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的要素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7 14:40:12

信息传播的要素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1

作者简介:李天龙(1980-),男,甘肃武威人,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闫欣( 1993-),女,山西吕梁人,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不断变革,使得农业信息传播活动内涵更加丰富。面对当前我国农业现状以及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要求,农业信息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出来,从而使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构建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相比,我国农业信息传播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有效传播、信息的有效接受、信息的传播渠道与媒介等都还比较落后。因此,探讨和揭示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内涵逻辑、分析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构成、运行,有助于为我国农业信息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参考。

一、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要素

讨论农业信息传播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对其内涵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辞海》对“体系”的解释是: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理论体系;语法体系;工业体系。[1]《现代汉语词典》对“体系”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2]韩儒博(2011)认为体系是元素及其上层所属系统间有机组成的整体。[3]传播体系,又称传播系统,指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整体。黄家章(2010)认为传播体系除传播系统包括的几个要素之外,还包括保障传播活动正常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如理念、政策、制度等。[4]目前,学界对传播系统有四要素说、[5]五要素说、[6]六要素说[5]等不同的说法。宋建武(2014)?J为现代传播体系是现代传播关系与现代传播手段的结合,其实质也是一种“人―机过程”,现代传播关系是传播主体间的社会关系。[7]借助关于体系的解释,笔者认为传播体系是指由多层级的传播系统和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在对上述体系和传播体系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给出一个操作化的定义,即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是指由政府、媒体、个人等构成的复合主体围绕“三农”的信息需求,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向受传者传播农业信息的内部传播系统和外部保障系统组成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虽然,农业传播体系的运行受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及农民主体素质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影响,但起本质和决定作用的还是构成要素和结构。由于农业信息传播体系具有复杂性、层级性等特征,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由两大系统构成。

(一)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内部传播系统

1.传播者系统。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传播者较为复杂。有关农业生产生活的信息种类比较繁杂,不同的传播方式和信息类型涉及到的传播群体和个体不同。总体上看,农业信息传播者系统包括:政府部门、大众传媒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精英农民等。

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力量。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地理上较封闭、经济文化上较落后,政府部门在农村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整体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各方力量为农民服务。这一主体具有特殊的层级性,国家、省市主要是承担政策设计、资金安排、基础设施规划等工作,而区县、乡镇两级政府才是政府农业信息传播的核心力量。

大众传媒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包括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传播机构。目前,我国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台的方式,由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通过传输系统把信息传输到农村。随着农村传媒环境的变化,新兴媒介普及率逐年加大,大众传媒对农村文化建设、农业政策了解、国家政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研机构及农业院校是农业信息的创造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着国家重大农业项目的研究,进行科研攻关、知识技术的推广与传播。农业相关院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农业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将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传播到农村地区去。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传统农业科技传播的中坚力量,是进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生力军。在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农业生产安全等方面,我国农技推广机构成绩显著。近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新手段来服务农民,如农技110、农业科技特派员、手机短信等,有效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农村合作组织及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是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兴起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由精英农民自发组织,为普通农民提供技术和农机支持、农产品收购、市场信息供给等服务活动,通过聘请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服务广大农民。目前,在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这种机构较为成熟,在西部等农业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落后。

此外,涉农企业为了更好地推广公司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设有专门的信息服务组织,既负责产品的营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与推广,还承担着对农民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涉农企业大都以当地的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电话、专家、网络、上门服务、宣传册等形式向农民传播科技、政策、市场、天气等多种信息。这些主体通过与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合作与互补,成为农村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精英农民或者职业农民是农村社会中的精英团体。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先传播给他们,他们通过自身的示范,再向普通农民传播。精英农民具有代表性,他们思维开阔、经济条件好、社会动员能力强,是农业信息的放大器和示范者,具有“场”的辐射功能,通过他们自身的生活生产方式、话语体系等影响着普通农民,并最终影响着他们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2.受众系统。受众是内部传播系统的主体性要素之一。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服务受众。当前,我国的农业处于转型期,受众对“三农”信息的有效?鞑ズ屠?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在以往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时代,强调传播者“自上而下”地向农民传播信息,受众群体没有充分得到尊重,导致传播的信息与受众的需求产生偏差。因此,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三农”传播,需要从农业、农村的现实发展和农民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把农民受众当作传播系统的主体性要素来设计传播过程和信息内容。必须明确在内部传播系统中传受双方的角色和地位趋于平衡,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传播体系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作用。

此外,受众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农村受众受地域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思维观念不同,呈现出农民群体的多样性特征。就受众个体而言,部分农民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信息接受能力强,而部分农民则保守、懒惰甚至顽固。这为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农业信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精英农民或职业农民作为农业信息“二传手”的作用。

3.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是内部传播系统的客体和重要元素。传播者将信息通过媒介传播给受众,受众通过媒介渠道接收到农业信息。因此,农业信息是传播者系统、受众系统与媒介渠道系统的粘合剂。当前信息社会中农业信息是革新农民观念、改善农民行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了解信息的特征和分类,进行科学、高效的传播,使得农业信息价值最大化。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中的信息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农业信息在系统中是流动的。主要包括七类信息:农业政策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市场销售信息、天气气象信息、新闻时政信息、文化娱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不同的信息类型传播途径不同。从信息的流向来分主要有两大类信息:自上而下传播给农民的信息和自下而上“三农”所需要的信息。李红艳(2010)认为,乡村信息具有乡土性、自主性与依附性的特征。[8]乡村社会时空上相对封闭,农民接受信息依赖于周围的熟人社会,由于传播次数增加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和扭曲的情况时有发生。

4.传播媒介与渠道。传播媒介与渠道系统是承载农业信息、连接传播者系统与受众系统的桥梁。著名媒介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强调了媒介与讯息的特殊关系。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播和储存人类文明智慧的形式与技术手段。在现代社会,知识、技术、思想、行为、习惯都可以先通过信息的表征再通过媒介来传播。著名传播学家勒纳认为,大众传媒具有移情和塑造现代人格的作用。可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传播媒介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后,农村信息传播媒介呈现出多样性,广播、报刊、图书、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组成了现代传媒环境。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使大众媒体的基本属性面临着重大变革,一方面大众媒体迎来新媒体的挑战,另外一方面也带来非常大的机遇,使传统媒体能够结合新媒体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信息传播。

传统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农家书屋、文化站、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等传播形式。这些传播渠道贴近农民的生活,具有广泛的传播力,是大众媒介传播的有益补充。而新媒体具有先天性的传播优势,能够及时、便捷地传播“三农”信息,是农村传播媒介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农村信息的传播应选择适合农民接受、适合信息表现、适合传播者传播的形式。这样能够很好地发挥各传播媒介的作用,快速、高效地传播信息,大众媒介与传统渠道的互补,能够合力形成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传播媒介与渠道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信息传播。

(二)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外部保障系统

由于内部传播系统具有复杂性,涉及到政府、企业等,还涉及到复杂的信息与媒介渠道等传播客体,使最终服务的对象更加庞杂,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层次体系。因而,需要有良好的外部保障系统来促进信息传播体系的健康运行,它主要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

1.政策。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标准化行动准则。传播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系统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其职能的确立和发挥在当今传媒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9]传播政策是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国家为发展传播事业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是促进传播事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来,我国国内大众传媒本身和整个国内国际政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政策也应根据政策和传媒环境的变革而有所变化。

农业信息传播具有传播“三农”所需要的科技、市场销售、文化娱乐等重要信息的职能。其中有些方面需要利用公益事业和政府主导的方式来完成,有些方面则需要市场主导来完成,这就需要相应的传播政策来为其服务。符合国家意志与传媒环境的传播政策能够促使农业信息及时服务“三农”。在推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针对农业信息传播的不同方面,应该制定不同的政策手段,但所有政策都应该集中于利用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激励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传播能力建设,最终提高国家的传播能力。[10]

2.法规。传播法规是规范传播活动的重要保障。自1906年《大清印刷物专律》被视为近代以来新闻传播立法的源头。百余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散见于不同效力等级的多层次新闻传播法律法规,在规范新闻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1]传播法规包括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行政法规在内的所有法律规范形式。[12]传播法规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等特征,而传播政策具有引导性、激励性等特征,彼此正好形成互补关系,对信息传播活动起到规范的目的。

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12年又对其重新进行了修正。除此之外,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出关于信息传播方面的专门法律,只有其它相关法律中关于信息传播特别是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相关条款和规定。随着传播实践活动的深入,专门性传播法规的制定就显得极为重要。

3.体制。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体制是制度的中观层次,具有格局和规则两方面的含义。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整体意义上的组织制度,是它们的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总称。[13]体制是社会组织中人与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与相互关系。[14]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方式直接决定了大众传播体制。[15]传播体制涉及到传播者与传播组织、传播组织与传播组织间的相对位置与相互关系以及管理职能权限划分。

农业传播体制是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中内部传播系统得以运行的重要组织制度基础。农业信息传播涉及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群体等。农业信息的传播需要由专门的政府涉农机构来统筹,全盘制订计划、组织协调、布置任务,必须理顺传播主体间的复杂关系,其他传播主体要分工明确、通力协作完成农业信息的传播任务。农业传播体制的改革需要依据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村传媒环境和“三农”传播的现实情境展开。

4.机制。机制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内在核心问题,有着复杂的构成和作用原理。机制一般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事物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规律;二是外部因素的作用方式;三是外部因素对事物变化的影响;四是事物变化的表现形?B。[13]传播机制是保障传播系统科学合理运行的外部性要素。

农业信息传播机制主要是指农业信息传播系统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与外部保障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稳定的、开放的、反应迅速的传播机制能够保障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传播机制是运行过程的“范畴”,制约着农业信息传播的过程,所以传播机制必须与传播者系统、受众系统、农业信息和传播媒介与渠道多个传播要素结合起来探讨。

二、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

结构是要素的排列、组织和秩序。构成体系的元素在排列次序上有所不同,体系的性质、特征、功能就会有所不同。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排列和作用,构成了系统的基本结构。[16]结构是体系功能的内在根源,隐藏着规则总体和逻辑关系。[17]当今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随着传播技术和“三农”需求的变化正在由互不联系的单向度纵向信息链整合为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现代传媒技术使用之前,电视传播系统、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等都是单向度的纵向信息链结构。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和“三农”信息需求的变化,政府农业信息传播系统、互联网传播系统、电视传播系统、广播传播系统、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等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构成了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传统的单向度信息链结构正在加速向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转变。

(一)单向度纵向信息链结构

农业信息传播的结构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考虑到传播者系统中政府的主导地位。纵向的信息链结构体现出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层级性、系统性与指导性,体现出由上到下的信息传播特征。与受众最为密切的是县乡镇政府、大众媒体和农业推广机构等政府组织以及农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非政府组织。

单向度信息链结构中包括战略层、监管层、执行层和目标层。农业信息传播结构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中央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结构中的战略层,其功能主要是制定宏观政策,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统筹全局。省市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结构中的监管层,其功能主要是监督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做到上情下达。县镇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结构中的执行层,距离农村受众群体最近,其功能主要是向农民受众传播信息,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处在第四层的农村受众群体作为目标层,是整个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核心。

(二)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

随着多种传播渠道的建立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普及,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传播结构出现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的图景。所谓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是指在农业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上下级间、不同的传播渠道、组织间基于互动的需要,按照农业信息、传播媒介、渠道的特征走最优化的传播路径,使有关信息及时到达农民群体。

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是对传统单向度纵向信息链结构的完善和补充。一方面传播主体间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传播农业信息;另一方面能有效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信息的重复传播和某些信息传播活动的缺失。中央政府战略层要根据不同区域实际,将不同的媒介、渠道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农业信息的生产、传播、特征,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农村发展、满足农民需求的分布式互动信息链传播结构。

应当指出的是,传播结构核心问题不在于对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边界界定,也不在于以政府为主还是以媒介和渠道为重,而在于通过有序的传播结构优化农业信息传播活动。认可政府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必须明确农业信息的传播需要分布式互动信息链传播结构,发挥不同层级信息传播组织的积极性和不同媒介与渠道的优势,合理、高效地传播农业信息,使各传播主体间形成有益的互动。

三、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功能

一般意义上理解,体系的功能就是指具有特定要素和结构的系统在内部与外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18]农业信息传播的功能,指农业信息传播实践过程中诸要素所具有的基本价值和作用,即农业信息传播体系能干什么的问题。总体上来讲,农业信息传播体系具有四大功能。其中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传播农业信息,二是满足信息需求。其它功能都是在主要功能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一)传播农业信息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最根本的目的和功能就是向“三农”传播信息,以适应农村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农村生产需要的各种信息是传播的内容,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它如同农业生产资料一样,是人类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生活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改造农业生产的有力武器。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中的不同媒介与渠道具有不同的传播特征,适合传播不同的农业信息。比如电视具有形象、直观等特征,可以有效传播农民不易懂的科技类信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农民。另外还可以依靠其权威性重要的市场信息、天气信息等内容。但电视缺乏互动性,不能有效满足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而互联网媒介,可以使用所有的传播符号,具有快速、交互等特征,易于传播“三农”急需的各类信息,但传播内容的虚假性可能是一个问题。所以,需要整合各类传播媒介与渠道的优缺点,发挥各自的特征来传播“三农”所需要的农业信息。

(二)满足信息需求

以往的农业信息传播实践活动主要是自上而下向农民传播信息,但随着农民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变得复杂起来。传统媒介交互性不强,这是媒介先天性的缺陷,但是合作社、农业推广机构等组织机构可以与农民进行有效沟通。由于其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农民与传播者的有效沟通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传播者与农民的互动成为可能,所以新型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需要发挥各种传播媒介与渠道的优势,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传播农业信息的任务。但当前我国农村现实环境中尚不是所有农民都能够与媒介和传播者有效沟通,所以,在农业信息传播实践中,需要强化精英农民或职业农民与传播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农民。

(三)普及科技知识

对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农业生产来讲,科技知识是开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科技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化的信息,能够有效改进农业生产,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农业信息传播体系能够有效地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等。农民的知识的积累、交叉、融合可以产生新信息,创造本土化的农业知识,满足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当前在农村地区,科技知识的普及要注重通过精英农民或职业农民的带动来传播。

(四)服务农民生活

从信息服务的角度来讲,信息传播活动是一项典型的服务性活动。做好农业信息传播活动,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受众意识,认识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受众的特征、农村的文化、农业的需要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增强农业信息传播的服务功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农业信息传播服务主要包括生活服务和生活咨询。生活服务方面侧重提供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的新产品信息和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新技术等信息,生活咨询侧重提供气象、交通、物价、农业生活当中的基本用品市场信息等。

此外,提供文化娱乐也是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文化娱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民可以借助大众媒体和新型互联网的娱乐功能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文化娱乐信息要体现文明健康,欣赏性、幽默性等特征,以满足农民的文化娱乐需要生活。

四、结语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是一个绝对动态和相对静态组成的复杂系统。相对静态是就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而言的,绝对动态是就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运行而言的。在一定的传媒条件下,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不变的,它不仅处于自身运行的过程之中,还处于技术不断革新的社会变革之中。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运行是就农业信息在体系结构中流动的传播过程而言的,是动态的。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无论是它的变迁还是运行,都会辐射到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构成要素上来,从而引起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动态的过程性。[19]考察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运行,必须联系社会变迁来研究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要素、结构、功能及其运行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2

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档案信息也不例外,在档案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档案工作者充当着传播者的角色。把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引入到档案信息传播中,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培养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传播学、档案学、信息素养等三方面的知识,对档案信息传播中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培养其信息素养给出了的建议。

一、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引入信息素养的原因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受众选择等都发生着改变,而信息传播者的信息素养更直接地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表现在档案信息传播方面,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成为影响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一环,原因如下:

首先,档案信息开放性增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档案信息的开发更多地关注现实和大众需求,以此来增强对利用者的吸引力。在开发和选题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要有信息意识,应具备对信息真伪进行准确鉴别、区别对待的能力。

其次,档案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档案信息的传播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原有档案信息的编辑速度不能适应高速的信息传播和应用速度,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具备在新的传媒技术条件下对信息的有效检索、评价、使用和传播的能力。

第三,档案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现代传播手段给档案信息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网络黑客技术、病毒、木马等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现代人。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身的保密工作,更要注意避免不经意地丢失信息造成信息遗漏。

第四,档案信息传播客体需求的增加。随着受众的档案意识和信息意识的增强,利用档案信息的用户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和政务系统工作人员,因此信息传播内容要具备广泛性与实用性。同时,由于各方面专业人员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提高信息传播内容的专业性与研究性,满足用户需要。

二、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是档案工作者根据自身和外部信息环境发展的要求,自觉接受教育和培训而形成的一种对待信息及信息活动的修养和能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档案工作者充当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者的素质会对其他各方面因素产生巨大影响。下面从文化素养、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三个方面来阐述档案工作人员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1.文化素养

这里的文化素养,是指文化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档案专业知识水平,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博才”或“通才”取胜。

首先,在档案信息传播前,档案工作者必须对将要传播的信息有充分认识,确保信息传播符合相关原则和规定,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处理和加工。档案传播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其次,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网络传播必将成为今后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作为传播者的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再次,经济全球化发展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种语种档案。国际间交流产生大量的外文档案,基于识别利用外文档案信息和增进国际档案工作交流来发展档案工作的目的,档案工作者应提高外语水平。

2.言息技能

信息技能指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工作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对信息搜集、理解、分析、处理的能力。这里的信息技能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用户分析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首先,信息处理能力。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档案工作者需要对档案进行一系列处理才能使其形成档案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利用。档案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加工的能力。其次,用户分析能力。不同的受众对档案信息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进行分析,增强信息传播的专指度,将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传播效率。再次,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普及,要求档案工作者熟悉运用计算机软硬件;在网络传播必将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的环境下,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是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3.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就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信息的敏感程度。

首先,保持对经济建设和档案工作信息的高度关注。作为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档案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外界信息,并与当时当地的实际工作相联系,提高对未来信息的预测能力。

其次,敏锐地感受社会信息的变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档案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都是生活在信息社会中,面对海量信息,档案工作者只有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搜集、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在各方面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

第三,保持高度的信息安全意识。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档案传播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网络常识,把风险降到最低。另外,数字化信息的窃取和篡改不易被识别,使信息真伪难辨,一旦信息被人拷贝或篡改,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档案工作者还要注意物理存储系统的安全。

三、如何培养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素养

对于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工作者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从档案工作者的时代意识,良好的社会培养环境,档案工作者信息技能培训,高校文化素养教育培训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档案工作者的时代意识

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者除了要增强信息意识外,还要增强现代化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首先,档案信息传播需要档案工作者增强其对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鉴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档案工作者要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为市场服务。再次,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术,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时代节拍。第四,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履行服务职能时要有强烈的依法办事意识,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正当参与市场竞争。

2.良好的社会培养环境

档案信息传播离不开社会环境,这里的环境因素主要指国家的财政支持、法律建设、设备的配置情况(硬件和软件环境)。

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单位领导下定决心,实施强有力的领导。一要营造先进的思想认识环境。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工作和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的重大意义,大力倡导档案工作者使用电脑和计算机网络,营造浓厚的提高信息素养的氛围。二要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各级领导应统筹规划,为培养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提供必需的物资、器材、场地和技术支持,逐步提高档案部门办公自动化水平。三要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从当前我国档案队伍培训的实践来看,除了继续搞好在职培训、坚持自学制度以外,国家还应建立健全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信息设备更新制度,使档案工作者在不断学习和使用新设备时增强信息素养。

3.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技能培训

网络媒体改写了传统的平面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占据越来越多的传播市场,档案工作者需要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

首先,作为传播者的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掌握必要的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提高办公速度,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的传播。其次,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捕捉社会信息,针对受众需求进行组织,提高传播效率。此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都有利于档案工作者正确应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与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3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6)01-0113-06

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对区域旅游发展日益重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信息孤岛式的现状和旅游信息传播相关研究的缺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旅游信息传播研究中,庞闻等对比了5种典型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1],王兆峰等分析了网站信息搜寻对游客决策的影响[2],董亮揭示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影响旅游动机的机理[3];在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中,孙丽从旅游者的角度,肖广凤等和陈雪奇分别基于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和两级传播理论,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4-6].目前尚无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仅有Buzinde对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媒介进行了研究[7].文中以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网络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深入解析传播过程,构建符合民族文化旅游实际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以期达到促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

1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

新时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开辟新的旅游吸引物.我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存在特殊性,如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存在缺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传播渠道不通畅;异文化的主客双方易误读对方的文化符号;社区居民信息利用水平低,对信息交流的态度趋于保守等.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却阻碍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是使游客能够接收理解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全部信息.利用源于香农信息论的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信息传播问题,使信息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或在允许失真限度内重现发送的信息[8].因此通信系统模型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提供了数学分析模型(图1)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和信宿5部分组成.信息的发送端(信源)发出信息,经由编码器将信息转译成信号,使其能够在传播媒介(信道)中被传递,解码器完成对编码过程的反变换,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使信息的接收端(信宿)能够对信息理解和利用.利用通信系统模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问题有两个优点:①在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再是信息和信号间的转换,而是不同信息形式间的变换;②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会对各传播要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解析

2.1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分析

以通讯系统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实际特点,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图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的过程起始于信源,终止于信宿.各类信源(如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采集文化符号和信息符号,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外传递.把关人[9](对信源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群体)在搜集和获取信源信息后进行信息编码活动,即对信息筛选、分类、整理、重构,使之成为适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形式.编码后的信息在特定的信道———网络中传输.信宿(潜在游客)在解码中介的辅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信息获取、信息反馈和验证.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逆向的,信息获取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进行.信宿通过信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信道则通过从信源处获取信息来更新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产生了信息反馈与验证.信宿通过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进行重构,形成拟态环境[10].一部分信宿去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实际的旅游活动,将会通过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建立的拟态环境与旅游目的地实际进行对比,将差异程度通过多种渠道反馈至信源和信道处.

2.2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串联过程,要提高整体传播效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2.2.1信源因素决定信源传播效果的是旅游目的地的3大传播主体———政府、社区和企业.政府是最权威的信源,信息的真实程度最高;政府也是各信源间的纽带,承担着信息汇总和认证的职能;同时政府还是旅游活动的主导者,相关政策和投资能直接调控或间接影响信息的整体传播效果.社区是信源中最有活性的部分,社区参与旅游程度越高,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就越高.企业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在提供自身信息方面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社区的关系决定其反映民族文化的真实程度.2.2.2编码因素编码工作由把关人完成,把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站工作人员,另一类是已游览过景区、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游记的形式在网上的游客,但这些游客本身并不是信息最初的来源,且他们信息的过程并不通过把关人的编码,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游客就是自己的把关人.把关人的技术水平、与当地的文化差异决定编码的准确程度.所谓技术水平,一是指把关人的知识储备量是否足够理解信源信息内容;二是指编码准确度,即能否准确地将信源信息转译成适于信道传播的形式.而文化差异是指把关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程度.编码问题归根结蒂是信源和把关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问题,传播关系中的人通过各自的符号解读系统解释获取的符号,并决定如何回应[11].因此具备相同的符号解读和共通的意义范围是形成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把关人本身的文化背景与所编码信息的文化背景越相近,其编码的准确性就越高.2.2.3信道因素信道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而言,互联网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也是文中研究的传播媒介,因此信道水平就是互联网信息传输水平.可以把信道具象化,比喻成能够运输货物的河流,用货物运输效果对应信息传播效果,由河流宽度(信道容量)、运输船的大小(网站影响力)和水的流速(信息传送水平)来决定.2.2.4解码因素解码工作一般由信宿来进行.在信宿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会受到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文中将影响信宿解码的因素定义为解码中介,根据各解码中介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目的地解码中介(如导游影响、当地居民影响等)和客源地解码中介(如人际传播影响、媒体影响等)两类.2.2.5信宿因素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信宿接收到信息的准确程度受到的主观因素即游客的个体特征,以及客观因素即信息水平的影响.信宿是解码的主体,是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提高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使信宿收到的信息与信源提供的信息相一致,即提高信宿成为游客的可能性,并提高游客满意度.

3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和权重

通过专家评议法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三轮筛选,最终确定评估指标,并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通信系统模型的5大传播要素为一级指标,用Ai表示;以各要素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用Aij表示;以全面、客观、准确为原则对二级指标进一步进行细化和量化,得到三级指标,用Aijk表示,其中将部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相关联的指标代替,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yaaph软件对专家打分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状态区间的确定

传播效果评估结果实质上由三级指标的得分所决定,由此可见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根据状态对三级指标归类,不仅使评估结果更直观,还能令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确定状态区间的过程中,三级指标得分值的相对高低比绝对高低更有意义.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来划分状态区间.

4实例验证

4.1互助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其土族文化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互助县有威远镇小庄村、东沟乡大庄村为代表的民族村寨,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景点,是青海省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青海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预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整体飞速发展,互助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必然进一步蓬勃发展.

4.2数据获取

采用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客观数据及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于部分客观数据无法获取,又不能用其他指标替换的重要指标,采用专家评议打分法获取.在整个数据获取过程中,客观数据占82.76%,尽可能减少主观人为性.参与主观指标评判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的学者、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经营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级行政领导和民族文化游客等,多元化的打分群体和大量的评判样本使得评估主观性进一步降低.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指标体系的测算采用0~1的数值来赋值,即分值越接近1,得分越高,分值越接近0,得分越低.

4.3互助县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结果

4.3.1整体评估通过已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将一级指标的对应指标得分求和,发现在一级指标中,信源因素(A1,得分0.1791)、信道因素(A3,得分0.1241)、信宿因素(A5,得分0.1210)分值较高,表明三者对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起到的综合作用较明显,增强了互助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而编码因素(A2,得分0.0479)和解码因素(A4,得分0.0920)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出在编码环节和解码环节.把关人(网站工作人员等)和解码中介(导游等)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对信息的损漏、误读和误译,是传播效果不理想的症结.目前,互助县对信息处理者有关民族文化培训的缺失是此症结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在二级指标中,信源因素下的政府因素(A11)和信宿下的主观因素(A51)两个指标相对较高,说明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大,而游客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对待互助土族文化的正向态度促进了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编码因素下的文化差异(A22)得分最低,再次印证了对把关人进行民族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3.2状态评估如前所述,整体评估并不足以支撑提升策略的制定.根据状态区间进行划分,并将三级指标归类,结果如表4所示.位于补充区间的受教育水平、网络利用率等8项指标是传播效果的最短板,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网络利用率有待提高,景区的信息完善程度、对外合作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负责编码的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土族文化的理解不到位,信息的网站不够权威,当地居民对解码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应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的提升策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补充区间的各指标进行优化,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位于改进区间的网络覆盖率、对旅游的态度等14项因素的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尚可,但仍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在保证补充区间的有效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逐步优化、稳步提升的策略,逐步对改进区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尤其是那些和补充区间因素从属于相同二级指标的关联因素更要重视,如与网络权威性相关的网络关注度指标、与信息完善程度相关联的文化代表性指标等.位于保持区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公开程度等7项因素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说明互助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网络媒介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少,导游和媒体在信息解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客的信息素养较高,信息时效性较强.因此这些因素在提升过程中可适当让位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补充区间和改进区间的因素,采取保持为主、实时监测的策略.但要实时监控保持因素的发展情况,避免其停滞不前,成为信息传播效果新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庞闻,马耀峰,郑鹏.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旅游学刊,2012,27(5):74.

[2]王兆峰,谢娟.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影响的评价分析[J].人文地理,2013,28(6):143.

[3]董亮.信息传播渠道对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4]孙丽.面对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

[6]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框架下的旅游营销传播效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173.

[7]WUShwu-Ing,WEIPao-Lien,CHENJui-Ho.InfluentialfactorsandrelationalstructureofInternetbanneradvertisinginthetourism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8(29):221.

[8]邓家先,肖嵩.信息论与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田原.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J].旅游管理研究,2013(4):20.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4

关键词 体育教育传播 模式 因素 效果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体育教育是以社会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交流过程,属于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必然会遵循有关传播要素与传播效果和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内在规律。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传播的效果,这对体育教育的改进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过程模式

在传播学简短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传播者都采用各种各样传播过程模式来分析某种传播现象。通过它来观察分析传播中的现象,能够用简洁的方式清晰的描述将过程或是结果直观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体育教育传播活动的规律,进一步分析影响体育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为优化的教育效果创造条件。

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

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传播过程模式由七个要素组成:教育者、信息、通道、受教育者、反馈、障碍和环境。这些构成因素都是动态性的变量,这些变量的组合随时会因其中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复杂多样的方式。下面主要从传播内容因素,受众因素、传播渠道和媒介因素,环境因素、教育者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育者

传播者作为传播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决定着传播信息的质量。传播者作为信息的传出者其自身的某些素质会间接地影响传播活动的效果。作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体育教师对体育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第一、传播者对传授信息的掌握程度。传播者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大量体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整理和选择,从而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第二、传播者自身的赢效因素教育者自身因素能够对德育传播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熟知性、悦目性。教师的权威性是自身能力、地位、权力等多方面外在表现,权威性与学生的信任度存在着密切关系,教师的权威性越高,学生就越容易信服。熟识性是指学生对教师的熟悉认识程度,熟识性依然会在无形中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学生和老师接触次数的增加,学生会对老师变的更加亲近,教师所传播的信息就会不由自主的被接受。可信性意味着受众对你的信赖和认可,可信性同样会对传播者产生影响,传播者给人可信度越高那么他所传播的信息就越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可信度就越高说服效果越大。悦目性也属于赢效因素的一种特质,是指传播者以自身的魅力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被学生所喜爱,那么无论是他还是他所传播的信息都会易被学生所接受。接近性就是指师生之间的在信仰、个性、情趣、等多方面的距离,师生间的相似度越高,那么他所传播的内容就越得到学生的赞同和接受,相似度高会使学生有种“同体观”的倾向,使学生很容易把老师当成“自己人”。

(二)教育内容

传播学研究表明,对传播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传播内容本身。体育能否起作用及所起作用的程度,关键在于体育内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教育信息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教育信息具有三个功能:能使受教育者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感情;能使受教育者形成新的习惯和行为。因此,要提高学习效果,对教育信息也有一定的要求:第一,在教育的角度上。但从一方面说明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使说服对象产生抵触心理。两面都说则给人一种“公平感”,但又存在阐述对立观点不易把握,受者理解难度增加的问题。第二,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偏重感性的教育内容,能打动受者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偏重理性的教育内容能使受者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

(三)受教育者因素

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者与受传者是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共同构成一组传播关系。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整个传播链条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受众对信息的反馈可反映传播效果的好坏,这对于有针对性地提高传播效果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事实表明,即便同一个教育者运用同种教育教学方法传播同一教育信息,对于不同的受教育者而言,其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可见,受教育者是体育教育信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其自身的属性也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制约作用。第一,个性因素。如性别、年龄、个性等。第二,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个体往往会不顾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遵从群体的意见。第三,原有倾向。受教育者的原有倾向不同,传播对个人的影响也就不同。第四,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四)环境因素

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传播活动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一定的环境因素也必然要以某种方式影响、规定、制约传播活动”。我们周围的环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教育传播环境对于教师在信息方面的采集和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也使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传播活动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传播渠道和媒体

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媒介作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其种类和方式对于传播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育媒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书籍、杂志、报纸、等占有一定的空间,称之为空间性媒介,它以负载文字及有序的线型符号为主。广播、无线通讯等占有一定的时间属于时间性媒介,它以负载有规律的诉诸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为主。课堂教育教学、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电影、电视、电脑等属于时空性媒介,它兼有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共同特点,传播过程具有时空共进、声形并茂的特点。在实际的体育传播过程中,性质特点、功能不同的媒介对德育的传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优化、创设、利用大众媒介进行体育传播活动,是提高德育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教育传播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同时受到外界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教育传播过程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育传播效果。因此,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我们应该促使各因素朝着有力于提高教育传播效果的方向发展变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0.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5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6

关键词:

自媒体传播时代;媒介素养;信息观;观照与培养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提出,最初目的是为对抗由电影普及所造成的流行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①在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多都是遵循与参照西方的发展模式。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频繁,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范式——交互式传播,尤其是基于Web2.0技术以微博、微信等社会网络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更是将互联网的交互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使之成为一种参与式媒介样式。开放成熟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与复杂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使得公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选择中茫然失措。信息传播的复杂与多变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公众对传播信息的选择权和认知能力,社会公众媒介素养信息观教育时代来临。

一、自媒体传播对公众媒介素养培养提出新要求

自媒体(WeMedia)是分析博客发展时引入的一个概念。丹•吉尔默(DanGillmor)在其著作《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中首次提到。书中对“自媒体”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开放性、易用性、高时效、互动性强是其最显著的特点。”②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最早涉及自媒体研究的当属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他认为,自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但是他并没有定义何为自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只是概括了自媒体具有自主性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难等特点。③“自媒体”与“自媒体传播”是在特殊的政治、文化与技术环境的背景下产生的,预示了数字革命对空间、权力和政治所带来的解放,猛烈冲击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展示了令人激动的新发展新趋势。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不仅撼动传统大众传媒的发展格局,也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数字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人类进入到基于公众对于传播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为核心的以“用户中心”或者是“去中心化”的自媒体传播时代。自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时代,引发了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在现代社会,媒介素养已然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世界各国都不断地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进入自媒体传播时代,伴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传播环境的新要求。其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对公众信息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传播发展的要求。技术的支持是媒介形态演变的强大动力,同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深刻改变着媒介的观念和公众的需求。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使得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交互信息传播走上历史舞台。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自媒体传播的核心是公众对于传播信息的自主选择与共享。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传播环境下,公众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还需要了解在信息载体中高效提取自己所需信息的传播知识。可见,自主交叉互播的传播方式对公众传播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内容的生产对公众制作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是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进入自媒体时代,知识生产方式发生转移,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众自主信息内容的生产逐渐兴起。相比较传统媒体条件下的个人言论发表层层受阻,自媒体的兴起大大改善了公众公开发表言论的被动局面。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都成为人们意见表达的公开疆域。这种现象喻国明先生称之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而所谓基于网络的内容生产DIY,其实就是全民出版、全民传播的意思,它是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与消费的生产理念与消费模式。④事实上,在现实的网络世界中,“全民DIY”现象无处不在,但也有其弊端,需要对公众在自主信息内容生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公众自主信息内容生产重要场所的微博,侵权现象就不断发生。例如2010年3月,著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所发的一条微博被张发财指为抄袭其前一天所发的微博,引发舆论关注,诸多网络大V参与其中,这使得自主信息内容生产中公众制作信息的能力被提到重要议程。

传播信息的便捷对公众的信息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公众对媒体信息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媒体传播内容的品位、价值所做的判断上。这样一种判断与选择不仅有着“即时”的作用,更有着“延时”的影响,即对于个体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将产生长远影响。⑤进入交互式信息传播时代,依托于互联网传播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的自媒体,其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分享信息的便捷性,这就要求公众具备更高层次的辨析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点对多的网状模式。同时,不同的载体之间信息发送路径完全没有技术屏障,这使得公众分享传播信息具有快速便捷的特征。这种便捷传播信息的功能在方便公众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公众随意的转发与链接,使得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无从保障,各种虚假信息充斥网络,这就对公众的信息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的观照

自媒体传播时代,信息技术通畅,资讯高度发达,快捷便利的阅读与方式给公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公众对媒体的依赖感加大。社会公众虽已具备获取、分析、传播和使用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能力,但随着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的变革与信息平台的更迭,面对海量信息的公众仍会不知所措、无从选择。因此,树立正确的媒介信息观迫在眉睫。

(一)自媒体传播时代公众的信息歧途媒介教育重在启发公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⑥自媒体传播由于难以监管、疏于监管,加之传播门槛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公众面对信息海洋中的肤浅信息、交互传播下的虚假信息、文化融合里的非安全信息时无从应对,步入信息传播的歧途,缺乏对信息传播的批判意识,直接制约着健康的媒介素养信息观的确立。1.信息海洋中的肤浅信息泛滥在信息社会,信息量正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增加,人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便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尤其是交互式传播手段的实现,使公众得以利用微博等交互式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大量传播。在庞大复杂的信息传播网络中,海量信息传播也意味着肤浅冗余信息的大量存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半小时前的信息,也许就变成明日黄花,过时信息大量沉积于传播网络中。肤浅、媚俗化的信息传播更成为自媒体传播中的顽疾。为了提高点击量,社交网络平台中充斥着不堪入目的照片、粗俗的话语、攻击他人的言论,这不仅严重影响着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加工速度,还大大增加了用户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的难度。2.交互传播下的虚假信息横行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传说中玛雅人预言的2012年“世界末日”的来临曾成为焦点网络事件,从淘宝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业的“末日抵押”,这些荒诞不经的虚假信息已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甚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虚假信息是其生产者出于某种损人利己的目的而故意制造出来的。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平台由于其传播的即时性、分享性更容易成为虚假信息传播的帮凶。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虚假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明显的“蝴蝶效应”,某种集体认知一旦形成,将很难被打破,桑斯坦将其称为“信息流瀑”。信息得到不断强化之后,形成群体认知,对于任何个人来说,这种群体认知都代表了无形的群体权威。群体共识以权威信息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迅速散播,“流瀑”一旦形成,反对声音就显得比较微弱,⑦就算证实是虚假信息,也很难完全阻止其危害性传播。3.文化融合里的安全信息失窃全球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已然迈进全媒体发展、全方位传播的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进步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文化信息的交流能力在广度、宽度和深度上得以提高。媒介网络的空前开放,使得安全信息失窃、泄密现象在文化融合中逐渐显现。在自媒体传播时代,信息安全成为更大的隐患。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会使人们有能力探究别人的隐私信息、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打探政府部门和军队的机密,而在跨文化传播中,信息安全现象升级为国际问题,影响力大大超过热传媒阶段。⑧除此之外,公众自主内容的生产与聚合,通过自媒体传播与分享平台使得被动性泄密也时有发生。信息歧途在网络世界普遍存在,自媒体传播特性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在点击、转发、共享的刹那间,信息歧途行为就可能随之发生。随意传播信息导致整个网络文化品质得不到有效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社会公众必须对媒体信息有选择地识读、理解、记忆,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二)自媒体传播时代公众的信息素养1.信息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信息时代到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种财富和生产力。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要求,主要指的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必须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抓手,核心在于要求人们准确、全面地掌握和利用信息资源,协调好人口、资源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的信息获取可以使各门类信息及时有效地交流与传播,加速物质、资源、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生产、科技与商贸的增值,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目标实现随时随地获得、和分享信息资源,将网络公共资源转换为有益个人发展的信息。可持续发展信息观是鼓励社会公众发展个人能动性的信息观,是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信息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转型期社会呼唤和谐发展的信息观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历史的机遇期与矛盾的凸显期。随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在社会结构中国家、组织和个体之间关系的转变,社会传播环境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型。传媒作为国家控制的重要工具,在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已经无法发挥以前“强效果论”所论及的社会控制作用。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自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公众逐渐摆脱传统单一传播模式中被动的信息接收,获得信息接受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在以往的传统媒体里,信息是否传播、何时传播、如何传播都要由媒介组织来决定,而自媒体信息传播权则由个人控制,信息传播自由度大大增加,获取信息手段逐渐多样。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平台,从自己的利益、价值与信仰出发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辩论形成民意的表达,这样的民意表达“来源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私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公开讨论”。⑨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信息流瀑”,促进理性、和谐的信息观的形成,促进社会价值统一、社会共识与文化认同。3.媒介社会要求培养文明发展的信息观在传播媒介融合发展、信息传播快而广的媒介社会,培养公众媒介素养中文明发展的信息观,已成为国内外素质教育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文明发展的信息观的素质教育应重点强调“科学”与“人本”的平衡。所谓“科学”就是公众需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限地发现、探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所谓“人本”就是公众需要树立人本的信息观,进一步要求对信息进行人性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处理,尤其是以积极安全的信息造福人类,避免信息传播给国家造成损害。在当今媒介融合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时,只有将信息观的“科学”与“人本”双重要求纳入到媒介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中,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与时俱进与社会文明发展的使命。

三、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的培养

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影响公众媒介素养中信息观的因素涉及媒介环境与科技发展等多方面,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的复杂系统。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科技传播技术的交融,需要从整个社会宏观环境层面考量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培养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需要发挥公众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公众预存知识积累的前提下进行信息传播行为的善意引导与规劝。海量信息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普遍运用,信息伦理问题日益凸显。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公众直接参与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再加上监管的不及时、不到位,在信息交流中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道德伦理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规避与减少自媒体的消极影响,构建和谐健康的文化传播环境是当前自媒体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可是,外部规范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公众只有在信息互动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在泛滥化感性信息空间里进行解读和导航,才能正确认识事件或产品信息的全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划分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⑩自媒体出现伊始,公众基于人类本能的冲动,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充斥其中。在自媒体文化传播中,伦理价值的缺失导致文化走向庸俗、芜杂和颓废。当自媒体已然成为全社会接受的信息传播平台,应该向着更高级别的需求发展。公众在信息互动交流中应注重人文关怀及伦理坚守。人文关怀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健康发展作为报道传播的价值取向。交互信息分享中坚持理性消费在网络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生产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消费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消费是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流过程的延续,是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而公众获得、认知和利用信息的来源主要由媒体提供。新媒介技术条件下,媒介组织复杂化、信息源多样化,经过自媒体传播进行信息的交流分享更增加信息传播的复杂性,空前海量的信息对公众的信息接收与解读能力提出了考验。信息传播由静态延伸到动态,由二维延伸到三维,传播速度光电化、传播内容多维化,所有这些,导致消费活动中阅读载体电子化、再现形式的多样化和信息消费互动化,导致公众在面对众多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时解读能力与批评能力下降。这就要求公众在信息分享中必须坚持理性的媒介消费观,无论是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还是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都需要遵循“三品”原则。所谓“三品”原则即媒体信息应具备“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

只有坚持媒介信息的科学性、文化性和教育性,才能使得公众能够在“信息流瀑”中不迷失,从而获取真实的、有利于公共意义空间形成的信息。文化信息传播中注重信息安全全球化的技术革新使得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文化传播的速度逐渐加快、文化传播的范围逐渐扩大、文化传播的渗透性逐渐增强、文化传播的影响力逐渐提高。自媒体是公众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和平台,在文化信息传播中越来越重要。公众在享受自媒体传播带来的丰富文化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传播中的信息安全。自媒体由于其快速便捷性与互动分享性,在文化信息传播中表现异常活跃。网络交互平台的信息随意传播,公众个人隐私、企业商业信息及国家安全信息在互联网随处可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在文化信息传播中必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强化信息保密原则,保持谨慎态度,从根源上杜绝信息泄露等危害信息安全的现象发生。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7

档案馆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文化的展览处,也是整个国家的社会记忆保存机构,更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信息传播交流中心。从历史上来看,由于档案馆曾一度是统治者严格控制的领域,不允许广泛大众使用,所以它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档案馆的职能,档案馆仅作为记忆存储机构的职能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档案信息也不例外,针对当前的信息需求形势,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应运而生。

档案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信息、四大媒体以及所有的档案网站、接受档案信息的用户和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对信息真伪进行准确鉴别、区别对待的能力;对信息的有效检索、评价和使用的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批判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在档案馆信息传播过程中,档案工作者充当着传播者的角色,所以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决定着档案馆信息的传播效果。

1 现代档案信息传播不断发生变化对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提出新挑战

1.1 目前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不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是档案工作者根据自身和外部信息环境发展的要求,自觉接受教育和培训而形成的一种对待信息及信息活动的修养和能力。目前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不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是观念陈旧,思想不够开放,对信息的价值认识不足,不了解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缺乏放眼世界的眼光和敏锐洞察信息的意识。二是一些单位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偏低,档案人员没有机会学习信息新技术。三是档案人员缺乏良好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培训,而信息素养是与科学文化素养紧密相连的,没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水平,信息素养就难以得到提高。那么档案工作者在档案馆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档案馆信息传播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1.2 现代档案信息传播不断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受众选择等都发生着改变,而信息传播者的信息素养更直接地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表现在档案信息传播方面,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成为影响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一环,现代档案信息传播不断发生变化:

1、 档案信息开放性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档案信息的开发更多地关注现实和大众需求,以此来增强对利用者的吸引力。在开发和选题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要有信息意识,应具备对信息真伪进行准确鉴别、区别对待的能力。

2、档案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档案信息的传播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原有档案信息的编辑速度不能适应高速的信息传播和应用速度,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具备在新的传媒技术条件下对信息的有效检索、评价、使用和传播的能力。

3、档案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

现代传播手段给档案信息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网络黑客技术、病毒、木马等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现代人。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身的保密工作,更要注意避免不经意地丢失信息造成信息遗漏。

4、档案信息传播客体需求的增加

随着受众的档案意识和信息意识的增强,利用档案信息的用户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和政务系统工作人员,因此信息传播内容要具备广泛性与实用性。同时,由于各方面专业人员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提高信息传播内容的专业性与研究性,满足用户需要。

2 档案工作者应提高信息素养

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是档案工作者根据自身和外部信息环境发展的要求,自觉接受教育和培训而形成的一种对待信息及信息活动的修养和能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档案工作者充当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者的素质会对其他各方面因素产生巨大影响。为了使档案馆信息取得良好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档案工作人员有必要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提高以下几方面的信息素养。

2.1 提高文化素养

这里的文化素养,是指文化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档案专业知识水平,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博才”或“通才”取胜。

1、在档案信息传播前,档案工作者必须对将要传播的信息有充分认识,确保信息传播符合相关原则和规定,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处理和加工。档案传播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

2、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网络传播必将成为今后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作为传播者的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3、经济全球化发展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种语种档案。国际间交流产生大量的外文档案,基于识别利用外文档案信息和增进国际档案工作交流来发展档案工作的目的,档案工作者应提高外语水平。

2.2 提高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指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工作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对信息搜集、理解、分析、处理的能力。这里的信息技能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用户分析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由于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档案工作者需要对档案进行一系列处理才能使其形成档案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利用。档案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加工的能力。应杜绝由于档案信息生产者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而造成的档案信息失真,避免造成无意识的信息污染现象。

2、用户分析能力

不同的受众对档案信息有不同的要求,对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进行分析,增强信息传播的专指度,将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传播效率。

3、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普及,要求档案工作者熟悉运用计算机软硬件;在网络传播必将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的环境下,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是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2.3 提高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信息的敏感程度。

1、保持对经济建设和档案工作信息的高度关注

作为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档案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外界信息,并与当时当地的实际工作相联系,提高对未来信息的预测能力。

2、敏锐地感受社会信息的变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档案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都是生活在信息社会中,面对海量信息,档案工作者只有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搜集、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在各方面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

3、保持高度的信息安全意识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存在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档案传播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网络常识,把风险降到最低。另外,数字化信息的窃取和篡改不易被识别,使信息真伪难辨,一旦信息被人拷贝或篡改,就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档案工作者还要注意物理存储系统的安全。

2.4 提高信息道德

档案工作者的信息道德关系到信息素养发展的正确方向,高尚的信息道德是保证现代档案信息行为正确性的保证。当前传播媒体的多样性使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偏见,虚拟空间交流的隐蔽性也可能会伴生一定的无政府状态,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就很容易产生一些与先进伦理道德相悖的现象。这就对档案工作者的文明程度、道德责任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结束语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8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

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9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2001(1)。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10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 工作》档案管理,2001(1)。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11

信息技术的发展致使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档对案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对信息传播工作的展开与发展有着必须的因果关系。从档案信息传播角度来讲,档案职业的信息素养问题是决定档案信息传播工作深度关键因素。

1、档案信息开放性增强。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档案信息的开发更多地指大众的需要,以此来强化开放性的利用率。在开发并进行选题时,档案工作者应强化信息意识,具备对信息虚实进行准确分析的思维能力。

2、档案信息传播形式发生变化。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致使档案信息的传播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换,曾经的工作方式与信息传播及其应用速度已不能同日而语,新的传播方式下对档案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检索、使用和传播的工作能力被提上日程。

3、档案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如今的传播方式为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网络安全问题也为信息的传播设置了极大的障碍。档案工作者需要具有极强的安全意识,在传播活动时,要做好本身工作的安全防范,更要注意信息遗漏而给人以可乘之机。

4、档案信息传播客体数量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科学化进度的强化,利用档案信息的用户也包括了社会的各行各业的人群,因此信息传播内容需具有实用与广泛的特性。

二 档案工作者在档案信息传播中需具备的信息素养

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是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的职业素质。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论述,档案工作者是传播的有效载体。传播者的职业素质传播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从信息道德、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几方面来档案工作者需具备信息素养问题进行探讨。

1、信息道德道德是指档案工作者在对信息进行获取的活动中,所要的遵循道德规范。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如知识产权、个人隐私方面等,信息道德建设是工作人员素质的完善与培养。媒体的多样性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主观性色彩浓厚,虚拟空间交流的隐蔽性会强化无机制状态的生成,如果缺乏了道德的约束,就很容易产生不良、偏激的现象产生。

2、信息意识现代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意识具体表现能否具有对信息独到的、灵敏的感知能力及给予长久的关注。简单地说,就是档案工作者的一种思维反映。现代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已经敏感地对档案工作所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客观的认知,当然其中包括有利的和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档案人员有了客观的信息认知,就会产生积极的工作热情及对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欲望,做到早发现、广开展、深探讨。另外要对经济建设信息和档案信息的关注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息传播的要素篇12

网络信息的价值的大小、保密程度和语言表达方式都会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1.1网络信息的价值大小

信息的价值在于将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信息传递给需要者,从而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定的信息对特定需要的用户有强烈的时效性,它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信息价值的有效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升值期、峰值期、减值期和负值期,不同的周期呈现不同的价值。信息的价值不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程度就不同,传播信息的热情也不一样,用户传播的自由度就不同。有些信息,由于已经严重老化,失去了任何价值,或处于减值期和负值期,用户需求不高,他们不愿传播此类信息,即使传播了也不会带来多少明显的传播效果,因此传播自由度就小,但时效性强、处于升值期或峰值期的信息,用户需求高,并会争相传播,积极反应,因此,传播自由度就大。

1.2网络信息的保密程度

信息的保密程度也影响着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自由度,保密信息由于受到法律法规及特定技术的保护,人们不能随心所欲进行传播,否则就是违背了法律,要受到惩罚,因此,普通用户对这种信息的传播自由度较小,但是传播权限范围内的特定用户,其传播自由度是很高的。如涉及国家安全的政府信息,只有极少数能在法定范围内传播;关乎企业或团队生死存亡的潜藏性信息,只有企业内部少数人能自由传播,企业外部的用户传播自由度是非常小的。

1.3网络信息的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信息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它的传播自由度。众所周知,大家都习惯于用自己的母语来传播信息,以母语传播信息是最为方便自由的,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不同外语应用熟练程度不一,因此,制约着人们对信息网络传播的自由度。《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报道,在因特网上,英语内容大约占90%。而有资料表明“63.5%的互联网用户的母语并不是英语,43%的互联网用户从不讲英语”,“不讲英语者构成了66%多的世界经济。因此,对不懂英语或英语水平一般的人来说,传播用英文表达的信息自由度是很低的。相同情况也出现于用其它表达的信息传播活动中。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信息传播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导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大多数的信息传播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是传播者和受众传递信息的外部条件。影响网络信息传播自由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社会政治因素

社会政治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形式和方针政策等。社会政治因素主要影响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数量。网络信息用户也离不开社会,他们生活和工作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的信息需求总是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为前提的。在某一时期内,由于政治形势及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影响,大多数用户要么对信息的需求不大,要么集中需要某一类型的信息。因此,对需求量大的信息,国家或个人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传播开启方便之门,传播的自由度会提高;但是对需求量不大,或者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信息,国家会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引导和宏观调控,因此,让人们自觉地放弃对此种信息的传播,传播的自由度低。

2.2经济发达程度

互联网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电子数据传递系统,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特点,需要高投入才能获得高产出。一般欠发达国家和在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低层和边缘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对先进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无力问津的,只有那些经济发展领先、技术手段完备、资金雄厚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具备不断更新因特网设施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经济发达程度直接决定着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影响着不同国家、地区对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构建。如上表所示,在世界范围内,网民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在中国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城市。CNNIC2000年初关于中国网民的调查报告也表明,我国网民基本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分别占总用户的21.24%,12.94%,11.21%);、青海、宁夏等边远地区的用户所占比例很少(分别占0.03%,0.08%,0.16%)。由此可见,网络传播的发展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网络传播所需要的购置电脑、安装电话和不菲的上网费用(2000年中国电信的ChinaNet价格为每小时4元),不是中西部地区的工薪阶层和广大农村的普通农民承受得起的。1999年3月13,日,香港电信开通的VOD(“视频点播系统”),由于费用高昂,目前用户只限于年薪24000美元以上的高级白领阶层”。所以,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各地区用户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2.3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及其新颖程度,也决定着对信道的优化程度。畅通无阻的信息高速公路自比尔.盖茨提出后就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梦想,因此,高科技打造的网络信道为自由传播网络信息提供了保障。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都是一致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其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同,所传播的内容也有差异;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用户的信息传播自由度也不一样。由于计算机技术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与英语语境以及西方文化血脉相通。迄今为止,网络社会中英语的统治地位依然巩固,美国推出的软件虽然出于市场的考虑进行语言转化,但不管转化成什么语言,都是英语的翻译版本,原始系统的“英语性”使得“X化”版本必须根据原版源码才能进行变化。

2.4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授知识的社会活动,传授知识离不开信息。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高,参与教学过程的师生人数就多,信息用户及其需求的数量增加,从而刺激信息的传播。据第十二次调查结果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是“不懂电脑/网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网络传播对教育程度具有一定的要求。那些经济条件差、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根本无法与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接触,又从何而来信息的自由传播?

2.5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与文化传统。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准则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网络信息意识、所需信息内容和查找利用信息的习惯。有些国家重视知识和情报,注重知识生产和情报资源开发,公民都有自觉学习知识、传播情报的良好风尚,有些国家则不然。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用户,首先需要且需求量最大的是用本民族语言传播的网络信息。

3信息传播方的因素

由于信息传播方的差异,信息传播自由度也不一样。通过对CNNIC第十二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传播方的性质、传播目的,信息传播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年龄和性别、爱好、专长及信息素质等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3.1信息传播方的职业

虽然目前我国网络媒体的用户基本遍及社会各个行业,但是信息传播者的职业性质仍然影响着他们跟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接触的亲密程度,从而影响他们驾驭这种媒体传播信息的熟练程度。根据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0.1%,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l5.9%,排在其后的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比例为9.l%)和办事员等协助人员(比例为9%)。农林牧渔工作人员和军人所占比例最少,分别只有不到l%。学生所占比例仍然高居榜首并且稳步增长。与半年前相比,学生在比例上又增加了2.1%,绝对数量增加了392万,增长显著。

3.2信息传播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

第十二次CNNIC关于网民受教育程度调查显示:博士占0.5%,硕士占2.1%,本科占25.5%,大专占27.1%,高中(中专)占30.9%,高中(中专)以下占13.9%。从以上可知,我国网民有86.1%都具有高中(中专)或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总体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网民以高中——本科学历为主,占总数的83.5%。因此,用户的文化程度影响着他们对网络的使用,只有13.9%的高中以下学历的用户构成了我国网民群体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另外86.1%的高中以下学历人员自动放弃了使用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而选用其他媒介传播信息,他们的网络信息传播自由度几乎为零。

3.3信息传播者的年龄

第十二次CNNIC关于网民年龄的调查显示:18岁以下占17.1%,18~24岁占39.1%,25~30岁占17.2%,31~35岁占10.3%,36~40岁占7.4%,41~50岁占6.0%,51~60岁占2.1%,60岁以上占0.8%。信息传播者的年龄影响着他们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也决定着他们是否愿意采用网络这一媒体来传播信息。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9.1%,其次是25~30岁(比例为17.2%)和18岁以下(比例为17.1%)。30岁以上的网民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相应减少:31~35岁的网民占到10.3%,36~40岁的占到7.4%,41~50岁的为6%,只有2.9%的网民在50岁以上。35岁以下的网民占83.7%,35岁以上的网民占16.3%,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而且,美国加州一家市场调查公司2001年的统计也验证了这一结果。在美国,60岁以上的老人家中只有20%拥有电脑。由此可见,年龄的确是影响人们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重要因素。大多数调查发现,由于获得信息的习惯难以改变的原因,许多老年人还是喜欢借助于纸质载体传播信息,因此,老年人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自由度也不高,大大低于年轻人的水平。

3.4信息传播者的性别

性别成为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的因素之一,是因为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男性对于技术的亲和性天然大于女性。网络的第一身份是技术,而后才是文化,而且,传统社会角色观和社会分工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女性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关注,纷烦的家庭事务限制了女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虽然,网络服务商们意识到了性别对网络服务的制约,专门成立了“女人”的专门版块、出现了女性视角等专门讨论区,但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女性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第十二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网民占60.1%,女性网民占39.9%,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我国男性网民4087万,比半年前增加了582万,增长率为16.6%;女性网民2713万,比半年前增加308万,增长率12.8%。女性网民这半年内增长比较缓慢。从普及率的角度来看,男性网民占我国男性总人口的6.2%,女性网民占女性总人口的4.4%,互联网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要高于女性。

3.5信息传播者的信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