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劣势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6 16:22:47

社交媒体的劣势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1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03-02

报纸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大众传媒媒介,从诞生之后受到过来自广播、电视的挑战,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报纸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一些优势,这是报纸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于报纸传媒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报纸传媒如何才能够在新时期更好的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已经成为了目前传媒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实践和对于报纸传媒的理解,就互联网传媒的优势和劣势开展了分析,同时就报纸传媒应对互联网挑战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报纸传媒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

1互联网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探讨

1.1互联网媒体的优势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媒体的读者越来越多,这和互联网传媒自身的一些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互联网自身有着交互性的优势,互联网的交互性主要是指网民不仅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也能够和信息的提供者相互的联系与交流。这种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方式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互联网媒体能够广泛的吸引众多读者的重要原因。另外互联网作为联通全球的网络媒体,有着巨大的信息来源,能够为读者提供来海量的信息。读者只要登陆互联网,就可以和外界任何的传媒消息联系起来,这在很大层面上打破了地段和国界的限制,使得网络媒体以开放的、自由的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是报纸传媒在传播过程中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从时间上来讲,互联网传媒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互联网能够在为读者全天候的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使得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快捷方便,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生活和学习。

1.2互联网媒体的劣势

虽然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互联网起步的时间相比较报纸传媒来讲还是比较晚,因此普及的程度和报纸传媒比较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互联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城乡各地达到全部普及和覆盖。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因为有着一定的自由和随意性,所以对于一些重大消息还需要通过纸质媒体来进行求证,这说明传统的纸媒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在民众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共识,在短时间不可能被互联网媒体所代替。同时新时代下的网络媒体,其信息量要比传统的报纸媒体多的多,这在很大方面程度上方便了读者的生活和学习,但同时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也使得一些读者无法正确的辨别信息真伪,容易造成读者对于信息的误读,这使得一些民众希望通过直接、经济的方式获得有价值的准确信息,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专业化、深度化的新闻信息是报纸媒体所应当追求和努力的重要方向。

2新时期报纸传媒应对互联网挑战的策略分析

2.1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报纸传媒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平面化的,这种思维是将事件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通过一条线连接起来。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媒体将事件的过去、现在、实体、虚幻、外国、国内的信息通过全方位的展示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球体,以多元化的立体思维呈现给读者。这种做法有着很好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扩展了新闻的信息量,因此互联网传媒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传统的报纸出传媒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站稳脚跟,就应当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不能再坚持传统的、孤立的思考和观察的方式,而是应当从多个角度发展和融合,采取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使得报纸传媒在信息的选取和传播中能够选择的路径更多,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促进传统传媒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

2.2对传统的采编制度进行变革

对于报纸的编辑来讲,在知识经济快速的发展的时代,不能一味的等待来稿,而应当主动的通过网络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样也给报纸编辑自身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报纸编辑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浏览一些新闻网页,同时也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来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开展深度的报道,这能够很好的增强编辑自身的工作效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上各种信息内容越来越多,有一些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这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会给群众的个人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作为新时期的报纸传媒工作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知识信息的筛选能力,充分理解信息的出处和来源,并对信息进行真假的辨别,为社会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这样才能够发挥出纸质媒体的价值,获得读者的认可。

2.3优化报纸的办报策略

面对目前高速的发展的互联网传媒,报纸传媒在第一时间突发事件的优势逐渐丧失,相应报纸的编辑也失去了掌握信息来源的优先权。在传播环境和受众心理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报纸媒介可以转变自身的办报策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纸媒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从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的方面进行挖掘,这样才能够将面对互联网传媒的时间劣势转变为办报角度的优势,促进报纸传媒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

3结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媒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传媒的报纸传媒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报纸传媒要想能够快速的发展,就应当分析互联网传媒的优缺点,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互联网时代报纸传媒的发展机遇,不断挖掘报纸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够保障纸媒在新时期获得稳定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升,袁振德.报纸数字化的实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2

二、微博作为营销传播媒体的优势

(一)营销传播费用低廉

企业运作微博营销传播费用低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微博营销信息的制作费用低。受微博发布文字要在140字以内的限制,微博成为用户在碎片化时间内发布零碎信息的媒体。出于对微博属性和用户行为的尊重,微博营销传播信息十分简洁,几个字、一幅图或者一小段视频就构成了一则微博营销信息,因此制作简易、成本较低。其次,微博营销信息的传播成本低。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户发布,二是粉丝转发。企业开设的官方微博是企业自有信息传播平台,无论是企业通过它直接传递营销信息还是吸引粉丝转发营销信息都是免费的,而不必像在传统媒体发布营销信息那样需要支付高额的刊播费用。

(二)适宜开展病毒营销

病毒营销是一种通过公众将信息廉价复制,告诉其他公众,使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在公众间迅速扩散的传播策略。企业开展病毒营销,将公众传递信息的力量为企业所用,免费帮助企业扩大营销传播的广度。病毒营销的开展离不开适宜的媒体。微博用户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结成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加之微博舆论领袖——各类大V用户能对信息迅速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及微博用户转发微博信息轻松简易,因此一则微博营销信息能够借助用户的转发在短时间内在微博世界中大规模扩散,微博是企业开展病毒传播的得力媒体。

(三)助益品牌个性塑造

微博用户将微博视作一个个人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人们在微博上通过发布信息展示自我,通过关注其他微博用户账号并与之互动交流与他人建立联系。借助微博的这一特性,企业可以将品牌官方微博打造成品牌拟人化的发声、交流平台,通过微博营销传播的内容、语言风格、人性化的互动沟通等方式向用户展示品牌鲜明的个性,使微博用户将品牌视作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例如,杜蕾斯官方微博自称“杜杜”,根据其品牌个性将杜杜定位为一个有一点绅士、有一点坏、懂生活又很会玩的人,通过富有情趣的营销传播信息、调侃式的语言风格潜移默化地向用户传达其品牌有趣、好玩的个性。

(四)话题营销的绝佳平台

微博的简便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了微博天生就是传播热门话题的绝佳平台。《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关注和参与新闻热点话题是人们使用微博的主要功能之一。企业可以借势热点话题,发布植入营销信息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参与和转发。另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微博平台的编辑话题及微话题主持人功能,自创植入营销传播信息的热点话题。2011年微博推出了热门微话题,用户只要输入双井号“##”,即可在井号内为自己所发布的内容编辑话题;新浪又在2013年5月上线“微话题主持人”,用户只要申请即可以成为话题的主持人,便有权自由主导某一个微话题。②

三、微博作为营销传播媒体的劣势

(一)海量更新信息的干扰

由于微博发布信息的即时性与便捷性,微博内容更新频率较高,如果企业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的营销传播信息不够有吸引力,微博用户如果没有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导致微博营销传播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无法传达深度信息

微博发布文字表达有140个字符的上限,虽然可以通过语音、图片、视频、超链接等方式传递更多的信息,但是微博用户习惯使用微博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接受零碎、短小的信息。如果企业发布微博营销传播的信息量较大,用户会干脆忽略该条微博信息,甚至取消关注该企业微博,因此,企业在微博上发布的营销信息简洁、凝练,通常都是的几句话、几幅图、一小段视频,无法传达详细的品牌介绍及开展产品情况的深度营销,不利于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进行深入了解。

(三)对营销传播难以把控

微博平等交互的特性决定了微博用户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主动性。他们根据自身需求了解社会、沟通朋友、休闲娱乐,自主关注亲友、名人或热门草根博主的微博,并展开自由的互动交流。微博用户面对企业的营销传播也具有同样的自主性、主动性,这使得企业对利用微博展开的营销传播难以把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对微博营销传播的到达率难以把控,企业要使微博营销传播具有较高的到达率,就必须保证有大量粉丝关注其微博并主动转发营销传播信息。

而获得微博用户的主动关注、自愿传播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企业对受众对营销信息的反应难以把控。依照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受众对营销传播信息的接受是一个解码的过程,他们对营销信息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不少受众会对营销信息产生与企业传播意图不符的负面认知。受众在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上只能被动地接受营销信息,他们缺乏评论、相互联络的工具。而在微博平台上,微博用户通过评论和转发集结起来,使他们对营销信息不满的负面声音越来越大,使企业及品牌的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受到损伤。

结语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3

社交出版,是一种借助社交媒体力量将大众引入出版流程的新兴出版方式,其运作模式不同于“闭门造书”式的传统出版。在社交出版模式下,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可以参与图书选题、写作、出版、发行的全过程,既参与图书创作,又参与投资发行,可以担当投资者、作者、出版者、发行者、消费者、读者等多种角色。当然,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也可只参与出版流程的部分环节,只担当部分角色。

2015年8月14日,广东省中山市首次众筹出版的《黄种人跑入9秒99――解码亚洲新飞人苏炳添》一书首发。该书2015年7月15日通过官方微博“中山日报”“中山出版”和微信公众号“中山出版”对外发起众筹。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腾江透露:公司在众筹的第一天就收到众筹订单500多本。这是一次典型的社交出版。当然,社交出版不限于众筹出版,自出版和传统出版都可以变身为社交出版。

“社交出版是以用户为核心,强调用户之间的分享、互动、传播和社交的全新阅读模式。社交出版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种革命性出版形态”。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新兴出版方式,社交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暂时的劣势。社交出版是社交媒体与图书出版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优势要强于劣势。

一、社交出版的独特优势

1.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聚集效应

社交媒体为社交出版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聚集效应,社交出版反过来亦有利于社交关系链的维护。

社交媒体聚集了数以亿计的用户。例如,2004年2月4日上线的Facebook网站,到2012年明拥有约9亿用户。而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2014年7月底接近4亿。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微博客用户有2.49亿。社交媒体的聚集效应使“用户制造内容”(user GenerateContent,简称UGC)在社交媒体日益流行,这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崭新的运作平台和丰富的出版资源。

社交媒体可以成为强大的图书发行销售平台。2014年3月,微信携手余秋雨,为新版《文化苦旅》提供首发平台,4000册新版《文化苦旅》签名本上线3天即售罄。2014年12月15日,由中国旅游出版社联合腾讯网QQ空间推出的国内首本社交网络旅行书《遇见旅行》在京东商城网站、当当网、亚马逊网站接受预订。

2.有利于实现传播内容的量身定制

传统图书出版,读者介入图书创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部分图书作者会收到读者来信,但那只不过是图书出版之后对图书的评价和与作者的思想交流,并不能对下一部图书的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作为“厨师”群体的一员参与“食物”的生产制作。社交出版使得受众可以和“餐厅厨师”商量“食材”的选择以及“食物烹饪”的新方法。用户的意见和观点可写入“社交出版”图书,用户的话语权因此得到更多的尊重。

作为文化生活自出版内容互动社交平台,“时光流影”()具有社交互动功能,通过个人自费打印、机构用户入驻以及广告植入等模式,依托按需出版印刷中心和数字出版内容汇集的数据库实施自出版项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出版。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形式的货物运输和信息传播,包括隐喻的运输和交换。每一种形式的运输都不只是简单的搬运,而是涉及发讯者、收讯者和讯息的变换和转换。”社交出版,正是这样的信息传播。社交出版模糊了作者和读者的界限,作者和读者的角色不时互换,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3.便于面向大众融资解决出版经费问题

在传统出版的产业链中,出版社手握内容版权,处于强势地位,图书作者和读者都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很多时候,出版社为确保盈利,不但不给图书作者稿费,而且要求作者支付不菲的出版经费,有些书籍因此失去出版机会。社交出版的独特模式,恰好可以弥补传统出版的这个难题。

社交出版,可以为一些出版项目提前募集出版经费。例如,《社交红利》一书作者徐志斌在众筹网发起一轮预售“募资”,最终在首次印刷之前通过“众筹”的方式预售3300本,募集10万元书款。门户网站网易的品牌栏目《轻松一刻》2014年12月25日发起图书《今日之声》、图书《每日轻松一刻》、碟片《每日轻松一刻》语音版3个出版项目的众筹,最终获得2467人的资金支持,募集142261元,顺利完成出版经费的募集。

社交出版为学术书籍的出版带来了发展契机,实现学术书籍出版的“长尾效应”。学术书籍一直有着发行量小、不畅销、可能亏损等缺点,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募集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学术书籍出版的费用问题,学术书籍完成之后还可以借社交媒体宣传推介,解决了学术书籍发行量小的问题。

4.图书内容更容易得到目标读者的认同

社交出版由于“社交”元素的融入,使得读者有机会参与图书的创作和发行。“一方面,读者能与作者在平台上互动,带动图书销量提升的效果将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图书的选题环节也可以在线上进行,由读者投票决定选题,甚至先行预售,出版方和作者再进行内容生产。”

社交出版的图书是作者和读者相互合作的智慧结晶,作者和读者“对话”的过程就是双方对图书内容逐步认同的过程。在传统出版模式中,作者和读者间信息传播是一种直线、单向的传播模式,是一种点对面的传播,作者主导了内容,读者被动接收,而社交出版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一种互动式乃至病毒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在传统出版模式中,读者的个性几乎都是被忽略的,而社交出版为读者个性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尊重读者个人需求的差异化,因此更容易得到目标读者的认同。

5.受众的平等参与心理容易得到满足

如今,自媒体的普及,社交网络的发达,以“平等参与”为重要内容的网络民主在不断地完善。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层级制度,新兴媒介环境实现了自下而上循环交互的信息传播形态。“电子网络传播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向趋向平等和互动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平等也必然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新媒介技术给予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有自由交流信息、充分参与传播的渴望。在传统出版模式中,虽然也有受众参与的存在,但那不是充分参与,更称不上平等参与。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新兴媒体时代,人人都有了表达权,话语权不再属于某一阶级,而是属于广大受众。社交出版倚重于社交网络传受双方随时进发的思想和观点。社交出版让广大受众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拓展思想和观点的来源。这种参与是平等的、广泛的、开放的,这种参与帮助社交媒体用户更好地融入网络社交、摆脱个人世界的孤独,帮助社交媒体用户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6.契合当今媒介使用潮流

社交出版契合了当今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之前,“收看”“收听”“翻阅”等是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发生了改变,鼠标点击、手指触屏等成为许多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移动客户终端和多元化平台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和传声筒,手机、iPad、Kindle等“拇指时代”的产物带来了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多媒体化。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社交媒体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传播新技术的革命性意义突出体现在它给予了受众的传播主导权,信息点播、内容定制在传播新技术时代成为现实。”多元化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为社交出版用户和作者“对话、合作”提供了可能。

社交媒体的公开性和匿名性、层级性、高自由度、赋予话语权等优点,为网民在网络空间重建或新建社交关系网、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和自我展示、获得现实中无法获得的社会认同感提供了新的媒介平台,也为社交出版的运行创造了条件。借助于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比以往更便捷地与图书出版的作者和发行人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二、当前社交出版的劣势

1.社交出版品牌尚未建立

传统出版模式中的出版物的品质和良好声誉是建立在出版单位的品牌影响力之上的。社交出版自身的品牌组织尚未建立,社交互动内容通常通过数字化自助出版、与传统出版社签约、网络平台发起众筹等方式面向读者。数字化自助出版,由于势单力薄,一般难以树立强势品牌;社交出版人与传统出版社签约,则受制于传统出版单位的品牌;众筹出版,目前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的问题。

社交出版建立品牌的出路包括:提高创作者的品牌意识;明确品牌定位,以读者为导向,确定社交出版图书的特色,同传统出版图书相区别;保证图书质量,增加社交出版图书的读者黏性;利用社交出版的社交优势与广大读者互动,共同创造品牌;在成功品牌的基础上,发展其衍生品,如连环画、音视频等。

2.尚不能抗衡传统出版

社交出版虽然可以凭借数字化自助出版、众筹出版模式实现独立运行的出版形态,但是这两种出版模式缺乏传统出版单位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稳定读者群。

社交出版最终往往要和传统出版社合作,将作品交给传统出版社印刷发行,在书号申请、书号获得、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发行等方面仍然受制于传统出版社,若摆脱传统出版社自行出版发行又会遭遇不够专业、缺乏品牌积淀、不便于传统发行渠道(实体书店)的对接等瓶颈。

与传统出版相比,社交出版现阶段还存在着自身规模小、质量难以保证、管理水平低、版权环境差等问题。传统出版产业在市场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传统出版产业正不断拓展经营方式,向数字出版业进军。

3.发起者起点门槛高

社交性内容生产、社交性阅读评论、社交性市场营销是社交出版的三个环节。社交是社交出版的手段,社交出版强烈的参与性和社交性,使得社交出版依赖于粉丝的拥护,获得出版发起者资格的人须有忠实追随的粉丝群体(人数越多越好),这就无形中给社交出版发起者设置了门槛。

社交出版内容是广大读者共同认同的结果,这势必造成起点高的用户才有发起社交出版的资格。通常,高起点的用户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掌握了丰厚的资金资源,有能力独自承担或者承担较大份额的出版投资;第二,在物理现实中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导致在网络虚拟现实中也有几乎同等的身份地位,如具有名人效应的文娱明星、网络空间意见领袖等;第三,掌握了大量的社会人脉资源,获取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捷,如由于职业因素使其具有丰富人脉资源的记者。相对而言,粉丝数量不多、粉丝忠诚度差的人或机构,难以成功发起和组织社交出版,即使发起社交出版项目,也难以获得足够多的支持。

4.存在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

社交出版存在法律风险。社交出版属于前置审批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前提下才能出版发行。《出版管理条例》第二章第九条规定: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这势必导致一些来自民间的电子书出版发起人不自觉地“非法出版”,进入违反相关法规规定的。

社交出版也容易违反著作权法规。社交出版图书的内容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成果,纵使专业的图书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行业规范,可是广大用户的素质和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的,网络高速、准确、近乎完美的复制性使得社交出版图书的内容难以确保原创性,可能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隐患。

社交出版还存在市场风险。一是可能缺乏强大的出版技术支持。社交出版虽然可以利用自出版和众筹出版摆脱出版社的束缚,但摆脱出版社的同时也没有了出版社较为专业的技术支持。二是难以建立强大的营销渠道。社交出版的作者和读者缺乏网络包装、推广技术,很可能会受到传统出版营销商的抵触或不配合。社交出版机构打造自己的数字营销渠道并非易事。三是传受双方的信任关系不易建立。社交出版的发展依赖于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网络社交的良性运行。但是,网络社交的可信度显然不及线下交流。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网络空间难以建立有效有力的约束机制,社交出版过程中可能出现坑蒙拐骗现象。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4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就我们自己而言,每天都在被新媒体技术所包围着、充斥着,各类新媒体如互联网、网络新闻、博客、播客、社区论坛、视频,以及手机报、电子阅读器、微博等,这些新媒体如此方便快捷,即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和信息量,又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意识到新媒体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与此同时,它也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实用、快捷、方便。

一、新媒体打破传统媒体局限性

我们认为,新媒体的新,在于它综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传统媒体来说是创新性的特征:广泛的内容、广大的受众以及全球性的传播本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种种弊端,如传统媒体获得读者数据往往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而媒体在得到问卷后还需要有专人进行统计,每次统计不仅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成本高。一个媒体想要办好,编读交流至关重要,只有编读之间的交流做好了,才能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对内容做相应调整。这样一来,纸介媒体由于受条件制约,不可能将更多的图片放到报纸、杂志上,读者也往往不可能仅满足于现有的文字和图片,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图片甚至是录象资料,可是纸介媒体却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虽然电视可以播放录象资料,可是播一边就没了,读者不能像读报纸一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再加传统媒体由于受政治,地理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影响力毕竟有限,绝不可能覆盖全球,因而丢失了相当一部分读者。而这一切新媒体都可以很方便做到,虽然新媒体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可是现阶段新媒体却可以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补充。

还有一点新媒体的互相性相当强,如于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接受了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的联合采访,与网友在线交流,回答了有关反腐、房价、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交流仅仅半个小时,就有19万条留言涌入。很明然,新媒体与大众的互动共鸣有明显的优势,网友能及时对突发新闻事件作出第一时间响应,且时间、地域不受太多的限制。新媒体不但具有了报纸的阅读特点,还具有了广播的音效和电视的画面特点,将多种传统大众媒体特点集为一体,实现了如同面对面的交流。

再就是2004年新春开始,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成了网站的关注热点。只要网友们点击163(网易)、sina(新浪)、sohu(搜狐)、people(人民网)、yahoo(雅虎)、xinhua(新华网)、qianlong(千龙网)、dayoo(大洋网),这网站都设有“宝马案件”专题。据《沈阳今报》报道,2004年1月4日,这个报纸关于哈市“宝马撞人案”可能重新调查的消息见报后,从上午11时至20时,新浪网的网友跟帖量就已达到 10000条,据说创造了该网站的当日单击率,网友跟帖量创最高峰。2004年1月8日,《北京晚报》报道称:记者得到消息,哈尔滨“宝马撞人案”在新浪、搜狐网上的点击率排名首位,已经超过非典。

二、新媒体容量可无穷放大、改变舆论格局

另外,新媒体有容量优势。报纸报道新闻的局限在于版面有限、时间限制,这些对于新媒体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其容量可根据需要加大容量,加配服务器。这样一来,储存下来的材料,可供给网民作为有用资料查阅及阅读。然而,今天我们面对不可阻挡是新媒体的技术水平与能力,主流媒体向互联网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已是势不可挡。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介来说,新媒体传播的公开性、互动性、保密性无疑是一片较为宽松的共享空间。在多数情况下,不管高墙有多高,信息总能跃过高墙而过;不论“敏感词汇”设置多少,涉及到话语的总能红红燃火,一发不可收拾。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虚幻的网络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几年来,确有一些地方的不法商人挣着黑心钱,制造事端;一些不法官员瞒报事故等引起网友的揭发,利于事件真相公布于天下。这就是,网络媒体舆论力量最好的表现。

如今,互联网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游戏、电影、音乐等带来消遣;对于许多网上购物、出行、天气查询等也带来诸多的方便;特别是这几年来,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都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直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互联网让社会舆论发生天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拓展了社会舆论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舆论格局。

三、新媒体技术有优势须减弱劣势

2010 年将是传统的主流媒体全速建设新媒体的一年。2009年12月28日,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开播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指出,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主流媒体向互联网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是大势所趋,谁占领了新兴媒体阵地,谁的传播手段就更先进、传播能力就更强大。

这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有了新的思考,我们在惊叹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发展同时,也看到了,新媒体技术目前仍然有其发展的不足。一方面,其技术是优势,有时却是劣势。新媒体依托于强大的技术水平,往往又以“技术为王”的理念,但只要是技术,就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害,例如黑客、病毒攻击、操作失误等,而且技术的不稳定性,常会遇到操作故障,甚至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比如恶劣天气、事故等,其稳定性仍需要改进。另一方面,其权威性还是不强,公信力相对弱一些。新媒体虽然取得年轻人网民的青睐,但相当数量的年轻人仍以娱乐心态对待,遇到重大的新闻事件,新媒体的权威性仍有待加强,尤其在遇到对相关社会群体有可能导致纠纷的事件中,新媒体的公信力大大降低。此外,新媒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需要提高。新媒体的优势之一是其开放性,但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人群动机取向差别很大。而对于报纸成熟的审稿程序而言,新媒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遇到严峻的考验。信息的筛选、受众情绪的引导、权威声音的、不良信息的及时删除等,新媒体在这些方面仍要加强机制完善,确定更鲜明的积极健康走向。

新媒体有它的优势,更有它的劣势。新媒体的优势要加以推广与巩固,找出不足,加快脚步弥补上来,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段京肃.社会发展中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J].厦门大学学报,2004(01).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5

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但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双面的,在其为高中英语带来诸多好处,具备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具备一些劣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高中英语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端正教学态度,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开展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劣势

(一)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首先,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高效、准确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于所学习的应用知识有更形象、具体的理解。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大多为教师参照英语教材对学生开展教学,而学生只能通过书本的表述来理解教学内容,这样限制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以视频、图片、录音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与接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在黑本上书写相关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所学习到的都是“哑巴英语”,学生通过学习只会解答卷面问题,而不具备实际的英语听、说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英语录音,让学生跟着一起朗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预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来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目的。再次,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省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加快课堂教学速率。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都是以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书写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学生再将其誊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一过程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在抄笔记时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这样的话,不仅会拉低实际的课堂教学速率,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将知识点集中到课件中,不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在课后学生也可以直接拷贝课件,不需要在课堂上抄笔记,这样就能够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实际的知识学习中,大大提高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眼界。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都是学生参照教材学习,很少有机会接触学习到课外的英语知识,限制了学生英语知识面的拓展。

(二)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劣势

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是优势与劣势并存的,其劣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多媒体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这就增加了教育成本。对于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教育来讲,学校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完备的多媒体设备,无法保证所有的教学都能够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因此,有的学校只能购置一两台设施,让学生进行教学体验,但是在这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匮乏情况之下,就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受多媒体教学,加大了教学难度,阻碍了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多媒体操作技术能力,否则的话会影响其实际的应用效率。而在实际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并不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只会机械的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课件,而不会其他的操作。这样的话,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也不能保证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学习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其三,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和课件的展示,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是无法准确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的氛围也会变得沉重、枯燥,这样就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抵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须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使其正确看待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劣势。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但是这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师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学工具,采取其他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式教学、情境教学等,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根据学生需求开展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新奇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三、结语

结合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多媒体设备的价格昂贵、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以及过度重视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忽略其他的教学形式,这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理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开展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推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6

一、社区媒体概念

目前“社区媒体”一名分别被冠予两种不同的媒体形式,一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以NSN平台、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为载体的网络媒体形式,也可称为网络社区媒体。另一种社区媒体(Community Media)是指根植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内,并已形成网络化布局的新媒体形式。按其社区属性可分为生活社区、商务社区和校园社区三大类。生活社区媒体分布于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的住宅区域;商务社区媒体分布于写字楼、酒店、健身会所、商场超市(各类大卖场)、医院、医药连锁店、高尔夫会所及娱乐场所等地;校园社区媒体主要分布于各高等院校。其中以楼宇为分布点社区媒体也可称为楼宇媒体。本文将对第二种媒体形式中针对住宅小区的部分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社区媒体概况

自2003年分众传媒横空出世,以“无聊时间开发”的媒体定位,对受众身边可能存在的所有广告位置及时间进行深度挖掘,吸引了无数受众眼球以来,社区媒体这一形式已如火如荼的在神州大地发展了7年有余。

与传统媒体相比,社区媒体能明确对受众进行细分。根据各社区不同的业态、人群基础数据、变量数据等全方位数据所建立的细分化数据库能精确划分各阶层受众,使分类信息高效命中目标受众。此外,与传统媒体相比,社区媒体更是广告主们“物美廉价”的投放渠道选择,同地域同时间段的广告价格社区媒体往往是传统媒体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因此社区媒体成为市场最看好的新媒体形式,“分众营销”的价值被无数精明的商人一次次的以不同形式全方位开发,得到一轮轮风投的亲赖。一时间,这个入行技术门槛低、资金门槛高的行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表现形式在大众的身边遍地开花。

2008年底新浪高调收购分众主要的户外媒体资产最后却令人大跌眼镜的未成功这一事件,让原本光芒万丈的社区媒体开始走下神坛。这次事件本是另一众传媒人心潮澎湃的国内跨领域媒体融合大事件,虽最后官方说辞是反垄断的审核未通过,但分众传媒所率领的社区媒体产业中负面的消息也因此慢慢浮现。年报赢利的下滑、大举扩张兼并的停止、不良资产的剥离、集体跳水式降薪等等都在忽明忽晦的预示着这个产业瓶颈的到来,或至少曝露出目前产业运作模式中的缺陷。

市场监测机构(CMMS)发布的2010年度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媒体受众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中被分流,广告市场也将随之改变,明年在传统电视广告市场,将有100亿元流向新媒体。由此,2010年广告投放格局又必将是群雄逐鹿的一年。平面媒体、户外数字媒体等各种形式的新媒体都将迎来新机会。社区媒体如何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以求分一杯羹甚至站住一壁江山?笔者希望通过对目前市场中主要的社区媒体形式及其有代表性的品牌进行分析,以求找到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和方向。

三、社区媒体形式简析

以媒体形式区分社区媒体可分为平面媒体、视频媒体、互动媒体三大类型。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能较为全面的概括社区媒体的各类型,而非针对媒体产品功能性特点所作的分类。

1.社区平面媒体。指以电梯轿厢海报、感应灯箱厢、多功能海报栏、多功能广告灯箱为主的新媒体形式。较有知名度的社区平面媒体有现已被分众收购的框架传媒(电梯轿厢海报)、窗外传媒(户外灭蚊灯灯箱)、中社通传媒(户外宣传栏)等。以下是平面社区媒体各种形式的优势及劣势。

(1)电梯轿厢海报优势:①通常位于强迫收视区域,曝光率高,受众到达率较高。②属于“无聊时间”开发的广告类型,确实抓住受众的等候心态,保证到达率。③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得以借助资本迅速扩张,易形成规模效应,形成更深入的分众方案,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广告平。④作为广告载体更换相对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2)电梯轿厢海报劣势:①由于无实用功能,纯粹的广告平台容易引起业主的反感。②静态的视效长期放置,受众易产生忽视,以至到达率流。③相对传统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3)多功能灯箱、海报栏、宣传栏优势:①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提升受众好感度。②能一次性传递较大信息量,媒体功能性较强。③滚动的静态画面,或有灯光作为吸引方式的静态画面较易受到受众的注意,有助到达率的提升。

(4)多功能灯箱、海报栏、宣传栏劣势:①制作、维修成本相对较高。②并非位于强迫收视区域,且非无聊时间可接受的信息,因此受众到达率相对较低。③信息更新方式较复杂,不便于短期广告的运作。④相对传统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传统社区宣传栏和感应灯箱的优劣势与多功能宣传栏基本相同,但由于没有灯光的吸引,到达率更低。不过相应的制作成本及更换成本也较低。

2.社区视频媒体。是指安装在各中高档社区中公共区域的视频媒体。该媒体内容由信息提供商统一控制的,并普遍以液晶电视(LED显示屏)为载体形式。社区视频媒体的信息传输,一般采用更换DVD碟片或网络系统传输两种方式。其中网络亦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2种类型。分众传媒就是社区视频类的典型企业。

(1)社区视频媒体的优势:①作为声画齐备的媒体形式,视频媒体比平面社区媒体更具表现力。就广告效果而言广告,其价值在于不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更能以其强烈的试听效果及巨大的信息量改变受众的品牌认知。②由于液晶电视放置在强制性收视区,因此具有极高的强制性收视效果,曝光率高,受众到达率较高。③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作为唯一的频道,具有选择权上的排他性。④由于视频媒体并非仅播放广告内容,与平面宣传栏一样,有实用性的信息内容,因此更具广告关注度。⑤属于“无聊时间”开发的广告类型,确实抓住受众的等候心态,进一步保证到达率。⑥广告更新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2)社区视频媒体的劣势:①制作、维修成本高。②由于无实用功能,纯粹的广告平台容易引起业主的反感。③相对传统电视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视频媒体在播放形式上区别很小,主要区别在于信号的传输方式,就目前来看,网络传输的方式较每个楼宇安装一套播放设备,用DVD碟片播放的内容传输方式更为便捷。虽然在投资金额上略有相差,但是网络传输省去了人工调换DVD光碟的时间及人工成本,且方便调度和统一管理。

3.社区互动媒体。是指通过小区内安装的电子宣传栏等由电脑控制的媒体平台,能实现人机交流互动的媒体形式。目前操作的较好,并占有了一定市场的这种媒体形式当属大贺传媒的中国快告(原安康快告)3.0。

(1)社区互动媒体的优势:①互动媒体在目前的社区媒体中具有最高的实用性功能,因此作为广告的载体拥有最高的受众好感度和受众粘度。②作为平面与视频相结合且带有互动功能的媒体形式,能带给受众最全面的观感刺激,作为广告平台能给产品及品牌全方位的介绍,并提供软性广告的可能性,有力塑造产品及品牌形象。③由于互动媒体并非仅播放广告内容,与平面宣传栏一样,有实用性的信息内容,因此更具广告关注度。④广告更新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2)社区互动媒体的劣势:①由于并非放置于强制性收视区,因此受众到达率相对较低。②安装维修成本高。③相对传统电视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四、社区传媒发展走向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现在的企业的竞争,已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社区传媒在竞争中创出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成就了一片新媒体的蓝海。但如今,当日的蓝海已漂浮起竞争厮杀的血腥,如何在这片新的市场中再通过市场的细分,模式的完善以求得生息之地,是众多社区媒体企业当下最为重要和急迫的课题。

纵观社区传媒市场,对一类城市大型高档社区的争夺已呈白热化。遵循“二八”原则,紧盯中高收入人群确实是社区传媒成功的不二法门么?笔者认为不然。二三级城市的中高收入社区同样具有巨大的消费能力,甚至部分二级城市的市郊大型社区也是快销品、卖场、汽车产品受众的重要集中区域。为何这样的社区缺失完整的社区传媒产业链呢?综合来看,是既有的社区媒体形式不能适应这些社区的实际情况,产生水土不服。大型社区传媒公司或迫于资金的压力无力开发三级城市市场,或迫于管理的压力无法真正做到神经末梢的统筹。放弃二三线市场主抓一线市场的分众传媒就是这样的例子。小型的本土传媒企业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拥有许多本土的资源优势,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在少数。如平面社区媒体中的电梯轿厢海报就是典型水土不服的产品。二三级城市高层建筑较少,导致电梯轿厢数量有限,这一媒体形式因此不能形成足够支撑广告价值的媒体网络。而中国快告类型的社区互动媒体形式,由于其前期投入资金过大,大部分的地方传媒企业无力开发类似的媒体产品。所以,较为原始的小型灯箱、宣传单页等还是二三级城市社区媒体形式的主流。

因此如果能设计出一种可以规避目前社区媒体主要劣势,并集成大部分优势或拥有独特优势的新型社区媒体即有可能成为社区媒体发展的未来方向。

笔者所知目前有一款由金华光影传媒2008年低开发设计的专利产品:投影感应楼道灯(一下称投影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前文所述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平面媒体形式,事实上感应楼道灯承载的功能除了照明外就是单纯的广告发布平台,信息传递方式为:当受众进入楼道,在触发感应开关照亮楼道的同时,投影装置将有画质清晰色彩柔和的广告图案投射在最佳视野位置的楼道墙壁上,投影大小为60cm*80cm。

这种投影媒体的优势:一是位于强迫收视区域,曝光率高,受众到达率较高。二是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得以借助资本迅速扩张,易形成规模效应。三是由于广告载体为照明灯具,具有实用功能,不容易引起受众的排斥。四是作为广告载体更换相对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投影媒体劣势:一是相对传统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二是实用性能单一,操作不好仍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

针对分众传媒在运营中遇到的问题,笔者仍以投影媒体为例来分析探讨。

1.政策角度

由于以实用性产品为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因此投影媒体拥有非纯广告产品的中性身份,虽在信息内容中大部分为广告内容,但如在与受众(即业主)的交涉过程中给受众更多的实际利益,如安装此灯即由传媒企业代缴全年楼道电费等方式,相信会赢得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2.产品特性

(1)媒体定位。由于投影媒体的显示位置处于步行上台阶的受众正前方,是无法回避的视觉位置。且受众在行进过程中一般无需观看其他信息,属于信息的真空时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此媒体形式也属于强迫观看的“无聊时间”媒体。

(2)排他性竞争能力的缺失。由于产品的专利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产品的复制收到限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竞争能力。

(3)到达率的不可计及事实时上的下降趋势。这点几乎所有的社区媒体都无法避免。但由于投影媒体“突然点亮”的特性,使其对受众吸引力的衰减期较为漫长。

(4)不可控因素。由于灯具产品所有权是由传媒企业拥有,因此避免了与供应商合作时的被动状态。投影媒体与受众(即业主)的阶段性合作关系仍然存在,但由于如政策角度中所述的原因,与分众传媒纯广告的媒体产品相比仍具有很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主要的不可控因素干扰。

与中国快告相比,投影媒体不具有吸引受众的多功能互动系统,因此受众粘度和喜爱程度大大逊色。但由于其较低的成本投入,因此有迅速扩张的可能性。与中国快告相比更适应二三级城市的大规模推广。

投影媒体可以作为国内社区媒体发展趋势的一个代表,但其功能也并非尽善尽美,社区媒体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多变的媒体形式有待挖掘。

五、总结

社区是传统媒体形式的终端也是消费的终端,社区媒体为社区渗透营销提供了有效而精确的沟通渠道,是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融入社区文化的桥梁。

新的社区媒体形式的出现是产业新陈代谢的必然结果和发展动力,传统的社区媒体形式将在这场磨练中日臻完善或走向消亡,无论这一媒体形式将如何改变,受众始终是裁决人和受益者,尊重受众的媒体才有可能体验到明日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世英.江南春和他的分众传媒帝国.企业研究, 2006,(08).

[2]马跃.三大竞争优势造就了分众传媒的传奇.财经届, 2006,(09).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7

一、社区媒体概念

目前“社区媒体”一名分别被冠予两种不同的媒体形式,一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以NSN平台、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为载体的网络媒体形式,也可称为网络社区媒体。另一种社区媒体(Community Media)是指根植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内,并已形成网络化布局的新媒体形式。按其社区属性可分为生活社区、商务社区和校园社区三大类。生活社区媒体分布于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的住宅区域;商务社区媒体分布于写字楼、酒店、健身会所、商场超市(各类大卖场)、医院、医药连锁店、高尔夫会所及娱乐场所等地;校园社区媒体主要分布于各高等院校。其中以楼宇为分布点社区媒体也可称为楼宇媒体。本文将对第二种媒体形式中针对住宅小区的部分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社区媒体概况

自2003年分众传媒横空出世,以“无聊时间开发”的媒体定位,对受众身边可能存在的所有广告位置及时间进行深度挖掘,吸引了无数受众眼球以来,社区媒体这一形式已如火如荼的在神州大地发展了7年有余。

与传统媒体相比,社区媒体能明确对受众进行细分。根据各社区不同的业态、人群基础数据、变量数据等全方位数据所建立的细分化数据库能精确划分各阶层受众,使分类信息高效命中目标受众。此外,与传统媒体相比,社区媒体更是广告主们“物美廉价”的投放渠道选择,同地域同时间段的广告价格社区媒体往往是传统媒体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因此社区媒体成为市场最看好的新媒体形式,“分众营销”的价值被无数精明的商人一次次的以不同形式全方位开发,得到一轮轮风投的亲赖。一时间,这个入行技术门槛低、资金门槛高的行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表现形式在大众的身边遍地开花。

2008年底新浪高调收购分众主要的户外媒体资产最后却令人大跌眼镜的未成功这一事件,让原本光芒万丈的社区媒体开始走下神坛。这次事件本是另一众传媒人心潮澎湃的国内跨领域媒体融合大事件,虽最后官方说辞是反垄断的审核未通过,但分众传媒所率领的社区媒体产业中负面的消息也因此慢慢浮现。年报赢利的下滑、大举扩张兼并的停止、不良资产的剥离、集体跳水式降薪等等都在忽明忽晦的预示着这个产业瓶颈的到来,或至少曝露出目前产业运作模式中的缺陷。

市场监测机构(CMMS)的2010年度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媒体受众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中被分流,广告市场也将随之改变,明年在传统电视广告市场,将有100亿元流向新媒体。由此,2010年广告投放格局又必将是群雄逐鹿的一年。平面媒体、户外数字媒体等各种形式的新媒体都将迎来新机会。社区媒体如何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定,以求分一杯羹甚至站住一壁江山?笔者希望通过对目前市场中主要的社区媒体形式及其有代表性的品牌进行分析,以求找到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和方向。

三、社区媒体形式简析

以媒体形式区分社区媒体可分为平面媒体、视频媒体、互动媒体三大类型。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能较为全面的概括社区媒体的各类型,而非针对媒体产品功能性特点所作的分类。

1.社区平面媒体。指以电梯轿厢海报、感应灯箱厢、多功能海报栏、多功能广告灯箱为主的新媒体形式。较有知名度的社区平面媒体有现已被分众收购的框架传媒(电梯轿厢海报)、窗外传媒(户外灭蚊灯灯箱)、中社通传媒(户外宣传栏)等。以下是平面社区媒体各种形式的优势及劣势。

(1)电梯轿厢海报优势:①通常位于强迫收视区域,曝光率高,受众到达率较高。②属于“无聊时间”开发的广告类型,确实抓住受众的等候心态,保证到达率。③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得以借助资本迅速扩张,易形成规模效应,形成更深入的分众方案,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广告平。④作为广告载体更换相对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2)电梯轿厢海报劣势:①由于无实用功能,纯粹的广告平台容易引起业主的反感。②静态的视效长期放置,受众易产生忽视,以至到达率流。③相对传统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3)多功能灯箱、海报栏、宣传栏优势:①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提升受众好感度。②能一次性传递较大信息量,媒体功能性较强。③滚动的静态画面,或有灯光作为吸引方式的静态画面较易受到受众的注意,有助到达率的提升。

(4)多功能灯箱、海报栏、宣传栏劣势:①制作、维修成本相对较高。②并非位于强迫收视区域,且非无聊时间可接受的信息,因此受众到达率相对较低。③信息更新方式较复杂,不便于短期广告的运作。④相对传统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传统社区宣传栏和感应灯箱的优劣势与多功能宣传栏基本相同,但由于没有灯光的吸引,到达率更低。不过相应的制作成本及更换成本也较低。

2.社区视频媒体。是指安装在各中高档社区中公共区域的视频媒体。该媒体内容由信息提供商统一控制的,并普遍以液晶电视(LED显示屏)为载体形式。社区视频媒体的信息传输,一般采用更换DVD碟片或网络系统传输两种方式。其中网络亦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2种类型。分众传媒就是社区视频类的典型企业。

(1)社区视频媒体的优势:①作为声画齐备的媒体形式,视频媒体比平面社区媒体更具表现力。就广告效果而言广告,其价值在于不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更能以其强烈的试听效果及巨大的信息量改变受众的品牌认知。②由于液晶电视放置在强制性收视区,因此具有极高的强制性收视效果,曝光率高,受众到达率较高。③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作为唯一的频道,具有选择权上的排他性。④由于视频媒体并非仅播放广告内容,与平面宣传栏一样,有实用性的信息内容,因此更具广告关注度。⑤属于“无聊时间”开发的广告类型,确实抓住受众的等候心态,进一步保证到达率。⑥广告更新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2)社区视频媒体的劣势:①制作、维修成本高。②由于无实用功能,纯粹的广告平台容易引起业主的反感。③相对传统电视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视频媒体在播放形式上区别很小,主要区别在于信号的传输方式,就目前来看,网络传输的方式较每个楼宇安装一套播放设备,用DVD碟片播放的内容传输方式更为便捷。虽然在投资金额上略有相差,但是网络传输省去了人工调换DVD光碟的时间及人工成本,且方便调度和统一管理。

3.社区互动媒体。是指通过小区内安装的电子宣传栏等由电脑控制的媒体平台,能实现人机交流互动的媒体形式。目前操作的较好,并占有了一定市场的这种媒体形式当属大贺传媒的中国快告(原安康快告)3.0。

(1)社区互动媒体的优势:①互动媒体在目前的社区媒体中具有最高的实用,因此作为广告的载体拥有最高的受众好感度和受众粘度。②作为平面与视频相结合且带有互动功能的媒体形式,能带给受众最全面的观感刺激,作为广告平台能给产品及品牌全方位的介绍,并提供软性广告的可能性,有力塑造产品及品牌形象。③由于互动媒体并非仅播放广告内容,与平面宣传栏一样,有实用性的信息内容,因此更具广告关注度。④广告更新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2)社区互动媒体的劣势:①由于并非放置于强制性收视区,因此受众到达率相对较低。②安装维修成本高。③相对传统电视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

四、社区传媒发展走向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现在的企业的竞争,已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社区传媒在竞争中创出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成就了一片新媒体的蓝海。但如今,当日的蓝海已漂浮起竞争厮杀的血腥,如何在这片新的市场中再通过市场的细分,模式的完善以求得生息之地,是众多社区媒体企业当下最为重要和急迫的课题。

纵观社区传媒市场,对一类城市大型高档社区的争夺已呈白热化。遵循“二八”原则,紧盯中高收入人群确实是社区传媒成功的不二法门么?笔者认为不然。二三级城市的中高收入社区同样具有巨大的消费能力,甚至部分二级城市的市郊大型社区也是快销品、卖场、汽车产品受众的重要集中区域。为何这样的社区缺失完整的社区传媒产业链呢?综合来看,是既有的社区媒体形式不能适应这些社区的实际情况,产生水土不服。大型社区传媒公司或迫于资金的压力无力开发三级城市市场,或迫于管理的压力无法真正做到神经末梢的统筹。放弃二三线市场主抓一线市场的分众传媒就是这样的例子。小型的本土传媒企业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拥有许多本土的资源优势,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在少数。如平面社区媒体中的电梯轿厢海报就是典型水土不服的产品。二三级城市高层建筑较少,导致电梯轿厢数量有限,这一媒体形式因此不能形成足够支撑广告价值的媒体网络。而中国快告类型的社区互动媒体形式,由于其前期投入资金过大,大部分的地方传媒企业无力开发类似的媒体产品。所以,较为原始的小型灯箱、宣传单页等还是二三级城市社区媒体形式的主流。

因此如果能设计出一种可以规避目前社区媒体主要劣势,并集成大部分优势或拥有独特优势的新型社区媒体即有可能成为社区媒体发展的未来方向。

笔者所知目前有一款由金华光影传媒2008年低开发设计的专利产品:投影感应楼道灯(一下称投影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前文所述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平面媒体形式,事实上感应楼道灯承载的功能除了照明外就是单纯的广告平台,信息传递方式为:当受众进入楼道,在触发感应开关照亮楼道的同时,投影装置将有画质清晰色彩柔和的广告图案投射在最佳视野位置的楼道墙壁上,投影大小为60cm*80cm。

这种投影媒体的优势:一是位于强迫收视区域,曝光率高,受众到达率较高。二是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得以借助资本迅速扩张,易形成规模效应。三是由于广告载体为照明灯具,具有实用功能,不容易引起受众的排斥。四是作为广告载体更换相对便捷,能适应广告周期较短的广告内容,有更大的销售对象。

投影媒体劣势:一是相对传统媒体,很难准确监测广告效果。二是实用性能单一,操作不好仍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

针对分众传媒在运营中遇到的问题,笔者仍以投影媒体为例来分析探讨。

1.政策角度

由于以实用性产品为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因此投影媒体拥有非纯广告产品的中性身份,虽在信息内容中大部分为广告内容,但如在与受众(即业主)的交涉过程中给受众更多的实际利益,如安装此灯即由传媒企业代缴全年楼道电费等方式,相信会赢得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2.产品特性

(1)媒体定位。由于投影媒体的显示位置处于步行上台阶的受众正前方,是无法回避的视觉位置。且受众在行进过程中一般无需观看其他信息,属于信息的真空时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此媒体形式也属于强迫观看的“无聊时间”媒体。

(2)排他性竞争能力的缺失。由于产品的专利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产品的复制收到限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竞争能力。

(3)到达率的不可计及事实时上的下降趋势。这点几乎所有的社区媒体都无法避免。但由于投影媒体“突然点亮”的特性,使其对受众吸引力的衰减期较为漫长。

(4)不可控因素。由于灯具产品所有权是由传媒企业拥有,因此避免了与供应商合作时的被动状态。投影媒体与受众(即业主)的阶段性合作关系仍然存在,但由于如政策角度中所述的原因,与分众传媒纯广告的媒体产品相比仍具有很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主要的不可控因素干扰。

与中国快告相比,投影媒体不具有吸引受众的多功能互动系统,因此受众粘度和喜爱程度大大逊色。但由于其较低的成本投入,因此有迅速扩张的可能性。与中国快告相比更适应二三级城市的大规模推广。

投影媒体可以作为国内社区媒体发展趋势的一个代表,但其功能也并非尽善尽美,社区媒体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多变的媒体形式有待挖掘。

五、总结

社区是传统媒体形式的终端也是消费的终端,社区媒体为社区渗透营销提供了有效而精确的沟通渠道,是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融入社区文化的桥梁。

新的社区媒体形式的出现是产业新陈代谢的必然结果和发展动力,传统的社区媒体形式将在这场磨练中日臻完善或走向消亡,无论这一媒体形式将如何改变,受众始终是裁决人和受益者,尊重受众的媒体才有可能体验到明日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世英.江南春和他的分众传媒帝国.企业研究, 2006,(08).

[2]马跃.三大竞争优势造就了分众传媒的传奇.财经届, 2006,(09).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8

一、引言

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先进有效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当前通行的“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大多针对工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尤其是影视传媒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往往因专业特性等限制而难以通用。

在相关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从教育者视角出发,研究对象集中于工科类专业和服务型专业。近年来开始有研究涉及企业的动力机制与决策问题,但总体上看,研究者往往容易忽略不同专业与不同产业的行业特性,较少深入当前国内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很少注意企业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动态变化,缺乏对文科类专业尤其是影视传媒类专业的校企合作行业特性的充分关注与深入讨论。

在实践中,校企合作的主导权大多数在于企业。本文从企业视角出发,试图超越学校本位的思维惯性和视角限制,切实把握专业特点和行业特性,应用SWOT分析、PEST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等理论工具,观察高职专业教育中影视传媒类专业的合作机会,并探寻把握合作机会的思路与选择合作模式的策略。

二、高职影视传媒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机会分析

借用PEST模型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四个方面的宏观环境,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影视传媒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宏观环境正处于历史性的机遇期:

(一) 政治方面:20年来多个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校企合作”从“提倡”到“大力推行”,最后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为国家意志,2011年开始以中央财政投入推动合作。

同时,影视传媒行业处于文化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制、广播影视行业改制等多重改革的交叉点;另一方面,从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从省市地方政府到行业主管部门,都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宏大构想,而影视传媒行业正位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

(二) 经济方面:传媒产业逐步开放,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影视传媒市场,产值与企业数量急剧增长。

(三) 社会方面:民众文化娱乐需求强烈,新媒体用户爆发式增长,影视传媒产品消费者的群体结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发生深刻变化。

(四) 技术方面:产业链中内容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技术创新不断出现并广泛应用,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媒介融合技术趋于成熟,三网融合逐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方兴未艾。

面对历史性机遇,相关专业如何在实践有哪些合作机会?以下借助SWOT-CLPV模型,试以某高职院校调研访谈结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 优势

     1. 行业办学的先天优势,办学主体与行业企业存在行业上的亲缘关系。

     2. 有一定知名度和品牌优势。学院总体上处于发展的扩张期和品牌上升期。

     3. 有丰富的合作经验、广泛的合作渠道和数量众多的合作对象。

     4. 专业装备和设施丰富齐全。

     5. 专业群优势,尤其是内容生产相关专业基本上覆盖了生产的各个环节。

     6. 人力资源优势。教师中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统计比例较高,教师来源广泛,从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引进的教师基本覆盖了现有各相关专业。

     7. 场地资源。拥有数万㎡的校内实训基地。

(二) 劣势

     1. 合作目标模糊,校方校企合作实践的责任主体悬置。分配与激励机制没有明确导向,教学主体合作中的动力不足,参与度较低。

     2. 专业建设水准参差不齐,师生实践能力影响学院议价能力。

     3. 和部分本科院校相比,缺乏绝对的品牌优势;和部分新兴院校相比缺少激情与动力。

     4. 资金相对匮乏。当前情况下,校方与学生缺乏相关成本的支付能力。

     5. 合作的综合成本与交易费用偏高。

     6. 合作企业签约多而利用率低,闲置率高,合作效能低。

     7. 设备和场地利用率偏低。

     8. 合作难以转换成教学成果与教学资源,院校输出要素质量难以提高,合作难免流于形式。缺乏学校、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沉淀、积累与传承机制,合作的正向循环难以形成。

(三) 威胁

     1. 考核机制导向存在偏差。主管机构的考核机制导致院校普遍追求合作的安全与方便,以近距离、定时为前提,推崇大批量成建制普遍性全方位合作,但行业企业多偏小偏远,单方的合作期望不合行业特性。

     2. 企业合作要求趋高。地方影视传媒尤其是新媒体产业群总体上发育不足。传统媒体面临冲击,电视开机率连年下降,传统媒体及其机构合作需求相对趋少。国有媒体规模大而数量少,拆并和外包之后合作壁垒趋高,

新的传媒企业和新媒体企业在规模,存活期,抗风险能力及对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的承受力方面偏弱。新媒体产业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快,强调大规模工业化的批量制造,对合作院校人才储备与技术积累的要求趋高。

     3. 众多院校广泛开设或计划开设同类专业,专业化媒体偏好与对口专业合作,影视传媒类专业竞争者增多,还面临替代品威胁。

     4. 企业行动意愿不足。合作成本过高、收益过低等各种原因削弱了企业合作动力。

     5. 体制改革中,部分广电企业划归不同的主管单位,部分合作沟通成本增高。

     6. 生源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趋于下滑。

     7. 有知名度、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毕业生出现断层,学校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有淡化危险。

(四) 机会

     1. 新媒体等新的合作对象数量爆发式增长,合作机会增多。产业发展催生诸多细分专业领域中新兴企业的快速成长,大多属于创意驱动的中小企业,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2. 传媒业改制后市场化程度提高,用人自主性增强,新管理理念大量引入,“轻公司”、“外包”、知识管理等模式得到更多青睐,临时性、项目式合作需求大量增加。

     3. 社会化商业性开放式媒体平台大量出现,合作综合成本降低。

     4. 传媒行业各类企业主体活跃,需要相关服务的行业外企业增多,在更广阔的领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5. 传统主流媒体学历壁垒趋高,但部分人才相对短缺的操作性岗位学历限制较弱。

三 、合作机会的判断与合作模式选择的对策

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院校如何判断和把握市场机会?

根据SWOT-CLPV模型,在优势、劣势、威胁、机会的相互作用产生四种不同的市场态势:具有“杠杆作用”的优势态势、影响优势能力发挥的“抑制性”市场态势、降低优势强度的“脆弱性”竞争态势和危害较大的“问题性”竞争态势。结合该校现状,各要素相互转化关系的组合可表示如下:

 

 

机会

 

 

机会1

机会2

机会3

机会4

机会5

 

主要优势

 

 

 

 

 

L(杠杆效应)

优势一

L

L

L

L

O

4L

优势二

L

L

L

L

O

4L

优势三

L

L

L

L

L

5L

优势四

L

L

L

L

L

5L

优势五

L

L

L

L

L

5L

优势六

L

L

L

L

L

5L

优势七

L

L

L

 

 

3L

主要劣势

 

 

 

 

 

C(抑制性)

劣势一

C

C

C

C

 

4C

劣势二

C

C

 

C

C

4C

劣势三

 

C

 

C

C

3C

劣势四

C

C

 

 

 

2C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9

摘要:手机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生态中所呈现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手机新闻摄影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传播力、影响力和参与性越来越强,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通过本文的SWOT分析,希望能梳理手机摄影发展之路,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手机新闻摄影;SWOT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J4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101-02

一、手机新闻摄影的现状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应用,手机拍摄技术的更新与进步,手机新闻摄影正在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中掀起一股热潮。突发新闻的报道中,屡次出现手机新闻图片的身影。无论是专业摄影记者还是所谓的公民记者都拿起了手机进行新闻摄影报道。他们的图片报道从各个角度展开对新闻事件真相的解读。利用社交媒体,他们以手机图片为媒介与受众进行互动,极大促进了手机新闻图片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下是融合媒介的时代,手机扮演着拍摄终端、终端、互动终端的角色,手机媒体改变和颠覆着传统的新闻摄影。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考察手机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显得十分必要。手机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生态中所呈现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手机新闻摄影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传播力、影响力和参与性越来越强,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通过本文的SWOT分析,希望能梳理手机摄影发展之路,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手机新闻摄影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机构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在本文中,笔者借用此方法来分析手机新闻摄影。

手机新闻摄影SWOT分析模型

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

1、图片数量多,参与性强

2、传播广度无远弗届

3、传播速度快捷 1、拍摄技术局限性

2、把关人缺失

机遇(opportunities) 威胁(threats)

社会化媒体提供广大的平台

公民记者参与,协同生产 1、图片版权问题

2、专业主义缺失造成公信力问题

(一)优势分析

手机新闻摄影是依托手机媒介展开的拍摄活动,由于手机媒介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手机新闻摄影有了以下的优势:

1.图片数量多,参与性强。手机新闻摄影是一种充分释放新闻摄影活力的记录方式。无需动辄上万元的专业拍摄器材,仅仅是一台拥有几百万像素的手机即可展开新闻摄影活动。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认为“新闻的定义正在发生改变,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系统中。[1]”越来越多的非组织成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民记者参与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中。由于技术门槛比较低,新闻摄影首当其冲成为他们参与新闻报道的突破口。从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后出现了现场目击者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被各大媒体、通讯社选用,无疑更多人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提升了新闻时间所包含的信息量,各种角度各个层面的拍摄为受众了解事件提供了更多的窗口。

2.传播广度无远弗届。传统的新闻摄影图片要么被刊登在报纸上,要么在各个网站上流传。而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手机新闻摄影传播力更为强大,渗透性更深远。一个事件发生后,在第一现场的拍摄者可以实现即拍即传,将图片于自己的facebook、twitter、微博、instagram等社会化媒体应用上,社会化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病毒性的。无数次的转发可以使信息到达地球村中的各个角落。2010年甘肃舟曲地震,名为“Kayne”的微博网友用手机了带图片的微博,第一时间直播灾区的灾情,最多有5000人转发他的微博,这种传播力是惊人的。经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对网友信息的放大,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了解到舟曲的情况。

3.传播速度快捷。手机新闻摄影从诞生开始,就意味着一种变化,即新闻摄影的参与主体将是那些拥有拍照手机且处于新闻现场的公民,他们分散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也没有记者职业身份的限制,每一个个体发挥自身行动力的优势,承担起职业新闻记者的责任,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见证着世界的变迁。无论新闻事件发生在何处,公民记者永远在现场,他们的手机成为记录事件最好的工具。时@一下那些著名的媒体,点击发送,一张或许震撼世界的新闻摄影图片就传播了出去。数字摄影从诞生开始就极大地提升了摄影图片的传播速度,而小巧的手机即拍即传的功能也解放了那些需要将照片从相机导入电脑再的人们。

(二)劣势分析

手机新闻摄影由于受拍摄器材自身的局限,在影像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劣势主要表现在:

1.拍摄技术的限制。拍摄技术主要表现在图片本身的质量和拍摄行为的可控性两方面。手机图片有其自身的局限,在拍摄中容易出现对焦失误。尤其在夜间进行新闻拍摄时,高感光度下的影像质量较差,极大影响了新闻事实的表现力。而且手机摄影的焦距有限,对于超广或者超远的画面捕捉能力不足。其次,手机摄影不像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有一整套被行业所认同的操作流程。使用手机拍摄新闻图片往往让人产生一种不严肃、随意的感觉,这也对严肃的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产生了影响。另外,伴随着手机摄影出现了各种app手机应用,可以方便地添加各种滤镜,使得拍摄出来的影像得以美化,提升了受众视觉感知的同时也减弱了图片本身的真实性,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把关人的缺失。传统的新闻摄影传播往往是先有记者将新闻图片传给图片编辑,经过图片编辑的筛选和处理后在媒体平台上。而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也就进入了“人人皆记”的时代,新闻可以不借助传统媒体而进入公众的视野。人们在社交平台上新闻摄影图片,不再需要编辑的审核。作为把关人的编辑在新闻图片生产中不再起到过滤的作用。这也使得在微博、SNS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质量不堪的新闻摄影图片,要么新闻要素缺失,要么没有图片说明支撑。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类新闻图片不但不能解释新闻事件,反而会对受众的认知产生误导作用。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10

新媒体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其优势自不待言,它的存在即表明了这一点,但与优势相伴随的始终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劣势。之所以说难以名状,原因在于首先人们在主观上通常对此类劣势视而不见,其次它们往往与优势相伴而生,相伴而长,彼此难以分开,再次它们的出现往往带有反传统的味道,因此矫枉过正实属难免。

总的来说,新媒体的劣势或者说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冲击与破坏主要体现在其成瘾性、表达的高度自由化、对正常生活的过度干预、使社会群体在虚拟熟悉的过程中陌生化甚至导致家庭分化。

(一)成瘾性

新媒体的突出表现在于其信息的海量、观点的自由表达、交流的虚拟接触以及娱乐对生活的绝对模拟。正是由于以上特征,导致新媒体对人们具有广泛的吸引力,这些吸引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其能让人们脱离日常生活而沉浸于虚拟生活之中。人类正常生活的艰辛、烦恼、较少刺激导致历来人们就对虚拟生活情有独钟。从远古的神话,到陶渊明式的世外桃园,再对近代的乌托邦,人类一步一步地探索着理想社会的实现状态,一步一步地模拟着理想。新媒体的高度虚拟性以及对生活的高度模拟性使人们的理想生活提前地在虚拟社会中实现了,而且实现得那么容易,使人们来不及细想就对其加以接受。

网络游戏、网络社区、即时通讯等等让人们真正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失去了对生活的支配能力,技术和符号成为了支配生活的惟一标识。少年儿童的网络游戏瘾、大学生的即时通讯瘾和网络社区热、成年人对虚拟社区的偏爱(如“偷菜”等看似低级的游戏)以及“拇指一族”等等让人们原有的社会学习、交往以及发展偏离的正常的轨道,人们社会生活的大量时间浪费在新媒体上,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瘾”了,却不甚了解,难以自拔:社会中不知出现了多少不登录QQ等就不踏实、不看邮箱心里就不舒服、听到手机铃声就下意识地摸手机的人。

(二)表达的高度自由性

自由一直是人类高度向往的生活方式:人类革命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类发展的本质在于脱离自然的控制,达到自我控制自我的地步。自由地表达是民主最本质的东西,我国宪法亦保障人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自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后的历届党代会都对此加以强调,2007年1月,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的实施为人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便是“把关人”的丧失,人们不仅可以在正规的主流网站上发表新闻评论、进行跟贴、发表意见,而且可以在自己的博客、空间等里面表达自己的意见,甚或在QQ群、MSN群等里面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表达之不受限制由此可见一斑。

手段的可行与政府的极力保障使得公民的自由表达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但作为虚拟之地的网络和不受控制的手机,一切均是不可控的,人们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亦受自由之害:网络诽谤、网络造谣、网络论争等逐渐演变成对社会生活具有强烈冲击作用的网络暴力,个人的隐私、美好情感、表达欲望等等在“自由暴力”的冲击之下灰飞烟灭。

(三)对正常生活地高度介入

无论是网络还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他们对人们生活的介入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人们随时随地带着它们,想着它们,这与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正因为如此,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想极力与之相融合,借助其平台,实现自我的目的。

新媒体的方便性在于其对生活的高度介入,它们几乎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这种一体化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导致传统生活的紊乱。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娱乐以及交往均在不知不觉中被其破坏,常有媒体报道刚上班的大学生上班时间QQ聊天、玩游戏等等不合乎规范的行为,这些都是新媒体不好的方面在工作中的延续,也是当代学生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学习不扎实的一个间接反映。

(四)陌生化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便是细分化。如果单纯从受众占有率和媒体的可能性来看,新媒体无疑占有极大的优势,它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延伸了交往空间,模糊了交往时间。但是正是这种在时间、空间上的无限扩展使得人们对周围的事物反而不是那么在意,亲情、友情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步步退化,熟悉的人变得越来越陌生,传统的社会伦理在一步一步地消退,支撑社会幸福尤其是中国人幸福的社会关系将不复存在。人们将在表面上自由幸福的浮华之中失去自我,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将缺失,越来越多的人将不知为何而生、为何而奋斗。

二、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必须坚守的几个要点

在新媒体出现之时,我们发现电视的节目类型也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最为突出的便是大型选秀节目的盛行,情感类节目的一支独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异军突起以及各类节目中增加情感的份量、增加那种生离死别之感也即增加“眼泪”等等。这些新增元素中隐约地透露出了电视的创新之路,即节目安排规律化、观点表达权威化、节目安排家庭化以及节目运作的人情化。

(一)节目安排规律化

与新媒体相比,电视的一个巨大劣势就在于其节目内容的线性排列,受众选择性差,受众观看时间有限,但也正因为如此,受众的社会生活始终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未出现巨大变化,未出现严重影响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

电视节目安排规律化主要体现在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节假日、作息时间等相适应,尽量避免对人们正常时间的干扰;改变传统广告对人们强制性收看,尽量避免广告对人们收视行为形成过多的干扰;避免节目形式、内容以及安排时段的频繁变动,以利于稳定收视行为的维持等等。

(二)观点表达权威化

自央视成立新闻评论部以来,电视的新闻评论得到极大地发展,不论是在观念、内容、形式还是方法上都得到创新,新闻评论、时事评说、读报节目,新闻1+1等,甚至是新闻联播都在悄然增加评论的份量,原因即在于新媒体培养了人们的表达欲望,但是这种表达欲望是与人们的接受需求有时是相矛盾的,因为人们的社会生活还是需要权威观点的指导。

新闻评论主要有二种表达形式,一是事实判断,二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于各类群体对自身价值观的表达上,其相异之处甚多,多难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而事实判断则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它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多为社会生活提供阐释,它的主要提供者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等人。而电视在评论与观点表达方面要发挥的优势在于:综合价值判断,提供社会共鸣的环境;主推事实判断类的专家评论,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指南,增强电视的权威性;提供专家专业背景性信息,增加评论的说服力和媒体传播知识的能力。

(三)节目内容家庭化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增加,人们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兴趣爱好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细分化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必然,在节目设置与安排之时体现出家庭因素,营造有利于家庭和谐交流的氛围。

纵观时下的电视节目内容,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从选秀节目到情感故事节目再到大型电视剧,原来那种小家碧玉式、纯打斗场面的电视剧已所见不多。作为童主制的现代家庭,电视节目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收视需求,又要考虑到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功能,还要考虑到节目对家庭情感的整合作用。此三点缺一不可,否则很难在家庭中立足,更难以取得满意的收视率。

(四)节目运作人情化

在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很容易形成技术理性,从而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技术理性,一切以效益、效率来衡量,人反而成为理性的玩偶,也即人被物化,人类精神出现异化,由此迫切需要以人情、人性为主要运作手段的媒体节目运作形式的出现。

现实社会中,媒体将承担着另外一种角色,即为社会增添温情,为生活提供激情,为家庭提供柔情。表现在节目运作上便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类节目大量盛行;增添家庭合作,改善家庭情感的环节大量出现;泪水浸润荧屏,感动常在,但是一定要保障其真实性以及不违背人性,避免造成人们对节目运作的心理逆反。

三、小结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11

一、“多中心治理”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时效性。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大量飞速生产、碎片化传播、集中爆发、聚合效应等特征日趋明显,信息数据的筛选、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多中心治理”架构如同有多个信息获取平台,以及快速应对中心,每个中心都能够分担一元中心的负担,在增加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减少信息传导、处理流程,缩短应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专业性。网络信息与航空公司相关较常见的有航班信息、地面保障、机票营销等,在海量信息中辨别有效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效引导信息发展趋势,需要有相对专业的知识背景作支撑。对行、机务维修、客舱服务、运行控制等领域,专业的业务交流、问题讲解更容易引起社会外界的共鸣,也更容易得到舆论的理解和支持。

(三)多样性。多中心治理的架构能够丰富公司与社会的接触面,不论是业务领域、专业技术,还是地域范围,都可以提供更多能够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资讯需求,它们一方面能够发挥出舆论宣传、树立品牌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成为员工建言献策的新平台、沟通交流的新途径,也能为员工舒缓压力和宣泄情绪增加新的渠道。

二、企业网络自媒体“多中心治理”的实现路径

规模越大的企业,尤其是跨区域发展的大型企业,其管理职能细分的越充分,与外界接触的点和面也更多更细,这导致对企业现代网络自媒体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行业的不同、组织结构的不同、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不同等情况,“多中心治理”也会有多种模式。

以笔者供职的东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航”)为例,在新浪微博上,有官方微博@东航官网(粉丝数756万),也有众多以个人名义注册的用户,分布广泛,当中不乏有影响力的大V用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多中心治理”是个不错的管理尝试。

(一)以组织机构为分中心建设。以东航上海总部及各分子公司的自然地域划分作为基础,每个地域建立一个官方认证的网络自媒体,成立相对独立的项目组进行运营管理。目前,南航在官方媒体基础上,已经按此模式建立了各分子公司官方认证网络自媒体。此方案优势在于组织结构明晰,初期易于操作;劣势在于仅仅是在规模上实现多中心,功能上依然是一元中心的缩微版或加强版。

(二)以业务模块为分中心建设。按照航空公司内部各业务模块或者功能模块进行分类,每个模块建立一个官方认证网络自媒体,成立相对独立的项目组进行运营管理。比如@东航假期、@东航蓝盾、@东航95530 。此方案优势在于每个自媒体都能够吸引一类人,在功能性上可以实现专业纵深突破,建立较为牢固的受众群体;劣势在于受众群体容易受限,没有实行业务一体化管控的业务模块较难推行。

(三)以特色微博为分中心建设。以公司目前已有的、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微博作为基础,不断创建、培育新的特色微博,各特色微博之间互相支持、呼应、互动,形成东航特色微博矩阵,发挥规模效应。比如@青春东航、@东航凌燕、@东航机务茶社 等。此方案优势在于基础好、运营管理经验丰富,一旦形成规模将会持续发挥影响;劣势在于覆盖面有限,建设周期较长,新的特色不易选定。

(四)以混合管理模式建设分中心。以上各种单一模式的分中心建设方案都或多或少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而混合管理模式可以结合各方所长,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具体说来,可以在统一的公司官网之下,围绕航空公司运营的三大领域:安全、效益、服务,分别建设分中心,形成各自矩阵,各分中心由各分子公司、生产单位、职能部门联合管理。各分子公司相应单位、部门可对应加入分中心管理团队参与管理。如此,一能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管理体系;二能通过分中心之间的协作,集公司之力实现各个点的突破;三能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盘活整体资源;四能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保持公司对整体的控制和影响。

社交媒体的劣势篇12

投身微商的人未必理解微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微商是朋友圈卖货,微商是产品销售的另一种渠道,微商是一种比淘宝更容易赚钱的工作方式。他们理解的也许都对,也许都不对。但是在笔者看来,微商绝不是这么单一,未来也不会这样发展。微商开店已经成为屌丝和草根创业的必选工具。就笔者观察来看,笔者认为微商创业将延续以下六大方向。

方向一:开V店,做代销或自营

如今,开V店已经成为最保险最稳当的创业方式。虽然微商还未成为主流的商业形态,也未得到官方和主流媒体的支持(腾讯CEO马化腾在“两会”期间肯定了微商),但势不可挡的趋势已裹挟着微商继续向前发展。开V店,做代销或自营,这种创业方向符合大部分人的选择。

优势:零成本、零投入、门槛低、易上手。

劣势:找客户难、无流量、转化率低。

适合人群:草根创业者、大学生、准妈妈、白领和供货商等。

方向二:公众账号代运营

微信最大的价值一个是朋友圈,另一个是公众平台。朋友圈feed广告的商业价值已初步显现,而公众账号的商业开发还仅仅只是开始。随着微商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团队、品牌涌进微商,公众账号的代运营将会出现一个广阔的市场。微商的代运营就像当年的微信代运营一样,千帆竞争,百舸争流。

优势:粉丝沉淀高、口碑传播快、用户黏性强、产品趣味性浓。

劣势:内容屏障多、质量要求高、投入大(粉丝福利)。

适合人群:自媒体人、达人、行业专家。

方向三:微商培训

如果说微商不能赚钱,肯定是假话;如果说人人都能赚钱,那也是假话。至于代理赚不赚钱笔者不知道,但笔者认为微商培训肯定能赚钱,因为有市场需求,而且是供小于需。对于这个新型崛起的市场,各个方面还不完善,规范市场,教育市场少不了培训。

优势:利润高、见效快、容易操作、市场需求旺;

劣势:无落地案例、无成型模式;

适合人群:(行业)意见领袖、讲师、电商运营者。

方向四:构建社群微商

“社群微商”,这是做微商比较务实和可靠的一种方式。目前已有不少自媒体大伽和行业意见领袖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以组建社群的方式来赚钱。社群本身就是一种高粘合度的组织群体,只要有优质的产品和好的服务很容易就会产生口碑效应。

优势:用户精准,信任度高,产品有保障,易产生口碑效应,复购率高。

劣势:范围窄、难以规模化。

适合人群:自媒体人、品牌商。

方向五:微商易货

如果说”有微店,有微品,无客源“的话,那么对于平台微商来说,易货绝然是一件好事。既可以增加商品的丰富性,又可以增加新客源。对于自营商家来说,易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产能,节省大量的销售成本,还可以解决库存积压,盘活企业资产。微商易货是一种物物交换的关系链生意。

优势:资源整合强、传播效益快、销售渠道广。

劣势:同质化严重、价格质量难保证。

适合人群:供货商。

方向六:打造特色产品及爆款

淘宝之所以挣钱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广告营销的费用过于昂贵,平台把控着流量,小卖家们如果想挣钱除了认认真真经营之外,还必须买各种各样的营销插件。尤其是想做爆款的商家。微商是一个去中心化和中介化的商业形态,只需要通过分销或社会化媒体传播就可达到裂变效应。

优势:容易卖、高频次、稀少有特色。

劣势:品牌沉淀难、客源难觅、营销成本高。

友情链接