精力处理好全国人民都关心的这件大事。近年来哈乌两国体制上发生的调整与变化,包括扩大议会职能、将总统部分权力让渡给议会都说明两国领导人已经在这一问题上着手进行安排。

三、中亚国家如何破解面临的经济难题

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先是经济进入全面衰退阶段,1999年以后逐步进入复苏阶段。2002年以来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给石油和天然气丰富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给中亚经济,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带来很大冲击。总体而言,从1999年以来,尽管发展道路也出现曲折,各国发展也不太均衡,但各国大体上都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中亚国家在经济发展别重视开展国际合作。中亚国家在与俄罗斯继续保持密切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与中国、周边各国和西方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不同程度地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虽不富裕但较稳定是近年来在其他地区不断发生动荡而中亚地区仍然能够保持总体平稳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以来,世界和地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经济没有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是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欧洲金融危机尚未平息,难民危机又接踵而至;乌克兰战火未停,中东叙利亚又成为各种势力博弈角逐的舞台;俄罗斯与西方相互制裁的同时,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看不到回升的前景。在这种背景下,早已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亚国家也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需要破解的难题。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9

今年一季度增速小幅回落的原因,盛来运解释为,这种波动主要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国内主动调控的结果。一季度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复苏比较缓慢。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相继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力度不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币值升值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出口的难度。3月份,我国对外出口同比增长10%,比1-2月份回落13.6个百分点,回落比较明显。从国内来看,新一届政府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有利于今后长期发展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盛来运指出,7.7%的增速在目前这种世界经济形势下也是不低的速度,而且是有利于企业和地方政府调结构、转方式的。

这一判断在一季度有关数据和经济表现中得到了体现。首先,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比较稳定,根据人社部调查,一季度城镇单位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长1.7%,这两方面反映国内的就业形势比较好。盛来运指出,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指标,这一点和国外,特别是和欧美目前的就业形势有鲜明的对比。第二,从物价形势来看,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1-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都比去年的增长速度有明显回落。第三,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积极的进展。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8.3%比第二产业高0.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7.8%,同比提高了1.6%。从工业产业结构的内部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9%,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同期都有明显提高。区域结构的协调性也在增加,现在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前面,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快。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也比较明显,工业、投资增速都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虽然一季度经济增速没有出现原来预期的持续回升,但处于7.5%至8%的适宜区间,中国经济站住了脚跟,“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出现阶段性下移的新情况下,我们追求的不是经济持续反弹而是走稳”。他指出,在适宜区间内小幅波动是正常的,不能总是抱着持续明显回升的预期。

“三驾马车”还需提速

从投资看,与民生工程相关的投资项目、水利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业投资今年以来投资增长加快,并可望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7.1%,销售额增长61.3%。而随着“国五条”及各地实施细则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可望从近期的躁动归于相对平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动力的减弱。从数据可以看出,1-3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滑22%,增速创8个月新低,二季度后调控带来的商品房整体投资增速下滑将是大概率事件。消费平淡,受房地产销售拉动略有回升。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7%中,有4.3个百分点是由最终消费贡献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5.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30.3%,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14.2%,拉动了1.1个百分点。”盛来运介绍。从消费看,也表现其出对增长的分化影响,国家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加快及其累积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持续推动作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逐步实施有望加快消费增长;同时,“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有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又对政府消费产生明显的制约。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9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去年同期7.3%的增速;出口5089亿美元,增长18.4%;进口4658亿美元,增长8.4%。进出口相抵,顺差430.7亿美元。对于这一现象,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首先将其归因为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潘建成认为,受房地产市场复苏和资本市场趋热等因素影响,美国经济总体表现出持续复苏的征兆,对全球经济产生推动;但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导致欧洲经济下滑的阴霾短期难以散去,对全球经济形成拖累。

“虽然出口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但是外需不振、成本上升、贸易环境不佳‘三座大山’还在那里,影响出口稳定的因素还存在,所以形势还不容乐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坦言,从商务部掌握的情况看,3月份认为外需不振影响出口的企业仍高达77%,3月份贸易规模小于5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中,出口订单金额增长的仅占22 .9%,订单增长的企业在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仅比上月回升4 .8个百分点,低于总体升幅9 .6个百分点。

另据国家能源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增速触及2010年来同期第二低点,仅高于2009年一季度负增长4.02%的水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经济形势越不好,用电量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差距越大,一季度两者差距达到3.4个百分点,政府要关注经济形势,及早采取措施。也有专家预测,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和项目的陆续就位,用电量将重回升势,并预计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趋稳回升,达到7%~9%的水平。

“稳增长”与“防风险”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10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已有20多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加快环渤海区域开发开放的战略要求,此后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和给予了很多特殊的优惠,但从目前“两角一湾”总体经济竞争力看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从制度与体制竞争优势看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开展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多赢,是学术界和经济界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共识,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环渤海经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也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两个显著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些相邻国家、相邻地区采取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一些相邻国家,通过降低关税或完全免除关税,使之成为进出口无障碍的地区,实现市场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联盟等。有关统计显示,欧盟70%的贸易是在其内部交易,北美自由贸易区为40%,而亚洲区域内贸易仅占30%。这既表明亚洲的一体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国与国之间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大背景下,中国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之间行政壁垒的存在显然不合时宜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联系的紧密,区域合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已转向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中,东北亚地区正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条件、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而为国际经济界所瞩目。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日趋活跃,东北亚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像雨后春笋一样快速建立起来。环渤海经济圈东临日本、朝鲜、韩国,北临蒙古、俄罗斯,位居东北亚中心,辐射亚太经济区,既是我国北方内陆及三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天然结合部,又是通向亚太地区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有利位置,有着成为东北亚经济核心的潜在优势。

未来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前景,环日本海经济圈的实质性运作,必将伴随中日之间国际分工的实质变化而增强;中国、日本、韩国三个经济体之间日趋紧密的经济合作,又使泛黄海经济圈成为亚洲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环渤海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将提高该区域的国际竞争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中、日、韩地缘邻近,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互补性强的国际合作优势。

(二)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需要

环渤海各大港口都在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2006年,天津港吞吐量2.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95万标准箱。2007年1月,已投资7.14亿元的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进人世界深水大港行列。青岛港则达到2,2415亿吨和2.2415万标准箱。大连港为1,4518亿吨和321.2万标准箱。但每一个港口与日本的神户和韩国的釜山相比都差得很远。在东北亚地区,目前关于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已经变得非常激烈,据统计,目前东北亚地区各港已建和在建的深水泊位将近40个,韩国釜山、中国台湾高雄、日本神户等的港口建设计划都十分宏大,并且这些港口的眼睛都盯着中国内地集装箱货源。因此,无论是大连、天津还是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的首先不是国内或环渤海港口的竞争,而是日本、韩国港口的竞争。要想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实现分工与合作。否则,各港口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都难以实现。

(三)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新增长极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增长重心由南向北梯次转移,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种合乎规律的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一般也都是先由沿海地区的发展逐步向内陆推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重心,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有过三次明显的转移。第一次是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借助国家在深圳等地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导向和毗邻港澳的优势,成为当时全国经济增长的重心。第二次是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地区借助中央开发浦东战略的实施,进一步突出了上海的龙头地位,使这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重心。而第三次则出现在新世纪的初期,环渤海区域有希望成为全国跨世纪的新经济增长重心。近年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开放开发程度较高,成为中国新经济增长极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振兴北方拉动西部的关键

环渤海经济圈是“三北”腹地走向东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资源地,是振兴中国北方经济的火车头。同时,该地区处于南北转移的结合部位,在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优势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的利用其窗口作用,引进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扩大商品进出口,引导其向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从而增强西部地区自身优势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与自然优势明显

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环渤海区域的比较优势是:

1、地理区位优越。该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向南联系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亚各国,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独特的地缘优势,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展国内外多领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2、自然资源丰富。该地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发利用。其中,能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原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3%,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以上,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已探明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达100多种。环渤海经济圈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3、海陆空交通发达。区域内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我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区内海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线路密集,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4、已初步形成以京津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支点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密集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聚集、辐射、扩散、服务和带动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凸现新的优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汽车、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同时以优势的教育、科技资源带动了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等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产业。2006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51.5:39.5,除北京市外,其它省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带动,2001年以后区域制造业比重在不断提高。

(三)商务与金融环境优势显著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日益成熟,21世纪后环渤海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又一热点地区,2006年以来,辽宁、河北省利用外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额高居全国首位,京津冀地区以政治中心吸引外资的优势依然存在,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投资性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数量超过了广东和上海。随着国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外资进入这一地区的步伐更明显加快,随着空中客车a320中国总装厂落户天津,表明我国20多年承接国际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局面开始改变,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开始转轨迈人向高端发展的新阶段。

2007年,北京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在全国城市中高居榜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将地区总部从新加坡、香港迁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陆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在中国逐渐形成规模。目前,北京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有大型中央企业集团160余家。2007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我国大陆共有22家企业入选,其中有18家总部设在北京,成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总部聚集数量最多的城市。同时,北京经济实力较强、商务设施完善、专业服务发达,成为推动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力条件。随着北京总部经济优势的发挥,环渤海区域的商务和金融环境优势将更加突出。

(四)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高度聚集

“2007年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显示,北京研发能力较强,遥居全国35个主要城市之首。其中,人才资源、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三个分项指标均排在全国第一位。在人才资源方面,北京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为177766人/年,居全国之首,是第二位上海的2.65倍。

高校云集,教育发达构建了优势的人力资源环境。环渤海区域教育资源堪称全国最优,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北京的重点高校占全国的1/4,天津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部级研究中心。全区拥有高等院校376所,占全国的27%,高等院校教师约占全国的1/3,高校学生数约占全国的1/4以上,从1990-2006年,环渤海地区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规模所体现出的整体培养能力一直很强,五省市在全国的比例稳定在22%~24%,超过“珠三角”、“长三角”两经济圈的总和。不仅集中了中国一流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图书资料和科技信息中心,为发展科技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五)两大契机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引擎”

首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将为环渤海整个区域提供经济增长的“引擎”。“奥运经济”在近年内,平均每年能拉动全国gdp增长0.3~0.4个百分点,奥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15年,作为环渤海的主要城市,均可能从奥运大规模建设和承办中分享一定利益。其次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把环渤海区域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和国际的高度,成为该区域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三、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环渤海区域存在着经济的互补性:北京、天津有着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河北、辽宁和山东则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相对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辽宁、河北、山东的制造业优势则相对明显,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领先于两大直辖市(辽宁因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相对落后)。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的功能进行定位,在市场、交通、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发展,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建立共同的市场体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保障

共同市场体系是指没有区域、行业以及所有制区分的,没有税收壁垒障碍限制的,各类商品和要素能够充分流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相互联系、互相结合的有机市场体系。这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障。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必须建立共同的市场体系。包括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人才流动机制、信息网络等。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全方位整合完善技术、人才、信息、劳务等要素市场,实现相互开放,创造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二)推动跨省市企业重组,促进区域产业整合

企业重组,是指通过对企业资产总量和资产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行为。其实质内涵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微观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效率;在宏观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率。企业资产重组对于调整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也证明,大规模的资产重组,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与跨所有制的重组,是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次重组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企业资产重组是环渤海区域经济产业整合的重要途经。进行资产重组,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突破地域结构局限,突破“诸侯经济”的区域行政管辖局限,通过资产经营、收购兼并、联合、优劣资产的置换,股权转让,对上市公司的买 壳、借壳上市,以及产权交易等形式,跨区域组建企业集团。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财税体制改革要从合理划分政府事权开始:除中央政府要承担一些大型、长周期、跨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外,大量的一般赢利性项目,应交给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去办,地方财政则基本上不再承担赢利项目的直接投资任务,而把支出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在此事权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真正做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

2、建立规范化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要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完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就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某些地区的既有利益。有些地区可能必须从某些产业中退出,或转而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上游产品。这就需要对这些为了区域整体利益做出牺牲的地域给予补偿,让区域内所有的地区都共享合作的收益。如果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不够明确又缺乏权威性和制度保障,就不会有地区为了区域整体发展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了。因此,现在急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方式,转移者的义务和被转移者的权利形成规范的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四)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交通条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自1992年提出。这一课题设想提出后,曾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得到国内外交通业界的普遍关注。其基本设想是: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形,在蓬莱一旅顺之间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结合的形式,建成全天候、多功能、便捷通达、连接渤海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干线,全面沟通环渤海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进而北上与老东北工业基地、东北亚国家及横贯俄罗斯的欧亚大陆桥相接,南下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及横贯中国的欧亚大陆桥陇海线相连,最终形成一条总长约4000多公里(国内部分),贯通我国南北、连接东北亚及亚洲和欧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环渤海经济,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并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重要条件。

(五)促进环渤海金融合作,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金融需求

拆除各种行政壁垒,打破金融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状态,构筑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础设施平台与合作网络,是促进金融联动和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为此,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的实现需要多个层面共同努力与合作。不仅需要该区域地方政府的合作、金融监管部门的跨地区合作、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而且需要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纵向与横向合作、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研发与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等方面的合作。

推动和加强更高层次的金融合作,挖掘朝鲜、俄罗斯、蒙古经济金融合作潜力,逐步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纳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整体提升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六)建立环渤海教育协作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以教育优势打造经济优势,促进环渤海区域教育长期合作和持续健康发展。把“环渤海教育协作区”变为环渤海区域教育发展决策;开展中等教育人才合作培养,促进环渤海区域内部资源共享;拓展高等教育合作领域,对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考虑实行定向扶持,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将环渤海区域建成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输入中心、国内教育资源输出中心和国际教育信息交流研究中心。利用环渤海区域优势的高等教育资源,开展环渤海区域与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与交流。一是打造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输入中心,建立教育特区,形成多样化的中外合作办学基地。二是共同打造国内教育资源输出中心,努力传播弘扬中国优秀和传统的文化。鼓励有条件的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以韩国、日本等亚太地区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标准考试为突破口,开拓海外教育服务市场。三是共同打造国际教育信息交流研究中心,提升环渤海区域教育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建立知识资源整合的机制,举办和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包括参与跨地区教学质量测评项目。

(七)推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加速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美国政治学者帕特南用社会资本的概念解释为什么意大利北部许多地方政府的表现都比南部城市好。他发现在社会资本建构比较好的北部城市,市民热衷参与社团和公益事务,社会充满了互信和合作的风气,使得地方政府在政府的稳定、财政预算的制定、法律改革、社会服务的推行、工农业改革等方面都较其它社会资本较低的地区要好。帕特南是这样给社会资本下定义的,“这里所说的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社会资本的良莠与丰欠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假如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离开了其独有的丰裕的社会资本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结果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欧盟。珠三角、长三角一体化的历程也说明了社会资本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正是由于区内、区外种种因素干扰了区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导致区域社会资本的缺乏,阻碍了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步伐。因此,应通过加大对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社会资本的形成,完善社会资本的形式,将有助于加速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的进程。环渤海区域内各地政府可尝试如下方式: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11

党的十报告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形势,提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此外,还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罗列,在报告中多次提到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并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概况

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达到了7.9%,改变了从2009年的第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速长期持续下滑的局面。2012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速是7.8%,总经济规模51.93万亿,从增长的数字来看,在全球仍然是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但进入2013年,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轻微下滑,上半年GDP增长7.6%,较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放缓0.2和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9.3%,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放缓1.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涨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连续16个月出现负增长。同时,一些指标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外贸出口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按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全国商品房价涨幅达到11.3%,同比加快6个百分点;上半年城镇就业新增700多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4.1%的水平上;库存存量增速有所提高,月度库存增量趋于稳定,库存总量变化对经济的下拉作用开始减小。

下面从物价形势、投资和消费关系、进出口贸易和投资、收入分配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物价发展形势

物价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他们评价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标准。今年我国政府把物价目标控制在3.5%,相对于去年4%的物价控制目标已表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家在物价控制上增加了信心。但是去年实际运行下来的物价增速是2.6%,我们又较2.6%又有一个明显的上调,这个上调就给我们应对今年的物价波动,适时推出一些价格的改革留足了空间。

考虑到今年经济运行的大趋势,可能有两大因素影响物价:一是输入性通胀,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欧债危机形势的稳定,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开始出现了部分上扬,这个传递到国内从而带动中国生产资料的上涨,间接推动消费产品的价格上涨,引发国内通货膨胀的上升;二是货币性因素,现在货币发行量(M2的值)是99.87万亿已经接近100万亿的指标,如此大的货币发行量相当于我们2012年GDP的两倍,必然给我们物价形势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超过GDP之上的货币需要有资产市场进行相应吸收,而资产市场上所能吸收的货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对资产产品需求能力,另一方面是资产产品的价格水平,这两个因素波动性非常大,从而会导致很多货币出现短时期的或者偶发性的货币超发,这种偶发性的热钱会对物价形势的控制带来比较大的挑战和影响。

2.国家投资与消费

消费和投资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投资多可以促进消费,相反消费量上升之后,投资量也会上涨。去年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1.7%,超过了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因素。但是在GDP增速阶段,投资仍然是推动GDP增长的第一因素。一个是占GDP比重最大的因素,还有一个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所以消费和投资不能偏废。一般来讲,我们给消费和投资做两个定义:消费,我们把它称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投资,是我们所关注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动力。所以,两个因素共同合起来形成推动我们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

从去年的消费情况来看,消费增速只有14.2%左右,这个增速低于2011年17%的消费增速,分析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消费促进补贴的实施。随着新一轮消费补贴的构建完善,老百姓对自己的收入增长的信心提高,今年消费增速有望得到一定提升,很有可能增速在15%以上。总的扩张性的手段不外乎四个方面:一要提高老百姓的能力,二要增加老百姓的消费意愿,三要保证老百姓的消费安全,四要改善老百姓的消费结构。围绕这四个方面,我们还将施加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来进行引导,比如说,我们新的以家电产品为主要对象的节能补贴,会在今年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和应用,通过节能家电的补贴提高大伙儿对节能家电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我们的消费扩张,推动我们的生活节能,促使我们的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更好的统一起来。

3.进出口贸易和投资

去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3.8万亿美元,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世界第二位。按照初步统计的数据来看,去年国际贸易总额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我国出口额在2万亿美元以上,进口额在1.8万亿美元左右,虽然去年整个贸易的增速没有超过10%,但是整个贸易环境还可以,我们仍然处在一个顺差状态,而且我们的顺差增速还比较快。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今年拥有比较宽松的调整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政策空间。当然,随着欧美国家的经济复苏,外需对欧美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地位也异常突出,所以我国也会面临非常复杂的贸易政策和贸易纠纷环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审时度势,利用好手里现存的、相对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与主要的贸易纠纷国在WTO框架下和双边框架下进行相应的谈判,尽量维持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使得我国在外需上能够保持一个平稳快速的增长。

4.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的改革不是简单地让每个人的收入有一个增长或者收入上有一个合理化,它既表现在微观层面,还表现在要顺应生产改革的宏观层面上。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来热烈讨论的重要议题,在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GDP的增长速度。2000年以来,国民收入的增速只有两个年份超过了GDP的增速,剩下年份GDP的增速都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速。GDP是一个国家一年之内新创造出来的所有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这个商品和服务的总和在政府、企业、国民个人三个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当居民收入低于GDP的时候,说明国民个人从整个社会新增财富中拿走的比例逐渐减少,“国富民穷”的现象;二是我国的基尼系数在不断扩张。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系数,国家统计局在2002年以后就没有再公布基尼系数。今年年前重新公布了基尼系数,2008年达到了最高点,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74,有所下降。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是0.5,0.474低于这个警戒线,但是也说明我们离警戒线并不远,而且在国际上主要的经济体中,中国已经是基尼系数非常高的国家之一,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各个国家。这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之大,造成大部分人民心理上的不平衡,更可怕的是还会导致百姓对国家现行的分配制度、现行的社会管理方式产生心理不平衡,严重危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在这长达20年的发展中,经济基础确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社会主义国家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只把经济活力引进来,而要把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周期摆脱。因此,也必须将宏观调控手段和方法引进来,避免出现经济大危机,最好也不出现经济危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完全不同,因为计划经济的危机是短缺性的危机,市场经济的危机是过剩性的危机。宏观调控过度会引起通货膨胀或加快经济过剩时期的到来,因此存在巨大的风险。不是想怎么调控就怎么调控,不仅应掌握尽可能多的调控工具和手段,而且,还要掌握调控的艺术。

我国今年宏观调控的总基调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把创新驱动放到了稳中求进的前面,也就是说今年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企业的创新、产业的创新,整个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和创新是我们关注力度最大的一个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保证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所以国务院提出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非常高的,是在保证每个人的既得利益的基础之上来共同追求增加利益,整个调控框架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包容性的产业政策。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切实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企业减负政策,积极推动营改增试点工作,严防地方政府变相征税,严禁征收过头税和过头费。保持财政支出强度,中央政府预算投资、民生支出等重点领域要落实到位。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从当前中央财政收入水平看,全年完成中央财政收入增长7%的目标有一定难度,为释放财政政策的积极信号,建议适度增加中央财政的赤字水平。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点,怎么来把它匹配起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实现事权,导致财权没有很好的办法匹配。主要有三点:第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要将转移支付进一步的透明化和科学化,能够满足地方政府的财力缺口。第二,科学合理的划分事权。确立了事权划分的三原则,第一个原则叫受益范围、第二个原则叫成本效率,如果这两个原则都没有办法来界定好事权的话,我们下一个原则叫基层优先,就是以基层优先的形式规定事权的约束。第三,要逐步壮大地方的主体税种形成地方税体系。既然没有办法逐一一一对应相应的财力和事权,适当的增加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使他能够较好的应对多变的事权,这三个渠道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切有利于稳定货币市场的措施都应当被发掘出来运用于具体的调控中,结合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科学研判经济金融形势,密切跟踪金融市场变化,特别要关注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后出现的新动向,强化宏观审慎监管,防控热钱借道跨境流动,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防范局部性金融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降低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适时启动IPO,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新增货币更多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农”、小微企业、铁路、环保、保障房等领域。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避免过快单边升值。

3.包容性的产业政策

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典型的多层次性,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可是传统的产业也可以是高新技术产业,既可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可以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种包容性、多层次性使得国家现在进行相应的产业调整、产业优化的时候,并不是一定要把某些产业甩到我们的国民经济之外、调控出我们中国,恰恰是我们更愿意让这些产业都在我们经济体系当中运行。产业政策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优化资源的配置,二是优化产业的布局,使资源流动到更合适使用它的产业门类当中去,而相应的产业从它原来集中在东部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集中在城市及城市近郊区逐步向城市的远郊区和农村地区转移,通过这样一些形式,既解决好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又解决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总之,当前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只有在财政、货币以及产业政策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宏观调控政策要顺应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灵活、适时的调整,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史正宪 王晓军: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浅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2).

国家经济总体形势篇12

中图分类号:F1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2-0018-05

一、命题的提出

在199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我国首次提出“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1997年,“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十大指导方针之一,并要求2010年基本完成这一目标。2000年,“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要由国家控股”。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并进而提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这些都是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总体方针和具体指引。

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已成为解决企业深层次矛盾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国有经济总量和结构演变,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和结构的演变

1、国有经济总量

依据《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和《中国财政统计年鉴》 (2001、2002、2003)中的有关数据,可得到图1。需要说明的是,2003年以后财政统计不再统计国有经济的总量。1978年以来,国有资产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1978年国有资产总量为6849亿元,2002年达到118299.2亿元,增幅达1727.25%,年平均增长57.58%。

2、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及资产变化

国有工业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精华”和国民经济实力的主要代表,在国有企业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从《中国统计55年》和《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7),可以得到图2。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数量总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为8.4万个,1995年达到11.8万个,之后开始下降,2006年降至2.6万个。国有工业企业的数量占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的比重在1978-1998年相对平稳,维持在20%的平均水平。1998年达到了一个高点39.39%,之后呈现快速下降趋势,2006年降至8.93%。

3、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状况

依据《新中国50年财政统计》得到1978-1998年的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及亏损面(如图3)。图3中国有企业的统计范围,1998年以前均为国有企业,1998年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交内贸企业,这与《中国统计年鉴》的口径不一致。依据《中国财政年鉴》(2000-2006),可得出1999-2005年国有企业盈利和亏损状况(如图4)。国有企业亏损额整体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趋势,1978年亏损额仅为115.3亿元,2005年猛增为3313.9亿元,2005年亏损额是1978年的29倍。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表现出较大的波动。从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来看,1978-1998年总体是呈上升的态势。1978年亏损面为23.9%,1998年上升为47.4%,增加了23.5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的亏损面1999年为535%,2005年为49.9%,1999-2005年亏损面维持在50%水平。这表明,我国国有经济面临着严峻的亏损问题。

4、国有工业企业产业布局

国有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体现为国有企业资产的产业分布。本文选择1986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和资产来分析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可以绘制出图5。由图5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1986年企业的数量为50423个,1995年为历年最高74107个。随后开始下降,2006年降至17025个。自1986年以来,制造业的资产则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1986年资产为4226.28亿元,2006年增至71073.59亿元,增加了66847.31亿元。采掘业企业数量变化与制造业相似,也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1986年企业数量为4285个,1995年为历年最高5350个,随后开始下降至2006年的1670个。同样,采掘业的资产总额整体表现为增加的趋势,1986年为943.92亿元,2006年为18877.64亿元,增加了17933.72亿元。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与生产企业数量的整体表现为先增后降的态势,1986年企业数量为4973个,1996年为历年最高7406个,2006年降至6084个;资产总额表现为增加的趋势。

5、国有工业企业地区分布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可得到图6。可以看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国有企业数量都呈现出先增后降的态势,而资产总额整体表现为增加的趋势。以东部为例,1986年国有企业数量为30148个,1996年达到最高43410个,随后开始下降,至2006年为12822个;东部地区国有资产总额1986年为2974.83亿元,2006年增至70429.76亿元,2006年资产总额是1986年的24倍。

5、企业规模结构

按企业组织规模分布,企业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中国统计年鉴》没有对国有经济产业组织结构的专门统计,只是给出了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指标,因而这一部分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这一统计口径来说明产业组

织结构的演变。下面从企业数量和资产总额两个方面来反映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如图7和图8)。

图7中,小型企业绝对数和相对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绝对数由1998年的141672个上升到2006年的269031个,相对数均保持在85%以上;而大型企业的发展则体现为先增后降再增的态势,1998-2002年大型企业绝对数不断增加,2002年达到最大值8752个,而2003年为最小值1984家,随后呈小幅增长的趋势;中型企业的发展呈现小幅增加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

图8中,大型企业资产总额呈上升趋势,而比重呈下降趋势,1998年资产59450.19亿元,占总资产的54.63%,2006年为最大值113776.66亿元,占39.07%,其中2004年的比重最小。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呈增加趋势,比重呈现小幅下降后又大幅增加的趋势,1998年资产为16645.56亿元,比重为15.30%,2006年达到最大值98633.78亿元,比重33.87%,其中2004年比重为最大值35.01%。小型企业资产总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比重各年变化幅度不大。

三、完善我国国有经济总量与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我国国有经济总量的合理区间

在西方发达国家,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只需社会总资产10%左右的经济力量就足够了。国有经济规模过大,超过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所需的必要量,总量结构就会变形、变态,对国民经济有害无益。那么,研究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国有经济总量的区间,便成为进一步提高制度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影响国有经济规模的因素很多,因此,一个国家国有经济总量的最优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而应当是一个区间。

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在发达国家中,西欧的国有经济最发达,一般在国内生产总值的7%-15%,有些国家在高峰时期高达20%,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更高,平均在2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导致国有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要大于发达国家,多数国家平均在12%以上,一些国家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因此,参照国际上国有经济的发展规律及目前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把我国国有经济总量的区间定为17%-32%,是合理的。

(二)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目标定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那么,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都应交由市场去解决,国有企业的产业范围应该严格界定在“市场失灵”或“市场不为”的领域。具体说,国有企业主要应该存在于下列产业领域: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无法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以及生产目的的非赢利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不适宜于私人经营,必须由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即国家来经营。

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特别显著的自然垄断产业。在我国,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特别显著的自然垄断产业更是国有企业的主阵地。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论未来的改革走向如何,我们都有充足的理由保证这些产业的国有企业主导格局。

3、对财政收入有重大意义的产业。很多产业的产品属于非必需品,或者说是不宜提倡消费的奢侈品类产品,但由于历史的和习惯的原因,新的被称作多余品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了必需品。对于这类产业,世界各国比较通行的作法是“寓禁于征”,实行高价高税,并把这种高收入通过国家专卖的形式集中到国家手中。比较典型的是烟草和酒类产业。

4、信息在供求双方明显不对称而导致消费者无选择自由的产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现象。但有些产业,其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大,以致消费者根本无选择自由。典型的主要是医药业、盐业。

5、国防军事工业。国防军事工业,如兵器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核工业等涉及国家领土和安全,具有高度的保密性,这类产业产品的生产经营只能由特定的国有企业来组织,其他成分企业一律不得进入。

6、其他相机抉择的产业。除了上述5类产业外,国家还可以相机抉择一些产业,以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生产经营。这类产业可选择的空间余地很大,完全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形势和政府的行为偏好,并不一定非要实行国有制不可。

(三)我国国有经济的企业规模结构目标定位

产业组织主要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规模企业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具有与工业化不同演变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演变阶段相适应的阶段特征。总的说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在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中,企业组织规模结构的大型化和巨型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司空见惯的所谓“大企业的年代”。现阶段,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实现党中央和国务院所提出的大公司和大集团发展战略。

1、加强国有资产增量调整,完善市场进入机制。围绕我国的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今后在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产业,国家有必要根据产业的最低规模经济标准,限制企业的进入。二战后,日本的规模经济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飞快提高,都是与日本通产省对规模经济标准的严格审批分不开的。例如,在乙烯生产上,1955年通产省只批准年产4万吨以上的项目,1965年只批准年产10万吨且能发展到20万吨的项目,1967年这一标准又提高到30万吨以上。这样,仅仅10余年,日本所有的乙烯企业都达到了规模经济标准。所以,借鉴日本的经验,今后我国重要产业产值的增长,原则上不应再靠单纯增加企业数量来实现,而靠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来实现。企业进入审批应该统一标准,一视同仁。

2、加强国有资产存量调整,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资产存量的调整可以采取横向的联合与兼并,纵向的联合与兼并,混合的联合与兼并以及资金的参股控股等经济方式,也可以采取关停并转等行政方式。目前在我国采取横向购并(M&A)方式更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应该积极探索大企业与大企业或者集团与集团并购的路子。为此,国家应积极创造其他有利条件,采取扶优限劣的政策。一方面,对大公司大集团的“强-强联合”扩张行为,在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方面给予鼓励,如对实行杠杆购买的大公司大集团给予财政贴息,或者实行优惠利率等。另一方面,国家应逐步取消以经营性亏损为主的市场退出壁垒,加大《破产法》贯彻力度。今后,政府要下决心破产、关闭一批企业,一种是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另一种是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五小企业”。对这类企业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实行破产关闭。

(四)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目标定位

从微观的角度看,企业资本结构决定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制度。从宏观上看,对资本的占有方式决定了制度的基本特性,而资本结构的配置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及配置效率将起决定性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制度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型资本生成机制,目前呈现“三高三低”畸形发展的情况:外源性融资比例高,内源性融资比例低;间接性融资比例高,直接性融资比例低;债务性融资比例高,资本性融资比例低。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宏观上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微观上由单一国有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因此,除从宏观上生成非国有资本或体制外资本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重构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在企业制度结构上,由单一国有企业制结构向多种企业制并存的制度结构转化;在资本形态结构上,由以实物形态为主向以价值形态为主的资本形态结构转化;在企业资本结构上,由单一国有资本结构向资本结构多元化的资本结构转变。为此,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重构的目标定位,应按照产业结构与产权结构的有效结合,选择适合国有企业特征和使命的国家投资比例,以决定是国家独资、国家控股还是国家参股。

1、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意味着国家独资创办企业,完全由国家承担盈亏责任,国家不仅统负盈亏,而且实行国有国营。国有独资公司主要适合于公共产品领域。除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以外,在一些诸如造币、军工、烟草等特殊产业,国家也应该独负盈亏,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形式,实行国家垄断经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