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合集12篇

时间:2024-01-17 16:18:26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46-03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界的一次革新运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运动[1]。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解学生需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特提出此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心理学课程需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从理论上来说,公共心理学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当前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这样一门对学生当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有利,对未来工作也极其有利的课程,按理应该受到广大学生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但现实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有学者曾经对在校生和往届毕业生做过调查,认为“心理学学了没有什么用,学了就忘”的大有人在。往届毕业生认为过去他们在学校时学到的心理学太抽象枯燥,理论化,概念太多,考试死抠概念,大多在实践中运用不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采用“上课时随便听一听,考试时应付应付”的方式对待。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未能很好地调动起来[2]。

造成心理学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讲还是在于课任教师的教学模式上表现出唯师、唯书、唯讲、唯记,教学取向上要求学生按照大纲读死书、死读书,教材内容较为滞后,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3]。这样的教学极大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心理学的教学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上,失去了其应有的重要的实践价值。

基于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以及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理念中的深入,为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和主体性地位,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成长,特提出此课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为高校心理学课程设置提供现实依据。

一、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以红河学院为例,从红河学院下属13个子学院大一到大四学生中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0份,其中有效问卷366份,平均每个学院30人左右。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真正需求,结合研究内容,走访了红河学院13个子学院的26人(每学院2人,男女各1人),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询问,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编制问卷做好了准备。

采用自编课程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共31题。问卷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认识、职业规划、学业规划、人际交往、情绪与意志。其中自我认识包括1、2、10、22共4个题项;职业规划方面包括23、24、25、26、27、28共6个题项;学习方面包括学习压力、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三方面3、4、5、6共4个题项;人际交往方面分为恋爱、交友、社会交际三方面共12个题项;情绪与意志方面有8、19、29、30、31共5个题项。问卷采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从1到5的5点计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在该项上的需求越为强烈。

(三)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为研究大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提供依据。

二、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分析

(一)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整体性分析

对红河学院在校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从整体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红河学院在校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总体情况结果(n=366)

从表1可以看出,被试在自我认识、职业规划、学业规划、情绪与意志四个方面存在显著的需求性,其中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度最高,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分最低,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学习需求性。

(二)自我认识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简而言之,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在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问卷中,自我认识方面调查的内容主要有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心理素质认识等方面。

调查表明,各个学院在自我认识的学习需求的平均得分为3.328,得分最高的则是外国语学院,得分为3.72,说明在自我认识的学习方面外国语学院的需求是最强烈的;得分最低的则是美术学院,其得分为2.78,低于3分,但是高于不需要0.78分而只是低于需要0.22分,这就说明美术学院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是存在学习需求的。

(三)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4]。在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问卷中,职业规划调查内容有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巧、职业选择、择业态度、目前就业状况认识、职业发展趋势了解、行业背景了解等方面。结果表明在职业规划学习需求方面,得分最高的是音乐学院,得分为3.91分,而次之的则是教师教育学院3.87分,再次之的得分也高达3.83分,分别是数学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这表明,这几个学院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程度是比较高的。在职业规划学习方面,得分最低的则是美术学院的3.19分,也是高于3分的,说明对职业规划的学习也是存在需求的。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各个学院的综合平均分为3.598,得分表明,在校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学习存在明显的需求。

(四)学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学业规划,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其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在本研究中,学业规划特指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在调查中,学业规划主要涉及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和压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结果发现最高分为3.76,是音乐学院的平均得分;次之的为外国语学院的3.70分,两者的差异也是很小的;得分最低的为美术学院,得分为2.71;低于3分的还有商学院和数学学院,分别为2.98和2.95。各个学院对学业规划学习需求的总体平均得分为3.288分,通过这一系列数据可以得到:在校大学生对学业规划的学习是存在需求的。

(五)人际交往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人际关系网中,每一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在校学习,抑或毕业后的职业生涯,都是依存于人际交往的[5]。调查结果得分最高的为音乐学院,分数为3.02,次之的为外国语学院的3.01,得分大于三分的也只有这两个学院,其余学院得分都低于3分,最低分为商学院和美术学院,得分都为2.48,剩余的得分处在2.5与3之间。这就表示商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是不存在学习需求的,在人际交往学习方面,绝对存在需求的有音乐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各个学院的综合平均得分为2.772,这表现出,总体上在校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学习是存在需求的,但需求的程度并不高,不存在明显的需求。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学生不存在明显的学习需求,这表现出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还是比较顺利的,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进入大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长以及接触范围的扩大,心理越来越成熟,见识越来越广,各种观念也随之变化,各种能力也随之增强,使得人际交往能力也逐渐进步,进而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

(六)情绪与意志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意志则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情绪调节困难[6],在本学习需求问卷中,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情绪调节、意志力培养、自卑心理克服等方面,在情绪与意志方面的学习需求中得分最高的为音乐学院的3.55分,其中得分超过3分的有9个学院;得分低于3分的有商学院、美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共4个学院,得分分别为2.92、2.93、2.84和2.95。显然,低于3分的4个学院的得分也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不需求。在情绪与意志方面的学习需求的综合平均分为3.154,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情绪与意志的学习需求度不是很高,但是依然存在明显的学习需求。

(七)不同专业类别的学习需求比较

将不同学院的学生按照文史、理工、艺体分为三个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学习需求的比较,比较结果如下。

表2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n=366)

注:p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不同类别专业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需求上存在差异,但差异甚微,差异性并不显著。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在学业规划的学习需求方面,文史类的学生对学业规划的需求最大,艺体类次之,理工类在末,文史类与理工类差异较大,在学业规划方面文史类的学生需求较大于理工类学生。总体来说,被试在各个维度的学习需求上基本一致,不存在明显专业差异。

三、改进大学心理学课程设置的建议

结合大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学校的心理学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在心理学课程的自我认识、职业规划、学业规划、人际交往和情绪与意志五个方面都存在学习需求,对于职业规划的需求最大,次之的是自我认识,然后是学业规划,之后是情绪与意志,人际交往方面的学习需求程度最低。学生希望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学生需求为导向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学课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学课程模式。

将心理学课程现状和相关理论与对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及分析相结合,本文对高校心理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在课程设置时,首先应着重考虑学生最需求的即“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因为调查表明“职业规划”对各个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学习需求最高的,对“职业规划”的教学一可以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二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三可以组织“职业规划竞赛”活动。最终评价的标准就是学生能为自己做合理的职业规划。

在“人际交往”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学习需求是最低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不需要为“人际交往”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可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活动为学生搭建交往平台、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学生学习“自我认识”的目的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和发展自我。笔者认为,当今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一方面是由于在大学阶段,随着身体的成长以及在学校、社会与家庭中地位和角色的改变,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加深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惘和困惑;另一方面则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

在“情绪与意志”方面,对情绪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在意志力方面可较多地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育。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励志电影,组织体育竞赛,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去体验生活,也可以邀请这方面的名人进行讲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在“学业规划”方面,各专业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差异最大的就是“学业规划”方面。因此,在开设“学业规划”的课程时,可根据需求情况按专业来开设课程,还可以组织同专业间、不同专业间的学生进行交流。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但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课程改革,在开发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学生需求出发,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是开发心理学课程的基础,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是课程设置的前提保证。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保证心理学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袁朝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

2010,(3).

[2]饶淑园.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惠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张丽娟,王秀希.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策略探讨[J].邯郸学院学报,2010,(1).

[4]王保林,刘文涛.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

[5]兰静.浅析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J].现代企业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2

1.引言

就业能力结构包括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求职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个体是否具有用人单位所看重的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品质及行为习惯等能力,侧重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横向能力;而维持工作的能力主要强调个体在成功就业后能否继续并发展下去的能力,侧重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纵向的能力。但通过对现实中现象的考证,求职业能力与维持工作能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求职业能力高的大学生相对于未就业大学生来说,其维持工作能力也相对要高些。因此,本研究致立于探求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力之间的具体联系。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兰州地区八所高校通过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64人,女生46人,年龄均在17至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83±1.61岁。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搜集,问卷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问卷由大学生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二部分构成,之初选取了114名大学生进行预测,修改并增加了问卷的卷型编号和背景变量。问卷采用五点计分方法(1表示不重要、2表示不太重要、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通过SPSS13.0软件因素分析,得出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可分为专业素质、人际交往、管理能力、生涯规划、信息管理、职业品质、情绪管理七个维度。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13.0软件对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3.分析结果

3.1 求职能力与维持工作能力间的整体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本研究进行典型相关维度递减检验,我们可以发现前五个变式在0.05水平下均显著,而六、七变式却并不显著。(见表五)这说明只有前五对典型变式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在其后研究中,只研究前五个变式。

对大学生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的典型相关分析(见表六)结果发现:前五对典型变式累积特征值达98.662%,已充分代表了观测变量的总方差,也支持了以上观点。分析变式典型相关系数,发现第一对典型相关系数为0.880,其确定系数为0.774,表示求职能力中的第一个变式可以解释维持工作能力中第一个典型变式总变异量的77.4%.第二对典型相关系数为0.685,确定系数为0.468,表示求职能力中第二对典型变式可解释维持工作中第二对典型变式的46.9%,依此同理,其它变式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08,0.483,0.358,确定系数为0.258,0.233,0.128。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之间的整体关系,我们对二者之间进行了典型变式的分析。通过对标准典型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求职能力的典型变式可以写为:

U1=0.447专业素质+(-0.031)人际交往+(-0.34)管理能力+0.315生涯规划+0.095信息管理+0.160职业品质+0.222情绪管理;

U2=(-0.122)专业素质+0.526人际交往+0.613管理能力+(-0.231)生涯规划+0.447信息管理+(-0.301)职业品质+(-0.271情绪管理);

U3=1.655专业素质+(-0.126)人际交往+(-0.98)管理能力+(-0.770)生涯规划+(-0.100)信息管理+(-0.647)职业品质+(-0.161)情绪管理;

U4=(-0.252)专业素质+0.597人际交往+(-0.042)管理能力+0.168生涯规划+(-0.525)信息管理+(-0.778)职业品质+1.290情绪管理;

U5=(-0.289)专业素质+0.778人际交往+(-0.830)管理能力+(-0.262)生涯规划+(-0.554)信息管理+1.336职业品质+(-0.074)情绪管理。

维持工作能力的典型变式可以写为:

V1=0.387专业素质+(-0.109)人际交往+(-0.034)管理能力+0.356生涯规划+0.020信息管理+0.336职业品质+0.135情绪管理;

V2=(-0.326)专业素质+0.459人际交往+0.460管理能力+(-0.185)生涯规划+0.818信息管理+(-0.417)职业品质+(-0.298)情绪管理;

V3=1.092专业素质+0.127人际交往+0.030管理能力+(-1.250)生涯规划+(-0.259)信息管理+0.484职业品质+(-0.235)情绪管理;

V4=(-0.301)专业素质+0.319人际交往+0.081管理能力+(-0.339)生涯规划+(-0.193)信息管理+(-0.199)职业品质+1.139情绪管理;

V5=(-0.669)专业素质+0.765人际交往+(-0.161)管理能力+0.520生涯规划+(-1.180)信息管理+1.1943职业品质+(-0.202情绪管理)。

4.结论

对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做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典型变式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线性组合中变量系数的方向大多为正方向,说明求职能力越强,维持工作能力也就最好。在第一对典型变量中(U1,V1)中,U1为求职能力线性组合,V1为维持工作能力线性组合,其中专业素质在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中均比其它变量有着较大的负载,说明专业素质是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相关联的主要指标。专业素质在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中为正相关,说明在求职中有着较高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同样在维持工作中也会有着较高有专业素质;在第二对典型变量中,主要反应的是求职能力中管理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中信息管理能力的正相关,说明在求职能力中有着较高管理能力的大学生在维持工作能力中也会有着较高信息管理能力;在第三对典型变量中,主要反映的是求职能力中专业素质对维持工作能力中生涯规划的相关,其中专业素质与生涯规划能力成负相关,这说明越是有着较高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在维持工作能力中生涯规划得分越低,在第四对典型变量中,情绪管理成为联系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相关联的主要指标且正相关,说明在求职工作能力中有着较高情绪管理的大学生在维持工作能力中也会有着较高情绪管理;在第五对典型变量中,职业品质成为联系求职能力和维持工作能力相关联的主要指标且正相关,同样,在求职能力中有着较高职业品质的大学生也会迁移到维持工作能力中。 (作者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Yorke, M, Knight, P.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York, 2004: 4- 5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3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52-002

一、引言

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职业指导。1907年费齐在英国爱丁堡建立就业指导局,和1908年帕森斯在美国波士顿建立地方职业局,标志着职业指导的开始[1]。可以说,生涯规划主要源于美国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和欧美人文主义的思潮[2]。当前有关生涯规划的内涵实际上更多指的是职业生涯规划,也即狭义的生涯规划,它是生涯规划中与职业方面有关的规划,是生涯规划的主体和重点。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权衡,与时代特点相结合,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准确定位个人的职业方向、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3]。

曾有调查表明,只有7.29%的大学生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有49.84%的大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近一半大学生没有进行过任何生涯设计。可见大学生对生涯规划问题认识不足、缺乏对生涯规划的探讨,这一现象非常普遍[4]。那么,综合性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又是一个什么样呢,为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二类院校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为学校开展生涯规划辅导等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某高校510名大学生作为施测对象,收回问卷472份,回收率92.55%。剔除无效问卷16份,得到有效问卷456份,有效率达96.61%。其中男生206人,女生250人;理科生266人,文科生为190人;大一139人,大二111人,大三115人,大四91人。

2.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修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5]。问卷包括28个项目,分为6个维度:目标计划、职业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反馈修正。为避免趋中反应,量表分成五个等级:非常不符合、较为不符合、一般、较为符合、非常符合。研究表明,此问卷信效度较好。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的整体情况

调查群体在六个维度上的等级评定均值在2.82~3.45范围之间,在五级量表中,分数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研究对象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整体情况较好。在六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为职业探索,可见大学生在涉及到有关就业和职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搜寻上比较被动。

2.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性别和学科差异分析

除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两个维度,男女生在生涯规划的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自我认识维度上,女生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在人际关系维度上,男生显著优于女生。文理科学生在自我控制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理科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好于文科生。在其他五个维度上,大学生生涯规划不存在学科类型差异。

3.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年级差异分析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施测对象在职业规划的六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2.82~3.45,说明大学生在生涯规划上整体表现较好。在生涯规划的六个方面,自我控制(3.45)最好,而职业探索(2.82)最差。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所缺乏,而这又会限制各种信息和资源的获得,进一步加大就业的难度。如果学生不了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也就不能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接受教育培训,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就业时的竞争力[6]。这一结果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关。第一,在我国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比求职者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对于求职者信息的索取要远大于对于自身信息的供给,两者之间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这导致了学生获得的职业信息较少;第二,虽然我国的教育基础扎实,但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经历并不多,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实践还很少[4];第三,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不是很了解,也不会去利用,甚至有些人不知道还有就业指导中心这个部门,很多有用资源都浪费了。

本研究发现,在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两个维度上,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在自我认识维度上,女生得分极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细心、敏感、自我意识较强等特点决定了女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更注重分析自我、了解自我,并在自我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另外,女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更看重的是心理的舒适感、与自己个性的匹配;而男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可能更看重一些外在因素,诸如权力、金钱、地位等,而较少考虑到自我的一些情况,这也许与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有关。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则是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这种结果并不代表男生更擅长或更喜欢人际交往。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更经常看到的是女性与人在一起交流,女性更善于沟通交际。而本研究之所以有此结果,是因为我们所调查的人际交往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范畴内的人际交往,而不是日常所说的人际关系。与普通的人际交往相比,这种人际交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男性注重这种交往,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5]。这与王玉坤、张微等的研究结果一致[5]。

同时,理科生在自我控制上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这可能因为性格以及学科中性别的不平衡导致。据一项关于大学生气质类型的调查表明:理科学生中属于粘液质的较多,文科学生中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比较多。所以文科学生更加活泼,反应迅速、思维灵活,喜欢交往、情绪稳定性较差,因此文科生的自控能力也相对而言要差一些;另外文科学生中女生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而女生的情绪稳定性本来就比男生要更差一些,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另外,研究还发现,职业规划存在年级差异。首先,在职业探索维度上,高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这符合大学生在学校中发展的实际规律,大一和大二时,大学生更多的是处于学业适应和发展的阶段,这是进行知识储备的一个重要过程,他们相对较少考虑到有关职业工作的一些问题;而到大三的时候,开始面临考研或就业的选择,这时他们才开始进行积极的职业探索和职业了解。大四阶段,则是职业探索已经完成,开始坚定的执行自己选择的过程,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在自我认识维度上,研究发现,大三年级的学生得分最低。照理说大学生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应该越来越增强。出现此结果可能是因为进入大三后,当面临多种选择时,大学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迷茫期,尤其是在了解了更多有关职业、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后,开始对自我的一些内容进行修订,甚至会产生一些自我怀疑;在自我控制维度上,发现随着年级越高,自我控制越好,这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经历阅历以及心理成熟有关;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大四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这体现了与在校生相比,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更加社会化,更关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更加成熟。

综上所述,大学生生涯规划总体表现较好,但在性别、年级、学科等变量上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对学生做生涯规划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人口变量特点、年级以及所学学科特点等。另外本研究选取的是二本综合院校,若能选取一类院校和职业院校进行比较研究,就可以清晰的了解不同院校生涯规划的特点,这也是后期我们将要做的工作。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JG-13-48-1)

参考文献:

[1]李志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生涯辅导[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182-185

[2]殷磊,李小萍.专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77-779

[3]陶际恒,杨馨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19(4):132-134

[4]夏海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7,12(2):116-120.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4

笔者担任《组织行为学》课任教师期间,结合第四章《压力与挫折管理》的内容,专门组织了对学生压力的问卷调查。在其他课任老师的协助下,共发出问卷450份,回收351份。经过统计,分析出高职学生主要面临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和高校生活环境的压力。鉴于高职学生的存在着如此多的压力,如何缓解压力、释放压力,笔者就此对高职学生压力如何缓解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学生压力的缓解,要通过内控和外控两个途径来解决:内控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以自身的意志力控制压力下的不良情绪;外控就是通过集体、他人的帮助减轻学生的负担,以减少压力。内控是调节心理感觉,外控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压力缓解的路径

1.1加强主动迎接压力的教育

学生压力的缓解,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内因的作用。面对困难、压力敢于迎接,敢于挑战的人,是具有良好主动性内因的人,有了这个基础,再学会解压的技术,学习压力缓解就成为可能。从目前来看,现有的解压技术有:最大负荷理论:即苏联科学院院士奥托.余.施密特在14岁时就做好自己一生的发展详尽规划,但是,要完成这项计划需要900年时间,于是,他又把计划浓缩到150年。施密特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他将自己生活中的分分秒秒一一做了安排,最大限度地进行工作。终于在他64岁逝世那年,基本完成了自己150年的发展规划。

1.2加强学习方法的教育与交流

掌握学习方法本来是高中阶段应该完成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尽管考入大学,也不能完全掌握好应有的学习方法。学校应该开设学习方法选修课,给学生讲解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讲解记忆与反应、记忆与遗忘、记忆与深加工、记忆与重复、记忆与集中精力、记忆与抗干扰等;讲解学习过程的“记忆——复习——理解——拆迁记忆”的基本原理。开展记忆学习方法的交流,如开展“好记性主题班会”“头脑风暴与记忆”“好记忆现场PK”,还可以请记忆专家举办讲座,请记忆好的学生交流心得。

1.3加强实习实操活动

培养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的重点课程之一,要加强高职学生的实习实操活动,以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对课堂理论的复习和记忆。定时的复习能将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学生在课堂听理论课,一般只应用听觉和视觉,嗅觉和触觉基本不用。而实习实操,是以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感这四种感觉。在四种感觉中,已经有大量实验证明,触觉的记忆效果最好。因此,要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加大实习实操的可执行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人际关系压力解压

2.1增强人际关系重要性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进行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是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理解的桥梁。人际交往中通过交流信息、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建立交往网络,为将来就业、创业建立人脉关系;通过相互倾诉,寻求帮助实现排解烦恼和健康心理的作用;通过团体互动,娱乐身体,净化心灵。人际交往可以增进人与人的理解,增进团队的团结。学校要结合教学中心的工作,通过教师在授课时的潜移默化,通过网络平台、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人际交往的好处,让每位学生都重视人际交往。

2.2畅通人际交往通道,尽快解决学生的社区归属感

感觉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压力的学生,一般都表现为人际交往通道狭窄的问题。在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同辈交往中以同学交往最为重要。要畅通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通道,要求学校的管理层,要积极扶持班委会的工作,在基层班解决问题。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讲,首先要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一个学生班要有一个发展规划作为凝聚目标。比如要争当学校的先进班集体,争当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班集体,在这个大目标下,分解为学习成绩目标、守纪目标、做好事目标、积极参加比赛目标等。在为实现目标的刺激下,全班同学的人际互动就容易开展。其次,要有具体的互动规划和措施,如主题班会、班内竞赛、集体远足、校外扶贫助困等。再次,还要对人际交往进步明显的同学进行表彰。

2.3创新校内、校际的课外群体互动

马克思说过,人是通过“交互作用”而发展完善的,而大学生在校内的课外群体活动是人交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组织学生活动的部门——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在组织传统活动外,还需要在原有活动中创新,特别在运动、休闲和艺术情趣活动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为达到吸引学生参与的目的,创新的活动项目需具备趣味性\公众性\娱乐性。

2.4对人际交往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淡漠型人际关系。这个类型的学生大都性格内向,有自我中心倾向,要求别人理解、尊重自己,却忽略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另一种是冲突型人际关系,这种人心情烦躁,易爆易怒人际关系紧张。对淡漠型人际关系和冲突型人际关系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如果属于心理疾病的,要请心理医生进行辅导;非心理疾病造成的,要在辅导中强调人际交往有助于学习提高,有助于完善个性,有助于身心健康;要传授人际关系的主动、诚恳、礼貌、谦恭、微笑等方法;还要提醒人际关系中应该注意的平等、互利、信用、兼容、尊重等原则。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5

一、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所谓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运动过程,是一切社会形态的质变、飞跃,社会革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改革和变迁等都可视为社会转型的形式。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机制转轨和利益分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甚至价值取向。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也经历了“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过去“计划”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转变为“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而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制度转型还在进行中,与市场经济社会所要求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大学生走向就业,而社会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全的就业市场,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因素。人才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人才发挥作用,实现和提升其价值的根本途径。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的搜集、整理与是实现大学生及时就业的前提。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不规范,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此外,其他的地域性差异、性别歧视等完全不公平的人为因素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致使大学生就业人格发生严重扭曲。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人格缺陷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转变,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转型社会中一系列正常的近乎必然化的问题,受到整个转型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大学生的就业人格在社会转型期中发生着重要变化,产生严重的缺陷,大学生就业人格的全面塑造面临极大的挑战。

1.自我同一性混乱。

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一味的盲目从众;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致使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依赖性强、反复无常、左顾右盼,不能主动、独立地规划职业生涯、获取职业信息、筛选职业目标,也不能解决就业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

2.抗挫折能力低。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也有许多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表现出缺乏信心和勇气,求职时顾虑重重,不敢大胆自荐,不能真正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竞争实力,错过机会,在竞争中陷入不战自败的境地。

3.求职心理两极分化。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使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自卑的反面是自大,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身上常见的人格缺陷,在就业中的表现都是对自己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认识。

4.求职中过分偏执。

大学生就业中的偏执心理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对追求公平的偏执,大学生要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不满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表现为对公平的过于偏执,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都笼罩上了心理阴影;高择业标准的偏执使大多数毕业生对求职有过高的期望,不过多数人能通过在就业市场的体验,客观地认识和接受当前的就业现状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但仍有大部分大学生固执己见,偏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择业标准,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

5.人际交往受阻。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人际交往能力极低,学习生涯期间没有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的交友环境,以致朋友圈子极为狭窄,缺少就业信息的获取。还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常常一开口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更有一些大学生对社交礼仪了解甚少,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

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人格培育的有效途径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人格发生巨大变化,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实现充分就业。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认清努力方向,摆脱心理困惑和苦恼的缠绕,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人格培育的积极作用可以表现为:其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把握自身优势与不足,进行科学规划,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种外部环境,努力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其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对各类环境进行分析,使其认清社会形势,客观分析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在贡献社会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其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在综合分析自身及外部各种条件的基础上,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方法。

2.帮助学生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3.鼓励学生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许多大学生通过亲身的求职活动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并不像自己以前想象得那么高,并容易出现各种失望、悲观、不满情绪。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

4.教导学生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都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与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费时间,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原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5.教会学生以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与行为的互动。人际交往不仅是个人丰富人生、成功事业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大学生们肩负着承续历史、繁荣当代、开创未来的重任,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等不仅影响着自身融入社会的过程及结果,还会通过他们的交往效应影响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大环境。协调沟通,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它还是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离不开协调沟通。协调沟通的目的在于消除隔阂,互信互助。协调沟通的基础在于真诚交流,换位思考,达成共识。在未来社会,协调沟通能力越来越重要,甚至会超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要素。因此,要教会学生协调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其中诚信、宽容、尊重、主动是最重要的,微笑、赞美、热忱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能够宽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要有容人、容事、容物的雅量和度量。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杜是桦.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候症[N].省略/news/spll/200703160163.htm.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6

一、引言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涯的起点和开端,也是大学生涯的适应阶段。如何帮助新生顺利地度过适应阶段,历来是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有:教育目标不明确,眉毛胡子一起抓,造成学生连学校最基本的信息如校训、学校成立时间、学校名师等都记不住;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领导讲话、专场报告、参观活动较多;教育内容枯燥,不符合高职新生的思想现状和认知规律。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是:重形式、轻内容,忽略了高职新生在心态转变、心理调适等方面最为迫切的需要。因此,心理疏导工作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心理特征分析作为切入点,研究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合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高职新生心理特征分析

1.境与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焦虑

大多数高职新生进入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当他们踏入大学,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新的学校、新的规章制度、新的集体、新的宿舍、新的朋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交际环境,甚至连基本的交流语言也是陌生的。另外,从踏入大学那一刻开始,高职新生在个人角色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家中“文物”、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自己扮演了家庭中的主角,内心优越感较强;现在只是学校“普通的一根草”,在高手云集的校园里默默无闻、没有鲜花和掌声,高考前的光环日益消失。

在生活上,以前基本由父母包办,特别是独生子女或家境优越的高职新生,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形成依赖、被动、胆怯的性格,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一旦离开,生活上点点细节基本要自己解决,就显得六神无主。在学习上,高中阶段非常依赖老师的任务布置和习题指导。并有不同层次的测验作为督促手段,而大学老师更多的是给予方法的指引,学生需要在充分的课余时间里自主学习。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念和留恋,对新环境、新生活感到难以适应,内心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焦虑、不安甚至是害怕的情绪。

2.认知与选择的错位造成心理自卑

十年寒窗。三天的高考,便决定了人生选择。很多高职新生因未能被本科大学录取,而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了怀疑,把读高职当成无奈的选择,抱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来到学校混日子,这些学生表面上傲气自负,内心自卑脆弱,对现实感到力不从心又不愿付出努力:也有些同学因学校或专业的错误选择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于是,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还是沉溺干过去的辉煌或失败,出现失意、不安的现象,因不自信而产生自卑感,觉得大专生一定比本科生差,甚至很多高职新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只“丑小鸭”。

这种自卑心理一旦在群体中蔓延,就容易使高职新生对自己、老师、学校产生认同危机: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前景、学校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学校的软硬件设置和社会影响力不如本科院校。特别是当高职新生与在本科院校就读的同学交流时,心理上的自卑感和认同危机感更为突出。

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心理失落

一方面,绝大多数高职新生在高中时代就已经对理想中的大学有了自己的认识:所谓大学,肯定有大楼、有大师。然而,当他们踏八校园,发现眼前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的规模连以前的高中都不如的时候,他们有点失落。接着,他们会以教育家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来安慰自己,甚至有些新生认为大学即使大楼、大师,也应该是“校园处处是教授”;可是,开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大师级人物,大多是助教、讲师,他们心理失落感愈发强烈。另外。在专业选择方面,很多高职新生所读专业往往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专业,而是调剂的专业,他们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转专业的想法因无法得到实现而耿耿于怀,心理落差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紧张的高中时代,不少老师给学生传达了一种“上了大学你们就自由”的错误观念,绝大多数高职新生因辨知、分析、判断能力有限,对“大学自由”这一观念未能给予合理的分析与评价,以为大学是无限自由的,可以随心所欲。然而,当他们刚进入校园,在接受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很快发现大学的自由是有条件的,处处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一时间,他们心理失落,显得无所适从。

4.目标与方向的缺失带来心理迷茫

如果把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比喻成走独木桥的话,那么大学向社会的过渡就是走立交桥。高中阶段,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顺利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不必辨认方向,只需要脚踏实地往前冲。然而,在大学里走的是立交桥,必须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出选择,否则无法到达终点。对于大多数高职新生来说,多目标状态下容易出现目标和方向的缺失。

高职新生目标和方向缺失的明显表现是:萎靡、茫然、不知所措,倾向性地随波逐流。于是,他们刚进入大学就陷入忙乱、盲目、茫然的状态: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却并不清楚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适合加入那个社团、参加活动对自己究竟有何益处:盲目忙着各种考证,但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想清楚这些证是否真正对自己有用。一时间,他们内心非常迷茫。

5.认知与人格的障碍导致心理障碍

对高职新生而言。高中阶段人际关系简单,只需要处理好与同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关系。上大学后,他们所处的人际关系复杂很多,除了与同学和科任老师打交道外,还必须处理好与舍友、社团成员、辅导员、实验员、教务员、图书管理员等一系列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如此复杂的关系网中,高职新生常常因为对自我和他人认知的偏差以及自卑心理、多疑心理、孤独心理、自负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等人格障碍导致一系列心理障碍。出现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易交往、不利交往、不懂交往等现象。

特别是在处理宿舍同学关系上,很多高职新生因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性格爱好、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无法融入宿舍集体环境,自我中心意识过于强烈,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不够全面,往往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导致宿舍气氛紧张,人际关系恶化,进而激发心理障碍。

三、紧扣高职新生心理特征。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五导”工作

1.重视新生接待工作,引导新生快速适应环境

新生对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际环境等方面的适应程度,影响着他们的求学态度、生活态度以及以后与社会的亲融性。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说过:新生首先要适应新环境,美国很多大学在新生阶段的淘汰率很高,我们的学生也应该注意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过渡。因此,高职新生入学

教育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是使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其切入点是新生接待工作。

为了做好新生接待工作,各院系应该组织团总支和学生会干部精心策划接待方案。温馨的会场布置、人性化的手续流程、绿色通道的开通、详细的指引、周到的服务、甜美的微笑、师兄师姐悉心的照顾等可以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新生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拉近他们与学校的距离,及时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让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深化首次班会主题,指导新生纠正自我认知

主题班会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好主题班会,可以为高职新生学习生涯的开端起到关键的指引作用。在开好首次主题班会前,应做充分的准备,选择新生最为迫切需要了解的主题进行策划。就高职新生而言,笔者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纠正自我认知。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他们才能调整好心态,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才能更好地总结过去、分析原因、规划未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生活、迎接新挑战。因此,首次主题班会应有一定的深度和针对性,更多地从宏观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纠正高职新生的错误认知:(1)不能改变环境则应适应环境。踏进大学校门,远离了父母、没有了昔日熟悉的社交圈,天天面对的是新环境;面对环境的不如意,抱怨、观望、消极都将无济于事,应该以积极心态融入新环境。(2)高考只代表过去。进入大学一切归零,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不要总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或失败,也无需时时抱怨环境的不理想,既来之则安之。(3)大专生并一定不比本科生差。不要因为大专生身份而自卑,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大专生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而且大专生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插本等途径提升学历。(4)专业不等同于就业。不要因为没有被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而耿耿于怀;读大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学了多少专业知识或成绩的好坏,而在于当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忘记所有书本知识后大脑里所留下来的为人处世的方法。(5)贫穷不是大家的错。不要有攀比心理,更不要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穷则思变,自己没有富爸爸,可以努力成为别人的富爸爸。(6)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但会有大师。不要因为见不到大楼、大师而失落;大学的名气不在于大楼,国外很多世界名牌大学的校园规模都不如国内普通高校;新生入学往往都是先接触基础课教育,这部分课程基本上不会由大师级人物来担任,可以通过听名师讲座来接触大师。

3.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辅导新生转变学习方法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高职高专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就业素质往往与就业市场不吻合。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矛盾。因此,在入学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对高职新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消除他们因目标和方向的缺失带来心理迷茫,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他们的职业危机意识。在大学生涯的开始就带上“职业导航图”。

首先,引导高职新生全面认识自我。一是引导他们学会用SWOT分析法来剖析自己的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和Threat(危机),从而发现兴趣、发掘潜能,帮助高职新生制定短期规划即大学生涯规划。一是指导他们认真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目标、课程安排、实训特色、职业资格证要求以及就业方向等,帮助他们明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为科学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二是帮助他们分析大学生涯的阶段性特点,联系实际,提出具体建议,使他们的规划切合实际。

接着,辅导高职新生转变学习方法。规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实施。对于高职新生而言,实施大学生涯规划的行动就是学好专业技能;而要学好专业技能,必须转变学习方法。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应重点辅导他们学会学习:一是选择性学习,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二是自主性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三是多元化学习。除了学习书本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学术报告、知识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来提高综合素质;四是方法性学习,学会听课、做笔记、自学和课外巩固。

4.激发自我教育意识,教导新生培养良好习惯

高职新生摆脱父母的束缚,到了大学往往抱着“要松一口气”的心态,误以为大学的自由是无条件的,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力。然而,“保姆式”的教育把学生摆在从属被动的位置上,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容易造成教育的低效。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首先要建章立制,加强纪律观念教育,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实践、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转化等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终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以“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的循环论述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一个人成败的相关因素。高职新生往往容易把以前在家中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入学校,这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特别容易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应早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思维、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坚持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7

1.成长性团体辅导

成长性团体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导形式。在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个体都会遇到该阶段可能面临的困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面临的人生转折期,他们会遇到的很多常见的发展性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健康的方式克服或解决这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大学生就能获得心智的成长。基于这样的理念,发展性团体辅导的重点是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

(1)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人际适应和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适应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更会延伸到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为此,每一名大学生都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适应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梁丽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有明显助益,促进了大学生促进了人际交往行为,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张文海在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中发现,参与团体辅导组在自尊、羞怯、自信和社交与感情孤独方面比对等控制组的贫困生获得显著的改善。

(2)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的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职业方向的过程。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在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指导,所以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就表现出较多的盲目性。研究表明,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团体辅导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性格特点与职业之间的匹配,以及自身的能力。掌握就业技巧,制定生涯发展规划,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和就业竞争能力,团体辅导模式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3)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压力和情绪管理中的应用。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大学生面临各种新的理念的冲击。同时,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进校的同时也就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为此,很多大学生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家境不好的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空前大。而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别丰富,面对压力,在情绪上和行为上易产生过激反应,结果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伤害。因此,大学生急需要在情绪方面的引导和压力的管理,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团体辅导活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有作用,能够较为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改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大学生抗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恋爱问题中的应用。大学生恋爱是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但较多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因缺乏恋爱心理辅导与性教育,不少大学生存有恋爱情感的困惑和性心理困扰。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如性暴力、自伤、自杀等),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重视大学生性与恋爱观的健康教育与辅导已刻不容缓。杨婉秋等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表明辅导增强了大学生应对感情事件的信心、促进了对"爱"的理性思考,降低了恋爱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人际与健康的压力,提高了自尊水平。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是促进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对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也具有显著的影响。(5)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学习问题中的应用。在我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自己把握的时间大量增加,而对专业的选择在进大学之初考虑并不成熟,和现实往往有较大差异。为此,大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较多的困难与不适应,甚至出现学业的倦怠。研究表明,团体辅导的实验教学确实能改善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促进学生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方面卓有成效,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并能极大地促进其自主学习。

2.治疗性团体辅导

治疗性团体注重成员经验的深层解析、人格的重塑与行为的重建,这类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不多,但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高校内仍然需要启动治疗性团体辅导。

(1)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抑郁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近年来,大学生因为抑郁引发的自杀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重大损失。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改善抑郁状况。

(2)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在我国,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数量最多的群体之一,对互联网的依赖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正常生活及学业的完成,有的甚至导致人格扭曲。网络依赖使得大学生变得孤僻,人际关系淡漠,社会适应性较差,在学业及个人发展问题上存在障碍等问题。团体辅导对网络依赖、网络成瘾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能增强积极人格特征,削弱消极人格特征,以及减轻自觉症状等,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游戏成瘾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较多仍然是用于科学研究,并未普遍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究其原因:其一,专业师资缺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真正能够开展团体辅导,特别是治疗性团体辅导的老师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加大、加快对心理健康老师的辅导迫在眉睫。其二,认识误区。较多的大学生仍不能科学、正确地看待心理辅导,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团体活动时害怕被同学嘲笑和攻击,因此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有的同学在团体中涉及有关自己隐私的时候更是畏首畏尾,因此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化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8

根据《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

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

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3、迎接新挑战―――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9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810027-02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把高校校园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将全面影响校园规划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有必要科学地调整校园规划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深入地研究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理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开放的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与校园环境的规划有着直接关系。因此,研究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与开放的社会和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景观规划策略,可为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大学校园的必然趋势

1.1 中外高校校园建设简史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规划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过程。西方历史上的大学校园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模式为欧洲中世纪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封闭型”校园、18 世纪~19 世纪北美以美国伯克莱大学为代表的“开敞分散型”和现代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型”。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国子监、书院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这与封建社会要求及儒家、道家的思想要求是一致的。我国建国以来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 世纪50 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采用规整式格局;第二次是20 世纪80 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1.2 我国高校建设开放式校园的原因

1.2.1 开放式校园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

当今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人员的需要。高校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旅游等,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实现校园内的资源与社会共享,为学校和社会同时使用,使得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体现对平民的关注。

1.2.2 现代教育理念的改变所引起的高校向社会的开放

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在量上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老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转向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学习的内容由过窄的专业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包括社会人文、做人品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陶冶,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21世纪的高等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校园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开拓型的人才,需要向社会敞开,以保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并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

1.2.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引起的高校向全球开放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不断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借鉴和使用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国外成功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体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是留学生教育。高校中留学生会越来越多,必然会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学校园必须向全球开放,要提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营造兼容多样性文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在校园中形成“国际环境”,如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对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开放应该是我国大学城今后一个阶段必须努力的方向。

1.2.4 高校后勤社会化引起的高校对社会的开放

大学校园原有部分功能,如后勤、师生的居住和中小学等配套直接向城市转移;校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或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开发和管理;高校的社会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开发等必然造成高校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2.5 大学城的建设引起的高校的开放

如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在建大学城。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它要求高校之间彼此开放,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协调学科发展,实现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同时,很多大学城都处在省、市交界处(如东方大学城地处京、冀交界处) ,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到周边城市。部分大学城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加盟,如东莞大学科技城在吸引北京大学等26 所一流高校进驻。

2. 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对策

2.1 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加强校内交流

素质教育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除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外,课外的交流应成为课堂的必要延伸。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营造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来丰富校园共享空间框架。校园交往空间形态应层次分明,有各类广场、各种绿地、步行道、联系走廊、庭院等;且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前提下的有序流动与转换,形成各类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创造出从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空间的自然转化,既反映了信息社会对空间流通和开放的要求,又保持了传统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为师生及校外人员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会的交往空间,来满足师生的礼仪、集会、运动、休闲、交流等功能要求;加强空间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交往需求,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积极开展创新实践锻炼,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同时注意全天候的交流场所(风雨走廊) 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师生营造宜人的交往环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

2.2 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加强师生与社会人员的交往

高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同时,高校随着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加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因此,大学需要推倒厚重的“围墙”,主动归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大花园中的“世内桃园”。在校园景观规划时应重视“社会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让大学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在实习中成长、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在校前区和图书馆、体育场、科技产业区等向社会开放的场馆周围安排各种交流的场地,并举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加强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交流和沟通,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校园对社会的开放。

2.3 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

新时期“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同时会造成众多老人、残疾人出现在校园。这就要求校园应成为一个“以人为善”的场所,呼唤“人性”回归是新时期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又一重点。校园景观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设计方面,都应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即空间的营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选择上等都要以人为本,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要考虑到校师生日常生活行为的需要,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学生加以关怀,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10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本领恐慌处处显现。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有专家指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要自立于这个社会之上,就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必要的和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使整个知识体系呈“T”字型展开,其中横向表示要有一定的宽广度,包容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工作、生活、交往等方面的需要;纵向表示要具备相当的精深度,在专业上深刻透彻,以满足更深层次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要做本行业、本部门的通才,做某些方面的专才,具有专与博的兼容性。

在整体的大学生涯中,大一是极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一新生初入校园,需要迅速的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转换学习思维、努力融入新集体、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其中不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涯规划不清晰、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性格自闭等,皆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本文以某公办二本高校大一新生为目标群体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大一新生学习行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提高大学生整体思想水平与专业素养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形成相关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新生思想行为状况及分析

(一)学习目标和计划不够明晰。据调查某公办高校大一新生,数据表明:每天学习时间在三个小时或以上的占30.40%,一至两个小时的占24.11%,一个小时以下占8.195%,视情况而定的占37.29%。说明大多数同学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但并没有明确的学习时间。而在学习计划方面,有约80%的学生没有或不确定学习计划。

大学学习以老师引导,自主学习为主,形式多为上自习。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毅力,更需要坚持,尤其是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淀。然而大一学生刚从紧致激烈的高考奋战中解放,如果不适时引导,很容易放松自己。在不去上自习的理由中,参加学校或学生组织活动和跟风、找不到合适的环境等居多,以此看出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还不够,以各种理由降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二)人际交往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访谈调查中,宿舍或班级中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情况较多。很多学生很敬佩周围的“受欢迎”的同学,但仅仅停留在羡慕和欣赏阶段,自己没有主动意识去沟通交流;在人际交往中,新生往往表现的很重视,很想以好的角色定位融入集体生活中,但由于自身还不够成熟和有经验,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时还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

大学学生生活有集体性、广泛性的特点。在宿舍、班级或是其他团体中很容易表现出自身性格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大多数同学认为集体的氛围对自己的思想状况影响很大。个别新生因宿舍矛盾、班级矛盾没有及时有效解决等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大家共同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主动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人是十分重要的,学会包容理解、化解冲突也是更好的步入社会的前提。

(三)自身思想行为约束意识较弱。调查表明:新生主流思想较为端正,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旷课等行为是缺乏纪律性的表现,但仍然有部分同学认为,来了教室也不学习还不如不来,说明还是有部分同学对是否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30%多的学生基本听不进去课,自我约束能力差,甚至有厌学情绪,导致考试的作弊行为,有49.76%的同学对学习的兴趣由高到低。

在新生刚入学的阶段,大多数同学更在意知识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取得,但老师和学校应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延续专业学习兴趣。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和挫败经验, 60.31%的同学虽然知道未来严峻但仍然迷茫不知如何努力,缺乏自我约束和有效控制,需要学校和辅导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从一开始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帮助新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三、正确引导新生思想行为的有效对策

(一)学生层面――端正学习态度,注重综合素质。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一旦制定了一个目标,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力量,努力朝着所定的目标前进。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遵从自己的意愿、由自己的兴趣和实力来决定、用目标管理发督促自己。其中,目标包括总目标和步骤目标、行动方案等。人际关系重在实践,要主动尝试与人交往,参加活动大胆锻炼,日积月累,保持积极包容的心态。

(二)教师层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青年大学生渴望成材,渴望能在今后工作中有所作为,这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但部分大学新生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从新生入学起就通过课堂、活动、讲座、面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涯规划教育,并引导学习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定期检验和修正自身的目标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才艺特长、个人品行等客观条件,通过对职业需求的研究促进学生知己知彼,了解职业综合素质要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锻炼。

(三)学校层面――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环境是在学校,学校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校的学习氛围、学习风气;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基础设施。环境因素会影响主体的认知策略和行为。高校的学习氛围,班级的学习风气,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合理而完善的奖惩制度,会促进学生往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去努力,逐步改正一些错误的消极的学习行为。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承担育人重任的学校,要重视入学教育,包括爱校爱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性教育等,可以贯穿于校园文化活动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此外,家庭成员的关心和鼓励、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等因素也其中重要的作用。总之,大一新生初入校园,需要适应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转换学习思维、努力融入新集体、学习新知识、认识新朋友,其中不免存在许多问题,皆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更好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积极的拓宽自己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不仅仅拘泥于课本,更大程度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11

(一)对所选专业不满意

很多新生在进入大学后都面临着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敢兴趣的困惑,造成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往往凭借对专业的直观印象,觉得自己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就选择这个专业,但是进入大学后,当发现此专业与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时,就会对所学专业不满意,造成逆反心理。

2.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受家庭、亲友影响较大。家长以及亲友往往会告诉考生哪一个专业毕业之后好找工作,哪一个专业工作之后工资高,学生在对所有专业没有概念的情况下,往往会参考其它人的意见,但是工资高以及好就业与兴趣并不一样,这也是造成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原因。3.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为了进入好的大学而选择分数低的专业。

(二)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完全适应大学生活

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中学不曾遇到的新状况,中学阶段由于区域所限,同学之间有着相同的语言和相似的习俗,人际关系比较单纯,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交友范围狭窄,社会接触少。

(三)对自己大学生活缺乏良好规划,目标不明确

根据对大学生的一些调查,一般的学生进入大学,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巨大压力,许多学生有一种解压后的过度放松,面对比高中生活更复杂的大学生活,在思想、心理方面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及时树立新的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很多学生开始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上网、玩网络游戏等方面,耽误甚至荒废了学业,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大一新生在一开始就树立一个良好的目标,对大学生活做一个好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四)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

大部分的大学新生由于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由于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不太一样,高中的学习是每天固定在一定的教师里,每天从早到晚都有课程,而且有班主任监督,每天的课程很紧凑和充实,以至于每天都有事可做,非常充实,但是升入大学以后,由于大学的课程设置与高中不太一样,较高中相比课程较少,而且上课方式不太一样,强调自主学习,而且是学生自己去找教室,学生上完课后,就是自由时间,完全受自己支配,所以大部分大一新生不太适应没有人监督的学习,往往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

二、如何进行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学风建设教育

由于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太适应,再加之没有人监管,所以大一新生的学风往往不浓,所以要多开展一些学风建设方面的教育,告诉他们在大学应该怎样学习,可以以讲座的形式统一讲授,也可以请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以自己亲身的经历来告诉他们如何学习,还要通过辅导员的监督,来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二)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组织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

由于大学的空余时间比较多,再加上大一新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各方面的能力都很欠缺,需要锻炼,所以鼓励他们多参与一些学生组织和社团,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这样一是能锻炼他们为人处世、交流沟通、胆量、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二是充实了他们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有事可做,三是为大家服务,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四是让老师也了解了一部分同学的特点和能力。

(三)规范自己的言行和行为,遵守法律和校纪校规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篇12

(一)入学教育的概念

入学教育是根据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要遵循连贯性和层次性的原则。入学教育主要是将纪律、制度、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等内容教导给学生,使学生摆脱不正确的思想,继而可以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逐渐适应社会,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二)入学教育的意义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共有两千多所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占大学生总数近一半比例。但是高职学生入学时,由于受家庭或自身因素的影响,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入学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高职新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心理问题。在高职院校的新生中,大部分新生存在自卑、焦虑、逆反等心理问题。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家庭和环境变化。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会让学生对生活产生无奈,继而会对学习厌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对自身缺少规划。新生报考志愿可能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致使学生对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兴趣,从而致使学生荒废学业,不利于学生制定自身的职业规划,甚至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使其日后难于融入社会[2]。再次,学习方法问题。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难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高中学习内容差别较大,学生难以及时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不利于学生掌握高职院校的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内容[3]。最后,缺乏人际交往。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中,大部分学生以个人为中心,并且性格中难免会存在偏激的情绪,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可能会发生许多摩擦。另外,部分学生沟通能力较差,难以较好地融入新的交往圈。诸多因素限制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未来融入社会。

三、加强入学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生新入学时,学校应该在学生未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促进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心理教育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高职院校,使其理解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渐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最后,要向学生宣传专业的就业形势,缓解学生入学的焦虑心理。

(二)加强专业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教师应该详细讲解,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要进一步解答,尤其在专业课程方面,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找出前进的方向,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

(三)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新生入学以来,其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而高职院校的学习是以学习应用性技能为主。因此,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实践教学。学生只有掌握了实践能力,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才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