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合集12篇

时间:2023-12-17 15:10:59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而“绿色临时水电”施工则指:在临时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引用绿色施工技术和设备,从节能环保、降本增效、持续发展等方面入手,改善临时水电施工方法,由此创造品牌价值、经济效益。

绿色施工作为贯穿建筑始末周期的一个重要施工活动内容,是实现建筑施工活动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而临时水电工程作为比建筑工程主体施工周期更长的主要施工消耗项目,如何因地制宜的实施临时水电工程的绿色施工,如何有效执行国家、行业等相关的绿色环保和和谐持续发展政策,如何通过临时水电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将资源与能源节约、财富与价值的挖掘等内容完美展现在建筑施工活动过程中,将是绿色临时水电工程施工推广和研究的方向。

2 绿色临时水电工程降本增效的思考

本工程从土石开挖工作起,便要开始临时水电工程的施工和布置,由于建筑场地较大,建筑楼层较高,且为单独的三个子项工程,因此,临时水电工程的布置和实施体量也随之加大,在临时水电工程系统设置和现场布置时,不能仅从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等前期工程的需求进行临时水电设置,要有通过临时水电工程“降本增效”的意识,突破惯性思维使绿色临时水电工程成为创效手段,进而思考如何高效、可靠的设置临时水电系统,如何使其能够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贯穿于整个临时水电工程施工活动,如何利用绿色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成本、创造工程效益。

3 绿色临时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引用的目的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临时水电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占据了工程施工管理费用较大的比重,但正是由于常规临时水电系统实施的常态性,也往往造成现场管理过程中对此重视和挖掘程度不够,且管理方式较为粗糙,缺乏正确的工程管理观念引导,这也是目前绿色施工技术没有具体涵盖和明确的地方,同时,这也说明在这方面的绿色施工价值挖掘和潜力是巨大的。

此外,由于临时水电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工程量较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较大,这些因素势必会在施工材料损耗、管理费用增加、环境保护投入等方面消耗较多资源和财力,因此,如何通过“绿色临时水电工程”的理念引导,通过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来辅助实现临时水电工程的“金色阳光效益”创造,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材料节约、效益创造、持续发展的目的,是项目实施绿色临时水电工程的目的所在。

第一部分 建筑临时水电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临时用电篇

1.1 太阳能照明灯具的应用技术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太阳能灯具是利用其清洁、无费、持久的优点,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借助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电能使用。太阳能作为一种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的安全、环保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替换对比分析见表1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太阳能灯具有明显的优越推广性能,特别是节能效果明显,不仅有直接的经济节约,同时也具有环保节能效果,此外,后期不仅节能,而且减少维护工作量。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经过分析可以看出,LED节能灯技术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同时LED灯具使用寿命长,减少了更换、维护等成本。

1.3 施工楼梯间临时照明声光控技术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传统楼梯间临时照明为布置临时照明管线,由于管线裸露施工现场极易造成管线损坏,触电等安全隐患,并且施工结束后需要投入人工进行拆除,容易造成损坏管线的建筑垃圾。替换对比分析见表3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本施工技术节约了电能和安装材料的投入,经济效益明显,同时由于项目体量大,施工周期长,易于运行管理维护,完全达到了安全、美观、节约成本的效果。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同时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1.4 大功率电子节能灯的应用技术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大功率电子节能灯将小功率节能灯的照明应用技术,从室内小范围的照明应用延伸到了大范围的室内外的照明应用,这是一种突破,是一种应用技术上的创新,非常适用于施工现场宽广的作业面积照明需求。替换对比分析见表4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本施工技术节约了电能和运行维护费用的投入,能够辅助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综合经济效益明显,达到了安全、节约成本的效果,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1.5 节能变压器的应用技术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节能变压器作为建筑施工行业必备的输配电设备,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支出和效益创造的关键,因此,节能变压器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电能消耗节约的问题,从而产生直接有效的效益创造。

第二部分 建筑临时水电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临时用水篇

2.1 免冲洗节水小便斗应用技术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非常严重的国家,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约有四百多个城镇都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严重缺水的城镇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个。因此,基于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引用了免冲洗节水小便斗。替换对比分析见表6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基于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免冲洗节水小便斗适用于人员集中密集、用水消耗量大、使用频次较高的地方,这恰恰与建筑工程参建人员多的特点相符合,能够为降本增效带来可观的节约点,同时,极致的发挥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2.2 燃气蒸饭柜(车)应用技术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由于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参与施工,因此,如何及时、安全的解决工人用餐问题成为工程实施后勤保障的首要工作。替换对比分析见表7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但现场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蒸饭柜均为电力电源系统,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大,尤其是工程建设地点较为偏远的地区,电力供应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非常棘手。按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价格,天然气最经济,然后是液化气,最贵的是电。

2.3 燃气节能灶应用技术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由于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参与施工,通常情况下食堂做饭炒菜都使用燃气灶,因此,解决众多工人用餐问题就需要消耗大量燃气,而传统燃气灶属多柱火源燃烧,其高温区集中在下部,热量通过立体的空间而向四方辐射,使热量损失很大,造成热效率降低。但现场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燃气灶已经深入人心,使用非常普遍,这导致人们的燃气节能意识较为薄弱。替换对比分析见表8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综合比较,普通灶热效率在50%左右,而节能燃气灶热效率高达63%或更高。 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来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2.4 PVC管雨水利用及管式花盆系统应用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屋面是城市中最适合和最常用的雨水收集面,建筑工程临时活动板房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方式为重力流雨水利用系统,施工现场为迎接检查、美化施工环境等,需要在办公区、生活区摆放花朵,因此,可结合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收集水源来浇灌花朵,由此节约用水。替换对比分析见表9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考虑建筑活动板房的搭建特性,该系统可成为建筑工程临时建筑活动板房内部绿化、美化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点子,在为建筑工程增添绿色环保的同时,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

2.5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对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更高,管理起来较为方便,适用于工人生活区集体淋浴间等场所。替换对比分析见表10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通过以上示例的计算,可以直观认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方面的节能效果,尤其在建筑工程大量人员需要淋浴用水的地方,尤为适用。

2.6 利用降水水源节约施工用水

1、绿色施工技术替换解决的问题:以往的施工现场给水用水主要利用市政自来水,但由于施工现场冲洗、养护、消防用水等系统用水量大,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源。因此,利用基坑降水进行集中沉淀、集中蓄水至储水箱,将储水箱内的集中水源再通过加压泵进行二次加压后,通过供水环网对现场冲洗、混凝土养护、消防用水等系统进行供水,便能节约大量市政自来水水源。替换对比分析见表11所示。

2、绿色施工技术使用亮点:利用降水水源作为现场冲洗、混凝土养护、消防用水等系统的水源供给,可以有效的节约大量市政自来水水源,直接降低工程水费成本。

2.7 预作用式施工临时消防管道系统的应用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02-01

1.引言

技术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人口激增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巨大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构成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城市建筑能源消耗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垃圾,消耗49%左右的水资源和大量能源。由此可见建筑对于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都有较大影响,建筑业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三大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行业。研究和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对于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都有积极意义。

绿色建筑技术是在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降低资源消耗。绿色建筑技术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当前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阶段,建筑也对于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同时,建筑也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绿色建筑思想对于我国建筑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虽然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绿色建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及其较高的建筑成本,投资成本收回时间较长等问题都造成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国绿色建筑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相关产品和产业链不完善,以及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等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技、解决绿色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约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有较好意义。

2.绿色建筑技术概念以及存在的问题

2.1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技术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建筑技术的新的建筑方法和技术,而是以环保、健康的眼光重新去思考传统建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点建议。综合考虑新技术、新材料等对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影响,主要涉及到建筑施工、计算机应用、环境监测和建筑使用期间的各种功能及其能耗等问题。就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技术主要集中在建筑能源消耗以及对于人身心健康影响着两方面,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应用环保健康思想指导建筑设计与施工及其后期运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节能的人居环境,使其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筑、人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工作当中绿色建筑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等几个方面。通过合理设计、改进施工方法、探索使用新建筑材料,实现上述绿色建筑目标。

首先,能源消耗不仅仅出现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当中,同时还会在建筑后期运行当中。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的深入,对于建筑耗能问题更是关注,并提出了新建建筑要实现50%节能的目标。建筑节能对于缓解资源紧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广节能建筑,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很多环节上大大减低了建筑能耗。 其次,节水技术是建筑设计建造与使用当中的重要指标。绿色建筑技术节水主要是通过提高节水率来实现,区别传统的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不同水体的用水安全。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绿色节水技术已经得到广发关注,在我国很多地方节水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建筑节水更是其中关键研究方向。

2.2绿色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房地产开发上利用绿色建筑作为宣传噱头,提高房屋价格,给社会造成绿色建筑技术价格高昂的假象。同时,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也会造成建筑造价增加。因此,绿色建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及其较高的建筑成本,投资成本收回时间较长等问题都造成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上造成一定的困难。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对于节能材料、环保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目前我国这些产品的产业链并不是很完善,这就造成相关材料、产品成本增加,客观上造成推广困难。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正处于推进阶段,很多技术和相关产业并不成熟,客观上造成绿色建筑技术使用和推广困难,造价高,用户接受难等问题。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相关产品和产业链不完善,在引入国外技术以及相关产品中普遍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很多技术并不是十分适应我国国情,没有取得相应效果。另外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刻意追求高技术,使得开发成本急剧增加,经济性差。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采用合理的绿色技术,综合考虑适应性和经济性。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主要从国外引进,自主开发技术较少,缺乏专利技术与核心技术。因而在实际应用技术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制约绿色技术的推广语应用。

3.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人口激增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与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三大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行业,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当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垃圾,消耗49%左右的水资源和大量能源。绿色建筑的宗旨是应用环保健康思想指导建筑设计与施工及其后期运行,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节能的人居环境,使其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建筑、人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广节能建筑,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很多环节上大大减低了建筑能耗。

参考文献

[1]齐怡.以建筑节能为视角浅谈绿色建筑的营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0(05).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3

关键词:

绿色建筑经济;内涵;特征;问题;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绿色建筑的到来为建筑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找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可实施的改进措施,促进绿色建筑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又被称之为生态建筑,或者是可持续建筑,其含义是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舒服、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在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回收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实现高效率使用,减少给换进带来的不好影响,努力达到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经济、环境和社会。首先是经济价值,绿色建筑经济的直接表现就是将成本与收益进行计算比较,能够实现的经济价值。绿色建筑的主要成本是建造节能墙和保温窗的投入,收益主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节省能耗的价值。其次是环境价值,将对环境的污染与给环境带来的价值进行量化对比,这是绿色建筑经济的间接表现。但是由于受主观性和客观性条件的制约,环境价值实现比较准确的量化是很难做到的。最后是社会价值,这是绿色建筑的隐形表现。绿色建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绿色运动发展的产物,开始是宣传环境保护,后来发展成以绿党为标志的政治产物。绿色建筑对现在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通过对环境的收益强调社会公平,唤醒人们的责任意识,体现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性特征

第一,外部效应。上世纪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又被称为外在因素,是指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活动主体所做的活动会对活动主体者之外的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是一种成本或者是收益外溢的现象。一方面,绿色建筑是在不断的寻求节能,这会降低成本,直接带来经济收益。另一方面,绿色建筑是在不断的寻求减排,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努力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是绿色建筑的环境收益,是绿色建筑的间接性收益。在寻求节能减排技术时,会加大对节能减排的研究,加大投入,技术在开发使用之后会对环境造成尽量小的影响,尽最大努力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显而易见,这是绿色建筑的外部效应。第二,时间效应。绿色建筑的另一个经济性特征就是时间效应,即把将来发生的收益以及费用与现在发生的收益与费用进行对比,将来的价值会比现在的价值低,时间间隔越长,其价值就会越来越小。折现就是把将来的收益和费用按一定的标准计算,得到现在的价值。使用折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时间偏好,二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的偏好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比较喜欢先收益后支出,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指同等数额的资金,现在投入使用的收益比将来投入使用的收益高。所以,高贴现率能够让多年以后发生的对环境破坏和节约的成本减少多很小。

三、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

绿色建筑,简单理解就是节能减排,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外部效应,为保护环境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的经济外部性使它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使企业的成本高于收益,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一)技术带来的高成本

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专业的研究人员较少,技术比较落后,建材产品的种类比较少,设计费用较高,在国内没有形成产业化。要想促进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建筑材料,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绿色建筑的内部收益较低,外部收益难以衡量

绿色建筑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在研发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技术时会投入各种资源,尤其是资金,不言而喻,这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减少了企业的内部收益。并且,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节能减排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收益很难量化。

(三)房地产市场不稳定

绿色建筑的研发投入和购买国外材料的高成本,会使得绿色建筑的价格也很高,这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一方面,向银行贷款更加困难,较多客户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这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对房子的需求受到严重的打击,投资者的成本难以收回,增加投资研发绿色建筑成为开发商的难题。另一方面,考虑到经济的稳定性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的过快过高上涨,房地产的价格很不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投入的资金能否成功回收,收益能否实现高于成本,都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大多数的开发商不会选择开发绿色建筑。

(四)实施过程监管不严

绿色建筑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节能,设定的目标是通过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到2020年,实现全国建筑的总能耗达到节能百分之六十五。在施工阶段,由于监管不够,导致实际效果与预定的目标相差较大。在部分绿色建筑中,绿色建筑实现了其应有的效果,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绿色建筑存在较大的问题,运行效果较差。

(五)消费认知不足,需求小

绿色消费在我国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我国居民对绿色建筑的观念仍比较弱。现在,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居民选择贷款买房,更多的居民会选择购买相对便宜的住宅建筑,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不多,需求较小。而且,居民在装修自己的住宅建筑时,出于对健康的担心,会考虑使用环保、绿色健康的建筑材料,但是居民对判断绿色建筑的标准与指标,知之甚少。大多数消费者只会关注眼前的短期的个人利益,而不会考虑绿色建筑带来的长远的社会公共利益。

(六)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绿色建筑的推行,政府给予了一定政策的支持,并给与了一定的优惠措施,如税收补贴、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但是这些政策却没有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有的敷衍应付,有的甚至干脆不执行。其次,在绿色建筑的有些方面,法律是缺失的,法律法规不够全面,而部分已有的政策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是不相符的,缺乏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四、推进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

绿色建筑的推广发展,面临上述这些问题,为了促进绿色建筑更加健康合理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我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解决措施。

(一)推广建筑观念,明确评价标准

在生活中,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关注,让人们认识到绿色建筑的优点,并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与每一个息息相关的,让消费者乐于接受购买绿色建筑,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还要明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并信任绿色建筑,从而购买绿色建筑。

(二)加大金融支持和补贴力度

绿色建筑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贷款利率高,使得成本过高,因此,银行在对绿色建筑企业进行贷款时,可以适当考虑降低贷款利率,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在补贴政策方面,可以适当倾斜,加大补贴力度。另外,在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时,政府应该为绿色建筑搭建投资和融资的平台,帮助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督贯彻执行

面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相关部门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有关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使得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加大监管的力度,确保相关政策真正的落实,得到了贯彻执行。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认知,绿色建筑不断兴起,绿色建筑的发展是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对绿色建筑的内涵和特征进行认知,再分析了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俊玲 单位:河南中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承章.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梁荣.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规模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刘水杏.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58—63

[4]刘水杏.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的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04(4):81—82

[5]王媚媚.中国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9

[6]毕康.北京市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7]陈仲常.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8]胡国强,王高瑞,王国胜.关于投入产出表分配系数的初步研究[J].重庆:经济经纬,1997(4):79—80

[9]黄力.房地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2009

[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2010.5

[11]叶祖达,梁俊强,李宏军等.我国绿色建筑的经济考虑:成本效益实证分析[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4):28—33

[12]谢宝华,刘平.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现状对我国房地产业就业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7(10):173—175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4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适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有两个概念: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②绿色施工理念。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在头脑中想象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局限性,所以不会运用绿色能源,也不能对绿色能源进行保护,恶意的人为的破坏它,只有在忽略经济的前提下,才能节能环保。由于环境被破坏、污染,所以我们提出了以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绿色建筑这一工程。

1绿色管理技术

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下,必须采取措施,使长期经济下的施工企业突破这种局面。这样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方法就是一种创新,实施绿色管理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应设计科学,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的光线、通风等一系列因素,实行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达到尽可能循环利用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废水的排放及由生态技术建立科学的资源垃圾,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控制。

2推广绿色技术

鉴于传统建筑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我们总结了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①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的绿色建筑思想,无论是从项目的质量、安全、性能、还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许多领域都开展绿色施工技术;②降低能源的消耗。很多建筑能源消耗的性能是限制在绿色技术基础上的,以减少能源消耗为建设任务中心;③节约能源,“以节约能源、土地、水和材料为核心的是绿色技术”,以这个为特点,进行四个方面的优化,最终实现建设施工技术上的节约,并且可以控制项目投资的成本;④提高性能,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在调整的过程中是不容易的,但这也是对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组合进行了优化,从而改善了施工的性能。

3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控制施工工艺的措施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在一个动态变化中,各种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目前,正在绿色施工建设须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目标会在第一个位置进行控制。此程序应如下:①促进建设绿色精神,环保作为一个项目的核心,对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通过设计、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在管理和控制中,绿色建筑是在第一的位置;②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进行绿色施工,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从粗到细,如果按方式可分为不同的阶层,包括设计,施工技术和现场控制点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③施工时应进行项目目标的控制工作,这是关键环节,控制点的不同,收集类型的数据也就不同、整理和分析也不同,在不同的施工时间比较与实测数据的目标,并得出结论;④发展绿色施工,跟踪动态数据,并负责数据采集,每个月绿色施工的数据报告,对局势的控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管理的活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在慢慢走向繁荣,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市场主体的目的,也是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它会在未来的绿色施工管理方面创新,会引领企业向更高的地方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资源短缺,从近几年政治形势来看,绿色施工是促进和发展绿色企业的良好体现,施工企业要积极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利用资源的优化,来协调建筑和自然。在绿色施工管理中,动态管理是重要的,从规划、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工程验收等必须加强管理,监督和具体工作的实施。具体措施如下:①确定绿色施工的责任,在实践中,层层分解指标,责任划分清楚,要把责任分为单位和个人,这是绿色施工重要目标的组成部分;②绿色施工技术由公司技术生产部门来完成,加强培训有关人员。管理者自己必须学会作为培训经理,应该做什么,使每个员工秉承着绿色施工理念并积极参与活动;③绿色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大公司的经理,负责人员培训,保证质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员工需更多的培训,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中,进行宣传绿色施工。

4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实施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个广泛的名词,它包括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①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如扬尘的控制,运输容易散落、飞扬的物品必须采取有效密封措施,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台;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利用可循环材料等;③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是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临时设施布置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尽量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5结束语

中国已进入社会飞速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建筑业受环境影响,能源和资源消耗巨大,是目前建筑业存在的重要问题。许多新的建筑物,因为绿色建筑的成本高于一般建筑,所以不用绿色建筑,但从长期来看,绿色建筑可以节约成本,在建筑领域中,能够有效和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绿色建筑需要被推广和实施。

作者:罗洁 单位: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俞频.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0).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5

加强绿色建筑法律建设法律建设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制约,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规范人们在某一领域的活动。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之上,建立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负荷范围之内,要求具备“绿色”自然生态特性;在满足人类居住、工作、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还应对未来负责。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6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创建绿色建筑的重要保证,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施工导则》中所做的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1 绿色施工管理

承包商是实现绿色施工的主体,在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肩负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绿色施工有赖于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机械的支持。施工管理中引进信息化技术,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绿色施工就要适应这样的变化,采用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施工规划亦即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绿色建筑”实体形成的起点,施工阶段各过程的控制要点和方法均形成于此,是绿色建筑得以营造的前提。现有的施工组织设计,多数是从如何组织实施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出发,主要涉及到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而较少涉及“绿色建筑”应解决的问题。针对“绿色建筑”而开展的“绿色规划”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施工过程的绿色化;二是竣工建筑实体的绿色化。规划工作应围绕“绿色建筑”的目的,选择“绿色建筑”所需要的材料,确定建造“绿色建筑”所需要的施工手段、方法,并严格执行。

通过规划工作,尽量解决关于使建筑物“绿色化”的认识问题,使与拟建建筑物关联的各方均统一到以社会为重、以用户长远使用利益为重的“绿色建筑”目标上来。然后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绿色化”问题,认真选择施工方法:比如钻孔桩、水磨石施工如何减少泥浆、污水排放的方法,混凝土浇筑如何减少噪音的方法,钢结构喷砂除锈或门窗、墙面饰面打磨砂纸如何减少粉尘的方法,砂石、粉料运输如何减少扬尘的方法,焊接等如何减少光污染的方法等。认真分析所选择各施工工艺的特点,明确检查点、见证点、停止点等检查验收的关键部位,尤其是从“绿色”观念出发所需要检测的项目。

针对施工期间现场环境的改善问题,合理确定“硬化”现场和“绿化”现场的比例,通过 CI 策划,作好场地硬化、绿化等水平方向和围墙、建筑物主体立面等竖直方向的综合“绿化”、立体美化工作。最后,针对永久工程的“绿色化”问题,确定材料选择的原则并选择主要材料。

2 施工节地

我国工程建设发展的情况是体量越做越大,基础越做越深,所以施工方案是绿色施工中的重大问题。如地下工程的施工,是采用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沉管法还是冷冻法,会涉及到工期、质量、安全、资金投入、装备配置、施工力量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对此在施工管理中,对施工方案确定均有具体规定。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其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3 施工节能

①施工工艺及设备节能

通过改善能源使用结构,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能耗,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施工、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是施工节能的重要手段。

施工过程中,应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施工现场应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通过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②临时设施节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外窗设置合理的遮阳设施。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临时用电应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同样,可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4 施工节水

施工过程节水主要体现在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设施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坑降水

目前建筑基坑降水抽取的地下水,除少量用于施工用水外,大多数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会引起城市地面沉降(漏斗、塌陷、沉降等),所以提倡基坑支护尽量采用地连墙或配合止水帷幕的方法,可采用动态降水的方法。特别是深基坑的降水,抽取的是承压水,而承压水的补给十分困难。对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 50 万m3时,应采取地下水回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又维护了地下水环境。同时,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可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②混凝土节水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7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high-energy, high-pollut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is put forward and popularize the green buildin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d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hich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China.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usses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building.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status;issue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大于能源生产的速度,导致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目前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我国目前存量建筑已达400亿㎡,且每年已新建20亿㎡的速度增长,建筑使用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节能压力。绿色建筑自上世纪90年代由国外引入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同时也显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对中国的绿色建筑之路进行探讨分析。

2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绿色化的前提和基础,早在20 世纪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生态建筑”的概念。伴随着能源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将生态建筑、共生建筑、可持续建筑等一系列新概念统称为绿色建筑。

2.1绿色建筑的定义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个定义强调了四大方面:一是全寿命周期,这指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时间范畴,而不是简单的建设过程,绿色建筑理念必须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建筑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是强调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我国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问题,而建筑业作为一个高能耗产业,必须要响应国家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不能忽略建筑的根本功能需求,建筑行业的发展始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同时不能牺牲建筑的功能;四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建筑的着眼点是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2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开展建筑节能研究。绿色建筑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1994年,中国政府回应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总动员,通过并出版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国务院颁布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都强调了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提出了建设绿色住区的设想。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1999 年的《北京》 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工作准则。

进入21世纪后,绿色建筑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继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也会越来越顺利。

3中国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8

2绿色建筑的概念释义

绿色建筑是一个全新的名词,“绿色”并不是指颜色,而是泛指环保、节能、生态、可持续,在室内布局、材料的选择、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遵循自然生态原则,在建筑建造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进而形成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最高境界,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成为国内外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既有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也有利于将绿色、生态的观点进行传播与发扬,是现阶段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目标。绿色建筑的出现,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感受和居住的满意度[1],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达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真谛,以营造更具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3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还有所差距,绿色建筑的概念起源于生态建筑,是在生态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升级而形成的具体性的绿色建筑设计观念,且生态建筑概念是由早期的美国人保罗·索勒提出的,通过一系列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绿色建筑。为了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应了解当前绿色建筑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2]。

3.1观念相对传统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相较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起步较晚,其中在观念上就有所体现[3]。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建筑企业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绿色环保观念不够深入,致使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制约,大大影响了绿色建筑水平。部分建筑企业对绿色建筑认知不到位,一味的追求节能、节源、绿色生态,而往往忽视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在材料使用上多于节俭与吝啬,导致建筑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绿色建筑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政府对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设计工作不够重视,只是一味的开展建筑项目,并未将绿色观念融入其中,对建筑企业的独处力度不够,影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

3.2技术得到优化

绿色建筑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要在原有建筑设计技术的技术上融入节能技术,以绿色生态建设为基础,进行建筑的科学、合理设计,大大提高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水平。就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而言,虽然已经具备了高端的建筑技术,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双层玻璃幕墙、真空玻璃、光导采光系统等都在现代绿色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求探究出更为完备的绿色建筑技术。另外,轻质建材ALC板性能与技术应用、ETS污水处理系统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绿色建筑的建造之中[4],相信通过不断的推广与使用,技术会得到优化与完善,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条件。

3.3激励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中,激励政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激励。我国在经济激励方面还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产生制约。激励政策不健全,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优惠政策短缺,会让建筑投资方心生顾虑,且绿色建筑的盈利性相较于一般建筑要低,投资方的兴趣不高,很难吸引投资商进行新绿色建筑的承建,影响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另外,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科研、技术、建材等的投入,需要大量的经费予以支持,针对此类问题,我国给予了相应的重视,但是提供的资金有限,节能技术与工艺的探索、材料的研发等都需要大量的支出,仅靠政府的资助只能解燃眉之急,是激励政策不健全的重要体现。

3.4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型社会背景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目标,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重对社会形态、环境等的考虑,只有具备优质的环境,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如今的绿色建筑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政府对绿色建筑管理的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环节的干预度不够,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对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流于形式,导致绿色建筑管理质量下降,工程质量、造价、技术等控制不到位,影响施工质量。

4构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4.1加大政府干预力度,优化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

为了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应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增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在有关绿色建筑建造方面的政策应不断完善与丰富,及时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以彰显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原有的生态建筑概念衍生而来的,后续传入中国,我国针对绿色建筑相继出台了多个法律条文和相关政策,来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依据和标准。因此,政府部门人员应注重对绿色建筑行业的重视,充分衡量绿色建筑的设计价值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的连续出台[5],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提供了政策与法律依据,可见我国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程度。为此,应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对原有的政策、法律条文进行优化,构建绿色建筑的专项成套法律,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依据,提高绿色建筑水平。

4.2优化绿色建筑发展技术,对技术进行不断的革新

在绿色建筑建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技术,尤其是了绿色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与节水技术等,每种技术的使用都会对整个绿色建筑产生影响,加强对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创新,是提高绿色建筑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存在滞后性,绿色建筑的技术相对落后,在各项技术实施的过程中遭遇阻碍,建筑节能技术设备、环境控制技术、绿化配套技术等都有待完善。我国应紧紧抓住技术这个关键点,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实现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在绿色建筑管理过程中,应建立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对公共建筑的空调采暖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适度的改造节能标准、技术标准等,并将整个项目建设整合起来,制定整套的绿色建筑技术战略。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应在设计阶段,将水、电、暖等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可以借助太阳光来增强室内的明亮度,利用太阳光可再生的特点,来达到节能、绿色环保的效果,以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6]。

4.3构建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以提高建筑管理的积极性

绿色建筑是是对全寿命周期的记载,建筑的建造只是生命周期的初级阶段,建筑的使用过程最为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居住者的满意度、绿化效果等都是衡量绿色建筑的关键。我国重视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将绿色建筑的构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应构建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满足绿色建筑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为此,国家应加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设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对绿色建筑的建造给予扶持和支撑,并对表现优异的建筑企业予以奖励,组建绿色建筑技术研发队伍,并利用专项资金提供技术资金和材料资金,实现对绿色建筑的全面激励。我们以武汉为例,该地区普遍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对符合技术标准、技术合格的可进行减免费水资源的处理,可通过建筑企业进行申请即可实现;在绿色建筑中采用太阳能技术进行建造,补助不超过5元/Wp[7];对采用地埋中央空调的建筑,给予不超过50元/m2的补贴。经济激励政策在武汉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建筑行业的积极性,纷纷投入到绿色建筑的建设中来。

4.4健全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者的权责问题

绿色建筑管理制度是构建绿色建筑管理模式的关键和核心,应从不同层面来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设计,强化对管理者的权责问题,将权责问题落实到个人,一旦发生问题,可立即找到相关责任人,是绿色建筑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咨询机构,咨询机构可以与建筑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及时沟通,并为各个环节提供信息咨询和建议,进而构建完整的工程项目组织体系,一旦在组织体系某个系统脱节,应立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可提高绿色建筑管理中各项问题的解决效率,实现了权责的明细化。政府部门应从管理制度着手,应制定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施工验收标准、运营管理标准等内容,以增强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以运营管理标准为例,其主要以运行和管理维护为主,如物业管理的相关标准,绿色建筑的供水以及节水设备、照明、采暖和空调等设备的日常管理标准也具有必要性,通过不断的规范与完善,提高管理水平是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构建绿色建筑评估机制,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审核。对绿色建筑建造的材料、设计、技术、施工现场等进行控制,严格杜绝不符合绿色建筑建造的一切进入施工现场,对材料的规格、技术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邀请专业人士对相关材料、设备的节能、生态特点进行评估以及检测,然后对所评估的内容进行最终的审核和认证,摒弃不符合绿色、节约理念的要素,为提高绿色建筑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9

1 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定义

绿色建筑不是我们表面上理解的绿化、屋顶花园等概念,绿色建筑是一种概念,是指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不破坏最基本的生态平衡的条件下的一种建筑。绿色建筑通常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简单的说就是对环境伤害最小,以节约能源以及资源为目的,达到与自然环境亲和,并且提供安全、健康以及舒适的居住空间的目的。从而达到人与建筑、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1.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创造的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了自然环境。因此,在规划时并不是简单的造景就可以,还要做到能与环境融合,做到生态环境的整体绿化。

1.能源资源: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节约能源与资源,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回归自然,对绿色建筑外部强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做到和谐统一、动静互补,并且还要对自然生态保护给予重视。同时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还要注重舒适与健康的生活环境,这要求在进行建筑内部装修的过程中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并且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让居住者在居住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感觉,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2.建筑的现状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比较晚,无论是在对绿色建筑的理念还是对绿色建筑的技术上与国际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够,在国内可以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的人员也比较少,缺少具备综合绿色建筑设计能力的人才。其次绿色建筑的成本比较高,考虑到先期投资成本,开发商并不自觉的开发绿色建筑。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目前房价已经让老百姓不堪重负,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倾向于商品房的价格,地理位置。第三,尽管现在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该政策的长期机制尚未成立,对绿色建筑补贴的激励力度不足,很难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3.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其想要更好的发挥出其“绿色”的作用,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这方面的问题给予重视,可以说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是更好的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不断的改进。

3.1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从政府的角度上讲,首先要加强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监督,验收。政府可以鼓励绿色建筑,保障激励机制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房地产商也要加强建筑节能实施的主观性,多个环节共同合作才能把建筑节能设计的效果体系的更好。

3.2将环境问题作为设计的重点

由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以及其设计理念的要求,其要求设计的建筑能够在消耗能源最少的基础上完成,实现一种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对绿色建筑设计来说,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越节省能源其建筑设计也就越成功。不过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美观的重要性,想要使二者达到平衡,就要设计师在进行开发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来进行创造,同时要求设计者的创造性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使设计的建筑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将能源消耗最小化,同时也能够保证建筑设计的使用以及视觉效果达到最完美。例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对太阳能的利用。在设计中采用先进的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还能适当的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自然通风的条件,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风冷系统。利用自然风来满足我们居住时所需要的空气循环,这样就能使建筑的节能水平得到更高的提升。

3.3生态建筑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要注意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关系。既要设计一个舒适的空间又要注意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和谐。在这个方面要求从整体环境规划与单体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出发进行。在整体的环境规划之中,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并且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比如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解决建筑与地理位置的植被矛盾、日照以及气候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在科技融入建筑设计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筑设计的温馨感觉。可以通过怀旧与科技的融合满足人的感受,使居住人员在居住的过程中能够有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对居住人个性化的要求的满足,使居住人在居住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最绿色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最与众不同的设计以及居住享受。

3.4通过设计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建筑使用的寿命越长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就会减少能源的消耗。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改造结构,以及对其加固来实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发达国家对已有的建筑物会采取定期检查的制度,一般20年左右检查一次,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其进行维修,又可以有效的预防建筑物损伤、老化等情况对人们带来的危害。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具有前瞻性,对人们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分析人们需求的变化情况,我们要强调建筑物的实用功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物。同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将设计与周围环境融合,使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在融为一体的同时建筑要是周围建筑中的核心项目,这样的建筑其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自然使用的寿命也就会更长。

3.5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方向

3.5.1高品质的社会人文环境

高品质的社会人文环境要求有发达的教育体系、有较高的人口素质、良好的医疗条件、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社区环境。

3.5.2区域统一性和前瞻性

生态城市不仅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者自身的繁荣,而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和谐发展。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关系,注重个人的生活品质,还要满足不同地区后代的发展。

总 结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中,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能源问题,对于有限的资源的节约就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从各方面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的使用十分重要。建筑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量巨大的行业,在这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其能源消耗量还在进一步的增加。因此想要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减少能源的利用,对建筑行业就要进行改进。虽然当前绿色建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不过绿色建筑想要更大限度的降低能源的消耗,还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10

城市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城市建设领域内仍在起步阶段,在城市建设领域内推行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着学术界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问题.

a.认识上的混淆.目前理论界和许多设计工作者对传统的“园林绿化”设计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的区别认识不清,由此而导致实践中的混乱.“绿化”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传统的“绿化”设计只注重面积指标和服务半径,使绿地时常只能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之后填空插缝的消极位置,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则具有广泛和更深刻的含义,它更多的是与生态环境、大地景观及整体和谐等概念相联系.即使仅就城市开辟绿化空间而言,当代城市的“绿地”和“水体”的整体网络也必须与动植物群体、景观连续性、城市主导风向及微观气侯等诸多因素相吻合,才真正具有生态设计的意义.

b.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的矛盾.究其本质,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而言的.然而,现实中,我们发现宏观的生态环境设计及规划常常在微观开发中被肢解了,同时,一些局部地域或单体建筑对生态设计的精心追求,却又被周围的恶劣环境所消蚀.由于城市建设的动态性特征和所涉及因素的复杂性,使得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我们要多着眼于区域的人居环境,其中有工程学的发展,有不同建筑体系的发展,最终走向人与自然的融合、城乡融合、“地区———园林———城市———建筑”的融合.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这是建筑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

c.利益驱动问题.生态环境艺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共同的新型伦理观,它关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利益总是与具体时段内的具体角色组群相对应,有意或无意间,局部利益时常损伤整体利益,一时性的利益提前支取了后续时段的利益.因为土地利用的无序化,以致城市中数千年传承的生态景观体系一朝被毁.由于缺乏环境影响的论证,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强制性的手段和道德上的约束在转化成市场价格信息方面总是极为脆弱的.利益驱动问题是阻碍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d.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如果说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一个明显问题,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客观上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及多要素,其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也就极为复杂.城市建设领域内的评价操作一直是定性多于定量,模糊多于明晰.或许统计学的发展可以为新型的评价体系提供相对的技术参考,而体系的建立则有待多学科的融合和长期的通力协作.

e.理论建构与实际操作的脱节.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研究跨越多个学科系统,仅仅热衷于理论框架、纸上谈兵,而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实证操作和案例试验缺乏耐心和毅力,这将在客观上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及实践的探索和推广.例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地方性本土化问题,就必须做大量的调查工作,需要深入基层的点滴积累,也许要数年时间才会有所收获,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

f.学识理想与职业利益的矛盾.“生态环境艺术设计”比以往任何理论和思潮更为明显地与伦理道德相联系,这就使得当代规划师和设计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变得更为重要.当代城市化的外延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既要看到研究和实践的紧迫性,又必须认识到从观念转变到绿色未来的实现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绝对的精英意识或是放弃责任的自我消极都不是事业所需,而是取决于设计者的思想、知识、判断和决策,也取决于设计者的职业良知.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师要改变自己的设计方式,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子孙后代意味着什么,是否已将社会公众的利益置于自我利益之上.

3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的方法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a.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b.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c.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d.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e.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f.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g.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h.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4城市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操作

a.城市层面.理解城市的生态调查,并将其作为一切城市开发工作的指导,完成重大项目建设的环境报告的制定和审批,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

b.区段层面.与城市整体层面对环境整体设计所确立的框架相接续,研究城市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在四维时空框架内整合城市机能、化解城市功能需求和生态网络完整性之间的各种矛盾.

总而言之,21世纪的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所接受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面临的将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问题.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础的城市发展设计理念.实践中,应遵循以下的基本方法.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11

关键词: 绿色施工;施工体系;节能;环保

Key words: green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system;energy conserv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95-03

0 引言

目前建筑施工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绿色施工的理念也逐步被业内人士所认识和接受,国家建设部于2007年9月了《绿色施工导则》,用于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在认识、机制以及工程现场等方面还有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1 对于绿色施工存在认识方面的问题

1.1 概念理解存在歧义

通过绿色施工的概念[1]可看出,绿色施工的目标和传统施工目标不同点在于“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节能环保”。目前工程建设中有这样一些现象:其一,绿色施工被认为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绿化,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是为了创建样板工地,而临时性搞一些绿化工程。其二,绿色施工被认为是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侧重于规范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和现象,并没有系统考虑施工技术、材料、工艺、装备等各环节对节能环保的影响,绿色施工的范围要显著广于文明施工。其三,绿色施工被简单认为就是施工单位的工作,工程实际中,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经审核通过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如果施工图纸有“非绿色”的内容,那也不可能完全实现绿色施工。最后,绿色施工被认为就是节约型施工,节约型工地活动相对于绿色施工,其涵盖范围相对较小,是以节约为核心主题的施工现场专项活动,目前很多施工企业是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成本节约。总之上述观点看待绿色施工都较片面,特别是一些建筑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对绿色施工不甚了解或者认识不全面这就导致项目部的绿色施工缺乏明确的指导,不能正确的实施。

1.2 社会对绿色施工认识不足

做好绿色施工不仅是施工企业的责任,它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建各方以及社会相关单位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实际工作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其一,目前一些建设项目因为前期的总体规划不好而导致工程反反复复的折腾。譬如:一些施工场地道路下的管网施工,没有一个总体系统安排,一条道路要翻腾好几遍,这就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人、财、物力的浪费。其二,施工企业主要是依据经批准和审核通过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设计人员如果对节能环保不了解,选用了非节能环保的工艺,施工单位也不可能进行绿色施工的。譬如:目前一些教学楼地面施工采用水磨石地面,这种工艺费水、费时、费工和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其三,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投资方,如果在项目开发、立项之初就没有明确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设计方和施工方也必然是按常规的思路去进行设计和施工。总之,推进绿色施工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各参建单位达成绿色施工的共识,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去贯彻和落实,项目建设的全体人员(领导成员、现场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等)都担负着绿色施工的相应任务。

2 激励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建设中,绿色施工相关政策执行缓慢,绿色施工没有全面实施,从激励评价机制方面考虑,主要有如下原因:其一,建设单位对绿色施工认识不足,施工企业追求的是低成本高利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项目,除非是在工程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所要求,否则是不愿在绿色施工中有大的投入。其二,目前建设工程行政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还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缺乏明确的绿色施工指标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所以不能引起建筑企业决策层的充分重视。要解决上述问题,有如下建议:一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同时结合现有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制定一个较全面、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准可依。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参建各方绿色施工责任制;建立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以此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三是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完成情况的评定等级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此达到进一步规范绿色施工的目的。所以从政府、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各个层面上都应该完善相关的激励评价机制。

3 绿色施工在施工现场的实施措施

3.1 关于绿色施工组织管理

在施工现场,施工企业的组织管理尤为重要。首先是组织机构的问题,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公司层面上采取整合或者单独成立绿色施工管理部门,做到责任、权利、任务要明确,人员配备要精干实效。这个部门应该开展的工作:一是制订本企业年度绿色施工工作计划。二是加强对各个分散项目的绿色施工的监管检查。三是定期或是不定期对本企业人员进行绿色施工和节能降耗的宣传和培训。而在项目部这一层次上,应结合上级的绿色施工工作计划,制定本项目部的绿色施工实施计划;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时也应把绿色施工实施计划中的相关内容融合进来,处理好绿色施工与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关系。采取全员参与,职责分工明确,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材料、机械、施工过程、施工工序管理等各环节,严格检查落实情况,做好定期上报、总结等工作。

3.2 关于材料选用

施工过程中必须从“绿色”的角度严把材料关。绿色施工中施工材料选择应遵循一些原则[2]:其一是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减轻环境负荷。其二是要求通过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的革新,尽量减少施工过程材料消耗总量,尽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重复使用和循环再生利用施工材料。其三是在满足工艺和性能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目前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很多新型建筑材料,对于如何选用以及用好这些材料,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等应把好质量关,但有两点应该引起重视:首先建筑材料厂家所宣传的绿色环保材料,其质量证明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检测机构把好关,譬如:施工企业在购入装饰材料时,不可能对所有材料都做检测,平时资料报审的依据仅仅就是材料的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至于材质证明上所标明的有关环保指标是无法监控的;其次就是与新材料有关的技术标准也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3 关于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在工程实践中对现有施工工艺和方法中一些不符合节约能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等要求的,进行改造和创新对于实现绿色施工中的“四节一环保”具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改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工程项目不能限于“高技术”和“大改造”,施工方法和技术小的改变和改进也会带来好的效果。譬如:现在一些工地对于楼层的天棚不再进行抹灰处理,这样既可以防止以后天棚砂浆层开裂脱落的风险,另外节省了大量的水泥和砂子等原材料,也可以节省很多人工工时。工程技术人员要善于在施工的各阶段、各环节、主要工艺、作业流程等方面去挖掘改进点,要注意收集资料和积累经验。其二,施工技术改进的方向要与行业和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在施工工艺上要有突破,譬如:预拌混凝土采用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可以减少现场振捣产生的噪声[3];采用大模板施工,以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和模板的综合利用率等。其三,做好新技术研发工作,首先施工企业对于做过的工程,要善于总结经验;其次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展研发工作。总之,为了推动绿色施工,在施工技术改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3.4 关于施工节水和节能

为了实现绿色施工的节水和节能,施工现场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掘。关于节水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有抽取地下水进行降水和排水情况下,可作为生产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其二,用水设备和器具要采用节能产品,对生产和生活用水采取定额计量管理,另外要有专人对现场用水设备加强检查和维修,以减少设备滴漏和杜绝私自乱接现象。其三,建立雨水、中水等收集利用系统或者充分利用现场已有的水系统。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雨水和中水利用系统还不健全,特别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很多城市也才起步,施工企业有必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场地的水系统有全面考虑。

关于节能,主要是施工企业和供货厂商(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厂商等)的节能,施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3]:制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应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的搭设应综合考虑节能、隔热性能好、能多次周转使用;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时用电应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钢材、水泥的生产厂家都是耗电大户,此类厂家应从更新设备和改进技术方面采取措施。商品混凝土公司应从技术环节方面考虑,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水泥、水的用量等。最后,节约能源还需要把工程现场当时当地的太阳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3.5 关于建筑垃圾处理

目前绝大多数工地对于建筑垃圾都是混合收集,只要能够运出施工现场了事,很少会关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以及垃圾处理工艺等事项。基于上述客观实际情况,目前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有两项工作是需要开展的:其一是节约材料,除了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库存保管以及领用等工作严格管理,还需要加强对人员、技术开发等的管理,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降低竣工后建筑材料剩余率。其二是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管理,在现场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做好调查和统计。对于建筑垃圾利用,譬如:绿化混凝土可以在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增加了绿化面积,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总之,施工现场的环保节能工作,需要集合社会力量继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大研发力度。

4 结语

推进绿色施工是建筑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促进绿色施工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增强业内人士的认识,绿色施工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事;其次是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最后是施工企业要有组织有落实,要注意在施工环节和施工细节上挖掘潜力,加强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篇12

引言:建筑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享受和愉乐的空间,但是与此同时的,它也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伴随着新世纪新思想的步伐,人们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他们开始摆脱以往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学会多面看待一个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筑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 目前,它已成为一个焦点话题被人们广泛关注着。 人们热烈讨论着这一问题,希望在找到问题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建筑经济回归到以往的“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下。

一、构建绿色建筑经济

生活舒适度高、有益于身体健康、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周围环境安定和谐是构建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 并且它还应该在降低消耗能源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所以,绿色建筑经济同时也可以被称为低碳建筑经济、 生态建筑经济、 可持续建筑经济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到绿色建筑经济的核心就在这里。 我国自进入WTO 后,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因拥有别具一格的特点而在世界分工中更具优势, 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充分利用其中的先进科技、全球化氛围、携手力量以及市场经济新特征,促使我国经济在进入WTO 后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而随之而来的是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的大力提倡绿色经济的呼声。

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

(一)发展依据

1、外部环境影响

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面对现在的“温室效应”等问题, 人们开始提高警觉, 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并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奉行着“低污染、低能耗”原则的低碳经济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流行。对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做得更加全面和完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大力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开发和实施,另一方面也在同步改善技术产业链条上的诸多弊病,例如: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耗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变更有条理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及成功抢占世界市场份额。

2、内部环境影响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的导向作用, 外因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果说世界形势外因,那么国内需求就是内因,最为更为重要的内因了。 在我国,举着“低碳经济”大旗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少见的,可见,在这一方面我国的觉悟是相对较高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各项改革的黄金期,其中包括:现代化改革、城市化改革、工业化改革等,在这种大规模的改革中我们不难发现,“低碳改革”也在悄然进行中。

(二)发展价值

1、绿色建筑经济的有形发展

价值绿色建设经济有着它独特的价值。 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不难看到我国城乡住宅情况占地面积广, 如果想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绿色改建”,工程量是相当巨大的,有些人因此就会对“绿色改建”项目嗤之以鼻。 但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就目前而言,这项“绿色改建”工程确实耗时、耗力、耗材,然而,从长远来看,它的有益之处却是极多的,它可以大幅度拉动我国 GDP 的增长,每年节约大量的能源资源,保护现有环境不再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2、绿色建筑经济的无形发展

价值绿色建筑经济的有形发展价值是指可以在有型社会中看到的价值,是一种可以切身感受到、触摸到的价值。 而绿色建筑经济的无形发展价值,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实际感受到,但却真实存在的价值。 例如:绿色建筑经对于环境的改善是毋庸置疑的,人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与这个大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生存着,社会环境因为绿色建筑经济变得不一样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随之变化着、这种微妙的变化并不能为人们所感知,但是它却是切实存在的,这些就是绿色健康的建筑经济的无形发展价值之一。

三、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宣传绿色建筑经济, 努力提高绿色意识是当下最应该开展的活动之一。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之后,计划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绿色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各色媒体,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把“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理念贯穿其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团体, 积极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和组织对于建筑经济 “绿色化”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将绿色经济的紧迫程度与重要程度传递开来,促使绿色建筑经济更好更快的完成。

(二)加快培训步伐

除了上述的宣传工作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展开培训活动。 将绿色建筑经济思想深入人心。 各大高校历来都是作为“人才输出工厂”享誉一方的,所以,作为培训的最佳地点应该是学校。 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视,在培养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时,尽力将绿色建筑经济加入其中,从而培养出新世纪的新型建筑型人才。与此同时,在校园内部我们还应该重视设施问题。 新型的绿色建筑经济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经济不同,需要崭新的设备作为它的依托,将以往的传统建筑观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新环境中培养出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这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走上社会感染一批又一批的建筑经济人才,将绿色建筑经济思想融入整个建筑经济行业,最终达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大力健全政府补贴

政策政府是我国任何事业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支柱, 它在精神上给与我们强大的动力, 让我们能够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上稳稳地走下去,无论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坚持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同样的,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精神层面还有物质层面的东西。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政府补贴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我们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也时常给予我们重要的物质保障。 对于绿色建筑经济这个好大的可持续发展工程,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资金补贴。

结束语:当前的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之中, 我国建筑业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把双刃剑面前,我国建筑业必须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实现我们经常所说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狠”原则,一方面,要抓紧内部自身的发展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在此基础上强调投资回报的实际利润。 只有两方面都健全了,建筑经济才能走上绿色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