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统文化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4 15:08:40

现代传统文化

现代传统文化篇1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也必须要借助于现代传播的各种手段和技术条件进行传承。《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电视讲座,《三国演义》、《赤壁》等影视作品,《新三字经》、《商道红楼》等纸介书籍,《霸王别姬》、《台》等通俗歌曲……以传统文化大众化、古代典籍趣味化的路径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传统文化遭遇现代传播,有肯定者,亦有反对者。肯定者认为现代传播使传统文化得以普及,反对者则认为现代媒体对传统文化的泛娱乐化传播,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和破坏。肯定也好,否定也罢,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解构与重新建构已经成为事实。如何让传统文化健康地现代转型,如何达到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传播的互利共赢,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考虑的问题。故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无论是锈迹斑斑的远古青铜器、还是色彩鲜亮的彩陶青花,无论是规模宏大的编钟、还是古朴拙黄的竹简,无论是严肃深奥的易经、还是余香满口的诗词曲赋,都在默默地陈述着以往的时代故事。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1.对普通大众而言,文言文本的解读很困难

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多层次。而文言典籍是记载涵容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目前,中国人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薄弱。高教出版社出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用的教材,有文言文与白话文两个版本,而白话作品选在高校中的征订率非常高。文言文阅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状况尚且如此,普通大众的文言阅读能力可想而知。文言文的古奥难懂,使得很多现代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这无疑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

2.西方文化的渗透,冲击传统文化传承

上世纪初,西方的民主思想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个性觉醒,最终革了封建主义的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科技产品的进入,西方文化大受中国年轻人追捧,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人产生着强烈的影响。英语作为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语言,已成为中国人除普通话以外的普及语言。在中国高校里,有着一些奇怪的现象,如古典文学的赏析课上学生在进行英语四六级练习、汉语作文满篇都是英语习惯的倒装、汉字的错别字白字普遍。自己祖上传下来的不要了、外来的他人之物却炙手可热,汉语的文化语境、英语却大行其道,中国教育界、社会机构必须要审视反省,我们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3.经济社会的现代道德转型,对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有所冲击

道德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有着重礼仪和重道德的优秀传统,然而在经济社会唯己尚利重钱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的价值观被扭曲、优良的品德丧失。道德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抽象概括,需要文化的涵育与滋养。“人之初,性本善”,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在消费文化刺激下,中国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呈现滑坡式微之势。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中国现代人人心的冷漠。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战略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构建关键在于重建中华民族道德观。

二、现代传播是传统文化大众化普及的最好手段

文以化天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可以引导现代道德的方向,帮助我们构建现代的精神家园。文化影响力不但取决于其思想内容,而且还与其传播能力密切相连。

1.现代传播可以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现代传播,是指当下时空语境下的传播手段、媒介和方法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是其中最主要的两大板块。目前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新老媒体互相依托、互相补充,已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与其他时期相比,信息时代的公共传播改变了单向传播路径,将传播者本位转变为接受者本位。传统文化的传播受众不是部分人,而是全体中国人。刻板的、枯燥的文化说教丧失了市场,以图像、声音、文字为手段的信息传播方式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势。抽象的学术知识形象生动了,严肃的道德伦理信条活泼可感了,古奥的理论生活化了,精英的文化平民大众化了……现代传播受众广、传递快、信息量大、亲和力强的天性,增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2.现代传播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现代媒体对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的激活作用非常大。比如影视版的《三国演义》(新旧两个版本)、《赤壁》(上下),以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完成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扫盲,《三国杀》、《三国无双》以网络游戏的娱乐形式激发起玩家的热情,《白话三国》、《三国故事》以纸介文本形式展现了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现代媒体全面立体地展开了大众三国文化的围攻战,使妇孺老幼“逃不掉跑不出”。各媒介对三国风云的解读不尽相同,激发起受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三国演义》究竟写了什么、三国时期的历史又是如何。可见对现代传播中三国知识的判读,受众已然进行了价值的转换,由看热闹变为了求真知。无独有偶,于丹的《论语》、《庄子》心得,使中国出现了孔子热、老庄热,刘心武的解红楼、新版《红楼梦》使中国出现了红楼热……凡此种种,无不证明一个问题:现代传播是催化剂,它促发了中国人对传统的追寻。于此为契机,传统走出了神圣殿堂,开始进驻寻常百姓的心中。

三、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建议

有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持反对态度,认为那是一种文化的快餐消费,是对传统的错读、误读,是对大众的误导,是文化的毒瘤。客观评价,现代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效应,应该这样理解:现代传播是传统文化宣传的双刃剑,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影响。正面效应是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负面影响是有偏颇的嫌疑,甚至有时宣传了不健康的内容。“诗无达诂”,古人对原典的解读尚且各有千秋,现代语境下传统的变通亦可理解。为扩大传统文化的现代影响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现代媒体要自觉履行“把关人”角色,尽量做到传统文化的绿色传播、科学传播

市场经济中的现代媒体,在很大的层面上关注传播行为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效益。如果媒体变成了金钱的附庸品,媒体所传达的文化内容就会变得低俗。事实上,现代传播作为文化的载体,对社会起着巨大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传统文化是现代传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各个媒体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采、编、用、存、播工作,将健康的、有益的、精美的内容传递给大众。

2.现代媒体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加强职业伦理道德的自律,以正面的姿态为大众模范

现代传统文化篇2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鲁迅先生曾在1925年《华盖集•忽然想到》中说过一段话,喊出了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强音,曾经震撼无数五四青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青丹,全都踏倒他。”这里的“三坟五典”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遗书;“百宋千元”指清代两大藏书楼,分别因藏有100部宋版书和10(X)部元版书而著称;“天球河图”是指古代的传统历法及八卦等;“金人玉佛”是珍奇的宗教工艺品;“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则是珍贵的中医药财富。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恰恰几乎都是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认为,“脱离反帝反封建狂飘突进的时代环境而用今天的标准和视野来苛责奋迅先生,当然是不应该的。但是,在so多年过后,在我们跨越生存、温饱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用那时候的偏激观点来粗暴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相当不公正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所谓的糟粕,也就是不能适应今天主流价值观的那些思想、行为方式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在当时年代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只是在今天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与现代化的精神存在相悖的一面,我们不提倡不倡导而已,如旧社会的“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传统落后思想,与传统丧葬习俗相关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相关行业、相关产品,以及束缚人性,残酷的“三寸金莲”、“凌迟”、“车裂”等传统的落后的行为方式、封建陋俗及古代酷刑,等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不为今天时展所接受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事项,也属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包容的态度,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客观真实地挖掘、记录与保存遗产的所有文化基因与元素。因为这些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真实的直观体现。对其进行保存层面的保护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及教育启示后人的价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区别对待“保存”与“保护”两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否能适应今天现代化的发展都首先要完成“保存”层面的抢救性保护,而对能够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为新文化的创造起积极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是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继承与弘扬式的保护。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

现代传统文化篇3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58-0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中指出,“我们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通过这个决定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传统之于现代文明是基础和发展的关系,一个社会的文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要从他所固有的历史积淀中去寻找根源。现实的及未来的文化离不开传统,也不能拘泥于传统,而是依托传统又超越传统,真正达到一种现代超越传统的境界,“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成长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化条件,目前理论界大多只提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则很少有人问津。随着近几年中国思想界重建步伐的迈进,以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越来越受到思想界的重视,传统文化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被越来越多的理论家联系起来,作为寻求中华文化发展的突破口进行研究。20世纪的旧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一批批的爱国知识分子怀揣着理想和对祖国的忧患纷纷走上了寻求救国复兴的道路。陈独秀在 “安徽爱国会”演说中大声疾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常常引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激励自己。早期的革命家们正是怀揣着这种继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和“理想主义”,身体力行,寻求救国救民的新途径。早期的领导人们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二)战火硝烟中的文化观(1921-1949)

中国共产党是在革命之中诞生又是在革命之中走向成熟的,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一直以带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与民族富强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和理论指导,而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不是生硬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加以改进和创新。而在革命战争年代,这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突出表现在思想的创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成熟经历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进行革命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突出的表现在思想的文化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中西文化论战中就提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他们认为中国旧有文化反应和维护封建专制,是封建专制下的文化,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已经病入膏肓,所以我们应该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延续了这种文化观,虽然在表达上不统一,但就深层理念上来说确是统一的。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趋于成熟,其文化观亦然, 代表作是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等。同中共早期相比,此时的文化观表达得更为明确而具体。这种文化观被命名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简而言之,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时期的党内外文化建设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三)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的文化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成为一个执政党,其文化观念也从注重党内思想文化建设发展到引领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度,把党内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总体发展相结合。在这一时期,以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发展的作用就越突出了。这一时期党中央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发展方针,具体来说具有两大方针。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代表中共中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指导文化与科学艺术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双百方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文化具有时空差异性,却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同学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是日趋重要的。

2、“古为今中、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写道:“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通过这一方针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观的一贯的立足点。

(四)新时期的文化观

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文化的发展视野更具有开阔性和时代性,以邓小平、和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邓小平提出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坚持与时俱进。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烈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了这种文化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未来中华文化发展的路径指向

(一)“现代的”与“传统的”二者统一

毫无疑问,未来的中华文化将沿着现代化方向奔进,不断改变落后及其“文化病态”的现状。这种现代化将是全方位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中的核心要素。但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之中,孰轻孰重,谁占主流、谁是补充当是值得继续深化研究的课题。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构建文化核心价值的主体。“所谓特色,应该体现在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之上。”“文化价值观念应该有一个主轴线”,可以说,未来的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锋,我们应当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国人思考的问题。

(二)“世界的”与“民族的”“大众的”统一

现代传统文化篇4

艺术馆的室内空间主要包括三层:一层展厅部分,包含上下贯通的两组展示空间现代设计,棚面保留原有建筑结构,以黑色乳胶漆装饰,采用黑色轨道灯局部照明,以突出墙面和地面的展品。褐色粉饰的墙面展示着陈连富、薛仁凯等国画名家的作品,二层展廊展示着杨路等一些知名雕塑家的经典作品,给参观者增加四度空间的美感体验和享受。在大部分国画作品之中,点缀着油画名家戴都都的几幅油画作品,创作的风格和豪放的笔触为展厅浓重的中式色彩增添了新意。地面的地砖采用特别定制的灰色仿古青石,走廊里专门布置了几组风格俊雅的明式家具小件,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茶的爱好可以追溯到汉朝。由馆内茶室的设计可见关宝琮老人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烧级爱好者。沿一层展厅的左侧下楼梯,是一间大规模活动场地,用于主人与同仁品鉴艺术品和进行大规模交流活动的场所,也蕴含以茶会友之意。因此下层部分设计出三面茶壶展墙,用来展示爱好茶艺的艺术家亲手制作和收藏的各种各样形态优美的茶壶,取名“百壶居”,由鲁迅美术学院前院长宋惠民先生题词,可见主人与艺术家们对中国茶文化的钟爱。中间的柱子做了细心的处理,柱头部分采用传统的斗拱造型装饰,中间部分采用入口处的铁板包饰,柱础部分采用现代的灰色花岗岩造型,端庄、大气,既达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不失现代风格的展现。在二层空间中,灰色的砖墙灰瓦隔出一间间不同功能的房间,有品茶室和会客间以及餐厅等。其中一间大的茶室给人们的印象尤其深刻,木质格栅吊棚、青石与木座结合的茶几,主人收藏的明式、清式座椅等,无不显示着浓郁的传统特色。特别是会客间中有一张由老榆木木门特殊处理做成的大茶几台面,古朴、庄重,与玻璃、钢构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别出心裁、独有韵味。会餐包房中的设计特色在于对棚面采用木制铆接的造型,配以特制的方形灯具,既典雅又现代。三层空间是主人私密会客之地,风格上与一、二层一致,配以主人多年收藏的古董家具,在现代的设计空间里,它们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整个展馆的风格展示得淋漓尽致,整个展馆设计精致典雅、几近完美。这座艺术馆旨在弘扬和促进当代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收藏品鉴和传承传统文化。在这座三层小楼里,一砖一瓦、一廊一柱,都充分展示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现代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有人说文化与设计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我觉得两者是不可分开的,人类已经有300万年的历史了,那么完全可以是设计的有300万年的历史。设计可以说是一门最老的学科,但同时可以说他是最新的容貌。我们说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范指一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狭义是专指艺术设计与人有关的各种造型领域。包括建筑.日用品.装潢等。设计是应用绘画来欣赏,来审美,设计是以艺术和技术,并以应用使二者结合的事业。

设计是制造工具.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必须有目的的。设计的对象是产品,设计的本质目的是人。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有些艺术家总想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的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到处可见。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1]

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直到今天,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以,我们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早已经把那些落后的淘汰掉了,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人类从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在设计,如果说设计是一个有广阔的发展的事业,那么他就最前卫的。中国的文化距离今天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其青铜的礼器和鼎,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有鱼纹、鸟纹和兽面等多种逼真的动物形态。你能说它落后吗?20世纪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但又激动人心的时代,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大量发明出来的新工业产品,包括飞机、汽车、远洋轮船、电灯、电话、电报等等,对于新艺术风格和新设计方法的诞生,都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对于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新探索和思想上的解放,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科学技术对艺术与设计的推动力,也是对人类思想的解放。

由于工业革命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技术革命激发起来的新思潮,使投身现代设计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如果我们回眸这场至今未果的现代设计运动,便会发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真正对我们今天的设计文化产生全方位巨大影响的,当属德国的包豪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影响之深远,不仅大大超过了它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披乌斯,而且也远远超出了它的国界———从德国走向欧洲,从欧洲走向世界。以至于在包豪斯的故事发生七十二年后,即1991年,重新向人们讲述包豪斯故事的英国人弗兰克·惠特福德,在他的《BAUHAUS》一书的前言里就写道:“很显然,包豪斯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设计我们生活环境的那些人,还是继续从包豪斯的作品当中汲取着灵感。而在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艺术院校里,包豪斯的艺术教育方法依然普遍地影响着它们现在的教学。[2]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它近乎修道式的清心寡欲、朴素天然的风格,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和规范,不但融入了瑞典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其难以分割的一部分,而且以一种从容不迫的速度向世界各地蔓延,深刻的影响了无数设计师、消费者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突出影响,我们不应忽视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启示作用,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没有传统的辉煌和历史的积淀,就没有当今绚丽于全世界的现代设计作品。传统文化之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我们是随时都能够见得到的。欧洲的“海洋文化”论,就一直影响着西方列强的扩张心态,军事扩张、经济扩张、政治扩张、文化扩张⋯⋯无所不在的扩张。演变到今天,扩张就变成了所谓的“全球化”文本。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上面的个案分析中,已经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十分深刻,所谓的“前卫”艺术家们,也到传统文化与艺术中寻找创造的灵感,甚至常常直接把前人的艺术成果改头换面成自己的创造。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设计”这本身就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就像法国印象派兴起的时候,连街头擦鞋的女子也会谈论莫奈的油画,中日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宋朝宋徽宗崇尚道教,导致了街上卖烧饼的老人也会说道。

这不也说明了我们设计在引导人的时候同时也在引导自己的方向。反过来,人引导设计的时候也引导自己,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影响意识,意识也影响物质。当人们有一定的共同认识即(共通语言)设计与人就走到一起了并带着一定的时代特性往前发展了,这时用什么来做为共同语言呢?无疑最好的还是“传统文化”。毕竟传统文化还是离我们较近的,如我们一些生活习惯,中国用筷子用了这么多年,如果改用叉子,还是有点不习惯的。这是人的一种意识一种情怀。设计师如果把握住这个情怀,一切问题也就好办了。

当代设计的发展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而是设计师与大众的配合的问题,寻找相同的切入点,即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来说对当代设计文化具有推动作用。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最大意义了。

现代传统文化篇6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通过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等来展示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浪潮下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特色始终是设计者无法回避的焦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成功将现代社会功能溶于古建筑群之中,其古而新的建筑形式蕴含着本土化与时代化融合下的创新。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由贝幸铭及其事务所设计。新馆最终选址在苏州古城内,而且紧依古典建筑和园林―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基地环境,不论对建筑师、还是对于生活在古城的居民、甚至对苏州古城的整体风貌以及基地周边的原有环境都是一种考验。当查阅了关于贝老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的相关资料、报道后,对于贝老贯穿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观、自然观、发展观甚是敬佩。而这种反映在旧建筑改扩建设计中的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建筑文化的理念正好映射出作为东方建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是一种学习。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类天生并不完善,建筑文化不仅提供了一个人居环境,而且提供了一个思想与行为的习得之所。建筑反映出人类的文化系统―宗教、科学、艺术、哲学、经济、伦理等综合的观念和认识,通过世世代代的学习,人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群体特质。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大厦,是由许多材料部件构成的,他们总结并包容了我国数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又影响到我国数千年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建筑作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2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诊释。

2.1轴线新馆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这种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

2.2院落布局基于传统规划思想之上的建筑单体的组合以及浓于伦理的道德传统,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庭院文化应运而生。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协调统一。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这种传统的庭院组合设计不仅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功能、景观的要求,同时赋予现代建筑以传统文化内涵。

2.3环境设计从新馆设计中,我们首先可以解读到的是和城市肌理的密切关系,这种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I-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老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从时空上延续了苏州古城的文化脉络。在空间上,书画厅巧用传统规划符号九宫格,中间贯通,这种处理同时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而所有的组织,则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

现代传统文化篇7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19-01

一、传统法律文化之法系

在初民社会,各个族群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人类学家往往用“文化”或“文化模式”来称谓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要素之一,与宗教、道德以及习俗等秩序规范相互交叠,几乎融为一体。人类进入有国家的社会以后,族群之法被整合起来,形成了国家之法。然而国家的形态多种多样,法律也千差万别。伴着各国交往频繁和深入,出于自愿、强制或其它原因,开始借鉴或移植对方的法律。随着历史进步,一些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全球性影响,并在世界的法律格局中形成了“法律家族”。这种家族式的法律至少包含两个国家的法律体制,这些法律体制具有某种亲缘或地缘关系,在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相近之处。比较法学将此现象称之为“法系”。

二、传统法律文化的法系渊源

(一)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可追溯到罗马法,其中包含了基督教和日耳曼的某些因素。它内在体现了理性主义的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追求,外在表现为成文法典化的形式,并重在事先以明确的规则确定人们的权利,具有“权利法”之称。在诉讼程序上,大陆法受到教会法纠问式程序的影响,表现出职权主义的特征,法官扮演积极的角色。在大陆法的发展进程中,法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法学家法”之称。大陆法系的核心国家集中在欧洲大陆,国家主要是拉丁美洲和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自清末变法以来,中国的法律也深受大陆法的影响。

(二)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起源于英国。随着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法被移植到世界各地。英美法系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主要表现形式是判例法,即法官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判例形成的法律规则。这种法律以解决纠纷为主旨,注重事后救济,有“救济法”之称。由于法官在法律发展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英美法也有“法官法”之称。英美法系的特色在于法官在法律的创制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在诉讼环节中却异常消极,扮演“仲裁人”的角色。这种诉讼程序称为对抗制诉讼。英美法系的国家以英国为摇篮,以英国和美国为核心,以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作为骨干,影响范围波及全球各地。

(三)中华法系

中国古代法对东亚诸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法是一个集天理、国法和人情为一体的复杂法律系统。中华法系包含了法家的智慧,但自汉代以来,主要体现了儒家的思想,注重道德教化。中国古代重视成文法传统,法典编纂的水平有相当的造诣。中国古代法与大陆法重视民法的传统相比,重刑轻民;与英美法相对独立的司法程序正义相比,更加注重实体正义。但中华法系作为中国唯一本土化的法律文化体系,其生命力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才是。

三、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解读

如何对传统进行现代解读,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秉承“礼法合一”和“天人合一”的中国法观念的自然追求

入礼于法,天道观念,这是中华法系别于其它法系的标志性特征,也成了中国独特的法观念,这一点恰好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在内在机理上有惊人相似。通过呼唤心灵以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虽然有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在未来的法律发展道路上秉承这一点将非常有价值。

(二)努力开创法典化编纂与判例法适用的有机结合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成文法见长,法典编纂技艺高超,却存在诸多缺陷,如能吸收判例法的功能,这些缺陷将会得到弥补。因此,法典化编纂与判例法适用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完善制度和公正司法。

(三)建立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互为依赖和补充的法律制度

中国的法律传统由于司法行政化有浓厚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作风,不过此处所讲的程序与古代的典礼制度中的程序不是同一内涵,更加侧重于审判案子时的公正性。在这方面中国是有缺陷的。因此,在注重审案的效率之时也应该兼顾程序的正当性,探索着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以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现代传统文化篇8

一、引言

建筑住宅中的门是建筑的出入口,是联系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通道。又称“门面”或“门脸”,是居住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供人出入,同时还有防护安全和界定内外空间的作用。另外,门除供出入的物质功能外,还具有标志与象征的作用。建筑大门上所表现“中和”观的哲学思想所反映出的传统礼制以及其他文化内涵可说是建筑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门的本体含义及哲学含义

1、门的本体含义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东汉《说文解字》将门解为“闻”,意思是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阐述了门对于内部和外部的“通”的作用。古人又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更有“变通”之意。归纳起来门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门的穿行意义,二是大门的标志意义。在现代门不再是仅满足功能需要,还要体现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2、门的哲学含义

(1)门的“阴阳观”。门的基本功能是开与关,基本概念则是阴阳变化,由此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开与关之间,关是为了防卫和隐藏,是保守的、被动的;开是为了出入和吐纳,是开放的,主动的。《尚书・舜典》曰:“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比喻开门纳贤、博采兼听。阖辟之间,阴阳生化成为人们对“天人合一”追求的绝好解决方式。

(2)门的“秩序观”。两千多年来礼制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受礼制思想影响,中国古建从周代起便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来规范其规模和型制,故有“门户之别”之说。历史上建筑等级制度不仅对各阶层建筑的规模型制、材料构造、装饰标准、室内摆设有严格限定,还专门对“门”这一标识等级、地位的符号,以及象征居住者身份的油漆颜色、铺首兽面、门环用材、门钉数量等都有详尽规范。

三、建筑住宅之门的装饰

1、门扇的装饰风格及特点。门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是门扇,是一扇或者两扇甚至多扇可以关启的门扇。在中国古建筑中,这种门扇都是用木板制成的。一般住宅,一扇门扇的宽度至少60厘米宽,需用几块木板横向拼合,故又称“板门”。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门扇在装饰方面有不同风格特点。在江南水乡,其整体色调以青灰为主,人们以清新淡雅为美;而闽粤地区常有大漆绘就并加以纯金涂饰,因为福建、广东和云南一带,人们喜欢在建筑上大饰彩绘。

2、门扇的装饰题材及图案。中国建筑住宅之门的雕刻装饰图案,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题材方面,明清时期内容丰富,常采用云龙、缠枝花草等图案。明式门扇装饰纹样题材有自己的倾向,如松、梅、兰等植物题材,另外,还有大量民间传说,人物故事、吉祥寓意的门装饰图案。清代,门扇的装饰大都比较雅逸。清代门扇的装饰纹样较好的有仿古图案、古代玉文和青铜器纹,大多以简练的线条组成变化丰富、有韵律的几何形。内容多是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追崇色彩的金碧辉煌。

3、门扇的装饰纹样及加工工艺。门扇的装饰纹样手法很丰富,手段也很多,主要包括雕刻和镶嵌等。其中雕刻又分为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浮雕是主要手法。为打破门扇功能上的死板,常采用透雕手法,但最广泛是透雕和浮雕结合,使装饰纹样更突出,圆润。圆雕在门扇装饰中,一般起点缀作用。

加工工艺方面,中国南北地区差异较大。浙江一带雕工发达,其门窗上无论浮雕还是透雕,质量都是首屈一指的。另外,江浙地区工匠技巧的精致绮丽也格外有名。在中国北方,人们多采用穿插工艺,舒展大方,体现北方的粗旷风格。

4、门饰、金属装饰件造型及材质。建筑住宅之门金属装饰件有铺首、门环、看叶等。铺首是门环下的下座,主要用黄铜制作,明清时期,根据形式不同,金属饰件也有高低、尊卑之分。现在最常用的是采用兽头作为铺首的装饰,其兽头口中含的圆环为门环,原为叩门之用,也具有祛邪意义。“看叶”指宽度较大的门扇上、下两头包以铁皮以增强门板的横向联系,称为“看叶”。

四、结语

总之,在住宅设计蓬勃发展的今天,门作为建筑中的重要元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从中国古代建筑的门到现代设计中的门,文化的交融与沉淀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影响着形态构成的不断改变和创造, 门元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和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中,门也随之发展,有些形式的门已经脱离原先门的功能性作用,而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象征意义。受现代建筑功能主义的洗礼后,现代设计师在充分理解并感受到门在千百年进化历程中所积淀的艺术造型及其具有的社会美学意义之后,逐渐开始运用现代的手段和材料来表现门的建筑美学意义和文化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现代传统文化篇9

然而,竹艺区一个报价1600元的八角篮,明明也是可看可用可亲近,却被评价为“这么贵?市场里花几十块就能买到”。尽管做这个篮子要劈许许多多条超薄的竹皮竹签,要细细编上七八天,却仍然受到了冷遇。对比之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青神竹编“牵手”世界顶级品牌“爱马仕”共同打造的竹编定制品,却能卖到上万元。

青神竹编大师张德明于2008年开始和爱马仕(中国)合作,为瓷胎穿“竹衣”。合作的第一年,没能做出让爱马仕满意的作品。张德明采用两根丝交叉起来编,才让爱马仕一方觉得有点感觉。第二年,张德明将编织的经线变细,“线条开始流动起来,变得生动”。最终受到认可的作品出来时,距离最初提出合作,已整整过了三年。

张德明说:“能与这样的大品牌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我想让中国竹编艺术真正登上大雅之堂,把竹编艺术推向一个高度。”

让传统工艺成为时尚的缔造者,青神竹编谋划来一场“越传统、越时尚”的转型:一是高端品牌嫁接,比如与爱马仕的合作、为宜家生产灯具;二是瞄准国际市场,比如专门针对国际市场推出竹编女包,售价不菲;三是构建电子商务渠道,在淘宝开设青神竹编店,集中所有竹编企业;四是培育新产业,从单一竹编产品拓展到竹家具、竹建筑、竹纸巾。

相关主题:合作/品牌/影响力/优势互补

文化合作享共赢

如平价女装H&M和大牌范思哲合作、优衣库和爱马仕联手,大牌想要提升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平价品牌想要提升形象,两者的合作,让“阳春白雪”不那么“高冷”,令“下里巴人”也多了一些“气质和颜值”。在这样的优势互补中,权衡和冷静是关键。对于传统的手工业而言,与大牌合作,无疑可以将“中国元素”做出“国际范”来;对爱马仕来说,加入中国传统元素,能使自己的产品更精致、更富特色,这是文化的合作共赢。

现代传统文化篇10

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律文化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法律的现代化发展必须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情作为基础,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予以发扬,同时也要对其糟粕进行摒弃,与此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先进的经验,才能构建起符合当前国情的现代化的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内涵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很多法律内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从狭义的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指的就是传统文化当中和法律有关的内容;从广义方面而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和法律相关的内涵,同时也包括了其他的对社会具有影响的因素。

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民族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其中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法律思想,更加包含了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法律意识以及在历史当中构建起的法律意识等法律因素。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伦理中心,家族主义;第二,礼治秩序,差序格局;第三,追求无诉,道德教化;第四,注重权威,个人统治。

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转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但要弘扬传统法律文化中积极的那些因素,同时也要重视那些被时代和社会摈弃的理念和价值观。其中,具有传承价值的有:

第一,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从法理角度而言,我国和西方社会的法律都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主要是通过自律和道德约束来实现公平和正义,而西方则是通过惩罚的手段维护正义公平。

第二,蕴含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彰显是多于西方文化的,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当中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虽然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并未很好地体现出人文精神,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还是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法律的出现就是为了给这一精神予以保障。这一人文精神体现出了法律文化的客观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加要体现人本精神。

第三,礼和法之间的相互渗透、结合。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礼,我国古代法律的重心就在“礼”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中蕴含的和谐发展的思想,是我国现代化法律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信息化发展不断进步,我们的传统理念和价值观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改革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民的权利意识随之增强,法治思想在我国社会中扎根,这进一步凸显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制约了法律的权威树立。改革开放让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市场化不断发展,契约精神不断彰显。法律肩负了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责任,这就要求法律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当中,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虽然这一做法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但是法律和道德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影响了法治社会建设进程。

第二,传统法律阻碍了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治”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进程。当前,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我们要转换传统的人治思维,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第三,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以和为贵”是一种追求无诉讼的价值观。长期以来,我国人民群众已经形成了无诉、厌诉的心理,导致了群众长期忽视自身的权利,自我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矛盾难以有效化解,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第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从一定程度上来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文化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就越能够在全球的资源共享和竞争当中占据有利地位。法律文化是文化的具象,反映了我们民族和国家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当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法律文化的转化是一个不断进行修正的渐进式过程,当这一过程和先进的法律制度发展方向趋向一致时,此过程就被称作法律文化现代化。

第二,虽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法治社会的视野下,却阻碍了法治国家的建设。积极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必须要摒弃传统文化当中的消极因素,理性地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实现我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第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律文化是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法律文化现代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如果想要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延续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必然要剔除传统法律文化当中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消极因素。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转化的途径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过时间的检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传承了很多能够适应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这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例如加强道德和法律的结合,一方面强调了道德对于社会调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从人性的角度强调了法律的必要性。这既符合中国历史也反映中国国情,有助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但是,传统法律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的方面,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消极方面,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同时也要摒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合理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当前,全球化不断的发展,文化交流从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的扩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推进我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可以、并且应该要借鉴西方法律文化,从中汲取精华,实现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展。具体来讲,主要包含了学习有关高新科技发展的法律制度、大胆吸收和借鉴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文化、汲取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文化精华等方面。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传统法律文化是受到了传统社会的洗礼的,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当前,我们要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对传统法律文化当中对建设现代化法律文化有利的部分进行借鉴。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现代化传统法律文化的过程当中要体现民主法治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的和谐、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传统法律文化、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法律精神的对接,并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和创新。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多元文化不断融合,作为文化的分支,法律文化也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要想使我国的法律文化和我国当前国情相符合,仍然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要以我国基本国情作为出发点,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创新性发展,学习西方法律文化,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作者单位:辽宁警察学院)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罪犯思想教育社会化研究”(项目编号:w201432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现代传统文化篇11

独特而又开放的文化

周炜认为藏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一方面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有形文化,如民俗、服饰、文学、佛教、雕刻、唐卡,还包括它的建筑艺术(寺庙的建筑艺术和传统的建筑艺术)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文化,包括藏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歌谣,也包括藏医中没有记录下来的药方,手术治疗技术,比如老藏医多年来总结的药方和诊疗方法等。

“藏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一般认为它是包含政治、经济、语言、文学、宗教甚至法律等在内的一个综合的文化。在藏文化里面,最有特色、最能够吸引人的,应该是藏传佛教。”周炜说。

藏族有文字的历史,从公元7世纪到现在有1000多年。它的发展是综合的,像内地汉族文化一样,是由各个因素构成的。“藏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到中原和尼泊尔、印度的影响。寺庙的建筑、雕塑、宗教仪轨等都有很多印度、尼泊尔的风格。”周炜说,“在宗教文化上,有两个源头,又吸收了自已传统的东西,以苯教文化为核心,最终吸收兼容了尼泊尔、印度和中原的东西。”

从区域上来看,藏文化具有许多兼容性。“藏族从来都是开放的民族,易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既派出去学习别人的东西,也请其他民族的高僧大德来讲学。在吸收兼容其他民族文化精粹之后,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性。”周炜说。

周炜认为,藏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独特性又得以很好的传承。

藏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

谈及藏文化的保护,少不了要谈到藏传佛教方面的保护。周炜认为,国家在这方面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他向记者说起他接触较多的两个方面:

一是对寺庙的复建和维护。

60年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在复建、维修藏区寺庙方面,“所花的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周炜说:“所有寺庙的壁画,年久失修后就脱落了。解放后,国家对经堂的维修,对佛像、壁画等的维修都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包括布达拉官、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寺庙的维修。”

二是对《大藏经》的对勘再版。

早在1987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专门在成都成立《大藏经》对勘局,负责将德格版、纳唐版、北京版等版本的《大藏经》进行对勘然后出版。“保护藏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再版《大藏经》。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个中央政府能出这么大的力来对勘《大藏经》。”周炜说。

前几年,周炜拿着即将出版的《大藏经》前往藏区征求意见。在乃穷寺,给当时寺庙的一位老活佛看了《大藏经》。活佛拉着他坐在他身边,对他们对勘《大藏经》很感激。“在藏区,能坐在活佛身旁是很高的礼遇。”周炜说。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对藏族的语言权益和语言发展的保护,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周炜说。

周炜曾于2003年至2005年参与一个国际项目,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权益和语言发展的保护。周炜对比了挪威北极圈内撒迷人语言权益的保护。“我们立法虽然较晚,但在实施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做得比他们好。”

据周炜介绍,1988年,自治区颁布有关发展藏语文的实施细则,当年自治区做了三件事:一是在教育系统实施藏语文教学的办法,建立双语教学系统;二是在办了好多实验班,政府甚至要求的汉族干部学习藏语言,鼓励汉族人去学习藏语;三是在法律程序、所有官方文件、出版物、新闻媒体上都采用了藏文。“在大街上,所有街道、商铺、机构等的名称,从来都是藏、汉、英三种文字。”周炜说,“藏区都有自己的广播电视台和电台,每天约3个小时。地区有、县里有、乡里也有。”

1951年之前,藏族教育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寺庙教育。普通农牧民和农奴子弟都很难接受教育。目前,整个依然保留传统的寺庙教育,发扬寺庙经典教育的传统,但同时也引进更多的现代学校,给更多的普通藏民提供教育机会。“像藏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学藏语,而我们汉族学生到大学就不开设专门的汉语课。”周炜说。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周炜介绍道,在建筑方面,保存了八廓街传统的结构,但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等。博物馆、新大学的整个建筑风格,保持了传统,但又融人了现代元素。“那些建筑都是藏式的,非常漂亮,但又是现代的。”周炜说。

在采访过程中,周炜一直强调,保护藏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活保护”才是有生命力的保护。

周炜比较欣赏藏地出现的朗玛厅。“这是很典型的现代生活方式下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他说,朗玛厅实际上是年轻人喜欢的娱乐场所,但在这里能把藏族传统歌舞展现出来。这种保护,不是一种简单的政策上的、法律上的保护,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保护,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这种现代生活方式还体现在藏族服饰上,现代的藏族服饰既有藏族传统元素,在材质上又符合国际上保护动物的要求,采用其他材料代替皮质。

周炜认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一句口号。“在理解、尊重这个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同时知道其传统文化的价值。”周炜说。

经济发展为文化保护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全国各地的对口援助下,在藏族人民的努力下,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很快发展。“已连续七八年保持12.4%的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的GDP已达500亿元人民币。8年来,中央政府在投入项目超过5000个,总投入1500多亿元人民币。”周炜说。

周炜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自治区在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就有了更强的财政支持。

现代传统文化篇12

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讨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退去,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又复兴,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全盘西方文化与新儒家文化复兴二者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然而,随着步入21世纪,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谈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再徘徊于全盘西化和儒学复兴之间,一种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无需多言的中国现代文化已应运而生。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本身即具有十分宽泛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即全面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应,指核心主要价值观层面的,而目前我国在文化方面的讨论主题,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就是围绕这一层面展开的。就观念领域而言,我国文化思想领域讨论的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二、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纵观古今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持续发展不间断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层面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文化产生于社会现实,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文化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文化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必定呈现持续发展的姿态,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每个历史阶段社会的存在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积累来推动的,而文化自身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它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而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与融合,也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且持续不断、源远流长,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站在世界的前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而且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一切的属性和特征决定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就此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而随着外来经济资本和坚船利炮的传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文化代表,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一种全盘西化的文化呼声在社会上应运而生。

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们思想文化界对于文化讨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也逐渐走上轨道,对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更多的应该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以文化作为原动力,而经济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建立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无论是推动文化的发展,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都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

而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借鉴西方文化的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已民族的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具体借鉴西方文化问题上,首先要对西方文化本身进行分析,对其共性与个性,内容上与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要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归纳整理,以求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转型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上,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既不可以全盘西化,也不可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经济发展待定文化复兴,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转型道路。

参考文献:

[1]程建平.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