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科技创新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7 16:07:58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1

从产业集群的定义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要素主要是装备制造企业,除了企业之外还有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机构,这些机构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和机构和当地高校的相关研究机构等。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是一个协同合作的过程,在这个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企业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合作的主体,企业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技术和信息等都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一方面能提高企业环境认知度,改进工作程序和提高工作绩效等,另一方面也能加强企业的危机意识,提高企业协同创新的合作度。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资源可以归纳为企业的能力。从管理学的角度,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投资类型和风险意识影响巨大,多元的创新文化与合作精神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合作。企业具有良好的声誉更能促进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企业与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协同创新,需要合作体之间建立比较牢固的信任关系,还要保持实时有效的信息沟通与资源流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1+1>2协同效应[7],对方也要做出必要的承诺,履行合作义务承担相关责任,这就是合作主体间的关系。除了以上两个要素之外,还要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内外部环境的支持。因此,可以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体系看作是一个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三个子系统,分别是企业子系统、关系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整体功能。其结构如下图,其中虚线方框部分为关系子系统,双虚线方框内为环境子系统,实线方框部分为企业子系统,这里的企业仅指产业集群内部的装备制造企业,非营利的相关机构(如产业集群内的高校、社会中介及科研部门)不在企业子系统内。

1.2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设定

假设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系统由n个子系统构成,用S表示,Si就表示系统中的第i个子系统或要素,其中i=1,2,3,…,n。子系统Si的序参量变量用Ψij表示,i代表子系统,j代表对应序参量,其中j=1,2,3,…,m。如果用α和β分别表示系统稳定临界点上序参量Ψij的下限和上限,则αij≤Ψij≤βij。假设i系统中最佳序参量为Ψik,该子系统的有序度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序参量为Ψi1,Ψi2,Ψi3,…,Ψik,该部分Ψij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度越高,第二部分序参量为Ψik+1,Ψik+2,Ψik+3,…,Ψim,该部分Ψij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度越低,其中k[1,m]。序参量对系统有序性的贡献值,一般用W表示,其中W[0,1],则子系统i序参量对系统的贡献率就是Wi(Ψij),可以得出子系统序参量贡献率的表达式如公式(1)。由以上的定义可得,Wi(Ψij)的取值大小反映了对系统有序的贡献程度,其值越大说明对系统有序程度的贡献率就越大,反之相反。系统协同度E综合考虑了各子系统的状况,当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变化较大,而其他的子系统有一个有序程度变化幅度较小或者不变化,整个系统不能处于比较好的协同状态,表现为E的绝对值变小。该模型的构建将系统的协同程度可以用数值方式表示出来,给系统协同度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2复合系统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模型框架,可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分成企业、关系和环境三个子系统,评价指标的构建也是从这三个维度出发。通过文献整理,在重点参考张方[8]、陆杉[9]、李进兵[10]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得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本文采用CRTIC法对子系统进行权重的确定。假设通过专家咨询,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各指标的打分,使用SPSS17.0软件确定相关系数ρij和各指标的标准差。计算得出S1、S2、S3分别为0.101、0.087、0.074。关系子系统与企业总系统相关系数ρ12=0.3961,企业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相关系数为ρ23=-0.6994,关系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相关系数ρ13=-0.9333代入公式(3)可得对应的影响程度分别为ξ1=0.4279,ξ2=0.3686,ξ3=0.3135。ξ1,ξ2,ξ3的数值代入公式(4)得出三个子系统的权重分别为0.385、0.332、0.283。同理得出其他各层次的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2

1.1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且对项目绩效评估的手段缺乏

随着采煤机制造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管理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基于历史原因及行业的发展起点较低等因素,企业对于科技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估重视度不够,且缺乏有效的工具,致使这类项目的作用难以体现;二是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人才队伍人员年轻、结构单一,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另外还存在着管理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管理部门大部分人员和时间都用在了技术服务支持工作上,缺乏从整体上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规划与实施监督等,这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国内采煤机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相对偏少,据统计,国外先进国家,如美国与日本,其主要采煤机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均超过20人,有的企业已超过100人,根据经验,只有当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占具体科研人员的数目达到10%以上,才能保证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速度是当务之急。

1.2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且相对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采煤机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系统,没有实现从研发到销售,从设计到生产的信息系统,故难以有规范的科研开发管理、经费使用、资源调配等制度和流程。

(2)管理体系混乱,职责不清,缺乏有效针对项目的管理方法。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往往由生产部或研发部负责,但有时也设有专门的科技创新部门,这样导致各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越权管理和管理缺失问题比较突出,并且还没有普及运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等现代管理方法。

(3)流程紊乱。负责进行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中心,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方法,缺乏流程设计,更谈不上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优化原有的项目流程。

(4)企业还未建立起一套与科研开发工作相适应的,能够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原则的薪酬和奖惩体系,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

2运用平衡计分卡及项目管理理论方法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2.1运用平衡计分卡加强科技创新项目的绩效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

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的主要观念是以平衡为中心,并将评估指标分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大层面,探讨企业制定的策略与关键性绩效评估指标相互结合,并在短期与长期目标下,对财务与非财务性、外部构面与内部构面、落后指标与领先指标,以及主观面与客观面等具体绩效指标间,取得平衡的策略性管理工具。采煤机制造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科学地评价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工作的绩效。事实上,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帮助解决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估与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带来绩效的表现或带来多大的绩效,可以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来体现:

(1)在财务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能否给股东带来收益。所以在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中,首先要挑选真正有经济价值的项目立项。例如,管理人员要注重掌握采煤机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科学制定企业技术发展规划。调研国内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采煤机的高标准要求,把高标准、高可靠性自动化研发成果融入新设计的产品,这样的科技创新项目才是企业所需要的项目。

(2)在客户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是否能使客户满意。这就要使立项的创新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调研并掌握国内各采煤机生产厂商的产品品种构成情况、产品的性能结构水平、技术人员构成情况、相关管理政策。知晓目前企业产品在国内同行中所处的位置水平,确保本企业产品长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2)了解国外采煤机行业技术发展的现状、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全面科学地制定企业的科研发展规划,使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科研开发技术水平在国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可以采用高端战略,力争采煤机产品做到在采高范围、煤层倾角、难采煤层的开采、电气控制系统及自动化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缩小与国外先进采煤机在可靠性、控制技术、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差距。

3)目前在国内,采煤机制造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改进都是在用户正式提出需求后才着手开始,有些技术改动甚至要到产品出厂调试期才进行,成本高、周期长。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在没有形成系统的客户需求分析及储备技术研发库,试想一下,如果这些技改需求,提早知道,提前研发出成果,形成技术储备,就会缩短与用户需求的距离。所以,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技术分析和分类,形成至少多个研发课题、项目及可实施方案,并提供相关成本预算,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在设备功能提升、新装置设计、结构优化、设备稳定性以及提升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内部运营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内部管理流程是否合理。在实际操作中,采煤机行业的科技创新项目往往缺乏相关的管理流程和机制,主要依靠领导的关心、专人跟踪来推动项目实施;未纳入有效的管理体系,业务规范性不强,不便于推广与拓展。笔者建议:在具体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上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通用性的流程设计,保证流程顺畅,为优化和调整预留空间。例如:可以在采煤机科技创新项目上完善产品三维设计开发平台和电子电路开发平台,投资建设产品寿命周期分析的工程分析平台和产品可靠性评价分析平台,完善和推广产品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开发采掘机械产品质量数据管理平台等。

(4)在学习与成长层面,评价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是否有意义,要看它是否可进步与可改善,看它是否可以帮组员工成长。例如:可以在具体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中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及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采煤机可设置专门的科技管理部门,要不断总结和吸取行业内外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经验与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另外,要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要根据新技术新领域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每个项目的特点和其他优秀项目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为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建设提出改进建议,提升市场化竞争能力与活力。最后,可实施绩效考核制,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及成员的积极性。采煤机制造企业,首先,应明确科技创新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示部门人员绩效衡量指标;其次,应建立适应自身需求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使绩效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

2.2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指导科技创新管理工作

(1)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管理。采煤机制造企业应该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积极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和绩效考核制,带动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细化项目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细化研发工作的管理,以技术项目管理作业规定中技术项目实施任务单的形式为主线,项目管理人员以项目任务分解和进度表中的时间节点对项目进行过程考核。

2)设置专门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以往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部门是固定设置的,但科技创新项目小组却是临时组建的,这样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缺乏对单个科技创新项目的深入了解,所以,要实行科技创新管理部门下面的各个项目的经理负责制,以有效地实现单个项目的专项管理,对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

(2)结合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与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为了便于科技创新项目的运作,通常会将项目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从起始阶段,中间阶段,到最后阶段,而项目管理理论,则将项目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五大过程。为方便管理,在项目管理上常将项目细分成好几个阶段,以提供较好的管理与控制,并适当结合其组织内常态性的运作。因此将项目各个阶段过程集合在一起,即称为项目的生命周期。而在每个项目阶段因其受到不同的工作任务及时间与预算的限制。因此每个阶段都可看作一个独立单一的项目或次项目,它各自包含五大过程。其周期关系分布。根据以上两者的关系,说明在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时,完全可以按照该项目本身产品开发周期来进行,而项目管理的周期比原先的产品开发周期划分的更为细致和系统,有助于管理事项的精细化。

(3)采用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范畴整合科技创新项目将会使其管理系统化。在采煤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中,很多与新产品开发管理相关的工作往往需要项目管理知识,技术,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整个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作业,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整合、范围、时间、成本、质量、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等管理,制订管理计划。例如,可以对具体的科技创新项目流程进行细化,在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发流程完成初步设计后,针对不同业务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子流程设计,还可以对业务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输入、输出、时间节点等进行规范,使流程可操作性更强。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每个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运用各种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最后形成系统的文本及程序,并将其既有的研发流程系统及文件流程电子化,同时将项目信息透明化。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3

    二、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

    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小,可以说明该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支持力度。通过对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统计,发现有7家企业由于数据缺失而无法纳入统计范围。因此,对可统计的148家企业进行分析,统计口径为2008—2012年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这148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762%,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主要集中于048%~2265%,共有145家;此外,有2家企业的研发资金比重在30%以上,分别为沈阳市超高真空应用技术研究所(3733%)和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7254%)[1]。对相对集中的145家企业进一步分析,得到图6,这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686%,由图6的正态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分布于均值的右侧,即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大于这一均值。主要集中区间为382%~1049%,共计127家企业,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在1049%以上且均匀分布。

    三、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增长率

    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增长率。对于2008年和2012年数据有部分缺失的企业,以可获取的第一年数据和最后一年数据为依据计算其增长率。其中,研发资金投入比重负增长的企业有66家,正增长的企业有80家[2]。在80家正向增加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增长率在10倍以上,分别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和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8%和005%,从2010年起开始大幅上升,2010—2012年分别为496%、545%和650%;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的情形同昊诚电气公司相似,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5%和007%,2010—2012年大幅增加,分别为305%、313%和317%;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为018%,2009—2011年增长分别为131%、119%和214%[3]。增长率介于0~10倍之间的企业共77家,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情况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率主要集中于042~084,共计59家企业,其他区间各企业基本均匀分布。

    四、创新要素2:技术人员

    对于技术人员这一创新要素的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数量和比重、高级人员数量和比重这4个方面进行。1技术人员数量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人员规模情况如图8所示,统计范围内的企业平均拥有技术人员247人,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4~296人之间,共有131家企业;此外,有6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在2000人及以。2技术人员比重如图9所示,统计范围内企业技术人员比重的平均值为3251%,各企业的技术人员比重分布在623%~8178%这一区间,比重在50%的企业分布较为集中;此外,技术人员比重在70%以上的企业有5家。3高级人员数量对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高级人员情况,由于数据缺失仅统计了73家企业,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以看出,其平均值为278人,高级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1~63人之间,共有27家企业;此外,高级人员在36~89人之间的企业有14家,另外有两家企业高级人员数量超过200人,分别为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60人)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317人)。4高级人员比重同对高级人员数量的统计,高级人员的比重也仅统计了73家企业的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显示,其平均值为1006%,高级人员比重分布于019%~3354%之间,有62家企业的高级人员比重集中于019%~18%之间;高级人员比重在20%以上的企业有8家,在30%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沈阳大兴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五、创新要素3:专利申请及授予情况

    专利情况主要涉及申请和授予两个方面,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主要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含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是衡量一个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核心内容。1专利申请情况由于部分数据获取的缺失,因此仅统计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67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这67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443项。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有57家企业;有4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超过200项: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27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423项,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7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如图13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申请数量为20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64家企业,这64家企业中包含了15家发明专利申请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在100项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28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74项。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4所示。这67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的平均值为3948%,由于有15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0,因此这15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也为0;在0~100%的区间上,这67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均匀分布。2专利授权情况统计范围内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量为319项,如图15所示。这些企业的专利授权数主要集中于0~110项之间,有6家企业的专利授权数在110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如图16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数量为4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主要集中于0~7项,共93家企业。这111家企业中包含了33家发明专利授权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在20项以上的企业有6家。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7所示。这111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比重的平均值为2904%,由于有33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0。因此这33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也为0;这111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主要集中在0~50%的区间内,共有91家。

    六、创新要素4: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主要涉及汽车生产类、汽车零部件制造类、航空航天制造类等十几个类别,具体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沈阳的装备制造类企业,主要涉及汽车、机床、航天航空、建筑和工厂用机械、电器类设备等领域。在汽车、航天航空领域,虽然企业数量较少,但均为知名的发展较好的制造类企业。例如,车辆生产类企业只有8家,但均为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如华晨、金杯、北车等;航天航空类仅有7家企业,却包含了黎明、沈飞等知名企业。建筑和工厂用机械、电器类设备制造企业在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占有约一半的比重,种类繁多。

    七、创新要素5:技术与工程中心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共有53家企业拥有技术与工程中心,其中39家企业拥有市级工程与技术中心,18家企业拥有省级工程与技术中心,7家企业拥有国家级工程与技术中心。拥有市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39家企业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拥有省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18家企业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拥有国家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7家企业。

    八、创新要素6:人才引进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各企业的人才引进策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吸纳国内外知名院校人才和专科院校技术人员(如北方重工、沈阳变压器研究院);(2)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如北方重工);(3)从竞争对手处吸纳高级专家和人才(如沈阳车桥);(4)高薪聘请专业领域人才(如沈阳福林特变);(5)鼓励公司人才进行深造与海外培训(如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

    九、结论

    从总体情况看,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要素主要特征如下: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4

二、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

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小,可以说明该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支持力度。通过对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统计,发现有7家企业由于数据缺失而无法纳入统计范围。因此,对可统计的148家企业进行分析,统计口径为2008—2012年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这148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762%,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主要集中于048%~2265%,共有145家;此外,有2家企业的研发资金比重在30%以上,分别为沈阳市超高真空应用技术研究所(3733%)和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7254%)[1]。对相对集中的145家企业进一步分析,得到图6,这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均值为686%,由图6的正态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分布于均值的右侧,即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大于这一均值。主要集中区间为382%~1049%,共计127家企业,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在1049%以上且均匀分布。

三、近5年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增长率

以2008年和2012年两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的增长率。对于2008年和2012年数据有部分缺失的企业,以可获取的第一年数据和最后一年数据为依据计算其增长率。其中,研发资金投入比重负增长的企业有66家,正增长的企业有80家[2]。在80家正向增加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增长率在10倍以上,分别为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和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8%和005%,从2010年起开始大幅上升,2010—2012年分别为496%、545%和650%;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的情形同昊诚电气公司相似,2008、2009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分别为005%和007%,2010—2012年大幅增加,分别为305%、313%和317%;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比重为018%,2009—2011年增长分别为131%、119%和214%[3]。增长率介于0~10倍之间的企业共77家,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情况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这77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增长率主要集中于042~084,共计59家企业,其他区间各企业基本均匀分布。

四、创新要素2:技术人员

对于技术人员这一创新要素的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数量和比重、高级人员数量和比重这4个方面进行。1技术人员数量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技术人员规模情况如图8所示,统计范围内的企业平均拥有技术人员247人,其中技术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4~296人之间,共有131家企业;此外,有6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在2000人及以。2技术人员比重如图9所示,统计范围内企业技术人员比重的平均值为3251%,各企业的技术人员比重分布在623%~8178%这一区间,比重在50%的企业分布较为集中;此外,技术人员比重在70%以上的企业有5家。3高级人员数量对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高级人员情况,由于数据缺失仅统计了73家企业,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以看出,其平均值为278人,高级人员数量主要集中于1~63人之间,共有27家企业;此外,高级人员在36~89人之间的企业有14家,另外有两家企业高级人员数量超过200人,分别为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260人)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317人)。4高级人员比重同对高级人员数量的统计,高级人员的比重也仅统计了73家企业的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显示,其平均值为1006%,高级人员比重分布于019%~3354%之间,有62家企业的高级人员比重集中于019%~18%之间;高级人员比重在20%以上的企业有8家,在30%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沈阳东大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沈阳大兴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五、创新要素3:专利申请及授予情况

专利情况主要涉及申请和授予两个方面,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主要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含外观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是衡量一个企业专利申请情况的核心内容。1专利申请情况由于部分数据获取的缺失,因此仅统计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67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这67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443项。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有57家企业;有4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超过200项: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27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423项,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专利27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如图13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申请数量为20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主要集中于0~64项,共64家企业,这64家企业中包含了15家发明专利申请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在100项以上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2项,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28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74项。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4所示。这67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的平均值为3948%,由于有15家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为0,因此这15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也为0;在0~100%的区间上,这67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均匀分布。2专利授权情况统计范围内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量为319项,如图15所示。这些企业的专利授权数主要集中于0~110项之间,有6家企业的专利授权数在110项以上。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如图16所示,这些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数量为4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主要集中于0~7项,共93家企业。这111家企业中包含了33家发明专利授权数为0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在20项以上的企业有6家。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如图17所示。这111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比重的平均值为2904%,由于有33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0。因此这33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也为0;这111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比重主要集中在0~50%的区间内,共有91家。

六、创新要素4: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主要涉及汽车生产类、汽车零部件制造类、航空航天制造类等十几个类别,具体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沈阳的装备制造类企业,主要涉及汽车、机床、航天航空、建筑和工厂用机械、电器类设备等领域。在汽车、航天航空领域,虽然企业数量较少,但均为知名的发展较好的制造类企业。例如,车辆生产类企业只有8家,但均为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如华晨、金杯、北车等;航天航空类仅有7家企业,却包含了黎明、沈飞等知名企业。建筑和工厂用机械、电器类设备制造企业在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占有约一半的比重,种类繁多。

七、创新要素5:技术与工程中心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共有53家企业拥有技术与工程中心,其中39家企业拥有市级工程与技术中心,18家企业拥有省级工程与技术中心,7家企业拥有国家级工程与技术中心。拥有市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39家企业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拥有省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18家企业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拥有国家级工程与技术中心的7家企业。

八、创新要素6:人才引进情况

这155家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各企业的人才引进策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吸纳国内外知名院校人才和专科院校技术人员(如北方重工、沈阳变压器研究院);(2)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如北方重工);(3)从竞争对手处吸纳高级专家和人才(如沈阳车桥);(4)高薪聘请专业领域人才(如沈阳福林特变);(5)鼓励公司人才进行深造与海外培训(如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

九、结论

从总体情况看,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要素主要特征如下:

(1)研发资金投入情况。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近5年平均研发资金投入的平均值为2568万元/年,排除较为突出的几家企业外,其平均值为788万元/年,这类企业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比重的平均值为762%。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有增有减,大部分企业在这5年内研发资金投入是上升的,而在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上,有66家企业呈负向增长,80家企业呈正向增长。要特别提及的是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资金投入增长率和比重增长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是研发投入方面发展最为迅猛的企业。

(2)技术人员情况。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技术人员数量平均为247人,高级人员数量平均为278人,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平均值为3251%,高级人员比重平均值为1006%。其中,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数量和高级人员数量在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东北大学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比重和高级人员比重在装备制造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一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对于技术人员和高级人员绝对数量较大的企业而言,其在职工总数中的比重并不占优势。

(3)专利申请及授予情况。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平均申请专利443项,平均申请发明专利209项,比重为3948%。其中,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沈飞集团和新松机器人3家企业在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方面占据较为领先的位置。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平均专利授权319项,发明专利平均授权43项,比重为2904%。其中,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在专利授权方面较为突出。

(4)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沈阳装备制造类企业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在沈阳的支柱性产业(如机床等机械类企业)里种类繁多;但沈阳的支柱型企业却不是沈阳机床,而是沈阳华晨宝马,属于车辆生产类企业。尽管汽车制造类企业较少,却为沈阳市带来了较高的税收。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委“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及建设“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要求,紧密围绕城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科技创新融入发展大局,将《科技创新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区域特色,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不断挖掘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一与区域特点相匹配原则。针对区域特点。通过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结合自身实际,二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按照委、政府对我区发展定位等职能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创新促进能力提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及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三注重统筹协调原则。科技创新局的统一指导下。不断整合资源,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形成科技创新工作的合力,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和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纲要的有效实施。

将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研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四突出重点原则。紧紧围绕我区科技、经济工作实际。创新科技创新运行与保护机制,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增强科技创新发展动力,突出企业自主创新及运用科技创新制度的能力与水平,稳步提高区域自主科技创新拥有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工作目标

区科技创新工作将以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重点,未来5至10年。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战略推进、优势企业培育、增量提质、产业化推进、维权执法、宣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创新申请量、拥有量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发挥中心区域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创造密集区,探索科技创新商用化,努力成为我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的窗口。

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网络,2012年。形成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工作体制,形成运行顺畅、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实力强大、优质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营造环境良好、依法办事的科技创新保护体系,2015年。成为科技创新保护示范区;逐步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打造科技创新密集区,率先试行科技创新商用化,努力打造成为我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的窗口区。

四、重点任务

以此为龙头,一加强科技创新产业聚集。特别是要引进一批具有国内或国际知名度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机构。积极带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分期、分批培育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示范区。制定、实施培育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具体落实措施。建立有效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开展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建立政府科技创新管理职能部门、相关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共同参加的聚集区组织领导机制和日常执行机制,统筹协调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的各方面工作。

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比例、发明专利申请比例等不断增长。二逐步提高自主科技创新拥有量、专利年度授权量、商标注册量。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三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

四健全科技创新工作体系。逐渐形成一支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区域政策、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的衔接,五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财税扶持、政府采购、重大项目论证、绩效评估、科技创新激励等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建立完善配套、具有本区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高校、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普及教育和发明创造竞赛活动,六大力弘扬全社会创新创业精神。充分利用区教育优势。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夯实人才基础。深入社区,科普和普法教育中增加科技创新内容,通过鼓励和支持自然人的发明创造,促进社会化科技创新创造体系的形成。

积极培育自主科技创新优势企业。引导企业加强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七加强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制度运用能力和场竞争能力,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科技创新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创新文化,八重点加强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营造尊重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运用与保护机制。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保护援助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综合科技创新保护援助服务,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创造与运用的良好外部环境。

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充分挖掘、研究的基础上,九加强传统名特优产品和老字号科技创新保护工作。区传统产品种类繁多。认真选择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科技创新保护种类,加大开发力度,形成地区特色,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

积极研发代表区域和旅游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十加强旅游、服务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旅游商品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制度,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饮食服务业主开展以商标(商号及专利(技术秘密等科技创新为基础的连锁经营,发展壮大饮食等服务业。

建立科技创新网上服务平台,十一发挥网络优势。强化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开发利用,加强专利知识的普及,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

五、专项工作

规范专利管理秩序,一专利。认真贯彻落实专利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增强场主体的专利意识。制定实施专利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优化专利结构,指导和规范专利无形资产评估,推动专利权质押和交易。

充分发挥商标品牌激励政策,二商标。结合区域优势。以商标的商业价值为中心,培训和营造商业文化氛围,提高场主体运用、保护和管理商标的综合能力。制定具体的引导、帮扶和激励措施,推动企业成为商标使用、自我管理与保护的主体。

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三版权。建立和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指导企业健全内部著作权保护制度。加大版权宣传力度,增加全社会版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

提升商业秘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四商业秘密。指导企事业单位制定商业秘密管理计划。加强执法过程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六、工作措施

形成科技创新工作合力。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负责,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和协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全面领导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抓好科技创新的各项具体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全面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责任制,区科技创新局及相关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保护科技创新的合力。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使科技创新保护切实得到有效推进。

加大资金投入,二认真制定实施计划。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认真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将目标和任务纳入年度工作安排。积极引导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保护和利用基金,支持科技创新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

开展面向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形式,三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保护意识。坚持把《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纲要》学习培训放在首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战略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纲要》为重点。促进社会公众主动学习和了解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强大的智力资源和保障。同时,将《纲要》学习纳入区委党校干部教育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战略宣传活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体,全社会加大对专利、商标、版权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6

以发展研发服务业为主的制造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为战略抓手,对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创新服务业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抓手

1.国家创新体系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目前我们的创新体系虽有分工明确的创新主体,但矛盾的焦点是各主体之间缺乏结合的通道、平台、共生体和服务,科技与经济难以实现有效结合。2.创新服务业是纵横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业是研发服务业为主的制造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统称,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现代服务业。制造服务业是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即产业技术研发和增值服务的延伸,是传统制造业质的提升;科技服务业是产业技术研发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延伸和服务,向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服务平台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产业化全程深化,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加速器。制造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构成了纵横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是创新体系中促进创新主体结合最活跃的因素。3.创新服务业促进形成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体制机制。近年由于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发展模式的变化,我国在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冒出来一批经营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即研发服务业。过去R&D多是科技专家的研发活动,现在研发服务业是企业为主,从创意、方法,到设计、试验、应用,优势企业合作研发,产业技术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体制机制。

二、发展创新服务业是坚持自主创新方针的战略重点

1.发展研发服务业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硬实力”――科技研发能力,目标就是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二是“软实力”――科技服务能力,目标就是把科技研发体系,特别是科技研发获得成果,扩散、转移、转化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让全社会分享创新带来的实惠。2.发展制造服务业是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长期以来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不足主要表现在发展制造服务业上滞后。改造和提升就是促进产业由低端走向高端,而两个高端就是研发服务业和制造服务业。3.发展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的绿色通道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难和创业企业难以壮大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长期缺乏系统完善的公共和市场两个服务平台,缺乏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因为只有在全面开放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平台上,通过市场撮合和科技金融服务链的支持,各创新主体才能有机结合,创业创新企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战略新兴产业才能发展壮大。4.发展创新服务业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支创造性、创新型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在人才,服务经济是人才经济。创新服务业发展必将吸收引进和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进入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必将涌现大批现代创新型企业家,并带动大批创造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涌现。5.科技工作已经具备发展创新服务业的基础条件。近年各地冒出来一批实验室经济、研发设计企业、合同研发组织,陕西、广州、昆山等地建立工研院,制造企业转型为系统服务商,转制院所成为行业创新服务中心等。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7

一、引言

曾指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要推动辽宁经济发展大力向前,科技创新是必然选择,然而改变不等于,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传统鳌头产业,更是国家的命脉产业。要使推动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对此,本文从多面分析做出对科技创新大趋势下经济结构整合升级的探究。

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当前发展情况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根底健全,以政府的振兴政策为撑持,可以再次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辽宁各类装备制造行业中,通用设施制造业的规模竞争力最强。2007年,辽宁通用设施制造业的资金利润率仅为6个百分点,约相当于全国平均利润率的1/2。辽宁专用设施制造业的规模竞争力有了初步的提升,与首位的差距在逐步减少,其差值由0.52下降到0.46。然而,辽宁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出现了小幅下降,这主要体现在行业资金利润率较低上,其效益竞争力由2003年的第12位下降到第19位。但是,该产业的效益竞争力排名大幅下降,由第4位下降到第19位;同时,资金利润率呈现急剧下滑现象,由第9位下降到第23位。在全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辽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规模竞争力相对削弱,在效益竞争力方面也没有一定的优势。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产业规模显著增长,具体表现在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和职工人数等总量指标方面。

第二,产出或收益水平显著增长,投入产出效率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等收益指标方面,总资产贡献率有所增长。

三、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型体系的构建

在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型体系中,原有的构成元素都有所变更,其调整内容有科技发展的变革、科创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科创环境的改善。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制造技术创新、设计技术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制造技术创新,即采用最为先进的生产方法,可概括为用于生产制造的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生产组织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形成制造精密并且生产高效的技术平台。产品技术创新,即生产更高效的装备制造设备,更大功率的执行车间,更为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设计技术创新,即建立以多系统为基础的三维设计平台,多学科发展相互协同的平台,进而构建先进化、科技化、学科共通化三位一体的设计技术平台。

结构导向型区域创新体系的特点:

辽宁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以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为前提,以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为背景,具有鲜明的辽宁地域特征。

第一,以经济结构调整需求为指引方向。经济结构状况是决定辽宁省整个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动将直接影响到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按照经济客观发展趋势,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要努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

第二,以经济结构优化发展为发展核心。建设创新体系是对其作用及发展目标进行持续改善的行为,对创新体系实施模式和政策的确立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经济发展在不同发展时期经济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每个时期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作为产业支柱。

四、辽宁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

改革中的重点任务:

第一,绿色技术创新。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包含两方面内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涉及政策设计和实施、法律制定和保障、企业研发和生产、文化形成和塑造、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等。笔者认为,辽宁省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缓慢,其原因之一是它还停留在“资源投入一产品生存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中。因此,提升装备制造业产品科技含量,引入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应实现生产全过程污染的最优控制,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模式。

第二,加大对后续教育产业的发展。在针对面向制造业的教育产业发展议题上,之前国内主流专家已定性的观点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推动企业基层细胞技术化;二是加大科研院所及顶尖高校科研的科研经费,在装备制造业的高精尖发展导向上做技术攻关。其中鉴于针对高校的发展国内已有大量专家学者做出详细概述,笔者在此不再赘述;而对于职业教育,国内主流观点尚无明调定论,且常常为公众所忽视,我组主要针对第一点展开合理性考量。

第三,发挥民族科技成果的最大化贡献,减少不必要的非自主科技成分。作为东北重工业发展基地,装备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绝不能依靠进口技术。一方面我们要自主研发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将已落后的旧科技淘汰掉,逐步减少国外技术的成分,打造属于辽宁人自己的民族科学技术。

第四,主线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副线注重发展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保证龙头产业生产力的稳步增长,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的动态,紧跟市场趋势的步伐,与全国保持高度一致,让此类高新技术产业都能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第五,逐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供应链体系。降低门槛与要求并加大资金投入量,使更多有科技需要研发创新但无资金扶持的中小型企业得到发展机会。所谓形成资金链,就是让一部分实力雄厚的制造公司χ行椭圃旃司进行技术、资金上的扶持,中型制造公司对小型制造公司进行扶持,一切行动必须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

(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作者简介:郝伟琪(1996―),女,河北衡水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王文杰(1996―),男,福建南平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刘清(1996―),女,新疆和田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

参考文献

[1] 陈世海.基于科技创新的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2] 戢梦雪.印度FDI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3] 梁启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

[4] 李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13.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8

“制造业大国”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观察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如何促进制造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对于反思和理解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重新构筑其制造业核心优势的战略措施。虽然制造业仅占到美国国民经济的比重不到20%,但制造业的研发支出却占到美国总体研发支出的约2/3。没有制造,就没有研发和创新。金融危机促使美国重新思考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的关系,重振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逐渐成为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社会的共识。

再来看长期坚持工业强国战略的日本和德国,他们积极利用发展先进工厂、加强工程化方面的技术能力来保持其全球制造业强国地位。

以日本为例,“母工厂”实践是日本企业全球制造业战略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在日本的制造业体系中,“母工厂”不仅是精细制造车间,更是其先进制造技术的实验室。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新的国际贸易投资秩序形成的背景下,近年来,“母工厂”在日本制造业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又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依托“母工厂”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母工厂”和产品研发部门的协同创新,以及从全球视角构建“母工厂”体系,等等。

正是由于德国和日本在先进制造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因而常常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领先于作为高新技术策源地的美国。

无论是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产业和科技战略调整,还是日本、德国长期保持制造业强国的经验,都表明,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土壤。

因此,要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能够催生和孕育高技术的角度,而不是从制造业自身规模和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的角度,来认识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的重要性,要通过优化创业、投资、金融、土地等各种政策,来优化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环境,保证足够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愿意进入制造业,为科技创新提供土壤。

另一方面,要主要从有利于形成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而不是占领多少科技制高点的角度布局中国的科技资源。

目前各级管理部门设立的各类科技扶持项目具有明显的“重产品、轻工艺”的倾向,这是导致我国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弱、科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具有庞大的工业规模、但仍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制造业大国,必须协同推进中国的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创新。通过大力推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提升我国“实验室”研发能力的同时,大幅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能力和精细制造能力,大幅提升我国在“工厂”层面的竞争能力。

“自主创新”与科技政策思路调整

自主创新是大学、企业、政府等各类创新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激励结构的深刻调整,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应当随着及时调整。

首先,要让大学和科研院所“归位”,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支撑。

“企业是创新主体”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过去我国创新体系长期存在“科学”和“技术”两张皮的问题。应该注意到的是,我国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确实有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的问题,但更有科学和共性技术本身创新能力弱即两张皮自身质量都不高的问题。

近年来,各类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针对性地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对促进产业化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环境和科研人员的行为造成比较严重的扭曲,基础性研究追求“短平快”、研究人员“走穴”的现象日益严重。

加强产学研合作,必须是以公共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为前提的合作。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研究型大学制度和公共科研制度的前提下再讨论如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即便如此,这些国家在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同时,仍然会出台、跟进一系列的避免公共研究人员过度参与商业化活动的政策安排,这一点对于中国今天的科技体制改革非常重要。

因此,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首先要完善公共科研结构的激励机制,保证大学和科研院所踏踏实实做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科学和共性技术支撑。

其次,在注重资金扶持、提高企业创新激励的同时,更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不是要将创新资源向各个行业的一两家企业集中,在主导技术不明确的前沿技术和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这种“一两家”企业思维尤其危险。

集中资源办大事是后发国家技术赶超的普遍做法,是社会主义经济技术发展的优势,但集中资源不能违背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

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技术路线是不确定性的,能否成功是不确定的。发展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当然要依靠大企业,但同时要注意依赖不同技术路线的、不同规模层次的企业间的竞争和多样化的探索。

此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不等于科技扶持资金一给了之。

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动力,除了增加资金方面的扶持,更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让企业形成内在的、持续的创新动力和压力。

政府的科技资金可以更多地应用于科技基础设施和促进企业合作创新等市场不能完全解决的领域。

例如,加快国家高效能运算中心,在加快高效能运算前沿技术突破的同时,重点加强针对中国企业现实需求的高效能运算公共服务;加快工程数据库的建设,为发展精细制造提供数据支撑。

最后,要在加强研发能力的同时,加强产业部署,形成研发、工程化、商业化良性互动的局面。

完整的创新过程不仅包含新技术的突破,还包含新技术的工程化(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商业化(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等创新环节。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9

当下的全球竞争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驱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军工科技的水平,最能反映一国的科技力量和水平。它既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代表,又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还是催生新一代高技术战略产业的摇篮,而且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特点。

按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发挥国防科技创新重要作用,须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此,《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探讨中国军工企业的科技创新之路。

抓住科技创新不放松

《财经国家周刊》:在最近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你作为国企唯一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航天科工是如何把握科技创新,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

高红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大安全、大防务”领域以及军民融合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系统性创新。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五个新一代”、“四个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关及应用。把握智能经济时代特点,以“产品成本不变,性能提升50%以上;或产品性能不变,成本降低50%以上;或导致产业重构的原始技术创新;或导致产业颠覆的跨界技术创新”作为新一代技术的定义标准,发展新一代武器装备技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装备制造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及应用。确定微系统、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智慧产业“四个基础性支撑技术领域”,重点突破其核心关键,支撑“五个新一代”产业发展。对社会上可获取的一般技术,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依靠创新,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技术与集团化运用、强激光与信息激光、太赫兹、量子器件与应用、增材制造、社会安全体系等一批战略前沿与应用基础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财经国家周刊》:企业生命力在于科技创新。管理也是要靠创新改变,靠科技提升。航天科工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

高红卫:航天科工一直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积累经验。

我们运用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建立了以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实现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管理架构,完善有利于推动创新举措落实的规章制度体系。

2011-2015年集团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1.5%,重点支持前沿技术独立创新、跨研究院的联合创新,以及自由组合的“双创”团队创新。特别设立自主创新基金,支持各类有独到之处的技术创新概念先导性研究。注重采取新措施,进一步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挖掘各类人才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目前,集团45岁以下重点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总研究师占比超过30%,建立了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任务,支持若干个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关与研发。

抢占创新高点

《财经国家周刊》:科技创新需要有良好的体制环境,有能够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还需要有必要的经费投入。请谈谈这方面工作的进展。

高红卫:航天科工一直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小环境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功率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实效。

航天科工创新体系建设的总原则是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同步创新(简称为“三创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武器装备重点型号任务以及涉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实施14个“三创新项目”,并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原则,设立17个“三创新特区”,通过实施骨干人员持股、高端人才特殊薪酬、投资审批权限适度下放等政策措施,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目前,在智能机器人、企业征信平台、激光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已投资近百亿元成立若干创新创业型公司,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目前,获得有效专利近1.4万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6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

《财经国家周刊》:如何整合国防军工资源,推动军工创新链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相结合?

高红卫:航天科工集团主动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洪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航天科工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产业链配套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创建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向全社会开放部分科研、试验、制造资源与知识产权资源,并对接国际智能制造及科技服务业。

目前,入驻航天云网的企业超过13万户,涉及制造业的各个门类,汇聚社会“双创”项目近1000项,有力提升了我国制造业服务水平。同时,注重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全集团现有近2000个各类“双创”团队,其中前沿基础探索团队100余个,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技术应用创新型团队1600余个,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团队300余个,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迎接“互联网+”新挑战

《财经国家周刊》:在你看来,制造业应该如何与互联网更好结合?

高红卫: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以德国工业4.0为标志,世界上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运动如火如荼,不仅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甚至一些传统制造领域在普及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也出现回流现象,表明新一轮制造业地图重绘的过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启动。

在一个越来越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世界里,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渗透到制造业的所有关键领域与环节,泛在的深度协同制造、威力无比的资源共享、高度自适应的物流、体贴入微的生产、直通用户体验的市场营销,以及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交易环境,将淘汰工业经济时代自然成长繁衍的制造类企业。互联网技术首先改造了消费领域,目前已经开始改造制造领域,议论已久的互联网经济时代真的已经到来。

《财经国家周刊》:互联网经济大潮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变革的方向在哪里?

高红卫: 当前,面临着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再分工、全球产业地图再分布、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再平衡、全球环境承载力强约束的巨大考验。因为,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显著增强传统企业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人才优势以及资金优势、市场优势,而忽视它的存在,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传统制造业变革的方向在哪里?宏观地讲,企业的转型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引领,企业的创新向互联化、智能化靠拢,企业的发展理念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看齐,企业的运行模式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转变等。

微观而言,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量身定制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营造“双创”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航天科工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

高红卫: 发挥资本优势支持“双创”活动开展。

一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双创”项目发展。航天科工所属专业机构发起设立若干专项基金,支持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或产业化前景的“双创”项目。在专有云平台方面,首期出资1亿元设立准公益性的专有云“双创”基金,支持内部“双创”项目;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依托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创投基金等,支持社会化“双创”项目发展。

二是建立“双创”项目与航天科工产业融合发展通道。在专有云平台方面,支持对符合航天科工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创”项目进行投资,“双创”团队所在单位具有优先控股权;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加大对符合航天科工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创”项目公司的收并购和融合力度,为航天科工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为“双创”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在专有云平台方面,由所属企业创司提供财务、投融资等服务;在航天云网平台方面,依托所属企业的线下辅导中心提供一揽子服务,确保创新团队集中精力创新创业。

《财经国家周刊》:“双创”工作的有效推进,“双创”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长效机制的保障。请谈谈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高红卫:建立“双创”运行长效机制,以专有云众创空间为平台,初步形成“小团队、大联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并通过建设专有云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现创客团队线上线下协作、跨院多地联合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10

近年来,沈阳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科技创新投入较少、科技成果转化落后等差距。客观评价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沈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保障,对中西部等其他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

沈阳是我国传统工业基地,大学和科研院所密集,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沈阳统计年鉴2016》,2011-2015年,沈阳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达到47所,占辽宁全省普通高校数量的41%,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其中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科研实力较强。众多院校为沈阳持续培养创新创业所需人才。近五年来,沈阳本专科每年毕业10万人左右,研究生每年毕业1.3万人左右。此外,截至2015年底,沈阳拥有两院院士25名,高级研究人才数量在全国城市中居中。沈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近年一直保持增长。2011-2015年,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从104家增长到10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从193家增加到237家;省以上重点实验室从228家增长到28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5年达到16家。截至2016年2月,沈阳市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总数达到36家,在辽宁位居第一,规模上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前五位,区域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科技成果产出快速增长

近年来,沈阳专利产出增加较快,专利申请和授权在辽宁省和东北地区都占据一定优势地位。2015年,沈阳专利申请181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946件,占辽宁省的51.45%,占东北地区的24.77%;专利授权903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激增61.64%,达到2680件,占辽宁省的40.8%,占东北地区的20.88%;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9104件,占辽宁省的39.17%,占东北地区的20.74%。沈阳科技成果产出较为丰富。2015年,沈阳市级以上登记认定的科技成果237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5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9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50项,取得软科学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43项。沈阳技术市场交易活跃。2015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在辽宁的技术合同交易份额中占比超50%以上。

(三)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平均数达到0.61件,显著高于全国0.43件的平均水平,排名进入全国前五位。沈阳作为东北重工业中心城市,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已形成一定优势,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处于发展前列。如机器人产业,沈阳拥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家级机器人研究机构,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拥有一系列专利成果,并形成了“新松”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占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20%,机器人智能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在国内优势明显。沈阳近年来IC产业发展较快,与IC装备产业直接相关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个,初步建立了集中产业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研发体系,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四)创新创业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为推进创新创业,沈阳大力发展众创空间。2016年,沈阳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省级众创空间17家,市级众创空间36家,居东北地区前列,形成了以浑南区国家双创基地与和平区创业创新大街为代表的众创空间集群。沈阳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从支持创业创新空间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健全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研究制定了75条政策措施。2016年,沈阳累计取消下放行政职权981项,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创业创新,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4万户,增长15.7%,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50家。

二、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近年来,沈阳科技创新能力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呈一定下降趋势,“科技强”“创新弱”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从研发投入来看,沈阳在辽宁省内地位比较突出,但是从2012年开始,沈阳R&D经费内部支出增长停滞,2014年开始下降,2015年同比大幅下降9.19%,经费支出合计为125.14亿元,在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仅居于第17位左右,而同期沈阳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八位。根据《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2016》,2011-2015年沈阳R&D投入占GDP的比值(研发强度)连续五年下降,2015年达到1.72%,低于全国2.07%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研发强度不断增长的总体趋势相反,与创新型城市R&D内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接近3%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如西安、武汉、杭州以及南京等省会城市都达到3%以上的水平。沈阳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增速较低。近五年来,沈阳财政科技支出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15年,沈阳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7.1亿元,增长4.1%。政府科技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90%。而同期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地方支出达到3993.7亿元,同比增长12.3%。沈阳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潜力绩效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资源向传统领域和国有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

沈阳科研成果较多地产生在传统优势领域,如制造、医药和农业领域,而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获奖成果比例较低。2015年,沈阳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共10个,其中医药、传统工业和农业等三个领域共占89%;同期,沈阳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3项,其中医药和农业领域共占77%。大型国企、国有控股企业是沈阳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75.93%,私营企业研发支出只有2.6亿元,仅占4.39%,而全国私营企业研发支出占比为23.6%。国有企业多集聚在传统重工业领域,传统领域占据较多科技创新资源,对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

(三)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沈阳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2015年,沈阳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64%,低于全国0.9%的平均水平。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以及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明显偏低。2015年,沈阳创办科技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占企业数的4.78%,远低于全国13.79%的平均水平;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所占比例仅略高于7.53%,远低于全国19.20%的平均水平;沈阳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研项目的平均数量仅为0.3个,远低于全国0.81个的平均数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低、开展创新活动数量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平均为1988.77万元,该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未能达到东北地区的平均水平。另外,沈阳主导产业研发投入也较低。2015年,沈阳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0.96%、0.58%和1.17%,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48%、1.28%和1.71%。

(四)技术交易以向外输出为主,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薄弱

沈阳技术输出远大于技术输入。2016年,沈阳技术输出5177项,成交额187.29亿元,输出项目和金额分别是输入项目和金额的1.71倍和3.55倍,而全国科技创新较为活跃的城市,技术输入额都不低于甚至大幅超越技术输出额。可见沈阳科技成果产出虽然较为丰富,但在本土乃至东北地区转化的比较少。如2011-2013年间,中科院沈阳分院在东北三省外的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数和科技合同额占比分别为78.7%和83.7%。

三、沈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中等偏上水平,能够担当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政府加速向创新服务角色转变,把沈阳打造成为全球创新资源在东北地区的首选地、集聚地和转化地。

(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应坚持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不动摇,尤其是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引领作用,改革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并考虑充分利用外部研发投入。调整研发投入结构,通过政策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力度,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加大对发明创造、技术转移和交易、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支持力度。

(二)以构建东北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营造全球一流创新创业环境

着眼于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比照高标准,推动全社会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与打造商业环境相结合,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从政府简政放权入手,下决心改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创新创业乐土。根据企业创新创业特点,研究制定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集聚优质企业、服务机构、科技金融资源等创新要素,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升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服务,营造包含创业服务、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创业融资、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和创新文化在内的环境体系。形成柔性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培育新动能

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创新创业,加快发展具有相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包括机器人、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以移动网络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为方向,加强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对区域优势产业的衔接,发挥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集聚,集成国内外创新资源,构建国内高端的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重视发挥本地企业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给予创业企业更多支持。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所作出的上述重要决策,时代特征鲜明,政策导向明确,落实要求具体,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产业背景环境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还处在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过程中,要完成工业化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振兴我国制造业,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更高层次上平衡的迫切要求,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是适应经济全球趋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起步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因此在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核心的技术主要依靠进口。这样也就导致了我国制造业一直处在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进入21世纪,全球竞争空前激烈,如果长期停留在现行的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将永无出头之日。因此,自主创新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关键。

1.1 自主创新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1.1.1 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增长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科技投入增长迅速。在财力资源方面,中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支出总额逐年增加(见表1)。在人力资源方面,根据2003年洛桑报告,2001年中国大陆研发人员总量规模956.5千人,处于世界第二,并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为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1.1.2 科技活动产出量已有相当规模

按照科技活动中知识的外化(或者物质化)的程度,通常把科技产出分成三类:科技论文、专利和高技术产品。

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已处于世界前列。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产出呈上升趋势,1996年中国的国际论文总数仅有2.7万篇,占世界总数的2%,排名世界第11位:2000年中国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共5万篇,排世界第8位;到2005年,我国的国际论文总数达到了15万篇,占世界总数的近7%,排名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占29.8%)、英国(占7.2%)和日本(占7.1%),科技论文被引篇次也有所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稳步提升。2005年,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所收录的中国论文为68 226篇,比2004年增加10849篇,增长18.9%,占世界SCI论文总数的5.3%。按论文数排序,我国排在世界第5位,仅次子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而1996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仅有14459篇,占世界的1.6%,排名世界第14位。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EⅡ收录期刊论文中,2005年中国论文为54362篇,排在世界第2位,仅落后于美国,占世界的比例为12.6%。

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稳步增长。专利申请量反映了发明人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而专利授权量则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的大小和水平高低。中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专利制度以来,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通过1995年到2005年中国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可以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和授权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见表2)。

中国高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行业。这里主要用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指标来反映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出状况(见表3)。

1.2 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观念陈旧使企业自主创新缺乏精神动力

观念陈旧的主要表现:其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受计划经济的束缚,一直没有从思想上把创新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只是比较简单地把创新与科研成果等同起来,认为只要能搞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算达到了创新的目标。这种陈旧的观念对企业的影响极大,不仅是造成企业的研发机构缺失、人才奇缺的主要原因,更使企业自主创新缺乏足够的精神动力。其二,迷信外国产品的观念严重,形成了有些国内品牌在国际上有市场而国内却没有市场的怪现象。

1.2.2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大多数企业害怕创新带来的风险,以至企业的R&D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很小,与国际上的一些大型企业相比,自主研发的能力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从而导致核心技术依靠进口,过分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平均开发周期为3个月;而美国产品的生命周期为3个月,产品的试制周期为3个月,产品的设计周期为3周。我国制造业产品更新周期长,市场反应速度慢,新兴产业群体发育缓慢。

1.2.3 企业自主创新缺乏制度和机制保证

国有企业改制的不彻底,使一些企业发展的思路、办法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运行轨道上,其结果是企业难以摆脱靠国家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项目投放等依赖心理。在这种依赖心理的支配下,企业不可能主动地制定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企业自主创新自然就缺乏制度和机制上的保证。

1.2.4 机构不全、人才流失削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制造业的企业中,很少有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技术研发机构,也就失去了技术上的保障。并且国内的一些企业由于内部的组织问题,留不住高科技人才,致使很多优秀人才流失到国外。企业研发机构不健全,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必然极大地削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2.5 产学研脱节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

由于体制转轨,企业和科研院所转制,使产、学与研分割,成果评价标准分割,往往造成应用研究的技术成果还不成熟,就急于出让“成果”。而企业作为技术受让方,限于人、财、物和能力,在没有完成实验开发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接受“成果”。这样。在目前我国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的情况下,必然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低下。

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内涵与表达方式

2.1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内涵

2.1.1 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含义

制造业怎样才能算是做到了自主,本文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其一,自主的品牌,当然,自主品牌不仅仅说是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就是自主,而是你对这个品牌它的发展,它的定位,它的后续一系列的规划有没有自;其二是,自主研发,也就是技术创新。也就是说你必须得掌握该产业的核心技术。

2.1.2 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的内涵有三个层次: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创新的内容看,自主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创新,还应包括观念创新、资源组织手段与管理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其核心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

2.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方式的选择

积极主动地跨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要求企业必须准确地把握自主创新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对企业而言,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这里所述的自主创新,主要围绕企业开展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

制造业的发展在中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制造业生产手段不断革新,而且使工业发展空间日益拓宽。每当现有的制造业生产手段被普遍采用,制造业发展空间趋于饱和,即在现有技术层次上已有的制造业部门已经成熟,增长动力减弱,就产生了对新的技术革命的需要。只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才能推动制造业结构的根本性提升和产业空间的大幅度扩展。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看。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技术创新,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本国的自创,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另一类是扩散性技术,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对其他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学习,当然也可以购买,通常表现为拥有较少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不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但可以通过接受其他国家的产业技术来实现本国产业的增长。

在各国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的原发性技术而不接受其他国家的技术扩散,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发展是世界制造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也必然要依靠上述两个来源。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也就是说,西方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和西方产业技术向我国的扩散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

发达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转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产业转移的技术依托是产业分解和产业融合,即发达国家通常是将产业链进行分解,然后把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具体的形式有直接投资生产外包、设备供应等),以实现国际间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同时,所分解的产业链环节又可以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进行连接。实现产业融合,以开拓更大的需求空间。所以,当中国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的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时候,也就日益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并对世界产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只有准确地把握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才能因时因地合理地选择自主创新形式。

3 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培育自主国际品牌是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关键

3.1 我国制造业产业逐渐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产业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

进入21世纪,全球产业竞争空前激烈。全球产业竞争的方式从价格竞争、规模竞争,更大程度地转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即从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生存,转向以技术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方向。当然,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阶段,还主要依靠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增长的竞争手段来实现产业发展和产业扩张。但是,如果长期停留于这样的产业发展阶段,就难以实现新的飞跃。并将导致产业升级受阻,甚至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

3.2 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是未来中国制造业转换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

政府要求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发展自由品牌实现产业升级,对于企业来说往往都是能够理解的,但从企业的现实出发,国内很多本土OEM企业是痛苦转型发展自由品牌,还是安于现状继续做著名品牌光环下的英雄,是很难取舍的。

4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建议

4.1 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

按照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观点,研发投入低于1%的企业,通常难以生存;低于3%的企业,就失去了竞争力。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倾向相当严重,我国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只及日本、韩国的0.7%。这一非常低下的比率,是导致我国进入重复引进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由此看来,不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高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不彻底解决技术创新的资金短缺问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就登不上新的台阶。

4.2 进一步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必须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增强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性与配套性。特别是在一些领域的技术研发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牵头,将分散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和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协同攻关,寻求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

4.3 处理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针对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比例低下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坚持搞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工作,全面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要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4.4 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

制造业科技创新篇12

无论是在传统行业,或是在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制造业中,我国制造业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利润水平上都存在巨大差异。目前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大约为发达国家的1/17。有分析报告把中国制造业这种利润水平不高的增长称为“悲惨式增长”。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其深层原因而言,主要还是我国企业的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我国制造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本文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由于制造业中涉及的行业比较多,必须遴选出具代表性的行业。张华胜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时在选取代表性行业时考虑了三个选择指标,一是工业总产值,其反映了行业的规模;二是年末从业人员的数量,其反映的是不同行业吸纳就业人口的程度;三是工业增加值,其反映了不同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本研究也根据这三项指标选择了13个行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见表1。

表1的数据显示,从总产值在行业所占比重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表现较为突出。除了上述几个行业外,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在行业所占比重的指标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纺织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在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指标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也有不俗表现。以上情况表明,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通信、计算机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的主导产业,我国制造业结构有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特点。但从吸纳就业人员的角度看,传统的以冶金和纺织工业为主的原材料和低技术加工工业仍然起到很大的作用。

2 制造业科技创新投入分析

2.1 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投入

2.1.1 企业科研机构建设

一个企业是否拥有科研机构成为判断企业创新取向的一个重要指标。表2显示,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4。3%,相当于每4家企业才拥有1家科研机构,这个比率是比较低的。虽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企业科研机构在行业所占比率高于全国企业的平均水平,但是企业拥有科研机构的数量仍然是不高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拥有科研机构的数量最低,这显然是与我国电力科技发展规划不协调的。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行业先后制定了从“六五”到“十五”电力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我国电力工业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业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若电力企业仍然缺乏稳定的科研机构,就很难取得技术主导,进而就很难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医药制造业企业拥有科研机构数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医药制造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低污染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较快,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跟该行业企业重视科研机构建设有关。

2.1.2 技术设备投入

微电子控制设备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设备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知识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表3显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微电子设备占生产经营用设备的比重已达到了13.1%,其中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最高,达到了35.5%,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达到了22.2%,其它行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都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同时也应注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这样的能源工业企业微电子设备占生产经营用设备的比重竟然只有2%,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2.2 科技创新经费的投入

表4显示,在各种科技活动的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的比重最高,在13个主要行业的企业活动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都占到了80%以上,最高的接近95%;其次是金融机构的贷款,而政府资金则是排在第三位。这表明企业的科技活动主要还是依赖于自有资金,政府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而有关的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资助和对行业研发机构的资助都会促进企业自身科技投入。因此,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构筑政府和企业双重投入机制,依靠管理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这才是全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进步的有效途径。

此外,研究与开发活动被认为是创造新知识的最主要的活动,因此产业的R&D经费强度被作为衡量产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表5显示,从全国工业企业的情况看,研究与开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0.8%。技术含量越高的产业,R&D经费强度指标亦相对较高,其中医药制造业R&D经费强度指标最高,达到1.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最低,均只有0.1%,甚至都低于传统的纺织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若不引起重视,将会对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2.3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投入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实施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反映了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表6显示,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来看,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5%。虽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但其比重均不超过10%,比率仍然很低。

3 创新产出

专利是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表7显示,2007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达到了95 905件,是2000年时数量的三倍多。其中

专利申请量较大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但在专利申请中,知识含量较大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较低,仅占37.61%,这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同时,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户均拥有的专利数太少,特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户均拥有的专利数还不到1项。

此外,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等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都是属于新产品产值比较高的行业。从制造业的整体情况看,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3.60%,不到1/4,其比率是比较低的。我国出口量较大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高,分别达到了44.39%和35.33%。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产业结构正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我国,要解决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矛盾,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选择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既具有向知识经济转变的特征,也具有重化工等工业化发展高级阶段的特征,技术含量较高的通信、计算机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特征明显。但是,相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却有着明显优势。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既面临发展高新技术的压力,同时又面临大规模劳动就业的巨大压力。

4.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但某些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这些产业,以信息技术的增量盘活这些产业的存量,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我国21世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措施是推广应用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实现产品与服务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应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核心业务,实现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4.3 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中国制造”名扬世界、中国产品行销全球的同时,“中国创造”却默默无闻、中国品牌限于国内,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应切实引导中国企业提高专利意识,彻底改变诸如轻创造重制造、轻自主创新重技术引进、轻技术革新重机制转换等观念。同时,要完善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简化申请专利的程序和手续;大力推行专利向市场的转化等。

4.4 科技经费投入还要进一步加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