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合集12篇

时间:2024-01-14 15:45:27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1

但是在进入职业教育界之后,我原先对职业学校与学生的印象渐渐得到了改变,我发现职业学校的老师们远比普通高中的老师努力与辛苦,职业学校的学生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职业学校的各项管理比普通高中更加到位。但就像许多评论所表现的那样,许多人――包括非职教圈的教育界人士――都无法想象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无法想象孩子经过职业中学的三年学习后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他们更愿意相信的是媒体上关于职业教育的负面报道和坊间关于职业学校的种种传闻。关于职业教育是否“二流教育”的辩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职业教育人士也努力了几十年,但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似乎没有改观,问题出在哪里?

戈登q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认为偏见的定义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支持或反对的态度,二是过度抽象的信念。人们一般把第二个元素称作刻板印象。提到农民工很多人会认为他们满身泥污、言语粗俗,提到“富二代”很多人会认为他们开着豪车、带着大金链,这些都是刻板印象,要知道许多农民工已经穿上西装走进了国家的议事殿堂,也有许多“富二代”克勤克俭、努力创业。可以看得出来,刻板印象与群体特征是紧密相联的:当我们把一个群体的特征进行过度抽象时刻板印象就产生了。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2

关键词: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偏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2.024

前言

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历来都是与教育事业本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十分低下,在旧中国素有“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 的说法,“童子之师”的地位比乞丐高不了多少。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使教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体育教师这个职业却没有相应的得到改变,或者说地位的变化不明显。

1 缘起

最近有一部叫《爱情公寓》的电视剧受到了广大男女青年的热捧。本人对于偶像剧不是很感冒。关注了这部电视剧,是因为里面这样的一句台词听着比较气愤,“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你的英语体育老师教的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说明体育老师的文化素养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火爆,也使这句台词成为了经典之词,微博、QQ空间、贴吧等里面也着实让这句话火了一把,但凡想形容一个人没文化,数学差,英语没学好,都可以拿体育老师来说事。

说实话,对于有志向做一名体育教师的我,听到这句话是如芒在背般的不是滋味。看到这句话如此流行,给我的感觉就是:习惯思维是最可怕的,也可以叫惯性思维,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与之发展相不对称的是:很多的人思想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换代”,对于体育教师的印象,还仍是九斤老太式的眼光。换句话说,体育教师在一些人眼中,还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表,这些看法显得与社会的发展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是允许夸张的,但是不顾生活的本来面目和事实,带着有色眼镜对一些事物进行曲解和嘲讽,以获得低级趣味的掌声和无聊的收视率,则是不可取,更是不厚道和不负责任的。

当下,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对体育教师已普遍需要达到一定的学历要求,很多体育工作者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背起书包”走上课堂,给自己充电加能。而且,很多的体育老师都达到了相当的文化造诣。只希望我们的文艺创作者,能够真正地深入了解事实的本来面貌去创作,而不是想当然的闭门造车,那么,绝不会在电视上、生活中出现如此的反讽之词。

2 对体育教师形成偏见的原因分析

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偏见”这个概念有详细的阐述。偏见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不正确的否定和敌视的态度。作为一种态度,偏见包含了态度应具备的3种心理成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偏见”在认知上表现为一种未接触的相关信息就做出的提前判断,在情感上表现为厌恶、不喜欢甚至憎恨偏见的对象,在行为上表现为大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敌对行为。很明显,对体育教师的偏见主要表现在认知和情感上,还没有达到在行为上表现采取敌对行为的可能。

3 偏见形成的根源

偏见形成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的复杂。但是一般认为,主要有两大类根源:认知根源和社会根源,其中,社会根源也往往通过认知机制起作用。

3.1 认知根源

在认知根源里最主要的是刻板印象。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主张认为,存在刻板印象,偏见就会随之未来。对于体育老师的刻板印象仍停留那种只重体育技术,不重文化素养的阶段。对体育教师的发展没有深入的认知,在此种情况下,就对体育教师的形象做一个不完整的提前的判断和评价,这就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以偏概全的一个印象。偏见的成分之一就是一种提前的判断,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刻板印象的唤起常会导致提前的判断,它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注意、解释和记忆[1]。

3.2 社会根源

这主要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在建国初期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体育教师的缺乏,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导致了很多其他任课老师带上体育课的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专业的情况,于是乎形成了偏见的社会基础。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是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这种现象仍然与人们的认知有关,一个原因是人们在认知上的对应偏差,即人们往往把一个群体的外在表现看成是天生倾向的反映,却看不到正是社会地位和群体角色造成了这种表现[2]。

3.3 另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心理学“替罪羊理论”

当合理的竞争对象不存在时,人们就会找一个群体作为替罪羊,然后把受到的挫折宣泄到替罪羊身上[3]。这种观点认为,个体在社会上因为失败或困难受到挫折时往往将失败或挫折推卸到一个群体身上,如此形成了对这个群体的偏见。现在社会节奏如此之快,人们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且越来越大。房贷、车贷、工作等各种压力。因此人们也急需一些快乐愉悦的文艺作品来转移压力,于是乎,出现了像《爱情公寓》这样包含青春、搞笑等元素的文艺作品。体育教师也不幸的“躺着中枪”了,成为了其他职业人群的“出气筒,替罪羊”。

4 对体育教师偏见形成的思考

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体育教师在社会、学校里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地位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4.1 社会的大环境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中“重文轻武”,文化教育是关键,其他“音体美劳”只是起辅助作用的科目。语数外是主科,体育一度被认为是副科,可有可无,在学校一直是边缘性的学科。学生、老师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重视度都集中在文化课,跟着高考“指挥棒”走,在这种一刀切的高考制度下,只看分数,只看结果的选才模式导致了学生产生“唯学习论”。

4.2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高人一等,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学生没有时间锻炼,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生在思想上表不重视,在行动上则就表现不认真,这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开展。有因必有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就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对体育老师产生的后果是体育老师地位降低,体育课不被重视;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课霸占,导致体育老师的职业地位被弱化。这种恶性循环还在继续。

4.3 学校的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器材偏少,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一些器材出现破损,由于经费的缺少,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导致在体育教学中无法使用,影响了体育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另一个不得不忽视的原因就是体育老师的福利待遇不高,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任劳任怨,却得不到应得的待遇,老师的积极性降低,情绪上出现了波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结果就是体育教师地位的动摇,形象受到影响。

4.4 要从自身找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造成今天的局面,需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自身找原因。总的来说,从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业务不精;思想素质落后;文化素质相对薄弱;缺乏创新精神;责任心不强;缺乏自信等现象,适应不了社会的变化。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发展。

5 建议

体育教师的路在何方?体育教师怎么摘掉副科老师的帽子?体育教师的春天在哪里?很多人在思想上对这个职业另眼相看。那么怎样提升体育教师地位呢?

5.1 教育有关部门应该不断地推进体育教学的发展,着力深化改革,激化学校体育的活力和内生能力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的改革。这些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将对我国体育改革、发展和体育老师地位的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断地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大力开展学校体育,切实为学生减负,让他们能有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对体育健身的重视,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就相应地带动了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发展。

5.2 应该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

社会学理论认为,衡量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就要从提高体育教师的经济收入、职业声望和权力入手[4],走与其他学科一样的专业化道路。提高体育教师的物质待遇,进而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有志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工资水平的高低常常被人们视做社会地位高低的一种标准。工资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激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工资水平是必然要求。

5.3 体育教师职业的内涵式发展,职前职后一体化

教师是学生掌握思想观点、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来源与渠道[5]。体育教师在上岗前的学校教育,在学校里,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体育教学的理论水平,还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知识是教师宝贵的财富,是科学赋予的力量,它直接影响个人才能的发挥[6],这是体育教师地位的实力支撑。其次是,主动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参与课程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精神的养成,努力实现体育教师的内涵式发展,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 [2] [3]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 蒋晓丽.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J]. 体育科技, 2006(02): 9-12.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3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很多,从纯中专学历教育,发展到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失败后又走上了职业高中的老路子。一方面用对口升学的职业高考实现学生的大学梦,一方面使那些不能对口升学的学生也能学到一技之长,这让职业学校的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可是,以升学为导向的模式与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的模式是有冲突的。如果搞了升学,势必会引导学校老师抓了应试教育,放松职业技能训练;如果只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这又与当代“90后”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不符。展望未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又如何呢?结合各个地区的情况,我们看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家长看不起职业学校

走访过程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谩骂,这种歧视是显而易见的。诸如在街上看到学生谈恋爱,搞暧昧,就会认为是某某职业学校的,把学校戏称是“婚姻介绍所”;某同学穿着奇异,或者发型非主流,肯定会有人说那是职业学校的;某同学成绩落后,或打架斗殴、不服管教,家长就会送到“劳教所”――他们眼中的职业学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看出,目前中职学校仍然被社会认为是差生的栖息地,家长常规教育下无奈的选择。把孩子送进中职学校并不是出于学习一技之长,教育成才的考虑,而是从家庭环境、学习程度、就业及照看孩子等角度作出的选择。

面对如此态,我不禁想问:难道职业教育真的是这样吗?同样的问题在普通高中就不存在吗?通过实际调查多所职业学校,结合我校实际,我深有感触的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职业学校的管理比普通高中严格、职业学校的教育效果更胜于普通高中。还有,上文提到的一些现象在普通高中依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所以,我认为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很大的偏见。从辩证的角度看,这种偏见的形成原因有两点:其一、普通高中的闪光点掩饰了斑点;其二、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现状还不为人们所了解。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不能对普通高中多说什么,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学校。

二是当代“90后”们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中职学校普遍面临招生困难

纵观目前的中职学校发展情况,在经济发达、用工需求大的南方地区、职业学校缺乏生源,可是在学生较多的西北地区,职业学校的发展落后于南方地区。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活条件的大幅提高。当代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缺少理想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怕吃苦、怕吃亏成了这些“90后”们的显著特征。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父辈不同,不再以做一名技术工人为目标。中职学校在学校管理、技能学习、就业安置等方面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的要求,导致学生认可度低。对于学生而言,由于现在的一些家长仍然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他们宁可花高价让孩子上普通高中,也不愿孩子走进职业学校、毕业后当工人,导致其心理上存在自卑感。此外,现有体制下,企业和学校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教师流通不畅,一些职业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优秀技工不能到职业学校任教,尤其是资金来源匮乏,职业教育层次偏低。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起许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连锁反应。

三是定位低、标准低让中职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严酷的就业形势,压迫学生不断追求高学历,在招聘会上本科生、研究生比比皆是。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让人羡慕的工作都要求本科以上,这让我们职业中学的毕业生没有任何的竞争力,有的中职学校无法安置学生正常就业;有的中职学校无法给学生找到与其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导致学生学无所用;有的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门路少,工作待遇低等等。这些就业安置问题的存在无疑会使学生及家长在作出决定时犹豫和徘徊。

在数据上,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就业,却忽视了失业!当然这些就业与失业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罪到学校的技能培训不到位,或者安置不妥当。中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失败,综合竞争力较低是根本原因。竞争力的提高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要求,需要企业在招聘中职毕业生时提高门槛。定位低,标准低就会让学生失去斗志,学校教育简单化,认为怎么样都是一样。许多中职学生做事马马虎虎,成绩怎么也提不高,其原因总归是人思想意识的落后。所以只重视技能的培养,而不理会人性的教育,这样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学校教育标准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职业教育发展

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应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放在首位,努力培养适合在企业一线的技术工人。对于学校,由于教育方向及教育标准单一,把抓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作为重中之重,无意中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最终是既没把学生技术抓好,又没把学生素质提高。而企业也仅仅看到了学生技能的合格证、学校的毕业证,却看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状况。如此思想意识低下的学生,就算技能水平再高,也不会踏踏实实工作,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学生,又如何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为我国现代化及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即使当不了一个合格的工人,也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败类。据近几年的统计,在青少年犯罪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各类中职学校学生犯罪率有上升和抬头的趋势。有人说,办好一所职业学校就等于减少一所监狱。虽然说的比较偏激,但也突显了当今中职学校存在的管理问题。以此类推,如果办不好一所中职学校,或者说学校的管理跟不上呢,那么它不但会形成一所监狱,一旦这些学生走向社会,他们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几所监狱的不良影响。

以上分析的这些问题,极大的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甚至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满足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苦心,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从事中职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大家都应当首先认清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看清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共同思考,一起努力,才能让职业教育更好的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4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实现“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双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已经和正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积极的贡献。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碰到了一些困难。诸如发展理念不对、招生市场混乱,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及社会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师资力量不强、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就业渠道不畅、教学改革乏力等现象依然存在比较普遍的现象。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当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发展理念不对,社会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

面对招生滑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日益严峻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者提不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对策,缺乏把学校做大做强的抱负和开拓进取精神,满足现状,坐等政策,特别是不少民办中职学校甚至目光短浅,以赢利为目的。

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但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仍然普遍更加重视普通高中教育,而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根据我们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市民普遍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与普高比已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5:5。早几年在浙江、广东等地区已形成“职教热”,相当部分优质学生选择了读职中。而目前我们当地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是最差的,招生是最困难的,甚至还有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是一件最没面子的事儿,导致普通高中招完剩下不要的学生才选择职业学校,而学生及家长选择职业学校也是无奈之举。

2.招生市场混乱。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争夺战,是每年招生季节最为激烈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学校的生存发展,各地中职学校各显神通,各出奇招,加之部门利益争夺及自我保护倾向,使各中等职业学校之间互相争夺生源。一些外地民办中职学校甚至大量聘请招生员,由于招生员受到利益的驱动,不择手段抢生源,使招生工作成了买卖的市场,扰乱了招生秩序。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民办中职校、技工学校与公办中职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3.师资力量不强。

当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无技能等级证书,动手能力差,只会纸上谈兵;就连实习指导老师也多数是从企业一线内退的技术工人,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现象,缺乏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尤为不足。还有就是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与公办教师待遇不对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都存在后顾之忧,难于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得进来,哪怕就是已经引进来的特少数也难于留下来。

4.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严重缺乏。

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投放也在不断地增加,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我们知道,因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的培养成本要比普通教育的成本高得多,而不少地方政府由于财政经济薄弱,在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双师型”教师培训和图书购置、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仍然存在严重不足且不均衡现象,缺乏先进的实习基地和教育教学设备。

5.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虽然当前不少企业普遍存在一线工人特别是一线技术骨干严重紧缺的现象,可是我们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还是难于找到适合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企业不知道到哪儿去要人,学校不知道把人送到哪儿去,大部分中职学校送出去的学生因为专业不对口或者没有与企业商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实习计划,企业只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使用。

6.教学改革乏力。

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中等职学校普遍沿袭普通中学教育的管理模式,缺乏职业教育应有的管理特点,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课偏多,专业课偏少;理论课偏多,实操课偏少;统编教材多,针对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自编教材和校本教材少的现象;教学内容也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还有就是教学模式陈旧。多数学校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产车间去;教学评价以试卷考试为主,注重结论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不能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的考评。

二、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做强做大中等职业教育

众所周知,在新形势下,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竞争,从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竞争。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发展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必须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行业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令人高兴的是,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规范招生,确保规范有序招生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招生统筹力度,为本地中职招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减少学校间的招生内耗。同时要加大教育执法力度,要从严从重打击违法违规的招生行为,杜绝买卖学生;对于不规范的招生行为要及时制止,及时处罚,确保招生有序进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新生入学资格审查,中职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为具有初中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水平的人,主要对象为初三毕业生,可以通过审查有无初中毕业证书的方法来有效控制未完成义务教育学生提前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也可有效避免外地一些学校不法招收初二甚至初一在校学生。

3.灵活机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花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鼓励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学习,把长期的自我学习与短期的外出学习培训结合起来。其次,要为教师进修学习建立一套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第三,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在此要特别强调,要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机制。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便捷、成本最低的渠道,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地方实际,出台具体的关于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4.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职业教育是“高投入性”的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实用型技术人才,教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购买相应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政府可以借鉴英、德等国的做法,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职业教育发展基金,用于重点扶持中等职业学校增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这个基金还可用于支持紧缺人才引进、骨干教师培训等。

5.整合资源,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大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体讲主要包括:一是全面的人才观。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不仅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良好职业素质的树立、身心健康及体能素质的培育。二是长远的就业观。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方向。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学生就业后,还要关心和促进他们把职业发展与自身持续不断地发展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三是社会的需求观。在办学中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需求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四是办学的特色观。中职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在“特”字上做文章,要善于开发学校的潜在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办学的强项。五是科学的质量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把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六是开放的服务观。以服务为宗旨,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此,每个专业都必须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5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表明,在全国各地都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非常吃香。近年来,我国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不过,由于公众和社会对高职院校缺乏认同,高职生是高考“垫底”的偏见广泛存在,职业教育仍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6

关键词:

中职教育;发展;困境;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初、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教育等。作为中职教育的载体———中职院校,应认清自身的地位和责任,围绕社会和企业需求,研究和调整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用工市场;直面中职教育发展困难,破解发展难题。本文就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

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国家助学金政策到免学费政策,无不体现了国家实行的人才强国战略。但是,社会和家长并没有对中职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把基础教育当成“正道”,“千军万马”都在挤普通高考的独木桥;把中职教育当成“旁门左道”,往往是孩子考不上高中时,家长才无奈选择中职教育。再加上社会在招工时片面追求高学历,助长了人们对中职教育的偏见,这种情况与当前中职教育的发展极不相称[1]。

(二)生源短缺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生源短缺是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中高职一体化政策、高中生推荐免试上高职政策的实施助推了中职生源的短缺。中职院校为了求得生存,连年投入大量资金参与生源大战。生源短缺使半数以上的中职院校办学规模萎缩,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中职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自主性较强,这就使得有的中职院校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没有把培养目标和当地产业对接起来,导致学非所用;有的不能落实技能成才、技能就业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不到就业的本领;有的只重视实践和操作课程的培养,往往把文化素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高;有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忽视趣味性教学,使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成为普遍现象。这些现象暴露了中职教育存在管理不规范、办学理念不清晰、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中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服务意识,着力解决中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中职院校想要在社会上改变自身形象,就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创新办学思路,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把养成教育、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俗话说,“有为才有位”。中职院校应通过自己的“出色作为”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改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

(二)以就业为抓手,着力解决中职教育生源短缺的矛盾

生源短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的,但是,也与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有很大关系。因此,中职院校应通过合理定位毕业生就业层次、提高就业率和稳定率来改善就业现状,从而吸引更多学生报读中职。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多元化构建合作方式,让学生走进企业接受训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善于创新,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技能的多样化需求,改变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不同行业和产业优势,从而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2]。

(三)练好内功,着力解决影响中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问题

中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首先,与教师队伍的素质息息相关。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说明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专业、课程的开发应常抓不懈。中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其中,并结合当今时代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路径[3]。再次,正确处理好技能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既要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另外,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中职院校要引导学生认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使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三、结语

中职教育关系到能否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合格技能人才,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因此,中职院校一定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点,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着力点,做好基础工作,促进中职教育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作者:张琥 单位: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7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类型: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2-0085-08

一、导言:文献综述与评论

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从成因上分析有凯恩斯主义者强调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货币主义者强调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以及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e inflation)。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论战中,规则论者强调通货膨胀的可控性,认为因为短期菲力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供给外生性情况下,央行有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由于动态不一致(dynamic inconsistency theory)以及政治经济周期的作用(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有制造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和产出的动机,因此建议实施货币政策规则。Rogoff(1985)提出将货币政策委托给既有相机抉择又有灵活性的保守的中央银行家,则事后通货膨胀可以下降。其逻辑关系是在央行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背景下,保守银行家决定货币供给,其偏好与通货膨胀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保守中央银行家(中国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偏好,或者说通货膨胀偏差(inflation bias)如何决定?理论上影响偏好的因素很多,比如公众态度(Maier and Knaap,2003;Maier andBezoen,2004)、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来自银行、保险、政府等,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对于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给与的权重(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对两者权重不是很明确)、政府偏好对保守中央银行家的影响程度,以及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自身的教育与职业背景等(Belden,1989)。国内外学者从宏观经济角度对通货膨胀已经做出了大量研究,而本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与职业背景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理论基础是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早期所受的教育影响了他们对于通货膨胀危害性的理解和认识,且后天的干中学效应(Learningbydoing)没有改变其对通货膨胀的理解。劳动经济学文献显示,个人教育和职业背景在个人提升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Gildea, 1990;Havrilesky,1990)。而职业背景不仅加深了他们及其所在行业对通货膨胀的理解和认识(如房地产等行业明显喜好通货膨胀),更主要的是他们代表了一定利益集团的利益。

国外学者最早研究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是Belden(1989),他发现,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以投票决定经济政策时,委员的教育和职业背景、目前经济所处的状态等对投票有决定作用。Gildea(1990)、Havrilesky(1991)和Chappell(1995)研究了教育、职业背景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Ghlmann和Vaubel(2007)分析11个国家和欧盟1973―1998年的数据,发现:在央行独立、浮动汇率下从最长职业背景考虑,在5%的置信水平内,保险公司背景和中央银行背景委员比政治家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如果在央行独立、浮动汇率下从所有职业背景考虑,在10%的置信水平内非中央部委部门公务员背景的委员,在5%的置信水平内中央部门背景的委员、银行背景委员和保险公司背景委员,都有负的通货膨胀倾向;在1%置信水平内,中央银行背景的委员也有负的通货膨胀偏好。中央银行背景委员比政治家有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在综合考虑了教育背景、最长和所有职业背景、央行独立性与不具有独立性、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制度后,他们发现工会领导人和政治家有通货膨胀倾向,相反,来自保险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委员比政治家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尤其是在央行工作的经济学家比一般经济学家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倾向。在央行独立、浮动汇率下,法学专业背景的委员比经济学专业背景的委员有更高的通货膨胀倾向。研究支持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但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存在什么关系,国内尚没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从国际比较视角研究中国与他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职业、教育背景分布特点;最后给出简要的政策结论。

二、中国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教育背景划分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工程学和其它,委员有跨学科学位时本文仅考虑最高学位的教育背景(样本中仅2个人存在这种情况)。考虑中国具体现实,且结合国外文献(Gildea, 1990;Havrilesky, 1990),职业背景有两种不同的划分:一是只考虑此人任命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之前最长的职业背景;二是考虑到样本中此人所有的职业背景,且分别赋予相同权重。职业划分为:银行家、保险公司管理者、经济学者、地方政府官员、中央部委官员、企业管理者、农民、中央银行官员。由于中国1997年才开始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调整也不是很频繁,样本选区从1997―2006年,样本区间比较短。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委员的教育、职业背景资料来自新华社播发的个人简历。样本区间以自然年为单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组成年内有调整的以中国人民银行年底公布为准。

1.描述性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第5条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由以下人员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1人、 财政部副部长1人、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2人、金融专家1人;第6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当然委员。条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由11人组成,但是2000年开始由12人组成,2001年增加为14人,2002年增加到15人,此后一直稳定在14人。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数从1997年到2006年分别是:11、11、11、12、14、15、14、14、14、14。2003年6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加强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主要变化有:增加国务院分管金融业务工作的副秘书长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增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为更全面、充分反映银行业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意见,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代替原来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据认为调整后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从而有利于发挥其货币政策咨询议事作用,有利于货币政策同其它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有利于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对货币政策制定的意见。

表1是1997―2006年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教育背景、所有任职与最长任职、年通货膨胀率、年经济增长率、年失业率分布表。从表1可以看出,历年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学历结构中经济学占绝对优势,为56%,各年总体稳定在7人左右,工科背景一直稳定在2人,占15%左右,再次是管理学与法学背景的委员。经济学背景占绝对优势是因为经济学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大体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其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相关系数很大,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按规定多由经济金融部门人员组成。从最长任职经历来看,中央部委、银行和央行占前三位。一个显著变化就是:2001年以前,曾长期任职于银行的官员比例很大,36%左右,但是2001年后,有银行经历的官员只占不到10%;相反,中央部委背景的比例从2000年的不到20%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57%。增加中央各部委背景的委员可以使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现更多宏观经济部门对通货膨胀的反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央行工作背景的官员所占比例从1997年最初设立时候的19%,提高到2002年的36%,最近几年稳定在20%左右。中央部委和央行背景的委员合计占77%。所有职业背景看,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银行管理者居前3位。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央部委工作背景的人员比例逐年提高,地方政府工作背景的委员各年基本稳定,银行管理者工作背景的人员逐年下降。所有职业背景和最长职业背景人员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的特点、中国体制的特点以及中国官员的提拔方式,即看重地方工作经验,同时更加注重把握全局工作的能力。

2. 统计分析

Ghlmann和Vaubel(2007)认为,估计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偏好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区分中央银行是否具有独立性、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还是固定汇率制度,央行有很强的独立性、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偏好更容易体现在通货膨胀上。他们还认为,即使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货币政策委会委员也有能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对政府提出建议,其对通货膨胀也是有影响的。他们在固定汇率、央行非独立性下对教育背景和最长职业背景的研究表明,在1%置信水平内,法学教育背景人员有正的通货膨胀偏好;在5%置信水平内,地方政府公务员职业背景和银行背景人员有负的通货膨胀偏好。

本文的模型如下:

一些文献认为货币政策影响通货膨胀的滞后期为2~3年(Batini,2000)。Gerlach 和Svensson (2003)认为欧元区为9个月滞后期。王志强(2000)利用1990―1997年的月度数据,证明货币供应量对GDP时滞为4个月,对物价时滞为8个月。卞志村(2004)利用1995年1月―2003年3月的月度数据证明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GDP滞后时间为7个月和8个月,对CPI滞后时间为3个月和6个月。由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在每季度的第1个月份中旬召开例会。如果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或者1/3以上委员联名,可以提议召开临时会议。”因此,正常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每年至少有4次会议,经济政策至少有4次调整的可能,考虑到我国货币政策几个月的时滞,认为在1年研究的样本期内可以不考虑时滞问题。

本文分别讨论教育背景、职业背景(最长)、职业背景(各种职业背景)以及其组合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样本区间较小,教育背景与最长职业背景的组合、教育背景与所有职业背景的组合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本文不予考虑。

从表2可以看出,法学、工科和经济学教育背景对通货膨胀率在5%置信水平下存在显著影响,经济学的影响为0.81,法学为1.1,工科影响为2.2,文学和管理学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显著。回归结果告诉我们,虽然总体上这3个学科都有正的通货膨胀偏好,但是相比较而言,经济学背景的委员有更低的通货膨胀偏好,而工科背景的委员则有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偏好,法学背景居其中。这也许是因为偏向文科的委员对通货膨胀有更深刻的学理上的理解。

职业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的回归结果显示,最长职业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中,各变量影响都不显著,即使考虑了经济增长因素后,结果仍然不显著。所有任职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回归不显著,但是若增加经济增长率变量后则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变量和中央部委职业背景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经济增长率的系数为2.2,中央部委背景变量的系数为-0.44,这表明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有促进作用,1%的通货膨胀率导致经济增长率提高2.2%,这也与基本经济理论符合,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中央部委背景的委员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厌恶,这可能与他们对1989年和1994年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的危害记忆犹新,也体现了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更加重视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的理念。这也与Ghlmann和Vaubel(2007)的研究结论一致。

注:**表示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回归结果显示,考虑了经济增长率后教育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货币政策委员会所有任职背景在不考虑经济增长率情况下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最长任职背景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都不显著。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不再列出这些结果。为什么影响不显著呢?Cukierman(1994)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都不相关,因此在央行独立性假定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教育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就更不相关了。

还有可能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得货币内生性增强。据统计,中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41.3%上升到2006年的108.5%。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比例的增加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中国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见表3。

分析表明,虽然中国央行独立性较差,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业背景(最长任职经历)对通货膨胀没有显著作用,但是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并不比央行独立性强的国家高。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不存在诺德豪斯所谓的政治经济周期,央行没有利用相机抉择政策制造通货膨胀促进就业的动力。Fuhrer(1997)认为通过汇率安排将本国货币钉住价格稳定国家的货币可以成功地稳定通货膨胀。Mckinnon (2005) 也认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过钉住美元成功稳定了通货膨胀。

三、国际比较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最长任职背景与通货膨胀统计检验不显著,这是由于中国不具备上述分析的一些前提条件。但是正如Rogoff(1985)所说,职业、教育背景对个人的通货膨胀偏好形成是有影响的,理论上与通货膨胀是存在一定相关性的。为此,本文认为进一步的国际比较研究很有必要,尤其是与西方大国中通货膨胀率比较低、宏观经济稳定国家的比较研究。对比中国与美国等12个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教育背景,表4表明总体上经济学背景在各国货币政策委员会中都占最大的比例,其次是法学。在低通货膨胀国家如德国、比利时和瑞士都是经济学教育背景占第一位,法学占第二位,管理学占第三位。在中国、工程专业占第二位,这在各国中是比较独特的。而法国、英国等大国都是法学专业背景占第二位。

从表5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大国来自企业的比较多,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更好地反映和听取企业意见,而我国来自企业的委员相对较少;小国倾向于央行官员,与国家经济单一、规模较小有一定关系。在低通货膨胀国家,如德国、比利时和瑞士,任职最长职业背景包括:地方政府、央行和企业等。我国为中央部委、银行和央行。美国情况比较特殊,侧重专家学者,法国、德国侧重于企业。中国侧重于中央部委,也反映了中国央行接受政府领导,统一贯彻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经济理念。从趋势上看,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和银行背景的官员比例下降,而企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者所占比例增加。而中国如表1所示,中央部委背景的委员比例显著提高,央行背景的官员所占比例也显著提高。

表6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所有任职情况。小国如比利时,丹麦、荷兰和瑞士有央行背景的人员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这与表5是一致的。大国如德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央行背景的人员都占很大比例,法国中央政府、央行、地方政府背景和经济学者所占比例也是较大的,美国来自经济学者、银行、央行与地方政府背景的人员占前四位,中国依次是中央政府背景、地方政府背景、银行背景和央行背景。因此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业背景与西方大国分布基本一致,唯一区别是经济学家和企业背景委员所占比例偏少。

四、结论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劳动经济学理论,即在不考虑外界因素,或者外界因素干扰较小情况下,个人主要依靠自己所受教育和工作经验做出决策。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教育背景中工科、法学、经济学与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工科有最高的通货膨胀倾向,其次是法学,最低是经济学。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最长任职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关系不显著,即使考虑了经济增长率后仍然如此。所有任职职业背景与通货膨胀率关系中,中央部委工作背景与通货膨胀率显著负相关。

通过与西方国家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职业背景、教育背景与西方大国有很强的相似性,即委员职业经历结构广泛,既有地方背景,也有中央、企业和银行背景,体现了大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本文还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经济学者背景和企业背景的委员比例偏少,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广泛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因为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往往分歧较大。现有委员组成中没有企业代表,由于我国是“世界工厂”,工业产值占我国GDP很大比例,因此货币政策不能不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

最后,一个新的趋势是,近年来,我国具有中央部委和央行职业背景的人的比例显著提高。这是我国最近比较突出的新特点。

参考文献:

卞志村. 2004. 中国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经验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

马光. 2003. 关于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的实证分析[J]. 经济科学(4).

欧阳矩华. 1999.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果[J]. 上海金融(3).

托马斯 L B. 1999.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BATINI N. 2002. Euro-area inflation persistence[R]. 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201.

BELDEN S. 1989. Policy preferences of FOMC members as revealed by dissenting vote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21: 432-441.

CHAPPELL H W, HAVRILESKY T M, MCGREGOR R R. 1995. Policymakers, institutions, and central bank decisions [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47: 113-136.

CUKIERMAN A. 1994.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monetary control [J]. Economic Journal, 104: 1437-1448.

FUHRER J C. 1997.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inflation targeting, monetary policy paradigm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J].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Jan/Feb: 19-36.

GERLACH S, SVENSSON L E O. 2003. Monetary an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a case for monetary indicators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50: 1649-1672.

GILDEA J A. 1990. Explaining FOMC members' votes [M]// Mayer T.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1-227.

GHLMANN S, VAUBEL R. 2007. Th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of central bankers and its effect on infl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51: 925-941.

HAVRILESKY T. 1990. The influence of the Federal Advisory Council on Monetary Policy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22: 37-50.

HAVRILESKY T, GILDEA J A. 1991. The policy preferences of FOMC members as revealed by dissenting votes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23: 130-138.

MAIER P, BEZOEN S. 2004. Bashing and supporting central banks: the Bundesbank and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 923-939.

MAIER P, KNAAP T. 2003. Who supported the Deutsche Bundesbank [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ling, 24: 831-851.

MCKINNON R 2005. China's new exchange rate policy: will China follow Japan into a liquidity trap [J]. 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50: 463-474 .

ROGOFF K. 1985. The optimal degree of commitment to an intermediate monetary targe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 1169-1189.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fl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Background of Monetary Policy Commission Members

LI Yongning WU Lianda

(School of Finance,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2.PostGraduate School,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8

与大多数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如善于与人沟通、注重个体间差异等。Marian[1]在其研究中也证实,女性领导占主导地位的学校中,领导和教职工目标共享、合作互助、工作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且强调学校与家长、社区之间的联系,所以学校文化平等和谐、效能也高。而据2007年中英基础教育项目前期基线调研显示,在被调查的365位的小学校长只有1位女校长,87位中学校长中只有一位女校长,女性在学校中层干部参与比例也非常低。而且与男性教师相比,女性教师在成为校长之前要经过更长时间的等待。同样是教师,为什么女性领导者会比男性少?

一、自身因素

女性自身因素是制约女性教师晋升的首要因素。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但能更好地发挥女性领导的独特优势,也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良性发展。调研中某县城教育局局长表示,很多女性领导工作细腻,尤其在化解矛盾时能做到很好地沟通,有些比很多男性领导还优秀。女性教师成为领导反映着女性教师的需要,领导能力则反映着女性教师晋升为领导的可能。但事实上,很多女性教师迫于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和男尊女卑的社会偏见不想当领导;有些即使当了领导却畏首畏尾,如因怕受打击而不敢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处理需同事间共同协作的事情时因怕同事不愿配合而不好意思安排工作等等。如此的工作心理和工作状态很容易使人产生负面的、消极的情绪甚至丧失奋斗的激情,不但不利于自身领导能力的提升,也影响学校工作的良性开展。有调查研究发现,1965年以前出生的女性往往以工作为乐、以事业为荣。

二、家庭因素

父母或配偶是农村地区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最大支持者和最大阻力。在女性教师面临工作晋升的压力调查中,50.2%的女性教师遇到至亲(父母、丈夫、孩子等)的反对,而当女性教师在面对这些反对时,更多的人表示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甚至有些人在困惑中选择了妥协。如曾经某县准备提拔一位女性教师当校长,家里人强烈反对,最后教育局领导做了几次思想工作,这位女教师依然因为家庭的因素而放弃。而一位女校长在访谈中也提到,工作中的压力主要来自家里,女人不但在家主要承担赡养老人、照顾孩子和做家务等,还要面临工作,很多女性领导都是家庭关系一团糟,离婚的很多。有的教师还说,自己工作最大的压力来自丈夫,感觉他总是影响你、打击你,“有什么好做的,你做好有什么用,现代社会再做好又怎么样”,他非但不支持你工作,还拉你后腿,自己在工作中劳累或受委屈时,他就说“活该”。所以现如今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女性领导还难以摆脱来自家庭的沉重负担,承重的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女性领导需要具有无私的精神和更强的耐受力,这种超负荷的心理上、工作上和家庭上的负担,必然影响女领导者的成长和提高。

三、学校因素

组织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阻碍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因素。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定思维使得部分领导对女性领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对女性领导者的潜力特征也认识不清楚,所以他们把培养选拔女性教师的政策解读为女性教师的福利。所以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必然使得他们在选拔培养女干部的措施上缺少实质性保障,很多女性教师尤其是女性领导在学校里也因此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女领导面对的情况是很多男性教师表面上服从,但是背后却被说女性头发长,见识长,对于被安排做得事情只是敷衍塞责,并没有实际行动,不但不会为女性领导排忧解难,反而是等着笑话的出现。此外,女性领导也面临着来自同性的不满。有女性领导表示,有些女同事认为自己的提拔纯属领导的偏爱,所以刚被提升时,有的女同事压根就不和你说话,就是你喊你也不搭理你,有的甚至到处三个一群,两个一堆的把你说的一文不值,让本来很好的同志对你都有看法。有时候学校组织活动带队开展活动,个别女性就特别不支持,故意唱反调,还怂恿别人不参加。

四、社会因素

社会偏见依旧是制约农村地区女性教师职场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观念对男性的要求只有事业有成,对男性作为“贤夫良父”的预期很低,但人们却认为女性天生的职责是相夫教子,所以对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的要求远远高于男性。职业女性既被要求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好职员、能成就事业,又被期待是一个柔顺耐心的贤妻良母。在阻碍农村地区女性教师成为领导影响因素中,52.4%的人认为是社会偏见导致了农村地区女校长的数量较少,其比率远远高于家庭、自身心理素质和个人能力因素。“男女平等”的口号虽然提出多年,但农村因其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蔽塞,封建观念残余较重,女性教师在看似男女平等、一片祥和的现代社会也面临着难以隐忍的社会偏见。有些人还守旧地认为,世界的天经地义是男性,女性只能相夫教子。有些人认为女性天生能力就不如男性,最多只能当个副职。另外,部分受访教师认为,80%以上女性领导提拔不是靠能力和个人拼搏,而是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得的,如背景、交际能力等。这里且不讨论这种事情的真实可靠性,但这种印象的产生无疑不利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此可见,男女平等已然成为全社会共识,但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的地位并不如男女平等那般真实。即使有政策上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男尊女卑的思想依旧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国人。女性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也没有幸免,自身观念、家庭因素和世俗舆论等仍旧是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改善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措施,世界各国政府通过完善教育政策来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对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做出部署,“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招生人数近30万人,更多偏远地区的适龄学生享受到平等职业教育。教育资源能否得到合适的配置,是教育公平是否实现的评判标准之一。

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突出的矛盾,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少且质量不高,直接或间接加深城乡之间教育的不公平。如何在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做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进步,平衡城乡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1.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教育公平产生的积极作用出发,每个人都有学习和获取基础知识的机会,在相应的阶段不受到地域、经济、资源的等条件的制约,提供均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条件,获得除了义务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保障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的公平。

2.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源具有稀缺性。随着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输送一批技术技能型的高质量人才。把教育教学领域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各种资源根据城市与农村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有利于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

三.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比2014年增加666.11元,增长率为18.1%。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事业费比2014年增加1833.07元,增长率为20.07%。其次,从2004年和2005年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上看,2015年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快,增长率高,但是与高等教育的投入相比依然后劲不足。

2.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紧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实行“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从区域之间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大;从城乡之间来看,城市建设投入较大,发展具有优势,农村地区地理条件差,资源匮乏,偏远农村地区的人口涌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紧缺,主要表现为:

A.高素质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心在乡村,关键在教师。将教师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公平的基础。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数量上的差异。据统计,2015年我国毕业的515.47万中职生中,超过70%的中职毕业生入学时为农村户籍,但毕业后超过90%的学生在城镇就业。其次,在教师质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已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等政策,但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教师偏向城市流动,农村教师留不久。农村“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工作任务和招生压力繁重,工资水平档次却很低。工资水平是影响教师自愿选择工作区域的因素之一,在职业福利、住房条件、婚育保障等方面无法满足需求,教师生活难以得到好的保障。

B.教学设施设备差。软硬件设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发展的规模和质量。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的职业学校学校设施设备还不足城市的1/2。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免学费、免住宿费的待遇,建档贫困生还有经费补助,但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师被迫降低教学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技能的学习。

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原因

1.教育财政经费比重小。我国今年来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增长速度较快,重视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从2005-2013职业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来看,职业教育经费占总经费投入比例依旧偏低,难以满足未来国家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数量越来越大的形势。

2.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依然有较大的落差。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变化呈现U型变化,在2002年至2013年22年间,比例一直在3倍左右居高不下,201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2,有优化的趋势,但还存在失衡现象,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依靠学校自身、企业投资和政府财政性经费支持,城乡之间经济不平衡,农村地方政府财政压缩教育方面的投入,经费不足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软硬件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少,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政策制度不完善。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政府在各种配置中的权力过多,忽视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导致进一步的不公平。要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合理调配作用,政府“有形的手”有助于把控市场的配置失灵。一是户籍制度政策有待完善。我国的城乡户籍制度存在已久,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公造成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农村居民一定程度上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目前户籍制度处于政策落地阶段,在政策的具体落实方面,城乡居民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二是城乡教师编制和福利政策差距大,农村教师资源先天不足。由于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长期得不到提高,城市教师编制达到饱和,农村的教师编制还有许多空缺,享受的福利比城市少,晋升和发展空间小,企业投资少,年轻的教师偏好留在城市工作,农村的教师偏老龄化严重。

五.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对策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教素质的制约,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普通师范毕业的教师理论水平较高,在实训操作教学方面欠缺,为教师团队提供实践技能学习的培训机会,到企业见习,增加农村教师参加发达地区的省、市级甚至国家级的培训机会名额。降低职业技术教师理论科研压力,把教师技能培训加入绩效考核指标。借鉴国外的职业教师培养模式,定向培养理论加技能型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社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教学,城乡之间优秀的教师资源和设备资源共享,建立优秀教师流动机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因地制宜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训设备建设,城市学校带动农村学校快速发展,就业资源共享,激励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建立适合本地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成熟,加强城市与国际间合作,实现国际间的师资、管理经验等资源共享,深化城乡之间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集团化教学,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人才。

3.健全职业教育激励机制。健全职业教育激励机制从内外环境着手,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首先在环境方面要为偏远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干净的教学楼,加强农村落后地区的教学设施设备维修和建设,为教师提供稳定的住房、公共卫生和教育福利待遇;其次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制定公平的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为农村职教学校制定优先政策,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地区间的教师流动制度,宣传职业教育发展前途,改变农村传统思想认识,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阶段中的地位,鼓励优秀的大学师范生、城市优秀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去农村支教。建立与职业教育目标相符合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在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下,鼓励教师以创新创业教学为主,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城乡间信息共享平台,推进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

4.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合理规划城乡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建立能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机制,推进城乡之间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流动,统筹规划城乡教育投资、教师、学校布局等资源的配置。以城市带动农村,对口支援,形成地区辐射效应。构建城乡之间职业教育体系的双向互动,促进城乡的优势互补,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偏向资源匮乏地区,建立高效率的教育体系,利用社会企业技术资源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去,保证教学内容是社会所需要的,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目标。

5.规范资金管理,多渠道筹措经费。经费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性,经费来源主体多元化,政府、学校、企业和个人,政府承担协调城乡之间经费投入的平衡,优先发展贫穷地区的职业教育,政府制定激励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各方捐赠,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建立健全资金稳定增长模式,有利于经费投入的公平。2002年开始我国职业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体制,规范职教资金投入的使用范围,明确专门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保证专项资金的落实到位,完善公平公正的财政转移支付,针对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职业学校,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给予专项补助,实现资金配置的横向和纵向的公平。

六.小结

职业教育是新兴的发展领域,均衡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是我国当前政策导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客观存在,制定相对公平的政策,合理配置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保证受教育群体的机会公平、就业公平;优化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分配,加快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缩小地区间差距还需要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长期坚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

[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2017.

[3]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

[4]铁明太.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失衡及解决机制初探――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76-78.

[5]许金如,顾馨梅.教育公平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4,33:24-26.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对中职教育提出了关于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中职教育更是要揆情审势,找准自己在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并按照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

一、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获得维护和改善生存发展必须的价值观、责任感和与其相关的知识、技术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囊括了一个人全部的人生教育,其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1)传播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观念、知识、价值和态度,促使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促进经济增长、文化繁荣和政治进步,推动社会发展;(3)对形成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和持续发展很有帮助。在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在客观层面也提出了中职教育要进行改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职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培养应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要让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用长远的眼光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走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制约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要想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就要协调各种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切不可顾此失彼。我国正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如果不加大中职教育的发展力度,就会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造成严重影响,无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多元需求。当前限制中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中职教育办学经费相对较少,总投入不足。经费渠道的狭窄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中职院校缺乏举办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缺少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完整的运行机制,没有让职业教育面向就业,也就是培养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因此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2)我国人民普遍对中职教育存在偏见,认为中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出路,由此产生的社会舆论就降低了中职教育的价值。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比不上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数单位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也过于强调学历的高低,这也影响了人们对中职教育的选择。(3)生源素质和就业率不断滑坡。用人单位选人标准的变化导致高校不断扩招,再加上受家长传统教育思想的错误影响,导致很少有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当前国内的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单位在选人用人时,侧重于学历,而轻视实际工作能力,导致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十分堪忧。(4)师资质量偏差。很多中职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适应新型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5)很多中职学校没有充分形成和发挥办学特色,只片面注重办学规模。

三、实现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虽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很多学校仍然行进在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职教育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唯有如此,才是长远之计。中职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正确解读国家有关中职教育的政策,构建现代化的中职教育体系,让社会对中职教育产生正确的看法,从而为中职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2)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不应忽视中职教育,在保证一般性投入的同时,逐渐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使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渐改善,以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稳定招生规模。中职院校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规划招生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就业,把好出口关。(4)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从而提升中职院校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5)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效机制,互惠互利。企业向学生提供稳定的就业平台,学校向企业输送优秀的技能人才,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四、总结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中职教育身负着为国家提供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中职教育工作者只有找准关键,正确面对社会需求,竭力拓宽学生的出路,才能保证中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11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39-06

伴S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更对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训与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极大刺激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技术进步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企业技能内生性需求对企业技能培训动机产生的影响,将会对企业培训行为带来重大影响,这对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结构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变量。技术进步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格局,进而对技能人才供给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哲学的进步,关于技术与技能之间是互为互补的关系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技能需求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步增强的观点得到了实践的广泛验证。技术进步逐步表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强化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意愿。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将会降低企业对培训成本的忧虑,从而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成为可能。这种可能在由企业个体属性所决定的企业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影响下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见图1。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追逐技能的意愿

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进步最终将会导致技能需求的退化。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包含着前沿技术的设备资本品投资的大规模增长,技术进步对技能的替代性作用大幅下降,并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技术进步造成了企业对低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1]。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将会选择引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新设备,而淘汰旧的设备和技术。这样企业就必须要求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来保证新设备的正常运行。高技能人才往往接受过较高级别教育,学习能力较强,能较快掌握新技术,从而较好地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变化。而低技能劳动者往往接受过的教育层次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新技能的速度相对较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适应性较差。因此,教育发展、知识经验积累以及天赋等个体差异引致的人力资本异质化特征,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更加凸显[2]。同时,高技能对技术进步也显示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驱使经济体显示出对高技能人才的偏爱,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使技能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现出迅速增长趋势[3],并导致技术进步沿着以高技能基础的路径发展[4],呈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增加了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无论是中性、非中性还是资本体现式的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技能偏好性特征[5]。伴随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制定,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升经济进步的质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技术进步速度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则为我国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好发展趋势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偏向于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而不会出现因为技术进步对技能型劳动的替代而降低对技能型劳动力需求的现象。此时,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的高技能工人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而追逐技能将逐渐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技能内生性决定的工资挤压效应提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动机水平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将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技能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外生常量,而成为一个内生性变量。技能内生性属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内生性技能的变动不仅意味着工人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企业将有可能通过工资挤压效应获得超过提供技能培训成本的超额收益。

工资挤压效应是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工人边际生产效率和工资增长刚性导致的工资挤压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人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劳动生产力水平,随着劳动力技能提升而带来的边际生产率的提升会带来工人工资水平的相应提升。因此,企业只对专用性技能具有投资的动机,一般技能只由员工自己买单。即使在信用市场,员工没有能力投资一般技能培训,不得不由企业提供一般培训的情况下,企业也会通过支付培训期员工低于边际生产效率的工资方式,用剩余部分弥补企业支付的培训成本。但由于现实中存在的雇主市场垄断力量,劳动力流动成本,劳动力市场关于劳动力数量和能力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技能所处的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6]。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人的边际生产效率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增长,而工人工资受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与边际生产效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导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快于工资的增长效率而产生工资挤压效应[7]。

由于边际生产效率与技能提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技能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工资挤压效应的提升。也就是说,工资挤压效应是技能这一变量的一个函数。随着内生性技能的提升,工资挤压效应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使企业获得的利益不断增多。当技能提升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会使企业通过技能提升获得的额外收益超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可能发生的成本。受此影响,企业将有动机提供除了一般技能培训之外的专用技能培训。

而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提升将与技术进步保持同方向变化。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水平关系密切意味着,伴随着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的发展,当技能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使工资挤压效应超过培训成本成为可能,催化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方式的转型。

(三)个体禀赋决定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

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与工资挤压效应,为企业直接提供培训提供了可能。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的具体方式还与资本实力、规模等企业的个体性因素密切相关[8]。这是因为,企业在资本实力、规模等方面的个体禀赋决定了企业承受培训设备、培训师资、培训费用以及培训期间工人生产效率的降低等培训成本的能力水平。

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决定了其行为受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资本充足、规模足够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和显著的技能培训规模效益,这些优势的存在使企业更倾向于将技能培训纳入企业内部,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提供技能培训。而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即使有不断增加的工资挤压效应,受资本充足程度和企业规模的影响,企业承担培训成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提供技能培训。面对这种情况,在追逐提供技能培训以获取技能型人才的诉求驱动下,在交易成本节约和外部资源因素的影响下,企业有动机通过契约、联盟等方式,采取业务外包、股份制合作、一体化运作、集团化等模式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有机地整合职业院校等外部的专业技能培训资源,弥补自身承担技能培训成本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升企业获得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能力[9]。

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际上是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工资挤压效应以及企业个体能力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逻辑关系上讲,企业在技术进步影响下对技能的追逐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根本原因,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使提供技能培训取代市场自由选择成为企业获取技能的行为选择,企业个体禀赋导致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差异与交易成本、外部资源等因素共同作用,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呈现出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在内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分布于劳动力市场自由获取和企业内部培训两个端点之间,形成一系列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内涵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则是根据企业需求,企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倾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获得满足相互作用的结果[10]。根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偏好的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和成本偏好价值取向两种类型。两种价值取向反映出企业主体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对技术进步和培训成本的不同价值倾向性。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获取能够适应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型人才;成本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节约企业自身的用工成本或节约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成本。

之所以企业会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挤压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前所述,工资挤压效应的形成是边际生产效率提升和工资挤压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机制。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技术进步、技能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工资挤压作用却与雇主谈判能力和制度因素相关。迥异的形成机制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企业既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促进边际生产效率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也可以选择通过制度或者机制的设计限制工资增长实现相同的目标,或者同时采用两种兼顾的价值取向。前者表现出对技术和技能的明显偏好,而后者则表现出明显的成本偏好。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影响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一般来说,工资挤压作用更多决定于制度因素和劳动力市场决定的雇主在工资谈判中的强势地位等外部因素,而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则与企业自身的技术技能依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对技术技能的依赖程度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

在培训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技能依赖性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技能提升带来的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当技术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将超过培训成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将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并显示出明显的技能偏好倾向。对于技术技能依赖性较低的企业来说,企业对技术技能的需求较低并且提升缓慢,通过边际生产效率提升获得工资挤压效应的空间有限,此时通过雇主在劳动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工资刚性等制度因素限制甚至压低工人工资水平,获得工资挤压效应成为企业唯一选择,其参与职业教育则显示出明显的成本偏好性。

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制度和工资是具有刚性的,短时间内是难以随意调整的。这既是工资挤压作用产生的制度原因,同时也决定了工资挤压作用变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相对固定、难以变动的。而技术技能进步却较少受到这种制度刚性的约束。这就意味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本偏好价值取向的挤压效应增长空间是有限的。与成本偏好的价值取向相比,技能偏好的价值取向为工资挤压效应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的发展空g,这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偏好由成本偏好向技能偏好变迁提供了可能。

伴随着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技能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快速的技术进步引起技能的变动,将导致企业追逐技能人才和提供技能培训欲望水平的增加。虽然企业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培训成本承受能力不同,但获取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已经取代追求获取廉价劳动力而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更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步由培训成本偏好向技术进步偏好转变。从本质上说,这种转变不是一种价值取向完全替代另一种价值取向,而只是价值取向重心的转移。这就是说,在企业逐步确立起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取向后,并不意味着企业对培训成本价值偏好的丧失。只是说,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发挥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判断

当前,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了一个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是在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不断突破等国际形势下,不断“追随、模仿”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进入到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转型周期;从国内看,“追随、模仿”的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改变我国长期处于世界分工末端的现实,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使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重心,注重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11]。因此,伴随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技术进步偏好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流追求,这将加大技术进步通过技能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进行,从而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三、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分析

伴随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诉求的重点将逐步从对交易成本节约、外部资源需求的外部利益层面的诉求,转向为追逐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诉求。为了保证企业获取技能能够满足企业技术M步的需求,企业有足够的动机通过全方位、有效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不断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积极将技术进步带来的技能工人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诉求的有效达成,见图2。这在国内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一)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制定,促使职业教育面对产业需求

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行政组织体系则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介入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能够满足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加入职业教育决策机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和认定机构、课程开发机构等职业教育管理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宏观战略制定,创建影响职业教育政策和发展方向关键点的组织体系成为宏观层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政府的有效介入下,行业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充分重视。近年来,教育部牵头成立了59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制度,以规范和保证行业组织的正常发展。作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行业组织和协会成为了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纳入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需求和技术标准引入职业教育,有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等方面,以及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督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举办或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引导职业院校响应企业技能需求

在技术进步偏好性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企业愿意以提供技能培训的方式来获取技能型人才,而由于企业个体性差异导致的企业承受培训成本能力的不同,导致企业具体提供技能培训的形式多样化。由实际情况来看,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直接举办职业教育成为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充分发挥处于生产技术变革和设备更新的前沿优势,通过资金投入、设备捐赠、实训基地共建、员工培训、合作科研等方式,采取冠名班、定单班、校中厂、厂中校、校企一体化办学、集团化办学等不同模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引导职业院校面向产业需求办学,促进产业链、教学链的有机整合。

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篇1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而影响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教师队伍。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技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造成技校的教师得不到重视,技校教师的总体收入明显偏低。收入的不尽如人意是技校教师队伍人员思想难稳定的根本,部分中青年教师不甘于长期从事职业教育,跳槽现象严重。简而言之,技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引不来,引来留不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目前技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数量不足

根据教育部网络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是1710万人,技校专任教师68万人,师生比为1:25。按2010年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按照1:20计算,2010年技校专任教师人数应该是86万人。技校教师缺额在20万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来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技校师资主要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拥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小。在目前产业结构调整迅速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优化技校师资队伍结构,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课教师比例偏多,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明显偏低,“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不足。三是学历结构不合理。根据教育部网站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专任技校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3%,本科学历占78%,本科以下占19%,可见技校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还是偏低的。

3.操作水平不高

技校教师很多来自普通高校,动手能力差,没有经过培训就走上讲台,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而进入学校工作以后,多数教师因为教学任务较重,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实践。

二、对技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根据这一要求,针对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需要扎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要将有关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和质量,对教师到企业实践进行统筹、监督和管理。

2.建立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主要对教师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育人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和对接企业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3.建立完善职称评聘制度

实行职称评聘分离,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对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优先提升职称。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积累实践经验和学习实际生产技术。对没有完成与职称相应的教研教改任务的教师实行低聘制度。相反,对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并且效果良好的教师实行破格聘任。课酬分配与教育教学工作绩效挂钩,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达到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之效果。

4.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