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艺术特点合集12篇

时间:2024-01-27 16:13:44

陶瓷的艺术特点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1

1 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现状

陶瓷雕塑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发展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淳朴、雄浑、稚拙的艺术风格和飘逸、淡泊、天真的美学风范,是其他艺术所无法取代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国艺术世界里具有独特气质的艺术脉络。

在现代,尤其是当代,陶瓷雕塑有了新的重要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是创作题材的范围广泛,另一方面是创作技巧的创新。就陶瓷雕塑的题材来说,除民间流传较多的传统宗教人物、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及吉祥形象之外,范围有了极大的拓展,如现代市井生活、动物,甚至紧跟时尚潮流的人物及事物,等等。而原有的题材也随时代变化在形象上有所改变。在陶瓷雕塑工艺技巧方面,也有重要的发展,体现出现代生活的新意识和新追求。创作中,艺术家们更注重材质特性呈现的美,注重手感自然痕迹的效果,他们借助新的工具,在创作中开创了制作手法的新规则,通过不同的成形手法,如:撕、打、卷、拉等来表现,在釉色上的处理方面也不断地进行探索。无论是选材的创新还是工艺技巧的创新,其最终都会体现在陶瓷雕塑的造型形式上。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便足以说明以上几个问题。

2 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

有研究者将现代陶瓷艺术的特征总结为“形象的单纯性与概括性的统一”(物象的单纯、动作的单纯和关系的单纯),“形象的完整性与静穆性的统一”,“视觉形象性与心灵性的统一”等,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表明现代陶瓷雕塑艺术所具有的新的创作意识,它体现在这门特殊的艺术创作过程及其成果中,标志着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品格的进一步提高。这些特征通过对以下几件现代陶瓷雕塑作品的分析便可以更加具体地体现出来。

不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的陶瓷雕塑中,人物题材始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成为艺术家们的宠儿。

以姚永康教授的作品《世纪娃》(见图1)为例,这一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题材上看,其并非具体的宗教神话人物,也不是有史可寻的伟人,只是一个概括的孩童形象,但正是其身份的不具体性使得作品本身的象征意义更加广泛;从工艺技巧上看,该作品运用了上文所提及的现代创作手法:撕、卷、拉等,使作品的艺术形象打破了传统的必工必整,完美无暇,直白地呈现出更多的创作痕迹,随性而自然,轻松而不失大雅,这痕迹是作品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创作者心绪的表达。

除了常见的人物题材,现代陶瓷雕塑中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众多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

以周国祯教授的作品《猫头鹰》(见图2)为例。这一作品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就是其材质运用的恰如其分,材料的色泽、质感及肌理效果,综合于一身,生动体现了形象本身真实的视觉感受。从创作技巧上看,几个简介的大体面将形象的动态刻画地憨态可掬,竖起的耳朵在空间上给人以上升的动感,使整体的动静对比更加自然。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那双直勾勾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更是足以抓住观赏者的灵魂。这正是现代陶瓷雕塑的魅力所在,并不费细致入微的雕琢之工,却在恰当的位置运用恰当的手法将理想中的形象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在现代,人们已经渐渐从精致、华丽的艺术过度到自由、淳朴的欣赏风格,而作品本身给人们带来的身心愉悦更是现代艺术消费中的一个重要诉求。

以笔者在景德镇乐天陶社创意集市搜寻到的系列泥娃(见图3)为例。这一系列作品给人的整体映象是小巧可爱。其取材是古代的孩童形象,却结合现代的审美取向,加之丰富的面部表情,使作品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从创作手法上看也是丰富多样的,头部运用模印的手法,而身体、衣服及配饰又采用了卷、捏、拉等现代手法,使具象中又不失生动、自然。

通过上述实例的分析,我们不难总结出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大致来说,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功用的审美性和雕塑空间的相对自由性。中国最早的陶和瓷塑,大多与相关,其中一部分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摆设。所以,它的制作范围,一部分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小型的陶瓷雕塑雕刻,另一部分则是用于建筑装饰的陶瓷雕塑,主要是陵墓陪葬器物。而后。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陶瓷雕塑的审美性渐渐超越了它的实用性。直至现代陶瓷雕塑,审美性成为了主导功用,而且审美取向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的自由、质朴。而从陶瓷雕塑的形象体积来说。一类是像庙宇等公共环境中供奉的宗教形象,这些形象的体积一般较为庞大;另一类则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陈设物,这些相对微小。前一类陶瓷雕塑有特定的空间限制,是为特定场合所制作的,在制作工艺和后期安装等方面都需要根据环境的要求适时做出调整;后一类的空间需求则相对灵活。但是即使像前一类有空间要求的陶瓷雕塑,在制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空间灵活性。而日常生活中的摆设和工艺陶瓷雕塑更是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种雕塑空间的自由性,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雕塑在功能上的特征,它在主导倾向上追求的是陶瓷雕塑品与人的日常生活尽可能接近的功能,而不是脱离这种关系。这也体现出现代陶瓷雕塑意蕴浓厚的生活色彩和理性意识。

其二,写意性和表现性。与传统雕塑相比,现代陶瓷雕塑不重细致的刻画、逼真的再现,而是追求气势和神韵。在上述几个实例中,“因势象形”的艺术特征表现得十分充分。从创作过程来说,艺术家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来“创意形体”,给人以一气呵成的艺术享受,同时赋予了作品灵魂。这其中,不注重对真实物象的再现,不能等同于艺术手法的缺陷,而是将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理解以更加艺术化的相对自由的方式表达出来,其艺术价值同样不容忽视。简练的雕塑语言,明快的造型,以及变形和夸张手法,都凸现出物象的神韵,耐人寻味。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2

1.1人文特征

陶瓷雕塑艺术相对纯粹地表达作者追求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观念。当代陶瓷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陶瓷雕塑是由水和泥等天然物质构成,它是人类用情感缔造出来的,与人类有着亲密关系的艺术品。陶瓷雕塑艺术家可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灵感,让陶土、釉料等天然原材料按照技艺和思想灵活组合,加上恰到好处的火候,酝酿出伟大的艺术结晶。陶瓷雕塑艺术既要有技术层面上的把握,也要有功能层面上的制约,同时创作主体在审美方面要有造型、构图、色彩的自由性,以及继承与创新的能力。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情感性已超越了传统陶艺,这充分体现了现代陶艺流露出的艺术气息。陶瓷雕塑艺术家包容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其追求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注入到创作的作品中来,这种深远与超脱的境界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1.2个性特征

陶瓷的材质具有特殊性和装饰工艺性,其雕塑作品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征,陶瓷质地拥有丰富的视觉元素,自然呈现出浮华、艳丽的美感。实际上,陶瓷雕塑工艺的流程很复杂,丰富多彩的装饰,其造价成本高昂。从工艺层面上讲,一件上档次的陶瓷雕塑作品涉及到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也是陶瓷雕塑与一般材质雕塑在工艺上的不同之处。有时候烧窑技师的心情和心态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成败。因此,一件成功的陶瓷雕塑所用的材质和装饰是其他雕塑材质不具有的,有不可替代性。而且,陶瓷雕塑成败完全取决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风格与制作工艺和烧成工艺是否吻合。一般来讲,陶瓷雕塑的难度主要在于设计思路要与烧制技术、条件互相匹配,这与模具制作、印坯程序以及釉色与胎质结合等因素息息相关。不然,在高温烧制和烤花二次烧成时就会常出现胎裂现象,这为后面釉上装饰造成不必要麻烦,直接造成成本提高、成品率低的后果。严格把握完美的制瓷工艺和严谨的制瓷程序,是成功制作陶瓷雕塑作品的关键所在,正是这种具有独特性的工艺,更能显示陶瓷雕塑作品的珍贵价值。

陶瓷雕塑艺术家创作作品所付出的代价要比其它媒介艺术家要多很多。这不仅体现在资金和时间上,还要有强大的耐心与陶瓷烧制者的默契配合,因为陶瓷是火掌控的艺术,成功作品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接受烧成的挑战;我们既要掌握了解陶瓷文化艺术及传统民俗符号,更要深入了解窑区制作陶瓷的复杂工艺,必须清楚了解泥料、釉色以及各种装饰手法的烧制技巧,中国不但拥有传统窑系独有的颜色釉,而且还有釉下青花,铁锈花,刻填花,五彩青,刻划花等装饰手法,其中釉上装饰包括有斗彩、素三彩和新彩等,还有多种印花、贴花。这些传统陶瓷艺术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对能合理利用传统陶瓷工艺独特性,而不是对对传统装饰符号的肤浅揉和,要让作品具有完整的工艺性,充分表达创作者的主题思想,这成了当今陶瓷艺术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3多元化特性

陶瓷雕塑艺术作拥有商品的属性。但艺术作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它具有特殊的商业属性,主要表现为,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个欣赏和精神产品对象,它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和风尚的影响,因此,美术作品的价值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在真正实现它的艺术价值。美术作品的商品属性需要在艺术市场的交换中,由市场经济特定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来。美术作品真正的内在价值不是表面的商业价值和价格,而是主要体现在它的艺术性。当前瓷雕艺术领域存在很严重的商业目的,有很多唯利是图者在模仿、粗制滥造,达到商家的盈利要求。而这种把瓷雕创作作为一般商品的制作的图利行为,不但抹杀了瓷雕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审美对象,而且还扼杀了艺术创作者的灵魂,误导了购买者的目的性。这种倾向不能说明瓷雕艺术是没有品位的,而是某些具有商业利益者的人为因素。我们追溯整个中国陶瓷雕塑的历史,它有着灿烂的艺术魅力,具有写实主义风格,以具体形象造型表达艺术情感,让艺术家的主题思想易于普通观众所接受,让人一看就懂;这种现实主义的造型生动体现了社会现象,让艺术家和观众在视觉和精神上有完美融合,观众与艺术品得到有效的交流沟通,达到情感的共鸣;陶瓷雕塑造型出现的错位、夸张等形式能体现出作品的幽默性,能使观众获得一些审美快感,这不仅能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使艺术家获得广泛认可。

2 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建议

陶瓷雕塑艺术的生活化、艺术化,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现代新工艺把陶瓷、塑料、金属的融合体进行艺术加工,这将成为陶瓷艺术发展的方向。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不是缺乏陶瓷技术,而是缺乏思维创新,因此,陶瓷雕塑艺术的长远发展需要为陶瓷和陶瓷艺术品注入更多的创新思维。

2.1继承传统雕塑艺术

现代的陶瓷雕塑艺术要从传统陶瓷雕塑艺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宏伟蓝图。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陶技艺精湛,这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这不仅有民族文化的精神滋养,还有先民对陶瓷特性和人文品格把握的精神财富。这为人们接受现代陶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历代陶瓷雕塑创作者打造的的陶瓷珍品已成为人类的宝贵遗产。中国拥有秦、汉、唐、宋、元、明、清等精湛艺术的积淀,但这些优秀的传统不能直接表述现在的生活。我们要打破固定模式和规范思维,需要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中寻求审美的支撑。总之,陶瓷雕塑艺术家要立足自身传统,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趣味和手法,注重陶瓷雕塑艺术在精神与语言上的融合。

2.2理性追求精品

要以理性思维把握创造艺术精品每个环节。长期以来,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家对陶艺缺乏理性的思考,其思维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特别突出工艺技术。由于缺乏对陶瓷工艺的正确理性把握,将有着工艺缺陷的现代陶艺作品登上大雅之堂,误导观众对现代陶艺的正确认识。在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要充分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真正表达作者的意图。我们既要认识到感性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更要以理性思维把握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不断追求精品。

2.3提升陶瓷雕塑品位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3

红楼梦中一首行酒令道尽了世间女儿们的娇态。自古以来,女子就一直是历代画者较为喜爱的题材。景德镇陶瓷仕女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无不表现着洗礼过去及当下女儿们的常态。艺术来源于生活,无论是诗词、绘画、歌赋,都一如这首《女儿令》般是生活的写照,但作为人们上层意识的产物却高于生活,是精神文明高度概括的表现。佛语常说:“人生有苦,爱别离,怨憎会。人心难免贪爱,贪而不得,嗔生也。”可见,女儿的贪嗔最难绘。瓷绘画与纸质绘画,载体虽不一,但气神相同,顾恺之曾经说过:“凡画,人最难。”可见懂画,得先读人。在此,笔者以平常绘画之创作所得,来谈一谈女子形象描绘的变迁史,并道一道画中女儿的悲苦愁乐。

个人觉得真正意义上人物画的开端应该算是先秦时期,尽管前期石器时代也有一些简单人物壁画的描绘,但却不是真切单纯的人物绘画,只是作为远古石器时期人们崇拜或征服大自然的配角简画。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在帛或壁上描绘不同的人物,女娲、娥皇及女英等神话人物作为代表形象,其中也有着仕女的始祖——贞女、娲女的表现,尽管这只是作为当时封建社会标榜楷模或神道崇拜的用途而已,却是从非意识绘画进入有意识绘画女人的开端。由于绘画多作于墓室当中,所以还是以仙女引升题材较多,画中墓室女主的形象较为古朴于练概括。到东汉时期,壁画更加多元化,仕女描绘也增加了许多的可选择性,比如,赵夫人、京师节女、梁节姐妹等形象。由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束缚,封建专权的统治者为了压抑女性思想及地位,所以大肆宣传女人贞洁的形象,在这个时期,仕女绘画多为统治者所服务,但也变相地倾诉着所处时代女人的心酸。

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出现了专业的画家。著名的画家顾恺之就产生于这个朝代,他最擅长的就是“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也就是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他认为描绘仕女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眼睛”。而笔者最为喜爱的莫过于顾恺之仕女绘画中线的描绘,其线的力度、节奏恰到好处,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云行地”一般。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似乎像洛神在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等待着谁。唐代时期,中国仕女绘画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但也有一些缺陷存在,这个时期多以反映贵族人物或宫廷仕女为主,民女描绘较为缺乏,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杨贵妃》、《虢国夫人》和《捣练图》等以仕女为题材的绘画。初唐仕女绘画较为代表的是李仙惠墓中的《宫女图》,画面人物前后顾盼,彼此呼应,充满了闲适优雅的宫廷气息。画中对人物前后的安排恰到好处,这正引证了谢赫《画品》中六法“经营位置”的运用,仕女绘画,除运用线条来表现气韵外,对于图面构图的安排也要求“多分则减”般严格。除一系列游玩题材的仕女绘画非常出名之外,这个时期刚兴起的宫怨图也很有代表性,如周昉的《挥扇仕女图》,这一长卷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特征,真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画中13人,情节各不一样:或坐、或抚琴、或对镜和刺绣等,背景与情景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对镜一节,一位嫔妃懒于梳妆、对镜而立,低眉、灰暗的双唇,描绘的是秋日凄凉时节,正是情景交融,仿佛都能听到佳人正低吟着“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懒。凄也。”可见一幅绘画作品,大到构图用色和人物姿态线条,小到妆容和手势,无不是一副绘画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情也,景也。宋代时期,士大夫文人思想占据主流思想文明,一大批的文人代表仕女画作争相浮现。而且不仿前人,物之情态形色具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嫩绿丛中红一点”在绿树掩映下,高楼窗口有一红衣女子倚窗眺望,构图巧思不落俗套,画面将女子心思半酣半渲,引看画者遐思翩连,此类的构图方式在现今传统仕女瓷板画中较为多见。并且宋代也是人物写意画的开始,更加地注重现实生活气息的绘画风格。明清时期,由于瓷器载体的技术创新,古彩和粉彩绘画画面清新华丽,由此仕女陶瓷绘画也展开了盛世之期,传统趣味的宫怨妇女游乐图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以才女佳话为题材。绘画的仕女形象纤弱、运笔轻柔、设色清雅。以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较为常见,如当今深受人们喜爱的瓷画作品《黛玉葬花》、《可卿春困》、《宝钗扑蝶》等等,瓷艺绘画构图讲究情景交融,其装饰度非常重要,在《周易》的六十四卦第二十二卦中讲到,贲卦,文饰也。意为,再强调一切文饰,都是空虚的,应当返璞归真。领悟一切,放弃虚饰,悠然自得。饰极必反,陶瓷仕女画亦如是也。

饶俊瑞 江西临川人,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赵明生。擅长工笔仕女,笔下仕女多姿多彩。风格灵秀,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传统粉彩与现代陶瓷的艺术效果。作品受到广大收藏家的高度肯定。电话:15079893225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4

1 以书法为画法――书画同源

写意花鸟,“写意”二字,含义深刻,它要求画家取物造型需笔笔见功,强调“写”,即以书法入画。中国历意画大师,其画风各异,均与其书法功底有着密切关系。“能画者必善书”,书法上没有功夫与个性者其画必平庸无味。所以学习书法是学习写意花鸟画不可缺少的首要基本功,必须下大气力深研之、实践之。不懂书法、不学书法就不懂什么叫写意画,也就学不好写意画。

2 以神取形、以意舍形――似与不似

写意花鸟之形既不是画家主观杜撰出来的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是极目所知的“具象”,它是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象”,是从具象中抽象出来的不同于表象的形象。意象既不同于自然真实,又不失自然真实之神韵,是以神取形,以意舍形的。这里的形是“似与不似之间”之形;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之形”,它是画家观察客观物象极精细以至达到入微之境地后,千锤百炼不断进行艺术加工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通性。

3 言简意赅――以少胜多

写意花鸟画要求做到笔墨高度简约概括,笔不恭而心恭,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到而意到,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是写意画的最高准则。它如同中国古诗五言绝句般精练而含蓄,使读者有随之想象,联想发挥再创造之余地,从而得到更多更美的艺术享受。这里尤其要注意中国写意画中的“空白”,即中国画之“虚”的处理。“虚”并不等于无,而是虚中有物,虚中见实,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朱耷、齐白石画鱼、虾皆不画水,留大片空白,而感觉鱼、虾即在水中畅游之趣。

4 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写意画把画面之题诗、落款、钤印视为画面不可缺少之组成因素,相互配合,互为生发,相得益彰,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二、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为: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和没骨。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5

在古代人们处在小农经济、个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状态时候,陶瓷艺术活动多以个体的、小群体的形式出现,呈现的状态为自我赏玩、友情往来、相互赠答的方式,以自生自长的态势缓慢向前发展。而进入今天陶瓷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形成较大规模时候,便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产业即陶瓷艺术产业。

国内目前的陶瓷艺术管理方式,由于受地域形态和文化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善,过去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外文化陶瓷艺术活动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陶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这就必然涉及到陶瓷艺术管理和操作方式上的国际接轨。比方说,如何更有效发挥非营利机构的陶瓷艺术教育功能、如何建立和健全陶瓷艺术基金会以保证陶瓷艺术的正常发展、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更有效地保护陶瓷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如何借鉴和采用国际通行的陶瓷艺术策展人制度、如何通过立法来保证陶瓷艺术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针对现状,我们对陶瓷艺术管理的研究,更应该充分借鉴其它国家成功的经验。同时根据我国特殊国情,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陶瓷文化发展战略的陶瓷艺术管理研究,使之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色。

泰勒曾经对文化有过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包罗万象的整体”。发展陶瓷艺术产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形成新的陶瓷艺术产业,要对陶瓷艺术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应当将科学的管理思想渗透于这一活动的每个环节。首先是对陶瓷艺术品生产过程的管理。遵循陶瓷艺术的内在规律,尊重陶瓷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即要注重陶瓷艺术产品的精神性因素,又要注重其物质性因素及商品属性。为陶瓷艺术工作者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环境条件,引导陶瓷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陶瓷艺术产品的生产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陶瓷艺术创造主体的构思和个人创作阶段,该阶段主要体现为陶艺家的个体性的精神劳动;其二是陶瓷艺术产品的制作、成批生产或向社会展演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体现了陶瓷艺术品的物化过程,以及针对社会需要所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制作程序:搞好对陶瓷艺术活动生产环节的管理,就应该密切注视社会对陶瓷艺术产品的需求特点。同时又根据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适时把握和调整各类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产品的更新。积极推进和繁荣陶瓷艺术的生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其次,是对陶瓷艺术产品流通过程的管理,必须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好陶瓷艺术流通过程以及流通与消费联结环节的管理。对陶瓷艺术活动流通过程的管理,主要依据我们的国情、民族的审美的审美习惯,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采取包括法制、经济、舆论的、行政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对陶瓷艺术市场进行严格管理。既要把握人们对陶瓷艺术产量的要求,更要恰当把握其内在质的水准;既要顺应陶瓷艺术市场和文化消费的客观规律,又应积极掌握其运行轨迹,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良性的引导。

再次,是对陶瓷艺术服务部门的管理。陶瓷艺术的服务性工作不同于一般文艺产品。纳入市场流通渠道的作法,有其特殊的性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搞好这方面的管理,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领域里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审慎地研究时代变化中陶瓷艺术管理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作出科学的分析与阐释,不断提出准确、可行的意见,引导陶瓷艺术服务工作健康发展。既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又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同时还应该特别关注陶瓷艺术活动内部管理系统及其内在运行机制的衍变。应立足于当代文化的高度,着眼于21世纪陶瓷文化的繁荣,对于发展中的陶瓷艺术管理机制与内在运行机制进行深层的思考,从广义的角度探讨管理体制的整体框架。我国目前对陶瓷艺术事业实施管理的机构,主要指国家各级政府设置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与这以主体相适应,还有社会各种群体文化团体及民间文化组织,参与陶瓷艺术市场与经营活动的部门与个人,以及从事陶瓷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的媒体与机构。这种多层次、多元的管理机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适应未来陶瓷艺术发展的完整体系。

陶瓷艺术管理研究主要内容是与其所承担的研究任务和历史使命相一致的,是其使命的延伸和深化。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

1、陶瓷艺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它作为一门刚兴起的学科,其自身的基本理论构架有待建立和完善。无论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还是它的基本性质、特点、内在发展规律与学科体制,或是它与其他相邻学科之间的必然和区别,都有待于人们下很大气力探索和研究。

2、陶瓷艺术管理史。这一研究能够帮助认识陶瓷艺术管理的兴起、演变和运行轨迹,并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总结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研究陶瓷艺术管理史,应当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无论史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的陶瓷艺术管理,无论史欧美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陶瓷艺术管理模式,都应当认真研究,通过分析和鉴别,为我所用。

3、陶瓷艺术管理的主体实施者。即从事陶瓷艺术管理事业的部门机构和团体。在此系统中,国家和政府的管理、社会和群众团体的管理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作为当代意义上,其生产与经营的管理、传播与交流的管理,都应成为管理主体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从这一宏观的角度透视管理的主体系统,才能做到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

4、陶瓷艺术管理的对象。即处在陶瓷艺术管理对象位置的部门、个人和运行机制,可以分为公益性的陶瓷艺术活动、陶瓷艺术的生产系统、陶瓷艺术的传播和流通系统。公益性的陶瓷艺术活动、陶瓷艺术的生产系统,包括其生产的形式及过程,陶瓷艺术的传播与流通系统,主要指陶瓷艺术传播与流通的形式与特点。

5、陶瓷艺术管理机制与管理者。是指在管理主体系统中运行机制的具体构成及其模式,以及它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对于管理机制与管理者的研究是管理主体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延伸和具体化。

6、陶瓷艺术管理的原则。即从事陶瓷艺术管理所遵循的原则和法度,要按一定的规则行事,把握既定的策略和法度。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要遵循市场和经济规律,既要实行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要适应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因而必须审慎地研究和确定陶瓷艺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7、陶瓷艺术的管理方法,即在从事陶瓷艺术管理中应当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当目标和原则均已明确后,还必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使既定的方针和计划得到顺利实施,试图在原来的单纯行政的基础上,探讨以法律的、经济的、心理的、行政的等方法并举的综合性手段来管理陶瓷艺术活动。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6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综合装饰;艺术魅力;分析

就我国而言,陶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彩陶时期各类艺术作品的出现为我国陶瓷文化艺术综合装饰奠定了基础,对陶瓷各阶段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就陶瓷综合装饰来说,是陶瓷艺术中一种新产物,多种陶瓷锈蚀手法相融合,比如,彩绘、雕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极具魅力。

一、陶瓷综合装饰表现形式

“多元互补、异彩纷呈”是现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格局,在现代艺术发展中,陶瓷综合装饰应运而生,集彩绘、雕刻等多种装饰于一身,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鲜明的艺术特色、较强的感染力。综合装饰中灵活应用了各种工艺装饰手段,比如,刻、填,采用了多种彩绘技法,比如,泥料、彩料,应用其中的彩绘技法也特别多,比如,釉上、釉下,促使多样化的装饰工艺、技术二者巧妙融合,具有较好的综合艺术效果,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应用非常广泛。就表现形式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

1、釉上和釉下的彩绘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釉上和釉下的彩绘属于综合装饰形式,是指同时对作品进行釉上和釉下的彩绘工艺,建立在传统“斗彩”基础上。在现代“斗彩”中,陶瓷综合装饰手法更加多样化,常见的集中手法较多,比如,青花斗彩、釉下五彩斗釉上彩,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以陶瓷的形式呈现出来,其艺术效果明显不同,进一步增强了陶瓷整体艺术感的表现力。

2、雕刻和彩绘相融合

就雕刻来说,装饰陶瓷土坯的重要手法,可以使陶瓷作品更具特色。在现代玻璃器皿中,艺术者长借助雕刻手段来装饰,也可以借助该手段来装饰陶瓷表面,雕刻的花纹、彩绘二者相融合将使陶瓷极其特色,属于特别常见的陶瓷综合装饰手法,多元性、两重性是其显著特征,釉与彩绘、釉与坯等也具有其特点。就彩与坯来说,借助陶瓷综合装饰手法,可以更好地将陶瓷的质地、颜色等呈现出来,比如,紫砂镶嵌、泥胎新彩,雕刻陶瓷上的泥坯,可以更好地展现陶瓷的材质。

3、肌理和刻、彩绘

就陶瓷而言,肌理主要指陶瓷材质质感,比如,陶泥、紫砂泥,各具特点,以陶泥为例,在制作过程中,易塑性特别好,但定型难度大,而白瓷泥或者紫砂泥并不具备较好的塑性,但极易被定型,烧制过程中也不易变形。在风干之后,各种材质泥的肌理各不相同,自然肌理、人工肌理是其组成要素,木纹、叶纹属于前者,刀纹、墨迹等属于人工肌理,借助陶瓷肌理,进行艺术装饰,会有较好的艺术效果,促使作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综合装饰的艺术魅力

1、创意美

就陶瓷作品来说,想要使其达到精美的程度,创作者必须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完善制作手法、装饰手法,将创新元素巧妙融入其中。综合装饰的创意具有装饰艺术的“独创性、新颖性、奇妙性”等,就艺术来说,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美呈现出来。就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来说,传统技术、传统风格被融入其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创作者的个性、文化内涵等。在陶瓷综合装饰方式作用下,多样化信息相结合,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创意美,可以让观赏者更好地感受陶瓷作品的意蕴。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陶瓷作品主题,巧妙利用相关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到陶瓷作品中,促使观赏者在观赏陶瓷作品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创作者的人生观、审美观等,准确理解陶瓷作品内涵,和创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不同的艺术境界,更好地体会各类陶瓷作品所蕴含的创意美。

2、和谐美

在陶瓷综合装饰手法作用下,“和谐美”是对陶瓷作品的客观评价之一,这是因为釉下青花釉上色彩交相辉映,促使陶瓷作品极具吸引力,拥有釉下彩的沉稳内敛、清新雅致,釉上彩的鲜艳亮丽、活波生动,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统一”。在欣赏陶瓷作品中,观赏者可以借助装饰,寻找特别的情趣、韵味,获取不同的快乐。

3、工巧美

在欣赏一件陶瓷作品中,观赏者可以借助陶瓷作品的综合装饰技巧、技法,不断探索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他们驾驭材料、因材施艺中的能力以及气质,深刻感受其“工巧美”。就“工巧美”来说,是指创作者巧妙利用综合装饰工艺表现手段、表现技巧等创作陶瓷作品,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就陶瓷来说,具有多样化的装饰手法,比如,彩绘,创作者可以巧妙利用刻画形式来装饰。在欣赏陶瓷作品过程中,观赏者极易被陶瓷作品“精巧、光泽”等感染,也就是说如果刻画等各类技巧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也会惊奇于陶瓷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工巧美,可以根据陶瓷上面的花纹、图形等,去感受陶瓷作品背后的故事、意义,技术、表现巧妙融合,可以使创作出的陶瓷作品成为正在意义上的艺术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陶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综合装饰作用下,陶瓷可以将各类信息传递出来,给人以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感受到陶瓷作品蕴含的文化。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我国陶瓷艺术有着深远的传承以及创新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坚持相关原则,以陶瓷作品主题为基点,巧妙利用不同类型的综合装饰手法,要将各种装饰要素融合起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更好地呈现出来,充分展现陶瓷作品的艺术魅力。以此,促使现代陶瓷艺术进一步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促使我国陶瓷文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国民,毛了.当代陶瓷艺术创新发展及综合装饰的魅力[J].景德镇陶瓷,2011,06:33.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7

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82-01

色彩是一种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语言,结合陶瓷艺术的经典化、创新化设计能够进一步表达出人的情感、意识思想观念等,同时对我国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产生深刻影响。

一、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装饰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发展下,人们在关注陶瓷艺术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陶瓷审美艺术性的关注,开始通过丰富陶瓷艺术设计色彩来将人们的生活理念应用在陶瓷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在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体现陶瓷艺术品生机的重要表现。

二、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功能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功能性在总体上分为色彩一般功能性和不同材料色彩功能性,当代陶瓷艺术品的色彩选择功能性表现在人们透过陶瓷色彩能够对自己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代陶瓷艺术品设计可以根据色彩美感功能性规律来选择陶瓷设计,从而更好地表现出陶瓷设计的主题,提升人们在情感上对陶瓷作品的共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应用色彩审美的独特协调处理方式向人们更为明确地展现出陶瓷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第二,应用色彩审美活泼、阴暗的特点制造出陶瓷创作喜悦或者悲伤的效果。第三,通过色彩视觉美感功能提升当代陶瓷艺术品设计的档次。

三、陶瓷色彩视觉美感殊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的应用具有特殊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材料工艺加工方面。其中,外在色彩的表现是指通过应用娴熟的技术将色彩充分应用在陶瓷色彩设计中。在陶瓷制作的外在色彩表现上,陶瓷本身泥浆颜色是泥料本身的颜色,比如白陶的颜色是白色、褐陶的基本颜色是黄色,陶瓷的着色需要依托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来实现,不同类型的金属最终使陶瓷的着色不同。因此,榱顺氏植煌颜色的陶瓷作品,需要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进行综合应用。

四、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应用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的选择上通过对比能够营造一种独特的和谐美,陶瓷艺术设计者将两种陶瓷色料、色釉进行组合之后,受色彩差别影响会产生一种色彩对比效果。陶瓷色彩对比强弱程度一般受色相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陶瓷色彩美感的对比关系。第一,陶瓷色彩的灰度对比体现了一种无彩色之间的对比关系,在陶瓷创作的过程中陶瓷色彩的灰度对比虽然没有产生色相,但是在组合应用的时候这种无彩色对比能够给人带来更高端、大气的感受,丰富陶瓷设计的色彩层次性。第二,在陶瓷色彩同种类型色相的对比上,同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纯净度对比。比如蓝料或浅蓝料的对比、褐色料与橙黄料的对比等。第三,黑色釉和有色釉的对比。第四,无彩色与同种色对比。比如白色与深蓝色料或浅蓝,黑料与桔色料与咖啡色的对比。

(二)陶瓷色彩和面积的对比关系。第一,陶瓷色彩只有在相同面积的对比中才会产生差别,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差异。第二,陶瓷色彩的两面属性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在增大面积的时候会加大色彩的对比,反之亦然。第三,不会发生变化的色彩属性。在面积加大的情况下,陶瓷色彩应用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就越强烈,反之亦然。第四,大面积色彩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造成的色彩错觉影响也会更大。第五,同样性质、面积、色彩和造型的聚散状态不同。

五、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工艺性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作用

陶瓷色彩视觉美感中工艺性是陶瓷工艺在和火进行交融之后对不同工艺的有效应用,在烧制工艺不同的情况下,工艺性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陶瓷制品本身体现了一种不同的功能和审美特性,为了更好地把握陶瓷的发色设计,在陶瓷色彩设计选择中一般会应用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彩绘料。彩绘料是房屋建筑瓷和日用瓷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原料,具有色料淡薄、控制方便的特点。彩绘料主要是应用先进的烧制技术,目的是保证烧制色彩一致性。第二种是色釉色,色釉色在陶瓷设计色彩中的应用提升了陶瓷艺术设计的灵气。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陶瓷艺术发展,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陶瓷材料、艺术形式的了解,在陶瓷艺术设计中提升对陶瓷色彩视觉美感的营造,从而透过陶瓷艺术设计向人们传达设计者的思想,提升陶瓷艺术本身的价值。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8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52-01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陶瓷在我国一直以来也作为一种艺术品而存在,我国陶瓷文化艺术在全世界享有盛誉。随着我国室内装饰行业迅速发展,人们审美追求逐步攀升,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品在家居装饰中是众多国人的选择。

一、陶瓷与家居生活的关系

陶瓷作为一种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载体而存在,不仅为人类的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方便,还提高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正是由于陶瓷对人们精神文化品位的提升,从而陶瓷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其审美艺术价值。

在现在的生活中陶瓷主要有两方面用途,一是陶瓷能够点缀室内环境,能够很好协调整体效果,其陶瓷造型制品主要有花瓶、花盆、瓷画等,能够很好的调节光线、色差、审美疲劳等。二是陶瓷具有简约典雅实用的特点,其陶瓷制品主要有瓷砖、茶具、餐具等,这些都能够很好的调节室内文化气息,提高自身修养。闲暇时刻,坐在魅力夕阳下的窗边,用陶瓷茶具,沏一壶香茗,细细品味,慢慢体味,享受艺术陶瓷带来的高雅与温馨。近年来,陶瓷新工艺与新材质不断地得到开发,适用于装饰家居的艺术陶瓷品种日益丰富。目前在市场上普遍受到消费者偏爱的工艺陶瓷制品主要有现代名人陶艺、仿真陶艺、现代乡村风格陶艺审美性陶艺、实用性陶艺等等。其中,现代名人艺术陶瓷经过陶瓷名师精心彩绘,高温烧制而成为孤品,色泽、形状经久不变,融合了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色调、造型与现代家居容易搭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具有收藏和升值空间。因此,这类陶艺是收藏爱好者的首选。

二、陶瓷工艺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的家居生活当中,室内的装饰设计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如今的很多装饰公司遍布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对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的设计都体现出了一种人文的关怀。针对人们对室内装饰设计中对陶瓷造型及摆放的不同要求,必须对陶瓷工艺的造型进行改进,以及审美价值的艺术性进行提高。更好的实现家居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们的审美需求。掌握好各种空间、色彩、材质等技巧,借鉴西方油画等理论提升陶瓷的艺术性,运用多学科、多角度的理论与实践实现陶瓷艺术的发展。

陶瓷工艺在室内的装饰中就好比是一种附属物,让冷清、无趣的空间充满生机与活力。陶瓷在装饰的时候需要处理好陶瓷造型与陈设位置的关系,以及整体的设计风格。由于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不同,审美观的差异,以及性格的不同,人们的视觉产生的审美总是发生改变,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多方面了解主人的相关喜好,使陶瓷工艺在风格内容形式上与室内环境合而为一,同时陶瓷艺术本身又能表现出独特魅力,从而使得陶瓷工艺价值发挥到最佳。

三、陶瓷与现代家居的完美融合

陶瓷工艺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在家居生活中随处可见,陶瓷工艺的艺术水准与装饰特点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经过陶瓷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并且很多高校开设有陶瓷艺术专业,这都很好的促进了我国陶艺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文化都上升了,对生活更增添了一种情趣,讲究一种情调,这就要求室内环境的改革,从之前的简单、单调变的典雅、古朴而时尚。现代陶艺十分强调室内整体的艺术气氛和文化特色,根据不同的家居设计风格来选定相应的陶瓷工艺,把握好家居环境和陶瓷的内在特征和关系,将整体气氛和陶瓷工艺风格协调起来。使得陶瓷与现代家居完美融合,以及达到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现代陶瓷的装饰有很多种样式,像陶瓷绘画、釉色装饰、陶瓷肌理等。陶瓷表面上绘画艺术给人们带来种种风格,绘有我国传统的山水、西方经典等画作,端庄而豪放,温馨而婉约,给人一种浓厚的文化空气,让人回味不断。釉色艺术制造出神奇的陶瓷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肌理材料选择,化腐朽为神奇,表现出我国劳动人们的伟大与神圣。这些都使得陶瓷与家居环境相得益彰,体现一种优美与和谐。

四、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准的追求和对家居室内装饰审美的提高,陶瓷渐渐地在现代人们的家居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陶瓷为现代室内环境增添了文化艺术氛围和生活的情调。通过我们对陶瓷工艺在室内装饰的研究,陶瓷定会给千家万户带来些许的开心与快乐,也会使得我国陶瓷工艺继续在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9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38-01

一、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互消长,开拓了中国陶瓷艺术新的繁荣发展的局面

在挖掘传统陶瓷工艺和艺术精神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表现在一些绝迹的陶瓷工艺技术失而复得,仿古陶瓷艺术品也达到很高水平。当代陶瓷艺术作者对于传统的继承,不仅仅停留在工艺技巧的层面,而重新深入理解传统精神,更注重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领会和自然融人,并且继续对陶瓷艺术创作产生重要推动。当代陶瓷艺术品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变化发展,又在发展中开始彻底打破传统工艺品的范畴,而把陶瓷艺术品看作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二、现代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融入,陶瓷艺术品的发展局面有了重大改观

现代意识和美学精神在陶瓷制作中的体现,对陶瓷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功能进行了大胆的“分化”,当代陶瓷艺术品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变化发展,又在发展中开始彻底打破传统工艺品的范畴,而把陶瓷艺术品看作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陶瓷作为实用品,一般来说需要大众化、生活化,带有世俗性,但对于纯粹的陶瓷艺术作品来说,则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要有独创性、特殊性、个人性。使得当代的陶瓷艺术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可以说,陶瓷艺术由传统的工艺品向纯粹的艺术品的过渡有了实质的新进展。

三、陶瓷艺术家个人艺术追求特点,使陶瓷艺术品创作出现“个人化”倾向

专业陶瓷艺术作者不再把陶瓷视为一般器物或工艺品,而视为艺术;陶瓷艺术的生产也不是简单的“制作”,而视为“创作”,他们利用现代陶瓷原料作为创作材料,竭力去体现自己的艺术观念。当他们明确地以“艺术”定位自己的陶瓷作品时,这就为陶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极大的发展空间。现代陶瓷艺术由原先的器物或者工艺品变为纯粹的陶瓷艺术时,也就为其个人化打开了巨大的空间,抛开实用功能的约束,作者就有了广阔的自由想象的天地。

四、陶瓷艺术创作回归自然,使陶瓷艺术品创作更多展示人性

新时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存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回归自然、崇尚情趣成为一些都市人的精神追求,在这种社会心理的诸多体现方式中,就有人们对陶艺的兴趣,普通人参与“陶吧”中的陶瓷制作成为一种新时尚,如北京、上海等都市兴起陶瓷屋或日“陶吧”。专业作者的这种感受如今也让普通人有所体验,他们把陶瓷工作作为与旅游、欣赏大自然风光一样的享受,视为一种同体育锻炼一样的活动,一种同游戏一样的愉悦,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这个意义上,陶瓷艺术又向其本来的特性回归,陶瓷艺术更体现人性。这种意识的发展无疑会为中国陶瓷艺术的新发展开拓新的前景。

五、社会科技发展、新材料的出现引起陶瓷艺术的变化

现代陶瓷,在新材料的运用上呈现复杂的状态。一方面,是对传统原料的利用,并且对工艺更加精益求精,另一方面逐步出现一种打破常规的、走向新的“结合”的特点,陶瓷原料与其他材料如金属、塑料等高科技新材料“联姻”,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陶土、色釉为原料的单一局面,这使得陶瓷造型有了更大的可塑性,陶瓷器形因而更加千姿百态。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10

0 前言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艺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即艺术的发展逐步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束缚,各种文化艺术不断融合、重组,推动现代艺术的快速发展。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国画艺术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就包括水墨画和陶瓷绘画,大量的创作艺术家有效的将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总体来讲我国绘画艺术已经全面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在中国的陶瓷之都――景德镇有许多的陶瓷艺术家在深厚功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在陶瓷绘画中开拓创新,有效的将水墨画的创造理念、创造形式深深的融入进了陶瓷绘画艺术中,这可以称得上是陶瓷绘画艺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与创新,这一创新势必会把我国陶瓷艺术推向更高的艺术水平,陶瓷艺术在新时展下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成就。对此,我们作为与之相关的研究者、工作者,应该将在传统陶瓷绘画艺术基础上与水墨艺术相结合,实现创新与发展,使其与时展产生共鸣的问题真正重视起来,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陶瓷绘画艺术的概述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我国古代人民以其精湛的智慧在大量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出了具有东方文化气息的中国画以及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蕴含的陶瓷艺术,二者可谓是同根同源,相生相伴,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成就。而从陶瓷艺术的角度来看,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陶瓷的外表面进行美化,来提高陶瓷的艺术美感,而陶瓷绘画中最具影响的因素就是绘画所选取的图案,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将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搭配、水墨颜色等充分的应用到陶瓷绘画创作中,来讲陶瓷的艺术形象、艺术韵味以及中国独特的发展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陶瓷工艺的发展,陶瓷绘画艺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载体,并且和中国画的发展水平不相上下,但是,陶瓷绘画与纯粹的国画相比又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与国画结合的产物,通过陶瓷的工艺生产过程将陶瓷绘画的艺术美展现出来,达到质地美、造型美和装饰美的协调与统一。

2 水墨语境下现代陶瓷绘画的发展

(1)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艺术表现。我们知道,水墨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创造风格上、艺术造型上、创作工具上、表现技巧上都存在自身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第一,国画的创作是借助文房四宝等工具来完成的,即在纸上面通过笔墨、色彩等展现的一目了然的艺术形象,而陶瓷绘画艺术是在陶瓷工艺生产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其是通过画笔、釉料的装饰装潢来完成的,并且陶瓷绘画需要高温的考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创作形式、创作理念截然不同。其次,中国画艺术是一种平面艺术,而陶瓷绘画艺术是立体艺术,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与陶瓷的整体外形、质地相互联系,来形成立体的美感,同时,陶瓷绘画不能仅仅将中国画的艺术元素机械地移植,必须在融会贯通和领悟掌握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视觉层次的主体安排和空间表达,才能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2)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艺术的表现技巧及表现手法。我们知道,陶瓷绘画艺术的形成是在充分借鉴中国画艺术的表现技巧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当代陶瓷绘画创作中,也只有将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相结合才能形成陶瓷绘画艺术的新风格、新风貌,推动陶瓷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其中在陶瓷绘画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水墨画中的青花分水,青花分水与中国画中的无色具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所指的就是通过对色彩浓淡变化规律的应用,将色彩表现成为由浅到深、由薄到厚、有简单到复杂,充分体现出色彩的层次感,来达到色彩艺术的独特效果。而从空间的布局来看,其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具有明确的空间层次,将空间美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3)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水墨画精神所在。我们知道,水墨画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山、水的艺术形象的创作,通过创作技巧、创作手法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让人的精神愉快、放松,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手法传达作者的精神感悟、自身修养和内心情感,所以水墨之中皆是意蕴和精神的共同体现。具有较高水平的陶瓷艺术也是如此,首先,陶瓷绘画艺术的素材和动力源泉都来源于真切实际的生活,在客观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家的情感加工、审美体悟、精神意识等主观因素的糅合和丰富,形成具有主观思想色彩的艺术形式,表现独特意蕴,提升作品价值。其次,陶瓷绘画通过艺术家的知识积累、技巧训练、学识修养体现陶瓷作品的灵性和逸气,描绘作者的精神世界,表达身修养,从这个角度讲,陶瓷绘画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

3 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创作对水墨的应用

(1)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艺术性应用。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文明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总是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特点,体现时代背景。所以现代陶瓷绘画要借鉴水墨画的艺术表达,表现当代中国的地域风情、文化风貌、审美情趣和智慧思维。悠久的陶瓷绘画创作历史深深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格和骨气,具有东方文化和民族气息的历史烙印,陶瓷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发迹史,就是中华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长卷。从这些角度都说明,陶瓷绘画和水墨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陶瓷绘画的艺术创作也要充分利用两者的历史渊源和艺术联系,广泛运用水墨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通过釉料、色彩和布局的合理运用,通过营造具有"水墨"特点的艺术情境和画面效果,充分表现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表达陶瓷素雅、宁静、沉着的美学价值。

(2)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创新性应用。艺术来源于生活,陶瓷绘画也不例外,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生活特点、生活方式、生活规则,艺术发展的根源和动力在于其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的艺术表达和不断丰富的艺术境界。当今时代的特点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陶瓷绘画也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的观念,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加入时代元素和现代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形成具有独创性和反映时展、时代主题的艺术作品。同时,陶瓷绘画创作的根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陶瓷绘画创作的精髓还在于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取向。作为一种现在还在流传的艺术形态,陶瓷绘画的启示和方向是现代艺术元素和当代艺术特征的合理运用,所以,从事陶瓷绘画的艺术家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时代特点、合理汲取时代营养的基础上,才能将"水墨"的创新性应用在现代陶瓷绘画创作中。

(3)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科技性应用。陶瓷绘画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必须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扬。但我们纵观当代的艺术传承现状,许多艺术形式都有青黄不接的危险,其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形式没有和当代科技进行有效结合,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没有得到创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新技术流程和新工艺材料的发展要求。在目前的陶瓷绘画创作中往往不能将陶瓷的工艺流程和艺术设计很好地融会贯通,也就难以产生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水墨陶瓷法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矛盾的问题,使当代陶瓷绘画的艺术创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不仅是技术工艺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也说明了当代"水墨"的科技性应用在陶瓷绘画中有很好的体现,陶瓷绘画的发展也没有放弃对水墨韵味的一贯追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虽然是两种艺术形式,但是在具体的艺术表达中、表现手法中、鉴赏方式上有着异曲同工的奇妙之处。本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绘画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上看法,希望给广大同行业者提供资料参考和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11

一、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陶瓷艺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意义。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不仅丰富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内涵和形式,同时还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二、佛教思想的影响

从原始社会开始,陶瓷艺术就已经产生,它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形式和内容,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经久不衰,这和其自身的审美价值息息相关。因此,现阶段,人们在注重陶瓷的实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更高层面精神世界的需求和追求,通过实现自己的要求,从而满足陶瓷艺术的发展,展现陶瓷艺术的风采和神韵。所以,从新石器时代中的陶瓷艺术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在当时人们制造陶瓷除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注重实用性之外,还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需要,注重陶瓷温文尔雅的品格、端庄稳重的气质,从而实现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陶瓷艺术讲求的更多是强烈的运动线型,以安定为主,陶瓷总体呈现的是方正、端庄的线面,给人一种平稳、安静的状态和感受。就这个层面出发,人们对于陶瓷精神世界的追求往往超越了其物质内涵,更多的审美价值都体现为陶瓷的功能价值。因此,在整个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于审美价值的需求,只有做到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二者的统一和融合,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水平。[1]

三、伊斯兰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陶瓷造型与陶瓷纹饰二者之间的统一上。由于整个陶瓷自古以来就呈现出一种沉稳庄重的风格,但是我们在仔细辨别其中的纹饰就可以发现,其内涵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充满了自然、热烈、生气以及狂放的特点。在陶瓷上刻画出的动物、人物,这些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都蕴含了自身生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起到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对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而言,其内涵和形式多种多样,都是以优美的骨架和美丽的形象进行对比,形成统一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个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趋势,优化了整个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风格和特点。现阶段,我国陶瓷装饰主要是以纹饰变化为主,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为主要形式,增加了优美的骨架和形式,在整个填充和装饰上,具有统一的审美特点和情趣。例如,在我国曾经出土的陶尖地瓶就实现了中央交错的形式和特点,实现了横向的装饰和纵向的装饰二者相结合的特点和优势。陶瓷造型与陶瓷纹饰二者属于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都是以统一和协调为前提的。所以,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能够进一步增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实现多元素的有机融合。

四、欧美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陶瓷装饰与陶瓷结构的统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因为装饰而装饰的陶瓷,更多的是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整个陶瓷结构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从而将其进行内化。例如,紫砂壶这种陶瓷,它的壶嘴、壶盖以及足部等各个部分都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因此不能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部分,这样才能够起到实用的作用,然后在这基础上增加美化的效果,实现陶瓷装饰与陶瓷结构的统一。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上的一些零碎配件也是相当讲究的。例如,纽扣形状的配饰强调的是多样化,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梅花形、如意形等,实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结合,这样才能够将陶瓷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厚实,将传统呆板的形式变得灵巧起来,从而提高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整体的审美价值水平,体现更多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和观念,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审美的创造性和想象力。[2]

五、其他外来思想

陶瓷是一种由特定的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种制作品,因此其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形式,同时还将其工艺进行了十分巧妙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以,陶瓷艺术对于材质的要求很高,讲究一定的黏土品质和烧烤的温度。除此之外,在整体制作的过程中更加追求陶瓷工艺的创新,只有摒弃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陶瓷材质与陶瓷工艺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整体的审美价值,生产出品质较高的瓷器。

六、结语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因此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要求也逐步提高。通过实现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陶瓷造型与陶瓷纹饰的统一、陶瓷装饰与陶瓷结构的统一以及陶瓷材质与陶瓷工艺的统一等方法和策略,进一步增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促进我国陶瓷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陶瓷制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

(作者单位为福建省德化八达陶瓷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文克(1966―),男,福建人,大专,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的艺术特点篇12

关键词:陶瓷艺术;表现;文化;创新;发展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唐山被誉为中国“北方瓷都”。唐山陶瓷艺术是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及文化形象,对于实现唐山科技艺术的当代转型和推动唐山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文化发展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唐山陶瓷艺术将迎来创新发展的众多机遇。唐山陶瓷艺术张力的体现和创新发展,要从具体的文化资源和现有的产业发展优势入手,谋求更大的发展。

一、唐山陶瓷艺术发展历史

陶瓷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可以说她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唐山陶瓷作为古老的传统制瓷技艺,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生产陶壶、陶具,至明朝的永乐年间,唐山陶瓷已有一定规模。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1]。上世纪初,随着生产不断发展,外资的进入和开滦煤矿的建成,到30年代末,机器和电力较普遍地应用在陶瓷制造生产中,唐山陶瓷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二、唐山陶瓷艺术的张力

唐山陶瓷艺术在各产品领域彰显着她独有的艺术特色,焕发出勃勃生机。以骨质瓷和白玉瓷为代表的陶瓷特色品种所呈现出来的是骨瓷的瓷质润泽、光灿莹洁、胎质细致,白玉瓷的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2]应用到日用瓷中有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等,都呈现出迷人的艺术光彩。陈设观赏用的瓷板画、花瓶、花插,建筑装饰上的大型瓷砖壁画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唐山鼎旭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世界最大的陶瓷壁画手绘产品《清明上河图》,创造了吉尼斯纪录。产品的设计开发中除了不断探索新的造型艺术设计、烧成技巧外,在装饰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主要的陶瓷装饰艺术技法包括新彩、雕金、釉、釉下彩、喷彩等。首创运用氢氟酸腐蚀的方法形成花纹,然后填描金色的雕金装饰手法以及用喷笔或喷枪绘制而成喷彩装饰。在新彩的装饰艺术上,不再局限于在瓷瓶、瓷板上进行画面的绘制,从表现技法方面看,表现手法变得多种多样。例如,唐山的著名陶瓷艺术大师刘冠伟先生的“铺油点写法”“泼擦法”“铺色点写法”对新彩的创新,就体现了创作者的个性风格。[3]

三、唐山陶瓷艺术的创新

(一)发扬传统陶瓷艺术,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开拓创新使之焕发新光彩

珍惜传统陶瓷艺术,将已有陶瓷艺术发扬下去,这是唐山陶瓷艺术谋求创新所能提供的坚实基础。比如,对传统颜色釉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研发新颜色釉艺术语言,学习传统色釉技法,在传统技法上创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要把传统陶瓷艺术融会贯通,认真研习传统陶瓷工艺,为陶瓷艺术的创新道路打好基础。能够有所继承,才能有所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健全陶瓷研发体系,提高陶瓷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关键工序环节的技术装备水平,打造自主品牌。传统的唐山陶瓷经过新技术的开发,拥有了一系列的辉煌:中国日用陶瓷第一品牌“红玫瑰”;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卫生瓷的“惠达”;上海APEC会议专用瓷“隆达”,都为唐山陶瓷增添了光彩。[4]

(二)加强陶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陶瓷艺术的革新创造

唐山陶瓷艺术张力的体现和创新发展实施起来要从具体的文化资源和现有的产业发展优势入手。要积极推动文化建设,深入研究、发掘和弘扬唐山陶瓷历史文化,比如唐山陶瓷博物馆和唐山陶瓷文化创意公园的建设。赋予陶瓷产品文化内涵,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持续提高产品自身的生命力和更大价值,探寻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使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更好地展现。要想实现陶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需要更为系统地进行唐山陶瓷的保护、传承和研究。

四、结语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唐山陶瓷艺术能够在其中大放异彩原因就在于她所拥有的独特魅力。要跟随时代的进步,实现不断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地提升陶瓷工艺水平、融入创意文化元素,坚持特色、开放吸收、兼容并包,以谋求更大的发展和更高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七大瓷都”介绍之“中国北方瓷都———河北唐山”[EB/OL].

[2]陈晓霞.利用陶瓷文化促进唐山旅游业发展[J].经济论坛,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